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產業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糧食生產一直以來都是南澗縣農業經濟發展、產業化經營的重要支柱,而且其糧食生產凸顯出“兩項”骨干措施與“兩雜”種子的普及使用,嚴格把握并提早落實各類生產方法與生產措施,極大地拓展了農作物種植規模,達到1.61萬hm2,農作物普及率達到100%,為整個南澗地區的糧食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根基,積極貫徹并落實各種惠農政策,廣泛開展了退耕還林制度,兌換了上百萬元的現金。
1.2發展壯大肉牛產業
南澗縣利用本地區的地理環境、社會條件等優勢立足本地肉牛產業,發展牛肉經濟,嚴格進行肉牛品種改良、優化調配飼料飼草、積極防治病災,并不斷健全社會服務等。發展壯大了當地的肉牛產業,當前來看,肉牛產業大有發展前景,加強示范引導,實施獎勵代替補貼制度來培養一大批養牛專業戶,并在不斷推廣普及,已經形成了更多的示范戶。現階段,這些肉牛示范戶形成了專業化的經營,打造出了集“建廄、植草、筑池”為一體的發展規模,配備了專業的科技工作者,積極完善肉牛凍精改良技術,而且成功開展了水牛擠奶試驗,免疫工作也開展的有聲有色,肉牛疾病防控程度顯著增強。
1.3烤煙支柱產業穩固發展
南澗縣嚴抓烤煙業的發展,加大基本煙農、煙地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入現代科技,實行科技興煙制度,創造出了“紅大”優質煙葉品牌,擴大了烤煙種植面積,并不斷強化中耕管理。
1.4發展優質茶葉產業
打造出了烏龍茶、綠茶、普洱茶等特色茶葉產品,建設了茶葉園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無性系良種茶園,很多茶產品已經獲得了國家QS認證,并發展了特色有機、無公害的綠色茶產品,極大地提升了茶產品的技術含量。
2南澗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問題
南澗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和成就,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科學總結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具體體現在:
2.1農業科學技術有待發展和更新
農業科學技術是支持農業發展的硬性保障,南澗縣由于所處地理環境較為落后、地區農業科技發展速度與普及程度仍然相對有限,農業機械化程度相對有限,例如:代表性的茶產業、烤煙產業等仍未引入最新品種,茶葉種植技術仍然相對落后。
2.2缺乏健全的農產品市場體系
由于地域地區發展相對落后,商業經濟發展有限,尚未形成健全完善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這無疑阻礙了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流通不暢、營銷不佳也成為一大問題,例如:農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建設不佳,缺乏有效的市場信息傳播機制,影響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拓展。
2.3缺乏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健全、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效保證,然而,當前南澗縣雖然在農業生產方面創造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缺乏健全、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各個農業項目服務相對落后,制約了農業產業化的長期經營與發展。
3南澗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建議
3.1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
健全完善的市場體系為農產品打進市場創造了條件和機遇,也是產業化發展的終極目標。南澗縣必須摒棄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經營理念。本著集中規劃、科學布局、規模合理、功能完善的理念,把握一些關鍵的農產品生產、銷售基地,創建一個農產品批發市場,同時附帶集貿市場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溝通紐帶作用,開拓更加廣泛、廣闊的營銷市場,促進本地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創建一個科學完善的市場信息網絡,形成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并負責及時采集、傳播有效的市場信息,把農產品生產、銷售有效聯系起來,積極而全面地促進農產品的銷售與普及,從而為農業產業化創造更廣闊的經濟效益。
3.2加大科技興農力度
農業產業化發展離不開農業科學技術的支持,南澗縣必須積極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加強農業教育,加快先進農業技術引進力度,并廣泛地推廣與普及農業科技,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例如:核桃的機械化種植、收割。不斷加大農業技術、農產品的研究力度,積極開發與引進新技術、新產品,吸收并引進農業科技人才,積極打造出一大批規模較大、效益顯著、高科技的農產品示范基地,創建科技示范農業園,使農業技術、農產品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對應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3.3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為了實現農業產業發展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增加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經濟效益,就要積極創建完善的服務組織,打造出功能完善、服務周到、覆蓋面廣的服務網絡,這一服務網絡不僅能夠為農民的農業經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科學的技術指導,也能夠確保農產品的有效加工、運輸和服務,為農產品客戶提供健全、周到、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創建完備的農業服務機構,提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從而贏得廣大客戶的支持和信賴,進而占據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我國農業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慶陽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長足的發展,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仍比較大,特別是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方面差距更大。盡管我們的主導產業早已確定,并具有一定的規模,但始終未能跳出自然經濟的圈子。根本在于政府和生產經營者沒有把農產品流通放在重要位置,重生產輕流通,因而造成主產業發展緩慢,不能及時邁上產業化經營的軌道。
一、搞活農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以科技為支撐,圍繞主導產業,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形成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集種養加、產供銷于一體的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是農業產業化的基本涵義。"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這是經濟規律的基本要求,也是農業產業化的核心。我們知道,市場靠生產來支撐,特別要依靠規模生產來支撐;而生產要靠經濟效益來驅動,特別是規模生產更需經濟效益來驅動;效益則需要通過市場流通來實現。由此可見,市場流通是實現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也是農業產業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馬克思給流通下的定義是:"流通是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關系的總和,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同他們自己的商品發生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88頁)。馬克思認為,流通是由交換總體和商品形態變化系列構成的再生產的媒介,是一個不斷運動的經濟過程,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內在加速器。眾所周知,在社會總生產過程中,流通是聯結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是商品生產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它對社會擴大再生產的速度、比例、結構;對分配的數量和結構;對消費的規模大小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不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生產決定著流通、分配和消費;而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流通則決定著再生產、制約和影響著分配與消費。前些年慶陽發展養兔業的失敗,實施蘋果基地戰略進展緩慢的實踐一再證明,其失誤就在于只抓了生產、抓了規模,而忽視了流通。結果是生產沒搞好,規模也沒有形成。外地的經驗、自己的教訓都表明,帶動農村產業走向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的牽動點是流通、是銷售,抓住了農產品流通這個關鍵,就抓住了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主動權。只有農產品有了銷路、有了市場、才會有效益;有了效益就有了生產積極性;有了生產積極性、就會很快形成規模、形成基地;有了規模就產生了競爭;有了競爭就有了質量;有了質量就會上檔次、出名牌,有了品牌就會增加和擴大產地的知名度;有了知名度就會帶動產地流通;流通擴大又可促進生產。因此,抓流通是促生產、增效益、出名牌的根本途徑。
二、搞活農產品流通是慶陽地區地區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
確立主導產業,培育產業基地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搞活主導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只有主導產品的流通暢順,使農民的利益得以實現,才能激發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才能促進基地建設,形成規模化生產,保證主導產品的批量均衡供應,提高市場占有率。
近年來,慶陽地區先后確定的煙、果、畜禽、蔬菜和大豆等支柱產業,是符合實際的、是可行的。但是,多年來沒有形成規模、形成基地,有的甚至大起大落。主要原因不是產業確定失誤,更不是生產過剩,而是忽視了流通,產品缺乏外地市場。這是各級政府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沒有大力宣傳和推銷自己的產品,忽視了建立外地銷售網點,更沒有打出自己的品牌。比如蘋果,慶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生產的蘋果色澤鮮艷、含糖量高、口感極好,具有很強的自然優勢和競爭力,特別是紅富士和新紅星兩品種,市場前景極好。但慶陽每年生產的優質蘋果多被裝入陜西等地的包裝箱銷往外地。由此造成了慶陽蘋果的銷售和價格直接受陜西蘋果生產、經營和價格的制約,導致了其蘋果市場忽暢忽滯、價格忽高忽低,使生產紿終上不了規模,形不成基地,無法進入產業化經營。由此,銷售自己的產品、利用優勢創自己的品牌,占領外地市場是擺在慶陽人民和各級政府當前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區農業能否迅速進入產業化經營軌道的關鍵。
2、典型示范,不斷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在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積極借鑒山東、廣東等發達地區的經驗,選擇適合本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的經營組織發展試點,充分發揮典型經營組織的示范作用,進而增強企業和農民的發展信心,將對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政府要在帶領農民、企業走出去取經的同時,積極培育本地種、養、加工等各類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帶動本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3、科學規劃、正確引導、合理布局,促進農業產業化健康發展
區域農業產業化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需要政府進行科學的規劃,正確的引導。政府要充分利用對經濟的調控職能,選擇適合本地區的主導產業,因地制宜、因勢力導,突出區域特色,培育農業產業園,發展特色農業經濟體,組建農業生產合作社,形成合理布局,避免重復建設、重復生產,克服市場的盲目性。同時,政府要利用所掌握的政策、市場、資源等信息,做農戶、經濟體、市場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引導農業經濟體和農戶抓住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步伐。
4、大力扶持,促進農業經濟體做大做強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合作社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發展初期,政府適度地進行扶持是必要的,是促進企業、合作社等農業經濟體做大做強的必要條件。第一,政府要抓好交通、運輸、通訊、農田水利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產業化提供物質基礎。第二,制定稅收、信貸、水電使用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減輕農業經濟體的經營壓力。第三,對區域“龍頭”企業予以扶持,幫助企業引入資金、引進技術、開拓市場;為農業合作社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政治環境,普及合作知識,培訓管理人員。第四、政府要增強服務意識,加強信息體系、物資供應體系、技術推廣體系、融資體系、運輸銷售體系、政策法規咨詢服務體系建設;要加強為生產者提供科技教育、資金、保險及信息服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做好農業科技推廣、普及和培訓,農用資金籌集、農業生產保險、信息中介服務等。第五,為農戶和企業提供組織協調、信息咨詢、法律咨詢、技術培訓、合同公主、經濟糾紛仲裁等幫助。
雖然近年來蜜瓜、中藥材、果蔬、草食畜四大主導產業發展迅速,但相當一部分鄉鎮農業布局及品種多、亂、雜現象依然存在,從布局、規模、品種、標準化管理模式上沒有形成優勢產品集群,“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產業優勢還不明顯,不利于產業發展和品牌創建。
1.2農業產業化水平低,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提高比較效益為中心,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將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實現一體化經營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目前我縣農業產業化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產業鏈條短,農產品加工大多屬于低端、初級產品,在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上沒有帶來真正實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迅速,但運作乏力,還不能有效帶動產業發展,還需要進一步在摸索發展中規范、完善,進而形成產業發展的生力軍。
1.3農業技術力量薄弱,新技術推廣應用有差距
一是農業技術干部隊伍力量相對不足,尤其鄉鎮農技服務隊伍不穩定、專業性不強,制約了基層農業技術能力和水平;二是我縣移民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文盲、半文盲人數達2.1萬人,占到移民總數的26.3%,加之部分少數民族受宗教因素影響,接受科學技術培訓的主動性差;三是技術更新和新品種、新產業的更替之間的差距,加大了技術培訓與推廣的難度和重要性。
1.4龍頭企業扶持力度不足,制約農業產業發展
一是項目建設政策壁壘仍然存在,如建設規劃、環評、安評等過程中存在的因素影響企業建設;二是企業融資難仍然存在,由于貸款風險,銀行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三是對重點產業龍頭企業建設項目財政扶持不足,由于農業產業化企業投資大,見效慢,影響企業投資信心和決心。
2相關建議與解決對策
2.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來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牢固樹立扶持產業化經營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轉變思想觀念,用工業化的理念引領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龍頭企業培育和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消除思想認識上的障礙。
2.2提品質、擴規模,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
按照”三品、兩化、雙千“的發展思路,打破地域界限和鄉村限制,建立"一片一業、一村一品或數村一品"的產業布局,減少特色作物品種上的多、亂、雜,把效益高、風險低的特色作物培育為新的主導產業,逐步替代增收乏力的糧食、棉花產業,興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產品和產業基地。要積極發展蜜瓜、葡萄、甘草、等新興高效產業,特色產業要樹立品牌意識,做響做亮特色品牌。
2.3完善組織體系和機制建設
通過扶持發展和建設經濟合作組織、專業市場等,將產業發展諸環節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確保產業按照一體化方向順利發展。積極開拓農副產品外銷終端市場,實現千家萬戶的分散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市場之間的有效對接,爭取新建農產品加工貿易市場。通過組織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帶動基地建設,推動產業發展,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的。
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國農業產業化經歷了10余年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必須清醒看到,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總體水平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我國農業產業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很低,發展中還存在龍頭企業規模小、龍頭企業與農戶的結合仍較松散等許多問題,需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研究農業產業化,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臨武舜華鴨業的成功發展歷程在這方面作些探索。
一、臨武山水鴨天下
湖南臨武鴨是我國名地方麻鴨之一,又是古代皇家貢鴨。作為臨武鴨產業的國家級龍頭企業——臨武舜華鴨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公司自創立以來,始終貫徹“服務農民、報效社會”的經營宗旨和“名在質量、利在創新”的經營理念,不斷發展創新,構建了“公司+協會+農場”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龍頭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目前,舜華鴨業已建成現代化加工廠2個,種鴨場3個,規模養殖場106個。2005年出欄加工達到550萬羽,實現銷售收入2.8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670萬元。帶動農戶23600戶,戶均增收1160元。
(二)產品不斷優化,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產品由過去的鹵鴨發展到現在的香辣鴨、板鴨、鴨肉粽等8大類70多個品種產品,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遠銷香港及南非等地區和國家。2004年“舜華”商標被認定為“湖南省著名商標”,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
(三)基地建設初具規模,養殖基地與龍頭企業的關系更加緊密
舜華鴨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鴨業生產基地的建設。目前,有規模養殖農場106個,平均養鴨10萬羽以上。同時通過協會與公司簽訂合同,既解決了家庭式生產與市場脫節的矛盾,又解除了舜華鴨業的原料的后顧之憂,從而使基地與龍頭企業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四)農民收入得到保障,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出路得到拓展
“公司+協會+農場”模式的創新,使農戶有了公司和協會的多項服務保障,養殖農場農戶每養殖1羽鴨可獲利1.5~2.0元,為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隨著產業的發展壯大,還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新的出路,現今,公司員工有850人,直接安排農村和街道剩余勞動力近800人,帶動種養殖農村勞動力近9萬人。
二、創新發展:從“丑小鴨”到“天鵝”的蛻變
臨武舜華鴨業公司在實現臨武鴨產業化的過程中,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產業化發展模式,通過不斷摸索總結產業經營模式,走出了一條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希望之路,實現了從“公司+農戶”到“公司+基地+農戶”再到“公司+協會+農場”的三次跨越式發展,從“丑小鴨”成功蛻變為“天鵝”。
(一)“臨武鴨模式”的演變
1、“臨武鴨模式”的雛形:“公司+農戶”
1996年,臨武鴨業公司實行“公司+農戶”模式,由公司與養鴨戶簽訂購銷合同,鴨農按照合同約定養殖臨武鴨,鴨業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收購臨武鴨。從“臨武鴨模式”的實踐看,由于公司無法完全監控臨武鴨的養殖質量,導致加工成品質量不過關;另外,由于農戶分散,計劃性不強,養殖難以控制,養鴨成活率僅為70%,無法取得規模效益,因而該模式不久便被淘汰。
2、“臨武鴨模式”的發展:“公司+基地+農戶”
1999年10月,舜華鴨業公司成立,提出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由公司開發養鴨基地,統一提供鴨苗、防疫、調配飼料,鴨農參與到基地生產中去。從“臨武鴨模式”的實踐看,第一,由于少數農民短視,基地不足以制約養鴨戶。當公司試圖借助鄉村的集體力量,通過簽訂基地建設合約,以此把分散的農民按原有的行政劃分來組織起來,以達到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取得效益。實踐證明,以行政命令式的行政組織——村委會這一有著多元化社會目標的組織難以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發揮中介組織的效率,更違背市場機制的運營,難以奏效。第二,農戶分散經營,是獨立個體,現實利益太強,合同信譽度差。同時,對鴨子也不便于防疫管理,一旦發現死鴨,極易發生大規模感染傳播,造成整個基地癱瘓。第三,“一家一戶一口塘”連起來形成的基地,在養殖過程中遇到了基本農田有限的新問題,規模發展遇到瓶頸。因而該模式也被淘汰。
3、“臨武鴨模式”的深化:“公司+協會+農場”
從2003年開始,舜華鴨業公司通過不斷探索,提出“公司+協會+農場”的產業化新模式。“公司+協會+農場”的運作方式是,首先由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預測,通過契約與合同和協會或農場約定本年度生產的數量、品種及主要的品質和技術指標。協會會同公司再把生產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個農場農戶。農副產品收獲后,由協會(或與公司一起)驗收、收購。從“臨武鴨模式”的實踐看,公司鼓勵、支持和幫助養鴨大戶利用全縣閑置的山塘水庫辦農場,由分散的小規模經營逐漸轉向農場規模化養殖。通過協會將農戶擰成一股繩,減少了利益主體,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率。公司與養鴨戶形成了穩固的契約關系,具有很強的帶動能力和明顯的規模效益。
(二)“臨武鴨模式”的創新
1、組織形式的創新——協會與農場的引入
“臨武鴨模式”通過由“公司+農戶”到“公司+基地+農戶”再到“公司+協會+農場”模式的轉變實現了組織形式的創新。協會由公司引導,農民在自愿的原則下組織起來,協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調劑資金、協調生產、幫助交易談判等等。農場由幾戶、十幾戶農民自發成立,采取合伙、股份合作等方式經營。協會與農場的引入,一是有利于在合作組織范圍內成員互相間了解、信任和監督。中國農村是一個典型的靜態社會,通過地源關系、親緣關系,農民之間不僅相互了解,而且存在著相互監督和道德約束。因此,協會和農場能夠對分散農戶的機會主義進行監督和約束,從而彌補了前兩種模式的組織缺陷。二是有利于節約簽約、執行和監督契約的成本。養鴨協會和農場的介入,公司只需和協會或養殖農場簽訂合同,由一方對多方(散戶)到一方對幾方(農場和協會),監督起來也比較容易,更較大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三是有利于企業與農戶之間購銷關系的穩定,公司、協會與農戶之間的組織關系較以前更為緊密。
2、風險利益保障機制的創新——“三統一”服務與“5、4、3”扶持政策
在鴨子養殖過程中,為確保臨武鴨品質,公司組建了下屬控股子公司——臨武鴨養殖公司,成立了臨武鴨養殖協會,對養殖戶統一發放純種臨武鴨苗、統一防疫治療、統一飼料經營。通過“三統一”服務,一方面使農戶養殖的鴨子達到“無疫病、無違禁添加劑和無規定藥物殘留”的“三無”安全要求,確保了鴨子的質量和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鴨子的孵化率和成活率。目前,臨武鴨種蛋孵化率在95%以上,養殖成活率在90%以上,降低了鴨農經營風險,提高了養殖效率。
為進一步發展臨武鴨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公司積極探索,在龍頭企業、養殖公司、信用社、農戶之間建立四方信貸機制,并建立了風險保障機制:對養殖戶實行“5、4、3”的扶持政策,即養殖戶每養1羽臨武鴨,信用社給予貸款5元,舜華鴨業公司給飼料款4元,養殖戶自籌資金3元。公司還設立臨武鴨養殖風險基金,由財政出資10萬元,公司出資20萬元,養殖戶按實際交鴨數量每羽上繳0.05元共同籌措。基金由臨武鴨養殖協會按照“專款專用,遇缺即補”的原則掌握使用。對那些因自然災害、疫病、意外導致一次性損失在500元以上的養殖戶,經鑒定給予適當補償。從公司方面看,公司統一發放鴨苗,每羽鴨苗可獲利0.2元;統一飼料供應,每噸飼料可獲利50元;通過深加工,每羽鴨可獲利1元;統一防疫,自制蛋黃疫苗、大腸桿菌疫苗還可獲利。臨武鴨產業化環環得利,企業與農民共同發展。
3、技術開發培訓機制的創新——技術開發與技術培訓職能的分離在前兩種模式中,養鴨農戶的技術培訓是由公司出面解決,采用“公司+協會+農場”模式后,技術開發由公司負責,而技術培訓與推廣由養鴨協會負責。職能的分離一方面有利于企業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產經營中去,向專業化、規模化方向更快地發展,更好地帶動農民致富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協會發揮科研機構、政府的技術推廣部門與農民之間的橋梁作用。
總之,與前兩種模式相比,“公司+協會+農場”在穩定契約方面具有較大的組織優勢。當然,它仍然存在著一些信息和履行方面的制度缺陷。應當肯定的是,正在興起的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村制度的又一次深刻變革,而產業化組織模式的創新則是這一變革的先導和支撐。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的意義即在于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等活動穩定地聯接在一起并使之一體化,以提高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真正解決“小農戶、大市場”的矛盾。
三、成功的奧秘和經驗啟示
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勢。舜華鴨業的“臨武鴨模式”對此進行了有益探索,可以從中得出諸多有益的啟示。
(一)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必須與產業發展的具體情況相適應。而不應搞“一刀切”
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發展同樣是一個組織程度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過程。隨著產業化發展,舜華鴨業根據鴨業生產加工的特點,從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出發對產業化組織形式和利益聯結機制適時進行創新,從“公司+農戶”到“公司+基地+農戶”再到“公司+協會+農場”,逐步形成了企業、協會、農場三者分工協作和“利益均沾,風險共擔;聯利聯心,共同發展”的經濟共同體。從生產關系角度看,這是一種體制模式,它能夠將農民家庭同相關組織,按照產業聯系和利益關系,組成生產經營共同體甚至命運共同體,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有效地防止利益結構的扭曲和失衡,克服了家庭經營“一小二散”的問題,適應了當前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是新型的農村社會主義市場關系,是促進家庭經營走向現代化規模經營的有效組織形式。可見,農業產業化具體組織形式要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出發加以選擇,并不斷進行完善和創新。
(二)社會化大生產的龍頭企業必須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相匹配,家庭農場、合作制和股份制農場將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主要組織形式
根據產業經濟理論,專業化分工、協作不僅擴大市場交易規模,而且促進企業的創立和發展。當農業的發展更多地利用工業分工的成果并同時與工業品的交易規模增大的情況下,農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將逐步讓位于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在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中,應該以農場生產經營為主,龍頭企業和各種專業化服務組織進行社會化的服務,是一種市場或契約聯結下的與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相匹配的生產組織方式,農場只從事生產,而產前、產中、產后的各種服務都由社會分工產生的龍頭企業和各種服務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組織、技術協會、行業協會等)提供。
臨武鴨最初由農戶零星飼養,生產水平低,經營效益低,后來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經營資源向企業和養殖大戶集聚,在建立養殖基地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一大批養殖農場(基本上是家庭農場或者合作制農場),使產業規模得以迅速擴張和穩固,企農經濟效益都有明顯提高。“臨武鴨模式”成功經驗和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現代社會化大生產的龍頭企業必須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相匹配,家庭農場、合作制農場和股份制農場將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主要組織形式,從而不斷推進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有效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三)協調利益分配必須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中介組織的發展將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劑
多元參與者主體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營利益共同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中,利益分配問題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系統中最核心的問題。在農業產業化經營過程中,中介組織能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在市場中的談判地位,促進龍頭企業與農場(農戶)之間利益的合理分配,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劑。“臨武鴨模式”為我們提供的成功經驗是,充分發揮專業協會的功能,以產品為紐帶,協調農企利益關系、增強相互信任和理解,可以將不同經營主體形成合力,通過“專業化分工+社會化服務”,形成規模化經營,生成規模效益,使產業化鏈條內部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聯系更加規范、緊密、協調,有效實現了養鴨產業由傳統飼養變為規模飼養、由傳統經營向現代規模經營轉變。
(四)增強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必須不斷進行自主創新
龍頭企業經濟實力、競爭能力的強弱和產業牽動能力的大小,直接決定著產業化經營的規模和成效。而龍頭企業競爭能力的強弱和產業牽動能力的大小關鍵在于自主創新。在一定意義上,技術創新是農業產業化的靈魂所在,農業科技開發和應用的水平直接決定著農業產業化的水平;市場需求是第一需求,得市場則得天下,沒有市場,產業、企業無法生存更無從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龍頭企業市場開拓力度的強弱直接關系到產業化經營的成敗;而制度創新是激發企業活力和調動要素生產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對企業的發展壯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今的世界是知識爆炸的年代,知識更新4年就達到一次,而我們大多數人員沒時間看專業書,基本沒有機會到外地參加學習和實地考查,上級主管部門也很少組織起來,共同學習新科學、新技術、新經驗。
2.沒有實踐的企業或基地,技術指導的少,行政干預的多
3.資金嚴重不足
各農技推廣機構普通表現經營中的資金不足,如我們鄉農業站由于資金不中,無法大量經營一些新農藥、蔬菜新品種和水旱田的除草劑等。這些新推廣應用的各種物質,要求的技術性很強,所以很多群眾到某農資部門買藥,由于他們不懂技術,就講不明白使用方法,群眾只好不買或不使用這種技術,嚴重影響了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速度。
4.農技推廣的服務化體系不健全
我們各農業站相比其它各站,還是較好的,因為,首先我們春天搞全面的農業技術培訓,直接深入到各村組。其次全面落實各項農業生產計劃,擴大各項新技術應用面積。第三進行較完全的農業生產的物質服務,如我們能及時為農民提供優質、高產的玉米、大豆新品種,水稻推廣拋秧技術等,但后加工、銷售環節,我們的服務能力很薄弱。諸如養魚、果樹、畜牧、食用菌、蔬菜等推廣機構,大多是清一色的技術服務,其它的物質供應是五花八門,真假難辨,這樣就難免出現技術不懂,信息不靈,難買、難賣等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農業的產業化進程。
二、增強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能力的措施
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上級部門必須進行宏觀調控,在財力上必須集中資金辦大事,重點扶持產業化發展和經營,扶持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推動農村經濟協調發展。
1.實現產業化經營的五化
即布局區域化,逐步形成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生產專業化,實現規模效益;管理企業化,有利于經營和提高效益;經營一體化,即指產供銷一體的系列服務;農民組織化;有利于農民互相學習技術,統一組織生產和銷售。
政府要推進農業產業化,首先要對農業發展有正確的定位。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曾經在經濟形勢發展良好時,忽視農業的發展,對農業投資下降,如20世紀80年代,國家對農業投資由1978年的53.34億元減少到1988年的47.19億元(《宏觀經濟計劃與管理》譚作平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第130頁),而當強調農業重要時,卻又往往就農業抓農業,孤立地對待農業問題,未能把它與二三產業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兩種傾向都是由于未能從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給農業以正確的定位,因而不可能把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落到實處。
眾所周知,現代經濟,某一國家、地區的產業結構狀況,反映著其經濟發展水平。經濟越發達,第三產業比重就越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農業社會,農業是單一產業,而到了工業社會,第二產業——工業發展起來,它就成了社會經濟的主導,現代社會發達國家經濟的主導是第三產業,2l世紀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業必將占據主導地位。就是說,隨著二、三產業的發展,經濟形成一個復雜的產業系統,各產業之間相互結合、滲透,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種歷史條件下,要解決任何層次的產業發展,必須在整個產業經濟系統中進行。所以,要解決農業發展問題,必須在以二、三產業為主導的條件下去拓展思路,孤立地去發展農業是行不通的。
在自然經濟條件下,即社會基本上只有農業生產的條件下,農業生產是分散和落后的,當時的農業生產還算不上現代意義的“產業”,現代意義的產業是工業的同義語,人們稱工業革命為“產業革命”,稱大工廠的工人為“產業工人”(見《辭海》縮印本,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6頁)。由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產生和發展,形成了復雜的產業經濟結構,而后起的產業相對來說生產經營水平更先進,經濟效益也更高。現代經濟由于第二、三產業在整個經濟中占主導地位,因而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必然要改變其存在意義和發展方式,與其他產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去發展,要在其他產業的主導下去發展,其生產和經營方式、水平必然要向先進的二三產業靠攏、提升。我國農業產業化的興起,正是體現了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提升,使我國農業由傳統的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狀況轉向與二、三產業相結合。
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我們對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只能著眼于從宏觀上、從外部聯系上去認識。比如只看到計劃方式的工農輕重順序;只講農業的“基礎”作用,而不愿講它是二、三產業的附屬,要為二三產業服務的作用;不承認現代的農業是工業的農業、城市的農業……。因而導致不懂得和不可能從微觀方面,從一、二、三產業的內在結合上去發展農業,不善于通過三大產業之間的交叉經營去發展經濟。應當看到,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率很高,正是一、二、三產業的內外有機結合的結果。如美國農業人口只占2%,一個農業人口可供養100~120人。能有如此高的效率是二三產業為其提供機械、技術以及資金、供銷、儲存、加工、運輸、市場信息、經營咨詢等一系列服務的結果,是一、二、三產業微觀結合的結果。我國當前的農業產業化正是一種一、二、三產業微觀上的內在結合,因而能提升農業的生產經營水平,能發揮復雜的、系統的優勢。這正是農業產業化具有強大魅力之所在。
因此,作為政府,當前要使我國農業產業化順利發展,首要的仍是要克服那種傳統自然經濟觀念的影響,加深對經濟發展的辯證性、系統性認識,要克服那種為農業而農業的思維習慣,不能孤立地,違背經濟規律去抓農業。要克服在農業生產經營上安于現狀,任其自由發展的傾向,或是把發展工業與抓農業對立起來割裂開來,不積極主動地以第二、三產業的先進技術、先進經營機制去武裝農業,不善于提升農業的經營水平、管理水平。總之,必須從戰略上、從國民經濟整體上去給農業以正確定位,使農業發展與二三產業發展從微觀上有機地、內在地結合起來,真正認識農業產業化的意義和實質。這是政府抓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思想認識基礎。
2、在實踐的過程中注重自身并引導相關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
從深化農村改革來看,政府必然在實踐的過程中注重自身并引導相關方面進行改革與創新。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是體制改革與創新,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必然會突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導致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地區分割的制約及所有制的界限,按照市場合理配置資源與要素,這是體制上的重大突破與創新;二是組織形式的改革與創新。主要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必然將生產、加工、銷售實現一體化經營,這種一體化經營的組織形式呈多樣化,從大類來分有垂直一體化經營組織形式與橫向一體化經營組織形式。從表象上有“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合作經濟組織+農戶和專業市場+農戶”,“社會化服務組織及科研院校+農戶”等多種組織形式;三是機制的改革與創新。這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核心。機制創新,就是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將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的市場主體之間,通過合同制、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經濟關系,形成有機連結,互相促進的新機制,從而逐步建立利益共同體。只有機制創新,才能不僅使龍頭企業得利,也能使所帶動的農戶得到實惠。
另外,政府在實踐的過程中還必須注意,農業產業化應該是自由選擇下平等合作的結果。所謂自由選擇是指雙向的,既不是強加給農民的,也不是強加給企業的。平等合作,是指參與者均有退出的權利。作為政府,不宜抑強扶劣。要為農業產業化創造公平競爭的條件,以確保優勝劣汰。
3、把農業產業化作為系統工程來抓
農業產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種一體化、系統化的經營,如果用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去指導,是不可能有農業產業化的實踐的,它必須要用大農業、大經濟、大系統的觀念去指導。
農業產業化內涵有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的要求。這幾“化”又是互相有機地聯系著的,缺少了任何一個方面,農業產業化都不能運行,任何一方面搞得不好,都會影響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如社會服務,要做到產前(供)、產中(產)、產后(銷)一體化,整個經營要做到貿易、加工業、種養(農)業一條龍,還應形成科技、教育、生產相結合。這些都說明農業產業化本身是一個相當龐大復雜的系統。其中每個部分,比如專業化生產、區域化布局、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等則是其中一個子系統。而在一體化經營的子系統中,供、產、銷,貿、工、農等又是它的子系統。再者,作為一個地區要形成農業產業化經營,要有許多實體性環節,包括資源的依托、主導產業的形成、龍頭企業的發展、商品基地的建立、農業專業戶的培養等,這里每個環節也是一個子系統。因此,整個農業產業化實踐就是一個多因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工程。
一些地區往往由于市場意識淡薄,系統觀念不強,造成一些環節脫節,因而形不成系統效應,甚至造成經濟損失。一些地區受為生產而生產的傳統觀念束縛,以為只要生產出產品,經濟就會發展,因而只顧抓這樣那樣的基地建設,結果產品出來了,銷不出去,這些“商品基地”也就跨了,有些則只是號召農民發展某種項目,但科技服務嚴重滯后,結果病蟲害一旦發生,將血本無歸。有些地區只顧發展加工廠、甚至搞不少“皮包公司”,原材料無著落,技術跟不上去,成本很高,工廠成了政府的包袱。有的忽視市場信息,不懂得市場預測,盲目隨從,造成大量農產品的積壓浪費,損失慘重。因此,必須用系統觀去認識和處理農業產業化問題。
作為地方政府要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最根本的是要抓好利益關系的協調,基礎設施、政策環境的優化,總體發展規劃的明確。具體來說,一是對本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資源依托、地理條件、歷史背景要有充分了解,從而把握本地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特點、方向,做出正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規劃;二是制定和運用好政策,去協調利益關系,深化體制改革,重點扶持關鍵環節;三是抓好市場法規建設和運行,使農業經濟在與整個國內外市場銜接中,有序地運行,平等地競爭;四是大力抓好農業信息設施建設,做好市場預測。政府農業部門應開展信息服務工作,鼓勵民間信息行業、農業咨詢行業的發展;五是抓好農業投資的軟硬設施、環境的配套建設;六是抓好農業產業化經驗、典型的宣傳、推廣和總結工作。
從方法論角度講,地方政府必須善于把握系統論與重點論的結合。既要全面地從整體上、宏觀上去認識、規劃、處理農業產業化的方方面面的發展問題,又要善于從當前實際出發,看準當前本地區的農業產業化處于什么發展階段,抓準薄弱環節和能牽一發動全身的切人口,突擊去抓,以帶動整體的發展。由于各地發展特點、發展階段的不同,必須明確當前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所在,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不同時期的“瓶頸”,去促進農業產業化的健康發展。
4、促使農業產業化建立起協調的利益機制
利益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的核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企業包括農戶的經濟活動都是以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只有存在共同的利益并使總體和個體的利益最大化,農業產業化的不同產業組織之間的連結才有可能。參與農業產業化的各個實體必須形成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農業產業化的形成,可以是“企業+基地+農戶”,可以是“專業市場(或專業協會)+基地+農戶+科研”等等。市場經濟要求這個“+”必須是以經濟利益為紐帶,然而由于各地區搞農業產業比。政府必然要發揮作用,而我國受幾十年傳統的計劃經濟觀念影響,一些地方政府在推動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意識不強,所以很容易利用行政手段、而忽視經濟紐帶作用。這樣建立起來的“一體化”、“一條龍”必然是形式主義的,失去農業產業化的實質。
農業產業化的關鍵既然是一種經濟利益關系問題,因而必然涉及產權問題,所有制結構問題,政府必須推動農業產業化各個實體環節的產權改革,通過改革去明晰產權關系,建立協調的利益機制。各地實踐證明,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各個實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既有外部的關系。也有內部的關系。外部關系一般可用契約、合同等辦法規范,內部關系一般應用股份制的辦法結合。比如廣東溫氏集團公司和7000多戶養雞農戶的關系是以合同形式確定的。據1986~1994年的統計,農戶獲利6277.5萬元,公司獲利6888萬元,約各占一半,從而形成一種互利的緊密關系。華南農業大學與溫氏集團的緊密結合就是用技術參股辦法,該集團總公司與分公司關系也是用參股、控股等辦法實現的。還有不少企業實行職工持股辦法,這些都較好地協調了內部的利益關系。因此,正確協調處理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體內外部利益關系,涉及到產權改革、所有制實現形式改革等較深層次的問題,只有把這些問題解決好,農業產業化才能健康地發展。
5、引導農業產業化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實踐是在當代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的歷史時期進行的。農業產業化,必須與“科技興農”、“三高”農業緊密結合,必須以吸納科技力量為根本,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的科技含量。
對于龍頭企業,實施安全低碳技術需要提高農產品的加工標準化程度,加強質量安全管理。在產品的包裝、運輸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技術、安全衛生的包裝材料,以保證流通環節的產品質量安全。對于產品定價,還需要進行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能接受的價格水平,以合理定價。技術上的規范與質量管理均需要投入成本,而產品競爭力與良好的社會聲譽則會給企業帶來收益。
(二)政府加強安全低碳監管的成本收益
目前這種污染環境的“化學農業”難以在短期內有效改善,“低碳化”的整體規模也很難迅速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農戶與龍頭企業面對“安全低碳農業”缺乏積極性,低碳技術需要的大量投入阻礙了其產業化發展。保證投資和融資,確定農產品的“低碳”標準立法,建立有效的預警、監督與懲罰機制,這些都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但是,“低碳農業”有效運行之后,政府的整體成本會顯著下降,運行效率會更高。
(三)消費者選用安全低碳產品的成本收益
顯而易見,安全低碳農產品的投入成本高,其定價相應也高。消費者會在“安全低碳”與價格之間進行權衡。高價格的安全低碳產品會讓消費者更放心,但會損失消費者的一部分經濟利益。但大多數時候,消費者不得不選擇生活中的某些必需品,即便知道存在劣質危害,這使得一些生產者去冒險違法生產劣質不合格的產品,這一問題成為當前關注的熱點。
二、農業產業化的主要利益相關者行動策略博弈分析
(一)政府與農戶之間低碳博弈分析
在目前我國農價穩定的政策環境下,農戶采用高碳技術得到的收益很高,例如化肥等的施用,少量的投入即可以帶來大量的產出。而采用低碳技術,雖然一方面農產品最終收獲的價格較高,這個價格高于采用高碳技術農產品的價格,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術的投入成本也可能較低,但是采用低碳技術所對應的農產品產量也很低,例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綜合分析考慮,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相應是較低的。因此,在這種情形下,基地農戶不愿意采用低碳技術,這形成了一種均衡。打破這一均衡的方法是引入政府對農戶采用低碳技術的財政補貼。一方面,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農戶、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農戶給予財政補貼,或者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給予補貼,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農產品的收益;另一方面,對采用高碳技術的農產品予以處罰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稅、環境治理費用等等。在政府財政補貼的參與下,農戶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導致的結果是農戶會選擇采用低碳技術,這就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二)政府與龍頭企業之間低碳博弈分析
對于龍頭企業來說,在目前農產品價格較穩定的背景下,龍頭企業采用技術化的生產方式、“化學農業”等得到的收益很高,其付出的相應成本則很低。目前發生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產加工者的生產成本低,其收益遠大于成本。生產加工者通過使用農藥、添加劑等改善了產品的外觀和產量,降低了生產成本,結果卻得到了更高的效用,于是很多生產加工者甘冒風險。若龍頭企業提供低劣產品,這種行為會對消費者產生負外部性,這種負外部性會影響社會穩定、增加政府監管成本。龍頭企業若沒有采取安全低碳技術及管理,最終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就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對消費者及政府的利益都會有損害。雖然采用低碳技術得到的價格可能高,但是一方面采用低碳技術的產出很低,另一方面采用低碳技術本身需要成本,例如循環經濟中的人工成本、農家肥等等。綜合分析,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很低,因此龍頭企業不愿意采用低碳技術。為打破這種均衡,需要政府一方面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或者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補貼,以便降低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另一方面,需要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質量監管制度等政策制度。懲罰性賠償制度是指法院判決侵權行為人應承擔的賠償額高于其侵權行為引發的實際損害額的一種民事賠償制度。懲罰性賠償制度則會使這些生產加工者在其原有成本的基礎上,考慮懲罰性賠償所帶來的額外成本風險,因此,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這種行為。質量監管制度也是如此,質量監管制度的推行會促使龍頭企業嚴格按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包裝、運輸和貯存,進而產品質量得到保證,也給龍頭企業帶來了額外的成本。懲罰性賠償制度、質量監管制度等政策制度的推行,都使得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使龍頭企業充分考慮成本收益,放棄使用高碳技術,選擇采用低碳技術,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新的均衡。
(三)龍頭企業與消費者之間低碳博弈分析
在農業產業化利益相關者之間:一方面,若龍頭企業向消費者提供低劣產品,使消費者的相關權益受到損害,即這種行為會對消費者產生負外部性。若龍頭企業沒有采取安全低碳技術及管理,最終提供給消費者的產品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對消費者的利益會有損害。另一方面,如果龍頭企業采用安全低碳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高、產量少。結果導致龍頭企業不愿意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即使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因為低碳產品成本價格高,雖然低碳產品質量可靠,但是考慮到價格因素,消費者對高價格安全低碳產品的購買量也很少,這形成了一種均衡。打破這種不利均衡,需要政府的參與,需要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予以補貼,才可能使采用低碳技術的產品降價、消費者愿意購買;或者對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予以財政補貼,給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財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或者對購買和使用低碳農產品的消費者予以補貼,降低因購買低碳技術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官員問責制度、社會責任監管制度的建立等,都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利均衡。政府官員問責制度有助于減少和抑制行政不作為或亂作為的行為,減少帶來的相應損失,也有利于明確相應的責任主體;嚴格按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包裝、運輸和貯存,產品質量就可以得到保證,這有利于提高競爭力,保護人身安全、生態環境以及合理利用資源,也有助于維護消費者權益。社會責任監管制度的推行,意味著除政府外,社會公眾的參與對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成本收益的影響。因采用低碳技術對龍頭企業社會聲譽信譽、媒體社會形象、以及企業品牌價格等都會帶來影響。總體上,會使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社會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社會成本減少。在此基礎上,龍頭企業進行選擇時會充分考慮社會責任帶來的成本收益。綜上,在政府財政補貼和社會監管的參與下,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成本減少。這會使得龍頭企業愿意選擇采用低碳技術,消費者愿意購買低碳技術產品,因此打破了原有均衡,形成了新的均衡。
三、政策建議
1.政府應對農戶采用低碳技術進行財政補貼。
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農戶、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農戶給予財政補貼,或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給予補貼,以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農產品的收益;對采用高碳技術的農產品予以處罰性的政策和法律,例如征收碳稅、環境治理費用等。使農戶在政府財政補貼的參與下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讓農戶選擇采用安全低碳技術。
2.應建立一個能夠促使龍頭企業選用安全低碳技術的激勵約束機制、風險機制、合同機制、責任機制和聲譽機制等機制的制度安排
促使龍頭企業在充分考慮其成本收益的基礎上,選擇實施安全低碳技術。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給予財政補貼,或對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補貼,以便降低龍頭企業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因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推行懲罰性賠償制度、質量監管制度等政策制度,讓龍頭企業通過懲罰性賠償等制度充分考慮法律成本,使其不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和管理的成本上升、收益下降、風險提高,采用安全低碳技術和管理的成本下降、收益提高。使龍頭企業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讓其放棄使用高碳技術,選擇采用低碳技術。
3.對采用低碳技術和生產方式的龍頭企業予以補貼
使采用低碳技術的產品降價、消費者愿意購買;或對采用低碳生產資料的龍頭企業予以財政補貼,給提供低碳技術的科技服務企業予以財政支持,以便降低采用低碳技術的成本,提高采用低碳技術的收益;或對購買和使用低碳農產品的消費者予以補貼,降低因購買低碳技術產品的成本。使龍頭企業在政府財政補貼和社會監管的參與下采用高碳技術的相應成本增加,采用低碳技術的相應成本減少;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成本減少。最終讓龍頭企業愿意選擇采用低碳技術,消費者愿意購買低碳技術產品。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世界農業發展規律和趨勢,也是我國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制度基礎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近幾年來,**縣根據資源稟賦和生產傳統,堅持走生態農業、精品農業和都市農業之路,不斷提升農業產業層次,全縣農業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一、**縣農業產業發展現狀
1.1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縣以規劃為龍頭,以科技為支撐,以政策為引導,充分發揮區位、市場、資本、科技等優勢,不斷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突出特色產業的培育和開發,狠抓基地建設,發展規模經營,逐步形成了以楊梅、田魚、桔柑、油茶為主導的4大產業,“東部楊梅西部桔,千家萬戶稻養魚”的產業空間布局初步形成。全縣楊梅栽培面積達6333.33hm2,年產值1.5億元,成為全縣農業經濟支柱產業;規范化稻田養魚種養面積2333.33hm2,年產值4300萬元,產業地位日益突出;油茶面積1.46萬hm2,年產值1.21億元,“浙南油庫”名副其實;柑桔栽培面積2600hm2,年產值5382萬元,傳統優勢仍在。
1.2經營主體迅猛發展
**縣充分發揮僑鄉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千方百計吸引工商資本、華僑資本投資農業生產、加工及營銷,一批競爭力強、帶動力強的涉農經營主體迅猛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涉農企業75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250多家,涵蓋**縣楊梅、田魚、桔柑、油茶等4大支柱產業,涉及種植、養殖、加工等10多個行業,其中縣級龍頭企業22家,省市級示范性合作社5家。產業組織的迅速發育,提高了農民合作水平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1.3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通過舉辦楊梅節、參展參評、深化溫青“菜籃子”工程合作等措施,使農產品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至2009年底,全縣共有涉農注冊商標141個,“山鶴”、“青野”獲省知名商標,“稻魚共生系統”被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建成1個有機食品基地、2個綠色食品基地和15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種植面積4333.33hm2,標準化生產面積逾1333.33hm2。建成了農產品定量檢測實驗室,2009年全縣抽檢農產品4026批次,合格率95.4%。品牌的打造和質量的提升,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競爭力,有效帶動了農業向高效化、生態化發展。
1.4科技創新成果豐碩
2009年引進和推廣新品種71個、推廣新技術96項、開發新產品8個。積極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努力打造“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2009年開展農民技能培訓11674人次,新增農民轉移就業6954人,幫助2610位山區農民實現異地轉移,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10次,接受農民咨詢3080人次,發放各類資料5230份。通過對群眾進行科學文化知識、崗位技能的教育與培訓,增強了農民的創業本領,提升了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了農民就業和增收門路。
二、存在的問題
2.1勞動力素質不高,經濟能人缺乏
小農意識在農民思想上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遠山區交通滯后、信息閉塞以及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等因素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后,除留下來的專業大戶外,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婦女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進實用的農業新技術由于受勞動者素質的影響,不能得到大面積推廣,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業產業發展缺乏能人帶動。
2.2各種經營主體實力不強,帶動能力弱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農業產業化打破了原有農業發展的產業邊界,涵蓋了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聯結了農民、企業與市場,實際上貫穿了傳統的一、二、三產業。在資金配置方式上,由于產業化過程中在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方式會出現變化,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相應地會出現變化。一是龍頭企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二是農戶的生產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三是農業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此外,農業產業化所需的標準化建設、信息化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然而從我國的現實情況來看,由于各級政府的財力有限,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不強,農戶的資金實力較弱以及社會資金流入產業化的渠道不暢,導致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所需資金嚴重缺乏,農村金融的發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一、現有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不能滿足農業產業化需要
農業產業化需要多層次、多渠道的資金投入,而金融投入是投入主體。目前農業投入主要來自財政、銀行、農戶(家庭開發經營支出)。據《中國統計年鑒》資料計算,近十年在財政、銀行、農戶的農業總投入中,財政平均占17%,銀行平均占61%,農戶占22%,三者總投入平均增長20,6%,其中財政占7%,農戶占17%,銀行占76%。但是,相對于農業產業化巨大的金融需求,現有農村金融信貸產品和服務仍難以有效滿足客戶需要。
(一)從金融層面分析
1、政策性銀行支持范圍狹窄。農發行調整職能,將業務范圍由原來重點支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向農產品轉化企業拓展,在拓展新業務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從其支持的范圍來看,支持對象仍局限于糧油購銷企業和糧油深加工企業,對畜禽養殖業、竹制品加工業、絲綢加工業等產業較少介入,支持“大農業”目標未得到充分體現。而農業產業化是以“大農業”為前提的。
2、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外流。從縣域商業銀行近年情況來看,存差逐年擴大。由于上存資金元風險,收益性高,縣轄國有商業銀行均將吸收的存款通過二級準備金形式上存到市級分行,然后再以同樣形式上存。縣域資金向上級金融機構集中,減少了支持縣域經濟的資金來源。
3、農村信用社重負難當。隨著農業銀行在鄉鎮網點的減少,農發行業務縮小為糧棉油收購貸款及農村合作基金會全部撤并,客觀上賦予農村信用社獨立支撐農村金融主渠道的職能。但由于當前農村信用社正值改革攻堅階段,資本充足率較低,抗風險能力弱,面對新農村建設中農業產業化蓬勃發展而產生的資金需求,顯得力不從心。
4、擔保基金品種單一,規模較小。雖然地方縣市設立了農業產業化擔保基金,但專門針對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擔保基金數量有限,且擔保基金的規模不大。這對于農業產業化經營資金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產業化企業擴大生產的資金需求。
5、信貸資金對中小企業的支持不足。我國產業化發展時間不長,大量的企業還未達到規模。由于原有貸款制度的制約,信貸資金往往向大公司大企業集中。由此產生的“馬太效應”,壓擠了一些成長型農業產業化企業的信貸資金來源空間,制約了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
6、農村金融市場不完善。一是供需不能由市場信息反映調整,利率機制不完善。小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優勢在于其小范圍內的信息資源,能降低監督成本,減少信息不對稱性。但目前的集中貸款決策權無法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無法對農村金融的需求變化作出靈敏的反應。信貸等金融服務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二是大宗農產品期貨市場、保險市場、擔保市場等還未完善。
(二)從農業產業化層面分析
1、市場競爭力不強。目前大多數農業產業化企業規模不大,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較低,以生產初級產品為主,品牌意識不濃,抵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受支配的地位。競爭力不強制約了其融資需求。
2、財務管理不規范。大多數農業產業化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自身運作不規范,生產經營多為家族式管理模式,且缺乏規范的財務管理,甚至提供虛假報表,因而難以取得金融支持。
3、有效抵押不足。大多數農業產業化企業起步較晚,規模小,家底薄,有效資產存量少,而要取得擴大再生產貸款必須有可行的擔保單位和抵押物,但由于其自身抵質押不足,信用評級低,尋求擔保單位較難,其生產經營所需資金往往因此得不到滿足。
4、保障體系不健全。農業是弱勢產業,整體效益比較低,受自然環境(如臺風、禽流感等)的影響大,而目前農業保險體系、農業風險補償體系、農業擔保體系尚未完全建立,使農業及其產業化經營的弱質性顯得尤為突出。同時,農業發展對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又較高,特別是一些成長型農業產業化企業更是需要大量信貸資金投入,在保障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金融機構可能為防范風險而謹慎投入信貸資金,從而使企業喪失發展良機。
二、構建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體系
(一)積極發展農村各類金融組織,建立多樣化的農村金融機構
應當建立以非國有銀行為主體的、基于市場機制的、受法律制約的、規范的金融組織。
農業發展銀行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是實施“三農”資金支持,逆市場配置資金,增加農業農村資金投入的重要手段,是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有效結合的支農方式。農業發展銀行通過對符合國家發展意圖的農業政策扶持項目的直接或間接投入,可以誘導更多的商業性、社會性資金投入,形成乘數效應,以達到帶動農村經濟增長的目的。
農業銀行要調整發展的思路。鑒于農業發展銀行功能仍然缺位、農村信用社實力有待增強、民間金融尚需規范等歷史和現實因素,農業銀行應是有限度而不是完全的商業化。要積極支持鄉鎮優質企業二次創業,作好與農村信用社的市場交叉定位。由于農業銀行繼續部分政策性支農業務,國家應在稅收等方面給予適當優惠和補貼,人民銀行也應給予其更多的優惠再貸款,解決支農資金不足和成本過高的問題。
要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發揮其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要明確農村信用社的產權,完善其治理結構。農村信用社應按合作制原則進行改革,恢復其作為農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組織的本來面目。建立產權明晰、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管理科學民主的產權制度。在政策上給予農村信用社更大的支持,在利率的確定方面應有相對于商業銀行更大的浮動空間。
郵政儲蓄要大力推進小額貸款的試點,為加人產業化環節的農戶提供更及時的資金幫助。要建立規范化的中央銀行對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再貸款支持制度,借此促進郵政儲蓄存款回流農村。
國家要扶持農村各類金融合作組織的發展。目前,廣大的中小民營企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的資金,基本上是依靠自身的積累和農村中的私人間借貸發展起來的。農村中私人間借貸每年可以達到幾千億元,這個事實說明,各類金融合作組織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村鎮銀行的試點在這方面是個有益的嘗試。
(二)優化投融資環境,確保農業投融資持久、高效運行
健全的農業投融資機制和良好的投融資環境有利于吸引資金投入農業,穩定農業企業的資金來源和有效運用農業資金。應探索建立多層次的農業保險機構,積極開展農業保險業務。應逐步把農業保險業務從商業保險中分離出來,成立專門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要加大國家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財政應對農民、農村企業所交納的保費以及農業保險公司的經營虧損提供適當補貼。通過政府補貼或委托的方式,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進入農業保險市場為農業原保險提供再保險支持。建立農業保險、大宗農產品期貨和信用登記系統,降低農村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
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通過建立諸如農業風險基金等專項基金和開展農業保險工作,對因遭受洪災、蟲災等自然災害及其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解除農業投資者的后顧之憂,增強他們對農業投資的信心和決心。要優化農業投資環境,使農業資金持久投入、高效運行。
(三)完善農業產業化金融服務
金融機構要著手制定當地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貸款業務發展規劃,明確近期及中長期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及發展措施。
農發行要突出支持產業化龍頭企業、特色加工企業,營造農發行信貸業務的品牌優勢。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工企業貸款業務發展規劃,有目標、分步驟地實施營銷和發展戰略。要積極鞏固現有客戶,著力培養一批優質客戶,適當集中審批權限,抓好制度建設,探索積累經驗,可適當下放審批權限,擴大省分行審批權限,并賦予二級分行一定限額內的貸款審批權限,提高辦貸效率,壯大優質客戶和黃金客戶群。金融機構要在促進糧油產業化和加工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