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4: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企業產品質量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寶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現狀
1.1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現狀
寶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于2008年7月正式成立,主要職責是承擔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及監測管理,負責全市檢驗監測體系建設、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的落實、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申報等項工作。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4名,配備一輛檢測車和3臺速測儀器,可以承擔農產品農藥殘留速測和業務培訓工作。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抽查蔬菜 11526個,蔬果3328 個農業論文,食用菌60個,其中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測試中心(楊凌)檢測樣品 105個,總體合格率 99.8 %;配合部、省安排的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 8次,抽檢樣品 139個,合格率97.8 %。近年來,我市未出現因食用初級農產品而引發的中毒事件,維護了公眾健康,切實保障了農產品消費安全論文格式模板。
同年8月份,《寶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實施意見》正式啟動實施,先后在市恒豐園蔬菜批發市場、寶商家美佳超市、華潤萬家超市等建立了10個蔬菜檢測室,專人負責,配備了檢測人員,制訂完善了各項制度,開展日常檢測工作。每天抽取各自經營的水果和蔬菜樣品進行農殘檢測,并向農業部門通報檢測信息農業論文,有效防止不合格農產品在市場流通,有力保障城鄉居民的消費安全。其次在市區批發市場使用政府公益崗位聘用檢測人員,分別安排在金臺、渭濱和陳倉區的農產品批零市場和生產基地,既解決了人員工資待遇問題,又保障入市檢測順利實施。
1.2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現狀
市屬九縣三區中,我市已有陳倉區、鳳翔、太白、岐山和扶風等縣先后建立農產品質檢站,其余各縣均在農口部門設立了農產品檢測站。其中,陳倉區和鳳翔縣已完成項目建設,等待驗收,眉縣、隴縣、鳳縣、金臺區和渭濱區也在努力爭取建設項目。目前有農藥殘留速測儀器的縣區,也只能進行蔬菜、水果農藥殘留速測。
2.存在問題
2.1監管體系不健全
大多數縣區農業局沒有單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科,有些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牌子掛在農技中心,執法大隊,無固定編制,無專職檢測人員農業論文,檢測設備不齊全,監管工作不能獨立進行。鄉鎮監管責任還沒有落實,難以完成依法監管職責,監管體系不健全,缺位問題非常突出。
2.2使用農業投入品
個別農戶在生產過程中,為了盲目追求產量和收入,忽視農產品質量,大量使用超標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生長劑等其他農業投入品,導致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嚴重超標,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存在隱患論文格式模板。
2.3檢測能力差
市監測中心目前也只有一些簡單的農藥殘留速測儀器,只能進行部分速測檢驗工作。大部分縣區還沒有爭取到監測項目建設,有些縣區檢測儀器只能閑置,沒有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市、縣經費不足問題更為突出,根本無法開展日常監測工作,難以有效監管。
3.對策及建議
3.1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
各級政府要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資金投入力度農業論文,財政部門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把加大檢驗體系建設,開展例行檢測和監督檢測等工作經費足額列入本級財政預算,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市場準入制度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3.2加快監管體系建設
逐步建立以市級監測中心為龍頭,以縣(區)監測站為依托,以鄉鎮檢測所為基礎,以農產品產銷企業(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農產品產地、專業協會及鄉鎮重點農產品集散地)內設檢測室為補充的“三級四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形成“政府負總責,三級有機構,監管到村組,檢測全覆蓋”的監管模式。從上到下形成一個監管網絡,職責明確、關系協調、運轉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
3.3 實行市場準入制度
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制度。市農產品檢測中心和市執法大隊加大對各大超市、農貿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要求其建立農產品檢測室,每天進行抽樣檢測農業論文,建立檔案管理論文格式模板。不合格的農產品堅決不能入市銷售,對檢測發現重大質量問題的農產品要及時上報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處理。
3.4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
農業標準化是現代農業的基礎,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措施。加快農業標準化,圍繞“統一、簡化、協調、選優”原則,擴大示范規模,提高管理水平和產業效益,實現農產品從土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運用。通過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區,進一步促進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證工作。
3.5加大宣傳力度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意識。通過新聞媒體、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檢測、舉辦培訓班、優質農產品生產示范等形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和法律法規經常性的宣傳,提高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引導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指導消費者安全消費。
參考文獻:
[1]錢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探析[J].河北農業科技,2007(2).
[2]雷鄭莉,張玲,祁玉峰.河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現狀及構建[J].河南農業科學,2007(2):114-116.
我們如期地完成了前期準備工作,收集到了乳山市關于建立農副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管理機制從籌建、運營到現今發展的完整的電子版和紙質文獻資料(包括行政文件,新聞資料以及第三方論文),全面了解其發展情況、覆蓋范圍、政策支持以及群眾的關注度、遇到過或正面臨的困境以及可行的解決方案。
在13年5月份,我們根據事先制定調查方案,進行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即對農產品檢驗檢測局以及各流動站、農副產品種植戶、各類農副產品企業公司、經營管理部門、批發市場、超市、消費者農副產品供應相關者進行實地調查,進行拍攝記錄,整理了文字與影像資料。同時對各大關鍵數據進行論證分析,請教我學校農學院老師,對比找出乳山市檢驗檢測局提供給我們的數據的可靠程度以及檢測設備的檢測精確度。
我們小組成員一起在山東省乳山市的鄉鎮居民和質量安全檢測機構發放問卷500份,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鄉鎮居民對質量安全的認知情況和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的實施意愿兩大部分,旨在從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中,通過調查分析消費者和監管機構的實際思路與行為,來剖析目前我國質量安全監管體制所存在的漏洞,并尋求構建規范化產品質量監管模式的有效途徑。發放的問卷收上450份左右,將有效問卷進行整理,提煉出問題二十余項,暴露了檢驗檢測系統的運作中出現的問題包括:1、信息披露不及時,2、檢測體系沒有全面覆蓋,對市場中的個體種植戶沒有進行有效管理,3、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明朗,4、全面多項的檢測鏈沒有在實際運用中讓群眾真正的使用,真正的放心。
此外,我們到農產品質量檢測基地進行實地考察,走訪田間地頭,向工作人咨詢問疑,體驗其“從農田到餐桌,從餐桌到農田”全程雙向監控質量追溯體系,通過自己親身體驗了解其運作模式并提出相應的一些問題,如:1、監測系統如何覆蓋,群眾若提出檢測需求時上報流程是什么,檢測時間如何控制;2、對于問題產品的處理方案是什么,是否與有關部們相結合,對不合格的農產品及時進行查處;3、年度抽檢頻率是什么,樣本主要來自哪里?對市場中的個體種植戶的食品安全如何監督?4、對于不合格產品是否制定“黑名單”制度,進行公示,介由媒體包括什么?5、設備維護,數據更新的依據來自哪里,執行標準是什么;6、基層檢測站的工作人員錄用標準是什么,是否有專業性要求等問題。并將工作人員給出的解決方案的可行性與實施力度進行實際調研,發現問題,找出漏洞,提出農產品質量監測系統的運營方向以做參考,并整理成冊。
現階段,我們對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兩種方式獲取的資料,將數據資料進行篩選和統計,運用統計學相關知識,獲取有效調查數據,并利用SPSS軟件驗證和解讀數據的真實情況與相關程度。與此同時,對調查中獲取的影音與文字資料進行分類。
項目實施特色及創新點:
(一)特點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是發展新型現代化農業的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不僅有利于培育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現代生產經營主體,而且能起到推廣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的生產模式的作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近幾年國家和人民頗為關注的事宜,而在現行的政策環境下,如何通過規范化的監管機制來保證農產品質量的穩步提升,成為目前我國急于解決的問題。所以,該項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選擇本項目的創之處在于:
1.本項目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為研究核心,從鄉鎮居民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認知情況和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的實施意愿入手,對監管體系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
2.利用計量經濟學的相關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構建回歸模型,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宏觀監管行為進行微觀量化,從本質上剖析目前質量監管體系存在的障礙。
3.在調查地點的選擇上,本項目以富有代表性且具備典型農業生產特征的乳山市為例,從而保證了數據信息和研究生成果具有較強的適用性。
4.本項目綜合運用調研方法,并使用了大量現代信息技術,從而保證了獲取信息的時效性和科學性。
5.本項目基于上述研究分析,將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的具體構建和完善過程進行詳細闡述,最終提出合理化建議及對策。
下階段工作計劃:待數據被系統分析且相應調查資料整理完畢后,本團隊展開第二輪分工查閱文獻資料,先頂多論文大綱和開題報告,目的在于理清邏輯思路,然后便按照正規論文的格式撰寫論文。其間,本團隊會按時遞交中期檢查報告,向指導老師和主管機構如實匯報和總結項目的開展情況,并隨時與指導老師進行探討,保證研究方向的準確性,最終將在多次修改之后定稿。
預期成果包括
(一)形成標準且規范的學術論文
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整理和分析,將乳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運營中出現的問題與我們食品質量安全體系所存在的共性問題相結合,針對乳山市體現的矛盾的特殊性,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用小地方實施有利的優勢,并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將其呈現。
(二)構建合理化質量安全監管模型
[中圖分類號] S85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5-0214-01
在當前動物產品的產量得到大幅度增加同時,我國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也逐漸凸顯了出來,瘦肉精以及三鹿奶粉等等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的事故也時常發生,這也就使得我國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的廣泛關注,并且成為了熱點問題,這也就從本質上使得公眾對于我國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產生了一種信任的危機感,對于我國畜牧業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全面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已經成為了急需落實的任務,并且成為了近些年來動物產品質量管理工作以及畜牧業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的任務。本文中,筆者就對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進行思考。
一、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明確經營者質量安全責任
伴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不斷發展,城鄉居民的收入也不斷得到了增加,從本質上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我國的肉、蛋、奶人均的消費量也已經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動物產品的生產經營人員已經成為了吉林省動物產品質量安全首要的責任人員,動物產品的生產經營人員必須要合理使用動物產品藥物以及動物產品飼料的添加劑,嚴格按照停藥期規劃進行執行,防止對于動物產品造成任何污染。要求禁止生產經營人員在生產動物產品的過程中使用任何添加劑以及國家已經禁止使用的任何物質。吉林省動物產品的生產企業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的經濟組織必須要建立健全動物產品的生產記錄,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到實事求是記載投入品的使用以及動物疫病發生、防治的情況,動物產品的生產記錄必須要保存在兩年以上。在發生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時候,要求相關單位以及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采取及時的控制措施,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動物產品生產的企業、動物產品的批發市場等等都必須要自行監測或者委托給監測機構來對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情況來實施監測。那些經過監測不符合動物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產品,切忌投入市場。吉林省動物產品的生產人員還要建立健全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體制,健全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監控的體系,強化對動物產品生產人員自律和管理。
二、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完善監督執法體系
保證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要求加快推進吉林省獸醫管理體制的改革,從本質上切實強化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行政管理隊伍、技術服務隊伍、檢驗檢測隊伍以及行政執法隊伍的建設,對吉林省現有的動物檢疫監督執法機構、動物產品飼料監察機構、動物產品獸藥監察機構、動物產品檢疫機構以及動物防疫等等機構以及吉林省其他行政執法職能進行強化和管理,組織吉林省動物衛生的監督機構,對其實施歸口管理,并且依法執行監管的職能。將吉林省的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做為吉林省畜牧獸醫綜合執法過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內容和組成部分,加強動物產品質量監管部門執法力量,完善質量監管部門執法條件和執法裝備,從實際情況出發履行吉林省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的行政強制、行政處罰以及行政許可等等執法的職權,不斷提升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部門執法的水平,加強吉林省自身監督執法體系的建設,從本質上提升吉林省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執法的能力。
三、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健全監管體系
加強動物產品質量的安全監管工作能夠從本質上提升吉林省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水平,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以及身體健康,建立和健全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督和管理體制,這些對于加強吉林省動物產品安全監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動物檢疫監督執法工作已經關系到了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并且關系到了人民群眾自身的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的和諧以及穩定,為了深入落實國家以及省、市的要求來實施動物檢疫監督執法的工作,要求吉林省要根據工作要求將動物檢疫監督執法工作作為保障我國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以及促進吉林省畜牧業發展最為重要的一項工作。想要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求吉林省必須要健全監管體系,要求吉林省各級畜牧獸醫的行政主管部門必須要科學、實際地進行內設機構進行設置,要合理對人員進行調配,強化吉林省動物產品質量安全行政管理的職能。吉林省畜牧獸醫、質量技術、衛生、工商以及商務等監督行政管理部門必須要明確自身職責,所有部門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吉林省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工作。
四、結語
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規范是一種規范性、規章、法規以及法律的文件,對于我國動物檢疫人員實施的監督活動以及檢疫活動進行了嚴格約束,成為了保證我國人民群眾自身身體健康以及我國畜牧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中,筆者主要從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明確經營者質量安全責任、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完善監督執法體系以及加強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要健全監管體系這三個方面對提升動物檢疫監督執法質量措施進行了思考。
參考文獻
[1] 畢暉;崔玉復方蒲公英注射液對豬弓形體病的療效觀察[期刊論文]-吉林畜牧獸醫 2008(03).
[2] 卓坤水強化全程監控綜合措施有效減少豬舍內臭氣產生[期刊論文]-養豬 2006(06).
[3] 萬遂如當前我國豬傳染病流行特點與防控對策 2005(03)。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從農田到餐桌農產品供應鏈各節點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許多問題。其中,大多來自于食品供應鏈的前端--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環節(鐘真,孔祥智,2012)。由于農產品安全生產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錢原鉻,趙春江,2011),沒有供應鏈前端的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也無從談起。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必須從生產者源頭進行控制,一旦生產環節出現了農藥殘留超標等安全問題,就會一直延續到餐桌,進而影響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周峰,徐翔,2007)。基于此,本文通過對2000-2013年國內相關文獻的研究,試圖從農產品生產者(農戶和農業企業)角度,歸納和梳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產生因素,以期探尋未來相關研究的方向和重點。
文獻搜集結果
為了全面了解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情況,筆者以相似概念“食品安全”替代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搜索(錢永忠,王芳進,2005),以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為入口,檢索了“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發現以“食品安全”為“主題”,從1915年到2013年間的文獻共有84580篇。根據這幾個數據庫的“主題”搜索結果,對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文獻數量進行了統計,結果如圖1.1所示:
圖1.1 CNKI數據庫中以“食品安全”為“主題”的文獻統計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
可以看到,在2007年之后文獻數量有一個較大幅的增長,數據上從2000年到2007年平均6262篇上漲到2008年的12417篇,這也與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有關。2008年之后則較為平穩的增長,數量上并沒有大幅度的波動。
由于本文旨在探討供應鏈生產者(農戶、農業企業)的生產情況及其責任,在文獻檢索上以“2012-2013南大核心期刊目錄”(經濟學和管理學類)為參考標準,同時以“農戶”、“農業企業”分別為“主題”、“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多來自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農村觀察、農業經濟問題、管理世界等國內核心期刊。
檢索后發現,進入21世紀以來關于農戶以及農業企業生產的研究數量比較多,如圖1.2所示:以“主題”為“農戶”的搜索為例,可以發現關于該類問題的文獻呈現出連年遞增的情況。2008年為2063篇,2009年為2257篇,2010年為2367篇,2011年為2063篇,2012年為2936篇,2013年為2865篇,但是2000年到2007年8年間平均文獻數量也僅僅為585篇,也可以看出關于食品安全的話題在這個階段仍然沒有引起普遍的聚焦;同樣,關注農業企業的研究,文獻數量從2008年到2012年呈現連年上漲的趨勢。與之相比,關鍵詞檢索的數量少于主題的檢索,但是在基數上也處于較高的水平。因此,縱觀當前國內對于農產品生產者的研究多集中在農戶與農業企業上,本文也從這兩者出發,探究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于農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文獻主要集中在研究農戶自身的缺陷,包括粗放型生產,規模不經濟,以及缺乏統一有效管理等(尚超,2011)。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與農戶數量過多導致難以控制、質量標準體系存在缺陷有關,但是農戶的質量安全認知程度低、技術文化水平不高則往往是導致質量安全問題的直接原因。具體而言專業化生產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規模以及缺乏補貼和培訓是導致農戶安全行為得不到保證的原因。
(一)農業專業化生產
我國當前的農戶生產主要集中于粗放型生產(譚天明,2011),規模不經濟,生產行為較為落后。因此,有必要通過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的創新,來提高農業的分工和專業化水平,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羅元青,王家能,2008)。由于傳統農村集體組織在動員、形成專業化生產方面有積極的作用(高春鳳,朱啟臻,2007),但在專業化生產條件下,傳統集體組織很難適應市場要求,這是專業化生產條件下的農民比非專業化條件下農民合作意愿強烈的原因所在。因此,為了提高農民的專業生產能力,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在我國農業產業化實踐中,政府應該探索,創新多種組織形式,如合作經濟(中介組織)帶動型、專業市場帶動型、主導性產業帶動型等(羅元青,王家能,2008)。由于經濟學的分工理論只注意了分工和專業化在提高經濟效率方面的作用,但是卻忽略了專業化生產由于資產專用性的增強而帶來的交易費用的增加(羅必良,劉成香,2008)。因此,進行農業專業化生產也應該選擇縱向一體化的經營形式以減少專業化生產要求的高資產專用性帶來的交易費用,允許和鼓勵農戶建立合作經濟組織,從而使得分散農戶更能獲取有用的信息從而節約信息費用,減少信息的不對稱。
(二)農業生產規模
不同種植規模農戶是否存在效率差異,曾是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生產規模的差異所造成的效率的差別也會對農戶的農產品安全生產行為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傳統經濟理論認為,以小農生產為基礎的小規模農業經濟是與現代市場經濟相對立的非效率經濟。一種有影響的觀點從強調農民收益和發展現代農業角度,主張應提高土地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擴大土地的經營規模,實行農地規模經營(任榮華,2007)。但是這種單純擴大規模的做法并不實際,其研究視角主要集中在農戶是否存在規模經濟問題,沒有關注農戶經營是否存在適度規模問題(劉鳳芹,2003)。對于適度規模的控制也不僅僅是縮減農戶的生產規模,陳潔和蘇永玲(2008)通過對“禁牧”這一縮減農業生產規模的行為進行研究后發現農戶的總收入經歷了由降到升的過程,而且禁牧舍飼對農戶種植、養殖產生了影響;同時,項目區內農戶的生產成本逐年增加,純收入有所下降(李新,2006)。成本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農戶采取機會主義行為,使用不合格的原料進行農產品的初生產,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也不利。
(三)其他因素
農業補貼會對農戶的安全生產行為產生影響。近年來,我國政府不斷改革農業補貼方式,加大農業補貼力度,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糧食直接補貼的同時,在糧食主產省區大力實施良種補貼項目。良種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了政府農業補貼效率(王秀東,王永春,2007),對農戶的安全生產有著積極的影響;此外,道德風險也會對農戶的生產行為產生影響,有機食品生產農戶道德風險發生的比例高達9.03%(張利國,2008),有必要加強監督管理,進行農業生產技術指導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同時,生產的模式,如農戶與企業的合同也會作用于農戶的生產行為。公司也可以通過與合作社簽訂訂單,利用合作社內部成員之間的互相監督和自我約束,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訂單的履行(郭紅東,蔣文華,2007)。
關于農業企業社會責任研究
除了農戶之外,生產環節中另一個重要的利益主體是農業企業。雖然當前國內農戶粗放型生產以及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指導直接導致農產品安全問題(譚天明,2011),但是在“公司+農戶”鏈條中,農業企業充當的角色也不容忽視。以廣東省為例,2011年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2403家,帶動農戶達403萬戶,實現農業總產值1640.4億元,占全省實現農業總產值2042.2億元的80.3%。農業企業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對農戶起到重要的影響,如果企業沒能履行好帶動農戶的責任以及執行自身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行為,難以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在此基礎上,農業企業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忽視社會責任也導致了自身以及連接農戶的農產品安全問題。農業企業的特殊之處在于生產的農產品直接關系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姜海洋,2011),并受多種因素影響(汪鳳桂,歐曉明,2013),但是眾多農業企業的表現確差強人意。具體來說,生產商沒有履行好自身的社會責任受到自身和外部的約束:
(一)自身因素
農業企業沒有履行好自身社會責任應該歸咎于自身的運營模式,即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責任意識薄弱、信息披露不足。首先,有學者認為農產品質量問題的發生與生產商自身營銷渠道模式相關(王曉鳳,張文勝,2012)。以乳制品為例,我國乳制品銷售渠道分為完全縱向一體化模式和契約一體化模式。由于乳品的兩種營銷模式都難以真正掌握和覆蓋廣大農村地區,這使得小企業和小生產作坊占據著農村市場。相對大型企業擁有較完善的監測系統,小生產作坊和小企業由于各種原因,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其次,對農業企業而言,維持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兼具長期的有利性和短期的不利性。長期來看,承擔食品安全責任有助于企業形成良好的信譽,有助于建立消費者信任,而且通過加大對原材料的控制和質量控制技術的投入對提高企業收益有顯著影響(郭宇,龐文添等,2013)。而短期來看,這種責任往往會與企業的盈利發生直接沖突。出于利益最大化,企業在短期內可能不用履行自身提供質量安全產品的責任(趙翠萍,2012)。這也是導致農業企業可能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自身因素。
最后,農業企業對于信息披露的不足也是不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這里的信息包括了產品安全信息和社會責任信息。古川和安玉發(2012)認為農產品生產商要獲得消費者信任并實現與低質量生產商完全分離,必須披露更多的質量安全信息,同時高質量生產商披露信息對其更加有利。而在社會責任信息方面,由于人們在選擇產品時需要了解農業企業是否具有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而農業企業自身很少或者沒有進行社會責任信息的披露(朱晉偉,李冰欣,2012),這也造成了消費者誤買等現象的出現,從而導致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
(二)外部因素
除了農業企業自身存在的因素使其沒有履行好社會責任之外,外界也難以提供有效的監督和管制。具體體現在社會評判機制、市場引導機制、政府干預機制和公眾治理機制的不得當(賀立龍,朱方明,2012)。這也關乎生產要素或權利的歸屬界定不清,資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生產要素或權利得不到最優化的動態調整,以及激勵與懲戒失衡。
是否應該建立積極干預企業市場行為的外部機構規制,長期以來,對這一議題都存在著爭論。雖然傳統規制理論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各種措施、立法以及行政控制,較好地解決企業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的市場失靈問題,但是外部監督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是行之有效的。
目前,學術界研究外部因素對于企業監督的主要關注點是外部監督機構與企業市場行為方面,諸如妨礙市場效率的壟斷、合謀、信息壁壘等行為的規制,而對于企業社會責任行為的規制并沒有太多的研究(李志強,鄭琴琴,2012)。但是,有少數學者認為外部監督并不能使得企業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孫習明等(2012)在基于“中國到澳大利亞”供應鏈的研究上,發現國家的管制能夠比廠商自身提供更大的約束作用,但是從近幾年發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上看,國家的管制卻不盡人意。從企業集群作為研究對象看,更需要充分考慮組織和群體所在的外界環境,特別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的交易網絡以及企業家與企業家之間形成的社會關系網絡(董進才,黃瑋,2012)。周英豪(2009)認為我國對農產品,諸如畜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側重于生產后的控制,很少注意到生產中預防控制的重要性,體現在畜產品標準體系方面就是關于產品質量、檢測方法的標準很多,而關于加工技術規程、衛生規范以及生產中認證的標準很不夠。外部約束的不足同時體現在懲戒、打擊力度不夠嚴上。陶菁和顧慶良(2009)提出企業作為自利的經濟人,其社會責任的形成并不是自發生成的。不能指望自發演進過程提供解決社會群體面臨的所有協調以及沖突問題的方案,實際上它也沒有提供什么方案。要確保企業社會責任演化的內在規則得到遵守,就需要外在的強制制度予以激發,政府作為供給外在制度的組織,具有其先天的優勢。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加大監管、增強外部約束,完善監測標準也是激勵生產商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文曉巍,劉妙玲,2012)。
研究結論與展望
(一)結論
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文獻研究為我們更加系統的理解如何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礎,通過對已有文獻的綜述,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了當前農產品質量存在的原因,并得出了以下結論:
1.多數學者認為,農戶沒有履行自身責任體現在為了追求利益而沒有注重原材料的質量,但是對于我國來說,這與農業專業化生產水平低,規模不大,監管不足等原因有關;
2.對于企業來說,為了減少成本而生產質量不達標產品,最終可能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使不合格農產品充斥市場的情況出現,給消費者帶來危害。這存在著自身與外部原因:自身原因是追求利潤最大化、責任意識薄弱、信息披露不足;外部因素主要是監管不力等問題。
(二)未來展望
盡管學術界已經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但是,仍有一些問題值得后來研究人員的關注和思考:
1.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解決過多地集中在企業社會責任和政府監管上,對消費者的安全認知,購買意愿和行為因素等研究較少,深度不足。而且對于消費者認知的研究多集中在超市,代表性有限。因此,未來的研究也應該多涉及代表性更大的農貿市場等。
論文摘要:利用質量成本理論及其分析核算方法,對恩鴻化工有限公司質量成本進行分析與核算,確定最佳質量成本,做出最佳質量成本決策,并提出相應的措施,使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有效地降低產品質量成本,提高企業的效益,實現在質量、成本和效益二者之間取得最佳效果的目標
引言
進入21世紀后,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已經山規模效益型經濟}句質量效益型經濟轉變。在市場競爭日益復雜的情況,企業要立于市場,就必須兩手抓一手抓顧客,提高客戶滿意度,培養忠誠的顧客群一手抓產品,即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木,使企業產品的價格在競爭中有較大的空間和較大的利潤。這己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
質量成木是經營成木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全而質量管理活動的經濟性表現,是衡量質量體系有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現代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以最佳質量成木生產出滿足用戶要求和符合質量標準的產品。對質量成木進行統計、核算、分析和控制,小僅可以找到控制和降低成木的途徑,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同時還可以監督和指異質量管理活動,從質量成木角度尋求提高產品質量的途徑;有利于促使企業領異重視產品質量,拓寬成木管理方法,推行質量管理工作。因此,質量成木的研究是把企業產品質量與成木有機結合起來,使技術與經濟融為一體,是加強質量管理的基木工具。
關于質量成木分析方法,國內外有許多側卜究成果,如朱蘭博士在1951年首次提出了最適合質量的論點1956年費根堡姆提出PAF方法L;J即把質量成木分為預防成木、鑒定成木和損失成木;1974年DanielLundran將質量成木[(}線分為改善區、無差異區和完美區二大部分;Ross在1977年提出過程成木方法,于1989年山Marsch在質量成木測量中開始使用`}’S’;Cooper}IIKaplan在1988年提出作業成木法(Activity-BasedCosting)"’6’。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化和顧客需求的日趨多樣化,側l一究全而質量管}}.(TQM)h的質量成木控制成為了新時期企業而臨的挑戰。
我國在1978年引進全而質量管理的同時,也引進了質量成木的概念,1984年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成立了質量經濟分析側卜究會,開始側卜究有計劃推行質量成木工作,自那時來,質量成木得到了各有關部和各類企業的重視,有些企業已把質量成木作為提高產品質量,改進質量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木文根據市場競爭和顧客需求的發展趨勢,運用質量成木分析、優化與控制方法,進行全而質量管理(TQM)h企業質量成木控制的實證研究。
1質量成本及其構成質量成木的涵義
從廣義上講,質量成木即是一種成木,又是貨幣化的質量。筆者認為,質量成木是企業開展全而質量管理而逐步形成的一種新的成木概念,它是與產品質量管理活動有關的勞動耗費,是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未達到目的而造成的一切損失之和。
1.2質量成木的構成及其相互關系
質量成木一般山預防成木、鑒定成木、損失成木(包括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等構成。質量成木的項目之陽J存在著一定的規律和相互關系,
1.3質量成木與生產成木的聯系與區別
從成木會計的角度來講,質量成木實際上是企業生產成木的有機組成部分。質量成木管理是一種管理會計形式,它是從客觀上進行成木分析,提出質量管理和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從經濟分析的角度來促進質量改進活動。生產成木是指企業為了生產和銷售一定品種和數量的產品(勞務)而發生的各種生產費用的總和,是產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質量成木和生產成木是密小可分的。質量成木和生產成木的數據來源相同,都是依靠原始憑證和憑證匯總表。它們的職能目標相同,都是從小同的角度反映已經發生的費用或損失,為企業有關方而提供參謀咨詢服務。同時,質量成木最終要結轉到生產成木中,變成生產成木的一部分。皿然在生產成木最低點上的產量小一定是質量成木最優。但最優質量成木一定在生產成木最低點附近擺動,有時還能夠影響生產成木的走勢。
它們之間也有區別。首先,報表的用途小一致。其次,報表的內容小一樣,山于用途小同,決定了報表格式和內容小一致。一方而,質量成木的核算偏重于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可控制成木,特別是降低預防和檢驗費用,而生產成木則要求全而真實地反映生產全過程的耗費和變動。另一方而,質量成木的核算程序和方法尚無統一定式。在會計業務處理上國家還沒有明確規定,于較新的業務領域,而生產成木的核算已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和規范。
2質量成本分析與優化的實證研究
恩鴻公司始建于2001年,經過7年滾動發展,目前公司已成為集科側卜、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精細化工企業。公司現有固定資產300萬,占地而積130畝,主要產品為聯苯一氯節、聯苯一氯節酉旨化物等有機物中間體,以及亞磷酸等副產品。2006年產值800萬,銷售收入750萬,利習150萬。
2.1恩鴻公司的質量成木分析
通過分析,公司在質量成木方而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公司的預防成木和內部損失成木相對較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總質量成木。
(2)公司兩個生產車間生產能力彼此之間銜接小夠,配合小到位。
(3)質量成木核算方而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公司沒有明確規定質量成木的開支范圍;公司部分費用界限劃分小清楚;企業管理者對待質量成木核算的態度以及內部損失成木的核算等方而。
2.2公司質量成木的優化措施
(1)加強公司質量成木分析
根據企業自身銷售水平及性質,結合公司在2006年度發生的質量成木,分別計算預防成木率、鑒定成木率、內部損失成木率、外部損失成木率,如表1所示,l{將計算結果與制造性企業一般水平相比較。
與制造性企業一般水平相比,該公司的鑒定成木相對而言較低,山于預防成木與鑒定成木成非線性的反比關系,企業的預防成木顯然較高,所以企業在預防成木方而要查找原因l{加以分析,以加強預防成木的控制。企業內部質量成木損失率為26.73%,高于20%,而外部質量成木損失率為12.67%,處于很合理的范圍內,如果在外部損失成木較穩定的情況卜,能進一步降低內部質量損失成木,比如將返工、停工費用以及產品降級成木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圍內,則公司的總質量成木會大大降低。
2006年公司總質量成木比20O5年降低了6.1萬元,見表2,主要是山于預防成木比上年降低了7.8萬元,所以一般而言,企業在鑒定成木較平穩的情況卜,加強預防成木的控制,有利于公司小良品數量的減少,從而降低內部損失成木,這有利于總質量成木的降低。該公司質量成木還小在計劃的滿意范圍內,這主要是因為該公司在預防成木方而沒有做到較好的分析與核算,沒有得到全方而的控制,預防成木還較高,甚至沒有達到計劃值。但這小是說預防成木越低越好,因為這樣相反地會異致鑒定成木的上升。預防成木卜降2.12%,會異致鑒定成木上升0.63%,質量損失成木也上升1.51%,最終總質量成木卜降3.03%,山此可以看出,質量成木四大項目成木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某單一成木的升降小會直接異致總質量成木的升降。對于2006年,公司就可以依據前年與去年的比較分析結果制定出合理的、預期可能達成目標的計劃質量成木。
(2)改進生產工藝,確定最合適質量成木
生產的初品需甲苯或甲醇做溶劑提純,使用小同數量的溶劑與初品的數量和質量直接有關,通過小同配比尋找最佳的溶劑使用比率,找到最合適的質量成木點。結果測算,生產工藝改進前后質量成木可降低24%,從而為公司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3)開展全而質量成木管理
全而質量成木管理要求企業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在充分滿足顧客要求的前提卜全而控制產品質量形成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的一種有效工作體系,其操作步驟可以用以h六點來表述(DAPCDI):定義(Define)、分析(Analyze)、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及改進(Inprove)
此外,公司積極開展}p9000認證,有效、穩定地提高產品品質,降低質量成木。一方而對于企業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標準化的質量體系進行管理,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而對于企業外部來說,可以使顧客確信企業是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秀產品的企業,從而放心地與企業訂立長期供銷合同,擴大了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4)積極采取精益成木管理
把精益管理思想與成木管理思想相結合,形成了全新的成木管理理念—精益成木管理。它以客戶價值增值為JI句,從采購、設計、生產和服務上全方位控制企業供應鏈成木,以達到企業供應鏈成木最優,從而使企業獲得較強的競爭優勢。利用精益思想來進行質量成木的控制與管理,小僅有利于降低企業的日常運營成木,更有助于加強公司每位成員的節約意識,樹立企業內部的節約文化,消除低效率行為,減少小必要的浪費,使每一分錢的投入都獲得最大的回報,消除質量風險成木、減低內部損失與外部損失,即細節決定成木。
(5)借鑒6Q管理理念,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6Q質量管理是采用科學的方法,從用戶的角度考慮質量問題,在經營的全過程追求“無缺陷勺貢量,以大大降低企業經營領域的成木,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公司開展6a管理時,可以組建一個核心團隊,對現有過程進行過程定義(Define)、測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進(Inprove),控制,消除過程缺陷和無價值作業,從而提高質量和服務、降低成木、縮短運轉周期,達到客戶完全滿意,增強企業競爭力。具體地可以按如卜六個過程進行①選擇質量成木存在問題的變量(列出問題);②對問題進行分析(收集數據、做分析ICI、分析數據、分析成因);③提出影響問題的因素(靈敏度分析、比率分析);④對影響因素進行跟蹤(小良品生產工序、質量成木核算方法);⑤驗{進行改善;⑥過程控制(過程控制側卜究、控制計劃)。
3結束語
質量成木是企業總成木一個組成部分,質量成木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總成木水平。
第一、企業應正確運用質量成木這一工具,有效地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產品壽命周期成木。
【 abstract 】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strengthen to advanced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dustrial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continuously realizes the breakthrough, perfect for industrial management, through many years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lready gradually by farming industriali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new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hina's industrial automation level get promoted continuously, in many industrial fields automation have reached the pinnacle of achievement, but and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y, compared to our country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or whether the progr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re are a large gap, therefore, from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enhances our country industrial automation level, our country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is in China's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esent situation, find out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of China's industrial automat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ur country and the industrial automation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 key words 】 industry, autom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中圖分類號:F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 前言
. 隨著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繁榮發展,煉油、化工,冶金、電力、生物、制藥等行業的投資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呈現多層次化,復合化,施工難度更加復雜化,隨著對新設備的引進和新的操控技術的掌握,各種可以一部分代替操作人員的手工操作,有力的保證了施工標準的執行,規范了操作程序,降低了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風險,提高了生產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生產管理的成本,為整個工業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工業自動化綜合運用控制理論、電子裝備、儀器儀表、計算機和相關工藝技術,對工業生產過程實現檢測、控制、優化、調度、管理和決策,達到增加產量、提高質量、節省能耗、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確保安全等目的的一種綜合惟技術,使生產在不同程度上自動地進行,并達到預定的目標,這種用自動化裝置來管理生產過程的辦法,稱為生產過程自動化。
二. 我國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經濟發展近年來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果,工業化的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工業中的自動化程度也日益加深。但是從我國的整體工業化發展狀況來看,我國的傳統產業存在著技術裝備陳舊落后,能源消耗率高,資源浪費多,產品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對工業化自動化的管理水平較低,這些方面與西方發達工業國家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我國自改革開放來,雖然加大了對設備技術等方面的引進和研發,但在核心技術上的突破艱難,設備技術自動化水平遠遠落后于西方發達工業化國家。面對著激烈的世界競爭,我國必須將現代電子技術,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我國的傳統工業技術的實施上來,不斷提高我國工業化水平和自動化水平,這是提高企業素質,提高整體效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 我國工業自動化存在的問題
1. 工業企業整體規模相對小,資金積累不夠,難以留住高端的優秀管人才,企業的積累缺乏,是工業化,自動化缺乏動力。
2. 企業工業化水平提高,但缺乏鉆研突破的研究技術精神,缺乏對核心技術的研究,自動化設備多采用進口和引進,難以形成自己企業的核心專利,難以保持自動化的核心競爭力。
3.自動化市場尚不完善,不夠健全,惡性競爭,市場規范不嚴格,且產品品牌單調,品牌知名度不高,難以和國際知名自動化品牌競爭。
四. 我國工業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1. 自動化將會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
工業智能化。從工業自動化的發展趨勢看,智能化是其核心部分,所謂智能化表現在其具有多種新功能。在工業控制方面,有關的現場儀表在一起,在現場實現自主調節,從而實現控制的徹底分散使調節要加及時,并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2. 自動化的操控更為精確,更加精工。
工業生產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先進技術的采用,科學管理方式的實施,自動化水平不斷升高,使得施工標準更為嚴格,產品的精度朝著更高的方向發展,因此,自動化在工業生產中會有著更嚴密精確的要求。
3. 工業無線技術是自動化操作更簡便準確。
該技術能夠實現非接觸傳輸,特別適用于惡劣環境或振動、高速旋轉對象的監控,而且降低了安裝成本、持續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同時更換方便,便于升級。還能夠減少接插件故障,移動自由且不受限制,工業無線技術是工廠測控模式的變革,傳統認為成本過高,無法大規模部署傳感器進行監測的應用,但這次變革將會有力的推進我國工業自動化進程。
五. 我國工業自動化的發展建議
1.政府加強對自動化實施的引導和扶持
工業自動化企業關系到民用甚至軍工行業的制造水平,政府要加大對工業自動化企業的引導和扶持。政府部門要引導自動化企業轉變觀念、穩定心態,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服務質量,引導優秀的國產品牌進入重要領域,為民族企業的發展提供空間。
2.企業加大對自動化核心技術的研究,加大投入力度。
對以生產產品為主或者專門進行系統開發的企業特長推出主打產品能,才能取得進一步發展。務必要在應用上展現自己的專業化,在系統平臺方面則可以考慮開放化和標準化。未來的技術開發靠某個企業單打獨斗可能性較低,企業應考慮資產重組或者進行聯合開發,企業只有拿出自己的核心技術,整合資源,才能不斷增強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要樹立品牌意識,要增強本企業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我國的自動化工業產品在國際上具有相對弱勢,很多企業品牌設計理念不鮮明,產品質量難以提升,對產品的市場把握不夠敏感,難以組合的營銷自己的產品,宣揚自己的產品品牌。因此,必須樹立品牌意識,提升產品質量,提升核心品牌的競爭力。
六. 結束語
我國要真正實現工業化實現自動化,就必須將自動化控制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相互融合,對我國的傳統工業控制進行系統升級,提高我國工業化水平,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和科學設備,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提高自動化水平,在國家重視和企業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加快核心技術的突破,努力提高我國自動化水平,改善經濟效益,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勃淺談工業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期刊論文] 《科技傳播》 -2011年8期
[2] 侯志敏 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與展望——工業自動化技術應用淺談 [期刊論文] 《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 -2012年2期
[3] 侯傳安 我國工業自動化企業發展出路探析 [期刊論文] 《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 -2011年12期
一、多管齊下引導行業產品結構向
機電一體化方向快速調整
1. 通過編制《行業“十二五”科技開發指南》,明確將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研究列為“十二五”關鍵領域,將高效電腦平縫機、電子花樣機等設備列為優先研發項目,引導企業向光機電一體化產品方向傾斜。
2. 通過協會主辦的國際展會鼓勵企業展示機電一體化新品。協會將2011、2013CISMA展會主題分別定為“質量、效益、綠色”和“品質、效率、智能”,通過舉行優秀新產品評選,以新產品獲獎等級來適當減免企業參展攤位費用的舉措進行資金獎勵,支持鼓勵企業創新和展示高效、環保的縫制設備。如,在CISMA2013優秀新產品評選中,獲獎的52個產品100%為機電一體化新產品。據協會對參力CISMA2013的40家骨干整機企業展示的產品進行初步統計顯示,機電一體化產品的展示比重已經由2011年的60%快速提升至 2013年的90%。
3. 定期舉辦行業機電一體化技術交流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與創新優秀論文》征文與評選表彰活動。自2011起,協會依托電子電控專業委員會工作,每年舉辦機電一體化技術交流,組織行業科技人員開展技術交流;連續舉辦了兩屆機電論文征文與評選表彰活動,征集論文上百篇,其中40余篇優秀論文被推薦至各類核心及國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較好的發揮了促進電控技術研究和交流提升的目的。
4. 在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產業政策層面,積極將“機電一體化高效節能縫制機械”列為優先和鼓勵發展目錄,發揮了重要的產業調控和政策導向作用。
通過以上工作引導和推動,行業近年來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機電一體化產品占比大幅提升。據協會2013年最新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機電一體化高效節能縫制機械總產量占工業縫制機械總量的比例已由2009年的10%提升到目前的49%;平、包、繃等大宗主導產品中機電一體化產品占比由2009年的15%提升到目前的55%。其中,電腦平縫機2013年總產量高達270萬臺,同比猛增80%,首次超過機械型普通平縫機產量。
二、以實施行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為著力點
推動產品技術升級
為促進行業產品技術升級,創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與產品,提升行業整體技術發展水平,在中輕聯的組織領導下,協會2008年聯合骨干企業向國家科技部申報了《高效節能縫制設備》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該項目于2010年正式批準立項實施。三年來,參與典型高效節能縫制設備課題研究的主要企業均已完成了各自負責的高性能電腦平縫機、電子花樣機和電控上袖機的整機產品試制、定型及示范生產線的建設。參與伺服控制系統課題研究的主要企業均已各自建成具備標準軟硬件接口及靈活定制功能的多軸縫制設備電控系統開發平臺,完成了典型產品的測試、定型、優化,建成了年生產能力1萬臺以上高性能多軸縫制機械伺服控制系統生產示范線。
經攻關成果聯合測試,高效電腦平縫機可實現5000針/分鐘,電子花樣機可實現2800針/分鐘、電子上袖機可實現3500針/分鐘的最高縫紉速度,產品平均節電30%,效率提升20%以上,機器噪音、振動等各項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完全達到了國外先進技術水平。同時,該課題還累計14篇,申請專利16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4項,開發完成面向電子套接機的運動學及動力學仿真分析軟件1套,縫制機械參數化設計軟件1套,完成制定行業標準8項,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2項。
通過組織實施行業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各參與企業累計配套投入科研資金近1200萬元,購置了一批先進高精密的試驗儀器與設備,培養了一批既有實踐經驗又有豐富理論知識的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成果在提升各企業自身科研技術實力的同時,也通過新產品的市場配套和示范推廣,有力帶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如,北京大豪公司在課題研發過程推出的HSC高壓閉環系統、綿陽58所的HDSC全伺服系統、鮑麥克斯公司的MT系列多軸伺服系統、中捷股份公司WR系列系統在國內外市場上配套電子套結機、花樣機、曲折縫、鎖眼機、自動縫制單元等機器累計逾4萬多臺,創造產值近10億元人民幣,有效填補了行業中高端縫制設備電控系統領域的空白。
目前該課題已經結題并進入全面驗收環節,協會下步重點組織做好科研成果的行業示范和推廣,加快行業高效節能縫制設備的全面升級和更新換代。
一、加大普法力度,確保有效執法:
3月15日,結合3.15活動,配合宣傳部、工商局、技術監督局參加由福建經濟頻道組織的在建陽進行的3.15活動建陽分會場的活動,現場發放省總隊印刷的2007年宣傳掛歷和識假辯假和科學使用農資知識材料,并當場受理農戶投訴1起。結合春耕備耕情況,我局組織農業執法、法規、種子、農技、植保、土肥、經作、獸醫等單位及農資經營企業,從2007年3月15日至2007年3月22日,在我市8個鄉鎮21個行政村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工作人員向參加活動的群眾發放了如何購買“放心農資”、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科學防治病蟲害、如何防控禽流感、《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方面宣傳資料,向來訪群眾現場解答疑難問題,推介優良水稻品種、優質農藥等“放心農資產品”,深受群眾歡迎。在宣傳周期間,共發放宣傳材料14000多份,內容有省總隊印制的宣傳年歷、“致農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農藥識假辨假、獸藥知識簡介、種子栽培技術、肥料使用注意事項、公布舉報電話8259179及969155農業農業熱線咨詢電話。懸掛宣傳橫幅40條,下鄉進村農資展示銷售種子560公斤;現場接受舉報投訴1起,接受咨詢近165人次。并在建陽電視臺新聞節目、南平電視臺新聞節目及南平電視臺今晚9點半欄目宣傳建陽農業部門農資打假工作并曝光典型案件、假冒產品。這次宣傳活動雖然時間短,但取得了極明顯的成效:
1、提高了農業執法的地位,營造了良好的農業執法氛圍。隨著這幾年農業法律法規的宣傳,首先得到了農民朋友的肯定,現場的農民通過執法隊員不厭其煩的講解如何識別偽劣農資,群眾滿意率達100%。通過這次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解決了農民的急需,又幫了政府的忙,同時提高了自身的形象和農業執法能力。
2、宣傳了生產企業的品牌,提高了優秀企業的知名度。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對參加這次宣傳活動的企業來說,收益匪淺,既給他們搭了一個橋,讓他們的產品直接面對農民,又借助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在農民心中樹立了企業品牌的效應,從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3、解決了農民朋友的需求,加大了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參加這次宣傳活動的農業技術專家有農業局的,還有南平市農科所和企業聘請的,專業涵蓋面廣,技術力量雄厚,滿足了廣大農民對農業技術的渴求,解決了許多困擾他們而未能解決的農業技術問題。
二、明確目標任務,加強農資市場監管:
今年農資市場打假工作的目標任務是:圍繞“兩個提高”,即提高農資產品質量合格率,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著力“兩個減少”,即減少農民群眾因農資質量造成的經濟損失,減少因農資質量出現的上訪案件;實現“兩個確保”,即確保農業生產安全,確保農民增收;狠抓“五個結合”,即集中整頓與長效監管相結合,源頭治理與市場巡查相結合,市場準入與跟蹤管理相結合,打假治劣與扶強保優相結合,加大打擊處理與引導企業誠信自律相結合;突出“四重一大”,即重點品種、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季節、大案要案;開展“春季農資打假護農保春耕”專項行動,帶動農資市場秩序的根本好轉,根據農業生產和農資使用的特點,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到目前為止全市已開展5次獸藥及生物制劑大檢查、2次種子大檢查,5次農藥檢查,2次肥料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327人次,出動車輛103次,查處市場97個次,查處單位431家次。查獲無標識的水稻種子212斤,農業部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96斤,查獲無證經營生物制品案件一起,案值2525元,過期獸藥30斤。立案11起,罰沒款6.5萬余元,挽回經濟損失38萬元。
三、堅持打防結合、轉變工作方法:
1、全面巡查、重點監控:主要針對一些大的有農資經營點的村,進行重點巡查,嚴厲查處和收繳5種高劇毒農藥(如建甌豐農農資有限公司建陽黃坑門市部經營50%甲胺磷的案件就是重點巡查時查到的)。
2、廣泛宣傳、提高知名度:在春耕生產期間結合“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和電視走字公布舉報電話8259179及959155農業熱線咨詢電話,歡迎社會各界人士舉報、提供非法生產、銷售假、劣農資的行為(如建陽麻沙植物醫院界首門市部經營的“花優63”雜交水稻種子不符合“種子法”的規定的案件就是群眾舉報查處的)。
3、構建信息平臺、增加資源利用:通過福建農業信息網、福建農資經管網構建的信息平臺,增強各縣(市)、區大隊之間的交流,達到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共同打出非法生產、經營假、劣農資的行為(如建陽曉富種子公司經營未經審定的大豆種子案就是三明三元區執法大隊轉來的信息,才得以查處其違法行為)。
4、培養線人、重點突破:通過線人調查、了解暗中生產、經營假、劣農資的違法行為,對一些不易查處的案件進行重點突破(如建陽市阿炳獸藥店非法經營生物制劑的案件,就是通過線人踩點并購買,執法大隊人員在其倉庫蹲守后端掉的窩點)。
四、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攻堅戰
根據整治方案要求進行重點整治、保障安全
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整治氛圍
建陽市農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以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宣傳車、標語、現場咨詢、969155等傳媒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在城區主要干道及重點整治鄉鎮懸掛宣傳條幅11條,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標語上墻2條,張帖標語130張,利用建陽圖文電視頻道播放農業部就農資問題致全國農民的公開信、水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材料近一個月,在建陽電視新聞頻道和南平電視臺今晚9.30欄目各播發新聞一條,通過建陽農業信息網及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各類信息,利用建陽農業刊登一期專項整治情況,出動宣傳車21次,咨詢630人次,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法》、5種高劇毒農藥明示圖、《農業部就農資問題致全國農民的公開信》、《致全市養殖戶的一封公開信》、《致全市水產養殖企業、養殖戶的一封公開信》、《致全市食用菌種植戶、經營者的一封公開信》等宣傳材料8000張,并公布了舉報電話0599-8259179。在全市營造一個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的良好氛圍。
2、開展技術培訓、科技進村入戶
利用電視開設農業講座、農業局周未講座、進鄉入村培訓等形式,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期間結合新型農民培訓,共培訓69期,2000多人次。培訓的內容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資維權、無公害錐栗生產技術、無公害柑橘生產技術、食用菌專項培訓、水產養殖安全用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如何應用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農藥的使用技術等農業投入品合理使用的技術。并發放《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無公害錐栗栽培技術》、《無公害柑橘栽培技術》、《食用菌生產技術》、《水產養殖安全用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高效低毒農藥使用方法》、《生物農藥的使用技術》、《水稻無公害栽培技術》、《葡萄無公害栽培管理》、《蔬菜無公害栽培管理》、《農藥合理使用技術》等手冊及教材2000余冊。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農戶對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認識,從源頭上杜絕了使用甲胺磷等五種高劇毒農藥,為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打下了良好基礎。
3、開展全面檢查、進行重點整治
根據布署,2007年9月6日開始建陽市農產品專項整治組對全市13個鄉鎮及城區進行拉網式檢查,至目前止共出動人員266人,其中執法人員78人,車輛70輛次,檢查了13個鄉鎮的蔬菜、水果場、茶葉生產場,農藥標簽抽查90個,農藥質量抽檢樣品10個,農藥經營網點73家,檢查獸藥生產企業1家,獸藥標簽抽查30個,22家畜禽養殖場(戶),對生豬“瘦肉精”等違禁藥物、添加劑樣品檢測151份未檢測出鹽酸克倫特羅的藥物殘留,合格率為100%。獸藥質量抽查2批次并查處銷毀過期獸藥20盒,無害化處理病死豬2頭;檢查獸藥經營網點(含漁藥)57家,檢查飼料生產企業4家、經營網點27家,發出整改通知書4份,生豬養殖場9家,查獲違法農資100公斤,責任人3人。水產品養殖場22家,蔬菜、水果農藥殘留檢測60個,其中蔬菜農藥殘留檢測54個,不合格產品2個,合格率96.3%,比去年的合格率96%提高了0.3個百分點。水果農藥殘留檢測6個,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五、存在問題和建議:
1、農民的法律意識不夠,法律宣傳還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深入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的活動,讓廣大的農戶也能依靠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引言
設計學領域對產品的研究集中在用戶和市場,經濟學領域對產品的研究集中在市場和成本,生態學領域對產品的研究集中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工程學對產品的研究集中在制造。人們對產品質量的認識不全面、不科學、不統一,所以有必要建立科學的產品質量模型以幫助人們全面理解和把握產品質量。
設計學、心理學和質量管理領域的專家通過對成功產品的研究提出了許多產品質量模型,其中狩野紀昭(Kano Noritaki)的產品質量模型、唐納德?諾曼(Donald A. Norman)的產品質量模型和Jonathan Cagan & Craig M. Vogel的產品質量模型影響較大。
日本質量專家狩野紀昭在《魅力質量與應達質量》一文中根據用戶感受把產品質量分成三種:必要質量、期望質量和魅力質量[1]。必要質量是指產品的基本特征。期望質量是指用戶期望的產品特征。魅力質量是指令用戶意想不到的產品特征。狩野紀昭認為成功的產品必須具有必要質量和期望質量,魅力質量永遠都是吸引用戶的亮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魅力質量會向期望質量和必要質量轉變。唐納德?諾曼教授在《Emotional Design》根據人的生理本能和文化基因,指出人類對產品的反應有三個維度:本能感知(visceral level)、行為過程(behavior level)和反思[2](refective level)。產品應當在本能感知方面表現出美觀與和諧,在行為過程方面表現出易懂與好用,在反思水平方面表現出象征意義。只有“美觀、和諧、易懂、好用而又具有某種隱喻意義”的產品才能給用戶留下美好的體驗和印象。Jonathan Cagan & Craig M. Vogel在《Creating Breakthrough Product》一書中指出要創造突破性產品就必須要識別出產品機遇缺口,深刻理解用戶需求,并把它們轉化成產品屬性。產品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具有“好造型、高技術、高價值”,只有這樣才能迅速得到用戶認可[3]。好造型使人愉悅,高技術使人信賴,高價值使人愛慕。狩野紀昭、唐納德?諾曼和Jonathan Cagan & Craig M. Vogel的產品質量模型只強調產品對用戶的價值,簡化了產品與外部環境的關系,這三個產品質量模型對產品質量的概括不全面、不科學。
經濟學領域的專家認為成功的產品應當具有以下特點:填補市場空白、市場規模大、成本低、利潤高。
生態學領域的專家認為成功的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包括制造、流通、使用和報廢回收)要對環境的影響較小。
“模型”的本義是用來鑄造器物的模子,是器物的反形,在現代漢語中指用來理解和把握復雜對象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產品的質量模型就是指用于理解和把握產品質量的理論和方法體系。建立“模型”是研究復雜對象的手段和前提,所建立的“模型”要真實完整和簡明實用[4]。產品質量是指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對外部環境的價值。為產品質量建立模型的過程:首先理清與產品相關的外部環境;接著挖掘產品對外部環境的價值;最后提出評價和設定產品質量的方法。
1 與產品相關的外部環境
任何一件產品在其生命周期中都經歷了制造(制品)、流通(商品)、使用(用品)和報廢(廢品)四個階段,制品和商品是生產和經營對象,要為企業和商家帶來利潤,用品要滿足用戶的生活需求、勞動需求和精神需求,廢品要減輕對環境的傷害[5]。縱觀產品的生命周期,可以發現與產品相關的外部環境分別是經濟活動、用戶和自然環境。
2 產品對外部環境的價值
與產品相關的外部環境分別是經濟活動、用戶和自然環境,產品對經濟活動的價值是產品的經濟質量,產品對用戶的價值是產品的人文質量,產品對自然環境的價值是產品的生態質量[6]。產品的人文質量是產品誕生的根本因素,產品的生態質量是人類永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產品的經濟質量是企業和商家贏得市場并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產品的人文質量主要體現在有用、好用和有吸引力,產品的生態質量主要體現在節料、節能、耐用和易回收,產品的經濟質量主要體現在成本低、價格合理和利潤高。產品質量是人文、生態和經濟三者的結合,是三重質量。產品的三重質量模型是指把握產品人文、生態和經濟三重質量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產品的人文、生態和經濟質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關系復雜,視具體產品而定,在產品設計和研發的過程中不但要兼顧而且要平衡三重質量[7]。
從研發與設計新產品的整個過程看,評價、設定、設計和實現產品三重質量是相連續的四個階段。下文將重點探討評價和設定產品三重質量的方法。
3 評價和設定產品三重質量的方法
本節將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如何評價現有產品在人文、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表現?如何設定新產品在人文、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表現?
在構建產品三重質量展開表(如表1)的過程中,由用戶、技術人員、市場人員、財務人員、環保人員、設計師和管理者等相關人員協作完成評價和設定產品三重質量的任務。構建產品三重質量展開表的過程如下:
(1)用戶評價及其期望
以表1中產品的三重質量為主題,采用訪談法、焦點小組法、觀察法和收集產品售后服務信息的方法,系統收集用戶和技術人員針對具體質量項目的評價和期望。
訪談法法是指通過與調查對象的當面交流獲得用戶需求信息的一種方法。焦點小組法是指通過指導客戶群體(8~12人)討論獲得用戶需求信息的方法。觀察法是指調查人員在現場對調查對象的情況直接進行觀察和體驗,獲取所需信息資料的一種調查方法。收集產品售后服務信息是指收集和整理用戶(用戶、經銷商、公司員工、導購)的投訴、抱怨等各種反饋信息。
通過調查從顧客那里獲取的原始數據是顧客的原聲,具有意見、投訴、評價、希望等各種各樣的形式,每次調查結束后調查人員應及時對原始數據進行翻譯、變換、整理,最后用書面形式表達用戶評價和用戶期望[8]。
(2)競爭性評估
競爭性評估數據是通過市場調查、用戶研究和技術研究得到的。用戶和技術人員針對具體質量項目對本公司產品和競爭者產品實施競爭性評估,競爭性評估反映了市場上現有產品的優勢和弱點以及產品需要改進的地方。競爭性評估主要有兩部分內容:對本公司產品評價,即用戶和技術人員對本公司當前產品的滿意程度;對競爭對手產品評價,即用戶和技術人員對競爭對手產品的滿意程度。
一般用數字1~5來表示客戶對產品具體質量項目的滿意程度,其中5表示非常滿意,4表示滿意,3表示基本滿意,2表示不滿意,1表示非常不滿意。如表1所示,通過競爭性評估可知本產品和競爭對手在人文、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表現:
本產品在人文方面的總分=分數1+分數2+分數3;
本產品在生態方面的總分=分數4+分數5+分數6+分數7。
本產品在經濟方面的總分=分數8+分數9+分數10。
競爭對手A和B在人文、環境與經濟方面的表現可以依照此法進行評判和計算。
(3)目標質量
目標質量是指圍繞三重質量為新產品設定的目標,是使本公司產品改進后欲達到的顧客滿意程度。根據生產技術條件和市場競爭性評估結果設定目標質量。目標質量設定時的注意事項如下:對于本公司現狀水平比他公司低的質量項目,至少設定成與他公司同等水平;對于本公司現狀水平比他公司高的質量項目,維持現狀并作為營銷重點;對于技術系統難度大,本公司達成水平低而他公司達成水平也低的質量項目,將目標質量設定為比他公司高,使該項目成為營銷重點。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不必把所有項目都瞄準高水平,而應統籌考慮,突出重點。
至此,就可以方便的評估出一個已有產品在人文、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表現,為新產品設定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目標質量,進而確定新產品的研發和設計方向。
4 新型TCL開關的設計
本產品是TCL開關(圖1),假定競爭對手A是西門子開關(圖2),競爭對手B是松下開關(圖3)。TCL的用戶、設計師、工程師、管理者、市場人員、環保人員和財務人員協作構建TCL開關三重質量展開表(如表2),完成評價老開關三重質量和設定新開關三重質量的任務。鑒于論文篇幅有限,對構建TCL開關三重質量展開表的過程不作詳細闡述,著重討論TCL開關三重質量展開表對研發與設計新型TCL開關的指導意義。
從TCL開關三重質量展開表(如表2)可知TCL開關的人文質量(12分)低于西門子開關(13分)和松下開關(14分),生態和經濟質量優于西門子開關和松下開關。新的TCL開關要保持其在生態和經濟質量方面的優勢,克服其在人文質量方面的不足。在好用性方面,TCL、西門子和松下開關都無法指明通斷電狀態,表現較差,新TCL開關要能夠指明通斷電狀態,并使新TCL開關的這一特點成為營銷重點。
新TCL開關(圖4、圖5)把熒光條和按鈕板作為表意符號,在熒光條和按鈕板的雙重指示下使開關明確表達了通電和斷電的狀態,該設計方案沒有增加制造成本,減少了用戶煩惱,節省了大量電能。因為生態和經濟質量依賴于人文質量,并且復雜,也受作者的知識結構和論文篇幅限制,所以在設計新TCL開關方案時沒有詳細考慮生態和經濟質量。
5 小結
產品三重質量模型全面定義了產品質量,指明了產品的進化方向。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產品三重質量模型指出產品質量包含人文、生態和經濟三個方面,人文質量主要體現在有用、好用和有吸引力,生態質量主要體現在節料、節能、耐用和易回收,經濟質量主要體現在成本低、價格合理和利潤高,它全面定義了產品質量,有助于人們理解和把握產品質量;
(2)產品三重質量模型提供了評價和設定產品三重質量的方法,在構建產品三重質量展開表的過程中,評價出已有產品在人文、生態和經濟方面的表現,同時為新產品設定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目標質量,進而確定新產品的設計方向。
后續研究內容建議:
(1)建立并完善評估本公司產品和競爭者產品各個質量項目達成水平的方法。
(2)研究產品三重質量模型與QFD(質量機能展開)相結合的方法,在定位階段利用產品三重質量模型確定設計方向,在展開階段利用QFD轉換產品的人文、生態和經濟質量為技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TB472;F273.2;N94
項目來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管理科學與軟科學計劃(MTKJ-2010-394)
參考文獻
[1] 熊偉. 質量機能展開[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32-33.
[2] Donald A. Norman. Emotional design[M]. Beijing:Basic Books Incorporation, 2005:72-123.
[3] Jonathan Cagan,Craig M. Vogel. Creating breakthrough products [M]. FT Press, 2002:41-80.
[4] 姜啟源. 數學模型[M]. 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5-36.
生產許可證制度是根據國務院440號令。2005年9月1日起正式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的精神要求,總結了20多年來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的成功經驗,借簽了國外生產許可管理的有效做法,突出了確保產品質量安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促進經濟健康協調的立法宗旨。體現了科學公正,公開透明。程序合法,便民高效地工作原則。《條例》及(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的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明確了具體工作機構職責,細化完善了相關工作制度,突出強調化了獲證后監督檢查及法律責任。
核查人員指具備一定資質,從事審查申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的保證產品質量必備生產條件的人員。山東省生產許可證辦公室及山東省質量認證中心采取了科學客觀的層層選拔篩選的模式。經過嚴格的資格初選、培訓、考試、注冊、面試、入職專業培訓、實習、評價等環節,優勝劣汰選拔造就了一批素質高,品質好,專業能力強,吃苦耐勞的生產許可證審查(專家)隊伍。大大地降低了現場專業審核風險。審查員的作用是以客觀公正的對生產許可證申請企業現場采集信息,并做出評價。
現場核查:核查人員是對申請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現場以客觀公正抽樣的方法獲取客觀證據。是生產許可證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審查組依照核查辦法和實施細則的要求,運用抽樣的方法尋找客觀證據,對申請企業的基本條件進行核查并做出評價的一系列具體活動。(1)首次會議結束后審查人員由企業負責人帶領,按照申請產品的生產工藝過程對企業的主要生產場地,設施的做一次比較完整的觀察,通過現場觀察,審查組對企業概況,場地設施和現場管理,生產過程,工藝水平等比較全面的基本了解,有利于審查組對核查的重點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評價,做出客觀的結論。重點查看企業名稱。住所。生產地址。申請單元。設備名稱精度,檢測儀器,原(輔)材料,是否與申請書記載一致。(二)審查組與企業和實地核查組織單位的溝通(三)核查的企業生產線應該是企業正在生產運行的生產線。(四)審查員在對生產現場進行核查時,應有企業陪同人員在場,有利于核查出不合格問題時,便于企業確認。(五)在對企業的生產現場以及管理文件,技術文件,標準,工藝文件等進行核查時,如發現不合格,應做準確的記錄,以保持記錄可追溯性(六)審查員在分工范圍內發現的情況或問題涉及其他審查員分工范圍的,應及時與相關審查員溝通予以核實。(七)審查員應指導和督促企業填好產品型號規格確認表儀器設備確認表。(八)對不合格項及輕微不合格的確定,應反復核實并與組長溝通。以保證其客觀性和準確性。2.審查組內部會(一)審查組要召開內部會對各自介紹負責的核查情況,主要是存在問題(二)填寫核查記錄(三)互相討論,確定企業現場核查中的不合格項,有爭議的問題取的一致意見。并與審查組長溝通,做出決定。(四)企業存在問題不構成不合格項的對企業提出整改要求,提出整改意見(五)對不合格項形成書面材料的整改要求。(3)《工業生產許可證企業實地核查辦法》將核查項目分為七部分(一)質量管理職責企業應有負責質量的領導并設立相應的質量管理人員及機構,管理職責應規定有關部門,人員的職責和相互關系,在企業制定的質量管理制度中應有相應的考核辦法并嚴格實施。(二)生產資源提供1.企業必須具備滿足生產和檢驗所需要的工作場所和設備,必須具備實施細則5.2中規定的必備生產設備和工藝裝備,其性能和精度應滿足生產合格產品的要求,2.企業的生產設備和工藝設備應維護保養完好。3.企業必須具備具有實施細則5.2中規定的檢驗,試驗和計量儀器,性能和精度滿足生產合格產品的要求,并在檢測合格有效期內使用(三)人力資源要求1.企業領導應具有一定的質量管理知識,并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知識。2.企業技術人員應掌握專業技術知識,及一定的質量管理知識。3.檢驗人員應熟悉產品檢驗規定,具有與工作相適應的質量管理知識及檢驗技能。4.工人應能看懂相關文件。(圖紙。配方和工藝文件),并能熟練地操作設備。5.企業應對與質量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和考核。(四)技術文件管理企業應具備和貫徹實施細則5.1中規定的產品標準和相關標準。如有需要。1.<企業制定的標準應不低于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要求,并經當地標準化部門備案。技術文件應具有正確性,且簽署。更改手續。技術文件應具有完整性,文件必須齊全完備配套。技術文件應和實際生產相一致,各車間。部門使用的文件完全一致。2.企業應制定技術文件管理制定,文件的應經過正式批準,使用部門可隨時獲得文件的有效版本,文件的修改應符合規定要求。3.企業應有部門或專(兼)職人員負責技術文件管理。4.企業的技術文件包括〈1〉標準文件〈2〉設計文件〈3〉〈工藝文件〈4〉檢驗文件〈5〉包裝。存儲,運輸等文件。〈6〉其他文件。采購過程一般包括〈1〉采購文件控制〈2〉對供方的評價控制〈3〉采購合同的控制〈4〉采購產品的驗證控制。(五)工藝管理1.企業應制定工藝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并嚴格進行管理和考核。原(輔)材料,半成品。成品,工裝器具等應按規定放置,并應防止出現損傷或變質。2.企業職工應嚴格執行工藝管理制度,按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等工藝文件進行生產操作。3.企業應明確設置關鍵質量控制點,對生產中的重要工序或產品關鍵特性進行質量控制。4.企業應制定關鍵質量控制點的操作控制程序并依據程序實施質量控制。名詞解釋:(程序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特性可區分的特征)(特征產品、過程或與要求有關的固有特性。)對產品質量不易或不能經濟的進行驗證的特殊過程應進行設備認可工藝參數驗證和人員鑒定,并按規定的方法和要求進行操作和實施過程參數監控。5.企業應規定產品標識方法并進行標識。6.企業應制定不合格品德控制程序,有效防止不合格產品出廠。(六)產品質量檢驗1.企業應有獨立行使權利的質量檢驗機構或專(兼)職檢驗人員,并制定質量檢驗管理制定及檢驗和計量管理制定。2.企業有完整、準確、真實的檢驗原始記錄和檢驗報告。根據質量特性,取得科學的數據,出具科學可靠檢驗報告。3.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要按規定開展產品質量檢驗,做好檢驗記錄,并對產品的檢驗狀態進行標識。4.企業應按相關標準的要求,對產品進行出廠檢驗和試驗,出具產品檢驗合格證,并按規定進行包裝和標識。如產品標準要求型式試驗或定期檢驗而需要進行委托時,應委托有合法地位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七)安全防護及行業特殊要求1.企業應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安全生產制定并實施。2.企業的生產設施、設備的危險部位應有防護裝置,車間、庫房等地應配備消防器材,易燃、易爆等危險品應進行隔離。3.企業應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和勞動防護培訓,并為員工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4、企業應在建廠初期或申請生產許可證前,進行環境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