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音樂生畢業生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畢業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學術價值的文章。撰寫畢業論文,既可以檢驗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也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研究基本技能的訓練。本文擬從分析音樂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出發,探討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應對的策略,以提高音樂專業畢業論文的寫作質量。
一、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主要存在的原因有專業特殊性,其次是現在的學生寫作能力薄弱。音樂專業屬于藝術學科的一個分支。在考入高校時,文化課的錄取分數線較低。而入校后,學生通常只注重演唱演奏技能和技巧的訓練,在對《藝術概論》《中西方音樂史》《音樂教學法》《民族民間音樂概論》等這樣的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學生普遍學習熱情不高。這樣的學習態度導致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普遍理論功底不夠深厚和扎實,同時又缺乏文字功力的訓練,因而在畢業論文的寫作上常常難以駕馭。現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導致學生平時練筆的時間少,而教師灌輸為主要教學方式,必然導致學生寫作能力方面的欠缺。
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策略
1.加強學生對論文寫作的重要性的認識
“畢業論文(設計)應該是實現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檢驗學生是否具備較強的綜合運用各種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1]對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由于專業課的特殊性,學生普遍出現重視技能技巧的訓練而輕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一個只會演奏、演唱而不會表達文字的人,不能算合格的音樂教師或音樂科研工作者。畢業論文的撰寫不單單是一次簡單的寫作過程,重要的是通過撰寫論文,可以使學生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資料,如何利用圖書館檢索文獻資料,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全過程,是一次系統的實踐機會。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加深和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并使他們把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從而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實際合理選題
正確而又合適的選題是決定文章內容和價值的一個關鍵性環節,往往直接決定論文的成敗。畢業論文的選題首先要符合培養目標的要求,能夠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畢業論文的選題要把握“適中”的原則。本科生在校期間掌握的多是基礎知識,知識面和掌握的深度都有一定的局限,選擇的題目一般來說,宜小不宜大,宜窄不易寬,應盡量結合本專業的相關知識和實踐,并能體現教學與科研的統一。另外,學生要充分考慮并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興趣濃厚,研究的欲望就強烈,寫作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3.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寫作能力
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專業技能的學習以外,還要積累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和人文素養知識。作為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啟發學生對音樂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知熱情,有意識地加強科研方面知識的講授。在有些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例如音樂史課、教法課、欣賞課等等,可以采用寫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訓練學生提煉論題、組織材料、運用論據、論證問題、闡述觀點等的論文寫作能力。另外,在一些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上,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學生留一些具有延伸性的,能融合相關課程的思考題,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養學生科研實踐能力。
4.開設“音樂論文寫作基礎課程”
針對畢業生在論文寫作的相關知識和技巧訓練方面缺乏應有的實踐經驗,應開設音樂論文寫作基礎課程,系統地向學生講述音樂論文從選題、資料收集和整理、撰寫論文提綱、撰寫初稿及論文修改到文論答辯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全面地掌握撰寫畢業論文的技能和方法,以解決畢業論文的寫作和答辯中所遭遇的諸多問題。
5.積極發揮教師指導作用
指導老師的專業水平是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保障。首先要建立一支年齡、學歷、職稱、師生比結構均較為合理的教師隊伍,做到有足夠的指導教師以及指導教師有足夠的精力指導畢業論文。其次,指導教師在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從審定論文題目,指導學生搜集和閱讀有關參考資料,確定題目,擬定提綱,一直到初稿至終稿的寫作,都應發揮監督指導、啟發促進的作用。通過畢業論文寫作的教學實踐過程,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科研方法與思路,提高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撰寫畢業論文既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水平和運用能力的檢驗,也是大學生開始從事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實踐的初步嘗試。要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首先應對學生進行重視畢業論文寫作的教育;其次,要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人文素養知識的根基,在平時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寫作和科研能力,對進一步提高音樂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質量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俊輝.高校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多層次灰色評價方法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8,03期(15).
[2]傅利民.音樂論文寫作基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在藝術學科中,音樂專業屬于一個分支,而鋼琴專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為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同時,由于學生具有較為薄弱的寫作能力,進入高校前,文化課成績相對不高。學生往往只重視訓練演奏的技巧與技能,在學習《音樂教學法》、《中西方音樂史》和《藝術概論》時,不具備較高的學習熱情;導致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不具備扎實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同時文字訓練的功力欠缺;在寫作畢業論文時,覺得難以駕馭。而當前的教育環境和方式,又使學生在平時沒多少時間去練筆。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又主要采用灌輸式,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欠缺寫作能力。
二、提高鋼琴專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一)提高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畢業論文寫作的重要性
作為一個重要的手段,畢業論文能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培養,對學生運用各種技能和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進行檢驗,進而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由于鋼琴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學生當中,普遍存在著輕理論知識的學習,而重視訓練技能和技巧。如果一個人不會用文字去表達,而只會演奏,他就稱不上是一個合格的音樂科研工作者或者是音樂教師。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并非是簡單的寫作,而是通過這個過程,幫助學生學會對資料的利用、整理、搜集和使用,學會圖書館中文獻資料的檢索,作為一個系統的實踐機會,能對科學研究的全過程更好的了解。通過撰寫畢業論文,可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并在實踐中運用這些專業知識,進而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結合實際,對選題合理選擇
對文章的價值和內容起決定性的關鍵環節,就是選題是否合適和正確,它對于論文的成敗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首先,選擇畢業論文的題目,應與培養目標相符合,這樣才能對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檢驗;其次,要遵循適中的原則來進行畢業論文的選題。在學校期間,學生僅僅是掌握鋼琴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彈奏技巧,但在深度和知識面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這樣題目的選擇上,宜窄不易寬、宜小不宜大,需要盡量與本專業的實踐和相關知識相結合,對科研與教學的統一性予以體現;最后,學生所確定的研究領域,應是自己感興趣的,有強烈研究欲望的,這樣就容易獲得寫作上的成功。
(三)夯實專業基礎,使寫作能力獲得提升
鋼琴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更要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培養人文素養知識和專業的理論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對學生鋼琴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進行啟發,有意識的講授科研知識。同時在一些欣賞課、教法課和音樂史課的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寫論文的形式進行考核,對學生論文寫作能力進行訓練,如對觀點的闡述,對問題的論證、對論據的運用和對材料的組織等。同時,在一些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上,要對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多給學生留一些思考題,能對相關課程進行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強化,主觀能動性增強,進而使學生科研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四)對音樂論文寫作基礎課程進行開設,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
針對鋼琴專業的學生在寫作論文時實踐經驗和寫作技巧欠缺的現狀,應對音樂論文寫作基礎課進行開設。對鋼琴論文從選題、整理和搜集資料,論文提綱和初稿的撰寫以及修改和答辯的全過程進行系統的講授。使學生能對論文撰寫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掌握,對答辯和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能夠靈活的解決。
(五)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充分發揮教師指導作用
使畢業論文質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指導教師的專業水平。首先要建立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師生結構、職稱、學歷和年齡相對合理,能對學生的畢業論文有足夠的精力去指導;其次,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指導教師從論文題目的審定,相關參考資料的閱讀和搜集、題目的確定、提綱的擬定以及寫作初稿和終稿,都要發揮促進啟發、監督指導的作用,使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結語
鋼琴專業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既是檢驗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理解水平,也是大學生初步嘗試研究實踐和工作設計的過程。為了使鋼琴專業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獲得大幅提升,就要對學生論文寫作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導。學生應高度重視論文寫作的重要性,既要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又要培養自身的人文素養。鍛煉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寫作水平,這樣會對論文質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初昌雄,周輝.大學生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1).
[2]鄭琳.大學生畢業論文選題存在問題及對策[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04).
[3]黃春梅.本科畢業論文不宜取消--對武漢四所高校本科畢業論文撰寫現狀的調查[J].株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1).
(一)畢業答辯音樂會有名而無實
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的本科生畢業答辯音樂會普遍存在名不副實的情況。音樂表演學科因其專業的限制性、就業范圍相對其他文理專業較窄,因此往往在普通高校學科設置中容易忽視,因此所謂的答辯音樂會質量差強人意。一場高質量的音樂會,應當呈現出來的是學生演唱的完整性、曲目搭配的科學性以及音樂會本身的高規格(包括舞臺形象、舞美設計等),但大部分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的本科畢業答辯音樂會過于形式化,并沒有達到一場真正的音樂會應有的質量水平和教學目的,比如因師資力量不夠,聲樂器樂不分考場,作曲作品質量遠遠不夠,部分專業(如流行演唱專業)需要使用電聲設備卻因硬件限制無法使用,畢業生答辯曲目總量不夠、演唱質量不高、曲目搭配不合理等問題屢見不鮮,這些問題的出現直接影響本科畢業答辯音樂會的整體質量,使一場音樂會有名而無實,本身的觀賞性和教學價值遠遠不夠。
(二)學生對待畢業答辯音樂會缺乏重視
對于非專業音樂院校的音樂表演學科的學生而言,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認為通過本課的課程學習,自己已經掌握相關知識和專業技能,畢業答辯音樂會的設計和實施不過是獲得學位的一種必然形式,加之大部分用人單位在選聘畢業生時,鮮有關注和考察畢業生答辯音樂會的質量問題,學生由此便認為答辯音樂會的好壞與就業關系甚微,也就不愿花更多的精力進行音樂會的籌備事宜;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只要站在舞臺上,按照學位要求演唱(演奏)完相應數量的作品就可以輕松畢業,無形中降低了對畢業答辯音樂會的自我要求。
(三)畢業答辯音樂會設計質量不高
眾多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的學生抑或老師會認為,畢業答辯音樂會的設計比音樂會本身容易許多,于是形成了學生和教師在音樂會設計上花費的精力遠遠少于舞臺現場表演的準備工作。畢業答辯音樂會由舞臺表演和現場答辯兩個部分組成,之前應該有詳盡而科學的畢業答辯音樂會設計方案。事實上,一份全面而科學的音樂會設計報告對一場答辯音樂會的質量高低影響重大,它可以指導學生在整個音樂會籌備過程中各環節和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是全面、確切、綜合檢驗表演專業學生學習成果的必要條件。而目前有一些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的教學工作者和學生都對音樂會設計重視度不夠,因此在許多細節上出現問題,其中以曲目的選擇與搭配不夠科學、提問答辯質量不佳等方面尤為突出。
(四)畢業答辯音樂會各項工作疏于管理與規范
由于畢業生答辯音樂會普遍安排在大學第四年的第二學期進行,大部分學生因找工作、實習等情況致使大部分時間無法歸校,由此,前期的音樂會設計方案很大程度上需要指導教師加強指導與監督;但確有部分教師因無法或不便與學生取得更多聯系,最終導致畢業生音樂會設計的格式、曲目的選擇與確定等問題出現差錯,從而無法達到教學要求。同時,在答辯過程中,形式化的答辯模式普遍存在,主辯教師在答辯前沒有仔細閱讀答辯學生的設計方案,答辯提問過于隨意,對學生回答不置可否,甚至沒有安排答辯環節等現象也層出不窮。在對畢業生答辯成績評定時過于寬松,使學生對答辯音樂會沒有任何壓力與危機感,從而無形之中降低了答辯音樂會的總體質量。
二、普通高校音樂表演本科畢業答辯音樂會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畢業答辯音樂會的教學定位不夠科學
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的本科畢業答辯音樂會,實際上是對學生本科四年的教育質量與教學成果的綜合性考核,它能以最直觀的角度檢驗學生學位知識是否能夠學以致用,技能培養是否能夠在舞臺實踐中高質量體現。因此,要提高本科答辯音樂會的總體質量,就必須從本科教育的全過程人手,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教學系統。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普通高校對音樂表演學科的教學定位缺乏科學性,對畢業答辯音樂會的教學更為匱乏,大部分學校仍然將其視為一門課程,甚至沒有針對性地對畢業答辯音樂會開設相應課程,比如舞臺形象設計與塑造、舞美設計、音樂會設計、答辯音樂會書面設計教學課程等,幾乎都沒有開設,取而代之的幾乎是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指導類的課程。畢業答辯音樂會與畢業論文寫作完全屬于兩個學科,這個理念大部分普通高校音樂院系和教學管理者不夠清楚。
(二)缺乏畢業答辯音樂會有效的質量監控機制
目前我國普通高等院校音樂院系對本科生的答辯音樂會從教學到設計方案審核再到音樂會運行,幾乎都按照“畢業論文指導+院(校)級普通音樂會”的模式進行,沒有建立完備而有針對性的管理機制來確保音樂會的質量。具體表現為:首先,缺乏答辯音樂會的針對性教學系統,使老師和學生對答辯音樂會(包括音樂會書面設計方案)概念模糊,甚至有畢業生在畢業前夕仍然不清楚正規的答辯音樂會設計方案應包含哪些內容,一場答辯音樂會的流程到底如何,一線教師也對如何提高答辯音樂會的質量不夠全面,仍然停留在基本的技能層面;其次,指導教師在指導答辯音樂會的設計時,缺乏對其教學過程的檢查與監督,導致答辯音樂會的教學工作沒有強有力的保障機制;再次,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畢業答辯音樂會教學的評估與激勵機制,使指導教師沒有充分的責任感和積極性進行畢業音樂會設計指導,學生也普遍認為答辯音樂會只要按時提交音樂會設計方案、表演完作品即可,其質量的好壞并不影響畢業和就業的錯誤觀點,因此在音樂會的整個流程中,學生態度比較“走過場”;最后,為提高學生就業率,大部分學校對學生在臨近畢業學期找工作采取過于寬容的態度,面對對正常教學秩序沖擊的問題,未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也為教師的指導工作增加不少難度。這些均是畢業答辯音樂會質量遲遲無法提高到新臺階的重要因素。
(三)學生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目前,普通高校音樂院系因其專業考核的制約性,使得在進行招生工作時身不由己,面對不同地區的生源因地方教育政策的制約而無法實現學生與學校的雙向需求性選擇。隨著國家高等教育改革進行的深入,普通高校的大學教育在形式上多數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造成教育上不可逆轉的局面;盡管教育改革讓更多學子進入大學,完成他們的大學夢想,得到進一步學習的機會,但不同高校的音樂院系受入學標準的制約,使得本應作為技能化、專業化、素質化的音樂教育逐步演變為被入學標準扼住咽喉的學科,一些原本有音樂素養的高考生卻因文化幾分之差與自己心儀且適合的高校失之交臂,替代他們的是部分音樂能力普通、文化成績“過關”的學生,這對普通高校音樂院系的本科音樂教育本身增加難度。另也有部分高校因受地方招生制度的限制,面臨生源質量較高的地方招考指標不足、生源質量較差的地區指標有余的情況。音樂修養的“先天不足”導致音樂表演本科教學難度增加,其中以技能教學尤為突出,從而影響學生畢業時的技能能力要求,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力整體質量不高,畢業答辯音樂會的現場展示質量自然難上新臺階。
(四)本科畢業生逐年擴張規模,師資力量匱乏
在普通高校,以藝體類院系為主的師資力量匱乏和本科畢業生規模擴張的矛盾未從根本上得到緩解,甚至有些院校還有更為嚴峻的情況。近年來,因國內各高校本科擴招,每年本科畢業生都在大幅增長,使得原本與其他學科相比師資力量較弱,教師隊伍規模較小的音樂院校教學壓力逐年增加,面對全面擴招,師資力量的補充速度步伐緩慢,意味著音樂院校的本科畢業生指導教師在畢業指導工作方面工作量增大;與此同時,大多數的指導教師還要肩負教學與科研等教學任務。面對重重壓力,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音樂會的指導和審核工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必然壓縮,從而直接影響畢業答辯音樂會的整體質量。
面對諸如以上的問題和原因,如何從根源上人手,解決問題和困難,提高普通高校本科音樂表演學科的畢業答辯音樂會整體質量,除國家相關教育部門應出臺相應的指導意見之外,各地高校和教學主管人員也應當對此展開相應的改革性舉措。
要從根本上提高畢業答辯音樂會的質量,就需要強化其在教師和學生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明確其教學與教育的定位。國內的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教師以及音樂會指導教師都應該認識到,畢業答辯音樂會并非走過場,它是每年一項的教學成果,也是學生大學四年學習的重要匯報,是學生步入社會前最后一次在校技能舞臺展示的機會。因此,它應該是一場視聽饕荔盛宴,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教學方式,建立年年畢業音樂會,場場高質量演出的理念,針對問題,對癥下藥。例如,針對音樂會教學系統的匱乏,各級高校音樂院系可以開設獨立的音樂表演學科學生畢業音樂會設計和指導的課程,使學生更加明確畢業答辯音樂會的意義,規范畢業答辯音樂會的整體流程,提高音樂會質量;針對指導教師師資匱乏的問題,可以在學生大學學習的第四年分批進行答辯音樂會,將學生按能力及學生本人意愿先后分時間段進行答辯,這樣既能解決學生因尋找就職單位時間段不同而無法保證持續性在校的問題,也能減輕指導教師以及答辯組的工作壓力。最后,各個地方的教育部門應協調和發展對普通高校音樂學科的教學,做好監督工作,指導各個學校建立較完善、針對性強的音樂表演學科畢業指導工作和質量監督細則,從根本上保障和解決目前普通高校音樂表演學科答辯音樂會等相關畢業工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同英.改革畢業設計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創新能力[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5,27(3).
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是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是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促進學校改善辦學條件,規范教學管理,增強本科教學實力主動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發展和培養合格的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四川文理學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為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將管理重心下移,推行二級績效管理,理順學校與院(系)的管理權責,提升辦學內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使學校管理從靜到動,由細到精地規范高效內部運行機制。
一、以院(系)為中心,促進教研室、教師教學管理運行機制的形成。
院(系)承擔著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方面的職能,在地方高校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辦學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高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素質體現在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實踐運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級基層管理機構。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各項指標的具體要求下,音樂系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營造出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競爭向上的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師隊伍素質,促進了本科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教研室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內樹信心,外樹形象”活動,增強教師的自信心和責任感,樹立良好師德師風,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明確教研室主任崗位職責,規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冊》,涵蓋了教研室工作計劃、活動開展、教師備課,教學進度,質量控制和工作總結等檢查,使教學環節常態化。
教研室以團隊建設為中介,開展“向課堂要質量”活動,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教研室定期開展“老教師上示范課,中年教師上公開課,青年教師創優質課”活動,公開評課,相互探討,在研討與交流中融匯,在法與內容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切實提升教學水平,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教研室發揮團隊作用,加強教師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形成了鋼琴教研室、聲樂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師創新教學團隊、青年教師科研團隊等優秀團隊。聲樂教研室被學校授予“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二、以專業建設為驅動,促進內涵式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專業建設是院系績效考核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對院(系)專業建設水平進行考核和評價,加大對新專業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同時,還對新專業給予指導,并給新專業適當的優惠政策,切實達到加強新專業建設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從2007年來,以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為依托,為適應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需要,緊緊圍繞“強專業、育通才、廣就業”的辦學特色,在師范教育中融入非師范教育,在師范性素質教育基礎上體現社會舞蹈表演專業的個性教育,注重川東巴渠民間音樂的開發和應用研究,貫穿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始終。隨著專業建設的加強,新專業實驗室建設逐步完善,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趨于合理,支撐課程體系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大膽創新,帶動辦學內涵的整體提升。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討:
1.緊密聯系專業實際,展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討論,形成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由于辦學歷史較短、資金缺乏、師資隊伍素質發展不均衡等客觀原因,普遍存在生源素質較差,課程體系建設基礎薄弱等現象。其教學現狀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明顯差異。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切合自身實際制訂了《音樂學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展開對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核心內容“四個促進”①、“三個基本”②、“兩個突出”③、“一個引導”④的學習討論,反復就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定位、教材的選購、實踐基地的建立以及課程設置的科目、開設的時間、學分安排等內容是否對人才培養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評價標準和激勵作用進行論證,從而形成既穩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開創人才培養新格局。并將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創新為“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分為專業學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地方特色課程、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以專業基礎課程為基礎平臺,以專業學科課程為專業平臺,以專業選修課程為專業發展模塊,以地方特色課程為專業特色模塊,以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為實踐教學模塊,實現強化實踐育人,主動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為城鄉綜合一體化建設基層、服務社區培養“定崗式”應用型音樂藝術人才。
2.重視教材選用評估,自編教材初顯成效。制定教材選用與評估制度,嚴格教材選用程序,重點選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育部推薦、面向21世紀音樂專業教材、自編教材、實用性強和得到師生廣泛認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師生評價優良的教材達94%。教材編寫也有了較大突破,至2012年教師主編教材3部,主編教學參考書3本。
3.注重隊伍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加大對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增加教學管理人員培訓、進修、交流、學習的機會,使教學管理人員不斷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促進新建應用型高校教學保障體系的研究,學習和借鑒國內外質量保障體系先進理念,并將“教育即服務”的理念貫穿于內部質量保障的各環節,充分體現以育人為本,以學生成才和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改變單一依靠監督檢查進行質量監控的狀況。自覺地把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理論運用于工作,提高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執行力之中。制定了《教學管理文件匯編》、《學生手冊》、《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手冊》等教學方面的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保證了教學過程的正常運行,效果良好。
4.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確保教學質量提高。為確保教學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分為校、院系兩級。校級監控體系包括領導聽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務處質量科;院系級監控體系為:聽課評課、教學督導小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明確具體,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健全,建立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專業教師評議制度、學生意見反饋制度、教學督導制度等,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同時,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相關要求,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教師分類管理、分類評價辦法,學生評價、教師互評、領導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在評價方法的運用上做到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對教學評價的結果及時運用于教師職稱評聘、項目申報、評先選優和績效工資分配,激發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的工作熱情。
5.學習風氣漸濃,建設效果明顯。通過近年來持續有效的工作,校園學習風氣日漸濃厚,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圖書館、實訓室,圖書借閱量增長,自覺到實訓室做練習的學生日益增多,學生遵守校紀校規,學習主動性增強。2007年以來,共有8名學生被評為省優秀大學畢業生,66人被評為校級優秀大學畢業生,168人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6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105人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1055人次獲得國家助學金,350人次獲得學校獎、助學金。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率和錄取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三、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逐步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養定位于應用型人才。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地方和社會所需的各類應用型人才,追求現代大學“構建主動適應地方和社會對職業能力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涵,便成了首要工作。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從實踐教學入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為學生搭建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通過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實訓排練,國際交流、校內外交流表演、畢業專業匯報、藝術創作表演等舞臺實踐,學生熟練掌握了各種專業技能,建立了牢固的文藝建設體系,形成了服務意識,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目的。
1.改善實訓場地條件,保證實訓實習時間。為進一步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學校制定并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實施意見》,依托地域和專業優勢,積極加強與藝術團體合作,引進社會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模式。通過教學評估,配置了琴房、多媒體教室、舞蹈教室、數碼鋼琴教室、MIDI教室、排練廳、實訓室、音樂廣場等教學場所,從而滿足了音樂學專業學生學習實踐的需要,確保實訓實習的時間。建立穩定的教學實習實踐基地15個,其中,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1個,國際文藝交流中心1個。與四川省交響樂團合作簽訂了“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協議,在麗江合作打造了一臺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節目,形成合作培養音樂與舞蹈藝術人才的模式。與地方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合作,加強新課改合作研究和培訓,服務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與此同時,積極向海外拓展合作辦學空間,與俄羅斯皇家芭蕾舞、韓國草堂大學等開展國際合作交流。
2.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將社會實踐納入音樂本科教學計劃,設置2個學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學生參加各種層面的社會實踐活動,均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折算成學分,納入課程考核。學校重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深入農村、企事業、社區、中小學校等,感受社會的發展變化,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分赴基層,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和幫扶活動;或分散要求學生回家就近開展社會調查,每學年提交社會調查報告;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區、留守兒童之家、義務演出、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院(系)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大型文藝演出,發揮當地的文化引領作用,使學生在演出中得到舞臺鍛煉,音樂系參加歷屆大學生藝術節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如舞蹈《大巴山抬工漢》獲全國一等獎;舞蹈《紅色記憶》獲四川省一等獎;舞蹈《麻麻辣俏幺妹》獲四川省二等獎;合唱《紅色歌謠不變調》、《火龍舞之歌》獲四川省二等獎;表演唱《打雙麻窩子送》、《巴山妹子》獲四川省三等獎。
3.規范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強化專業綜合訓練。音樂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主要采用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音樂會相結合的方式。各階段要求明確,流程清晰,管理規范,對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的開題、撰寫、指導和答辯等環節均有具體要求,每年舉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觀摩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評選。按規定確定指導教師,明確指導教師工作職責,大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結合社會實際,來自藝術實踐、實習和社會調查的畢業論文(設計)比例不斷增加。2011屆本科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來自實踐環節的比例平均達到了53%。近三屆畢業生有72篇被評選為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職業技能得到了全面鍛煉,達到了培養要求。
四、緊密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促進辦學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務地方,與地方互動”是對院(系)辦學定位績效考核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職責和突破點。近年來,各院(系)積極“找路子”,緊密圍繞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合作共建活動。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緊緊圍繞學校“立足川東,服務全川,輻射周邊省市”的辦學思路,突出專業特色,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層,服務城鄉經濟文化建設”的辦學定位,狠抓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繁榮了地方文化市場,提高了達州市民的文化藝術修養。近年來,獨立承辦的各種類型的演出已有數百場,在達州及周邊縣市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比如,2008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火之歌”;2009年達州市第十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現場會文藝演出;2010年參加達州市元九登高節“大巴山民歌會”;2011年獨立承辦“巴國情韻”——紀念李依若誕辰100周年文藝晚會等。多次為“留守兒童基金”舉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依托地方與服務地方相結合,避免了辦學定位的“大而空”,初步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總之,實施績效管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院(系)教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該校實行績效考核以來,取得了一些成效,積累了一定經驗。我們應當把績效管理及考核作為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管理實踐中不斷改進調整,使考核指標更加科學合理、成效考核更加明顯,努力實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
注釋:
①“四個促進”是指促進教學建設,促進經費投入,促進管理規范,促進質量提高。
②“三個基本”是指教學條件基本達標,教學管理基本規范,教學質量基本保證。
③“兩個突出”是指突出服務地方(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突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
④“一個引導”是指引導參評學校構建并逐步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形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顧南寧,劉茄.基于績效管理的高校二級單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0,(9):67.
[2]王峰,涂寶軍.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院系教學工作目標管理[J].黑龍江教育,2009(10):51.
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可見一斑,但就目前全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看,問題還是有很多,主要表現在思想觀念上不重視(“高考”杠桿直接定性為副科),其次表現在師資缺乏、素質缺乏,導致城鄉、大城市與小城市的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不均衡。
一、觀念錯位,培養目標錯位,課程結構不合理
目前,音樂課基本能正常開課,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被擠占為每周一節,到了初、高中階段,很多學校將音樂課從課表上直接抹去。而大學階段大學生盡管喜愛音樂,卻普遍存在著知識貧乏、基本素養較差的現象。從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上講,一方面認為在學校里只要上好語數外就行,至于音樂根本不用去理睬,因為這對于考大學沒有幫助。另一方面,就是恨不得把孩子從小就培養成為獨奏家,兩種極端,沒有一種是理性的,在根本上沒有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去考慮。除此外,學校音樂課不被重視,可上,可不上,學校里不需要專業音樂教師,即使有,課很輕易被主課強占,只能兼職做其他事情,其結果就是導致音樂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問題日趨嚴重。因為中小學不需要,所以,很多畢業生被迫轉行,這種現象在中小城市普遍存在,更別提農村了,這就是觀念上的錯位,導致了高校以及高校教師培養目標的錯位,最后影響了學校的課程結構。
二、地方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脫節,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師及學生的定位不準確
高師音樂教育應該以培養合格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為目標,通過設置合理的課程,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來實現教學目標。可是,目前地方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在培養現狀與設定的目標之間卻存在著偏差。
(一) 教師定位不準確,對基礎音樂教育深入調查與研究不夠
作為音樂教師,對專業的不斷追求沒有錯誤,但不能忽視對基礎教育的研究,因為高師教師比專業的音樂學院的教師還要多一個職責,那就是不僅要教會學生音樂的技能技巧,還要“蹲下來”與學生研究怎樣把這些技能技法,用孩子的語言,孩子的方式傳授給剛入門的小孩子,讓他們也成為音樂的興趣愛好者。因為高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將來大多要面對的不是音樂專業的大學生,而是懵懂的孩子。所以高師的教師要兩手抓,兩手都不能軟。
(二)根據需要設置課程
我們的基礎教育需要的是能在一線授課或排演一些節目的教師,所以,高師必須首先給所教的學生準確定位,不能還是老一套,而是在課程設置上把鋼琴、聲樂、舞蹈、視唱練耳等作為專業基礎課,音樂教育心理學、教學法、教材分析、樂理和聲等作為理論基礎課,注重民族音樂、世界音樂和多元文化的學習。并且能熟悉、了解或參與排演一些小型的節目,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
三、轉變觀念,從招生的源頭抓起,為基礎音樂教育打造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
中小學音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美育的最重要內容和途徑,因而,師資隊伍建設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從哪抓,從源頭抓,高師就是培養未來音樂教師的搖籃,所以這對高師音樂教師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等師范院校責無旁貸地要負責起師資問題,不能忽視學生的整體素質的考核。因為目前我國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就存在著這些問題如:過于重視音樂專業技能的學習。現在的高校里,還有很多學生認為理論課不重要,只要學好專業技能就可以,在這種錯誤觀念的引導下,學生重技能,輕理論,對音樂知識的認知缺乏廣度和深度,更別提對其他方面的知識學習了。可是現在中小學需要的是能站穩課堂,能上音樂課,能編排合唱、小型樂隊、舞蹈等節目的一線教師,根本不需要歌唱家、演奏家,而站穩課堂更是需要多方面的理論知識、文化素養、組織能力和教師基本功了。所以轉變觀念,從源頭抓起,未來的基礎音樂教育就能有長足的進步。
音樂學院作為專門或者綜合大學內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的獨立機構,應在音樂專業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招生考試、面試和錄取工作開始,就應當體現其對就業工作的責任,錄取真正熱愛音樂、有音樂天賦或音樂環境資源豐富的學生,為四年后該生的就業工作打好基礎。
進校以后,由招生與就業指導處負責,依托各學院任課教師,結合學院實際、專業特色、學生特點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教學活動,采取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實踐考察、案例分析、拓展訓練等方式開展。進行專業認知、職業認知、職業目標定位、職業生涯規劃的系統指導,幫助學生調適就業心態、更新就業觀念,以就業市場為導向,提升學生綜合就業能力為目標。具體而言:大一,介紹專業現狀及前景展望、進行大學生角色轉換、個人綜合素質與成才教育指導、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咨詢指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人生目標教育;大二和大三,進行就業意識、職業道德教育、職業咨詢、職業素質培訓指導;采取社會實踐、參觀訪問、專業實習、科學實驗等形式;邀請成功人士、往屆畢業生、企業家來院講座;加強創新與創業教育;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和培訓;大四,加強法制觀念教育,指導畢業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對畢業生進行誠信教育;宣講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收集、就業技巧指導與就業信息等。畢業以后還要進行跟蹤和調查,針對就業困難的學生有一定形式的幫扶和鼓勵。
具體而言,貫穿學生學校教育始終的就業工作如下:
(一)領導重視,成立就業工作領導小組
為使畢業生就業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和開展,學院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委副書記、副院長任副組長,畢業班輔導員、班主任為成員的學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立后,多次討論、研究、部署畢業生就業工作,明確就業工作職責,分工協作、認真落實,并結合學院實際把就業工作納入了學院黨政目標管理工作進行統籌安排。
(二)加強宣傳,及時傳達有關就業精神
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通過張貼宣傳畫、開設就業信息專欄、發放宣傳資料、就業主題教育等多種形式,在全院范圍內對國家、省、學校的就業政策、法規、文件和就業制度進行宣傳和教育,將國家有關就業信息及時準確傳播到每一個學生。
(三)因勢利導,強化學生就業指導教育
隨著《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形勢下,大學畢業生就業中遇到了各種問題。學院根據就業制度的改革,通過了解社會人才的需求,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就業傾向,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首先,開設就業指導課,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就業定位,掌握基本的就業技巧等。其次,學院因勢利導,結合就業形勢,對畢業生就業、考研等情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紹,鼓勵學生考上研究生深造或出國留學;再次,引導和幫助同學們確立學習和就業目標,增強市場意識,正確評價自己,不盲目自信,也不過度自卑,幫助他們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
(四)利用網絡,搭建就業信息服務平臺
學院充分發揮畢業班學生骨干的積極作用,挑選出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出色的學生黨員或班干擔任信息聯絡員,形成了一個“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學院(專職輔導員)――班干(信息聯絡員)――學生(信息接收端)”網狀就業信息服務體系,保證任何就業信息都能及時傳達給學生。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在就業信息服務中優勢凸顯,學院利用網絡,不斷完善就業信息網絡建設,搭建無形的就業信息平臺。1)在網上采集就業信息,讓其畢業生充分選擇、充分就業;2)通過QQ群、移動飛信、網頁就業信息;3)鼓勵畢業生通過網絡與用人單位進行交流及網上應聘。
(五)開拓路子,拓寬畢業生就業的渠道
就業是民生之本。為了讓學生順利就業,學院積極創新,主動出擊,熱情引進,變被動為主動,開拓就業路子,拓寬就業渠道。1)鼓勵面向基層就業,積極參與“三支一扶”“西部計劃”、基層選調和特崗招考,積極動員畢業生入伍服義務兵役;2)積極支持他們到中小企 業、民辦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3)動員全院教師、全員參與,依靠教師、學生家長、親友,校友,調動多方面的資源搜集用人單位需求信息,幫助學生創造就業機會,作好就業服務。
(六)文明離校,學生離校工作平穩進行
畢業生文明離校和安全教育工作是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畢業生離校工作平穩進行,確保不因就業問題引發不穩定事端,平平安安走上工作崗位。學院深入到畢業生中,及時了解和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教育他們增強自我防范意識,關心、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問題和實際困難,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另外,學院還努力做到認真對待畢業生離校過程中的每個程序和每個環節,盡量地減少畢業生離校前的負擔;認真對待未就業畢業生及家庭困難的畢業生,重視對他們的教育與引導,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服務。“主動關心了解”、“兩個認真對待”使畢業生離校工作進行得平穩、有序,沒有出現打架、斗毆、損壞公物等不文明現象。
(七)跟蹤回訪,做好就業狀況統計工作
學院積極開展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與回訪工作,嚴格做好了畢業生就業狀況反饋、就業率統計工作,及時匯總并上報學校。
結語
就業工作任重道遠,仍有許多亟待完善之處,例如部分學生求職不主動,依賴心理強,對就業網絡的使用率、信息資源的利用率不強;有的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專業技能信心不足的擔憂;就業渠道的開發欠缺;就業調研工作、跟蹤調查工作部不及時,與用人單位的聯系不緊密等問題。為此學院在以后的就業工作中,還需積極轉變部分畢業生自主擇業的主動性差、被動等待、依賴的思想;通過各種途徑加大對音樂學專業的介紹,增進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專業的了解;拓展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教育;把網絡真正運用于就業信息服務建設中等。最根本的是要加強專業教育,增強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力,提高就業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沈鴻銀.試論高校畢業生職業指導的方法和內容[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12(06):14-16.
音樂表演專業的發展主要是從課程設置、實習基地建設、畢業音樂會、教師教學觀摩音樂會和教師音樂會、學生專業比賽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建設的。
一、課程設置
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按照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結合調研結果以及本專業崗位的社會市場需求,以實踐式課堂與舞臺相結合為主要教學模式,從2015級開始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修訂。
在課程設置方面減少部分不適應發展的理論課程,調整部分實踐課,新開設部分實踐課,探索新的教學途徑,不斷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和科學性,促進對技能型、實用型人才培養。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指導意見、調研反饋結果以及崗位能力的要求,對2015級音樂表演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做出了以下調整:
精簡課程,刪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論課,減少學時學分。如刪復調課,整合曲式與作品分析課和歌曲寫作課為曲式分析與歌曲寫作課,將舞蹈方向的樂理和視唱練耳課整合成樂理視唱課等。
優化課程,增加特色課程,總體課程結構更加合理。將原有的舞臺表演藝術課升級,并更名為作品排演課。夯實理論基礎,增加少量課程,如聲樂作品賞析、器樂作品賞析、音樂論文寫作等。
技能性課程比重增大,實踐性學分比重明顯增加。
通過開設的課程或者在課程內容中體現,如民族特色課程有原生態藝術表演,作品排演,壯、苗族舞蹈,瑤、彝族舞蹈等,紅色課程有紅色歌謠賞析等。
通過畢業演出檢驗學習成果,演出內容部分體現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設
為加快音樂與舞蹈學院轉型發展,提高音樂表演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舞臺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臺表演的流程,了解舞臺設備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學院與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簽訂了合作協議,在原有共建教學實踐基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原則,甲乙雙方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分別從合作辦學,共同育人,合作就業,共同發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辦學作為繼續深化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聘請相關業務骨干為客座教授或者實踐指導老師,對比賽、演出等進行指導,共同參與音樂表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共同育人作為選拔一定的優秀學生可以參加藝術實踐活動,同時,根據實踐經驗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嘗試新的教學改革,逐步豐富與合作單位的合作內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斷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成果;合作就業作為錄用我院優秀本科畢業生,實現雙方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可以舉辦專場音樂會、舞蹈專場、特色文藝演出等,還可以進行各種類型、各個層次的演出、作品創作,同時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等方面開展合作,為服務地方和發揚民族文化做出貢獻。
通過近年與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臺藝術實踐,使得音樂與舞蹈學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音樂表演專業學生的藝術視野更加寬廣,藝術審美和舞臺演出層次得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較以往有較大提升。由于學習歌舞團的不少原創節目或經歌舞團教師指導過的參賽節目,在各類比賽中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們的舞臺實踐能力也有了較大提高。總結的經驗告訴我們,今后必須繼續保持互利共贏的合作思想和指導原則,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補和資源共享,繼續加強雙方人員往來和溝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順暢的合作機制,把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挖掘優秀的民族資源,培養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
三、改變畢業論文的形式
將畢業論文以論文答辯和寫作的模式,改成論文寫作和音樂會并存。音樂表演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進行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音樂表演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有其專業特殊性和特殊要求,為更好地體現這一專業特色,促進學生業務學習,在經過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決定音樂表演畢業論文(設計)以畢業音樂會(舞蹈專場)形式為主,論文撰寫(理論研究)形式為輔的方式進行。音樂表演的畢業論文(設計)采用舉辦畢業音樂會(舞蹈專場)或撰寫畢業論文(理論研究)的形式進行。
畢業音樂會(或畢業舞蹈專場)具有專業學術性質,是學生表演水平及組織排演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完成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學研究的一般規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思想性、創造性、學術性、專業性與藝術性的特點,注意突出紅色、民族和邊疆的獨特資源優勢和應用型人才辦學特色的要求。圍繞選定曲目(劇目)、指導、中期檢查、評分、答辯等環節,制定明確的規范和標準,指導教師要了解與檢查籌備畢業音樂會(或畢業舞蹈專場)工作的實施情況,組織質量檢查活動,做好畢業音樂會(或畢業舞蹈專場)工作的總結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應設置一定的準入條件
根據專業主修學生第五、第六學期專業課的平均成績劃線,后15%的學生不具備開音樂會(舞蹈專場)的資格,只能以論文撰寫(理論研究)的方式作為畢業和取得學位的重要條件。
(二)學生自主原則
學生舉辦畢業音樂會(舞蹈專場),要綜合運用所掌握基本知識和表演技能,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策劃、組織、統籌、排演一場具有專業性質的畢業音樂會(或舞蹈專場)。整個過程中,指導教師給予必要指導,但主要以學生為主。
四、建立教學觀摩音樂會制度和教師音樂會制度
在各項改革的內容中,教師教學觀摩音樂會是屬于從教師的層面自己進行改革,提倡教師每年舉辦一次教師教學觀摩會,形成長效機制,以此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風、學風,形成學術氛圍濃郁的良好教學環境。觀摩音樂主要是提高教師對于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對自己近段教學集中的展示和檢驗,是能較客觀的體現出教和學的成果,同時也是一次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交流的良好機會。具體改革內容如下:
(一)規范音樂會的內容和形式
對于音樂會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報節目單制作、服裝裝扮等各個方面,教師要嚴格把關,精心設計。
(二)實行獎勵性政策
鼓勵教師舉辦教學觀摩音樂會、教師音樂會等形式的音樂會。對于超過每年舉辦一次的教師,每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三)音樂會后總結
音樂會后教研室對音樂會中間出現的問題和值得大家學習的方面都要及時進行總結,不斷在改進中提高音樂會的水平。
通過改革觀摩音樂會、教師音樂會,教師和學生都收獲了知識,也發現了問題,同時達到了教學相長的教學目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專業水平,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豐富了學生的舞臺經驗。
五、設置專業比賽項目
百色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目前的能夠參加的唯一聲樂或者舞蹈比賽項目就只有學校一年一次的校園文化藝術節中的歌手比賽或者舞蹈比賽。但這兩個比賽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圍內進行的業余比賽,就是說對于學習歌唱和舞蹈專業的同學要同其他學院的業余選手進行比賽,這樣跟其他學院的同學就沒有可比性。基于這樣的考慮,建議二級學院在院內舉辦專業性較強的比賽項目。
具體比賽規則如下:
(一)每年舉辦一屆聲樂類和舞蹈類專業比賽
爭取由學院團委舉辦,提高比賽規格,擴大比賽影響,將比賽與紅色合唱團一起打造成學院的精品項目、特色項目,為百色學院實施紅色經典藝術教育示范基地添磚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學嚴謹的比賽規則
聲樂和舞蹈教研室進行充分的論證和討論之后決定改變以往比賽不夠嚴謹和規范的行為,制定出具有專業性和科學性的比賽規則。
【摘要】微信作為新型的社會化媒體營銷工具,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喜愛。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現狀,筆者探究高校圖書館微信的新思路—分層思維,提出高校圖書館微信的新策略。
關鍵詞 高校圖書館;微信;服務推送;創新思維
2011年微信(WEBCHAT)以其便捷性,對視頻,文字、圖片、語音的迅速推廣得到90后、00后年輕人的喜愛;2012微信用戶突破2億,徹底顛覆了微博曾經風靡一時的狀態。在高校,從QQ到微博,以至現在的微信,基于手機的APP日新月異,而年青人對此更是樂此不彼,微信不只是一款溝通交通的軟件,更多的是一種時尚一種根植在內心的影響了一代年輕人的工具,微信在高校的學生中被廣泛使用。
微信平臺提供的咨詢模式主要包括實時互動咨詢和自助式咨詢兩種類型。而推送方式又分為雙向推送和單向推送。
1雙向服務推送
雙向服務號推送,采取群發的形式,受數量的限制基本采用自助信息查詢模式。推送方式為每月一次;雙向服務個性化服務拓展包括以下幾方面:
第一,很好地利用每月一次的推送,在第一季度的二三月間完成讀書節推薦,和新學期圖書館一些新版圖,新功能的介紹。
第二,第二季度是上學期中的重點月份,其中四五月間推出畢業生論文寫作類主題推送顯得成為重要,即可利用圖書館信息的專業性適時為讀者服務,又可減少畢業生對于整個信息量篩選的整合時間。
第三,第三季度為高校的暑假時間,簡單做一些旅游信息方面的推薦,可更好地吸引讀者,增加點擊率,利用館內多種旅游雜志和報紙也可適時推薦其中的一些地方的人文、地理、文化、飲食。
第四,四季度多為高校新生入校的時間,在九、十月間推出新生入館的本館視頻,圣誕前后大型文史作品展或學生創意作品展覽的推送也能更深入地讓讀者了解館內活動,提高參與性。
服務號雖然在用戶管理、自定義開發方面有其自身優勢。但是圖書館作為服務窗口,要化被動為主動,把自身館藏與讀者需求相結合不斷增值,注重每月推送信息量的質,和讀者互動、溝通,推出特色欄目,迎合讀者需求。
2單向服務推送
單向訂閱號每日推送信息(每日一次),訂閱號還包括了自動回復功能,設置二十四小時機器人應答,當咨詢的內容達到多少重合時轉為自助服務;并對適時解答不了的問題采用第二天館員提供在線服務的模式互補。
在單純的服務體系內把讀者分為三個群體,可以用微信群的方式來分開也可以訂制專門的文件夾,把一個主題折疊在文件夾內,讓有需要的讀者可及時翻閱,或訂制自己個性化的需要。以免造成信息量的推積,單向推送信息把讀者分為學生(非畢業生,畢業生)和教師兩大類。
2.1非畢業生推送內容
為學院大多數在校學生主要為一二年級學生,對此類同學的信息推送主要考慮對本館認識以及關注率。
2.1.1特色館藏
其中包括新書,以及我館一些比較好的資源推薦,經典書目等。
2.1.2教務成績查詢
可直接把教務成績網站鏈接到圖書館微信號帳號中,通過學號直接查詢教務成績,網站中的交叉鏈接能更好地提高微信平臺的利用率。
2.1.3音樂下午茶和每周一影
同為休閑類的推送在內容的選擇上要更貼近年輕人,推送時機很重要,以我院為例,高校學生在每日上午十點和晚上晚自習以后都是刷微信的時間,在推送時間上選擇這些時段能更好地抓住讀者的眼球.讓讀者迅速了解本館。
2.1.4通知快訊
及時館內開放時間變更、節假日休息通知。
2.2畢業生推送內容
畢業生作為學院的特殊群體,在學習中更多地融入社會實踐的內容,尤其是一些畢業生論文,以及就業咨詢類的關注。
2.2.1職業生涯指導
圖書館可利用本身的資源優勢,與系部加強合作,把一些優秀老師職業生涯指導課程制作成視頻,在畢業生推送環節中不同學科的畢業生都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職業生涯體驗。
2.2.2論文主題精選
高校館內的畢業論文咨詢和推薦可利用館內資源有機地把網絡中一些其它資源整合在一起,例如萬方、知網等資源,并加入本院特色,把系部一些往年的畢業生論文上傳并整理,形成各個不同學科畢業生論文精選,為畢業生選擇主題思考和搭建提供更精準的咨詢服務。
2.2.3名師講堂
名師講堂收集各專業老師的核心課程,或網上精選的選修課、必修課網站,讓讀者想學就學,自主自由。
2.2.4就業咨詢推薦
就業咨詢:可利用學院相關部門學生工作處和就業辦網站的鏈接,以便捷、快速的更新率為讀者服務。
2.2.5畢業生離館手續
畢業生可自助通過該微信號與圖書館帳號的綁定,查詢到離校時還是否有未還書籍,如果有遺失現象可通過網絡綁定支付寶進行賠償,能更好地節省人力物力使離校手續變得簡潔快速。
2.3教師推送內容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館內提供的資源也更應從專業方面去考量。
2.3.1精品課程
各高校都有精品課程庫,分為國家級以及省級精品課程,很好地整合資源做到時時更新,讓專業課老師在實用性能上得到更多的便利。
2.3.2科研項目陣地
針對各類目的科研項目資料進行整理,適時研究對校內的已結題科研項目進行專題放送,可以讓老師們更多地了解科研動態,并利用相關資源,提升教學與科研研究的質量。
2.3.3館藏精品
同2.1.1,以推薦本館經典資源為主。
2.3.4專業圖書新動向
高校圖書館的專業圖書往往對各自的專業領域有很高要求,尤其在新書的購薦中,體現其專業性的高端,適時更新專業書目的新動向更有利于老師在選擇專業圖書的同時,關注專業新動態行業發展,把咨詢服務更好傳送給專業教師,并通過學科館員收集和分析資料做到專業圖書和專業課程的無縫鏈接。
2.3.5熱點電影
同2.1.3。
3結束語
在圖書館微信的單向推送和雙向過程中,不是只在形式內容上不斷更新,既要貼合讀者的需求又不至于在推送過程中過多地打擾到讀者,以至于流失大量的讀者。所以僅僅依靠圖書館館員的力量很難獲取較為全面的信息資訊,在自媒體的環境下,讀者不再是單純的受眾,同時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應建立以圖書館館員為主,師生讀者為輔的“媒體資訊工作小組”,通過有效的激勵措施,擴大信息內容的來源渠道。(下轉第306頁)
(上接第198頁)圖書館微信的開通象征著一個數字化的時代新的征程,而特色是圖書館未來發展的靈魂。圖書館不管在辦館理念還是在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上都要體現自身的特色。在創新理念更應注重個性化的發展,微信是圖書館和讀者關系密切的鏈接工具,高校圖書館應有效借助微信,提供新穎實用的信息服務以及建立良好的讀者溝通體系,必然能提升其在讀者心目中的地,更好地實現其讀者服務的功能。
參考文獻
[1]田蘭蘭.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J].學子:理論版,2014,10:82-84.
[2]樓鋼.“985”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現狀調研與分析[J].中國出版,2014.7:34-36.
在我國高校中無論是各大音樂學院還是綜合類師范院校中,大體把音樂專業分為音樂師范和音樂表演兩大專業。
首先從音樂師范專業來看,音樂師范專業的畢業生主要是面向各大中小學就業,而由于各大中小學在我國屬于事業單位,所以畢業生要面臨著“逢進必考”的政策,要通過省里的行政能力測試和與教師相關的心理學、教育學等一系列統一考試,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另外,國家現在已經取消師范畢業生畢業后直接取得中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規定,這對于師范生畢業后直接在中小學就業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其次從音樂表演專業來說,師范類院校的音樂畢業生們在畢業后主要面向各大文藝團體就業,但是客觀地說,我們音樂師范生無論是從專業的水平、綜合形象氣質方面不如傳統的9大音樂學院和新成立的浙江音樂學院和哈爾濱音樂學院。
所以,對于師范院校的音樂專業畢業生來說,無論是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在就業方面必須要創造出自己的特點,既要符合自己的專業特點,同時又能與當下就業單位需求相符合。
二、地方高校音樂師范生就業途徑的分析
當下學生就業的主要去向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中小學外,主要還有自主創業和繼續攻讀研究生這兩種方式。自主創業固然很好,但是,現在各大培訓班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如果沒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很難在競爭中長期存活。那么對于繼續攻讀國內研究生來說,我們師范類的學生已經成為音樂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主要生源。但是我本篇論文主要論述的是海外繼續深造,這樣可以更加開闊眼界,同時還能拿到文憑,學生們海外繼續學習也是一個解決就業的可行辦法。
以下是我對一些家長和學生進行的海外繼續學習的調查問卷,并通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以上圖表我是從出國學習的目的、出國后選擇的專業和最想去的國家進行調查,從圖表1中不難看出,學生和家長們把出國學習知識放在第一位,說明學習知識還是出國的最主要目的。從這一點來看是積極的。
?D表2中是關于學習的專業選擇,其中排在前兩位的是法律和藝術,而法律和藝術這兩門專業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都是熱門的專業。并且這兩門專業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對于學習音樂的人們來說,歐美、日韓一些國家在音樂的技能技巧、音樂的產業文化運營等方面是走在我們前列的,所以對于中國學生們來說,去海外學習他國的優秀音樂文化,比如:意大利傳統歌劇、美國和韓國的音樂劇表演、德奧的鋼琴、歐美的管弦樂器、韓國日本的音樂市場運營等等,對于將來自身的就業和發展渠道的拓寬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地方高校教學系管理水平績效策略研究”(09SA178)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
教學評估是推動地方高校轉變管理職能,突出教學管理,調動高校院(系)教學管理人員遵循高等教育辦學規律和教學規律,對整個教學活動、學習實踐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和激勵的過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雖然完成了專科向本科、單一型向多科型的轉變,為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面對現實,我們應清醒看到: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內部管理、績效水平、思想解放、教育觀念和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地方發展之所需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如何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教學生產力,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而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整合教學資源,強化辦學特色,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目前地方新建高校面臨的主要任務,而加強其內部教學管理績效水平是重要的解決途徑之一。
1 以院(系)為中心,促進教研室、教師教學管理運行機制的形成
地方高校辦學的核心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教師,教師的質量體現在教師教學水平,提升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在教學實踐,教學實踐運行管理在教研室一級基層管理機構。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各項指標的具體要求下,音樂系充分發揮教研室的作用,營造出志存高遠、追求卓越、競爭向上的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師隊伍和教育教學水平,促進了本科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各教研室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內樹信心,外樹形象”活動,增強教師自信心和責任感,樹立良好師德師風,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機制,明確《教研室主任崗位職責》,規范了《教研室工作手冊》,包含了教研室工作計劃、活動開展、教師備課、教學進度、教學質量控制和工作總結等,使教學環節常態化。
教研室以團隊建設為中介,開展“向課堂要質量”活動,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各教研室定期開展“老教師上示范課,中年教師上公開課,青年教師創優質課”活動,公開評課,教師間相互探討,在研討與交流中融匯;在法與內容上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切實提升教學水平,確保教育教學質量。
教研室以團隊作用為促進,加強教師教改、教研和科研工作,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音樂系涌現出了鋼琴教研室、聲樂教研室、舞蹈教研室、青年教師創新教學團隊、青年教師科研團隊等優秀團隊,聲樂教研室被學校授予“優秀教學團隊”稱號。
2 以專業建設為驅動,促進內涵式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學校應把專業建設作為院系績效考核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對院(系)專業建設水平進行考核和評價,加大對新專業建設經費投入力度,同時,還要對新專業給予指導,并給新專業適當的優惠政策,切實達到加強新專業建設的目的。以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為例,從2007年來,以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為依托,為適應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需要,緊緊圍繞“強專業、育通才、廣就業”辦學特色。在師范教育中融入非師范教育,在師范性素質教育基礎上體現社會舞蹈表演專業的個性教育,注重川東巴渠民間音樂的開發和應用研究,貫穿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始終。伴隨著專業建設的加強,新專業實驗室建設逐步完善,師資隊伍數量和結構趨于合理,作為支撐的課程體系已經形成,人才培養方案大膽創新,帶動辦學內涵的整體提升。為此,我們重點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討:
2.1 緊密聯系專業實際,展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討論,形成科學規范的課程體系
地方高校音樂本科專業辦學歷史較短、資金缺乏、師資隊伍素質發展不均衡等客觀原因,普遍存在著生源素質差,課程體系建設基礎薄弱等現象。其教學現狀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們切合自身實際制訂了《音樂學專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并展開對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核心內容“四個促進,三個基本,兩個突出,一個引導”的學習討論,反復對專業的培養目標、學生的學習定位、教材的選購、教學實踐基地建立以及課程設置的科目、開設的時間、時數、學分安排與分配等內容是否對人才培養方案起到了真正的評價標準和激勵作用進行論證,從而形成既穩定又富地域特色的課程體系,實現人才培養新格局。將教學計劃中的課程創新為“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分為專業學科課程、專業選修課程、地方特色課程、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以專業基礎課程為基礎平臺,以專業學科課程為專業平臺,以專業選修課程為專業發展模塊,以地方特色課程為專業特色模塊,以學生自主課程、藝術實踐課程等為實踐教學模塊。實現強化實踐育人,主動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為城鄉綜合一體化建設基層、社區培養“定崗式”應用型音樂藝術人才。
2.2 重視教材選用評估,自編教材初顯成效
學院制訂了教材選用與評估制度,嚴格教材選用程序,重點選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教育部推薦、面向21世紀音樂專業教材、自編教材、實用性強和得到師生廣泛認可的教材。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師生評價優良的教材達94%。教材編寫有了較大的突破,至2012年教師主編教材3部,主編教學參考書3本。
2.3 注重隊伍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加大對教學管理人員培訓力度,增加教學管理人員培訓、進修、交流、學習的機會,使教學管理人員不斷開闊視野,更新觀念,促進新建應用型高校教學保障體系的研究,學習和借鑒國內外質量保障體系先進理念,并將“教育即服務”的理念貫穿于內部質量保障的各環節,充分體現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的成才和發展為本,以教師發展為本,改變單一依靠監督檢查進行質量監控的狀況。自覺地把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理論運用于工作,提高理論水平、業務能力和工作執行力之中。
2.4 構建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確保教學質量提高
為確保教學的中心地位,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主要分為校、院系兩級。校級監控體系:領導聽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務處質量科;院系級監控體系為:聽課評課、教學督導小組和教研室。各主要教學環節質量標準明確具體,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體系健全,建立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專業教師評議制度、學生意見反饋制度、教學督導制度等,不斷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激發教師投身教學工作的熱情。同時,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相關要求,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教師分類管理、分類評價辦法,以學生評價、教師互評、領導評價和社會評價相結合,在評價方法的運用上做到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
3 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逐漸提高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養定位其應用型,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為地方和社會所需的各類應用型人才,追求現代大學“構建主動適應地方和社會對職業能力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內涵,便成了首當其沖的重要工作。制訂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從實踐教學入手,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給學生創造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通過各種藝術表演形式的實訓排練,國際交流、校內外交流表演、畢業專業匯報、藝術創作表演等舞臺實踐,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專業技能,建立牢固的文藝建設體系和服務意識,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目的。結合我系實際,重點進行了以下探索:
3.1 以評促改,把課堂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的第一步
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的示范教學,要求學生唱(奏)教師首先要進行示范,學生再進行現場唱(奏),體現了實踐性教學能力的提高首先來自于實踐性課堂教學。為鍛煉和提高師生的教學與實踐能力,設立了學生“個人音樂會”專項基金,新建可容納400余人音樂廳,為音樂學專業的辦學質量提供了有力保證。
3.2 改善實訓場地條件,保證實訓實習時間
為進一步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學校制訂并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實施意見》,依托地緣和專業優勢,積極加強與藝術團體合作,引進社會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模式。通過教學評估,配備了琴房、多媒體教室、舞蹈教室、數碼鋼琴教室、MIDI教室、排練廳、實訓室、音樂廣場等教學設施,從而滿足音樂學專業學生學習實踐的需要,確保實訓實習的時間。建立穩定的教學實習實踐基地15個,其中,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1個,國際文藝交流中心1個。與四川省交響樂團合作簽訂了“人文藝術合作育人創新基地”協議,在云南麗江合作打造了一臺具有典型云南民族特色的節目,形成合作培養音樂與舞蹈藝術人才;與地方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合作,加強新課改合作研究和培訓,服務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與此同時,積極向海外拓展合作辦學空間和國際交流,與俄羅斯皇家芭蕾舞、韓國草堂大學等開展海外合作交流。
3.3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將社會實踐納入音樂本科教學計劃,設置2個學分。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學生參加各種層面的社會實踐活動,均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折算成學分,納入課程考核。學校重在引導和鼓勵學生深入農村、企事業、社區、中小學校等,感受社會的發展變化,增強適應社會能力。每年暑假或集中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分赴基層,開展文化、藝術活動和幫扶活動;或利用周末深入社區、留守兒童之家、義務演出、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院(系)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大型文藝演出,發揮在當地的文化引領作用,使學生在演出中得到舞臺鍛煉,音樂系參加歷屆大學生藝術節得取得優異的成績。
3.4 規范畢業論文(設計)管理,強化專業綜合訓練
音樂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主要有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音樂會相結合方式。各階段要求明確,流程清晰,管理規范,對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從開題、撰寫、指導和答辯等環節均有具體要求,每年舉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答辯觀摩和優秀畢業論文(設計)評選。按規定確定指導教師,明確指導教師工作職責,大部分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結合社會實際,來自藝術實踐、實習、和社會調查中的畢業論文(設計)比例不斷增多。2011屆本科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設計)來自實踐環節的比例平均達到了53%。近三屆畢業生有72篇被評選為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職業技能得到了全面鍛煉,達到了培養要求。
4 緊密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促進辦學定位的逐步明晰
“服務地方,與地方互動”是績效考核對院(系)辦學定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職責和突破點,近年來,各院(系)積極“找路子”,緊密圍繞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合作共建活動。四川文理學院音樂系緊緊圍繞學校“立足川東,服務全川,輻射周邊省市”的辦學思路,突出專業特色,培養適應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提出“立足地方,面向基層,服務城鄉經濟文化建設”的辦學定位,狠抓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專業實踐技能,繁榮了地方文化市場,提高了達州市民的文化藝術修養。近年來,獨立承辦的各種類型的演出已有數百場,在達州市及周邊縣市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比如,2008年參加四川省第十屆運動會開幕式“火之歌”;2009年達州市第十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現場會文藝演出;2010年參加達州市元九登高節“大巴山民歌會”;2011年獨立承辦“巴國情韻”——紀念李依若100周年誕辰文藝晚會等。先后還多次為“留守兒童基金”舉行募捐公益演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過依托地方與服務地方相結合,避免了辦學定位的“大而空”,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