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現代化建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灌區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性
在我國,灌區水資源利用低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怎樣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是我國農業工作者一直關注的研究的課題,因為我國灌區存在著科技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農業人員綜合素質低,資源緊張等多方面的因素,致使灌區的農業發展滯后,影響了國民致富以及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為了能夠適應現代化農業和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灌區要解放思想,樹立現代化的建設意識,以科學的現代化管理手段來加強管理,促進其更快,更穩定的發展。
三、灌區現代化的任務和內容
在灌區的現代化建設中,如果能夠將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特別是微機,信息,現代優化等技術應用在管理中,會對灌區整體的發展起到尤為顯著的促進作用。灌區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
3.1灌溉用水信息管理現代化。包括灌區氣象、水文、土壤墑情、作物、地下水等各種自然信息的自動監測、數據采集與傳輸、數據自動處理,以及灌溉預報與計劃用水的信息化管理。
3.2灌溉及灌溉設施管理現代化。包括改善和改建渠道及各種建筑物,采用新的量水配水設備,進行灌溉用水實時監測,灌溉設施運行管理自動化和半自動化調控。
3.3灌區行政事務及附屬設施管理現代化。包括灌區水費、財務、文書、行政、人事、組織,以及通信、交通、環境等方面的現代化管理。
四、灌區現代化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4.1灌區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發展水利灌溉,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農業的繁榮的重要舉措,在大環境的要求下,我國農業建設要根據國家的方針政策,統籌全局,科學合理的發展,要做到與時俱進,就必須提高對灌區農業的現代化建設,要根據灌區的具體情況,調整建設路線,提高水利建設的速度以及科技含量,達到灌區現代化建設的要求。
4.2灌區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4.2.1灌區現代化要與墾區社會經濟現代化進程相協調。墾區現代化是灌區現代化的基礎,墾區經濟發展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質提高了,灌區的收入和人員素質才能有保證。
4.2.2因地制宜,整體推進,突出重點。就是要根據農場的現狀,確定影響灌區發展的重點問題,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重點突破。
4.2.3循序漸進,適度超前。灌區的現代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和超前性,在滿足實際要求的同時,又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在灌區建設中,不管是缺少預見性或者超前過度,都會造成資金的巨大浪費。
4.2.4積極探索灌區現代化建設的多種模式,加速發展。探索多種建設模式允許和鼓勵多種資金、技術、管理等作為資本加入灌區現代化建設,同時建立多種分配形式與新的資本組成模式相適應。
五、如何實現灌區現代化
目前,我國灌區存在著制度落后,思想保守,活力不夠等很多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徹底清除落后的管理思想,建立一套符合灌區特點的現代化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灌區能夠可持續發展,符合時代要求的保障。
5.1明確管理范圍。灌區管理首先要明確灌區管理范圍,確權劃界。管理者的確定可按“誰誰投資、誰所有”的原則,即灌區內由政府投資興建的,其產權歸國家所有,由灌區管理局行使經營管理自,不以營利為目的;由集體或個人投資興建的,其產權歸集體或個人所有。這樣可以充分調動管理者的主人翁精神。另外,把水資源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來考慮,國家擁有所有權,而水管單為可以通國政府的授權而擁有經營權,這樣,水管單位歲轄區內的水資源可以進行統一的管理和經營。使灌區管理體制上升一個新高速,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5.2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改革
5.2.1劃分管理權,建立健全民主管理體制建立用水戶協會,加大用水戶民主監督和管理力度,逐步確立灌區的經營自。
5.2.2轉變經營機制。在明確灌區的經營自后,要使灌區盡快由工程管理向經營管理轉變。結合灌區實際,充分利用灌區水土資源和技術設備優勢,積極開展種植、養殖、加工、服務等多種經營項目,創辦各類水利經濟實體,壯大自身實力。
5.2.3精簡機構,實現高效服務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精簡機構,合并管理站所、科室,重新定崗定編。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按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工種結構定員分流。
5.2.4配備量水設施。在干、支、斗渠進水閘上配備量水設施,實現精確可靠,經濟實用,易于管理。
5.2.5水費和水價改革。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要求,調整水費價格,農業水費逐步實現按成本計收,工業、生活用水分類定價,計量收費。
5.2.6建立通信調度。要在灌區范圍內建立健全水雨情和工情監測站網,實現適時收集、處理。實現微機化管理,保證其具有實用性,可操作性和先進性。開發相應的適應各灌區特點的管理軟件,逐步實現管理自動化與現代化。
1 文化現代化與和諧校園文化
現代化包括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文化現代化、人的現代化等在內的社會各個領域內的全面發展和進步。筆者認為文化現代化的“文化”應該特指狹義文化意義上的文化,主要體現在上層建筑和精神領域內,是與經濟現代化、政治現代化并列的范疇。本文的“文化現代化”總的來講就是人們的精神文化、觀念形態、思維方式等的現代化過程和目標。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既是文化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又是實現文化現代化建設任務的重要舉措。因為文化現代化目標的實現需要在和諧社會背景下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多層次的和諧發展,而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和諧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高校和諧校園文化是以社會主義和諧思想為內涵,以大學校園文化為表現方式的文化現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在高校的體現和延伸。
2 目前我國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困境
2.1 多元文化的興起導致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
多元文化是指在人類社會越來越復雜化,信息流通越來發達的情況下,文化的更新轉型也日益加快,各種文化的發展均面臨著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新的文化也將層出不窮。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文化力量作為一種“軟實力”,它的強弱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的主流文化是以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而以工業文明為背景的西方文化,對我國文化影響逐步增強。如何正確吸收西方文化中科學的成分,如何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并形成融合多種文化的校園文化,這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面臨的一大考驗。[1]
2.2 由于缺乏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整體認識導致校園文化建設中缺少系統性
目前我國一些高校只注重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忽視大學精神的培養、沒有形成相配套的制度文化建設方案、不注重培養學生的行為文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目的應該是使它成為承擔精神文化的載體,建設物質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離開了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單純的物質文化建設就失去了文化建設的意義。這種忽視精神文化建設使校園文化建設流于形式的行為在許多高職院校普遍存在,是高職院校文化建設中最突出的問題。
2.3 校園文化建設不注重以人文本,功利主義色彩濃厚
文化現代化最終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現代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是校園文化的主體,教師是校園文化的主導,是決定性的因素。校園文化建設要始終圍繞提高學生素質來開展,以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和為了學生一切為宗旨。而我國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不能很好的把學校文化建設與人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而都把校園文化建設附屬于學生管理部門,只把校園文化建設看作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從而使校園文化建設局限在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上。有的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的專業設置、師資配備、課程開設等割裂開來,缺乏校園文化建設的合力,極大地限制了校園文化功能的發揮。很少有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長遠規劃,削弱了校園文化在高校學生培養目標的完成過程中的作用。這種把校園文化局限在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上的校園文化建設,在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還普遍存在。[2]
3 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3.1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導校園文化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包括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基本內容的統一整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和諧文化建設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3] 轉貼于
高校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文化建設,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堅持的指導地位,為建設高校和諧校園文化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建設高校和諧校園文化確立明確的奮斗目標;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建設高校校園文化提供有力的道德基礎。[4]
3.2 積極培育大學精神,引領校園文化建設
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學精神的時代標志和具體凝聚,是整個人類社會文明的高級形式。文化現代化主要體現在上層建筑和精神領域的現代化,大學精神的培養正是為了使師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能順應時代潮流,映射時代精神。
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高度重視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教育,挖掘學校的歷史文化內涵,繼續加強校風、校訓教育,激勵師生進一步弘揚傳統,增強對學校的榮譽感、對社會的歷史使命感,推動社會和高校自身的發展。[5]筆者認為大學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為大學使命。育人的重點,首先是培養學生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感。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第三是培養愛心。要教育學生愛父母、愛生活、愛事業、愛祖國。第四是培養高尚的人格。
3.3 構建和諧制度文化,營造人性化管理氛圍
高校制度文化是和諧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辦學、治校的基本保證,具有導向、約束和規范作用。高校和諧制度文化建設,要遵循以人為本與科學規范相統一的原則,為師生員工提供一個規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氣息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一是要樹立與學生成長成才相適應的先進教育理念。二是要構建與學生成長成才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高校在管理過程中,要把剛性管理制度的強制性實施,發展成為師生自覺行為準則和彈性的約束機制,實行柔性管理。要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要求管理者要具有人性化的思想和自身體驗人性化的管理,使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法不斷充實到老師們的頭腦當中,落實到對學生管理的具體行動中去。[6]
參考文獻
[1] 陳洪林,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策略[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8,1.
[2] 趙瓊.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管理[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2).
[3] 韋日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11).
二、群眾文化和現代公共文化建設的發展困境
現代公共文化建設在發展過程中,目前還存在一定困境,首先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其文化系統機構相對比較少,不能夠滿足當前群眾文化和現代公共文化建設所需。另外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無論是建設政策和經費投入目前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群眾文化事業經費具有技術小、增長慢以及投入總量少的特點,雖然說目前其經費投入呈逐漸上升趨勢,但是在國家財政總支出和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依然比較小,對其建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制約。最后現代文化建設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相對偏低,文化骨干不穩定,同時在加上人員流失比較嚴重,因此導致群眾文化站多出現人員不足、無轉業干部等問題,嚴重阻礙了現代文化事業的發展。
三、群眾文化在現代公共文化建設中的發展
無論是圖書館,文化館還是紀念館,這些公共文化都是為了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服務的,公共文化要真正轉變思路,面對大眾要突出“服務”,事業單位性質不變,工作思路必須改變。我們要從過去的人民群眾上門轉變到文化工作到農村、社區,到最基層服務,堅持將服務面向群眾,走入基層,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之中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出發點,大力發展城鄉文化和校園文化以及軍營文化等等,為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目標來服務廣大社會。例如婦女家務勞動繁重,沒有時間也沒有經費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則可以適當的依照當地的實際情況組織婦女進行一些文化活動,以豐富她們的生活;少年兒童在進行學習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鼓勵其去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閱讀不同書籍,以增強自身興趣愛好等等。我國擁有多個民族,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由于民族種類繁多,使我們的群眾文化也各種各樣豐富多彩,各種文化的發展也是參差不齊。為了加快群眾文化與公共文化共通過發展的步伐,就要進行全面的改革規劃,建設富有特色的群眾文化和公共文化體系。要想實現這一宏偉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進入基層,建設富有發展特色的模范村。比如相關的文化政府部門可以定期的組織當地文化宣傳活動,加大文化宣傳力度,引起人們對群眾文化和公共文化的重視程度,鼓勵建設新文化模范村的快速發展,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帶動群眾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全面建設發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群眾廣場文化活動,讓其帶動更多的文化發展,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一個繁榮發展的和諧局面。想要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資源共享就是一條合理而且經濟的途徑,比如說由資源共享理念推動的公共圖書館聯盟。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體系中一個重要的部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信息文化日益增長,僅僅一個圖書館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使圖書館聯盟,實現資源的共享已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建立公共圖書館聯盟是為了實現資源共享,實現互惠互利,把若干個圖書館的相關信息資源系統聯合起來,以便能夠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另外還可以在各區縣大力推廣“社區影視廳”項目,將公益電影引入到社區文化中心、村居委活動室,豐富中老年人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創建示范區(項目)正發揮著“積累經驗、探索示范”的領頭羊作用。構建公共文化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以及文明程度的保障。公共文化體系的建立是為了確保人民群眾都能夠平等的享受到文化的基本權利,不僅僅是城市公民,還要包括基層甚至偏遠地區的農村群眾。
2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
2.1建筑設計體現人性化
當前的社會是體現人文關懷的社會,由于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們的心理需求,指導和牽引著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建筑物所傳達出來的美感,可以讓人有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如此,這便是一個成功的建筑設計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靈魂,它是一種首創精神和公眾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藝術美相靠攏。一個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為情感的歸屬,因此,作為建筑的設計者要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和多樣性,讓人們擁有真實的存在感。
2.2發揚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
在現代建筑中,可以運用具有特色的局部傳統建筑,如色調、形狀、紋樣、線條、質感等。或者在傳統的建筑形象中,尋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為符號,在創作中加以運用。由于被人們熟知而產生的親切感,可以減少現代與傳統的多面矛盾,但在這個過程中要與現代的建筑方法相結合,不能生搬硬套。
2.3把綠色思維添加到建筑設計
在能源和環境危機的作用下,各國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建筑領域的循環經濟中,綠色建筑怎樣科學實現循環,值得我們深思。綠色建筑,是要用相對較小的成本盡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師們要把綠色思維滲入到每項建筑設計的活動中,綠色思維的思維模式是以平衡為本、創新為魂,在從事建筑設計活動中具有創新性。創新則革命性地沖擊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內涵和理論。由于這一部分是通過軟性呈現出來的,因此建筑師們一直沒有足夠重視它。然而推行綠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術,這一部分則是硬性的,密切關系著投資的造價,也是當今建筑中建筑師設計時所關注的重點,建筑師的責任是提高關注軟性技術的創新度,使功能、性能藝術、環境等方面達到整體最優化。
2.4可持續發展設計
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人口數量劇增,給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我們設計創作時,必須要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把高投入、高新技術作為減少浪費,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手段。但是,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還不適合大面積采用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現階段要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傳統建筑設計聯接起來,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同時加入高新技術,開發出質優價廉的新材料,將其運用到建設當中。這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質量,還可以廢料利用,變廢為寶。
1.管理思想現代化是管理現代化的靈魂。實現企業管理思想現代化,尤其要注意克服小生產的管理思想,樹立起與現代化大生產相適應的管理思想。具體來說,就是要樹立和加強戰略觀念、競爭觀念、效率觀念、金融觀念和人才觀念。
2.管理組織現代化是管理現代化的保證,就是從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的整體效應出發,按照職責分明、領導和指揮統一、信息溝通順暢和準確等原則,合理設置組織結構;根據每個職務、崗位的特定要求并照顧到每個職工的知識、才能、品德和個性特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合理地安排、使用人才,還要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作為全體職工的行為準則。這樣,就能使管理組織高效、協調地運轉,有效地保證企業目標的順利實現。
3.管理方法現代化是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措施。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一方面要綜合運用行之有效的傳統的管理方法,即經濟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等。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廣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如在計劃管理中,運用市場調查、市場預測、決策技術、滾動計劃、網絡計劃等方法;在財務管理中,運用經濟效益分析、全面經濟核算、量本利分析等方法。
4.管理手段現代化是推行管理現代化的工具。管理手段現代化就是在企業管理中使用當代最先進的物質技術設備。目前主要是廣泛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管理。
依據十六大對創新提出的要求,我們將全面實施管理創新,以網絡化管理為基礎,將網絡管理與傳統管理相結合,加快信息流動,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提高職工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把企業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競爭實力、持續盈利能力和抗御風險能力的國際一流企業。
(1)核心管理能力創新。一是提升客戶關系管理能力,對外全面提升客戶滿意度,以此為優勢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對內全面提升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二是優化管理團隊,對管理團隊的職能進行科學劃分,實行決策權與經營權相分離,使決策者集中精力研究市場并作出科學決斷,經營者有充沛精力將決策者的決斷執行到最佳狀態。三是建立學習型企業。在企業內部大力營造“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的氛圍,重點加強管理層對經營、管理、財經、國際規則等方面知識的學習與培訓;在繼續做好作業層技能培訓工作的基礎上,利用教育培訓中心和科技中心及有關院校實施全員教育,全面提升員工學習能力。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它與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著密切的關系。中國正處于迅速發展的時代,新技術、新工藝不斷涌現。先進的管理理論和體制已經成為建筑業從各種行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手段。針對建筑業的特點,將建筑企業內部企業文化建設方法總結如下。
一、管理層建設
在建筑施工企業中,因涉及工種多,技術含量高和各個環節的協調等許多問題,使得實施項目管理顯得格外重要。工程部作為項目的直接管理部門,在公司計劃成本的控制下,負責施工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每一工程完工后,對項目管理人員按崗位工作標準評定,從而對項目管理人員起到了檢查督促的作用。
管理層不應該將自己的權利凌駕于公司制度之上,應該提升自制力,把自身規范于所制定的各種制度之內,堅決抵制特權主義。
建立一個項目管理的指導組,其目標是專門研究項目標準化管理。管理層應做到抓典型,總結經驗,交流推廣。組織項目經驗交流會,堅持到項目管理協會、項目管理的培訓機構、兄弟單位開展交流,接受一些新理念,廣開思路。
二、員工素質建設
建筑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建筑企業中人的因素在生產力構成中的比例較大。從材料購買到施工建設,直至最后的完工檢驗,都是由企業員工所操作。在這些過程中,員工的集體意識與企業利益責任感是不可或缺的,他們的意識直接決定著企業的利益。借助計算機和網絡,項目管理更加科學化、現代化。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員工更需要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崗位工作與企業發展的需要。
1.身體素質建設。在錄用員工的初期就應該選擇身體條件較好,免疫能力較強的員工。建筑工作大都是強體力勞動,從業者必須是年輕力壯、沒有疾病的人。建筑工人的工作環境較惡劣,一年四季都要進行工作,良好的身體素質條件,是從事建筑行業的基礎。企業應該定期組織身體健康大檢查活動,保證員工身體狀況處于良好水平。施工地點以及辦公地點都應常備對抗各季節多發病癥的日常藥品以及應對突發事件的急救工具。
2.文化素質建設。利用網絡資源,選擇具有口碑的建筑工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免費為員工開展“建設職業技能崗位培訓與鑒定工作”的活動,鼓勵員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與必要技術知識,培養和加強員工的職業技能。也可對員工進行內部培訓,在企業內部選擇一些有資歷、有經驗、有文化的高層人員對內部員工進行培訓。
3.思想素質建設。建筑施工處處存在著安全隱患,是一個高危的工作,員工稍不謹慎就會危及生命安全。企業應對基本安全知識進行宣傳教育,編制并張貼施工地安全手冊以及安全實施施工守則與宣傳海報,時刻提醒員工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危害他人安全。一個施工項目的實施需要一個施工團隊互相配合,相互協作來完成。美國著名管理學者托馬斯·彼得曾說:“一個偉大的組織能夠長期生存下來,最主要的條件并非結構、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們稱之為信念的那種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對組織全體成員所具有的感召力。”建筑企業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業文化氛圍,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力”協調和引導人的行為,統一共同的價值觀,才能形成強大的內聚力。
三、調整內部矛盾,創造和諧氛圍
每個員工都是一個意識的獨立體,難免會有員工意見不一或發生分歧的情況發生,如何才能避免員工們因意見不一而耽誤工作,使企業遭受損失。這就需要員工把自己當成企業中的一分子,為了企業的利益,相互謙讓,創造和諧氣氛。
在企業內開展各種聚會活動,比如晨會、夕會、總結會、慶祝會等加強員工之間的相互接觸與感情基礎的活動。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進行一次員工間的互評活動,增進員工間的相互了解,形成一種相互監督的體系,幫助員工相互吸取意見,做到取長補短。在網絡上建立一個員工互動平臺,為每個員工申請一個賬號,員工可以通過賬號,看見企業的各種文化建設,亦可加強員工間的相互溝通。員工可通過此平臺進入意見箱,提出自己對企業、對組織、對其他員工的建議,最后由意見箱管理員分類審核后進行反饋,并針對意見進行改進。
四、樹立企業形象,提高企業信譽
由于現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越來越高,由文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越來越高,企業可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優勢來樹立企業形象。
在認識現代遠程教育文化內涵的時候,需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從廣義角度方面來說,現代的遠程教育文化基本包括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這其中,核心是精神文化,同時也是最高表現,制度文化是基本保障,行為文化是顯性再現,物質文化是有形產品和固化成果。從狹義角度來說,主要是指遠程教育,大部分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出于特定的學校環境中,沒有過多的在校時間,以班級和專業相互溝通從而形成彼此認同的文化思想觀念、行為方式以及價值取向。也可以指全日制在校生,是非日常中心的成人集體,儀器享用和創造的特殊文化。
2.特征
遠程教育是在遠程環境中實施的教育活動,自然具有與傳統不同的特征。從文化特性來說,具有虛擬性和服務型,基本上可以分為學習媒體性、服務大眾化和理念高品位。
(1)學習媒體性
現代遠程教育充分結合了教育和多媒體技術,通過充足的教育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學習媒體性不僅是遠程教育的學習特性,也是其文化特征。
(2)服務大眾化
這是遠程教育堅持的特色。在現代遠程教育中,需要大量的文字教學資源和網絡教學資源,來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在線學習需求,例如:貧困山區和農村等地的學習者。這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服務大眾化的基本特征,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
(3)理念高品位
通過遠程方式進行學習的人,沒有時間、場地、經濟狀況、智力、年齡和政治身份的限制,包括殘疾人等也可以進行遠程學習,這就充分體現了高度的人文精神和民主平等精神。在教學方式和內容上,以學習者為主,體現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同時,還會定期開展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和學術活動,網絡媒體與文化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在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普及和宣傳高雅文化的責任。
二、現代遠程教育文化的主要建設內容
1.虛擬文化建設
在網絡環境下,虛擬校園文化是校園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學校校風學風、管理水平、辦學傳統和辦學理念的綜合體現,是精神力量,極大地影響著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創設虛擬校園和社區是遠程教育的一個最大特點,為學生和教師創設了虛擬的學習和生活情境,在虛擬情境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和感化。建立虛擬社區和虛擬校園,需要對現實社區和校園進行模擬,利用動畫、視頻和云煙文字等多媒體技術來進行不同專欄的創建,在虛擬現實校園中,每個專欄都發揮著特定的宣傳作用。對于建設虛擬文化以及弘揚優秀文化來說,有著積極地意義。
2.教師文化建設
從內涵層次、形式化還是主體性等方面來說,在學校文化中,教師文化都是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教師文化是教師行為方式、治學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也是其師德師風、學術水平和教育思想的充分反映,影響著校風學風交涉和人才的培養質量。在現代遠程教育文化中,教師是主要的體現者,其行為影響著遠程教育的校園文明和精神風貌。所以,在現代遠程教育中,需要建設優質的教師文化,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這對于遠程教育的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3.教學文化建設
在教育文化中,教學文化是重要內容,也是精神文化的基本載體。所謂教學文化,也就是在教學情境的情境下,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與接觸的過程,所呈現的文化形態。課程基本文化基本包括:學科知識、文化屬性、媒體形式以及教學過程,等等。建設教學文化,是發展遠程教育的重中之重。
4.物質文化建設
物質文化建設,是現代遠程教育發展的物質保障。學校的物質文化,就是學校的人員在進行教育過程中所產生各種類型的物質設施,能夠提供給人們一種感覺上的刺激,使學習者受到啟迪和情感的熏陶。基本上是由環境綠化、形象標識和展示系統、實驗場所、網絡系統、技術文化和校園環境文化構成的。
5.精神文化建設
在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精神文化是至關重要的內容。遠程教育的精神文化,與師生心理狀態、時代文化特色、地理環境、歷史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具有強烈的滲透性、較強的融合性以及相對穩定性。現代遠程教育中的精神文化對行為一項有著規定和支配的作用。它是遠程教育創新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主要包括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方法和內容、教育制度以及教育觀念等方面的創新。
建筑是反映文化和藝術的長期存在的實體,建筑設計依附于文化環境和地域環境中,反映出不同的審美觀和文化認同感,同時,建筑能夠展示和促進文化發展,所以文化與建筑是內在統一的。
1.2當代建筑設計作品缺乏傳統文化內涵
中國建筑文化淵源流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隨著現代建筑材料和技術的發展,建筑設計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國際化與多元化成為建筑設計的主流。各大城市高樓林立,發展迅速,鋼筋混凝土與玻璃幕墻成為了現代建筑的流行設計語言。中國建筑業也迎來了空前繁榮,大城市中各種類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拔地而起,但整體來講,中國現代的建筑設計作品,大部分缺乏中國文化的民族文化內涵。設計師需要從建筑設計中能將傳統文化融于現代建筑設計之中,并找到合適的方法形成中國文化特色的現代建筑風格,使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得到傳承和延續,又能夠體現時代特色。
2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特色分析
傳統文化與建筑設計的結合,需要分兩個層次來把握:
1)物質與形式層面。
在現代建筑設計中要從建筑的整體布局、顏色、空間、材質、形態等方面分析地域文化特點;2)精神內涵層面。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表現在精神文化方面,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風格講究秩序、講究對稱、講究穩重和諧、講究端莊大氣,同時也具有浪漫優雅的氣質,這是現代建筑設計師設計理念繼承和演繹的關鍵所在。
3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用的具體方法
1)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上,應該側重于對其內在精神的演繹。
在傳承歷史文化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保守僵化的誤區,避免機械的照搬中國古建筑的具體形式,由于時代不同,材料技術不同,建筑的功能體量和以前的建筑也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在設計當中,應該側重于對傳統文化內在精神的演繹,創造性地結合現代建筑設計與傳統文化,做到繼承中創新。
2)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應用的表達形式。
建筑是具體存在的實體,它通過空間、形態、色彩、質感等建筑基本元素的組合來實現建筑藝術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內涵。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中,這些元素有著非常鮮明的特色并以此來反映它的文化傾向,這是現代建筑設計反映傳統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a.建筑形態。建筑形態是指建筑的整體布局、空間大小、尺度等,中國傳統文化對事物的形態具有自己的審美習慣,講究對稱,秩序,講究不同的形態創造不同的意境,現代建筑師通過對傳統文化和傳統建筑空間、形式、結構、比例、均衡、節奏等造型符號元素的理解和分析,選擇適合建筑類型的組合方式,達到所要表達的建筑文化意義。b.建筑色彩。建筑色彩是構成建筑視覺認知符號系統的必要元素。色彩本身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獨立的建筑形式元素,中國的建筑色彩豐富,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和象征意義,比如紅色象征熱烈、喜慶、吉祥、浪漫,黃色象征富貴和皇權。現代建筑利用色彩和傳統文化的呼應是文化傳承的一個重要因素。c.建筑材料和質感。材料和質感的運用是建筑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材料與形式的融合是建筑設計的理想目標,建筑材質符號就是指建筑的表面特征。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質感,給觀賞者不同的審美和文化感受,比如談起灰磚,談起白墻灰瓦,人們會自然的聯想到中國傳統建筑。利用人們熟知的材質肌理來向觀賞者傳達建筑印象,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聯想,增強現代建筑的文化意義。
4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演繹
4.1項目解讀
1)文化背景解讀。
中央民族大學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我國培養各民族青年及高級人才、研究各民族文化的最高學府,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對于單體建筑風格而言,設計應考慮具有民族風情并以現代的設計手法加以表現。由于我國民族眾多,不宜采用某一民族特定的民族建筑風格,而選擇整個中華民族傳統建筑中的成熟元素加以演繹,綜合起來形成人們親切熟悉而又有新意的“民族化”建筑形象,體現“民族特色”“中國氣派”及“濃郁的大學文化氛圍”。
2)時代背景解讀。
設計不但要體現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更要體現面向現代、面向未來的自信,體現作為現代文明傳播的載體所應具備的建筑形象,烙上時代的烙印。以現代演繹的手法同時體現建筑的時代性和傳統文化已成為設計的主流趨勢。
3)建筑區位解讀。圖書館位于校園的南北中軸線上,南側緊鄰團結廣場,是中軸線上儀式性序列空間的部分,建筑形態應具有強烈的“中央”氣質,計算機中心及博物館分列東西兩側,三棟建筑圍合八角形的團結廣場,從整體性考慮,本設計應統一考慮三棟建筑的總體布局和建筑造型,以形成統一的校園核心區整體風格。
4.2設計要點
1)現代的語言演繹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設計用現代的語言表達傳統的中國文化精神,通過對中國文化傳統文化的抽象,提煉出一系列現代的建筑語言,追求在氣質上的傳統文化的神似,而非簡單復制的形似,從而塑造出簡約端莊大氣的文化教育建筑形象,具體措施如下:a.以有著方正對稱中心感強的秩序組織簡潔莊重大方而雕塑感較強的建筑形體,表達出中國文化中四方平順、賢良方正的形象氣質;b.建筑頂部采用平屋面與坡屋面相結合的方式,屋面與建筑立面使用同種材料,并采用直接交接的方式,既體現了傳統建筑的特點,又具有較強的雕塑感;c.建筑主入口采用象征坡頂形式的玻璃雨棚,形成中軸線上的視覺焦點,并具有較強的象征意義;d.以中國古文字和中式花欞窗抽象出現代建筑語言,形成整個建筑幕墻的表皮,尺度宏大規整,具有文化象征意義的同時又兼具現代建筑的氣質;e.建筑主要材料為米色石材、灰色陶板及玻璃幕墻,突出“民族特色”“中國氣派”的同時,體現大學建筑親切、典雅、自然的風格特點。
2)中軸對稱的均衡布局。
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博物館三棟建筑共同圍合了八角形的民族團結廣場,其中圖書館位于校園南北中軸線上,計算機中心及博物館分列東西兩側,均衡布局,形成整個校園的核心區域,設計統一考慮三棟建筑風格和建筑造型,以形成統一、完整、氣派、均衡的區域空間。
3)樹立綠色節能建筑的典范,體現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近年來,隨著人類對生存環境保護意識的日益提高,綠色、生態、環保、節能、低碳排放等議題在建筑領域越來越受到關注,已經成為世界建筑界的一大主題,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觀”不謀而合,本工程考慮以下綠色節能措施:a.生態綠化屋面。本工程首層有較大面積的屋頂綠化,生態綠化屋面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蓄水性能、濾水性能、吸塵降噪性能、防輻射和調節溫度濕度功能,達到建筑的綠色生態化,降低建筑能耗同時提供宜人的室外學習交流活動空間。b.積極利用太陽能。太陽能是一種沒有環境污染,永不枯竭的新能源,利用太陽能可提供照明、熱水、光伏發電等需求,本工程擬在建筑屋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光纖導入照明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有效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c.自然采光及光導利用。本工程積極利用自然采光及光導利用,合理控制立面的窗墻比、盡量增大自然采光面;節約人工照明成本;利用光纖導入照明系統將太陽光經聚光元件高效采集、傳輸至建筑內,具有節約電能、無污染的特點,可提供綠色、環保、清潔、安全的照明環境。適用于地下空間引進陽光。d.自然通風與氣流組織。自然通風既可為室內提供良好的空氣品質,且具有較大的節能潛力,本工程充分利用外部地形空間條件合理布置建筑主動構造良好的自然通風體系,同時利用方正的建筑形態、中庭、窗戶的通風布置等積極的組織和誘導自然通風。e.綠色建材。提倡使用原料提取、產品制造、使用及再循環、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利于人類健康的綠色材料。
在制定現代化灌區指標體系時,要注重科學性、真實性與國民經濟發展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1灌區有健全而強有力的管理體系。
2灌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全國中等以上水平,農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超過12%~15%;服務業產值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超過45%;非農業就業人口在總就業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過70%。
3灌區有文化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過80%,青年適齡組中上大學的人數比例超過10%~15%,管理隊伍人員中專以上文化程度應占職工總數的90%以上,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占3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在50%以上。
4灌區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60%以上。
5灌區工程建設安全達標率達到98%,易澇農田治理率達到95%,田間防御能達20年一遇24小時雨量水平,大中型水利工程全部應用遙感、遙測、遙控裝置,防御能力達100年一遇水平,三防指揮系統覆蓋率達100%。
6灌區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充足、優質的供水保障,大中城市供水保證率要達到97%以上;一般城鎮90%~95%以上;工業95%~97%以上;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耕地面積的90%以上;飲用水源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Ⅱ~Ⅲ類;實現城鄉水資源統一管理包括地下水,并力爭實現水量與水質的統一管理。
7灌區要注重水環境保護,水庫和渠道為全社會提供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灌區的建設要田園化山、水、田、林、路、城鎮綜合治理。
8灌區的農業機械化率要達到90%以上,水利工程施工機械化率要達到95%以上,工程達標率100%,工程完好率95%以上。工程管理單位良性循環率95%以上,辦公自動化率90%。實現水利信息網互聯互通,墑情、雨情、水情自動測報。
9灌區法律、法規、規章配套率達到90%以上,水行政許可、審批審查率達到100%,水政監察隊伍的“八化建設”達標率、水事糾紛的調處率和水事案件的辦結率均要達到90%以上。
二、建設現代化灌區的對策與措施
1加大改革力度,理順管理體制
筆者認為灌區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質是調整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應根據規模經濟基礎設施的共享性可帶來“集聚效應”的特點,以及我國具有傳統的層級觀念,應相應提高淠史杭總局的級別,以統管灌區的建設,嚴格執行水利工程建設的制度。按照“分級管理”和“政企分開”的原則,理順省、市、縣的管理事權,健全灌區專管機構和基層用水戶參與管理組織。將干渠以上或跨地市、縣市的分干渠,灌區中小型水庫交總局對水資源進行全面統一管理調度。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水土資源廣泛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壯大水利經濟。
2更新觀念
在決策的過程中,把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融入到決策者的價值觀中,注重提高灌區的科技含量。要有超前意識,敢于對高新技術進行風險投資。
3做好前期工作,提高規劃質量
組建淠史杭現代化灌區課題研究組,研究現代化灌區的有關事宜。加大對前期工作的投入和技術人員配備,根據灌區的地形、水文、地質和社會經濟與水利科技的發展,因地制宜,做好灌區綜合規劃工作。健立灌區前期工作咨詢機構,完善灌區咨詢、評估、論證制度。
4抓住機遇,廣開資金渠道
隨著社會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發民和應用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技術與模式,企業的財務管理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此,為了提高現代企業管理水平,深化企業改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與市場競爭力,必須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概述
財務管理信息化就是把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財務管理中,使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轉變為信息化管理模式,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充分發揮財務管理體系的作用,更好地組織企業財務活動,促進企業現代管理制度的建設。財務管理信息化不是簡單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等,而是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強調財務信息處理的主動性和及時性。其不僅把財務人員從傳統的手工處理會計信息的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更加便捷、迅速地處理財務報表等業務,改變了財務管理的整個流程,更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財務決策的科學性,使企業財務信息的傳遞和交流更加方便,消除了財務管理信息孤島效應,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快速應對市場變化。
二、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當前,有關部門針對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認識不足。一方面,是對財力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企業甚至管理部門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并不了解,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保障制度都不充分,影響了建設進程。另一方面,很多人對財務管理信息化模式不了解。目前仍有很多人把財務管理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混為一談,忽視了財務管理信息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的內涵,而簡單地把財務管理信息化視為簡單的技術應用,從而導致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停留在技術應用的層面。二是財務軟件與企業實際不能完全適應。目前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主要有金蝶和友通兩大類,在財務管理各個模塊上的設計和技術也正逐步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預算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不足,或部分業務仍然需要手工完成。三是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會計信息失真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嚴重問題,對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而言,這一問題直接導致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無法進行信息整合與科學管理。四是財務軟件的安全性問題。財務管理信息化對信息安全的要求更高,但很多企業人員對信息安全技術不了解,也沒有建立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增加了財務信息的泄露風險。五是缺乏相應的復合型人才。財務管理信息化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豐富的財務知識和技能,還要求其掌握熟練的軟件應用技能,目前一些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嚴重缺乏這種復合型人才。
三、加強現代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是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意識。一方面,企業管理者要正確認識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樹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經營管理理念,加快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從人員、技術、設備等方面加快建設步伐。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要把財務軟件的應用與企業管理相結合,把企業各部門納入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流程之中,在管理層面全面建立起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思想,從控制經營活動、加強資源配置、促進信息共享、提高決策水平等多個方面切實應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實現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推進。二是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和規范化。一方面,企業應加強會計人員培訓和管理,強化內部控制,提升財務會計的質量和透明度,使會計信息能夠為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有效服務。另一方面,企業應規范財務信息化系統的管理動作,使各部門互相協調,從而實現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只有這樣,才能優化財務管理業務流程,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體化,為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財務信息。三是加強軟硬件的應用建設。一方面,企業應根據發展實際和軟件既有功能,盡量實現軟件功能的最大化應用,同時針對軟件存在的缺陷改進軟件功能,并把通過實踐驗證的處理技術推廣到所有部門,從而提高企業整體處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大硬件投入,在高性能電腦、穩定的網絡、嚴密的安全設施等方面提升信息化建設。四是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企業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使他們成為掌握財務專業技能和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同時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教育,使他們掌握現代財務管理信息化模式的理念和內涵,充分發揮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管理作用。企業還應針對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與安全意識加強教育,確保財務信息的安全性。總之,財務管理信息化是現代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要求,更是時展的要求。企業只有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才能提高財務管理的效率,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性,推動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作者:周子強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