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2: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近代文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從現代經典金融學的研究內容來看,現代金融學其主要是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在資本市場中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現代經典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在資源配置上是統一的,這也就意味著研究必然以市場均衡和獲得和合理的金融產品價格體系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目標。那么現代經典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其差異主要表現點值得深入研究,曾經有學者認為現代經濟學代表了研究經濟行為和現象分析法和框架。現代經典金融學其主要分為參照系、視角以及分析工具等組成部分,金融研究過程中由于兩者研究的問題存在著差異,經典金融學和行為金融學的視角具有差異性。當代的經典金融學主要是以繼承傳統經濟學的假設作為研究的基礎,并且建立起完善的現代金融學完整體系,但是其在研究的范式和研究的模型上仍然存在著完全理性的分析框架,而不注重微觀個體的決策行為。兩種金融學對于風險和無風險情況下對于人們認知的影響因素分析,其核心價值的心理物理學效應會造成人們柱塞盈利的時候出現反感風險,而且在虧損的時候會出現追求風險。心理物理學效應則成為了人們過分偏執定性可能和不可能事件的主要因素。
(二)現代經典金融學提供了自身參考系
我們以有效的市場理論和理性的人性假定作為參考系,那么在此參考系下并不是要求能夠準確的描述現實,而是在金融活動中是否能夠建立相應的規矩和標準。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在EMH理論基礎上進行理論驗證,非有效市場已經成為了行為金融學研究主題,而且傳統的資產定價和組合理論均建立在預期效用理論基礎上。由于在現實的研究中,總會出現對預期效用理論產生理論上的質疑,因此在此研究過程中就產生了兩個新的研究方向。即,我們所看到的越來越多的學者使用預期效用理論來對技術進行替代和修正;另外還存在著一部分學者獨自去尋求對預期效用理論的合理解釋,并且出現了兩位學者共同創建的期望值理論,而且該理論還獲得了長遠的認同。如此以來,以市場非有效性和期望值理論作為研究的參照對象,其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三)金融學分析工具介紹
現代經典金融學之中具有一套分析工具,其主要是由不同的數據模型和圖形模型組成。其主要通過簡單明了圖像和數學結構來對繁雜經濟行為進行深入研究,而且這些除了可以有效的幫助人們進行經濟行為和現象的分析,而且還可以實現在金融學上的研究突破。由于金融學被一度看作為非實驗性科學,但是其主要的理論和方法卻屬于經濟學,而且是還是最基本的經濟學假設而來,使得我們在進行金融學的研究時,更加符合和數據收集。
二、現代經典金融學困境
(一)噪聲交易解釋困境
為了保全一種完全的競爭狀態,引入“噪聲交易者”來對整個價格系統進行控制,使得價格均衡,且不會揭示私人信息。往往噪聲交易者不會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作為非理性或者流動性的交易者則會追求,因此這也會造成在整個現代經典金融理論框架下難以取得理性預期平衡。噪聲交易者常常會使用外生變量來對證券的需求總量進行處理,這種處理方式在經濟學家看來,仍然是理易行為。但是沒有對噪聲交易者和理性預期者的差異進行探討,由于理性預期交易者對于證券供應成立隨機變量,因此不能夠使得其確定性的維度增加。因此整個證券價格就會由于隨機變量出現,而造成私人信息不能夠完全揭示。
(二)不完全競爭困難
所謂的不完全競爭,其主要是在實現均衡價格的同時還具有完全揭示直接獲取私人信息的動機。在不完全競爭研究之中,決策者的行為受制于交易者的信念,交易者價值不僅存在于預期時的優勢,而且還具有其他交易者對此交易獲取信息的猜測。每個交易者在衡量自己是否會對均衡價格的配置產生影響,可以有效反映出具體信息,這就可以有效避免在交易中出現“搭順風車”的情況。假設,一些股票教育者,在發生交易的過程中,若不去獲取哪些隱私信息,那么自己很可能陷入被動,使得自己處于困境之中。從不完全競爭的博弈模型進行分析,要求交易者具有理性的認識,在交易過程中不僅需要保持理性的認識,而且需要有意識的決定別人存在的影響。
(三)經典金融學對金融市場研究困境
由于現代經典金融學理論存在著一些不能解釋的問題,例如,經典金融學常常會假設一些異易者具備同性質的先進理念,這就使得市場有效預期理論處于平衡狀態,可以使得證券持有者與交易者均會各自承擔風險,使得其分擔來自金融經濟的風險。證券交易所產生的原因其主要由于交易者之間存在著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這就是同種信息的先驗信假設所帶來的缺陷。相關經驗告訴我們,人們對于證券的收益不同預期應該是證券交易的一個重要因素。同種性質的共同知識先驗信念差異主要是由于私人信息的不同,當交易的唯一動機是信息優勢的時候,此時屬于預期均衡狀態,該狀態下不會存在著交易。因為理性預期交易者雖然認為愿意承擔交易,而且還會利用自己的優勢信息,不會使得自己處于不利地位而發生交易。現實股票市場中,交易量非常大,投資者的交易行為也會呈現出非理性的交易。現代經典金融學關于投資者在進行個體交易的時候,存在著未解之謎包含:投資股票的傾向效應。
(四)股票溢價解釋困境
股權溢價與波動率之間的相關問題一直困擾著金融學家,其中股權溢價主要是由于美國股票市場總體收益率水平高出了無風險收益率,部分很難是由于消費者資產定價模型所解釋。從消費者的資產定價模型進行研究,消費邊際代替率和收益協方差之間絕對了股權溢價,即實際的消費增傷水平比較穩定,高股權溢價隱含了高風險厭惡水平,高風險的厭惡水平與高風險的實際效率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性。雖然得出的這個結果與實際的利率水平之間存在和極大的不相符,而且該問題也會看作為無風險利率問題,若假設按照他投資者的期望折現率為常數,則較之價格利比和紅利增長率波動應該相似。但是在相關數據整理的時候發現,價格紅利比的波動遠大于紅利增長率的波動。
三、行為金融學的崛起
(一)基于信念行為的金融模型
基于信念行為模型的解釋主要是以投資者作為解釋的主體,投資者中出現過度自信則可以被看作為過度交易現象,由于過度自信使得人們始終相信自己的信息就完全可以實現對整個交易的掌控,而實際上這些信息對于是否盈利的影響并不大。但是這種信息對于投資者無疑你一種鼓勵,使得其在交易過程中始終相信這些都信息就是其盈利的根本,于是就產生了過度自信交易狀態,這種過度交易自信尤其是在男性投資者中更加突出。使得男性投資者交易更加頻繁,投資的收益也較低,這就證明了過度自信心理傾向解釋。(二)極端股票行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形式的股票應運而生,而且均是伴隨著企業的發展而出現,于是就有許多投資者進行炒股,但是其炒股行為更多是一種極端炒股行為,常常認為這種極端方式炒股主要是因為股票在以前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認為利用股票可以獲取更高額利潤。極端股票行為主要表現在使用可利用法則驅除投資者的關注表現最好或者最好股票。
(三)波動率解釋
由于一些人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對私有信息極度自信,使得經典金融理論對于波動率難以作出正確合理解釋。首先,如果投資者沒有公開信息,那么對于未來資金增長的先驗信念進行公開,然后再對收集一些極度自信信息,這樣投資者就會高估私有信息對于整個波動率的影響,難以達到準確顯示。如果所獲取的私有信息屬于正面信息,那么投資者很可能將股價推到紅利相對較高價位,致使紅利價格比波動率快。在對紅利波動過小進行解釋的時候,其始終屬于認知代表,而且始終堅信平均紅利增長會比實際的波動率大。投資者在購買股票的時候,如果看到紅利增長,則投資者就會信任紅利增長率不斷提高,那么就會買入行價格,逐漸將價格推到一個與紅利水平不一樣的位置。當看到紅利下降的時候,投資者會認為紅利收入會低于平均水平,那么投資者也會出現拋售現象,將股票拋售使得價格低到與紅利相宜的水平。
(四)橫切面股票收益率解釋
經典金融學對于橫切面股票收益率的解釋存在著困境,其主要因為我們在對橫切面股票收益率研究的時候,主要是以信念模型作為基礎,研究過程中將其分為動態和經驗模型,靜態模型則是根據特定的投資者心態引起心里因素偏差。有專家學者曾經構造了CAPM靜態定價模型,而在此模型之中存在著兩個交易者。一種交易者為極度自信投資者,一種為風險厭惡理性套利者。CAPM模型結果顯示,其主要功能為對資產進行均衡,這種均衡不僅與定位偏差有關,而且與風險因子有關。定位偏差則主要是變量,屬于股票市值和價值型的變量。造成這類變化的根本原因則是當股價上升,BM值下降,此時如發生投資者過度自信事件,則很可能造成過度反應。由于風險厭惡套利者可能會產生消除投資者厭惡套利者的系統因子影響,于是靜態模型就會對股票溢價進行解釋,那么此時雖然風險厭惡套利者可以消除一些特定的因子下被投資者過度自信,但是其對于系統因子的過度自信影響卻難以消除。
(五)溢價之謎解釋
溢價之謎,從行為金融學觀點進行解釋為投資者厭惡可以解釋為股權溢價之謎,因為其他投資者不能夠明確知曉股票收益分布。如若這種模型的收益部分被公布,那么人們則會做出最壞打算。從Maenhout的實驗中不難看出,投資者為了彌補使用錯誤股票模型所帶來的風險,勢必會要求更加高的股權溢價。我們在對股權溢價之謎進行研究的時候,通常會采用BHS模型,該模型從直觀上能夠輪子損失厭惡程度發生差異,還可以觀察股票價格過度中的波動,但是其損失厭惡本身就會使得投資者不愿看到股票下跌,因此投資者購買股票的時候勢必會要求更高的股權溢價,這樣才能夠滿足投資者的心理平衡。
(六)基于偏好的行為金融模型
對于股票購買者出現傾向效應,其推出了一個基于偏好的解釋。如果投資者的偏好是由瘦構架組成,而且符合前景的理論描述,那么投資者在購買股票的時候,股票價格為50,則現價為55,如果前景理論的盈利和損失以買賣的差價來衡量,那么此時賣出的股票的價格為v(5),投資者選取下一期進行售出。因此,將前景理論運用到股票的一般均衡定價模型之中,而BHS假設投資者的偏好則可以細分兩個部分,其一為投資者消費獲得效用,其二為投資者持有風險資產的價值變化所帶來的效用。曾經Johnson針對損失厭惡程度依賴、以前的收益和損失之間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認為人們在贏得一次賭博之后,通常不會參與賭博,若輸掉之后則會拒絕參與賭博。
與相關的其它學科相比,金融學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如何解決不確定性帶來的問題,也可以說,所有不確定的問題都能通過金融學的準則解決,這使得金融學的研究和運用范圍逐漸加大,在與金融學沒有聯系的問題上,例如,在市場波動大的情況下,企業應當采取何種措施去應對市場價格、產品需求、客戶的要求,在環境保護方面,國家應當采取何種措施解決環境污染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等等,都可以通過金融學的思維去合理的解決問題。
(二)時間價值
這是金融學不同于其它學科的重要之處,在不同時間里,不能夠把相同的產品進行比較,一定要把資產帶來的風險和補償考慮其中,事實上,這是一個資源的時間配置過程,在資源配置上,金融學能夠具體的解釋其原則,并且能夠強化個體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存在的不同能力,即在同等盈利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以及在同等風險水平的基礎之上,如何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以使企業更好、更快的向前發展。
(三)能力
能力問題是金融學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但是,金融學家對于能力概念的理解與經濟學家不一樣,能力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開拓市場、研發技術、更新設備,金融學家認為能力主要從兩方面確定:一方面是獲取、創造信息的能力,在金融學的研究領域里,很多都是以信息拓展開的,所以,最具體體現的代表就是信息的創造;一方面是資產頭寸的關系,充分合理的頭寸關系使得個體能夠克服以后的不確定性,這是導致企業兼并的基礎,而且也在實踐中得以驗證。
二、均衡的分析
在經濟學里,均衡是問題研究的重要方面,但是金融學里的均衡和經濟學里的均衡有著很大的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價格均衡問題,在經濟學里,主要的標志是供求均衡,金融學里,主要是以風險和收益的均衡為主,這兩者的意義完全不一樣。在研究對象方面,經濟學以商品,而金融學以資產,商品和資產的不同就是,商品主要是以滿足消費者為目的,資產是以持有者具有的增長價值空間為目的,這使得價格均衡力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供求關系直接影響著商品的價格均衡,風險影響著資產的價格均衡,但是,在這方面,很多學者沒有提高重視程度,局限的運用經濟學中的價格均衡原理以此解答現實中的問題,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產的膨脹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1]。2002年過后,央行不斷上調房貸利息,企業想通過此種方式控制極具上漲的房價,最后控制投資房地產的熱潮,但是結果卻與央行的最終目的相反,這一調整政策沒能達到想要的結果,反而促使房價不斷的上漲,使房地產業進一步發展,所以,在以往的經濟學思維方式下的調整政策,但是卻敗給了現實。事實上,利用金融學的思維方式去解釋此種現象,很容易找到原因,對于金融學的思維方式而言,資產的價值不完全取決于供求關系的均衡,而主要是預期和風險的均衡,提高房產的利率,對于買房的消費者,的確控制了需求,但是對于投資房產的人就不同了,主要原因是,商品的價格均衡主要以供求關系為主,但是商品的資產價格主要以投資的預期和風險為主,導致現在房地產市場不斷上漲的原因不是消費者,而是房產的開發和投資商,控制供求關系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要想使問題得到解決,應當控制房產開發商,所以對于中央銀行的調整政策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有了充分合理的解釋。
三、市場的分析
經濟學領域里,市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樣的,金融學也是如此,但是金融學和經濟學所關注的方向完全不同,主要表現在角度、依賴程度方面。
(一)角度的不同
經濟學主要傾向于市場的一些基本特征,依據此特征,把市場分為完全競爭化的市場、壟斷市場和壟斷競爭市場,這種分析模式沒有從市場的不斷波動劃分,而是靜止的分析。不確定性是金融學的主要因素之一,主要研究和探討在不確定的條件下,合理的進行資源的配置,所以更加關注對于資源配置的信息來源和效率程度。因此金融學的研究范圍主要是信息化市場對于資產價格的影響,以此為劃分標準,金融機構將市場劃分為弱式、半強式、強式有效市場,金融學的此種劃分,能夠使人們深入的了解市場的不斷變化,也能表現出金融學對于市場波動的體系進行完整的研究。雖然人們對于有效市場理論仍存在很多的疑問,而且還沒有支撐的依據,但是它的存在仍然是金融學里不可缺少的,并且為金融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由于金融學具有不確定性的金融價值,也能夠及時關注市場環境的外部變化,以此為基礎,形成了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個重要的研究體系。
(二)依賴程度不同
在這里,依賴主要指的是市場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科研成果,雖然,經濟學也依賴市場,但是同金融學相比,經濟學的依賴程度要小很多,主要是微觀金融學,原因是其關注的問題主要是資產的定價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是通過市場的信息確定的,雖然,有效市場理論仍然不能準確的反映當前的金融市場,但是投資者們更相信市場的真實性,這些足以表明金融學的研究與發展對于市場的依賴。雖然,大部分企業能夠掌握主觀的定價模式,并且能脫離市場,但是,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模型的建立主要依據市場環境的變化,所以,也在暗示市場對金融學發展的重要性。
四、理性的分析
在經濟學里,理性是其研究的一項基本內容,經濟學給予理性的定義是:當收益高于成本時,個體所表現的行為就是理性的。但是這個定義有一個前提,在確定個體的行為是不是理性之前,金融學領域是指導此種做法的,同時,也把現行的成本作為成本的將來價值。但是,利用金融學的角度去分析此前提,很容易發現此前提忽視了金融學所講的不確定性,因此也同時忽視了收益和成本的時間價值,事實上,在收益度量上,金融學都是以預期效益為理論基礎。在對于理性的解釋上,金融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觀點大不相同,金融學家會將不確定性、時間價值、個體能力等因素納入考慮的范圍內,使得理性的定義更全面、科學的顯現出來,這對于金融學和個體本身都很重要。
五、企業的經營目標
在企業經營目標上,金融學家打破了以往經濟學家的理念,雖然分歧依舊存在,但是更加科學和具體化了。以往的金融學家認為,企業追求的經營目標應當是“最大程度的開發企業的市場價值”,但是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在財務結構影響市場評估上缺乏理論性的指導。此外,管理者和所有者對于最大程度的開發企業的市場價值也存在著爭議,管理者對于新的股票發行和市場價值不關心,關心的是公司的財富和融資,所有者關心的是股票所具有的價值,對于管理者感興趣的持反對態度。總之,在不確定的條件下,最大程度的開發企業的市場價值是金融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
六、金融學思維的發展
科學的發展是無止境的,雖然金融學在科研領域里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金融學的發展會隨著時代的不同而逐步突破新的技術,在此,金融學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打破以往新古典經濟學的思維模式。新古典經濟學的價值和牛頓力學在經濟學里的位置同等重要,它把時間的逆轉性作為基礎,運用觀察、假設和推理的思維模式,使得復雜化的經濟領域轉化為形象的數理化模型,而且,在經濟領域出現的一些問題,通過認真分析與研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這使得傳統的經濟學家十分認同。但是這個看起來完美的思維范式自身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使其嚴重影響著金融學的發展。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看起來合理的數理化模型,它是以和現實遙遠的假設為基礎的,例如阿羅—德不魯—麥其模型的基礎就是資產定價理論,但是這個模型以脫離實際的假設為基礎,與實際狀況相差甚遠,這樣一個脫離實際的假設做基礎,得出的結論不能真實的反映現實世界的狀況,例如有效市場的理論,投資者是客觀理性的、投資者的預期相同、投資者可以找到替代品等等這些假設都是與現實不同的,而且,在理論上,也同樣沒有支撐的條件,所以,怎樣正確的運用數理化的模型手段,是金融學以后必須面對的問題。另一方面,時間的逆轉性理論雖然很有說服力,但是卻不實用,以典型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方程為例,為了能夠更好的和現實相接近,準確的描述變化量的分布形式,他們引入一個非常重要的量——標價值波動率。從數學的角度分析,這個量的引入很好,其促使結果有一定的準確性,這一觀點在實際上也得到了證實,但是這個堪稱完美的量使得波動率無法正常運用,因為波動率所呈現的是標的價值將來的變化情況,但是標的信息卻不能使我們提前預知未來的變動,提前確認標以后價值的波動,以此也就不能夠依據此模型確認某一個標的所期待的未來價值了。雖然一些學者認為,標的未來價值波動率可以依據歷史的數據進行推算,但是,此種做法恰好違背了他們方程的建立基礎——有效市場理論與無套利原則,在有效市場理論中,對于弱勢的有效市場的假設,企業的投資人不能通過以往的歷史數據去分析當前的價格,未來的價格就更不可能了。布萊克—斯科爾斯方程遇到的困難又一次警醒人們“時間的可逆性”原則對金融學領域的損害,雖然還是有人執著的對模型進一步改進,以此打破前人遇到的困境,但是不管怎樣的新模型,假使不能夠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里的“時間可逆性”原則,對于所存在的困境,仍不會有太大的突破。在人們的爭議下,牛頓主義范式將會被達爾文主義范式所取代,達爾文范式主要強調的是時間的不可逆轉性,它和金融學所倡導的時間價值的觀點是一樣的,這種想法并不是不能夠實現,它非常有可能在金融學領域里率先實現,因為其不確定性的原則和金融學倡導的原則一致。例如,在一些已經開始的行業里的改革,例如金融理論的改革已經開始注重研究對象和思想行為的多樣性,其研究領域與達爾文的進化論所倡導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將來,金融學能否完成達爾文范式的思想,是不能夠預知的,但是對于在金融領域里面工作的每一位員工來講,都是有所期待的。
在21世紀以前的經濟學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關注的是企業中的投入產出效率問題,由于當時資本市場化程度低,很少有人專門研究與資本決策有關的問題,盡管如此,還是有些研究成果對以后金融學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其中最大的貢獻是資金時間價值概念的提出。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不確定性概念的認識,進入30年代以后產生了大量對金融決策問題的研究成果,同時這些成果又積極推進了金融市場的活躍與發展。在本文以下部分簡要概述與評價了這一時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一)不確定性研究在資產定價領域中的應用
1.證券組合理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在整個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確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最早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風險補償的概念,認為由于金融產品中的不確定性的存在,應該對不同金融產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風險補償。隨后,VonNeumann(1947)應用預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決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決策選擇的方法,在此基礎上Markowiz(1952)發展起了證券組合理論,他認為投資者選擇證券組合時關注的只是未來現金流的均值與方差。他假設投資者的預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項式分布。Markowiz的主要研究結論是在不確定的前提下,最優的投資決策是分散化持有。Tobin(1958)認為投資者出于自身流動性偏好的不同選擇收益與風險的均衡。這進一步完善了證券組合選擇理論的框架。
在資產定價領域另一著名的理論模型就是資本定價模型(CAPM),Sharp(1994)和Lintner(1995)用公式簡明地表述了資產組合的價值與無風險利率以及資產的風險水平之間的關系。Black(1972)推出了即使在不存在無風險資產的情況下,Sharp和CAPM公式仍然成立,只是無風險利率被包括整個市場上所有資產的證券組合的預期收益率代替。與CAPM模型同時代出現的資產定價模型還有Ross(1977)的套利定價模型(APT)和Lucas(1978)典型資產定價模型。
以CAPM為代表的資產定價模型,為資產定價提供了一個簡潔的計算方法,并且得到了一些在實證方面的研究的支持(FamaandMacbeth,1973),但是對現實中的一些異常現象仍然缺少有效的解釋能力,Brennan(1989)認為CAPM是建立在所有投資者對投資的預期與風險都具有共同的估計與判斷,并且所有投資者的效用函數一致的假設基礎之上,這一假設與現實不一致,這是導致CAPM對一些現實問題缺少解釋力的根本原因。以后正是對這些假設的質疑,推動了信息不對稱概念的提出與研究。
2.市場有效性假說
市場有效性假說認為,在一個完全競爭市場中,不存在不對稱信息與市場摩擦,影響未來平均收益的只是投資風險的不同。在20世紀60年代有大量研究工作者對市場有效性假說進行了檢驗,Fama(1973)通過對美國證券市場的實證檢驗,認為有效市場假說是成立的,但是很多研究人員發現了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市場有效性假說或者CAPM模型解釋不了的異常現象。例如,Basu(1977)發現資產的平均收益除了與CAPM中的β系數有關外,還與資產的價格盈利比率(P/E比率)有關,在相同β系數下,價格盈利比率高的股票(成長型股票)的市場價格好于價格盈利比率低的股票(價值型股票);Benz(1981)發現股票的市場價格還與上市公司的規模有關;Stattman(1980)發現股票的價格與賬面價值的比率(P/B比率)也是影響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Fama和French(1993)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因素模型,即在影響資產價格的β因素外,加入了P/E比率和P/B比率因素。
另外,許多研究人員從時間序角度研究也發現了一些市場有效假說與CAPM解釋不了的異常現象,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Pozeff和Kinney(1976)發現的所謂“一月效應”;他們發現在紐約證券市場的指數在一月期間的存在明顯低于其他月份的現象;還有就是Cross(1973)和French(1980)發現存在類似的“星期一效應”,以后許多研究人員在世界范圍內驗證了這兩種現象的存在。
對這些異常現象的解釋,有效市場假說顯得無能為力,有人曾經試圖將“一月效應”解釋為到年末稅收流出的影響,但是在英國、澳大利亞等稅收年度不在12月份的國家,仍然存在“一月效應”就無法解釋了。有些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這些異常現象,例如,Dreman(1982)將股票價格的P/E比率效應解釋為,由投資者總是過高估計具有高成長性股票的成長性,導致市場中具有高P/E比率的股票的價格被高估了,這是導致股票收益率低的原因。
3.連續時間模型
在資產定價理論中的另一個重要假設是:證券市場總是在連續過程中,在這一假設前提下,Merton(1969,1971)將CAPM發展為瞬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ICAPM),同樣在信息對稱、無摩擦的市場中,資產價格的變化符合Ito過程,在這種條件下,資產的價格與投資者的效用偏好無關。在隨后的研究中Merton(1973)和Black(1973)應用以上連續時間模型成功地得到了期權定價公式,這一公式后來被大量的實證研究所證實,并且被廣泛在實踐中應用。
(二)不確定性研究在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金融分析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領域是公司財務管理,主要研究公司在投資決策中的有關負債與權益比例選擇、公司的紅利政策等問題。最早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由Modigliani和Miller(1958)作出,他們的研究顯示,在完全市場中(沒有市場摩擦與信息不對稱存在)公司的價值與公司的負債比率無關(M-M定理)。類似的研究結論還有,公司的價值與公司的利潤分配政策無關。顯而易見,這些研究結論與現實中的事實不符。依據M-M定理的結論,公司在利潤分配時,由于派發現金紅利會有現金流出,公司將更愿意選擇股份回購的政策,而不是紅利政策,而在現實中,許多公司更愿意選擇分紅而不是股份回購,這一現象被Black(1976)稱為“公司紅利的困惑(DividendPuzzle)”,對此Miller(1977)所能給出的解釋是,M-M定理的結論之所以與現實不同在于稅收與所謂的破產成本對財務結構的影響,是由于一定的負債可以使公司達到稅收減免的作用,另外由于對高負債率公司存在著破產的風險,所以負債率對公司股票價值存在影響,Miller以及其他的學者對這些財務問題做出的解釋總體來說都不很令人滿意,直到后來引入不對稱信息以后,似乎才對這些問題的解釋取得了突破。
二、金融中的不對稱信息問題的研究
正如前文所述,對現實中的一些現象很難單純用不確定性(風險)來得到滿意的解釋,正是在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引起了人們對金融問題中的不對稱信息的關注,加上在20世紀60年代以博弈論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研究方法的突破,使得許多學者在對金融問題中的不對稱信息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別是用不對稱信息可以完美地解釋許多有關財務結構方面的問題。以下仍然分兩部分概述這方面的成果,首先是在財務決策方面的成果,接下來是在資產定價方面的成果。
(一)不對稱信息在公司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1.紅利信號模型
關于公司紅利決策的困惑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除了以上提到的公司更愿意支付紅利而不愿意將利潤用于股份回購的異常現象之外,Lintner(1957)還發現公司在進行紅利決策時,由于受累進稅制的影響,更愿意使各年的紅利平滑些,所以公司每年的紅利波動要遠遠小于股票價值波動,有關稅收減免的理論解釋較為理想,并且在以后被許多學者用實證方法證實了這一現象的存在(例如:FamaandBabiak,1968)。但是稅收效應并沒有很好解釋公司為什么更愿意支付紅利的困惑。
最早Miller(1961)注意到紅利可能是向投資者揭示公司發展前景的信號,但是直到Bhattacharya(1979)才應用博弈論方法建立起了紅利模型,Bhattaeharya成為第一個將博弈論引入金融分析的學者,Bhattacharya認為公司的管理者對公司投資項目的前景與其他普通投資者相比具有信息方面的優勢,管理者通過公司的盡可能高的紅利向普通投資者傳遞信息,如果公司紅利水平高意味著公司投資項目的未來前景好,而對于無法支付高額紅利的公司將不得不向銀行貸款,從而擔負過高的財務成本。以后許多學者在此基礎上對模型又進行了一個改造(MillerandRock,1985;JohnandWilliams,1985)。但是仍有學者質疑認為,按照以上模型認為只有在公司需要為新項目向市場融資時,才有積極性支付高水平的紅利,但事實上模型的紅利支付水平并不受公司是否有新項目的影響。也就是說,上面的信號模型不能很好解釋紅利的平滑性。為此,Kumar(t988)發展出了一個粗糙信號(CoarseSignaling)模型,其結論認為公司在一定的利潤范圍內會支付同樣水平的紅利,直到公司的利潤水平超出了這一范圍,公司管理者才會調整紅利支付水平。紅利信號模型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公司為什么愿意支付紅利,而不是股票回購。Ofer和Thakor(1987),Barclay和Smith(1988)用逆向選擇原理解釋了這一現象,他們認為公司更愿意在市場上自己股票被低估時回購股票,所以回購股票行為向市場傳達了股票價值被低估的信號,所以會引起股票價值的上漲,從而使公司支付了額外的成本,而用紅利分配利潤不存在這一逆向選擇問題。
2.資本結構
正如上文提到的,公司資本結構問題的研究在引入不對稱信息以前一直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結論。應用博弈論描述公司資本結構的決策過程,大大推動了對公司基本結構決策研究的發展。
最早Ross(1977)建立了一個公司負債決策的博弈模型,其中公司通過負債率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未來經營前景的信息,由于高負債率可能導致公司破產的風險加大,而一旦公司破產將為公司的經營者帶來損失,所以只有公司管理者對公司未來的現金收益樂觀時才會在資本結構決策時選擇貸款,提高負債率。而前景樂觀的公司提高負債率的決策是前景悲觀的公司所無法模仿的,所以對資本市場來說,高負債率是公司發展前景樂觀的信號。隨后在Myers(1984)的模型中,認為如果管理者在公司項目發展需要融資時,如果管理者認為目前市場上自己公司股票價值被市場高估了,會選擇通過發行股票的直接融資方式,而如果管理者認為公司股票價值被低估了,就會選擇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所以說公司增加發行股票向資本市場傳遞的是公司目前股票價值被高估的信號。Myers認為經營者在面對新項目需要投資時首先選擇的是用自身盈利積累完成投資,其次是選擇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最后才會選擇發行股票的融資方式,這被稱之為“融資順序理論(Peckingordertheoryoffinance)”。
在金融分析中應用博弈論的不對稱信息理論取得較大成績的研究就是所謂的問題的研究,Jensen和Mecking(1976)指出公司中存在兩類問題,其一是債權人與股東的矛盾,其二是股東與公司管理者的矛盾。債權人與股東間的矛盾表現在股東總是擴大公司投資風險,因為項目成功了超額收益全部是股東的,而如果公司經營失敗,破產的成本由債權人與股東共同負擔。Diamond(1989)通過研究認為,在長期重復博弈條件下,股東的聲譽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股東和債權人間的矛盾。股東與管理者間的矛盾是由于股東不能有效控制管理者的經營行為,因而管理者會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可能會損害股東利益。
在80年代末與90年代,出現了有大量關于問題的研究成果,Hart和Moore(1989,1994,1998)研究發現當企業家計劃投資新項目而需要向外融資時,與投資者簽訂貸款合同是最優合同,得到這一結論的關鍵在于雖然企業家與外部投資者在項目未來進展的各個時期都可以觀察到項目的收益情況,但是第三方(例如:法官)無法觀察到項目的收益,此時貸款合同是最優融資合同,并且Hart認為由于貸款人在企業家不能償還貸款時可以控制公司的資產,所以企業家有積極性償還貸款。
3.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
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的概念最早是由Manne(1965)提出的,他認為為了有效的配置資源,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的存在是必要的,現代資本市場的有效運轉離不開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的存在。在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中所有權的轉移方式是多樣化的,包括:收購、兼并、股票的發行以及委托關系的變化等手段。在傳統的完全競爭、無摩擦的資本市場假設下,很少考慮公司所有權轉移對公司價值的影響,而事實上每次兼并收購活動都會引起公司股票價值的大幅波動。直到進入80年代以后非對稱信息概念的引入,使得人們認識到了公司所有權控制市場對資本市場影響的內在機制。
Crossman和Harl(19803研究了在公司收購過程中存在所謂的“免費搭車問題(FreeRiderProblem)”,他們認為當收購方發現一個目標公司的運營效率低下,而決定收購目標公司時,面對外部的標購,原有的股東知道收購者通過收購后公司在新的經營者經營下,效率會提高,所以會自發抵制收購,等待收購價格的升高,直到收購價格升高到在新經營者的經營水平下的合理的價格時,原有股東才會出售手中股票。考慮到收購方在收購過程中搜集信息、組織收購是有成本的,所以采用標購行為實際上為收購方帶來了損失。Shleifer和Vishny(1986)認為,如果收購方在標購目標公司以前就已經持有了目標公司的一定股票,可以解決上述“搭車問題”的困惑,收購方可以用自己手中股票的增值彌補收購帶來的損失。然而Shleifer和Vishny的結論并沒有在實證中得到證實,反而Desai和Kim(1988)的實證結果認為大多數的收購方在標購前并沒有持有目標公司的股票。
在收購行為研究方面的另外一個困惑就是收購行為往往導致股票價格的大幅上漲,例如:Jennings和Mazzeo(1993)發現收購發生時的收購人對目標公司的首次出價,大多數高于收購前10天的股票價格的20%。Fishman(1988)將這種現象解釋為是由于有潛在競爭者隨時會加入收購,較高的出價是為了阻止競爭者加入。
4.新股發行(IPO)
在1963年在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組織的一項研究中,首次發現在新股上市后的短期存在著明顯的超額回報的現象,以后許多學者在許多國家發現了這一現象,例如:Ibbotson和Ritter(1995)統計得出美國紐約證券市場1960-1992年發行新股的首日的超額回報是15.3%。在許多年中IPO現象成為挑戰市場有效性假說的又一個證據。
對IPO現象最早的解釋是由Rock(1986)作出的,Rock認為IPO現象實質是個逆向選擇問題,新股上市時市場上存在著兩類投資者,一類是具有信息優勢的投資者,一類是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信息投資者只是在新股定價低于其真實價值時才購買,而當定價高于其真實價值時只有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才會參加購買,所以平均來說,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購入了較大比例的被過高定價的股票,為了在市場中留住不具信息優勢的投資者,公司在初次發行新股時常常有意低定價。類似Rock對IPO超額回報問題的解釋,許多研究人員給出了這一問題的其他合理解釋,例如:Allen和Faulhaber(1989)以及Grinblatt和Hwang(1989)將新股發行低定價解釋為公司未來前景良好的信號;Hughes和Thakor(1992)認為公司新股發行低定價是為了規避訴訟風險;Ruud(1993)認為新股上市后的短期高回報是由于承銷商的價格穩定活動造成的。
在IPO領域中的另外一個難以解釋的現象就是新股上市后長期表現不好。Ritter(1991)研究發現,在1975-1984年間發行的新股在發行后3年間的回報比正常股票的回報至少低15%。以后Loughran(1993,1995)再次證實了這一現象的存在。Shiller(1990)用所謂“主持人效應”解釋新股長期回報不好的現象,他認為新股上市的初期承銷商出于對自身聲譽的考慮會創造短期超額需求的假象,隨后隨著承銷商從市場的退出,導致了新股長期回報不佳的現象。
(二)不對稱信息在資產定價領域中的應用
Grossman和stiglitz(1980)最早將非合作不對稱信息的概念引入資產定價領域的研究中,建立了所謂資產定價的理性預期均衡理論,他們認為資本市場中的每個參與者都從市場價格的變化中獲得信息(所謂的學習過程),并且每個參與者的行為不會對市場價格構成影響。在80年代初期這一理論成果主要用于解釋公司財務方面的問題,直到Kyle(1985)以及Kyle和Milgrom(1985)研究做市商制度下的價格形成機制的成果出現以后,不對稱信息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才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關注,以后在KyleMilgrom框架的基礎上出現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由于在這一框架下的價格決定機制不同于ModiglianiMiller的市場均衡機制,是通過研究具體市場條件下的資產價格形成機制,所以常常將這部分研究成果稱為市場微觀結構理論。
Kyle研究了在做市商制度下證券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在Kyle的模型中,市場由三類參與者構成:風險中性的做市商、噪音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噪音交易者出于自己的流動性需求進入市場交易,信息交易者根據自己的信息交易,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信息交易者選擇自己在市場上的交易數量。與Kyle不同之處在于,Milgrom建立的序貫交易模型(SequentialTradeModel)中交易者每次交易的數量都是固定的,即每次都只能買入或賣出一個單位的資產,做市商根據交易指令的類型來設定買賣價差,在均衡條件下,由于有競爭做市商的存在,買入報價是做市商收到賣出指令時關于資產價值的條件期望值,賣出報價是做市商收到買入交易指令時關于資產價值的條件期望值,因而交易者的交易指令將促使做市商調整其買賣報價,這種調整從本質上是一種貝葉斯學習過程。
Easley和O''''Hara(1987)在Milgrom模型的基礎上考察了交易規模對做市商價格行為的影響,其結論是做市商的定價策略會依賴指令的規模,數量比較大的指令往往以比較差的價格成交。以后Easley和O''''Hara(1992)又考察了交易時間對價格行為的影響,發現交易時間會影響價格,并且交易間隔影響交易價差的大小。
現代金融理論方法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取得了許多重大突破,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后,越來越多的金融難題得到解釋。但是由于金融市場的復雜性,至今對許多問題的解釋還很難令人滿意,例如:對P/E比率和P/B比率對資產價值的影響的現象至今還沒有合理的解釋,對IPO以及基金中的折價現象的研究結果也沒有較為統一的認識,另外市場中是否存在信息操縱問題也是一個爭論的焦點。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與解釋,將進一步推動金融理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Allen,F.(1999),ComparingFinancialSystem,MIT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
[2]Banz,S.(1981),TheRelationshipBetweenReturnandMarketValueofCommonStock,JournalofFinanceEconomic9.
[3]Ferson,W.(1995),TheoryandEmpiricalTestingofAssetPricingModels,inJarrow,MaksimovicandZiemba.
[4]Glosten,L.andMilgrom(1985),Bid,Ask,andTransactionPricesinaSpecialistMarketwithHeteogeneouslyInformedTrader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3.
[5]Harris,M.andA.Raviv(1991),TheTheoryofCapitalStructure,JournalofFinance,46.
[6]Kyle,A.(1985),ContinuousAuctionaandInsideTrading,Econometrica,53.
一、斗爭
西漢哀帝之前立學官五經皆為今文經,當時古文經未出,故“古今文經”名稱未立,無所謂爭論。大膽地系統地提出各種古文經《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毛詩》等,要求立學官,以與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者是劉歆。但劉歆的建議遭到今文博士抵制,至此始有今古文之爭。就史書記載看,較重要之斗爭有四次,第一次發生在西漢末年,其他三次發生在東漢初年。
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劉歆提出為《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毛詩》立學官的建議遭到太常博士反對。劉歆為古文經立博士理由有二:一、今文經因遭秦火而殘缺不全,古文經則較完備,可補今文經之缺。如《古文尚書》比《今文尚書》多十六篇,又如《禮古經》(古文《逸禮》)比高堂生之《儀禮》多三十九篇(這三十九篇即《逸禮》);二、古文經較今文經可信。以《左傳》為例,左丘明為孔子同時代人,親見夫子,好惡與圣人同,而公羊、梁等人則在“七十子”之后,傳聞之于親見詳略不同,可靠性亦不同。博士們一方面辯解說今文經是完備的,另一方面攻擊古文經是偽造的。另有一些博士“不肯置對”。劉歆求助于孔光,孔光亦不肯幫忙,劉歆在一氣之下寫成一封著名之信《移讓太常博士書》(見《漢書?劉歆傳》):“專己守殘,黨同門,妒道真,違明詔,失圣意。”因言辭激烈引起眾博士大嘩,“諸儒皆怨恨”,當時名儒光祿大夫龔勝以辭職相抗議,大司空師丹亦大怒,奏劉歆“改亂舊章,非毀先帝所立。”劉歆因得罪掌權大臣,恐誅,請出外任。第一次古今文經學的斗爭以古文經失敗告終。直到王莽執政,重用劉歆,扶持古文經學,《古文尚書》、《禮》、《春秋左氏傳》、《毛詩》、《易》及《周禮》都立了學官,古文經學才第一次取得合法地位,但“新”朝短命,古文經博士又都隨之廢除了。
第二次今古文之爭起于東漢初年光武帝時期,韓歆上疏要為《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劉秀讓臣下議,建武四年(公元28年)正月召集公卿大夫和博士官至輪臺就韓歆之建議進行辯論。今文博士范升加以反對,其理由如下:一、“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二、授受不明,“師徒相傳,又無其人。”三、“非先帝所立,無因得立。”四、“近有司諸置《京氏易》博士,群下執事,莫能據正。《京氏》既立,《費氏》怨望,《左氏春秋》復以此比類,亦希置立。《京》、《費》以行,次復《高氏》、《鄒》、《夾》、《五經》奇異,并復求立,各有所執,乖戾紛爭,從之則失道,不從則失人,將恐陛下必有厭倦之聽。”“卒立《左氏》”(見《后漢書?范升傳》)。李封為其博士,李封死后,不復立之。古文經學家雖未取得真正勝利,但相信古文經者日多,以至朝廷帝王亦傾向古文經。
以后今古文斗爭不斷,但較零星,較重要的有兩次:一、章帝時古文經對今文經的全面挑戰。章帝特好《古文尚書》和《左傳》,喜賈逵之學。建初元年(公元76年)詔賈逵入宮講授經學,令其“發出《左氏》大義長于二傳者”,于是賈逵“摘出《左氏》三十事尤明者”,“斯皆君臣之正義,父子之綱紀”,“五經家皆無以證圖讖明劉氏為堯后者,而《左氏》獨有明文”。又命賈逵撰《歐陽》、《大小夏侯》與《尚書古文》異同,賈逵集為三卷上奏,帝善之。復命撰齊、魯、韓《詩》與《毛詩》異同,并作《周官解詁》(《周官》即《周禮》)。建初八年詔諸儒各選高材生授《左氏》、《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由是“四經”遂行于世(見《后漢書?賈逵傳》)。由上可見,有最高統治者支持下的古文經對今文經展開了全面挑戰。二、東漢末年何休與鄭玄之爭。桓靈時期,今文經學大師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詁》純用今文說,不引《周禮》一字,又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梁廢疾》。鄭玄站在古文經學家之立場,針鋒相對地寫了《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何休觀之嘆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見(《后漢書?鄭玄傳》)由上可見,從東漢到西漢,今古文的斗爭中古文經學由弱而強,漸占上風。需要說明的是,西漢末年的今古文之爭是利祿之途之爭,東漢初年之爭是維護道統之爭。因東漢時古文經者亦可入仕,古文經學者亦有反對為部分古文經立博士之建議,乃為維護道統也。
二、融合
東漢時期今文經學走向了衰落,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今文經更加讖緯化。皮錫瑞《經學歷史》曰:“漢有一種天人之學,而齊學尤甚。《伏傳》五行,《齊詩》五際,《公羊春秋》多言災異,皆齊學也。《易》有象數占驗,《禮》有明堂陰陽,不盡齊學,而其旨略同。”按傳統說法“齊學”即今文經學,今文經學的《齊詩》學迷信最重,也滅亡的最早。二:今文經越來越繁鎖化。桓譚《新語》:“秦近君能說《堯典》二字至十余萬言,但說‘曰若稽古’三萬言。”以至統治者要求“刪減經說”,桓榮、桓郁父子也刪減經說。班固就今文經的繁鎖化批判說:“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后世傳經既已乖離,博學者又不思多聞闕疑之義,而務碎義逃難,便辭巧說,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于二三萬言,后世彌以馳逐,故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終以自蔽,此學者之大忌也。”
東漢時期古文經學家中出現了一大批在學術上深有造詣的著名學者,特別是許慎和馬融兩人,對古文經學的發展和勝利起了尤為重要的作用。許慎(58年―147年),字叔重,河南郾城人,賈逵的學生,博通經書和群書,一生經歷了從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哀帝、安帝、順帝、質帝到桓帝,共九帝。100年―121年歷時22年撰成《說文解字》,此書收集小篆、古文(戰國文字)、籀文(大篆)等,共9353字,《說文解字》每個字的字型、訓詁都極簡要,全書不過13萬3千字,主解字之本義。人們讀古書、經書及漢代法律諸字在此皆可得到解答,集西周以來文字之大成,集古文經學訓詁之大成,并使古文經學中的文字學、訓詁學第一次成為一門獨立的,自成體系的學問,至今仍有巨大意義,是研究文字學、訓詁學和漢代經學所必讀書。這部著作的出現,對于不懂文字形、義,只知依據隸書進行穿鑿附會的今文經學是一個嚴厲的駁斥,它顯示了古文經學具有堅實的基礎,有力量排斥今文經學。
在高校教學管理中,學校相關領導對現代化信息教育管理技術比較重視,也逐漸開始關注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但是由于高校教學管理系統往往由校外軟件公司進行設計和開發,程序人員沒有高效教學管理的經驗,缺乏對管理工作的認識,在設計教學管理系統時,不能考慮到系統的全面性和實用性,使得教學管理系統與高效教學管理實際情況不符,很難適應高效教學管理的需求。
(二)落后的管理體制
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中,學校教務處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教學資源信息,導致院系二級管理存在諸多問題,直接抑制了教學信息化管理水平。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和教師在資源調度時,流程多而復雜,使教學管理者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重復的工作中,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多麻煩,教學管理工作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大大降低了高校教學管理水平和質量。另外,各教學管理崗位相對較獨立,教學資源、數據和信息沒有實現共享,這些重復數據由不同管理崗位發放和使用,難以確保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直接阻礙了教學信息的有效處理。
二、加強現代信息技術進程中教學管理的思考
(一)更新教學管理理念
若想有效地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就必須轉變和更新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內容,樹立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實現管理理念的創新。因此學校相關管理部門應更新教學管理理論,健全教學管理制度,使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認識到現代化信息教學管理的重要性,為其創設出一個人人都會用的管理氛圍,促進我國教育技術現代化的教學管理工作,實現高效、科學的教學管理目標。
(二)轉變教學管理職能和制度
在傳統教學管理體制中,教學基層單位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加上教務部門忙于日常事務性工作中,大大降低了教學管理質量與水平。因此,應建立以院系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體制,將教學資源、信息數據等管理權限下放到各基層中,擴大院系部教學和管理的自,完善相關教學管理制度,提高日常教學活動信息的反應和監控能力。通過教學管理職能的轉變,教學管理部門從原來全方位、全程式計劃管理轉變到宏觀調控上來,大大提高了教學管理水平。
(三)建立教學管理系統和信息化平臺
近年來,我國高校規模不斷擴大,加上計算機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高校深刻地認識到了信息化教學管理是高校發展,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必然之勢。因此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學校教學信息管理網站為基礎,從教學信息管理平臺出發,擴展應用功能,建立教學管理系統和信息化校園平臺,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管理方式方面,利用計算機軟件處理、保存、傳遞等功能代替傳統筆寫紙記的落后管理模式。同時分配設置多級用戶模板使用權限,真正實現學校和學院的二次管理,以便教師和學生能及時獲取教學的動態信息。
(四)提高教學管理人員信息處理能力
在現代化高校教學管理中,教學管理人員面臨著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懂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思想,還要求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創新能力,這是確保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因此學校應加強教學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抓好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定期組織他們進行系統操作、系統管理、系統維護等知識的培訓,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系統操作指導,編制和印發系統使用手冊,重視教學管理人才的引進,確保管理機構反應靈敏、工作高效,提高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我想利用這一機會講三個問題。
一、關于中國物流理論研究
在2002年的年會上,我曾提出下一步物流理論研究的十大重點:
(1)物流定義
(2)物流規劃與物流政策
(3)物流成本與物流統計信息體系
(4)傳統企業流程再造和業務轉型
(5)物流市場與需求
(6)供應鏈理論
(7)物流信息化
(8)物流技術、裝備及標準化
(9)物流人才教育和學科建設
(10)國外物流發展趨勢
一年來,研究的情況如何?從今年征集的200多篇論文來看,基本上都在這10個方面。但有新的擴展,如突發事件中的物流研究、關于物流的數學模型與經濟核算方法等。我認為特別取得較大進展的是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物流基礎理論研究
對物流、物流產業、物流企業、企業物流、物流行業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內含與外延的研究;對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對供應鏈與物流、電子商務與物流、采購與物流相互關系的研究;物流系統論與物流價值論的研究;物流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的研究;物流與國際貿易的研究;物流與大通關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第二,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的研究
這方面的研究最多、最廣,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成本研究,運作模式研究,物流外包研究,物流企業競爭力研究,工貿企業物流流程再造研究,傳統運輸與倉儲企業向第三方物流服務轉型研究,第四方物流研究,物流過程各方利益沖突的產生與解決方案研究等等。
第三,行業物流與區域物流研究
在編輯今年的《中國物流年鑒》時,我感到行業物流與區域物流的內容比較豐滿,說明了各行各業都在關注物流的發展,如汽車物流、家電物流、藥品物流、煙草物流、連鎖物流、食品物流、糧食物流、郵政物流、港口物流、IT物流、服裝物流、航空物流、交通物流以及長三角物流、珠三角物流、環渤海物流、中部物流、西部物流、開發區、保稅區物流等等。交通部為此專門撥款1000萬元。許多部門的研究開始從宏觀層面向中觀與微觀層面展開。
第四,物流市場研究
物流市場如何形成,物流環境包括哪些要素,物流資源如何進入市場達到優化組合與合理配置,不同行業物流市場的供需分析,物流市場主體、客體、載體與中介組織的相互關系以及如何促進物流外包的研究等等。
第五,供應鏈管理研究
供應鏈管理是經濟運行中一個新的模式,今后企業之間的競爭將被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所代替,供應鏈是什么,供應鏈管理的要素有哪些,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如何進行供應鏈設計,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等等,這方面的研究雖然相對還比較薄弱,但已經起步,并取得可喜進展。
第六,物流信息化與標準化研究
信息化與標準化都是中國物流發展中的瓶頸,是我們的薄弱環節,如何在物流業發展中充分應用各種信息網絡技術,如何使中國物流標準化并與國際接軌,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我認為,中國物流理論研究起步不晚,但存在的問題是研究不深不廣,這幾年物流業快速發展,更顯得理論準備不足,實踐走到了理論的前面,這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實,怎么辦?作為物流理論工作者,應當迎難而上,勇挑重擔,推進物流理論研究,使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有一個較好的理論指導。這里應該提倡學術評論、批評與爭論,營造一個鼓勵創新的學術氛圍。
下一步物流理論研究的重點是什么,我認為是以下十二個方面:
第一,物流基礎理論與方法論研究
第二,物流經濟學及學科建設研究
第三,物流發展的戰略規劃與相關政策的研究
第四,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研究
第五,物流信息化研究
第六,物流標準化研究
第七,行業物流與區域物流研究
第八,國際物流研究
第九,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研究
第十,物流市場研究第
十一,物流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
第十二,應急物流與軍地合作的戰略研究、
我希望,全國從事物流理論研究的同志們,在物流業發展的實踐中,善于總結,勇于創新,把中國物流理論研究推向一個新水平,走向世界,確立自己的地位。
二、關于推進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基本思路
如何推進中國物流業的發展,經過這幾年的積極探索。我們認為,主要要抓好以下十個方面:
第一,制定中國物流發展大綱。要不要做這件事本身就有爭論,但我很贊賞日本政府的做法,制定“綜合物流施策大綱”與“新綜合物流施策大綱”是十分必要與正確的,實踐證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國是一個轉型國家,國家有一個物流發展大綱十分重要。這個大綱實際上是一個指導性意見,有目標,有措施,有要求,但完全不同于計劃經濟時期的規劃。我們已參與了原國家計委組織的中國物流規劃草案的起草。現在國家計委已改成國家發改委,我們強烈呼吁把這一工作繼續下去,爭取以國務院名義中國物流發展大綱。
第二,出臺物流產業政策。原國家經貿委已著手調研物流業發展產業政策,有關部委也在研究行業物流的產業政策,一些省市在制定地區性物流規劃時也出臺了一些產業政策。這些產業政策涉及到市場準入政策、土地政策、稅收政策、融資政策、標準化政策、投資政策、外資合作政策等等。但由于全國沒有統一的政策,有些矛盾已十分突出。2003年全國政協專門組織一個小組調研物流問題,由石萬鵬同志牽頭,主要調研兩大問題,一是中國物流業的管理體制,二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產業政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積極參與了這一工作。但根據歷史的經驗,國家統一出臺一些政策比較難,我們主張先在地方上出臺一些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地方性政策,同時在某些領域實現全國性的個別突破。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第三,推進以信息化、標準化為重點的物流現代化建設。信息網絡化與標準化是現代物流技術發展兩大關鍵,信息網絡技術是現代物流生命線,而物流標準化則是促進整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橋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通過每年評選優秀案例來推進物流的信息網絡化。對于物流標準化,已經成立全國物流技術標準委員會與全國物流信息標準委員會,秘書處分別設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國編碼中心。兩個標委會已共同啟動了建立物流標準體系表的課題。我們深信,在全國標準化委員會的領導下,中國物流標準化工作一定能扎扎實實的向前推進,但這要得到有關部門、行業與企業的大力支持。物流的現代化除信息化與標準化以外,還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物流管理的現代化,一是個物流技術裝備的現代化,這兩項也是非常關鍵的,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第四,啟動中國物流人才教育工程。2001年,我們提出了啟動中國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設想,分三個層次,一是學歷教育,二是繼續教育,三是崗位培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國物流學會已開了三屆全國高校物流教學研討會,成立了中國物流學會人才培訓專業委員會。在教育部支持下,已有47所大學開設了物流管理與物流工程專業,多層次、多模式、多目標的物流學歷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在職教育目前雖然比較混亂,但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巨大的需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勞動部指導下,已制定物流師標準,并已。物流師培訓明年將在全國規范運作。國外的一些物流師證書教育也在引進,作為一種補充。上崗資格培訓目前還未啟動,因為涉及的部門、涉及的崗位太多,需要專門研究。
第五,推動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發展,繁榮物流市場。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需要政府推動,創造一種環境,特別是培育與發展物流市場的環境,使企業真正進入市場,企業在物流市場的運作水平決定一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通過評選“中國物流示范工程”與“中國物流實驗基地”來以點帶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同時通過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的發展來帶動行業物流發展,推動區域物流發展,并與國際物流接軌。
第六,建立中國物流統計信息系統。物流統計是政府宏觀決策的需要,是國內外物流企業市場預測的需要。一些地方已經做了不少積極的探索,上海已建立了統計體系,北京也進行了物流的調查。2002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已安排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完成了全國物流信息統計系統研究。我們希望國家統計局把物流統計列入政府統計范圍。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探索,在中國建立采購經理指數的可行性,已取得重要進展,另外為了給政府經濟部門、給行業、給企業、給教學科研單位提供權威信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每年編輯出版《中國物流年鑒》與《中國物流發展報告》。
第七,抓好物流科技進步。現代物流業既然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現代物流中必然有科技生產力。在科技部支持下,已批準設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包括科技進步獎與科學發明獎。國家2020年科技中長期規劃中,已把物流科技單列為服務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已與團中央合作,在光華科技基金會下設立“中國物流發展專項基金”,宗旨就是推進物流科技的發展,希望得到全社會的支持。
第八,大力推進物流理論研究。理論來源于實踐,反過來理論又指導實踐。中國從1978年引進物流概念以來,物流理論研究一直沒有間斷過,但由于客觀環境所限,難以深入,影響也不夠廣泛,在最近幾年,物流理論研究才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國物流學會通過每年一次的“中國物流學術年會”,通過“中國物流專家論壇”,通過專題理論研討會,大力推進物流理論研究,在全國物流理論界的努力下,出現了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象。
第九,注重物流知識普及與輿論導向。要發展物流首先就要讓大家知道什么是物流,懂得什么是物流才能知道怎么去干,怎樣干得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中國物流學會通過編輯出版物流讀物,通過新聞單位加強物流知識普及,并進行正確的輿論導向,僅北京就有40多個新聞媒體參與了這一行列。現代物流業的興起,有新聞出版部門的汗馬功勞。
第十,加強物流界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現代物流業是全世界的產業,是一個整體,是龐大的系統工程。各個國家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都成立了物流行業組織,無論是企業,還是行業組織,還是大學,都需要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與國際物流協會,與國際采購聯盟,與各國的物流與采購組織有著廣泛的聯系,并進行多方面的合作。除此之外,我們還加強了兩岸四地物流界的交流與合作。國內許多機構也在進行這一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
三、關于物流專門人才
物流專門人才我認為可以作不同的區分。從學術與理論研究角度,可以有物流學科帶頭人,也可以有物流理論專家;從物流實踐角度,可以有物流企業家,也可以有物流職業經理。總稱物流專家。
傳統的評價觀的重心在于獲得結果。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常常采用這樣一種做法:確定一個評價指標體系,制定一套評價用表,由特定的人或群體對某堂課進行打分,然后綜合統計,計算出總分,取得一個評價結果,以量化分數定質量。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以評價對象的發展為目標,更強調解釋評定分數的內涵,尋找和分析評價對象的發展優勢及阻礙其發展的問題所在,要求開展多元評價,以質性評價整合量化評定,這就是所謂的發展性評價。但如何進行發展性評價,一直是校長最關心的問題。領到了新的任務而又一時找不到完成任務的方法,的確是使人焦慮的事。盡管如何進行發展性評價,目前還處于探索之中,筆者還是愿意將自己的探索貢獻給校長們。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應引入現代統計學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來解決這個難題。
一、“多值估量法”適用于多元評價
多元評價是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思想,評價者是多元的,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乃至被評價的任課教師本人都可以參與評價。多值估量法是對多元評價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的一種較好的統計方法。多值估量法是由多位評價者對同一評價對象的各個因素在各個等級上的屬于程度進行評判的方法,它可以避免評價者因所站的角度不同而給評價帶來的誤差。已往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多采用二值判斷,如就學生課堂的情緒狀況進行評判,我們設定幾個等級——很好、較好、一般、不好,評價者就某一個等級的判斷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屬于(自信度是10),要么不屬于(自信度是0)。而事實上,當該評價者認為其屬于“很好”的等級時,可能并不認為完全“很好”(感覺不夠完美),但又不屬于“較好”的等級,所以只有劃在“很好”的等級里。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利用二值判斷易導致某些判斷結果不十分準確。多值估量則有了較好的改進,同樣是判定“很好”,卻可以表達出屬于程度,如從0到10,這樣就可以使評價更準確。試舉一例,說明使用多值估量法的操作程序。為了計算簡便,我們選取兩類評價者(實際評價中可能會有多類)。這兩類評價者是5位教師和7位專家。他們對某教師的3種因素進行評價。利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處理數據。上表是評價時評價者的評價結果:由上表可知,該評價者認為:“Ⅰ”因素處于較好等級且自信度分數為10,故評為“較好”;“Ⅱ”因素處于差的等級且自信度分數為5,其認為比差還要低一點或高一點,故評為“差”;“Ⅲ”因素處于很好等級且自信度分數為9,故評為“很好”。計算時,分這樣幾步走:1.計算某一個評價者的評價結果,用自信度矩陣Ci表示,計算的結果是這個人的評價結果。之后,將每一個評價者的評價結果用自信度矩陣表示出來。2.同類評價者的自信度矩陣求和,以獲取同類評判者綜合的模糊評價矩陣。3.將多類評判者求模糊矩陣,求得各類人員的綜合評價結果。這一運算過程可以由計算機統計軟件完成,將每個評價者的評判數據輸入,編制程序,輸入表達式,則可獲得結果。
二、“程度分析法”確定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0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6-0006-03
引言
數學方法的引入成為推動現代經濟分析的重要力量。作為現代經濟分析對象的社會經濟行為與經濟現象很難在人為控制的實驗環境中重復進行,它受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表現出較大的復雜性和動態演變性。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的應用面臨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數學工具的濫用和誤用反而影響了現代經濟分析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需要對現代經濟分析中的數學應用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對現代經濟分析中數學方法應用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并有相關文獻發表。已有文獻注意到現代經濟分析中的數學化問題,甚至有文獻從諾貝爾獎獲得者角度分析數據在現代經濟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學者指出計量經濟模型存在誤區,有學者強調數學在現代經濟多元化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同極端化問題,還有文獻關注數學方法在不同經濟學分支中的作用,也有學者在分析現代經濟分析方法中關注數學方法應用問題。本文以現有文獻為基礎,探討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作用、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改進方向。
一、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的作用
現代經濟分析的形成和發展與數學方法的引入密不可分,沒有數學方法的引入和應用就沒有現代經濟分析方法。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大量數理分析模型的構建和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從理論框架與實證檢驗兩個方面推動著現代經濟分析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具體而言,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發揮著如下五個方面的作用。
第一,數學方法的引入使得現代經濟分析能夠簡化研究對象,抓住復雜社會經濟現象中的關鍵因素和關鍵變量,進而探討關鍵因素與關鍵變量之間的因果聯系和相關關系。數學方法在簡化現代經濟分析方面發揮了三方面作用:一是抓住關鍵變量,忽略次要變量,簡化變量種類和數量,使得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與因果分析變的可能和簡便;二是通過觀察關鍵變量的變化分析社會經濟運行總體特征和規律,能夠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擾和消極影響;三是抓住人類經濟活動與社會經濟現象的主要特征,分析人類經濟活動與社會經濟現象變化的主要特征與規律。
第二,數學方法的引入有利于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的統一和完善,解釋現代經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數學方法具有嚴密性和邏輯性強的特點,能夠完善經濟分析方法,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規范現代經濟分析的基本工具,使得各種研究工具和方法之間具有可比性、可選擇性和可轉換性,促進各種經濟分析方法之間的分工合作、相互補充、相互配合與相互促進;二是準確定義現代經濟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例如需求(demand)、供給(supply)、偏好(preference)、效用(utility)等的界定,使得學術界在使用這些概念時能夠取得共識,避免歧義的產生和無效的學術論爭;三是能夠對現代經濟分析的基本原理進行科學闡釋、論證與說明,明確界定原理的應用范圍和邊界,例如對供求原理(law of demand and supply)、薩伊定理(Say’s law)、凱恩斯定理(Keynesian law)等進行規范化與形式化。
第三,數學方法的引入可以在特定假設條件下對現代經濟分析中的相關命題和結論進行邏輯證明,既可以證實也可以證偽。現代經濟分析需要借助一定的數學工具,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邏輯一致性地得出相關命題、引理與定理。這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數學工具特別是數學方程對設定的經濟環境進行精確描述,排除各種模糊狀態,界定各種變量及其相互關系;二是利用數學工具從假設條件邏輯一致性地推導出相應結論,能夠檢驗推理過程的邏輯性和準確性,從而對推理過程證實或者證偽;三是對現代經濟分析結論進行邏輯檢驗,分析特定結論或者命題成立的前提條件,對結論或者命題進行證實與證偽。
第四,數學方法的引入可以對現代經濟分析得出的各種定理、命題、原理進行實證檢驗,考察現代經濟分析是否與現實人類經濟活動或者社會經濟實際相吻合。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數學方法來選擇合適的樣本數據或者典型案例,為實證分析提供科學、合理、可靠、準確的經驗證據;二是構建計量經濟分析模型,進行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分析理論模型與現實數據之間相互擬合的程度;三是利用數學方法對實證分析得出的結論進行理論解釋與政策分析,對經濟分析結論、命題和原理進行評價,探討改進的可能方向。任何現代經濟理論、結論、定理和命題都必須對現實的人類經濟活動或者社會經濟現象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如果不具有解釋力,則必然喪失理論價值。
第五,數學方法的引入還可以拓展現代經濟分析的思路與框架,對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進行科學描述,減少模糊性和誤差。這具體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彌補定性研究或者描述性研究在準確性和精確性方面的不足,提高其解釋力和準確性;二是把原來沒有納入或者難以納入的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納入到現有的現代經濟分析框架之中,擴大現有理論或者分析框架的解釋范圍;三是建立新的理論或者解釋框架,對已有理論進行拓展和創新,對新出現的人類經濟或者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進行科學解釋;四是對不同的理論及分析框架進行比較和綜合,推動現代經濟分析理論不斷進步和演化;五是為各種經濟活動主體特別是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決策提供方法論工具,減少決策的誤差和不確定性。
簡言之,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果沒有現代數學的引入,則現代經濟分析技術不可能進步如此迅速,也不可能在諸多社會科學門類中保持持續的領先地位。
二、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一,數學方法的引入也可能導致現代經濟分析對象的復雜化或者簡單化,弱化了現代經濟分析能力。除了社會經濟現象中的關鍵因素和關鍵變量,還存在大量的非關鍵變量和次要變量,但這些變量也處于不斷演化之中,也有可能轉化為關鍵因素或者關鍵變量,變量的演化和轉化也可能對已有的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產生沖擊和消極影響。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抓關鍵變量和忽略次要變量的方法有可能產生遺漏,簡化變量種類和數量有可能使得分析簡單化,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與因果分析結論可能遠離現實;二是通過觀察關鍵變量的變化分析社會經濟運行總體特征和規律時可能忽略次要變量轉化為關鍵變量的可能性,使得分析結論難以經受實踐檢驗;三是在抓人類經濟活動與社會經濟現象的主要特征的同時,可能忽略了一些雖然表面次要,實際上且發揮了關鍵性影響的特征,使得經濟分析產生誤差與偏差。
第二,數學方法的引入雖然可能有利于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的統一和完善,也可能導致簡單化和教條化,使得發展出的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脫離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的實際。數學方法在發揮嚴密性和邏輯性強特點的同時,也可能對其他科學研究方法產生排擠效應,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雖然各種研究工具和方法之間具有某種可比性、可選擇性和可轉換性的特征與可能性,但各種分析工具之間也存在著矛盾、沖突、不協調和相互排擠現象,有可能導致研究思路的混亂;二是雖然現代數學方法在準確定義現代經濟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方面具有比較優勢,但不同的數學方法之間也可能導致混亂和模糊,不僅不能夠達成共識,反而可能導致歧義的產生和成本較高的學術溝通障礙;三是雖然能夠對現代經濟分析的基本原理進行科學闡釋、論證與說明并明確界定原理的應用范圍和邊界,但也可能導致學術研究的僵化和教條化,出現現代經濟分析中“洋八股”與“土八股”現象,阻礙學術進步。
第三,數學方法的引入雖然可能在特定假設條件下對現代經濟分析中的相關命題和結論進行邏輯證明,但也存在既不能夠證實也不能夠證偽的可能性和現象。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通過數學工具特別是數學方程對設定的經濟環境進行描述過程中,不同的學者或者學派采取不同的描述方法,導致各種描述方法和變量分析的不統一與不規范,產生較大歧義;二是在利用數學工具從假設條件邏輯一致性地推導出相應結論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各種錯誤和失誤,進而產生各種謬誤并影響經濟活動主體的相關決策,產生誤導甚至帶來各種沖突、成本與損害;三是應用數學方法對現代經濟分析結論進行邏輯檢驗的過程中可能面臨數學工具不足或者偏差太大的可能性,限制了思想的進步。
第四,數學方法的引入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現代經濟分析得出的各種定理、命題、原理進行實證檢驗,但受到樣本數據收集成本與技術手段的限制,這種檢驗也只具有相對準確性,還需要不斷完善與改進。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數學方法不一定能夠選擇合適的樣本數據或者典型案例,也并不一定就能夠為實證分析提供科學、合理、可靠、準確的經驗證據,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這些都需要數學工具的不斷進步和完善,也需要必要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條件;二是在構建計量經濟分析模型并進行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過程中,因為采取不同的估計和檢驗方法,得出的結論有可能出現較大偏差,導致分析結論的多樣性和多重均衡性,影響到相關判斷和評價;三是雖然可以利用數學方法對實證分析得出的結論進行理論解釋與政策分析,但不同的分析者或者決策者對相同的結論可能產生不同的解讀方法與視角,可能喪失科學研究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第五,數學方法的引入雖然可以拓展現代經濟分析的思路與框架并對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進行科學描述,在減少模糊性和誤差方面取得一定程度的進步,但也可能超出數學解釋應有界限,出現泛數學化、泛模型化的現象,甚至可能出現各種形式的教條化、簡單化和過度解讀現象,阻礙人類思想進步。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出現泛定量化、泛精確化研究現象,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的某些方面并不是可以完全用數學方法進行精確刻畫的,過度定量化可能導致出現用定量方法簡單裁決現實問題;二在把新社會經濟現象納入到現有的現代經濟分析框架過程中出現用理論剪裁現實,出現“削足適履”、“邯鄲學步”等怪現象,導致非理性的理論或者分析框架的解釋范圍的不當擴大,損害科學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三是在建立新的理論或者解釋框架并對已有理論進行拓展的過程中出現“偽創新”現象,即通過改頭換面的重復論述或者“嘩眾取寵”式的舊理論導入產生“泡沫學術”,不僅不能夠推動科學研究進步,反而阻礙真正的理論創新。
三、現代經濟分析中的數學應用的改進方向
第一,提高數學方法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嚴謹性,防止各種形式的數學工具的誤用和濫用。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準確把握社會經濟變量的演變規律,正確區分各種變量的類型,防止誤用和濫用變量進行相關性與因果性分析;二是不斷完善數學分析工具與手段,反制數學工具的誤用與濫用;三是在利用數學工具進行經濟分析的同時,也不能夠放棄其他科學方法,使數學方法與其他科學研究方法之間相互補充與配合。
第二,在把數學原理應用于現代經濟分析時,必須充分了解和認識其局限性和存在的多種不足,防止各種誤差和偏差的出現。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充分了解各種數學工具使用的條件和局限性,防止數學工具在其非定義領域使用;二是在定義現代經濟分析中基本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例時準確而嚴密,防止歧義,盡可能在學術共同體內部能夠達成共識;三是對一些不能用數學工具表述的原理和解釋給予尊重,遵循科學研究方法多樣化原則。
第三,數學方法必須為分析和研究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服務,而不是為了顯示某種技能和脫離現實的教條服務。如何經過數學方法形式化了的經濟理論、結論、定理和命題都必須對現實的人類經濟活動或者社會經濟現象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如果因為成為教條或者擺設則必然喪失其解釋力和理論應用價值。需要在三個方面進行改進:一是通過數學方法選擇樣本數據時必須保證樣本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同時必須保證案例分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二是在不到改進計量經濟分析模型和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方法,盡可能消除因為數學方法使用的誤差和偏差;三是利用數學方法對實證分析得出的結論進行理論解釋與政策分析時,必須從實際出發,不能夠簡單套用,不斷提高政策分析的科學性和應用性。
第四,不斷改進和推動數學方法的改進、創新和完善,為現代經濟分析提供更為科學和可靠的研究工具,不斷拓展現代經濟分析的新思路與新框架,不斷提高經濟學理論的解釋力。需要在三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充分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比較優勢,相互配合與相互補充,不斷改進和提高經濟分析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二是在把原來沒有納入或者難以納入的人類經濟活動及相關社會經濟現象納入現代經濟分析框架時,需要不斷創新并擺脫僵化思想和方法的約束;三是適應現代經濟分析的需要,不斷開發出新的數學分析工具,不斷拓寬數學分析的視野,為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決策提供更為科學、更為準確、更為先進的方法論工具。
結論
現代經濟分析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分析現代復雜社會經濟系統中相關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演變規律與影響效應,進而研究現代經濟系統運行的一般規律并為相關決策主體特別是消費者、企業家和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可資借鑒的理論與經驗參考。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也面臨一系列的問題,特別是數學工具的濫用和誤用反而影響了現代經濟分析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需要對現代經濟分析中的數學應用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現代經濟分析的形成和發展與數學方法的引入密不可分,沒有數學方法的引入和應用就沒有現代經濟分析方法。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大量數理分析模型的構建和計量經濟學方法的應用,從理論框架與實證檢驗兩個方面推動著現代經濟分析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數學在現代經濟分析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制約因素,不僅直接妨礙現代經濟分析的進一步發展,也對數學本身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隨著現代經濟分析中大量數學方法的引入和應用范圍的擴展,在充分發揮數學工具嚴密性、準確性、邏輯性和科學性優勢的同時,也必須盡可能避免數學工具誤用、泛用與濫用現象的出現。必須不斷推進數學方法的進步和創新,為現代經濟分析提供更為科學、準確、可靠的研究工具。
參考文獻:
[1]李衛華.數學推理方法與現代經濟學的杜撰性質[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1):45-51.
[2]程祖瑞.數學化與中國經濟學的現代化[J].學術問題研究,2005,(1):25-29.
[3]張衛國.經濟理論、數學應用與經濟學語言[J].經濟評論,2008,(2):36-44.
[4]韋敏.對經濟學數學化的思考[J].財經科學,2003,(3).
[5]趙凌云.經濟學數學化的是與非[J].經濟學家,1999,(1) .
[6]張文修.經濟學研究與數學方法――從諾貝爾獎看數學在經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J].當代經濟科學,2002,(1) .
[7]賈文.認識計量經濟模型應走出五大誤區[J].財經科學,2003,(3) .
白鹿洞書院的教育特點與封建官學的教學模式截然不同,很多獨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即使放在教學模式多樣化的當今社會也是具有極大借鑒意義的。尤其是當今高中語文教學中汲取白鹿洞書院的教育特點,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下面將對高中語文教學借鑒白鹿洞書院的教學特點進行介紹。
一、教學目的方面
從教學目的的角度來看,白鹿洞書院的教學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而是將教育學生如何做人來作為教學的最終目的。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借鑒白鹿洞書院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師生關系方面
白鹿洞書院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和諧的關系,學生在選擇教師時通常都是仰慕而來,并且教師和學生都是品德高尚、互相尊重的。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值得當今高中語文教學借鑒的,語文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并且以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豁達的胸襟來感染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和諧,進而促使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教學方法方面
在教學方法方面,白鹿洞書院主要是注重培養學生精研、體察的思想和能力,而精研和體察正是對高中生語文能力的重點要求。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對白鹿洞書院中的教學方法加以借鑒,以更好地提高高中生朗讀、鉆研、實踐等方面的語文學習能力。
四、課堂氛圍方面
白鹿洞書院的課堂氛圍是相當自由寬松的,學生能夠自由地發表見解,與教師進行交流,擴大思維的開放性。而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促進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形成。借鑒白鹿洞書院中的課堂氛圍特點,使高中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寬松和活躍,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白鹿洞書院獨特的教育特點對于當今社會的高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對白鹿洞書院的教育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和總結,提煉出優秀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有別于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演習”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的主題發表為中心,通過質疑,答疑,教師、學生共同探討的教學路徑,充分挖掘課程參與者(教師、學生)的學理潛能,最大限度地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認識互動,從而深化對某一主題的認識,實現學術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達到“學有所獲、教學相長、日學日進”的教學效果。
在演習教學模式中,為了最終以講演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發表,學生需要圍繞主題,事先查閱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結合先行研究找出自己的觀點。這種方式不同于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演習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學選讀》課程中的應用
1.演習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學選讀》課程中的可行性
演習教學模式適用學科廣泛,就日語專業的教學來講,首先,在演習教學模式中,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日語表達能力。《近代日本文學選讀》課程的授課對象為日語專業三、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一、二年級階段的學習,高年級學生普遍具備相應的聽、說能力和一定的詞匯量,更容易實現演習教學模式中要求的日語口頭發表和用日語提問、交流。而且,經過一二年級的磨合,學生之間互相熟悉,消除了彼此間的陌生感和膽怯心理,當眾發表能夠更加自信。
另一方面,有別于基礎課程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能力,《近代日本文學選讀》課程旨在傳承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學常識,以及對一些有必要知道的人文知識的補充,進而使學生對日本文學,乃至其所涉及的文化領域的常識,都有所了解。傳統的教學,是教師以課本為中心向學生傳授基本理論知識,類似于滿堂灌的方式,學生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很難提起學習興趣。而且,一周一次的課時安排,往往造成學生帶著書本來上課,下課合上書本便不再翻開這樣的局面。浩瀚深邃的文學世界,在學生的大學生活里,卻只是蜻蜓點水般的模糊記憶,這不僅是教師和學生的遺憾,也與本科階段的教學培養目標相去甚遠。演習教學模式的基本形式是每個學生就一個主題進行充分準備,包括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準備發表的講稿和可能被提出問題的相應回答,學生將自己準備好的講稿進行陳述,接受教師和其他學生的提問并進行答疑和解釋。學生不僅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而且學生需要就發表主題查尋大量的相關資料,這樣的準備過程使學生除了教科書,還能接觸到更加深入、廣泛的文學知識,無形中延伸了文學課堂,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而且,全日語進行的演習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聽得懂,讀得懂,同時要求學生要講得清,寫得對,不僅是對學生既有知識的復習和運用,也能在這樣的外語交流環境中,促進聽說讀寫譯的各項技能,提高學生對日語的實際操作能力。
2.《近代日本文學選讀》課程中的演習教學實踐
課程準備。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時,按照班級人數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選定一名組長。并將每組的發表任務進行分配,組長負責安排、組織成員的具體任務。在新內容開始前一周,教師根據課本涉及內容,擬定相關主題,引導擔當的學生提前閱讀教材,搜尋相關文獻資料,鼓勵學生在先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觀點。
例如,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使用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王志松、林濤編著的《日本近代文學選讀》教材。教材由日本近代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共計十五篇構成。在進行第一課《吾?は貓である》之前,教師會引導學生從作家生涯、作品內容、作家流派及其他作品介紹、文學史地位、感想文等幾個方面進行準備。要求學生將查閱的資料進行梳理、匯總,形成口頭發表文字,并鼓勵學生插入圖片、動畫、音樂,下載視頻等,結合PPT進行展示。
課程教學。課堂教學分為學生發表、提問交流、教師講解補充等三個步驟進行。首先,教師就本次課程的內容進行簡單介紹,引導學生進入即將發表討論的主題。然后報告組成員根據分工上臺發表自己擔當的內容。鼓勵學生使用日語進行發表,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班級的其他學生聆聽報告組成員的發表,配合提問,并做好筆記。發表告一段落后,教師組織學生提問,并就發表內容展開討論和辯論。問題不論大小,鼓勵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最后由教師從發表規范、資料運用、完整程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全面的總結。并根據學生發表的內容,結合文學史知識對具體作家作品進行講解補充,引導學生從宏觀上正確把握作家、作品。
課程考查。學生在完成課堂發表之后,根據討論辯論的結果和教師的建議,在原有發表資料的基礎上整理出正式的書面報告提交,教師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給出相應的平時成績。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學生機械地學習此課程,只是出于應付考試而去死記硬背那些文學知識,期末學生在學期發表內容的基礎上,選取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以小論文的形式提交一份研究報告,以此來替代傳統的卷面考試。總之,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個人對作家、作品以及文學史的方方面面進行深入、富于個性化的理解和思考,強化學生的科研和探索精神,是《近代日本文學選讀》課程的最終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