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7 18:10:2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外科臨床護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62例外科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35.2±1.3)歲。其中普外科患者22例,腦外科患者15例,骨外科患者18例,胸外科患者7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健康宣教,促使患者了解熟悉外科疾病治療及檢查中的重點注意事項,在患者住院期間,對其病情實行嚴密觀察,謹防出現意外情況。
1.2.2實驗組護理方法
實驗組患者采用本院自擬的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方法包括:①首先對外科護士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指導護理人員掌握臨床路徑的內容及具體的操作方法和程序。②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療后,責任護士將有關臨床護理路徑的相關內容及相應的護理目標進行全面細致的說明。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將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患者做好解釋說明,以此獲取到其理解合作,從而幫助在護理工作中達到最佳護理效果。責任護士根據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的內容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如果患者病情出現變化,且未朝著臨床路徑方向發生改變,需做好認真記錄,以此提醒相關醫護人員做好準備工作。與此同時,在護理記錄中體現患者病情發生變化的原因、影響因素分析,從而促使患者病情朝正常路徑發展。③患者在入院后,護士要對患者熱情迎接,進行入院環境介紹,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護理過程中,不但要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還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減輕其焦慮與恐懼,做好飲食指導,做好疾病康復知識的宣教,患者提出疑問時應耐心解答,做到語言溫柔,態度和藹,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1.3評價指標
在所有患者出院前發放護理工作滿意調查表,表中滿分總計為100分,85~100分為滿意,60~84分為比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中,30例滿意,1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6.77%;對照組中25例滿意,1例比較滿意,5例不滿意,其滿意度為83.87%,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質量評分中,實驗組患者的平均分為(9.7±0.2)分;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分為(8.1±0.1)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抽取本校護理專業60名學生平均分成兩組,一組為試驗組,一組為對照組。以上研究對象均為女生,年齡19~21歲不等,兩組學生的進校錄取成績和專業基礎課成績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試驗組采用以臨床工作過程為主線實施外科護理教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
1.2方法
1.2.1教學設計理念
工作過程不僅僅是指工作的目標和一系列流程,還應包括工作實施的環境、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關條件等。基于此,外科護理專業的教學設計應以臨床外科患者護理工作為導向,改學習過程為工作過程,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以臨床工作過程為主線進行教學設計,實質上是以工作任務引領知識獲取,使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通過完成各種任務學到相關的護理知識,提高護理水平。
1.2.2教學方法
以臨床工作過程為教學主線的教學方法首先應以職業崗位群的職責——任務——工作流程分析為立足點,重新構建以產業需求、就業需求和崗位需求為依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將外科護理的課程內容模塊化,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模塊:基礎知識模塊、疾病護理模塊以及技能操作模塊。由于基礎知識的固定性,所以我們只在疾病護理模塊和技能操作模塊中實施了以臨床工作過程為主線的教學方法。疾病護理模塊的教學主要在模擬病房內進行,教師通過工作情景的設置、組織角色扮演的方式來實現,這里以手術前后對患者的護理為例。手術前的護理是指從決定治療方案到進手術室之前的一個患者的整體護理,其工作過程主要包括:評估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決定能否手術,若能,則對患者實施手術前的常規護理。而手術后的護理是指患者從手術臺上下來直至康復出院的整體護理,其工作過程主要包括:患者下手術臺——搬運患者——安置——觀察病情——飲食和補液——活動與起床——增進患者的舒適度——切口護理——引流管護理。這些具體步驟的實施都由學生分別扮演患者和醫護人員來完成,過程中教師會設置一些突況以測試學生的應變能力,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以臨床工作的具體過程為主線,對教學內容進行序化重組,以臨床見習或床邊教學來引領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并給予一定的技術指導,規范他們的護理行為,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
1.2.3教學評價
一學期的試驗教學結束后,筆者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教學滿意度調查,分別包括了是否能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培養臨床思維能力和教學是否貼近崗位四個方面的滿意程度,由學生匿名獨立填寫。發放問卷60份,收回60份,有效率100%。
2結果
此問卷雖然調查的項目不多,但從調查結果我們還是不難看出以臨床工作過程為主線的教學不管是在培養學習興趣和團隊協作精神上,還是在對臨床的問題反應和問題處理上都優于對照組的傳統教學,尤其是在團隊協作上。學生厭倦了機械的傳統教學模式,對此教學法的接受度普遍很高,可進一步大范圍實施。
實習生均為女性,年齡在19~22歲,平均年齡(20.8±1.4)歲。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6名。兩組護理實習生在年齡、學歷與性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的16名護理實習生進行傳統帶教:(1)向實習生介紹入科時的有關規章制度;(2)將護理實習生分配給帶教的老師,老師根據實綱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3)護理實習生有問題的向帶教老師提問,帶教老師予以及時回答;(4)4周后統一考核。觀察組16名護理實習生進行臨床路徑帶教:(1)以我院胃腸外科所制定應用的胃腸外科臨床路徑為基礎,進行觀察組的帶教;(2)對環境進行熟悉,掌握護理操作,包括不同的鋪床方法、床單的更換、對患者早晚的基礎護理;(3)理解病例知識、掌握操作,包括口腔護理、給氧、霧化吸入、口服用藥以及注射操作;(4)對患者進行整體護理,熟悉疾病知識,掌握置胃管、灌腸、備皮以及引流管的操作及護理;(5)熟悉藥物的使用、標本采集,并了解介入療法;(6)掌握急救設備的使用,護理實習生參與整個搶救和護理過程;(7)實習生掌握A、P、N班次的各班流程。(8)實習生進行一次護理查房,使其明確護理查房的形式與內容。4周后進行統一考核。
2結果
觀察組實習生在臨床路徑帶教下的理論與操作成績分別為(91.93±4.17)分、(90.89±4.63)分;對照組實習生傳統帶教下理論與操作成績分別為(82.26±5.48)分、(81.75±3.97)分。觀察組的理論與操作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t=5.62,P=0.000<0.01;t=5.99,P=0.000<0.01)。臨床路徑帶教下觀察組實習生滿意度為93.75%,傳統路徑帶教下的對照組實習生滿意度為81.25%。
外科護理實驗教學肩負著傳授外科護理基本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分析問題能力,養成良好專業行為、職業態度,提高角色應變能力等綜合素質培養的重任[1]。我院自2010年開始,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在外科護理實驗操作課中探索應用設計性實驗教學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1 設計性實驗的實施
1.1 實驗方案的設計 外科護理實驗操作課內容包括外科無菌技術、備皮法、更換引流袋、造口護理、傷口換藥等五個內容。在上課前兩周,由老師圍繞課時目標,對臨床真實病例重新進行編輯,使病例資料更為生動和貼近教學目標,為了加強學生對臨床工作的了解,還可以提供相關的臨床視頻。要求學生針對病例資料提出相應的護理診斷,圍繞課時目標設計操作流程,其實施形式、內容、步驟不限,同時至少針對其中的一條護理診斷提出護理措施并深入研究,書寫論文。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每6-8人一組,在結合所學知識并查閱參考文獻的基礎上對病例資料進行討論分析,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制定操作實施流程,確定小組研究方向。
1.2 實驗操作 實驗操作在模擬實驗室進行,由兩名老師參與指導。為了保證課時目標的完成,每組限時十分鐘。實驗組要用操作展示的方式展現其操作流程,展示過程中要求設定臨床情景,進行角色扮演,增加角色互動。操作結束后小組派出一名成員對病例進行分析,以幻燈片的形式對小組研究課題進行闡述,其他組可對該組成員提問,進行辯論。老師在實驗課結束前對每組表現進行評價、演示規范的操作流程,并就當前臨床新進展與學生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新知識[2]。
1.3 撰寫實驗報告 各小組實驗完成后需對各自的實驗結果進行自評,結合老師的評價,書寫實驗報告,報告中要指出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及正確的方法,同時書寫實驗心得。
2 設計性實驗實施的效果和體會
2.1 實驗教學效果
2.1.1 學生實驗考核成績評定方法 實驗成績由課堂表現、操作考試、論文質量三方面決定。其中課堂表現占40%,根據其實驗方案是否合理、解決問題是否遵循整體護理思路、實驗結果是否詳細、實驗報告書寫質量進行評定;操作考試占30%,在期末考試時,由學生抽簽考核其中一項操作,根據評分標準評定;論文占30%,根據其思路是否清晰、表述是否流暢、格式是否規范評定。
2.1.2 學生實驗考核成績 以2009級四年制護理本科生為例,實驗教學對象58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52人,平均年齡20歲。實驗考核成績90分以上18人,占31.1%,80-90分25人,占43.1%,70-80分15人,占25.8%。
2.1.3 學生對設計性實驗課評價反饋 見表1。
2.2 實驗教學體會
2.2.1 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科研能力 設計性實驗教學方法改變了以往以老師為主體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完全以學生為主體,沒有規定的形式和內容,學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和設計能力。實驗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強,為了設計出最好的實驗方案,查閱了大量的學術文獻,在小組內激烈的進行討論,通過確立實驗方案、制作幻燈片、撰寫論文、書寫實驗報告等過程,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2.2.2 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有助于向臨床角色轉換 實驗課以真實的臨床病例為架構,輔以臨床視頻,拉近了課堂與臨床的距離。學生要在充分解讀病例的基礎上確立實驗設計方向,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修正實驗實施步驟,并運用已學的知識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培養了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向臨床角色轉換打下良好基礎。
2.2.3 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以往的實驗操作課,學生僅僅對示范操作進行機械的模仿,缺乏深刻的理解。學生通過參與設計性實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加深了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促進了課時目標的完成。在期末操作考核中,成績在80分以上者占74.2%。
2.2.4 培養了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 本實驗課小組的課
堂表現得分即為每個成員的得分。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小組成員必須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實驗課上的角色扮演和互動,既激發了學生對臨床工作的想象,也較好的培養了他們的溝通能力。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of student nurses. Method:utilized the multiple clinical teaching fashions to the student nurses. Outcome:Surgery student nurs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up to 95% degree,and in th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test 89% of them scored “A” and 11% scored “B”. Conclusion: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n 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process was very effective to improve surgery student nurses’ all-around diathesis and competence.
Keyword:clinical teaching;student nurse;standardization。
臨床實習期是護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轉折點,是理論聯系實際,走向獨立工作的第一步。帶教老師是護生進入護士角色的指導者,科學的帶教對護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的工作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醫院護理工作、護理事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1]。近年來,我們對實習單位的外科臨床帶教過程進行了總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實施時間
2005年6月到2007年6月。
2實施對象
外科畢業實習護生,包括大專生12名、本科實習生95名。
3實施方法
對外科實習護生進行規范化帶教,按照《外科教學大綱》的要求,制作多媒體,結合《外科實習手冊》及帶教老師現場帶教、情感帶教方案對每個護生進行因材、因人施教,以保證圓滿、出色地完成實習計劃。
3.1規范化帶教
臨床實踐過程對護生的護士職業角色的形成、工作責任感的建立起重要作用。臨床帶教老師或臨床護士通常是護生的角色榜樣。為此,我們健全外科教學管理組織,規定帶教老師學歷必須在本科以上,同時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通過選拔、考核才能進入臨床帶教老師隊伍,為高質量的帶教工作奠定基礎。
3.2基于網絡環境的臨床教學——多媒體
網絡環境的臨床教學是以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依托,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評估模式,最大的優點在于實現了臨床教學的網絡化管理,使護生可以迅速、準確、多方面的得到學習[2]。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教師寫板書的時間,一則對重點和難點可以反復重放,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二則可增加護生的前沿知識,擴大護生的視野。增加護生的知識面,有利于護生各種得到發揮。護生可以利用局域網上的任何一臺計算機,登陸外科護理網頁,隨時進行學習和疑難查詢。網絡環境中的臨床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外科整體環境的介紹、各項基本操作的基本步驟及圖解、外科常見病的護理常規、外科常見檢查和治療的方法和護理配合等。
3.3操作演示及強化訓練
針對外科護理過程中的常見操作,帶教老師在對理論知識清楚解釋后,進行標準演示。然后選擇一名護生根據示范進行操作演練,其余護生提出其錯誤所在,并回答正確的操作方法。根據反映的共性問題,再由帶教老師進行規范的操作,對剛才出現的錯誤或容易出現的操作,進行重點講解、分析和演示,最后抽查個別護生。護生們存在的常見問題如:外科更換引流袋操作,護生存在的共同問題就是容易跨越無菌區、引流管接口消毒不到位等。針對這些情況帶教老師進行重復演示和原理講解,以矯正護生的錯誤動作和不良習慣。在課余時間,護生應根據自己的掌握程度進行強化訓練,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由模仿階段過渡到熟練應用階段。
3.4《外科實習手冊》的應用
由于外科疾病種類繁多,帶教老師的素質不同,護理學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實習單位根據多年臨床帶教經驗和外科護理最新進展編寫了《外科實習手冊》。包括外科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和護理流程、外科常見檢查和治療的方法及護理配合、外科常見病的健康指導、外科護士的工作職責等,使護生對外科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內容有了全面的了解,作到心中有數、忙而不亂,縮短了護生適應外科護士角色的時間,激發了護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參與外科護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
3.5言傳身教,實施現場教學
對于首次進入外科病房的實習生,尤其是在進行外科技能的專項應用時,臨床帶教老師均實施現場教學。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熟練精確的操作動作,言簡意賅的健康指導等,對于護生進入專業護士角色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除了“傳”與“教”,臨床帶教老師對于護生提出的疑惑給予耐心地解答。對于不能在現場及時解決的一些問題,如涉及到患者利益或隱私的話題,應該避免當著患者的面解答。現場示范教學方法是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實踐中鞏固理論,達到教與學的統一,為護生的獨立當班做好充分準備。對于護生單獨操作時,帶教老師應給予必要的鼓勵,使其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定位,存在的不足之處,應用緩和的、易于接受的語氣給予指導,使之能更好、更準、更快的進入外科護士的角色體驗過程。
3.6實施情感帶教方案[3]
入科室當天通過摸底測試了解實習生心理及專業知識認知程度,因人施教,便于制訂臨床帶教計劃。指導護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求他們隨身攜帶筆記本,及時記錄實習相關的知識點、注意事項等。帶教老師除了關心護生的業務知識,還要關注護生的心理情緒和社會生活事件等,避免一些不良刺激影響護生的實習過程。
4結果
臨床實習結束后采用雙向教學評價方法,即定期發放評價表由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臨床帶教老師對護生進行評價。實習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均在95%以上;通過理論和實踐考核,89%實習生成績優異,11%成績良好。決大多數護生能適應外科環境,勝任日常外科護理工作,掌握外科常見病的護理程序,能有效地與外科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少部分護生對外科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一時難以適應,經過帶教老師的及時糾正和解釋,很快的投入正常工作。外科臨床實習過程護生未發生一例差錯事故。
5體會
臨床教學管理工作是高校和實習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醫學教育擔負著培養21世紀既有臨床專業理論和技能,又具有循證醫學思想的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的任務[4]。我們理應重視教學工作的關鍵----教學質量。教學質量的高低與帶教老師的學歷和經驗密切相關。
帶教老師應根據畢業實習計劃大綱提前備好課,結合臨床護理實踐及護生的需求,深入淺出地講解基礎知識及各項操作程序,定期組織小講課、實習生座談會,并共同商討,從實習生的角度和立場發現帶教問題、合理化建議和要求。臨床帶教流程的規范化建設對于提高實習護生的綜合素質、臨床實踐能力都是效果顯著的。臨床帶教老師應努力鉆研業務,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時時關注國內外護理動態,提高教學質量,以更系統、有意識、全面地培養新一代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春燕.臨床帶教護士與實習護生的人際矛盾分析與處理[J]. 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5,18(22):1717~1718.
一、循證醫學
循證醫學的核心意思是臨床醫師應認真、慎重地將在臨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好的證據,用于指導解決臨床問題。傳統醫學是以經驗醫學為主,即根據醫師的經驗、直覺或病理生理原理等來處理病人。現代醫學模式是在經驗醫學的同時強調循證醫學即根據科學研究的依據來處理病人,在仔細采集病史和體格檢查基礎上,要求臨床醫師進行有效的文獻檢索,運用評價臨床文獻的正規方法,發現最有關和正確的信息,最有效地應用文獻即證據,根據證據解決臨床問題,制定疾病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措施。總之,對病人提供的醫療服務是建立在目前所能獲得的證據基礎上。
二、口腔外科護理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的必要性
(一)現代社會是知識更新換代加速的時代。在信息大爆炸的二十一世紀,尤其是在醫療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醫學新證據的產生是非常之快速的,新的醫療器械的應用隨之誕生的就是新的醫療實踐,醫學研究的進步會誕生許多醫學學術論文,這些都是新證據產生的源泉。新證據的產生還需要得到及時的應用才是新證據的誕生的價值所在。但是傳統醫學在臨床問題的解決方面在存在重大的局限性,有不少證據都已經被充分證實但是仍然沒有被臨床采用,例如,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溶栓治療心肌梗死已經被充分證明,但是知道其后的20年才被廣泛地應用到臨床當中。
(二)長期工作會產生學習惰性。學生在學校畢業之后原有的學習動力通常在繁忙的工作當中消失殆盡,而且工作時間越長,其學習的動力就越低,在長期的工作中,雖然工作經驗會不斷糾正學生的知識體系,但是畢竟知識框架還陳舊的,因此在新藥和新設備的應用方面會產生諸多的不便和不適應問題。
(三)臨床工作尤其是口腔外科護理這種實踐性非常強的工作,尤其需要用新的的適應時代需求的證據來指導臨床護理工作。
(四)學校中學到的東西畢竟有限,而且在實踐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也比較小,日后需要學習的東西非常多,循證醫學理念可以有效地達到持續更新自己知識體系的目的。
(五)循證醫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臨床護理質量,而且也能夠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
三、教學實例
我們以阻生智齒為例:無癥狀阻生智齒能夠進行預防性地拔出,對于此問題的爭議比較大。有學者認為:“一旦確診為阻生牙,應盡早拔除,因為阻生牙可能引起冠周炎、鄰牙齲壞、鄰牙牙槽骨吸收等,而且隨著年齡增大,拔牙更加困難,并發癥增多”。針對這個命題,導師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列“循證”工作,具體工作是,知道學生進行相關文獻的查詢工作,此時要特別提醒學生查找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論文。但是學生反映,沒有找到關于“無癥狀阻生智齒能否進行預防性地拔出”這個主題的RCT論文。學生經過齊心合力證實一點,即對無癥狀阻生智齒進行預防性地拔出會損傷舌神經以及下牙槽神經,所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沒有證據表明無癥狀阻生智齒的預防性地拔出是對患者有益處的,但是有證據表明預防性地拔出會損傷舌神經以及下牙槽神經。此時的觀點已經非常明確。另外需要特別告訴學生,預防性拔除智齒(不管是有癥狀的還是無癥狀的)均是存在風險的。最后做出應用評價,在所有參考文獻當中,文章質量較低,如果要對該問題進行確定,仍然需要大量的臨床研究。
四、實際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一)重視循證醫學的局限性。雖然循證醫學具有自己的優勢,但是仍然不能夠替代臨床經驗、臨床技能以及臨床資料,所以證據要應用自己的患者使必須要嚴肅慎重,應該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結果以及身體指標的實驗室檢驗結果。
(二)近年來循證醫學的名詞已在國際會議和雜志論文中到處可見,應用范圍也擴大到為專家們制定診斷治療指南和政府制訂醫療衛生決策提供依據。
(三)循證醫學并不等于RCT:有人認為應用某項RCT結果作為治療的依據和指南,就是循證醫學,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對RCT結果應根據治療性試驗的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如果該試驗設計合理,科學性強,也要根據自己病人的情況分析是否適用。
參考文獻
[1]Hitoshi niwa. Mitsutaka S,Yuu S,et al.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epinephrine-containing lo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2001,92(6):610-616.
【中圖分類號】GB7713-8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3-0502-01
凡是護理科技論文,其論點要明確,資料真實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楚,具有科學性、實用性,書寫工整,文字精練、規范。文題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為了提高護理科技論文撰寫的質量,筆者將自己撰寫論文的體會及看法淺談如下。
1 文題的命名
1.1 命題的類型:一般用護理方法、用護理結果、用研究對象進行命名。
1.2 文題的具體要求:文題歷求簡明、醒目、文字應高度精練,能概括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間盡量不用標點符號,但末尾不能用標點符號,文題中間避免使用非規范化詞或代表號。
2 作者及單位
實質性參與并能解答有關論文問題者稱為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單位名稱應位于作者下一行,用括號注明“省、單位、郵政編碼”,并附第一作者的簡歷。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它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各個答辯,并最終同意者。以上3條均需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
3 摘要
摘要內容有: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個要點,每個要點的內容要具體,簡明扼要,關鍵性資料、數據與結果,采用第三人稱明確標出。中文摘要可簡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則相對具體些,400個實詞左右。
4 關鍵詞
關鍵詞代表全文核心內容里的名詞和詞組,一般由作者從論文題目、摘要和正文中抽選擇出來3-5個醫學名詞(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英文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如:題目“新生兒頭皮靜脈穿刺進針速度對比”(華夏醫學2005年18卷第5期,論著695-696頁)。關鍵詞:新生兒 慢速進針 快速進針 對比。
5 引言(前言)
6 材料與方法
6.1 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是文章的第一大層次。一般的資料應交待清楚研究涉及的材料和用具,化學品與儀器,應有來源和產品號等內容,以便重復實驗時能得到驗證。臨床資料以研究的對象和病例為主,要清楚交待研究對象及病例的全部情況,實驗方法及統計方法的來源。
6.2 方法:應交待論文所用實驗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與方法、觀察指標。
7 結果
用文字敘述、表格或繪圖說明,只將主要結果列出,不要予以分析討論。如:“靜脈推注時防止微量空氣進入血管的方法探討”,(華夏醫學,2005年18卷第5期),作者用普通組與實驗組進行對比,列出每組在靜脈推注時有空氣進入血管的是多少例,無空氣進入血管是多少例,各組的成功率是多少,再來一個對比,從效果上既清楚又明了,給人印象很深。
8 討論
主要對本文研究的結果進行評價、闡明和推理,不能只重復結果,也不應結果歸結果,討論歸討論。討論內容:①用已有的理論對自己研究的結果進行討論。②指出結果及結論的意義。③該課題在國內外研究的動態及獨特之處。④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本課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努力方向。
9 參考文獻的標注方法
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以文中出現的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排列于文末,一般在10篇以內,引用公開、近期出版的原著。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之間用逗號隔開,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中文期刊用全名,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按規定)。
[期刊] 序號 作者 文題[J] 刊名 年份 卷(期):起止頁。
[1] 譚建蘭.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探討[J].現代臨床護理,2005,4(2):54-55
[2] 李愛車,方小君,李瓊妹等.心臟裂傷的搶救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05,4(2):14-15
[書籍] 序號 作者(主編) 書名[M] 版次(第一版不標出)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頁。
[1] 裘法祖.外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56-263
10 標題層次
標題層次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兩個數字符號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標點。標題層次劃分一般不超過4節,第一級標題為1.,第二級標題為1.1,第三級標題為1.1.1,第四級標題為1.1.1.1,各級標題序號均頂格書寫,序號后空一字后再寫標題或具體內容。
參考文獻
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評聘是反應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綜合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的重要載體,是各級醫療單位評價人才、激勵人才的主要手段,是進行人力資源科學設置、合理使用的基礎和重要依據[1]。
1 聘任方案的制定
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評聘的正確政策導向及科學考核評價體系的制定直接關系到醫務人員綜合能力的正確評價、工作積極性的充分調動與發揮,關系到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的結構優化和科學合理設置。深化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改革工作的目標是實行醫學專業人員評聘分開。這一改革的關鍵在于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量化評價標準,使之逐步從以往的片面注重學歷、資歷、論文、科研等方面情況轉變到全面注重評審對象的業績、能力、真實水平上來。
目前,臨床醫學專業高級職稱的取得一般須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專家的評審總體上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學術水平和專業工作能力等方面的一種綜合定性評價。在實際評審中,由于沒有很好的規范的量化標準,專家們只能側重于醫務人員的學歷、資歷、和科研的級別和數量等方面的情況,往往忽視實際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職稱制度自身存在不足,量化的評價標準較少,評審方式過于單一。在此基礎上,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針對實際情況認真查擺了以往職稱評審方法的弊端,專程走訪了多家先進醫院,參考各地市職稱評審條件,結合醫院實際對評審條件的有關方面內容進行了重新歸納分類,根據實際制定了一整套實施流程,確定了秦皇島市第一醫院的醫務人員高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體系。
2 實施聘任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個人基本情況”主要考察擬聘人員的學歷、現任資格年限、工作年限、資格后獎勵等方面的情況[2]。一方面是申報條件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成績的取得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這一客觀事實,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0%。
“科研教學”包括“論文著作、科研和教學帶教”,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5%。在制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過程中,就聘任人員的論文著作、科研獎勵、教學帶教等指標進行量化,按照標準進行考核計分。在論文著作方面,給發表的論文或著作按照雜志等級和作者排名進行計分,如發表的論文著作被SCI等收錄,則另行加分。在科研方面,則把它分為承擔課題和獲獎課題兩類,按省部級、市廳局級不同等級進行加分,在同一等級按名詞再進行細化賦分。對于“科研教學”的標準制定,分值比重在總量化評審標準中比例不宜過高,其目的在于正確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能把時間與精力放在臨床工作上來,放在患者身上,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醫療質量和醫德醫風”包括醫療質量、醫療糾紛、醫德醫風,考核擬聘人員的日常醫療工作情況,按數據說話,才能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業績、能力、水平做出客觀的評價,此項約占總分值35%。
“學識水平”包括“疑難病例分析考試、臨床技能考核”兩大部分。主要測評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臨床實踐的能力等方面情況,此項約占總分值的35%。筆者相應引入“疑難病例分析”這一指標分析包括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三個部分,主要反映擬聘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這項考核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臨床技能考核分為內科及護理考查房、外科手術。因為內科及護理的查房及外科手術直接反應醫務人員的基礎知識、臨床經驗及對病情的分析能力,是職稱聘任量化考核的重中之重,能更加直觀地反應醫務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能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的真實水平。“內科及護理系統考核查房”,重點是考核醫務人員對每個專業病種和各專業新知識新理論的掌握情況,以體現每位擬聘人員對疾病的診斷思維和診斷技巧,并進行病例分析,提高醫生綜合素質。“外科系統考核手術”主要是考核醫務人員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與思維的敏捷性。手術操作技能的高低雖然不是衡量外科醫生整體水平的唯一標準,但不可否認手術操作的成功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因此,精湛的手術操作技能是外科醫生重要的看家本領。整個查房及手術過程進行全程錄像。
醫院對此方案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表800份,在規定時間內回收有效調查表720份。調查范圍較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問卷評價指標共有22個項目指標,按照非常合理、合理、不合理三項合計統計,調查對象認為非常合理、合兩項合計比例在93.9%,不合理的僅為6.1%。從調查結果上來看,調查對象認為筆者制定的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是合理且可行的。
3 實施聘任方案的具體做法
3.1 考前培訓 按聘任實施方案,聘請醫院內、外科權威專家對擬聘人員考前培訓。
3.2 嚴格考核 根據取得任職資格人員分布情況,將職稱評聘人員共分成5個組進行考核。理論考試由組織人事和紀檢監察部門聯合監考,全程監控錄像;技能考核通過光盤錄制方式,拿到外省市醫院組織專家進行點評,嚴格按照標準答案打分,保證打分過程公平、公正、公開。
3.3 考后點評 考后由醫院權威專家對全體擬聘人員進行查房技術質量、手術技術操作質量、疑難病例討論質量點評。點評的重點是此次考核中存在的缺陷及問題。考核點評后發給每人一盤錄像帶,讓每一個擬聘人員清楚自己存在的問題,讓落聘人員心服口服。
3.4 聘后管理 醫院采取動態管理,不搞終身制,推進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總量的有序增長和素質提升,保障職稱改革制度的激勵性。凡被聘任的各級人員,按新聘任職稱等級兌現工資及福利待遇。對聘用人員在聘期內如果有違規和違紀現象,按照醫院規定取消已聘用資格,一切待遇按照聘任用前標準執行。
秦皇島市第一醫院首次對擬聘專業技術人員特別增加了臨床技能考核,推出了嚴密的雙盲式考核方式優勝劣汰。擬聘人員認為,這種職稱聘任考核方式公開、公正、公平,能真正引導醫務人員做到能力和學歷兼顧、臨床與科研并重,大大調動了廣大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讓落聘者也能心服口服。通過三年的評聘實踐,筆者所在醫院在臨床醫學專業職稱聘任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職稱聘任工作正逐步朝著評價社會化、用人聘約化、管理法制化的方向發展,明顯提高了醫院的人才隊伍整體素質,保障了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外科護理學是一門具有較高實踐性和專業性的學科,在護理學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大量的臨床案例表明,大部分外科護理課程教學依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比較陳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低,學校效果不夠理想。這就需要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外科護理教學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1]。
1 積極對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根據實際靈活選擇更好的教學方式
構建與專業培養目標一致的《外科護理學》[2]課程建設與改革。多年以來,外科學護理學在實踐性教學領域努力探索,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醫院一體化的教學,促進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理解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在具體的措施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強課程建設,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外科護理學》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大綱和實驗大綱,并充分利用電子教案、PPT課件等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的制定上應摒棄傳統的“唱獨角戲”模式,要全面設置理論講授、選擇題、案例分析題等網上教學資源;其次是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院應充分與醫院合作共同管理,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式,比如案例式教學法、CAI教學、床旁教學和查房、臨床路徑教學法、PBL教學模式、模擬情境訓練法等等[3]。
王愛民[4]等通過對90名外科護理學員進行了分組試驗,將兩組學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給予對照組學員采用 教學模式,對觀察組學員實施臨床路徑教學法:由學院和醫院領導及資深臨床人員共同討論和制定外科臨床帶教路徑圖,并按照制定的計劃進行教學活動。第一周: 為學員講解病房環境設施、日常管理規章制度、科室特點等等。并由帶教老師領導學員實施常規護理操作,以此強化相關基礎護理理論,并逐漸融入臨床實踐環境;第二周的時候則為學員介紹外科術后的護理常規,并由帶教老師指導學員進行實際臨床圍手術期護理操作;第三周的時候則為學員講解術后患者的康復訓練方法,并熟練掌握心電監護儀等儀器的操作方法;第四周的時候主要對前三周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和總結,融匯貫通,并由帶教老師領導學員運用所學的為患者提供整體護理服務。帶教老師要在每一周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員的理論考核平均成績為( 95.64±2.84)分,個案書寫考核平均成績為( 89.58±3.79)分;對照組學員的理論考核平均成績為( 76.33±1.26)分,個案書寫考核平均成績為(70.27±2.48)分,觀察組學員理論考核平均成績和個案書寫考核平均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2 轉變學習中心,注重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根據筆者多年從教的經驗,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多學員往往具有很強的理論考試能力,在考試的時候往往能取得優秀的成績。而一旦遇到實際的問題的時候便顯得手足無措。新時期下,不僅要求護理人員掌握大量豐富的理論基礎,更需要具有較強的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具體措施上應充分結合臨床病例,多選擇問題實施啟發討論式教學,以此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調動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老師的科研項目,積極發表意見,對于學習優秀的學生積極鼓勵其發表科研論文;學校可設立嘉獎項目,將學員的研究成果納入成績考核;在成績的評定上除了按照期末考核,還應將實驗課學習態度分、操作技能考核、實驗報告成績均納入考核之中,綜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是注重與大醫院的聯系,多為學生提供臨床實踐的機會。
3 轉變學習角色,改變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
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為“教師在講臺講、學生在課桌前聽”的被動學習模式,教師占據了課堂的絕對主導地位,學習非常機械,學習效率自然無法提高。因此,在實施教學課改過程中應轉變學習角色,改變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課堂以教師機械的重復講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方法,并嘗試把臨床病人看病中護理的主要過程錄下來,課堂上通過視頻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室通過視頻就能夠感受到親臨醫療現場,給學生了一種真實的感受,去感染學生。具體措施上可以嘗試典型病案的情景做扮演式教學,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個性特點分配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小結
綜上所述,外科護理學教學中,要轉變學習方式,注重強化學生動手能力、操作技能的培養,同時要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以此提高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護理能力。
參考文獻:
[1]楊麗君,戴晶.外科護理學課堂教學引入CAI模式的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2,07:91-92.
2實施聘任方案的合理性分析
“個人基本情況”主要考察擬聘人員的學歷、現任資格年限、工作年限、資格后獎勵等方面的情況[2]。一方面是申報條件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考慮到醫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成績的取得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這一客觀事實,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0%。“科研教學”包括“論文著作、科研和教學帶教”,此項約占總分值的15%。在制定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過程中,就聘任人員的論文著作、科研獎勵、教學帶教等指標進行量化,按照標準進行考核計分。在論文著作方面,給發表的論文或著作按照雜志等級和作者排名進行計分,如發表的論文著作被SCI等收錄,則另行加分。在科研方面,則把它分為承擔課題和獲獎課題兩類,按省部級、市廳局級不同等級進行加分,在同一等級按名詞再進行細化賦分。對于“科研教學”的標準制定,分值比重在總量化評審標準中比例不宜過高,其目的在于正確引導廣大醫務人員能把時間與精力放在臨床工作上來,放在患者身上,真正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醫療質量和醫德醫風”包括醫療質量、醫療糾紛、醫德醫風,考核擬聘人員的日常醫療工作情況,按數據說話,才能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業績、能力、水平做出客觀的評價,此項約占總分值35%。“學識水平”包括“疑難病例分析考試、臨床技能考核”兩大部分。主要測評專業技術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臨床實踐的能力等方面情況,此項約占總分值的35%。筆者相應引入“疑難病例分析”這一指標分析包括診斷、診斷依據、鑒別診斷三個部分,主要反映擬聘人員掌握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程度,這項考核具有較強的可比性;臨床技能考核分為內科及護理考查房、外科手術。因為內科及護理的查房及外科手術直接反應醫務人員的基礎知識、臨床經驗及對病情的分析能力,是職稱聘任量化考核的重中之重,能更加直觀地反應醫務人員的專業工作能力,能全面客觀地評價他們的真實水平。“內科及護理系統考核查房”,重點是考核醫務人員對每個專業病種和各專業新知識新理論的掌握情況,以體現每位擬聘人員對疾病的診斷思維和診斷技巧,并進行病例分析,提高醫生綜合素質。“外科系統考核手術”主要是考核醫務人員手術操作的熟練程度與思維的敏捷性。手術操作技能的高低雖然不是衡量外科醫生整體水平的唯一標準,但不可否認手術操作的成功是治療疾病的關鍵。因此,精湛的手術操作技能是外科醫生重要的看家本領。整個查房及手術過程進行全程錄像。醫院對此方案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表800份,在規定時間內回收有效調查表720份。調查范圍較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問卷評價指標共有22個項目指標,按照非常合理、合理、不合理三項合計統計,調查對象認為非常合理、合兩項合計比例在93.9%,不合理的僅為6.1%。從調查結果上來看,調查對象認為筆者制定的職稱聘任量化考核評價標準,是合理且可行的。
3實施聘任方案的具體做法
3.1考前培訓按聘任實施方案,聘請醫院內、外科權威專家對擬聘人員考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