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4: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貨幣金融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20年代,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經濟發展理論》中認為:[4,69-70]創新是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包括新產品的開發、新生產方式或者技術的采用、新市場的開拓、新資源的開發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組織形式的推行。熊彼特創新理論研究的對象是廣義的經濟發展中的創新。對于金融創新的定義,學界尚無統一的說法。這既由于不同學者關注金融創新的側重點不同,又因為金融創新本身仍處于不斷演化之中,必須動態地對其進行跟進研究。綜合已有文獻的觀點,并結合當代金融創新的發展特點和趨勢,本文將金融創新界定為:在特定的經濟金融環境和技術條件下,金融管理當局或金融機構基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對其機構設置、業務品種、市場結構及制度安排等方面進行的持續創造性變革和研發活動。金融創新主要體現為:金融工具創新、金融機構創新和金融制度創新。
因此,我認為金融制度創新可被定義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對原金融制度進行重構。這包括:(1)金融組織變革或引進;(2)新金融商品被引入;(3)拓展新市場或增加原金融商品的銷量或市場結構的變化;(4)金融管理的組織形式創新;(5)金融文化領域的創新。
(二)貨幣政策概述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直接地或間接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設置銀行最低準備金(最低儲備金)。
二、我國貨幣政策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金融創新經過了20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5,125-138]:
(一)組織制度上的創新
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銀行體制,形成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十多家股份制銀行為主體的存款貨幣銀行體系,城市信用社也改成了城市商業銀行。建立了多家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保險機構,放寬了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和保險業市場進入的條件,初步建立了外匯市場,加快了開放的步伐。
(二)管理制度上的創新
中央銀行從純粹的計劃金融管理制度轉變為金融宏觀調控,調控方式由計劃性、行政性手段為主的宏觀調控向經濟和法律手段轉變,調控手段上逐步啟用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等貨幣政策工具,對金融機構業務管制有所放松,各專業銀行可以開辦城鄉人民幣、外匯等多種業務,公平競爭;企業和銀行可以雙向選擇。對信貸資金由原來的“統一計劃、分級管理、存貸掛鉤、差額控制”改為“總量控制、比例管理、分類指導、市場融通”。
(三)金融市場創新
建立了同業拆借、商業票據和短期政府債券為主的貨幣市場,建立了銀行與企業間外匯零售市場、銀行與銀行間外匯批發市場、中央銀行與外匯指定銀行間公開操作市場相結合的外匯統一市場。在資本市場方面,建立了以承銷商為主的一級市場,以深、滬市為核心、以城市證券交易中心為外圈、以各地券商營業部為網絡的二級市場。
(四)金融業務與工具的創新
從負債業務上,出現了三、六、九個月的定期存款、住房儲蓄存款、委托存款、信托存款等新品種;從資產業務上,出現了抵押貸款、質押貸款、按揭貸款等品種;在中間業務上出現了多功能的信用卡。從金融工具上看,主要有國庫券、商業票據、短期融資債券、回購協議、大額可轉讓存單等資本工具和長期政府債券、企業債券、金融債券、股票、期貨、受益債券、股權證、基金證券等。
三、中西方金融創新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一)金融創新對貨幣需求的影響
1.貨幣需求結構發生變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交易規模的擴大和在通貨膨脹下物價水平的上升,都會導致貨幣需求絕對數量的增加,金融創新卻降低了對貨幣的需求并使貨幣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金融創新涌現出大量貨幣性極強的新型信用丁具和存款種類、兼具流動性與收益性的證券,這些新型金融工具模糊了各層次的貨幣供給量之間、貨幣與收益性資產之間的界限,在金融電子及支付清算系統的推動下降低了收益性資產變現為貨幣、廣義貨幣變現為狹義貨幣的成本,給投資者帶來較高收益的同時,又確保一定的流動性,促使公眾在資產組合中降低了通貨M1、M1占M2、M2占收益性資產的比率。
2.貨幣需求函數的穩定性降低
根據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人們持有貨幣有三種動機[6,216]: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是實際收人的函數,投機動機是利率的函數。金融創新創造了許多流動性很強的金融工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人們的流動性偏好,從而改變了人們持有貨幣的動機,對交易性及預防性貨幣需求下降投機性貨幣需求上升。一般的理論認為,實際收人在短期內是相對穩定的,因此以實際收人為白變量的交易和預防性貨幣具有可以預測和相對穩定的特點;投機性貨幣需求受市場利率、個人預期等因素影響,具有易變且難以預測的特點。金融創新使前兩種貨幣需求的比重下降、投機性貨幣需求比重上升,因此動搖了貨幣需求的穩定性。
3.貨幣流通速度不穩定
貨幣供給量最終是以流量的形式作用于總需求。貨幣流通速度直接影響到以貨幣供給量作為中介目標的貨幣政策實施效果。[7,236-237]1994年以來貨幣流通速度呈現不規則減緩的趨勢。1996--1998年M1的流通速度為2.71、2.40、2.29,M2的流通速度為1.0l0.91、0.83,波動很大,導致貨幣供給量很不穩定,難以達到中央銀行的調控目標。1996--1998年M1年增長率分別為18.87%、16.54%、11.85%,M2的年增長率分別為25.17%、17.32%、15.34%。從1994年到2000年7年間,M1實際值與目標值相差不到一個百分點的僅有1996年。
由于金融市場上的投機、套期保值、套利等金融創新業務的出現,金融市場結構發生了變化,金融市場交易量增加。使金融交易比商品和勞務交易具有更高的收益。其結果就是金融市場的交易能夠有效的從GDP市場吸收貨幣,使貨幣收人流通速度持續上升并顯示出不規則性。
(二)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1.金融創新限制了存款準備金機制的作用
①金融創新縮小了存款準備金制度的作用范圍
例如,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創新工具的使用,如回購協議、貨幣市場互助基金等不受存款準備金制約的非存款工具,更充分地利用貨幣市場。這樣做既能確保其負債規模,又能規避存款準備金對其的約束。中央銀行也可以通過負債管理的創新,調整其負債結構,降低寸款比例,增加其他資金來源,減少應交準備金。中央銀行還可以通過創設不受存款準備金管制的新機構(如設立子公司或附屬機構),使存款準備金對其鞭長莫及。
②金融創新增大了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的彈性
存款準備金制度發揮作用的基本前提是中央銀行的超額準備相對固定。這樣,才能對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作出反應,法定準備金率的變動才能起到收縮信用或擴張貨幣和信用的作用。金融創新卻破壞了這一基本前提。由于金融市場和金融業務的創新,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創新業務和創新工具,輕而易舉地通過貨幣市場,調整其超額準備,從而使超額準備的彈性增大[8,50-53]。當中央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而在收縮信貸時,中央銀行可以減少超額準備,以維持其貸款規模至于貨幣的流動性不足,也可以通過金融創新來解決。其結果是中央銀行難以達到緊縮信用的目的。可見,超額準備金的增強,削弱了存款準備金制度的作用力。
2.金融創新弱化了再貼現政策的效用
①金融創新使中央銀行實施再貼現政策時的被動性進一步加大。再貼現政策因受到一些諸如商業銀行不愿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以及貼現窗口管理過嚴、貸款期限過短等非市場或非價格因素的影響而具有被動性,金融創新則使這種被動性進一步加大[9,26]。金融市場上興起的貸款證券化、融資證券化、發行短期存單、從國際金融市場上借款等籌資渠道的創新,為商業銀行提供了避開貼現窗口,獲得資金融通的機會。商業銀行能通過金融市場,以較低的成本籌集到所需的資金,或以較優惠的條件將剩余資金貸出去,以保持資產的良好流動性。隨著愈來愈多的市場籌資方式的創新,能一次解決所有需求的金融超級市場得以產生。這使得商業銀行對再貼現窗口的依賴性越來越小,中央銀行運用貼現率政策,調控經濟的做法漸漸失去了意義。
②金融創新使合格票據貼現的規定逐漸喪失。金融創新使再貼現的有關規定向自由化方向發展[10,94]。目前,大多數中央銀行不再對再貼現作出嚴格的規定,其原因有二:(1)金融創新使“真實票據說”的理論影響逐漸消失,活躍的金融工具創新使新型票據都能符合中央銀行的有關規定。(2)金融機構可以以政府債券為抵押,從中央銀行借人準備金。這種方式在再貼現業務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它并不受再貼現條件的約束。由此可見,創新使合格票據規定的作用逐漸喪失,導致再貼現政策的效用不斷下降。
3.金融創新加強了公開市場業務的作用
①金融創新為公開市場業務提供了靈活、有效的手段和場所。
金融創新導致的資產證券化趨勢為政府融資的證券化鋪平了道路,它不僅滿足了政府融資的需要,而且為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提供了多樣化的買賣工具;同時,它還創造了回購協議等靈活有效的買賣方式,使中央銀行能更加主動地按既定的時間和數量注入或減少基礎貨幣[11,223]。
②金融創新使公開市場業務能夠更直接地影響金融機構的運作。
在金融創新的證券化趨勢中,金融機構調整了其資產負債結構,增加了有價證券在其總資產中的比重,特別是政府債券已成為金融機構舉足輕重的二級準備。這使得金融機構在補充流動性資產或資產的重新組合中,對公開市場的依賴性增大,而這有利于中央銀行加強其公開市場業務的操作效果。
(三)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
1.金融創新使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不斷下降
①金融創新使銀行間資產的替代彈性大大提高。
例如,當中央銀行想通過各種政策手段減少準備金供給以壓縮貨幣供應量時,銀行可以通過負債在公開市場上購買資金,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通過減少貸款滿足存款準備金的要求。所以,要達到增減某一貨幣量的目的,必須使利率經常波動,利率調控對宏觀經濟變量的作用相對縮小;
②銀行把資金轉向純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
金融創新以后,銀行越來越多地把資金轉向純粹信用中介以外的用途,非利息收入不斷增加,利潤總額對利差的變化反映靈敏度降低[12,158];另外,金融創新與金融國際化互為因果,跨國銀行國外利潤的比重不斷上升,它對國內利率的變化反映越來越遲鈍。
2.貨幣供應量與國民經濟相關性減弱
在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上,我們過去一直強調,為控制通貨膨脹壓力,M1增長率與GDP增長率加物價上漲率之差一般應控制在4%的水平。而從1995年第1季度到1999年第2季度,這一差額呈快速上升趨勢。從1995年第1季度到1996年第4季度,這一差額從-2%上升到4.6%,物價上漲率從18.7%下降到4.7%;從1997年第1季度到1999年第2季度,該差額從5.1%上升到10.7%,物價上漲率從4.4%降到-3.4%。另外我國一方面M2/GDP比率自1998年到2000年直線上升,三年分別為1.31、1.46和1.52,在全球為最高;另一方面,盡管近幾年貨幣供應速度不減,尤其是M1增速更快,但經濟增長速度卻趨于平穩稍降,物價甚至出現了下跌勢頭。尤其是從1998年起,M1與物價出現了明顯背離,物價在M1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持續下跌,就業壓力也不斷增大,甚至出現了城鎮就業人口絕對下降的趨勢。由此可見,我國現行貨幣供應量指標與國民經濟的相關性已出現了明顯問題。
(四)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傳導過程的影響
1.金融市場的創新削弱了各國中央銀行對國內貨幣的控制能力
以歐洲貨幣市場為例,它的出現使各國中央銀行調控貨幣政策的難度加大。例如,[13,71-72]當一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利率或減少準備金時,另一方面,在中央銀行提高利率時,國內銀行可以通過歐洲貨幣市場取得資金而維持其信用規模,使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傳導過程受阻,緊縮效應難以達到。
2.金融機構的創新削弱了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控制的基礎
隨著金融機構的創新,出現了大理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它是銀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分流了銀行的存款來源,使銀行的存款更多地流向證券投資,使傳統的貨傳導的主要載體一商業銀行的作用減弱,中央銀行存款準備金機制的作用范圍縮小,中央銀行貨幣控制的基礎被削弱。
3.金融業務創新削弱了中央銀行的貨幣控制能力
金融業務的創新導致金融機構業務的多元化及金融機構本身的同制化,使經營活期存款的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它們都具有貨幣派生的作用[14,109]。這樣,貨幣創造的主體不再限于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而趨于多元化,傳統的以控制商業銀行派生乘數為中心設計的傾向控制方法難以奏效。此外,隨著金融同質化的發展,屬于貨幣政策控制范圍以外的業務和機構增加,傳統的貨幣政策傳導過程中出現了真空,這就降低了中央銀行控制貨幣的能力。
四、貨幣政策面對金融創新的改革建議
(一)建立貨幣政策體系自身創新機制和動態自我調整機制
金融創新對貨幣供求機制與傳統貨幣政策的影響,只是意味著傳統貨幣政策操作體系的失效,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本身功能的消失。如果說金融創新是市場本身發展力量的自發顯示,而貨幣政策則是政府運用貨幣手段對市場發展中表現出的某些方面的失靈和缺陷進行的人為調整和補救。只要這方面的市場缺陷存在,貨幣政策便有存在的必要,兩者的這種沖擊與調整的對比較量便會持續下去。從長遠的發展需要看。必須在明確目標的條件下,在政策目標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實現貨幣政策操作體系本身與時俱進的動態化調整。必須建立貨幣政策體系自身的創新機制。
(二)進一步提升中央銀行地位,確保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金融創新破壞了傳統的貨幣供求機制,不管是貨幣需求還是供給都因此由確定變得不確定,貨幣政策的可控性大大降低,提高了貨幣政策的操作難度[15,68],同時,也加大了政策的操作風險,稍微的政策偏差可能將誘發嚴重的宏觀經濟震蕩。因此,必須切實保證貨幣政策制定者性,以保證其對其它各類參與貨幣創造過程的經濟主體的影響力。
(三)鎖定單一的最終目標,靈活調整中問目標
隨著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經濟增長內生性的加強,貨幣政策多重目標間的矛盾必將變得相當突出。[16,73-76]作為貨幣政策,首要而根本的目標應當是保持幣值的穩定,為切實實現這一目標,防止其他目標的干擾和沖擊,必須實現最終目標的單一化。在鎖定這一根本目標的前提下,可根據具體的經濟金融環境,根據“可測性、可控性、相關性”等要求靈活選擇中間目標。在傳統既有的條件下,我們主要以貨幣供應量作為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標。然而從現在的情況看,由于貨幣供求機制的變化,貨幣供應量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正在逐漸減弱。為保證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應當及時調整,適當考慮選擇利率、匯率、通貨膨脹率等作為我國貨幣政策操作的中介目標。
(四)調整貨幣政策工具的選擇,提高政策操作市場化程度
適應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貨幣政策的操作必須突破傳統模式,充分重視對社會公眾市場反應的重視,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增加貨幣政策操作的市場化色彩。例如,面對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工具效力的減弱,提高公開市場操作這一政策工具的地位,規范政策操作,提高決策的透明性,更多重視貨幣政策操作對社會公眾的導向性影響,通過調整社會公眾的預期,在盡可能取得社會公眾行為配合的情況下,實現貨幣政策操作目標。
(五)循序漸進,有步驟有重點地全面推進
在2010年出版的《金融與增長》的世界銀行報告中:消除貧困和經濟增長取決于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有效運行。金融體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點,在近二十年的時間里中國金融市場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市場規模每年都在增長,截止到2013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5萬億美元,再度創出歷史新高。目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主要是面臨監管體制的轉型、市場機制的健全、金融風險的防范、金融工具的市場化、投資者權益的保護等問題。正確的處理好這些問題直接決定著我國金融業日后的發展,關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從上面的論述可以看出:現在面臨的金融改革實踐問題已經對金融學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金融學研究要把國際學術慣例和中國現階段的國情結合起來,建設具有中國特設的現代金融學理論和學科。
我國金融學在金融學學科及理論建設方面主要面臨下面三方面問題:
一、 學術界對于金融學內涵界定仍需進一步明確
首先,這個概念的界定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華爾街日報在其新開的公司金融的固定版面中將“公司”金融定義為:為業務提供融資的業務,這一定義基本上代表了金融實業界的普遍看法。而且用學科術語來定義該學科對這個學科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在Webster字典中,將“To Finance”定義為“(To Raise Or Provide Funds Or Capital For)籌集或提供資本”。代表學界對金融學較有權威的解釋可參照“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的Finance相關詞條。由斯蒂芬羅斯撰寫的“Finance”詞條稱金融以其不同的中心點和方法論而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其中心點是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和定價。
其次,在國內學界,對于金融一詞的界定卻存在比較大的分歧。縱觀十多年來國內出版和發表的各類財經專業方面的相關材料,金融這一詞的解釋,主要是財政、融資、財政等解釋。這三種解釋是對特定對象的。但是金融這個涵義確實值得繼續推敲的。從金融這個概念的理論內涵來看,這個是國內在轉軌經濟背景下的一個典型特征。傳統金融研究主要包括信用、貨幣、銀行、貨幣政策、匯率、貨幣供求等等專題,金融被定義為是貨幣流通和通訊活動以及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在國內學界對金融學的理解,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有代表性的方向:第一類是以貨幣銀行學為代表的;第二類是國際金融為代表的。分為這兩大科目為主線,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政府為主導的銀行之間的相互融資,這種方式在實際當中占主流,而證券和資本則被視為非主流。這樣就使得以對銀行體系的貨幣金融研究作為金融學研究的重點。其二是由于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導致對外貿易的加強,所以相應的以“國際貿易”為核心的內容在高內高校中開展起來。
最后,上面國內兩大學科對金融學的界定,還不能夠把金融學的核心內容概括出來。外國學者對金融學有兩種解釋,一個是公司金融,包括公司融資、公司財務、公司治理等,以這些為核心。另一個是投資學,也就說把金融學的核心內容歸結為資產定價。但國內的有的學者把這個理解為公司理財或者是公司財務,這樣的理解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研究對象是會計事項,在以后的研究當中應當糾正這樣的誤解。
二、 金融學理論和學科建設較實踐滯后
正是上文所論文的第一個方面的問題,直接導致金融學學科和理論建設的滯后,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下面六個方面。一是金融學教材和我國實際需要不符,出現脫節的現象。從我們所能見到的教材來看,都是引進外國學者或者外國權威人士的論著,這些外國論著與我們中國的實際生活有不符合之處,所以出現與原本英文教材脫節的現象。我們可以學習外國的現代金融學理論,但是還要研究我們本國市場和企業,撰寫出適合本國的金融學教材。二在培養學生方面過于封閉。這在本科教學方面表現還比較好,但是在研究生和博士生方面,所表現出的教育方式就和國外存在差異,表現出過于封閉的特征。我國博士招考實行的更多的是單一導師制度,這種制度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還是不夠完善,可以讓研究性大學博士生以自己的博士項目為自己的學習重心,讓導師組來進行指導,這樣更加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培養。三是在學術研究期刊方面仍然需要增加,我國在部分金融期刊方面做了諸多努力,但是專門的金融學學術期刊還需增加。四是學科布局要更加細化。我國金融學科大都還未從原始的經濟學院體制下分離開來,這樣影響更深層次的學術研究,也會導致學術分工不明確。其實可以在金融學的宏觀領域設立經濟系,而在公司金融和投資學微觀設立管理學院。五是金融學教師資源方面的匱乏。目前高校金融學方面的師資還是不容樂觀的,在公司和投資微觀領域的才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要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六理論研究更新速度慢。我國市場規范化步伐越來越快,這就對我國金融學課程設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的傾向于間接的融資領域。一些前沿領域的理論還沒廣泛研究,例如行為金融學、金融工程學等。
三、 我國金融學研究要更好的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提供理論指導
由于上面論文的兩個問題,理論和學科建設有待完善,我國金融學方面的研究還沒能夠充分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理論指導功能的發揮力度還不夠。這個問題在證券市場改革中體現的最為明顯,例如國有股持減問題上、證券監管理念問題上、證券立法等方面,金融學界都要在嚴謹細致的基礎之上提供給相關部門可以借鑒的建議,不人云亦云,嚴肅對待,實事求是的提供具有理論和實證支持的論著。(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Jensen,M.C.,Capital Markets:Theory and Evidence,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1972,pp.357-398.
[2]Hart,Oliver,and John Moore,1990,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1119-1158.
[3]張新,5中國資本成本的估算6,南開大學工作論文,。
一、引言
在現代經濟社會,金融業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逐漸成為一個覆蓋范圍廣泛、與日常生活結合日益緊密的服務型行業。在我國,隨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財富增加,社會對金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強,金融創新與金融產品層出不窮,金融的觸角已深入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并已成為普通家庭關心的內容。在這種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識不僅是金融專業學生所必須的,而且是其他財經類專業學生,如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管理學、會計學所必須的。
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金融學》課程,對于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如國際貿易、工商管理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學科必修課,可以充實完善其專業課程。對于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金融學》是一門選修課程,供對金融學有興趣的非財經類專業學生選修。
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而言,由于專業的特點和培養人才的目標與規格不同,固而對金融理論與業務知識的內容、知識結構、專業需求是不同的。再考慮到《金融學》課程內容眾多,在短短的四五十個教學課時中,教師不可能將全部內容介紹完,這就要求教師在明確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與需求的基礎上,精心安排各專業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差異化教學方法。
二、不同專業對《金融學》的教學要求不同
(一)金融學專業
對于金融專業的學生來說,《金融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一般是在學生完成各經濟類專業共同的核心基礎課,如在學習完《西方經濟學》后開設。它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國金融學研究的鼻祖黃達先生所言:“金融領域,廣闊而深邃,通常只能瞄準一兩個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點、幾點,必須對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為沒有足夠的寬闊基礎作為支撐,只求在狹小的范圍深入,進到一定程度就會難以繼續。而所謂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對金融領域的主要構架如金融理論與金融知識,宏觀金融與微觀金融,金融機構與金融市場,國內金融與國際金融等等之間的有機聯系,有一個較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學》作為金融學科體系的基礎課程,恰是對金融學進行整體性、框架性的介紹,其中既有宏觀金融層面的理論闡釋,又有微觀金融運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運作機制與規律性,又闡明了金融學科所研究的范疇、重要內容結構及其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
鑒于《金融學》對于金融專業學生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是要求學生全面掌握金融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知識體系、基本原理、理論前沿和動態,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良好的理論基礎;二是注重對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開拓視野,提高思考的廣度、深度與高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自覺性。實踐證明,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我國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之、樂之,就是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這樣才能產生進取的精神。若通過《金融學》的學習,學生能激發對金融的興趣,這將會對學生未來的深造、職業生涯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縱觀中外古今,實體經濟的發展最后都離不開資本的運作,而在當今社會,金融的作用越發凸顯。因此,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有必要系統地掌握貨幣、信用、利息、銀行等多方面的理論與業務知識,能夠運用貨幣信用方面的理論與業務知識,更好地從事企業投資管理、市場營銷、企業風險管理等活動。因此,不少高校已經把《金融學》作為一門必修課程。
與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相比,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在金融理論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應注重金融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注重聯系實際和融會貫通,使學生掌握與其專業的業務活動聯系緊密的現代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從而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能靈活運用現代金融基本知識和業務技能來進行資金管理、投資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活動。
三、不同專業的《金融學》教學內容應有所側重
《金融學》課程內容繁雜,涉及貨幣、信用、金融市場、金融中介機構、貨幣供求、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和金融監管等問題,幾乎涵蓋了整個金融領域。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時里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以保證教學整體水平和質量,并兼顧不同專業的需要,是《金融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安排差別化的教學內容。基本教學內容是各專業教學中都必須覆蓋的,也是各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以實現各專業學生掌握該課程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求,例如金融學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場的基本情況、金融中介機構的構成、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別化的教學內容是教師根據所教學生的專業特點、專業需求而進行的選擇性教學。
(一)金融學專業
如前所述,對于金融學專業學生來說,《金融學》是其專業課程體系的基礎。在課程安排上,《金融學》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之后開設的,同時又是以后陸續開設的《中央銀行學》、《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等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要考慮兩個方面因素:一方面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讓學生對金融有個全面的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要注意課程之間的銜接,避免內容重復或遺漏。具體來說,對于金融學專業的課程內容重點有三個:一是學生應深刻理解金融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如貨幣、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決定理論、貨幣需求理論、貨幣供給理論等。這些內容是金融學專業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的基礎,因此對他們來說,這些內容不是簡單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準確地掌握;二是教師在授課中應側重對金融學框架的勾勒,讓學生對金融領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對于具體的宏觀金融問題可以適當簡略,這些內容學生已在《宏觀經濟學》課程中接觸過。微觀金融方面,有關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內容也無需介紹過細,這些內容在后續的專業課程里都會有詳細的介紹;三是引導學生對現實中的金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并密切關注金融理論研究前沿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來講,他們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與貨幣、銀行打交道,但是對理論要求沒有金融學專業的學生高。教師在完成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可以適當降低理論深度,如貨幣供求理論、利率決定理論、金融監管理論等可以簡略地說明,而增加與所教學生專業有關的、實踐性的內容。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應該加強與貿易有關的金融知識,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場、商業銀行業務和國際金融危機等方面內容的介紹。企業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增加與企業管理活動緊密聯系金融知識的講授,這些內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如商業票據、股票、債券、期貨市場等。(2)企業管理人員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打交道時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論知識,這關系到企業資金的運營問題。具體如商業銀行運作機制、業務范疇,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證券發行業務等。(3)國家宏觀政策對企業的影響,如貨幣政策對企業投融資的影響,匯率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等等。
(三)非財經類專業
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主要是抱著興趣來選修這門課程的,激發學生對金融的興趣,使他們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識是教學的目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精簡理論性較強的貨幣金融理論的講解,將重點放在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貨幣銀行學知識中,如各種金融產品的比較、家庭理財的理念等,還可以介紹現實生活中的熱點金融問題,如對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的介紹,可側重介紹危機對企業和老百姓生活的影響等,而對于危機深層次的原因的理論分析則可以簡略些。
四、區別不同專業,采取有差別的教學方法
與《西方經濟學》課程相比,《金融學》課程內容多而龐雜,不似前者的體系清晰完整,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經常感到知識點零散,找不到學習的重點。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等課程相比,該課程理論性強,內容單調抽象、難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據不同專業《金融學》課程設置特點及課程性質,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以達到各自的教學目的,是教師在《金融學》教學應認真研究的又一個重要問題。
(一)金融學專業
如前所述,對于《金融學》課程,金融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點、知識體系、基本原理、理論前沿和動態外,還要培養專業興趣和專業學習能力。因此,教師首先要把《金融學》課程中的知識點、理論講通、講透。在此基礎上,再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金融的興趣,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我認為一個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課開始時拿出5―10分鐘,對一周的財經新聞進行回顧。這樣有兩個作用:一是能讓學生了解中國和全球金融情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關注現實的習慣,這對《金融學》這類社會性學科的學習是必要的。二是在新聞解讀的過程中,教師能引發學生對金融問題、金融現象的思考,加深學生對金融理論的理解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達到以上兩個效果,教師首先應注意財經新聞的選擇。一周內國內外發生的財經新聞往往很多,如果都講,時間上不允許,也沒有必要。新聞選擇可以有這幾個視角,一種是選取影響重大的事件,如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另一種是結合目前的熱點和所學的知識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在介紹金融市場、金融中介機構這一部分內容時,我看到一則題為“淡馬錫來到荷花池”的新聞。新聞的主要內容談到新加坡淡馬錫公司通過設立富登信實服務有限公司給成都的蓮花池批發市場的商戶發放貸款。這則新聞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見大,以此為切入點引發學生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思考。新聞標題提出后,學生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很奇怪:該標題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接著我由淺入深介紹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存在問題等,最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應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整節課教學效果很好,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后不少學生和我進一步探討該問題,有的學生還著手寫這方面的論文。
除了選題的問題,教師還應注意新聞講授的方式。介紹新聞不僅僅是希望學生了解該事件,而是通過該事件引發學生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的興趣。教師可以在介紹新聞時結合學生已學過的金融學原理,精心設置問題、提出問題,啟發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具體事件中提煉出事件背后蘊藏的道理,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如果是小班教學,教師可以考慮一學期組織學生就當前的熱點金融問題進行2―3次的討論,以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閱、整理資料,學生進行思考、交流為線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現在不少高校由于擴招,師資相對不足,很多時候是大班教學,組織討論的方法會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而影響討論的效果,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就熱點金融問題撰寫小論文。對于初次寫論文的學生來說,論文的要求不宜過高,主要是希望通過寫論文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字數、格式上可以適當放寬,但需強調的是杜絕抄襲。
(二)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
對于非金融學財經類專業的教學,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降低理論深度,提高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識點介紹完之后,通過具體的案例,如介紹金融實際熱點問題,突出金融知識的運用性。此時對于金融熱點問題的選擇與金融學專業的選擇有所不同,教師應盡量選擇一些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講授。例如在介紹貨幣政策時,教師可以結合我國近年中央銀行的調息歷程,解釋中央銀行每次調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機制,以及對企業、老百姓銀行投資、貸款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就一個問題,如信用形式、銀行存貸款利率等,鼓勵學生自己去找資料、發現生活中的金融學,采取教授與討論相結合的組合式教學,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金融結構;金融效率
1 金融結構的定義
金融結構的概念首先是由戈德史密斯(1969)在《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一書中提出。他指出一個社會的金融體系是由許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機構組成,而不同類型的金融工具與金融機構結合就形成了不同的金融結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列文指出,從宏觀上講,金融結構是指社會金融體系及金融政策的結構性方面;從微觀上探討金融結構則主要涉及金融契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總體關系。王廣謙(2002)認為:“金融結構是指構成金融總體(或總量)各個組成部分的規模、運作、組成與配合的狀態,是金融發展過程中由內在機制決定的、自然的、客觀的結果或金融發展狀況的現實體現,在金融總量或總體發展的同時,金融結構也隨之變動。”
本文將沿襲以上分析,從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資產三個角度入手對中國金融結構特征進行分析,并分別對上述三個分支的效率進行探討,進而總結出中國金融結構的運行效率。最后,本文將對未來中國金融結構的發展趨勢做出預測和展望。
2 中國金融結構特征
2.1 金融機構特征
金融機構主要是指包括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的內部市場份額架構。分析金融機構的特征,主要是研究其存在形式及各類金融機構所占的比重。從改革以來,我國由銀行業主導型變成了多行業共同主導,由單一銀行制逐漸發展成為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公司等多元化金融組織并存的發展格局。下圖顯示了近五年主要金融機構資產總量變化以及各自在主要金融機構中的占比。
通過圖1可以看到,銀行業在我國金融結構中仍然占據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資產占比總量達到90%以上。而作為資本市場最為重要的證券行業,其發展并沒有真正跟上中國金融市場飛速發展的步伐,與中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地位相差甚遠。保險業機構在金融機構中的份額僅次于銀行業。2011年保險業從業人數達到390萬,甚至超過了銀行業的308萬人次,保險業在我國的發展迅猛,前途不可估量。最近幾年才逐漸熱火起來的信托業發展良好,這與我國相關政策放松和金融從業人員思維理念的成熟有很大關系。
2.2 金融市場特征
我國金融市場可以劃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其中貨幣市場包括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回購市場、大額定期存單市場、商業票據市場以及外匯市場等短期市場。資本市場主要包括交易期在一年以上的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
中國的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規模、結構的變遷帶有顯著的發展中國家特色。發展中國家在建國初期都會采取各種政策措施吸引外資以啟動經濟,充分培育本國資本市場,擴大資本市場規模。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再開始全力培育貨幣市場的發展,1999年后,我國貨幣市場呈現出一種爆發式的迅猛增長態勢,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0%。貨幣市場的這種跳躍式發展改變了長期以來我國貨幣市場發展滯后的局面。
2001-2011年以來,貨幣市場交易額飛速增長,在2007年到達極大值,然而金融危機挫敗了它的強勁發展勢頭;資本市場發展則緩慢,2005年末,貨幣市場規模是資本市場規模的8.01倍。龐大完整的貨幣市場是社會經濟活動的資金供給的必要條件,美國、日本等資本體系較為完善的國家貨幣市場規模都遠遠大于資本市場。因此我國貨幣市場規模超過資本市場表明了一定程度的結構優化。
2.3 金融資產特征
金融資產是金融業務中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權和債務憑證,也是金融市場中進行流通、交易和具有法律效力的金融契約。全社會的金融總資產大致可分為三類:貨幣類金融資產、證券類金融資產和保險類金融資產。貨幣類金融資產主要指現金、本外幣銀行存款;證券類金融資產主要由債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構成;而保險類金融資產則包括商業性保險資產和政策性保險資產。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金融資產總量大幅增長,由1978年的1512.5億元增長到2007年的116萬億元。改革開放前,我國金融資產只有現金和銀行存款等幾種,金融資產結構簡單。隨著金融改革的演進,資產多樣化趨勢明顯。銀行體系開發的信用卡、國債回購、短期融資券、外匯理財、利率互換等多元化金融資產逐漸進入人們的生活,收益權證、資產證券化、QDII等資產的避險增值功能更加突出。并且,金融資產的構成也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其總體趨勢是:貨幣類金融資產比重在下降,證券類和保險類金融資產比重穩步上升。目前貨幣類金融資產占金融資產的比重占全部金融資產的46.6%,構成了中國金融資產結構的主體。非貨幣類金融資產增長迅速,特別是證券類金融資產,占比50.19%。從1980年中國恢復商業保險以來,雖然保險業規模不斷增長,但保險類金融資產僅占4%左右。
3 金融效率分析
金融結構的合理性直接關乎金融效率的發揮,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分析金融結構的運行效率:
3.1 對融資需求的滿足能力和便利性
資金短缺和盈余雙方的融資需求和投資需求能否被有效滿足,并且渠道是否便利,將直接說明金融體系的效率高低。目前來看,我國依然存在著大量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情況。中小企業得到的新增貸款只占年新增貸款總額的8.5% 左右,而中小企業所創造的GDP占全部GDP的一半以上,70%以上的新增就業機會由中小企業創造。溫州私人借貸和鄂爾多斯地下錢莊的出現表明我國金融體系的低效率性。
3.2 金融資產價格對信息的反映靈敏程度
在高效的、健全的金融系統中,任何一個經濟或者政治信號的都會在金融資產的價格上得到迅速的反映,這種靈敏的反映是金融體系高效率的表現。我國資產價格長期偏離經濟基本面定價,內部人操縱資產價格現象時有發生。金融資產之間的聯動機制不完善,導致資產價格在我國金融市場并不能反映出真實的市場波動和信息傳導情況。
3.3 金融體系中金融資產效率及創新能力
我國金融資產中的避險型工具幾乎沒有,根據西方金融學理論而得出的多樣化投資組合在我國也不能有效實現。我國金融創新仍顯不足,諸如賣空、期權等對沖型金融產品都未能實現,證券公司、投資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業務管制過多,無法為投資者提供適宜的金融服務,導致這些非銀行金融機構與基礎銀行業業務進行過度競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體系運行的效率。
3.4 金融系統傳遞宏觀經濟政策的時滯
一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匯率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一般都通過金融機構信貸反應、金融市場利率波動、金融資產價格調整等渠道來發揮作用。按照相關學者的實證分析可知,貨幣政策的發揮一般在滯后第二期發揮,財政政策則滯后五期才起明顯作用。這也說明了金融結構所運行的效率不高。
3.5 金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金融交易活動中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的價值量。1991年我國印花稅曾高達6‰,而2008年降至1‰的水平。眾多券商實行的低費攬客規則也導致金融業的交易成本越來越低,報表中的手續費和傭金收入也呈直線下降趨勢。2010年滬深市場股票交易1200余億元的經紀業務收入相比較,2011年全行業經紀業務收入僅為798億元。然而銀行業手續費和傭金凈收入等相關費用卻持續上漲,相比2010年同期,2011年多數銀行傭金凈收入的上升幅度超過30%。
4 金融結構發展趨勢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發展,參考發達國家金融結構演變的過程,我國金融結構的長期走勢如下:
(1)金融機構發展趨勢:各分支金融機構的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高;個性化、專業化的中小金融機構地位日益突出,證券業、保險業和信托租賃業的發展步伐將加速,我國特有的市場結構和政治導向使得銀行在長期內仍將占據金融機構主導地位,非國有銀行市場份額提升,金融機構各行業均衡發展,提升金融功能。
(2)金融市場的發展中心仍在貨幣市場以及貨幣市場中銀行間同業市場,這由我國正在轉型階段的特殊國情以及銀行業的特殊地位決定。債券市場將得到規范和發展,國債市場的功能和作用得到發揮,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聯系得到加強。短期內,貨幣市場制度基礎得到進一步完善;長期中,健全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擴大直接融資的比重,規范股票市場的運行發揮資產價格渠道的傳導作用,順應經濟發展證券化的趨勢。
(3)貨幣類金融資產和證券類金融資產為主體的金融資產結構是中國金融業漸進式改革的結果,這一結構將長期維持。我國將堅持金融資產結構的動態調整,以總量增長帶動結構優化,積極開發創新能滿足包括流動性、安全性、增值性等需要在內的多元化金融工具。
【參考文獻】
[1]王廣謙.中國金融發展中的結構問題分析[J],金融研究,2002(5)
[2]易綱,宋旺.中國金融資產結構演進:1991—2007[J], 經濟研究,2008(8)
[3]易綱,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分析及政策含義[J],經濟研究,1996(12)
[4]王計樂,基于金融效率的中國金融結構分析,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5]謝清河,金融結構:路徑、效率與改革,廈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6],中國金融結構對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的影響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7]張楊,我國金融結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總量層面和產業層面的實證分析,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套匯是國際金融學中外匯交易理論的重要內容。所謂套匯,指的是外匯交易者利用不同外匯市場在同一時刻的匯率差異,在匯率低的市場買進,同時在匯率高的市場上賣出,賺取不同市場匯差收益的外匯交易。根據所涉及交易地點的不同及交易貨幣種類的不同,套匯交易可以分為兩地套匯和三地套匯兩種主要的套匯方式。關于兩地套匯的計算,由于只涉及兩種貨幣和兩個交易地點,只要掌握到“低買高賣”的原理,計算方法并不難掌握。但是對于三地套匯,涉及三種貨幣和三個交易地點,僅僅掌握“低買高賣”的原理是不夠的,到底選擇哪個地點先做交易?是買入交易貨幣還是賣出交易貨幣?本文將介紹一套通適于兩地套匯和三地套匯的計算理論。
一、目前流行的套匯計算方法介紹
針對兩地套匯,目前大部分的教科書都以“低買高賣”的原理為核心,簡言之就是利用兩種貨幣在兩個外匯市場上即期匯率的差異,低買高賣,以獲取匯差的外匯交易。
針對三地套匯,無論是教科書還是學術論文,都不外乎采用三個步驟來設計套匯路線并計算套匯空間。
一是判斷是否存在套匯空間,即將統一標價法后的三地匯率(一般是用中間匯率)相乘之后與1做比較,若不等于1,則存在獲利空間。
二是確定套匯路線,若三地均為直接報價法,中間匯率乘積大于1,則采用“買本賣外”的方式確定套匯路線,也就是使三地的外匯交易均表現為“賣本買外”即可獲利;中間匯率乘積小于1,則采用“賣本買外”的方式來確定套匯路線,也就是使三地的外匯交易均表現為“賣本買外”即可獲利;若中間匯率乘積等于1,則無套匯獲利空間。若三地均為間接標價法,則情況正好相反,中間匯率乘積大于1,則“賣本買外”;中間匯率乘積小于1,則“買本賣外”;中間匯率乘積等于,則無套匯獲利空間。
三是根據套匯路線計算套匯收益。
還有部分教科書有介紹“三地變兩地”的計算方式來計算三地套匯,即任意選定一種貨幣作為關鍵貨幣,將其中均包含該種關鍵貨幣的兩地的匯率根據匯率套算的方式計算出非關鍵貨幣之間的匯率,再與第三個交易地點的匯率結合成“兩地”,最后根據兩地套匯的方式來計算套匯空間。
誠然,兩地套匯的計算沒有問題毋庸置疑,但是三地套匯的方法,目前我國高校正在使用的教科書或者學術論文中的方法大多有缺陷,不能通用于所有的情況。尤其是針對同時考慮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匯率報價情況,不能簡單的將統一標價法下的買入價相乘與1做比較,或者將統一標價法下的賣出價相乘與1作比較,亦或是將統一標價法下的中間匯率相乘與1作比較,原因在于當統一標價法下的買入價乘積小于1,賣出價乘積大于1時,無法做出是否存在套匯空間的判斷,也無從確定討回路線,而實際情況是,此時并不存在套匯空間。針對此缺陷,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一套系統的計算兩地套匯和三地套匯套匯空間的理論方法,具體內容如下文所示。
二、兩地套匯的計算方法
(一)只考慮中間價的情形
三、三地套匯的計算方法
(一)將三地套匯轉變成兩地套匯的計算方法
1.只考慮中間價的情形。假設兩地套匯不存在交易成本。假設A國的貨幣代碼為A,B國的貨幣代碼為B,C國的貨幣代碼為C。在A國的外匯交易市場B國的外匯交易市場以及C國的外匯交易市場,A貨幣、B貨幣和C貨幣之間的匯率分別為:
四、結語
本文通過總結傳統的兩地套匯和三地套匯的套匯路線的確定方式以及套匯獲利空間的計算方法的有點和不足,在繼承傳統方法精髓的同時加以改進,提出了一套更為系統適用的理論方法。在外匯交易過程中,外匯投資者可以加以借鑒,形成一套自己的快速判斷套匯獲利空間的方法;對于國際金融學實際教學,教師則應綜合考慮所有的情況將兩地套匯和三地套匯的計算方法加以完善和總結,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
注釋
①本文均采用“間接報價法”的匯率報價方式,不意味著本文中提到的套匯計算方法只適用于間接報價法的情況,若換成“直接報價法”的匯率報價方式,得出的結論也不會發生改變。
②假設A、B、C國外匯交易市場的匯率報價采用的均為間接標價法。若實際情況中三地的報價不全為間接標價法,將匯率報價方式轉變為間接標價法即可套用。
參考文獻
[1]朱孟楠.國際金融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
[2]姜波克.國際金融新編(第四版)[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3]陳雨露.國際金融(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4]陳茜.國際金融[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234-02
《金融學》課程在經濟學科整體課程規劃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是教育部確定的21世紀高等學校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學各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二級學科金融學專業最重要的基礎理論課。通過學習本課程能夠使學生掌握關于貨幣及貨幣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及利率、外匯及匯率等這些最基本的金融理論范疇;了解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基本架構,把握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的基本規律和各類金融機構運作的基本特點;正確理解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全面掌握宏觀金融,即貨幣對內、對外均衡和環繞貨幣政策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及相關政策觀點,把獨立發展的宏觀調控與國際協調的理論思路納入學生視野。從《金融學》教學的受眾來看,當下的高等院校大學生普遍出生在1990年左右,興趣廣博,接觸社會經濟信息的途徑廣泛,為提高《金融學》授課效果,應該合理設計《金融學》實踐性教學環節,探索“導學—自學—助學”的“三維互動”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金融學》教學活動。
一、金融學課程中的案例教學
美國哈佛商學院是世界范圍內運用案例教學法最為成功的教學單位。哈佛式案例教學突出強調解決問題過程的重要性,重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鍛煉其決策力和判斷力。通常而言,哈佛案例教學大體可被分成三類:其一,拋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引導學生評價,此之謂問題評審型;其二,給出問題卻不給出方案,要求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提出決策方案,即分析決策型;其三,發展理論型,注重通過案例挖掘新的理論生長點,完善并不斷發展理論體系。其中,前兩種方法可以方便地使用在金融學教學中。案例教學是基本教學的輔助形式,通過多樣化的案例教學進一步說明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觀點,以加深學生對貨幣理論的理解;介紹具體國家的貨幣政策、法規以及貨幣運行情況,以擴大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對貨幣實際工作的感性認識;分析貨幣理論在實際運用中的效果或效應,以增強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在金融學教學中嘗試使用的案例教學包括如下三種類型的案例:第一,介紹性案例,主要是對中外貨幣制度和政策的介紹;第二,說明性案例,主要是對一些理論和觀點的補充和說明;第三,分析性案例,主要是對一些理論和實踐問題的分析。
一、金融學科的發展與金融人才培養
金融理論是隨著經濟、金融實踐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金融活動主要圍繞貨幣和貨幣運動,其目的僅僅是為了降低經濟活動中的交易成本。從1952年馬可維茨的博士論文《投資組合》發表為標志,現代金融學起源了,從此,現代金融學的研究開始偏向微觀層次、資本市場,研究方法也更加技術化。
受國外金融學科發展的影響,近年來,我國的金融學科也基本形成了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一種是“經濟學院模式”,即金融學科設在經濟學院,這種模式特別關注金融理論和宏觀問題,貨幣經濟學、金融經濟學、國際金融學等作為最重要的課程來開設;另一種是“商學院模式”,即金融學專業設在商學院中,這種模式特別關注金融領域的實踐問題或微觀問題,金融學作為管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金融與公司管理的相結合,資本市場、投資學、公司財務、金融工程、期貨期權等課程成為最重要的課程。盡管如此,微觀金融學仍是目前我國金融學界與國際學界存在差距最大的領域,國內各高校普遍存在微觀金融課程開設不足的問題,宏微觀課程比例嚴重失衡,使金融應用人才的培養出現了斷檔。
在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專業目錄中,在財經大類、財政金融小類目錄中,與金融學相關的專業有13個,包括金融管理與實務、國際金融、金融保險、資產評估與管理、證券投資與管理、證券與期貨等。
二、當前金融與證券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金融與證券專業有了長足發展,但是,對照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目前的人才培養目標難以適應社會發展要求
培養目標的確定決定著人才培養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設置,也決定著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和努力方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金融與證券專業教育在培養理念、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上過多強調理論學習,忽視了以市場為導向的實踐教學在學生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該專業的畢業生難以符合市場對應用型人才要求。
(二)專業定位不明確,課程體系設置不夠科學
金融與證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問題,集中體現在專業定位方面,這是該學科建設的基本內容,體現著金融與證券專業教育的基本內涵。
在我國,金融學(本科)被定義為“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屬于經濟學,大多設在經濟學科門類下。傳統的金融學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貨幣銀行學,內容包括:貨幣本質、信用形式、銀行職能、利息和貨幣流通等,其實是以貨幣和銀行為研究對象的經濟學,核心是貨幣問題,這是我國金融學學科領域中最為主要的內容,也一直是金融學專用的正統名稱。第二部分指的是國際金融,內容包括國際收支、匯率、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貨幣制度等。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與發展,金融市場迅速發展,經濟金融化趨勢日益凸現,以金融投資活動為研究對象的證券投資學,也成為金融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997年,國家教委對我國金融學科目錄進行調整,將原來的“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以及“保險學”合并,統稱為“金融學”。目前,金融學科大的專業方向,比較普遍采用按行業分工的方式,設置為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和證券投資學等。這種專業方向的設置方式,既因專業口徑偏窄而滯后于目前金融業務范圍自由化的趨勢,也因方向設置過于專業化而不利于課程建設和專業發展,總體仍傾向于間接融資領域。
受本科教育的影響,金融與證券專業設在經濟學科門類下,在課程設置上,偏向理論教學。
(三)師資隊伍建設亟須加強,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相對落后
近年來,高職高專金融與證券師資隊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從總體上看,仍存在著梯隊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尚不盡合理,難以適應新金融教育和學科發展的要求。許多教師在大學學習期間主要接受的是傳統金融教育,知識結構側重于宏觀金融理論和定性分析方法。雖然這些教師也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和提高,但面對當前金融與證券專業教育教學微觀化和研究方法定量化的趨勢難以適應。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驗,能夠勝任現代金融實務,尤其是能夠勝任微觀金融實務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教師明顯不足。
三、根據金融與證券行業需求制定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
(一)專業建設思路
金融與證券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應以市場為導向,以證券投資領域職業崗位的需求為基礎,確定學生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為主線,構建以應用性和實踐性為基本特點的教學體系,特別是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體系;進一步加強校合企作關系,充分發揮學校與銀行、證券公司、股份公司緊密聯系的優勢,使教學與金融與證券投資實務工作緊密結合,建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具體來說就是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一定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包括基本金融知識,證券發行、承銷、上市、交易和投資分析知識,相關法律知識,企業管理基本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包括證券投資、期權期貨投資實際操作能力、項目投資分析評價及監管能力、企業資本運營及經營管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取得證券、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證書)。實行畢業證書和職業證書“雙證并舉”的要求。培養目標要突出“崗位針對性”;教學過程強調“實踐性”;專業設置要體現“職業性”。同時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敬業、創新精神,適應證券及相關行業對大量從事于基礎性、程序化工作的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專業建設具體目標
1.加強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要求,按照“校企聯手、雙向互動”的基本思路,合理規劃和建設符合人才培養標準的實訓基地,使學生熟悉證券金融行業的工作環境,掌握證券經紀崗位、投資理財崗位、投資分析崗位、發行承銷崗位、證券會計管理崗位的業務操作流程,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生提供零距離就業的真實情境并為用人單位了解學生和學生就業提供雙向選擇機會。同時滿足專業教師頂崗實踐、教學案例收集、專業技能研發等需要,提高教師投資銀行綜合業務實踐技能水平。
2.建立一支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并重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優化師資隊伍的素質、學歷、職稱、學緣結構,可采取頂崗實踐、國內高水平高校學習培訓、證券市場熱點探討與國內交流、證券公司實踐和學歷提高等模式,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增強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通過高學術造詣的專業教師理論指導和高業務技能水平的實踐教師的指導,提高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
3.建立符合金融與證券專業特點以及市場需求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按照金融與證券投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制定培養金融與證券投資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加大資本市場案例在教學內容中的教學篇幅,滿足投資銀行證券發行師、證券交易員、證券基金經理人、期貨交易員、客戶經理、證券分析師等崗位的人才需要和證券投資與管理專業學生實踐要求。
參考文獻
[1]劉迎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及其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研究[C].廣東白云學院《應用型本科教育研討論文匯編》.
[2]李海.金融工程案例教學的難點與對策[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6,4(8).
1.遵照教育部對經濟統計學專業的要求
嚴格遵照教育部對經濟統計學專業的要求。主干學科為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統計學,其中核心課程為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財政學,貨幣金融學,會計學,經濟統計學,國民經濟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含基本統計分析軟件應用、統計實務模擬等),社會實踐(含經濟社會統計調查、統計工作實習等),科研和論文寫作(含畢業論文、學年論文、科研實踐等)。專業實驗包括計算機基本技能實驗、統計分析應用軟件實驗、經濟計量分析軟件實驗、數據挖掘技術與應用實驗。
2.參照其他院校的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選擇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財經院校(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北京工商大學、上海金融學院、 河南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和山東工商學院)和綜合類院校(如浙江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和云南大學)以及師范類院校(如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作為參照院校。通過比較分析得出,在統計學經濟統計、商務統計、金融統計方向中,財經類院校主要突出經濟學課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綜合性院校和師范類院校主要課程為理學類,招生偏重理科生。
綜上所述,經濟統計學專業應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需要,熟練掌握現代統計理論和經濟數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實的統計學、經濟學和金融學基礎,能熟練應用計算機軟件處理統計數據的復合型高素質經濟管理統計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外資企業和大中型公司等從事經濟統計分析、管理咨詢、市場調研和商務數據分析等管理工作。
3.與學院培養方案形式統一
新制訂的培養方案和整個學院的形式保持了統一,以便于教務人員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 經濟統計學培養方案專業課的設置
經濟統計學的培養目標與基本規格和招收對象為理科生,設置了保險精算、金融統計和商務統計三個方向。學生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并達到學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由于經濟統計學對統計學和經濟學知識的要求較高,我們提高了課程總學分和總學時,注重主干學科和專業課程的開課順序和教學周學時分配,強化實訓實踐課程,實行理論和實踐并行。
培養方案確定了5門學科基礎課程,分別為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C語言程序設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管理學。確定了5門專業基礎課程,分別為基礎會計學、經濟統計學、貨幣金融學、財政學、計量經濟學。確定了9門專業核心課程,分別為國民經濟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統計預測與決策、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學、市場調查與分析、投資學、數據挖掘。
現代金融學科理論探索之深、內容更新之速、交叉邊緣學科發展之快是其他學科難以比擬的,深入研究和比較分析中外金融學科的內涵及其走勢,加快我國金融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是當務之急。
一、金融學科的發展演進
1.西方金融學科的發展歷程
金融學科的演進是金融業發展變化的產物。金融學科最初研究的重點是貨幣問題如早期的貨幣數量論,隨著銀行業的迅速發展,研究的重點轉向信用和銀行。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問世,金融學科以此為基礎,建立起宏觀的貨幣經濟學理論體系。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直接融資和新的金融機構迅猛發展,微觀金融理論開始出現,馬柯維茲、托賓等提出量化的資產選擇理論和模型即為發端。20世紀60、70年代,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和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頻繁,浮動匯率制的實行和發展中國家在貨幣金融領域地位的突顯,金融學科研究的重點轉向了資本市場、金融經濟學領域,同時開始關注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發展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創新和表外業務迅速增長,金融風險日益加劇,有關公司財務運營、衍生金融商品定價、風險量度與預測、金融規避與監管等問題成為研究的重點。當今,隨著信息科學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金融等一系列新課題成為金融學科研究的重點。近年來,研究金融問題的蒙代爾、托賓、基德蘭德特等經濟學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說明金融學已經進入了經濟學研究的核心,金融學科建設方興未艾。
2.我國金融學科的發展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取向確立后,金融業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學科的研究空前繁榮。其主要表現:一是金融學科建設的學會發展及其交流活動頻繁;二是學科下各層次培養規格的教材、工具書和學科研究專著層出不窮;三是各大專院校紛紛設立金融專業或開設金融課目,金融人才供需兩旺。四是國外經濟金融教材精選大量出版。
二、中外金融學研究領域的分野及其走向
1.中外金融學研究范疇的區別
國內外對于金融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別。國內說的金融,通常指的是貨幣銀行、國際金融等“宏觀金融”。這部分內容在國外也有,但不叫finance,而是屬于宏觀經濟學、貨幣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等領域,相關課程大多設在經濟系。國外說的finance,一般指的是公司金融、資產定價等“微觀金融”,相關課程通常設在管理(商)學院,而這部分內容,國內的金融專業涉及較少。
2.金融學科的發展趨勢
考察金融學的綜合內涵,不難看出金融學發展演變的三大趨勢:微觀金融學、宏觀金融學以及由金融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形成的交叉學科。微觀金融學主要包括公司金融、投資學以及證券市場微觀結構三個子系統。宏觀金融則分為兩類:一是以貨幣銀行學和國際金融學為主體的金融內容;二是微觀金融學的自然延伸,如金融市場、金融中介和國際證券投資等。交叉學科主要包括金融和數學、工程學等交叉形成的金融工程學,金融和行為理論結合形成的行為金融學以及金融與法學交叉形成的法學和金融學等。
三、強化我國金融學科建設的對策與措施
第一,確立明確而可操作的金融人才培養目標。當代經濟社會和金融業的發展,需要的金融人才是多層次的、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既需要復合型的通才,又需要單一型的專才:不僅要有領導決策層和經營管理層人才,而且要有業務操作層的人才。人才服務的對象涵蓋于宏觀的政府金融、中觀的企業金融、微觀的家庭金融及其相互交織的社會金融經濟各個領域。金融學科建設要適應這一多層次的“大金融”需求趨勢,確立并實施明確的、可操作的各層次金融人才的培養目標。
第二,構建優化、創新的金融課程體系。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對金融人才的要求,要高度關注課程體系的優化和創新。為此,金融課程體系的構建,要以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管理經濟學、財政學、保險學等為金融學科的專業基礎課程,培養學生的宏觀經濟概念、思維和分析能力,為專業課打下堅實基礎。以中央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學、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金融工程、公司金融、風險管理為金融學科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成為從事權益讓渡、交易、轉換等服務工作的專門人才,使他們能夠在相關業務的設計、開發、評估、運作、管理、創新等方面發揮出專業水平。以經濟數學、數理統計、計算機操作、軟件編程原理等為金融學科中的專業技術課程,培養學生運用各種現代工具(包括模型、分析方法、操作設備等)從事業務活動和金融創新的能力,以適應金融信息化、全球化的需要。此外,從金融歷史、金融法規、電子商務、專業外語應用寫作等角度設置“模塊型”的專業選修課,以拓展專業外延,深化專業內涵,增加學科前瞻性,提高知識綜合化程度。
第三,強化本科教學的“寬口徑”。多數西方國家的大學都認同本科階段的教學應該是一種專業基礎教育,在教學計劃中非常重視通識教育,即培養具有廣泛文化意識的現代知識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單一的精英型體系向大眾型、精英型等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的轉變,本科教育更應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因此,在構建大學金融本科教學計劃時,應強調“寬口徑,厚基礎”,使學生通過本科階段的學習,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識結構體系,既有對宏觀金融的分析、判斷能力,又有從事微觀金融業務的能力,為未來發展打下厚實的基礎。
(1)基于“以生為本、以學為主”教學理念的設計。為了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強化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不同環節,滿足學生預習、學習、復習、自習等不同需要,我們對課程的每一模塊、每一單元凝練出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要點、教學日歷、教學要求等教學設計的方案,除了為教師提供教學示例、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資源外,著力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更多資源,包括課程學習指南、學習要點提示和學習重點難點提示,便于學生把握學習的范圍和深度。
(2)基于自主學習與將知識傳承融入能力培養的設計。為了將教學理念的轉變落到實處,我們在課程建設的設計時緊緊圍繞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力圖將知識傳承融入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之中。具體做法一是通過提供可閱讀的大容量擴充性資源提高自學能力;二是通過提供常見問題、熱點討論、課程論文培養質疑、探究、求解能力;三是通過提供數據庫、文獻目錄、媒體素材練習捕捉、甄別、處理信息的能力;四是通過提供難題釋疑、案例分析、例題解析訓練運用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能力;五是通過師生討論、辯論和作業增強獨立思考和辨別真偽的能力;六是通過組織和實錄學習小組活動培養合作共事、協調、親和能力;七是通過實錄課堂發言和課堂討論、辯論訓練學生反映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可以獲得作業分、討論分、參與分、提問分、質疑分、探索分、學風分等等學習過程的評價分,分值占期末考試的60%左右,盡量使考核面能夠覆蓋學習的全過程,有利于引導并鼓勵學生注重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3)基于課程性質與教學定位的設計。我們教學團隊開設的“金融學”是教育部確定的21世紀高等學校經濟學、管理學各專業的核心課程,是金融學最重要的統帥性專業基礎理論課。由于后續的專業課程都會涉及本課程中的若干原理,而本課程的主要部分在后續的教學方案中都設置了更加細化和專業性、技術性更強的專業課,因此,作為專業統帥性課程,其教學定位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支離破碎,需要為學生把握整個金融學科體系提供一個相對系統的理論框架。為此,本課程建設的設計有三個突出:一是突出基礎性,以系統闡釋金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關系為基調,采用寬口徑金融的研究范疇,涵蓋了貨幣與匯率、信用與利率、金融資產與價格、金融市場與交易、金融機構與業務運作、金融總量與均衡、調控與監管、金融發展等所有金融活動的集合,為全面學習和了解金融專業奠定理論基礎。二是突出原理性,運用現代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凝練古今中外金融理論的合理內核與金融運行發展的客觀規律,兼容并蓄,將國內外學者在金融學方面已經取得的基本共識在抽象成便于學生把握的若干基本原理,注重培養學生對金融學基本原理、內在聯系和客觀規律的認知能力、思辨能力以及文理交融的思維方式。三是突出引領性,注意增強各模塊和個單元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在講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時,注意說明各部分的相對地位、彼此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關聯路徑。在每一部分的討論中,都注意將相關部分的內容有機聯系起來,為學生自主學習和金融學專業后續課程的教學搭建一個有機的整體性框架,為學生提供一份了解金融學各有機部分間主要聯系線索的“導游圖”。
(4)基于課程邏輯框架和內在聯系的設計。為了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本課程的編排設計是以縱向的模塊單元與橫向的資源庫排列為組合。縱向的模塊切分與單元內容的安排完全遵循課程的邏輯來展開。“金融學”的內在邏輯是:以開放經濟為環境,以實體經濟運作為基礎,從各經濟主體的財務活動中引出金融的供求;以貨幣、信用及其價格等基本要素為基礎,闡明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以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為載體,闡釋金融運作的基本原理;以利率為聯結微觀金融與宏觀金融的紐帶,說明其作用機理;以金融總量與結構均衡為目標,討論宏觀金融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以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為保證,研究金融發展的穩健與效率問題。按照這個邏輯,全課程分為6個模塊,共20個單元。第一模塊是導論,強調金融必須以實體經濟運作為基礎,從各經濟主體的財務活動中引出金融的供求,闡釋金融與實體經濟關系的基本原理。第二模塊是基本范疇,分別以貨幣、匯率、信用、利率、金融資產及其價格等5個單元來討論金融學理論體系的基礎要素,闡明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第三、第四模塊是以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為載體,分別用8個單元來闡釋各類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產生、發展和運作的基本原理。第五模塊是以金融總量與結構均衡為目標,用3個單元來闡明貨幣需求、貨幣供給、供求均衡與失衡糾正等宏觀金融原理。第六模塊是以貨幣政策調控和金融監管為保證,分3個單元研究貨幣政策的調控、金融監管的實施和金融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在上述縱向的六大模塊20個單元中,每個單元都為學生自主學習相應地匹配了橫向的10個資源庫。
(5)基于“歷史與邏輯線索相結合”學習方法的設計。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社會科學的研究式學習方法,本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以歷史和邏輯的線索闡述金融學的基本原理、知識和運行規律,立足中國現實,探討中國金融的實踐進展和研究成果,為學習者展現一幅波瀾壯闊的金融學全景畫面。課程教學的每一模塊、每一單元都注意采用視頻資料、圖片、經典文獻數據等展示中外金融發展歷史演變的素材,在授課視頻、教材、課件等課內基本資源中,著力為學生講解歷史演變的內在邏輯,從中揭示金融的基本原理,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邏輯思路,體悟金融發展的規律,理解現實生活中金融活動的淵源與軌跡。
(6)基于現代知識傳播模式和個性化學習方式要求的設計。為有利于學生導學和助學,我們開發和集成了10個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庫:教學視頻庫、教學課件庫、名詞術語庫、公式例題庫、難題釋疑庫、媒體素材庫、文獻資料庫、相關數據庫、學生作品庫、自測習題庫等,為學生自主學習、開拓視野、培養能力和提升素質提供優質便利的教學資源。
(7)基于“多維—立體—交互”式教學平臺的設計。為了突破時空限制,擴充教學容量,我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集成和梳理,實現了有形課堂與課堂視頻、網絡視頻、課程網站等無形課堂相結合;課內教學與課外輔導相結合,即:課堂教學基本資源與課外學習輔導活動紀實(選題、演講、討論、論文)相結合;教師主講視頻與學生演講視頻、課堂討論視頻等師生研討相結合;精讀指定主教材與泛讀擴充性的經典文獻、擴充性讀物、參考文獻目錄庫相結合;理論教學與現實媒體素材、數據庫、例題庫、教學案例庫等實踐教學相結合。突破了課內學時和課堂教學的局限,構建了突破時空限制的“多維—立體—交互”式教學平臺,開創了社會科學基礎理論課全新的教學模式。
二、資源共享課程的使用與完善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