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國近代史綱要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年來,大學生成績性別差異日益成為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熱點。筆者通過選擇測度學生成績性別差異方法,運用SPSS軟件對X大學軟件學院2012屆年至2014屆本科生成績、獎學金評定與學業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以客觀反映X大學軟件學院學生成績性別差異實際情況,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方向。
一、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數據來自X大學教務處所提供的軟件學院2012屆至2014屆學生大學四年學業成績,包括:課程成績、獎學金名單和學業完成情況。課程成績包括:初次考試成績與補考成績;獎學金分為:國家獎學金、一等、二等、三等和單項;學業完成情況分為:延遲留級、取消畢業證和取消學位證。將學生學業成績、獎學金名單與學業完成情況進行分類歸納,用SPSS與EXCEL統計分析完成。
二、統計分析
1.學業成績性別差異統計分析
2012屆學生在軍事理論與體育2課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生高,但軍事理論在男女生整體成績差異上不顯著且男生成績且方差大,而體育2男女生整體成績方差顯著且女生成績方差大;在體育1、基礎程序設計、高級語言、思想道德修養、體育3、語文、數據庫開發、網絡設計與開發、數據系統、人機互換、實訓、職業素養與畢業論文設計課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生低方差大,但成績整體差異不顯著;在線性代數、中國近代史綱要與高數1等41門課程上,女生整體成績比男生高而顯著且方差小;隨著課程數目與難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績差距進一步增加。2013屆學生在體育1課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整體成績差異不顯著;在軍事理論、形勢政策1、基礎程序設計、程序基礎設計實驗、高級語言、思想道德修養、形勢政策2、體育3、語文、數據庫開發、網絡設計與開發、人機互換、實訓與畢業論文設計課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績整體差異不顯著;在線性代數、中國近代史綱要與高數1等43門課程上,女生整體成績比男生高而顯著且方差小;隨著課程數目與難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績差距進一步增加。2014屆學生在體育1與體育2課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生高且方差小,但在體育1整體成績差異顯著,而體育2整體成績差異不顯著;在形勢政策1、程序基礎設計實驗、數據庫開發、網絡設計與開發、人機互換與畢業論文設計課程上,男生的平均成績比女學生低且方差大,但成績整體差異不顯著;在線性代數、中國近代史綱要與高數1等43門課程上,女生整體成績比男生高而顯著且方差小;隨著課程數目與難度的增加,男女生成績差距進一步增加。
從掛科情況來看, 在這三屆學生四年考試中男女生初次考試不及格人數與門數,以及補考成績不及格人數與門數,男生均比女生要多,而且兩者均在大學
二年級達到最大值,說明大學二年級課程數目與難度增加,男生與女生均在學習上遇到一定的難度,但是男生的難度顯得更大,適應性更差。詳細情況見下表1。
表1 學生考試掛科表
2.獎學金性別差異統計分析
從獎學金評定結果來看,在這三屆學生三年獎學金評定名單中,國家獎學金一直被女生壟斷,男女生獲得者數量比為0:9,而且在每屆中比例保持穩定0:1;一等獎學金、二等獎學金、三等獎學金與單項獎學金獲得者中也是女生占絕大多數,且每屆男女生對應等級獎學金獲獎比例隨年級增加而減少,即出現獎學金偏向女生的固化現象,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學生獎學金評定表
3.學業完成性別差異統計分析
從學業完成情況來看, 這三屆學生延遲留級學生、取消學位證學生與取消畢業證中男生人數均比女生多,通過計算可以得出,男女生在延遲留級、取消學位證與取消畢業證上均存在顯著差異,具體情況見下表3。
表3 學業完成情況表
三、結論分析
根據統計數據分析,可以得出:雖然X大學軟件學院作為典型的工科學院,學院男生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但在學業成績上幾乎全面敗于女生,從學業成績、掛科情況、獎學金與學業完成等角度來看,男生都比女生要差。對于此種現象,可能存在以下解釋:
女生學習努力程度與責任心均比男生強,女生好靜,男生好動,在大學自主支配時間后,女生會像高中那樣把時間更多投入到學習中去,而男生不再像高中那樣努力學習,且女生更喜歡接群學習,如:舍友或朋友一起學習,而男生很少會接群學習;男生不太擔心畢業和工作,沒有足夠重視學習,而女生在社會就業中受到歧視,努力在學校獲得更好的成績與獎勵,以期在將來考研或工作中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男生家庭經濟相對寬裕,父母投入較多,對獎學金不太感興趣,而且學校獎學金額度不大,特別是三等獎學金與單項獎學金對男生吸引力不足;輔導員日常工作不到位,居然有男生連續幾個學期掛科4門課以上,卻沒有給予必要幫助或與家長溝通;課程開設不合理,在前五個學期開設的課程過多過難,教學模式陳舊僵化,很難激起男生學習興趣,外加社團活動、學校比賽、選修與輔修等任務,而男生處理多任務的能力比女生差。因此,要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度并優化考試內容,培養男生學習興趣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輔導員對男生學習及生活的關注與幫助,科學安排每學期的教學科目與數量,提高獎學金金額以激勵男生學習,從而在根本上縮小或消除男女生學習成績的巨大差距。
參考文獻:
[1] 曹星,岳昌君. 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性別差異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68-72.
[2] 陳太博,畢新華. 大學生男女群體學業成績差異研究[J]. 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9(2):103-106.
[3] 郭叢斌,曾滿超,丁小浩. 中國高校理工類學生教育及就業狀況的性別差異[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4] 李文道,孫云曉,趙霞. 中國大學生國家獎學金獲獎者的性別差異研究[J]. 青年研究,2009(6):39-45.
作者簡介:
層
次
星期五(4月15日)
星期六(4月16日)
星期日(4月17日)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8:30—11:00)
下午
(2:00—4:30)
本
科
計算機及其應用080702
02324離散數學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326操作系統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25計算機系統結構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0015英語(二)
計算機網絡
080709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2335網絡操作系統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751計算機網絡安全 00023高等數學(工本)
04741計算機網絡原理
04742通信概論
00015英語(二)
建筑工程
080806 02439結構力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198線性代數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75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 02442鋼結構
00015英語(二)
漢語言文學
050105 00037美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813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
00819訓詁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0814中國古代文論選讀
00015英語(二)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1 00087英語翻譯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31英語語法 00832英語詞匯學
00016日語 00604英美文學選讀
會計
020204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60審計學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8資產評估
00015英語(二)
工商企業管理
020202 01051企業經營戰略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0061國家稅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53質量管理(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52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金融
020106 00139西方經濟學
00058市場營銷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54管理學原理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78銀行會計
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79保險學原理
0015英語(二)
市場營銷
020208 00139西方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185商品流通概論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0061國家稅收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150金融理論與實務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184市場營銷策劃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183消費經濟學
00015英語(二)
國際貿易
020110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00097外貿英語寫作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5844國際商務英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0096外刊經貿知識選讀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99涉外經濟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184線性代數(經管類)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18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 00015英語(二)
法律
030106 00264中國法律思想史
00249 國際私法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0258保險法
00167 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00233稅法
00015英語(二)
民商法
030116 08957法律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561世界貿易組織法 00865證劵法 05557物權法
05560破產法
公安管理
030401 00369警察倫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70刑事證據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61刑事偵查情報學
00371公安決策學
00859警察組織行為學
00015英語(二)
04729大學語文
監所管理
030109 00929勞動教養學 00931矯正教育學 00934中國監獄史
00930監所法律文書 00927中國司法制度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行政管理
030302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318公共政策
00024普通邏輯學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1848公務員制度 00034社會學概論
0092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00015英語(二)
教育管理
040107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453教育法學
00450教育評估與督導
00015英語(二)
教育學
040108 00452教育統計與測量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71認知心理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較教育 00453教育法學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小學教育
040112 06230小學藝術教育 00542文學概論(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2比較教育 03329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學前教育
040102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24普通邏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402學前教育史 00467課程與教學論
00015英語(二)
人力資源管理
020218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6092工作分析 00054管理學原理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041基礎會計學
06088管理思想史 00034社會學概論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00015英語(二)
機電一體化
080307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2199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2238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00015英語(二)
護理學
100702 03202內科護理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200預防醫學(二)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201護理學導論
04435老年護理學 03007急救護理學
03004社區護理學(一)
00015英語(二)
旅游管理
020210 06011旅游學概論 01868民族文化概論 00198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基礎教育
040120 00266社會心理學(一)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578中國小說史
04577中國通史
應用化學
081209 02521食品分析與檢驗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8306環境分析與監測 08291環境影響評價
軟件工程
080720 07028軟件測試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7172信息安全 07169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07171項目管理軟件
道路與橋梁工程
080807 06076結構設計原理
06078交通工程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82筑路機械及施工 06081隧道工程
06080高速公路
漢語言文學教育050113 06414漢語言文學教育學 00539中國古代文學(二)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541語言學概論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英語教育
050206 00830現代語言學 06425中學英語教學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832英語詞匯學 00600高級英語
地理教育
070702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2遙感概論 02105地理教育學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2099經濟地理學導論 02101區域科學原理
00015英語(二)
思想政治教
040202育 00481現代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00033當代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00312政治學概論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79當代資本主義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034社會學概論
00480中國傳統道德
歷史教育
060102 00771中國現(當)代史專題 00773世界現(當)代史專題 00321中國文化概論
00768中國古代經濟史 00413現代教育技術
06427西方文化史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0770中國近代史專題
00775歷史教育學
生物教育
070402 02084 組織胚胎學 02088 生物教育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081進化生物學 02077 中學生物教學法 00015英語(二)
02076 遺傳學(一)
法律教育
030113 04336教育法規概論 00227公司法 00249國際私法
00264中國法制思想史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167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信息技術教育080713 04345信息技術教育與研究方 01141信息技術與當代社會 04342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與 05181計算機網絡與遠程教育
計算機科學教育080745 02339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02328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02326操作系統 02336數據庫原理 00015英語(二)
數學教育
070102 02013初等數論 02011復變函數 02014微分幾何 00015英語(二)
物理教育
070202 02033數學物理方法 03218中學物理實驗研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化學教育學
070302 02056儀器分析 00413現代教育技 02059化學教育學
音樂教育
050408 0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00735音樂教育學 00732簡明配器法 07976音樂欣賞(二)
美術教育
050410 00745中國畫論 00742美術技法理論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體育教育
040302 00503體育教育學
應用電子技術
08073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5694制冷技術與控制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358單片機原理及應用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00015英語(二)
06541現代通信技術
英語翻譯
050134 05350中級英語筆譯 05384科技英語翻譯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5355商務英語翻譯 05351高級英語筆譯
汽車服務工程
082232 06904汽車保險與理賠 04444汽車鑒定與評估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447汽車維修工程 04946汽車發電機原理與汽車理論
制藥科學與工程
081204 03031藥物分析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9藥劑學 03026藥理學(二) 07781藥事管理(一)
藥學
100805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義務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3-00-02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自2007年開設以來,各高校對其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提出了許多教學模式。目前世界和中國都發生著巨大變化,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變化,對這些教學模式進行總結,探索未來努力的方向,顯得非常必要。
一、各種教學模式的探索
(一)教學組專題教學模式
北京大學采取的是這種教學模式,首先將《綱要》的教學內容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要求,設置成教學專題。每個教師承擔自己最熟悉的3至5個專題。除了課堂專題講授,還開展了其他的教學環節,豐富教學內容,活躍教學方式。學生成績主要由平時考勤、期中論文和期末開卷考試構成。這種模式教學風格多樣,增強了課堂的吸引力,同時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達到教學、科研的統一。[1]
(二)“MSD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指以現代化為課程主線,采用基礎課專題化的方式,發揮“綱要”多樣化教學的群集優勢這是以現代化為主線構建中國近現代史的教學模式,表明了教師的學術傾向,即認同“現代化范式”。[2]
(三)專題式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專題式講授是把內容分成若干專題由教師講授;參與式教學是采取多種教學形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就是通過對典型事例加以分析、講解、討論,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去指導實踐。實踐教學就是借助參觀探訪各種紅色革命資源引導學生由抽象走向感性。[3]
(四)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多種活動,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助,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合作,以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教學模式。綱要課互動式教學模式以教師的“先動”為基礎,以學生的“主動”為關鍵,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為重要環節。互動式教學對于改變大學“綱要”課堂單一、沉默的狀態,提高教學效果有重要的作用。[4]
(五)研究型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要想法設法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通過以研討的方式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基本史實和理論,學會用史學觀去理解、分析歷史和現實問題,并形成對中國近現代史的正確認識。包括以專題講授構建研究型教學內容、實施教學相長、雙向交流的研究型教學方法、改革傳統考核方式。[5]
(六)“整合式”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將知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為完整的教學過程,將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整合為完整的教學過程,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整合為完整的教學過程。[6]
(七)八環立體教學模式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是以歷史教育的形式承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由講、聽、看、讀、做、談、走、寫八個環節相結合,形成立體教學模式,該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了綱要課育人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7]
(八)“1+1+5”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包括:走出一個誤區――對這門課的特殊性質和功能的認識誤區,體現一個原則――“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創新五種教學方法,采用體驗式教學法、史論結合教學法、歷史人物教學法、影視教學法、情理交融教學法相結合。[8]
(九)立體化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綱要》的教學中建立以課堂教學為中心,自主性學習、實踐性學習、創新性學習“三位一體”的立體教學模式。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托圖書館和網絡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深化學習的過程;實踐性學習是指以“歷史劇”為基礎,以紅色資源為依托,結合校內校外的資源延伸學習的過程;創新性學習是師生之間和學生相互問交流探討,探索新問題,形成新觀點。[9]
(十)“劇情式”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將戲劇情節運用于教學中,使教學活動產生戲劇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模式。即通過結合本土歷史文化教學,穿插名人名言、家世、典故,插播電教短片,講解時事,開展課堂討論等教學興奮點,形成“劇情”,使學生感受到聽課的樂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獲得了思想升華。“劇情式”教學模式要求專題教學,每個專題一次課,如同戲劇上、下集,其內容邏輯完整、前后連貫。[10]
(十一)開放式教學模式
開放式教學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把課堂開放給學生,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過程;把課外開放給學生,使學生的疑惑及時得到解答;把考試開放給學生,使學生不再為分數而死記硬背。[11]
(十二)“設問一探求一反思一創新”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探究,在教師的“導”與學生的“探”的有機結合中,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對歷史有所感悟、思想有所升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終極目標的教學活動形式。[12]
(十三)體驗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要求教師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學科的特點,從課程教學的整體目標出發,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實踐使學生全方位的觸摸歷史,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實現知識與認識的內化。包括以情動情的課堂教學體驗模式、在歷史中體驗歷史的實踐教學體驗模式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教學效果。[13]
(十四)“因材施教”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學生群體特點,采取多種形式,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共同探討、研究、回答并解決時代、社會、人生中不斷碰到的難點、熱點問題。課堂教學實行個性化教學,課外注重加強實踐環節,實行課內課外兩個課堂相結合。[14]
二、對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模式探索的思考
(一)關于專題式教學模式
根據調查,現在多數高校采用專題式教學模式。
專題式教學模式又有兩種形式:一是專家專題型,即每個教師主講最擅長的幾部分,幾個老師輪流授課;二是內容專題型,即把內容轉化為若干專題,有一位老師通講。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優點在于這種教學模式解決了課時少與教材內容多的矛盾,突破了教材原有的章節結構,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教師可以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突出了教學重點,主題明確,注重宏觀把握和多維度分析,可以及時追蹤學術前沿,培養學生多維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是課程的前后聯系疏離,有脫節的危險。二是高估了大學生歷史知識水平,不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弱化了教書育人的作用。高校實施專題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減輕教師教學負擔,以便讓教師有更多時間搞科研,但這樣做付出的代價卻是,本來就少得可憐的師生交流機會更加減少。[15]三是專題設置不當,有的學校設置了23個專題,不知道在32個學時內如何完成這么多的專題任務。
(二)關于評價體系
不少學校配合教學模式,對于評價方式和手段上也做了不少探索。一般實行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成績主要由學生出勤、平時作業和課堂討論等組成,權重不高,期末考試權重大,采用開卷方式,注重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模式重點還是在期末考試,還是容易造成學生背教材的局面,不利于達到教學目的。應該加大過程考核的權重和增加考核方式,弱化期末考試的重要性。
(三)實踐教學不足
在《綱要》課中采用實踐教學可以改變以往單純傳授思想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促進思想內化。目前實踐教學方式主要有觀看歷史題材的視頻、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請老革命作報告、組織學生演講學習心得等。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一定作用,但有兩個問題需要克服,一是時間問題,給予綱要課的學時有限,如何安排?二是資金問題,這需要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綱要》課教學的根本目的不是考試,而是對大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具有創新能力和富有個性的公民。因此,綱要教學模式的探索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學校的真正重視和投入以及社會環境良性化。
參考文獻:
[1]王久高.“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組專題教學模式――以北京大學為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3):91-94.
[2]徐奉臻.MSD教學模式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2):135-137.
[3]郭國祥.“問題意識’’培養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創新――武漢理工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學術論壇,2011,(3):197-200.
[4]李勤.“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互動式教學模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8):53-54.
[5]徐建華.“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研究型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11,(6):101-103.
[6]謝毓潔,李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整合式”教學模式初探[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6):84-87.
[7]馬敏,王坤慶,王繼新.“三結合整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踐[J].教育研究,2009,(3):105-106.
[8]張小媚,劉加洪.《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八環立體教學模式探索[J].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9,(1):97-100.
[9]韓淑杰.《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1,(1):99-100.
[10]蔡定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立體化教學模式探析[J].滄桑,2011,(1):143-144.
[11]唐長久,蔣艷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劇情式”教學模式的探索――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例[J].中國電力教育,2010,(22):59-60.
[12]朱曉鴻.開放式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實踐探索――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為例[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1):167-169.
[13]李希影.試論設問一探求一反思一創新四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168-171.
2015-10-17[下午(14:30-17:00)]
2015-10-18[上午(09:00-11:30)]
2015-10-18[下午(14:30-17:00)]
020201 工商企業管理(專科)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47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48國際企業管理 00145生產與作業管理 020203 會計(專科) 00157管理會計(一) 00070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00155中級財務會計
00156成本會計 020205 人力資源管理(專科) 00147人力資源管理(一)
00163管理心理學
00165勞動就業概論 00164勞動經濟學
03954現代公文寫作 00166企業勞動工資管理 020228 物流管理(專科)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0020高等數學(一) 00041基礎會計學 00012英語(一)
05372國際物流導論 020245 酒店管理(專科) 03961賓館前廳與客房操作 03963酒店管理實務 020313 銷售管理(專科) 10492銷售管理學
10496零售管理 10498網絡銷售
10510連鎖與特許經營管理 10494促銷管理 030112 法律(基礎科段)(專科) 00242民法學
00247國際法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5679憲法學 00223中國法制史
00245刑法學
00261行政法學 00243民事訴訟法學
00260刑事訴訟法學
04729大學語文 00244經濟法概論
05677法理學 030116 民商法(本科段) 05559海商法 05558侵權行為法 030301 行政管理(專科) 00147人力資源管理(一)
00292市政學 00107現代管理學
00341公文寫作與處理 03350社會研究方法 040101 學前教育(專科) 00384學前心理學
00389學前教育科學研究 00387幼兒園組織與管理 00383學前教育學 050114 漢語言文學(基礎科段)(專科)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0024普通邏輯
00031心理學
00529文學概論(一)
00535現代漢語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0429教育學(一)
00530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
00536古代漢語 00506寫作(一)
00531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
00534外國文學作品選 00532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
00533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中學教育類(專科) 90024普通邏輯
90037美學
90087英語翻譯
90441多媒體教學系統
90483科學思維方法論
90495體育保健學
90540外國文學史
90600高級英語
90735音樂教育學
90742美術技法理論
90768中國古代經濟史
90774史學理論與方法
92010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一)
92054中級無機化學
92085細胞生物學
92102遙感概論
93709基本原理概論 90033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
90503體育教育學
90732簡明配器法
90770中國近代史專題
90830現代語言學
90831英語語法
92053結構化學
92079生態學概論
92084組織胚胎學
92103計量地理與地理信息系統
92200現代設計方法
93204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二)
96414漢語言文學教育學
96421中學英語教學研究
96518微機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術 90321中國文化概論
90466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90502體育管理學
9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9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90745中國畫論
90832英語詞匯學
92009抽象代數
92055中級有機化學
92101區域科學原理
92339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9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95543中學化學專題選講
96425中學英語課程教材教法
97976音樂欣賞(二) 90015英語(二)
90023高等數學(工本)
9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90501體育史
9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90541語言學概論
90603英語寫作
90604英美文學選讀
90733音樂分析與創作
90771中國現(當)代史專題
92018數學教育學
92051物理化學(二)
92105地理教育學
95630中學政治課專題選講
96417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技能訓練 050207 英語(基礎科段)(專科) 00595英語閱讀(一)
00596英語閱讀(二)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0795綜合英語(二) 00522英語國家概況
00597英語寫作基礎
04729大學語文 00794綜合英語(一) 050405 室內設計(專科)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0688設計概論 03954現代公文寫作 050454 動漫設計與制作(專科)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80306 機電一體化工程(專科) 02185機械設計基礎
02236可編程控制器原理與應用 02232電工技術基礎
02237自動控制系統及應用 080701 計算機及應用(專科) 02142數據結構導論
02316計算機應用技術
02318計算機組成原理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0022高等數學(工專)
00342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
04730電子技術基礎(三)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02198線性代數
03954現代公文寫作
04732微型計算機及接口技術 00012英語(一)
02120數據庫及其應用
02323操作系統概論 080759 計算機網絡及應用(專科) 03950網絡管理與維護 03952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 03944網絡技術基礎
03948網絡設計與組網 03946網絡設計與制作 080763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科)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3706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04747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 04737C++程序設計 080828 建筑工程(專科) 05394建筑物理 09062混凝土及砌體結構檢測技術 09064建筑材料及檢測技術 082236 工程造價(專科)(路橋方向) 03828建筑構造(一) 03940工程造價原理與編制 03941工程招投標與合同管理 090622 農村經濟與管理(專科) 01442鄉鎮行政管理 02557鄉鎮規劃與管理
03971經濟學基礎 05220市場營銷學(鄉鎮) 02541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 100701 護理學(專科) 00488健康教育學
02997護理學基礎 02903藥理學(一) 02998內科護理學(一) 02899生理學
03001外科護理學(一) 100801 藥學(專科) 03031藥物分析 03029藥劑學 02068人體解剖生理學 020106 金融(獨立本科段) 00058市場營銷學 00076國際金融 00077金融市場學
00078銀行會計學 00079保險學原理 020114 農業經濟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27農學概論
00128農業技術經濟學(一) 00134農業統計學 00129農業政策學(一) 00130作物栽培學(一) 020157 財務會計與審計(獨立本科段) 08119管理會計 06072企業財務審計
08130現代公司理財 00103證券投資學
08131財務分析與案例研究 06194內部審計 020202 工商企業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51企業經營戰略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53質量管理(一)
00154企業管理咨詢 00152組織行為學 020204 會計(獨立本科段) 00058市場營銷學
00162會計制度設計 00160審計學 00158資產評估
00161財務報表分析(一) 020208 市場營銷(獨立本科段) 00186國際商務談判 00149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00184市場營銷策劃 00098國際市場營銷學
00183消費經濟學 020210 旅游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99中外民俗 00198旅游企業投資與管理 020218 人力資源管理(獨立本科段) 06089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06090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06088管理思想史
06093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6091薪酬管理
06092工作分析 020229 物流管理(獨立本科段) 05375物流案例與實踐(二)
05379倉儲管理(二) 05376庫存管理(二) 05377采購與供應管理(二)
05380供應鏈管理 05373物流企業管理
05378運輸管理(二) 020230 公共事業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資源管理(一)
00318公共政策 05723非政府組織管理 05722公共經濟學 020261 工程財務管理(獨立本科段) 00162會計制度設計
05293國際工程與建設項目管理 05294稅務籌劃理論與實務 05292基本建設財務管理 00161財務報表分析(一)
06214西方財務管理 020279 工程管理(獨立本科段) 06289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 01850建筑施工技術
06087工程項目管理 08262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08263工程經濟學與項目融資 06962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 020302 酒店管理(獨立本科段) 04929旅游市場營銷
04932酒店客房管理 06124旅游文化學 06126旅游人力資源管理
08424酒店管理 04934現代酒店禮貌禮儀 020314 銷售管理(獨立本科段) 10500市場調研與銷售預測
10505銷售風險管理 10501銷售渠道管理 10507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10516銷售客戶管理 10503組織間銷售 030106 法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167勞動法 00226知識產權法
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30113 法律教育(獨立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國際經濟法概論 00167勞動法 00228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30302 行政管理學(獨立本科段) 00261行政法學
00315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組織理論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1848公務員制度 040102 學前教育(獨立本科段) 00398學前教育原理
00403學前兒童家庭教育 00881學前教育科學研究與論文寫作 00885學前教育診斷與咨詢 00399學前游戲論
00882學前教育心理學 040108 教育學(獨立本科段) 00465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
00469教育學原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8德育原理
00472比較教育 00453教育法學 040120 基礎教育(獨立本科段) 05683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06420中文工具書 04579中學語文教學法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獨立本科段) 00312政治學概論 050105 漢語言文學(本科段) 00540外國文學史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0541語言學概論 050113 漢語言文學教育(獨立本科段) 00540外國文學史 00538中國古代文學史(一)
00539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00537中國現代文學史
00541語言學概論 050134 英語翻譯(獨立本科段) 05349英漢語言文化比較 050201 英語(本科段) 00600高級英語 00832英語詞匯學 00603英語寫作
00604英美文學選讀 050206 英語教育(獨立本科段) 00087英語翻譯 00832英語詞匯學 00604英美文學選讀 050309 公共關系(獨立本科段) 00318公共政策
00320領導科學
03291人際關系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6089勞動關系與勞動法 03292公共關系口才
03297企業文化
03300現代媒體總論 03293現代談判學
03295國際公共關系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6093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00015英語(二)
00152組織行為學
03294公共關系案例
06091薪酬管理 050410 美術教育(獨立本科段)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50412 環境藝術設計(獨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70302 化學教育(獨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6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080109 采礦工程(獨立本科段) 08144計算機繪圖(一) 11939采礦學(二) 08146礦井提升運輸
08149礦山壓力及其控制 08139采掘機械
08147礦井通風與安全(二) 080307 機電一體化工程(獨立本科段) 02245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02240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2200現代設計方法 02238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 080313 模具設計與制造(獨立本科段) 02197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2243計算機軟件基礎(一)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080702 計算機及應用(獨立本科段) 02331數據結構 02326操作系統
04735數據庫系統原理 02325計算機系統結構 02333軟件工程 080705 電子工程(獨立本科段) 08315控制工程基礎 11165通信原理與系統 11162鎖相與頻率合成技術 080709 計算機網絡(獨立本科段) 02331數據結構
02335網絡操作系統 04735數據庫系統原理 04751計算機網絡安全 03142互聯網及其應用 080713 信息技術教育(獨立本科段)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466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02141計算機網絡技術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0015英語(二) 080720 軟件工程(獨立本科段) 07165軟件工程概論 07026網絡應用程序設計 07167多媒體計算機技術 080745 計算機科學教育(獨立本科段) 02326操作系統 080806 建筑工程(獨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結構設計 02446建筑設備 02404工程地質及土力學
02448建筑結構試驗 02447建筑經濟與企業管理 080807 道路與橋梁工程(獨立本科段) 06078交通工程(二)
06081隧道工程 06082筑路機械及施工 06079城市道路 06080高速公路 081204 制藥科學與工程(獨立本科段) 03031藥物分析 03029藥劑學
07780化學制藥工藝學 081209 應用化學(獨立本科段) 02066有機化學(二) 02483工業分析 081724 鐵路運輸管理(獨立本科段) 02375運籌學基礎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4453鐵路旅客運輸
06268工程數學
07113國際貨物運輸 07106鐵路運輸經濟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04454高速鐵路概論 00015英語(二)
00051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
05204鐵路財務管理 082213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獨立本科段) 02115信息管理基礎
02117信息組織 06385網絡信息檢索與利用 06627網頁制作與網站建設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02134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 082232 汽車服務工程(獨立本科段) 06895汽車節能技術 06906汽車運行材料 090102 農學(獨立本科段) 02676作物栽培生理
02679種子學 02678農業推廣學 06172耕作學 05226植物營養與施肥(農業) 090403 畜牧獸醫(獨立本科段) 02795動物營養與代謝病防治 02678農業推廣學
06773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學 02794動物遺傳育種學 11431動物衛生檢疫學 100702 護理學(獨立本科段) 03006護理管理學
03202內科護理學(二)
03203外科護理學(二) 03005護理教育導論
04435老年護理學 03004社區護理學(一)
03007急救護理學
03010婦產科護理學(二)
03011兒科護理學(二)
04436康復護理學 100805 藥學(獨立本科段) 06831藥理學(四) 01761藥劑學(二) 030401 公安管理(本科段) 00018計算機應用基礎
00369警察倫理學
00372公安信息學
03709基本原理概論 00235犯罪學(一)
00370刑事證據學 03708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2-001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主要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還有相應的其它理論課程。肩負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養高素質人才;對大學生進行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綜合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職責;起著教化人、培養人、塑造人的作用。
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普遍存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乏味。多以課堂教學為主,以教師主講為主,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互動少,學生主體性難以體現;教學針對性不強,聯系實際不夠。忽略青年學生自身特點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不能解釋和闡明現實社會現象和問題;教學內容不精練,重復現象比較嚴重;教學理論性強,對理論觀點泛泛而談,與現實生活脫節。教學普遍缺乏新鮮感、吸引力和感召力等問題。這使得許多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抽象、空洞,遠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因此在學生中,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態度大多是上課不投入,考前背重點,考后全忘記的狀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要求相去甚遠。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做了一些探索,采用“案例啟發教學法”、“課堂交流討論法”、“問題引入講解法”、“情感疏導教育法”,力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努力推動同學們將所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向實踐轉化,“進心、進腦”,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
1案例啟發教學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由于其學科體系的特點,本身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科學性、教育性和實踐性等特點。具有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轉化行為的教學任務,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它不僅要解決學生“知與不知”的問題,還要解決學生“知與信”“知與行”統一的問題。教學不僅要注重講清理論,更要思考如何能讓學生理解它是科學理論,對認識現實社會,對自己的人生實踐具有指導意義,并落實在生活實踐中。案例教學的目的是要克服教材內容的繁瑣,要求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蘊含著本質因素、根本因素、基礎因素的典型事例,使學生透過這種范例,掌握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案例”本身源自生活,又具有典型性,講起來,既形象又生動。在教學活動中,要講某一理論時,先從案例分析入手,會更具有吸引力和說服力,增強對理論的理解力和可信力。注重從案例分析再到基本理論的闡述,循序漸進,逐步深化,使課堂教學更具有感染力、生動性。啟發式教學,源于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說,其精神實質在于強調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激發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不斷探求新知;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動手,培養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想覺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
通過案例啟發教學法的運用,力求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原理通俗化,枯燥的理論趣味化。這一方法的運用,強調了教書與育人、解決具體問題與系統學習、掌握知識與培養能力、主體與客體的統一。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課堂交流討論法
即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應注意多采用課堂交流討論法。討論法是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圍繞某一理論或實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論辯,以求得正確認識得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能使信息多向傳遞反饋迅速,能調動每一個參與者的積極性,集思廣益。
我們常采用在每次課堂教學開始之始,先由教師提出與該堂課要講的主要內容相關的幾個問題,要求學生將所學理論和現實結合起來,談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說出理由。教師再對學生的發言做適當點評,由師生共同對話來完成教學任務。
目的:首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過程當中來,使課堂能更廣泛吸引學生。使學生在自由討論、激烈爭辯的氣氛中求得共識,獲得新知,激發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獨立思考和求異性思維的能力,學生對一個問題的分析,將會運用到很多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同時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第三,學生通過爭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求得共識,者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把握并且真正相信有關的理論觀點和科學結論。有利于促進懂、信、用的統一。第四,能鍛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使學生能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將實際問題上升到理論高度。通過這樣的教與學互動形式,使學生學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真正達到思維參與、情感參與、行為參與,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在教學活動中,深化對理論的理解與信仰。
3問題引入講解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問題引申出一系列要講的內容。在講解過程中,聯系學生舉出的典型例子和具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分析,同時,將理論與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進行講解,讓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問題和吸收內容。如《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每一章都選擇若干實踐的話題進行探討,或通過同學們課后準備的小品、游戲再現生活中的某種困境或需求,從而引發思考。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開展“讀懂課本,演繹精彩”的教學活動,任課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并將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分配給各小組。各小組通過自學、討論交流,按照老師的教學進度,分別在課堂上演繹學習內容。演繹形式可多樣化(如拍攝VCR、制作PPT、現場表演等)。
目的:讓學生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吸收更多的知識,使教學互進的作用充分發揮:即教師可融入學生的觀點進行分析,學生可吸收教師的新觀點;學生一邊聽老師講,一邊結合自己的思想思考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互相影響,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綜合素質,撞出思想的火花,讓學生找到靈感,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并使教學互動形式多元化,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4情感疏導教育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注重根據思想教育的特殊性,采用思想教育“灌輸與疏導”相結合的方法,既要毫不動搖地向學生進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和道德觀的正面灌輸。通過這種正面的宣傳教育,使受教育者接受理論的基本觀點,并用以指導行為。同時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時,在方法上又要符合學生身心特點,要遵循教育規律,對他們想不通的問題或錯誤的認識進行啟發和開導,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向正面轉化。堅持教學中的民主精神,循循善誘,積極疏導,創造條件,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注重課后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在班級中設立“導師制”,即將班級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派教師給予指導。更密切的關心學生思想和生活狀況,盡全力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付出真情與愛心,學生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在生活中教師以身作責,以行為、知識和人格力量,引導、培養學生道德自律精神,用理論指導自己的生活。
總之,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豐富課堂教學形式,使課堂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的純理論講授。使授課內容更科學、內涵更豐富,理論教授更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社會實際、學生思想實際。教學更受學生歡迎。通過教學形式的轉變,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通過互動式學習,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深化認識。并使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真正能讓學生獲得真知,能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提高思想覺悟和綜合素質。最終實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由純理論向實踐的轉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能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秀課程。
參考文獻
[1]何善亮.教育的本質:基于有效教學的分析 [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 (1)
1學校構建課外科研支持體系
教育部從2006年起設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支持計劃”,目的是通過科研項目引導大學生自主地訓練知識綜合和創新能力,一些關于“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支持計劃”的教學研究也已經開展[1-5]。該計劃主要針對大三學生,獲批的國家項目研究期為2年,學校項目研究期為1年,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但是,該計劃獨立于培養計劃之外,學生只能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因此,該計劃的實施和落實是個難點,主要表現在:(1)學生的學習任務重,能分配給項目研究的時間少;(2)學生仍處于學習階段,知識體系不完整;(3)屬于課外科研,時間零散。工科學生強調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必須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創新[6-8]。解決好課外科研和專業培養計劃在時間上的沖突問題,解決好科研過程的嚴謹性和課外科研管理的松散性問題,是課外科研健康發展的基礎。在學院的支持下,項目組從2008年開始,以“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支持計劃”為平臺,構建完成了課外科研支持體系。本文首先分析課外科研對本科教學的意義;其次,以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為例,分析大學4年的學習壓力度變化,尋找課外科研的定位;最后,根據培養目標構建全學程的課外科研支持體系。
2課外科研在本科教學體系中的定位
創新能力培養是“大學生創新性實驗支持計劃”的核心,學校和學院利用這個平臺,把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分解到課外科研的每一個部分,用理性的科研過程闡釋創新的內涵和價值。
2.1輔助培養計劃內的課程教學通過創新性、提高的科研訓練,提高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課外科研在培養創新能力方面高于教學實驗,一方面教學實驗雖然也涉及到創新實驗,但是,由于其主體教學目標是理論驗證,創新性實驗的數量很少,而課外科研完全是一種創新性活動,活動的創新性大;另一方面,實驗教學只注重本課程的學習,對培養計劃的綜合性不夠,而課外科研以科研項目為引導,其開展必須使用大部分計劃內課程,在很多情況下,還需要自主學習計劃外課程,知識的覆蓋面和綜合程度大。因此,課外科研是教學實驗的擴展和延伸,對計劃內課程有輔助作用。
2.2實現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的銜接通過系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信息搜集能力、科研素質、論文撰寫、申請書撰寫、工作匯報和答辯,以及基本的科研技能,彌補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間的斷帶。研究生教育以科研為平臺,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9],包括文獻閱讀和綜述能力、專業知識運用能力、項目規劃能力、學術論文撰寫能力、學術匯報能力等。這個能力的培養周期很長,在短學制情況下,基本科研能力的培養難度很大。本科教育以課程教學為平臺,以培養理論知識為核心,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不足,對課程一知半解。項目組曾經調研一些已經保研的大四學生,發現很多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僅僅局限在課程或考試本身,很多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甚至不知道“Protel”、“PCB”的內容和應用,很多優秀畢業生把這些知識的獲取寄希望于研究生階段,但是實際上,研究生階段的狀態與他們的設想相距甚遠,于是又寄希望于博士生階段。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之間存在斷帶,這個斷帶是本科教育對科研能力要求低與研究生教育對科研能力要求高的矛盾造成的。這種現狀影響了研究生教育,也影響了導師指導研究生的積極性,因此,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間需要一個過渡期,這個過渡期以課外科研為平臺,向上銜接研究生教育,向下銜接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對科研培養的定位不同,過渡期的科研定位是訓練,提高學生對科研過程的認知能力,而不是追求科研成果。
2.3實現本科教學與社會服務的銜接通過系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基本研發技能,信息搜集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溝通技巧等。在與企業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企業不愿意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普遍認為應屆畢業生動手能力差,到企業后要重新培訓。雖然學生的學習成績優秀,但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差,還有一些學生與人合作能力差。本科教育與社會服務之間也存在斷帶,這個斷帶是本科教育對實用性的要求低與社會服務對實用性的要求高的矛盾造成的。本科教育與社會服務之間需要一個過渡期,這個過渡期的教學也需要以課外科研為紐帶,向上銜接社會服務,向下銜接本科教育,這個階段的教學重在實用性。
3全學程課外科研支持體系
3.1大學生本科四年的學習壓力度分析課外科研的特點是課外,其開展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在設計課外科研培養方案時,首先要分析大學生的業余時間到底有多少,哪些業余時間可以用來開展課外科研。按照武漢大學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培養計劃的規定[10],本科畢業必須修滿150學分,其中必修課108學分,選修課42學分,表1是第1—8學期培養計劃中學分和學習壓力度統計表。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只選擇必修課和實踐課作為對照,其中學習壓力度是隨機調查了30名畢業班學生,調查他們對學習壓力的主觀感受,取最大學習壓力的第5學期的壓力度為10度,其他參照給出主觀結果。表1中的數據表明:學生的學習壓力主要集中在第4—6學期,第1—3學期學生的壓力不大,第7—8學期壓力較小。在第1—3學期,學生還處在高中到真正大學生活的過渡期,學習主動性不強,學習方法是高中階段的延續,如“大學英語”、“大學物理”、“中國近代史綱要”等,雖然在第3學期也開設一些專業基礎課,如“電路”,但是這些課程與大一的課程有強烈的相關性;此外,這些課程對實踐的要求不高。第1—3學期的教學安排降低了學生的感受,因此他們感到壓力不大。進入第4學期,有“電機學”、“模擬電子”、“電氣工程基礎”、“信號與系統”等難度大的課程需要完成,學生感到學習壓力增大。這些課程的學習方式與1—3學期的完全不同,需要注重實踐,此外,保研成績也是以1—6學期的成績為衡量標準,因此需要學生格外努力,這個過程一直延續到第6學期。第7學期的課程主要是專業選修課和其他選修課,第8學期主要是本科畢業設計,這2個學期的學習壓力較小。第4—6學期是學生學習壓力最大的階段,與“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既沖突又合作,一方面,從時間上看,“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的實施時間在第5—6學期(國家項目執行期在第5—8學期,但是覆蓋面小,不具有代表性),此時,課外科研與培養計劃在時間上存在沖突;另一方面,從“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實施條件上看,項目的實施所依賴的基礎正是第4—6學期所開設課程。創新項目在時間上與培養計劃的沖突性,和在內容上對培養計劃的依賴性,構成了“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開展的一對矛盾體,這個矛盾是否能夠得到合理解決,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的實施。因此,學校和學院需要系統地安排學生的課外科研,一方面制定詳細的訓練安排,另一方面,構建全學程的培養體系,延長課外科研的開展時間。
3.2構建課外科研教學體系雖然課外科研的定位不是獲得科研成果,而是提高學生對科學研究過程的認知能力,但是其開展必須以科研項目為載體,以科研成果為引導。課外科研與培養計劃在時間上是沖突的,在內容上是相互依賴的,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在制定課外科研支持體系時,需要延長課外科研時間,同時,精心設計課外科研內容,使之與培養計劃緊密結合。為了延長課外科研的開展時間,圍繞“國家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在學院層面,再增加3個支持計劃,表2是課外科研支持計劃表,這4個支持計劃與創新發展規律相一致。創新分為好奇、興趣、質疑和探索3個階段,課外科研的開展必須貫穿這個過程才能有效果。在針對大三學生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支持計劃”的基礎上,針對本院實際情況,進行了拓展,包括:針對大一新生的科研習慣訓練,這個階段主要是參加論壇性質的“電氣匯智創新課堂”;針對大二學生的“電氣學院創新預研項目支持計劃”;針對大四學生的“創新性畢業論文支持計劃”。這3個計劃與國家大學生創新支持計劃成為一個整體,使研究期從2個學期擴展到了8個學期,延長了創新項目的實施期。為了使課外科研內容與培養計劃緊密結合,確定6類基本科研技能,表3是基本科研技能與培養計劃課程的關聯性的對照表。科研技能包括:文獻閱讀、綜述能力,數學工具運用能力、電磁場分析能力、電路設計能力、編程工具和文章撰寫能力。其中,電磁場分析和電路設計與培養計劃關聯性最大,而文獻閱讀、綜述和論文撰寫在培養計劃中沒有涉及。綜合表1、表2和表3,設計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課外科研支持體系。圖1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課外科研支持體系圖。課程學習壓力度是通過調查獲得的學生對課程學習壓力的直觀感受,實驗課程數量是培養計劃中實驗課按學期的分布,基本科研技能訓練是按照表3展開的專業基本科研技能在各學期的分布,科研項目與競賽項目是學生可參加的課外科研支持計劃和可參加的全國性競賽。
作者簡介:張桂菊(1979-),女,布依族,貴州貴陽人,邵陽學院機械與能源工程系,講師;肖才遠(1979-),男,貴州威寧人,邵陽學院城市建設系,講師。(湖南邵陽4220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湖南邵陽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09JG2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8-0022-02
在科技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競爭十分激烈的當今時代,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已愈來愈成為時代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機械工業取得了穩定、快速的發展,同時對機械工程類專業教育提出嚴峻的挑戰。根據本院制定的創辦“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水平較高,位居省內外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地方性、教學型、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素質高、基礎好、知識廣、能力強、有個性、會創新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結合邵陽學院機械工程類人才培養的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邵陽學院大學生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針對機械工程類創新型人才的專業特點,邵陽學院機械工程類專業探索出一條科學、完善的機械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路子。本文從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實踐創新體系等方面構建機械工程類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模式,使邵陽學院能培養出具備素質高、能力強、會創新的應用型高級機械工程專業人才。
一、機械工程類創新人才培養的意義
科學制訂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對培養什么類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過去機械工程類專業的課程體系過度注重基礎課和專業課,而忽視了學生興趣愛好、個性特長方面的課程。教學內容則往往過分依賴教材,著重強調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傳授。對于科學技術的發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對滯后。對學生往往采取“填鴨”式的教學,學生注重死記硬背,拼命忙于應付考試,培養出來的學生高分低能,缺少靈活性,缺少創新精神。所以,制訂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時,始終堅持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堅持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身體心理等素質的全面發展,注重知識、能力與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構建機械工程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主要是由人文素養和科學態度相結合的通識教育平臺、多學科綜合交叉構成寬厚的學科基礎教育平臺、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文化修養并重的課程模塊所構成。
通識教育課程平臺包括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人文社科基礎知識、文體藝術修養知識、應用科學技術知識與基本技能等有機結合,改變過去教學內容偏窄、知識結構單一的格局。主要課程有中國近代史綱要、形式與政策、品德與法律、體育、健康教育、大學英語、大學語文、高等數學、大學物理、計算機基礎、演講與口才、技術經濟學、企業管理等。主要培養學生適應社會與進入社會后發展需要的通識教育知識,培養學生對時代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提高學生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發展觀,培養學生的經濟意識與政治意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隨著現代工業化進程的飛速發展,現代工程逐漸凸顯創造性、綜合性、社會性、復雜性等特征,未來工程師在“非工程”方面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大。工科大學生在業務素質方面要加強與民族意識、工程意識、經濟意識的融合,并處理好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自身發展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關系。因而,必須進行多學科綜合交叉學科基礎教育平臺,即涵蓋機、電、液知識、檢測技術、控制技術、制造技術與經濟管理技術的寬厚的基礎課程體系。主要課程有機械制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金屬工藝學、計算機接口與應用、機械制造工藝、電工電子技術、熱工原理、液壓與氣動技術、控制工程基礎、工程檢測技術、汽車工程學、企業管理等。旨在加強學科基礎教育,拓寬專業口徑,培養學生對未來工作的適應性,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
根據學生的興趣、專長、發展方向和社會需求,按專業大類招生,分專業方向培養。基于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淵博的文化修養并重的原則,對專業課程學時減少的同時,課程內容進行精煉,突出應用廣、水平高、效果好的特點,對現代制造技術、機電一體化、熱能工程、模具設計制造、汽車與內燃機、制冷與空調6個專業方向的專業課程模塊結構進行優化,在每個專業方向均設置特色課程和探索性課程,針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增強學生就業競爭性開設部分選學課。
高素質的機械工程類專業創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備從事工業產品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管理協調能力。因而,構建創新系列課程模塊要基于工程實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結合機械工程學科發展前沿、創新理論與方法的學術前沿,著眼于整個機械系統,開設課程有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產品技術創新、現代設計方法、CAD技術、機電系統動態仿真、機械優化設計、有限元分析、機械系統創新設計、工業機器人等課程,涵蓋了創造學、創新設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夯實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用現代機械設計理論與技術通過大量工程設計去實踐,為以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構建工程類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實踐創新體系
實踐環節是機械工程專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單靠理論教學是不能內化成學生創新能力。在教學中要與生產相結合,將科研活動引入教學,加強工程實訓和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使學生知識來源渠道多樣化,能力培養多元化。注重學生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社會責任感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完善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要目標的工程實踐教學新體系。
實踐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實踐教學管理、崗位聘任及培訓等制度。在此基礎上,順利實現了人事改革,通過競聘上崗,擁有實驗專職技術人員9人,其中高級職稱3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1人;教學儀器設備852臺(套),總值達901.36萬元。按照工程模式進行實踐基地的設計與規劃,重視學生的工程能力、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按照省級示范建設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標準來進行規劃和設置。整個實踐基地分成三大塊:動力機械實訓基地、基礎實訓基地、動力機械創新實訓基地和專業實驗場地。
動力機械實訓基地包括金工實習基地和動力機械拆裝實訓基地。機械實習工廠基地以數控設備為主,每年能承擔實驗教學任務達16000人次,除了承擔正常的實驗教學任務外,還承擔數控操作的認證培訓工作,學生在數控課程、數控實習的基礎上通過考試可獲得資質證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及就業競爭力;動力機械拆裝實訓基地包括機械產品拆裝、機電產品拆裝、模具拆裝、制冷設備拆裝、內燃機拆裝以及拆裝準備間,每年可承擔拆裝實訓教學任務達2000多人次。
動力機械基礎實訓基地包括工程力學模塊(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模塊(互換性及測量技術、金屬材料熱處理)、傳動與控制工程模塊(控制工程基礎、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液壓與氣壓傳動、機電傳動控制、PLC等)和熱工基礎實驗模塊(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工程測試技術、能源與環境)。每年可承擔實驗教學任務達32000人次。并對實踐內容進行重組,實踐手段和內容體現了先進性、綜合性及設計性。
動力機械創新實訓基地包括機械創新模塊(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創新設計)、機械工程軟件實訓模塊(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虛擬實驗模塊。以前實驗要求給學生提供詳細的指導書,讓學生機械地去驗證。這樣,驗證性實驗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手腳,使學生的思路打不開,也造成一部分學生的依賴思想。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提供了各種虛擬傳動零件、機構及各種仿真軟件,為學生自行設計和組合創新機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不向學生具體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實現的功能,學生通過各種虛擬實驗機構驗證創新實踐成果,并通過機械工具制作出產品模型。整個實訓過程學生獨立做出,自己編寫和總結實驗報告。這種實驗方式以設計為主線,注重創新設計能力培養,提高學生方案設計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專業實驗場地包括機械工程實驗模塊、熱能工程實驗模塊、車輛工程實驗模塊、材料成型實驗模塊,承擔了三個機械工程類專業、六個培養方向的專業實驗教學任務,每年可承擔實驗教學任務達11000人次。
四、創新實踐教學成果
根據以上內容構建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在機械工程類專業實踐近兩年來成績顯著。到目前為止,邵陽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入選教育部第一類特色專業;動力機械及工程學科被評為湖南省“十一五”重點建設學科;小型內燃機及先進制造技術被評為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現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重點科研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項目3項。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湖南省挑戰杯競賽和湖南省第三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大賽取得優異的成績,2008年獲得湖南省第三屆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2008年榮獲第八屆湖南省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1項;2009年獲得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三等獎1項,2009年獲得中南地區港澳特區第四屆大學生機械設計制造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2010年第四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1項、銅獎3項。2009年“挑戰杯”比賽中獲得全國三等獎1項。2009年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高等學校土建學科專業指導委員主辦的第一屆“亞龍杯”全國大學生智能建筑工程實踐技術競賽在邵陽學院舉行,學校成功地承辦了該項大賽,并獲得了大賽唯一的特等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地方院校機械工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問題,進一步完善培養體系,推廣所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周仲魁,夏菲,梁麗萍,等.構建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6(1):49-52.
[2]蔡葦,余波,蘭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65-166.
實施免費師范生教育,是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體現教育的三個方面,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理念,圍繞培養造就優秀教師和教育家的目標,大力推進師范教育改革。特別要根據基礎教育發展和課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制定教育培養方案,在全面推進學分制改革的總體思想指導下,按照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培養的基本要求,重新審視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優化師范教育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源,創新教學組織形式、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積極探索綜合化與個性化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人格健全、素養深厚、基礎扎實、理念先進、技能突出”的基礎教育優秀師資,進一步彰顯“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綜合培養、強化實踐訓練、服務基礎教育”的師范教育人才培養特色。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對高等師范教育專業提出了人才需求挑戰,我們就必須完善音樂教育專業免費師范生的教育培養模式,完善培養機制,進一步強化教學環節,建立四年一貫的師范教育教學制度,構建由微格教學、教學觀摩、教學見習、教育教學實習組成的師范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新課程是為真正落實我國素質教育而由國家中小學教研組統一編寫和制定的課程模式,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要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適應新課程的教學。高師院校也就必須總結自身在適應基礎教育改革方面的不足,從教學觀念、課程設置、課堂教學、評價體制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為基礎教育培養更多更好的能適應新課改要求的新型教師。
有關音樂教育免費師范生的培養模式,各院校結合自身的特點,都研究制定了各自相應的音樂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各自在課程設置上的調整,都在于提高免費師范生的價值,使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使用本科學習階段學習到的各項技能。尤其是根據我國高中新課程的要求,培養出了解高中新課程、理解高中新課程、有能力教好高中新課程的高素質本科畢業生。
二、音樂教育免費師范生培養模式的基本原則與要求
1、通識教育課程
通識教育課程是專業教育課程和職業教育課程的基礎,其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理論教育與公民教育,是學生了解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藝術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形成學科知識的整體觀念,促進不同學科知識及其思維方式的互動與遷移;使學生具備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為學生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從事教師職業奠定必要的基礎。
教育部直屬院校中,關于音樂教育免費師范生課程設置中,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學分都在50學分左右。通識教育課程由通識教育必修課與通識教育選修課組成。其中通識教育必修課學分占4/5(36-40學分左右),通識教育選修課占1/5(8—10學分左右)。
通識教育的課程是按照素質教育的理念設置的,目的在于通過通識課程的學習,是學生獲得學習的方法和能力,養成基本的人文、科學和藝術素養,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方法,培養學生的倫理道德和價值判斷能力、人際溝通與表達能力。
通識教育必修課主要從思想政治、外語、體育、信息技術、國防教育等方面組成。思想政治理論課、健康體育與國防教育課參照教育部的有關規定執行。
通識教育必修課的主要課程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大學語文》、《大學外語》、《計算機基礎》、《大學體育》、《外語綜合能力培訓》、《文獻檢索》。
通識教育選修課是從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藝術領域中精選課程內容,優化組合供學生選修的相關課程,體現了課程的基礎性、多元性和廣博性,為學生的自主選擇留下了空間。
2、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課程以學生學習相關學科和本學科的基礎知識為目標,包括跨學科或學科門類的相關基礎課程和本學科基礎課程兩部分,其課程設置、學時、學分都根據各學校的情況研究制定,學科基礎課程原則上都在前兩年開設,屬于必修課程。
相關學科基礎課程是為各專業學生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以及基礎性知識而設定的,各專業開設都在兩門以上相關學科基礎課程。
學科基礎課程是按照加強學科基礎知識、拓寬專業面向的原則,為各專業方向設置的共同基礎課程,課程內容要強調基礎性。
三、專業教育課程研究
我國基礎教育能否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取決于學校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作為培養中小學音樂教師的高師院校的師范教育專業,培養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教師素質的最初構建和發展趨勢。因此,培養模式應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化教師的專業化訓練,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執教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為目標。
在本科學習階段,使學生學習并系統掌握音樂學科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音樂創作、理論研究及音樂藝術發展的動向狀態,具有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能夠勝任學校音樂課堂教學、指導課外藝術活動、參與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并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四年一貫的師范教育實踐教學制度。
專業教育課程由學科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組成。其中學科基礎課程是必修課程,專業課程中分為專業必修課、專業限定選修課、專業任意選修課。專業教育課程學分在70一80學分,其中專業必修課程學分占2/3左右,專業課程選修課學分占1/3左右。
1、專業教育課程的基本要求
(1)學科專業教育與教師專業教育相結合
在對音樂教育免費師范生學生進行學科專業的培養上,應加強師范性與教育性,體現為教育相對落后地區培養基礎師資的目的,鼓勵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到相對落后地區長期執教,使國家免費師范生政策及培養目標更具有理論意義與現實依據。
樹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目標的教育觀,正確認識和把握學校音樂課程的性質、價值和目標,學會運用符合音樂教育規律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教學評估原則和方法高等音樂師范人才的培養,在堅持嚴格專業化訓練的同時,兼顧我國不同地區師資水平差異造成的生源專業起點不同的特殊情況,進行學科專業方向學習的靈活調整,以綜合能力為基礎培養音樂人才。
高等師范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普遍存在重專業、輕教育的現象,學生在學校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理論和技能,到實際工作崗位后卻不會教音樂,不懂教育規律與方法,不能把已掌握的知識轉化成有效的教學資源,所以,優化課程設置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
(2)加強各高等師范院校課程設置自主化
在課程設置中,實現必修課程的學科化、選修課程特色化。精選必修課程,確保培養目標的實現;增加選修課門類,整合單項課程,課程形式多樣化,使學生獲得不同門類的基本學分,達到知識結構的均衡合理。
(3)在課程的形式和內容上進行拓展
學生除了學習必修的專業課程以外,可以根據未來從教地區的不同情況,選擇進行學科專業學習,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條件、興趣和發展需要,以及未來工作崗位的條件,選修有地方特色的專業積極主動的學習。如在樂器選修課程中,學生可以選擇有家鄉地方特色的樂器進行專業化學習,回到家鄉可以帶領學生因地制宜的開展教學,同時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起到推動作用。
(4)在教學管理體制上進行改革,促進由學年學分制到完全學分制的過渡。
2、學科專業教育的課程要求
(1)在必修課程設置中,全面優化和更新教學內容。必修課程的設置上,應充分體現和反映基礎教育和課程改革的要求,實施課程的多樣化、精品化,實現學科內容的交叉與融合,教學內容的整合與優化。
例如,在專業主干課程的鋼琴技能課中,加入歌曲伴奏能力的訓練。在聲樂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加入自彈自唱技能訓練,這些都為適應未來的教師工作、提高執教能力奠定了基礎。
(2)加強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構建由微格教學、教學觀摩、教學見習、教育教學實習組成的師范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實施到中小學為期半年的教育教學實習制度。
通過觀看優秀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視頻等,講解教學環節和實際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式。定期組織學生到中小學去實地觀摩教學。不定期的請專家到學校舉行專業講座,請大師到學校講授大師課,提高專業水平。
(3)加強與基層教育現狀的信息交流,積極探索免費師范生培養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學校獨特的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師范生免費培養教育特色。
四、音樂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
1、相關學科基礎課程的設置,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提高藝術修養。課程包括古典詩詞鑒賞、藝術概論等。
2、本學科基礎課程的設置,加強音樂理論的學習,提高音樂基礎理論水平,提高音樂基本素質。課程包括樂理、視唱練耳、多聲部音樂分析與習作、曲式與作品分析、文獻檢索與畢業論文寫作、復調音樂、音樂教育學、音樂教學論等。
3、目前音樂教育專業學科專業必修課程為聲樂、鋼琴(演奏與伴奏)、器樂技能訓練(中國樂器、外國樂器)、音樂史與名作欣賞(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合唱與指揮等。不同院校結合自身的特點,研究制定了各自相應的音樂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上都做了相應的調整,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更加得心應手的使用本科學習階段學習到的各項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
在音樂教育專業的專業招生考試科目中,通常有聲樂、器樂、視唱練耳三門課程。學生進入本科學習階段后,除了進行通識教育的課程的學習外,在專業必修科目中,主要的精力也都放在了聲樂、器樂的學習上。聲樂、鋼琴、器樂課程的學時也是較其他必修課程中最多的,大多開課為6個學期。根據我國目前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應大力加強《合唱與指揮》課程的學習。在中小學的音樂教學與音樂活動中,合唱指揮的應用尤為常見,在本科學習階段加強合唱指揮的學習,加強組織合唱排練的能力,為學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鋼琴專業學習中,還應培養學生為器樂和聲樂伴奏的能力培養。在鋼琴專業課程中加入歌曲伴奏,并加入即興伴奏能力的訓練,為的是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后,能夠因地制宜的順利開展教學工作。在樂器技能訓練課程中,學生通過對民族樂器或西洋樂器的學習,掌握樂器的基本演奏技巧,為未來的音樂教學拓展奠定了基礎。
4、音樂教育專業限定選修課有:合奏與指揮、小型樂隊編配、戲曲音樂概論、形體與舞蹈編導基礎、歌曲寫作與改編、音樂美學基礎、音樂MIDI制作、交響樂隊技能訓練、民族樂隊技能訓練、合唱技能訓練、合唱合奏基礎訓練等。這些課程的開課學期在1—8學期都從不同學期開始進行。理論課程的開課學期可以在第一學期,并且學時較短。技能訓練與實踐課程的學時可從第二學期開始,持續到第八學期。
5、專業任意選修課:音樂教育學、中外音樂教育史、中外音樂教育比較、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學概論、民族音樂學、音樂評論、音樂編輯、和聲學、復調、曲式與作品分析、配器法、聲樂名作與演唱賞析、重唱與表演唱、聲樂教學法、朗誦與正音、鋼琴或其他鍵盤樂器、鋼琴名作與演奏賞析、鋼琴教學法、中外管弦樂器演奏、器樂名作與演奏賞析、管弦樂器教學法、室內樂、戲劇表演與名作賞析、戲曲與說唱音樂、中外美術簡史與名作鑒賞、電影藝術簡史與名作鑒賞、舞蹈名作鑒賞、戲劇名作鑒賞、中國哲學簡史、中外文學名著導讀、音樂專業外語文獻導讀、少數民族樂器、民間音樂采風、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地方戲曲賞析、音樂劇表演與創編、意大利語音等。可根據各自院校的不同教學條件與要求做相應的設置和調整。
五、教師教育與實踐
1、公共必修課的設置;心理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現代教育技術(網絡教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政策法規等。
2、學科必修課:學科教學論(音樂)、中學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多媒體輔助教學與課件制作等。
[作者簡介]曹育紅(1967- ),女,吉林長春人,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技術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學、教育信息化、知識工程。(廣東 廣州 510665)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廣東高校優秀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信息技術類卓越工程師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2WYM_0088)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26-0112-03
一、當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呼喚“平臺+模式”人才培養模式
(一)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目標
1994年美國教育技術傳播與技術協會(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發表教育技術領域定義(簡稱“AECT94定義”),即“教育技術是對學習過程和學習資源的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2004年AECT對教育技術定義作了進一步修訂,即教育技術是通過創建、利用、管理適當的技術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與改進績效的研究和實踐。針對上述有關教育技術的定義,國內各高校紛紛制定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縱觀各高校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宏觀上,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總體目標是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系統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具備在信息化環境中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源系統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能力,掌握數字教育媒體創作或教育軟件開發技術的教育技術學科高級專門人才。微觀上,從專業能力素質出發,以培養理論和技術并重的教育技術創新型人才為教育技術人才專業能力培養目標。其中,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目標要求掌握現代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完成教學系統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分析、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環境和資源的利用、教學思路和流程的設計等;教學資源開發能力的培養目標要求掌握各類教育信息獲取、存儲、傳播、表達等信息處理技術,強化信息處理能力的訓練;教學媒體開發能力的培養目標要求具有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掌握教學過程中設計、開發、應用、管理、評價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源的能力。
教學技術涉及教育學、心理學和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并建立與此相適應的課程結構體系。人才培養模式是構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而采取的培養方式,目前國內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相對單一,課程體系存在知識系統性強但知識互相滲透性差、知識的專業化和深度性強但知識面相對狹窄、理論知識和傳統知識多但實踐環節相對缺乏等問題,在學生的創新教育與創業訓練方面缺乏重視和投入。“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學科大類的基礎上,設置“平臺+模塊”結構的課程體系,實施寬口徑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適合教育技術學科特點,有利于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化和培養模式的個性化,有利于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表現和核心內容,因此,構建與“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是實現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
(二)“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勢
“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以通識教育為平臺基礎,即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礎課程;以專業教育為輔助模塊,即教育人才培養方案中與專業發展方向相關的課程組塊的集合。教學技術涉及教育學、心理學和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采用“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具有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特征的教育技術人才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1.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根據教育技術學科特征建構科學的基礎課程體系,以保證教育技術人才培養規格的統一性和學科專業發展的基礎性;根據社會對教育技術人才專門知識的需求建構科學的專業課程體系,以保證教育技術人才達到“專”“尖”的水平,將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有機結合,以培養復合型教育技術人才。
2.滿足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在實現共性發展培養目標的同時,充分考慮學生潛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長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學生個體差異對人才培養的影響,根據專業發展方向趨勢、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社會需要設置柔性專業方向模塊,通過自由、自主地選擇專業模塊實現不同專業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養,實現知識的高度細化,有利于學生發揮特長,滿足社會對各類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實施素質與創新教育。為保證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平臺除提供涉及專業知識結構的基礎課程外,還基于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設置思想道德素質類公共課程,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的模塊除提供專業知識結構的優化外,還設置創新類輔修課程,在保障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的專業規格基礎上,使學生個性的發展得到張揚,激發學生的創新性,突顯知識經濟的時代特征。
二、構建“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育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課程結構體系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構成、課程比例進行組織建設,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養目標,最終以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作為檢驗標準。“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下的教育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構成通識教育平臺,由專業方向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構成專業教育模塊。
(一)平臺
“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結構體系中的平臺設置依據學生的共性發展和學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課程的形式體現學科和專業的基礎教育和共性教育,強調知識體系的綜合性、基礎性和全面性,滿足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和層次要求。公共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平臺是實現教育技術人才的基本預設目標的基礎保障。公共基礎平臺提供的課程必須滿足國家規定的素質要求,是保證教育技術人才培養規格的前提條件,主要包括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課程,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等;提高學生身體與心理素質的課程,如體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勢與政策、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就業指導等;為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培養基本能力而設置的通識教育課程,如大學英語、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等。專業基礎平臺提供教育技術領域和相關學科領域的基礎課程,是為不同教育技術專業方向學生提供應該掌握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而設置的基礎課程,是教育技術學科門類中各專業方向學生達到專業知識要求的必修課程,為各專業方向的相通和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學生從事教育技術領域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學科基礎課程,如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教師口語技能、現代職業教育教學論等;學科主干課程,如教育技術學導論、攝影技術、視覺傳達設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基礎、網絡技術原理與應用等。
(二)模塊
“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結構體系中的模塊由專業核心技術模塊和專業拓展模塊兩部分組成,是根據教育技術專業的發展趨勢和社會行業分工變化而設置的,實現不同專業方向的人才分流培養,拓寬教育技術人才培養口徑,與社會需求銜接。學生在修完平臺課程的基礎上自主選擇模塊課程,模塊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限選課程的方向性、靈活性和典型性,增強學生選擇的靈活性,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突出教育人才培養的多元性、整合性、創造性和可操作性。
專業核心技術模塊由多個相互獨立、知識融合的專業方向限選模塊組成,體現教育技術專業特色和創新,包括專業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學術科研項目、實習實驗、研究論文、畢業設計等體現專業方向特色的課程,如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網站設計與開發、多媒體軟件設計與開發、計算機動畫原理與應用、電視攝像、電視編輯、教育技術項目實踐等。針對教育技術專業的兩個專業方向――數字媒體教育和教育軟件工程,開設數字音頻創作、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三維動畫設計與創作、影視后期包裝等課程,支撐數字教育媒體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開設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的編程與設計、計算機操作系統與安全技術、軟件工程等課程,支撐教育軟件工程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
專業拓展模塊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和綜合素質教育要求設置任意選修課程群,如電視廣告創作、信息檢索與論文寫作、手機媒體開發。中小型網絡集成與維護、可視化程序設計、Flash高級交互編程技術、WEB編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體技術及應用、網站編輯與營銷、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建設、DV創作、虛擬現實技術、網絡教育應用、信息技術教學法、教育技術新發展講座、教育技術學專業英語等。專業拓展模塊課程的設置充分體現教育技術人才培養的知識綜合性和學科交融性,有效增強教育技術專業的社會適應性,滿足社會和市場對教育技術人才的需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三、“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下教育技術人才培養實施策略
“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下教育技術人才培養實施過程是不斷探索、發展、認識和完善的過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在統一思想的基礎上,充分重視學生個體的存在,發揮“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在教育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制訂切實可行的、優化整合的具體實施方案,有效進行平臺課程的分類與模塊課程的組建,規范培養方案編制的操作程序,優化專業知識結構與完善人格化的個體知識。“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下教育技術人才培養實施策略在按學科類別基礎上,實施“2+2”分段培養方式,即學生入學后的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學習公共基礎平臺和專業基礎平臺課程,第三學年和第四學年學習專業核心技術模塊課程和專業拓展模塊課程,實現專業和專業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臺設置
“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平臺建設以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教育的時間周數安排活動,以表格的形式體現課程設置、學時和學分安排。
(二)模塊設置
“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模塊設置建設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模塊課程的教學進度,體現其與課程對應的學時和學分的具體要求。
(三)大力開發選修課程
選修課程是對學生專才教育的拓展,其課程設置的質量和數量是“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環節,要理順限選課程與任意選修課程的關系,遵循課時短、內容新、難度適宜的原則開發設置合理的選修課程結構,使選修課程內容兼顧理論與實踐,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既強調教育技術學科專業教學,又注重學生個人專業特長和能力的培養。任意選修課程采用網上公選的方式進行;限選課程只允許學生選一個方向模塊,其他方向模塊可以作為任意選修課程由學生自由選擇。影響選修課程開發的制約因素很多,如課程結構體系不健全、選修課比例偏低、教師教學水平限制、教學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學校要增加財力和物力的投入,積極挖掘校內外教師資源。依托校內教師層面進行選修課程的開發需要從課程和教師兩個方面制定相應的配套制度。對于課程,既要建立相關的扶持激勵政策來鼓勵開設新的課程,又要建立相應的審核機制來保障課程的質量;對于教師,既要鼓勵教師開發自身潛能,又要鼓勵專業教師積極參與學術交流,不斷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專業信息,積極參與企業社會實踐活動,促進教學科研專業實踐的結合。外聘教師是開發選修課程的寶貴資源,既可以解決師資問題,又可以彌補學科不足。要吸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作為外聘教師,將教育技術的前沿科技帶入選修課程。外聘教師開設的選修課程作為對校內教師開設課程的補充也要嚴格把關,貼近社會、對學生就業有幫助。
(四)實施自主選教
實施自主選教對學生來說能提高其學習自主性,對教師來說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調動教學積極性、增強競爭意識。對于平臺課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選教,對于模塊課程可以部分實施自主選教,在安排課程時盡量把自主選教的課程放在同一時間,采用一課多師的方式允許學生試聽1~2周,學生試聽結束,確定所選課程后,就必須按教學要求完成該課程的全部學習過程。
教育技術專業“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對教育技術學科教學過程的積極探索,針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觀念上,將教育技術人才培養模式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進行全面推進,制定相關政策,促進教育技術專業“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模式的貫徹落實,把培養學生自主選擇能力作為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一項重要任務,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趙復查.地方高校平臺+模塊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教學版,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