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會科學研究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于科學的價值中立的觀點,在西方哲學思想中在較長時期內影響了占主導地位的科學觀和認識論。一般認為馬克斯•韋伯引入了現代的事實—價值兩分的觀點。他在《社會學與經濟學中“價值中立”的意義》這一經典論文論述了兩方面的觀點[1]。第一點他吸取了休謨的思想,認為在規范與描述之間、在斷言某物實際上是什么與理想上應當是什么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因為我們加于事物的價值不屬于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學關心的是描述實際發生了什么,并且解釋為什么。自然,科學能夠而且必須注意個人和團體在事實上怎樣做出評價,但他們卻不能從根本上真實地記錄這個或那個事物是內在地有價值的,因而是在范疇上應當被評價的。韋伯的第二個論點是有規定性的。他從不認為價值是無足輕重的,也從不宣稱每個人,特別是社會科學家應當總是避免價值判斷。與此相反,他堅持提出指認與評價的區別,二者不容混淆。一個人在表達價值判斷時,不應當自稱這種判斷是得到科學地確認的;因為事實上這是做不到的。當社會科學家推崇某種行動時,他們應當盡力地說明自己所說內容中哪些是科學的發現,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議。這是知識分子的真誠品質與尊重真理的原則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紀的邏輯實證主義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學與價值、描述與規范、實然與應然判斷的嚴格區別,要求社會科學堅持價值中立的立場。亨普爾指出,有關科學的價值中立問題,可以說是圍繞著兩個不同的方面而展開,這就是:(1)科學家的實際研究行為,和(2)批判評價和論證科學斷言和程序的方法論標準。在科學家的實際行為層次上,價值評價作為科學研究的一個誘導因素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準則、審慎的思考和個性等等顯然會影響科學家對所研究領域、問題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選擇。社會和政治價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問題領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勵人們贊同某些并無可靠根據的理論。當然,作為一種規律,科學研究中決定采取或放棄一個特定的假設或理論,將強烈地受到認知價值或準則的影響,這反映在他們堅持某種方法論程序的標準上。[2]
正是在構成研究行為的重要的誘導因素這個問題上,價值評價與科學研究相關聯。因此,必須在心理學、社會學和科學史解釋科學研究行為時考慮價值評價的作用。然而,這種科學解釋在談到科學家受價值影響的時候,并不涉及任何價值判斷。也就是說,它在解釋科學家接受或放棄一個理論時,并不論證這個理論的合理性,或表明這是個不合理的科學程序。而合理性問題要求的是在可以獲得的證據和其他系統的根據的基礎上對理論進行批判的評價。正是在這個問題上,傳統的科學觀,特別是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觀主張科學理論與證據關系有明確的客觀標準,并認為這種標準可用證據與理論之間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邏輯關系來表示,由此而為科學的客觀性與價值中立說提供了依據。按此觀點,恰當的科學研究及其結果是獨立于研究者個人的成見、信念或態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違反了科學規范,并可以用對科學以外的價值觀的過度依賴來解釋研究者違背恰當的科學行為的動機。
與上述科學哲學觀點相類似,現代知識社會學(或科學社會學)的鼻祖卡爾•曼海姆也把自然的與文化的區別了開來,把數學、自然科學與宗教、道德、實踐領域等其他方面明確區分開來。“可以說,形式知識在本質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內容并不受個別的主體及其歷史社會條件的影響。但在另一方面,顯然存在著范圍廣泛的主體事務,它只能由某些主體、或在某些歷史時期被接受,而且從個人的社會目的來看,這也是顯而易見的。”[3]他認為,自然科學具有可重復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領域則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斷言,意識形態在本質上是非真理的。一般來說,意識形態的特征是對其范圍廣泛的對象進行高度明確的闡述,對其追隨者有權威的明確的命令性。與其他類型的信仰相比,意識形態更加系統化,圍繞一個或數個突出的價值觀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變革,它的接受或推行還往往伴隨著鼓動性的宣傳。誰接受它,誰就要完全服從它,誰的行為就必須完全滲透著意識形態。任何一種意識形態都產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與該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開。意識形態故意掩蓋人們的動機與利益,這就迫使利益與對抗著的人們相互欺騙,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蓋狹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識形態不會把系統地追求真理當作自己的一項義務,因而采取取教條主義的認識態度,不愿接受新經驗和真理。作為一種文化的產物,意識形態對社會科學的影響尤其明顯。
曼海姆堅持認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觀的一切知識,不可避免地都是有黨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論點是,像政治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均無法擺脫意識形態和黨性的束縛,所以他也承認不同社會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這些觀點引起了美國實用主義者胡克的爭論。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開創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難在于,曼海姆承認,表現階級立場的意識形態和烏托邦,導致在科學意義上被認為“真”的那些關于事物性質的理論和發現,因此,問題就轉移到這些“真理”是否取決于導致探索和發現這些真理的階級立場和階級利益這一點上。“階級立場和階級利益既然隨著歷史時期而改變,曼海姆認為這問題就成為一個知識社會學的問題。……現在假定科學的處理方法和客觀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頭痛的問題是:任何一種的科學知識是怎樣成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書中,不同的一頁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讀者對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實用主義作為一種獨特形態的科學主義思想,對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實際認為,即使存在階級或黨派觀點的相對性,科學(包括社會科學)仍然存在超越主觀價值的客觀性基礎,比如根據經驗基礎所作的證實或證偽的判定。這是我們過去在認識實用主義時所忽視了一個重要論點。
因此,關于科學價值中立的觀點,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學發展以后對其根本任務的一種認識論的反思。在科學知識系統發展達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動排除意識形態等主觀價值的干擾,以相對純化的方式對待其研究,以便適應客觀性的要求。
對絕對價值中立說的批評
韋伯和邏輯實證主義者關于科學價值中立說的觀點,在近數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學家主要是歷史主義者和科學實在論者的批評或挑戰。庫恩以來的歷史主義學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學的積累發展觀,論證了科學理論的根本轉變不簡單地只是對關于事實的增長了的知識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學不同學派之間的轉換更像是信仰的轉變,沒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礎可言。勞丹則提出了一種關于科學家理的適中的觀點,指出理性的行動者持有各種目的和關于世界的預設信念,為了合理地接受一個信念,他必須能夠限定與自己的目標和信念有關的推理范圍。勞丹試圖把科學合理性的一般要求與價值論、方法論和事實層次的共識統一起來。
科學實在論者普特南對事實與價值關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獨特的意義。他公然聲稱自己要為一種幾乎被了的觀點恢復名譽,這種觀點認為事實與價值的區分無論如何也是模糊不清、無法實現的。因為事實陳述本身,以及人們據以決定什么是事實和什么不是事實的科學探究實踐活動,都預設了價值。普特南指出,關于科學價值中立的傳統觀點是建立在科學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數人的一致意見基礎上的。懷疑價值判斷具有認識功能的一個理由是,它們不能用“科學方法證實”,而且在福柯所討論的倫理學觀點中還強調調,在倫理問題上,人們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數人一致的意見。許多人相信科學理論的正確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滿意的論證。但在事實上,對于任意選取的一個科學理論的真理性,人們不可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贊同。許多人對于科學和很多理論都是可悲地無知,至于科學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學的意義決非僅限于它的實際應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學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與多數主義來證明科學真理的合理性和價值真理的非合理性,這是站不住腳的。[5]
普特南強調,至少有些價值必定是客觀的。精確科學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決于像“融貫性”和“實用的簡單性”之類認識上的優點,因此,至少有些價值詞項不僅僅代表使用這些詞項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們適用的那些事物的屬性。如果這些詞項不代表理論的性質,而僅僅代表有關人對理論所持有的“態度”,那么像“正當的”、“充分確證的”、“最有效的解釋”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觀的。因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賴的參項更為客觀。因此,至少這些價值詞項具有某種客觀的用法,即某種客觀的正當性條件。同樣,對于倫理學判斷的主觀方面也不能強調過分了。如果說,在科學領域堅持科學是一項客觀的事業,并不等于認為每一個科學問題都有一個確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學問題也許有一些客觀的、不確定的答案,那么,在倫理學領域,某些價值見解是確真的,某些是確假的。“總而言之,某些價值見解(以及某些意識形態)肯定是錯誤的,某些見解肯定不如其他見解,在這個意義上堅持倫理學探究是客觀的,同堅持根本沒有任何不確定性的情況這種愚見,是兩碼事。”[6]
由此可見,普特南在科學與價值的關系問題上,竭力從兩方面來闡述二者之間的融合、統一與制約。一方面,他不同意證實主義和舊實在論把事實與價值截然分開的觀點,而堅持科學對客觀真理的追求與融貫性、正當性、實用簡單性和完美性等價值要求的統一,科學的客觀性與多元性要求的統一。另一方面,從倫理價值的角度來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觀主義、相對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價值觀,而認為至少有些倫理價值是有客觀標準或依據的。就認識而言,對于概念構架的任一選擇,都是以價值為先決條件的,在選擇一個描述日常人際關系和社會事實的構架時,在眾多的因素中首先會涉及到人們的道德價值。因此,真理理論以合理性理論為先決條件,而合理性理論又以我們關于善的理論為先決條件。
普特南試圖把事實與價值、真理與價值有機地、內在地統一起來,既不放棄實在論的客觀真理論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實一價值兩分的傳統觀點。其觀點屬于一種形式的價值真理論,是對那種離開人的能動的認識過程,而僅僅在本體論上強調真理是對實在或事實的純客觀描述的傳統實在論的批評。它告訴人們,追求直理的科學不是與人的價值無涉的中性活動。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對主義者所斷言的那樣,由此而徹底否定事實與價值、科學與意識形態的區別呢?顯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斷言的,每一個事實都有價值負載,每個價值又都負載著某個事實。這后一命題說明,沒有客觀性依據的價值不能算作真正的價值。因此,這里的價值又與傳統的事實價值兩分觀點所說的價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觀價值。可見對價值的不同解釋預設了不同的結論。而從根本上說,價值具有主觀與客觀兩重屬性,純粹的主觀價值顯然無法與客觀性或科學性相統一。這里便存在不同層次的價值問題,客觀性與價值只能在科學發展的高層次上統一起來。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價值問題
前面論述了當代西方哲學有關事實與價值關系的一些基本觀點,這些觀點為我們合理解決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價值問題提供了借鑒。
就本來意義而言,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為對象的系統的知識探究,因此它在實質上與意識形態等主觀價值體系有所區別。其區別主要表現在基本立場、態度和方法上。從基本立場來看,社會科學以追求關于社會的事實知識或確切知識為基本任務,因而一般不預設立場。真正的社會科學是真誠而無畏的,無須迎合某些特定的個人或社會集團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態度是合理的懷疑。研究無,一切似乎已成定論或天經地義的東西或結論,都可能成為社會科學家的懷疑對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過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結論或成見,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會科學家是“無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正是社會科學的題中應有之義。在方法論上,社會科學多用歸納法、統計法等科學方法,以便從具體的社會現象中得出規律性的東西。盡管歸納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為了探究事實,社會科學家仍然頻繁地使用,包括統計法等科學的歸納方法。
意識形態等主觀價值的追隨者則與此不同。他們固執地追求信仰,從抽象的觀念、原則、口號出發,竭力為某些特定社會集團的利益服務,因而他們采取的是教條主義的頑固態度,對既成的傳統和信念不敢懷疑或質疑。其方法大多為演繹法,即從抽象的大前提出發,推演出脫離現實的結論,所以意識形態等主觀價值體系盡管也打著科學的旗號,但其論證方式卻十分繁瑣,追求華麗的詞句或動聽的口號,實質則空洞無物,思維也不講究邏輯,經常出爾反爾。歸納法和統計方法在意識形態那里只具有純粹工具的意義,事實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還存在一定的區別,前者指的是像政治學、經濟學、人類學等與自然科學更為接近的學科,可以采用經驗研究和統計學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學等更具有文化特點和包含更多價值判斷的學科,往往與特定文化的價值觀分不開。然而,當代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日益要求人文學科也具有客觀性和科學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學方法和論證方式。比如,倫理學曾被認為只是關于規范價值的學問,但是,20世紀的科學主義者提出了倫理學不能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任務,倫理價值前提應從實際生活的倫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學科如仍停留在傳統的相對價值的水平,永遠自說自話,無法像科學那樣可作廣泛而重復的比較和討論,那顯然是一種落伍的表現。
將人文和社會科學只當作特定社會集團的學問,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現,甚至提出所謂民族特色的科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等,這實際上是將這些學科降至不具普遍意義的私學的水平,與占星術、風水術沒有多少區別了。一門學科只有在成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討論和驗證的學問時,才能成為公認的科學。社會科學也許因為研究對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價值因素的考慮,從而有可能影響研究者對具體社會問題的看法,但每門科學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則、范疇或概念,以及公認的研究和驗證方法,包括共同的邏輯工具。比如政治學中的國家、政體、民主制、權利等概念及相關學說,用于民意調查的統計方法和一般數學及邏輯方法,便屬于這種共同基礎性的東西。
當然,如前所述,純粹的絕對的價值中立在科學研究中也只是一種難以實現的理想,類似于烏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說,從更高的境界來看,脫離客觀性的價值只是主觀價值,并不具有真正的價值意義。然而,這仍然不能說明科學研究絲毫不需要警惕主觀價值的束縛或影響,妨礙認識客觀性的實現。而且,人的認識與科學發展的高低階段之分,在時間上也有側重點先后的區別。可以說,只有在較低層次上解決了事實與價值相對區分的問題之后,才能實現較高層次上統一的任務。
由此來看我國當前的社會科學研究,仍然在相當程度上處于較低層次的主客不分、科學與意識形態混淆的狀況。舉例來說,倫理學幾乎還沒有脫離規范倫理的階段,對于當前人們實際上如何處理或對待人倫關系,較少作實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從抽象規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誠然,規范倫理是倫理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作為科學的倫理學還要從事認定事實的工作,這就需要進行某種程度上價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倫理的“應當”誤作“是”。在傳統倫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實與規范不分的情況,例如有人把寫在經典中的規范倫理與中國社會實際處理人倫關系的事實混為一談,幾乎不指出兩者間的區別;更有人將戰后日本等東亞社會的成功歸結為孔孟之道,對于這些國家在長期傳統中形成的帶有自身特點的倫理道德作如此輕率的概括,更顯出概括者社會科學研究常識的欠缺。
至于像社會學、政治學、法學等社會科學,也程度不等地存在著事實與價值混淆、應然判斷與實然判斷不分的情況。一些人不懂政策宣傳與事實認定之間的區別,硬是把“應當”當作“是”,不懂得意識形態與科學并不是一回事。立場相對中立的問調查和事實報告,特別是在涉及政治、性等敏感問題上,做得還相當不夠。有時候則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斷。例如,某個新興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資和城市建設及環境衛生方面做出了顯著的成績,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風上卻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長期要求機關干部普遍加班加點,休息時間極少,在維護城市衛生時采取了一些明顯違反法律規定的嚴厲懲罰措施等。這些都是涉嫌違反現有法律、侵犯公民權利的問題。但有研究者寫文章把這些歸結為“善良違法”,試圖以其行為結果的某些成績來論證其違法行為的合理性。請注意這里的“善良違法”這一提法,這是用倫理價值判斷來限定事實判斷。如果有點現代科學的常識,便不會這樣來認識問題。因為事實首先是,這些規定違反了我國現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動者的動機是否善意,則完全是另外的問題。以對動機的價值判斷來為違法的行為作辯護,顯然是難以服人的。
造成這些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歷史上的中國社會在“百家爭嗚”時期多種學派并存競爭,源于民間的學問可以被某些統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現官方壟斷學術的局面。只是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一切學問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結果是歷史、文學、哲學都擺脫不了官方意識形態的束縛,成為廣義的統治術的一部分,更不用說法學和政治學了。這種情況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學,如天文學為皇帝訂立歷法服務。當西學經過外國傳教士之手傳到中國時,官方思想已嚴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態度。直到20世紀初的政治和文化變革,才最終沖破了官方意識形態的束縛,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才得以在在中國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學、特別是社會科學爭取相對獨立的奮斗史。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真正得到貫徹,經歷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項艱巨的任務。一些人習慣于唯上、唯書,偏偏不唯實,連面對現實的勇氣都沒有,制造了許多指鹿為馬、改事實、嚴重脫離實際的“研究成果”,以“遵命為術”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克服傳統的體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擺脫各種束縛,取得真知。
由此可見,我國社會科學研究存在著較普遍的事實與價值不分的問題。當然,社會科學中的事實與價值,客觀性與價值判斷之間的區別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二者在更高層次上可以統一起來。但在較低層次,在社會科學發展的初級階段,注意兩者之間的區別則是更為重要的任務。只有解決了低層次的區分問題,才能解決更高層次的統一問題。另一方面,絕對化地理解科學的價值中立,在兩者之間劃出截然分明的界限,同樣也會陷入烏托邦主義,因為我們只能做到大致的區分。
因此,問題正在于掌握一個合適的度。如果把純粹的絕對的客觀性與完全的主觀價值當作兩個極端,那么實際的研究者總是處在兩者之間的某個位置上。我們的社會科學研究在相當程度上還處在靠近主觀價值的一端,有必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更接近客觀性那一端,當然,誰也無法奢望達到徹底的客觀性這一理想狀態,只能盡力做到比較高的客觀性。反之,毫無客觀性的自覺要求,讓科學與主觀價值混淆不清,那就連起碼的科學性也無法保證。
注釋:
[1]論文載于韋伯《社會科學方法論》,1949年自由出版社英譯本,第1—47頁。
二、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組合
教無定法,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真正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很好地培養。尤其是在新課改的理念下,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的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穿插運用,防止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同時,學無定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基礎,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比如在通過主持人法、放風箏法、捉迷藏法、參賽法等具體學習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感受能力,增強學生探究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關鍵詞:社會科學 學位論文 評審制度
Key words: social science dissertation review system
作者簡介:成龍(1987―),男,江蘇泰興人,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高等教育、創業理論研究。
研究生學位論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它綜合體現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總結性成果。有專家倡議,為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應“從學位論文的設計、研究與寫作到評審、答辯,實行全面質量管理”[1]。近年來,研究者不約而同地聚焦于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評審制度研究,并發表了大量的學術文章。作者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了梳理,歸納總結社會科學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為下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 社科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的方法與程序
學位論文評審是由學位管理部門組織的,受聘專家以通訊、書面或其它形式,對學位申請者所提交的學位論文進行科學評價的具體活動。通過評審,學位申請者本人及其導師可以得到來自不同角度的意見和建議,豐富和完整文章內容;另一方面,作為學位管理部門,通過反饋回來的評審意見,可以了解學位論文的實際水平,并對其質量進行監督,同時作為審批答辯的依據;此外,通過對不同學科的評審意見進行收集、分析、整合,可以找到影響學位論文質量的主要因素,從而為提高學位論文水平提供決策支持[2]。
學位論文評審通常采用“專家評審”的方法,即國際上所說的“同行評議”。 同行評議是指由該領域或鄰近領域的專家以通訊或現場接觸的方式,來評價研究工作科學價值的一種評估方式,是國際科技界公認的科學評價的最重要的方法。根據馬莉萍(2005)的觀點,論文評審方法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1)校內評審和校外評審;(2)定性評審和定量評審;(3)公開評審和匿名評審;(4)書面評審、網上評審與口頭評審[2]。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第三種,即根據評審的方式分為公開評審和匿名評審,國際評審是匿名評審的一種衍生評審方式。
學位論文的評審程序一般按照以下五個步驟進行:(1)建立評審標準;(2)提交論文;(3)確定評審方式;(4)選聘評審專家;(5)意見反饋與處理[3]。
二、 社科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制度的現狀
公開評審與匿名評審是國際上并存的兩種常見學位論文評審方式。美英等國的大學一般采用公開評審的方式,這是一種直接由導師提出擬參評專家名單,經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送這些專家評閱的方式。但也有一些國家采用匿名評審方式,如澳大利亞很多大學,要求博士生在預計答辯前2個月將申請博士學位的論文提交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選定國內外3為專家對其進行評審。我國香港地區的大學,對博士論文也采取類似的匿名評審方式。在我國,自建立學位制度至90年代中期以來,各培養單位一直采取公開評審方式對博士學位論文進行評閱[3]。
在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公開評審方法實際操作中,評審專家名單通常由導師來確定。這種做法的優越性在于:操作性強、易于聘請合適的專家。然而,這種評審方法經過多年的實踐檢驗和論證,暴露出了一些必須引起重視的弊端:一是導師一般聘請熟識或有學術往來的專家,因此評審專家通常會做出高于學位論文實際水平的評價,不利于對學位論文的監督,淘汰制也就更無法實現;二是導師所認識的專家有限,由導師來確定評審專家名單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重復性,片面的評審意見既不能反映學位論文的水平,也不能反映指導教師的指導能力[2]。
為了解決傳統評審辦法帶來的弊端,90年代中期始,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陸續改革公開評審制度,試行匿名評審并逐步擴大匿名評審比例,甚至出現了國際評審的方法。
三、 匿名評審制度的實踐與改進
(一) 匿名評審的實踐與作用
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分為單匿名評審(又稱“單盲審”)和雙匿名評審(又稱“雙盲審”)。單匿名評審是只隱去評審專家的信息,研究生和導師的信息是公開的;雙匿名評審是同時隱去評審專家的信息、研究生的信息和導師的信息。具體操作分為兩種情況:(1)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門將學位論文寄給其它高校研究生院,再由對方研究生院管理部門將論文派發給本校相關專業的專家;(2)各高校研究生院管理部門自行建立專家庫,根據專家庫將學位論文寄給相關研究方向的專家[2]。
王則溫、趙張耀(2009)通過相同的博士學位論文在兩種不同的評審方式中的評價差異探討不同評審方式對學位論文評價的影響[4]。結果表明:(1)雙向匿名復審大幅度降低了各項評價指標的優秀比例;(2)雙向匿名復審使中等及以下的評價比例有較大的提高;(3)評價為較差等級的比例在雙向匿名復審和原始評閱中都是極低的。王珞晶、張春元等(2005)對參加普通評閱的博士論文和匿名評審的博士論文評閱意見做了統計分析,結果如下:(1)匿名評審使論文評閱更加客觀、公正、規范;(2)學位論文的整體質量得到顯著提高[5]。
可見匿名評審制度可以有以下作用:(1)避免了論文評審過程中的人為影響,提高評閱結果的客觀性、公正性;(2)對提高學位論文水平具有督促作用;(3)有利于管理部門及時了解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問題 [2][6]。
(二) 匿名評審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盡管匿名評審制度對解決傳統評審制度的問題起到比較大的作用,不得不注意的是在實行匿名評審的實踐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立足點不正確,建立在對學位申請者、導師及評審人不信任的基礎上;(2)增加了評審的中間環節,評審的科學性、權威性打了折扣;(3)成本較高;(4)學校對外校專家缺乏聯系性和約束性,專家積極性不高 [7]。
針對上述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很多解決措施,概括起來包括:(1)科學建立高質量的匿名評審專家庫;(2)制定較為詳盡的評價指標體系;(3)健全對評審專家的選聘和監督機制;(4)建立配套的保障措施等。李秀兵(2007)結合西安交通大學“雙盲”評審的情況,從學位論文應包含的信息問題、評閱人的確定問題、評閱意見的表達問題和評閱意見的后處理問題等角度出發,分析了問題的表現形式、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措施[8]。
(三)國際評審制度的出現
在學位論文評審制度改革的浪潮中,國際化評審也在少數高校中推行開來。論文的國際評審,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選取用外文撰寫的學位論文,將其送至外國同行專家進行評審。這種評審主要是充分發揮國外同行專家作用,評審往往更嚴格、更具體、要求更高,對促進研究生用外文撰寫論文、擴大國內研究生在國外的知名度、增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具有積極作用;但是國際化評審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如時間長、費用高、選聘合適的外國專家比較困難以及學位論文必須用外文撰寫等,因此,要想使國際化評審達到預期效果,并能大面積推廣,尚需建立一系列配套保障體制和措施。目前,中國地質大學在組織學位論文評審工作中,大膽地嘗試了這種評審方式,其他大學也有涉及[9]。
參考文獻:
[1] 吳宏翔,顧云深.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12):23
[2] 馬莉萍.淺析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審及主要辦法[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31
[3] 孫,高虹等.談博士學位論文評審方式改革[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7):23
[4] 王則溫,趙張耀.關于博士學位論文評審有關問題的探討[J].研究生培養,2009,3:39-40
[5] 王珞晶,張春元.博士學位論文評閱改革成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5(1):48-49
[6] 蔣紅燕.碩士學位論文盲審制度效果探討[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1):39
一、引言
第二語言習得領域關于課堂互動的研究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理論從人類社會和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從知識獲得的哲學高度來探討第二語言習得的社會屬性,關注互動發生的社會因素,強調語言學習首先發生在社會文化環境中。國外基于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二語課堂中師生互動能力的研究課題較廣,大致概括為:1.學習者和教師在互動過程中的表現;2.協商及反饋在交互活動中的促進作用;3)支架式幫助對學生交互能力培養的影響與作用等。受國外課堂互動話語分析的影響,我國于20世紀末期開始引入社會文化理論及其相應的研究方法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研究課堂互動能力的培養。一些學者從社會文化理論的視角運用社會文化話語分析法關注互動話語的知識共建功能及互動話語語言本身來探索提高師生課堂互動能力的模式,這也成為課堂互動研究的主要力量。我國目前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課堂互動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二語教學課堂互動策略研究;2.二語教學課堂互動模式研究;3.二語教學課堂互動的影響因素研究。
二、社會文化理論的內涵及其啟示
社會文化理論(Sociocultural Theory)是Vygotsky 基于兒童認知發展逐步建立的關于認知發展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社會性學習的結果,是文化與社會關系發展內化的結果。內化是社會調節的過程,由人際間活動和個體內部共同活動共同構建。社會文化理論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人類認知功能發展過程中所起的核心作用。該理論被引入到第二語言習得后,SAL研究領域對社會文化理論的興趣日益增強,研究者們對語言習得與社會因素的關系更加關注,紛紛把社會文化理論引入SAL研究領域之中。社會文化理論視域下,學習者通過他人調節,借助支架式幫助,完成學習任務,潛在的知識和技能轉化為實際發展水平。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用語言與他人互相作用,進行文化與思想的交流。因此,外語教學要充分考慮外語課堂教學的社會文化環境,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課堂話語的支架式功能。因此,教師不應只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應發揮其中介者的調節作用,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及內化。
三、大學英語課堂互動策略探究
1.鼓勵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最好的動機。英語課堂教學要提高互動活動水平,增強互動的趣味性。吸引所有學生包括英語水平暫時落后的學生都樂于參加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避免將課堂互動變成教師和英語優秀學生的秀場。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求學欲。
2.轉變教師的傳統角色。在傳統英語課堂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學生大多被動的接受,教師主導一切,學生機械地聽從。在互動課堂上,教師要首先轉變其在課堂上的角色和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要用愛心耐心真正地尊重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教學,這樣才能促進師生間情感的交流,從而有利于課堂上的互動教學。
3.建立積極的互動教學過程。
a.話題活動與引導性提問。在互動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給學生一個話題,讓他們充分互動討論。然后,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與學生互動。針對課堂提問,教師要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和提問問題難易度。提出的問題要注意給予學生時間思考,對于難一點的問題,教師還應注意慢慢引導,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課堂面子。
b.分組活動。目前我國的大學英語課堂學生人數不少,因此,分組討論活動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及平等參與的機會。分組的標準可以依不同的活動來定。例如,可以按照座位來分,也可以按照性別來分,也可以按照學習能力來分。每個小組成員在各自小組里與組員共同交流、共同學習、互相幫助,從而達到互動學習的目的。
一、研究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的主要任務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指社會科學研究為發展和完善社會科學理論在搜集和整理社會科學實踐經驗數據并開展理性思維的過程中所采用的一切途徑、手段、工具和方式。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方法論、研究方式、具體研究方法。[1]方法論問題歷來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關鍵問題,方法論的突破意味著相關學科領域研究深化。然而在我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學的發展與更新一直比較滯后,尤其是在大部分省屬院校研究生教育對學生研究方法訓練的系統性和前瞻性還存在明顯不足。重視研究方法是一門學科趨于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跟社會科學理論同等重要,社會科學方法論甚至構成了社會科學理論的核心。
研究生階段的人才培養,要培養研究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科學研究,提高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生階段的社會科學方法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學生撰寫學位論文乃至今后進行科學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問題。提高研究生運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能力,對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大有益處。規范研究生的研究方法還能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層次。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實證研究方法的教學,使受教育者在研究生階段培養理論聯系實踐,尊重社會事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良好研究素養,為將來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奠定基礎,為我國社會科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二、省屬普通高校研究生培養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在省屬普通院校,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應用的整體基礎還比較薄弱。通過對所在院校社會科學類研究生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課的教學經驗總結和對吉林省部分省屬高校有關教學情況的個案研究發現,目前一些省屬高校尚缺乏掌握主流研究方法即實證研究全部技能的研究人員和培養這些人才的教育機制。一方面,部分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的指導老師所掌握的資源(縱向和橫向的課題經費)不足以支撐實證研究的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導師和其學生還沒有很好地形成優勢互補的研究團隊,理論研究上多進行規范分析,而缺乏實證的研究。當前部分研究中體現出研究者對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掌握還不夠成熟,或者重理論而輕方法。
同時,在部分省屬普通院校,對研究方法領域的教學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我與部分同行交流,以及在授課和接受一些研究生關于論文中方法方面問題的咨詢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面臨的方法方面的問題亟待解決。比如不會選題,對研究問題的確定偏重于依賴專家或導師意見,難以在符合專業方向的論域里發展出感興趣又有能力操作完成的論題,不會界定研究問題,不知道什么是好的、能激發讀者興趣并且有價值、潛力的選題,等等。有些學位論文沒有研究問題,研究的論域和論題都沒有明確的界定,把研究的論域具體化為論題的時候存在一定的困難。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也許不是單純的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但是通過方法方面的引導,可以改善在選題過程中的盲目性。再比如,有的研究論文沒有明確的研究假設。學位論文應該如何提出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不少論文在這個方面比較混亂。[2]一些學生只在導論中提到研究目的、研究問題或假設,而在后面的文獻回顧及研究方法等章節均沒有涉及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顯然是為了提出研究建設而提出研究假設。還有學生在論文文獻回顧中,根本就沒有涉及文獻回顧所涉及的有關其他研究與本研究之間的關系。還有一些論文在提出研究假設時很突然,前人的研究成果與自己的假設之間的邏輯關系沒有介紹清楚。此外,還有一些論文中對統計學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均值比較,相關分析等不理解統計軟件給出結果的含義,這些都直接影響了學生學位論文寫作和其今后的研究能力。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初步估計一方面與這些院校的生源跨專業甚至跨學科現象比較多有關,另一方面也與這些社會科學類研究生缺乏應有的方法方面的指導有關。
以上問題反映出了研究生的研究方法實際應用和方法課教學中的一些缺陷,希望能在教學中引起重視,加強對學生在這方面的訓練或指導。
三、教學中解決問題的思路
1.促進研究生選題能力的提高
研究生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選擇“合適”的研究題目,并開展研究,也許不是研究方法課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學位論文的選題無論如何都是不能回避的問題。在授課的初期,應該在講授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問題后,在進行講授研究設計、研究假設、研究方式、研究方法等內容之前,用適當課時通過實際案例,介紹哪些是合適的選題或好的選題,某些選題存在哪方面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鑒別、分析、討論、思考。引導學生在自己進行選題之前,要先會鑒別他人的選題,督促學生閱讀其研究領域內重要的刊物和作者的文獻。
2.著力解決研究規范性問題
科學研究要遵循學術規范,包括選題的確定、研究的設計、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結果的表述、論文的結構等。加強研究生研究方法的訓練,重要的一環就是強調學位論文的撰寫要遵循學術規范。一方面是對研究程序的理解問題,如研究問題或假設與文獻回顧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是對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深化問題,如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之間的關系如何結合使用,什么樣的問題適合定性或定量研究。教學中應采用研究生論文的案例(包括部分學生的課程論文與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分析與鑒別、課堂與調研作業)進行教學,在經驗層面探尋研究生科學研究中的方法欠缺,澄清存在的問題,找到優勢。從研究選題的論域、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統計假設、統計分析、軟件應用、結論討論等方面分析研究生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規范,進行案例比較和分析,加深學生的直觀理解和印象。對于統計基礎薄弱的學生,則應深入淺出地介紹如何根據研究目的與數據類型選擇統計方法,為學生應用、解釋統計軟件輸出結果奠定基礎。
3.明確研究生與本科生方法課的差異
研究生階段的方法課與本科生階段的方法課,除了在深度、課時方面存在不同之外,在教學的方法與側重點上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其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也不同。如果說本科生階段的研究方法教學還主要是傳授有關知識,那么研究生階段則應該促進學生掌握實際研究的能力。把知識過渡到實際的研究與科研論文撰寫能力,要考查知識結構與實踐能力是如何建構的。總結、歸納研究生與本科生社會科學類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的異同,特別重要的教學環節是實踐教學。通過課內實踐和一定強度的課外實踐作業,通過“親歷”,激發學生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熱情,使學生投入研究對象或研究對象所在的社會情境中去,自發地掌握科學研究的規范與技巧。包括文獻綜述寫作的訓練、主要研究方式的應用、問卷的設計、訪談技巧等,都需要親自操作才能有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要加強教學過程的課外督導,以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提供具體的、個別的指導。
綜上所述,加強研究生在研究方法方面的訓練,能使他們掌握并運用所在學科領域的研究方法,提高論文寫作能力,并為今后的學術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對研究生階段的培養任務與要求有明確的認識,又要充分考慮到省屬普通院校的生源實際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著力解決研究生研究過程中不會研究或研究不夠規范的問題,協助學生從研究問題的確立入手,發展既具有研究價值又具有實證特點的研究問題,并深化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使之規范地開展研究,提高研究層次,從而切實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中文期刊,我們要接力。有13億人的巨型國家,有如此之多的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又有如此之多需要研究的問題,中國社會科學怎么可能不進步?中文期刊發表的論文質量怎么可能不提高呢?
之所以要對中文期刊有信心,要接力,而不是讓中國社會科學走出去,還有更重要的理由。以現在西方一流社會科學期刊為平臺,借用成熟的西方社會科學期刊的規范評審發表,既訓練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提升質量,又甄別出研究水平高下,還國際化了,一舉多得。現在的問題是,西方社會科學期刊是非中文的,在非母語情況下寫作,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有挑戰,而且用英語發表,其讀者遠不如中文讀者多。
更重要的是,社會科學不同于自然科學,其研究往往具有強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時代性。以美國為主的西方社會科學所要研究的問題,大都是西方的時代問題、地域問題。社會科學也不像自然科學一樣中立,往往有強烈的價值預設甚至階級立場。西方社會科學是在西方現代化的歷史中,從西方利益的國際秩序視角下形成的,社會科學的問題設定、論證方式、興趣選擇都與西方社會所處時空條件緊密相關。中國是一個有文明悠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與西方的時空條件和發展階段差異極大。當前中國社會科學必須要回答中國的時代問題,而這些西方社會科學界可能根本不感興趣,相反,西方社會科學正在研究的焦點話題可能與中國時代需要沒有關系。這個時候,若以西方社會科學期刊發表的論文作為衡量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的標準,中國這個巨型國家的社會科學話語權就會嚴重脫離當下的時代,甚至淪為西方話語的應聲蟲。
因此,衡量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質量的標準只能來自中文社會科學期刊。中文社會科學期刊已經有了好的起點,有了自己的問題意識,自然會有大量杰出的社會科學家接力提升中文社會科學論文的質量。中文社會科學期刊研究的問題是我們自己的,是有中國主體性的,是在服務于中國13億人民的。
【關鍵詞】社會科學/科學生產力/CSSCI
1引言
科學生產力與物質生產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范疇,它們的成果表現形式有著質的差別。后者的成果是物質的、有形的,而前者則是非物質的、無形的,需要經過轉化才能成為有形的。自然科學、技術生產力成果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論文、著作、專利;社會科學生產力成果的表現形式則主要是著作、論文、研究(咨詢)報告。對于物質生產力的評價國際上已經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認的指標體系,可以進行直接評價。而對于科學生產力的評價,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質的、無形的,因此無法對它進行直接評價。目前,國際上的通用做法是對它的成果的轉化表現形式進行量化評價,從而對科學生產力進行間接評價。
論文是科學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這里所說的社會科學生產力是指社會科學生產的能力。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加菲爾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國費城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學引文索引》(SCI),以在SCI來源期刊上發表科學論文的數量和已被SCI錄用論文的引用量作為衡量科學成果的量和質的主要指標。經過30多年的實踐,目前SCI已被國際公認為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乃至學者個人科學成果(主要是基礎研究)和學術影響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開始,受國家科委的委托,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依據SCI每年我國各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在SCI的發文量和被引量統計。這一重大舉措導致了各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紛紛采取各種激勵措施,從而在總體上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科學生產力的發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學引文索引》之后,美國費城科學信息研究所相繼研制、出版了《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國際性的,且不收錄中文期刊,而我國的科學研究人員的成果絕大多數發表在國內出版的中文期刊上。為了能準確、全面地反映、評價我國的科學生產力,研制基于中文學術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為十分緊迫的重要任務。1995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制的以國內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為素材的《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學開始研制《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1999年經專家組論證,教育部正式批準,將《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列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重大項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導下,經過課題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繼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盤和網絡版,并提供查詢、咨詢、統計服務(包括網上服務)。CSSCI的出版填補了我國該領域的空白。
CSSCI來源期刊的選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導下、廣大社會科學領域專家的參與下進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咨詢委員會”,由全國17所高校的社會科學專家和社科管理專家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領導的參與下,咨詢委員會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別在南京、長沙、珠海召開會議,對CSSCI來源期刊進行了充分、深入的討論,會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組織全國社會科學領域1000名教授對CSSCI來源期刊進行評選,最后確定CSSCI來源期刊419種。這保證了CSSCI的科學性、客觀性。
表1論文的地區——學科分布
附圖
說明:由于少數論文涉及2個學科、作者涉及2個地區,故論文總數略多于CSSCI(2001)論文總數。
本文基于《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1),以發表學術論文為指標,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及其結構、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作一宏觀描述。
2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總量及其地區、學科分布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1)來源期刊為419種,錄用來源文獻為61492篇。根據CSSCI(2001)數據庫,分析、統計得出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的地區——學科分布,如表1所示(見上頁)。
3我國社會科學生產力結構分析
由表1論文的學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國社會科學學術論文總量中經濟學占30.41%,這是我國改革開放20年來實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在論文學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論文總量4%以上的其他8個學科依次是:教育學,政治學,新聞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學與文獻學,文學,歷史學,法學,哲學。
由表1論文的地區分布可知,2001年發表的社會科學學術論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遙遙領先于其他省市,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質高的高等院校、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政部門(含所屬研究機構)所導致的。占社科論文總量4%以上的其他6個地區依次是:上海(9.04%),江蘇(7.70%),湖北(6.82%),廣東(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國社會科學生產力的地區分布。它還列出了社會科學各學科論文的地區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會科學各學科生產力的地區分布。表2列出了各學科論文發文量按地區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學科社會科學生產力處于領先地位的省、市,比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蘇、湖北、廣東。
表2學科論文地區發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圖
收稿日期:2003-06-09
【參考文獻】
1鄒志仁.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是社會科學科研管理的重要環節, 也是社會科學科研管理的一個難題。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學科的滲透、交叉與融合的不斷加強, 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越來越要求從重數量向重質量、從重過程向重結果轉變。由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具有預測性、前瞻性、社會效益的時滯性、實踐檢驗的不統一性和間接性, 它與自然科學研究成果在評價的客觀性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如何確保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原則的客觀、科學、公正、公平, 并以此形成一個科學、健康的科研導向, 一直是廣大社會科學管理工作者十分重視的問題,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原則是科研管理中的一個永恒的話題。筆者認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應遵循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1創新性原則。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生命, 評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創新程度。科研工作是用已有的知識、方法、手段去探究新的知識。如果研究人員缺乏基本的創新精神, 是不可能做出優秀科研成果的。長期以來, 在我國形成了一種主流的評價模式,即職稱評定、博士點、碩士點的評定、科研項目的評審都要看申報者已發論文的數量,這導致了學術研究的浮躁虛假, 八九成論文沒有真正價值, 致使科研水平低下。所以,必須把創新作為評價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最高標準,并且要鼓勵創新、重視創新。這樣才能引導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走上鼓勵創新、崇尚創新的康莊大道, 才能真正體現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的意義。
1.2 評價方法的綜合性原則。
哲學社會科學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種。定性評價是利用專家的知識、經驗和判斷通過記名表決進行評審和比較的評價方法。定性評價的優點是簡便快捷,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操作。缺點是評價專家個人的知識、經驗和好惡在評價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具有較大主觀隨意性。因此評價結果有時可能不是完全客觀的。
而定量評價是采用數學的方法,收集和處理數據資料,對評價對象做出定量結果的評價方法。定量評價具有客觀化、標準化、精確化、量化、簡便化等鮮明的特征。但定量評價往往只關注可測性的要素,事事都要求量化,有些要素勉強量化后,并不能對評價結果作出恰如其分的反映。因而,它忽略了那些難以量化的要素,把所有的要素換算為抽象的分數表征與數量計算。
定量評價方法的優點是它根據成果發表刊物的權威程度和成果系列反響來作為評價標準, 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嚴謹性, 不受個人主觀因素的干擾和其他非科學因素的影響, 有助于規范評價行為。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比如成果統計上有時間的滯后效應;定量指標只能評價以公開發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 而對于那些不宜公開發表, 但已經被有關部門采納, 并取得明顯經濟社會效益的科研成果卻不能充分評價;其次, 就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而言,主要采用成果發表的刊物級別、論文收錄轉載情況、獲獎情況、成果被引證情況等間接方法測量。間接測量時采用的指標與評價目標的相關性難以完全確定。再次, 由于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 單純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準確、客觀地評價社科成果。在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中, 一定要把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1.3 評價程序的易操作性原則。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要講究科學性、合理性, 這是首要條件,但同時也要兼顧可操作性。因此, 在設計指標體系時, 既要嚴格篩選評價指標,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 又要簡化操作程序, 使評價工作簡明可靠, 易于操作。
2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機制
2.1 評價機制的內涵。
《辭海》對機制的解釋是原指機器的構造和動作原理,生物學和醫學通過類比借用此詞,用來闡明一種生物功能的機制,意味著對生物的認識從現象的描述到本質的說明。可見,當機制一詞是從機械構造理論中借用的,用于社會科學,指的是事物運動變化的內在聯系。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機制可以定義為: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工作正常運行有關的各部分(即政府、企業、社會科學工作者、社會組織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看出,此概念強調的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系統的各組成部分之間處于何種關系及如何相互作用,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主要包括評價方法、評價程序和監督體系。
2.2 評價方法
同行評議法和計量評價法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兩種方法,也是目前理論界研究的熱點。
在同行評議中,專家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同行評議的優勢是,專家代替了科學外行擁有了對學術問題的決策權。同行評議是科學研究管理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操作得當的同行評議能夠對科學研究發揮巨大的激勵和支持作用。
計量評價法是一種定量的評價方法, 是把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中的一些內容指標化、數值化,通過對作為研究成果載體的各種文獻及文獻間關系的“計量”來考察研究成果。由于用客觀數據部分取代了主觀判斷,利用計量評價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評價的質量,但計量評價方法也有缺點:一是過分依賴于數據, 二是易產生投機取巧, 三是易引發學術不端。
2.3 評價程序。
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復雜性、多樣性要求建構科學合理的評價系統我國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目前還處于一個探索研究的階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要實現健康有序的發展就需要通過評價活動來實現。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表現在其學科劃分愈來愈細化,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綜合愈來愈明顯,這就導致了其最終的成果形式也逐漸多樣化。單一的評價標準不能客觀合理地反映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結果,且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還涉及許多無法量化的評價指標,因此,定量的評價標準不能很好的適用于跨學科、綜合學科、交叉學科的評價,這就需要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標準。深入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建構完善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的必然要求。
3.全方位的人文社科評價離不開科學、規范的評價體系全方位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包括: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面。宏觀層面指的是對學科的評價、中觀層面指的是對科研機構的評價、微觀層面指的對科研成果以及科研人員的評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評價多指微觀層面的評價,對于科研成果的評價關系到人員評價、項目評價、學術成果評價等諸多方面的問題,評價主體、評價方法、評價標準的選擇都需要科學化、規范化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系統,否則就會使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受到限制。
4.已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研究評價理論可供借鑒當前我國的人文社科評價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與自然科學研究相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具有一些不同特點,如較強的主觀性、滯后的效益、價值的間接性、評價對象的復雜性、某些研究對象的不確定性等,應根據這些特點來構建一個不同于自然科學評價體系的更為獨特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自然科學評價體系研究起步較人文科學較早,形成了一些經過實踐證明較為成熟的評價方法,雖然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但對于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來說還是積累了一些經驗可為之借鑒。
二、構建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的要素分析
系統是指“部分構成整體”,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結構形式聯結而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我們可以將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因此構成評價體系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當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關于評價系統的要素構成,主要有“三要素”、“四要素”和“六要素”理論。“三要素”理論指的是科學的評價系統是由評價者、評價對象和評價手段三個基本要素構成,除此以外還可以包括一些其他要素,如評價目的和評價結果。“四要素”理論是指科學評價的系統應該由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參照和評價目標四個子系統構成,總體來看,這兩者所包含的內容是基本相同的。“六要素”理論主要包括評價主體、客體、目的、標準及指標、方法和制度六個方面的內容。其中,六個要素中,評價目的構成了評價體系的首要要素,因為任何評價都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來達到評價的目的,它制約著評價主體、評價客體、評價方法、評價標準及指標、評價程序等制度的制定或選擇。所有的評價都需要確定評價的內容和評價的準則,換言之都需要確定評價的標準或評價的指標,這關系到整個評價系統的性質。在評價的實施過程中,需保證評價活動本身的公正、公平以及可持續發展,一旦被證明是正確的方式、方法、標準、程序就形成了評價的規程,即就是評價的制度。評價主體通常是評價活動的實施者,也被定義為具備一定的評價知識和技能,能夠參加評價活動的人或機構。它可以是對評價對象發表評價意見的個人、團體、媒體、社會機構等,其中在人文社會科學評價中起主導作用的是學術共同體的評價,即同行評議。
評價客體即被評價的對象,評價客體可以是學者、研究機構、學術研究成果、研究項目、學術媒體等。只有明確了評價的目的,才能確定評價對象;只有確定了被評價的對象具有可比性,才能按照一定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評價目的指的是評價要達到的預期希望和總的原則要求。評價目的不同決定了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甚至決定了要選擇不同的評價專家、確定不同的評價程序。評價的目的連接著評價的客體和評價方法,是最為重要的評價要素。評價方法是指評價中使用的工具或手段。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性質本身決定了其研究對象一般來說是有人參與的,這樣就包含了與人有關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定量評價都適用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除了一些可量化的因素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還涉及到很多無法量化的指標,評價需要時間的積淀和歷史的評判,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價值觀和歷史觀還需要對其進行定性評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成果的復雜性、多樣性決定了我們在對其進行評價時應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評價目的選擇不同的評價方法。評價標準指的是在評價活動中應用于對象的價值尺度和界限。評價的標準依賴于評價目的,也就是說評價目的決定了評價的標準。如果說評價標準是總的衡量尺度,那么對于評價標準進一步細化則構成了評價的指標,例如,引文量、獲獎數量等。而定性的評價指標,主要按其是否符合創新性、規范性、價值性和科學性的原則來設定。評價制度是指有關部門制定的保證評價活動正常進行、要求有關人員共同遵守的規程,包括了評價專家的遴選、評價對象申訴、評價結果公示、反饋意見、評價結果共享等。評價制度的保障是整個評價體系的支撐點,因此良好評價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綜上所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評價活動是一個系統,構成評價體系的多個要素之間是緊密聯系的,他們是構成評價體系的有機整體,是對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準確、公正、客觀、全面評價的前提和基礎,對一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最終評價,是各個評價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三、構建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制度保障
構建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體系是繁榮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還可避免學術不端行為、抑制學術腐敗現象的頻發。學術評價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學術失范現象泛濫、獨立的學術評價機構缺失、非學術因素的干擾和滲透等,這些因素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實施都造成了嚴重的干擾,進而影響了評價的過程和評價結果,這些體制方面的缺陷需要通過制度的變革來實現。
1.建立專門的評價機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需要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而科學的評價機構是構建評價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當前,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已有一些評價機構和組織,他們依附于政府機關或其他實體單位,但是發揮的作用都不明顯,這主要是由于其對學術評價中出現的問題未能進行科學地、有效地認證和鑒定,設立獨立專門的評價機構就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的必然趨勢。有學者提出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建立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它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專門的、權威的機構,它可以對學術研究成果、研究項目、科學研究機構、學術研究者以及學術機構委托的一些其他的評估業務等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從體制上保證評價活動的公正性。因此,建立專門的人文社會科學評價機構是實現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科學化、規范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繁榮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現實需要。
學科交叉與融合是兩個有緊密關聯而側重點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交叉,主要指匯集,反映的是系統科學中的“集成”思想;融合,更強調相互滲透、合為一體,更多的是在化學層次、生命層次、質變層次上的結合,反映的是系統科學中的“綜合”思想。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背后隱藏的是普遍性的哲學規律,即世界萬物都是相互融合與相互作用的。在科學目標、科學價值以及科學組織管理層次高度統一的“大科學”時代,學科交叉與融合實現了當代社會科學研究在理論層次以及基礎和應用層次的相互融合,打破了傳統學科的劃分,使社會科學研究者獲得了更加廣闊的視野,從而在方法論上實現創新。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對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研究,既包括宏觀問題,也包括微觀問題;既包含結構性問題,也包含非結構性問題;既包含可定量的問題,也包含難以定量的定性問題;即使一個領域的同一類問題,也有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視角不同、研究者學術偏好不同的差異性,因此,在社會科學研究中,不能只依一個理念、從一種角度、用一種方法、使一種工具就能解決問題,特別是當前社會科學研究中面對的社會現象與問題較為復雜,這就更需要在研究過程中,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科學理論與實際經驗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人與計算機相結合,并使這些結合相互滲透、合為一體,即形成“融合”,融合不僅能涌現出新的前所未有的研究能力,還能涌現出前所未有新的學科分支與學科領域。隨著社會科學研究中大量復雜性、跨領域性和綜合性問題的不斷涌現,當代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在進行前瞻性探索時往往需要借鑒于其他相關科學領域。這種借鑒,不僅僅局限于社會科學領域內,通常還會涉及自然科學、科學技術,這是當代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典型特征。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大力推動學科融合與交叉,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更不是單純的研究技巧,而是因為只有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才能產生新的認識與分析復雜社會現象的能力,增強對社會問題研究的精細化與準確度,進而提高對社會問題復雜性的預見性和駕馭力,因此,學科交叉與融合是當代社會科學研究取得創新性成果的一條重要途徑,許多成功案例表明“在學科交叉與融合的邊緣發現科學問題,在學科交叉與融合的過程中解決科學問題”已成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律。由此可見,社會科學研究運用學科交叉與融合,充分體現了系統科學思想中集成與綜合,在集成之上綜合,在綜合之上集成,即運用綜合集成思想。系統科學中的綜合集成思想是我國以錢學森為首的系統科學家歷經幾十年探索提出的認識、研究和處理復雜系統問題、體現東方哲學智慧與文化特征的方法論。因此,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開展學科交叉與融合需要充分運用綜合集成思想,以“定性定量、科學實驗、虛實結合、綜合集成”為指導原則。當前,實現交叉與學科融合主要有兩種途徑:(1)以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為契機而將多種學科聚集在一起的跨學科研究機構模式;(2)通過開設多課程知識點的綜合課程來實現學科交叉與融合的高校交叉學科教育模式。
二、實踐體會:開展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指導原則
自上世紀末,學者們在研究工作中就不斷發現和體會到所研究的社會科學問題日趨復雜,如大范圍環境治理問題、重大工程管理問題等都不僅涉及工程技術,而且涉及社會、經濟、環境與人文領域,干系人不僅有政府、企業,而且關系到數量巨大的公眾,因此,常因問題變量多、隨機性強以及要素關聯復雜而無法建立問題的數學模型,至于單純的定性方法更缺乏分析問題的深刻性與精細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傳統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復雜社會問題研究面前的“窘迫性”。近年來,國內社會科學研究者開始以復雜系統為基本理論,綜合博弈論、運籌學和統計分析等數學方法、人工社會、元胞自動機、多主體系統、心理學、行為科學、文化基因等多學科交叉的計算實驗方法開展對復雜社會系統多要素行為、宏微觀層次之間相互影響以及系統整體狀態演化規律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經濟系統演化、公共管理、環境綜合治理、重大工程管理等,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回顧和總結多年來社會科學跨學科研究的探索,本文形成了以下幾點建議。
(1)從現代“大科學”時代的高度來認識基于學科融合與交叉的當代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創新的重要性,要認識到學科交叉與融合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從總體上說,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推進學科交叉與融合是一項系統工程。從學科領域看,它既涉及對社會系統與社會科學問題的科學認識,又關系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在當代大科學時代的相互滲透與融合的動力學機制,還關系到現代社會科學人才培養模式及知識結構設計等;從政策角度看,它涉及發展和繁榮社會科學的戰略思考和安排,又關系到相應的政策設計與落實,還關系到能充分體現這些戰略與政策的具體規劃與執行,更要創造有利于學科交叉與融合和有利于多學科人才協同工作的文化氛圍。
(2)要深刻認識到,在綜合集成思想指導下,大力開展社會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創新,并形成當代社會科學研究新的方法論體系,它不僅包含著對社會科學研究問題新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創新,還要求研究人員在方法論創新的基礎上形成具體的研究方法、手段、技術、工具的“落地”,實現方法論到方法的轉換,以及新的方法在解釋現象、揭示規律和指導實踐等社會科學研究實際應用中的成功應用,很難講關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創新是成功的。因此,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論創新其實質是關于科學哲學的多層次、整體性的反思和變革,而不能僅僅認為是一些研究方法的改進和新技巧的采用。
(3)要進一步深刻認識當代社會科學問題的系統復雜性。正是這種系統復雜性,使得社會科學問題既有結構性又有半結構或無結構性、既有同構又有異構、既有同步又有異步、既有靜態又有動態、既有穩勢又有演化、既有物理又有事理還有人理,因此,必須要區分不同場合、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不同主體,綜合運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才能更準確、更透徹、更精細地揭示社會科學問題的本質、發現規律、解釋現象、指導實踐。
(4)運用多學科交叉與融合方法研究社會科學問題不是個別問題的研究“技巧”,而是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大趨勢,因此,需要有宏觀上推動這一大趨勢的戰略思考與戰略安排,以逐步形成促進、鼓勵學科交叉與融合的大氣候、大環境、大制度和大文化。
(5)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社會科學人才培養的知識體系。運用多學科交叉與融合方法開展社會科學研究,關鍵是人才。這樣的人才除了要有“大科學”理念外,還要有較廣闊的知識面并掌握跨學科研究問題的技術與方法,如果一個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在整個受教育階段僅僅接受傳統的“文科”知識教育與訓練,對文科之外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特別是對現代系統科學、信息科學基本不知或知之甚少,那他必然很難在一個復雜社會科學問題面前能夠產生跨學科研究的聯想,更無力運用多學科手段來分析、解決問題。應該說,目前現狀不容樂觀,現在大學的社科人才培養還較嚴重地表現出學科割裂現象,相比而言,現在的理工科專業倒比較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相反,人文社科專業很少開設理工知識課程,如果這樣的情況不加改變,大量年青的人文社科新生力量在學科交叉與融合問題上必然“先天不足”,一談學科交叉與融合就容易“心虛”與“乏力”,這一狀況應引起有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6)應當建立若干以學科交叉與融合為特色的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運用跨學科方法研究社會科學問題并不意味著任何單位、任何團隊、任何個人在研究工作中都必須運用學科交叉與融合方法,這要看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但從整體上講,在我國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選擇若干有基礎、有能力、有經驗的單位和部門,建立以學科交叉與融合為主要特色的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讓他們專注地、持續地開展相關研究是必要的,這些基地既能夠成為我國跨學科開展社會科學研究的創新基地,又能夠起到重要的推廣和示范作用。
(7)大力營造有利于跨學科研究的學術文化氛圍。跨學科研究是一件創新性極強的工作,首先,跨學科研究的問題一般都是比較復雜的問題,本身就具有研究的難度。另外,跨學科又涉及多方面的系統整合,又有一系列新的復雜問題要解決。因此,從事跨學科研究必然有較大的風險,取得創新性成果的時間一般也較長,因此,如果研究價值觀不科學、不辯證,在衡量科學成果的指標時唯論文數量、或過于短視或急功近利,都容易使人浮躁、逼人追求“捷徑”,而使人不愿意作艱苦的跨學科的創新性研究,為了避免這一情況出現,需要我們對研究人員的業績考核、對研究成果的認定以及對研究中出現的失敗都要有更科學、辯證、寬容的態度,真正讓跨學科創新文化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得以體現并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