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0: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任務驅動式教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素質培養目標。通過課程的項目化教學,使得學習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地掌握三個相互依存和聯系的素質:學會獨立地計劃制訂,它是一種預測性和診斷性的工作訓練;學會獨立性地計劃實施,這是一種過程性和形成性的工作訓練;學會獨立地計劃評估,這是一種總結性和反饋性的工作訓練。
2.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的團隊開發和協作意識;能夠從實際工程項目開發出發,使學生了解項目開發與實施的全過程,并逐步進行模塊與程序代碼的設計;使學生能初步掌握.NET面向對象設計思想、數據庫訪問組件使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能在教師或他人的指導下完成項目計劃、模塊編程與調試、項目驗收與運行;使學生能較為合理的計劃和安排學習任務,能利用教育資源進行學習。
3.技能培養目標。基于“建構主義———情境設置”學習理論,以“工學結合、技能遞進”來設置教學模式,將本課程分為基礎技能、綜合技能和拓展技能這三大模塊。每個模塊下分解為若干情境,情境下再細分為若干個子任務,如圖1所示。將“項目引領(情景設計)、角色扮演、任務驅動、相互協作、教師指導、自主學習”的思想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圖1“工學結合、技能遞進”教學模式設置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概念和特征
1.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概念。任務驅動教學過程是由教師或校企合作者將教學內容設計或劃分成多個具體的任務,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運用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通過自主探究和協作學習的方法對任務進行分析,并提出新問題,最終分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具體實踐完成任務,最后經過教師進行點評指導掌握學習內容,實現學習目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最終形成一個情感、認知活動的良性循環[1]。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課程中,“任務”指的是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完成某項目標的活動[2]。例如,完成系統分析報告、繪制一張功能結構圖、實現某個模塊的功能、設計一個網站或MIS系統等。
2.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征。高職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為主線[3]。
三、威客及威客平臺資源特征
威客(witkey)模式創始人劉鋒先生給出其定義是,人的知識、智慧、經驗、技能通過互聯網轉換成實際收益,從而達到各取所需的互聯網新模式。主要應用于包括解決科學、技術、工作、生活、學習等領域的問題,體現了互聯網按勞取酬和以人為中心的新理念[4]。具有開放性、職業性、實踐性特征。開放性特征主要表現在威客任務的開放性和企業參與的開放性。威客任務的開放性是指威客模式打破了地域、時間、工作方式的限制,也打破了職稱、地位、權力、名譽等的傳統評價門檻,利用網絡把世界各地的人們放在同一個工作平臺中,給創意者、后來者、年輕人提供了公平競爭的互聯網環境,帶來更多自由工作時間,創造了一種靈活的就業方式;而企業參與開放性是指提供問題或需求的企業可以是任意的,包括把產業升級換代,高科技技術改造,富有文化含量的創意設計,產品的廣告創意推廣,銷售網絡的設計與建立等等擁有各種問題的企業都可以懸賞招標,篩選方案,篩選對象,優中選優[4]。職業性特征體現在一是企業在威客平臺上的懸賞項目都是具體工作崗位的真實工作任務。二是知識、智慧、經驗、技能都作為商品以明確的標價標出,肯定了所有參與投標者的智力價值。三是這個平臺上的所有參與者都參與到一場場智力互動問答的過程中,腦力激蕩,彰顯群體智慧。四是成功的參與者的智力產品能夠得到市場價值的回報[4]。實踐性特征表現在中國威客是成熟的成功的實踐方式。它包括兩種發包方式:現金懸賞和威客地圖。其現金懸賞的主要運營程序是,招標方任務支付少量定金或不支付定金經威客網站確認的高水平威客報名參加招標方選擇合適威客開始工作根據工作進度由任務者或威客網站向威客支付酬勞。利用威客平臺上眾多威客的知識,智慧,專業技能,行業經驗和個人創意,為企業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服務,所以它更經濟,更高效,在未來可能更專業,成果層次更高。因為這種“眾包”還有一種“優選”的功能:發包者將獲得最好的創意,兼取各家之長,并在“問答”過程中不斷受到啟發和理念的提升。威客用最簡潔的方式創造了無數機會來激發每一個致力于創意的散布于不同角落的個體的主動性、參與性,也給了他們實現理想和抱負的可能性,以及市場的回報———這是他可持續參與的動力。威客創造了一種激發創意、匯聚創意、實現創意的場效應。
四、基于威客平臺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基于威客平臺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其組織形式是項目小組教學,此教學過程包括明確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評價任務四個環節。
1.挑選并明確任務。這一環節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威客平臺上的任務有大有小,但都是基于現實的企業的實際需求。教師在選擇威客任務時,應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和學習水平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供學生體會、分析、思考,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入真實的工作情境,使學習更加直觀化和形象化。
2.逐層分解,分析任務。選定任務后,教師應通過激勵法讓學生產生一種積極完成任務的動機和興趣,并通過對任務進一步的剖析,從中發現問題。任務分解是一項關鍵的環節,在這一環節要發揮教師的職業素養,作為一個項目的引領者,細化需要解決的問題和步驟。在多次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后,可由學生中的項目組長帶領團隊分析、分解任務,而不需要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但應提供與任務相關的學習資料、參考方法等,在分析過程中注意實時指導,引導學生進一步剖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這是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階段,特別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況,出現厭學和不學的情況要及時糾正。
二、“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法應注意的問題
(一)學生參與積極性問題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任務驅動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這并不等于應用任務驅動法就一定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只有學生積極參與,任務驅動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對于像淮陰師范學院這樣地方性二本院校而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因此,在應用任務驅動法的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筆者教學實踐中總結的經驗來看,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設計的任務要能提升學生的興趣。要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首先就要使設計的任務能提升學生的興趣,為此:任務確定應該由學生和教師共同確定。如果由學生單方面確定,設計出的任務可能是學生感興趣的,但可能存在任務難易不妥、與專業不符等問題。如果由教師單方面確定,設計出的任務可能與專業相符、難易適度,但學生不感興趣。因此,任務最好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確定,可以先由教師提出一些任務,然后由各組從中選擇出本組的任務或者先由學生提出調查項目,然后再與教師討論確定各組的任務。2.任務量及難易程度應適度。任務量過少、難度系數過低都無法達到訓練學生能力的目的,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任務量過多、難度系數過高則會造成學生參與性低,無法完成任務。這就需要教師在與學生共同設計任務時把好關,根據每個小組學生的具體情況確定每個小組的任務。3.合理利用評價手段。對于那些積極參與的學生,平時成績可以額外加分;對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評價,尤其是對那些學習成績不高、參與熱情低的學生要多加肯定與指導,以增強他們參與意識。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改善,旅游已經成為我國人民休閑、度假的良好方式。我國的旅游事業蓬勃發展,旅游市場營銷是發展旅游事業的重要問題,旅游產品的營銷,越來越多地借助媒體廣告來擴大影響力,吸引客源。因此,針對我國目前旅游市場的特點和現狀,研究媒體廣告在旅游營銷中的應用及其營銷效率問題,是旅游研究的一個新課題。
一、旅游廣告營銷現狀及存在問題
1.旅游廣告營銷現狀
世界已經進入“不見廣告不購物”的后廣告時代。當今社會是一個大人類小地球的高度信息社會,一切都徹底信息化了。廣告就是一種人為加強的濃縮信息,是廣告主用智慧和金錢制造的射入人們大腦和心靈的信息核動力和原子彈。旅游業是一種事先看不見、摸不著,出售風景、出售文化和出售服務的特殊產業,廣告更有著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廣告是旅游業發展的助推器。
2.存在的問題
首先,旅游業界廣告意識極其淡薄。其次,旅游廣告經費嚴重短缺。再次,旅游廣告整體水平偏低。主要表現為數量少、水平低。但是我們不能只看到消極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積極的一面,旅游廣告的發展也不例外,事實上,國內外旅游廣告業的發展還是很迅速的,我國的旅游企業的廣告意識也在加強,人們也開始了對旅游廣告的關注和研究。
針對旅游營銷目前存在的這些現狀,如何更好的通過研究現狀,發現旅游廣告的特點,分析旅游廣告的營銷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影響因素,從而找到具體的對策,將是有關旅游廣告營銷效率研究的重點。
二、影響旅游廣告營銷的主要因素
1.旅游市場調查分析是旅游廣告的基本前提
首先對消費者需求類型和特點進行調查分析,其次是旅游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購買行為分析。旅游廣告的具體調查是廣告實施之前的必然準備,主要有廣告環境調查、廣告調查、中介媒體調查和廣告效果調查。不論是旅游系統內部負責廣告工作的部門,還是專門的廣告公司,都是應在廣告實施之前和進行過程中認真考慮這幾個方面問題。
2.旅游廣告的定位和創意
旅游產品的定位和創意主要包括找準對象,進行旅游目標市場的分析和選擇;正確出擊找到定位的方法,如填補空白式的定位、平分秋色的定位、取而代之式的定位和適應變化式的定位;了解對象進行市場細分,可將旅游市場細分為會議商務旅游市場、觀光旅游市場、度假旅游市場、探親訪友旅游市場、獎勵旅游市場等。合理的旅游定位更離不開好的創意,旅游廣告的創意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一個廣告的好壞,創意和聯想是分不開的,例如可以把承諾、名人效應、幽默、民族風格、一切有名的東西糅合在廣告的創意之中,能更好的章顯旅游廣告的風采。
3.旅游廣告的內涵和特點
旅游廣告與一般的產品廣告不同,它受旅游行業特點的影響非常明顯,諸如旅游產品的時效性,不可觸性,旅游產品的跨區域、跨文化、跨國界性,行業內部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等。鑒于旅游行業的這些特點,旅游廣告展現出自身的特點:旅游廣告不同于一般文字廣告和其他的產品廣告,旅游廣告必須傳達明確的信息,既廣告的發出者是誰,而其他的產品廣告不一定要明確的告知廣告主,它只需要傳遞產品本身的信息或者一種觀念,一種思想,它的目的是讓受眾購買產品,至于在哪購買不是廣告要傳達的內容,但旅游廣告不同,必須讓受眾在認識產品、服務、觀念的同時記住信息發出的組織、企業或個人。有效的掌握廣告的內涵和特點,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廣告的營銷效率。摘要:市場營銷學具有很強的實際應用價值,所以適合引入“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本文闡述了“任務驅動法”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設計步驟,并以目標市場策略項目為例,分析了“任務驅動法”實際中的應用。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市場營銷教學應用
“任務驅動法”是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教學方法,目前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被普遍采用。市場營銷課程內容不像計算機類課程一樣具備很強的操作性,但同樣適合“任務驅動法”教學。
一、“任務驅動法”的內涵
所謂“任務驅動法”,就是將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隱含在一項或幾項任務中,學生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涉及的知識,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識,然后在教師的指導、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實驗性、實踐性與操作性較強的學科的教學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發學習動機和好奇心為基礎,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這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二、“任務驅動法”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
在市場營銷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復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基本上是被動學習。將“任務驅動法”應用到市場營銷教學中,教學模式創新為:確定目標—提出任務—分析任務—解決任務—總結評價。
(一)確定教學目標,形成教學項目。[1]
市場營銷學是經濟、管理類學科的主干課程之一,從職業方向看,本課程講授有關市場營銷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綜合職業能力,提高學生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鑒于目前對市場營銷類工作崗位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的市場營銷學的教學目標是:
1.能對市場營銷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2.能對市場及市場營銷環境進行初步分析。
3.能對顧客的購買行為進行初步分析。
4.具有進行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的能力。
5.能用市場細分原理及目標市場原理確定目標市場,進行市場定位。
6.初步具備組織、策劃市場營銷工作的能力。
針對以上的教學目標,可建立六大教學項目:基礎理論、市場營銷環境、顧客購買行為分析、市場信息研究、目標市場策略、營銷策略。]
(二)在各項目的基礎上,設計教學任務。
基于教學需要,把各項目分解成若干單元,運用“任務驅動法”,結合其他傳統教學方式,實施教學。以目標市場策略為例,該項目可以分解為若干個項目單元,下表是針對部分項目單元設計的單元任務。
(三)引導學生解決任務。
運用傳統方法講述與項目有關的基礎知識,輔以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初步介紹完成相關任務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對布置的任務進行思考,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分工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在學生解決任務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討論溝通。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思維過程得以展現。尤其是對有爭議問題的討論,教師可以從旁加以提示,激發引導他們更深入地思考問題。
(四)任務完成后,總結評價。
要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效果作總結評價。教師要從知識點掌握程度、分析方法、與實際貼合程度等方面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指出學生理解正確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誤的方面,從而使學生熟悉和正確把握課程內容。同時,組織學生互評,使學生接觸不同的思維方法,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拓寬思路。
(五)目標市場策略教學設計實例。
1.能力目標。
學生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市場進行細分,從中選擇適當的目標市場,對選定的目標市場進行產品定位。
2.知識點。
市場細分;消費者、生產者市場細分的標準;市場細分的方法與條件;目標市場選擇;目標市場策略;目標市場的產品定位等。
3.課前預習及知識點介紹。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有關知識點,在布置任務之前,教師介紹主要知識點,著重強調其中的重點和難點。
4.任務的引入。
某企業生產嬰幼兒產品,擬進入廣東市
場,但由于企業規模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覆蓋全省范圍,因此,需要對該市場進行市場細分,選擇適合企業實力的目標市場,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
5.本任務的教學過程。
將學生分組,以組為單位完成任務。每組通過討論需完成以下目標:
(1)對廣東省的嬰幼兒產品市場依據一定的細分標準進行細分以及選擇某種細分標準的理由。
(2)從細分市場中選擇一個或若干個細分市場作為企業的目標市場,并給出衡量細分市場的標準。
(3)對選定的目標市場進行產品定位,決定目標市場策略。討論結束后,各組選派代表上臺講述本組的任務完成過程,闡述本組的目標討論結果,回答老師和他組同學的提問。各組闡述完畢后,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總結點評。
三、運用“任務驅動法”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學任務的設計。
一個成功的教學任務的提出是“任務驅動法”實施的前提。市場營銷中有很多假設的條件和環境,所以對于每個任務的提出,確實要求任課教師認真思考,仔細衡量。任務的提出既要做到新穎獨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要恰如其分地說明問題,涵蓋所要講授的新知識。
(二)適當“留白”。
所謂“留白”,就是教學不面面俱到,而是讓學生有思考和嘗試的余地,啟發他們通過嘗試和探究發現問題,鼓勵他們善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注意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市場營銷教學中除了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個體能力的差異外,還要把個體自學與群體討論結合起來,使學生人人參與,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董 影 《“教學工廠模式”給技工學校的啟示》
許小穎 《攜手構筑青少年網絡道德防火墻》
諶紹貞 《淺談網絡信息化形勢下技校學生的思想德育教育》
林穎童 《校企合作的創新運行模式》
賴海萍 《工學一體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葉靜怡 《淺談如何依托行業企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
胡韻琴 《微課助力課程改革》(單位:福建技師學院)
黃麗輝 陳 宇 林艷嬌 《淺談電子一體化課程的教學組織和策略》
林 鑫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辦學的探討》
二等獎
吳里熹 《校企合作中職業道德課程實訓教學調查》
黃雅琳 《基于就業視角下〈微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與實踐》
盧 欣 《技工院校幼兒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
莊蕙菱 《試探在微課支持下技校語文的教學獲得》
安夢華 《淺談職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培養能力綜合化》
陳荷盈 《利用中英文繞口令充實航空服務高級工專業課程教學》
薛世升 《尋求技工院校德育教學新途徑》
蔡雄彬 《技工院校園林工程專業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教學改革探討》
黃麗娥 《利用微課提高中職英語教學的研究》
黃志元 《汲取木偶造型藝術培養學生動畫原創設計能力》
林圣俠 《技工院校開展建筑業農民業培訓的困難與建議》
張文模 《SSCC法則在汽車專業案例教學中的應用》
解 歡 《淺析職業技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周伯晨 《在技校機械CAD中應用項目教學法》
三等獎
巫吉順 《技師學院烹飪專業市場教學法探析》
楊 龍 《CAXA電子圖板在數控編程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
鄭曉燕 《淺析項目教學法在OA培訓教學中的應用》
羅志成 《〈AutoCAD〉參與實訓課程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探討》
方 婧 《技校〈網頁設計〉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傅仙玉 《淺談中職院校市場營銷學的幾點教學體會》
林明江 《梳理利害尋得失,因癥開方促提升》
紀港盛 《分模塊開展一體化教學在汽車專業教學中的探索》
陳 宇 《校園文化建設的助推器》
林流芳 《扎根技能才會枝繁葉茂》
陳霜霞 《案例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運用》
茅飛珠 《尋找心靈的陽光》
翁錦華 《互動體驗式教學法在電子技術課堂的實踐與創新》
吳婷婷 《技工院校純女生班管理之我見》
鄭麗香 《實施教學過程最優化提高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質量》
陳發鳳 《淺談構建和諧校園文化與課程改革》
鄧正雄 《淺談“串聯型可調穩壓電源”的教學過程設計與實踐》
洪麗穎 《一體化模式下基于任務驅動的高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林 莉 《中職學校〈財經法規〉教學方法革新》
溫 慧 《淺談技校財會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在促進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中,在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必須首先重視教師的培訓,把建設一支具有強烈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意識、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的教師隊伍作為首要任務。在高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如何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采用最優化的教學模式及進行科學的考核與評價,是提高培訓實效的關鍵。近幾年年來我院成人教育部系主辦了多期教師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班,結合培訓工作,依據現代教育理論,對此進行了有效的探索與思考。
一、高校教師培訓特點與建構主義理論
1.高校教師特點
1.1從實際調查中發現由于各地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平衡,信息技術硬件和軟件配備及教師水平等條件差別較大,高校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師范性院校或理工科專業畢業的教師,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較好;非師范院校教師或文科專業畢業的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較差,甚至很少使用計算機。
1.2基本的課程安排較滿,工作負擔重,壓力大,難以花大量時間集中培訓。在培訓中要特別重視教師的工學矛盾,不能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和管理。另外,每期培訓的時間宜短不宜長,這樣既便于教師安排,又可以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
2.傳統的培訓模式
我國傳統的教師培訓形式一般是以集中授課為主。“一人講、眾人聽”的純集中講座模式為專題講座,由專家做一些理論上的介紹,然后再觀摩幾堂公開課,以此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作為“局外人”成為被灌輸的對象。這種“專家講,教師聽”的培訓方式多流于形式,往往難以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教師可能已經了解到新的信息,但是這些新的理念很難滲透到教師的內心,更談不上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因此,教師回到自己的學校和課堂依舊難以使之付諸實踐。經過培訓的教師的知識技能雖然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更新,但這些教師在回到學校后的教學行為卻往往并沒有持久的、明顯的改進。
3.現代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的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是任務驅動,任務驅動培訓模式的設定之主要目的不是單向地向教師講述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念,而是為了幫助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能,讓教師通過培訓掌握教育技術理論和教學軟件開發的技能,提高多媒體網絡教學設計和教學研究的能力,廣泛開展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學習過程,開發和利用學習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培訓內容的優化選擇
1.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是當今任何一門學科都未曾有過的。信息技術硬件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軟件的不斷更新換代。這樣使得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將在一個很長的時間里處于高速度、高淘汰并存的發展狀態之中。知識會陳舊,會被更新,但能力一旦形成,將時時處處有用。授人以魚,僅供一時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在培訓中,我們可以將信息技術中的許多內容看作是“教學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實用,也無須死記硬背其中的細枝末節,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模型”發展培訓者的智力和培養能力,從而提高其信息素質。據此,可將一些過時的、淘汰的或將要淘汰的知識及時舍棄,適當增加實用的知識、實用軟件、實用工具等知識比重,以形成嶄新的知識體系,才能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如視窗操作系統、Office辦公系統、Access數據庫、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與制作及教學應用、Internet的基本原理與教學應用、智能拼音輸入法及常用殺毒軟件等。
2.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現代信息技術是-17應用性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如果按常規培訓教材的結構體系,一開始就學理論,對于剛入門的初學學員,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影響教學效果。據我們的多期培訓經驗,若堅持從具體到一般的原則,先學習一些具體的操作,使學員建立一些感性認識的后,再上升到學習理論,效果就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近期的培訓,無論是整個知識結構體系的安排,還是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安排都是由具體到抽象,即操作技能在前,理論在后,少數內容也是理論與操作技能同步,也就說先讓學員接觸具體的信息技術應用內容,有了直觀的操作技能,然后再讓他們自覺和不自覺地歸納總結出基礎理論,這樣可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幫助學員消除對信息技術的神秘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興趣。這種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的教學進程,不僅深受廣大培訓學員的歡迎,也能使培訓成效事半功倍。
三、教學模式的優化設計
在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授課模式是由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組成的一個動態系統。在實際培訓授課中,選擇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即多模式教學,并使其在培訓過程的各個階段動態地發揮作用,是提高培訓效果的關鍵環節。經過多期培訓實踐探索,我們總結歸納采用了如下四種結構穩定、操作程序清晰的授課模式,頗具實效。
1.以理論為主的講授模式
這種模式是以教師口頭講授為主,輔之以演示、問答等方法,可以用于傳授新知識,也可以用于鞏同舊知識,比如信息技術系統的基本組成、產生、發展、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歷程、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等理論內容,通過這種模式邊講邊借助直觀教具(我們通常是采用視頻展示臺)或實物演示就事半功倍。 2.以CA[為主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采用信息技術內容的CA[課件,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將培訓內容以圖、文、聲、像、動畫等表現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創設出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其培訓的顯著教學優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多種感官優化組合能提高培訓效率;二是優化教學策略實施自主、創造和多層次的學習目標采用該授課模式關鍵要有優良的信息技術內容的CA[課件,我們的具體做法有三:一是合理地選用或剪輯現成的信息技術內容的多媒體軟件,比如三晨影庫、翰林匯、科利華及眾多的計算機教育軟件開發公司,均有許多相關的信息技術內容的CA[課件;二是從教育網上下載,比如K12、中國教育科研網及各大學的網站,也有很多非常實用的信息技術CA[課件;三是自己動手設計與制作多媒體CA[課件。
3.以操作為主的機訓模式
信息技術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它的創立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際上機的操作,不上機操作學不會,不實踐操作學了也沒有用。同時,在培訓中,上機操作也是檢驗學員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以及教學效果的具體手段,是培訓的最終目標。
為更好地鞏固教學效果,采用這種模式應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培訓教學應該“面向應用”,以實踐為主,精講多練。“精講”是指教師要講出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和精華;“多練”是指讓學員有足夠的上機時間,進行有目標、有實際效果的操作,并培養學員的信息技術操作意識和應用意識,不能搞“紙上談兵”和“無機教學”。二是做好上機課前預習,提出上機的基本要求,明確上機目的和操作規程,給出上機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對上機操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英文提示、執行過程及出現異常結果的常用處理方法給出提示,這樣才能保證上機教學程序的順利進行。
4.以發展能力為主的任務驅動模式
的能力。具體施教過程是:在培訓告一段落時,聯系學員從事的教學或管理工作給其布置有一定難度的“工作任務”,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內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工具(比如計算機、Internet網絡或多媒體設備等)完成,然后組織交流、討論,讓學員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比如讓學員帶著“教學論文的撰寫與編輯”或“教案修改”等任務去學Word或WPS;帶著“專題報告演示”或“教學幻燈片制作”等任務去學PowerPoint;帶著“多媒體CAI課件制作”任務去學幾何畫板、方正奧思或JBMT等課件工具、軟件及掃描儀、數碼相機、配套光盤等設備的使用;帶著“教學動畫設計”任務去學Flash、Photoshop或3DMAX等動畫軟件;帶著“學校的主頁設計任務”去學Dreamweaver或FrontPage等網頁制作軟件;帶著“搜集最新最前沿的教學科研信息”去學Internet的使用;帶著“電子郵件”去學E—1Ilail的發送與接收;帶著“故障計算機”去學計算機的維護與檢修等硬件知識與技能。培訓實踐證明,這種任務驅動培訓模式不僅發揮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而且符合在職教師的認知規律,是現代信息技術培訓中最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四、考核與評價方法的優化組合
考核評價是保證培訓效果的激勵機制。參加培訓的學員對學現代信息技術知識技能有一定的自覺性,但還是要有一定的壓力,要通過規范的考核來進一步促進學員的主動積極性為了使考核評價規范化,我們根據不同層次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的培訓目標和設置的課程內容,對學員進行以下三種方式的考核評價。
1.過程性考核
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包括學員參加培訓的態度、集中培訓的到課率、完成規定的理論、參加各種信息技術專題培訓時的發言情況等項目進行逐項考核評價。
2.切實保證作業設計的質量
每個學員的“作業設計”要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必須獨立完成;“作業設計”要充分體現個性特點。作業不及格的不能參加最后的考試。
石河子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經管學院)目前開設的審計模擬實驗課程是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屬于集中教學實踐課程,在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意義。該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每個實驗項目的資料,運用審計的原則和方法,自主實施審計程序和步驟,進而培養學生洞察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技能;提高學生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理解和運用所學審計理論知識提供模擬實務操作的平臺。本文對會計學專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定位及目標、教學改革成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還有未來進一步的建設規劃逐一進行探討。
一、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定位與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定位是:面向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同時屬于集中實踐教學部分,因開設在第7學期,因此,教師面對的授課對象為大學本科四年級的學生。
本課程的目標是:本課程是會計學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也是一門集中實踐教學課程,學生能夠根據每個實驗項目的資料,運用審計的原則和方法,親自進行審計程序和步驟,進而培養學生洞察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技能;提高學生判斷能力、表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為理解所學理論打下堅實的感性認識基礎。
二、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建設的主要成效
2015年度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組(以下簡稱課程組)成員主要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建設,成效良好:
(一)課程內容、體系改革及實施效果。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內容體系日趨優化。本課程主要是對審計實務工作中從審計業務約定書的簽訂到審計計劃、實施、報告的整個過程開展模擬操作,以使學生在實驗環境中模擬操作審計業務,從而間接接觸實際、認識實踐,進而提高審計實務工作能力。
本課程體系在本年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2015年度,課程組為學生選定了2015年經過更新的一本公開出版的實驗教材《審計模擬實訓教程》,通過對該教材的使用,使經管學院會計學2012級的兩個班的學生在為期2周的實驗課程學習期間進行了內容豐富、安排緊湊的實驗學習,取得了較大的收獲。課程內容主要包括:(1)導論:包括實驗的目的、要求、內容、組織、步驟、數據等內容。(2)被審單位資料:主要包括被審單位基本資料、被審單位會計資料(如財務報表、總賬、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明細賬等),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如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認證資料、紅字發票備查文件、納稅申報表、重要合同、銀行對賬單等)。(3)審計工作底稿的編制,包括:初步業務活動工作底稿的編制、風險評估工作底稿的編制、進一步審計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等。其中進一步審計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內容多且難度大,主要包括:①控制測試工作底稿的編制,如銷售與收款循環的控制測試工作底稿的編制;②實質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固定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款項、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長期借款、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所得稅費用等實質性程序工作底稿的編制。(4)完成階段工作底稿的編制。
本年度授課過程中,選用了版本更新、內容更適合的最新版實驗教材,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教學效果優秀。
(二)教學形式、方法改革及實施效果。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使用傳統的“講授法”的基礎上,還根據本屆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與方法,主要有:
1.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本課程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由教師預先將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安排與分割,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并提供適當的線索,由學生個人根據教師講授的內容和線索以任務為中心自行尋找任務答案,之后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評判對錯,總結好的思路和經驗,梳理、提煉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內容,以最終完成教學任務。
2.啟發式問答教學法。本課程的教學中也常采用啟發式問答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根據不同學科自身的特點和規律開展創造性、趣味性、延展性的啟發式提問,從而盡可能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本課程教學中采用啟發式問答的教學方法需要就該課程教學的主要環節作精心設計,強調通過開放性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積極主動進行思考,不只是引導學生思考預設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尋找開發更有趣、更有意義的問題,鼓勵、支持學生在思維運動的鍛煉過程中養成探索、發現新領域、新知識和新方法的思維習慣。
3.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教學法。本課程教學中還采取了引導學生自主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提煉、總結,以達到提煉理論、加深記憶、鞏固所學的目的。在此種方法下,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和點評。引導學生分階段做相應總結提煉并討論、交流,之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幫助學生厘清各個章節的學習重點,剖析遇到的難點,學會如何將前后章節融會貫通,做到脈絡清晰。
課程組教師在運用傳統的“講授法”的同時,積極探索使用上述三種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效果良好,學生表現出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教與學互動良好,教學任務能很好地得到完成。
(三)考核內容、方式的改革及實施效果。本年度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考核是由教師對學生提交的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審計實驗報告進行評閱,并結合學生平時在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表現(包括考勤、案例與課堂討論、階段性任務作業提交的及時性),對每一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綜合評定成績。本年度本課程考核過程中,由每位學生個人獨立提交作業,改變了以前年度由3―5人為一組,按組完成并提交作業的考核方式。這樣,可以使每一位學生必須獨立完成每一階段的實驗任務,其中包括需要擔任不同角色而完成的各個任務,從而提高了本課程實驗的難度和實驗作業工作量。由此,使學生得到了更全面的鍛煉,提升了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實務操作問題的能力。
上述考核改革的實施效果良好。通過撤銷以往分組完成實驗,改為由每一位同學單獨完成全部的實驗內容,有利于對個人的實驗成績做出更加準確的評定,但仍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需要適當減少總體的實驗任務量以避免因任務過重而影響實驗效果;二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體協作能力,同時可能會減少學生“思想碰撞”產生“智慧火花”的機會。解決上述問題的措施是:可以考慮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將實驗任務分為個人獨立完成任務和小組協作完成任務兩種,個人任務可以是審計案例分析或者其他相對獨立的實驗任務。小組任務可以是需要相互協作配合完成的綜合實訓任務。這樣的安排有利于綜合兩種方案的優勢:通過個人實驗任務成績考核督促學生提高自身獨立完成審計實務操作的能力,培養工作責任心;通過小組綜合成績考核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發揮集體智慧解決綜合問題。這種綜合考核的方案可以考慮在今后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實施。
三、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雖然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在本年度取得了較大進步,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本課程教學與實驗內容相對于教學時間(目前為期2周)來說時間較緊,需要更合理、高效地組織與設計教學活動。解決措施:課程組成員進行研討,討論使本課程教學活動開展更高效、高質的改進方法。第二,本課程有待使用審計教學軟件開展教學活動。解決措施:審計教學軟件比較昂貴,課程組會繼續通過本系領導建議學院在適當的條件下購買高質量的教學軟件以提升教學質量。第三,課程組關于本課程的教學數量不多。解決措施:積極鼓勵主講教師與課程組成員發表本課程相關的教學論文。第四,網上資源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1)本課程相關網絡資源有待進一步豐富,例如文獻、圖片、案例、學習視頻等。解決措施:發動課程組成員的共同力量,搜集、整理、篩選、錄制并上傳網絡。(2)與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尚不能做到實時互動,如實時答疑交流、學生各自提交作業等。解決措施:可以考慮申報本課程的網絡課件,在網上進行建設,并實現對每位學生的教學管理效率與教學質量。(3)學生在網上主動學習的興趣有待提升。解決措施:布置相應少而精的課余任務引發學生探索學習。
四、進一步建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計劃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下一年度計劃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建設和改進,以期增進本課程的授課質量和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多受益:
(一)教學資料建設。(1)配合目前使用的教材,編寫相關學習輔導資料。(2)搜集和設計相應的引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的習題與資料,并上傳網絡。
(二)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建設。(1)爭取經管學院的支持更新審計教學軟件,使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內容時代化。(2)針對更新后的教學內容,在總結討論現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探索與學習本課程更恰當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和效果。(3)進一步開展網絡資源建設及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可以在網上實現課前資料的準備、課中教學資源的運用以及課后的答疑與交流。
(三)教學質量建設。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教學質量檢查,繼續完善現有的聽課制度和學生對授課教師的考評制度。努力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教學成果積累。課程組非常重視教學成果的積累,計劃在課程組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礎上繼續申報相關的教改課題,發表與本課程相關的教學論文,組織編寫教學案例集和實驗指導書,積極爭取積累更多成果。
(五)師資隊伍建設。(1)繼續支持和鼓勵課程組教師外出交流、進修和深造,開展學術、教學交流活動,學習名校先進的實踐教學組織管理經驗。(2)引進、補充新的課程組成員,優化課程組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保證課程組師資隊伍的梯隊建設。
(六)網上資源建設計劃。繼續加強對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給學生可供自主學習和拓展視野的平臺:(1)將進一步整理完善后的課前準備資料、課中使用資料、課后的課程教學質量調查及教學改進的相關資料上傳網絡;(2)將進一步更新后的授課案例上傳網絡;(3)將主講教師部分教學錄像和學生實驗圖片上傳網絡;(4)搜集相關圖片資料并上傳網絡;(5)補充更新相關文獻資料并上傳網絡。
五、結束語
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對于會計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一門專業必修的實踐類課程,是學生從學校的理論學習到校外工作實踐之間的一座重要橋梁。探究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模擬實踐鍛煉中主動探索之前所學理論知識的運用,自覺對先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的協作能力,是課程組教師共同努力的目標和方向。本文對審計模擬實驗課程在2015年度教學改革的進展和成效進行了總結,分析了目前存在問題的同時擬定了解決措施,提出了下一年度建設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計劃,以期將審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活動開展得更為精彩。S
參考文獻:
[1]馬春靜.審計模擬實訓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王曉崢,馬施.審計模擬實驗室建設探討[J].審計研究,2013,(06).
隨著社會對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技術、創新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緊跟市場需求,不斷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2015年以來,建筑藝術學院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根據學院專業建設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升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目標,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項目課程強調以典型產品為載體來設計教學活動,整個教學過程最終指向讓學生獲得一個具有實際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項目課程不是理論知識學習結束后的做中學,而是以做中學為課程展開的邏輯主線。項目課程能有效體現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課程模式,它改變了學習形態,實現了學習邏輯從知識積累向能力積累的轉變。通過改革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深入探索能力本位的課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組織教研室全體教師廣泛開展市場調研,了解行業發展新趨勢,邀請企業專家召開工作任務分析會,熟悉行業技術新變化,適應職業崗位(群)新標準,研究修訂建筑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標準,積極實施新課標,實踐項目化教學設計,不斷推進項目化教學改革,三年來在項目化課程建設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1項目化課程建設調研
為改變過去以學科為導向設置職業教育課程的舊理念,從2016年5月開始,本專業老師經過學習相關文件精神,首先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走訪了常州市規劃設計院、常州市規劃局新北分局、江蘇筑森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江蘇浩森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等設計、管理單位以及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充分了解了行業單位對專業發展的意見和人才需求情況,取得了第一手的資料,進行仔細梳理及分析。專業教研室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組織老師充分學習了大量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對于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識,并聘請行業專家及專業指導咨詢委員會成員于2016年8月召開了工作任務分析會,在會議上運用頭腦風暴法,由企業專家對建筑設計專業的專業教學基本思路、課程體系、技能培養目標等進行了基本確定,在此基礎上由本專業的教師分工協作,形成了以項目化課程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并于同年底再次邀請各級各部門的行業專家進行了論證,方案得到專家的普遍好評,正式完成《高職建筑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項目化課程標準》。
2項目化課程建設目標和要求
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教學方法改革為先導,以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為落腳點,以課程為單位,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來驅動,進行項目化教學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各門課程的實施方案,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對內容進行重新組建。對立項課程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和模塊單元教學設計,著力建設一批優質的項目化課程。通過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校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學院邀請華東師范大學徐國慶教授團隊項目化課程建設培訓的基礎上,我分院建筑設計專業組織全體教師認真研討,遴選適合的課程進行立項建設并實施教學改革,認真選拔教師,組建課程改革團隊,團隊成員要分工協作,每個人都參與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近兩年本教研室完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所有專業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以建筑設計11高職班、建筑設計12高職班和建筑設計13高職班“居住區設計”課程模塊教學為試點,積極嘗試課程教學改革;以建筑設計13高職班及后續班為新方案施行班全面實施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每年專家年會以及階段性市場跟蹤調研和相關課程改革方案實施的具體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存在問題,適時調整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現已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居住區設計》、《居住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一批項目化課程教學實施。此外,還完成《三星級綠色建筑施工圖識讀》、《工種實訓》等校本教材的編寫,撰寫10余篇教學論文,制作多門項目課程教學微課,逐步建立教學資源庫,形成多項項目化課程教學成果。
3項目化課程教學實踐
將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作為深化課程改革的突破口,牢固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育人為根本的課程改革理念,針對本專業特色、課程特點、學生特征,從實際、實用和實效出發,大力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培養,逐步形成了“仿真型項目教學”“社會型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探研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等多樣化、富實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在本輪課改中,2012及2013級學生正好處于專業課的學習中,教師在課程的教學中更新理念,以學生為主,以培訓技能為主,在2013級學生中試行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中注意收集資料,師生互相探討教學感受并及時調整,為后續的課程教學打好基礎。在頂崗實習前的專業課教學中,堅持“真題真做”的教學模式,利用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真實的建筑設計項目中提高能力,通過課程現場參觀教學、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等與校外實習基地緊密聯系,為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接軌,實踐教學體系嵌入職業認證課程內容,融合相應的職業技術和技能,專業課程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崗位能力為目標,按照項目的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設計課程,圍繞工作過程,開展新型教學項目。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學生在訓練中心、項目中心、實訓基地做中學,學中做,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同步提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勝任能力。充分利用智慧校園教學平臺,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興趣,滿足學生課余自主學習需要。
學生的思想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另一種角度說,他們因為這個時代變得比我們以前任何一個時代的學生都要“聰明”。所以,要想讓學生學好,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懈怠,老師教課但學生沒有興趣聽課,所以常常表現不出精神和活力,也缺乏學習的動力。大學生上課不聽課,打瞌睡、玩手機的現象屢有發生,但這體現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現象,還與多個系統有關,有學生自身的問題、老師的問題,還與整個社會環境、學校環境等相關。老師常常說,你們這一代不如我們那一代,我們那一代聽老師的話,自覺做筆記……,如果我們教師換一個角度來看待80后、90后,不以我們那個時代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想辦法幫助他們,學生會對老師產生信任,用自由的方式學習、提問。學生不記筆記不代表他就放棄了這門課,他有自己的辦法,所以不要用我們自己年代學習的經驗看待現在年代的學習方法。
學生如果對特定的學科產生興趣,就會把學習當作是件很充實的事情,在享受學習的過程中,學到新的知識,這應該是充滿了成就感的過程。老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想辦法提高講課的藝術和質量,讓學生不想睡覺、不想看小說,講得學生愿意聽、想聽、愛聽。
何謂講課質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師對課程內容要熟悉。都說現在的網絡時代讓學生心氣變得浮躁,太多新奇、太多誘惑讓學生“不務正業”,但與此同時,學生的信息接受量增大,他們鉆研學會了很多東西,他們也對知識有自己的疑問,很多東西老師可能不知道,但學生知道。所以老師要把這一門課、這一堂課搞得滾瓜爛熟,有問必答,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給學生清晰確定的解答,但是不要瞎講,要實事求是,不然學生會對老師沒有信任感。教師要做充分的準備,我講了二十年的編譯,仍然要備課,一個原因是為了進一步準備充分,另外就是看是否有更新,再找更多更好的例子。
講課的藝術要提高,第一就是脫稿,最好不要照PPT念,更不要照著教材念,要把內容記在腦子里,能夠脫口而出。要綜合運用多媒體和板書等輔助手段,不要依賴PPT。第二是要組織課程,這就是布局。要考慮這一堂課怎么能讓學生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布局不是簡單的將內容從頭到尾講述,而是有難點、重點,且要考慮從什么角度講解。組織課程,就像導演一門話劇,教師既是導演、編劇,還是演員。講課要綜合運用形體、眼光、語言,表達要準確、精煉,語音要抑揚頓挫,充滿激情。這樣像講故事一樣,學生就愿意聽,而且把非常重要的內容融入在內,學生就比較容易記憶。第三,要考慮互動,要有意識地把想睡覺和即將睡覺的人調動起來,活用啟發式教學、提問式教學,學會互動調劑課堂氣氛。第四,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安排讓學生上臺自己講一些,給其他同學作出示范。
講課要受歡迎并不容易,現在我們的年輕教師,都經過了系統的研究訓練,但課堂講授的經驗是零。他們的培訓是必要的,因此要讓他們積極參加輔導、改作業、帶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聽主講老師講課。院領導、優秀教師要不定期的聽課,給出意見和反饋。我們對老師教學考核是要排序的,對排在后面的老師,要讓他們去進修,實行末位進修制,以促進老師重視教學。我們把青年博士分到各個班當班主任,讓他們和學生交流,分享科研經歷,更重要的還了解了學生對教學的需求。
劉騰紅(中南財經大學信息與工程學院)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的整個趨勢,以計算機為主的智能化工具所代表的新生產力已經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之而來的計算機教育信息化也成為了高等學校新的課題,培養信息化時代、網絡時代的新一類人才成為了高等學校所肩負的艱巨新任務。
培養人才,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源于對教育現實、學校實際的思考。在面臨新一代的大學生來臨校園時,我們的教育領導者也在適時調整教育方針,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思考現行教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努力探索改革。本科教學是學校教學的基本,我校提倡“以本為本,以研為重”的思想,從根本上將本科作為高等教育教學的重點和關鍵,這也是因為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對推動學校整體教學工作有重要意義。大學的三大任務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而高校應如何擺正三大任務的關系,長期以來一直是很多學校乃至整個教育界探索討論的問題。德國著名學者、教育改革家威廉•馮•洪堡創辦洪堡大學時提出教學與研究相統一和學術自由的原則,并指出大學的主要職責是追求真理,學術研究應在大學中占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教授應當從事研究并將研究的成果、方法與理論系統化地傳授給學生。網絡時代的80后、90后有非常獨立的思想,培養學生不僅應要求他們學習知識,其中包括最前沿的知識,而且還要培養他們獨立掌握知識的方法,同時養成探索的興趣與習慣。洪堡提出的學術與研究相統一的原則,強調了學術研究在大學的地位,而實際上很多學校非常在意杰出人才的培養。
以上體現的是新時代學術研究的一種觀念,而結合眾多學校的實際,現階段,越來越多的本科院校、高職院校非常關注實踐教學、創新教學,采取了各種舉措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實踐教學、創新教學已成為教育中最熱的詞。這是因為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已經取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基礎教育課程的設置及教育模式卻被深深地打上了應試教育的烙印,教學方式多在形成知識體系,而忽略了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教指委關于培養計算機應用人才中強調了三點:第一是知識,其中包括了人文知識、社科知識、自然知識、工具知識、專業知識。第二是能力,包括學習能力、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實驗能力。第三是素質,包括思想素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專業素質和心里素質。尤其是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不僅僅要其掌握本學科的技能,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從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打造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說到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教師肩負著光榮的歷史使命。尤其在本科階段,學生對教師很崇拜,渴望給予他們不同于中學的新的學習旅程,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使這些80后、90后甚至之后00后的學生有一個愉快且很有收獲的大學生活,我們教師要仔細鉆研課程內容、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配合他們在信息時代完成一個不錯的學業,學到東西且學有所用。有越來越多的學校在討論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在思考“重科研、輕教學”所帶來的教師評價等問題的同時,很多學校也越來越重視教學以及實踐。我們學校會對教師進行教學評獎,學生在網上評,學校教務部再組織老師聽課、打分,再看有無發表教學論文、出版專著等,最后學校有專門的評審委員評定,每年在教師節表彰,給予在教學上取得成就的老師很大的獎勵。
很多學校提出要成為高水平的研究性大學,一般都從科研和學術方面談,但其實最基本的是,教師如何講好課?如何將知識與研究相結合?我覺得在教學中我們的老師應該做到深入淺出,將程序設計等一些抽象的知識通俗化、具體化,用一些比喻、類比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具體的過程通過實驗讓學生實踐加深印象并掌握。所以教師參與教學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在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的一些優秀教師是經過了長期的努力,專注于某一領域,才成為了教授、專家,有很值得和同學分享的一些成就和體會。除了傳授知識外,我們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我們的價值觀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因此首先應教會學生學會做人,然后才是成材。大學生剛剛步入校園,思想都比較活躍,也會有一些徘徊,且患得患失。尤其是現在的網絡新一代,他們有很多自我探索的渠道,接受信息量非常大,對新事物的更新往往快于我們老師,因此了解他們的想法并且理解他們,用心引導他們的學習生活是很重要的,而這也是教師應注重平常教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參與教學工作對學生很有好處,也要不斷學習、實時更新、與時俱進。我們常常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特別是在計算機教育領域,知識更新特別快,因此信息時代我們計算機教師付出的也要更多。
王江晴(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
為了加強新時期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我校做了很多改革舉措。以前我們更多地將精力放在專業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而現在將本科生基礎教育及能力培養提到了一個高度。學校規定教授必須上講臺,并且規定了具體的學時要求,每個教授相應的學時等細節又更加詳細。與此同時,強調教師不僅是要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做教學研究。從教師自身來說,如果老師只是教書,而不讀書、不總結、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經驗所得,又怎么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水平呢?要使自己盡快成長起來,就要堅持反思,參與教學研究。而從學生來談,學生剛進入大學的時候非常重要,特別是人生觀和學習觀的形成,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教學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透露出來的思想和觀念也在影響學生的一些想法。
此外,學生就業決定性的一個因素就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對學校來說,怎樣做好校企合作,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很需要研究。其實現在有很多的合作形式,學校最應關注的是結果,因為校企聯合在很多方面還不好掌控,但結果應是有效的。我校現在軟件工程方向做了一個“3+2”的項目,學生招進來以后,理工部的學生再重新第二次選拔,組成了實驗班。實驗班的前三年是在學校本部學習,而后兩年到美國學習。相應地,我們針對實驗班在課程上作了調整,一方面通識課,是學校規定必須要上的,我們在內容作了適當調整,而專業課教育,盡量和美國學校的課程對接。實驗班采用小班上課,有兩個特點,一是導師制,二是項目驅動。學生進班學習,我們首先上的不是C語言,而直接學習Java,然后就主要以項目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三年拿到學校本部的文憑,到美國學校,再補修那邊的課程后,拿本科文憑和碩士文憑。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過程,能夠培養學生更強的動手能力、工程能力,希望他們出去以后就業形勢更好。本碩連讀,項目驅動和導師制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學生的視野也上升到了國際的高度,與創新、創業的觀念相對接,且和國際接軌,這是對學生很有實際幫助的舉措。
熊盛武(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
信息時代,我們說學生更難管了,但是反過來說,我們老師可利用的資源實際上更多了,教學更便捷,方式也更多樣,吸引學生眼球的素材也更豐富了。實際上,一個教師的鉆研,融入了他個人的心血,而我們在網絡時代可以更快速地學習這些優秀教師的思想精髓。比如說,國家的精品課和名師,如果在規范知識產權的同時可以更多地共享名師、名課的教學方式,這對我們很多青年教師來說是福音。青年教師學習的欲望非常強,而且發展特別快,尤其在優秀教師的指導下,他們很快便能很好地投入教學。名師、名家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來自于這些名師的“間接經驗”通過教師自身勤奮的學習梳理,轉化為自己教學理論上的支撐。憑借網絡知識的優勢,提升了自己知識的廣度、深度和高度。
文章編號:1672-5913(2013)18-0020-04
中圖分類號:G642
0 引言
近幾年,我國在高等教育由外延擴張轉向內涵建設的過程中,把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已經逐步為人們所理解并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大學生中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成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項主要內容,目前已成為我國高校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一項學生活動。大力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是高等學校適應時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手段和內容,也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新理念。
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時期,高等學校應高度重視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這一理念已成為各高校的共識。近幾年來,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嵌入式教學團隊,經過十余年的教學科研實踐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自主研制了適合實驗教學、創新競賽、課外活動及畢業設計的嵌入式實踐教學儀器系統,并以此為基礎構筑科技創新平臺,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以“挑戰杯”競賽為龍頭,以大學生科技立項為載體,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的各類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幾年來,我們組織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的各類課外科技競賽,取得了十分優異的成績,獲得各類獎項30余項。表1列舉了學生在2010~2012年間獲取的國家級獎項。通過一系列比賽,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備較高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創新人才,也提高了學校聲望。
筆者作為“挑戰杯”“研華杯”等創業大賽的指導教師,連續幾年參與計算機學科競賽指導工作,深切體會到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對實現素質教育和培養計算機創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如何借助課外科技競賽平臺,采取有效的途徑更好地進行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非常值得探討。
1 課外科技競賽平臺對于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高等教育要培養的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高校培養目標的一項極其緊迫的任務。如何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各高等學校研究和探索的課題。而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除了把創新創業的內涵滲透到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還應當充分利用課外科技競賽這一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它可以考查大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能力,也可以檢測大學生的信心、意志、勇氣、團隊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借助校內外科技競賽平臺,有利于全面培養大學生們敢于創新、勇于創新的精神,鍛煉他們的創新能力,使他們具備強烈的創業意識、健康的心理素質、頑強的意志力、科學的冒險精神、出色的管理能力、博采眾長的學習意識、社會實踐能力,同時,也可培養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等,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促進畢業生就業。
2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的探索與實踐
2.1 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
優質的教學資源建設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保障,也是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教育資源的整體優化,必須認真分析高等教育的內外部環境和區域產業的發展趨勢,研究和分析區域和學校的有效資源,明確產業發展對計算機類創新人才的合理需求,運用資源配置優化理論,通過工程應用、校企融合推進創新人才培養優質教學資源建設。
2.1.1 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的物質環境
良好的物質環境是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保障。高校可從實驗儀器、教材建設和網站建設等多方面構建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的物質環境。筆者所在的教學團隊進行了如下實踐。首先,我們自主研制的“飛思卡爾嵌入式開發系統”實驗儀器已形成系列,包含MT-S08、MT-S12、ColdFire、Kinetis等多個應用開發套件。各開發套件中均包含擴展板、核心板、評估板、寫人調試器、集成開發環境、規范源程序、配套教材、實驗指導書(或講義)及課件等,為課堂教學提供了必備的軟硬件條件,并可用于構筑科技創新平臺,為學生開展課外創新競賽創造了良好的物質環境。目前,該實驗儀器已推廣至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全國50多所高校。其次,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我們先后編著了《單片機原理及其嵌入式應用教程》《嵌入式應用技術基礎教程》《嵌入式技術基礎與實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嵌入式系統:使用HCS12微控制器的設計與應用》《基于32位ColdFire構建嵌入式系統》以及《嵌入式系統原理與實踐:ARM Cortex M4 Kinetis微控制器》等近十本教材和專著。嵌入式系統及應用課程還于2010年5月被評為校級精品課程。最后,為加強教與學的“互動性”,方便學生下載相關教學資料,我們開辦了“嵌入式系統實驗室”網站和“嵌入式系統及應用”精品課程網站,并與“與非網”合作開辟了“蘇州大學嵌入式學習社區”網站。
2.1.2 建立高水平的創新型教師團隊
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既是決定一所大學實力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只有提高指導教師的水平和能力,才能使學生的科技活動開展得卓有成效。
組織和指導大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要選拔和培養一批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很強實踐技能,且富有耐心和責任心的高素質教師充實到指導教師團隊中去,為大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撐。蘇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大學生創新活動教學團隊由高學歷的學科帶頭人負責,帶領年輕教師成立與教學相關的科研小組,并積極和IT企業進行項目合作。在教學過程中,吸收具有創新精神的大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開發與設計中,從而更好地促進了教師和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也為院創新創業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幾年,我們教師團隊已完成的橫向科研項目有20余項,申請發明專利8項,已獲得發明專利4項,獲得軟件著作權幾十項,并發表30多篇與此相關的科研和教學論文。
2.1.3 組建和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學生骨干隊伍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應注重發掘具有科技創新活動興趣和能力的同學,將那些“有興趣、基礎強、肯吃苦、善鉆研”的學生作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主要培養對象,鼓勵他們參加研究生的科研例會,在日常的科技創新研究中給予場地和設備的支持,積極為這些學生提供參與學校各種科技創新活動的機會,有針對性地推薦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層次的科技創新活動。同時,以教師團隊的各類科研項目為依托,組織大學生申報校內的“大學生課外學術科研基金”項目及“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由此來培養具備較高計算機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骨干隊伍。此外,高校還可積極鼓勵科技創新能力較強的學生“傳幫帶”剛剛從事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以保持隊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2.2 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教育新模式
基于教育部“卓越計劃”創新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理念,按照計算機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高等教育應當深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主渠道,重視對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培養。
在計算機創新人才培養中,要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以達到校企共贏互促的合作效果,帶動社會經濟的增長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外經驗證明,開展計算機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能充分利用學校與企業、科研單位的不同教育資源和人才培養的優勢,是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通過企業提供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可構建企業與學校及科研機構之間積極有效的合作新模式,為大學生提供參與技術創新的機會。同時,高校可從項目中深入開發競賽功能,積極開展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業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業體驗,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創新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
2.3 設計并實踐雙導師制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所謂雙導師制,是指同時安排高校和企業指導教師共同指導本科生實踐課題研究。在產學研實踐教學中,我們進一步設計并實踐了雙導師制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學校的專門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學生能夠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再由學校聘任企業中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人員作為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兼職導師來協同指導學生,由此形成全新開放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在參加公司研發項目的設計和開發中培養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2012年,教育部、科技部聯合主辦的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上指出:學習貫徹黨的十精神,提高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當前要加快建立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訓練體系;要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等開展更廣泛的協同合作,聯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大學科技園等重點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基地,促使廣大的企業家、科學家、工程師積極參與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擔當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導師。基于這一主導思想,“雙導師制”已在我國很多高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雙導師制”已經在我院計算機專業的部分高年級本科生中試行多年,且已有多項由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共同指導的本科生課題入選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和國家大學生創新計劃。我院計算機相關專業已經和摩托羅拉、宏智科技、快捷半導體、奇夢達資訊、蘇州工業園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創新基地和工程中心等,從而全面保障了雙導師制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2,4
建立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當前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重點,也是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為此,高校應當綜合發揮目標導向、條件保障、激勵約束、監督控制功能,建立健全具有一定的質量標準、與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相適應的系列文件,組織并實施基于自制實驗儀器的實驗教學、暑期自主生產實習、基于產學研結合的零距離模式的畢業設計特色教學等教學和教研活動,由此有效地保障計算機類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3
結語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時展、高校改革和發展的迫切需要,還是大學生自我發展、實現自我價值的內在需求。因此,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當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這是一個長期的探索與實踐的過程。創新人才培養的優質教學資源的構建、產學研結合和雙導師制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與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等,在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都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認真實施。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課外科技競賽平臺的重要作用,全面培養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以期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備良好的科技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燕,曾凡智,楊廣發,科技競賽驅動及多知識點融合的計算機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2(16):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