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0: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教師一職稱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什么是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并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在這里,項目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它應該滿足以下條件:該工作過程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起來;與企業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商業經營活動有直接的關系;學生有獨立制定計劃并實施的機會,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項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
在項目教學中,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重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1.2項目教學法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項目教學法對關鍵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要完成的任務以項目的形式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工作方式,由學生自己按照實際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它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采用類似科學研究及實踐的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等。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運用項目教學法的必要性。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高職學生畢業時須能夠掌握國際貿易專業必備的基本技能,能夠起草和簽訂國際貿易合同,熟練掌握和運用國際貿易慣例、具備運用國際貿易法律處理國際貿易糾紛的能力。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學方向具體地表現為以應用為目的,以提升貿易人才綜合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重技能操作,重實踐教學。
2.1項目教學法使學生更易掌握國際貿易流程。
項目教學法強調知識的獲取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在教學中應該遵循這一過程;強調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練習、歸納和發現知識,并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和學習的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學生可以在國際貿易實務的學習中從感性認識入手,通過實際操作,解決具體問題,達成對本門課程的理性認識。使得學生對國際實務更易掌握、接受。
2.2項目教學法可激發學生學習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興趣。
項目教學的出發點就是激發學生興趣。在解決貿易實務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由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被動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并且能夠主動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手腦并用。
2.3項目教學法使學生在國際貿易實務課中獲得自信心。
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設計最終會落實到項目結果上,并且老師會對不同的結果給出不同成績的打分。這不僅可以激勵學生,而且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對自身能力的認可度,這一點對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是至關重要的。
3項目教學法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的應用。
3.1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項目設計的原則。
(1)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選取要合理、典型。也就是教師在設計項目時,要特別注意項目的合理性,避免設計一些脫離實際的項目,要利用那些發生在實際業務中的真實、經典的案例,加以選擇和編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用于課堂教學,設計出學生可以參與的項目。讓學生扮演項目進行中的角色,能夠積極參與項目過程。
(2)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和適應性。即項目的設計必須突出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可以參考恰當、典型的案例。同時,設計項目在參考案例時還應從授課對象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出發,對于過于簡單的案例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對于冗長、復雜的案例可根據項目設計要求適當的精簡、縮寫后予以采用。
(3)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評析要恰當、實用,要做到總結性和啟發性相結合。教師的點評總結是“項目教學法”的重要環節。
學生在項目完成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在點評中要指出問題的所在及解決的方法,要總結比較各組的特點,引導他們學習別人的長處來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設計,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在點評中得到提高。
點評的過程既是總結以前學過的知識,提出和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也成為學生一個學習的過程,提高的過程。對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來講,項目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處理相關業務問題的能力、技能和技巧,從而起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作用。在具體運用上,學生在對項目完成的結果進行評析的時候,一方面要對學生的成績予以肯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項目的過程;另一方面對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錯誤予以糾正,讓學生明確怎么做才能避免所犯的錯誤,起到總結經驗教訓的目的。
3.2國際貿易實務項目的具體設計。
以國際貿易實務中貿易結算方式的教學為例,可以通過設置一定的項目讓學生完成一項貨物的跨國買賣,讓學生扮演買方、賣方的不同角色。此時,可給出學生幾種貿易結算方式的選擇,如匯付、信用證、托收等方式,將學生分組,每組可選擇一種或幾種結算方式,完成各種結算方式的業務流程,完成相應單據的制作,并解決貿易中的問題,如信用證的改證、信用證與合同不相符等。最后,老師對各組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可將成績量化,評價每種結算方式的風險和成本,總結經驗教訓,給出最佳答案。最后引入激勵機制,給勝出者(小組)予以分數上的獎勵,激發其積極性;對成績稍低者(小組)可再下一次的項目完成后刷新這次成績,以增強其自主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戴士弘,畢蓉。高職教改課程教學設計案例集[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7.
[2]孫瑞華,國際貿易課程案例教學探索[J].石油教育,2001(2)。
一、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定位與目標
《國際貿易實務》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本課程承載培養市場營銷專業熟悉國際市場慣例和規則以及掌握外貿業務具體流程的專業能力的任務,是市場營銷專業的必修課程。
二、學情分析
(一)基本學情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學習態度一般較為端正,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分析,這些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能力較弱,但內省智能較突出,能自律、按時完成任務。交流交往能力較強,擅長分組合作。在學習本課程之前,掌握了市場調查分析能力和經濟學基礎理論,具備商務英語基礎,掌握計算機、互聯網知識,能熟練使用PPT制作軟件。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困難。例如,學習目的現實,希望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能直接應用到工作中或取得較高的考核分數從而獲得獎學金,理論學習興趣不足,缺乏意志力、易出現學習障礙,學習方法單一,學習動力不足。
(三)學法指導
針對以上學情,采用任務驅動,開放、互動式的多樣化的學習方法,模擬真實外貿工作過程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教師點評與學生互評均以積極評價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課程內容的選取
針對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和以上學情,將課程內容按真實外貿過程設計為五大任務14個子任務。其中,任務三合同簽訂和任務四合同履行為本課程學習的重點內容。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任務設計
任務名稱 分項任務
任務一 交易前準備 國際市場調研
尋找客戶
資信調查
任務二 交易磋商 建立業務關系
出口報價核算
還價成交核算
任務三 合同簽訂 合同條款擬定
簽訂合同
任務四 合同履行 商檢報關
制單結匯
落實貨款
備貨出運
任務五 業務善后 核銷退稅
索賠理賠
四、教學模式與方法手段
(一)教學方法設計總體思路
本課程按照高職項目化課程改革進行教學設計,選取教學模式為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即把進出口業務流程設計為一個完整的項目,用五大任務驅動這個項目。這五大任務均是企業或職業活動典型工作任務,以外貿合同為主線,基于真實工作過程而設計。每個任務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組成,又分成進口和出口兩個分支。
(二)教學模式
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具體操作為,在學期初,將每個教學班劃分為六個任務小組,分組時注意氣質搭配、知識結構搭配和性別搭配,分小組完成各教學任務。
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每個任務小組的成員相同,但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中的任務不同。在理論教學中,各任務小組按區域構建模擬貿易公司,組內確定公司內部職位。每個模擬貿易公司對應一個外貿區域,分別為:歐洲、亞洲、中東、美國、東盟和非洲。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分小組扮演船公司、進口商、出口商、進口地銀行、出口地銀行和以海關為代表的政府機構角色,完成外貿工作實訓。理論、實踐教學穿插、同步進行。
理論教學把課程內容分為進口、出口兩大分支。實踐教學則是按外貿流程實施,具體過程為:由進口商、出口商經過交易磋商環節簽訂外貿合同,在以海關為代表的政府機構、銀行、船公司參與下共同完成合同的履行。
(三)教學方法
本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講授法、案例教學法、分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各任務所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各有不同。教學方法選擇總的原則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如表2所示。
表2 各任務主要教學方法
任務名稱 教學方法
任務一 交易前準備 任務驅動法
啟發式教學
任務二 交易磋商 角色扮演法
任務驅動法
任務三 合同簽訂 案例教學法
分組討論法
任務四 合同履行 分組討論法
啟發式教學
任務五 業務善后 案例教學法
任務驅動法
(四)教學評價
對于學習成果如何進行量化考評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課程旨在構建多元化、全方位、過程化課程考核體系。考試以行動過程為導向,重過程考核。為了更好地構建以上考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考試改革的探索,方向如下:總評成績=理論成績(70%)+實踐成績(30%)。其中,理論成績(70%)為末考筆試成績,在理論成績中,加大實操考核力度。實踐成績(30%)構成如圖1所示。學生實踐成績中,每次任務由教師對于學生分組完成情況打分占40%,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況打分占30%,學生各小組互相評價打分成績占30%,每次任務三部分成績相加為學生實踐成績。
關鍵詞 :綜合目標;公民教育;多維價值取向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12-0024-02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水師范學院中青年教師科研資助項目“多元文化視域下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批準號:TSA1139)、“多元文化視域下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課程發展研究”(批準號:TSY201220)、甘肅高校科研項目“文化傳承視角下民族地區英語課程構建研究”(批準號:2013A-103)、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民族地區中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思路與策略研究”(批準號:GS[2013]GHBZ090)的階段性成果。
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是全球多元一體化、各國民族教育轉型期我國開設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它的開設,意味著我國民族團結教育走過形式多樣、內容多元的“活動”階段,邁向多元文化教育的制度化階段,面向全國中小學單獨開設,旨在培育全體未來民族人清晰的、積極的、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認同,使其成為合格的民族人,乃至世界人。誠如有論者所言,“如果在中小學時期就開設一些民族文化課程,將在根本上促進不同民族文化間的理解和交流……是實現民族文化身份認同的根本途徑。”但實施之初,作為一門負載著新時期民族教育新朝向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須當充溢怎樣的課程意蘊,才能應對時代對民族教育的新訴求呢?因此,從學理層面厘清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所應具有的課程意蘊,包括其目標、性質、理念、價值取向等,對課程理論的進一步提升及其有效的常態化實施很有必要。
一、人、知識、社會兼顧之課程目標
伴隨著文化全球化的進程,各種文明與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矛盾與沖突在所難免。面對這種時代趨勢,我國民族教育理念亦做出改變予以應對,即由“傳統的多元一體教育”向新形勢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教育”轉型,已成為全球多元一體教育之不可缺少的部分。為適應這一教育思潮,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的開設作為新時期我國民族教育政策調整來滿足全球化對各國民族事業發展的時代訴求,其目標指向三方面:
1.以全體公民為教育對象。新形勢下,全球多元化強有力的無形之手觸及到民族個體、群體的心理深層,尤其是文化身份的認同問題。公民的文化身份認同是一個民族團結的前提,需要全體公民來完成,因此,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的培養目標應明確指向全體公民。欲讓一個國家的公民具備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認同而成為未來合格的民族人,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是實施教育的主要載體,從其設計的理論基礎到有效實施等方面都需要側重于公民教育,培養其多元文化意識、提升其作為未來公民能夠“承擔一種理性的參與意識”。
2.滿足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社會的需求。任何個體的發展總是與社會的發展交織在一起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作為民族教育的載體,其價值終歸要實現于擁有56個民族的大環境。而此環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不同領域按照特定的運行規律及運作方式而成的綜合體,民族團結教育便通過其文化功能(即傳遞、保存、更新各民族長期積淀下來的觀念、信仰、價值、思維方式等民族文化)、經濟功能(培養多民族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形成適應當下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及政治功能(通過促進民族國家的政治社會化、有效傳播民族國家政治共同體中的政治文化、促進民族國家整個社會的政治整合來實現民族團結的目的)等,以達成促進民族國家民族團結、國家凝聚的目標。
3.傳承全體公民所需的技術知識和道德實踐知識。前者對應的是工具性行為,決定著特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后者應對交往行為,規范人們的社會行動,調整人們的交往關系。由“活動”走向“課程”,其具有課程的一般特征,即傳承相關的知識。因此,負載著民族團結、國家凝聚使命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須得傳承兩類知識: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社會運作的基本知識體系,即體現在經濟、文化、教育等社會子系統運行的相關知識;規約著各民族行為主體的道德責任和行為規范正確性的相關知識,即公民的道德實踐知識,包括各民族交往合理性的依據、解決社會沖突的法律和道德機制等,以及各民族及世界民族文化知識的學習。
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的三個目標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論及民族團結教育的實質,其與個人發展、知識傳承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息息相關,這是新時期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時代意蘊。
二、國家意志、地方需求兼具之課程性質
以個人發展、知識傳承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為目標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性質如何呢?本文從三級課程管理的角度來解釋體現“國家意旨”、“地方需求”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所包含的課程意蘊。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我國的課程管理為典型的中央集權體制——全國范圍內的課程清一色為國家課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國家意識到中央集權課程管理體制的不利,逐步賦予地方和學校以適當的課程自主權。21世紀初,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明確提出了“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其中,“國家課程”是由國家主管的,體現了國家意志、為培養全體公民而設的課程;而“地方課程”的本質特征則在于:體現本地的教育發展水平,結合本地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現狀,充分利用本地的課程資源,服務于地方的發展并促進國家課程有效實施的課程管理策略。
然而,根據以上論述并不能予這門新型的課程以邊緣清晰的定位。依據《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根據國家統一要求列入地方課程實施”這一規定,嘗試用“國家地方化課程”一詞予以闡釋,該課程的特點是:在堅持國家課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遵照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民族教育的課程政策,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需要并結合本地區民族構成的特點及條件,將國家層面規劃和預設的面向全國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進行改編、調適,這一特點體現了新時期我國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的新意蘊。
三、多向度關懷之課程理念
民族團結教育課程作為現階段我國民族教育課程的核心,是新時期多元文化教育新理念在操作層面的主要載體,其目標及性質凸顯了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所蘊含的多向度關懷之課程理念。
1.注重學生作為“全人”的發展。一來,民族團結教育要關注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全面發展。新時期的民族團結教育以培養全體民族人為著眼點,克服以往民族教育類課程中主要針對少數民族教育的不足,在體現主體民族價值觀的同時亦凸顯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使各民族學生對自己在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定位有了更客觀、公正的認識,從而更有利于形成反思性的文化身份認同感。再者,它亦體現了各民族青少年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理念。作為置身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社會中的未來民族人,其發展、成長等社會化的過程必定是在各民族成員、社會、自然的交融中行進的,他們在成長中需要逐步具備容忍、尊重、合作以及自我批判和反省等公民素養,在學習技術知識和道德實踐知識、民族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實現人、社會、自然之間和諧與共,從而實現作為“整體的人”之發展。
2.關注全體、注重差異。新時期的民族教育,絕非僅是少數民族的教育,作為其載體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體現了國家意志,因為民族團結事業關乎國家的未來走向,亦涉及每個民族人未來的命運,所以每個公民都有平等的權利及義務參與其中,來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確保其安定、團結。然而,又因我國地域不均衡、民族差異,也要遵守“統一要求與體現各民族和地區的特點相結合”的“地方化”原則。具體而言,課程實施需遵從國家統一要求,亦要考慮各民族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地方化”特色的改編與調適,以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學生個體差異。
3.凸顯交往理性。在多元一體文化社會里,民族團結教育的實質是各民族成員通過平等的對話,是對屬人領域那些與個體或群體所屬文化相異的社會價值規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觀點與看法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而達到包容、接納、理解、內化,并基于此來建構、重塑自己的民族觀,且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和社會行為準則,作為在自己所屬文化——內群體文化以及他文化——外群體文化中行為的參照系與標尺。它的形成需經反復、理性的漫長過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能為。所以,要達到民族團結教育的目的,就須以學生置身其中的生活環境為基礎,因“群際之間事實性知識的交流與互動,很有助于加強各民族的團結”。
4.搭建各民族學生平等對話的公共平臺。只有各民族成員頻繁流動,并通過彼此之間相互溝通、了解,相互促進,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建立一種共榮共生的機制,才能達成真正的團結。新時期負載這一使命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所能發揮的功能,應該是為各民族學生能夠平等對話搭建一個公共平臺。在此平臺上,各民族學生都以平等的方式感知、交流彼此所需的技術知識、道德實踐知識以及各民族文化知識,并以理性、包容的姿態審視各民族之間的現實差異,在對各民族的歷史、現實及未來的反思中,漸次形成積極的、反思性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感。
四、多維融合之價值取向
課程價值取向,是一門課程意蘊的核心之所在,關乎特定時期教育理想實現的方向。而民族團結教育課程價值取向,則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新時期我國民族教育的風向標。一般來說,課程價值承接于價值的本質屬性,價值的實質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系,主體與客體并存。課程價值主體包括學生、教師、社會,其需要是課程價值存在的客觀基礎,而其客體指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及課程實施。追尋課程發展的軌跡,主要存在三種形式:學科本位、社會本位、個人本位,而且不同時代的課程價值客體隨著主體需要的變化而變化。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課程價值主體趨向多元,課程價值取向亦提倡“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其在多維度上趨于融合。民族團結教育課程,以國家地方化的性質出現,正是對當下課程價值取向多維度融合的回應,是“社會”、“學科”、“個人”三者的融合,滿足了新時期多民族國家課程價值主體多元化的需求,使社會、個人、知識在和諧狀態中互為存在,從而實現了多民族國家的個人發展、民族團結、國家凝聚的課程愿景。
綜上可知,新時期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所體現的新教育理念,是新時期民族教育的時代訴求,亦是新形勢下我國多元文化教育課程之意蘊。因此,從學理層面予以分析,有利于民族團結教育真正從單個的、隨意的“活動”走向有結構的、系統的“課程”,亦利于其常態化實施。惟其如此,我國民族教育才能應對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教育的時代訴求。
參考文獻:
[1]邵曉霞,傅敏.論文化身份認同類型學理論及其對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的啟示[J].貴州民族研究,2011(1):130-135.
[2]嚴夢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樣需要民族內部的文化認同[N].中國民族報,2006-12-29.
[3]邵曉霞.從民族團結教育課程看我國多元文化教育[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4):19-24.
[4]楊少琳.美國公民服務課程在我國推行的價值基礎及現實困境[J].社會科學家,2010(9):56-59.
[5](美)詹姆斯·班克斯.文化多樣性與教育:基本原理、課程與教學[M].荀淵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134-138.
[6]李廣,馬云鵬.課程價值取向:含義、特征及其文化解析[J].東北師大學報, 2010(5):167-171.
記者于健
本報11月4日訊 教師評職稱,從重科研轉為重教學,今年起,青島市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指揮棒”將改變方向,說課評估的比重增加,論文獲獎不再成為評審依據。教師評職稱今后將不用再花錢花精力。
4日,記者從青島市教育局了解到,本月起,2009年青島市教師職稱評審工作正式啟動。今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政策做出調整,論文在職稱評審中所占比重將降低,不再把論文獲獎等作為評審依據,也不再受理申報人員提交的各種論文獲獎證書。對于參評人員提交的發表的論文、著作,也需交由相應專業的專家評委認真審閱、考察,將專家做出的評鑒意見作為評審依據之一。教師職稱評審將注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的表現,說課評估的評價比重將增加。凡申報晉升高、中級教師職稱的人員都需要參加由青島市教育局統一組織的說課評估,說課評估的意見將作為評審的重要依據,引導中小學教師全心投入到課堂教學中。
青島市教育局有關人士解釋說,青島市中小學共有在職教師7萬余人,職稱評審歷來都是全市廣大教師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往年,為了鼓勵教師在教學工作之余做點科研工作,獲獎論文一直是評審的一個重要依據。但從實際參評情況來看,論文的獎項太多太濫。而為了能在論文上爭取更多的職稱加分,不少教師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對促進教學沒有什么意義。在中小學階段,課堂教學是一項傳統的技術工作,更應該加強教研,而不是科研。這次調整,主要是倡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工作中,放到關心愛護學生身心健康、關注學生成長上,也是給教師減負。
職稱評審“指揮棒”調整方向,班主任的評價比重也要提高。今年,青島市教師職稱評審要加大對班主任工作的傾斜力度,優先推薦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晉升職稱,從而鼓勵教師積極承擔班主任工作任務,積極投入到教書育人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