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0: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大學生消防安全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完善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首先得清楚何為大學校園消防安全,筆者認為大學校園消防安全是指在大學校園范圍內,供廣大師生生活、學習、工作、實驗等場所的消防安全的統稱。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如何做好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加強校園消防安全,已經成為社會一個廣泛關注的熱點和研究的課題。
一、加強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高校之中很多師生都認為消防安全離自己很遠,所以對之關心甚少。但是那些發生在大學校園火災慘痛的教訓還歷歷在目:如,2011年10月12日中南大學一棟修建于1960年的化學化工學院教學樓頂樓發生火災,整棟樓基本被燒毀。2011年3月20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師范大學男生宿舍發生火災,約20間宿舍全部被燒毀。2010年11月13日,清華大學為了迎接百年校慶,清華學堂發生火災,經308名消防官兵兩個多小時的全力撲救,大火才被撲滅。2010年10月1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一棟八層的研究生宿舍頂樓發生火災,因建筑結構不利通風,著火后濃煙灌滿高層樓道,一名女子窒息身亡。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時10分左右,上海商學院徐匯校區一學生宿舍樓發生火災,4名女生在煙火過大的情況下從6樓宿舍陽臺跳樓逃生,全部遇難。
做好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意義深遠。大學校園的消防安全關系到廣大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更是牽動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心和備受社會關注。所以,做好大學校園的消防安全建設不僅關系到學生和老師的切實利益,也關系到學校的發展,更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安寧。做好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有利于廣大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利于學校的穩定,有利于千萬家庭的和諧穩定,更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二、我國大學校園消防安全現狀分析
筆者通過檢索文獻和查閱有關資料并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總結出我國目前大學校園消防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相關消防安全規章制度不健全
我國早于1998年就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并于2008年10月對其進行了修訂。但是很多高校沒有按照《消防法》的規定制定各自相關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與規定。有的高等院校雖然制定了相關制度,但也是流于形式或者缺乏可操作性。這樣一來對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缺乏相應的制度指導與規范。
(二)大學校園消防安全責任不明確或者沒有落實到位
首先,高校消防安全責任不明確或者安全責任滯留于書面材料上,沒有把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到個人,導致相關責任人相互推諉或者在工作中不能履行消防安全責任。其次,即使有些高校明確了相關安全責任,但責任制度不健全,未能建立從學校到院系再到班級宿舍的層級責任制度,沒有把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人員身上。
(三)火災多發生在宿舍、食堂、實驗室等人員密集的地方
這些地方人員密集,存在的可燃物多,火災荷載大。實驗室儲存了很多易燃易爆等化學物品,加上在實驗時操作不當和老師不到位的監督,使實驗室的隱患相當突出。再加上學生防范意識薄弱,違規使用電器和亂拉臨時線路,在樓道內隨意堆放雜物,宿舍隱患普遍突出。還有的建筑,如食堂,建筑改造內裝修沒有按照國家或者地方相關規定施工,消防安全設施不到位,耐火等級低,而且存在線路老化、安全疏散通道堆放雜物,樓道內安裝柵欄,都使其火災隱患突出。
(四)大學校園的特殊性導致早起建筑防火等級低,極易發生火災
很多高校歷史悠久,保留了很多早期的建筑,但是由于當時的條件和材料的限制,這些早期建筑存在大量的磚木結構,消防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防火等級低,消防設施不齊全,電力電路設施隱患多,安全通道較少或者沒有消防通道。這都導致早期校園建筑防火等級低,極易發生火災。
(五)對大學校園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消防安全經費投入不足
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高校消防設施設備大多數比較陳舊落后,消防經費投入有保障的和基本有保障的僅占31.3%,滅火器與消火栓配備不達標的占43%,消防設施設備不達標的占93%。很多高校消防經費投入不足,基礎消防設施薄弱,建筑消防設備短缺。再加上學校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對消防設施的更新不及時,原有設施陳舊。還有不少設備,由于缺少必要的檢修、維護,導致難以發揮防火滅火應有的作用,或者不能使用。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火災發生的救援和撲滅工作,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六)大學校園消防安全教育缺失,消防安全宣傳不夠,廣大在校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普遍淡薄
我國的高等院校很少把消防安全納入到教學管理之中,沒有設置專門的消防安全課程,沒有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消防安全教育缺失。高校很少或者從來沒有組織師生進行消防安全演習和培訓。廣大師生對消防安全存有僥幸心里,對于消防安全沒有意識,對于學校組織的消防教育和活動也不積極參加。同時高校消防安全知識宣傳不夠,導致大學校園內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知識匱乏。在面臨火災發生之時,缺乏逃生和救援技巧和知識,極易造成群死群傷事件,造成重大損失。
三、關于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的幾點思考
筆者認為,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事前的預防、事中的搶救與避難逃生、事后的總結與完善。故筆者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談談對大學校園消防安全建設的幾點思考:
(一)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與規定,提升大學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與規定,加大對消防安全經費的投入
各高校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結合自身的情況,制定相對完善、切實可行、安全長效的消防安全制度與規定,如建立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消防設施定期檢查與維護制度等;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立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度,即從學校到各院系再到各班級最后到宿舍的層級安全責任制度,把消防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和個人,明確各級崗位與人員的責任和管理目標,調動各級人員防火積極性,做到提前預防各類火災的發生。同時加大對消防安全的經費投入,提升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改善大學校園的消防基礎設施。對各個建筑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定時檢修與維護,及時更換與更新消防設施、器材,確保消防設施的齊備與完全,預防火災的發生。
2.提升大學校園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加強對宿舍等火災易發場所的管理與監督
在相關制度與規定指導下,在明確各自責任和管理目標的情況下,定期對大學校園內如宿舍、實驗室等火災易發和人流密集場所進行檢查與監督,保證這些場所的消防安全通道暢通,消防設施完好。有些高校為了方便管理和節約成本,在宿舍等場所只開放一個安全出口,甚至到了晚上熄燈后還會上鎖,這樣極不利于火災發生時的救援與逃生。同時加強學生宿舍和食堂、實驗室等場所的用電、用火的監督與管理。在宿舍禁止使用明火,嚴禁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和亂拉電線。及時對這些場所進行排查,發現問題與違規情況立即整改與落實責任。
(二)強化大學校園消防安全教育,積極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1.強化大學校園消防安全教育與培訓
按照《消防法》的要求,把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到高校的教育課程計劃之內。讓學生在理論上學習消防法律法規知識,掌握如何報警、如何撲救、初期火災如何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識和技能,提高廣大學生的消防安全素質。同時利用新生入學之機,將消防安全培訓與消防演練和軍訓一樣納入新生入學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實踐上讓學生掌握防火、滅火和避難逃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另外,對相關責任人和教職工的消防安全培訓也不可忽略,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消防安全意識,提升教職工及時有效合理應對火災隱患的能力。
2.積極普及和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在強化消防安全教育的前提下,還要不斷的普及和宣傳消防安全知識。首先,利用學校各個場所的宣傳欄宣傳國家的消防法規、學院安全消防條例、消防知識、消防標語等。其次,組織學生觀看消防安全教育片,使學生認識火災的危害,提高消防意識,掌握消防知識。再次,利用大學生社團組織定期開展各種消防安全活動,發放消防安全知識手冊,提高學生消防安全意識和對消防安全的關注。最后,利用學校網絡進行宣傳消防安全知識與法規,方便廣大師生查閱。利用多種手段對校園消防安全進行宣傳,使廣大師生從觀念上對消防安全永不懈怠,警鐘長鳴。
3.密切與消防部門的聯系,共建大學校園消防安全
在提高廣大師生消防安全意識和掌握基本消防安全知識的基礎上,學校要保持和相關消防部門的積極聯系,定期聘請消防部門專家來校講座或者聯系消防部隊來校演習,讓廣大師生熟悉消防救援流程,消防部門熟悉校園環境。在校園發生火災時,消防部門能及時做出反應,第一時間展開撲救工作。大學校園和消防部門共建大學校園消防安全。
安全問題是目前發生在我國高校的常見重要問題,實施安全風險教育對于在校學生尤其重要。國內研究者對此已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但是基本上都是從安全風險教育的定義、內容、國家政策、學校對策等宏觀方面入手來研究,大部分也是分析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很少有研究者從高校學生實際掌握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教育途徑和教育現狀這些微觀實際的層面進行研究。從安全風險教育的內容來說,李曉明“論高校學生的安全風險教育”的觀點認為應該包括: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風險教育、網絡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風險教育、交通安全風險教育、規章制度教育。楊緒霞,薛剛認為,高等安全風險教育包括國家安全風險教育、人身財產安全防范教育、網絡安全風險教育、消防安全風險教育、交通安全風險教育和心理安全風險教育。二者都將安全風險教育的內容劃分的更細更全面。本文認為這兩種觀點比較有代表性。總的說來,高校安全風險教育定義和內容的研究本質是一致的,只是側重點不同,這些研究主要認為高校安全風險教育是針對在校大學生,為了確保在校大學生生活環境、心理環境等方面安全而運用一些教育方法和途徑來實現的教育措施。建議主要針對安全風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提出。
研究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西安石油大學學生為主體,同時還包括西安交通大學、西安文理學院、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美術學院五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
2.調查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和走訪有關專家的基礎上對問卷進行認真設計調查問卷。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有關文獻資料,在西安石油大學圖書館、資料室、閱讀與本課題相關的書籍,通過計算機檢索查閱中國期刊網(CNKI)全文數據庫相關的論文,并對所查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參閱了國內外有關社區及社區體育的著作與論文,為全面、系統地研究陜西省高校開展安全風險教育提供了豐富而詳實的資料。
2.2問卷調查法
調查在西安石油大學內主要是采用宿舍為單位的整群抽樣,在其他高校采取隨機抽樣。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150=200份,有效問卷190份,樣本中男女比例相當,
2.3數理統計法。
運用計算機Excel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相應的統計處理
結果分析
1.消防安全意識現狀
45%的大學生在學生宿舍使用過大功率電器,在與學生的交流中得出,主要集中在熱水壺、電飯鍋、吹風機三大常用電器;60%的大學生不會使用消防栓或滅火器等消防器材;32%的大學生很少或不留意公寓樓、教學樓的安全通道以及“安全出口”等安全標志;25%的學生不完全知道所在公寓樓、教學樓的安全通道,如表1-1所示。高校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宿舍使用大功率電器。大學生一般4~8個人一個宿舍,在這樣使用大功率電器而又缺乏消防安全常識,不留意安全通道具置的情況下,萬一發生火災,會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
2.財產安全意識現狀
25%的大學生離開寢室(如去其他宿舍)而寢室無人時,會有意識的鎖上宿舍門;40%的學生發生過至少一次校園失竊事件;50%的大學生曾經在離開座位時把手機等貴重物品放在桌上,如表1-2所示。大學生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是社會閱歷淺,以及自身財產意識淡薄;以至于詐騙事件在高校時有發生。不法分子利用大學生實現單純、富有同情心對其進行詐騙。還有個別學生被騙到非法傳銷組織,進而發生了學生騙學生、學生騙親朋好友的連鎖現象。說明大學生還需進一步了解安全常識,吸取教訓、積累經驗。
3.人身安全意識現狀
30%的大學生不了解遇到自然災害時的逃生方法;45%的大學生有可能會和陌生異性單獨見面;60%的大學生表示在遇到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時肯定會選擇報警;50%單獨外出時,通常會告知家人或朋友您的行蹤;60%的學生認為晚歸宿舍會有危險,但是有人陪同的話,安全感會更多一些,如表1-3所示。說明大學生對自身安全不能采取完全可行的應急措施。
4 衛生安全意識現狀
65%的同學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肯定會服從學校安排,說明學校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還需對學生進一步做說服教育工作;40%的同學在購買食品時肯定會注意生產日期;50%的同學基本上不關注國家的食品安全問題,如表1-4所示。
通過指導學生社會調查環節進行實地調查時亦發現還有一部分學生反映學校食堂管理存在問題,部分人會隨便吃路邊攤,個體商販有些飲食衛生難以達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這都應當引起學校有關部門的重視。
5 交通安全意識現狀
65%的大學生經常搭乘摩托車或“黑”出租等無經營執照車輛,尤其是西安石油大學的學生們,由于要往返兩個校區,要經常使用各種交通工具,在享受交通便利的時候,應該時時小心,保護自己。40%的大學生認為交通安全主要依靠行人的自覺性,30%大學生看見別人闖紅燈,也就“隨大流”了,如表1-5所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存在這樣的僥幸思想:法不治眾。希望大學生們進一步做好模范帶頭作用,減少城市交通事故的發生率。
6.高校開展安全防衛課程現狀分析
開設安全風險教育方面課程的學校50%;開設了自衛防身課程的學校50%;發生過歹徒搶劫等暴力事件的學校占50%,參加過類似安全防衛演練的學校占83%;被調研的所有高校對開設自衛防身課程必要性的認識都比較明確,達到100%,如表1-6所示。這說明了陜西高校對安全風險教育的認識是有的,但行動是相當的薄弱,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結論與對策
陜西高校大學生的總體安全風險教育現狀令人堪憂。在對安全意識的調查中,當代大學生除了日常生活安全意識及防范能力較強之外,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及交通安全方面的意識都較薄弱知識方面的欠缺是導致安全意識薄弱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學生存在的僥幸心理是降低安全意識的另一重要因素。長期以來,安全風險教育和自衛防身課程在陜西省高校還屬于起步階段。安全風險教育在大學生課堂上并沒有得到重視。以往只是由家長或學校老師在口頭上囑咐式的安全提醒,或認為真正遭遇災難或天災的機遇很少。因此,導致安全風險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顯得比較薄弱。所以近幾年陜西高校的安全問題頻頻發生,有些直接影響高校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和陜西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教育作為終身體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在學生步入社會之前,還是有必要為大學生補上這重要一課。
對策和建議:
1.普及知識,分析案例,增強安全意識
增強大學生安全意識,必須首先普及安全知識。以各高校應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與法律為依據,以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以大學生在校期間及步入社會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主要內容,以涉及大學生安全問題的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安全防范知識方面的教育。[9]同時應注重安全風險教育的形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案例短片,貫穿到教學中,使安全知識在有聲有色動靜結合的教學氛圍展開,這樣會吸引學生興趣,達到良好的安全風險教育效果。
2.參與教學實踐,提高防范技能
如果將安全風險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一門基礎必修課程,將安全逃生課作為必修課納入學分制,安全逃生課以防災預警和人身防衛為主要內容,采用案例教學與實踐演練相結合的方式,并把在突發事件中如何自救作為該課程學習的重點,提高學生的安全素質這種引導學生安全需求,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3.形成安全風險教育訓練體系
安全風險教育訓練體系應該是以自衛防身理論與實踐為基礎,以防范對象為前提,以科學的態度、嚴謹的作風和大膽創新的精神,集水上、火災、野外、中毒、酗酒等的遇險求生急救,事先犯罪預防,臨場脫身,解脫、摔法、擒拿、跆拳道、空手道、合氣道、散打、拳擊等格斗技術為一體,融入特有的自衛防身思想和學術體系,使其成為既適合遇險救生、日常自衛,事先犯罪預防等,又適合于休生養性、強身健體的多元化體系。
4.在高校廣泛開展安全風險教育課程
安全風險教育與自衛防身將時刻提醒學生對生命的護衛。不僅要求學生學會如何防范暴力犯罪及對付犯罪,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應用他們所學的技能于他們一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以保證他們生命、財產及家庭的安全。實踐證明,安全風險教育、自衛防身課程緊跟了科技高速發展的快節奏時代,緊跟當前加強安全風險教育、打造平安校園的形勢,迎合了大學生身心需求。[7]憑著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理念,在高校開展安全風險教育、自衛防身課程教學改革是有效的、可行的,并具有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雷福民,權德慶.體育統計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2010,02
[2]張銳.安全風險教育與自衛防身[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03:27-38
[3]郭鳳安.大學生安全風險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2010,06:15-17
[4]羅進強,朱建國,理陽陽.大學生安全風險教育[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5:12-15
[5]王東敏,張銳.大學體育教育基礎之上的安全風險教育實證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第30卷,第2期,2013,3:249~251
[6]楊得志.高校安全風險教育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8,07:05-06
[7]周水平,萬江文,郭安平等.大學生安全風險教育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第9卷,第4期,2010,12:148-149
[8]王能武.高校安全風險教育研究[J].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8,03:77-79
一、關于安全教育定義的研究
一般說來,關于高校安全教育有著統一規范的定義,所以關于安全教育的定義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認為 “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黨和國家的有關政策與法律為依據,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大學生在校期間以及步入社會面臨的安全問題為主要內容,以已涉及大學生的安全問題為典型案例,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安全防范知識、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使在校大學生系統地掌握安全知識和防范能力。”這一點黃維平、韋幫得也是認同的。而王能武認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學校為維護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各種安全教育與管理的規章制度,并對大學生進行國家法律法規、學校安全規章和紀律、安全知識與防范技能的教育與管理活動。”總的說來,高校安全教育定義研究側重點不同,但這些研究主要認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針對在校大學生,為了確保在校大學生生活環境、心理環境等的安全而運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實行的教育措施。
二、關于安全教育內容的研究
關于安全教育的內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將安全教育內容分成不同的點,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三點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網絡安全教育,大學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認為大學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網絡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四點
張玉華、袁成龍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內容主要為:“國家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相比狹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張玉華、袁成龍已拓寬了安全教育的內容,也把國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體現了對國家安全的重視,也有利于培養大學生愛國意識。另外,孫光輝也將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分為四點:“社會注意榮辱觀教育、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教育、安全防范知識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發達,交通事業的進步,交通事故也越來越多,交通安全教育與消防安全教育也越來越重要所以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五點
姬學民認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為:“基礎知識教育即有關安全的基礎知識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教育、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國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紀法規是為規范人們的行為,打擊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學生學法、知法、懂得依法辦事。作為一名大學生應該通過法紀法規學習,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學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應該包含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內容分為六點
李曉明認為:“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網絡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規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幾年都非常重視制度建設,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些規章制度在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保障學生的安全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總有學生違反了這些 規章制度,從而造成了一些安全問題,因此,對學生的規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楊緒霞,薛剛認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國家安全教育、人身財產安全防范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將安全教育的內容劃分的更細更全面。 三、關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的研究
袁健認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包括: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安全教育的內容不夠,學生安全教育形式單一且缺乏創新。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不完善且沒有形成制度化和規范化。內容不夠全面且教育形式單一,導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問題。張玉華、袁成龍也認為,目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為: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不完善,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只是走過場,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不夠完整。譚汝媚認為當前高校對安全教育重視不夠,體制不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大學生減災和避災自救能力相對匱乏,網絡安全問題突出。宋江浩認為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網絡化發展趨勢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問題,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相對薄弱;高校后勤社會化管理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問題,校園外來人口增多,校園住宿條件等都會影響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問題,校外人員參觀、訪問等也給高校安全教育帶來問題;高校擴招給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帶來的問題,在校生人數眾多,層次多樣,使得校園也更加復雜,安全教育的問題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響校園安全問題。王能武對上述觀點也是認同的。
研究者羅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其中目前高校對于安全教育的重視不夠是導致一些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對安全教育有了足夠重視的情況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會問題而引發的一些新問題如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從新的角度去認識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四、關于高校安全教育對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對策為: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制意識;加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袁健認為切實提高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大學生安全教育必須步入規范化和制度化的軌道;建立健全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采用多種途徑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張玉華、袁成龍認為提高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認識;加強大學生對安全教育的組織領導;建立大學生安全教育運行機制;做好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三進”工作即安全教育進宿舍進課堂進校園網絡。
譚汝媚認為高校黨政領導應給予足夠重視,加大安全投入,努力營造濃厚的校園安全文化氛圍;將安全教育納入高校課程教學計劃;加強心理健康檔案建設和建立、健全學校心理咨詢機構并充分發揮其作用;加強網絡知識安全教育。宋江浩認為加強對學生的網絡完全教育;加強對學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強對高校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強對高校學生防盜竊、防詐騙安全教育;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認為:動員各方面力量,切實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規,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應突出重點,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編寫安全教育教材,開設系統的安全教育課程。姬學民認為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使之規范化、制度化;以案說法,有針對地教育;突出重點,有區別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視,齊抓共管。切實提高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齊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編教材,規范教學。精編安全教育教材,將安全教育納入正規的教學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學體系,強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點,提高實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如專業保衛隊伍,輔導員隊伍,學生骨干隊伍;轉好重點學生、重點時期和重點場所的安全教育。接著,創新形式,寓教于樂;關注心理,愛護學生;健全制度,落實責任。李曉明認為: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平安氛圍;突出重點,務求實效;安排學時,開設課程;明確內容,選編教材;設立心理咨詢室,加強心理輔導。
研究者對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議主要針對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提出,宏觀方面與微觀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體可行性意見卻不夠。以后的研究可能會針對時展所出現的安全教育的新問題,進行非安全教育定義,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這些研究也會越來越重視其實用性。
從1999年開始,全國高校招生規模急劇擴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高校擴招后,因為家庭、社會的多重影響,學生生源整體水平相對下降,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尤為明顯:集體觀念欠缺、學習態度不端正、組織紀律性差等問題不斷暴露,這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一、高職院校學生的整體現狀
隨意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物質生活的富足,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呼聲中,相當一部分高考分數較低的學生“迫不得已”選擇進入高職院校完成學業,很多學生進入學校后沒有了目標,就等著熬完三年拿到那一紙文憑,或者單純為了了卻父母的心愿,這樣的動機導致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暴露出種種問題。
(一)思想意識不穩定,集體觀念不強。
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青年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雖初步形成但仍不牢固,其對是非對錯的判斷能力沒有成熟,易受環境影響而發生改變。對于自己的將來沒有明確的定位。作為“90”后的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于獨來獨往,處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缺乏團隊意識及集體觀念,做事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其他人的感受,經常導致人際交往的失敗,加大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
(二)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不好。
高職院校的學生多數入校時的分數較低,文化基礎比較薄弱。以2010年江蘇省高考錄取分數為例,普通高校本一批次的錄取分數線是文科345分,理科355分,而第一批高職分數線文科類210分;理科類200分,兩者有100多分的差距。考試分數雖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目標不明確。具體表現為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習興趣不高,“60分萬歲”;作業不能獨立完成,靠抄襲交差;“平時不努力,考試就作弊”,平時課堂上下沒有多少積累,臨時報佛腳又嫌太辛苦,為了考試合格,打起了歪主意:夾帶資料、傳遞紙條、手機作弊、找人代考,這些現象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展,同時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學風建設。
(三)自我約束力不強,組織紀律性差。
“90后”個性張揚,因為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自我約束力不強,喜歡“隨心所欲”,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做事不考慮后果,易沖動。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遵守,遲到、早退、曠課,違反宿舍管理規定,打架斗毆等現象時有發生。犯了錯誤不反省自己,反而找各種理由和借口為自己開脫。這些現象向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二、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育與市場接軌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而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行為現狀與這個目標相距甚遠,這就要求學校在三年中要對學生進行“改造”,通過教育教學把低水平進來的學生培養成高起點的社會有用人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夯實基礎,把握重點,努力提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水平。
(一)把握重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教育工作。
行為以思想為主導,要規范學生行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加強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穩固的“三觀”,正確對待自己的學業,為將來踏入社會積累資本。
1.關口前移,開展“入學教育從學業生涯規劃開始”新生入學教育。
新生剛入校對學校、專業都不了解,處于迷茫狀態,為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完成角色轉變,穩固專業思想,可以通過舉辦“入學教育從學業生涯規劃開始”主題教育活動,邀請企業人員、專業主任、教研室主任為學生做就業、專業教育報告會,講解就業現狀及專業發展前景,為新生打開一個了解社會、了解企業、了解專業的窗口;同時可以邀請優秀畢業生代表與新生進行經驗交流,為新生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提供借鑒;召開新生家長見面會,解答家長疑問,間接穩固學生的專業思想。
2.以節假日為依托,加強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節假日的特殊意義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清明節祭掃緬懷先烈、“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動、“十一”謳歌祖國、“一二·九”紀念活動等,加強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質和遠大的理想,把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節日化,提高學生思想教育的實效性。
3.健全報告制度,抓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因為環境、學習方式等方面的改變,容易出現各種不健康的心理傾向,繼而引發各種問題,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管理教育的重點。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動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進宿舍;根據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凸顯的實際情況,可以建立班級信息員制度、班級情況一日一報制度,從不同層面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向,特別關注“三困生”的思想教育,給予他們更多精神上的關愛。
4.利用信息網絡,發揮網絡的教育服務功能。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在學生的生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可以建立育人信息服務網,充分利用網絡的教育服務功能,通過宣傳學習生活中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樹立典型,展現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服務網在思想教育、服務學生、促進和諧中的積極作用。
(二)穩固基礎,做好學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務工作。
1.從日常管理與教育入手,扎實做好學生安全教育和穩定工作。
安全穩定是學生工作的第一要務。要高度重視學生安全工作,學生管理人員經常深入班級、宿舍進行安全大檢查,傾聽學生反映問題,消除安全隱患;平時加強學生安全意識教育,嚴格落實學生請銷假制度及晚就寢檢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學生樹立安全防范意識,注意“防火”、“防搶”、“防盜”、“防騙”。通過組織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消防安全演練、觀看消防安全科教宣傳片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消防安全技能,營造“時時講安全,處處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圍。
2.從抓學生基礎文明入手,切實推進班風與學風建設。
大學生作為接受過或正在接受大學教育的人,是掌握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是人們眼中的“天之驕子”,但隨著高校擴招及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學生的基礎素質出現很大滑坡,要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需要從基礎文明入手,推進班風與學風建設。
(1)開展大學生文明養成教育活動,深化文明禮儀教育,強化學生的文明意識,提高學生文明程度。通過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創建和爭當“文明大學生”等活動,要求學生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責任意識,樹立創新意識,摒棄生活陋習,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說文明話,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營造健康、文明、和諧的校園新風。
(2)推薦先進,樹立典型,發揮示范作用。要注重輿論引導,通過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來教育、引導、激勵學生。通過各種評獎評優及先進表彰活動,宣傳報道校園的先進個人及事跡,努力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3)開展誠信教育,增強學生的誠信意識,引導學生誠信行為。通過催繳學費,召開考證、考級、考試教育,助學貸款催款等相關工作,對學生進行誠實守信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誠實守信意識;利用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引導學生的誠信行為,比如通過誠信征文、誠信演講、誠信辯論幫助學生樹立誠信意識,規范行為。
3.從關心學生入手,加強學生資助管理工作。
雖然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的家庭情況較好,但仍然有部分學生來自家庭經濟相對困難的家庭。由于家庭經濟的原因,這部分學生存在更多的學業壓力和思想負擔,是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對象。要通過各種途徑幫助這些學生樹立信心,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一是要認真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保證認定工作的公正、公開、公平;二是要認真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讓有限的資助費用發揮最大的作用;三是要鼓勵、引導、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勤工助學等自立行為,通過誠實勞動自食其力,既減輕家庭負擔,又增強自信。
參考文獻:
[1]劉凱.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港航論壇,2007,(1):72-75.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 概述
檔案信息的定義是傳統的國家機構(也可以在社會組織)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各種經過鑒定有價值的文件信息與歷史一記錄,還包括在電子政務環境中產生的各種數字化、電子化的具有保存意義的信息。比如政府部門頒布的一些政策法規或者統計類文件等等。豐富的檔案信息,如果僅僅是簡單的羅列,那么對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幫助甚微。必須經過一定的系統分析和統計挖掘才能真正對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導意義與決策支持的作用。所以檔案信息在管理方面應該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地反映政府的基本職能,同時通過分析加工來實現與社會服務職能的有效的結合。總的來說,檔案資源的管理應該有如下幾點的基本要求:
(l)提供對存儲在不同地點的數據庫中的數據和信息查詢、調閱等基本的功能;
(2)決策支持的作用。一旦領導在決策的時候需要提供信息與情報的支持,應該能夠很快的得到系統中全面的、有效的信息數據;
(3)數據挖掘的功能。如何從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海量數據資源進行有效提取來及時滿足需求是在檔案信息管理的時候應該重點考慮的;
(4)對不同格式的數據,如半結構化的、結構化的、非結構化的信息數據都要能提供各種訪問操作的功能;
(5)能夠滿足檔案信息資源有效充分地共享交流的需求。
二、 檔案管理系統
檔案管理系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將分布于不同檔案機構的信息資源進行集中、處理、加工,確保數字檔案信息的長久保存和獲取,并向社會廣大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線服務,最終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一種有序的動態信息空間。
檔案管理系統是現代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產物,是新型文件和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結果。與傳統檔案館相比,檔案管理系統具有信息多媒體化、管理計算機化、信息傳輸網絡化和存貯多載體化等一系列特點。數字技術的應用完善并發展了檔案館的職能,妥善解決了各種檔案原件保護與利用的矛盾,使珍貴的檔案原件能夠保存得更加長久;數字檔案檢索系統方便、快捷,不僅極大地滿足了利用要求,而且利用者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局限,隨時、隨地實現檔案的異地查找。利用網絡的交互方式,檔案管理系統能夠向利用者提供更加專業、更具特色的檔案咨詢服務,改變了檔案館信息“孤島”的形象,改善了檔案服務的落后面貌。
三、 檔案利用
檔案利用工作是檔案工作的核心環節,也是檔案搜集、整理、保管、鑒定工作的價值實現過程,沒有檔案的利用也就無所謂檔案和檔案工作的價值實現。對檔案利用工作進行分析,能夠反映檔案基礎工作各個環節的情況,同時也能反映下一步利用者的利用方向。
從編史修志、學術研究、工作查考、個人待遇、其他幾個方面進行檔案利用分析。
編史修志是檔案利用的重頭戲,利用人次多,利用檔案、資料數量也多,但在檔案利用中的百分比有下降的趨勢,并不是編史修志的數量在減少,而是其他利用檔案的數量在增加。近年來的趨勢是以組織、單位編史的逐漸減少,而個人編史、個人文集和續寫家譜、家人傳記的卻在不斷增加,檔案的進一步的開放,更加促進平民化的檔案利用。
學術研究近年來單位個數和人次上在不斷提高,其主力是各研究機構學者、各大學教師、博士、碩士、大學生等。撰寫畢業論文的學生占到學術研究的85%,而碩士生以上又占撰寫畢業論文的85%。本科生查閱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利用高峰多集中在每年的1月和7-8月的寒暑假期間,以利用命歷史檔案、資料居多。
編史修志和學術研究都是利用檔案數量、人次較多的。有時一兩個利用單位,就可使一種檔案的利用數量猛增。如2003年新聞出版局編《新聞出版史》,使得革命歷史、舊政權資料使用量超出近幾年平均量的3倍。在利用人次上,學術研究通常是一人多次,而編史修志是兩人或多人多次,其共同特點是使用檔案、資料數量大,查到率高(查到率高并不是所需材料都是齊全完整的,而是所需材料面寬,跨度大,大部分利用者總會或
健全鄉鎮基層基礎組織 推進社會消防安全管理創新
――快速發展中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機制研究
蔡明棟
摘 要 當前,我國大量發展中的城鄉結合部區域消防安全隱患十分突出。建立健全鄉鎮消防工作站,全面構建網格化社會火災防控體系,將火災隱患整改、宣傳教育培訓職責延伸到鄉鎮、社區(村)兩級,從而為解決發展中的城鄉結合部區域消防安全隱患十分突出的問題,探索出了一條卓有成效的消防社會化管理之路。
關鍵詞 鄉鎮基層 基礎組織 消防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C936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大量的發展中的城鄉結合部區域消防安全隱患十分突出。北京市通州區就是典型的發展中的城鄉結合部區域之一。在通州區工商部門注冊的五萬余家企業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低端粗放型企業,經濟擴張期特殊的經濟結構導致大量“三合一”“多合一”違章建筑、群租房的存在,加之通州區國際新城建設的穩步推進,大面積拆遷、大量拔地而起的新建工程,這些都給北京市通州區的消防安全帶來了十分突出的隱患問題。為構筑社會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貫徹落實劉金國副部長提出的“調動一切力量深入推進清剿火患戰役”的指示精神,北京市通州區公安消防支隊結合國際新城建設實際,以“創新工作機制、防控關口前移”為工作理念,建立鄉鎮消防工作站,全面構建網格化社會火災防控體系,將火災隱患整改、宣傳教育培訓職責延伸到鄉鎮、社區(村)兩級,從而為解決發展中的城鄉結合部區域消防安全隱患十分突出的問題,探索出了一條卓有成效的消防社會化管理之路。
一、破解難題,推陳出新,推動政府超常運作
北京市通州區面積907平方公里,人口129.9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約60萬),距市中心15公里。作為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區域,在工商部門注冊的五萬余家企業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低端粗放型企業,經濟擴張期特殊的經濟結構導致大量“三合一”、“多合一”違章建筑、群租房的存在,加之北京市通州區國際新城建設的穩步推進,大面積拆遷、大量拔地而起的新建工程,也帶來了十分突出的消防安全問題:一是各級政府盲目追求經濟增長,大量引資,造成許多低端產業落戶,對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管缺失;二是社會單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對消防設施的投入較少,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三是單位員工、城鄉居民、社會群眾、外來務工人員消防知識匱乏、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自防自救能力欠缺。北京市通州區公安消防支隊13名防火監督執法人員要擔負1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的防火監督檢查及各種勤務、宣傳、培訓任務,警力嚴重不足,對于政府消防安全工作人員、公安派出所民警、義務消防隊、村安全員等消防輔助人員也難以實現經常的、系統的、深入的培訓指導,未建立社會化消防大格局、網格化防控體系,導致監督檢查不到位,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性問題。
北京市通州區公安消防支隊黨委不等不靠、審慎研判,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作用,大力推進消防社會管理創新,提出了將執法警力下沉到基層一線,建立“鄉鎮消防工作站”和“鄉鎮消防站”的構想并及時向區政府匯報,獲得了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區政府超常運作,多次召開協調會,對消防工作站制度的可行性進行專題研討,制定并下發了《關于成立鄉鎮消防工作站及消防站的通知》(通政辦發[2011]48號),對人員構成、人員管理和職能作用做出了硬性規定,在鄉鎮政府層面搭建支撐基層基礎工作的平臺;各鄉鎮充分認識到設立消防工作站對于加強消防監督執法、改善地區消防安全環境的重要作用,在辦公地點、執法車輛、人員待遇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通州區區委區政府也對此項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各鄉鎮要充分認識設立鄉鎮消防工作站的重要作用,發揮消防工作站效能,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管理水平,全鎮統籌,條入塊、塊統條、條塊結合,真正把消防監督工作落到基層,確保不發生重大火災事故。
二、健全組織,明確責任,健全制度落實保障
通州區公安消防支隊在綜合考慮鄉鎮規模、人員數量、火災形勢的基礎上,按照網格化社會火災防控體系,在馬駒橋、臺湖、宋莊、永順、梨園、縣、永樂店7個鄉鎮設立了消防工作站,在張家灣鎮成立鄉鎮消防站。消防工作站由2名消防支隊監督員、1名派出所消防專職民警及2至5名鄉鎮工作人員組成;消防站由3名消防支隊干部、4名士兵、2名派出所專職民警、2至5名鄉鎮工作人員及所在鄉鎮專職消防隊隊員組成;通州區公安消防支隊派駐干部和通州區公安分局各個派出所民警每周至少四天在消防工作站開展工作。消防工作站在消防支隊、屬地鄉鎮政府和防火安全委員會的共同指導下,圍繞屬地鄉鎮中心任務和工作實際開展消防工作,解決基層“千條線穿一根針”的問題,即線跟著針走:一是全面掌握轄區情況,進行網格劃分,完善業務基礎工作和消防業務檔案,并在此基礎上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分析本地區消防安全形勢,提出消防工作建議,為屬地政府決策當好參謀;二是結合轄區消防工作實際,開展消防監督檢查、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及屬地政府部署的其他消防工作,做到一線執法、一線防范、一線宣傳,全面提升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的“四個能力”;三是負責對本級公安派出所、社區民警、政府專職消防隊及村安全員的培訓指導。鄉鎮消防站還將鄉鎮義務消防隊納入管轄范圍,把滅火工作與防火工作集于一體,整體運行,做到第一時間有力施救、有效控制火災形勢,確保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為保證消防工作站制度得到有效落實,通州區公安消防支隊制定并下發了《北京市通州區各街道辦事處鄉鎮消防工作站管理規范》,對消防工作站組織建設、辦公設施、工作制度、工作職責、業務培訓等進行了規范;建立健全鄉鎮消防安全工作會議和消防工作站聯席會議制度,鄉鎮消防安全工作會議每周一次,由消防支隊派駐干部聯系轄區政府主管領導組織,根據本時期消防工作的整體安排及轄區消防工作安排部署相關工作,消防工作站工作聯席會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區防火安全委員組織,主要聽取各鄉鎮(街道)消防工作站工作開展情況,分析研究本地區突出火災隱患整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協調解決消防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總結經驗、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研究表彰、獎勵消防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等等;為工作站配發了現場執法記錄儀,要求消防工作站人員對執法工作情況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從而保障了對其工作時間、工作內容、執法質量進行全面的跟蹤記錄和監督管理,并借助派出所辦公平臺,實現火災隱患的及時錄入和處理;積極協調區政府和屬地鄉鎮,做好辦公場所、辦公設備、執法車輛、飲食住宿的配置和輔助人員的配備工作,并在執法車輛上裝載GPS設備,對車輛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三、整合資源,密切協同,確保良好效果
一、生活即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從生活里找教育,即從生活中發現理論依據和落腳點,從而賦予學習過程現實意義,讓學習過程充滿激情和樂趣。筆者認為,源于生活的教學設計更有利于教師思路的展現和學生思維的開啟,并促進二者的平等交流。在《防火與防爆技術》教學過程中,筆者首先從學生關注的新聞熱點導入新的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通過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小事加以呈現,以開啟學生的思維,領悟知識內涵。下面筆者選取課本第三章“可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燃爆特性”,闡述“生活教育”理論在“導入和呈現”教學步驟中的具體應用。
1.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如同說書人的驚堂木,是整節課的提神劑。成功的導入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從一而終地投入課堂學習中。教師在選擇素材時應盡量與講授內容緊密相連,并進行嚴密的教學設計和內容編排。在講授這一章時,筆者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為導入,立刻激發全班學生的興趣。筆者首先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祥云火炬的火焰是什么顏色?如何產生這種效果?燃料是什么物質?為什么選用這種燃料?祥云火炬的構造特點是什么?為什么這樣設計?”一系列問號令學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并引發相互間的熱烈討論。這些問題的答案既牽扯到本章的重要知識點,又是理解如何將理論具體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的關鍵。稍作解釋之后,學生恍然大悟的同時也認識到掌握本章知識的重要性。教師順勢展開第一節的內容:可燃氣體的燃燒形式、燃燒類型、燃燒特性和燃爆危險性。
2.課堂呈現
課堂呈現是教學的核心環節,如同說書人的言歸正傳。任務是將知識點交代清楚,并將重點和難點闡述得明白透徹。利用學生既有的生活常識講解復雜的理論和原理,所謂深入淺出,是“生活式課堂呈現”的根本特點。筆者在本章第二節“可燃液體的火災類型”的課堂呈現過程中,以煮粥為例講解沸溢火災成因,以炒菜為例講解噴濺火災成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不但輕松地掌握了兩種火災的成因,而且清楚地說出了兩種火災的主要區別:儲存物料的沸點不同及水的分布不同。筆者稍后再舉石化企業大型儲罐火災為例進行提問時,學生均能給出正確答案。
二、社會即學校,教會學生思考社會問題
教會學生在社會大環境中理性思考,找出事物和現象間的依存關系和相互聯系,是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心環節。這些思考將對大學生今后的工作實踐起到指導作用。當代大學生生活在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可以在瞬息間將社會萬象“e網打盡”。但是看到不等于想到,能夠從社會萬象中發現問題并引以思考,讓“眼中體”變成“被思考的眼中體”,是需要開發和培養的能力。安全工程專業的社會服務性決定了安全工程專業的學生必須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準確的事故隱患辨識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社會現象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引導學生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思考社會問題。
筆者的具體實踐是:選取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事故作為案例,通過視頻播放、課堂自由討論和案例評析等環節,引導學生選用合適的評價方法對事故原因展開分析,并提出對策。例如在講解課本第六章建筑消防安全時,筆者選取上海市公寓大樓“11.15”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為例進行操練。播放視頻前,筆者設計了如下一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事故樹分析法對事故原因進行剖析:“事故后果是什么?造成人員傷亡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火災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人員逃生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人員無法逃生的原因是什么?人員為什么無法疏散?火災傷害有哪些類型?”學生在此引導下邊觀看視頻邊記錄,最后順利地畫出了事故樹,并對頂上事件、中間事件及基本事件進行分析,確定事故致因和事故發展過程。在自由討論環節,眾人集思廣益,從施工安全、建筑安全、消防安全、安全疏散和安全監督管理等各個方面提出改進措施。通過該案例教學環節,筆者既達到了導出第六章建筑消防安全內容的目的,又實現了對第五章危險源安全里危險源辨識和安全評價方法的操練,可謂一舉多得。
三、教學做合一,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學有所用,是教學目標之一。“學以時習之,不亦樂乎”。如果能及時、經常地練習和應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就是一件令學生產生成功喜悅的事情。這種快樂會轉化成一種繼續學習和探究的動力,刺激學生樂此不疲地獲取新的知識。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主張應“給學生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給學生一些東西去學”[2]。筆者認為,教師應超越課堂的時空局限,為學生搭建學以致用或者學有所用的平臺,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一起研究和實踐。這些研究和實踐的設計必須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必須是有所創新的、必須是服務于社會的,而其結果必須是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
1 高校安全宣傳教育模式單一
1.1 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1)注入式教育模式。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主要通過階段性的專題安全知識講座來實現。所謂的安全教育就是一學期以年紀的形式開幾次大學,聘請學校保衛部門負責人或是校外專家來講解一些安全知識,時間一般在2~3 h左右。這種形式的安全宣傳教學模式,因人數過多過于集中,模式呆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且時間太短,很難達到效果。
(2)活動日和典型案例教育模式。目前,高校主要還停留在利用“119世界安全消防日、交通安全日、食品安全日”通過板報、宣傳圖畫等形式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宣傳工作。或是通過對典型的安全事件以大會通報的形式將在校園內發生的安全事件作為反面教材在學生中進行安全宣傳警示。這種階段性的宣傳教育模式,有很多弊端,宣傳力度不夠,往往是宣傳工作一陣風,效果甚微。
1.2 教育模式問題的解決辦法
將安全宣傳教育課程正式列入高校教學課程計劃,制定課程考核方案,保障每學期有不低于三十六課時的安全專題教育課,其內容應包括交通、消防,用電、校內外集體活動、體育運動、食品衛生、健康、防疫、自救自護等。課程結束后進行考核,成績及學分計入學生檔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渠道作用,培養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具備自救自護能力,使高校安全宣傳教育常態化。
2 高校教師隊伍的安全意識不足
2.1 教師及輔導員發揮作用有限
(1)目前高校新任教??大多畢業于非師范院校,沒有經過系統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學習以及安全技能的訓練,對于安全教育知識、及各種宣傳防范技能缺乏了解,經驗匱乏。在日常的安全教育宣傳防范工作中發揮作用有限,力不從心。
(2)目前高校輔導員隊伍中,存在大多數兼職輔導員情況,很多教師同時在學校行政、教學上工作,精力很難集中投入在學生的管理和教育當中。且存在一名教師擔任多個班級輔導員的情況,一名輔導員負責幾百名學生,對于學生的基本信息都很難了解清楚和熟悉,學生安全教育宣傳工作的開展及防范無從談起。
2.2 關于教師隊伍的改進建議
學校設立專職輔導員崗位,專門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嚴格控制輔導員所帶學生數量,以保證輔導員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開展工作。定期選拔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專職輔導員,外出進行安全教育知識的相關培訓學習,讓輔導員首先具備一定的安全應急常識和心理教育基礎知識,這樣在處理學生安全問題應急情況時,能在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并在實踐中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同時明確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學生的安全隱患預防、心理健康疏導、安全管理、安全知識教育培訓等崗位職責。同時,定期配合保衛部門排查學院安全隱患,使輔導員成為高校安全宣傳教育的骨干、能手、帶頭人。努力為學生創造安全和諧的學習與生活環境,使高校安全宣傳教育制度化。
3 科研工作對校園安全的重視度不足
3.1 關于校園安全的科研工作匱乏
高等學校的科研工作,是知識創新與傳播的重要載體。目前,由于校園安全問題越來越收到關注,但在具體的學術研究和技術革新方面,在整體科研范疇內,所占的權重比例仍然不高。高校科研工作的對于社會焦點問題所應有的服務職能明顯較弱,高校科研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和方向大多集中于社會物質生產、教學改革等方面,而針對當下頻發的校園安全問題所開展的科學研究工作較為匱乏。
3.2 改善科研現狀的建議
調整高校科研工作開展的思路,在開展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科研工作的同時,強化面向社會服務為目標的科研,將社會需求作為高校開展科研工作的前提和方向。加強安全教育方面科研工作的開展,針對當下新出現大學生深陷傳銷,非法集資貸款等熱點安全問題,及時開展調研工作,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方針,開展專題安全知識研討會,防止學生做出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行為。同時注重安全教育宣傳教材的研究編寫工作,深入研究安全教育理念,為安全知識教育教學課程的開展提供扎實的理論基礎,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實效,使高校安全宣傳教育系統化。
4 構建我院安全宣傳教育體系的建議
4.1 轉變認識,明確安全宣傳教育意義
針對當下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種種弊端,以該院各處室及二級學院為單位,在全院范圍內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旨在轉變長久以來師生對于安全問題的認識。
(1)自上而下。
由教師帶動學生,先由學校保衛部門成立專門的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小組,對學校各處室及學院下發安全隱患排查通知單,采用各部門自查和專門人員督查的形式,先是以部門為單位,對用水、用電、防火、防盜等問題進行上報及整改,再由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小組檢查監督是否有漏報和整改不到位、不及時的問題。各學院所屬輔導員教師和學生處相互配合,針對學生宿舍、教室、食堂等學生集中的日常學習、生活區域進行重點排查,從學生食宿問題入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處理。在節假日期間,以部門為單位進行安全警示會議和教育,強調部門內部人身、財產安全的重要性,具體責任落實到人。
(2)由內而外。
在校內安全排查工作開展的同時,配合相關部門,對校園周邊存在的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的攤販進行清理,學校保衛部門加強對社會人員進出校園的監管,尤其加大對傳銷組織人員的進出校園的排查,防止學生上當受騙,保證學生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學生處人員及二級學院的輔導員不定期進行宿舍安全檢查,對于學生內部的傳銷和網絡借貸平臺人員,一經發現,立即上報。針對節假日期間校園周邊存在的私家車非法營運問題,保衛處溝通相關部門,進行查處和治理,各二級學院利用離校前各班班會及學院宣傳板進行引導,確保學生出行安全有保障。
4.2 推動安全教育常態化改革
以該校化學工程學院為試點,組織一批師范類專業及安全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根據大一新生入學、大二在校學習、大三畢業定崗實習與求職等不同階段的情況,制定各年級安全教育教學計劃,詳細討論制定教學課時、教學內容及課程考核方案。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新生入學安全教育》《大學生就業指導》《消防安全及滅火器材的使用》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已經開展正常。其中《消防安全及滅火器材的使用》為實訓課程,主要指導學生常用滅火器材的使用及滅火常識,由學生直接動手操作,指導性強。學校定期也會邀請消防部門來校進行消防演習和宣講。另有,《大學生日常安全防護常識》《護理小知識》等課程正在籌備中,該校對于高校安全教育常態化改革的探索和舉措正逐步完善。
4.3 強化教師技能培訓,提高宣傳預防水平
由于中、小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中存在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使得大學生雖然已經步入成年人行列卻依然是容易受傷害的一個群體。由于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大學生比較容易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和侵害。無論是在面對突發的安全事故,還是在面對一些不法分子所設置的騙局時,大學生都普遍存在防范意識缺失、警惕性低、自我保護能力差等問題。高校應該承擔起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切實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能力的職責。
一、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建設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高等學校是社會主義社會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文化和技術的重要集散地,是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高校的和諧、安全對社會的和諧具有非常重要的輻射作用。
近幾年校園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給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通過加強高校安全教育以提高大學生安全素質,切實有效地將校園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是構建安全和諧校園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二)營造高校良好的教育、科研和生活環境是基礎和保證
隨著高校校園對外開放程度提高以及后勤服務工作的多元化,高校校園內服務業日益興旺,各類不同身份的社會人員大量涌入,使得高校校園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社會特征,大學校園的安全問題也隨之呈現出復雜的態勢。作為教育重地和科研重地,高校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須要有安全穩定的空間和環境作為前提和保證。面對教育責任、學術責任、服務社會責任與一定程度的社會控制責任交織的局面,作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須重視和思考這一時代所賦予的新命題。
(三)彌補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社會對人才尤其是能夠適應新形勢、新時代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獨立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和社會紛繁復雜的現象時,走向社會的高校畢業生表現的應該是沉著冷靜、機智應對,而不應該是因為安全知識的匱乏所表現出的無知無奈、無所適從。不少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入學教育時,并沒有將安全教育列為必修內容,或者雖然進行了安全教育但仍存在著某些不足之處,例如,教育工作針對性不強、管理措施不到位、方法手段相對滯后等。缺少了基本的、必要的、有效的心理素質培養與知識技能訓練,致使許多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
二、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高校的環境是相對安全穩定的,安全教育問題遠不如生產經營單位那樣重要,而且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理應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有較強的自我防范能力,所以,在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重視不夠。甚至一些大學的安全教育明顯具有實用主義的色彩,譬如上級部門強調了,就抓一段,上級不強調了,安全教育也就暫且擱置一邊;上級部門進行安全教育檢查了,就集中力量敷衍了事,檢查過后就又恢復原狀;有重大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發生了,就抓緊搞突擊教育,過后就又放松不管。這就難免使得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缺乏系統性、有效性
雖然目前高校都普遍制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規定,每年都會通過安排一些安全課講座或者采取宣傳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但是由于沒有建立起系統的學校安全教育管理體系,缺乏穩定規范的安全課程,對學生安全教育多是為了應急或出現事故后的“亡羊補牢”,而臨時邀請公檢法等部門的專業人員舉辦幾場講座,以及通過開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動來代替,安全教育缺乏系統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教育效果被大打折扣,直接導致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缺乏計劃性和安全保障工作出現盲目性。一旦出現學生安全事故,往往缺乏有效的處理措施,致使事故擴大化或使學校整體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及分配形式等社會情況也將隨之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新的形勢給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安全教育一定要增強改革意識,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用最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將安全知識傳授給他們,特別是要把保護生命安全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但是目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卻往往是形式陳舊、落后,停留于傳統的說教和宣傳方式;教育內容枯燥、老化,體現不出時代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所存在的諸多問題,致使大學生在面對安全問題時往往處于被動局面。像“火災逃生”、“生存技巧”等這些詞匯在當今的大學校園里并不新鮮。然而通過對部分高校學生進行安全測試后卻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對消防安全知識一知半解。在測試中有七成的大學生承認不會正確使用滅火器,對滅火器使用的注意事項不甚了解,能正確使用滅火器的女生更是鳳毛麟角。在“宿舍要是發生火災怎么辦?”的測試中,對于基本的逃生知識,竟然沒有一個大學生能夠清楚地針對各種情況說出相應的逃生技巧。翻開大學生安全教材,里面有很詳細的介紹:初起火災時,用一杯水、一件衣物就可以將其撲滅。如果火勢蔓延,不要輕易用水撲滅,如果是由于電路引起的火災,需要斷電后再滅火……但是這些知識學生卻并不熟悉,大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觀理解來處理。報警、滅火、逃生……這些必要的技能在大多數學生眼中,只是箱底一本積滿灰塵的宣傳冊、只是一場看熱鬧似的消防演習。
大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陌生,與當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已不能適應當前安全形式的發展和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需求有很大關系。可見,在高校中,學生的安全意識急需加強,對安全隱患需要不斷認識、加以重視,安全措施必須更加完備,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三、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內容和體現,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要把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高校是青年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種思潮聚集的場所。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學習熱情高漲,接受新思想、新理論的能力較高,所以,如果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導得力,能夠在大學生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要貫穿高等教育全過程
要根據不同專業和學生特點,從入學到畢業,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節假日前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類安全教育,實現全員覆蓋、全方位、多層次、全過程的安全教育體系。利用已發生的事故做典型材料進行警示教育,可防患于未然,并使之經常化、制度化;安全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法制教育、安全技能教育、職前教育、愛校教育等。也可以采取開座談會、請校友作報告,讓學生自己針對有關情況進行自我教育等,通過教育增強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三)提高大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
雖然大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比較強,但青年人又比較單純,容易脫離現實,缺乏社會經驗與鑒別力,極易產生逆反心理,為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行為管理上,而是要因勢利導、有的放矢,積極開拓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載體,激發大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真正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有些高校就嘗試把安全教育列入新生入學教育計劃,通過實施系統地講授安全知識、組織參觀展覽、聽取違法者的自省、開展專題研討會、辯論會和安全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來教育啟發學生,以增強安全教育的效果;有些高校把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納入總學時,并按相應的學分計入學生學習檔案,實現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進教材、落實學分”。通過課堂講座、案例剖析、模擬法庭、個別訪談、文藝活動等教育形式,緊密結合高校實際以及發生在大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以強化安全教育效果。清華大學已將安全教育納入本科生軍訓課程,并在研究生課程中設置16學時的“實驗室安全學”,解決了實驗室安全隱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能否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是衡量一個大學生素質是否全面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否注重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是否能以人為本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如何進行有效的高校安全教育則又需要各個高校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探索和創新。加強安全教育、構建安全穩定的大學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高等學校自身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既可以有效防范和減少校園各類事故和傷害發生,又可以完善在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及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安全教育對高校教育體系完善、大學生個人發展及社會的進步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麗華,鄭文爽.關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5,(5).
由于中、小學的應試教育模式中存在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使得大學生雖然已經步入成年人行列卻依然是容易受傷害的一個群體。由于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與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大學生比較容易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干擾和侵害。無論是在面對突發的安全事故,還是在面對一些不法分子所設置的騙局時,大學生都普遍存在防范意識缺失、警惕性低、自我保護能力差等問題。高校應該承擔起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切實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和安全防范能力的職責。
一、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建設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高等學校是社會主義社會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文化和技術的重要集散地,是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高校的和諧、安全對社會的和諧具有非常重要的輻射作用。
近幾年校園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給在校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通過加強高校安全教育以提高大學生安全素質,切實有效地將校園安全事件防患于未然,是構建安全和諧校園的必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二)營造高校良好的教育、科研和生活環境是基礎和保證
隨著高校校園對外開放程度提高以及后勤服務工作的多元化,高校校園內服務業日益興旺,各類不同身份的社會人員大量涌入,使得高校校園呈現出越來越多的社會特征,大學校園的安全問題也隨之呈現出復雜的態勢。作為教育重地和科研重地,高校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須要有安全穩定的空間和環境作為前提和保證。面對教育責任、學術責任、服務社會責任與一定程度的社會控制責任交織的局面,作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必須重視和思考這一時代所賦予的新命題。
(三)彌補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不足,提升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
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社會對人才尤其是能夠適應新形勢、新時代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獨立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和社會紛繁復雜的現象時,走向社會的高校畢業生表現的應該是沉著冷靜、機智應對,而不應該是因為安全知識的匱乏所表現出的無知無奈、無所適從。不少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入學教育時,并沒有將安全教育列為必修內容,或者雖然進行了安全教育但仍存在著某些不足之處,例如,教育工作針對性不強、管理措施不到位、方法手段相對滯后等。缺少了基本的、必要的、有效的心理素質培養與知識技能訓練,致使許多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
二、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高校的環境是相對安全穩定的,安全教育問題遠不如生產經營單位那樣重要,而且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理應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有較強的自我防范能力,所以,在校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往往重視不夠。甚至一些大學的安全教育明顯具有實用主義的色彩,譬如上級部門強調了,就抓一段,上級不強調了,安全教育也就暫且擱置一邊;上級部門進行安全教育檢查了,就集中力量敷衍了事,檢查過后就又恢復原狀;有重大案件和治安災害事故發生了,就抓緊搞突擊教育,過后就又放松不管。這就難免使得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體系缺乏系統性、有效性
雖然目前高校都普遍制定了安全教育管理規定,每年都會通過安排一些安全課講座或者采取宣傳板報等形式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但是由于沒有建立起系統的學校安全教育管理體系,缺乏穩定規范的安全課程,對學生安全教育多是為了應急或出現事故后的“亡羊補牢”,而臨時邀請公檢法等部門的專業人員舉辦幾場講座,以及通過開展一些安全教育活動來代替,安全教育缺乏系統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教育效果被大打折扣,直接導致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缺乏計劃性和安全保障工作出現盲目性。一旦出現學生安全事故,往往缺乏有效的處理措施,致使事故擴大化或使學校整體工作受到嚴重影響。
(三)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及分配形式等社會情況也將隨之發生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新的形勢給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安全教育一定要增強改革意識,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用最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手段將安全知識傳授給他們,特別是要把保護生命安全的知識和技能作為安全教育的重點內容。但是目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卻往往是形式陳舊、落后,停留于傳統的說教和宣傳方式;教育內容枯燥、老化,體現不出時代性、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了安全教育的效果。
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所存在的諸多問題,致使大學生在面對安全問題時往往處于被動局面。像“火災逃生”、“生存技巧”等這些詞匯在當今的大學校園里并不新鮮。然而通過對部分高校學生進行安全測試后卻發現,大部分大學生對消防安全知識一知半解。在測試中有七成的大學生承認不會正確使用滅火器,對滅火器使用的注意事項不甚了解,能正確使用滅火器的女生更是鳳毛麟角。在“宿舍要是發生火災怎么辦?”的測試中,對于基本的逃生知識,竟然沒有一個大學生能夠清楚地針對各種情況說出相應的逃生技巧。翻開大學生安全教材,里面有很詳細的介紹:初起火災時,用一杯水、一件衣物就可以將其撲滅。如果火勢蔓延,不要輕易用水撲滅,如果是由于電路引起的火災,需要斷電后再滅火……但是這些知識學生卻并不熟悉,大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觀理解來處理。報警、滅火、逃生……這些必要的技能在大多數學生眼中,只是箱底一本積滿灰塵的宣傳冊、只是一場看熱鬧似的消防演習。 大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陌生,與當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已不能適應當前安全形式的發展和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需求有很大關系。可見,在高校中,學生的安全意識急需加強,對安全隱患需要不斷認識、加以重視,安全措施必須更加完備,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刻不容緩。
三、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明確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內容和體現,是一個系統工程,高校要把學生的安全教育與管理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高校是青年聚集的地方,也是各種思潮聚集的場所。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學習熱情高漲,接受新思想、新理論的能力較高,所以,如果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導得力,能夠在大學生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要貫穿高等教育全過程
要根據不同專業和學生特點,從入學到畢業,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節假日前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類安全教育,實現全員覆蓋、全方位、多層次、全過程的安全教育體系。利用已發生的事故做典型材料進行警示教育,可防患于未然,并使之經常化、制度化;安全教育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法制教育、安全技能教育、職前教育、愛校教育等。也可以采取開座談會、請校友作報告,讓學生自己針對有關情況進行自我教育等,通過教育增強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能力。
(三)提高大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
雖然大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能力比較強,但青年人又比較單純,容易脫離現實,缺乏社會經驗與鑒別力,極易產生逆反心理,為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簡單的行為管理上,而是要因勢利導、有的放矢,積極開拓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載體,激發大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真正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例如,有些高校就嘗試把安全教育列入新生入學教育計劃,通過實施系統地講授安全知識、組織參觀展覽、聽取違法者的自省、開展專題研討會、辯論會和安全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來教育啟發學生,以增強安全教育的效果;有些高校把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納入總學時,并按相應的學分計入學生學習檔案,實現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進教材、落實學分”。通過課堂講座、案例剖析、模擬法庭、個別訪談、文藝活動等教育形式,緊密結合高校實際以及發生在大學生身邊的典型案例,以強化安全教育效果。清華大學已將安全教育納入本科生軍訓課程,并在研究生課程中設置16學時的“實驗室安全學”,解決了實驗室安全隱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能否具備一定的安全知識,是衡量一個大學生素質是否全面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否注重安全教育,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是否能以人為本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如何進行有效的高校安全教育則又需要各個高校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加以探索和創新。加強安全教育、構建安全穩定的大學校園是建設和諧社會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高等學校自身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既可以有效防范和減少校園各類事故和傷害發生,又可以完善在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及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安全教育對高校教育體系完善、大學生個人發展及社會的進步而言都是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麗華,鄭文爽.關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5,(5).
常熟理工學院作為一所地方院校,安全工程專業從2011年開始招生,在專業創辦之初就確定以學校已有的化學、材料類專業為依托,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具有化工行業背景的安全工程特色專業,但與老牌工科高校依托傳統采礦、冶金等專業發展起來的安全工程專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實踐教學環節還比較薄弱。實踐教學有多個環節,包括實驗、實習、實訓、設計、大學生課外創新活動等內容。本文在借鑒其他高校經驗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化工行業特色的四元復合實踐教學體系,四元復合實踐教學體系由基礎性實踐、專業性實踐、綜合性實踐和創新性實踐四個層次的教學內容構成。
1.2基礎性實踐
基礎性實踐包括工學基礎實驗、實訓和專業基礎實驗,工學基礎實踐內容是指培養學生工程素養的工學通識類實踐課程,例如大學物理實驗、熱工學實驗、電工實訓、金工實訓等。專業基礎實踐內容是指立足化工行業的基本要求的化工專業基礎實驗課程和立足安全工程學科基本要求的基礎實驗課程,包括基礎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燃燒與爆炸基礎實驗、安全人機實驗等。基礎性實踐課程的作用是加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奠定基礎。
1.3專業性實踐
專業性實踐是培養基本專業技能、拓寬專業視野、帶領學生初步進入專業角色的實踐性課程,包括專業基本技能實驗、實訓、實習。例如消防安全實驗、安全監測與監測技術實驗、應急救援實訓、化工過程見習、專業認識實習、安全管理實習、生產實習等。
1.4綜合性實踐
綜合性實踐是培養學生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實踐課程,包括課程設計、綜合實訓和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例如防火防爆課程設計課程是通過具體工程案例的分析和設計,使學生更好地熟悉和理解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的基本理論;化工安全課程設計是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完成以化工安全設計為主的一次工程設計實踐,使學生掌握化工安全設計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分析和解決安全問題、查閱技術資料、選用評價方案、用簡潔文字和圖表表達設計結果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全面訓練;安全工程仿真模擬是應用挪威船級社開發的SAFETI風險評價軟件或其他安全評價軟件對石油、化工等涉及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區域進行火災、爆炸、泄漏等多種災難事故的疊加風險分析與定量計算,是以虛擬仿真案例綜合培養學生風險分析及風險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畢業設計是本科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實踐環節,由于安全工程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所以畢業設計提倡真題真做,要求學生能在導師的指導下獨立解決較為復雜的工程實際問題,所以選題應以實際安全設計或安全評價項目為主,需要學生對所掌握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展、加深并具有一定的創新。
1.5創新性實踐
創新性實踐主要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做教師的科研助手,或者學生自己組建科技興趣小組,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大賽,通過這些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拓寬視野,了解專業的發展前沿問題,增強學習興趣。
2.四元復合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保障措施
2.1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要引進和培養兩手準備,由于近幾年安全工程專業的快速發展,許多高校新建了安全工程專業,都迫切需要引進新教師補充師資隊伍,而國內安全工程博士學位點較少,所以本專業科班畢業的博士生非常稀缺,新教師引進難度都比較大,因此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引進具有安全工程專業背景的科班教師,另一方面也要鼓勵相近專業的教師轉型到本專業任教。對轉型教師可以多舉措提高其工程素養,一方面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學校“雙百工程”和江蘇省“教授博士柔性進企業”活動,積極到相關企業甚至安監局等職能部門掛職鍛煉,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參加安全生產審核、安全風險評價等相關培訓,獲取“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評價師”等資質并努力為企業服務來豐富工程經驗。
2.2實驗室建設
根據實踐教學課程的需要,對專業實驗室進行了科學規劃,在學校的重點扶持下先后建設了安全人機實驗室、防火防爆實驗室、消防安全實驗室、安全監測與檢測實驗室、工業安全實驗室、應急救援實訓準備室和安全仿真模擬實驗室等七個實驗室,在滿足教學的同時也具備了較好的社會服務條件。
2.3實習基地建設
首先在校內依托已有的應用化學工程訓練中心、材料工程訓練中心進一步建設完善了安全工程相關實訓項目;同時在校外建立了常熟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蘇州市相城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常熟市永安安全技術咨詢公司、常熟三愛富中昊新材料化工有限公司、江蘇理文化工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穩定的實習基地;滿足了學生各類各層次的見習實習需要。
2.4實踐課程建設
由于安全工程專業在國內還處于發展階段,各個院校開設的安全工程專業由于行業屬性不同,課程設置差異較大,所以缺少成熟的實驗實訓講義,所以要鼓勵專業任課教師要一邊教學一邊探索,及時修編整理實踐課程講義,形成一套能較好滿足本校人才培養定位的特色講義教材;另外在依托教師科研項目和社會服務項目的基礎上,設計一系列能夠提升學生研究、發現、解決問題能力的實驗、實踐項目,并制定出新的實驗指導書與實踐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