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可持續發展理念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P641.72 文獻標識碼: A
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其說的是是: 是我們既滿足了當代人需求且又不會對子孫后代在滿足其需求的能力的發展時帶來損害。對于可持續發展核心意思屬于世代倫理,如今人類對未來子孫的生存的可能性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從破壞環境或者將地下的資源去消耗殆盡, 其都會是當代對后代的一種加害行為,其行為也對后代子孫的在地球的生存造成不可抗拒的威脅。
2. 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某些特點
在可持續的發展的理念下水文地質及環境地質工作都有自身的一些特點。 它們的目標都是去重新構建人和自然的相互協調和地下水系統的良性循環或良好的地質環境系統, 我們必須從多學科進行交叉滲透, 然后對我們的目標系統去進行系統的分析,若想構建成為這樣的一個優化的系統, 其過程必須采用系統的方法, 以及采取配套的可以治本的對策, 不僅僅是零碎的治標措施。 我們在去重新構造這個系統時, 不但要求我們去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其更關鍵的是正確地應對人與人間的利益矛盾關系以及整合眼下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 及整合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下水文地質與環境地質工作若想能夠獲得比較好的長期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必然需要我們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引起格外的關注。
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早日實現, 我們必須去重新構造人與自然的相互協調的環境、 地下水系統的良性循環以及良好的地質環境系統。所以, 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對目標系統采取深入的人文歷史分析和地質歷史分析, 只有掌握其在純粹的自然狀態下所進行的演變的規律, 并分析診斷在疊加人為的作用后其系統所產生的變化的規律,然后在順應自然、 認知自然的基礎上, 去構想和設計優化這個系統, 并尋求其構建的途徑和方法。以往在我們沒有真正地掌握自然規律前, 我們貿然地去采取進行改造大自然的行動, 卻往往會導致和預期目標相反的后果。在1960年前后, 在河北平原就曾經被實施過,一塊土地對一片天、使其只蓄水不排水的水利方針, 在最后使造成大面積的土地的鹽堿澇漬的后果。地下水系統與地質環境系統作為一種復雜系統,其有反直觀的特性, 也就是其行為方式通常恰好和大多數的人所想象的結果背道而馳。在數百年對于長江中游所得的防洪的實踐經驗, 就為其系統的行為的反直觀的特性作了極好的詮釋。荊江大堤的修筑是為了去防洪, 但結果反而導致洪災的進一步加劇; 進行圍湖造田當初只是為了使經濟得到發展, 結果卻反而引起洪澇和漬害,得到的結果卻是江湖洪災加劇,使成為了干擾經濟發展的絆腳石。故此, 在人們采取對大自然的改變措施的行動之前, 一定要做到慎之又慎, 且三思而后行。對于重新去構造優化系統, 絕對不能采取零碎的治標的措施,一定要使用系統的方法, 努力將措施整合使之成為可操作的成套的治本的對策。
綜上所述, 對于構造河北平原地下水系統和地質環境系統,使之優化,屬于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以河北平原的淺層咸水的改造而言, 則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工程, 其要求一系列成套的措的施加去支撐, 如若措施不是配套, 將導致難以成功和推廣。咸水夫人改造必須具備下列的基本條件: (1)擁有外來的淡水去進行大額的灌溉,使之較快的形成可以供開采使用的淺層的淡水; (2)干支配套的排咸入海的渠道必須有統一, 反之則會使咸水搬家; (3)排除淺層咸水及開發薄層淡水的出水能力大的淺井井型必須有, 這樣可以縮短改造的周期, 以實現滾動開發的良性運轉;(4)在數學模擬的基礎上去制訂科學的有關排咸換淡的方案, 杜絕以往粗放的改造方式; (5) 建立相關的法規和利益機制, 來確保淺層咸水的改造工作可以全面的開展, 并長期堅持。進行咸水的改造工作, 上邊的條件可以說是缺一不可的, 同時, 去滿足上述的條件也并不容易。以井型來講, 目前大出水量的淺井其成本比較大。故此, 須對大出水量淺井的鑿井技術去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雖然只是技術的細節, 但卻在河北平原的構造優化系統中必須去解決的難題。
3.相互合作、多學科共同努力
對多學科去交叉的滲透以及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 這是去構建的優化系統中所必需的。比如, 對有效的利用土壤水而言, 其工作需要水文地質與農業等等專業的人員及部門之間的配合。對與去制訂的可持續的有效防洪對策而言, 就會需要水利與地質等等專業的人員及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就從我們實踐的經驗來看, 目前由于在不同的部門之間存在著條塊分割的默許體制, 使得不同部門在各自的利益沖突下, 各個部門之間協同工作很難去實現。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的工作者通過辛勤的勞動得到的寶貴的研究成果, 通常很難得到相關應用部門的認可與理解, 僅僅只可以停留于紙面上, 卻不能付諸于實踐。故此, 只有提倡去多學科的交叉和滲透, 努力共同探求在不同部門之間的協同機制, 也必將是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在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的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突破點。雖然在構造可持續發展優化系統時要去涉及一些技術層面的相關問題, 但是, 對于真正的難題卻并不在技術的層面,相反則在非技術的層面。比如, 在咸水的改造周期相當長前提下,怎樣去建立一個相應的在利益方面激勵的機制, 并可以解決資金的來源, 致使咸水的改造不僅僅屬于政府行為, 在同時也是人民的自發的行動, 相對來說就是一個我們必須去解決的重要的課題。使土壤水得到有效的利用, 雖然在改善水資源的條件意義十分大, 但卻對農戶來講, 采取打井的灌溉要遠比使用土壤水更加省事, 如若沒有相應法規及利益的驅動, 要想使土壤水得到有效的利用及推廣, 就可以說是一句空話。建立相應的利益激勵的機制, 是可持續發展的優化系統順利進行的關鍵。故此, 要想去做好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下對于的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工作, 我們應當去大力的加強對軟科學的研究工作。持續以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作為指導思想, 水文地質和環境地質的工作必將會獲得良好的長期的環境效益、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結語
由于種種在技術層面和非技術層面所造成的原因, 使其工作難度變大, 企圖也不會立竿見影,實踐起來也不會一蹴而就。我們只有去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 為之去付出, 這樣我們才會達到目標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林家彬. 環境倫理學----關于環境與發展的新思維[J] . 科技導報, 1994, 10: 51- 52.
[2]靳孟貴, 張人權, 高云福, 等. 農業- 水資源- 環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以河北黑龍港地區為例[M]. 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999.
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JD1160)的階段性成果
可持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ESD)概念最早見于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向聯合國提交的報告《我們的共同未來》,報告明確指出為達成可持續發展的轉變,教師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其后于1992,各國政府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達成了《關于環境與發展的里約熱內盧宣言》,并通過《21世紀議程》,說明了教育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與作用。2005年,聯合國啟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2005-2014)國際實施計劃》,指出從2005年至2014年實施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十年教育,要求世界各國政府在這十年中將可持續發展教育融入各國相關層次的教育戰略和行動計劃中。各國積極響應聯合國號召,承諾自行訂立適合當地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政策。時至今日,全球已有超過七千個行政機構推出或著手擬定有關政策。2010年,中國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方針納入國家層面公共教育政策,在“戰略主題”部分明確提出“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這標致著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在經歷十余年實踐探索后步入“進入綱要、舉國推進”的歷史發展新階段并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為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指導理念與工作領域。在全球聯系不斷增強,全球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國家地區間的交流溝通日益頻繁的背景下,社會對高等教育英語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希望。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可持續發展教育不斷推進的關鍵因素與重要保障。而有效提高教師質量、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的途徑之一就是實行教師可持續發展教育。因此,如何實現高校英語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教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涵
隨著人們對可持續發展教育教育理論體系的不斷探索、不斷認識、不斷實踐,專家學者緊密圍繞可持續發展教育這一戰略主題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它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
(1)可持續發展教育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開發人力資源和人才資源,改變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可持續發展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可持續發展觀催生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以人為本,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觀、人人能成才的人生觀、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質量關,為個人終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的教育價值觀。同時把國際社會所倡導的“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關心”與中國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結合在一起,把人的可持續發展觀和全面發展素質放在一個全方位、全開放的環境中進行。
(2)可持續發展教育以創新教育為核心。同志在闡述創新的重要性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當今世界,國際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競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創新教育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核心與主旋律。創新教育作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核心,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必經之路。通過創新教育,每一個個體都能夠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基本規律,并具備相應的能力,為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
(2)可持續發展教育以終身教育為擴充。隨著知識更新的快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清楚的意識到,學習化社會已成為歷史的必然,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掌握新技能,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終身學習不僅是個人生存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可持續發展教育以終身教育作為補充,終身教育是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終身教育理念的確立為人類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它宣告了傳統的接受教育、生產工作、退休養老人生三段式的結束,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學習的必要,也存在學習的機會。要形成一個人人學習、時時學習、事事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化社會氛圍。
二、高校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教育現狀
1.教學科研任務重,內在動力不足
有學者將教師的職業存在狀態分為三種類型:以此謀生和養家糊口的“生存型”,體驗人生和體味幸福的“享受型”,服務社會和自我完善的“發展型”。據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高校英語教師的職業存在狀態處在生存型階段。這種職業存在狀態與理想狀態下的教師可持續發展要求相距甚遠。總的來說,這部分教師的教學負擔重,科研壓力大。以筆者調查的高校為例,平均每個英語教師每個學期有三個課頭,大部分教師的周課時超過二十節,個別教師超過三十節。作為職稱晉升以及續聘的先決條件,
學校要求做課題、寫論文,且論文要求發表于核心期刊。如此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使得相當數量教師不注重自身專業理論的學習,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陳舊,產生功利心理,不能潛下心來投入研究,或因為課題太難申報、論文難以發表而產生畏難情緒,直接忽視教學研究,從而嚴重制約高校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 2.教育培訓項目較少,專業發展受阻
高中地理這門學科主要研究了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聯系,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有效的解決人與自然間的矛盾,并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保護意識的意識。
一、積極開展第二n堂,拓寬學生的視野
要想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滲透到高中地理教學中,僅僅依靠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是不行的。高中地理教師要帶領學生從地理課堂走出來,走入到第二課堂,即課外課堂,這樣便于學生掌握到更多有用、貼近自然的地理信息。
在開展第二課程時,教師不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將第二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自主觀察,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查找資料。同時,學生之間針對某一問題要相互討論、相互交流,這樣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師通過開展講座、開展調查等方式來豐富第二課程。首先,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和之前所學到的知識,定期開展主題不同的講座,比如:《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原則》等。其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在寒假或者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為期五天的鄉土調查工作,分析該區域的實際情況,找到推動該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再次,教師要將全國具有代表性、典范性的實例通過多媒體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在觀看、分析完實例之后,結合自身所學的知識撰寫與之相關的小論文,不斷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最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隨處可見,教師可以組織觀看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電視,了解當前世界自然環境的發展狀況,從我國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我國當前環境現狀,找出導致環境惡化的原因,并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導向,提出切之可行的對策。這樣做還能增強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便于學生將可持續發展理念運用到實際環境問題中。
二、結合教材的實際特點,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
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可持續發展教育時,要將基礎作為出發點,結合教材的實際特點,一步步推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的滲透便于提高學生的是非觀,還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比如:在講解“工業三廢”這一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要合理劃分教學步驟,明確此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具體的教學步驟如下:第一,工業三廢這一詞相信大多數學生并不陌生,教師要以此為噱頭,讓學生羅列出工業三廢不合理的排放給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當不利影響被羅列出來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思考如何消除工業三廢呢,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呢。第三,哪些地方成功的將工業三廢消除掉,并推動該區域經濟的發展呢。通過按照這三個教學步驟來開展教學活動,這加深了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還大大提高了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
近幾年來,環境問題、資源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在理解這些概念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起來,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與周邊的環境問題、資源問題融合起來,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比如:當老師談到“霧霾”這一環境污染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談論“霧霾”天氣所帶來的不理影響。隨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當年的倫敦霧霾事件,以及那次霧霾事件給倫敦所帶來的人員傷亡情況。隨后,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分析倫敦霧霾事件的原因以及倫敦當地政府是如何治理霧霾的。倫敦霧霾事件給人們一次血的教訓,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突飛猛進之勢,隨之而來的環境的不斷惡化。由此可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不再適應未來的發展需求,我國必須走人口、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四、合理運用鄉土地理,增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新課程標準中曾明確指出:高中地理教學要結合鄉土地理,分析本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并結合本區域的特征,走與本區域特征相符合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當人類開始大肆發展經濟,肆意破壞自然環境時,一系列自然環境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在此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理念被提出來。為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開展鄉土地理學習,通過觀察、調查等方式來讓學生了解到家鄉的環境、經濟、資源等,并分析家鄉人們的生產活動、生活活動對自然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實踐活動,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可持續發展理念。由此可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確定具有實踐性,如果脫離了實踐而一味的講解理論知識,這樣的方法是不可行的。比如:當老師要講解“自然資源”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分析自身所處區域的資源特點以及發展現狀,并對本區域的資源進行劃分,將其劃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這樣便于學生合理的認識自然資源,并認識到資源與經濟這兩者的關系是相互協調的,不能為了發展經濟,過度消耗資源,從而有助于學生樹立資源與經濟同步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思想。
五、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多個方面、多個層次來將可持續發展滲透到高中地理教學中,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加深了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認識與理解。對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教學目標不應該僅僅局限在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上,還需要將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諧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參考文獻】
2010年在瑞典、2011年在香港以及2012年在巴西舉行的OMEP大會把可持續發展教育作為重要議題之一。OMEP中國委員會參加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國際性課題的研究。我們在研究的第一階段探討了有關兒童對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理解(研究報告已經發表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0年第12期上)。在第二階段探討的是在幼教實踐中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一些幼兒園參加了初步的研究(其中大部分論文參加了2011年在香港舉行的ONLEP大會的交流)。我們發現,盡管在我國幼兒園開展環保教育已有多年的歷史,但許多一線教師列什么是可持續發展教育還不太清楚,也有人經常把它與社會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混為一談。為了更好地傳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理念,本文對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概念、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最早由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于1987年提出。該組織提出了“能滿足當前的需求,但不以犧牲后代的需求為代價”的發展戰略。阿瑪汀·森(AmarSen,1987)則認為,這種圍繞“需求”的發展觀雖有啟示作用,但還不完善。要把個體看成是能“思考和行動”的能動者,而不是被看成有需求要得到照顧的“病人”。只有把人看作是能動者,他們才能進行思考、評價和解決問題,并通過這些手段來改變世界。他采用了以能力為中心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在不犧牲后人能力的基礎上促進當代人的能力。”1992年的里約熱內盧聯合國地球峰會把社會發展、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看作是可持續發展的三個相互依賴、相互強化的支柱。任何環境、經濟和社會政策及實踐都要考慮它的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地球峰會上制定的可持續發展行動計劃把在基礎教育中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聯合國于2005年發起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十年計劃(2005~2014,DESD),旨在把可持續發展的原理、價值觀和實踐滲透到教育和學習的所有方面。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于2005年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是一個終身教育的過程,從學前教育一直延續到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并超越正規教育的范疇……由于價值觀、生活方式和態度在人生早期得以形成,所以教育的作用對兒童來說尤其重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并逐步付諸實踐。然而,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在學前教育領域,對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可持續發展教育重要性的理解以及如何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融入整個教育體系的行動才剛剛起步。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教育的新視角。它尋求人類和經濟的健康發展、文化傳統與對環境的尊重之間的平衡(Sir—aj-Blatchford,Smith,Samuelsson,2010)。自從2002年約翰內斯堡的世界可持續發展峰會以后,人們普遍認同教育在實現“與經濟的健康、文化的多樣性、對地球以及資源的尊重有關的可持續”方面扮演重要的作用。一致認為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必須成為2000年聯合國達喀爾全民教育行動框架所確定的優質全民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教育實踐中。可持續發展教育與已有的學校課程,如未來教育、公民教育、和平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性別教育、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等有著天然的聯系。
一、引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林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同時我國政府從各方面對我國的林業開始給于較大的關注,因此林業在新世紀下得到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雖然 “天然林保護工程” 在我國已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實施,但森林資源在我國分布不均勻的現象還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緊接著“退耕還林”的工程又在我國開展起來,這個工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前我國的林業的發展出現了深刻的變化,可以這樣說,我國的林業的發展遇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
二、完善我國營林工作需要的需求
(一)加強對造林、營林基礎發展
我國森林資源如何得到補充以及如何促進我國森林資源向可持續發展方向發展、如何保證連續的供給林產工業原料都要依靠營林造林。我國政府對植樹造林工程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大,向全國多次發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的公益性口號,全國人民對這個口號都有所感悟并積極的相應這個口號,因此業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但林業的高稅賦動搖了我國林業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人民參加植樹造林都是通過國家的精神鼓勵,而沒有得到任何物質利益的刺激,由于政府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人民物質利益的刺激,致使人民對植樹造林的響應程度逐漸的減少。我國要加強林業的基礎,調動人民對參加營林造林的積極性需要給予很大的物質利益。
(二)對林區協調多產業進行進行綜合發展,提升林業系統發展功能
仔細思考我國的林業的的未來發展,我國的林業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發展需要結合森林綠色食品的生產、花卉園藝的特點、特色加工業的發展以及森林旅游的發展等。因此,我國的林業只有在結合其他方面才能夠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三)全面提高我國林業管理的科學技術水平
我國林業在競爭中其競爭力低的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林業的技術水平比較低。我國今后在促進林業不斷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意識到科學技術水平是提高我國林業不斷發展的最主要的通道,應該將其擺在最主要的地位。
三、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營林的作用
森林資源無論是對那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森林給世世代代都帶來說不盡的好處,同時森林資源并不是無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講卻是一種可有限的但可以不斷更新的資源,因此所有的世代都能夠享用森林賜給人們的恩惠――但前提必須是我們及我們的后代都必須盡心的來維護森林資源的開發。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的保護我們這些有限的森林資源,那么這些有限的森林資源也只能在當今世代可以利用,然而對我們未來的世代來說他們就不能享受到這種自然的恩惠了,所以,我們要倡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的林權結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約束
我國大部分的森林資源可以說都屬于國家或者集體所有,從根本上說這種森林權結構模式是我國在實行計劃經濟的時候留下的產物,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在我國森林業產權上的設置。
(二)我國林業生態效益的補償制度
生態補償機制是我國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一個重要的內容。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具體是指現實生活中的使用著通過合法的手段來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對自然資源所有權人或保護生態系統而付出代價的人支付一定使用費的一種法律制度。在這個概念中它包含了兩層不同的含義:其一是自然資源是一種特殊性的資產,它同時具有兩中不同的價值:即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只用當使用權人向森林所以權人支付一定量的費用后才能夠獲得森林的使用權,這是一種森林所有權人一種交易方式,目的是通過森林資源來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其二、它同樣也是一種經濟性的補償模式,生態環境保護者在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的過程中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然而他們為森林的可持續發展付出的代價理所應當應該得到的相應的報酬,森林生態保護者所改善的森林生態環境不能夠也免費的讓其他人任意的使用,我們應該對那些為改善森林生態環境而付出很大心血的環境愛護者給于一定的物資補償,這就體現了森林生態具有價值的功能。
(三)林業保護管理機構對林業的監督力度不夠
近年來,我國對林業的保護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別是國家林業局對違法征用林地、毀林開墾的管理加大了力度,并且對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也給予了一定的監督,同時在各地都派駐森林資源監督的管理機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監督管理部門都能夠做好這樣的監督工作,有相當多的一些森林監督管理部門在投入的監督力度很弱,森林的管理力度沒有完全的落實。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預想不到的自然災害頻繁的發生,我國的大量森林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毀。
四、結束語
當前階段,我國應該加大了對營林管理的重視力度,但為了促進我國林業能夠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從整體上來探究影響我國林業的保護和管理的各種潛在的因素,因為不同潛在的因素在某個時候通過彼此間的相互作用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的森林資源的可持續,我想,隨著我國對森林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力度的加大,我國的森林將會迎來一個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呂明會 現代營林耕作法的應用與推廣 [期刊論文] -科學與財富2011(5)
引言[1]。其中,傳統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哈佛大學Adolf A.Bberle以及諾貝爾得主Milton Friedman等主流經濟學家認為企業不應該承擔社會責任或者企業的唯一社會責任就是盡可能高效率的使用資源,以增加利潤為主要目的[2];Oliver Sheldon和E Merrick Dodd等人認為企業既有盈利功能,又要承擔利潤最大化以外的社會服務功能[3];在Freeman的利益相關者理論觀點的影響下,企業社會責任應包括企業經濟和社會公益二元企業目標[4];我國學者盧代富從法律角度認為,將企業社會責任簡約化
1 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社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把可持續發展納入企業社會責任領域已經成為一個共識[6]。1999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號召公司遵守的社會責任中,就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主要包括:企業對環境挑戰未雨綢繆;主動增加對環保所承擔的責任;鼓勵無害環境科技的發展與推廣。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是指企業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有益于消費者和公眾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企業活動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轉變企業生產方式,實行清潔生
2 海爾集團概
海爾集團是世界白色家電第一品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截止2009年底,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制造基地企業文化論文,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全球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已經發展為大規模的跨國集團企業。2005年底,海爾進入第四個戰略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全球市場占有率5.1%,海爾冰箱和洗衣機分別以10.4%和8.4%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在行業中排名第一。另外,海爾在智能家居集成、網絡家電、數字化、大規模集成電路、新材料
3 海爾在推動可持續發展
3.1 加強生命周期全過程管理,
從物質流的角度分析,加強海爾家電生命周期的全過程管理,加大清潔生產力度,實現資源的節約、集約、再循環利用。家電生命周期全過程管理包括資源獲取、生產領域、廢舊產品的回收、再利用等,圖1。通過物質流分析,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環境影響分析,把握物質消耗的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對原材料及能源的采購、節約、循環利用等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不斷強化環境管理,降低各環
圖1 海爾家電生命周期全
近年來,海爾集團一直致力于從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視角貫徹“綠色設計、綠色制造、綠色經營、綠色服務”的清潔生產思路,2008年國內40個事業部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并向低碳模式轉型,表1,海爾通過建立ISO14000清潔生產驗收,環境管理體系提高了企業環境管理水平,
表1 近年來海爾清潔
時間
進展
2003-2004年
下屬的能源動力公司和家用空調事業試點清潔生產
2005年
制定清潔生產工作方案,有質保公司牽頭在全集團內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2006年
海爾企業部29個事業部一次性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2007年
海爾企業部34個事業部一次性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通過優秀率達到90%
2008年
海爾國內40個事業部全部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2009年
《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于 2008 年5 月1日正式實施。該辦法鼓勵企業自愿進行環境信息公開,并對公開內容、方式以及獎勵方式等做了說明,為企業開展環境信息公開、接受公眾監督提供了法律依據。海爾從2005年起連續五年《企業環境報告書》,從環境管理、環境目標、環境績效、物質流分析等方面將相關的環境信息真實地傳達給社會,同時也詳細介紹了企業文化、產品質量管理等背景信息,環境報告的編
海爾主持或參與了152 項國家標準的編制修定企業文化論文,制定行業及其他標準 425 項。海爾是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最多的家電企業中國。2008 年 12 月 31 日,《山東省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指南》由山東省環境保護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2009 年 1月1 日實施,這是國內首次以地方標準的形式規范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行為。《指南》提出了編制企業
3.3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力度,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支持企業創新戰略的一系列綜合特征,包括企業的可利用資源及分配、對行業發展的理解能力、對技術發展的理解能力、戰略管理能力結構和文化條件[11]。過去企業的高速發展,主要是靠技術引進、抓住市場機遇,自主創新所貢獻的成分較小。現在,企業發展需要更多的是自主創新。沒有自主創新,企業就不可能快速發展。目前海爾正在著手兩個方面的自主創新:一是產品創新;二是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是環保、節能的重要手段,作為奧運史上唯一成套白電贊助商,海爾響應這一理念,在
3.4 逐年增加環保投資,優
環保資金的投入、使用、管理對于環境績效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12],企業環保資金的投入對于企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海爾在環境管理方面投資 38 萬元,在污染防治方面投資623 萬元,在節能降耗方面投資 355萬元,其中環保配套投資500萬元,改善工藝設備資金350萬元。環境管理投資主要是定期參加山東省和青島市組織的各種環保培訓,掌握最
綜上所述,企業是工業污染的主要來源,同時也是節能減排、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微觀主體。海爾集團向世界展示了其在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產品開發和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環境負荷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對于樹立企業綠色形象,提升品牌價值和社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強化企業環境責任,對企業不斷加強環境管理,降低環境負荷有重要的意義。海爾在推進資源能源合理利用、污染物減排、環境友好產品開發和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等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海爾集團是中國企業適應全球化浪潮的成功典范,其成功經驗可為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提供案例支撐。
新環保政策和環保動態;聘請專家對內部環保工作人員進行環保培訓;督促員工學習政策法規和國際先進的環保技術,提高員工的環境意識和環境管理能力;污染防治主要包括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環保配套投資、日常監測費、廢氣排放費等。節能降耗方面投資主要是改善工藝設備,提高生產效率,減少能耗物耗、節能降耗宣傳費用等。
化環保投資流向
產品設計、開發、生產等環節實現全流程“綠色”環保。在節能方面,南海意庫項目的整體方案比同類建筑節能 70%,其中海爾磁懸浮中央空調為其貢獻了40%的節能效果。與環境保護密切相關的管理創新主要是指環境管理創新,海爾較早的確立了提高環保意識,將環境保護理念貫穿于全體員工的環境管理方針企業文化論文,在積極推進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清潔生產審核和能源審計、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化基礎上,開展綠色經營活動,全面打造綠色海爾,逐步推進環境保護制度化。
全面打造綠色海爾
環境報告書的原則、基本要點、工作流程、內容框架及指標等級,從企業概況、環境管理、企業環境保護活動等 6 個方面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全面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信息。海爾參與編制了山東省《企業環境報告書編制指南》,更好的推廣企業環境報告制度,在企業環境報告制度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引言:
給排水建設是市政工作建設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面的提升建筑的給排水建設,是全面的保證市政工作建設施工質量的關鍵點,并且逐步的提升給排水建設的規劃方案以及設計效果,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對于構建出一個良好的城市環境,保證城市的健康和諧以及穩定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所在當前全新的歷史條件以及發展機遇之下,需要保證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思想理念深入到設計的每一個細小環節當中,全面的提升給排水設計的工作質量,并且大力的提倡節能的設計觀念,解決當前日益突出的水資源問題,追求城市水資源的合理開發以及利用,從技術以及工藝設計思路等方向著手,全面的整改,進而最終實現現代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1. 給排水設計的規劃以及主要內容分析
建筑給排水系統設計是整個城市建筑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給排水系統設計是一個包括供水系統設計、排水系統設計以及循環水系統設計的一個系統化工程,通過對給排水系統的合理設計,使水資源在收集、供給、凈化、使用、以及排放各環節中實現相互協調,給排水建筑施工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減少水資源的浪費,使水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給排水系統的整體布局、給排水體制的確定、城市給排水總量預測以及排水范圍的確定。而排水系統的整體布局有具體包括建設的規模與用地的確定、給排水工程位置確定以及污水污泥的處理與處理程度。通過總體設計與分區域設計的結合,為城市給排水系統的完善提供依據。
針對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思想理念以及要求相當嚴格,需要細化每一個工作項目。同時,還需要針對當地的水質進行化驗和分析,針對水文進行鑒定,結合實際的工程地質狀況以及水文地質的相關特性,進行全面的勘察以及細致的研究摸索,收集大量的信息以及基礎資料,最后,還需要對經濟和技術進行比較研究。上述的內容是針對現代化建筑給排水設計的重點內容,而在設計的進程之中,還需要注重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杜絕一系列影響因素,結合實際的情況針對設計的方案進行必要調整,旨在為給排水設計工作的穩步開展奠定堅實的前提條件。
2. 建筑給排水設計中可持續發展思路研究
首先,在建筑給排水設計當中,有幾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即給水系統、取水工程、凈水工程、輸水工程以及配水工程。城市的給水系統是全面的保證城市所需求的水量的一個重要項目,同時在工作當中需要結合水壓以及水質等影響條件,綜合性的尋求城市的水源,保證凈水方式以及取水方式的合理性,根據相關的原則以及標準布置取水以及凈水管網的組成。通常的來講,凈水工程、取水工程以及輸水工程等,都是各自獨立的組成部分,每一個子系統都有各自相應的功能。取水工程需要從選定的水源當中取得水源,并且將水資源輸送到水廠之內,而凈水工程則是將取來的原水通過必要的處理方式,處理掉其中的雜質以及污染物質,使得水源可以符合使用的需求和質量標準,一般來講現代化的凈水分為過濾凈化以及沉淀凈化等兩種方式。輸水工程則是將原水從水源地點或者是水井當中輸送到凈水廠之內,其中包含有各個附屬管道的建設、渠道以及管道等。
在現代化建筑可持續給排水設計當中,需要遵循幾點基本的原則。針對建筑給排水設計的整體布局需要考慮整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由于現代化的建筑具有獨立的給水以及排水系統,在邏輯統一關系之上可以滿足相關的要求,而排水以及給水系統并不能夠脫離于這樣一個整體,所以還需要按照相應的整體設計的思想理念進行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強調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觀念,強調每一個系統組成成分的有機連接,并且從局部著手,針對系統的整體性工程進行加強。另外,還需要考慮多層次的結構性需求,使得每一個層次結構之間可以相互的聯系又相互制約,以保證整體系統的穩定性。合理的針對用水規模進行計算,是現代化可持續給排水建設思想理念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水量的預算需要對總體設計階段之內的污水水量進行預測,并且對設計階段的數量以及分區階段的設計水量進行全面預測,隨著現代化工業技術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整個城市的用水量都在提升,所以還需要應用用水規模來對整體的建筑給排水設計規劃進行預測和分析。在自然界當中,任何物質的發展都是遵循一般規律的,而水資源則是生態環境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建筑給排水設計之中還需要遵循科學的發展觀念,全面的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誰污染誰治理,保證建筑給排水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對現代化建筑給排水設計中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觀念進行全面的研究與細致的探討,從實際的角度出發論述了建筑給排水設計的相關原則以及各個系統的實際功能,并且對給排水設計當中科學性原則的遵循理念進行了分析,旨在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的為現代化的建筑給排水設計工作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紅情,趙紅麗.住宅建筑給排水工程中常見問題及防治[C].河南省建筑業行業優秀論文
集(2008),2008-08-01.
走一條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戰略道路,是參照西方工業發展史、當達國家在資源、環境發展、保護的先進理念,結合我國特殊國情以及現代化建設任務的歷史必然選擇。然而,近年來國家在推進可持續發展進程中,政府、社會和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上,制度建設,政策執行上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阻礙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步伐。當前我國在可持續發展的立法建設與實施、環境經濟政策建設、環境科技創新等相關領域的諸多課題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筆者正是根據上述問題思考,把我國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作為論文題目研究的原因。
一、我國資源、環境的法律、法規建設
1.我國環境法律整體建設現狀。我國基本上建立起了相對完備的資源、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從1982年至今,先后頒布了包括《海洋環境保護法》和《森林法》《礦產資源法》,《環境保護法》等二十七部全國性法律,基本上概括我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相關的領域,為我國資環、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法制保障。
2.環境法律建設存在的問題。我國當前在生態環境法律的建設中存在突出的問題是政府監督部門和生產企業沒有切實的履行各自職能范圍內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如果我們地方政府、生產企業、監管部門在法律的監管和執行上都相應的缺少各自法律責任,那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建設將會失去在法規制度層面上的有效保障。
3.我國未來環境法律建設理念創新。與時俱進的立法理念是可持續發展是做好法制工作的前提基礎。可持續發展的立法理念要建立以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理論為基礎,以我國經濟、生態環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實踐基礎,未來在環境、資源立法理念設計上,要以全面的,發展著的價值理念和思維取向來研究和探索環境立法領域中存在的尖銳、突出的矛盾問題。要積極的學習發達國家在環境立法方面的先進理念,在理念層面尋求創新、在制度執行層面中尋求改進。
二、建立和完善中國的環境經濟政策
1.我國建立、健全環境經濟政策必要性。國家在處理資源、環境污染破壞問題時,長期以政府行政干預為主,當前我國資源、環境問題從更深層次反映出國家在治理環境問題時“指令性”管控手段的局限性。因此,當國家“指令性”干預政策對環境污染問題管控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時,建立完善、高效的環境經濟政策就成為了國家管控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的又一有效手段。
2.我國未來環境經濟政策的建設發展方向。今后國家在環境經濟政策建設上應該綜合考量政府、市場、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政府要通過市場制定企業在稅收、生態補償、排污交易、環境保險等環境經濟政策來引導約束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涉及到環境保護相關問題。政府通過積極、高效的環境經濟政策來引導企業在市場框架內利用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建立起資源集約化開發與利用模式。促使企業依照自身經濟利益自覺遵守國家環境保護相關法規政策。
三、要堅定不移走可持續發展環保科技創新道路
1.我國環保科技創新中的突出矛盾。當前我國在環保科技創新領域存在突出矛盾是政府各職能部門、科研機構與高校、企業研發部門在環保職能劃分上不明確,缺乏機構、人才有效整合。
2.我國今后環境科技創新領域發展方向。首先,政府在政策、制度層面上的引導是環保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的前提和基礎;其次國家要在政策上規范、明確各類科研機構在環保領域中承擔職能范圍,國家直屬科研單位、高校科研團隊、企業研發機構等科研部門形成人力、物力、財力的資源有機整合;最后,政府在環保科技創新中資金投入的穩定增長是環保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保障。
四、結束語
當前國家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存在問題。首先,在環保法律建設層面上主要體現在政府監管部門執法不嚴和企業生產經營中有法不依;其次,在環保領域制度層面國家長期“指令性”管控模式的局限性和國家環境經濟政策建立的不完善都抑制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進程;最后,在環保科技創新層面國家對環保資金投入有限性和各級、各類科研機構責任、權利不明確性,沒有對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形成有效支撐。
本文對我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只選擇在法律建設、環境經濟政策、環保科技創新等領域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當前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應該涉及到更多的學科和相關領域。值得我們今后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109-01
一、引言
銀行能否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合理經營與穩健發展,主要在于其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大水。因此,對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測定,對商業銀行深化改革與創新來說意義重大。目前,對于銀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仍在初步階段,在可持續發展水平的測度方面一些學者進行了有益探索,但大部分僅限于定性分析或者簡單的定量分析。
國內對銀行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也基本限于定性分析。劉仁伍(2005)利用金融結構、金融調控與制度安排等要素,構建了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量化標準。何昌(2005)通過比較實際銀行信貸供給增長率與實際信貸需求增長率來評價銀行發展的可持續性。衛嫻(2008)則直接利用財務指標分析法來衡量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內外學者對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從定性到定量,在理論上有一定的突破和發展。Jeucken分階段論述了銀行對待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并進行了評價。
本文以我國15家上市商業銀行為樣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做一個評估并進行排序,并對此實證結果進行簡要分析。
二、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水平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定義及數據選取
評價指標的選取在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過程中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同的評價主體對應著不同的評價目的,而評價目的不同又直接影響評價指標的選擇。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及指標的全面性、代表性,本文選取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存款市場占有率、貸款市場占有率、存款增長率、貸款增長率、貸存款比率、存貸增長比率、資本充足率與不良貸款比率共十個指標分別定義為變量X1、X2、X3、X4、X5、X6、X7、X8、X9、X10。
本文選取我國15家上市銀行截止2010年12月31日的年度數據,其數據來自各上市銀行2010年的年報、財經類網站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部分數據由原始數據計算獲得。
(二)實證分析
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評價中的各項指標,是從商業銀行的不同角度來測定其經營效率的,而多維分析容易出現相關性與重疊性問題。利用SPSS軟件通過降維對2010年各商業銀行Zscore標準化后的相關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可得各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
由檢驗知,球形Bartlett檢驗的顯著性水平為0,低于0.05,拒絕相關矩陣是單位矩陣的原假設,適合采用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的按照方差貢獻率來確定綜合因子的權重,從而避免了人為設置權重的隨意性,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合理。前3個因子的方差之和占總體樣本方差的82.328%,比較滿意,因此取前三個公共因子F1、F2、、F3。F代表因子綜合得分,由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F1主要反映X2、X3、X4、X5、X6、X8的信息,F2主要反映X7的信息,F3主要反映X1、X9的信息。
根據因子得分表中各因子和其前面的系數,可得各因子的具體表達式,然后再利用累計方差貢獻表中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計算各商業銀行的綜合得分,得表達式:
可持續發展水平值
F=(50.733F1+17.157F2+14.437F3)/82.328,
=0.61623F1+0.20840F2+0.17536F3
由標準化處理后的相關數據代入公式可得各商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值及排名情況如下表所示。
(三)結論分析
從上述實證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得分前三位的分別是南京銀行、寧波銀行與浦發銀行,后三位的是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與工商銀行。總體上看,上市城市商業銀行的綜合得分高于,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又高于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表明上市城市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結合我國銀行業發展現狀,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普遍存在市場定位不明確、創新能力不足、資產質量差等問題。
三、相關建議
結合銀行業改革發展的前景,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明確市場定位,優化機制體制。堅持市場化、商業化與國際化,依照現代金融機構要求,努力構建現代化有國際競爭力的商業銀行,爭取在目標市場建立自己的經營特色,以提高競爭能力。并引用國外先進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方法,逐步優化自身體制和機制,通過業務合作與強強聯合,整合已有資源,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以實現規模效益。
2、提高服務質量,完善創新體系。堅持客戶至上的經營理念,在對接客戶中實行差異化戰略,著力打造強競爭力的特色銀行。并積極營造有利于金融創新的良好內外環境,大力推進理念創新、業務創新、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堅持鑄造品牌的戰略理念,在創新中樹立正規化形象,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現代銀行。
3、加強風險管控,提高資產質量。對于經營風險的商業銀行來說,加強風險管理是其生存與發展的前提與保證,也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堅持好中求快的發展理念,在激烈競爭中追求可持續發展,著力打造質量優良的優質銀行。堅持審慎經營的風險理念,在強化內控中提升精細化水平,著力打造管理規范的流程銀行。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何昌.中國銀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初步評估[J].金融與經濟,2005,(10):22-23.
城市規劃是政府的一種職能,城市空間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城市規劃受社會經濟因素的共同作用,力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的統一,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有多方向、開放型的思維方式。城市空間和諧發展是城市規劃的關鍵,同時要有城市規劃的社會機制、法律機制、財政機制、經濟機制相配套實施;城市規劃面臨著城市發展趨勢的挑戰,城市規劃的實施也是個動態的控制和引導過程,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因而城市規劃要立足于現實展望未來,要有足夠空問資源來應對,近期建設規劃顯得尤為重要城市規劃要有彈性,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不可預見因素引發的城市空間結構優化調整的需要,即營造可持續發展空問。
1城市規劃理論的產生與發展工業化引起城市環境惡化,人居生態環境逐步受到人類的重視。60年代,大城市全球化的研究既與規劃理論結合,也與政策和城市形象結合。分析了經濟發展遇到的一系列的人居環境問題,所有這些都是圍繞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及人類住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開發再生資源的思想,這根主線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探索可持續發展的不同體系和模式。可持續發展觀的實質在于協調發展,人類應該共同致力于資源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兼顧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包括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經濟與社會、近期與長期等等的協調發展。規劃理論的探討出現了全新的局面。協調發展核心是人,改善人的生態環境、改善人的生活質量。
2代城市規劃的新理念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和城市發展建設實踐,2l世紀初期,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將努力實現達到較高的環境質量,理所當然要把反映和追求城市現代化的共同目標當作首要任務。使城市具備健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論文參考網。使城市具備舒適的住房、優美的居住環境、方便的生活條件和齊全的服務設施;城市規劃在某種意義上來就說是一種空間地域的規劃。城市環境。現代化的城市環境應當是一個沒有環境污染的困惑和壓力,實現社會設施和基礎設施現代化,為所有人提供足夠住房,實現產業現代化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加強復雜地區的人類居住規劃和管理;促進可持久的建筑工業活動行動的依據;鼓勵開發人力資源和增強人類居住區的開發區能力”。
3目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的措施3.1城市全球化對城市規劃功能布局產生深遠的影響世界經濟結構格局的變化,全球性地影響到城市空間結構的深刻變化。論文參考網。城市中心區的結構、建筑的綜合體的組織以實現更高的效率,資本和勞動力全球性流動,改變原來城市功能布局。產業的全球性遷移,區域城市群的依托和被依托關系逐步明朗,經濟活動中心的全球性集聚,促使全球城市體系的多級化。各城市群中的產業分工各不相同,中心城市將更加發展,以實現其對區域經濟的控制和運作。城市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和地位與過去不一樣。
3.2市場經濟對城市規劃提出新的要求在城市更新中,城市功能的轉變和更新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傳統的保護面臨空前挑戰,由于市場經濟的地域在21世紀大規模擴大,受到經濟力量和城市規劃管理、建筑設計力量不足的困擾,在土地級差的作用下,尤其在決策層常被急功近利的心態所支配,城市用地出現重構和置換,造成決策不當,城市的文化傳統遭到破壞原有的建筑的功能將得以改變和改造。新建筑的創作和原有建筑的更新,城市在全球化過程中加劇了世界各種文化在城市中面對面的沖突,將更加豐富城市的生活和景觀。
3.3信息化使城市規劃的時空發生革命性變革工業革命使人們向城市集聚而疏遠大自然,人們的生活工作模式發生重大變化,信息革命則使人們居住和工作空間擴散并親近大自然; 通過現代信息網絡,工業革命使人們從郊外到市中心工作,家庭將重新與工作場所相結合,電子社區、虛擬銀行等的出現,信息革命則使人們在效外工作到市中心娛樂、消費、社交等等。人們盼望共享空間、交際場所,更多新類型建筑的涌現,信息化社會使城市規劃的時空關系發生革命性變革。新的城市建筑形式將成為新城景觀的一部分。
3.4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城市規劃探索之路變得更加任重而道遠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當前還處于城市化從起步到快速發展的過渡期。這對于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規劃師和建筑師顯然是一個挑戰,對城市化有了積極的認識,對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探索之路變得更加任重而道遠。伴城市化被納入國家發展政策中。隨著全球城市化的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逐步形成,并已得到全世界的共識。論文參考網。交通與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發展中國家在城市化過程中,避免重復發達國家城市先集中后分散的老路,探索更為合理的城市化道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必須在區域開發、城市建設和建筑營造各個層面得到全面貫徹。
結論城市規劃首先必須保護維護大地生命完整和健康的生態基礎設施,生態基礎設施是城市所依賴的自然系統,它是城市及民居能持續的獲得自然服務的基礎,必須做控制性的保護規劃,然后才是城市的建設規劃,避免其生態系統功能退化,對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1]陳秉釗.當代城市規劃導論.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陳秉釗.21世紀的上海城市規劃構想.城市規劃匯刊,(1995},(2)
[3]段進.城市空間發展論.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