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5:4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科教學語文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科學的落實教學流程
教學是學校、學科落實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徑,是我們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學過程必須要重視。那么,應該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設計和安排才能使語文教學更科學、更高效呢?教育學理論在這方面也給了我們語文教師明確的指導。
(一)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的
教學共組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向過程,而不僅僅是教師教,所以我們教師必須要把教和學統一起來,辯證地來看待。教學的目的除了要使學生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掌握語文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還要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質。即要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提升。這樣,我們語文教學才會真正突破應試教育思想的牢籠,切實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堅持科學的教學原則
所謂教學的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要求,事實證明教學原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它對于我們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和實施教學手段起著決定性作用。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應該堅持這幾個方面的原則:首先是堅持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統一的原則,這樣才能符合教育規律;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這樣學生才能消化知識;要堅持直觀性原則,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堅持循序漸進和鞏固性原則,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吸收;要堅持統一要求和因材施教原則,這樣才能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選擇恰當取得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師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的總稱。所以,它應該既包括教師的講授方法,又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這些教學方法。
1.問答法。這是在語文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的一種常用教法。教學中主要通過教師提問,學生答問,或學生質疑問難,教師引導學生解疑辨難的對話形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提問時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能力差異而相應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問題的深度可以函蓋整體學生,因此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成就感,所以問答法也為大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
2.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在現代教育培養全面型人才理論指導下創新的教學方法。新課程理念要求,在教學中強調要進行情境教育,以情動人、以美感人;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能力,充分發揮語文課的教育功能。教師和學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滲于作品所描繪的客觀景物之中,形成主觀情思和客觀景物相統一的審美情操,進而使學生思維水平不斷提高。
科學是一種動態、不斷進步和持續變化的過程,而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即科學是一種動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種產品.有了這些科學史內容,學生就容易理解教科書中所呈現出的科學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的,現在所學習的科學知識只是科學發展歷程中的特定階段的成果,在將來還有可能發生變化和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科學史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展示一種關于科學本質的完全不同的觀點,而不僅僅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當前的科學理論、進行實驗操作和分析實驗數據來理解科學的本質.例如,學生在學習“光合作用”時,如果沒有相關科學史的介紹,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只是該領域當前的研究成果,至于這些成果是如何獲得的,以及還有哪些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學生很難獲取這方面的信息,這將導致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靜態的層面,無法認識到科學的發展過程,進而限制其思維發展.經由科學史的學習,如果學生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他們的研究視野在某種程度上會得到拓寬,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該學科的發展.因此,從這一點上講,科學史對學生理解科學的動態和發展性本質,以及科學的長遠發展都將是有益的.
2.科學史與科學研究方法
科學的發展過程總是依賴于研究方法的不斷更新,根據其發展的不同階段所依賴的技術及其相應的成果,可以將其視作是基于實證研究的發展過程.在科學教育中,學生不僅應該學習已知的科學知識,還應該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這種探究過程既包括科學家曾經實施的實驗或教師設計的類似實驗,也包括教師引導學生對科學史資料的分析.不管采用何種形式的探究,其根本宗旨是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的科學課程雖然強調科學過程技能的訓練,學生可能有機會體驗實驗設計過程并學習實驗操作能力,但是對于這些科學過程技能在科學知識的構建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并未進行深入思考.因此,這種課程只是以脫離情境的方式教給學生科學過程技能,未能向他們提供認識和探討科學本質的機會.而強調依托特定情境的教學正說明了科學史在這方面所特有的教育價值.通過展示科學史中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方法對于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學生還可以比較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解各自的優點及其局限性,從而為其科學思維的發展搭建平臺.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學中“DNA是主要遺傳物質”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實驗,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該實驗的設計原理和目的,然后得出初步結論“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基于這一結論,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這種轉化因子是什么呢?”教師可以直接呈現格里菲斯的實驗設計和赫爾希的噬菌體侵染實驗,通過討論和引導,確定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的科學史材料,使他們逐漸理解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這對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學的本質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科學史設計特定的教學活動,并非將科學史內容像講述歷史故事那樣直接呈現給學生.例如,在上面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完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后,進一步思考“這種轉化因子是什么呢?”接下來,教師不要急于展示格里菲斯和赫爾希的實驗設計,而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設計實驗回答這一問題,教師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教學支持,例如,通過問題串引導逐步思考解決方案.通過這種基于科學史特定設計的教學活動,既可以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設計原則,還可以訓練他們設計實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科學史與科學事業
科學的發展過程是不同時代諸多科學家、社會學家等多個研究群體共同努力的過程,是一項人類事業.科學史正是反映這一科學本質的重要教學媒介之一.科學史材料一方面可以呈現眾多科學家在同一研究領域的不同研究成果,例如,在細胞膜結構模型的研究過程中,至少涉及歐文頓(E.Overton)、戈特(E.Gorter)和格倫德爾(F.Grendel)、弗雷(L.D.Frye)和埃迪登(H.Edidin)、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等科學家的重要研究貢獻.這可以使學生意識到當前的科學成果是現代科學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的修正和完善,這將影響他們對科學的認識.作為社會中的個體,任何科學家都需要與同行及其研究成果有直接或間接的交流,只有在這種交互作用下,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科學史還能使學生意識到某些科學家對于新發現的抵制,這也是科學社會學家和科學史學家所研究的重要主題.此外,將科學史恰當地整合到科學課程中還能展示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困境和曾經受到的批評.科學研究、科學家的研究動機等相關內容,不僅可以用來解釋科學的本質和優勢,同時還應呈現其不足之處.這也是科學得以持續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所在.因此,對于科學是一項人類事業這一觀點的理解,將有助于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科學的本質,這是科學史無可替代的教育價值.
二、科學史能促進學生的概念轉變和知識建構
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通過觀察構建和重構他們對于自然界的看法,即意義建構.學生的學習也是一種類似和持續的意義建構過程.通常認為這種心理過程從本質上講與專業人員構建新知識的認知過程是相似的.知識的建構過程是人類形成共同意義的復雜過程.如果能夠很好地理解一個人是如何獲取和組織知識的,那么就能夠理解該學科領域的學者所構建的知識結構.在科學教育領域,許多研究者開始嘗試運用各種教學材料或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認識科學知識的建構過程.例如,皮亞杰(Piaget)提出的臨床訪談研究法(clinicalinterview)、凱利(Kelly)的方格分析法(repertorygrid)和諾瓦克(Novak)的概念圖法等.后來,人們又提出運用科學史教學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
1.科學史有利于學生基于真實情境建構知識
當前的科學教育強調科學是“辯護知識”的過程,并且驗證已知的內容,而對于科學知識是如何產生的則關注不夠.科學知識的本質包含了兩個方面,“辯護知識”是其中之一,強調我們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另外一個方面是“發現知識”的過程,主要突出已知的知識是如何知道的.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科學史內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過程中不同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而學生往往容易忽視或意識不到這一點.例如,在化學課程中,在講到阿爾弗雷德•維爾納(AlfredWerner)的配位理論(co-ordinationtheory)時可以為學生提供如下科學史材料:19世紀上半葉,確定分子重量的唯一方法是測量蒸汽密度.直到后來法國化學家Raoult和荷蘭化學家Van’sHoff對溶液依數性的研究,人們才發現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用來測定非揮發性化合物的分子質量.因此,人們通過分析揮發性物質Fe2Cl6認為CoCl3含有Co2Cl6組分,瑞典化學家Blomstrand從而推測鈷氨絡合物是二聚體.直到1890年丹麥化學家S.M.Jorgensen和1892年美國化學家J.Petersen通過冰點和測量金屬氨合物(Blomstrand最初將其分子式二等分)溶液的電導率,推演出單體分子量.既然根據配位數6提出的八面體構型是Werner理論的基本假定,那么如果沒有Jorgensen對Blomstrand分子式的二等分(例如,將Co2Cl6•12NH3二分為Co2Cl6•6NH3),也就不會產生配位理論了.通過閱讀和分析這些材料,學生可以認識到配位理論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同時代的眾多科學家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融入科學史的科學課程能以更加真實的情境呈現科學的重要發現,學生不再將科學視作偉人創造的完全獨立的事件,而是能夠將這些事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科學發展的邏輯視角認識科學發展過程,有利于其理解科學知識的構建,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認知框架中.此外,在科學課程中引入科學史不僅是介紹科學家個人或他們的研究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展示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過程.這種真實的知識產生背景對于學生構建科學知識是一種有效的情境支持.
2.科學史有助于揭示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并促進概念轉變
科學知識可以分為果性知識(ready-madescienceknowledge)和過程知識(science-in-the-makingknowledge).其中,果性知識是指科學事實或對客觀現實的陳述,是無可爭議的,也與產生這種知識的特定情境無關.而過程知識則是具有爭議性和不穩定性的知識.學生學習過程知識的過程是一個主動構建的過程,需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以使他們有機會參與小組討論和實驗活動,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解決問題,并進行持續的個人反思.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他們的某些觀點與前范式時期科學家的觀點(pre-paradigmaticthinking)有可能是相似的.而學生持有的某些前科學概念或錯誤概念與歷史發展過程中某個時期的認識是類似的,這就使得科學史成為預測學生在構建概念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一個有用的工具.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中,科學家曾一度認為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物質來源于土壤中的營養物質,這種觀點在現在看來是錯誤的.而低年級學生在接受正式教學之前也存在類似的觀點,這就是學生所持有的前科學概念.如果教師能夠充分理解科學概念是如何演變和發展的,那么他們就能夠預測學生在學習這些概念時可能遇到的困難,這可以幫助教師在備課時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和創建有效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困難不能視為學生學習真正的障礙,而應將其轉化為有意義學習的有效工具.科學史可以提供恰當的素材,以展示科學知識的修正與完善、排斥與重述,及其相對性并依賴于當時的社會等研究背景.與自我評判個人所持有的前科學概念相比,學生更容易先評判科學發展史上的科學知識或模型.這也為學生繼續意識到自己認知結構中存在的前科學概念,進而創造認知沖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對“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物質來自于哪里?”這一問題的觀點,暴露其前科學概念.然后,再通過討論和分析科學史材料,讓他們分析歷史上科學家所持有的觀點,通過討論,逐漸理解自己原有認識是不科學的,而且還與科學家認識事物的過程是相似的,從而幫助其建立科學概念,實現概念轉變.同時,還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這種錯誤認識具有普遍性,通過材料分析,可以形成科學概念.由此看來,學生概念的發展過程與科學史中科學概念的演變過程是平行的,科學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和構建科學概念.
三、科學史能改進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和態度
科學史材料涉及科學發展和有關科學家的“故事”,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建構知識和思考問題提供了線索.同時,學生還能從中體會到科學與個人健康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進一步認識到科學作為學校教育課程的重要意義.科學史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科學知識通過案例的形式予以具體化,并呈現給學生;同時,融入科學史素材的教科書能以敘事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從而創造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建立起所學內容與其前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系,這將最終有利于學生構建科學知識和概念的意義,即形成科學知識.此外,這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對待科學的積極態度,并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科學學習,在以科學史為背景所進行的科學家角色扮演活動中這一優勢更加突出.例如,生物進化是一個抽象的生物學概念,可以通過科學史材料將其具體化.在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不同科學家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學說,按照時間順序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神創論、拉馬克“用進廢退”“獲得性狀遺傳”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通過展示不同觀點提出的背景和不同觀點互相“博弈”的過程,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的過程會受到社會因素、文化因素、意識形態、科學證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種科學史材料的輔助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受到背景材料的刺激,同時,他們還能夠逐漸形成對科學發展的正確認識,即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澄清和展示科學史的影響可將科學帶到生活中去,使學生建立起二者之間的聯系,這在傳統的去情境化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欣賞科學是植根于特定價值觀的過程,例如,客觀性、好奇心、對真理的追求、誠實、謙遜和為人類福祉獻身等.此外,學生還能意識到科學知識并非像教科書上所呈現的那樣客觀,而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成果,既有成功,也充滿了失敗和挫折.那么,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前科學概念,而且還應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例如,恐懼、焦慮、希望和期望等.
四、科學史能拓寬學生視野,促進科學與人文的交流
科學的發展同時還受到不同哲學、審美、宗教和政治觀點,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從這一點上講,科學史又被看做是一種社會和文化現象,因此,科學史學家應該在當時的空間和文化背景中研究科學的發展過程.薩頓認為在舊人文主義者同科學家之間只有一座橋梁,那就是科學史.科學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盡可能填補二者之間的鴻溝.因為即使在科學課程中,堅實的文學藝術基礎和強調歷史觀點也將會迫使具有更多科學頭腦的人更細致地考慮人生中非科學的方面.另一方面,由熟悉科學史的人解釋科學方法將會使比較有文學頭腦的人認識到現代文明精神.也可以說,“向人文科學工作者說明科學發現的內在意義不僅是外在用途,向科學家說明人文科學的深刻人性,從而使他們緊密團結起來.”通過科學史內容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全方位地認識科學家,科學家不再是天才,而是和他們一樣,都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普通人.由此,學生在學習中會發現有創造性的科學家與有創意的藝術家具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通過科學史使科學與人文之間建立關聯,對于學生理解科學與人文之間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發現直覺和邏輯都是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而且也會發現科學家的性格多種多樣,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對自己的創造力有更好的認識.學生通過科學史可以了解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壟斷科學發現,這使他們能夠充分地認識到科學無國界的特征.因此,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科學史可以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例如,化學家凱庫勒研究苯分子式時,從夢境中得到啟發,提出了苯環的結構.這種類似于藝術中的想象力和人文因素促成了他的重要研究成果.他曾經說:“……我夢到有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快速旋轉,仿佛是被一陣靈感驚醒,就是在這個晚上,我形成了苯環結構這一假說.”當然,他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結構學說并不能完全歸功于夢境,這是以其科學知識為基礎的,因此并不是偶然的.凱庫勒在大學里學習的是建筑專業,后來因為聽了化學家李比希的化學課才轉而學習化學.他的建筑學修養、化學專業基礎和想象力共同促成了苯環結構理論的誕生.因此,科學史在拓寬學生視野,促進科學與人文交流方面有其獨特的價值,能使學生用多個角度(人文的視角)認識科學的發展,以全方位地理解科學.
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協調,對學生遇到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解決,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實踐證明,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考,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明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只有在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為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三.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準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在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課時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這樣定位:①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課文中辨別方向的方法教給大家,學習課文還未掌握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意識。③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通過拓展了解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目標的表達準確、清晰,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得就比較人性化。
四.優化教學情境
優化教學情境,激發興趣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展最佳狀態”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可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性地組織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蘑菇該獎給誰》這一課時,可在班上組織分角色表演課文,先在每個小組練習,然后全班學生參加,你喜歡哪個角色,你就演哪個角色,一次一次進行交換,使每個孩子對課文內容都有了了解,并通過自己的朗讀表演理解了課文內容,無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內容了。
五.注重過程
注重過程應給予學生四大關注,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進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認為探究、合作的學習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我個人認為,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對于學生的有效學習也顯得很重要。我們可以把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把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識結構。
2.在課堂上關注學生原先的經驗。課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喚醒學生沉睡的經驗,并使其興奮和活躍起來。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要按教學需求主動地進行有效經驗的改組和改造,生成性的內容要有效的為落實預設目標服務。所以要造成課堂教學的有效,激活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是很關鍵的。
3.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于強烈的認知沖突,并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體驗,有利于為后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同時也使學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的成果。學習體驗和信息意識的形成也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4.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主體價值觀。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在我們許多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質疑,筆者在教學《凡卡》一課結尾時,引導學生討論,提出質疑:凡卡給爺爺的信發出后,他的命運怎樣?爺爺能收到凡卡的信嗎?為什么?凡卡能不能跑回去呢?為什么?即使爺爺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到鄉下去,是否就能擺脫苦難的命運?為什么?這樣逐層深入地討論,學生的思維突破常規和經驗的禁錮,不斷產生新的答案,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向獨立特性和創造性方向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學心理學.重慶:西南師范火學出版社,l997
二、優化教師的“問”,鼓勵學生的“問”,做到有的放矢
優化課堂教學的主動因素之一是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關鍵。目前,多數教師對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雙向活動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課堂提問重視不夠、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粗放提問,實效不高。教師往往隨意提問,甚至流水式提問而導致“滿堂問”,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維度的問題,學生常可用“是”、“對”或“不是”、“不對”回答,這種看似活躍的課堂氣氛,實質上是在為教師講課或板書“填補空檔”服務,教學實效不高。2、教師提問多,學生提問少,比例嚴重失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導致的后果令人擔憂。據報道:1998年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結束后,外國科學家舉行了一次面向參賽選手的報告會,介紹這次競賽試題的背景,并接受選手們的提問。當時外國參賽選手紛紛提問,但獲得金牌的中國選手卻始終沒有提問題,這除了語言原因,主要就是中國選手不想或不知如何提問題。這不能不說是我們教學上的不足。學生既然是學習的主體,就應該是學習的主動者,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歡迎學生突發奇想。教師的問,不宜問盡,有的問題應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問,哪怕是極細小的閃光點,也應及時肯定和鼓勵,讓學生樂于思考,樂于質疑。為了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要切合學生的實際,精于設計課堂提問,教師的問要問得有價值、有廣度、有深度,要有引起大多數學生思維的動力,回答的愿望。如短篇小說《項鏈》,按照傳統的觀點,人們總是把小說中的女主人公瑪蒂爾德作為愛慕虛榮導致悲慘命運的這么一個女子形象。因此,為了啟發學生的質疑能力,開講之前,先提供學生幾段材料:
女主人公十年的悲慘遭遇,壞好事,“由于勞動”,“沒走上墮落之路”,成為一個“好主婦”。
——茅盾《在部隊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雖然十年辛苦之后,她的外表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她那希圖憑借色相向上爬的腐朽思想絲毫沒有變化,他始終沒有認識到她的災難的真正原因。
——董星南《〈項鏈〉主題》
然后,引導學生結合作品本身對瑪蒂爾德這個藝術形象進行分析,說出對主人公的看法。結果,學生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在鑒賞作品時能放開思路,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就是讓學生要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課堂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渠道,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師生共同探討。既可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又可以讓學生始終在一種積極的情緒之中,主動、活潑地參與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課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內產生的一些問題,能夠在課外解決,如實驗室在課外活動時為學生開放,或組織一些課外發明小組等。
2.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
正確的教學方法不應讓學生不伸手即可摘到桃子,而應讓他們只有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讓學生的身心發展從現有水平提高到最高階段,讓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例如,在講“滑輪”一課時,在講完定、動滑輪的優、缺點后,讓學生組裝一個既省力又能使工作方便的輪滑,從而讓學生的創造“火種”燃燒起來,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創新精神
1.質疑問題的精神
自然科學包羅萬象,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自然的奧秘,發展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如,在講“電磁鐵”時,學習電磁鐵性質,有的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時說自己制作的電磁鐵能吸起四個大頭針,有的能吸七個……這是為什么?教師這時引導他們比較各組的電磁鐵構造有何不同,實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有的同學說可能和電池的數量有關,有的說可能和線圈匝數有關,然后教師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從而也把內容引申到電磁鐵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腦提出問題,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語文教學是塑造人的藝術。人文精神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屬性。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寫道:“沒有人,一切創造只是荒蕪、徒然,沒有終極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國文化燦爛古老,博大精深,語文教師作為傳承祖國文化的人,根本責任是要把學生培養成有文化素養和有文化氣質的人。怎樣履行這一神圣職責呢?我認為:其一,語文教師自身要積淀一定的人文底蘊。《學記》說:“能博喻,然后能為師;能為師,然后能為長;能為長,然后能為君。”學高為人師,身正為人范。語文教師的作用,說到底,就是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若能厚積薄發,自然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其二,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語言教學。而語言本身是人的一種特性,因而語言具有鮮明的人文屬性。沒有語言,就沒有人文。“不知言,無以知人也”(《論語·堯曰》)。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語言的感受、涵詠、領悟、運用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的靈動,品味語言的氣韻,提高學生學習語言與運用語言的能力。其三,語文教學應具有濃厚的人文情懷。情感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沒有情感,就沒有語文教學。從閱讀學講,文章本是情鑄成,字字句句吐衷腸。閱讀是讀者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從寫作學講,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種方式,情到深處文自工。語文教學應把人文關懷、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審美精神
美學是真正的人學。我主張,語文教學走審美教育之路,即從審美的角度研究語文教學。語文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審美活動過程。從審美的客體講,現行教材中包含了眾多審美因素,如小說中的主題、形象,散文中的畫面、結構,詩歌中的意境、意象,戲劇中的人物性格與矛盾沖突,還有文章的構思美、立意美、結構美、意境美、語言美等等,這些都具有豐富的審美意義。從教學審美主體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伴隨著審美心理活動,如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審美想象、審美情緒以及審美靈感等。從課堂美的創造主體講,教師授課講究教學藝術,即教學活動具有可欣賞性、創造性和個性,這本身就屬于教學的審美范疇。因此,說得直接一點,語文教學就是在審美。
二、在滲透科學史中,培養創新能力
因材施教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興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科學教師應有意識地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增強創新意識。如,在講到《物質的變化》一課時,我先做了一些實驗,比如在碘酒中加入淀粉會使溶液顏色變藍;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會逐漸變色,并且由無味變為焦糊味等既含有物理變化又含有化學變化的啟發性實驗,讓大家在腦海常識和新知識的碰撞中引發共鳴和學習的興趣。在“大發現”的課后作業中,學生果然開動腦筋,通過學習和查資料解釋了鐵為什么會生銹、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為什么就會產生氣泡、酒精為什么可以洗掉衣服上的油漬等等科學問題,自主發現和創新能力大大提高。在滲透科學史實中,應采取非單一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真實展現自己的內心世界保護個性,尊重學生的眼光,欣賞其獨到新穎的呈現,并及時地給予表揚和肯定,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在科學史滲透中,領略科研方法
小學生由于經驗積累和知識層面的限制,不能進行獨自的研究,然而為了培育未來的科學家,教師應該讓學生從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接觸科學研究的方法,在幼小的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如,在《宇宙》一課中,我以故事的形式為學生展開人類對宇宙的探索:在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人們只憑感官認知承認“天圓地方說”,這是人們認知不足的一大誤區。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開始以實際行動探索太空,1957年,前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讓全世界一片嘩然,為人們重新認識天地、認識宇宙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1998年,美國“月球勘測者”通過光譜儀探測氫原子發現月球上存在水等等。在本課的導入過程中,選取科學史上的關鍵發現和發明,讓學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溫科學家當時的想法,體驗了科學家在做科學研究中的想法和方法,展現了科學史的特有魅力,在推進科學和人類發展的進步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人的現實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認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這是人文精神的出發點,也是促進人類幸福、人性美好、社會和諧的基礎,更是人文精神哲學探討的終極目的和歸宿”,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為群居動物必須具備的一種自然屬性,延伸可理解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養為會生活的社會人。“愛同類”在動物界能夠達成共識,這說明愛不僅僅是美德,更是一種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羨林認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關系,人生來要學會處理三種關系:天人關系、人人關系和自我關系。總之,人文精神是人類生存必須具備的精神基礎。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普羅泰戈拉和笛卡爾的言論震耳發聵,“人是萬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強調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屬性。它倡導重視人類文化的積累,尊重人自身的價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視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它強調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推動社會的進步。“人文精神的本質在于對自由的追求,體現了對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關懷……從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強”。
1.2關于人文教育的認識。
基于中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人文教育的理念與人文精神不盡一致,國情和時代賦予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內涵。“高中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態度、思想修養、心理品質等各方面,這正是新世界對語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說來,中學語文課程中的人文屬性應當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掌握語言并學會準確表達和正確交流。這里體現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學科特點,這是因為人是唯一掌握語言這種工具的動物,語言與科學不同,它本身不屬于工具,而是人的屬性。卡西爾說人是一種符號動物,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夠利用符號來表證世界,創造文化。其次,關于人生的理解,培養生活的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羅素的理由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說:“別人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這是一位哲人對科學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興趣和對理想的執著,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撐的生命是極其脆弱的。由此看來,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需要基于對生活的體驗,老師應當通過自己的閱歷和教學資源對學生予以生活的啟蒙。再次,對健全人格發展的追求。哈佛大學的第一教育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好人。視人格發展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終極目的,應當直接針對現代人的片面發展和人格殘缺的現狀。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養、為人態度以及溫和理性的行為方式。
二、課堂教學與人文教育的銜接
語文課程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課程自身的性質確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務。對語文課程及其性質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對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原則的使用以及最終的教學質量。課堂教學過程與課程人文性的有效銜接表現在兩個方面:授課方式的人本性與學習內容的人文性。
2.1對于語文課程人文性的認識。
語文老師多從具體課文內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來說明。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課文內容具有人文性,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課文的內容很優美,這些文章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影響和享受,在教學過程中,在深入挖掘課文內容的時候覺得課文內容特別豐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說學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啟發,人文性是指課文內容所承載的歷史文化道德、民族價值觀念等;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現代價值觀道德理念;學生發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糧和精神支柱。
2.2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各種注重學習過程,有效達成三維目標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日漸成熟,如趙亞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務人生”,教學過程也是服務人生的體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資源并對其進行開發,將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場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種形式在課內外再現出來,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為我們描述的生活百態,體悟風格各異的人文盛宴。我們可以對文本進行改編重組、虛擬假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每堂語文課前,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開展“每日一說”,每天讓一個學生到講臺上發言,全部實習輪流制,發言的內容可以是發言人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感,也可以講一個故事,總之只要是脫稿發言即可,發言的時間為3~5分鐘,一位學生發完言后,再請其他學生來點評,點評可以是學生聽完發言后的感想,也可以是對發言人的評價。開展“每日一說”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想法的平臺,還可以鍛煉學生在眾人面前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同時也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鍛煉學生的聽力,并且起到豐富語文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
2.參加演講比賽
演講比賽是一種較常見的活動形式,演講比賽要求演講者在脫稿的情況下,以口語為主加以適當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在觀眾面前繪聲繪色地講說。演講能夠極大地幫助學生提高口語能力,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膽識。在眾多不熟識的面孔前,大部分學生都會緊張、怯場,不敢大聲說話,而經常性地參加演講比賽能夠幫助學生逐步習慣這種大場面,克服內心的緊張和膽怯。這樣對于職校學生未來就業面試也有很大的幫助,在一般的就業面試中,一些畢業生由于很少在陌生人和眾人面前開口講話,在回答面試官提問的時候,容易緊張,講話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含糊不清,給面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平時參加一些演講比賽,對于職校學生來說受益無窮。
3.開展語文知識競賽
知識競賽是一種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有益活動。在職校語文課堂開展語文知識競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文學知識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文學知識提供良好的環境。學生為了在知識競賽中取得好成績,就會自覺主動地學習文學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文化素養也會得到提升。
4.開展辯論賽
辯論賽是一種能夠考驗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反應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比賽。在平時的職校語文教學中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辯論賽,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辯論賽,語文教師在選擇話題的時候,應該多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話題,例如“讀職業學校是否有用”“職校開設語文課程是否有必要”“畢業是否意味著失業”等這些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都會讓學生有話可說。
5.編寫小話劇并出演
枯燥無味的寫作課對于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和寫作水平的效果并不明顯。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作熱情,可以換一種寫作方式,例如,讓學生編寫小話劇,大都數學生肯定都喜歡看電視劇、電影、動漫等,而我們知道,電視劇和電影都是演員依照劇本演出來的,那么如果讓喜愛電視劇、電影的學生自己當編劇又會寫出怎樣的劇本呢?當然,為了降低難度,學生可以試著編寫一些小型的話劇,對于寫得比較好的劇本還可以讓學生排練演出,讓學生在演出中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編寫小話劇,有利于提高寫生的創作熱情和寫作水平,出演小話劇,有利于學生體味自己的創作成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6.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增設一些專業性語文課程
為了提高職校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學校應該重視語文課程的教學和學習,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增設一些專業性語文課程,幫助學生提高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例如,開設公文寫作課程、口語訓練班,提高學生的公文寫作水平和語文表達能力,這樣對于學生未來的就業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隨著各學科之間聯系的越來越緊密,對于各個學科的設定逐漸趨于模糊,進行不同學科知識的廣泛滲透已近成為目前教學研究的重點,所以,在初中課堂進行科學教育就要求教師將多個學科的不同知識滲透到實際的教師過程之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變化模式,增強學生的發生思維能力。
比如在講授水的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動植物的生命與水的關系、地球水循環、水的物理特征與化學性質、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角度分析,展示物理、化學、生物與自然環境等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以使學生形成舉一反三的思維模式,推動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形成。
(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不斷的變通
對于初中生而言,思維有時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利用課本中的例題,根據學生不同思維方式,進行習題的講解,同時貫穿各種解題的方法,教師在變通的同時教會學生進行解題時的變通,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以數學課堂為例,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給學生設定問題,比如角的換算、求值、各角度之間的比較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三)教學過程中與實際相結合
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同時要給與學生以肯定,讓學生勇于回答問題。例如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以孔子為例提出一些問題,根據孔子的觀點講解引出一些與之相同或者相反的人物的觀點,這樣做首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其次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初中科學教育中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一)以發揮學生能夠性為目的
目前,在新教材的編寫中,立意的出發點就是將探究與實驗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們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還掌握了用科學和實踐的方法以便獲得和驗證所需知識的途徑。采用了先進的啟發式的教育引導,讓興趣成為最好的導師。讓學生沉浸在游戲般的動手實踐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其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意愿。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材填鴨式的灌輸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厭學情緒嚴重等教育中多年的掣肘與頑疾。實驗這個獨特的來源于生活的教育方式在教學體系中重新煥發出光彩,也恢復了其本來的初衷與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