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1: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職高語文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教學中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是這么認為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中最活躍、最不可缺少的主干。大多職高生因為中考落榜進入職校,語文由原來的主科淪落為副科,學習興趣更加不比往前。正因為這樣,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更應重視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首先,要注重培養、鼓勵學生對語文材料的自主閱讀的習慣,便于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能夠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系統性的學習思維;其次,要培養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的時代背景、形色人物、描寫事物等有質疑的良好習慣,通過學生對問題的質疑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與能力;最后,對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精神要重視,在職高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們在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上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從而滿足他們對語文學習的需求。例如筆者在執教魯迅小說《阿Q正傳》時,為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可以率先讓全體學生觀看電影《阿Q正傳》,以在初步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后,使他們能對人物有初步的看法;其次,在觀后誦讀范文后,針對時代背景對不同人物進行講解,在講解過程中設問出系列問題:舉人老爺的烏篷船來未莊做什么?什么時間來的?說明了什么問題?舉人老爺和趙秀才素不相識,現在卻排了個“轉折親”反映了什么問題,等等。最后,根據學生領悟實際情況,進行小組合作探討,并根據自我認識在網上搜集材料,以《說不盡的阿Q》為主題,每組學生進行組內研究某一問題,形成主要觀點,制作網頁,進行班內交流。在這樣的主體發揮中,學生由最初從電影了解到課文的深入,在至自行搜集材料進行自我認識,效果自然比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效率更出色。
三、靈活運用教學法,使課堂行而有效
職高學生由于沒有升學壓力,往往在學生上缺少緊張感,其課堂自覺性、積極性較差。而由于職高其他的專業課具有實驗、操作、實習等特點,往往要求更多的靈活教學方式,而這個理念同樣適合于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心理學認為:單板單調的刺激使人疲勞、注意力降低,多變的刺激能促發精神煥發。因此,高職語文教學手段的靈活多變,不僅符合學生實際需求,也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各種教學手段,使教學更形象更生動地傳送信息,并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來接收信息。筆者課堂實踐中,主要運用一下集中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效率。
①巧置懸念激趣:針對學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課前或課中設置懸念,提出疑問,激發學生興趣。
②創設情境致趣:采用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來達到激趣的目的。
③利用朗讀促趣:恰當運用讀的方式教學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讀的方式很多,可以有誦讀,表演讀等等。
④采用角色扮演:運用角色變換訓練,使學生變成作品中的人物,利于調動情感因素,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⑤利用現代手段:利用投影、錄像、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比擬的好處。
隨著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和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深入發展,英語的重要性已被全社會認識了,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長期以來,我們的公共外語教學所沿用的是“以教師為主”的原則,把教師認真備課、講課內容豐富有條理作為評價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講解占去了課堂的主要時間,無法給學生的實踐提供足夠的機會,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消極接受者。實際上,外語學習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開展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個性化的自主學習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教”、“學”分離,只是教師角色的一種轉換。傳統教學基本上是以教師傳授為主,極少承擔“導”的角色,學生總是被動學習;如今,教師角色職能擴大了,發揮著管理、指導、服務、組織等多種功能。教師的角色轉換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英語不同于其它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的。
一、改革教學方法
1、小組合作學習是創造、實踐、交流的平臺
教師讓學生憑興趣任意選擇,或根據每個學生性別、學習方法和語言能力、組織能力、個性等方面不同的特點編在一組。每組2人或4人均可,保證每個學生均有不同的分工和任務。小組之間、小組各成員之間是相互幫助、又相互競爭的個體。老師通過設計問題情境產生懸念,促使學生提前預習課文,以便更好的參與小組活動。在老師的引導、啟發、點撥下,通過觀察、閱讀、歸納、討論、交流等方式主動尋找答案,嘗試獨立解決問題,進行自主性學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前準備材料,利于養成良好的預習、勤查字典、自主探究、質疑的習慣,使他們會學、樂學。
在課堂進行小組活動時,老師一定要加強引導,把握好小組活動的時間,明確討論要解決的問題。問題的設計不可太籠統,要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欲望,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得著,不要用唯一性答案統一學生的見解,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老師一定要提前布置討論內容,使學生們能充分準備,課堂討論才能富有成效;否則,每次只有幾個學習好的學生發言,就違背了老師組織小組活動的初衷,也達不到幫助學生的目的。教師應在教室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各小組活動的情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經常聽取他們在小組活動中的真實體驗,肯定他們的成績,鼓勵他們不恥下問,積極參與語言實踐。
2、案例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恰到好處的案例,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發展能力。就英語課堂教學而言,講解單詞要使用例詞,呈現新句型要使用例句,語法知識的講解更需要列舉大量的例句,使抽象的語法規則更加具體、形象、生動,便于理解、記憶和運用。由于英語學習者不具備良好的大語言環境,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信息獲得與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主要依靠教材和課堂上的語言實踐,因此,舉例就成為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
3、對學生一分鐘說話訓練與點評
英語是一種信息載體,一種交流工具,不斷地聽說讀寫,嘗試用英語來表達生活感受和理性思考,是學習與掌握英語的有效方法。基于這個原因,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安排課前口頭表達這種特殊形式,給學生創造說英語,用英語敘述現自己生活、表現個性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主動地發展、主動地學習。當然,主動地去表達新感受、新思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遠比聽教師詳細講解,記誦單詞、句型、語法要困難得多。好在課前口頭表達,需要當眾亮相,是優是劣,既有當堂“公”評,又有前后比較,無須教師多言,學生自有壓力和動力。教師只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適時點撥、鼓勵、指導,就能把這項活動有聲有色地開展下去,推動學生學好英語,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嚴謹的學風,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二、與專業緊密結合,進行特色教學
除了上述三點之外,還要特別強調一下,針對藝術專業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地要跟專業相結合,并切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其成為有特色的學習主體。
1、英語聽力學習與音樂欣賞相結合
音樂與英語結合的方式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有韻律、有節奏的音樂配以圖文并茂的影視音像輔助材料,使學生能很快沉浸其中,學習起來輕松自如,情趣盎然。更重要的是通過情景劇的精心設計,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展示他們才華的機會,直接有效地培養學生興趣和激發他們的熱情。再配以精心設計的練習,把要掌握的知識與能力、興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此外,音樂教學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語言教學和文化層面之間的疑惑,提供給學生一個真實的了解外國風俗、文化的平臺,對增強學生的語感、陶冶性情和提高鑒賞力不無裨益。此外,根據各種節日的具體情景,還可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配套練習,如學唱英文歌、看英文原版影片、經典影視原音模仿,音樂劇改編等。
2、根據不同的專業要有不同側重內容的銜接。
雖然學生的專業都跟藝術類有關,但各個班級的情況又不盡相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給他們講授教材和基礎的音樂常識之外,還要兼顧與不同專業地銜接,有機地引導學生自發的對其專業知識進行深入擴充。當然這樣會讓教師的備課量大大加重,但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識與專業相輔相成,使英語能夠真正地成為他們有利的工具。
3、增設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都離不開學生的興趣。由于學生們的個體情況不盡相同,所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開設第二課堂:小語種班、瘋狂口語、藝術專業英語、考研輔導和A、B級輔導班,并且都是免費對學生開設的。從客觀上給他們創造了更多的學習機會,他們可以根據各自的興趣有目的地進行塞選。這樣,不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而且取得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4、成立各種收集小組
根據學生的愛好和層次不同,可成立諺語、格言警句收集小組;幽默、英語笑話收集小組;英語歌曲愛好者小組;街頭英語標識收集小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班與班之間展開交流、進行比賽,還可以組織英語手抄報比賽、單詞接龍游戲等活動,營造多渠道的學習空間。
主題貼近生活,切合實際;課堂教學安排、教學模式、課堂設計等突出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知識進行整合,讓研究性學習走進各學科基礎性課堂教學,是我校現階段正大力進行著的教學改革的核心內涵。英語不同于其它基礎學科,它是一門實踐課,其語言技能是需要通過學生個人的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教學模式的改革,實現從教師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雙方的積極性,注重教與學的互動。有效地組織起以學生為中心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活動,及時發現他們的困難,為他們排憂解難,成為他們學習的引路人。
目前,我國本科藥學教育的課程設置較為合理,兼具系統性與完整性,而作為本科“壓縮版”的高職高專課程因為教學周期較短而不得不減少一些課程的引入。橋梁課程的缺失導致學生所學課程之間缺乏相互聯系、彼此隔離,阻礙了學生整體性思維的發展,使學生缺乏從綜合角度把握問題的能力,與高職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悖。另外,由于教學周期較短,理論知識與實訓環節均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直接導致學生專業知識較為薄弱,綜合知識不足和技能不強,在執業藥師考試中困難重重。
2.教學與考試內容差異較大
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教材編寫時經常會回避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以降低教學難度,致使畢業生掌握的知識與執業藥師考試大綱的要求有很大的差異。執業藥師考試內容在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的教材中,有些進行了詳細介紹,有些只介紹一點皮毛,還有些根本就未作介紹,學生在復習備考過程中許多內容都需要重新學習,一些重難點會由于缺乏教師的系統引導而一知半解,難以應對執業藥師考試,考試合格率偏低。
3.臨床藥學知識引入不夠
長期以來,我國藥學教育普遍以藥為主,以人為輔,以化學課程為主線,醫學相關課程開設較少,與藥學服務和臨床用藥有關的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相對薄弱,藥學畢業生只懂藥不懂醫,無法適應臨床藥學及國家實行執業藥師資格制度對臨床知識的要求,不具備執業藥師應有的知識結構和技術水平,無法參與藥學服務和臨床用藥,增加了學生在確保藥品質量、保障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領域服務的難度。
4.忽視師資隊伍的繼續教育
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教學大綱和教材的編寫往往沒有兼顧執業藥師考試要求。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在以后的考試中應對自如,就需要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充分挖掘教材內容,找到教學大綱與考試大綱的結合點,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考試的要求進行取舍。這就要求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學習現代藥學和相關專業的新理論,了解國內外醫藥的最新動態,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當前高職高專藥學專業教師學歷偏低,年齡結構不合理,知識老化現象廣泛存在,而對師資隊伍的繼續教育未提到應有的高度,難以做到以較高的專業水平為學生服務。
二、針對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接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
以上不合理現象導致現在高職高專藥學教育與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相脫節。一是國家需要大量執業藥師來保證藥品質量和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二是工作在藥品行業一線的高職高專藥品類專業畢業生卻由于知識水平限制,難以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書。針對這些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1.優化課程設置,加強課程銜接
高職高專藥學教育的課程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結合執業藥師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和藥學專業的特點,堅持實用、夠用的原則,強化綜合理論知識的教學,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因此,應在課程體系中突出藥事管理與法規及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加強課程之間的銜接,如可以把分析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相關學科操作技能的培養進行有機的結合,加大訓練力度,培養基層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
2.調整教學內容,學以致用
高職高專藥學教育既要滿足學生將來參加執業藥師考試的需要,又要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因此,需結合執業藥師考試大綱相應調整教學內容。既要加強臨床醫學相關課程的教學,如臨床藥理學、臨床藥物治療學等;又要加強執業規范相關課程的教學,如藥事管理與法規等;還要加強社會與行為科學相關課程的教學,如醫藥心理學、溝通與交流學等。把藥學服務理念、合理用藥的理念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3.根據崗位需要調整實訓項目
藥品類專業實踐性非常強,實踐教學對學生畢業后順利走上執業藥師崗位有較大幫助。目前,高職高專藥學教育實驗項目比較單一,內容陳舊,應對其加以調整,突出職業崗位技能的培養,選擇有代表性的實驗項目,與理論同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理論知識。另外,實訓教學不應只局限于課堂,還應讓學生走出校門,走進醫院、藥店、藥廠等,盡早認識執業藥師的執業領域,為職業能力培養做好鋪墊,真正做到“教、學、做”一體化。
4.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結構
高職高專藥學院校應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師結構,鼓勵教師去藥品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進修,幫助教師熟悉執業藥師的崗位要求,強化教師對與藥學相關的新理論技術的學習能力,真正做到教學與藥學學科發展和執業藥師考試發展同步。學校還可定期聘請醫藥企事業單位中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來校講課,以開闊學生眼界,幫助學生盡早了解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重要性,以執業驅動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樹立實事求是、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良好職業道德。
實際上,高職語文教學的正確定位應該是進行有效語文教學改革的基礎。在高職語文課堂上,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知識,也要結合社會來滲透語文學科所特有的人文精神。語文教學培養的并不是簡單的閱讀與識字,而是對于人智育、美育和德育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對于高職學校的學生來說,相比于普通中學的學生更早步入社會,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有限,所以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更多有關人文的知識,快速的提高自己的自身修養,以確保能夠早日融入社會。可以說,語文教育對于高職生的專業能力提高也有幫助,它能夠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完善學生的性格品德,這也是職業學校在堅持職業特色的前提下對于高職語文課堂的教學定位。
(二)高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雖然我國早在90年代就提出了新課改,全面重視素質教育的國家方針,但是這并未改善一些職業學校文化課教學的現狀。目前許多職業學校為了追求辦學特色,更為重視專業課程的教育,加大了專業課和實踐課時的比重,這也就忽略了文化課的設置,特別是對于語文課程的安排,遠遠達不到《高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語文課程必須開設兩年且總學時達到192小課時以上的要求。文化基礎課程在職業學校被冷落邊緣化。由于高職學校普遍對于文化課的不重視,所以高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能力十分有限。加上學生的素質較差,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在高職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情緒不高,學生消極倦怠,這讓語文課在高職課堂上成為了雞肋。
二、高職語文教學的內容及改革措施
(一)高職生語文成績
高職學校的學生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語文教學的實施。在2011~2013年三年間對于南方的8個城市進行了高職入學新生中語文科目的3年平均分計算發現。
(二)通過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我們應該通過教學的內容和目的來選擇教學的方法。語文教育對高職生來說目前吸引力有限。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將教授的課文改編成體驗式感受性的閱讀素材,這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加的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景教學是一種非常適合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它包括合作、交流、表演等元素。在課堂上運用情景教學可以積極的調動學生的思維與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懂得思考和交流。并且教學中加入表演互動元素也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與活躍度。情景體驗式教學是目前各類學校語文教育中比較新穎且常見的方式,它打破了傳統舊式的教師教授、學生接受的呆板教學模式,它也符合《高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對于語文教育要突出教育特色,培養學生語文應用能力、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基本原則。這個教學實例說明了作為語文教師應該不斷的推陳出新教學方法,利用教育資源和技術的改進來推動教育的實施和發展。近年來,隨著科技手段智能移動終端的不斷完善,許多老師采用了“微信”、“微博”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等實踐活動,可以隨時隨地的指導學生學習;而有些教師采用了PPT等軟件將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清晰直觀的理解教師的用意和目的。這些都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所進行的教學方法上的改變與創新,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模式。
(三)通過學生專業特點改革教學方法
高職學校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專業能力,所以通過將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專業特點聯系在一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改變語文教學的不利現狀。為了保證語文課在高職學校教學中不會被邊緣化,應該讓語文教學為學生的專業學習而服務。例如在《滕王閣序》的學習中,讓學校中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搜集有關滕王閣的資料和圖片,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進行編排和制作。在語文課堂上展示自己根據課文所理解而制作的滕王閣視頻短片并向大家介紹,在課文的學習中通過影像模擬游覽滕王閣,在課后選出制作最精良,最符合課文意境的視頻短片。這就是利用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來學習語文。一來促進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二來將語文教學自然的融入到學生自己的專業特長中,一舉兩得,也體現出語文可以服務于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成為師生間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
三、高職語文教學的評價改革
(一)多元化評價
目前我國高職語文教學的評價體系過于單一,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來細化制定評價標準,只通過最終成績來評判學生是不對的。多元化評價已經不僅僅是教師單獨的評價結構,而是包括了教師、學生、家長、校外相關人士等多方面多人數的多元化評價結構。這能夠對一個學生給出最客觀的評價,實現了教育評價的民主化。在作業評價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和教師給出的建議進行作業的自主性設置,相比于傳統的作業設置模式更加靈活且不會給學生帶來太多的課業壓力。
(二)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看重最后成績的評價。它不同于傳統的成績排行榜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價,而是細致到個人。教師會通過書面測驗的方式進行終結性評價。書面測驗的優勢就在于教師能夠合理的推測學生對于某一知識層面或技能的掌握情況。它考驗到了教師對于學生語文學習中某一方面弱點的了解程度,是教師目前最為常用的一種評價方式。
在更高的層面分工協作,分頭搜集、整理教學資源,在整體框架內進行融合,能夠讓教師所擁有的教學資源更為豐富,更具針對性。尤其是在整體框架內的分工協作,能夠為教師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獲得更多的優質資源。
(二)有助于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構建課內課外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體系,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感悟,在各種專題研究中得到鞏固和提高,是提升語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抓手。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資源運用的現狀
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具有積極意義,但是這方面工作并沒有得到重視,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不合理、不充分、不重視、不扎實的現象,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2015.6•學術
(一)多媒體教學資源未能體現有效促進功能
部分教師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運用中奉行簡單的拿來主義,設計教學課件時基本上靠“拼貼”成品課件,這就導致許多課件在課堂上“水土不服”,無法發揮促進課堂教學的功能。
(二)資源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有些高中語文教師在搜集整理教學資源時渠道較為狹窄,主要是從一些教輔資料中搜集知識點,未能以更廣闊的視野來開展這項工作。還有些教師在教學資源搜集過程中貪大求全,沒能突出重點,也沒能和學生的學習薄弱環節掛鉤,導致所搜集的教學資源與學生實際需求脫節,無法滿足語文教學的實際需要。
(三)資源未能凸顯重點
對于教學資源,部分教師重搜集而輕整理,導致資料如同亂麻一樣雜亂無章,也沒能針對學生語文學習中的疑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整理,影響了實際運用的成效。
(四)學生能力發展缺乏有效空間
部分語文教師沒有將課外活動資源的作用體現出來,甚至在語文教學設計中直接略過這一環節,或是僅僅停留于計劃環節,沒能對語文課堂進行有效延伸,導致這一方面存在空白,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緊扣重點優化整合,充分發揮教學資源輔助教學的功能
(一)嘗試自主設計教學課件,增強教學匹配程度
教師應從初始的直接運用教學課件,逐步過渡到自主設計、靈活運用教學課件。這里的重點是要將課件設計與學生感知結合起來,以有利于學生理解教材、深化認識為目標,搜集相應的素材,演示的流程也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這一點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具有積極的作用。廣大教師應充分提高自身有效駕馭信息化教學手段和自主設計教學課件的能力,使語文教學課件和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聯系得更為緊密,更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廣開教學資源搜集渠道,及時獲得優質信息
高中語文教師應以與時俱進的眼光看待教學資源的搜集,一方面要從各種教輔資料、教學刊物中搜集有價值的信息,平時也要注重積累,圍繞教學難點搜集資料;另一方面,要注重汲取其他學校、其他教師在教學資源整理方面的成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快速有效地搜集各種資源。另外,教師還要善于發揮網絡的作用,通過瀏覽專門的教學網站,搜集下載各種教學資源,通過這樣的綜合整理方式獲得與教學相關的各類優質資源。
(三)專人整理,便于運用
每位教師都有搜集整理教學資源的義務,但是如果一哄而上,勢必耗時費力、效率低下。較為恰當的方式是對目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例如哪些屬于文言文的,哪些屬于文學常識的,哪些屬于閱讀理解的,哪些屬于基礎知識的等,經過分門別類使之形成系統性的教學共享資源。教師還可以進行分工,每個人選取一個方向或一個類別、一個項目進行教學資源的搜集整理,然后以年級組、教研組為單位進行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另外,教學資源的整理還要突出重點,教師應以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以及應試要點為方向,整理出一批重量級的教學資源,以便有效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而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資源。雖然當前的高職語文教材修訂多次且版本眾多,但都與時代脫軌,必將給教學帶來消極作用。不僅如此,現在教材的編寫方式導致知識點不清楚、重點不突出、教學目標也不清楚,這些都影響到語文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存在一個提取精華的過程,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并要有順序、有組織地進行教學,讓學生既能學到書本知識,又能舉一反三,獨立解決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斷轉化為文化潛能,為以后的應用提供堅強的后盾。為此,語文學習要學會全面、深刻地安排計劃再行動,選擇教學模式也是如此。
2.傳統的“滿堂灌”教學缺少吸引力
語文教師通常會在課堂上滿懷激情地教學,但學生依然各忙各的,這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目標,更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只能增加高職語文教師的挫敗感。這樣的教學,不僅教師無法發揮引導作用,而且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已經喪失高職院校語文教學的靈魂。
二、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出路
1.以教學實踐為出發點,努力做到語文與專業相結合
合格的高職語文教師,首先會在新學期開始前了解學生所學的專業,掌握該專業的培養計劃,了解學生的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其次,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做到人文性與語文性相結合,還應綜合專業特點設計教學,努力將有用的成分融入教學;再次,人才的培養要以市場需求為前提,堅持“就業導向”,突顯學校的針對性與目標,訂立自己的評判標準,為社會發展與專業建設服務,這樣才能展現高職院校的教學優勢;最后,根據各專業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始終將學生的運用能力放在首位。
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其教學目標強調專業能力的培養。現代教學媒體的引入是對傳統教學媒體的補充,它對高職教學模式、過程、方法等各方面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如何有機地把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是高職教育面臨的新問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使教學能夠跨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交互性,網絡教學使教學材料的展示越來越靈活、形象、生動,是支持新型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式學習方式的最有力工具,因此越來越受到高校教師的青睞。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計算機將網絡資源以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網絡教育使原來單純的基于歸納式演繹的講解,轉化為基于“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和“意義構建”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改變過去一直困擾著許多高校的教學媒體“滯后”的問題,以替代過去那種教材陳舊、方式保守、“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課堂教學手段。但是網絡又不可能完全取代學校教師直接的積極作用。因此,網絡只是新型學習生態環境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⑴國外網絡教育應用廣泛,效果顯著
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于2004年6月,把“教育技術”界定為“通過創造、使用、管理適當的技術性的過程和資源,以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從這一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實施教育技術的目標是“促進學習和改善績效”;而且定義特別強調在教育技術運用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應該是“適當的”,即應適合于運用這些工具和方法的人們及其應用的環境。因此,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之外,要適當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網絡平臺、遠程教育系統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不斷拓寬高職教育教學的途徑,以豐富教育教學的內容、方法和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學習的效率,保證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⑵國內網絡教育的發展概況:
目前經教育部批準進行遠程教育的試點高校已有68所,全國各地已建成學習中心2,000多個,在冊學生高達200多萬人。教育范圍涵蓋普通專科、專科起點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第二學位、非學歷培訓等各個層次,上百個專業。網絡教育蓬勃發展,試點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取得了可喜的經驗和成果。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準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和湖南大學為現代遠程教育第一批試點院校。1999年,教育部在《關于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意見》中,提出發展我國現代遠程教育的任務和“統籌規劃、需求推動、擴大開放、提高質量”的16字指導方針。1999年8月,教育部批準北京大學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展現代遠程教育。2000年,教育部相繼批準中國人民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25所高校具有開展網絡教育的資格。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準華東師范大學、石油大學、廈門大學等14所院校參與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至此開展網絡教育的學校增為45所。2002年,教育部批準北京科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22所院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同時,頒發了《關于現代遠程教育校外學習中心(點)建設和管理的原則意見》(試行),以規范各院校的辦學行為,確保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截至2004年,參與現代遠程教育的高等院校已達68所。
3、研究的理論依據
根據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高職的專業教學與其他學歷教育的專業教學側重點不同,它的教學重點在于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側重于考查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準確性和快捷性。
4、研究的范圍和內容
本文從教學的模式、過程和方法三個方面,重點探討了網絡及多媒體技術對高職教學發展的影響。高職教育工作者需要在觀念和方式上尋求新的突破,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掌握、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推動高等職業教育與時展相適應。
5、研究的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法,分析醫學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的現狀,經過論證,明確了現階段醫學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資源內涵,探討共享型教學資源建設的必要性,提出搭建共享型資源平臺的途徑和方案。
6、研究程序
第一,本論文主要是以暨南大學為重點調查對象,多媒體與網絡技術教學的發展應該首先立足于暨南大學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以僑生居多的實際特點編制合理的教學課件,體現它的僑校風格特色。第二,應該重視整合與開發有效的網絡資源,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的優勢,加強對暨南大學外招生基礎知識的鞏固。第三,在對多媒體教學課件制定質量標準的同時,應該建立一套相應的教師激勵機制,使優秀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成果與教師的福利工資和職稱評定直接掛鉤,從而激勵教師的積極性,保障課件質量。
7、預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現階段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部分存在缺乏實用性的問題,沒有實施市場調研,因此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實際需求。而且部分高職會計專業很長時間未對課程設置進行改變,已經不適應時展需求。還有一些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簡單模擬本科教學課程設置,因此忽略了職業能力培養,缺乏高職院校本身的職業教育特點。另外,部分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還存在著重復授課的現象,浪費教學資源的同時也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
2.教學內容不完整
由于會計制度和規則隨著社會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完善,部分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已經相對滯后。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到的教學內容、知識技能在畢業以后就難適應實際工作需要。而且現階段因為教材出版的要求不高,所以各種會計教材質量良莠不齊,很多教材內容都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同質化問題,甚至一些教材內容存在關于會計準則制度以及方法方面的異議和差錯。
3.教學方法不適當
高職會計教育教學的授課過程當中,部分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老師只是運用提問或者解答習題的方式控制課堂,因此課堂教學成為學生獲取會計信息和知識的唯一途徑。在教學中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忽略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力。而且,多數高職會計教育教學由于繁重的授課任務,教師缺少精力和時間準備多媒體課件,因此在授課過程中都很少運用多媒體,無法發揮多媒體在會計教學方法中的作用。
二、高職會計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1.轉變高職會計教育理念
高職院校首先應該正確認識高職會計教育教學的職業性特點,會計人才的培養需要針對企業會計崗位實際需求進行專業技術教育,而不是僅僅停留于理論性人才的培養。其次,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屬于地方類院校,高職會計教育應該服務于當地經濟。再次,高職會計教育教學應該轉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在授課過程中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力和思考創造能力。
2.改進高職會計課程設置
針對高職會計專業的教育教學,高職院校應該以適應社會需求作為基礎,科學合理地完善課程設置體系。課程設置可以參考社會企事業單位會計實際工作需求的知識技術具體要素,針對課程設置不合理的地方逐步增刪、完善。同時,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也要注意不忽略其他人文學科。這樣才能為社會培養具有綜合素質能力的會計人才。
3.改革高職會計教學方法
高職會計教學應該突破老套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可以逐漸嘗試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各種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通常是指由老師為學生引入各種會計實踐問題,再引導學生針對案例問題進行主動積極思考,通過問題的發現和解決總結規律獲取知識技能。項目教學法是指以學生作為主體,重視讓學生參與體驗項目全過程,教師把教學任務以項目的方式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按照會計崗位要求及業務流程要求完成會計項目作業,從而收獲預期教學效果。
4.完善高職會計教學體系和教學實踐
完善高職會計教學體系和教學實踐,首先應該重視會計學習的實訓。其次,高職會計專業畢業前,學校應該協調幫助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會計實務工作鍛煉,讓學生感受企事業會計業務環境,并且切實動手參與企事業會計實際業務工作,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未來的會計工作熟悉了解并且積累一定經驗。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應該引進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專兼職教師,鼓勵缺乏從業經驗的教師參與企業工作實踐。同時還應該增強對會計專業教師參加校內外實務工作或者科研動態學習培訓的支持力度。
2視頻優化原則
視頻是微課教學內容的核心體現,感官的優化處理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舒適感和便利性。視頻界面設計應以簡潔為主,色彩柔和。圖文排版緊湊且字體大小適中,去除干擾性文字或圖片;音、視頻播放進程保持一致,視覺效果清晰流暢。
3微課教學設計方案
3.1教學內容設計
(1)教學題材選擇和內容處理。首先,微課選題必須是結構單一、不可分解且獨立完整的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主題鮮明突出。而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題材尤其受到學生關注;其次,受時長限制的微課被定義為微小、精煉的主題式學習,視頻的設計制作也是如此。所以由一個視頻片段對應單獨的知識點并進行教學內容的微型處理,以便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學習。(2)學習對象分析。微課便捷的個性化學習符合大學生對新鮮事物敏感度高、接受力強的性格特點。而為了避免學生學習情緒的波動,高職微課教學中對學習材料的呈現應遵循由淺到深、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來降低學生對龐雜知識的畏懼程度。此外,教學活動的組織編排要以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分析為基礎,引導學生能動地探索、辨析新知識和新技能并實現與已掌握知識的有效銜接,從而保證知識體系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3.2教學模式設計
微課的教學實施是以校園網絡建設為基礎搭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并結合實際課堂來實現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因此,基于視頻播放的微課教學模式設計可分為三個階段:課前自主學習—教師將精心制作的教學視頻及配套習題上傳至網絡課堂并要求學生自學,而學生根據教學指導書的安排有針對性地觀看視頻并完成相關習題測試,從而實現知識信息的初步掌握;課堂合作學習—教師通過相關學習資料建立學習情境,并根據學生前期自學情況提煉關鍵問題及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關于知識學習的探究與協作,并完成知識信息的內在深化。在此過程中教學雙方實現了角色轉換,知識信息傳播也由傳統的單向輸出轉變為雙向構建;課后交流學習—學生將學習感受和學習評價進行在線記錄。教師可根據相關反饋優化教學活動和教學技能,而學生除鍛煉自身獨立思考能力外,也通過小組協作樹立了團隊合作意識[3]。
3.3教學流程設計
微課教學流程的推進是以知識點的發生、演變為主線并遵循認知規律來完成的,同時以教學資源的內在屬性為基礎構建教學流程的時序和環節:引導—以生動有趣或真實熱點的事例、現象來說明知識內容的作用和意義,并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探究—以提問、要點概括等方式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探索思考,并通過相關學習資料營造情境氛圍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深入拓展;總結反饋—重溫重、難點以鞏固知識內容,并引導學生主動解決學習困難問題。
3.4教學交流與反饋設計
教學活動的效果需要通過教學雙方的交流互動得以體現,而沒有信息溝通的垂直教育也無法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完成知識信息傳播后根據學生反饋進行教學行為反思,并以此總結學生知識學習的情況,從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來進行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的改進和教學思維的更新。學生則需要在教學活動結束后如實反饋學習體會并提出學習困惑,教師應給與及時解答。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課教學交流與反饋的最大創新在于依托強大的網絡和信息媒介來保證溝通的便捷性和及時性,教學雙方可以通過網絡課堂、電子郵箱、QQ群、微博、微信等方式在個人PC及手機APP上進行在線交流、上傳資源、實時反饋,通過信息的雙向流通來確保微課的學習效果和使用效果。
3.5教學媒體設計
(1)視頻類型劃分。微課視頻從教學方法角度可分為:講解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和研究學習類;從視頻制作角度可分為:外拍式、內錄式和混合式[4]。實際拍攝中常采用課堂實錄及演示錄制等方式。(2)視頻錄制原則。課堂實錄前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活動安排撰寫腳本,并與技術人員溝通來確定錄制方案。拍攝場地要符合光照條件、聲學環境、機位布置等要求且適當烘托學習氣氛。拍攝時教師教態飽滿,吐字清晰、語言簡潔。整體拍攝節奏由教師把握,技術人員負責控制鏡頭調度;而演示錄制則采用錄屏軟件+PPT演示的組合方式,教師在播放教學PPT時進行解說并由技術人員協助音、視頻同步記錄和視頻保存。(3)視頻制作原則。視頻錄制完成后由教師根據拍攝初樣提出修改意見,包括刪除多余或錯誤的音視頻片段、確定插入PPT及動畫的具體視頻位置等。而技術人員負責剪輯整理鏡頭、音視頻效果處理和片頭片尾設計等工作,待雙方共同修改無誤后完成轉碼并上傳網絡。
4微課教學設計的應用前景展望
4.1優勢
(1)增強學習資源使用的便捷性和個性化。以微課為基礎建立的系統化教學視頻資源庫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具有極大的發展優勢,這些內容豐富的視頻資源依托校園數字化建設及網絡課堂平臺成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強有力支持。微課的利用使學生在學習時間、空間、手段和途徑等方面的選擇更加多元化,而學習方法、學習交流、學習體驗也更為自由和順暢。此外,作為與傳統課堂教學互補的微課也便于學生對知識的重溫和查漏補缺。(2)確保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主體地位雖得到逐步認識和確立,但受到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的限制其主體作用并未得到相應的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踴躍感也難以激發。而倡導個性學習的微課教學始終將激發興趣、激活思維、引導參與作為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重要目標,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探索、討論、辨析幫助學生嘗試解決各種問題,通過能動性的教學組織和知識傳播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3)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育信息化趨勢下教師對微課概念的理解及運用顯得尤為迫切。知識點、技能點的主題式教學需要教師用更多的時間和更豐富的教學資料來進行備課,在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評價和反饋中提取有益信息,通過思考、變革來實現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行為的進步。
4.2劣勢
(1)內容的適用局限性。微課視頻的短時性、精煉性決定其必須采用相對獨立、完整的知識內容來實現學生的聚焦式學習體驗。但面對具有復雜邏輯結構的知識內容時,微課學習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對龐雜知識信息的思考和理解,甚至會造成認知障礙。因此,并不是所有知識內容都適用于微課,也不必刻意或盲目追求這種形式。只有在深刻了解知識內容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有選擇地采用微課學習,才能真正體現它的意義[3]。(2)視頻的質量局限性。微課學習常受到視頻播放不流暢、聲畫清晰度不高、音視頻不匹配等效果干擾,以及因拍攝和剪輯技術局限所導致的內容混亂等因素影響。而作為承載微課教學內容的視頻片段,其質量保證除了需要提升技術部門的拍攝制作水平外,教師也應該通過相關培訓掌握基本的視頻軟件技術;與此同時,教師要根據微課題材選擇合適的視頻拍攝類型,并通過與拍攝制作團隊的良好溝通確保內容呈現的條理性和層次感。
哲學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相統一的學說,是對世界、人生和價值等問題的根本觀點和根本看法。哲學,它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結合的世界觀,既是科學的世界觀也是科學的方法論。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態度和采取的方法最終是由世界觀決定的。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可以為人們的活動提供正確的方法,錯誤的世界觀則會給人們的活動帶來失誤。用哲學來武裝學生的頭腦,解決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創業等等一系列問題。充分認識到,技術技能是一個國家創新創造力不竭的源泉。勞動創造財富,技術技能創造社會進步,從而做到“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更加深入、科學地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為順利地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高職學生客觀、全面、深刻地看問題需要哲學教育
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的經濟社會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一方面促使學生(包括90后的高職學生)逐步樹立起獨立、自強、成才、創業等意識,另一方面卻也促使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出現矛盾性、復雜性和多變性,以至于部分學生滋生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觀念。哲學,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要求用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求善于透過現象把握本質。這可以培養學生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分析社會生活現象,學生只有確立了辯證思維方式,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方法,才能獨立地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形形的復雜問題,對此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確立正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標。
(三)培養高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需要哲學的教育
90后的高職學生不滿足只接受現成的理論知識,而是希望具有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而創新的希望正是在青年,也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要求和必備的重要品質。人類歷史的發展證明,缺乏哲學思維的民族就是一個盲目、沖動、脆弱的民族。而缺乏哲學修養的人也必定是非常淺薄、浮躁、柔弱的人。哲學教育,能夠使高職學生進行兩種思維方式的互補、交差訓練,培養哲學的修養,為創新思維的培養和開展創造性活動打下堅實的根基。
(四)提高高職學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修養需要哲學教育
哲學教育是一種人文修養的熏陶教育,這既包含了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追求及思維能力的培養,又包含了對學生的人格、個性以及人文修養的教化,當馬克思還是一個年輕的大學生時就說過,“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哲學教育在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技知識融合的培養中,促使高職教育由培養技能型人才向培養綜合素質型人才轉變。
二、加強高職學生哲學教育的方法、途徑
(一)思政課堂教學的主渠道,滲透哲學的教育
思政課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也是哲學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而“05”方案,高職高專院校思政課程設置為《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吃透、挖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兩課教材,滲透、拓展哲學教育。如《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是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哲學分析、講透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則要深挖哲學內涵,如“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這一專題的教學,要系統講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尤其是哲學的歷史唯物主義價值觀。它包涵相互聯系、不斷升華的三種境界,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歷史價值,體現著價值觀三種境界的有機統一。個人價值的實現,是在個人實現社會價值過程中得到實現的;個人價值不是否定社會價值,而是社會價值實現的基礎;歷史價值不是否定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而是個人價值、社會價值的歷史延伸,它是個人價值的最終完成。當今中國社會,分化日益劇烈,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成為共識。教學中堅持的價值觀是個人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統一,有助于學生把個人的自我實現與個人的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從而形成崇高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