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5: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西方美術史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畫面上那有違傳統道德和生活邏輯的兩個女固然是引起當時人們爭論的焦點,但事實證明,畫面呈現的平面感與弱化再現的構成因素,卻是后來現代審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征。不幸的是,這種物質審美特征隨著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最后在二十世紀中葉之后的極簡藝術和緊隨其后的觀念藝術中幾乎喪失殆盡,最后連繪畫本身都幾近取消,終于現代藝術在所謂“純粹”中概念化和哲學化。
的確,我們很難想象現代繪畫的歸宿居然是在純粹的“哲學化” 和“概念化”中終結的,事實上,被公認為現代繪畫藝術起源的馬奈的作品卻并不是純理性的哲學概念的外化。wWw.133229.Com盡管形式主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典型的現代主義表征,——這個我們可以從其后的立體派、構成主義等風格作品上明顯看到這種“工業社會”生成的美學特點。但對于馬奈那違反邏輯的“大片色塊”和“大塊面”的構圖來說,也并不完全是純粹的抽象樣式,或者僅僅是略帶平面空間的意味,盡管我們現在已無法知曉當時馬奈的真正意圖,但也許這樣處理才使得畫面本身更像一幅符合現代審美語境下的作品。正如當時左拉評論的那樣:“馬奈并沒有承擔描繪某種抽象思想或某個歷史事件片段的工作。” 也就是說,馬奈既能從一般的敘事性題材中抽取出偶然的和非規范的審美因素,同時又避免了哲學化的絕對形而上。
的確,美學終究不等同于哲學,我們知道,盡管美學與哲學這兩門學科看似若即若離,其實,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詩學》,正是基于美的特質才保持了它的獨立性并賦予了它與哲學并行不悖的特殊地位;于是才有了黑格爾將物質呈現的“美”斷言為“理念的感性顯現”;克萊夫·貝爾的形式主義理論盡管為此后的抽象主義大開了方便之門,但他的“有意味的形式”顯然向人們昭示著其形式仍在審美的范疇之內,他對其界定為“以一種特定方式組合的線條與色彩的組合,激起我們審美情感的某些形式和形式關系。”
毫無疑問,當格林伯格那極端的“非常接近裝飾”的現代主義繪畫理想最終實現時,此時的現代主義風格樣式仍然顯示著二十世紀中葉前衛藝術實驗性的蓬勃生機,為什么呢?因為它仍然還沒有取消物質上的審美形式。
我們不妨對照傳統意義上那些強調體積空間的自然主義構圖格局與現代主義早期繪畫中那些二維平面性畫面上的形式,除了造型和空間形式的處理不同之外,我們將會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這就是物質審美特質和美學形式仍然是兩者的共同之處。盡管現代審美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審美”范式。遺憾的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后的現代主義繪畫最終拋棄了這種物質審美因素,終于使現代主義繪畫走向枯竭已成為不可避免。
可以說,物質審美的缺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物質的失落,是對具有審美意義下的物質因素的取消和否定。勿庸諱言,物質審美的缺失,藝術的純粹哲學化,將無異于藝術的自殺!
假若說西方現代主義繪畫是在十九世紀末對以三維透視為主的自然寫實的傳統審美的可信性提出質疑的話,那么早在我國晚唐時期,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就指出:“傳移模寫,乃畫家末事。”并提出了“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 [1]一說,這種經營構成的審美思路是在繼謝赫的“六法論”上的一個發展和提升,多少有些類似現代的審美傾向,與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美學和構成美學是不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呢?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方對寫實繪畫的變革是基于兩種不同的哲學觀、認識論和審美價值取向為出發點的,同時兩者的變革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也是不同的。同時也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兩者從發生的時間和社會文化背景上不可同日而語,但藝術品味卻往往并不因此而出現先進與落后之分。
有意思的是,對于這一點在以后這兩種藝術主張的生成和發展過程中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中國是以“文人畫”的水墨審美形式取代了傳統的寫實形式,最高精神品格的審美樣式是追求“逸格”,筆法上體現的正如宗炳提出的“山水以形媚道”[2]。《宣和畫譜》中云:“進乎妙,則不知藝之為道,道之為藝。”其妙處是“道藝合一”,正如宗白華所解釋的:“‘道’尤表象于‘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然而,西方的現代繪畫卻在以后自由地實驗各種各樣的觀念和材料運用之后,最后完全超脫了以物質審美作為依托,變成了純精神的抽象概念。
值得耐人尋味的是,以西方慣有的以物質審美方式介入藝術的傳統一夜之間幾乎徹底顛覆。這使得觀念藝術家伯爾金(v.burgin)無不沮喪地驚呼:“我于1965年被迫放棄了繪畫,因為它是一種陳舊過時的技巧,這真是一個十分殘酷的原因。” [3]
物質審美的缺失讓藝術家的無奈竟至如此,這無異于是對西方現代繪畫的一個嘲弄。
參考文獻:
課程在現代學校教育活動中居于核心位置。著名課程論專家菲利浦?泰勒認為:“課程是教育事業的核心,是教育運行的手段。沒有課程,教育就沒有了用以傳達信息、表達意義、說明價值的媒介。”如果沒有好的課程設置,學校教育的目標就不可能達成和實現。對于高等藝術教育來說,雖然藝術教育因其個性化教學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傳統“師徒傳授”式的教學模式,但是現代藝術教育與古代“師徒傳授”式的經驗傳授有著根本差異。其差別就體現在作為現代教育的藝術教育應該有科學、完善的課程體系,對人才綜合素養和能力培養有整體性的考量,而不只是停留于純粹的技能培養。在目前我國藝術教育持續擴張的背景下,要想保證藝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在課程體系建設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相應的調整,以實現高素質、綜合性藝術人才培養的新目標,滿足社會對新型藝術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為例,探討藝術教育課程體系設置的一般原則和操作路徑,以期對高等藝術院校的本科教學改革和課程建設有所補益。
一、以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為導向進行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體系以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這是我們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該把握的一個首要基本原則。學者陳俠認為,“課程可以理解為為了實現各級學校的教育目標而規定的教學科目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有什么樣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應該設置相對應的課程來達成目標。在藝術學科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編制中,經常會遇到人才培養目標不清晰而導致課程編排混亂的情況。特別是在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調整的情況下,如果對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清晰,或者僅僅在舊有課程體系上做簡單修補,都可能導致課程設置缺乏內在邏輯性和一致性,從而無法構成完備的課程體系。
所謂人才培養目標,簡單地說就是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對于當下我國的藝術教育來說這一問題顯得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新的社會需求對人才培養規格和標準有新的要求。近現代以來,我國的藝術教育,特別是高等專業藝術院校的藝術教育主要以培養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藝術家以及創作型、表演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然而,這種精英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在大眾文化的語境中,在藝術院校擴招的背景下,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接受藝術教育的人都具備成為專業藝術家的潛質,社會也無力消化大量專業藝術家型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社會對從事藝術生產經營、管理、策劃以及藝術普及方面的人才卻有著大量的需求。這就導致了人才生產與需求之間的嚴重矛盾。再則,以往那種不同學校、不同地域和不同專業所奉行的同樣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做法也會帶來大量的人才浪費,只有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才能滿足社會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傳統美術史論專業都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優秀的美術史論研究人才和美術批評人才。起初,國內對這一領域的人才需求并不大,因而只是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幾家專業藝術院校中開設有該專業。而在今天我國藝術學科蓬勃發展,在藝術學升格為門類的背景下,美術學科的諸專業包括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在內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近十年來,許多藝術院校都陸續開設了該專業。然而,學科和專業究竟如何發展必須考慮社會的需求。在國家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社會對具有較高綜合素養的藝術批評、管理和經營人才的需求顯然大于專門的美術理論研究人才需求。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人才培養目標做出相應的調整。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充分考慮了這些因素,確立了以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養、了解美術創作、擅長美術研究、會藝術策劃的“一專多能型”美術史論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目標。畢業生能夠從事美術研究與批評、美術活動策劃、美術教育與培訓、文博藝術管理等工作,并能勝任新聞出版、藝術市場、博物館、美術館、網絡新媒體等領域的工作。這一目標的設定充分體現了應對文化產業發展而對人才培養目標所做出的調整。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的課程設置和課程體系建設就是在這一新的人才目標的統攝之下完成的。
二、按照能力要求進行課程體系的模塊化建設
強調課程建設的體系性意味著課程設置應該具有有機性,也即課程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應該具有適應性。人才培養目標的清晰定位為課程設置奠定了原則性基礎,但是要使得課程設置達到有機性,還必須對學生知識和能力方面提出具體化的要求,然后按照不同能力要求進行課程的模塊化設計。為了滿足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對藝術類人才的需求,高等藝術院校對學生知識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出于對不同維度的考慮從而制定出相應的要求。對于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的學生來說,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具備基本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藝術創作能力,具備對視覺藝術的體驗、感受、認知和鑒賞能力;(2)掌握中外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的基本知識,對美術發展演進的規律有清晰的認識,熟悉美術學的理論動向及前沿課題,有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3)熟悉藝術市場,了解文化產業相關政策,對本土美術文化和藝術生態有較為清晰的認識;(4)應該具備綜合的人文素養,不僅對其他藝術門類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還應該掌握文學、歷史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心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的基本常識;(5)應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能完成相關藝術活動和展覽活動的組織策劃。
在對學生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做出較為清晰的勾勒之后,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的專業課課程設置按照人文素養模塊、美術技能模塊、美術史知識模塊、美術理論知識模塊、應用類模塊、實踐教學模塊等六個模塊來設置課程。具體情況如下:(1)人文素養模塊: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漢語、藝術人類學、藝術社會學、藝術心理學;(2)美術技能模塊:中國畫基礎、書法基礎、油畫基礎、平面設計基礎、攝影基礎;(3)美術史知識模塊:中國美術史、外國美術史、20世紀中國美術專題、臺灣美術專題、桂林抗戰美術研究專題、新時期與中國當代藝術專題、文藝復興研究專題、歐美戰后藝術專題、佛教藝術專題、中國民間美術專題、西方繪畫材料與技法發展史;(4)美術理論知識模塊:美術概論、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中國古代畫論選讀、西方美術史學與研究方法、20世紀西方藝術理論、視覺文化理論導讀、繪畫語言解讀、《歷代名畫記》精讀、大眾文化與傳播、新媒體藝術研究;(5)應用類模塊:美術批評與寫作、展覽策劃與文案寫作、博物館學概論、編輯出版學概論、書畫鑒定概論、美術市場與藝術管理、美術考古學概論;(6)實踐教學模塊:美術史跡考察、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畢業實習。這樣六個專業課程模塊和學校的通識課、共同課模塊共同組成了美術學專業本科教學的課程體系。
課程模塊化建設的優勢首先在于同類課程聚集的課程群對應于不同能力的培養,使得每種能力的培養至少能有3-5門必修課程作為保障,這樣學生能力能得到較為全面的發展。另外,課程模塊化建設還可以使學生能根據能力菜單自主選擇某類或某些類型的選修課程以加強和突出某項能力,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化。這就避免了人才培養過于標準化而帶來的缺乏個性的問題,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權和選擇權,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以人才培養過程的時間軸為依據進行課程的階段性安排
如果說課程的模塊化建設是基于學生能力結構的而對課程做出空間性安排的話,那么注重課程設置的階段性和銜接則是基于對人才培養和人才成長的時間性的考量。人才的培養過程應該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如果不認清人才培養的這一基本規律,那么在課程設置方面,很容易出現課程之間邏輯關系不強、課程銜接先后順序顛倒的情況。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事倍功半。
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對每一不同培養階段的學生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和能力提出要求,然后落實到具體課程。按照人才培養的這種階段性特點,將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劃分為階段目標:一年級,主要目標是建立學生對美術初步的感性經驗和初步的理論認識,主要通過技能類課程來實現。同時,通過中外通史、古代漢語等課程打好學生的人文基礎;二年級,要求對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知識的系統而扎實的學習,掌握美術批評寫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美術展覽策劃的基本常識;三年級,繼續完成對美術史與美術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引導學生對其他跨學科和學術前沿問題進行關注和學習;四年級,繼續開展前沿的學術研究,使學生逐漸明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論文。
這種階段性的安排旨在通過低年級與文、史、哲相關的人文學科和藝術實踐基礎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的知識結構,進而逐步進入到美術史及理論的專業學習,結合美術史論實踐與考察課程展開美術史論的學習與研究,為高年級的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四年的學習時間里,始終貫穿著實習、實踐和應用類的課程,這是為了便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便于學生從書本知識走向文化市場。
四、因地制宜、以人文本構建特色課程
一所好的大學一定是具有自己學術傳統和個性特色的學校,而鮮明的學術傳統和個性特色又集中地體現在特色課程上。如何設置特色課程,這是任何學校、任何專業在進行課程體系建設時都應該著力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藝術院校的特色課程的設置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第一,特色課程必須與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相適應;第二,特色課程的設置應該充分考慮到學校的學術傳統和歷史積淀以及現有師資力量的狀況;第三,特色課程的設置應該注重對學術前沿領域的開拓;第四,特色課程的設置應該注重區域文化資源的利用和服務地方經濟文化建設的功能需求。
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在特色課程的設置就是按照這些基本原則進行的。首先,將廣特的區域文化資源融入教學中,培養學生既扎根傳統又面向未來的學術(下轉第63頁)(上接第56頁)視野。廣西地處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這些資源是進行特色課程構建時發揮著重要作用。美術學(美術史論)專業將廣西近現代美術研究、民族民間美術等內容作為特色課程建設的內容,以期培養出能夠積極參與區域文化發掘、整理、研究和建設的專門人才。
美術史課程是師范院校美術教育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作為一種美術專業理論知識,是師范院校美術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美術史學習可以拓展學生的美術專業知識,豐富學生的視覺審美經驗,提高他們的美術欣賞水平。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師范生的美術史知識越豐富,對美術史學習方法掌握的越靈活,畢業后從事美術欣賞教學的專業素質就比較好。反之亦然。
一直以來,國內外的美術教育者,都從觀念和意識上一致肯定美術史學習對美術欣賞能力和文化素質的提高,具有不容質疑的價值。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的美術史教學中,中國美術史和外國美術史是分別進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和學習美術以加強對自身區域文化的重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普通高校美術專業的課程設置借鑒了專業美術院校,卻忽視了培養目標的不同。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法,了解到大多數學生在中國美術史的學習上,對知識時間段上的對接不是很清晰,只有約43%的學生能夠正確回答中國隋唐時期相對應的知識。可見學生對美術史的整體時間概念掌握缼乏一個清晰的認識,中國美術史課程大多開設在大一這一學年,大一學生思想單純活躍,興趣愛好廣泛,可塑性較強,對老師講授的內容有一種新鮮感,渴求知識。科技論文。但由于思想不牢固,缺乏深入學習的自覺性和創新精神,知識積累不足不好進入研究狀態,所學內容不易串聯,教師在知識點講解上應當注重史話內容的聯系性,以適應現代學生的學習特點。
1 注重美術發展史講授的傳統教學思路。
所有的人類文明、文化無一不是經過歷代的沿襲發展而來的,中國繪畫更是有深遠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也是我國最早的原始繪畫)到唐代的人物畫再到宋代繪畫的鼎盛時期,再到今天中華民族百花爭艷的繪畫局面都繼承著歷代繪畫的精髓。科技論文。作為教師總是以把知識傳給學生為天職,這一點無可厚非。我們設想一下,我們的儲存量有多少,我們的知識有沒有更新。曾經有個教育學家說,我們教師不能給自己定位成一桶水,把水流給學生,因為這一桶水是有限的,水干了呢,所以他倡導教師一方面要給學生灌溉,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生找水源。在美術史講解過程中,注重介紹美術史中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由于社會背景、風俗不同而導致的藝術審美觀念和藝術追求演變發展走向,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多提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思想指導下吸取藝術養料,把握時代精神提高審美素質。在傳統美術教學中,教師習慣用的是按時間順序講解美術發展過程,以美術的發展的史況作為重點進行講授,如在講解到春秋戰國時期,讓學生試著畫一畫《采桑宴樂戰紋壺》,感受一下上面的剪影式構圖,還可以說一說圖中所表現的內容,既有助于對作品的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種方法可以將繪畫發展演變過程中的理論內容演繹的淋漓盡致,而且講的更加詳細、更加有助于學生理解這一時期的史論內容。
2 注重培養鑒賞能力的教學思路
很多學生對于美術史論課有一個誤區,認為史論課只是要了解一些名家作品,而對生活中的美卻視而不見,不懂得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服務于生活。科技論文。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紛呈的審美現象,以其經論精妙絕倫的姿態,給人們帶來審美的享受,諸如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等,都在顯露出個人對藝術審美的追求。美術史課中教師往往一講到底,這樣會造成教師很投入而學生默然的尷尬局面,然而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學生主體主動積極參與才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創造性潛能。教師時刻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不斷探索與自省,全方位的設計課堂教學的過程。要與學生共同上網查閱資料,挖掘作品中的故事題材,每一個欣賞內容都可以用生動形象的故事來渲染。如韓熙載的《夜宴圖》可以配與舒緩的音樂,調動學生的情緒,以簡練的語言講述韓熙載是在怎樣的情形下創作出這幅作品,以及作者是以何種方式表現出自己當時的心情的。使學生對中外美術作品及其豐富的古代文化和藝術遺產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引導學生去理解領會和感動藝術的美。老師也要因人而異,充分調動學生的內因,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覺得上美術史論課是一種美的享受,而不是可有可無的課程。而美術史論課時一種直覺的審視力,這種審視力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是對美術語言本身的理解以及豐富的情感經驗和對獨特價值的領悟。藝術作品對于學生來說往往是離他們的生活經驗較遠的,他們有更多的“沒見過”、“看不懂”,更不要說的是理解其精髓,感受其魅力了。因此,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對這些藝術作品產生審美認同。
在許多教師看來,美術評論應該是評論家的事,似乎與學生無關,其實不然,在講授課程過程中,學生對于某一個時代、某一幅作品都有一種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覺。而作為教師如何抓住學生的最初感覺,可以做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點,積極引導學生對具體的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再如在講解油畫作品《開國大典》時,我要求學生仔細地觀察作品,用語言簡單的描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課堂呈現一片活躍熱烈的氣氛。在充分的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后,趁機簡單地介紹畫家的生平和創作這幅畫的時代背景,然后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學生們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一堂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同時也獲得了美的享受,實踐證明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學生增強了對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對美術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結合審美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達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內涵和意義。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造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采取多種辦法。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設生動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創新的潛能,做到敢想、敢說、敢做、敢畫,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激勵的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美術史論教學是高等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美術史論教學承擔著提升美術類學生藝術理論素養、增強藝術鑒賞能力、開拓藝術思維、推動基本技能發展等重要任務。美術史論教學是提高美術類學生藝術素養、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人的行動總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人的情感對人生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情感的開發與升華,只有通過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別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種自由的形態,通過寓教于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使人的心靈得以凈化,當下是一個信息充斥、資源共享的時代,面對空前發達的信息渠道,學生們被動或主動地面對古今中外五花八門的文化現象時,常常會有些迷茫和無措。因而希望能夠通過課堂上尤其是文化味和藝術氛圍濃厚的美術史課得到一些深入的學習。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獲得更多更有用的信息,更多更直接地提高審美能力,讓我們易于為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弘揚人的主體精神,促進學生個性和詼諧的發展、努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而盡力。
【參考文獻】
1.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系中國教研室,中國美術簡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王宏建.藝術概論【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3.彭峰.美學的意蘊【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美術理論,顧名思義,是對美術之理(或曰道)的思考與論述。道,既是規律又是途徑,涉及本質問題,是通向形而上的思辨之途——以“道”為題,必然進入哲學的發問與解答。故理論一詞,往往追究本質,探討美術的發生意義以及內容與形式的審美關系,探討造型藝術自身構成的諸種要素及組合規律。在人文社會學科中,美術理論與美學最易接近,甚至被認為是美學的分支,似乎等同藝術哲學(英文ART就是指視覺的造型藝術,即我們所謂的“美術”)。當人們企圖用“藝術哲學”這一學科概念代替“美術理論”時,是否表明他們就是站在哲學的立場研究造型藝術呢?
美學,德文Asthetik,最初叫“感性認識的科學”,(注:此為德國鮑姆加登在MeditationesPhilosophicae(“哲學的沉思”,1735)文中所提出的學科概念,詞源來自希臘文αíσCησíS(感覺、知覺);1750年,又著附圖一書。1742年,Metaphysica(《形而上學》,第二版)一書亦如是說("scientiasensitivecognoscendi"——感官鑒別的科學),至1757年第4版時,改稱“美的科學”。參見[日]竹內敏雄主編《美學百科辭典》,池學鎮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6頁。)研究感性認識的規律。“美學”成為一個學科的概念,本身就表明一種學術意向——將一個哲學的認識論問題提升到科學層面上。稍后,康德就反對這種做法,認為將人們的感性判斷納入理性原理之中,并探討其所謂科學的規則是一種錯誤的希望,它只能在“先驗感性論”中得以保留。(注:康德以“統覺之先驗統一”的原理,否認表象在經驗直觀中的必然聯系,而認為“表象之相互關系,實由于直觀綜合中統覺之必然的統一”。見[德]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藍公式譯,商務書館,1960年3月版,第105-106頁。)但在20世紀初,康德的意見在東方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那時“科學主義”正風靡東亞,尤其是日本和中國。日人以漢名“美學”對譯德文Asthetik,并在1907年以前傳入中國。(注:1907年10月創刊的《震旦學報》第1期“美學”欄目,刊載侯毅譯的《近世美學》([日]高山林次郎著)。)時至1918年,北京美術學校創辦,即在高等部中國畫和西洋畫兩科設置“美學及美術史”公共課程,美術史分設中國繪畫史和西洋繪畫史,“美學”課程實為美術史學概論,近似美術理論。(注:《北京美術學校學則》(教育部指令,1918年7月5日),教育部總務廳文書科編《教育法規匯編》,1919年5月。參見章咸、張援編《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法規匯編》(1840-1949),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21-127頁。)
若回溯中國美術理論的傳統,始終未曾進入哲學內部,與其建立系統的聯系(哲學或文學理論向美術理論滲透,是單向度的外部關系),更無“科學”一說。古代中國,具備理論形態的造型藝術,主要是畫論與書論(雕塑業和建筑業,其理論多在技術規范,盡管亦有審美的文化的諸種意識貫注其中,但未形成自上而下的理論體系)。古代中國的畫論與書論自六朝后歷代不斷,前后相系,是專論,號稱“畫學”、“書學”,或“畫論”、“書論”。以“理論”的性質而言,是密切聯系創作實踐的一種闡釋體系,不是純粹形而上的思辨體系。因為是闡釋,一明源流,二重事理,三言觀念,四講品位,史論評三者共為一個理論整體,且與創作實踐形成辯證的互動關系,這是中國古代美術理論的系統定位。
美術學是20世紀初出現的一個新學科概念,意味著“美術”研究將成為一門獨立的知識系統。但國人最初使用“美術學”,著眼點卻在美術史學。1907年,國粹派的刊物《國粹學報》第26期“美術篇”欄目,發表劉師培的文章《古今畫學變遷論》;第30-31期連載劉師培《中國美術學變遷論》(未完稿);第31期還刊登劉師培《論美術援地區而論》一文。(注:參見《國粹學報》第26期(第2年第1號)、第30-31期(第3年第5-6號),上海國粹學報館,1907年3月4日、6月30日、7月29日。)這是由傳統“畫學”、“書學”概念轉向“美術學”概念之最早例證。劉師培所用“美術學”,就是美術史研究,或稱美術史學。這是當時的風氣,受西學影響,對各種對象的研究,均以“學”名冠之(含有科學的名義)。所以,劉師培的“美術學”概念,并不是將傳統的中國美術理論整體提升到學科層面上,而僅僅將中國美術史作為一門學科獨立出來。若認真考究,中國人“理論”的概念彈性很大,可指稱某種學問或學說,也可指稱某種學科或某一領域相對于實踐的知識部分。中國古代的美術理論多歸學理研究一類,與創作實踐相關。所謂相關,一及創作實踐,二級欣賞與批評實踐,故其技法原理、創作觀念及評判標準等,都在此列。究盡中國畫學,古時品評議論及理法文章,均屬“理論”。1937年,于安瀾將中國古代繪畫典籍分三,先后編輯出版《畫論叢刊》、《畫品叢刊》和《畫史叢刊》,其“論”、專指“畫法畫理”,而欣賞與接受理論,則以“品第鑒別”之類單列。1942年,沈子丞編《歷代論畫名著匯編》,將理法著作與品評著作一并收入。這是在現代學科意義上,對中國古代繪畫理論第一次系統的知識整理。
不過,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作為一門獨立的現代學科建制的還是美術史學(在中央美術學院設立美術史系),它基本沿用歷史學的學科規范。美術理論因無學科建制,相關研究人員分散在普通高校哲學系、藝術系,或美術學院的理論教研室、美術研究所等單位,——作為純粹思辨形態的造型藝術理論,往往進入哲學或美學系統;而作為一般造型技藝理論或與本體形態相關的闡釋理論,往往以課程的方式出現在專門的美術院校。1978年后,在專業美術院校和藝術研究院設立了“美術歷史與理論”的學科名稱(簡稱“美術史論”),至此,美術理論才進入學科建設的門檻。
“美術歷史與理論”正式改稱“美術學”是1990年的事(這里無意將兩者等同,但二者之間的關系尚待討論),而將“美術學”確定為“二級”或“三級”學科,則到了1992年(注:199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業目錄調整會議決定,將“美術歷史與理論”改稱“美術學”,并向全國正式頒布。1992年11月,國家技術監督局《學科代碼表》,“美術學”以二級學科的名義出現,包括理論研究和創作研究等下屬三級學科,原“美術歷史與理論”亦以“美術學(三級學科)名之,但內涵有變。)。二級學科的“美術學”,基本上包含原先術科的“美術”系列,從術科到學科,意味著增強學術含量,全面提升學術品質。原先依附創作實踐的美術理論同樣提升到“學科”層面,而且和美術史學合并成為三級學科的“美術學”。在二級學科的大系統內,美術理論和創作實踐還是一個整體,只是更強調了美術的本體性研究和學科獨立性,強調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促進關系,促使技藝性學科在建制上不斷完善。同時,作為三級學科的“美術學”,在概念的內涵上,絕不等同于劉師培時代的“美術學”(注:參見鄧福星《關于美術學及其它》,《美術觀察》1998年第1期,第55頁。),在學術立場上,重新確立了中國美術理論“史論評”三位一體的傳統。由此,美術理論亦開始以學科的名義真正進入學術系統,但問題也接踵而來:其學科性質如何?學科規范何在?學術閾場如何界定?
如果說,美術理論進入藝術理論系統或美學系統,還有既成的規范(西方的)可以遵循,但到了“美術學”的新建系統,所有的一切必須重新鏈接,重新規范,重新定位。
高等院校專業教學課程的設置是學科最明顯的標識。在美術學院,除了美術史外,有關的理論課程為藝術概論、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等,均作為專業基礎理論的共同課,這種狀況幾十年不變。作為學科的基本理論,我們主要關注“概論”。早期的《美術概論》,有黃懺華的著述(1927年,參照日人及歐洲人的著作),20世紀50年代則搬用蘇聯教材(如涅陀希文著的《藝術概論》),事隔二十多年,又出幾本國人編寫的《藝術概論》,特別是80年代初文化部組織編著的《藝術概論》,幾乎是通用教材。直至1994年,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教研室才編寫出一本《美術概論》。一門學科,如果連“概論”的課程都不完備,還能說些什么?
概論者,一為基本原理的闡述,二是歷論的通詮,三是基本范疇的解說,藉此進入歷史文本研究。如果我們研究歷代的美術理論,關注的不會是概論,而是時論。無論中西,真正能體現彼時彼地他者理論觀和價值觀的,不在概論而在時論。概論是總結,時論是現狀研究,關注時下美術現象,以既定價值標準,審視與評判美術實踐之主體與客體及其相互關系。因此,時論既是批評文本,又是歷史文本,在歷史片斷中直接傳達創作觀念與審美意識。事實上,在美術理論的發展歷史中,概論之寂寂與時論之煌煌,對比極為鮮明。無怪乎,中國文學理論史,常冠名以“中國文學批評中”或“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注:參見陳鐘凡《中國文學批評史》,1927年版;郭紹虞《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1979年12月新版,名為《中國文學批評史》。);敏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5月版。)。批評,是西方的概念,與中國傳統的藝術理論(如文論、畫論、樂論等)并不相符。理論不等于批評。若論中國的美術批評,與其說它接近理論,毋寧說它接近品鑒。中國古代的品鑒就是一種時論,是理論最直接的應用與表述,其方式可點評可議論,可指正可判斷或褒貶、品第。
二、學科概念
常言,美術理論是一門研究與考察美術活動和美術現象,探求其規律的人文學科,是一個關于美術的知識系統。研究者必須將他對美術現象的感受與體察之經驗轉化成理智的(intellectual)形式,將它整理成首尾一貫的合理體系,它才能成為一種知識。我國美術理論界目前又有多少首尾一貫的知識系統?
我們可以對美術理論進行整體描述,但總是模糊的。一個成熟的學科,必須要有相對明確的研究對象,要有相對固定的學術規范,在高校還要有相應的教學實體,包括教材。中國的美術理論的學科建設問題,長期以來有教學和研究實體,卻無教材無規范(技法理論除外),且研究領域渙散,一直無法走上正常的學科建設軌道。如果檢測近20年來我國所有美術理論研究方向的碩士或博士論文,你會得出什么結論?你能看到一個學科的外輪廓么?不可能。眾多選題中,既有美學問題研究,也有形式本體問題研究、形態研究、批評研究、心理學研究等,還有一些跨學科的邊緣性的研究選題。我們什么時候能從邊緣地帶劃出一道清晰的學科界限?或在學科內部建立一道學術底線?解決這個問題,似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系統性處理,即將現有的各種知識系統化,尋找各個知識系統(小系統,模式塊)間的相互鏈接。鏈接的情況還得進一步處理,分析其知識導向與基本局性,才有可能在學科圖表上顯示其內在的與外在的各種關系。
不可否認,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比歷史學復雜,可是否研究對象自身的復雜性就造成美術理論研究的不確定性?科學研究的意義就是將復雜的問題有序化。一個系統的學科會建立自身的研究基點,確立基本范疇,建構一系列的學科概念。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界一再提倡美術本體研究,可為什么還是一再徘徊在學科邊緣而無法進入基本理論問題的研究?似乎學派還不是問題的關鍵,每一學科都存在不同學派不同學說,但都不會影響其學科的整體規范,不會淡化以至解構學科特征,至少在某一時期如此。每一學科也都會出現新興的交叉學科,都會模糊、淡化甚至重復學科的研究對象,同樣也不會改變本學科藝術質。美術理論為什么會存在這么一個學科概念,卻無明確的學科定位和學科規范呢?因為歷來中國美術理論就缺乏一個大的系統建構。
當我對自己所接觸的知識進行整理時,發現中國歷史上所謂“美術理論”,都只是一個個“知識點”,缺乏系統性,沒有自己的學科歸宿,或者說缺乏一個系統網絡接納這些知識。追求系統知識,并非就是“唯科學主義”。科學,包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也關系到人文學科(humanities)。顯然,美術理論屬于人文學科,研究重點在于人的情感、人格尊嚴及其自我實現的內在需要——注重人的精神性、個體性和審美價值觀,是關于美術現象的整體價值評述。但是,美術理論也涉及到人與對象物,人或對象物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需要觀察、統計與邏輯推理,這就涉及到“科學”,涉及到觀察與理論的關系問題。中國歷代的美術理論,幾乎都是品評賞鑒,或者說都在某種價值預制的前提下進行的理論評判(即“你能觀察到什么,說明你擁有什么樣的理論”)。在許多情況下,理論先于觀察,有時則交替進行,先發現而后評價(不過是既定理論體系的補充、拓展與完善),一個總結性的評價將現象定性定位,構成知識點,隨后便發生轉移。以價值觀為基點的系統性理論建構,應有一個時間維度。但我們又無法辨別當一個系統理論出現時,是否標志著一個時期的開始抑或完結?譬如,我們該如何評價顧愷之的“形神論”與謝赫的“六法論”?顧愷之是歷史的決結,而謝赫是新時期的開端?我以為,無論何者,都只是一個“知識點”的問題,未成體系。理論體系與時期并無絕對的必然的對應關系。一種理論體系可以概括一個時期的實踐狀況,也可以跨越幾個時期,而一個時期也可能出現幾個不同的理論體系。我們只能根據理論表述自身的性質決定體系的存在。文化系統比較好確認,它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軸和區域空間的標定。美術也一樣,作為人類造型的活動和現象,也從屬于各個不同的文化系統,而研究這些活動和現象的美術理論,也必須成為一個自在的體系,并在不同體系之間建立對話和交流的關系。
在“美術學”、“美術理論”等學科概念上,中國和日本的學術界有著比較接近的看法。
可以對證以下兩個文本:
(1)《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的“美術理論”詞條,總定義是:“關于美術實踐的科學總結。”后分兩種含義:一是廣義,泛指史、論、評三者:二是狹義,專指基礎理論。以學科的概念論,當屬狹義。美術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是:所有的美術現象自身(包括創作、欣賞、作品和作者)、美術與社會外部的關系、美術理論自身;其任務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最后,串講了中外美術理論的發展源流,比較兩者間的形態和功用,結論:“由于美術實踐的多元性、多層次性和復雜性,并且總是在不斷地發展,所以,美術理論不應該也不可能是獨尊一說和凝固不變的。”(注:《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第524頁。)
(2)日本學者竹內敏雄主編《美學百科辭典》,其“美術學”詞條言其概念相當于“藝術學”(德文Kunstwissenschaft,英文Scienceofart,法文Sciencedeart),表示很多含義。德文Kunst指造型藝術,日文無對應詞,故以“美術學”相譯。——“美術學泛稱造型藝術的學問研究”,這是廣義,其下屬“體系美術學”和“美術史”兩種。什么是“體系美術學”?“即研討一般造型藝術的本質和意義,闡明造型藝術各領域的特征、界限、相互關系等”,且“關于美術史的原理論和方法論及風格論跟體系研究頗有直接聯系”(注:[日]竹內敏雄,前引書,第197頁。),最后,又特別說明“狹義上則除了美術史,專指體系研究”。
對學科性質,《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用語是“科學總結”,竹內敏雄的用語是“學問研究”,均十分小心地避開“科學”或“人文學”的概念。我國美術界在1990年以前沒有明確的“美術學”學科定位,日本學者在20世紀初就對應德文Kunstwissenschaft,明確提出“美術學”的學科概念,這概念相等于我國當時的“美術理論”,或者說,作為學科概念,其廣義的“美術學”已等于我國現行的三級學科之“美術學”,而狹義的“美術學”,即“體系美術學”等于我國“美術學”下屬之“美術理論”學科。
什么是體系美術學?竹內敏雄主編的《美學百科辭典》將其分為兩大基本問題:一是“美術是什么?”二是“什么是美術?”前者是哲學的發問,涉及美術本質;后者是在形態學意義上發問,涉及美術本體的基本構成要素、種類劃分以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形態風格。那么,美術理論的研究領域是否就是本質論和形態學?美術理論就是放大了的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知識系統?以邏輯推論至此,竹內敏雄的所謂體系美術學,狹義上就是美術基本理論研究,它的注意力不在于把握單個的美術作品,而是整體的美術現象,它的廣義,也等同于《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美術理論”概念的廣義之解。看來,“美術理論”的概念表明亞洲人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希望能以西方的學術規范(主要是西方的哲學規范)統攝東方的美術經驗,從而建立一種跨文化的理論研究體系。
三、學科圖表
美術理論的知識系統包括基本理論、應用理論與交叉學科三大板塊(見下圖:美術理論學科圖表)。基本理論研究是學科基點,以原理論為核心。所謂“原理論”,即質性研究,規定美術的本質特征及其相關概念,回答“美術是什么”及“什么是美術”這兩個最基本問題,由基本命題擴展出相關的概念群及系列范疇——直接以哲學化的思考確立某種藝術觀。由原理論直接導向論方法論研究,其任務一是規定美術理論體系的總體建構方式,二是探討理論的思維法則、研究路向、系統結構法,三是研究美術理論方法自身的歷史現象與規律。此外,基本理論還向“學術閾”和“創作閾”延伸,一方面是實踐主體的理論,闡述美術活動過程中主體的性質與作用,在人(創作主體、接受主體或批評主體)和作品(理論文本)之間建立一個闡釋體系和評價體系;另一方面是歷史客體的理論,闡述人類歷史中美術作品的發生原理、形態流變及類型性質,在作品(理論文本)和社會(歷史語境)之間確認一個意義系統和文化類型。二者直接體現著理論的雙重性——以歷史性的眼光確認某種文化觀,呈現出某種自在的社會性;以主體性的研究確立某種批評觀,呈現出某種自為的實踐性。顯然,美術理論以原理論、實踐主體理論和歷史客體理論三者構成一個基本理論系統,其學科性質由原理論部分決定。傳統學科就在原理論部分建構一元化的結構體系,其內限性強,相對封閉——如果這一部分遭到否定,便會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如表現論對反映論的否定,價值賦予理論對本質論的否定等等);而現代學科建制依然保持這種大結構框架,但基本理論部分卻呈現開放的多向包容的態勢,尤其是在本體的質問達到十分激烈的時候,原理論基本模塊就會開裂,出現各種不同的學說與流派,重新形成多元組構的基礎模態——種非本質論的外化傾向。
美術理論系統的開放性真正體現在外部邊緣的兩大學科系列:進入創作閾的右向系列為應用學科,進入學術閾的左向系列為交叉學科。二者的研究閾場可增可減,完全是動態的開放的,隨著對象的變化而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隨著區域的轉換而變化。按常理,進入學術閾的學科模塊其學術性較強,有較大的研究空間;進入創作閾的學科模塊其實踐性較強,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多受對象制約。應用理論的研究對象也是它的研究目的,即直接針對造型藝術自身的實踐,為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支持。說明性、可操作性和序列規范成為應用理論的研究特點,對象成為純粹的研究客體,可使用科學的實驗的手段,以實證或否證的方法進行研究。交叉學科的范圍更為廣闊,可變性大,性質最活躍。第一,與傳統的人文學科或社會學交叉,如美術史學理論、美術社會學、美術心理學、美術人類學、藝術哲學或造型美學等;第二,與新興學科交叉,如比較美術學、闡釋美術學、發展美術學。另有一些兩棲類學科,如美術思潮史、美術理論史、美術批評史等,論學科性質應屬于史學系列,但研究對象的屬性則在美術理論范疇(未列入學科圖表)。交叉學科是學科分化的現象,處在學科外沿,也是學科的前沿,不斷對外交換,激勵學科發展,開拓學科視野,研究傳統學科邊界上的“遺漏問題”或傳統學科無法包容的“新增問題”。
附圖
美術理論學科圖表
分析上列圖表,可見基本學科模塊亦可成為課程模塊。眾所周知,課程建設是學科建設的基礎,是第一步的工作。目前,應用理論和交叉學科兩部分的課程容易切入,易于規范,因為有章可循(參照西方既有的學科課程),且又相對獨立,有各自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基本理論部分的情形卻不相同,在西方也沒有權威的或比較完整的美術原理著作。所有關于“藝術原理”的研究都在美學范疇內,研究對象幾乎都是西方的造型藝術,極少涉及西亞或東亞地區。比較美術學的研究剛興起,遠未深入,未能闡釋人類造型活動最普遍的規律并提出相關的藝術法則(是否存在普遍規律和通行法則,此處暫不討論)。理論闡釋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即特定的對象、特定的語境和特定的概念術語所形成的一系列規限性的表達。中國現代的美術理論面對的不僅僅是中國傳統的書面創作體系(這是最低限度的說法),而是在中國本土由現代的中國人所進行的種種造型實踐活動,或曰,與視覺相關的美術活動(暫且使用“美術”概念,既是約定俗成,亦無更加恰當的詞可以取代),其中很大部分屬于西學體系,或中西結合的現代實驗。以怎樣的理論話闡釋這種美術現象?如何界定又如何評價?理論依據是什么?基本理論的問題最多最復雜,直接訴求個體的感性經驗,一時難以澄清,故也無人問津,或無法問津。
四、學科話語
學科建制是對話語的限制。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命題,特定的研究對象和特殊的概念系統,通過學術體制確立知識-理解模式。它強調在特殊的語境中討論理論問題,而不是先驗地假定問題的答案,推行非語境化的脫離實踐的本質主義的思維方式。
學科概念系統的話語重構,曾流行的兩種說法,一是實現中國古論話語的現代轉換,二是實現西方現論話語的中國化。在中國,現代美術理論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外來學科,也不是一個純粹的傳統學科,傳統中國或現代西方的學科概念和范疇都同時存在,二者碰撞,自然整合。但是,二者在量上或質上均不對等,交流的勢態相差亦大。現在理論學科的系統框架是在西方理論思維模式影響下產生的,話語符號是中國的,言說對象是現代的,文化意識層面還有傳統的觀念,概念系統的話語方式與系統之間不是絕對的文化對應關系,中國古代的理論話語依然進入。系統是被開發的,話語是靈變的,其準則只在于自身的理論立場和對象的特性表達。
美術的概念與范疇是對美術樣式的藝術功能、社會作用及審美規律的一種抽象表達。有關樣式的分類、流變及藝術特征的理論,必然形成相應的范疇體系,樣式的歷史沿革又導致理論范疇的推移變化。在古代中國,就有三次大的變化:一從漢代的“君形”論到六朝的“暢神”論;二從六朝的“形神”論到宋代的“形意”論;三從宋代的“意象”論到明清的“逸興”論。其中,六朝和宋代是兩個轉折點,而形神論的核心概念是“暢神”,形意論的核心概念是“意象”主流樣式的審美特征轉換與概念范疇的推移變化基本一致。問題是到了現代,一方面在文化守成主義思潮和狹隘的民族意識驅動下,中國歷史上所有的概念范疇泛濫成災,失去了對象性;另一方面在文化激進主義思潮和開放的全球意識下,西方現代藝術中流行的概念范疇也泛濫成災,同樣失去了對象性。或許我們不能單純地責怪現代中國美術理論的失范與混亂,因為創作實踐本身都處在探索實驗階段,無所適從。舊范式被批判,舊理論被質疑,舊概念被顛覆,傳統的語境喪失了,在“解構”和“多元”的現代世界中,在文化大批判的時代,我們能否期待一個共通的美術樣式及其相應的概念系統?顯然不能。因此,中國古代的理論話語是否需要實現所謂的“現代轉換”?西方現論話語是否需要實現所謂的“本土化”?其實,這個問題可以簡化——對古論話語的重新詮釋,就是“現代轉換”;在自我意識界面上接受西方的理論話語,在漢字符碼上實現意義的重新組接,使之成為當下有效的理論工具,就是“本土化”。任何一次歷史文化的轉型或外來文化的輸入,都存在這種現象。若究深意,在“現代轉換”和“本土化”口號的背面,則隱藏著一個“新中心”論,或期待著一個新的話語霸權。本文提出的,“話語重構”,不是要建立威權話語模式,而是在清理(讓概念系統進入各自的話語模式)之后,以大系統的鏈接方式建立一個新秩序,即在社會公共的話語空間實現某種理論定位,并以有序的方式進行對話。
五、學科建設
當代西方最流行的文化研究,不是劃定學科界限,而是要建立跨學科的知識探索領域,打破傳統學科的封閉性及其狹隘的話語生產方式,促使研究者從“技術知識分子”的角色中走出,提倡關心總體性的、傳統的思想家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從而促使理論研究者能夠批判性地介入公共的社會政治問題(注:HenryGiroux,DavidShumway,PauiSmith,JamesSosnoski:Theneedforculturalstudies:resistingintellectuaisandoppositionalpublicspheres,參見JessicaMunnsandGitaRajan編:Aculturalstudiesreader:History,Theory,Practice,LondonandNewYork,1995,pp647.)。對中國而言,這種文化研究的知識傾向非常接近中國傳統儒家的“文人”品性,即家國政治的學術情結和廣泛的人文關懷。但在現代的中國和西方,學術方面的諸種現象都有著相悖逆的發展傾向。比如,人文化傾向與科學化傾向,本質論傾向和非本質論傾向,整體的辯證的與局部的分析的,系統的與非系統的。在造型藝術方面,則寫實的與抽象的(暫且使用這一對不甚確切的概念),具象的與意象的,視覺的與觀念的等等,幾乎都是逆向發展。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是否也存在著逆向現象?建立專門的知識領域,厘清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型,是現代中國學科建設的基本任務。對于自然科學和一般的社會科學而言,一向如此(現今,亦開始將目光投向邊緣地帶,注意跨學科的研究,甚至跨越科學和藝術的邊界);而中國的人文學科,尤其是藝術學科,卻明顯規范不足(中國學術界“史論結合”的傳統就是一種文化研究的態度)。
一、美術理論現狀之維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美術理論”定義是:關于美術實踐的科學總結。分廣義、狹義兩種含義:廣義指史、論、評; 狹義指基礎理論。美術理論學科的研究對象是:所有的美術現象自身、美術與社會外部的關系、美術理論自身;其任務是:原理研究、技法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我國美術界在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幾大藝術浪潮,如“85美術”、“玩世”、“波普”、“艷俗”等等。在美術界的藝術浪潮之中,美術從業者創造了不少既有中國特色又具世界特點的藝術作品,但是也存在對西方藝術迎合簡單模仿的情況。更有甚者對藝術進行變賣。之所以有如此現象的存在,追究其根源折射出部分美術家的理論知識基礎不牢,沒有形成關于中西方藝術發展的系統認識。叔本華說“人類通常難以避免同樣的錯誤”現階段,美術界中有部分人認為理論是以美術創作的附屬品的形式存在著的。在他們視角中,藝術家進行創作并不需要理論的支撐,他們需要的是情感經驗、是手上工夫、是創作靈感。毋庸置凝,藝術創作是不能離開理論的,沒有了理論的支撐,就失去了靈感的來源,也就難以創作出好的佳作來。因此,對當前存在的對美術理論輕視的現象,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并采取措施來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馬克思說“...美術批評則是基于美術欣賞的基礎之上的,是按照相應的標準對美術現象與美術作品進行價值判斷及理論分析”。
二、美術理論的解救之道
1、盡可能的還原歷史文化在歷史的框架中認識和理解美術
把理論和批評建立在一個更為堅實真切均基礎上。這個基礎就是中國美術的歷史。令人信服的理論應該既是邏輯的又是歷史的,理論的發展不僅需要思想資原,更需要歷史資源,而這一歷史資源只能在民族美術的長河中去尋求。在中華民族美術的坐標系中歷史是一個需要尊重的對象,而不是一個拿其他民族的理論來批判的對象。尊重自己的歷史是民族自信的表現。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向現代人提供理解當時藝術品的重要信息;同時,新的文化視角也能對傳統作品給出新的闡釋。而且,這種新的理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更接近作者的本意,這既豐富了對作品的闡釋,同時也對學術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新的研究思路的指引下,用一種開放和多元的視點看問題;黑格爾說:“每種藝術作品都有屬于它的時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環境,依存于特殊的歷史的其他的觀念和目的。藝術的發展與特定的歷史階段緊密相連,是與社會綜合的意識形態、經濟、政治、文明傳統與文化教育水平相關聯的復雜現實的問題。要認識和了解它,必須將其放到為之誕生、為之存在的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即在歷史的框架中理解和研究視覺藝術。脫離社會歷史語境,就會造成無解。
2、正視藝術現象在高等教學存在的意義
美術理論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即藝術概論和中外美術史等課程的總稱,是普通高校美術專業的基礎課和必修課。通過美術理論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美術發展的歷程,掌握中西一美術風格樣式的演變,探究其本質及發展規律。學好這類課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素養和藝術鑒賞能力,建立起既有寬泛容量又能縱深發展的認識空間,獲得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廣泛的文化教益,對學生藝術思維的開拓、潛能的挖掘、人格的培育都會產生深刻影響,尤中西畫論、中西繪畫比較等美術理論在這個平臺上展開,可為學生探究美術創作規律、深化理論層次、端正審美理想、發展專業力一向起到重要指導作用。美術理論在高校美術教育中舉足輕重,但當前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容樂觀。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建立起美術史論知識與社會歷史知識的真實聯系,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及審美內容,引導學生把握美術史發展規律,認識美術流派產生、發展的歷史進程,了解藝術的獨特性,還要注意審美文化史的補充與發展,讓學生從精神層去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把握藝術最為本質真實的東西,使其在技能提高的基礎上,滌蕩身心,升華靈魂。在歷史的框架中認識和理解美術,不能陷入只講歷史和古人的誤區,讓歷史中的藝術作品與當今的社會生活構成對話。
3、全球化下的民族美術文化自覺走向
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明顯提高,影響增大。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強調弘揚中國文化。政府逐步重視文化戰略發展、。從文化戰略高度重視美術的精神價值取向;加強建設有民族特色美術的自覺性,加強研究和遵循藝術規律的自覺性,克服文化追求的盲目性。普遍重視傳統與當下的關系,認識到深入研究民族美術傳統對今天的創新有著重大的意義。強調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是新世紀以來美術理論研究最突出的表征。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用中國立場、中國文化身份、中國眼界來分析評述外國美術,成為研究外國美術史專家的共識。…挖掘民族民間美術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蘊,對其進行審美)態分析。系統地論述了民間美術的文化根源、審美形態及其獨特的美學體系;對其造型方式、創造主體、與非民間藝術的聯系等。
4、美術理論的發展建設度向
打破傳統學科的封閉性和狹隘的話語方式,促使研究者從“技術知識分子”的角色中走出來,提倡總體性、傳統的思想家意義上的知識分子,使理論研究者能夠批判性地介入社會政治問題。中國的藝術學科不夠規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美術理論界著述最多的在交叉學科,不在基本理論。在論文撰著方面,邊緣性研究已成為現時存在的普遍狀態。目前,中國美術理論學科建設正處于飄浮替變階段,已不能闡釋對象的本質內涵和意義,無法提供對象以本真的存在方式。建設性的研究比文化批判和種種理論顛覆更重要。只有建立學科范型的道路,才能達到跨學科研究的目的。舉辦學術活動,可以與各地美協共同舉辦活動。應有國際視野、自己的品牌、學術立場和發聲的途徑,認真研究藝術規律,建立美術批評標準,努力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美術理論仍系是當務之急、責任重大,對美術批評標準要認真研究,認為建立中國的藝術標準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首先是要有文化自信心。中國的美術史論在國際上重要的是話語權問題。對中國當代藝術的闡釋是美術理論家不能回避的責任。
美術理論家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做中國當代藝術的闡釋者和推廣者,研究中國當代藝術,塑造中國美術在世界上的形象。積極參與、關注當代藝術,理論家不要自我邊緣化。設青年理論家評獎的平臺,大力扶持青年美術理論家,開展青年美術學術論文評獎活動,表彰優秀的青年美術理論家。中國的美術理論家對西方美術史應該有自己的立場和判斷。加強中外美術交流與世界各國美術家、美術理論家建立密切的聯系,對于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意義尤為重大,它對全民審美意識的形成于發展而言意義深遠。針對當前人們對美的需求不斷增加的現狀,美術界應該肩負起對人類歷史和社會的職責。
然而遍覽歐美各地大學的學科設置,卻并不存在一個所謂的“美術學”的概念。至今還沒有與“美術學”對應的英文詞匯。歐美的美術史研究,且以德國為例分析,強調美術史本身的社會文化意義的派別影響最大。特別是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的研究方法成為美術史研究的主流,美術史巨子貢布里希更將圖像學的觀點進一步推延到人文學科的其他領域等等。在此意義上,美術史實際上是借美術的外殼,承載社會文化的歷史內容與含義。設在綜合性大學里面的美術史學科,大都擁有獨立的系別。如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英國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這些知名大學均有美術史研究的專業。另外也有將考古與美術史并置的,如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就有名為“考古與中國藝術史”。美術理論,美術批評學科,常設在綜合性大學的哲學系美學專業。當然,也有一批藝術院校有美術理論專業。
總之,國外還沒有一個可以能夠包含史、論、評含義的美術學概念。同時,也似乎不存在一個學科管理意義上的美術學。在中國古代美術文獻中,常常把畫評、畫史、畫論結合在一起進行探討。例如南齊謝赫的著名批評著作《古畫品錄》便是這種體例。謝赫在這部著作開頭,就對畫品即繪畫評論做出概括,“夫畫品者,蓋眾畫之優劣也”,接著對繪畫的功能和作用發表見解:“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覽。”這段話便是他的美術觀念和繪畫理論的表述。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即品評繪畫的六條標準: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這六條標準成為此后繪畫批評中的根本原則,也成為我國古代美學理論的重要內容。由此可以看出批評理論和美術作品研究也可以進入史的范疇,中國古代畫論常將史和批評融匯其中。
美術批評與美術史、美術理論是三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學科,它們卻構成美術學的基本內容。美術批評學可以作為美術學的一個重要的分支加以研究,當然在批評學領域,美術批評學也可以作為批評學的一個分支,與文學批評學、音樂批評學等并列。美術批評運用一定的批評方法與原則,對美術作品的形式、語言、題材、內容、思想和風格進行品析、評判,揭示其價值,分析其優劣,或者對美術現象,美術思潮、美術流派、美術活動進行分析評價,揭示其內在規律和發展趨勢,這種活動就是美術批評或者叫美術評論。美術評論和當前的創作實踐活動聯系比較緊密,批評家要參與美術活動,及時了解創作動向,推動創作活動的發展,美術批評家有時還可參與策劃美術展覽,組織創作研討等活動,因此美術批評也是一項操作性、現實性比較強的活動。而美術批評學則是從理論上總結批評規律,提出批評觀念、批評標準和方法,或者總結歷史上的批評成果,建立起理論形態的批評學科。
美術史是由美術史家和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對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美術作品、美術文獻、美術遺跡進行發掘、研究、探討,客觀地揭示美術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基本規律的科學。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美術史著作是唐代美術史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它開創了撰述中國美術史先河。西方美術史學科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6世紀意大利畫家瓦薩里寫作的《大藝術家傳》。這部書記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杰出畫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動和創作,為后人研究文藝復興美術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書首次出版于1550年。西方藝術史學科的真正建立應以18世紀德國藝術史家溫克爾曼出版《古代藝術史》作為標志。這樣,中國的《歷代名畫記》早于瓦薩里約700年,早于溫克爾曼約900年。所以,中國美術史的學科建立實際上始于盛唐。
美術理論是對美術問題的理論探討,通過對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及設計藝術作品也可以包括書法及攝影的功能與作用、基本特征、形式、結構、語言、風格及其中的審美規律和思想活動,揭示美術的普遍特點與規律。美術理論在狹義上主要是指美術基本原理,在廣義上則可以包括美術美學、美術哲學、美術心理學、美術社會學等內容,從某種意義上講美術批評理論也是美術理論的組成部分,但鑒于美術批評理論和美術評論活動相對的獨立性,因此美術批評和美術理論常常分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學科進行探討。
歷史上,日本一直是在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中形成并發展著自己的文化。但近代以來,這種狀況卻發生了逆轉。近代日本在吸收和融會西方文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成為東西方思想的交匯點。在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包括文藝學領域內,日本對于中國學術近代化的完成都起到了傳播西方思想和學說之“中間人”的重要作用。
“文藝學”作為一種現代形態的學科,在我國雖然是在20世紀中、后期才得以建立和發展,但20世紀初的“西學東漸”以及將西方一些近現代的學術思想、觀念、體系、方法譯介到中國,對中國文藝學科的創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文藝學西學東漸的途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從西方輸入,一是間接從日本輸入。其中,近代日本作為輸入西方文藝觀念、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史學的“中間人”,對中國文藝學科由古典形態向近代形態的轉換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為現代形態的中國文藝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16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西方耶穌會士東來及其“學術傳教”活動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的第一次大碰撞,學術界稱之為第一次西學東漸。這對中日兩國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接受西方先進文化的契機,但兩國的統治者和知識分子對待西方文化的不同態度。導致了此后兩國文化發展的不同進程。
在日本,西學的傳入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640年以前的南蠻文化和此后的“蘭學”。由西方傳教士帶來的西方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現在、社會思想和倫理觀念方面。南蠻文化時期大量傳入的西方科學技術如天文歷法、地理學、航海術等經過曲折的發展,為日本近代文化的產生作了準備,并在此基礎上興起了“蘭學”。蘭學時期,大部分日本知識分子對西學基本持肯定、歡迎態度,而且不遺余力地進行翻譯和宣傳,對蘭學在日本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幕府統治者對西方文化在采取了長期的反對甚至鎮壓政策之后,也逐漸認識到蘭學對于發展生產和鞏固統治的積極作用。因此,19世紀初,蘭學成為被統治階級所承認、為政權服務的“公學”,得到幕府的保護和支持。這些積極的外部條件使得蘭學能夠在日本得以長期穩步地發展并不斷得到普及。蘭學通過近百年的科學研究活動,加深了對西方科學內涵以至社會原理的體系性理解,并形成了一個獨立從事西方科學研究的社會群體。由此,“蘭學”成為日本社會與西方先進文化聯系的紐帶,為“明治維新”和日本近代文化的崛起打下了制度上、科學上以及思想上的堅實基礎。
而在一衣帶水的中國,十九世紀后半葉,中國社會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日漸衰敗,長期處于封閉狀態下的中國人仍然陶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中。然而事實上,不論是在科學技術層面、社會制度層面還是思想文化層面,中國都已經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1840年的。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在內憂外患的情境之下,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睜眼看世界”。他們不僅僅以科技層面的聲光電化之知識、堅船利炮之技藝為滿足,還要求進一步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以及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和學說。可以說直到這時,中國人才開始真正認識到西方文化的先進性和全面學習西方文化的必要性與緊迫性。以各種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學說為中心的西方文化思想開始廣泛傳入中國,在中國知識界形成了第二次“西學東漸”的熱潮。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西學東漸帶來了近代形態的西方文化,對于中國古典形態的文藝學來說,也同樣經歷了一次近代化的啟蒙。西方近代美學和文藝思想的輸入推動了中國的文藝學從古典向現代的轉變。這一轉變涉及其性質、內容、形式、方法、體例及思維方式等各個方面,從而使中國文藝學的近代化成為可能。
文藝學西學東漸的途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直接從西方輸入,一是間接從日本輸入。其中,近代日本作為輸入西方文藝觀念、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和藝術史學的“中間人”,對中國文藝學科由古典形態向近代形態的轉換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為現代形態的中國文藝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代以來,日本學習西方文化的狀況達到了空前的。明治維新之后的“文明開化”運動使得日本僅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便取得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過一、二百年才取得的成就。日本向西方學習的成功也刺激了中國人學習西方的愿望。但當時從中國直接去歐美以及翻譯西文著作比去日本并翻譯日文書籍相對困難得多,而且日本已經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并且經過了篩選和消化。因此向去蕪存菁的臨國日本學習,比直接向西方國家學習要簡便有利得多。當時的一些開明知識分子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如張之洞在《勸學篇》中說:“西書甚繁,凡西學不切要者,東人已刪節而酌改之。”[1](《游學第二》)“我取徑東洋,力省效速”[1](《廣譯第五》)。可以說,中國人把通過中日文化交流的渠道來學習和吸收西方文化看作了一條可以事半功倍的捷徑。而向日本學習的主要途徑就是派遣留學生。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派往日本的留學生多達五萬余人。大批的留日學生為傳播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在日本接受了許多新思想、新知識。并通過翻譯日文書籍將這些新文化介紹到國內。
西方近代美學和文藝思想同樣大多是由留日學生根據日文書籍或西方原著的日譯本翻譯介紹到中國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日本文藝學由古代到近代的轉型已經基本完成,在學科體系、范疇、觀念、方法等方面都已充分吸收、融合了西方思想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可以說已經基本具備了近代化學科的性質。文藝學領域內日文書籍的大量翻譯和廣泛傳播,對中國古典文藝學的各個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促使中國的文藝學開始向近代化學科轉變。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翻譯日本文藝學著作的數量不斷增加,水平也不斷提高。因此,郭沫若在評論中日文藝學關系時認為:“中國文壇大半是日本留學生建筑成的。……就因為這樣,中國的新文藝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禮的。”[2](P33)可以說,中國文藝學近代轉型的過程。主要是一個向日本學習的過程,中國近代文藝學的各個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接受了日本的影響。
日本文藝思想對中國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近代文藝學美學概念和范疇的引入。日本人在接受西方新思想、新學說時,除了用日語直接音譯西方外來語之外。還利用漢語的意譯法創造了大量新詞匯。文藝學領域內的許多重要概念 或范疇如“哲學”、“美學”、“文學”、“美術”等,最初都是日本學者借用漢語翻譯西方著作時確定下來的。由于這些用漢語表達的概念或范疇大都比較準確地把握了西方文藝思想的內容與特征,因此中國學者在翻譯日文書時也都普遍沿用了這些表達方式。關于這種情況,中國近代美學的開創者王國維曾在《論新學語之輸入》一文中作過較為公允的評價。他說:“數年以來,形上之學漸入中國,而又有一日本焉。為之中間之驛騎,于是日本所造譯西語之漢文。以混混之勢而侵入我國之文學界,……夫普通之文字中,固無事于新奇之語也,至于講一學,治一藝,則非新增語不可。而日本之學者,既先我而定之矣,則沿而用之,何不可之有?……要之,處今日而講學,已有不能不增新語之勢。而人既造之,我沿用之。其勢無便于此者矣。”[3](P387)這些新學語的普遍使用,表明了西方先進的文藝思想已經進入中國文藝學的視野之中,成為近代文藝學所表達的內容。
由日本傳入的新學語的接受和使用一方面使許多基本范疇和概念在中國文藝學中確定下來,為中國近代文藝學體系的形成做了必要的準備:另一方面也帶來了美學和文藝觀念的更新,促進了中國文藝學在表達方式上的變革。
表達方式的變革在話語特征上體現為對美學和文藝理論的表述更加準確和規范。中國古典文藝學的話語表述特征是詩意化,思想家們慣于用名言雋語、比喻例證的形式來表述自己的思想。日本新學語的引入,使中國古典文藝學向近代形態的轉換有了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上的支持。這對于近代文藝學所要求的清晰、精確的邏輯分析話語模式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表達方式的變革在外在形式上體現為文體表現形態的轉換。中國古典文藝學以“詩話”、“詞話”為主的文體形態受到沖擊,具有近代特征的“新文體”逐漸被接受和運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一些留日學者借鑒日本經驗,主張沖破中國傳統的文體規范,變革舊的文體形式,開展了一場具有近代意義的“文體解放”運動。
由日本傳人的“新學語”帶來了大量的新知識和新見解。對于正處于啟蒙時期的中國文藝學來說,新知識意味著新的思想內容,新見解則代表著新的文藝觀念,而這些都遠非中國舊有的“詞章”、“典故”所能包容。因此。表達新的思想內容和新的文藝觀念的需要帶來了文學體裁的變革,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梁啟超倡導的“詩界革命”和“文界革命”。梁啟超“文體改革”的主張直接受到日本文學的影響。他在《夏威夷游記》一文中提出“詩界革命”和“文界革命”,其靈感就是來自于對日本明治時期的政論家德富蘇峰作品的閱讀感覺。“其文雄放雋快,善以歐西文思入日本文,實為文界別開生面者,余甚愛之。中國若有文界革命,當亦不可不起點于是也。”[4](P191)所謂“詩界革命”、“文界革命”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引進“歐西文思”,即要在詩文中表現西方的新思想、新精神。要達到這一目的,新文體的語言就應該力求通俗化,做到通俗易懂,平易暢達,并“時雜以俚語、韻語及外國語法”[4](P191),以便徹底沖破古文規范的限制,更自由地表達作者的情感。作為文體改革的主要倡導者,梁啟超不僅提出理論上的主張,而且身體力行,廣泛借鑒并學習日本新文體的風格。他在作文章時“不避排偶,不避長比,不避佛書的名詞,不避詩詞的典故,不避日本輸入的新名詞”[5](P220),努力嘗試各種新的表達方式。這種日本化的新文體對二十世紀初中國文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幾使一時之學術,浸成風尚。而我國文體,亦遂因此稍稍變矣。”[6](P95)
日本近代文藝思想的大規模引進與吸收,不僅使中國文藝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思想材料和新的表現方式: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文藝學具體的學術存在形態也在日本近代文藝學的強勁影響下自然而然地開始了由古典向近代的轉換。這種轉換以方法的更新為依據,以體系的建構為目標,以各種新的文藝思潮、流派的引介為具體內容,在文藝學原理、藝術史學、文藝理論和批評等方面都有所體現。
中國文藝學中關于美學和藝術原理的基本體系,主要是受到日本藝術理論家黑田鵬信的影響。他的《藝術概論》一書是一部系統講述藝術一般原理的著作。其內容包括從藝術的本質特征到藝術的創作欣賞、從藝術分類、藝術起源到藝術內容形式和風格流派等,包含了藝術理論中一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問題。這是最早被翻譯成中文的有關藝術理論的書籍,它所提出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問題不僅在當時為中國藝術理論體系提供了范式,而且其中的主要部分至今仍沿用在中國藝術概論的教學過程中。此外,黑田鵬信的另外兩部著作《美學綱要》和《藝術學概論》也被譯成中文。這三本譯作對于中國美學和藝術基本原理體系的形成產生了深刻而又持久的影響。
在藝術史論方面,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對日本美術史家木村莊八和板垣鷹穗等人的系列西洋美術史著作的譯介,是當時重要的理論成果。其中魯迅翻譯的日本學者板垣鷹穗所著《近代美術史潮論》對中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這本書將近代美術如何演進到現代美術作了全面的闡述,揭示了西方現代主義美術思潮發生的根源和必然性。這本介紹西方近現代美術史的演變過程的著作,不僅為中國美術界提供了近代新的藝術及其思潮的信息,而且也為中國的美術史研究提供了可資參考的方法,使中國近現代美術思潮的產生有了必要的理論準備。當時,學習和借鑒日本的成果成為開展近代意義上的藝術史論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許多后來很有成就的藝術史論家都曾翻譯過日本學者的著作,并借鑒其內容、方法及體例等進行近代藝術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具有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在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方面,日本對中國的影響更為顯著。“五四”以后,中國文學界徹底擺脫了封建文化的制約。開始全面吸收近現代新的文藝思想并應用到文藝創作和評論當中去。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當時中國新文學的主要人物幾乎全部都是留日學生,如魯迅、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等,他們在倡導新文學的同時還翻譯了很多日本書籍,其中以廚川白村的影響最大。他的代表作是魯迅翻譯的《苦悶的象征》,在引言中,魯迅先生給予這部作品如下的評價:“……作者自己就很有獨創力,于是此書也就成為一種創作,而對于文藝,即多有獨到的見地和深切的會心。”[7](P296)廚川白村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的達十四種之多,他的文藝思想一度成為中國文藝理論的準繩,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文藝學界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一時期的許多藝術家、文藝理論家、文藝批評家也都是留日學生,他們接受了日本和西方新的文學和藝術思潮,寫作了大量理論文章,內容涉及藝術本體論、藝術創作欣賞及批評理論、藝術思潮與當代藝術評論等諸多方面。他們對近代文藝理論中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都作了深入的思考,使從國外學到的思想和理論真正融入到中國文藝學之中,為中國近代文藝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可以看出,中國文藝學由古典形態向近代形態的轉換是在日本這個“中間人”的作用下發端、開展并逐步完成的,這是一個不能忽視的歷史事實。因此,在繪制中國現代文藝學發展史的構圖中。在“中國”與“西方”之間添加“日本”這個板塊,對于更全面地認識中國文藝學的歷史和現實,以及更好地進行東西方文藝學領域的交流,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之洞,勸學篇?勸學篇書后,馮天瑜、尚川評注,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沫若文集》第10卷,桌子的跳舞,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3]論新學語之輸入,王國維論學集,傅杰編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4]梁啟超,夏威夷游記《飲冰室合集?專集》之22,中華書局,1898年版。
[5],近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見《文集3》,歐理哲生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6]諸宗元,譯書經眼錄序例,見《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編》,張靜廬輯注,中華書局,1957年版。
現代美術教師的素養包括先進的教育觀,廣博的社會文化知識,開放的審美情懷,多元美術知識結構,明澈的美術發展視野等。如此,給21世紀的美術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個合格的美術教師除應具備高尚的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科學基礎知識;除了具備完成美術教學的綜合能力外,還應具備合理、全面的美術學科素質結構。
現代美術教育課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過性的,這里有兩個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經驗”。所謂“通道”是指它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貢獻體現在它具有一種非達標性的目的設定,“過程及目的”。所謂“經驗”是指它通過具體的審美實踐活動,對學生施加影響,促進學生人生體驗的豐富。美國教育家艾斯納所倡導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簡稱DBAE(學科基礎教育)。他尊重美術教育的學科獨立性,強調美術教育學科的完整性和系統性。這些理念對世界美術教育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動和影響。美術批評、美術史、美學以及美術實踐,在專業化的美術教師素養中都具有核心的價值。而具體到現代美術教師所應該具有的能力結構包括:⑴人文素養。⑵教育理論及實踐能力。⑶美術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現代美術教師還應不同程度的具備豐富的姊妹藝術知識、前瞻的文化發展觀。
現代美術教育專業課程構成與設計
現代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的課程設計應以現代中小學美術教師綜合素養的建設為基礎,以推動中小學美術文化的普及,推動中小學生人文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完滿為核心價值目標。
本科四年的美術教育專業,美術師范生所要學習的課程應包括基礎文化知識類課程,普通教育基礎理論類課程,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類課程,美術理論與專業實踐類課程,藝術文化素質拓展類課程等五個部分。
1.基礎文化類課程應涵蓋基礎人文學科和部分自然科學學科的文化常識。它是作為教師素養的基本保障和學習鉆研更深層的藝術教育以及美術文化的基礎。一般大學都會開設諸如大學語文、大學外語、哲學基礎、現代計算機基礎與應用等文化課程。這些課程一般不作為學生專業技能的主體學科而開設,應該在具體內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礎理論類課程是教育類專業的通修課程,包括教育學、教育政策與法規、教育心理學、教師口語、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等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是所有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理論與素養的保障,也是學生獲取教師資格證的必修課。
3.美術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類課程是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第一大核心專業課程。它具體包括:美術教育史、美術教學方法論、美術教學實踐(或美術教育見習與實習)、現代美術教育研究與論文寫作等。往往在美術學院的教育專業中很多學生并沒有把這些課程當作專業核心課程來看待,更多的是把它們籠統的歸類為文化或理論課程,這是本質性的錯誤。造成這樣的認識究其原因根本來自于學科教育中對這些課程的性質、作用以及價值的忽視。加上美術學院大的教學環境中對美術實踐類課程的推崇與側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強對這些課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導也是專業課程建構中的重要環節。
4.美術理論與專業實踐類課程是美術教師美術專業素養的基礎。它的地位僅次于美術教育類課程,是美術教育專業課程構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對于它的構成應具有現展的課程觀念,應具有包容意識和綜合意識。其中美術文化理論課程應包括:美術史、美術概論、美學(或藝術哲學)、美術批評、現代美術研究、藝術比較學等。其次,美術專業實踐類課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資源來合理配設。建議開設課程包括:造型基礎(以現代開放的素描實驗為基礎)、色彩基礎(色彩知識與主觀色彩表現實踐)、自由繪畫(自覺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繪畫實踐)、現代媒體藝術、綜合藝術實踐(以社會生活與現實為背景,開展總體的、綜合的、多元的視覺表述、藝術策劃)等。另外,傳統的書法、國畫、油畫、工藝設計、版畫、雕塑(或陶藝)、水彩、水粉、攝影等可以以選修的形式開設,具體的內容則以鑒賞和基礎技法訓練為主,點到為止。
5.藝術文化素質拓展類課程是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滋養與豐滿的途徑。各學校應結合自己的辦學基礎開設相關的拓展課程以供學生選學。在這個板塊中綜合類大學相較于美術學院更顯得得天獨厚。建議所開設課程應盡可能的寬泛和豐富。可開設的課程如:藝術人類學、藝術市場學、音樂鑒賞、現代藝術傳播與媒體研究等等。
對綜上這些課程的課時配比需依據美術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各學校資源的整合、綜合利用的整體考量之后來設計。建議在第一部分基礎文化類課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論性與應用性相結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礎理論類課程中,盡可能做到對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經典的教育理論綜合闡釋,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術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類課程中,應盡可能多的展示國內外最優秀的美術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習、研究與調研、總結相結合。在第四部分美術理論與專業實踐類課程的設置中,應以前瞻的眼光來看待發展中的美術文化,以作為素質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學生的美術需求為出發點,以美術教師綜合的現代美術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來設計。在第五部分藝術文化素質拓展類課程的設計中,應充分的考慮到現代美術教師應具有的藝術文化素養的廣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體到每個課程板塊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為國家調控課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課程內容應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術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課程的比例應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則較為復雜,建議美術理論課程與美術實踐課程的比例為2:1;美術理論課中傳統美術文化與現代美術文化的比例應保持2:3左右;創造性、實驗性美術實踐課程與傳統技法實踐課程內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術實踐課程中民間 美術的研究與實踐內容應占到其總內容的1/4左右。現代美術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創造與管理也應該在所有課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藝術文化素質拓展類課程應兼顧到傳統與當代、理論與生活實踐相互補的原則。
如此設計與配比是基于對現代美術師范生的自身素質的需求而考慮。總體設計理念是立足當代美術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以美術的發展為前瞻,以美術文化的傳統為滋養。也只有具備了當代意識的美術教師,才能在美術傳播中緊密的聯系生活,發覺現實世界的審美本質。
現代高等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課程實踐研究
明確了美術教育專業課程組織的方法與原理,還應該對不同的美術課程實踐有一定的理解和認知。課程的實施包括課程定位、課程研究、課程實踐、課程總結與評價四個部分。
1.課程定位是課程實踐的基礎。每一門課程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設計目的。特定的課程針對受教者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同時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與發展。每一門課程與其他課程都具有關聯性,相互聯系、相互補充、互為基礎。認識每一門課程的目的、意義與價值是進行課程實踐的開始。
在美術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課程中所羅列的美術教育史、美術教學方法論、美術教學實踐(或美術教育見習與實習)、現代美術教育研究與論文寫作課程就具有關聯性。其中美術教學方法論是美術教學實踐的前提和指導。美術教學實踐是美術教學方法論的具體應用與檢驗。美術教育史是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補充,現代美術教育研究與論文寫作則是所有這些課程的總結與深化。這幾門課程的安排也應由淺入深,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總結。
2.課程研究是針對不同課程的具體內容、秩序、組織、知識點、難點、重點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對課程的深入研究是課程實施的關鍵和保障。
比如在美術理論課程中,美術史的內容就應該有所側重。因為課程時間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學內容就成為一個新的課題。對于非藝術史論專業32課時的西方美術簡史授課內容里,西方傳統美術文化與現代美術文化的內容合理的比例應該是40%比60%。而在中國美術簡史的教學中,32課時的教學時間里對中國傳統美術文化與現當代美術文化的比例則應該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術實踐課程里,自由繪畫的提出和設立則意在模糊傳統的國畫、油畫、版畫等狹隘的畫種界限。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工具媒介,自覺的尋找適合自己的藝術造型語言。從而自由的吸納更多元的美術技巧,創造更為原創的、豐富的視覺信息。
3.課程實踐是對課程的具體實施和體驗。不同的美術課程實施的方法存在極大的差異,沒有絕對的正確與標準。教師在課程實踐的過程中應保持主導的地位,參與與旁觀相結合。
理論性課程建議以學生課外的資料收集、整理,加課堂討論為主。教與學雙方提出問題以學生自主研究并解決問題為目的。美術史類的課程則建議以比較美術的方法來展開。
實踐類的課程也由學生自己提出方案,學生個體獨立實踐與集體小組實踐相結合。教師適時地旁觀與指導整個過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學生的實踐成果。
美術史相關的課程在全國各大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中都有開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美術史》和《西方美術史》這兩門課程,但是這類課程目前的狀況比較尷尬。大部分學生對這些課程有著嚴重的偏見,普遍不太愿意學習。筆者作為一名美術史課程的教師,在教學中體會深刻。
據調查,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美術史課程的時候,都相對被動,不愿意學習,上課的時候相對于其它專業課更容易走神。這對該類課程的教學效果帶來了負面影響。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是多重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首先是覺得這些課程對自己專業能力的提高沒什么作用;其次是認為這些課程過于枯燥、死板、乏味;最后是對這些課程沒有興趣。
在這當中最為突出的原因就是第一個,認為這些美術史課程沒有用。學生的這種觀點是一種非常功利的行為。他們之所以有這樣一種看法,是建立在一種非常局限的“專業”眼光上的。這些學生普遍認為自己的專業是設計,美術史課程和設計好像沒任何聯系,也無法像其它專業課一樣可以直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扭轉學生的這種觀點,在相關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經常向學生傳遞出美術與設計的關系。讓學生了解到,學習美術史課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這對相關的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課教師一方面需要熟悉美術史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也需要熟悉和了解不同設計專業方面的知識。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就有針對性,可以對不同設計專業的學生列舉出更為豐富的例子,從而加強學生對美術史課程的認同感。
以筆者為例,筆者所在學校教授的學生主要為動畫設計和平面設計。在進行相關課程講授的時候,需要具有針對性。如在《中國美術史》的課程中,針對動畫專業的學生就應該多強調每個朝代的整體藝術特點,在此特點下有何種風格的建筑、服飾、以及日常用品。這些信息對動畫專業的學生至關重要,因為在他們未來的工作中可能會涉及到各種古代題材的任務。了解這些信息可以讓他們創作出更加真實的作品,從而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這種現象在不了解每個朝代藝術特點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出現的。如曾經一部在全國各大衛視播放的日本動畫片《中華小當家》,這部動畫片所處的時代背景是清朝,但是里面人物的打扮,甚至皇帝的打扮都與時代有重大出入。從中不難看出這些信息對動畫專業的重要性,因此授課教師在相關教學中,應該凸顯這種關系。對于其它設計專業同樣應該帶有這種針對性,從而改變學生“無用論”的觀點。
其次,學生認為美術史課程過于枯燥。相當于設計專業來說,美術史課程和其它專業課相比更為枯燥,這也使得學生對這類課程有偏見。史論類課程枯燥、乏味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要想將這類課程上好的確對任課教師提出了很大的難度。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改變這種狀況。和其它專業課相比,美術史課程,學生的參與性非常低。課堂上大部分的情況是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下面聽。這使得學生永遠是一個信息的被動接收者,很難真正融入到課程內容中去。而相對于其它專業課程來說,這種情況非常少。其它課程的情況則是教師除了講課之外,還給學生留下了大量的時間來進行實踐,從而參與到整個教學環節中來。學生自然會對這類專業課更喜愛。雖然美術史課程主要以老師講授為主,但是同樣需要考慮學生的參與性問題。
1 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1 國內的研究情況
在國內,對于數字插畫的理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軟硬件技術、商業應用、教學研究,或者關聯領域研究,如王選遙《論電影畫面的靈魂――概念藝術》、趙小林《數碼繪畫與設計藝術專業基礎教學》等;從美學角度探索數字繪畫藝術理論的論文,在“中國知網”以變換關鍵詞組合的方式進行搜索,可見數篇,包括趙忠波《淺析超現實主義繪畫對現代數字繪畫的影響》、許超《后現代視野下CG插畫設計的美學特征探微》。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國內數字插畫藝術理論研究現狀,總體而言研究的成果有待進一步豐富和系統化。
1.2 歐美等國的研究情況
在美國,以出版物為服務對象現代插畫的發展已經超過百年,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繁榮的出版業造就了一大批技法成熟、風格多元的插畫大師。近20年來,作為數字技術革命的策源地,美國的數字娛樂產業異常繁榮,很多從事傳統插畫創作的畫家成功轉型為概念設計師,使用數碼繪圖工具,為電影、游戲和動漫業服務,數字插畫由此應運而生。不過數字插畫師的成就也一直不為主流藝術承認,其原因同樣源自藝術界對商業美術的某種長期的“歧視”。在西方的數字藝術行業內,有關數字繪畫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視覺特效軟硬件開發使用、表現技法、商業應用等實用性、技術性領域,鮮見數字插畫藝術理論的研究成果。這一點,從歷年的“ACM SIGGRAPH”會議所的主題與會議日程安排可見一斑。
2 數字插畫藝術理論研究的意義
2.1 為國內新媒體藝術理論研究拓展新的視角
目前,有關新媒體藝術美學理論研究的成果多集中在新媒體自身特性帶來的審美異化,如虛擬性、交互性、技術性等,以及由此產生的新媒體與創作者的關系、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關系、新媒體對創作觀念的變革等一系列問題。例如,劉自力《新媒體帶來的美學思考》、劉佳《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性帶來的美學思考》等等。這些研究,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新媒體藝術審美在文化學、心理學、社會學乃至哲學層面的意義。這樣的視角,固然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新媒體藝術的基本特征,但是限于一些研究者的專業背景,仍缺少對新媒體藝術中某些具體領域的研究。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新媒體藝術這個大的范疇中,實驗藝術、裝置藝術這類的當代“純”藝術活動與游戲動漫設計、電影美術等商業藝術仍然是有本質性的區別的,所以,針對數字插畫美學理論展開研究,對于充實國內數字媒體藝術研究的美學理論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2 數字插畫創作需要藝術理論指導
由于數字插畫是商業美術,一直以來被視為流行文化,其價值得不到主流藝術界的認同。以網絡相冊為平臺,優秀的插畫作品甚至可以贏得千萬次的點擊率,卻很難進入到畫廊、藝術館中與傳統畫種獲得并列展出的機會。數字繪畫在主流美術界的“空缺”,使其缺乏專業而系統的評價體系、科學而規范的教育方法以及藝術投資人。這些都制約著中國數字繪畫藝術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展開數字插畫的藝術理論研究,挖掘其文化價值、厘清風格流派、完善評論體系,將數字插畫研究學術化、正規化,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數字插畫在主流美術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些都能更好地激勵數字插畫從業者的創作熱情,對于提高數字繪畫的整體創作水平、挖掘藝術價值是非常必要的。
3 數字插畫藝術理論研究的必要性
3.1 利于構建更加科學的數字插畫人才培養體系
目前,國內大專院校的數字插畫教育大多處于初創階段,師資力量和教材建設均比較薄弱。當前人才的培養主要由企業和社會機構承擔,但在培養方式上往往注重技巧訓練、追求畫面的外在效果,較為忽視繪畫創作的文化藝術性,不利于數字插畫人才的良性發展。事實上,在歐美等國,數字插畫師(概念設計師)基本出自藝術設計類院校的相關專業,需要系統學習解剖、架上繪畫、藝術史、數字圖形圖像學等課程,企業培訓只是培養實踐經驗的手段,學院教育才是主流。構建科學的數字插畫人才培養體系,需要相關的藝術理論研究成果為依托,完善教材建設、豐富理論教學內容。
3.2 利于促進動漫游戲產業的原創力提升
自從2006年國務院《關于推動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我國的創意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動漫、游戲產業的原創能力不斷得以加強。很多項目開始借鑒國外同行業經驗,更加注重前期的概念設計的投入力度,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游戲作品。例如,騰訊游戲開發的網絡游戲《斗戰神》。該作的前期概念設定由國內一線的游戲美術師合力完成,人物造型夸張玄奇卻不失中國神話人物的特征,場景華麗宏大,且充滿東方色彩,充分展現出數字插畫的視覺創造力和奇幻文化的魅力。然而,對于中國創意產業整體而言,高質量的作品和優秀的概念設計師仍然數量稀少,數字插畫師的繪畫水平良莠不齊。拙劣的模仿和照抄,貧弱的造型與濫俗畫風依舊充斥著中國的動漫游戲市場。建立數字插畫藝術理論體系,特別是文化研究和批評研究,有助于指導插畫師的創作,推動當前數字繪畫創作者對藝術品質的自發追求,轉變成自覺的要求。
4 數字插畫藝術理論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