時間:2023-03-17 18:12: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青少年心理健康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由于生活條件的改善,獨生子女來自父母的過多關心和溺愛,這使青少年的心理成熟推遲。這種身心成熟的反差性勢必給青少年性意識上的困惑和法律制約性攻擊行為的增加。在市場經濟大浪的沖擊下,一些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發生裂變,人們的觀念越來越朝著功利化、物欲化方向發展,導致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變異和扭曲。由此而產生的、吸毒、賭博、腐敗等社會丑陋現象,其滋生蔓延的不良風氣很容易污染青少年脆弱的心理,很容易誘惑他們的思想,放棄自己原本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走人歧途。
2.學校教育的缺陷
長期以來,學校在應試教育體制下,急功近利,片面強調升學率和學習分數,造成了教育的畸形發展。其一,只重視智力發展,不重視道德教育,只抓好少數成績好拔尖學生的教育,忽視了大多數中等學生的教育,結果培育了高分低能、缺乏創造性的并非社會所需之“人才”。其二,由于教育觀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呆板、單調致使一些學生成為雙差生,這樣被學校為追求升學率而過早地推向社會,這些學生心理本身很脆弱,對社會又極為不滿,他們對社會陰暗面的出現毫無心理準備和抵抗能力,加之在接受教育過程中的自卑心理和情緒障礙,很容易誤入歧途。
二、家庭因素影響
1.家庭子女數量的變化
根據我國計劃生育要求,現在大部分的家庭中都只有一個孩子。同時,由于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發展,促使傳統的以家族為單位的幾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漸瓦解,而轉向以父母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三口之家。這種家庭結構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使得父母在撫育孩子上無法嘗試和比較,沒有學習機會。很多父母因此誠惶誠恐,不能放開手腳。其次,這種家庭結構還減少了父母可以對子女進行公平教育的機會,也使得兒童在家庭中失去了同伴和很多學會互助和自助的機會。不過,這種結構問題在孩子進一步長大之前還不明顯,對獨生子女的打擊通常來自以后(例如在學校中),即當他不能在學習中成為關懷的中心時。但是,優點也是存在的,因為這些孩子從小便和成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到了較多的理性和認知熏陶。
2.家庭角色結構演變
這是家庭結構變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國的家庭角色結構,已經從傳統社會中以父親或家族中的長者為核心的形態,轉向了一種以孩子為核心的形態。這種變化的特點是,處于中心位置的人易位了。它使得獨生子女享有更多的權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識。并且,不同于過去,因為這個位置是很早就獲得了的,所以,他們沒有兄弟姐妹和忍受壓力的經驗。不過,盡管如此,這種變化仍然是表面的,因為以特定個人為核心的傳統傾向沒有變化,只是這個核心由父親尊長轉向了孩童。以孩子為中心的結構形式為什么不合理?理由很簡單,因為它使兒童獲得了不合理的自我認同。“他通常處于全家人溺愛的地位。”正如阿德勒所說:“嬌寵的孩子永遠不能自立。他缺乏通過自己努力獲得成功的勇氣。”他們一方面表現出有雄心和抱負,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顯得懶惰,不愿意為之付出努力。“懶惰表明這種雄心摻和著悲觀,他的雄心如此之高,以致自認根本沒有實現的希望。”因此,這些孩子在性格上是脆弱的,自我期望值太高。
3.家庭經濟結構變化
社會經濟水平的變化對家庭和個體心理是有著直接影響的。其中主要是人們開始從基本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向較高層次的精神需要轉變,這種需要轉變的心理學含義實際上也是一種定向轉變。是個人從一種以生存為中心的目標定向向以自我滿意為中心的角色定向的轉變。當社會經濟水平還相對落后時,個人因為缺乏安全感而不得不更傾向于去追求那種實際上可能并非自己自覺選擇的目標,只有這種目標定向才有可能使個體體驗到自己價值的實現和被社會接受。因為在他的周圍,無論是父母、愛人、子女或是親友,都以他是否能爭取到安全的職業和適當的生活水平為標準來衡量他的價值。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人們,更容易受到鼓勵去發展那些與追求目標相一致的心理品質。可是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在變得相對富裕起來的家庭中,人們的觀念開始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具有目標定向的父母們努力在孩子身上投入關懷,并以此來彌補自己的缺憾。他們開始注重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變得更加強調自我滿意,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直接興趣。這時他們選擇參與生活與否的理由只有一條,那就是“我喜歡”或者“我不喜歡”。在這種情況下,定向的特點進一步強化了現代家庭中孩子們的自我中心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只懂得個人享受,這很容易形成青少年極其自私的性格。
4.親子關系及教養方式
既往研究結果證實:83%存在外向問題的7歲兒童,在幼年期的依戀關系是組織混亂型且智力發展低于平均水平,幼年期的回避型依戀關系與以后的內向問題。Caner等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結論:非安全的依戀關系與兒童的行為問題正相關。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養方式對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自信、自尊、自我效能等產生重要影響。E31(P102)蔣獎等在青少年問題行為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行為問題與父母教養因子的情感溫暖、理解呈負相關,而與懲罰嚴厲、過分干涉、偏愛、拒絕否認和過度保護呈正相關,并發現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Leslie等研究發現:家庭的情感支持及凝聚力與兒童的問題行為呈負相關,起著保護功能;而情感和支持不易得以表達的家庭中養育的兒童,是行為問題的高風險人群。在情感上遭受忽視的兒童較低風險對照組在行為問題總分及外向因子得分更高,尤其是攻擊行為的得分更高。因為一個情感不能適當表達的家庭可能讓兒童有更少的機會學習怎樣處理負性情緒,并且可能不能讓小孩體驗到安全、信任的正性情感。低的家庭凝聚力與增高的外向問題之間的關系,提示了家庭成員問相互支持的程度對于處理兒童破壞尤其重要。
5.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對青少年的個人成長很不利。在家庭中遭受軀體虐待的兒童更容易出現行為問題,尤其是表現為退縮,且顯示更差的學校適應性。JAF2FEE等在研究中指出導致兒童發生外向問題的病因的5%及內向問題的2%可由家庭暴力解釋,其余的是由遺傳因素及非共享環境因素所致。此外,MaryA等在研究中發現:暴露于母親的IPV與兒童行為問題顯著相關,不論存在共同發生的兒童虐待與否。所以對于居住于存在IPV的家庭的兒童給予適當的關注是必需的。當父母卷入經常的、激烈的、難以解決的沖突時,他們的孩子就有可能遭受高水平的內向性及外向問題。當父母間的沖突演變成身體暴力時,兒童就可能處于問題行為的高風險中。一個解釋就是:兒童可能模仿父母的攻擊行為或家庭暴力增加了兒童的情感上的不安全感,另外,如前所述,攻擊行為本身就有較高的遺傳可能。
三、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預防策略
青少年的違法行為一般都是在外界環境的誘惑下產生的,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和盲目性,只有從感化他們的內心,措施得當,并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是可以預防的。針對以上青少年出現的心理問題,我們認為把外因和內因結合起來應對是關鍵,也就是從抓好外在層面和個人層面兩方面著手:外在層面包括社會、學校和家庭,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應受到全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高度關注。對應策略有:
1.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懲治司法腐敗分子,嚴肅法紀,在社會中樹立法制的權威,打擊不良的社會風氣。同時,加大素質教育推行的廣度和深度,轉變傳統的灌輸式教育理念,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社會公德教育。完善青少年立法工作,對青少年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權益,以法律形式確立下來,以得到司法保障。
(1)政府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支持,并且起步早。
美國政府部門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非常關注。在國家和政府的努力下,美國就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全國性的探討,2001年美國衛生部提出了青少年信息健康教育的辦法。針對當時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可以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并且能夠對已經產生心理問題的青少年進行及時地治療。
(2)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范圍廣、規模大
經過數十年的反戰,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規模已經非常大了。美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分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最大分支。該分會在學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機構中都有他們的工作崗位,很多學校都安排了專門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會支持的心理學專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機構從學校發展到了社區和家庭。
(3)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手段先進,形式多樣
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非常關注手段的現代化,在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服務時,通常采用具有較高精度的神經科學研究儀器,比如,腦電記錄儀等。美國為青少年設計了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比如,學校生活適應、情緒波動不定、人際關系緊張等,利用以上活動能夠有效地治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并且能夠將學校、家庭、社區緊密地結合起來。
2.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特點
(1)對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目前,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也不斷深入,社會競爭越發激烈。一方面,勞動力的重新組合、過去的社會支持網絡的下降,引起了青少年不同心理應激因素的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環境的變化和經濟條件的改變導致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不佳、青少年自殺現象明顯增加等問題。中國產生心理問題的青少年不斷增多,而中國心理健康研究相對美國比較晚,目前,我國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給予了非常高的關注,并且將其作為了中國急需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近年來,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學術論文和專業書籍不斷增加,一些教育類期刊或醫學類期刊紛紛開辦了心理教育版。另外,中國各級政府都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中國政府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三級甲等醫院設立心理科,大、中、小學設置心理咨詢中心,并且聘任具有專業資質的心理咨詢師。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青少年心理素質具有較大的提升。
(2)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內容不斷豐富
目前,中國并沒有像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樣的心理健康研究機構,但是我國中科院心理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貢獻。他們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情緒抑制對青少年的環境適應影響、診斷和干預等等,除了這個機構,中國還有許多其他有關心理健康研究的機構。
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研究;
②青少年心理健康測量表的編制和借鑒,比如,心理健康測查表、心理健康量表等等。
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模式的相關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
④青少年腦-認知-心理健康的相關探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學者希望能夠利用核磁共振等先進的技術分析腦的機制,從微觀的角度來進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支持。
⑤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疾病的預防。重要通過轉變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發生,并且對一些有心理問題的青少年進行及時的治療。
二、美國和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會支持比較研究
為了更好地了解中美兩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社會支持狀況,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提高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采用心理健康狀況自評量表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中美兩國青少年進行調查,并采取隨機選取、網絡發放的方式進行,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738份,回收698份,其中有效問卷為690份。有350位美國青少年參加了問卷調查,占50.7%的比例;有340位中國青少年參加了問卷,占49.7%的比例。問卷結果利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如下:
1.美國和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的差異比較
分析結果顯示,美國青少年和中國青少年在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強迫、焦慮和總分上存在顯著的差異(p
2.美國和中國青少年社會支持及支持利用度的比較研究
分析結果顯示,在主觀社會支持、客觀社會支持以及社會支持總分上,美國青少年和中國青少年存在著顯著的差異(p0.05)。通過比較不難看出,美國青少年在出現心理問題時能夠獲得較全面的幫助,這和美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資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完善等因素都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國,心理健康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還不具規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資金投入上還有很大的空間,因此,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支持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地加強。
三、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對中國的啟示
1.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不斷提高其社會支持水平。
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力度,采取多種途徑,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從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更具專業化應為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這有利于提高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效率。
2.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和其他機構的溝通與合作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應充分地體現職業性、合作性和廣泛性。中國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是很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機構僅僅是形式。隨著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不斷深入,應該意識到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環境健康以及生活態度健康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應該不斷增強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青少年應該增強自身心理健康意識
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工作過程中,應該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應該關注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素質,有效地避免青少年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重點是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自己、善于調節自己,學校、社區和家庭可以聯合起來多組織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正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地解決,中國應該借鑒美國等國家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學校、社區和家庭的社會支持系統,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社會支持的力度,從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社區青少年是指16歲到25歲之間,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沒有進一步就學的青少年。社區青少年群體具有青年群體的普遍特征,但他們由于家庭教育的失當,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教育出現盲區以及社區組織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他們不參加全日制學校的學習,沒有固定工作和穩定收入,也不受任何一級組織的管理,游離于學校和工作單位之外。
現階段我國社區工作與管理體系還未建立、完善,對他們的身心發展狀況還只是停留在主觀意識的判斷上,很少有過專門針對社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嚴格的調查統計,而有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得到解決,將會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本課題基于對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的關心,及時準確把握青少年心理動向,建立和完善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進行了此次的調查研究。
一、對象和方法
(一)對象
對200名16-25歲的南昌市社區青少年隨機抽樣。共回收有效問卷191份(其中男130人,女61人)。認為樣本在誤差范圍內可以代表總體。
(二)方法
調查過程中采用的是華東師范大學的桑標編制的《社區青少年心理現狀調查問卷》。問卷共分人格特征,情緒和行為發展,認知發展,與人交往和行為表現五個部分,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題目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客觀題有單項選擇和不定項選擇。主觀題需要自行填寫。
(三)統計方法
采用Epidata302雙份輸入、糾錯、建立數據庫,進行SPSS160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人格特征與人格障礙方面
社區青少年所處的環境要比一般青少年更加不穩定,其人格特征較一般青少年來說更容易偏離正常的文化期望范圍,形成不良的個人傾向和行為反應模式。據上海市一項社區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社區青少年在敵意,妄想,焦慮,強迫,抑郁等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青少年更嚴重,人格問題較為普遍。
從數據看出社區青少年在人格上存在的一些問題:1、回避型人格障礙,占所調查人群的1941%。主要體現在人際交往能力差,自卑感很嚴重;2、依賴性人格障礙:有7859%的人承認自己仍靠家人供養,沒有獨立性,其中男生占16%,女生84%。他們雖然渴望能夠獨立出來,但是認為自己沒有自立的能力,還有一部分的人非常滿意現在的情況,不愿意參加工作,承擔責任。
(二)情緒和行為發展特征方面
與同齡人相比,情緒困擾從高到低的排列是:挫折無助,自卑感,壓抑憂郁,自負,焦慮不安,敵對怨恨和悲觀絕望。
1、自卑:有3541%的人報告自己存在著自卑情緒,尤其為女生。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面臨急劇轉變的關鍵時期,極易產生自卑心理且走向極端。
2、孤獨:有477%的社區青少年表示通過網絡交友排解現實生活中的孤獨,他們感覺生活無聊,需要與別人溝通,但是又由于網絡使青少年接觸社會的機會更少,更加加深了他們的孤獨感。
3、焦慮:有30%的人報告自己因升學,就業感到壓力很大,人際交往,生理方面等問題也是焦慮感的來源。
4、習得性無助:習得性無助感是指個體在不斷的受到挫折后感到自己對一切都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的一種心理狀態。數據分析中有176%的人自己有習得性無助的感覺。
5、壓抑苦悶:有2340%的人是壓抑苦悶的。對于社區青少年來說,周圍的情感支持往往相對處于弱勢,父母不太關注其情緒狀況,對社區青少年的理解和幫助不足,導致社區青少年的壓抑失去最安全的釋放口。
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困擾他們最大的情緒問題主要是挫折無助,但男生與女生困擾不同的地方是,男生為自負情緒所困擾,而女生較多的是自卑情緒,檢出率為06%,男408%,女031%,男高于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317,P=0028)。而隨著學歷的升高,他們在就業,生活方面的要求要比低學歷的人要求高,所受到的壓力也越大,越容易產生挫折感。
(三)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對于青少年來說,父母是他們人際交往的重要對象。報告說有6749%的人認為自己與父親的關系好,8756%的人認為自己與母親的關系好。
較之于家庭關系,同伴關系,社區工作者和青少年的關系更類似于服務與被服務,指導與被指導之間的關系。2536%的人表示與他們的關系好。
網絡人際交往關系在之前也有提到,它對于社區青少年的成長既有正面效應也有一定的負面效應。社區青少年作為一個閑散于社會的未成年人群體,為了減輕心理壓力,需要尋找友誼,尋找心理支持。
(四)行為特征與行為適應問題
在各種壓力源下,青少年出現了一系列的行為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就是網絡成癮問題,絕大部分的青少年報告自己曾經去過網吧,有5840%的人報告自己在網吧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以上。
社區青少年正處于青春發育期,普遍具有好奇心強,易于接受新事物,感情用事,自我監控力弱等特點。另外,由于社區青少年的特殊生活狀態,極其容易用上網來發放時間,填補空虛的生活。3240%的人說靠玩電子游戲以打發時間,逃避壓力源帶來的壓力。
(五)認知特征與認知偏差
認知方面主要有對自己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的社區青少年對自己的評價是正性的,他們在用三個詞來描述自己時,發現使用比較多的有積極,樂觀,自信的人,較少的人使用如自卑,憂郁等負性評價。
出現這種評價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歸因偏差。有5551%的認為是事情的成功與否在與運氣,在韋伯的三維度歸因理論中,運氣歸結為不穩定的,外在的,不能控制的維度,當個體將成功歸因于運氣時,他就很可能成為一個守株待兔的人,什么都不做而期待著運氣的到來。
實現民族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靠教育,所以人們更重視教育問題,家長更希望孩子成才。
一、心理健康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1.心理健康是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近幾年來,心理學界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的觀點:對一個人的成功來說,智商影響只占20%,而情商因素則占80%,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它將成為21世紀衡量一個人素質的首要因素。智商是人的智力水平的指標,用來比較人的聰明程度。情商指人認識、控制和調節自身情感的能力,主要包括認識自身情緒、管理自身情緒、自我激勵能力、認知他人情緒及人際關系管理五個方面。情商教育注重堅強的意志、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樂觀進取的性格等對人的影響。情商教育讓青少年學會情緒管理,學會為人處世,讓他們更加快樂、自信、受歡迎、有愛心和意志力,學會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情商是人心理健康標準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是對人才的首要要求。
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
(1)現實地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這是指要有正確的自我觀念,現實地接受自己。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與自己的實際情況越相符,就越有利于適應環境,表明其心理處于正常健康的狀態。
(2)對現實合乎常理地認識與反應,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觀念與行為,情緒反應適度。所謂合乎常理地認識客觀現實,是指對一些人人皆知的常識性東西的認識不要悖于常理。心理健康者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合乎常理的,適度的,該大喜則大喜,該小慍則小慍。
(3)對挫折有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機制。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時,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將由于需要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內心緊張情緒消除掉,從而表現出對挫折有較好的耐受力。
(4)行為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規。社會對各種角色有相應的要求或規范。個體的行為與其充當的角色的規范基本一致,是其心理處在健康正常狀態的表現。
(5)正常健康的交往。能夠以正常的方式與周圍的人交往,沒有諸如社交恐懼癥和極端的自我中心之類不正常的交往行為。
(6)統一的人格,心理保持延續性。健康的人格是統一的,因此它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二、當前家庭教育中的誤區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長自覺地有意識地按照社會培養人才的要求,通過自身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實施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意義深遠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第一要素。
然而當前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著誤區,主要表現:
1.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對孩子進行智的教育
家長很舍得教育投資。家長想方設法讓孩子上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除了正常在校學習之外,家長還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特長班,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以后就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自己為人父母的任務就完成了。在他們看來,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智力教育。而這樣做完全忽視了孩子愛玩的天性,使孩子覺得學習不快樂,生活沒意思,容易產生厭學心理和對父母的逆反心理,甚至逃離家庭,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
2.家長言傳多于身教
有些家長對孩子說教不斷,整天對孩子嘮叨做人的大道理,講得頭頭是道,不厭其煩。而他們自己在實際生活中卻按不同的原則處理問題。如此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經常使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人做事和立足社會。
3.對孩子物質要求的滿足超過對孩子精神需求的關注
家長普遍認為再苦不能苦孩子。對孩子的物質要求,家長大都有求必應。如果孩子學習進步,成績提高了,家長更樂于滿足孩子的要求。而當孩子情緒低落時,家長很少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和負面情緒,多表現平淡,只一味督促孩子不要胡思亂想,好好學習,否則會影響成績。雖然豐衣足食,但是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理解、關心和愛護,覺得孤獨無助。在家庭中孩子與父母的有效交流很少,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情商發展、人際交往能力提高和心理的健康成長。
長期以來,家長只重視青少年身體的健康、知識的進步,嚴重忽視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忽視了要教給孩子如何與人交流、溝通、合作,如何為人處世……而這些才是讓青少年受益終生的。
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家長在與子女朝夕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和利用家庭的環境氛圍,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子女施以影響的活動。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對他們的個性、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良好的榜樣作用
家長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心理健康發展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起關鍵作用。家長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做過攻擊反應試驗,結果發現孩子傾向于模仿成人動作。這一實驗向人們證明了榜樣行為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的品德修養,一言一行,甚至神態表情,動作細節,無不對青少年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示范行為會起到重要的榜樣作用。
2.良好的教養方式的作用
(1)教養方式一般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溺愛型。家長以孩子為中心,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造就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溺愛使孩子自私,任性,驕橫,自我中心,缺乏責任心,不懂得尊重、關心和感謝。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家庭,走向社會,會處處碰壁,無所適從。家長的愛恰恰害了孩子。
第二種,專斷型。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過于嚴格苛刻,粗暴生硬,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辦事。家長的簡單粗暴使孩子自卑、懦弱、冷漠、逆反,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或唯唯諾諾,或冷漠麻木,或無所畏懼,很難與別人友好相處,使孩子身心都受到嚴重傷害。
第三種,放任型。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家長對孩子不關心,使孩子冷漠、自私,不懂愛和關心,行為放縱,沒有責任感和同情心。這樣的孩子一旦受外界刺激,容易產生偏激行為,導致違法犯罪。
第四種,民主型。家長對孩子關心、尊重、理解、信任,愛而不慣,嚴而不苛。對孩子多鼓勵和引導。家長的關心和尊重使孩子真誠、自信、自尊,積極進取,有責任感,人際關系融洽,社會適應良好。顯然四種教養方式中只有民主型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最有益的。
有研究表明,家長教養方式對青少年人格特征形成及其對生活事件應對方式都有重要影響。家長良好的教養方式使孩子情緒穩定,輕松興奮,自信開朗,能促進青少年人格特征健康發展和形成,使青少年形成解決問題、求助的積極應對方式。不良的家長教養方式讓
孩子或自我中心、驕橫任性,或自卑懦弱、敏感多疑,或自私自利、冷漠無情,人際關系差,適應能力差,主觀幸福感缺失,導致青少年形成不健康人格特征,使青少年形成自責、幻想、退避、僵化等消極應對方式。
(2)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身體的健康,智力的培養,更要關注孩子情商的教育和心理的健康發展。父母要關心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如何關心幫助他人,如何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會很好地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為孩子的日后成功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礎。
3.良好家庭氛圍的重要作用
家庭氛圍主要指家庭成員間的關系所形成的氣氛。夫妻關系、親子關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這里只討論夫妻關系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夫妻感情是否和睦時刻感染著孩子,夫妻關系是否融洽對孩子成長有重大意義。一個充滿愛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樂園。和諧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
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為了他們的快樂成長和一生幸福,父母應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這是家庭氛圍良好的基礎。夫妻間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給孩子創造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使孩子在愛的撫慰下健康快樂成長。夫妻間有矛盾分歧,應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即使夫妻離異,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責,要讓孩子感到父母仍然愛著自己。在愛的氛圍中長大,孩子也懂得了愛,學會了愛,變得活潑開朗,積極向上,豁達大度,善解人意。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擔負著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使命。青少年健康成長有賴于國家和社會的關心與愛護,更離不開家庭環境的熏陶與滋養。
參考文獻:
[1]王楠.現代青少年親子關系產生沖突的原因及解決策略[j].時代教育,2009(1).
[2]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俄大學生價值取向對比研究”課題組.中俄大學生價值取向對比調研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08(12).
分類號B848.9
1問題提出
適應是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現。在現代社會,適應還意味著隨社會進步、生活節奏的改變,不斷改變自己、改變環境、改變自身的需要以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現實[1]。
當前對適應的概念、結構成分、測量等方面的問題展開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對不同受教育階段青少年群體適應的研究。如王永麗、林崇德等人的“兒童社會生活適應量表的編制與應用”的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社會生活適應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聶衍剛的“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結果表明,初中學生比高中學生的社會適應要好,高中學生的學習適應性顯著高于初中學生[3]。這些關于適應的研究,涉及某一受教育階段的青少年群體的研究居多,缺少跨越整個青少年期、涉及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綜合性研究。因此對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適應的變化特點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有關青少年適應的概念、結構和機制的研究。如陳建文的“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認為,社會適應的內容主要是人際適應,結構包括心理優勢感、心理能量、人際適應和心理彈性四個維度[4]。陳君的“《大學新生學校適應自評量表》的編制及信度和效度檢驗”研究中,將學校適應分為生活環境適應、交往適應、學習適應、情緒狀態四個方面[5]。黃希庭等人為社會適應就是人格適應,社會適應性是指人們在社會適應過程中形成和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6]。陳建文、王滔的“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的研究從社會適應的心理機制、心理結構、心理功能三個方面對社會適應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剖析。賈曉波在“心理適應和本質與機制”中指出了適應的概念應從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三個角度做出解釋[7]。這些研究更多地針對心理適應結構的某一種或某些成分的研究,如社會生活適應、學習適應,缺乏對心理適應整體的、系統的結構研究,因而無法全面了解青少年的適應特點。
鑒于此,我國學者在心理健康、素質、心理素質的基礎上提出了心理健康素質的概念[1,8,9]。并認為適應是心理健康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心理健康者的特征。而且從心理健康素質的角度重新厘定了青少年適應的結構,將適應分為生理適應、情緒適應、人際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和生活適應六個方面[1],并編制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適應分量表》[10]。本研究即以適應內涵及測量維度研究的新視角,以全國各地、處于不同受教育階段的青少年為對象,對青少年適應狀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進一步探析我國青少年群體適應的年齡變化特點。
2研究方法
2.1調查對象
采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在華東、華北、中南、西南、西北、東北等不同行政區域所屬的23個省市、自治區選取了51399名青少年為調查對象,以同時滿足年級、性別、專業、家庭來源、家庭收入、學校性質等15個背景變量為標準進行嚴格篩選,獲得有效樣本44063(有效率85.70%)例。其中男性21245(48.20%)人,女性22818(51.80%)人;來自城市20569(46.70%)人,農村23494(53.30%)人;重點學校15737(35.70%)人,一般學校28326(64.30%)人;獨生子女19626(44.50%)人,非獨生子女24437(55.50%)人。平均年齡為15.39±2.74歲。調查對象年級分布如表1所示。
2.2調查工具
采用張大均、江琦編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適應分量表》。該量表共22個條目,包含6個維度,即生理適應、情緒適應、人際適應、學習適應、社會適應、生活適應。其中生理適應主要考察個體由生理變化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狀態。情緒適應主要考察個體由情緒變化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狀態。人際適應主要考察個體由人際關系變化引起的心理與行為反應狀態。學習適應主要考察個體由學習活動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狀態。社會適應主要考察個體由社會環境變化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狀態。生活適應主要考察個體由生活環境變化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狀態。量表條目采取4級評定,各條目均采用正向計分,其中“完全符合”為4分,“比較符合”為3分,“不太符合”為2分,“完全不符合”為1分。各維度的條目得分相加,取其平均數為維度分;適應得分為所有條目得分相加后計算出的平均數。得分越低,越容易因環境及身心變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反應,適應狀況越差,得分越高,越容易適應環境及身心變化,適應狀況越好。總量表的α系數為0.83,分量表α系數在可接受范圍之內[10]。
2.3數據整理與分析
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主要采用描述統計、方差分析等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統計。
3結果
3.1青少年適應狀況整體特點
對參加調查的44063名調查對象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2.97,標準差為0.40,平均數的95%置信區間為2.968~2.976。數據分布基本符合正態分布,偏度值為-0.061,峰度值為0.002,結果如圖1所示。
根據青少年適應的得分分布和數據變異情況,將適應水平分為三個等級(M±2SD)。結果顯示,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M-2SD),占調查總人數的2.0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M+2SD),占調查總人數的2.50%,有42082名青少年的得分在2.18~3.77之間,占調查總人數的95.50%。
3.2不同年級青少年適應狀況的特點
對不同年級青少年適應得分進行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青少年適應表現為小學五年級、初中階段最高,高中階段下降至最低,大學階段又逐漸回升,結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156.04,p
3.3不同年級青少年適應各維度的特點
3.3.1不同年級青少年生理適應的特點
青少年生理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3.056,標準差為0.644,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為3.050~3.062。不同年級青少年生理適應維度得分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五年級、初中、高中階段生理適應較高,大學階段下降明顯,結果如表4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8.64,p
3.3.2不同年級青少年情緒適應的特點
青少年情緒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3.045,標準差為0.512,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為3.040~3.050。對不同年級青少年情緒適應維度得分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五年級、初中階段情緒適應最高,高中階段下降至最低,大學階段又逐漸回升,結果如表5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26.34,p
3.3.3不同年級青少年人際適應的特點
青少年人際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2.934,標準差為0.555,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為2.929~2.939。對不同年級青少年人際適應維度得分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五年級人際適應最高,初中、高中不斷下降,大學階段回升,結果如表6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121.93,p
3.3.4不同年級青少年學習適應的特點
青少年學習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2.922,標準差為0.596,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為2.916~2.927。對不同年級青少年學習適應維度得分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五年級學習適應最高,初中、高中階段不斷下降,大學階段回升,結果如表7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334.44,p
3.3.5不同年級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特點
青少年社會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3.000,標準差為0.575,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為2.995~3.005。對不同年級青少年社會適應維度得分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五年級社會適應最高,初中、高中不斷下降,大學階段逐漸平穩,結果如表8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8.39,p
3.3.6不同年級青少年生活適應的特點
青少年生活適應得分的平均數為2.854,標準差為0.630,總體平均數的置信區間為2.848~2.860。對不同年級青少年生活適應維度得分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小學五年級生活適應最高,初中、高中不斷下降,大學階段回升,結果如表9所示。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年級的主效應顯著,F(7,44047)=182.82,p
4討論
4.1青少年適應的一般狀況
在對44063名青少年適應得分的描述性統計中發現,青少年的適應得分在1~4之間,平均分為2.97,分數分布基本呈正態分布,得分在兩個標準差以外的僅占4.5%。其中有863名青少年得分低于2.18,占調查總人數的2.0%;有1118名青少年得分高于3.77,占調查總人數的2.5%;有42082名青少年得分在2.18~3.77之間,占調查總人數的95.5%。反映出我國青少年在學校和家庭教育及社會大環境的培養過程中,對生理變化、情緒變化、人際關系變化、學習活動變化、社會和生活環境變化所引起的心理和行為反應呈現出良好的狀態。
4.2各年級青少年適應和適應各維度的特點
調查結果表明,青少年的適應在小學五年級較高,從初中階段開始呈下降趨勢,高中階段繼續下降,到大學又逐漸回升。這一變化趨勢也表現在情緒適應、學習適應、人際適應、社會適應和生活適應維度上。根據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似乎應該隨著年級的升高適應狀況將得到不斷的發展。而本研究結果卻出現了初中、高中階段適應狀況相對較低,而小學五年級和大學階段卻相對較高的趨勢。分析其原因是:小學五年級學生生活與學習相對都較簡單,矛盾不多,壓力不大,心理沖突較少,所以其適應狀況自我感受良好。而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生由于正處于青春期,巨大的生理變化通常會導致心理困惑和產生很多心理問題,如他們都面臨中考與高考的升學壓力,沉重的學習負擔,使得他們缺少與人交往的機會,從而導致他們各種心理適應不良的表現。到了大學階段,盡管其生活環境有了較大變化,經歷地各種事件有所增加,心理矛盾與心理沖突還會不斷產生,但這時他們生理和心理相對已經成熟,能夠更多的以積極的方式去應對各種問題,所以其心理適應狀況相對較強。從這里可以看到,小學五年級學生的適應與大學生的適應,不是在同一水平的適應。也就是說,小學五年級學生的適應只是低水平的適應,而大學生的適應才是高水平的適應。
在生理適應這個維度上,我國青少年適應狀況表現為小學五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較高,大學階段下降至最低。分析其原因是:小學五年級學生雖已處于青春前期,但并未出現明顯的生理變化,初中階段正處在青春期,家庭與學校開始注重青春期教育,使得這一階段青少年對于生理變化有所了解,因而其適應性增高。而高中階段,絕大多數學生的生活重心是學習,沉重的學習壓力限制了他們的人際交往機會,從而使家長忽略了對他們繼續進行青春期教育。由于本次測驗中所收集的大學生的數據大多分布在大學一年級,其他年級所占比例相對較少,因而這一結果可能更多的反映了大學一年級學生的適應特點。分析原因我們認為大學生雖然生理心理發育均處于相對成熟階段,但由于社會交往、人際關系較以前更廣泛,并開始經歷各種角色的轉換。因而比較注重外在形象,從而造成了許多與其有關的心理困擾。
5結論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1)從總體上,我國青少年的適應狀況處于較好的水平。
(2)我國青少年適應及情緒適應、學習適應、人際適應、社會適應和生活適應等各維度得分表現為小學五年級適應水平較高,從初中階段開始呈下降趨勢,高中階段繼續下降,到大學階段又逐漸回升。生理適應維度得分表現為小學五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較高,大學階段下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 沈德立, 馬惠霞. 論心理健康素質.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4, 2(4): 567~571
2 王永麗, 林崇德, 余國良. 兒童社會生活適應量表的編制與應用.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5, 21(1): 108~114
3 聶衍剛. 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華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2005
4 陳建文. 青少年社會適應的理論與實證研究:結構、機制與功能. 西南師范大學博士論文, 2001
5 陳君. 大學新生學校適應自評量表的編制及信度和效度檢驗. 咸寧學院學報, 2006, 1: 94~97
6 黃希庭. 人格心理學.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7 賈曉波. 心理適應的本質與機制.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 2001, 1: 9~23
8 梁寶勇. 關于心理健康素質及其結構的思考.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4, 2(4): 577~581
9 張大均, 馮正直.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的概念和結構初探.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4, 2(4): 582~585
10 張大均, 江琦.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適應分量表的編制.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6, 4(2): 81~84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APTATION ABILITY IN ADOLESCENT IN CHINA
Zhu Zhaohong, Shen Deli
(Academy of Psycholol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一、常見的青少年心理障礙
(1)人際交往障礙。在二胎政策尚未開放之時,00后子女多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在父母和長輩寵溺的環境中長大。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沉浸在以“我”為核心的世界里,習慣了索取,卻不懂得與他人分享。這樣的一種唯我獨尊的心理,使當今青少年在班級、學校乃至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只知道維護個人利益而漠視集體利益。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歸屬需求,可得出: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需要與周圍的人交往以獲得親情、友情、愛情。而如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封閉起來,導致人際交往障礙。
(2)情緒障礙。學者吳錫改認為情緒障礙引起情感發生強烈沖突而出現低落、消沉、絕望、激怒等反常情緒表現等。青少年個性尚在發展,三觀還未穩定,思想不成熟,看問題比較理想化,這樣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容易產生挫敗感,如果不及時排解這種負面情緒,長時間會變得煩躁、精神敏感、悲觀失望、對生活缺乏熱情,甚至精神頹靡不振等情緒波動大的反常行為。
(3)行為障礙。隨著社會上不良風氣以及危險因素的存在,如:不健康網絡、、暴力等,這些危險因素無疑滋生青少年行為障礙,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大眾傳媒的發達,給青少年帶來健康的社會信息,使他們豐富知識,開闊視野。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不健康的社會信息,嚴重影響著尚不能正確辨別是非的青少年。主要表現在:說謊、搞鬼、報復、多動癥、強迫癥、注意力不集中、癡迷網絡、抽煙、飲酒、斗毆等脫離社會行為準則的行為。
二、青少年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1)個人原因。青春期的個體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巨大的轉變。有些青少年因對生理上的變化如體型和外貌的不滿意,而導致心理上的波動起伏,產生自卑心理,形成不良心理適應障礙。青少年正處于人格形成期,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健全,同時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但又缺乏社會經歷,處理問題能力弱,社會認知能力低,面對困難和挫折無法解決時,容易采取極端方法解決問題,從而引起心理障礙。
(2)家庭原因。家庭對青少年的身體成長、人格形成、社會認知、心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環境良好、家庭完整、父母關系和諧、父母與子女能有效溝通,這些都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長;反之,則會使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單親或者離異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愛或者母愛,從而使其缺乏安全感,內心脆弱敏感,對周圍人持有不信任的態度,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擅長人際交往。甚至父母之間的吵架會影響青少年今后的愛情觀、婚姻觀。一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特長,并且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這種比較來給他們增加壓力。孩子的內心苦楚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使他們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一旦情緒難以控制,就會產生敵對父母的行為,甚至會出現行為。
(3)學校原因。在當今這個“成績”當道的社會,學校過于關注學生的學業發展而忽視了學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品格素質的培養。有些教師甚至戴有“有色眼鏡”,以學生成績為指標,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看待,對成績好的同學關注,對“差生”置之不理。這種做法會使學生心理產生不平衡感,失去學習樂趣,同時對學生不好品格的形成間接地起到了加速的作用。不良的校園環境使學生出現不良行為偏差,近墨者黑,最終導致校園環境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成長。
(4)社會原因。當今中國正處于社會的轉型期,舊制度已經解體,而新制度尚不健全,這使得我國的制度處于一個“真空”階段。隨著經濟的發達,家庭條件的改善以及父母對獨生子女經濟上的放縱,使得青少年的資金過于豐厚,形成用物質基礎滿足精神需求,一旦經濟難以滿足時,他們容易做出不計后果的反常行為。如今,社會上的媒體宣傳、網絡文化和社會輿論成為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不良網站、視頻、網絡用語侵蝕著青少年心靈,扭曲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甚至一些暴力視頻會使青少年盲目模仿,引發校園暴力事件,嚴重危害自己及他人身心健康。
三、社會工作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的對策
(1)個人層面的對策。社會工作是一種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職業,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整合社會資源,協調社會關系,幫助有需要解決問題的個人和集體。社會工作者要尊重、接納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向他們表達同理心,讓其愿意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同時運用優勢視角,相信每個青少年都有解除心理障礙的能力,積極發現青少年的優點并給予鼓勵和引導,使其擺脫錯誤的行為,完善自己。社會工作者要加強青少年正確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識教育。青少年時期的大多數問題是由于他們對生理和心理的轉變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出現各種不適應。
(2)家庭、學校層面的對策。不良的家庭環境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長,所以社會工作者在介入青少年心理障礙問題時,還要考慮整個家庭結構,促進父母與子女雙方找到一種新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增加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鼓勵父母多關心、愛護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學校應該建立一個青少年心理咨詢教育中心,對于有心理障礙的青少年及時做出治療對策,以及預防青少年心理障礙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工作者應該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合作,運用更專業的心理治療方法去治療及預防青少年心理發生障礙。同時,社會工作者也應該多宣傳心理障礙的危害,組織學校進行心理教育講座。
(3)社區層面的對策。社區是青少年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對青少年的身心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社會工作者可以聯合社區居委會組織家庭親子活動,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家長更多的了解子女的真實想法;另外,還可以舉辦社區青少年游戲活動,既可以緩解青少年學習壓力,又可以促進青少年與朋輩群體的交流,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社會工作者帶領青少年參加社區服務,如去養老院、福利院獻愛心,植樹綠化社區環境等活動,讓在實踐中學會愛與尊重,懂得如何幫助別人,樹立社會責任感。社會工作者調動社區積極因素,營造一個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良好社區環境。(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參考文獻:
1.引言
激烈的社會競爭不但影響著社會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對在校園中學習的中學生帶來諸多影響。學業壓力的增大使得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課這類非升學科目非常忽視,使得我國中學體育課程的質量長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課外時間被諸多補習培訓占用,無法進行課外體育鍛煉,導致當今的中學生長期運動量不足。
在積極心理學的影響下,人們逐漸意識到體育鍛煉有促進心理健康的作用。國內外學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響似乎僅存于學術界,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并沒有顯著影響。2005年較199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顯示,我國學生雖在形態發育方面有所提高,營養狀況方面顯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素質等方面均明顯下降,肥胖和視力不良檢出率明顯升高。辛自強研究發現,我國中學生群體的心理問題長時間以來持續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緩慢下降[1]。
本文通過對中學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進行分析,在介紹已有研究的基礎上,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并提出建議。
2.概念界定與理論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狀態,包括積極的情緒情感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2]。如性格、心理動力系統、認知風格、自我、應對方式以及人際素質和適應狀況等[3]。體育運動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機制有以下幾種理論模式:
2.1 轉移注意力假說
一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特別是情緒方面存在抑郁、焦慮等問題的人,注意力往往專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體育鍛煉對生理資源的占用能使個體將生活中的不良情緒暫時忘卻,或積極宣泄,體驗鍛煉的快樂感。Bahrbe等認為,體育鍛煉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機制之一是為參與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徑,避免深陷困擾[4]。
2.2 興奮與抑制平衡理論
體育活動中,由于各種感覺信號輸入機體引起喚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奮。馬爾蒂森認為運動具有抗輕、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會交往假說
社會適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體育鍛煉通常涉及與他人共同參與,促進人際交往的發展。任若鵬認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常有自閉傾向,引導和鼓勵參加體育活動能增加其交往的機會,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5]。
2.4 內啡肽假說
這種假說認為,身體鍛煉能促進內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抑制低落情緒,減少痛苦感,使人在運動之后精神狀態良好,精力充沛。
2.5 認知行為假說
自我效能是指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種任務并達到預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種信念。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在完成鍛煉的過程中能體驗到運動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結果顯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對抵制不良情緒的影響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中,以中學生為被試的研究較少。在整理分析相關文獻后可以發現,由于中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和課程任務的特殊性,相關研究更多的考慮了學業方面的因素。具體研究方面如下:
3.1 與抑郁、焦慮相關的研究
錢青文發現初中生較少進行有氧運動,學習和娛樂導致的久坐行為卻不斷增加,與抑郁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相關密切[7]。邱遠在對中學生抑郁、焦慮與體育鍛煉的關系考察中發現,體育鍛煉的喜愛程度、周煉次數、次煉時間、運動強度和堅持程度對改善男生的抑郁有顯著積極影響,喜愛程度和次煉時間對女生有顯著作用;在焦慮方面,周煉次數的積極效果最明顯[8]。
3.2 與主觀幸福感相關的研究
孫利紅發現,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與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相關最強[9]。袁貴勇的研究發現,體育鍛煉與生活滿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關,運動時間與運動頻次對生活滿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預測作用。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能顯著提高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促進身心健康。宋鋒在調查中發現,有運動習慣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在家庭形式的體育鍛煉上主觀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與同伴一起、學校組織、單獨一人;印證了中等運動量的青少年主觀幸福感較高的結果[10]。
3.3 與心理韌性相關的研究
戴麗玲的研究顯示,不同鍛煉次數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維度存在顯著差異;不同鍛煉時間的中學生在心理韌性的目標專注和情緒控制維度存在顯著差異[11]。歐陽翠云發現,參與體育鍛煉的中學生有更高的心理韌性,表現在人際交往、問題解決、積極認知、自我悅納、情緒的穩定與控制上;體育鍛煉可通過自我效能、應對方式等中介變量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產生影響[12]。
3.4 與整體心理健康相關的研究
蔣碧艷調查發現,體育鍛煉能有效降低負面情緒,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較大的運動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應[13]。蔡賡發現,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后疲勞程度和參與體育活動的外部動機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內部動機是導致心理健康產生變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過體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徑是強化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內部動機[14]。盧宏偉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較高,尤其在抑郁、焦慮、偏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敏感性、強迫癥等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上有明顯差異[6]。
4.存在的不足及對未來的展望
對相關文獻整理后發現,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作用在中學生中效果顯著,體育鍛煉水平高的學生更少出現抑郁和焦慮癥狀,有更多主觀幸福感和更強心理韌性,總體上顯現更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但同時也發現,大多數學者采用相關研究方式,少有干預方法的研究。因此,國內鮮有能成功運用到現實教學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來的研究中,研究者應在考察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基礎上,加強干預模式的研究,解決現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發展。
參考文獻:
[1] 辛自強,張梅.1992年以來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變遷:一項橫斷歷史研究.心理學報.2009, 41(11):69 -78
[2] 王永麗,俞國良,林崇德.學習不良兒童心理健康的特點研究.心理科學,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馬惠霞,白學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調查表的編制.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鵬.探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淺談青少年心理健康與體育運動.四川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17(5):61-62
[6] 盧宏偉.中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現狀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學高中生為例.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5-7
[7] 錢文青,孫瑩,王彩紅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運動及久坐行為對心理認知的影響.中國學校衛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遠.中學生抑郁、焦慮、人際敏感與體育鍛煉關系的調查研究.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04,18(4):1-4
[9] 孫利紅.高中生主觀幸福感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研究.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5,21(2):36-39
[10] 宋鋒.青少年體育鍛煉中主觀幸福感與運動習慣的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37-39
[11] 戴麗玲.身體鍛煉對中學生心理韌性的影響.內江科技,2010,6:164-165
長期以來,關心中學生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飲食,身體,安全,學業成績以及升學等問題上,忽略了與每個中學生發展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面對時下中學生問題日益增多,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讓人憂慮的問題,許多資料顯示,我國已有10-30℅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如自傲、沖動、偏激、自卑、抑郁、焦慮、多疑、嫉妒、心神不寧等。因此,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應引起我們教師認真重視的一個課題。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不但是沒有身體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可見,心理健康問題也是世界關注的問題。
中學生會出現以上的心理障礙,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社會原因。目前,我國正處在重大的變革時期,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給正在成長中的中學生帶來強烈的心理沖擊。一方面,現實要求人才應該具有同時展相一致的現代意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如開拓進取精神,勇于承擔責任、頑強自信樂觀、能夠承受挫折與失敗等;另一方面,它又造成了躁動起伏、變化激烈的社會環境,這種社會變化,無不反映到學生思想中來。
二、家庭原因。家庭是學生社會化的最初的重要場所,是家長把品質行為傳給下一代的地方。家長的品質行為是影響學生在學校乃至社會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們知道的許多知識不是在學校里學到的,而是從爸爸媽媽那里學來的,現在許多家族缺乏文化氛圍,有的家長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賭博,或忙于發財致富,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墮落;有的家長品行不端,行為放縱,對孩子起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有許多家庭對獨生子女過分溺愛,包辦一切,使孩子嬌生慣養,受不得半點艱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現偏激行為。即使對小孩嚴格要求的家長也有不少總想把自己的期待強加給子女,而對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置之不理。其結果是,使他們的依賴心理增長,使一些中學生或剛步入社會的青少年,出現人格障礙或難以適應社會的傾向,從而產生抑郁、焦慮、恐怖等心理障礙。
三、學校原因。學校陳舊的教育觀念和枯燥的學習方式方法及激烈的學業競爭等,都造成學生不少的心理障礙。傳統的學校教育片面抓學生智力培養,忽視其心理素質的教育。就原來的政治課教材來說,其教學內容多屬政治教育范疇,僅在人生觀部分涉及到一點心理素質健康教育。
四、自身原因。青春期中學生的心理活動開始向成熟、復合型成人化發展,但又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矛盾心理很突出。如自立意識與依賴思想并存、逆反心理與盲目崇拜并存、實用觀念與群體意識并存、求知欲望與知識無用并存。
面對現實與未來,對于中學政治教師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根據心理學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我認為在政治課教學中必須選擇切合實際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結合商品、貨幣、市場經濟等知識,對學生進行正確的"金錢觀"教育。中學生存在的焦慮、不安與不正確的"金錢觀"有密切的關系。在學生中,"金錢萬能"、"金錢重于一切"等拜金主義毒素有很大市場,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進行了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讓學生通過寫《我的金錢觀》政治小論文,逐步抵制了不正確的"金錢觀"的誘惑。
其次,結合矛盾、聯系、發展等知識,對學生進行辯證思維方式的培養。
1、用矛盾的觀點武裝學生。通過學習,使其懂得了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的道理。所以,對人對己都要辯證地看,既不能一味地否定,也不能在優越面前沾沾自喜,因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會互相轉化。懂得"窮不生根,富不長苗"的道理。這樣,一些學生的自卑心理得以調節,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逐步有了信心。一些學生的自傲心理也有所改變。
2、運用內因外因的觀點,幫助學生處理好與老師、家長、同學的人際關系。如今中學生中不少人處理不好人際關系,動不動就指責別人,甚至無緣無故的懷疑別人。通過內因外因的教學,是學生懂得了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講,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也未必"黑",關鍵在自身。這就幫助學生解除了多疑、嫉妒等心理障礙。
3、利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的原理,幫助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失敗,堅定必勝信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是一切新事物成長的途徑。所以,前進道路上的挫折是難免的,這樣,給基礎差的學生增強了信心。
4、結合人生觀內容,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進行正確的"自我設計"。
教育上,本人自*年8月擔任政教主任來,積極組織年級組長、班主任加強年級組、班集體建設,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堅持“熱情教育,積極引導,嚴格管理”三者并舉,學生行為規范低起點,嚴要求,勤檢查,切實做到管理時間無空隙,管理空間無空缺,管理環節無空檔,管理職責無空位,學校校風班風明顯好轉,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在本人積極組織下,學校有效開展了“感恩**”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每年一屆的文化藝術節,積極邀請專家學者前來為學生或家長進行專題講座,計有:“知心姐姐”雜志社作了《關注孩子心靈健康》、*市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王翠華教授作了《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南京大學教育研究所徐新民教授作了《超級學習法講座》等主題講座。20*年,本人負責組織的第二屆中小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競賽獲省教育廳“優秀組織獎”,03年度、*年度學校獲江陰市安全文明先進單位。20*年度,學校被評為“*市德育先進學校”,20*—20*年連續四年獲得“全國中小學讀寫大賽優秀組織獎”。精心組織每年一次的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學生屢屢獲獎,為學校贏得較好榮譽。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中一個極其重要而又充滿危機的時期。由于個體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內在需要與其實際能力、社會水平及個人政治經濟地位等方面存在矛盾,這一時期的個體往往經歷較為激烈的內心和外部沖突的磨練,情感兩極化明顯,也易出現挫折感、悲觀等心理不平衡現象,因此這一時期常稱為“暴風驟雨時期”。然而這種心理沖突和心理危機是青少年時期必然要經過的,成為青少年的某種心理發展階段特征,逆反心理現象尤為突出。這也是家長、學校領導和班主任最頭痛的問題。現就中學生的逆反心理談談個人的看法。
1什么是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們對某種事物或結論所產生的逆向反應情緒。形象地說,就是“你叫我這樣我偏那樣”。其表現多是懷疑、抵觸和不滿。如我們在教育實踐中常會遇到教師表楊一個學生,卻引起一些同學的不服氣;教師批評一個學生,反而引起一些同學的同情和辯護。
2中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青少年歷來都受到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及家長的特殊關注。在這個階段,由于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識覺醒等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心理發展呈現錯綜復雜、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現十分突出。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
有的青少年對學校、領導、教師的宣傳,表現出一種不認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個別的不公正的事實來以偏概全地全盤否定正面宣傳。同樣,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從全局出發,片面地夸大社會主義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某些可取之處,有時甚至進行有意無意的反面宣傳。
二是對榜樣及先進人物的無端否定。
在教育過程中,許多教育者和家長都希望通過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來教育感染青少年,喚起他們的熱情,以期達到激勵后進的目的。但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一些先進人物被說成是沽名釣譽的“投機家”或“傻子”,無端懷疑這些先進人物的動機,進而否定他們的先進事跡。
三是對不良傾向產生情感認同。
在一些青少年當中,打架斗毆被看作是有膽量;與老師、領導公開對抗被視為有本事;哥們義氣等不良的行為傾向卻贏得了很多人的認同。而對于樂于助人、愛護集體、愛護公物、遵守校規校紀的青少年則被肆意諷刺、挖苦,造成在集體氛圍里好人好事無人夸,正不壓邪的局面。
四是對思想教育、遵章守紀要求的消極抵抗
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因此,對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應付、抵制、消極對抗的態度。
3正確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現象
逆反心理是一種現實且普遍存在的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學生與家長的抵觸更為尖銳;中學生處于成長發展階段,可以說中學生既是成熟的兒童,又是幼稚的青年。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學生身上表現出來,盡管方式和程度有差異,但給中學生健康成長構成障礙,給教師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教學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響教學目標、教學計劃的實施。要明確,在教育過程中,中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客觀存在的,人們不能任意消除或改變這種心理現象。尤其要對逆反心理做一分為二的分析,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首先,對于學生正確的逆反心理現象,教育者要能夠容忍、肯定、鼓勵。因為一定意義上講,這種逆反心理現象是科學發展、社會進步、個體健康成長的催化劑。
其次,對于學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現象(如主體對正確、科學的客觀環境要求表現出的抵觸情緒及相反行為),教育者要敢于否定;同時要善于說服、勸告,減弱以至糾正這種逆反心理現象,以達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之目的。
第三,如果學生的逆反心理現象中,正確合理的與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混淆不清(如主體連同不端的人格與正確的信息、或良好的動機與生硬的態度一并逆反),教育者本身并引導學生要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原則,分清逆反心理現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與支流,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以現象代替本質,學會客觀、公正、全面、發展的看待自我與非我,從而不斷完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
教師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對待學生的逆反心理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善于發現學生逆反心理的萌動。
自古,為人師者便是“傳道授業解惑”,時至今日,時代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養跨世紀的一代新人。教師應是出色的指揮家,他所指揮的不是學生的形體,而是學生活蹦亂跳的思維。因此,教師應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機敏,通過學生的言行舉止甚至每一個眼神,來洞察每一個學生內心世界,從而及時捕捉發現學生逆反心理的萌動,以便及時進行引導。
(2)明辨學生逆反心理的性質。
發現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后,要冷靜對待,準確判斷其性質。一般來說,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與其受到的外界刺激信息成反向性。負信息刺激而產生的逆反心理是正確的,正信息刺激而產生的逆反心理則是錯誤的。對待逆反心理,就不應冷漠批評,而應熱情支持、贊揚、保護。
(3)對學生逆反心理要“對癥下藥”正確處理。
對于正確合理的逆反心理,我們要給予支持、激勵,促其強化并引導變為積極的行動,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促其個性和特長健康發展。對于偏激的甚至錯誤的逆反心理,我們也不要盲目地排斥或壓制,而應向學生講清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和實質,教育他們學會冷靜思考,科學分析,努力使主觀與客觀一致,保持認識上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