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7 01:39: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當代中國教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民族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風貌。我們今天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整體上是指以儒家文化為主、以佛道文化為輔的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從根本上說,人類所受的教育就是文化的教育。利用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這可以說是孔門道德教育,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之一。在新加坡,政府不僅頻頻開展“禮貌運動”、“敬老周運動”,還邀集海外專家編寫《儒家倫理》,用作中學倫理道德的教材。其主持者劉蕙霞博士在談到開設這一課程的初衷時說:“新加坡在這二十多年來,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迅速,成為一個工業化和現代化社會。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舊的傳統觀念被沖淡了,而新的價值觀念還未確立起來,加上新加坡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外國文化和價值觀能夠自由傳播,容易影響青少年的思想行為。在這種環境里,不少關心年輕人道德觀念的人,都深覺年輕人有過分西化的傾向。糾正這種偏差以及加強學生的價值觀念,便成為教導儒家倫理的一個特殊任務了。”與新加坡類似的還有日本、韓國等國,他們都不排斥儒家文化,反而都比較注重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并不與現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相矛盾,它可以推進現代社會發展的進程,把中國傳統文化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之外,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二、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
對于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來講,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以及經濟體制轉軌所引起的價值觀念的嬗變,挖掘傳統文化道德教育資源顯得尤為重要。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道德,概括起來講包括五個方面: ①強調為民族、為集體、為國家的整體主義精神。整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強大凝聚力,是中國自古以來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石。在當前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對這一優秀傳統加以改造與繼承,必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尤其是克服個人利己主義,抵制腐化墮落行為。②推崇仁愛,講究禮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人們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所應遵循的原則。正是從這種“仁愛”原則出發,在人和人的關系上,強調“人和”、“和諧”、“以和為貴”、“和氣生財”的思想。“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今天,我們更應該弘揚這種美德,講文明,懂禮貌,知禮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③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尚的理想人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這種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千百年來激勵人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泰然處之,積極進取,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安貧樂道、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進取精神。④勤勞質樸。中華民族是勤勞、善良、質樸的民族。“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勤有功,戲無益”等早已成為人們生活態度、審美標準、道德標準和價值尺度。⑤強調修養踐履,注重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統一。中國傳統道德思想,特別強調“為仁由己”的道德主體精神,一個人只要立志向善,就一定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強調“知”與“行”的統一。
三、傳統文化中可資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的綜合教育法。中國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認識到教育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許多教育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必須把它置于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解決。孔子還提出”國之本在家”的思想,重視家庭倫理和社會道德“孝悌忠信”的教育。因此當前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的作用,使其相互影響,相互補充,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能。
(2)注重道德教育與自我修養相結合。孔子在自己的思想體系中發展了一種“愛人”的境界,怎樣才能“愛人”達到“仁”的境界呢?孔子認為必須高揚“良知”,發揚“本性”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強調人的內省,就是說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須通過內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確的東西,拋棄錯誤的東西,最終達到“齊賢”的目的。這對于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鑒意義。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灌輸,但灌輸必須與受教育者的內省相結舍,灌輸是外因,而自省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只有兩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后現代主義在20世紀后半葉風靡于西方思想界,并逐步影響到全球的各個領域。當然,后現代主義不可避免地影響、震撼著我國高校教育,也毫無例外地沖擊著現代高效的教育思維。因此,深刻地剖析后現代主義,對于當前高校藝術教育的反思與重構,更好地推進高校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無疑是有益的借鑒。
一、后現代主義的基本特點
后現代是充滿誘惑的世界,里面容納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它又是一個多元、沒有統一標準的空間。后現代主義提倡多維視角和多元方法。后現代主義者們用“后現代性”為工具,對現代性進行反思與批判。后現代主義的特征:(1)不確定性;(2)破碎性;(3)反傳統性;(4)趣味性;(5)內在性;(6)整合性;(7)中性化;(8)扁平化。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是對傳統思維方式的挑戰與揚棄。在思維的方法方面,后現代主義強調整合性與扁平化。在思維的性質方面,后現代主義屬于非線性思維,非理性主義強調的是一種直覺、一種自由、一種個體上的選擇。
二、后現代主義為高校藝術設計教育體制提供嶄新的視角
黨的十七大報告關于教育的論述充滿新意。新意不僅在于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的一個獨立目標,而且把教育放到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之首。中國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十七大報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中國教育應該進一步改革和發展,才能擔負起民族振興的歷史使命,發揮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社會作用。
我國高校教育的發展在不斷的前進,從工藝美術教育到設計藝術教育的20年歷程里,我們的設計藝術教育的總體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但在構筑設計藝術教育的教學體制的這條路上上仍然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前進。進一步深化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新要求的認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研究思考學校改革發展的新思路,積極解決學校在改革發展穩定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后現代主義為高校教學體制研究重構提供了嶄新的視角。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質量觀,我們生活在后現代時代,后現代主義教育體制更加注重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培養人才。就課程而言,不再追求課程的統一,內容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可以加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對于教學中的主客體的關系,教學主體教師不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二者在對話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進一步提高學習實效;就教學評價而言,不在是一次考試成績決定,而是兼顧更多其他的因素,達到綜合素質評定的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說過:“大學,必須趕上世界變化的節奏。我們的教育要從體制、機制、教材、教育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而首要一點就是教育理念的創新。理念有一個以誰為主體的問題。現代教育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對學校來說,以學生為主體,首先體現在學校職能的轉變,從管理轉向服務。我們要學習如何引導學生,如何啟發學生的自我服務。”這不難看出,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整在發生主客體互動的變革。
將教學體制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利用最大的教育平臺,創新的教育理念,科學的態度,最終達到雙贏的社會效應。
三、運用后現代主義思維對當代高校藝術教育進行再思考
后現代教育思維具有重視個人意愿和參與,崇尚差異性、多樣性、復雜性、趣味性和扁平化的特征,它不可避免地沖擊了建立在現代性基礎上的行政型教學管理模式,并進而與學校的教育體制,教育思維都發生的激烈的碰撞。如果能夠加以合理利用的話,后現代主義思維能夠在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后現代主義時期的教育,根植于各種文化背景、各種局部性和特殊性的知識以及各種各樣欲望上,它還很重視作為“生活方式”的一個內在組成部分的學習經驗,它必須構建一種新的教育方式,以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學習者能以不同方式,最大限度地享受教育。
思維方式的革命將給高校教育帶來新生力量,也只有認定一種新的、更為合理的思維方式,開啟一個嶄新的教育時代。
后現代主義對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顛覆還表現在研究思維的轉變。在這方面,它吸收、采納了分析哲學、當代釋義學以及法國后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以語言取代了以往的意識,這種思維的轉變標志著,研究焦點不再集中于認識主體和意識內容,而轉向語言學的討論,討論主體群之間的活動及關系。這種思維傾向凸顯了以往教育研究中差異性受壓抑的問題,從深層次上直接介入語言——知識之間關系的討論。后現代主義特點具有分散性,沒有絕對明確的界限, 所以對高校藝術設計教學思維的創新給予了更廣闊的空間。后現代主義樹立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我們需要將這種新的思維方式運用到高校藝術教育改革中去,以后現代主義思維方式重新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性高校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藝術設計教育的成長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隨著改革的時機的成熟,新思潮的沖擊,傳統藝術教育應該突破原來的體制,打破舊觀念的束縛,構建全新的教學理念、營造一種符合時展特征,又有利于社會發展需求的藝術設計現行教育模式。
從某種意義來看,后現代是對現代性的超越,其所揭示的多樣性、豐富性、差異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方面正是當代中國藝術設計教育所缺少的。后現代的思維特點為我們的現代教育提供了一個新視角。在教育現代化過程中思考和融入后現代思維的合理內容,對我國藝術設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 曉:淺談藝術設計教育中的教學管理 [J] 《素質教育論壇·下半月》2007年第11期
[2]任 虎 馬 輝:《關于綜合性高校培養藝術設計人才的幾個問題》 [J]《藝術教育》2007年第1期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為了重塑中華創新之魂,教育責無旁貸。
但是當下,傳統教育的種種弊端,應試教育的不良傾向也困擾著當代中國的教育。其中,對學生創新精神的扼殺,是中國教育的一大弊端。中國學生創新精神的弊病也暴露在世界教育大眾中。如世界著名航空專家、美國普里斯頓大學教授陳心一訪華時對有人說,美國教授在招收博士生時,往往寧可錄取分數較低的西方國家的學生,而不愿意錄取分數較高的中國、韓國學生。原因就是東方的學生管于啃書本、抓分數、墨守陳規。因此、當代中國更加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教育,首當其沖的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主要手段。教育必須創新,創新教育必然應運而生!
創新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教育;
創新教育是面向現代化的教育;
創新教育也是面向世界的教育。
創新教育要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中學階段無論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是獲取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的最佳階段。所以中國中學生的創新教育是中國創新教育的重點。那么貧困地區創新教育的發展是否能跟上國家創新教育發展的平均水平?本文就以我國貧困地區初中生創新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作為我們觀察、研究和探討的對象,并對此展開研究型的論述。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黑龍江省六大貧困縣之一的湯原縣創新教育實施途徑與方法等方面。首先,了解一下湯原縣的一些主要情況。湯原縣縣域3420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為26.5萬人。在科學教育方面:科技興縣戰略得到大力實施,科技貢獻率進一步增大。教育事業在改革調整中穩步發展。全縣中等專業學校一所,在校生約2000人左右。普遍中學17所,在校學生約10000人左右。小學78所,在校學生約20000人左右。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在中學生創新教育的實施途徑與方法上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與論述:
一、在教學軟硬件設備上
首先,在硬件設備上,湯原一中的教學樓比較舊,教室內的書桌也比較陳舊。校內圖書館也是比較落后的,管內藏書也不較少。校內食堂和學生宿舍條件都比較艱苦。從總體上看,湯原一中的硬件設備都不是很令人滿意,處于較落后的狀上態。而在軟件設備,湯原一中能夠做到每個教室都安有一臺計算機,并配有投影儀。但不能確保讓每個教師的計算機都能連上互聯網。教師的辦公室都有配備計算機,保證了每個老師的辦公桌上都安有一臺能聯網的計算機。在學校的微機室內大約有50臺左右的計算機,但都未聯網。
二、在課程設置上
除正常的主科與副科科目外,還有藝術類的課程。包括音樂、美術和體育。課外活動主要是上勞動技能課,學生們可以在勞技課上學到許多動手的技能。勞動技能可是在學校以外的勞動技能中心開展的。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技能。這些技能課包括布藝、陶藝、烹飪、面點、電子、駕駛、雕刻、編織布、插花、等20多門課程。這種課外技能課能促使學生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還讓學生學到了親自動手的技能,豐富了他們初中時代的學習生活。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勇于創新的精神。
三、在教師觀念上
通過觀察和詢問等方式,我們了解到湯原一中的教師在創新教育之一方面的觀念還不是很明確。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對這一觀念的體現還是相對較少的。但偶爾也會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們利用新的角度去思考,或做一些與教學有關的討論和課外手工等。
四、在教師的教學手段上
通過觀察可以看出在湯原一中的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手段比較單一。主要還是采用“教師教學生學”、“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很少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或想法,或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創新式的探究。相對來說,平度市某中學在教師教學手段上做到了以下幾點:(一)創設情景,明確任務。創設一種與擋墻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帶著真實任務進入學習環境。(二)教師導航,教師導航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明確任務,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相互協作來完成任務。(三)搜集信息,通過“教師導航”環節,學生已經明確,要想順利的完成任務,就要認真的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相關資料中學、從網上搜索、還要從師生和生生的相互合作中學。(四)上課講解,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所要學的知識以后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對主要問題要求學生重要掌握。再對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所產生的疑問進行講解和指導,保證學上能夠全面掌握課程規范對學生的要求。(五)課堂小結,對學生推薦出的最佳結論進行欣賞性評價,教師適時點撥和指導,然后師生共同進行課堂小結,對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收獲進行交流,對存在的不足提出改正的建議。
五、在教學方案、教材建設方面
教師的教案中很少涉及有關學生自主、獨立學習的方面。主要體現的都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做的,而關于創新教育中的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相對甚少。在教材建設方面,沒有專門的關于創新教育的適時可參考的資料。但是,有一些教材中偶爾也能看到一些讓學生獨立完成的思考題、小手工等等。這一點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己動手等能力產生有利影響。
通過對湯原一中創新教育的初步調查與研究發現,湯原一中創新教育在教學軟硬件設備上、課程設置與實施上、教學手段上、教學方案及教材建設上、學生課堂表現上、教育評價制度上等各方面,與我國中學生創新教育發展的平均水平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不但阻礙了我國貧困地區創新教育的發展,而且阻礙了我國貧困地區兒童的發展,阻礙了我國貧困地區經濟的發展。所以,國家應加強對我國貧困地區中學生創新教育的支持力度。使貧困地區的兒童能夠有機會培養自己獨立創新的精神,并將這種精神延伸到生活的每個角落、延伸到生命的每個階段。是自己成為一個真真正正“會創新的人”。“創新”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主題,我們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用創新的眼光看待問題,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景色,才能發現更多的問題所在,才能促進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所以,所以我們要重視創新及創新教育,更要重視被一度忽視的貧困地區的創新教育。因為在那里一定會存在被埋沒的金子,會存在未來國家的棟梁!
參考文獻 :
[1] 廉永杰:創新教育及比較研究就,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
[2] 張志勇:創新教育:中國教育范式的轉型,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世海 、高兆宏、 張曉宣:創新教育新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4] 黃晉太:創新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紅旗出版社,2002年版。
[5] 肖云龍:脫穎而出創新教育論,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 年版。
中圖分類號:G5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268(2013)06013207
當前我國大學教育中存在諸多道德失范行為,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殿堂的神圣形象,并進一步影響了當代大學生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大學教育倫理建設越來越成為大學教育建設的重要內容,針對大學教育倫理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大學教育倫理中遭遇的各種問題,學者們進行了眾多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指導性的建議與對策。筆者對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在回顧和分析的基礎上發現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來的研究方向,以此推進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研究,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對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研究的回顧
國內學者對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進行了一定范圍的研究。筆者在中國知網以“高等教育倫理”、“大學教育倫理”為關鍵字進行檢索,重點選取了2000―2012年期間發表的80篇核心期刊論文及相關專著,對其研究的主要角度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見圖1)。
由圖1可知,學者們對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研究重點集中在教育倫理的內涵及研究對象,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研究意義、問題及成因、目標及對策等方面,其中對大學教育倫理問題、成因以及對策的研究較為豐富。除此之外,學者們還對教育倫理的重構、高等教育倫理改革、教育倫理思想的發展等方面問題進行了研究。
圖1我國大學教育倫理研究成果(一)研究出發點:教育倫理的內涵及研究對象
深入分析教育倫理的內涵及其研究對象是開展教育倫理活動的前提與基礎。基于教育現實活動及社會活動的鮮活呈現,學者們對于教育倫理的內涵及研究對象進行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王本陸從哲學的高度提出教育倫理是一門哲學,是本體、價值、規律和策略研究的統一體,其靈魂是有關教育倫理價值觀的探討,即確立一種教育善惡自覺的追求,或者說是對教育善的追求,即教育崇善[1]。陳旭光認為,教育倫理是研究教育過程中的一切倫理道德現象,探索完善人格過程中的道德規律,教育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完善[2]。他主要強調人格培養的重要性,因此大學教育倫理的關鍵則應當注重教育各個主體人格的培養以及道德的規范。錢煥琦等認為,教育善惡矛盾,不僅存在于學校教育中,而且存在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當中,教育倫理是研究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在內的教育過程中的道德關系的一門學科[3]。教育的善惡矛盾滲透在道德關系中,在學校教育中表現的道德關系包括以人際形式出現的道德關系、以制度形式出現的道德關系以及以精神形態出現的道德關系[4]。曹和修從和諧社會角度提出,教育倫理是指人們在培養人的活動中的倫理道德,教育倫理重在研究教育與人的生存和發展的合理性與價值性關系。它在人們現實教育活動中產生,是教育活動關系在人們教育觀念中的倫理化反映,涉及到教育的制度、目標、內容、方法、手段、結果、評價等多個方面。它既是教育從業人員在其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規定,又是教育對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和義務[5]。高兆明則從倫理角度提出,教育倫理作為一種特殊領域的倫理,是教育運行在道義和人性上處于一種理想生存狀態的條件和精神前提,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道德觀念,因此就有著不同的教育倫理理念,這些教育倫理反過來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價值和作用[6]。王正平認為,教育倫理主要是研究教師職業勞動領域的道德意識、道德關系和道德活動[7]。他認為教育倫理與教師職業道德是一致的,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大學教育倫理的研究對象應當是大學教師的職業道德。彭湃則認為,教育倫理不僅局限在教師職業道德的探究上,更在于探索教育與人的生存發展的合理性、價值性及其相互關系等方面[8]。
綜合以上研究成果不難發現,學者們對于教育倫理的研究主要基于教育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等多重視角,教育倫理包含了人格完善、道德規范、倫理理念、職業道德以及教育和社會關系等多方面內涵,其中大學教育倫理則主要是上述各種問題在高等院校的集中體現。
(二)研究著眼點:大學教育倫理的發展價值
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涉及倫理哲學、教育學、社會學、生態學等多個學科,學者從不同角度重點研究了大學教育倫理開展的教育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等。
1.倫理哲學角度。糜海波認為,教育倫理之應然是現實社會的一種價值表達。道德規范本身是社會存在的產物,教育倫理之應然在形式上表現為社會對教育者行為的倫理規定和道德要求,實質上這種教育道德具有善惡評價的屬性,是一種價值判斷和價值追求,是作為價值主體的社會對教育者的一種價值期待。它作為教育者行為的“指揮棒”和“調節器”,引導著教育者不斷趨于社會設定的價值體系。同時,他還認為,教育倫理之應然是教育人倫關系的本質要求。教育人倫關系在本質上體現為教育者是倫理行為的主體,受教育者是道德價值主體,教育者必須以人格影響人格,教育倫理表達的是一定教育主體對一定教育活動關系和人們教育行為的一種優化要求[9]。另外,有學者認為,教育倫理是教育主體自覺的實踐理性。教育倫理并非主觀臆斷,而是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積累的道德經驗,是經過歷史實踐檢驗的為教育活動開展所必須的道德真理,它既是教育主體自覺選擇的一種價值意識,更是主體自覺把握教育活動方向的一種實踐精神。
2.教育發展角度。蔡辰梅、劉剛等認為,大學教育倫理發展主要基于教育本身發展的屬性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其一,教育既需要一種內部的充滿道德色彩的目標和氛圍,同時也能外部性地實現對社會的道德影響力,因此,教育的發展應然地具有倫理屬性;教育通過對人的精神影響使人更好地在社會活動中獲得存在的意義,獲得存在價值,因此,教育的發展如何獲得更多的理性和方向感,需要倫理提供有價值的視角。其二,在教育的發展歷史中,知識和經濟都曾是教育發展的重要維度,然而僅有知識和經濟是不夠的,大學也是人類精神的圣殿;因此,倫理的力量是高等教育和諧發展、世界和人類和諧發展所必不可少的[10]。
3.和諧社會角度。曹和修認為,在構建和諧社會大背景下,社會需要的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大學教育倫理的發展價值重大。其一,和諧社會構建中的現代化教育必須以真律教、依法治教、以善律教,要以“真、善、美”的道德標準來引導當今的學校教育。其二,加強教育倫理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和諧社會追求的和諧教育應該具有道德上的先進性、正當性,因此現代教育的制度、思想、活動方式都要合乎先進的道德規范。其三,加強教育倫理建設是教育走向法制化和科學化的客觀要求。科學、法律和倫理是教育的三種基本規范力量,三者相互聯系。教育倫理是保障教育科學良好社會形象和內部聲譽的重要力量[5]。
4.生態環境角度。郭明維、何喜剛認為,大學與教育、科學研究有著不解之緣,科技的發展需要大學重新審視教育倫理問題。他們認為開展大學教育倫理是促進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共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使得生物學和醫學遵循社會道德和倫理的有力指揮,是保證物質循環和減少人類文明消極后果的有效途徑[11]。李英華、翦英紅等認為,環境保護需要全民環境意識覺醒,只有當我們出于倫理原則和道德觀念而保護環境的時候,環保事業才能走向深入和持久。當前的緊迫任務是通過各種教育手段,讓人們能在環境問題上以“德行之知”武裝自我,而該任務則無可非議地落在了作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高等教育身上。并且,大學生將成為明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他們的環境素質將直接影響其步入社會的環境行為,因此,開展大學教育倫理從生態和環境角度來看意義十分重大[12]。
(三)研究聚焦點:大學教育倫理的問題及成因
目前,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出現了一系列問題,筆者對中國知網中檢索到的2000―2012年期間有關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文獻進行歸類分析(見圖2),發現我國大學教育倫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倫理、學習倫理、科研倫理、管理倫理等方面,其中學者們對教學倫理和科研倫理中問題的研究較為豐富。
圖2大學教育倫理問題分類歸納聚焦點之一:我國大學教育倫理面臨的問題
1.我國大學教育教學倫理問題。鄒之坤、李洋認為,國家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越來越高,但是,當前高校教師的價值取向仍然存在偏差。首先,高校教師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教學能力有待加強。“重視業務水平,輕視思想道德”,“重科研,輕教學”,“育人責任感缺失”等現象普遍存在。其次,教育腐敗問題層出不窮,高校在教學過程和管理中存在“學與錢”、“學與權”的交易。隨著物欲的膨脹,一些教師不再恪守職業道德,不再甘愿寂寞清貧而陷入教育腐敗泥潭[13]。
劉紅英認為,教與學的倫理關系實際上就是教師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其核心就是教育權威問題。但是,中國教育權威處于一種轉型期的失序狀態,表現為傳統式的教育權威失敗、現實的教育權威失范和理想的教育權威失落。傳統教育權威失敗,是指儒家式的教育模式在當今社會失去了教育權威的作用;現實的教育權威失范是指用教條主義意識形態灌輸的方式樹立起來的教育權威與教育民主化的現代社會進程處于一種矛盾沖突的狀態;理想的教育權威失落是指主流的理想沾染了短視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弊端[14]。
王黎祥、王恩華認為,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大學出現了一系列教學倫理失范問題。濫用教學自由,教師責任失范,課堂教學、作業布置、大學考試隨意性較大;師生關系異化,互相指責、互相攻擊、互為利益,尊師重教、和諧的師生關系受到破壞;教學評價道德失范,評價機制不科學、不完善,教學評價問題很多[15]。
2.我國大學教育學習倫理問題。學者們主要從教師學習倫理和學生學習倫理分析我國大學教育學習倫理出現的問題。鄒之坤、李洋認為,一部分大學生自我發展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首先,他們在價值觀念上較為迷茫。重真才實學與重功利、重物質享受與重道德、講究實用與追求理想、重個人發展與重團體協作等矛盾突出,部分意志不堅定者難免會在社會與個人、奉獻與功利的取向中偏向后者。其次,急功近利對學生影響日漸深入,勤儉、誠信被輕視,一些學生平時不學習,考試送禮、作弊等現象突出。最后,人際關系出現功利色彩,學生把師生友誼、同學關系看作當干部、入黨、評優的捷徑[13]。
王寶國認為,當代中國大學教師應當具備自我保全、自我發展和自我創造的素養。自我保全,是指在一定環境中為了履行一定責任必須擁有的體能素質和技藝素質;自我發展,是指教師能夠自主培育和擴展知識體系,渴求知識更新,崇尚和追求真理;自我創造,是指大學教師應當孜孜不倦地奮斗,樹立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職業形象[16]。目前,我國許多大學教師并不完全具備這些素養,教師疲于學習、怠于創造,不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等問題成為大學教育學習倫理發展的一大瓶頸。
閆建霞認為,在以知識為核心競爭力的現代化社會,大學已經不再是與世隔絕、潛心于學問研究的“象牙塔”,而越來越多地參與社會的運轉,部分大學教師未能實現自我超越,實現自身的學術價值,“專業化”意識淡薄,對學習倫理輕視,進而影響了整個大學教育倫理的發展[17]。
3.我國大學教育科研倫理問題。曾天山認為,科研不端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偽造、篡改數據;第二,剽竊,剽竊他人的數據或者文字而未給予說明;第三,個人偏見,表現為研究者對其研究進行扭曲或者撒謊;第四,侵犯被試的身心健康和利益[18]。郭明維、何喜剛認為,當前科研倫理中主要面臨以下問題:第一,環境意識淡薄,重視科技忽視環境的現象依然嚴重,特別是在理工類高等院校。第二,大學教育科研倫理與社會道德倫理分裂,例如醫學科研中的克隆技術等,這些技術必須要考慮社會倫理道德,不能只顧科研利益。第三,科研倫理忽視人的感受,即生產的技術產品引起人的厭惡[11]。
4.我國大學教育管理倫理問題。金保華認為,過于推崇以物為基礎的理性管理范式,而淡化了以人為基石的人本管理范式,使得我國當前教育管理實踐活動中出現了大量的倫理價值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狀況。第一,人道之殘缺,主要表現為對人權的漠視和對自由的困束。對人權的漠視,一方面指學生的人權受到學校、老師的漠視,另一方面指教師的人權受到行政部門、學校、家長的侵犯。另外,許多教育管理者認為規范與管理是約束人的,把管理與人的自由對立,使教育管理束縛人的自由發展。第二,民主之遮蔽,主要表現為教育行政決策民主缺失、教職工民主管理缺失、學術民主缺失等,這就使得一些高校缺乏民主自由的氣氛。第三,公平之戕害,宏觀方面表現為教育機會不平等、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等,例如區域招生的不平等;微觀方面主要表現為教職工管理不公平、學生管理不公平。第四,公益之褪隱,這主要表現在教育產業化,即把學校演化為“創收”的“企業”,視學生、家長為“致富”的對象[19]。
聚焦點之二: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成因
肖文認為,社會轉型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師德建設面臨一系列問題。經濟市場化、價值多元化發展以及市場經濟負面影響下的功利主義沖擊,使師德面臨挑戰。同時,經濟全球化,使得意識形態斗爭更復雜,引發的矛盾沖突為教育倫理帶來挑戰[20]。宋潤霞、曾倫武以研究型大學為例,認為教育倫理問題的原因在于市場經濟沖擊產生的社會普遍浮躁心理:教師社會期待與自我實現的反差導致浮躁追利;學術政治化、官僚化導致方向迷失;不合理的考評機制與自律缺失助長學術不端;心理干預機制的缺失導致自我約束力下降;自我道德要求的隱性放棄[21]。
李菲認為,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產生是由于大眾化進程中教學變化帶來的挑戰。其一,教學規模擴大帶來挑戰。學生數量增加使教學工作變得繁重,許多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從而忽視了教學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其二,教學目標改變帶來挑戰。在精英教育階段,高等教育旨在培養精英人才即掌握高深知識并崇尚知識“真理性”的人。進入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的價值取向由“求真”轉向“求用”。職業取向逐漸凸顯,謀職所需日益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因,知識素養的提高已退居其次。其三,教學角色轉變帶來的挑戰。教師以傳授高深知識為目標,因此教師成為高深知識的權威者或代言人。進入大眾化階段,教師的學術活動從追求知識的認識價值轉向追求知識的實用價值,知識的圣潔性開始弱化,教師的角色出現“去圣化”[22]。
勞凱聲認為,我國教育倫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源自幾種觀念在教育領域的滲透:第一,市場競爭,即引入市場機制,取代或部分取代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為基礎的傳統公立學校的運行機制。第二,學校自主,即在政府與公立學校之間重新進行權力的配置,賦予學校以辦學的自利,使學校能夠進行市場競爭。第三,法人化管理,即建立公立學校的法人制度,借鑒工商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學校內部組織機構改革。第四,經濟效益,即強調“投入―產出”和“成本―效益”原則,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取代線性的國家財政預算制度。第五,成本分擔,即通過學習者付費,把價格機制引入到公立學校的教育服務中來,緩和政府的財政負擔。第六,教育服務,即強調服務意識,把教育服務的接受者視為消費者或“顧客”,賦予他們選擇和參與學校教育的權利[23]。
(四)研究落腳點:大學教育倫理建設的目標及對策
所謂教育倫理建設的目標,一些學者認為即教育倫理的價值。李春秋提到,教育的價值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教育對社會存在和發展需要的滿足,二是教育對人的生存和自身發展的滿足[24]。劉云林、糜海波認為,教育倫理的價值目標根本上在于使教育本身的原價值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使人類對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使人的生命本質在教育中及其在教育影響后得以真正展開和提升[25]。因而,提升教育者的德行及完善教育者的德行就構成教育倫理的兩大價值取向[26]。蔡辰梅、劉剛等認為,自由和責任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兩個倫理目標。第一,自由包括過程的自由和結果的自由,包括大學教師的學術自由、教學自由、學生在大學各方面的選擇自由等。第二,責任包括學術責任和社會責任。大學的學術責任一方面是知識的傳播和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另一方面是對知識以及科學技術本身的道德意義進行自覺的反思并承擔相應責任。社會責任主要指大學承擔和發揮的特殊社會影響力,指大學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能夠以自身的發展促進社會發展的民主和公平[10]。
對于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建設的對策,郅庭瑾將教育管理制度倫理化和教育管理倫理制度化相結合,教育管理制度倫理化要求教育管理制度要合論理性、合道德性,教育管理中任何制度選擇都應體現正義、公平、公正等基本的倫理價值。教育管理倫理制度化,則是把一定的倫理原則或道德標準轉化為明確、具體的道德要求,并制定成為教育管理中的剛性規則制度,強制相關的成員履行一定的道德義務[27]。李菲從大眾化進程角度提出,教育者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明確并堅定人道主義與理性的教學倫理精神。第二,樹立教書育人的職業觀、職業性向與學術旨趣相結合的教學觀和平等互學的師生觀。第三,踐行敬業、盡責和關愛的道德規范[22]。
蔡辰梅認為需要以下幾方面的努力:首先,需要大學文化的重建。要超越官本位文化,超越對權力的過度迷戀,超越功利主義,超越對金錢的一味貪求。其次,需要制度環境的改善。有關大學的制度應當內含對人的尊重,對學術內在邏輯和規律的尊重。最后,需要教師知識分子意識的覺醒。大學社會責任的擔當最終要通過大學教師作為知識分子意識的覺醒。教師應當更加自覺地承擔起對知識和社會發展的特殊使命[10]。曹和修從和諧社會角度提出了幾點對策:第一,真正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教育倫理建設。第二,加強對倫理基礎的研究,確立教育倫理建設的科學和價值基礎。第三,樹立教育崇善觀念,形成和完善教育倫理規范體系。第四,在重視教師職業道德的同時,重視教育整體道德狀況的改善,努力創建教育制度倫理。第五,努力提高教育系統的道德實踐能力[5]。
二、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研究的不足
大學教育倫理作為大學教育的一種規范力量,已經得到普遍認同。學術界重點分析了大學教育倫理的基本內涵、研究對象、現狀以及大學教育倫理建設的深刻必然性。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了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建設的目標和實現策略。但是在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疏忽了不同問題之間的均衡研究。在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關于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研究的相關文章主要集中在教育倫理內涵及研究對象、研究意義、問題及成因、對策等方面,大學教育倫理的重構、對教育倫理腐敗的監管、教育主體關系倫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不豐富。并且研究針對性不強,許多文獻都是關于教育倫理或者高校教師道德的,例如,樊浩、田海平編著的《教育倫理》,錢煥琦的《教育倫理學》,宋潤霞、曾倫武的《倫理視角下研究型大學師德失范的歸因與師德建設》等。直接檢索大學教育倫理,得到的相關內容并不多。
第二,相對模糊了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具體分析。在大部分有關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文獻中,普遍分析了我國大學教育倫理現狀及其問題,盡管我國主導文化相同,但是各地區的差異明顯,因此大學教育倫理面臨的問題也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特別是在大學教育倫理改革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三,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國外大學教育倫理建設經驗的深入借鑒。美日等作為經濟和科技發展強國,在大學教育倫理建設方面均有各自獨特的方法和風格。不能因受意識形態的影響而忽略對西方國家教育倫理建設經驗的借鑒,我們應該多對外國的教育體制、教育倫理進行詳細分析,去粗取精,結合中國國情,尋找更適合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教育倫理理論。
第四,缺乏豐富的實證研究。分析各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對大學教育倫理的某些問題與現狀更多地停留在描述說明層面,涉及各高校乃至各省市地區的數據相當少,缺乏豐富的實證案例分析,更缺少實證方法研究。進行詳細數據調查和分析,不僅能增強研究結果的說服力,更有利于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建設方針的制定。三、對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研究的展望(一)今后研究的重點
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解決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面臨的困難仍然很多。筆者分析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認為研究重點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第一,繼續強化大學教育倫理現狀與問題的分析研究,注重均衡。只有深入了解現狀并且分析問題,才能總結出經驗和教訓,并在此基礎上找到改革與建設的方案。除此之外,還應當加強對大學教育倫理的重構、教育倫理腐敗的監管和教育主體關系倫理等方面的研究,要注重研究的均衡性。
第二,進一步加大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研究。教育倫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其研究價值對我國高等教育諸多問題的解決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意義。因此,我們應當繼續對教育倫理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并且結合國外教育倫理理論中的精華部分,改善我國教育倫理中的不足。與此同時,還應當加大實證研究力度,進行更為豐富的調查實踐,并對調查數據認真分析,從而得出更適合我國大學發展的理論依據。
第三,加強區域研究與整體研究相結合。具體分析各地區各層次高等院校中的大學教育倫理問題,深入挖掘問題的差異性和普遍性,但要避免同質化研究的嚴重現象。
第四,不斷深化對學習倫理領域的研究。我國大學教育倫理的研究中,缺少對學習倫理的深度研究,這必然會使得學習倫理受到輕視。事實上,大學教育者疲于學習政治理論,缺乏追求創新精神的現象也很普遍。只有加大學習倫理的研究,強調學習倫理的重要性并大力構建科學的學習倫理理論,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二)今后研究的難點
第一,注重對國外教育倫理理論和實踐的研究。這不僅包括對國外教育倫理的價值目標和主導道德的分析以及實踐考察,更重要的是尋找外國獨特的教育倫理理論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借鑒與啟示。
第二,加強對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多學科及其均衡研究。大學教育倫理問題錯綜復雜,涉及到多個學科,對每一方面問題的研究難以做到面面俱到,這就需要研究人員勇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促進理論研究的豐富與完善。
第三,注重對各地區大學教育倫理差異的研究。不同地區有各自迥異的經濟差異和文化差異,在大學教育倫理建設上也將面臨不同問題,這需要研究者對不同地區進行實證研究,區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便為我國大學教育倫理問題的解決提供更科學的對策,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大學教育的健康發展以及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本陸.教育倫理哲學芻議[J].高教探索,2002(4):18.
[2]陳旭光.教育倫理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3.
[3]錢煥琦,劉云林.中國教育倫理學[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0:5.
[4]錢煥琦,王燕.關于教育倫理學研究對象的再思考[J].現代教育論叢,2004(5):14.
[5]曹和修.和諧社會視域下的教育倫理建設[J].教育與職業,2009(29):7677.
[6]高兆明.倫理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768.
[7]王正平.教育倫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
[8]彭湃.教育倫理學若干基本問題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3):58.
[9]糜海波.我國教育倫理建設之應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1214.
[10]蔡辰梅,劉剛,趙長城.論高等教育發展的倫理之維[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914.
[11]郭明維,何喜剛.為什么要提出大學倫理[J].發展,2005(8):6667.
[12]李英華,翦英紅,魏薇,等.環境倫理[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1):1113.
[13]鄒之坤,李洋.我國高等教育的倫理問題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2):1214.
[14]劉紅英.對現代大學教育倫理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4):1820.
[15]王黎祥,王恩華.大學教學責任倫理失范分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4):3740.
[16]王寶國.環境?責任?素養――當代中國大學教師的責任倫理生成路徑[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2):148149.
[17]閆建霞.大學教師關系倫理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12):4547.
[18]曾天山.高校教育科研中的法律和倫理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7(6):1011.
[19]金保華.論教育管理的倫理基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140160.
[20]肖文.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思考[J].武漢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426.
[21]宋潤霞,曾倫武.倫理視角下研究型大學師德失范的歸因與師德建設[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3):7677.
[22]李菲.試論大眾化進程中大學教師的教學道德[J].現代教育科學,2012(1):58.
[23]勞凱聲.教育體制改革與改革倫理問題[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0.
[24]李春秋.教育倫理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