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0: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收入準則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17年7月新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經由財政部統一對外,其中規定非上市企業必須從2021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該準則。新標準規定以控制權轉移取代原有的收入規則的以風險報酬轉移為收入確認的重要依據,同時,準則中還明確了收入確認的“五步法模型”,為進一步規范收入確認和計量奠定基礎。隨著主流媒體迭代和發展,傳統電視廣告業態的內容也日益豐富,媒介傳播渠道、內容和方式的多樣化,使得作為收入主要來源的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的廣告收入的核算日趨復雜,在2021年廣電媒體行業全面實施新收入準則的背景下,傳統電視媒體廣告收入的確認和計量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如何對這些業務做出規范處理成為實務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新收入準則對收入確認的基本要求
新收入準則規定收入確認采用“五步法”模型,其步驟為:第一,識別合同。識別合同就是解決合同成立與合同獨立的問題。如果合同關注資產的轉移,以控制權的轉移為依據,經雙方確認、權利和義務清晰,支付條件和可收回對價明確,同時具有商業實質,則可判定合同成立,反之則不成立。辨別合同是否獨立,則主要在于區別合同是合并還是變更。合同合并指企業與同一客戶先后訂立多份合同只為實現一個共同目的,并且合同價格相互關聯。合同變更則是要區別變更后是應當作為一份還是多份,操作時是按老合同執行還是新合同。第二,確定合同中的各種履約義務。確定單項履約義務的關鍵點在于合同中的某項承諾是否可以清晰地與其他承諾相互區別開,如果可以則說明該項義務應當可以被區別為一項單項履約義務看待。以此類推,合同有幾個不同之處,即合同包含幾個單獨的履行義務。第三,確定交易價格。根據新準則確定的交易價格應考慮合同變量對價、主要融資成分、非現金對價、應付客戶對價等因素,最后調整交易價格確定收入。第四,將交易價格分配到合同中的各種履行義務中。基于上述步驟,這一步的關鍵就是根據單個售價的比例或是打包出售時單獨部分占比將合同價格分配到各個履約部分中。第五,實際執行時確認收入。在明確好每個單獨履約義務的價格后,就需要在實際履約時確認收入了,根據新準則的要求,收入確認方法分為“時間段確認”和“時間點確認”,前者是基于某一時段內的業績進度,分段確認;后者是在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時的某一時點確認收入。
二、電視廣告收入確認面臨的問題
(一)實際廣告收入難以精確確定
傳統電視廣告中的4A廣告年度投播通常簽訂的是框架協議,合同中沒有明確的合同金額和具體執行信息。這就往往會導致廣告收入確認的延遲和不精確。尤其當廣告訂單發生臨時調整時,由于雙方確認過程繁瑣,財務與相關業務部門信息溝通不及時等,往往會導致財務信息滯后,財務拿到的原始訂單上的廣告金額可能并不是最終確認的金額,這些情況的出現難免會導致廣告收入的誤入,影響收入確認的準確性。此外,因合同中廣告沒有標明具體播出時間,按照新標準被認定為(廣告時段)控制權尚未轉移給客戶。綜上所述,只能依據每次播出前下達的媒介訂單(詳細列示了播出時段、播出內容等信息)鎖定具體的時段和播出金額,經客戶確認后作為商品控制權轉移的憑證,確認廣告收入。框架合同和正式媒體訂單構成了一攬子交易的本質,合并為同一合同進行會計處理,因此,廣告播出訂單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直接影響廣告收入確認的精確程度。
(二)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難以界定
電視廣告常常采用的是“套餐經營”的方案,即在廣告期內,客戶可選擇多個不同單價的時段進行組合播出,以達到持續的廣告效果。這樣的方案直接影響到合同中單項履約義務難以區分界定,過去往往是作為一攬子交易,按照收付實現制的會計處理方式確認收入,既增加了財務風險,也與收入準則相悖。例如:套餐廣告類型包含15秒和30秒的組合硬廣方式,為了增加客戶黏度,現在還會加入少部分新媒體(如:微信公眾號)推送等組合播出形式,合同往往會將各種播出形式組合,和客戶確認最終確定一個合同金額總價。但是根據新收入準則規定,不同秒數的硬廣,按次數計量的新媒體推送應當被作為三種不同類型的單項履約義務分別區別對待。
(三)收入確認的時點不確定
傳統電視廣告收入確認存在財務與業務分離,這也就直接導致了部分存在廣告補點,贈播等形式的廣告收入確認的時點存在不確定,直接影響廣告收入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存在收入虛增的風險。新的收入標準明確規定了在某一點或一段時間內確認收入的要求。傳統電視廣告訂單通常在一段時間內衡量播出情況,在一段時期內確認履行義務,但是其中對于類似具有收視率保點計價CPRP的廣告則應以“某一時點”確認廣告收入,只有達到了約定收視率保點數才算滿足約定履約義務。只有在達到了合同約定的收視點或者是完成了合同約定的贈送播出后,才可以按完成的時點確認收入。
(四)廣告出現的時間界定困難
隨著傳播媒介的不斷拓寬,“兩微一博”的新媒體方式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傳統電視廣告的整合營銷當中。互聯網上的廣告形式不像傳統電視廣告有明確的媒介訂單可以直接一目了然。新媒體形式的廣告往往會與活動、節目等項目結合,品牌線上的推廣很難精準界定廣告出現在公眾面前的時間,這也就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的廣告收入的確定,企業應收賬款的統計等,給企業后續經營管理帶來不確定的風險。
三、電視廣告收入確認的建議
(一)及時更新廣告財務管理系統
當前大多數企業都已經實現了財務系統的自主開發和使用,其中有些企業更是已經提前實現了財務信息共享系統。集中、科學的系統化管理是廣告財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企業應不斷地更新和優化廣告財務管理系統,以此來更好地貼合不斷變化的會計準則和廣告市場變化的需求。通過系統更新升級來解決實際廣告收入難以精確確定的問題。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在優化時要將最新的會計政策與前段業務最新信息融合,實際操作中應該重新梳理優化電視廣告播出從下單、排期直至播出的財務管理流程。讓財務管理工作能在前段進行干預和知曉,對于補播、贈播等的情況能夠通過系統實現相關業務信息的及時共享,財務可以通過系統主動并且及時獲得,而不是僅僅依靠傳統人工交接的信息傳遞方式,借此提高電視廣告業務板塊中財務人員及時、真實、準確地核算能力。
(二)強化專業知識培訓
新準則更強調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專業判斷力。為了避免由于財務人員對準則不熟悉而造成會計處理方面出現問題,企業應當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一方面,對企業業務財務工作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訓,以便于財務人員能夠不斷充實和更新專業知識和提升業務能力,對于收入確認的時點把握更加精準;另一方面,企業對財務人員應在制度上做出相應的激勵措施,可以從制度和獎勵方面,促使財務人員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增強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為保證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奠定堅實基礎。激勵財務人員跨領域合作,盡量能在廣告刊例價格的制定和合同內容簽訂時給予經營部門和相關法務部門提供專業知識指導,力爭做到在合同中明確區分各個單項履約義務,未雨綢繆,以此為依據,避免后續各項業務混淆難以區分計量,違背新準則要求。
(三)優化合同管理
新收入準則具體實施中的第一步是確認簽訂的合同。財務管理人員應當與相關部門提前交流溝通,根據新準則對企業的廣告合同模板、簽訂條款細則等相關內容進行調整,將合同的簽訂與會計準則、核算要求相結合。通過規范合同的訂立,明確協議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確定交易價格,盡力做到在廣告合同中區分各個單項履約義務,對廣告播出的時間,刊例,折扣,贈播,補播等事項應明碼標價,以避免因不明確的合同協議而引起的后續爭議。財務管理人員應當參照之前要求在實際管理中做好前期廣告合同審核工作以及中后期逐步落實合同的實施狀況與收入確認相一致的跟蹤與管理。
(四)加強財務與業務部門的溝通
各種新媒體廣告形式的出現豐富了傳播媒介和內容,但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廣告出現的時間不統一和變化多端。廣告財務管理特殊性在與它不是單純的會計處理,它還涉及業務處理。廣告財務工作人員不單單要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計量,還要保持與業務部門的及時溝通,以便于第一時間知曉和獲悉前段業務端口的信息變化,以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和可靠。同時企業應該加強收入確認的風險把控,讓財務人員參與到廣告合同和訂單的審核管理中,對于廣告合同內容的執行情況及時更新,企業應當重視財務人員的前段干預和把控。
四、結束語
目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電視廣告的收入確認和計量存在不確定性。新的收入標準是基于收入合同,對交易各方在權利和義務方面給予相應的法律規范和保護。在此基礎上,企業應按照會計準則的要求提前制定計劃,加強流程管理、強化專業人員的培訓、優化企業財務系統,在此基礎上讓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更加規范。這將有力地推動廣播電視廣告業務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對傳媒業的蓬勃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梁穎.新收入準則在廣告收入確認中的應用——基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的實踐[J].時代經貿,2019(08):83-85.
[2]羅沈嫻.新收入準則的主要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7):210-211.
[3]柳鳳英.新收入準則下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的對策[J].納稅,2019(11):187-189.
筆者曾參與過多次并購交易,擔任不同的角色。筆者曾將自己創立的公司賣給上市公司,也曾作為買方并購其他公司;曾擔任過企業的管理層、董事會的董事,或作為收購業務的顧問。這些交易,有些非常出色,有些則業績平平,當然也不乏有一些滅頂之災的交易。鑒于筆者歷任并購交易中的各種角色,以下總結的是六大關鍵要素―為什么并購交易無法成功,你又能做些什么呢?
1.錯誤判斷企業戰略的匹配度
如果被收購的業務距離母公司的核心業務差距過大,交易往往達不到預期。例如,公司銷售給其商業客戶的產品服務主要是通過產品目錄和互聯網銷售,他們對于直銷公司的并購就應該非常謹慎,盡管廣義地說,他們的產品屬于相同的行業。同樣,如果公司的傳統優勢在于銷售產品給商業客戶,那么他們在進軍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業務之前,必須三思而后行。
咨詢公司如果需要收購某家軟件公司,通常他們會基于這樣的基本理論―母公司的客戶需要使用該類型的軟件應用,并且這家軟件公司的產品覆蓋領域也正是咨詢公司所擅長的行業。盡管如此,他們最終會發現,銷售B2B應用與管理咨詢服務從性質到方式完全不同。一個真實可靠的收購前審計會則提供了必要的答案:不要逾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且要判斷目標公司是否符合你的戰略、你的運營模式,以及你的分銷渠道。
2.交易結構或支付價格錯誤
我們都很清楚,如果收購方處于競購環境,往往陷于支付過多的被動局面,必然很難取得良好的投資回報率。為了保護自己,一些收購企業通常會對于支付結構作出一定調整:收購總金額的一半或更多,會基于未來業績實現的程度來計算。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安排可能會對收購公司適得其反。例如,如果一個重要的付款里程碑是基于收購后的銷售業績,但母公司99%的銷售人員可能因為不了解,或者并未被那些銷售目標所激勵;另一方面,被收購公司的員工可能也感到沮喪,由于對實現主要付款目標缺乏掌控能力,同樣無法實現目標。
我曾見過類似情況發生在以產品交付為導向的獲利能力付款:好消息是,母公司獲得了數十個新產品的開發團隊;壞消息是,重組后的產品團隊中只有一小部分員工知曉或被這一里程碑所激勵。在這兩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堅守基于未來業績支付所勾畫的交易結構,最終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和失敗的交易。更好的選擇就是,盡管說來容易做起來難,交易前就協商出一個公平的價格。
3.錯誤解讀被收購企業的文化
只是因為兩家公司處于同一行業,并不意味著你們具有相同的企業文化。收購公司的整合團隊太容易犯“勝者綜合癥”,招搖行事,特別是做那些被收購新員工所擔心的事。如果在步入新辦公室時,銘記“4H”準則,那結果會好很多―誠信、人性、謙遜與幽默。
4.溝通不清晰或溝通不足
由于缺乏信息和清晰的溝通,傳聞漫天飛,被收購公司的員工必然會作最壞打算。這就需要積極地與整個團隊溝通,而不僅僅限于高層管理人員。切實、清晰、上下一致的溝通,即便是不好的消息,也一定要確保合盤托出,而不是零散的,而且要明確表示,這是所有的決策,別人就不必再擔心,等待另一只鞋子掉下來。通常,當你自認為已充分溝通的時候,實際上僅僅完成了四分之一1/4的溝通工作。
5.盲目關注整合自身
不要假設所有的整合都是好的。我曾看到在收購中,很多母公司堅持修整那些本不存在問題的地方:被收購公司已建立了強大的品牌,但母公司以“融合改善”為名義,堅持按照公司命名規定,取代那些本已融合得很好的品牌。
新的操作標準規定勢必會擠占原有的員工的自由度,如同從房間抽走所有氧氣,而導致團隊士氣的低落。一個小型的銷售團隊本來很熟悉原有的產品范疇,但母公司認為自己了解得更好,非要硬性在產品價格目錄中增加1400項不熟悉的產品。被收購的產品在原有的環境中通常工作得很好,但母公司堅持重建,使其適合母公司的技術架構。實際上,這必然導致對其客戶的懲罰,多年停滯對產品的改良。其實,策略的根本在于不要過度壓迫。如果這家公司值得收購,那么它也應該是值得信賴的,為他們追加資金并鼓勵茁壯成長。
發展實證會計,不但可以提高會計研究的科學性,為規范會計研究提供證據支持,還有利于完善會計理論體系,有利于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從根本上講,可以更好地為我國的改革開放服務。本文的核心是希望初步回答如何推動我國實證會計的進一步發展。為此,討論了影響實證會計發展的若干因素,當前限制實證會計發展的有關制度的完善,以及實證會計的運用技術與運用背景等。
一、需要澄清的幾個概念性問題
作為實證會計的主要代表人,瓦茨和齊默爾曼(Watts and Zimmerman)將實證會計稱為“以經濟學為基礎的經驗性理論和方法”(瓦茨和齊默爾曼,1986)。葛家澍教授認為,“實證會計理論,確切地說是用經驗——實證法為基礎,以數學模型為工具所形成的一套新理論。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釋和預測會計現象和會計實務”(葛家澍,中譯本序,1999)。為了明確討論對象,需要澄清:
1.實證會計是一種理論、還是一種方法?
眾所周知,實證會計是規范會計的對稱。如果它是一種理論,就應有自己的核心觀點和比較固定的研究領域(就象會計目標理論、會計計量理論、收入實現理論等等)。顯然,如果認定實證會計僅限于研究資本市場研究、會計選擇研究等有限的領域,只會限制實證會計的發展。以瓦茨和齊默爾曼的名著《實證會計理論》(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來看,似乎實證會計是一種理論。這主要是由于在七、八十年代,實證會計的研究對象與研究結論大大不同于以往,而且相對比較集中。其實,不同的方法既可用于建立新理論,也可用于反思舊理論。現在的實證會計論題有很多都可以用規范的方法來研究,規范性論題也有很多可以用實證的方法來研究。因此,實證會計是一種以實證方法進行研究所得到的理論。實證會計與規范會計的根本區別在于,研究者所提出的命題是否可以運用實證方法進行研究,即研究對象是否可以通過足夠大的樣本進行隨機性的觀察。過去不能實證的將來或許能,實證會計的運用并不局限于既有的領域。
明確實證會計是一種研究方法,并未降低其地位,相反將會有利于它的發展。在一些以會計理論體系為題的專著中,實證會計理論并未當成研究方法來論述,而被列為與其他會計理論并列的一部分(并且往往是最后一部分)。在研究生教學中也存在同樣問題。這固然與實證會計的發展程度——尚未涉及會計理論的大多數領域有關,但是,如果認可實證會計是一種研究方法,就應當在詳細展開研究之前予以討論。我國著名會計學家、博士生導師吳水澎教授在其《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研究》一書中,所構建的會計理論體系就是以方法論為最高層次的。明確實證會計是一種研究方法,還有助于理解為什么實證會計在中國的發展會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具有如此緊密的關系。關鍵在于后者決定了會計命題的可實證性。
2.實證會計(Positive Accounting)和經驗會計(Empirical Accounting)是什么關系?
一種觀點認為狹義的實證會計可作為經驗會計的一個分支(張為國和徐宗宇,1997;蔡春和鄒宏,1999)。第二種觀點認為,1968年由鮑爾和布朗(Ball & Brown)發起的研究稱為Empirical Accounting,而1978年瓦茨和齊默爾曼發起的稱為Positive Accounting,二者合稱實證會計(劉峰,2000)。據此,實證會計大于經驗會計。區分二者的目的是為了給實證(經驗)會計劃分階段。我們認為,“經驗會計”一詞在中國用得很少。為簡便起見,即使只用“實證會計”,也完全可以區分其發展階段。
3.實證會計是否僅限于采用假設檢驗方法?
從目前國內的實證會計成果來看,所采用的方法絕大多數是假設檢驗。但是,這并不是實證會計的唯一方法。其一,假設檢驗是推斷統計的主要方法,而描述性統計也可用于實證會計。其二,實證會計的數據來源可以是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也可以是其他。如,調查問卷、模擬實驗、直接觀察等。從根本上講,實證會計的特點是以觀察到的經驗事實為立論依據,但并不表示唯數學工具獨尊。
二、我國實證會計發展的影響因素
很多學者曾經對實證會計發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進行過概括。這些討論多注重國外實證會計的發展。以下所述則側重于我國的現實。
1.相關學科的發展
在理論基礎上,早期實證會計的發展受到有效市場假說(EMH)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影響。八十年代以來的實證會計則與企業理論、契約理論、管制理論等關系密切。此外,作為計算方法,數理統計的發展大大早于實證會計,也早于實證經濟理論。這提示我們,從事實證會計研究必須首先了解相關學科。如果不滿足于“舊方法+新數據”式的研究,要有所創新,則需要在相關學科領域有較高的造詣,甚至突破。
將會計理論與經濟理論相比,可以發現一種現象。在中國和美國,會計理論中實證之風的興起都晚于經濟理論。通過簡單的統計可知,我國《經濟研究》近年刊載的實證論文(不限于會計領域)的比重多于《會計研究》。《經濟研究》上發表的財務與會計方面的論文數,近三、四年明顯多于以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這些論文采用了實證分析方法。實證會計有無可能擺脫從屬于、跟隨于其他學科的陰影?(如,對于有效市場假說的檢驗,在經濟學界、金融學界以至管理學界都有人研究。盡管沒有引起該論題的學科屬性之爭,但這種研究容易重復,不利于會計的發展。)換言之,是否存在以會計理論為基礎的實證會計?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當前我國會計理論界在盈余管理上的濃厚興趣也許與此有關。亟待會計學界研究的論題應該更多的是本學科的問題。如,關于盈利預測、會計準則、財務報告等問題的研究。
2.信息處理技術與數據庫業務的發展
這兩者都與計算機緊密相關,可歸為一類。信息處理技術主要是指原始數據的整理加工,尤其是各種復雜的計算。國內常用的軟件有TSP、Excel、SPSS等。各種軟件各有優劣。TSP是基于DOS的小軟件,略嫌陳舊;Excel是最流行的辦公軟件之一,容易找到;SPSS功能強大,專業性強。
數據庫業務是提供研究所需的原始數據。從筆者所看到的實證成果來看,多數研究者是從證券報刊上收集原始數據,可以想象其工作量之大、成本之高。少數有條件的研究者已開始運用電子版的數據,真可謂“羨煞旁人”。 如果有類似國外標準普爾(Standard-Poor)、穆迪公司(Moody)等的咨詢機構專門從事信息服務,有Compustat Tape和Datastream International那樣詳細的數據可供研究之用,相信一定能推動實證會計的發展。
最近,證監會《關于上市公司2000年年度報告披露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年度報告全文登載于中國證監會指定的網站上(sse.com.cn和cninfo.com.cn),年報摘要刊登在指定報紙上。上市公司可以在自己的網站或網頁上披露年度報告,但披露時間不得早于指定網站。這一要求對于研究人員的數據收集將產生重大影響。此外,有關網站經常一些經初步整理的關于證券市場和上市公司的數據,值得實證會計研究人員關注。
3.傳統理論的危機
按照庫恩的科學范式革命理論,新的理論范式是在舊范式發生危機之后誕生的。所謂理論危機,是指理論的供求關系失衡,尤其是供給短缺,包括總量短缺和結構短缺。六十年代前后,美國的規范會計理論在指導會計準則的制定上出現了危機,于是有了Ball和Brown(1968)、Beaver(1970)開創性的實證研究。我國是否存在會計理論危機?對于面臨發展和體制轉型雙重任務的中國經濟,對理論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在理論的供給方面,如果僅從的數量來講,我國會計理論何其繁榮。但是,其中的泡沫現象實在太多。從形式上看,包括重復研究、抄襲、一稿多投等。從內容上看,有糾纏于概念、原則而無實質意義的“論文”,也有“新瓶裝舊酒”式的“創新”,還有草率提出新概念、新理論的“彌補空白”③。如何改變作為社會現象存在的學術泡沫,已不是本文主題所在。但透過這種現象,可以看到理論危機至少潛在地存在。近年,我們不時可以聽到會計理論滯后于改革實踐的批評聲,也是理論危機的一個佐證。我們相信,早日粉碎學術泡沫,將理論危機明朗化,將有利于學術的真正進步。
按照經濟學理論,一部分人由于預期到制度變遷的收益可能大于其負擔的成本,就可能發起變遷,成為制度變遷的第一行動集團(Primary Action Group)。我國會計理論范式變革的發起者是上海財經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等幾所高校的會計研究者。他們的收益——更高的學術地位是非常明顯的。一批有遠見的研究者正在努力成為第二行動集團(Secondary Action Group)。
4.資本市場的發展
國外資本市場的發展遠早于實證會計。而我國兩者幾乎是同步發展的。其原因是,資本市場是實證會計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條件。如果說國外最遲形成的必要條件是計算機技術,而我國則是資本市場。
實證會計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可概括為:資本市場的會計規范需要會計理論的指導,資本市場的發展也為實證會計研究創造了條件(張為國和徐宗宇,1997)。在前一方面,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會計研究中“10%現象”④的發現對于證監會改變上市公司配股條件具有明顯影響。后一方面,主要表現在實證研究所需的原始數據上。我國理論研究人員直接與實務界接觸的機會不多,而各種統計年鑒上可找到的數據大都屬于宏觀性的。因此,資本市場上公開披露的信息對于我國會計理論的發展具有相當突出的影響,較之國外不可同日而語。
5.借鑒國際慣例
八十年代末期,中國會計界興起了一片“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強烈呼聲,但當時實證會計發育的土壤尚未具備。近年來,隨著中外會計學術交流的增加,研究范式的轉變逐步得到中國會計理論界的認同。其主要表現有:(1)一些理論精英為了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發表成果,不得不應用國外流行的研究范式——實證研究;(2)作為我國會計期刊中的權威,中國會計學會主辦的《會計研究》轉變了辦刊宗旨,日益推崇實證會計,無疑對會計研究的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3)在一些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上,外國學者帶來的成果多屬實證性的,為我們進一步打開了眼界。(4)香港的部分會計學者先后受到大陸傳統的規范式理論訓練和西方的實證理論熏陶,他們曾對大陸的會計理論提出過善意的批評。這種批評很有說服力。同時也應看到,中外交流畢竟限于少數人,來自國際慣例的推動不足以使實證會計在理論界普及起來。
綜上所述,我國從事實證會計研究的必要條件已經基本具備。如果有足夠的動力和正確的方法,研究者就可以深入了解相關學科和學習計算機應用技術,不辭勞苦地收集數據,針對規范資本市場的需要,從事實證會計研究。但是,問題在于,事物的發展不僅僅需要具備必要條件。
三、推動實證會計發展:有關制度的完善
如何推動實證會計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陸正飛博士認為,導致我國財務(與會計)研究基本限于規范研究的主要原因,一是研究動力的缺乏,二是研究條件的缺乏。研究動力是指現實對理論的需求和研究者的利益驅動。研究條件包括掌握實證方法的研究者和研究所需的數據資料(陸正飛,2000)。筆者認為,推動實證會計發展的具體因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作為外部環境存在的有關制度,它解決的是研究主體的培育問題,或者說有沒有人愿意從事實證研究;二是實證會計本身的運用技術問題,可以從現有的局限著手分析,它解決的是愿意從事實證會計研究的人能夠正確地從事研究。
由于實證會計的相對研究成本遠高于規范研究,而收益卻沒有明顯差距,理性的研究者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當然會選擇不搞實證研究⑤。這樣,要推動實證會計的發展,就必須從制度安排入手,尤其是完善有關的激勵機制,降低研究者從事實證研究所負擔的成本,提高實證研究的收益。
1.研究生培養制度
如果說實證會計在中國早期的發展主要得力于以博士生為代表的理論精英,那么,其進一步發展應當致力于更高的普及率,從而有賴于包括碩士生在內的研究生培養制度的完善。
一是研究生導師的選任制。博士生在報考之前,往往先與導師有所聯系,而很多高校中,碩士生的導師還采用的是指定方式。即使有的研究生希望深入了解實證會計,也可能投師無門而望“實”興嘆。推行碩士生與導師之間的雙向選擇制度,有利于激勵二者同時提高自身水平。目前,一些碩士生導師只要有了資格,就不再深入進行學術研究,把學術研究當成導師資格的“敲門磚”。這種“終身資格制”導致一種惰性。如果推行“雙選制”,可以對此有所限制,而且有利于降低實證研究人員的入門成本。
二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寫作與答辯制度。絕大多數高校都要求研究生畢業論文要達到一定字數。其隱含的假設是,字數反映了研究水平。這顯然不夠合理。東拼西湊的十萬字還不如踏踏實實的一萬字。從研究成本來看,后者也可能高于前者。實證會計的論題通常較小,未必能“湊足”字數。這也使研究生們無法以實證會計的論題寫作畢業論文。在國外,就算是“根據農貿市場的價格來對種族歧視的存在與否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章,也可以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我們的研究生卻熱衷于創立“新體系”。 必須改變這種狀況,打破規范研究一統天下的格局,提高實證研究的地位和收益。
2.教師職稱評審制度和科研獎勵制度
這兩者都與論文質量評估制度有關。高校教師是最主要的理論研究人員。教師搞科研的動力(教師也是理性的經濟人)主要是評職稱和科研獎勵。而目前職稱評審和科研評獎的主要依據是論文數量,對論文質量的考慮僅限于字數、刊物等級。既然實證會計的研究成本高于規范研究,除非受“道德覺悟”水平或其他因素影響,誰都會選擇不搞實證。要改變這種狀況,前提是論文質量的合理評估。國外的經驗是通過文獻統計,以論文被引用的次數作為標準。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作法。從會計理論界來看,中國會計學會理應擔起重任。在課題申報、科研評獎等方面,應當逐步向實證研究傾斜。
3.高校師資交流制度
目前,許多高校師資來自本校培養的博士,難以避免“近親繁殖”的弊端。而且,容易形成“弱者恒弱、強者恒強”的格局,不利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因此,應當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如,本校畢業的博士生在若干年內不允許在本校從事教學科研;將一定比例的教師職位留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問學者和在讀博士生等(張為國和徐宗宇,1997)。
4.科研合作制度
實證會計的研究成本較高,合作進行可以發揮“規模優勢”,降低每個研究者負擔的平均成本;可以利用合理分工、差異互補,縮短研究進程,提高科研質量;可以通過學術上的“傳、幫、帶”,促進學術群體的形成和壯大;還可以增強研究主題的系統性,避免受個人精力所限而“肢解”論題。因此,應大力提倡科研合作。
5.刊物審稿制度
有的刊物編審人員不了解實證會計,也就將實證成果拒于門外。有的刊物在投稿須知中強調,能不用圖表表示的盡量用文字表示。這顯然不利于圖文并茂的實證成果的發表。除了改變辦刊觀念外,應推行匿名審稿制。
目前我國會計論文的主要發表園地一是各大學學報,二是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附屬于財政部門的會計學會分會所辦刊物,三是有關研究機構主辦的刊物。總體上看,存在市場(讀者)定位不明確的傾向。與其過于講究兼顧而結果什么也沒顧著,不如專門為某種特殊讀者群服務。比如,普及性的服務于實務界,研究性的服務于學術界。
6.產研聯系制度
職稱評審、課題申報、成果評獎、獲取稿酬都是科研活動的收益。這些收益多屬間接性的、不確定的。而從事研究時所發生的成本則是直接的、現實的,而且往往要由研究者本人負擔。國外實證會計之所以十分流行,數據收集成本低固然是原因之一,稿酬豐厚也是一部分原因,但可能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研究成本大多轉嫁給了實務界——由公司提供經費、研究公司關注的問題。如,對某項會計準則持贊成或否定態度的公司希望獲得理論上的“依據”,把利益之爭掩藏起來,當然愿意慷慨解囊。盡管這種研究方式很可能有先入為主之弊,但如果參與其中的企業和研究人員足夠多,也可以達成某種均衡。因此,應當鼓勵理論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聯系起來,共同推動實證會計的發展。
四、推動實證會計發展:現有局限的改進
關鍵詞:技術類無形資產 技術力量 技術生命周期 知識產權
新準則下技術類無形資產概述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無形資產在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中的地位越來越凸顯。企業由原來的主要依靠物質資料產生價值轉變到現在主要依靠智力資料產生價值,技術開發和科研創新成為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核心競爭力并勝利的關鍵因素。會計的實質是反映社會和經濟現象,在這種大環境的轉變下,舊的會計準則已經日漸顯示出其不適應性。財政部于2006年頒布了新會計準則,其中包括《新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新會計準則中無形資產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長期資產。著重強調了企業對資源的控制和無形資產的可辨認性。控制是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可辨認性是指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并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新準則提供了無形資產確認的基本框架: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計量。從我國的制度背景出發,這兩個條款作為公司管理層做出判斷和決策的首要考慮因素,直接決定了管理層的判斷。新準則無疑是將無形資產的范圍擴大了,無形資產的確認更依賴管理層的決策和判斷。同時,技術類無形資產(也就是通常的技術)更新迅速,未來收益相較于土地權、版權等不穩定,其在報表中的確認就更依賴于管理層的偏好。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并不完善的情況下,這種開放的判斷容易造成會計信息的不客觀性甚至會計舞弊。因此,了解管理層在什么環境下容易產生確認無形資產的傾向是十分必要的。
無形資產是指特定主體所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對生產經營長期發揮作用且能夠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技術類無形資產是指含有技術內容的無形資產,它是由技術產品或商品、智能形態的技術成果和其他與技術相關的權力構成,這類無形資產主要依靠高度密集的技術、知識及智力為其所有者帶來可能的高收益,如專利技術、專有技術、計算機軟件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都屬于技術類無形資產。其特征主要表現在技術含量高、知識含量高,能夠為持有者帶來超額利潤,價值轉化過程風險較大等特征。
技術類無形資產的確認誘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企業外部經濟環境和企業內部經營狀況。一部分企業并不將創新作為其經營周期中的一部分,進行科技創新的原因是該類企業想做一個項目,用于創造短期收益或者造成暫時性市場沖擊。此時,管理層所關心的主要是技術力量和技術生命周期。另一部分企業處于科技領域,以科技創新和技術發展作為核心競爭力。創新是企業存續的內源性因素,研發和開發活動深入該類企業每一次項目的啟動、成長、完成周期。此時,管理層所關心的是技術的知識產權。因此,正確認識技術強度、研發周期和與無形資產相關的知識產權,管理層可以較為準確地做出與無形資產有關的成本投入、未來現金流、投資回收期等相關信息的評估,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決策相關性更高的會計信息。
影響技術類無形資產確認的因素
(一)技術生命周期
技術生命周期即指一項新技術在商業上表現為可行的產品的平均時間。一個周期包括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在新發明階段,科技的成長較為緩慢,此時,經驗和錯誤促使系統向前推進。到了成長期,科技的發展是持續且快速的。處于成熟期的技術類無形資產已被市場認可,其所能帶來的未來收益比較穩定,風險相對較小,也容易計算。進入衰退階段,科技的上限已出現,發展速度也非常緩慢,發展已到達極限。這體現出科技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當科技達到其自然極限時,它將成為一個衰退的成熟技術并且非常容易被取代。較原技術擁有更高績效且發展速度更快的新技術,將影響舊技術并在某一時間點,取代舊技術。技術進入市場后,借由市場滲透的產生,并形成市場成長,表現為市場交易量。一方面,在技術發展階段,技術尚未接觸市場,不但沒有市場交易量和實質收入,企業研究人員還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進行創新、研發和測試。另一方面,新技術開始市場應用后,市場交易量增加,成長速度逐步增加。此時,市場的滲透依賴創新的速度和市場的需求。例如:軟件市場的技術生命周期通常小于一年,而船運業的革新周期大于10年。這是市場需求決定的。因此,優秀的企業管理者能夠在市場需求的時候,快速推出技術革新以提高消費者的體驗,保持其技術革新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較短的技術生命周期不僅減少企業投入的現金和技術的成本,并且能夠沖擊市場創造短期收益,降低了技術投資的風險,使技術革新收益形成一個敏捷、快速的良性循環,降低了未來收益的風險。因此管理層偏好將具有較短生命周期的技術確認為無形資產。
(二)技術力量
處于創新技術領域的企業,將技術力量作為評估未來收益穩定性的重要標準。技術力量越強,該技術就越難被同行業競爭者以較低的成本模仿。對于這種技術,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能夠獨樹一幟,作為市場的導航者,在某一段時間內持續的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利益。反之,如果該技術不具備較強的技術力量,在應用于市場后不久,同行競爭者可能紛紛效仿生產類似商品。在首次研發后,同行競爭者往往能夠以更低的價格生產類似或者相同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導致該種商品的市場最終淪為一場價格競賽。因為研發成本高昂,率先研發該種技術的企業通常沒有辦法大幅壓低商品售價,從而使得技術模仿企業在保持相對較低的開發與生產成本基礎上,以更低的市場售價占據大量的市場份額。這種現象在市場環境中十分常見,如國產手機市場:許多前幾年表現并不突出的生產商,憑借低價銷售具有多種功能的手機,使消費者能在低消費的同時,享受到多種高端手機技術與功能,以此迅速占領市場份額。因此,復雜程度高的技術未來投資收益的風險相對較小,容易受到管理層的青睞,使之被確認為無形資產。
(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作為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是保障無形資產作為現實生產力的原始動因,使有可能的財富轉化為現實的財富。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可觸摸的有形財富,正在被不可觸摸的無形財富所替代。知識產權和無形資產成為無形財富的核心。知識產權一旦具有較高的獲利能力,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的保護使之成為人人可以使用的公共物品,就會損害其所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能力。反之,較高的獲利能力一旦受到法律的保護,就可以為企業未來創造收益。可以說,在科技領域的企業,知識產權就是保障持續技術創新和穩定現金流的前提。下面將從兩個方面,探討知識產權怎樣對管理層的決策發揮其影響。
1.技術本身―技術的科學聯動性。科學聯動性即指一家企業所擁有專利的平均引用論文或研究報告的篇數,簡而言之,就是該技術建立在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程度。近幾年,科學聯動性越來越廣泛的用作衡量創新技術的指標。在許多科學家和經濟學家眼里,科學是技術創新的來源,以科學聯動性衡量創新技術雖然具有局限性,但仍是極具可行性的。一方面,以科學為基礎的活動計劃能夠明確、具體、系統、量化地解釋企業的目標、實施方案和方案評估,使管理層抓住重點并定位最有前途的科技創新領域,避免探索、實驗過程中多余的資源浪費;科學的研究方法能夠準確定位企業面臨的外界環境和內部環境,幫助管理層在現有限制下做出使企業獲利最大的決策;研究活動要求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員憑借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相較于普通技術人員,能夠更高效地完成技術的開發研究。即使提供給每人的報酬更高,但是縮短的實驗時間和減少的資源浪費降低了研究開發的成本。另一方面,從技術類無形資產的價值貢獻來看,科學的技術和知識含量在其提供的服務價值中占有絕對優勢。技術類無形資產的價值構成主要依靠技術、知識的投入,技術和知識的倍增性使得技術類無形資產的價值也呈現倍增性。然而,最為重要的是,科學聯動性越大的技術越復雜,越難被競爭對手模仿。因此,科學聯動性大的創新技術,未來的收益風險小、容易實現,企業管理層傾向于將這類技術確認為無形資產。
2.企業本身―技術創新環境。企業管理層在決定是否確認無形資產通常會考慮企業自身所處的技術創新環境。這里的環境不是指企業所處的外在市場環境,而是企業內部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從兩個方面說明它對管理層決策的影響:一是企業具有的高質量的資源;通常來說,具有較高科學性的技術在市場中更有競爭力并且具備被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條件。技術創新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發展的動力,企業要想持續開發和研究這類技術,需要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提供一個穩定、高水準的研究環境。充足的技術開發經費、高新技術人才是提升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力;資金充裕、良好經濟狀況是企業利用該技術獲取未來持續穩定收益的必要條件。因此,企業是否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高素質的管理隊伍、相關的硬件設備和原材料等是企業能否配合無形資產為企業創造經濟利益的前提,具備前述資源的企業管理層更傾向于將相關的技術確認為無形資產。二是企業具有的其他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的創新技術。即使對于一些無法確定未來收益的創新技術,企業管理層往往具有“資本化”的傾向,這種傾向能否實現取決于公司的規模和對其他資產的控制權。具體來說,在制度約束下,本不應該確認的技術是不能提供可靠的投資收益的,但是如果當無形資產是與其技術相關的有形資產捆綁式購入的話,無形資產就變得相對“有形”,并且其風險降低。因此,從事該類相關業務,并具有相關有形資產控制權的企業管理層傾向于將技術確認為無形資產。
(四)企業自身經營狀況
在確認無形資產時,技術本身與企業所處技術環境因素會對管理層的決策產生導向性的作用。然而,企業管理層做決策時除了要受到道德、制度的約束,應該在約束范圍內,盡可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無形資產的確認本身具有主觀性以及個性化。針對不同偏好的管理層,其確認無形資產的決策標準不盡相同。更重要的是,對于具有不同行業、不同組織結構、不同戰略定位的企業,決策標準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基于此,企業本身的資產結構狀況以及企業的經營狀態均會對管理層的決策造成較大的影響。從三個方面進行闡釋:第一,資產負債率較高企業的管理層,為了遵循債務契約的規定和安排日后貸款事項,具有確認無形資產的偏好。為了獲得更好的信用等級,在企業與債權人簽訂債務契約中通常要求企業擁有穩定水平的運營資本、一定上限的資產負債率等。顯然,會計政策選擇決定了這些監控指標的計量和評估,對評估既定債務契約的履行或違約有著直接影響。第二,對于經營收入面臨巨大壓力的企業,其重要任務之一即是縮減開支,減輕收入減少帶來的利潤波動。因此,為了減少無形資產帶來的支出(如攤銷費用),管理層通常偏好于不確認無形資產以保證企業獲取相對穩定的利潤額。第三,處于衰退期的“老化”技術,市場逐漸萎縮,利潤率停滯或不斷下降,當正常利潤無法維持或現有投資折舊完畢后,整個產業便逐漸解體了。當該類技術產生的收益無法維持其所造成的費用支出,根據成本約束原則,當進行一項項目的收益小于付出的成本時,這項項目是無效率的,不應該執行。管理層傾向于不確認該類技術。
參考文獻:
1.馮麗艷.技術生命周期與技術類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方法的選擇.商場現代化,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