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育公平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孔子講“有教無類”,陶行知倡“平民教育”,都強調公平教育
春秋以前是貴族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子弟。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這一理論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民高貴、優越的思想,并創辦私學,實行“有教無類”的辦學方針。孔子在招收學生時,不分貴賤貧富和種族,人人都可以入學受教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本人愿意學習,就可以成為弟子。事實上,他的弟子分布地區廣、成分復雜,大多數出身平民,如窮居陋巷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黎藿為食的子路,窮困至于三天不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居室蓬戶不完上漏下濕之原憲,父為家無置錐之地的仲弓。在孔子私學中,弟子品類不齊,除了出生平民的,也有個別商人出身,如曾從事投機販賣的子貢。還有少數出身于貴族的,如魯國的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宋國的司馬牛等。弟子之中,各色人物都有,但他都能做到一視同仁,像他的弟子子貢是學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為他富有而特別優待他,還時常批評他夸夸其談的毛病。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做到的“教育公平”,激勵并要求著今天的教師們也必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我們的孩子擁有公平的學習機會,讓我們的教育成為真正的全民教育。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極力推崇教育的公平性。他在《普及現代生活教育之路》一文中指出:“我們必須拿著現代文明的鑰匙,才能繼續不斷的去開發現代文明的寶庫,保證川流不息的現代化。這個鑰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號和求進步的科學方法。普及教育運動之最大使命,便是把這個鑰匙從少數人的手里拿出來交給大眾。”在《民主教育》中又指出:“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全民教育,以實現全民政治。積極方面,我們要求教育機會均等。對人說,無論男、女、老、少、富、階級、信仰,以地方說,無論遠近、城鄉,都應有同等機會享受教育之權利”。陶行知這一極具遠見卓識的平民教育思想對我們實施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教育是公益性事業,它的受益者不僅僅是個人,更多的是它直接關系到國民的素質和國家的命運,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孔子和陶行知雖然相隔兩千多年,但他們都認識到:只有平等接受公平的教育,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規律。
教育公平的內涵
國內外學術界關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不同邏輯層次上分析呈現多樣性,具體來說,包含以下三方面:(1)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2)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3)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
瑞典教育學家胡森將教育公平分為教育起點公平、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結果公平。教育起點上公平是指人人都不受種族、出身、性別、經濟地位、居住環境等條件的影響,入學機會的平等。教育過程公平是指使每個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受到平等地對待,包括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客觀是指資源投入,包括師資力量、學校內部的各種物質設施等。主觀因素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對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養程度不同的學生以平等對待。教育結果公平是相對于最后教育目標而言,要求學生走出校門時獲得相同的學業成就,消除不同社會出身的學生在起點上的差別,實現教育質量平等,目標層面上的平等。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這樣界定教育公平:所謂教育公平,其本質是對人的權利、尊嚴的進一步認識,是指人際間教育利益關系的反映、度量和評價,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或原則。
教育公平理念下師范生的培養
當前教師專業發展遠遠落后于課程改革的實踐,教師知識陳舊,整合知識能力低下;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心理(衛生)學知識缺乏;教學道德倫理知識需要改進等等。教師工作是一種學習的專業,學習的專業需要專業的學習。師范教育以培養合格的教師為己任的,師范生是未來教師的預備者,師范生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教育的質量。發展教育需要教師,現代教育公平理念的發展需要師范教育先行。
1.培養師范生確立公平的教育觀
教育公平理念倡導教育起點、教育過程、教育結果公平。教師是具體教育制度的執行者,能否運用當前先進的教育理念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成為其能否勝任教師崗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當前教育公平理念下,如何對師范生的專業知識、職業能力、師德情感的培養是師范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方面。
1)培養師范生正確的知識觀
一直以來,我國課堂教學持有的傳統的知識觀有兩種:權威主義知識觀和客觀主義知識觀。我國秦朝以來君主專制和宗法等級制長期盛行,使得權威主義知識觀在我國根深蒂固,認為知識是由于權力勢差產生的,只有身居高位者才能掌握真理,擁有知識,知識是權威的象征。這種知識觀使教學成為教師向學生灌輸形態的過程。客觀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少數人發現或發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這種知識觀指導下的教學觀認為教科書最有權威,教師分享著教科書的權威,學生只能服從教科書和教師。
公平教育理念下,師范教育要培養師范生樹立正確的知識觀。要有尊重學生創造知識、擁有知識的意識,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發展。學生也是知識的創造者,他們創造自己獨特的文化,他們的知識來源于心靈和日常生活的世界、文化等相互作用。
2)培養師范生正確的學生觀
學生觀就是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和態度,是對學生本質屬性的看法。學校教育的對象是學生,不管學生再年齡、性別、知識水平、道德社會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別,學生作為人的存在沒有差別的。在當下的教學實踐中,有許多教師受傳統學生觀、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把學生視為被動的、教育者管轄的對象,無視學生情感,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天賦潛能。傳統學生觀背離了教育公平理念的本質“對人的權利、尊嚴的進一步認識”,阻礙學生發展。
師范生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兼顧各種不同生理和社會屬性的學生,尊重多元化的學生,把學生當作獨立、完整、有尊嚴的個體看待,關愛每一個學生,使他們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3)培養師范生公平的評價觀
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標,運用可一定的技術和方法,通過系統的收集信息資料和分析整理,對教育教學進行測量、分析和評定,為提高教育質量和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學生評價是教師促進學生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傳統教育將學生視為被教育的對象,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多樣性。公平教育理念下應該培養師范生運用正確的教育評價制度、評價標準、評價工具,認識到學生多元的智力結構,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學生。
2.國家要合理分配投入師范教育的資源
影響我國教育公平的制度性原因是政府公共政策。政府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加劇現實中的教育不公,這種制度下的不公主要表現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公。我國的高等師范學校大多在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其分布結構使師范教育呈現出東西之間、城鄉之間、中心城市和地方之間的差距。我國現行的“分級管理、地方負責”教育投資體制進一步拉大了東西之間、城鄉之間教育資源配置上的差距,使師范教育在資源配置上呈現出地區不公平的現象,導致教育觀念、教師素質、科研能力等軟資源的失衡,進而影響師范生教育過程等的公平。
在教育公平理念下,國家應該合理配置師范教育資源,培養趨勢應向薄弱地區傾斜;加強政府對師范教育的經費投入,調整各級各類師范學校的投入比例,改善教學條件和辦學水平,促進高等師范學校在同類高校中地位的提升,為高等師范學校教學質量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高等師范教育的迫切需求,使師范類高校真正成為培養師資的搖籃。
目前階段,我國高校教育模式其中的主要缺陷是沒有根據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實質需要,重視書本知識忽略實際行動。如今的教育制度只是表面指出學生在大學學習階段的任務是死板的掌握各個學科的理論知識,課程的排版缺乏讓學生實踐社會,培養對社會做出全面、正確的判斷能力。各個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也是層次不齊,特別還有一些學校已經放棄了體育教學的這個課程,無法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
1.2學習因素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1)學習動機影響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所有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有一定的動機來激發的,學生學習的動機是加強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也是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觀因素。開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成功的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責任性。在于生活基礎和教育模式以及個人因素、思維方式和人性特點的不同,同一個學生在學習才中往往受多類的動機影響,年齡的變化、環境的改變,對學習動機發生變化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如果受到錯誤的思想動機或者間接的思想動機的影響時,學生自然就不會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學習效率影響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當今教育重點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在很多學校以學習成績為最終目的,以分數判高低,嚴重忽略體育活動,這樣反而是降低了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腦部活動非常激烈,消耗大量的體力。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受到體力消耗的影響導致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下降。根據研究發現,高校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身體健康、人際關系、焦慮、恐懼、敵對、偏激、抑郁、精神病化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有效學習。
1.3身體素質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在身體素質上存在著各種制約因素:諸如身體過度肥胖、先天發育不良造成的身材矮小,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造成的運動能力缺乏的學生群體
1.4心理因素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1)感情受到打擊
很多高校學生逐步進入了愛情的世界,無論是情趣相投,還是感情寄托,大學時代的愛情成功率不超過20%。大學生大部分缺乏獨立生活的意識,缺乏穩重的性格和冷靜的思考,感情失敗,心理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產生絕望和孤獨的心理,嚴重者直接走向極端。
2)獨生子女心理問題
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弱點大部分表現在獨特的個性和意識品質上,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任性、孤獨、意志薄弱等情況。這類學生不懂得與別人進行良好的心理交流,另外還有個通病怕吃苦、懶惰、受不了打擊、經不起挫折等等。
3)競爭壓力太大
改革開放的速度加快,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變大,高校學生開始擔心自己的前途問題。各類競爭壓力,學生如果失敗或者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產生自卑、消極的情緒。
1.5經濟因素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1)經濟困難影響體育項目的發展
新興時代的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已經對學習傳統的體育項目和教學內容產生了厭倦的心理,他們更多的是愿意挑戰有冒險性、時尚性、生活化的體育項目。比如,街舞、攀登、網球、跑酷、輪滑等項目,學校提供的體育場所和器械都非常有限,部分喜歡鍛煉的學生都去校外的健身俱樂部或者野外集訓營等收費的場所,貧困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參加這些活動。
2)經濟困難影響學生業余時間的支配
部分高校比較注重貧困生的問題,為這類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校內勤工儉學只能解決少部分學生的貧困,而且這類機會有限,所以很多學生進入社會,在社會上做家政服務、家教、或者運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在公司兼職,做產品的推銷等腦力型的工作來尋求更多的機會。這樣在某些方面確實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但是也基本上占用完了學生所有的業余時間,所以這些貧困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參加體育鍛煉。
2維護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權益做好體育教學的研究對策
2.1采用“成功體育”的教學方式來幫助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成功體育的教學方式要做到對學生負責,為學生積極開創條件,使每一個人在參加體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體育關鍵就是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的獲得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讓身心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挑戰新目標,不斷的積累如何獲得成功的過程和成功的感受,逐漸提高他們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他們敢于掌握運動技術的自信心。
2.2針對先天性因素不合適參加運動的弱勢群體進行康復式的體育教學課程
在眾多學生中有病痛、殘疾、肥胖、體質瘦弱的學生情況,針對這類學生開創康復式教學課程,促進學生在參加恢復健康的體育活動的同時,享受運動的樂趣、培養頑強的意志、客服自卑的心理、勇于挑戰困難的人生目標。在了解這類學生的基本情況后,可以開設比較輕靈的體育運動,如遠足、太極拳、五禽戲等傳統養生運動項目,同時多灌輸一些有關運動保健健康知識,讓這類學生慢慢掌握到簡單的急救措施和方法,針對心理上對體育課程存在抵觸的弱勢群體,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2.3在教育公平下維護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當今社會教育公平下,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權利作為學生群體的組成部分學校重視不夠,應該對此部分學生加強關愛,以他們的權益為主體,制定專門的教學規章制度,設置獨立的檢測體系。
2.3.1構建完善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問題教學管理體系
針對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問題,制定專門的教學大綱和豐富可行的教學課程安排;開創獨立的弱勢群體學生檢測體系,針對弱勢群體學生定期給予體質健康檢測、指導,幫助學生量身打造符合科學的個人體育鍛煉方案;加強體育保健課的教學。
2.3.2大學人文教育下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生命呵護
當今大學現狀都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一般都是關注正常學生,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沒有給與生命的關懷,教育是以育人為主,提升人的本質靈魂的傳授過程,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學會相互關心,尤其是普通學生對于弱勢群體學生的關懷,懂得照顧他人,學會欣賞生命,鼓勵生命和完善生命。在教育公平下,沒有人文關的大學教育是非常失敗的教育,從根本上忽視了對人的生命的呵護和完善,無法對生命給與價值的提升。呼吁全校師生共同營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生存的溫馨環境,提高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認識,加強校園內宣傳報道、播放有關弱勢群體的電暈,促使正常學生與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心理交流,充分考慮到弱勢群體的需要,體現大學教育下的人文關懷。
2.4和諧社會下維護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顯性教育力,主要指長輩、父母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影響的能力,包括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所持的教育思想和觀念,采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交流溝通能力等等。
1.1.1教養方式和方法偏頗
農村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教養一般呈現兩種極端的方式。一種是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所以對于孩子的教養一般采取放養式,任由孩子自然發展,不注重對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而另一種主流的教育方式便是“棍棒教育”。農村家長普遍認同不打不成才。在家庭生活中,只要子女出現過失或錯誤,家長不懂得如何理解孩子的錯誤并加以正確的引導,而較為普遍地采用打罵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家庭教育并沒有起到它應有的積極作用力,反而產生了偏離,形成教育的負作用力。
1.1.2交流溝通力低下
我國的農村留守兒童人數已經達到數千萬之多,對這些留守兒童的家庭來說,父母長期在外務工,不能經常陪在孩子身邊,直接導致這類家庭親子溝通的減少,客觀上使家長的溝通力的發揮受到限制,導致親子關系疏離。對于流動兒童或隨遷兒童而言,盡管他們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父母幾乎是從早到晚在外工作,工作量大,生活壓力大,回到家里幾乎沒精力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而且大部分父母缺乏與孩子的溝通技巧與能力。
1.2隱性教育力的缺失
1.2.1身教的影響力缺失
天才兒童卡爾•威特的父親曾說過:“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家長應該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諸多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的素質就是反應父母素質的一面鏡子。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大都沒能意識到身教的重要性,忽略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不少農村父母在孩子面前有酗酒、賭博、不務正業等不良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嚴重的還會導致父母身上的缺點在孩子身上得到繼承和放大,從而導致子女走上歧途。
1.2.2夢想力缺失
一個精神世界強大的人,會敢于做夢,敢于接受挑戰,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夢想。農村家長個人的思想相對閉塞,大多數農村家長普遍認為自己沒有文化、讀書少,這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永遠都走不出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機會擺脫這種命運。農村父母大多喪失了做夢的能力,不敢去擁有自己的夢想,夢想對于他們而言也許就是天方夜譚。作為父母都沒有屬于自己的夢想,沒有去追逐夢想的能力,安于現狀選擇聽從命運的安排,那孩子又何來勇氣與激情去大膽做夢,為了夢想去拼搏、努力奮斗呢?
1.2.3學習力缺失
當今社會強調的是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社會在迅速地發展,要想適應社會的發展,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那就必須將上進心和學習轉化成一種本能。農村父母忙于生計,沒有時間和精力通過學習去豐富自己的閑暇生活,甚至有很多家長沉溺于賭博中,不愿意也完全沒有意識去學習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久之,學習力便會越來越低下。
1.3物質環境推動力缺失
人是環境的產物,影響家庭教育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家庭的物質文化環境。農村家庭里的圖書量少得可憐,幾乎是空白的,其他的文化擺設,例如字畫、文房四寶等這些對于貧困的農村家庭來說更是天方夜譚。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家長們也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物質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力。很多農村家庭經濟富裕,但家里一片狼藉,更談不上文化氛圍。自然而然,家庭物質環境對兒童成長的推動力就顯得非常蒼白。
2農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歸因分析
2.1農村生活傳統中教育意識和觀念的先天性不足
家長的教育意識和觀念是形成家庭教育力的前提性因素。受經濟、文化、環境和歷史等因素影響,農村大多數父母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和教育所負有的不可替代的責任,父母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把孩子“教育成人”自然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因而當前我國的農村家庭教育出現一種“養教失衡”的狀態。這直接導致父母先天性缺失對孩子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教育能力。
2.2農村家長受教育水平較低
通常來說,家長的文化素養與家庭教育質量是成正比的。家長的文化素養越高,掌握的科學教育理念與知識就越多,更加重視子女的家庭教育,就越有利于幫助家長選擇正確、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能力就越強。這也正如馬克思與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樣:“子女的發展能力取決于父母的發展”。農村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自身文化素質有限,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識和文化知識,沒有能力很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導致家庭教育力的缺失。
2.3農村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落后
我國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普遍比較落后。在大多數農村家庭里,家長必須為生計和改善家庭條件而奔波,根本沒精力和時間來教育子女,家庭教育力也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農村家庭的父母也沒有多余的資金去購買相關的教育書籍開展自我學習或者參加家長培訓班來提升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教育力。也沒有多余的金錢來給子女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家長不能給子女購買必要的課外書籍來滿足孩子對課外知識的需求與渴望,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2.4農村家庭結構不利于教育力發揮
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以大家庭的模式生活,例如同宗家庭、主干家庭等。在這些大家庭里,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活動的時候,由于祖父母過于疼愛孩子,直接導致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對孩子的教育力受阻。同時大量的農民涌進城市,很多進城務工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給子女的祖父母、其他親戚,或者父母單方一個人來撫育,甚至有些把子女單獨留在農村,這都導致了農村家庭結構的改變。在這些特殊家庭里,直接限制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教育主體缺失,也有些祖父母教育力匱乏,對孩子沒有基本的管教能力。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力的缺失是農村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
2.5社會轉型導致農村家庭教育力弱化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長的觀念也朝多元化方向發展。父母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對孩子產生的教育影響力會有不同的效果與作用。父母觀念、觀點不一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這就會出現父母雙方教育力相互沖突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雙方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不僅會大打折扣,甚至不同的教育力會相互抵消,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不了積極的作用,相反有的孩子會在兩種相對的教育力的作用下,感到迷茫,無所適從,迷失自我。著名的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認為,不同地位群體之間通過長期的權力關系,在各種不同的領域形成了特定的社會資源與機會的分配原則。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分層也出現多元化趨勢,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源與機會也不同。農村家長大多從事體力勞動,處于社會底層,因而他們所掌握的社會資源與機會都比較少,缺少足夠的資源與機會來提升自身的教育力。
2.6農村社區文化的稀缺
我國幾千年來傳統的、相對狹隘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對農村社區的文化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無法給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環境。農村家長由于農村枯燥、單一的文化環境,其娛樂方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農村家長的娛樂方式主要就是看電視、打牌,那么他們的子女受其父母的影響,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有些家長喜歡打牌,其子女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迷戀上賭博,同時由于父母喜歡打牌,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讓他們干什么,甚至為了不讓孩子影響自己打牌,就讓孩子沒有節制地看電視、玩手機或者上網。
3提升農村家庭教育力的策略
改善農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現狀,首先得提升農村家長的教育能力與素質,也需要改善農村環境,為農村家庭教育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持,從而真正地提升農村家庭教育力,為農村孩子創造能夠全面、健康成長和發展的大環境。
3.1提升家長素質,更新教育觀念
21世紀人類已經進入學習型社會。農村家長由于先天與后天的雙重不足,更加迫切地需要學習新的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與文化涵養。家長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思想觀念和教育觀念都會得到改進。家長只有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意識地去培養教育孩子,從根本上改變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現狀,為子女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促進子女各方面健康發展。
3.2學校加強指導,增進家校聯系
孩子的教育只有學校與家庭良好合作,才能發揮最佳的教育效果。學校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讓家長了解到學校教育的內容與責任,并向家長宣傳當前最新的教育理念,給家長提供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學校和老師應定期和家長保持各種形式的聯系,讓家長隨時了解子女的在校情況,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共同解決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而家長也可以及時向學校和老師溝通交流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現,遇到孩子教育上的問題,可以和學校、老師共同探討。通過家校合作,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力的重要性,并在學校的指導幫助下提高家庭教育力。
3.3加大農村資源投入,增強物質推動力
政府應當進一步落實各種惠農政策,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實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環境,加大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各級政府要為農村的家庭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彌補農村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外在環境、物質推動力的不足。當地政府可在農村建設小型圖書館,滿足孩子對課外書籍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輕農村父母在這方面的經濟負擔。另外,農村不像城市里有那么多的教育資源可供父母選擇,因此當地政府可以和學校共同開辦各類免費興趣班,滿足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時彌補父母在這方面教育能力的不足。
1.從教育起點的不公平來看,戶籍制度限制了部分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權
教育起點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直接反映,它是人們在接受教育時所最先接觸到的與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教育問題。目前我國的義務教育體制是以戶籍制為基礎,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模式。適齡兒童普及義務教育的工作由戶口所在地負責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也由地方政府承擔。農民工子女離開農村后,沒有流入地的常住戶口,往往無法享受流入地政府財政負擔的義務教育經費,就無法像流入地兒童那樣進入公立學校就讀。后來由于國家的政策調整及相關法規的陸續出臺,公立學校原則上不排斥農民工子女入學,但必須交納一定的借讀費、贊助費。由此看來,在現行的義務教育體制下,農民工子女與流入地的兒童不可能享有同等的教育機會。
2.從教育過程的不公平來看,主要體現在公立學校和農民工子弟學校教育質量上的差異
教育起點的不公平是無法消除的,因為人們無法做到經濟上和社會上的絕對平等。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教育公平的主要可操作層面的教育過程的平等,這主要體現在教育質量的差異上。面對“沒有城市戶口”、“收費高”兩大攔路虎,多數農民工子女只能進入專門招收農民工子女的民工子弟學校,但這類學校的弊端很多。如缺乏最基本的辦學條件、消防設施不具備、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和衛生隱患、辦學者和教師素質較差、學校開設科目不完整、部分學校除了語文和數學以外,其他科目課程的教學均不能確保,學生使用的依然是以前的五年制教材等等。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辦學條件還是教學質量,此類學校都無法與公立學校相提并論,從而使農民工子女的學習質量沒有保證,素質也得不到全面提高。
3.從教育結果的不公平來看,缺乏良好的正規教育阻礙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無論是教育起點公平也好,還是教育過程公平也好,教育公平最終還是要體現在教育結果的公平上。在現代社會中,正規教育程度正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可在現實條件下,一方面少數社會精英占據著國家和城市最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使得自己的下一代能夠繼續他們的社會精英身份和繼續他們的優越生活;另一方面,在社會底層的農民工們,為了使自己的后代能夠盡快擺脫現實的卑微地位,獲得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的上升,從而想方設法獲取子女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但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教育起點、教育過程的不公平,部分人的“希望”只能成為“奢望”,從而陷入又一輪的貧困代際傳遞中,家庭收入低=沒錢提供教育=子女教育水平低=子女就業機會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低收入者產生。由此看來,缺乏教育既是貧困的原因,又成為貧困的結果。二、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失衡的原因
1.戶籍管理體制不合理
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問題本身是現行的戶籍制度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產物。由于我國長期以來的戶籍制度對人口給予了人為劃分,即把人口分為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這種制度人為的造成了城鄉分割的局面,同時還直接導致了城鄉居民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社會和經濟政策的不同。就義務教育領域而言,正是由于城鄉戶籍制度的存在,才造成農民工子女在城市中無法得到與城市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權利,戶口成為他們在城市中公平地生存和發展的“瓶頸”。這種情況表明,戶籍管理體制的城鄉分割已嚴重落后于社會需要,不能適應在改革中急劇變化的城鄉關系,以及人口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社會現實。
2.義務教育體制的缺陷
我國現行的“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義務教育體制規定了適齡兒童應在戶口所在地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所需教育經費由當地政府負責籌措。目前我國城市適齡兒童的義務教育經費基本上由各級政府負責,而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則由鄉鎮政府以教育統籌的方式向農民征收,相當于農民自己掏錢解決法律要求的義務教育。但現實中,農民工離開農村后,他們流入地的城市財政中在義務教育經費里沒有包括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這項經費,從而使其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經費在我國目前的義務教育體制中出現了一個真空地帶。一方面,他們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他們又沒有資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優待。如果增加了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即要增加財政的支出,還會拉低已經被人為高估的教育水準,這必然會影響到政府部門的政績和形象。再者地方政府如果按照本市學生人均教育經費的撥款標準,那么用在農民工子女身上的教育投入無疑會變成當地政府財政的巨大開支,僅靠當地政府籌措,壓力很大。
3.民工子弟學校師資力量薄弱
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人員的素質低是影響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這類學校的師資人員,既無教學經歷,更無教師資格證書,有的自身不過初中水平,根本不具備任何任職條件。民工中流傳過這樣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校長。”意思是殺豬賣肉的,辦起了學校也可搖身變為校長。“半路出家”辦教育,既無資質,又少有人“充電”進行深造,多數人只是將辦學作為自己賺錢的一條“捷徑”。同時,教師隊伍的專業結構也是很成問題的,特別是初中,專業對口的教師很少,絕大部分教師從教的并不是他本身所學的專業,對教育學、心理學、教學論等更是從未接觸過,之所以從事教育這一行業,只是為了有份穩定的工作。三、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問題的對策研究
教育公平作為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原則之一,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以致成為“兩會”的重點問題之一。誠然,就現實條件而言,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實現受到諸多限制,但是我們必須通過以下途徑盡快解決這一問題。
1.改革戶籍制度,實現城鄉一體化
戶籍管理體制改革是農民工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盡管近年來戶籍管理體制有所松動,但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革。直到20世紀90年代后期,戶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導向仍然是:放開小城鎮戶籍,對大中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進行嚴格控制。筆者認為,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問題的根本之策就在于從我國的現狀出發,徹底進行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全新戶籍制度,根本改變“同居一城,群體隔離”的局面。
2.改革義務教育經費的分配方式,實行“教育券”制度
發放教育券是20世紀90年代
以來美國公共教育改革實現私有化與市場化過程中流行起來的一種新的教育資助方式。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人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最早提出了“教育券”(schoolvoucher)理論。弗里德曼所提出的“教育券”制度是指:政府將用于教育的公共經費以券的形式直接發給學生或家長,而不是發給學校;學生自由選擇學校并用教育券支付學費和相關費用;學校則向政府兌取與券值相等的現金流入。這樣學生可憑教育券到任何一所政府認可的學校就讀。同時,學校之間也會因為學生掌握充分的主動權而增加競爭,從而提高學校教育的整體質量。采取這項制度關鍵是保證了農民工子女教育經費的落實。學生自主選擇學校,也有助于打破地區和戶籍的限制,為農民工子女入學提供了條件。這無疑是保證教育公平的一項十分有借鑒意義的措施。
3.公立學校要承擔起接收農民工子女入學的重要任務
在公立學校就學是承認農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的合法地位的重要標志,擁有平等的入學機會體現了社會公平,是其公民權利的積極體現。公立學校要充分挖掘潛力,擴大招生容量,盡可能多地接收農民工子女就學。學校要加強收費管理、降低收費標準、減少收費項目,對特困學生應酌情減免費用,通過設立助學金、免費提供教科書、捐贈學習用品等辦法,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就學。
4.加強培養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師資水平
提高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師資水平,首先要提高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師待遇,例如戶口、住房、高薪等現實問題,以便吸收到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學人才。其次可采取結對幫扶的形式,請民工子弟學校的教師來參加公立學校舉辦的公開課及教研活動,或者送教到校,實行校長委任制和骨干教師支教制的措施。委任公立學校的校長及多名骨干教師去民工子弟學校進行管理、教學(其工資待遇仍由原校負責)。最后政府還可與師范院校聯手。各大師范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每年都有近半年的實習時間,政府可以倡議大學生進行義務支教活動,讓部分大學生到民工子弟學校進行實習(時間上錯開),這樣既解決了部分大學生聯系實習單位難的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這類學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局面。
摘要: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問題日益成為我國教育界面臨的突出問題,以致成為“兩會”的重點問題之一。目前我國約有2000萬左右的農民工子女處于流動之中,這當中有9.3℅的學齡兒童處于失學狀態。如何處理好這一游離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社會邊緣群體的教育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民工子女的健康發展,也關系到和諧社會的構建及國家的長治久安。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民工潮
20世紀80年代的“民工潮”造就了中國日益龐大的進城務工的農民群體。據統計,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流動人口總數僅為200萬人左右,迄今為止已超過1.2億,短短20余年間,流動人口總數增幅達60倍左右。伴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大量涌人,他們的適齡子女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受教育群體,農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應運而生。
參考文獻:
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教育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學校作為義務教育的主要承擔人,可以為農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工具性支持。例如,設立農民工子女獎助金制度,每年給予一定額度的學雜費減免等。筆者所在的學校,針對一部分農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監護方面存在缺失,一些孩子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現象,就特別建立了“農民工子女之家”,不僅有專職輪崗教師指導孩子們的學習,更為他們提供文藝課程教育,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學校環境。這種方式在實踐操作中廣受好評。教師作為義務教育的主要執行人,為農民工子女提供直接幫扶。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及時為他們釋疑解難,以達到感染、培養的教育目的;課后對各班學生實行“包保制度”,建立成長檔案,將學生完成學業、社會實踐、遵守紀律的情況填寫到“學生成長卡”,每周交由學生帶給家長,及時讓家長了解情況,也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補償活動。
2制定補償政策,維護教育結果公平
教育結果公平是教育質量優劣的集中體現,取決于政府無差別地配置教育資源和教師對受教育者的無差別教育。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談及教育結果公平時指出:“為了實現教育結果的真正公平,社會必須更多地關注那些天賦不足和社會身份較低的人們”。因此,在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時,還應充分發揮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能動性。在我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政府已制定和實施了多項政策,如2003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規定由農民工流入地政府負責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斷規范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收費標準。此《意見》給農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提供義務教育給予政策引導,但部分地區也存在將問題推給地方政府的嫌疑,在地方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無差別地接納農民工子女,這無疑需要政府更多的補償政策來實現。
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無差別教育的實施,首先需要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教育主管部門在選聘時要嚴格把關,全面推進教師的聘任和考核淘汰制,激發教師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其次,不斷鼓勵教師深入農村偏遠地區任教,拓寬農村教師來源渠道,不斷縮小農村與城市教育質量差異。
1.2政策條件:待遇同城化,促進城區教師流向農村相比于前2個方面,農村教師的隊伍建設也是解決城鄉間教育公平應該注重的問題,從現實來講,農村教師的待遇、生活環境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都遠遠落后城市教師,導致優秀教師向城鎮或其他省市的發達地區流動,向待遇好、發展空間大的學校流動。此外,一些邊遠地區還存在低薪聘請代課老師的現象,目前,全國還有20多萬名代課教師,他們中絕大多數工資收入水平低于在編教師,有的甚至不足在編教師工資的一半。所以農村地區經常完不成招聘計劃,骨干教師流失嚴重,還有有的地方因為財政困難“有編不補”,導致了偏遠山區面臨著“后繼無師”的困境。師資隊伍的建設關系到農村教育事業和經濟的發展,是當務之急。一方面,提高農村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擴充農村教師隊伍,需要靠農村教師的待遇和編制問題的解決。政府應該盡快制定科學的政策,增加農村教師的收入,從財政中拿出更多資金補助農村教師,徹底來個傾斜,收入高的跟城區拉開距離,翻上一番也未嘗不可,同時建立城鄉一致的教師編制。只有縮小了城鄉學校條件差異造成的收入和地位鴻溝,才能形成雙向教師交流機制,并從根本上達到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另一方面,出臺“一校兩區”的政策,將農村的學校并入市區的名校,成為一個校區,并將名校和農村學校進行捆綁式考核。“一校兩區”可以減少教師流動阻力,因為教師沒有身份區別,只有崗位區別。捆綁之下的兩個學校能夠統一人、財、物的資源,并有校長統一安排。教師、教學資源和教育理念自然會輸入農村。例如:成都的發展模式就遵循了這種“以城帶鄉———城鄉互動———城鄉一體”的發展戰略,是兼顧時間、空間、內容3個方面的實踐發展模式。
1.3社會方面:關注和幫助弱勢群體和弱勢地區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公平就是關注和幫助弱勢群體和弱勢地區。在我國,應讓各級財政部門設立困難家庭子女讀書救助專項資金,加大城鄉對口支援力度。大膽吸引企業參與農村教育建設,以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建立專項救助基金,吸引社會慈善資金來扶持農村學校的建設。此外,國家和社會應關注處境不利群體的受教育機會。
(二)心理問題使農民工子女與大學“擦肩而過”。農民工子女來到城市后,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全新的環境,城市的繁華取代了農村的破舊,城市的高樓大廈取代了農村的低矮草房,城市商品的琳瑯滿目取代了農村的凋零蕭條,這一切對農民工子女來說都是新鮮的,但在開闊眼界的同時,他們的生活習慣、民俗風情等與城市孩子完全不同,如語言等諸多問題困擾著他們,在屢屢受挫的情況下,農民工子女卻想極力維護自尊。為了減少傷害,他們常常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愛與人溝通,沉默不語,遇到困難或委屈不找人傾訴,憋在心里,自我封閉。又由于生活的不穩定,家庭的貧困以及學習環境的簡陋給他們造成了陰影,與家境好、吃穿住行各方面生活條件優越的城市大學生相比,他們自慚形穢,加劇了農民工大學生的自卑感,別人的鄙夷和漠視使自己覺得低人一等,直不起腰板,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感。一份首都高校貧困農民工大學生狀況調查資料表明,有60%的大學生因貧困而感到羞愧難當;22.5%的貧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師生間善意的同情;42.2%的貧困生不愿意在媒體上公開求助,不愿意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生活相當封閉;40%的貧困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不高;近20%的貧困生由于貧困而對社會持極端的觀點,影響了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他們會對金錢產生一種很大的欲望,他們會由于迫切想改變貧窮現狀而放棄上大學,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早點到社會上打工掙錢,因此而與大學擦肩而過。
二、對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大學問題的對策思考
(一)降低高等學校收費標準,切實減輕農民工家長經濟負擔。降低高校學費后,國家應逐步增加高校教育經費。高校也要進一步加強學校經費監管,堅決杜絕截留、挪用、擠占和濫用教育經費現象的發生,努力降低辦學成本。
(二)規范高校招生程序。高校招生應遵循公平原則,規范招生程序;加強自我約束,實行公示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同時在采取多元錄取機制時應考慮社會現實和公平保障條件,加大考測能力比重宜考慮各種復雜因素,在考測能力與公平客觀之間尋求平衡點,盡量多為弱勢群體的利益考慮。
(三)選擇合適的大學學校。農民工子女在選擇大學學校時,應該擺脫封建“官思想”的束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可以盡量報考一些免費師范院校或公費院校,為父母減輕學費負擔,也可以選擇上一所職業技校,掌握一門核心技術,做到“術業有專攻”。有些農民工子女片面地為追求名牌大學而苦苦復讀,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增加了父母的負擔,而且浪費了自己的大好青春。所以,農民工子女務必應從自身實際出發,放寬視野,全面分析社會需要和時代特征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
(四)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依據農民工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應引導教育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勤奮刻苦,自強不息,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古訓自勉,敢于面對現實,把主要精力用于學習,用知識豐富自己,武裝自己;要根據他們的性格、家庭背景、情趣、愛好、個人經歷等有針對性地進行說服和開導;教師和學生都不能對農民工大學生有任何偏見,在學習上要支持和幫助他們,在集體活動中要鼓勵他們參加或放手讓他們去組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把他們塑造成能獨立進行道德判斷抉擇、道德自律并自覺承擔道德責任的人。
(五)大力加強輿論宣傳。農民工子女上大學難的問題是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新情況新問題,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全局性。引導媒體在關注存在問題和不足的同時,應加大對我國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大學問題的正面宣傳力度,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宣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校在農民工子女上大學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宣傳社會各界對農民工子女入學后的各種關愛行動,關注農民工子女入學后的學習、生活情況,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農民工子女上大學的問題,為農民工子女快樂生活、健康成才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1.公民的平等權利方面
中國的公共圖書館提供免費的館藏資源,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然而人們并沒有真正享有公平的教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中國圖書館人均圖書占有率和流通量均落后于世界其他國家。據統計,英國有約58%的人口擁有圖書館借書證。63%的美國成年人是公共圖書館的持卡讀者,美國圖書館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來多年保持增長勢頭。而在中國持有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讀者證的人僅占總人口4.8%。雖然公共圖書館已多年免費向全民開放,但是需要知識的老百姓,特別是弱勢群體還不了解這個信息,即使進入圖書館也不知道如何獲取所需知識。這就導致他們沒有充分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享受不到應有的圖書館服務,仍然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第二,公共圖書館的免費機制存在諸多不公平因素。一方面,由于知識貧困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機會較少,所以知識階層、高收入人群這些常去者占有了他們的資源;另一方面,讀者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距,導致他們獲取相同知識與信息出現不公平。正如蔣永福教授所說:機會平等并不是消除不平等的“靈丹妙藥”,其原因在于機會平等對那些沒有能力利用機會的人來說等于是一種“無機會”。要想真正實現信息公平,必須在信息權利平等的基礎上實現信息能力平等。第三,圖書館在人口覆蓋率和地域輻射度方面設置不合理。一些歐美國家規定建設一個圖書館應在1.5km半徑內,人們從住地最遠出行10~15分鐘應能找到一個圖書館。而中國以方便全民閱讀為目的的近距離社區圖書館的規模還滿足不了公眾需求。學生、教師、學者等知識需求大的人群往往是省、市級大型公共圖書館的主流讀者,占當地人口比重大的其他人群因地域限制、距離遠、時間長等原因,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不高,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從而造成圖書資源閑置、大量讀者流失。
2.圖書館自身建設方面
圖書館建設包括館舍、藏書、設施、人員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資金持續投入。各地區圖書館由于多年在城市和農村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政策導向以及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致使自身建設的投入各不相同,造成了迥異的發展結果。有些圖書館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投資巨大,已成為現代城市的地標式建筑;有些圖書館規模很小,發展前景慘淡,因得不到有關部門重視面臨關門;有的圖書館資金充足,每年有高達千萬的巨額購書經費,而有的圖書館由于經費緊張,只能訂購幾種常用報刊,致使館藏資源不斷減少;更有偏遠的西部圖書館“一年只訂了一份廣播電視報,一年未買一本書”。此外,各地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也因種種原因差距頗大,處于不公平狀態。
二、圖書館教育公平缺失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
在和諧社會里人們應具有和諧地處理各種復雜關系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社會始終處于和諧的狀態之中。人們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是這種能力的決定因素之一,所以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中心,其教育公平的缺失必然會對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不良影響。第一,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形成知識、信息獲取的“馬太效應”,從而加大了社會群體的兩極分化。雖然隨著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我國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狀況在不斷改善,但為了自身更好地發展人們仍需繼續接受不同形式的“再教育”。比如,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人們不斷地提高學歷以及專業技能水平。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人們不斷更新原有的觀念和知識、技能等。這些都離不開充足的知識和信息的獲取。圖書館是這些知識和信息的主要來源。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產生了差距,形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在知識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財富的今天,知識量和信息量獲得越多的人則會在事業上有長足的發展,擁有豐厚的收入,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良好的生活品質等,獲得少者則處于相反的境況,這就直接導致個人發展出現差距,逐漸形成社會群體的兩極分化。第二,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加重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產生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圖書館擁有不同形式的海量知識,具有與時俱進地更新知識的能力。人們受教育離不開獲得新鮮又充足的知識,所以圖書館就是除校園之外的另一個全民受教育陣地。在這里每個公民都有平等的分享館藏資源的權利,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無限度地獲取知識。然而,各地圖書館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滿足讀者平等地獲取館藏資源的要求,這使得民眾享受不到應有的教育資源,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逐漸形成了教育資源配置失衡的局面,加劇了國民再教育的不公平。第三,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擴大貧富差別,加劇權力傾斜,進而影響社會安定團結和穩定發展。圖書館是一個信息源,大量資金的投入以及高素質人員的配備等決定了它會源源不斷地積累更多的信息。隨著社會日新月異地發展,人們對擁有信息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會選擇從圖書館獲得更多的信息以謀求事業的長足發展。信息富有者會不斷地提高能力,獲得可觀的收入,因逐漸地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而位居要職。信息貧困者的命運則恰恰相反。這使得原來同一起跑線的人逐漸產生貧富差距及權力差距。信息貧困者容易產生不滿和怨恨,進而危及社會的安定團結及發展的穩定性。第四,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阻礙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英國科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圖書館的海量資源決定了其天生就被賦予了一種教育職能,是改善國民素質的最佳教育陣地。我國的實際情況是全體國民的素質參差不齊,與其他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所以圖書館就發揮了提高國民素質的作用。圖書館公平的缺失剝奪了一些人受教育的機會,他們的素質也喪失了再次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從而影響了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成為理論界研究的熱點,高等教育的公平與效率將不再是兩難的抉擇。近來,按照研究內容,大致分為如下三個方面:教育公平與效率關系、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原因與對策分析、國家教育公平與效率的比較。毫無疑問,以上研究豐富和深化了教育公平與效率的理論,但在研究視角上存在缺陷。
一、教育公平的定義
所謂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范或原則。這里所說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會整體的發展和穩定,符合社會成員的個體發展和需要,并從兩者的辨證關系出發來統一配置教育資源。
教育公平的觀念源遠流長,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從歷史上看,古希臘的大思想家柏拉圖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亞里士多德則首先提出通過法律保證自由公民的教育權利。在兩千年前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無類”的樸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資產階級致力于尋求教育公平,18世紀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國家轉化為立法措施,在法律上確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機會。而我國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舉考試制度同樣也體現了一種教育公平的理念。因此,我們可以說,教育公平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含義。它既是對社會現實的一種反映,也是對社會現實的一種超越,是社會現實與教育理想的統一,具有特定的歷史意義,包括它的歷史合理性和歷史局限性。
教育公平應具有三個層次:
(1)確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2)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
(3)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的相對均等,即每個學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達到一個最基本的標準,包括學生的學業成績上的實質性公平及教育質量公平、目標層面上的平等。其中,確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是前提和基礎,提供相對平等的受教育機會和機會是進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機會和教育效果相對均等的前提。而通常,這三個層次被概括為: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
此外,對教育公平的正確認識還包括:教育公平的發展有一定的相對性和追求教育公平與追求教育效率是統一的這兩個方面。
二、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相關但不直接相涉
根據對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內涵的理解,我們認為教育公平與效率作為衡量教育發展的兩種尺度必然有著內在的聯系,但二者又有其各自獨立的內涵和意義。前者決定了教育公平與效率在總的程度上有一定限度的相關,而后者基于教育公平與效率的互不替代性和影響因素的不同,決定了教育公平與效率的不同。
(一)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的總體相關性
總體來看,教育公平與效率二者不但沒有互斥性,而且還有相互包含的一面,二者都是對方衡量自身高低的一個基本標準:一方面,沒有毫無公平的效率、也沒有毫無效率的公平,效率不能脫離公平來衡量。在衡量教育制度、政策有無效率時,必須考慮到教育對社會公平狀態的影響;另一方面,公平也不能脫離效率來衡量,在衡量某種教育政策、制度究竟是否公平時。也必須考慮到教育政策對教育的社會效率狀況的影響。教育公平本身就隱含有教育效率的意義,教育效率也體現著教育公平的價值,二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相輔相成。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看,教育效率的提高既為教育公平準備了物質條件,又為教育公平營造了良好的精神氛圍和輿論環境。追求效率與公平是人類社會的兩大實踐原則,一個國家和社會教育的全面進步必須包括效率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教育公平狀況的不斷改善。這是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二者具有的內在的統一性與一致性。
(二)教育公平與效率不存在必然對應關系
從教育公平與效率的內涵來看,二者是不同的概念,并不能互相解釋,是不可通約的。教育公平與效率是辦教育所追求的兩個不同的目標。如果把國家和社會辦教育所要取得的回報稱為教育效用價值的話。那么,由于任何教育效用價值的創造都必須相應地投入或耗費一定數量的教育資源,作為這種投入與產出、耗費與創造的比率,效率在本質上可視為一種比較效用價值。在可供作為投入和耗費的教育資源給定的情況下,效率的高低決定著教育效用價值的增長速度,即教育效率越高,所產出或創造的教育回報價值就越大、越豐富。教育公平雖不能不包含效率成分,但由于形式方面的獨立性,它還包含了效率之外的內涵。教育公平與效率這兩種價值原則在涉及范圍上具有不對稱性。教育公平主要與包括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在內的教育效用價值的分配有關。衡量教育是否公平或能否增進公平,主要看教育制度和教育的發展情況能否導致教育效用價值的合理分配。 教育的公平并不是效率的提高所能自動給予的,教育的高效率僅僅是有助于教育資源的擴大而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實現。
三、教育公平的發展有一定的相對性
這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義上的絕對公平,它必然依賴一定的社會條件的存在,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人們對教育公平觀念的認識程度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原始社會的教育公平是一種涉及全體成員的低層次的公平;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教育則成為一種特權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間,廣大勞動人們的子女極少有受正規教育的權利和機會;工業社會以來,教育才逐漸走向大眾,人們對教育公平的認識才慢慢經歷了從起點的公平、過程的公平到結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們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類奮斗的方向與目標。
在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公平與效率往往處于難以兼得的沖突狀態。教育發展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但與社會、經濟領域不同的是,教育領域的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表明,在教育階段,這兩者的目標是高度重合的。即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教育公平問題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發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廣大兒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權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過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質量,即對教育品質的追求。因此,在教育權利平等的前提下,我們還必須經過高度篩選、分流的教育制度,著重考慮經濟的合理性,要求在資源配置和教學過程中,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時,又以承認個體差異、發展的不平衡為前提,給每一個兒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最終保證他們教育過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質量。
事實上,進入21世紀后,西方學術界便提出了“給每一個人平等的機會,并不是指名義上的平等──機會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個人都能受到適當的教育,而且這種教育的進度和方法是適合每個人的特點的”的觀點,這也就意味著教育公平是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并突出學生作為個體所具有的個性。
參考文獻
[1]石火學.教育政策視角下的教育公平與效率問題研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0,05.
[2]蔡秋梅.中國政府推進教育公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