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0: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藥生物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實驗課的準備和理論課有所不同,除了需要備課、書寫教案外,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做好預實驗。教師在實驗教學前一周事先進行預試實驗,熟悉整個實驗的各個環節,掌握操作的關鍵步驟和注意事項,設想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其解答,從而加強教學過程預見性;同時檢驗實驗試劑及儀器設備是否正常工作,從而降低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程度。即便講課多年,許多教師每次上課前仍堅持預試,因為只有通過預試實驗才能取得最有效、直接的資料。對于新增的實驗內容,為保障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要求所有授課教師都必須參加集體備課、預講、預試。另外,教師實驗課準備還需要事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如專業、學習基礎等,以便于調整教學方式、因材施教。
1.2學生的課前準備
我們對學生強調實驗前預習的重要性,要求每次實驗課前充分預習,并書寫預習報告、課前提問檢查。由于各類高等院校不斷擴招,二本院校生源質量有所下降,教學過程需要同時培養智力和非智力素質,所以指導其做好課前預習就顯得更為關鍵。我們將整個學期的實驗安排和預習要求提前印發給學生,明確要求其將實驗原理簡要寫在預習本上,以流程圖或其他簡明的形式寫出實驗主要內容(避免完全照抄實驗指導),注明實驗注意事項。并建議學生結合理論知識討論寫出可預知的實驗結果,教師在實驗課前檢查并給出相應的成績。通過預習可以使學生對于實驗原理和實驗內容有初步的認識,聽教師講解時能較快跟上進程,做實驗時能較早準備好實驗所需試劑、器材,較快進入狀態,縮短了實驗總體花費時間,使實驗順利開展。學生準備充分、操作順利、實驗成功,更容易激發自身興趣,然后更積極地思考實驗相關的問題,比如除了本實驗所采用的方法外還有哪些其他方法、各有什么優缺點等,無形中引導學生自覺拓展相關知識。因此,要提高實驗教學效果還需要教師督促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
2重視實驗課第一課的講授
二本醫藥院校開設生物化學實驗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了解獲得基礎醫學實驗知識的科學方法。在實驗過程中,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客觀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但是,部分同學對生物化學實驗課不夠重視,興趣不大,也認為在將來的工作中不會發揮實際作用。因此,鑒于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我們認為,首先要從生物化學實驗課的第一節課入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生物化學實驗在整個生命科學乃至醫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在第一節課時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向學生介紹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適當引入相應諾貝爾獎案例的簡介,以展現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對人類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使學生充分認識生物化學實驗課的重要性,正確地對待實驗課,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一課還包括生物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主要是教師指導學生初始就養成規范的操作習慣。除基本操作技術外,我們在第一課時將分光光度法、電泳和層析等這些貫穿整個實驗體系的主要技術重點向學生講解,以利于后續實驗的開展。
3與時俱進,更新實驗教學內容
傳統的實驗教學因儀器設備和試劑等條件的限制,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較難反映生物化學實驗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實際應用。例如,本室以往開設的組織核酸提取與定量實驗,將動物肝臟勻漿破碎,離心分離細胞質與細胞核,水解后分別用二苯胺和苔黑酚測定DNA和RNA含量。這個實驗對儀器和試劑的要求不高,對本科生而言是一個綜合性的嘗試。但這種方法并不能真正得到純化的DNA或RNA,定量所用的試劑基本上是強腐蝕性或強氧化性試劑(如過氯酸、KOH),實驗過程影響因素較多,實際應用已較少。為適應醫學和分子生物學快速發展的特點,除基礎性生物化學實驗外,目前醫藥院校的本科生還應該掌握一些分子生物學實驗新技術。因此,在實驗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非常必要。我們在經過開放式實驗教學課題實踐論證的基礎上,更新實驗室設備,將上述實驗刪去、改換成基因組DNA的提取及電泳鑒定。新開設的綜合性實驗涉及口腔拭子標本采集、真核細胞基因組DNA提取以及瓊脂糖凝膠電泳的核酸鑒定等步驟,利用了商業化的微量DNA抽提試劑盒,讓學生直接接觸和領略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現狀,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4加強互動式和啟發式教學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范學生照做;這對于一些基本操作的講授可能效率較高,但實驗課如果僅僅如此,那么學生就會缺乏積極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動性。教師應該適當提出問題、鼓勵學生展開討論和回答,多進行師生互動。一些基本操作如刻度吸量管的使用,我們會讓學生演示操作,由其他同學觀察、并提出其操作是否有不規范之處。我們還發現,即便是讓某位學生朗讀某一操作步驟及其注意事項,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行之有效的簡單辦法。作為高等院校的教師,應該將實驗目的、操作與原理有機結合起來,實驗前啟發學生認清實驗目的,為什么要這樣做,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結果,有什么樣的意義,最后根據結果分析得出結論,即使不是最初想要的理想結果。比如紙層析法分離檢測轉氨反應體系中的谷氨酸和丙氨酸,就實驗設計而言,要帶領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同時檢測四組樣品,即谷氨酸、丙氨酸、轉氨反應組、轉氨反應對照組,讓學生學會標準品對照及陰性對照的運用,了解他們的意義。實驗完成后,將學生的實驗結果與我們預先準備好的實驗結果圖片(包括不理想的結果:層析斑顏色很弱、分離效果不佳、各組層析斑塊間重疊等)做對照,逐一分析產生的原因,了解點樣量、展開劑用量、層析系統的密閉性等對結果的影響,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討論如何調整實驗條件、重新操作。使學生通過這些實驗不僅掌握其操作技術,更要學會獨立分析結果,做到舉一反三,增強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科研實踐的興趣。作為醫藥院校的基礎課程教師,還應將生物化學實驗與學生的學習專業恰當地融會貫通,這也是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辦法之一。比如上述基因組DNA提取及電泳鑒定實驗,我們提出就地取材采集每組學生的口腔拭子,學生自己用消毒后的棉簽擦拭口腔中兩側臉頰收集口腔黏膜脫落細胞,學生的興趣立即被激發。隨后結合本系教師的研究方向跟學生介紹基因組DNA分型研究在闡明人體對疾病的易感性、毒物敏感或耐受性以及藥物治療的反應性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學生自然產生積極動手的意愿,想體驗學有所用的樂趣,了解自己的基因分型及對某一物質的代謝特點,無形中使學生自覺地參與科研實驗當中。
自1993年6月29日我國第一家醫藥公司—哈醫藥在上海交易所上市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至2009年3月我國共有醫藥上市公司100家,醫藥板塊作為朝陽產業廣受投資者關注。醫藥上市公司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中具有一定規模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優勢群體,成為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的主力。其中屬于生物醫藥領域的上市公司有18家,占醫藥行業的18%,代表了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利用資本市場的總體狀況。筆者將對這18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進行資本市場利用現狀的實證分析,以期對利用資本市場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1生物醫藥產業上市公司總體發展概況
生物醫藥是一個投入相當大的產業,前期的研究開發與后期的產業化都需要雄厚的資金作為保障。生物醫藥業的發展需要資本市場為其注入資金、專業技術和人才等多種現代生產要素。生物醫藥公司上市是走向資本市場利用的有效途徑,上市后的生物醫藥公司可成為龍頭企業,擁有組織制度優勢、市場組織優勢以及資金、技術和人才等優勢。
至2008年底,我國已有18家生物醫藥概念的股份公司上市發行股票,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籌集到大量生物醫藥業發展資金,同樣也說明我國生物醫藥業目前對資本市場的利用主要是通過股票市場進行的。自1993年第一家生物醫藥類公司—四環生物上市以來,深、滬A股市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迅速發展到2008年的18家,流通A股從最初的9億元增長至44.08億元,增長了3.9倍。可見,生物醫藥業類公司整體籌資能力在不斷增強,生物醫藥業的投入不斷加大,有力推動了我國生物醫藥業的發展。
2生物醫藥產業上市公司資本經營情況分析
生物醫藥類企業發行上市進入證券市場,打開了通往資本市場融資的道路,為生物醫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資本運營,為生物醫藥業的產業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業績穩定增長,為各公司上市后實施配股或發行債券創造良好條件。適時分析該類上市公司的資本運營情況,結合企業實際、經濟發展內在要求以及資本運營的規律,發現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適時進行資產調整與重組,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對于該類上市公司持續利用資本市場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2.1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分析
2002-2007年,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總體呈穩步增長趨勢(見圖1)。2002年平均每個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3.267億元,占醫藥類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1.87%;2007年平均每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已達到4.291億元,占的醫藥類上市公司的26.78%,年平均增長0.205億元,年增長率為5.89%。其中,長春高新、北海國發、交大昂立、錢江生化、星湖科技、誠志股份等6家公司的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在4億元以上,收入增長幅度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842億元,年平均增長7.119億元;其余12家上市公司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年平均增長僅2.102億元。由此可以看出,在主營業務收入方面,僅1/3左右的上市公司以較大幅度增長,而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徘徊在2億元左右。
2002-2007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每公司每年凈利潤為0.149億元,占醫藥行業整體水平的23.97%,變化范圍在0.01-0.31億元之間,年際間有較大的變化幅度。北生藥業、銀廣夏、深本實、四環生物、長春高新等5個公司的平均年凈利潤為負值,萊茵生物、達安基因、交大昂立、誠志股份、四環藥業、上海萊士、天壇生物、雙鷺藥業、華蘭生物、科華生物等10個公司的平均年凈利潤為0.519億元,是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48倍。由此可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年際間存在明顯波動,體現出一定的風險性特點,但超過一半以上的該類企業仍然可以獲得較大的凈利潤。
結合圖1來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在2002-2003年、2004-2007年分別是兩個逐年增長的過程。但在18家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中,1/3左右的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一半以上的公司凈利潤都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些公司應該屬于本行業的優勢企業。但其主營業務收入雖逐年增長,凈利潤卻依然存在年度間的大幅增減變化,說明其年際間存在明顯的成本增減變化。
2.2凈資產收益率分析
凈資產收益率反映企業自有資金投資收益水平和資本運營的綜合效益,是企業獲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該指標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和債權人權益的保證度越高。2002-2007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41%、9.02%、8.23%、2.41%、-3.74%和3.85%,年度間有明顯差異。但誠志股份、達安基因、天壇生物、萊茵生物、華蘭生物、雙鷺藥業、科華生物、上海萊士等8個公司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6.83%,公司之間的差異范圍在5%-35%之間,年際變化幅度為12%-22%,屬于具有穩定凈資產收益的企業。而四環藥業、北生藥業、深本實、長春高新、四環生物、星湖科技等6個公司的年際間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負值,屬于自有資本獲取收益能力和資本運營效益較差的公司。說明生物醫藥上市公司之間、年際之間其資本收益和資本運營效益存在差異,也是其經營風險的體現。
2.3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分析
每股收益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受的企業利潤和承擔的企業虧損,是衡量上市公司獲利能力時最常用和綜合性較強的財務分析指標。每股收益越高,說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2002-2007年我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為0.13元,年際間變化范圍在
-0.06-0.23元之間,公司間變化幅度在
-0.76-1.01元之間;其中上海萊士、雙鷺藥業、華蘭生物、科華生物、萊茵生物、達安基因、天壇生物、誠志股份、交大昂立等9個公司的每股收益高于生物醫藥業平均水平,達到平均每股收益為0.45元,公司間變化范圍在0.13-1.01元之間,年際間變化范圍在0.33-0.47之間。但深本實、北生藥業、銀廣夏、四環藥業、長春高新、四環生物等6個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為負值,星湖科技、北海國發和錢江生化等3個公司的年平均每股收益僅0.02-0.06元,遠低于平均水平。
每股凈資產是上市公司年末凈資產(即股東權益)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2002-2007年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6年平均每股凈資產為2.16元,年際間在1.75-2.57元/股之間波動,公司之間的差異范圍在-3.24-4.23元/股之間。除了深本實和ST銀廣夏的為負值外,其余公司的均為正值,其中雙鷺藥業、交大昂立、華蘭生物等12個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高于生物醫藥行業整體平均值,年際間變化幅度在2.73-4.04元/股之間,公司間差異范圍為2.31-4.23元/股之間。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間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總體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但是生物醫藥公司之間和年際間存在明顯差異,其中50%左右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均比較高,顯示出穩定的高水平發展優勢,其資本經營狀況良好。
2.4我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的市場潛力分析
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與其他行業類上市公司比較,其股票具有更大的市場增長潛力。因為投資者投資股市除了希望獲得眼前的穩定收入外,更多的是期盼企業的高成長性和具有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因此,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特征的生物醫藥類高新技術產業,必將是投資者投資追逐的熱點領域。
(1)生物醫藥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生物技術是當前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的一個熱點,生物醫藥作為生物技術開發應用的前沿之一,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因此,高科技與資本對接,為生物醫藥類企業提供誘人的發展空間。作為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之一,生物醫藥產業既有很高的投資收益和廣闊前景,技術創新活動又充滿風險性。但是風險往往與機遇并存,這也是風險投資的魅力所在。只不過在投入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活動時,企業經營管理者注意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進行風險控制即可盡可能地避免之。
(2)獲利能力與上市公司本身直接相關。從每股收益來看,2002~2007年有67%的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具有獲利能力,50%的公司具有良好的業績,年平均每股收益達到0.45元,明顯高于醫藥行業的年平均每股收益0.23元。其余1/3的上市公司年平均每股收益為負值,盈利能力較差。說明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資本運營好的公司可以獲得明顯高于醫藥行業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對于投資選擇來說這也是風險性的一種體現。
(3)資產負債率較低,凈資產收益率較高。除深本實和銀廣夏兩個公司外,其余16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2006年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1.62%,明顯低于醫藥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0.83%。2002-2007年醫藥行業的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0.64%,而生物醫藥業為3.53%,其中近半數的上市公司更達到了16.83%。可見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醫藥行業上市公司中的突出地位。
綜上所述,約30%-50%的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指標方面明顯高于該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屬于本行業的優勢企業,具有良好的資本運營和獲利能力;除此之外,年際間的差異也是影響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潛力的因素之一。
2.5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優勢分析
2003-2007年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9572.78萬元,是非上市生物醫藥公司的7.04倍;上市公司的年平均利潤為5624.29萬元,是非上市公司的29.73倍。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都比遠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說明生物醫藥類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優越性。
3結語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在資本市場上進行資本運營,為生物醫藥業的產業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融資環境,企業實力不斷增強,業績穩定增長,為各公司上市后實施配股或發行債券創造良好條件。
2002-2007年,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總體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其中約30%-50%的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在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指標方面明顯高于該類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屬于本行業的優勢企業,具有良好的資本運營和獲利能力;除開公司本身因素外,年際間的差異也是影響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潛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生物醫藥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投資者投資追逐的熱點領域。年平均每股收益在公司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資本運營好的公司可以獲得明顯高于醫藥行業平均水平的每股收益。大多數生物醫藥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較低,凈資產收益率較高。因此,我國的生物醫藥企業具有良好的市場潛力。我國生物醫藥上市公司的平均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都比遠比非上市公司的高,充分說明生物醫藥類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200……8[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
2國家發改委.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08[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問題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歷來都是一個重要課題,但在我國各層級教學實踐中取得的實際進展與效果卻始終不那么令人滿意。一方面,社會的急功近利往往誘導學生更關注教育的功利目的性,對科學問題的真正興趣愛好卻被擱置一旁;另一方面,在我國龐大的教師隊伍中,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令人擔憂,且水平層次不齊,教學資源的區域性不均明顯。這無疑在客觀意義上給學術問題意識的培養帶來了不均和困難。在教師自己都形成和具備問題意識的時候,我們何能奢望他(她)們來塑造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基于此,本文以中學物理教學實踐為個案,力圖分析解釋問題意識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性。
一、關于問題意識
關于什么是意識問題,目前尚未達成共識。當總括各界觀點,大致有如下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問題意識指的是學生的一種形態,一種在學習過程中面對難以解決、疑慮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時所持有的一種懷疑、困惑、焦略,進而想辦法去解決的思維狀態,是學生主體對客體問題的積極感知。第二種觀點注重問題意識的哲學向度,認為問題意識其實就是一種尋根究底的追問和批判的精神,是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的那種自由探討、積極思考、敢于提出問題、認識問題的自覺的心理活動。問題意識是對事物好奇、敏感的態度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總結各種觀點,問題意識應包括如主體因素、課題因素、需要因素和動機因素四分方面。主體因素指的是問題意識的持有者,問題意識本身指的就是人的問題意識;客體因素則指的是可能帶來問題的課題世界;需要因素指的是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的認知需求;動機因素指的是主體面對課題世界是所持有的某種心理動機、興趣、愛好等。
二、培養中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懷特海認為興趣是專注和領悟的先決條件。不論你以什么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都可以,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興趣學習就不會真正進步。興趣是刺激學習和成長的必備方式。誠然,興趣不能違背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和根本在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就是在發現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習慣,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的一種對興趣、快樂和自由的體驗。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要求使學生具有創新意識,要求學生能獨立思考,要求學生敢于大膽想象,并規定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目標。其中,“過程與方法”側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步驟,強調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問題是開啟科學之門的鑰匙,也是學科思維的起點。在新課程理念下,中學物理教學的目的除了要教給學生基本物理概念、規律及解題方法外,還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認識物理世界的思維習慣和方法。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既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物理探究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很重要。但在我國傳統觀念下的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始終沒有能夠得到重視,導致學生的問題意識薄弱,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低,學習主動性較差,導致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質疑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得不到提高的結果。因此,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物理問題意識對教學實踐有重要意義。中學學生學習物理課程應該從對復雜多變的物理世界提出問題開始,可以說沒有問題,就不可能激發學生物理學習、思考到的興趣。綜上,中學物理教學應該是問題意識導向型的教學,照本宣科什么時候也不可能成為好的教學模式。
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和培養有助于提高中學生物理思維的能力。思維作為一種高級的認識活動是在對現實世界有感性認識基礎上主動思考的結果,是對現實物理世界深入全面認識的必有之路。換句話說,物理世界的認識、物理問題節有效解決都必須通過人的思維活動來實現,這就是培養中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所在。研究表明,在人的內部條件中“問題情境”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思維總是在一定的問題情境中產生的,思維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現問題既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情境引發問題,明確思維的方向,不但能誘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
三、中學物理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
我國傳統的教學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忽視發現和探究的興趣,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使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了純粹的被動接受、記憶背誦的過程。創造意識是一種重創造的思維習慣,是創造活動的起點和前提。創造意識是創造活動的起點和前提。離開了創造意識,一切創造活動都將無從談起,而創造意識實質上是一種問題意識,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是對問題的一種敏感態度。誠然,問題意識不可能脫離現實世界,問題意識應該是基于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現實世界,任何脫離現實世界和問題的問題意識都是空想。顯然,在物理教學中,及時把握時機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對已有知識的不滿和懷疑,把學生引入“憤”和“悱”的境界,引起他們探索和研究的好奇心,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提高創造能力的關鍵。
問題意識強調學社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自主學習是基于問題意識的學生自主進行學習的過程,是體悟學科知識與教學方法的一種學習方法。該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要體現在學生自覺的確定學習目標,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我調控學習進程,自主評價學習結果等方面。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處理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是否能提出有水平、意義的問題,以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高低都會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直接影響。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自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反而成為妨礙學生發展的阻力,不利于學生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
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可將學生問題意識的行為歸納為:興趣強烈,樂于動手動腦;大膽質疑,勤學好問;打破思維定勢,樂于探究新問題,有創新精神。物理科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物理知識的產生和形成,教與學的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實驗探究的思維習慣和周密的理性思考能力,體現著物理學家嚴謹求實、不懈探索、勇于懷疑、和大膽創新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因此,培養學生的物理問題意識,就是培養學生重視過程和方法意識,培養他們勇于探索、不懈努力、大膽懷疑,具有發散思維、創新精神的科學態度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物理問題意識,也能使學生充分體驗主動獲取物理知識的過程和樂趣,例如觀察、實驗、信息采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科學方法的靈活運用、評價及交流等。通過對物理概念和原理形成過程的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參與意識及運用科學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覺性和能力。同時,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和創新空間,提高多方面能力,使其逐步具有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學習的內在因素。在物理學習中,學生要想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需要有積極的學習態度,而積極的學習態度主要產生于對學習的需要和動機。在物理學習中應該為學生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明確且適當的學習目標,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提高發現問題的機率,也必然帶動學生積極思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獎勵與懲罰是教師常用的強化方式。在獎勵時,由于學生既有各種精神需要,是精神的人,同時也具有各種物質和活動的需要,是物質和活動的人。所以,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機智地考慮多種強化方法,如:口頭表揚、物質獎勵、允許學生參加喜歡的活動、以賞代罰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等,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思維總是在一個假定的正確體系下進行的,這個體系就是人們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和經驗,以及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并把其轉化為能力的過程中形成的思維方式。再者,反思是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學生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維活動,它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
四、結論
在有限的學校教學中,學生不可能學會和掌握所有的知識,教師也不應該報這樣的心態區教學,且書本知識始終跟不上這個世界的變化。因此,通過有限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無限興趣是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的初衷。以便當學生深處陌生世界時不至于束手無策。中學物理教學實踐表明,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淺談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幾點認識。論文認為,問題意識的培養是中學生物理教學中的重點之重點,而興趣愛好的培養,亦即興趣愛好導向型是培養問題意識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衛.芻議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09(3).
[2]楊健.關于初中生物理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9).
[3] 王俊超.淺談物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育戰線.
1.引言
翻譯雜交釋放(Hybrid-Release Translation , HRT)技術和翻譯雜交捕獲(Hybrid-ARrest Translation , HART)技術,是鑒定克隆基因翻譯產物的有效方法。兩種方法都利用純化的mRNA通過無細胞翻譯系統(cell-free translationsystem)直接合成蛋白質。細胞裂解物,可以來自于發芽的小麥種子中,或者來自于兔網狀細胞,都具有很強的合成蛋白的能力,含有蛋白質合成所必需的核糖體,tRNA和其他蛋白質合成所必需的分子。然后加入mRNA和必需的20種氨基酸,其中Met是35S標記的。mRNA被轉錄成放射性蛋白質的混合物,可以通過電泳分離,自顯影顯示出來。每一條帶都代表mRNA所翻譯的一種蛋白。
當有cDNA克隆存在時HRT和HART可以非常好的工作。在HRT中,首先將cDNA變性,結合到纖維素膜上或者尼龍膜上,加入mRNA樣品,能與cDNA雜交的特異mRNA保留在膜上,除去未結合的分子后,可以收集mRNA并加到細胞外系統中生物論文,這樣將產生cDNA編碼的特異的蛋白質。
HART的不同點在于,HART并不除去未雜交的分子,而是將整個膜轉入細胞外系統,雜交的mRNA不能直接翻譯,所以除此之外,所有的mRNA都翻譯。翻譯產物中缺失的蛋白可以進行鑒定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
2. 無細胞翻譯系統(Cell-Free Translation System)
實驗室中常用的無細胞翻譯系統是麥芽胚(germinating wheat seeds)提取物和兔網織紅細胞(rabbit reticulocyte cell)提取物,也有使用非洲爪蟾(Xenopus laeuis)卵母細胞體系的[1]。無細胞翻譯系統主要含有:
(1)核糖體;
(2)tRNA;
(3)20種氨基酸,其中一種帶有放射性標記(實驗室中也經常使用35S-甲硫氨酸<35S-methionine>),供放射自顯影檢測之用;
(4)控制蛋白質合成的相關因子。
無細胞翻譯系統主要有如下3點優越性:
(1)在無細胞翻譯系統中,蛋白質合成的活性極高。
無細胞翻譯系統就是一種人工制造的蛋白質“合成機器”, 其功能就是專門進行蛋白質的合成。相對于傳統的宿主菌翻譯系統而言,無細胞翻譯系統不用考慮宿主菌本身的生活能力,只需大量合成目的蛋白質即可,效率極高[2];
(2)專一性地翻譯目的基因的序列。
與(1)相同,無細胞翻譯系統不受到宿主菌的干擾。假設一重組子X,如果加入到無細胞翻譯系統中,則該系統只翻譯重組子上有限的核酸序列,便于對目的基因及其表達產物進行分析。相反,如果將重組子X導入某一受體細胞,則表達產物將包括重組子與宿主細胞兩方面的蛋白質,且后者將占絕大多數,給分析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3)加入了放射性標記的氨基酸,有利于對翻譯產物進行檢測;
作為基因工程研究的重要手段,無細胞翻譯系統的主要功能就是定向地合成所需蛋白質,并對其進行檢測。常在系統的氨基酸底物中添加一種帶有放射性標記的氨基酸,或者使用35S-甲硫氨酸(35S-methionine),便于翻譯后的檢測工作[3]。
3.HRT和HART
HRT和HART的技術思想是相同的,核心內容都是以目的基因的mRNA為操作對象,用放射自顯影的方法檢測其表達產物的有無,而其中的關鍵步驟,就是以目的基因為模板,獲得該基因的cDNA生物論文,在雜交檢測中作為探針使用。
在HRT中,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之后,將進行如下操作:
(1)將連接后的重組子加入到無細胞翻譯系統中,進行轉錄、表達,提取mRNA;
(2)從提取的mRNA中取出一部分,以目的基因為模板設計引物、以 mRNA為底物進行RT-PCR,獲得目的基因的cDNA;
(3)將cDNA固定在硝酸纖維素(nitrocellulose)或尼龍(nylon)膜上,作為雜交探針之用;
(4)將余下的RNA與上述cDNA混合、溫育,然后進行非特異性的洗脫,即通過控制洗脫反應的條件,將那些不與cDNA發生特異性雜交的RNA分子洗脫掉;
(5)轉變洗脫條件,進行特異性的洗脫;如果有mRNA分子與cDNA發生特異性的結合,則此mRNA將在這一步驟中被洗脫下來,并且此mRNA就是目的基因的轉錄產物;
(6)收集洗脫產物,加入到無細胞翻譯系統中,通過蛋白質電泳和放射自顯影(autoradiography)檢測表達產物。
顯而易見,由于使用了無細胞翻譯系統,去除了大量的、與檢測實驗無關的mRNA分子,所以HRT的實驗結果只有兩個:
(1)只有一條放射性條帶,即目的基因的最終表達產物。此結果表明:目的基因與載體成功連接并轉化、能夠在宿主菌中順利表達;
(2)沒有任何放射信號,檢測結果為空背景。此結果表明:目的基因可能與載體成功地連接并轉化,但不能順利地表達。
而對于HART而言,該方法中只有一點與HRT不同:在HRT中,最終要對目的基因的表達產物進行檢測;而在HART中,則是要對目的基因表達產物之外的蛋白質進行檢測,具體步驟為:
(1)將連接后的重組子加入到無細胞翻譯系統中,進行轉錄、表達,提取mRNA;
(2)從提取的RNA中取出一部分,以目的基因為模板設計引物、以RNA為底物進行RT-PCR,獲得目的基因的cDNA;
(3)余下的RNA再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與上述cDNA探針雜交,進行非特異性的洗脫生物論文,并將洗脫產物回收,而棄去與cDNA探針發生特異性雜交的mRNA。換言之,洗脫產物中已經特異性地去除了由目的基因轉錄的mRNA。將洗脫產物加入到無細胞翻譯系統中進行表達,用蛋白質電泳和放射自顯影技術檢測其表達結果,記作結果-1;
(4)如(4)中所述,RNA分成兩部分之后,一部分用于雜交。與此同時,將另一部分RNA直接加入到無細胞翻譯系統中進行表達,用蛋白質電泳和放射自顯影技術檢測其表達結果,記作結果-2。
(5)結果-1和結果-2進行匹配,分析目的基因的轉化情況。
同樣,由于使用了無細胞表達系統,被檢測的蛋白質種類少,僅限于載體所承載的表達信息,便于分析結果。結果-1和結果-2的比較,可以出現兩種情況:
(1)結果-1僅僅比結果-2多一個條帶,說明此條帶就是目的基因的翻譯產物,則可以推斷轉化實驗是成功的;
(2)結果-1和結果-2完全相同,則至少說明目的基因不能順利表達,轉化實驗不成功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
以上是對HRT和HART總體技術思想的闡述。不難看出,HRT和HART的核心思想是完全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實現這一思想的具體方式[2]。在HRT中,是直接對目的基因的表達產物進行檢測;而在HART中,則是對目的基因表達產物之外的蛋白質進行檢測。圖-1概括了兩種方法的流程。從圖中可以看出,HRT和HART的結果是互補的、互為“陽性”和“陰性”的。
4. 使用HRT和HART方法的相關問題
HRT和HART技術是在蛋白質水平檢測重組子陽性克隆的方法,由于這兩種技術的檢測對象是目的基因的最終表達產物,故比起常見的藍白篩選、PCR等基因水平檢測技術而言,更直觀、更嚴謹、更有說服力[1]。但是,從基因工程整體操作流程上看,對于重組子的檢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研究人員不可能將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檢測工作中。而從上述對于HRT和HART操作步驟的介紹來看,作為檢測手段生物論文,兩種方法都過于繁瑣,特別是頻繁涉及對mRNA的操作,要特別注意對mRNA降解的預防,實驗條件比較嚴格。
另外,雖然HRT和HART檢測的是表達產物,在這一點上確實比藍白篩選、PCR等基因水平檢測技術更具有優越性,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研究人員完全可以利用Southern雜交、Northern雜交以及Western雜交等分子雜交手段,在基因工程操作的最后一步——重組子的表達階段對蛋白質產物進行專門的檢測。而在實際工作中,配合藍白篩選、PCR等方法來使用,HRT和HART技術使檢測結果更加可信,達到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果。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近來又在DNA水平檢測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HCII第二代雜交檢測方法的問世,無疑是對雜交檢測方法的靈敏度的改善【4】。除此之外,檢測基因表達產物的方法還有cDNA微距陣雜交技術【5】,磁珠捕獲技術【6】,,多重核酸擴增熒光技術【7】,應用反向斑點雜交技術【8】等。
參考文獻:
[1]邱澤生主編.基因工程.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125-128;
[2]T.A. Brown. Gene Cloning and DNA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n.4th edition. US:Blackwell Science Ltd , 2002, 235-236;
[3]吳乃虎編著.基因工程原理.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382-384;
[4]王秋偉,虞斌,許培箴.HPV DNA HCII檢測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應用. 山東醫藥,2009,44-45
[5]胡吉,王宣春,沈燁.采用cDNA 微陣列雜交技術對垂體瘤基因表達譜的研究.復旦學報,2005,565-569
[6]王卉放,許化溪.磁珠捕獲技術在定量液相雜交中的應用.江蘇大學學報(醫學版)2003,285-288
[7]李晴,烏蘭娜等.多重核酸擴增熒光檢測技術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效果評價.中國腫瘤,2009,315-318
2007年,我國中成藥進出口貿易達到3億美元,但出口和進口各為1.5億美元。作為擁有幾千年中藥文化的大國,相對于中藥材的大量出口,我國中成藥的凈出口居然為零,實在令人驚愕。我國中藥產品難以走出國門的原因眾多,專家學者提出的應對策略也多種多樣,但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中藥文化傳播在中藥產品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西藥文化差異概述
中藥產品國際化過程是一種跨文化的經濟活動,不同國家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多數受其本國文化的影響。中國有句古話:“人境而問禁,人國而問俗,人門而問諱。”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中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之前了解文化差異的重要性。
中西藥是在各自不同的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因此它們之間的差異很大。
首先,我們現在服用的中藥,無論是中成藥還是醫生開的湯劑,絕大部分都是復方,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千百個化學成分,而一個化學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這些因素合起來的作用機制十分復雜。若以單一化學成分來說明某一中藥的功效,無論是單味還是復方,十分困難。而西藥則由單一的或有限的幾個化合物單體組成,對于藥物的有效成分要求一清二楚。因此,中藥趨向于經驗治病,而西藥則更注重相關數據和實驗的支持。
其次,中醫藥從整體上看問題,重宏觀,重歸納,辯證論治。這主要表現在中藥“標本兼治”上。中藥文化中的治病不僅僅只是消除病癥,更多時候重視的是人體的整體調理和平衡,如果陰陽、五行等方面失去了平衡的話就會導致人體各種疾病的產生。相對于中藥來說,西藥則著手于消除眼見和實在發生病變的人體部位的疾病,具有相當高的選擇性和轉移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西藥善于“治標”,因為只是治標,因此西藥的療程相對中藥來說比較快。
再次,從哲學體系上說,中醫藥奉行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樸素辯證唯物論,而西醫藥則是機械唯物論。如果說西醫西藥是西方人長期以來的哲學和實踐的技術產物的話,那么,中醫中藥則是中國人長期以來的傳統人學的對外仿生思維和實踐的技術產物。
最后,中醫藥講究藥食同源,而西醫藥學則將藥食截然分開。中醫藥學認為人體不平衡即為病,而西醫藥僅承認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的改變才是病。中藥用以調理人體平衡,而西藥用于改變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標。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已經明確中西藥各自蘊含的文化,那么中藥文化究竟有何優勢呢?
一是深厚的歷史背景。中藥從起源到如今,有著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背景。從夏商西周形成雛形,到秦漢、隋唐,兩宋、明清達到發展,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且并未曾中斷。這樣的醫藥文化及文明,是世界醫學史上罕見的。中國傳統醫藥學有著強有力的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經過了與近代醫藥文化的撞擊、對抗到結合,也注意從國外先進文化中吸取營養,遂出現了中西匯通合纂的探索。
二是中醫以整體恒動觀為指導,把“人”、“病”、“癥”統一起來;把生物、心理、社會統一起來,這一思想帶有方向性意義。近年來,多學科研究的發展越來越深刻地揭示出中醫整體恒動觀的科學實質,認為中醫學含有整體性、相關性、有序性、動態性等原則。
二、中西藥文化差異及文化傳播對中藥產品國際化的影響
為何中藥在國外屢遇紅燈?除了中藥本身存在標準缺乏而導致魚龍混雜問題外,近年來的重要原因是西方對中藥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和沖突,對中藥產品國際化影響很大。
首先,中藥和中醫一樣,都有著極其濃厚的中國傳統特色和深厚文化,如中醫中就有經絡和穴道,而中藥中就有著“毒藥非毒,只要用法用量合理”等說法。這些都是用現代西方科學無法解釋的問題。因為東西方文化不同,中藥文化中就蘊含有一定程度的東方宗教文化,多少帶有點神秘色彩,但西方文化則注重實證,以可見得到的東西和實驗為準。比如經絡、穴道、毒藥能人藥等等,用西方藥學觀點而言,是根本看不見也行不通的。因此從一開始,西方人就帶著“巫醫巫藥”的有色眼鏡來看待中藥,多數外國人認為中醫藥是一種很玄妙并不能用科學解釋的東西。
其次,中西藥質量標準之間的分歧是中藥進人國際市場障礙之一。西方的藥品標準都是針對西藥的,成分是什么、含量是多少、發生作用的機理是怎樣的,都要求有清楚的數據顯示,這是因為西藥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證、重視實驗和數據。但這些要求對中藥來說卻很難實現,我國一直采用的是傳統的中醫藥方法,主要靠控制品種來源、產地、生長年期、采收加工、炮制、貯存以及外觀和一些簡單理化鑒定對中藥材進行質量評估。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是質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不同國家因其醫藥文化的不同而制定了不同的藥物質量標準,我國中藥產品因為達不到標準而被拒之門外的事情屢見不鮮。
最后,中西藥文化的差異在解說藥物成分方面也造成了不利影響。西藥受西藥文化注重實證與分析的影響,講究藥物有效成分,對于藥物中的有效成分一定要有準確的數據說明或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來證明,這些在西藥說明書上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而中藥講究的是藥物與藥物之間的配伍和藥物的炮制,一種中藥往往含有千百個化學成分,而一個化學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這些因素合起來的作用機制十分復雜。若以單一化學成分來說明某一中藥的功效,無論是單味還是復方,顯然是不合理的,大多數中藥的藥性、功效及藥理作用,并不能以單體化學成分所代表。如廣東著名的地道藥何首烏,生何首烏本身含有蕙釀類成分,長期濫服確實對肝腎功能有一定損傷,但我國通過選用其塊根,用黑豆汁反復燉蒸,經過炮制,其有毒成分已被去除,成為“制首烏”,能補腎固肝、益精烏須,是一種滋補良藥。但這些很難向外國消費者說清楚,并得到他們的認同。
從中藥產品出口的角度看,得不到消費者認同的中藥產品很難走出國門,因此中西藥文化差異帶給中藥對外貿易的影響是極為嚴重的。
在了解文化差異對中藥產品國際化影響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探討文化傳播的積極作用:
廣東中藥出口的一大特點是出口市場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國和東盟等國家和地區。2007年上半年對上述4個國家和地區合計出口5787.8萬美元,占廣東中藥出口總值的85.8%;其中,對香港出口4139.2萬美元,增長34.3%,占出口總值的61.3%。為什么廣東中藥出口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香港等地區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東南亞各國和香港受我國中藥文化影響較深,尤其是香港與廣東一衣帶水,文化同源。香港民眾對中藥的認知與接受程度絲毫不比廣東人差。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醫藥文化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漢藥在這些國家深受歡迎。
由此可見,中藥文化對中藥產品的對外貿易來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一個國家的民眾接受了中藥文化,那么就等同于接受了中藥產品,這樣中藥產品進人該國家便不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對外貿易是跨越文化、種族、國界的經濟活動,各國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由需求決定的,需求是受文化背景制約的。對于中藥這一特殊商品來說,因其蘊含著豐富深厚的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內涵,因此在讓國外消費者接受中藥之前,首先要讓他們接受中藥文化。換句話說,實現中藥產品國際化,中藥文化首先要國際化。這就需要跨越文化障礙,加強中藥文化的對外交流和傳播。只有通過文化傳播,不斷地增進文化認同,促進相互理解,才能消除文化差異帶給中藥產品國際化的消極影響。
三、我國中藥文化對外傳播的現狀及問題
1.我國中藥文化的傳播現狀
從古自今,我國的中藥文化傳播一直沒有停止過,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第一,我國各級政府積極參與中藥文化的傳播活動。比如,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衛生部、科技部2006年7月17日了《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規劃綱要》,該計劃包括6項優先領域和重點內容,其中的第五項內容是“推進中醫藥知識的傳播”。2006年1月,廣東省率先在全國提出“建設中醫藥強省”,2006年3月制定了廣東省中醫藥發展“十一五”規劃,其中第五項任務是“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這為廣東省的中藥文化傳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中藥文化傳播中學術機構和團體(包括大學)的作用明顯。比如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宣傳中醫藥特色與優勢,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廣州中醫藥大學多次派專家參加東南亞地區的亞細安中醫藥大會,并于1989年發起成立了穗臺港澳中醫中藥界聯誼會,是把廣州、澳門、香港、臺灣的中醫藥界人聯系起來的學術團體。
第三,中藥文化傳播的主渠道是書籍、刊物、媒體。明代的偉大醫藥學家李時珍編成的《本草綱目》1596年首次刊行,17世紀初就流傳中外,曾經多次刻印并被譯成多種文字,對世界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現存最早的中醫藥期刊,是民國11年(1920年)由廣東贊育醫社出版的《贊育月刊》。1955年創刊的《中國中藥雜志》則是我國現存創刊最早的中藥學術性刊物,該刊物與其它學術期刊在傳播現代中藥學術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中國中醫藥報》等報刊、《時珍國醫國藥》等網站則實時傳播現代中藥文化的最新進展和變化。
第四,中藥企業在中藥文化傳播中發揮獨特的作用。我國眾多的中藥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無論是產品廣告的國際宣傳、還是國內外企業的合資合作,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中藥文化在國際間的傳播。企業內部的文化建設也有利于中藥文化的有效傳播,比如廣州的“陳李濟藥廠中藥歷史博物館”和廣州白云山和黃中藥公司的“神農草堂”等等。
第五,中藥文化傳播中的中外民間交流源遠流長。日本、韓國、東南亞各國和香港的醫藥文化與中國傳統的中醫藥文化有著極其深厚的淵源,中藥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很受歡迎。
2.我國中藥文化傳播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中藥文化傳播的重視程度不夠。在發展我國中藥產業問題上,理論界和實際部門的討論大多從中藥產品的技術、質量和標準上做文章,或從綠色貿易壁壘人手,還有的是從中藥產品的現代化、國際化角度討論問題。但唯獨中藥文化傳播問題鮮有人提起,就算是提及,也是在文章中草草帶過,沒有深人的研究。
第二,中藥文化傳播過程中欠缺中西藥文化的結合。中藥是我國的國粹,中國人相信中藥是因為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相反,外國消費者、尤其是西方消費者很難接受中藥,因為他們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我們應該在中西藥文化中尋找共同點,或合理地彌合它們的差異。一味地對外宣傳中藥的優勢和西藥的劣勢,只會使國外消費者對中藥更加反感。
第三,中藥文化傳播過程中缺乏具有影響力的中藥品牌。產品的品牌對消費者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因為品牌不僅包含產品的質量和服務,還包括產品的文化內涵,好的中藥品牌會在中藥文化傳播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的中藥老字號必須重視塑造強有力的產品品牌,形成具有影響力的中藥文化傳播氛圍,加速我國中藥產品的國際化進程。
第四,中藥文化傳播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標準障礙。由于中西文化差異,西方國家要求對中藥的藥理藥性有精確和可信度高的藥理藥性報告,而目前我國大多數中藥企業達不到這一要求。目前我國中藥包含植物、動物、礦物等多種成分,企業很難提交精確的藥檢報告通過歐美等國的審核,進而導致中藥不能作為藥品進人國際市場并合法銷售。
四、推進中藥文化傳播、加快中藥產品國際化的十大措施
1.
提高對中藥文化傳播、中藥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是推進中藥文化傳播的首要措施。目前,專家學者、政府部門、企業單位等等都沒有認識到中藥文化傳播對中藥產品國際化的重要作用。如果說中藥產品國際化需要軟硬兩種條件的話,那么中藥文化的海外傳播就是中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軟條件,缺少這一條件支撐的硬條件本身(如產品質量、成分確定、療效穩定、產品成本等等)很難有所作為。
2.發揮中藥自身優勢,強化中藥文化建設,擴大中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中藥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除了治病之外,還能起到保健和養生的功效,這與國際上刮起的草藥保健熱不謀而合。既然如此,何不借此機遇強化中藥文化建設呢?我們應該以中藥文化為載體,結合中藥的特點和優勢,挖掘中藥幾千年來的文化精髓,培育國際知名中藥品牌,不斷地傳播和演繹中藥文化,為中藥產品國際化鋪路搭橋。
3.組織中藥和語言學科領域的專家聯合攻關,消除中藥文化傳播的語言障礙。語言是彼此溝通的橋梁,中藥有很多專業名詞如陰陽平衡、歸經等等較難理解。如何用外文通俗易懂地闡釋中藥文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對此,可以組織中醫藥專家學者統一進行整理、編寫,然后再讓研究外文的專家們來翻譯,英譯名的選擇應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上強調規范、通俗,適合西方思維習慣,以便于交流。
4.合理利用傳媒力最傳播中藥文化。在利用各種媒介(圖書、報刊、雜志、廣播、影視、網絡等)傳播中藥文化時,要注重適度、合理、可信的原則,做好受眾定位、受眾調查和市場預測,了解目標人群的需求,合理使用中外文,力爭中藥文化進人西方主流社會。比如對名藥、名方、名醫、成功的治療病例進行系列介紹等等。
5.建立、發展和完善我國的中醫藥文化信息網,借助網絡技術大力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中藥文化。傳統文化大多處于封閉狀態而獨立發展起來,與外界文化信息較少交流。而有生命力的文化應該是開放的文化。當今互聯網已成為“第四媒體”。作為開放性的媒體,它使全球成為一個共時性的超越國界的整體,網絡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面對的是整個世界。
6.積極發揮政府部門在中藥文化傳播中的主導作用。首先,政府主管部門對中藥文化傳播工作要進行總體的策劃、組織和安排。其次,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利用一切機會向各國政府有關機構宣傳介紹我國的中藥管理、生產、中醫考核等各種制度以及各種標準。再次,建立中外政府相關部門定期會話、交流、協商機制。最后,政府還可以成立專項基金,借助國內外的捐助,加速中藥文化的對外傳播。
7.積極開展中藥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推進中藥文化對外傳播。廣泛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共同開發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宣傳我國中藥傳統理論,普及中藥知識,為中藥走向國際市場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也可借鑒國外藥物研究成功經驗,掌握國際社會對天然藥物的規定和要求及發展變化趨勢,進一步豐富中藥文化的科技含量。
8.聯手港澳,構建中藥文化傳播平臺。廣東、香港、澳門一衣帶水,文化同源。廣東與香港不僅在血緣上、歷史文化上有較深的淵源,而且改革開放以來形成了“前店后廠”的經濟合作格局,經濟上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為兩地在更深層次上的中藥文化傳播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香港是國際金融、會議、展覽、旅游中心,市場體系健全,法治完善,資訊發達,經濟國際化程度高且熟悉西方文化,為中藥文化的對外傳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500年來,西醫藥學隨著化學、光電工業、生物學、計算機和相關學科技術的進步,而迅速發展。16世紀開始從人體解剖學進入器官病理探究,17世紀從發現血液循環進入全身生理學探究,18世紀開始實驗探究,19世紀開始細胞學、微生物學、遺傳學探究,20世紀開始基因、分子醫藥學的探究。西醫藥學建立了流行病學、免疫學、基因圖譜和基因工程、研制磺胺類、抗生素類、阿斯匹林等化學分子藥物和疫苗、旦白質、DNA、單克隆抗體等生物技術藥物,首先為人類消滅和預防烈性傳染病作出革命性貢獻,并建立了基因—分子醫藥學的先進理論。西醫學不僅深入探究生命物質的微觀世界,而且也廣泛探究產生和影響生命物質的宏觀世界,即從細胞、基因、分子等體內物質到社會、地球、大宇宙等體外環境,從神經、體液、器官等結構到生理、心理、活動等功能,從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體傳染到流行病學、免疫學、藥物學等診療,從流行病學、臨床學、實驗學、化驗學、影像學、解剖學、病理學等多學科揭示人類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機、體征、癥狀,到為人類醫學史上建立了科學的診斷學理論和針對病因病位的治療學理論。在治療學方面,除了采用藥物和手術治療之外,還開展了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納米藥械的等多種治療手段。現在正在探究基因組學、基因圖譜、蛋白質圖譜,應用基因工程,優化遺傳基因,消滅遺傳疾病,研制基因一分子可控藥物,修復病損基因和消除人體毒害物,從根本上改善人類的遺傳學、保健學和治療學作出第二次醫學革命大突破。
二、回顧中醫學和中藥學的發展史
中醫藥學是在一個國土最大、氣溫帶最廣、人口最多、天然藥源最豐富、應用天然藥物防治疾病經驗最豐富的中國,逐漸創立和發展的最優秀傳統(人類)醫藥學。歷經數千年,經過廣大人民群眾和專業醫藥人員不斷采集、治療、體驗和總結,終于在公元前221-220年秦漢時期就出現了30余種本草書目,記載了各藥采收、應用、食禁、配伍、炮制、性味等等內容,到公元1552-1558年由世界四大科學家之一的李時珍編寫出200萬字的“本草綱目”巨著,收藥1892種,繪圖1109種,附方11000多首,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成就大成,對世界醫藥學發展作出卓越貢獻。最近20多年來,中藥學發展迅猛,建立藥物實驗探究,將藥物探究提高到分子水平的物質結構及生物活性的探究,編寫了一系列“中藥系統工程體系”的巨著,總結了前人和當代中藥學科研和臨床實踐的成就。也在公元前2世紀秦漢防時期我國就有了中醫學首部著作—“內經”,記載了望、聞、問、切四診,“治末病”的預、確立“辯證求因,審因論治”;同一時期也出現了以扁鵲為代表的偉大醫學家,總結了以“內經”為代表的診療理論。公元141-1746年,先后由張仲景、華佗、孫思邈、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李時珍、葉天士為代表的中醫藥學家不斷繼續和創新,分科分病分藥越來越專業。另外,針灸學也由戰國時期著書“靈樞”,至晉代皇甫謐繼著“甲乙經”,以后迅速發展到國內外。古代中醫學堅持“天人一體”、“五臟一體”、“形氣神一體”的科學整體觀念和“全身審機論治”的綜合病機診療,以及重視“治末病”和“病后調理”的防病保健理論,已成為現代醫學模式即人類醫學模式的奠基理論。這是繼中草藥理論之后中醫學科學理論對世界醫學科學理論的又一偉大貢獻。其中有關陰陽平衡的理論,要求人體營養素需耗均衡、心態平衡、動靜平衡、維持食用物和環境清潔衛生的生態平衡,已成為當今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的“四大平衡”科學理論。這是中醫學對世界人類保健學的偉大貢獻。
中醫藥在臨床實踐上,對于產生現代人類死亡主因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摘要:如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Ⅱ期糖尿病、重型乙肝、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腎炎等難治病,采用針對多病因多病變的中醫中藥綜合治療,均優于西醫西藥的單病因療效。這是中醫學對多病因慢性病的診療優勢。在診療學方面中西藥學的主要區別是摘要:
中醫學著重探究來自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的多病因物質的綜合功能和人體被損害系統組織的綜合病機,以及為消除這種病機而采用具備多療效的中藥復方及配合生活飲食心理氣功針灸等作全身綜合治療——這是中醫藥學更符合現代醫學模式的優勢,但也有缺乏針對單病因單病種特效治療(如病毒性細菌性傳染病)的優勢。
西醫學著重探究一種致病物質的最小病因物質的結構和人體被損害器官或組織的最小病理物質結構,以及為消除病因和修復病損器官而采用具有單一非凡療效的西醫分子藥物治療或手術等作局部病損組織治療——這是西醫精通生物醫學的優勢,但也缺乏針對多病因多損害疾病的綜合治療(如上述多病因的慢性病)的優勢。
若將人體比作森林,中醫西醫比作園丁,那么中醫就是在天空中守護、西醫就是在森林里守護的園丁,一個看得遠,一個看得細。若加現代化信息網聯系,兩者不同崗位的功能就會得到互補。建立中西醫互補的“中西醫結合”新醫學,將是在更大范圍內研用中西醫現代科技成果,更符合現代醫學模式。這也是現代中國醫學對世界醫學的另一貢獻。
以人為本的醫藥學,需要中西醫藥學優勢互補,實行20世紀50年代由和提出的“中西醫結合”方針。實踐已經證實,實行中西醫結合之后,中醫藥又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20世紀80年代實行開放改革之后,更有利學習和引進西醫學的先進科研成果和先進診療技術,以及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制藥設備,建立了基礎實驗基地和臨床實驗基地,編寫了中藥系列工程體系專著,出版了大量具有中西醫藥學水平的巨著。近五年來,還創新了不少超過西醫西藥療效的新型方藥摘要:如摘要:聯用“三參化瘀湯”和“拔毒攻堅散”,在治療93例各期胃癌,治愈率可達34%,應用“胃徵散”方藥治療41例胃癌,5-7年以上生存率可達51%,“健脾化結湯”治療5例胃癌,治愈率可達20%。有的科研單位研制了糖血寧、壓旨康、心欣舒、腦塞安等新型中成藥,可治愈Ⅱ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等難治病,有的中藥廠研制便于攜帶和服用的速效救心丸和丹參滴丸等小型中成藥也很受患者歡迎。有了先進的中醫中藥參加WTO競爭,我們就有機會占領較大的國際市場。
三、我國中醫的現有地位和我國中藥的現有市場
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后,加強了和世界各國交往,中醫藥在世界地位逐年上升,首先在華人集居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越南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受到歡迎和重視。他們有的在政府部門設立傳統醫藥管理機構,有的開辦中醫院校,學習中醫專業課程,有的將中藥作為藥品,答應列入醫療保險使用。但在歐美國家盡管中醫中藥有越來越多的群眾需求,但僅當作“補償療法”或“輔助療法”,不被列入醫療保險范疇。
中藥和中醫的地位是相輔相助的,中醫未被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承認之前,中藥的銷售也是極有限的。2000年我國中藥年出口額僅占國際傳統藥物市場的2%,占世界藥物市場0.18%,按金額年出口額僅有幾個億美元,直到2003年才提高到7億美元,出口中藥材約占75%,中成藥僅占25%。世界中藥市場,90%以上已被日本、韓國、德國等占領,國內市場也被外國占領1/5,因為他們中成藥產品符合國際GMP標準。
四、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策略探索
我國是建立世界傳統醫藥學最先進的國家,也是世界中藥材生產量最大的國家,為何會變成中成藥市場最小的國家?隨著我國人世后大幅度降低進口“洋中藥”關稅,國內“洋中藥”市場還會繼續增大,中成藥將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是摘要:由于西藥(即化學合成藥)研制成本高、毒付功能大,天然植物藥價低、多無毒付功能,所以近幾年來歐美各國植物藥銷售量呈年均8%-15%的增長率遞增,現在日、韓和歐美俄各國都在加緊投資探究和開發天然植物藥。日本向我國購買廉價中藥材,搜集我國中藥情報,投入3萬多名科技人員,設立12個科研機制,建立200多個中藥廠,實施GMP標準,生產像救心丹和柴苓湯這樣高效、平安又便用的全球通產品,打入世界各國市場,使日本的中藥生產規模、水平和出口數量,均居世界前列!其次是韓國和西德,也像日本一樣,大量研制“洋中藥”投入國外市場。韓國的高麗參、德國的銀杏葉制劑、新加坡的紅花油、香港的洋參丸、美國的仙妮蕾德等等外國洋中藥產品,年均進口額均超過我國中成藥出口額!使我國中醫藥面臨全方位挑戰。我國目前科研機構170余所,符合GMP標準的工廠車間僅有100多個,中成藥產業人員僅有20多萬,其中專業技術人才僅占2萬多人,投入高科技產品的科研資金嚴重不足,符合國際GMP標準的優質產品極少,包裝又差,加上醫古文和中醫藥術語缺乏規范譯法,這些不利因素均會削弱中藥的國際競爭力。
中醫中藥如何走向世界?筆者認為除了依靠增進政府間合作、國際間學術交流、在國外創辦中醫藥院校、設立中醫院、廣泛宣傳介紹中醫藥優點,提高中醫藥在國外知名度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中醫藥學理論現代化,包括科研、教學、臨床、栽培中藥、研制中成藥均要實現現代化,非凡是中藥材栽培和生產,均要按GAP標準,實現產業化和國際化。中醫藥走向世界的主要策略有摘要:
(一)建立現代化中醫學。我們按照“天人一體”、“五臟一體”、“形氣神一體”和“陰陽平衡”理論建立的古代中醫學理論,基本上已符合“生物——心理——社會”現代醫學模式的理論。西醫學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理論,還只能劃在生物醫學理論小圈內,但它在這個小圈內,依靠先進的化學、光電學、機械學、計算機學等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支持,已對人體細胞里面的生命物質和損害人體組織的各種病因物質,以及消除這些病因的特效藥物,都進行了深層次的全面探究。在生物醫學的理論和技術,中醫學是遠遠落后于西醫學的,在利用中藥研制分子特效藥物方面,中醫藥幾乎空白。故此,要實現中醫藥學理論現代化,首先要認真學習和彌補這方面不足,學習和應用西醫藥學先進的理論和先進的技術,其次還要不斷繼續發展中醫藥學獨特又先進的理論和技術,才能創立起更先進的現代中醫學理論。例如既用西醫學病毒病因及其損害部位診斷感冒、肝炎的疾病,又用中醫學寒熱、陰黃、陽黃等證候,區別病機,更有利于治療。
還有對早期無癥狀的腫瘤和許多慢性疾病,由于采用中醫師手目口耳四診感覺不到,應采用西醫先進儀器檢測,或借助循證醫學診斷,或計算機仿真診斷更能避免醫生主觀差錯。中醫術語要盡量改為清楚、易懂,能和西醫術語統一的盡量統一,不能統一的要保留。如中醫取名功能系統的“腎”,就不能和西醫器官組織的“腎”等同。還有中醫理論,一定要用牽強數字,如“陰陽”加五行、“臟”加五、“腑”加六等等,使本來科學的辯證唯物論變成形而上學的機械論,限制全面客觀地反映物質運動規律,應盡量擯棄。中醫不以一種病因和體內一種病損物質的結構診斷疾病,而以系統功能、全身病機診斷疾病,故此,應將“辯證論治”改為“審機論治”更科學。只有以“審機論治”定義,才能代表和闡明中醫學的診療本質,才能將以“病機”(人體反映疾病本質的病理機能狀態)診療疾病的中醫和以“病因”(導致疾病的物質)診療疾病的西醫,清楚地區別開來。“審機論治”和“天人一體”、“形氣神一體”的人類醫學模式相適應。現代人類醫學模式是中醫學特有的首創的整體觀念的醫學模式。中醫藥現代化,不僅需要保持和發展自己先進的科學理論學說,而且還需要吸收借鑒西醫藥微觀實驗科學的成果和先進技術,應用國際通行的術語、規則和方式,才能保持自己特優,融入世界共同市場。
(二)建立現代化中藥學。在中藥學方面,不僅要重視對單味中藥的探究,更要重視對中藥復方的探究,因為中藥復方是集中醫藥學辨證施治的精華和武器,是治療多病因非傳染性慢性病的最有效方藥,也是我們參和WTO競爭的主要產品,所以我們要在中醫中藥理論指導下,對中藥復方進行多指標、多學科的綜合探究。既要根據前輩醫藥學家從臨床上對單味中藥和中藥復方所作的功效、性能、歸經、配伍、用量、毒性、禁忌等記載,又要再通過基礎實驗和臨床實驗的手段,驗證復方和單味藥的藥理或其中某種化學成分的藥理,從分子水平上分析單味藥所含的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提高中藥配方質量。中藥寒、熱、溫、涼之性,究竟是由哪些化合物產生?活血化瘀類中藥,含有哪些共同化學成分?尋找出和中藥功效、性味相對應的化學成分,并用現代科學語言表述中藥學基本理論,建立現代中藥學。
(三)研制高效、平安、穩定、可控、便用、低成本、符合GMP國際標準的優質中成藥。只有創立達到或超過現代醫藥學理論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中醫藥理論,才能快速推進中醫藥理論步入21世紀的世界大門;只有研制超過現代西藥和傳統中藥療效水平的中成藥產品,才能快速占領21世紀的世界中藥市場。該如何研制超過現代西藥和傳統中藥療效的新型中成藥產品?筆者認為可利用以下捷徑和辦法摘要:
1、要了解和把握單味中藥和復方中藥具有以下十種藥理特性,避免研制新藥走彎路摘要:(1)單味中藥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和多種藥效功能。如人參皂甙Rg1對中樞神經起興奮功能,人參皂甙Rb1起鎮靜功能,人參三醇型皂甙會增強心肌收縮功能,二醇型皂甙起擴張血管功能。(2)單味中藥有雙向調節功能。例如當機體處于低壓休克時,人參起升壓抗休克功能,當機體處于血管痙攣血壓升高時,人參又起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功能。還有靈芝、赤芍、穿心蓮、大黃、山茱萸、五加皮等均會雙向調節免疫功能功能。(3)單味中藥的有效成分會因品種、產地、采收季節不同而不同。(4)單味中藥藥效不一定會隨劑量增加而增強,即量效關系不呈1+1=2的線性關系。如人參用小劑量會起興奮功能,劑量過大,反起抑制功能。(5)傳統中藥,并經過幾千年臨床反復驗證而保留下來的醫藥結合成果,所以,要探究和創新傳統中藥復方,是不能脫離傳統中醫藥理論的指導。(6)中藥復方的藥效不一定是復方中每味中藥的藥效相加,或是復方中有效成分的藥效相加,即中藥復方量效關系也不呈線性關系。例如單復方,是按照中醫學理論和方劑學理論(按君臣佐使配伍和證法方藥原則)組方遣藥用人參或單用知母,各有明顯降糖功能,若聯用二藥時,反而降低降糖效果,且人參用量比例越大,降糖功能越弱。(7)復方在煎煮、制備或口服過程中,往往會產生物理的或化學的變化,產生新的物質,影響了藥效或毒付功能。(8)復方中多種單味中藥之間或多種有效成分之間,會起協同或拮抗功能,使復方增效減毒,或減效增毒。因此,在復方中要作選藥配伍及影響溶出率的實驗,以達增效減毒目的。如四君子湯,每一味中藥對胃癌抑制功能較弱,但將二味、三味、四味相加一起的時候,將逐漸增強抑癌效果。四君子湯起益氣健脾功能,若和起補血功能的四物湯聯用,就會加強四物湯的補血功能。如在四逆湯中起強心功能的只有附子中的消旋去甲烏頭堿,但單用附子時,既不明顯也不持久,若加入無強心功能的甘草、干姜之后,不僅使強心增強、持久,而且避免單味附子所產生的異位心律失常,使毒性下降四分之三,這是由于甘草和附子同煎,使附子中的烏頭堿溶出率減少22%。又如在三拗湯中,經過實驗探究,起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功能的僅有麻黃中的麻黃堿、杏仁中的苦杏仁甙、甘草中的甘草皂甙等三種化學成分,但用三成分代替三味中藥,其療效就不持久,且又有耐藥性。又如在參附注射液中,加入行氣的青皮之后,就會加強回陽救逆的功能。(9)復方藥效往往和方中單味藥劑量配比有關。如在四君子湯中,當炙甘草用量超過全方總量1/3時,抑癌功能明顯降低。如在白虎湯加人參湯的方劑中,知母和人參劑量為5摘要:3時有降糖功能,達到5摘要:9時,便喪失了降糖功能。如在四逆湯中,干姜和甘草用量宜小,附子用量宜大。如在補陽還五湯中,黃芪用120g治療組缺血性中風有效率可達100%,黃芪用30g治療組有效率僅達84.6%。又如筆者在搶救重型肝炎時,根據患者病機擬方選藥,并按當時主害病因和主導病機以及“君臣佐使”原則確定各藥量比,選擇大黃、茵陳、虎杖、黃芩、車前草或白茅根、丹參、赤芍、黃芪、西洋參或生曬參、白術、茯苓或豬苓、甘草、陳皮、厚撲、枳實、敗醬草等藥,自擬健脾利膽解毒湯,將其中大黃加至30-50g,茵陳加至60-80g,黃芪加至30-80g,再配合西醫全身營養和保肝支持療法,并隨癥加減中藥。在筆者從醫30多年期間,曾用此方經治7例陽黃重型肝炎均獲臨床治愈,每一例治愈均和選擇主藥、把握主藥用量和輔藥合理量比有關。(10)復方中成藥或湯劑,在經過人體胃腸道吸收、代謝、排泄過程,往往有部分藥物或有效成分,會跟人體生物因素(細胞因子、消化液、酶、激素等)起相互功能而引起藥效變化,或產生新物質,因此,對于中藥復方,還要進行體內動力學實驗探究。
2、要學習和應用方劑學理論,主要是學習和應用“君臣佐使”配方和“證法方藥”選藥的理論,提高選藥組方水平。
3、學習和應用中醫“整體觀念”和“審機施治”的理論,提高針對標本兼治的醫藥知識水平。
4、使用前輩經過幾千年臨床應用篩選的19000余種單味中藥,非凡是要學習和應用有分子結構鑒定和藥理記載的400多種常用中藥,作為提取藥用有效成分的最便捷最豐富的藥源。
5、使用前輩經過幾千年臨床反復驗證和更正的60000多種復方,非凡是幾百種療效較好的常用復方,作為篩選單味藥物配伍組方的最便捷最豐富的藥典。
6、依靠化學實驗、藥理實驗、臨床實驗(包括體內外實驗、藥效學實驗、藥動學實驗、毒理學實驗)等多種相輔相成的對應實驗,提高藥物探究項目和質量。
7、要根據國內外市場情況,立項研制有競爭力的獨特產品,并根據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購置省時、節能、高效的先進設備,生產符合GMP標準的中成藥產品。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械!n頤?nbsp;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形枷潁?nbsp;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
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械!N頤?nbsp;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形枷潁?nbsp;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內涵是關于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事物的內涵是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基礎和前提。然而,我國關于公共管理問題的討論與爭鳴雖早已開鑼,但對其內涵卻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見不一。有鑒于此,筆者不揣淺陋,將管見和盤托出,就教于行家、學者。
一、公共管理的概念與類型辨析
(-)關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正在華夏大地興起,專家學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論文頗為可觀。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問題上,可謂見仁見智。不說中國,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國家也有類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學者認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難以確定。在此,本人擬作一次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嘗試,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為: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社會活動。具體說來,是公共管理主體為了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施加管理的社會活動。
作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運作等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但作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對象及其特點上,又與其他管理有明顯區別。以公共管理與工商管理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國家、政府與社會公共組織的公共事務及其管理過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對象是工商企業及其經營過程。兩者的具體差異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社會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謀求組織利潤;二是管理性質不同,傳統的公共管理具有壟斷性,工商管理則具有競爭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傳統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為主,輔之以經濟手段;工商管理以經濟手段為主,輔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們既要把握二者的聯結點,更要著力找出二者的差異處,以求對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認識。
(二)關于公共管理類型
為了加深對公共管理概念的認識,我們須進一步對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該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務。為了對“一切”有概括性認識,我們又要對它們作“類型”求解。筆者認為,就宏觀而論,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務可分為三類:一是國家公共事務二是政府公共事務,三是社會公共事務。
1.國家公共事務。據英國《大眾百科全書》對國家作出如下定義:“由政治單位在其管轄的范圍內制定規則和進行資源分配的機構。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執行、行政管理。”這是廣義的政府(國家)觀。應當指出,這里所指的國家是特指狹義的國家,即廣義國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這種國家公共事務主要包括維護國家統一和,制定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秩序等,側重于與國體、政體方面有關的,關乎整體職能把握的宏觀控制和影響類型的公共事務。
2.政府公共事務。《美國百科全書》指出:“政府一詞適應于管理團體和國家的機構及其活動。通常它指的是諸如英國或日本這些民族國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組織機構及法定程序,就這一方面而言,政府對已經確認為某一民族國家中成員的事務進行管理。由此可見,政府就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治理機構。”應當指出,這是狹義的政府,它專指一個國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關。這種政府公共事務包括政治選舉、行政區劃與國家禮儀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務、國家安全公共事務、對外關系公共事務、人事行政公共事務、財務行政公共事務以及機關內部的公共事務。
3.社會公共事務。這里的“社會”并非“人類社會”的廣義“社會”涵義,而是專指“政府管理社會”中的中觀的“社會”,這里的“社會”,即將社會管理與政治、經濟管理職能并列的一個領域,它主要涉及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社會公共事務。這種社會公共事務主要包括:教育、科技、文化藝術、醫藥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社會服務、社會公用事業以及維持社會秩序的公共事務等。這種類型的公共事務與全體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聯系最緊密,同時這部分社會公共事務管理是直接以全體社會成員為實施對象,因此,它所顯示的社會公共性也最強。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組織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由于紛繁復雜的公共事務可以歸納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三大類,因此,我們也應該把種種公共管理歸結為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公共管理。正是這“三足鼎立”共同構成了一個有機統一的龐大的公共管理體系。我們既要從個性去分清它們的差異,又要從共性去歸納它們的統一,用共性與個性相聯結的辯證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諦。
二、社會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國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會公共管理構成的,因此,“國家”、“政府”、“社會”都分別是公共管理的內涵之一,然而,比較而言,只有“社會”才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內涵。對此,可以從如下幾方面闡述:
(一)公共管理主體的社會性內涵
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下面分別闡釋它們的社會職能特征。
1.國家的社會職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國家不是從來就有的,國家是社會在一定發展階段上的產物。只有到了社會陷入了不可解決的自我矛盾,分裂為不可調和的對立面。而為了使這些對立方面,這些經濟利益相互沖突的階級,不致于在無謂的斗爭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就需要有一種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這種力量應當緩和沖突,把沖突保持在“秩序”內,這種從社會中產生但又自居于社會之上并且日益同社會相脫離的力量就是國家。因此,國家來自社會,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社會內部矛盾發展的結果。
西方資產階級政治理論從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出發,認為國家的產生是社會契約的結果。該學說認為,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于一種自然狀態之下。在這種狀態下,每個人都有運用上天賦予他自己的價值和趨利避害的權利。然而,每個人在運用上天給予的權利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的時候,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了不致于使人與人之間的沖突將自己和整個社會歸于毀滅,于是人們運用理性來解決沖突。即人們坐下來協商,將上天賦予他們實現自己價值的權利部分或全部地轉讓給“者”,權利讓渡的過程就是國家產生的過程,而這個“者”就是國家。這種以天賦人權的自然法理論為核。動的社會契約學說,把人們契約的原因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沖突,把國家說成是人們契約的結果,從而否認了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這固然不對,但是,它肯定了消除沖突,維護社會秩序的社會契約內容。因此,社會契約理論雖然否認了國家是社會矛盾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但表達了國家的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國家來自于“社會契約”的觀點。國家的產生和存在表明國家和社會是不可分的。國家不是從外部強加給社會的力量,是社會矛盾運動的結果,社會是國家產生、存在的基礎。這清楚地表明了國家的社會性特征。還有,國家不僅不是從來就有的,而且也不會永遠存在下去。當社會發展到具備消滅階級的條件時,國家就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這也是國家依賴社會的表現。此外,國家根據社會發展的不同,對社會也發生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說,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整體發展趨勢和規律而言,社會越向前發展,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的能力越強,國家對社會發生作用的領域就越小,作用的強度也越弱。由此,國家對社會的作用呈現出這樣一種發展趨勢:在政治統治職能不變的同時,國家的經濟職能、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和科技文化職能不斷擴展;政治性。統治性職能越來越依賴于管理性、服務性職能作用的發揮。總之,國家存在于社會之中,以社會的存在為基礎,我們不能離開社會來談國家的存在和作用。
2.政府的社會服務作用。作為國家伴生物的政府,與國家一樣,僅僅同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相聯系,既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要永遠存在下去。政府作為國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其產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且其對社會作用所形成的政府職能,也是以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基礎的。當代政府與近代政府、古代政府的差異,都是因為社會的發展在政府的各個特性中,注入和融入了不同時代社會的具體發展要求和時代特征所使然。還有,歷史上政府行使權力的方式和對社會發生作用的范圍不同,并不取決于統治者個人的意志,而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統治者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不能有效地吸納、代表和反映社會對它的要求,如果一個政府對社會的要求沒有任何回應能力,那么,這個政府就是一個沒有能力的政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說,政府的生命力來自于它的社會服務作用。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其行為導向,而不以政府自身規定的規則為行為導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增強政府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而不是要削弱它,是把政府從低效率和高成本中解放出來的有效舉措。
3.社會公共組織的社會性特征。至于社會事務的管理者――各種社會性組織,它們本身就是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組織。只不過在階級社會,各種社會組織是依附于國家和政府組織的,是作為國家和政府組織的附屬物而存在的,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打上階級的烙印,有著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服務能力的增強,這些社會組織必然要逐漸擺脫這種依附的地位而成為獨立主體。在國家、政府消亡了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就將依靠這些社會性組織來進行自我管理,規劃和實現社會發展。只不過到那時它們已經完全喪失掉了階級性、政治性。因為,在對人的統治與管理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代替的時候,這些組織就變成了純粹的管理性的組織。當前和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各種社會組織還不能真正成為獨立的組織,社會仍然將處于國家組織、政府組織與這些社會組織同時管理、雙軌運行的局面。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們的社會性。隨著我國政府公共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與完善,隨著政府職能的進一步轉變,政府承擔的大量社會職能將更多地由社會組織去承擔。我們應當順應社會歷史潮流,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的社會自主性,擴大這些組織的社會性成分,向著它們成為真正的社會組織遠大目標邁進。
(二)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即公共管理客體,就是社會(這是廣義的“社會”)公共事務。根據各自性質的不同,社會公共事務又可分為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在這里,可以說,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和社會性是同義語。因而,我們研究公共管理對象的社會性,也就轉換到研究以公共管理為對象的公共特性上來。
“公共”的對立面是“贏利的”、“私人的”和“企業的”。公共事務的公共性,可以大略從以下幾個側面去分析。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于公共事務的管理者是公共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而不是私人或私人組織。這正如文章的前一部分所論述的,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即公共管理的主體,就是國家、政府以及社會各種公共組織。
2.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性質和目的,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
正如所揭示的,國家的本質特征“是和人民大眾分離的公共權力”,是統治階級用來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但即使這樣,在有階級剝削和階級壓迫的社會之中,運用公共權力所進行的政治統治,也必須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為基礎,以執行社會性職能為基礎。因為這是國家、政府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一切政治權力起先總是以某種經濟的社會職能為基礎的”、“政治統治只有在它執行了它的這種社會職能時才能持續下去。”他還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興起和衰落的專制政府有多少,它們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總經營者。”這些論斷表明,理論作為有鮮明階級性的革命的理論,也從來沒有忽視政治統治的社會性基礎。相反,而是把社會性提到了政治統治得以維持的基礎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
馬克思、恩格斯在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進行了深刻批判的基礎上,揭示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指出:“現代的國家政權不過是管理整個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的委員會罷了。”這一著名論斷不僅揭示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本質,而且說明了管理資產階級的共同事務是資產階級國家的主要特征。只不過,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個別資本家或工廠主管理工廠、企業的方式,它主要是通過立法形式進行管理并具有強制的性質。因此,國家、政府的公共性(社會性)特征,主要的表現在于,它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是社會在一個有形的組織中的集中表現。它體現的正是表面上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力量,因而它總是集中反映和代表一定社會的利益和意志。
此外,還要認識到,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性質和目的,也在于為了維護和實現公共利益,有時甚至實現個人利益本身就是公共任務,如向貧窮者提供社會救濟等。當代西方國家的政府改革運動,主張以社會公眾的偏向和需要作為政府行為導向,強調顧客意識,樹立服務對象為上帝的觀念,正是在這種公共事務的社會性要求壓力下,采用新的統治手段與方法,從而也使西方國家政治統治進一步鞏固,實現其自身的利益。
應當指出,這里講的“公共”、“社會”是抽象的范疇,現實的“公共”、“社會”卻是十分具體的,是依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的,因此,資產階級要做到真正凌駕于社會、代表整個“社會”是不現實的,馬克思、恩格斯用“表面上”三字來表述,是很確切的。但其社會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不能因此而抹煞它的存在。
(三)公共管理活動和過程的社會性
1.公共事務的公共性體現了公共管理活動的社會責任和績效要求。在公共管理活動的績效方面,公共性要求對績效決不能簡單地用利潤或效率標準來進行衡量,而是必須用服務效果、質量和公眾滿意的程度等多種尺度作標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行政學理論,基于對傳統行政學以經濟和效率為基本目標,忽視了公共行政所應肩負的廣泛的社會責任,其結果是在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代,長期存在著普遍失業、貧窮、疾病、無知和絕望,構成對現有政治制度的根本威脅的批判,從而提出了公共行政改革應將“效率至上”轉為“公平至上”,建立民主行政模型。為此,提出了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方案應遵循的兩個基本目標:其一是顧客導向的行政組織形態,即以公眾――公共行政服務的顧客的需求作為行政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其二是應變靈活的組織形態,即加大組織結構的彈性,以便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應。將社會公平和廣泛的社會責任提高到作為公共行政追求的首要價值目標,倡導民主行政,是新公共行政學理論的主要貢獻。為此,這一理論也成為了西方國家政府改革運動所依據的一項重要理論。這種強調政府以社會公眾的需求為行為導向,納稅人以政府實際的工作結果而不是以其工作及過程為納稅尺度的理論,有效地推動了政府提高為社會公眾服務的質量和效果。
2.公共管理事務和活動的公共性。這種公共性體現了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產品供給的廣泛參與,以及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社會公眾對公共管理活動的廣泛參與,主要表現在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影響,通過立法、司法機構對政府行為的約束,以及通過各種渠道對政府活動的輿論監督等,從自身利益的關。心和實現角度,影響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在部分公共產品的供給方面,由政府的壟斷供給轉變為通過合同出租和非國有化手段,把原先由政府包攬提供公共產品的單一化轉變為民營化,將其投放市場,由各個競爭主體和社會公眾自己來提供;對那些不便或不能推向社會的公共產品的提供,也改用合同的形式,以競爭招標手段,交給社會公眾承擔。在實現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方面,也由原來的“黑箱”操作,變為“金魚缸里生活”,讓社會公眾知曉,讓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新聞媒介和公眾了解活動內容,隨時可以進行檢查、調查和監督。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公共管理活動的公開性進一步增強。上述種種公開性、參與性及其非國有化等關于公共管理過程的環節和變化,實際上都是公共管理社會性的體現。
總之,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都是公共事務的有機組成部分;無論是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還是社會公共事務,社會性都是它們的共同性內涵、基礎性內涵。我們應從最普遍、最基本的意義上去準確把握這種社會性特征的內涵,并以其為一個重要依據,搞好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建設,包括構建嚴謹的公共管理學學科體系。
三、應當注意的兩個問題上面集中闡述了公共管理的社會性特征,但是不能由此掩蓋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內涵。國家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一定階級的國家機器(包括政府)是實現該階級政治統治的政治組織。因此,歷來國家、政府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政治性,這已是常識性的問題了。一般而言,就是前述意義上的社會公共管理組織,也或多或少具有階級性、政治性的特征,其中不少本身就是社會政治團體,不可能沒有政治性。一言以蔽之,講公共管理是不能不“講政治”的。因此,這里就有一個正確把握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問題。
(一)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是相輔相成的
1.公共管理的社會性是政治性的基礎,政治性寓于社會性之中,沒有社會性就沒有政治性。我們研究公共管理政治性時,一定要明確社會性的這種基礎地位與作用,堅持以是否推動社會進步,是否符合社會發展方向作為先進的與落后的政治的最后標準。
2.政治性是社會性的保證,社會性以政治性為指導。在階級社會和存在著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社會里,沒有政治性也就很難或者無法體現社會性,實際上,沒有全面地體現社會性,在階級社會里,不靠國家、政府把社會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內,社會難以存在,更不用說進步與發展了。因此,需要把一定的政治灌注于公共管理之中,堅持用先進的、科學的政治去保護和發展社會。
(二)積極創造條件,不斷向最高(終)目標邁進
公共管理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從徹底的唯物辯證的宇宙觀來看,從時間論,社會性比政治性更長久。因為國家、政府產生之前就有人類社會了,國家、政府還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自行消亡,而社會將長期(不是永遠)存在著。再者,從空間論,廣義的“社會”是指人類社會,包括國家、政府以及社會上的一切存在,而國家、政府則是人類社會系統中的一個或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簡言之,社會性要比政治性寬泛的多。從時間論,政治性存在于社會歷史長河中的一個漫長的階段,社會性的存在比政治性的存在長久得多。作為一個徹底的辯證唯物論者,“路就在腳下”,應該著眼長遠,著手當前,正確地做好當前所承擔的每一項公共管理工作,為實現無階級、無國家、無政府的,我們的先賢所謂的“世界大同”的目標而奉獻有限人生的一份又一份熱和光。公共管理的社會化改革也稱得上是朝著這個遠大方向努力的一個工程!
四、根據公共管理的客觀屬性構建公共管理的學科體系
學科體系問題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和重點。公共管理研究在這方面雖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不能說已經完全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尚有不少問題需要深入地研討。其中,一個帶有根本意義的問題,就是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問題。
公共管理學科體系的構建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是“界域”問題。即這里講的學科體系是“門類”學科體系,還是一級學科體系,或者是一門公共管理課程的體系。就“公共管理”而言,還有一個綜合“三界”(國家、政府、社會)的公共管理與分門別類的公共管理的關系問題。筆者這里擬按“公共管理概論”的范圍定位提出一個研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