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3: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哲學理念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中醫現象學
現象學是20世紀在西方流行的一種哲學思潮。現象學一詞所標識的應當是一種建立在直接直觀和本質認識基礎上的嚴格的哲學方法。它強調“面向事物本身,摒棄一切自以為是的前提”,它試圖在本體論和認識論之間,在實證主義和形而上學之間找到一條新的道路。現象學強調將一切與“我思”有關的內容全部“懸置”,存而不論。現象學要求擺脫一切先入為主的成見束縛,直接關注所研究的問題和事物,在這種直接關注的“直觀”中獲得對事物的可靠認識,即明見性認識。明見性是胡塞爾現象學的中心概念,是指對實事的直接性明察。他也將這種明見性稱為“自身被給予性”。明見性意味著一種原本的直接的被給予,是現象學中可靠認識的根本標準,胡塞爾稱之為“一切原則的原則”。現象學突破了實證主義對于現象和本質、個別與一般的割裂,是對科學主義的哲學反思。所謂中醫現象學,就是“懸置”一切中醫理論和科學思想,直接關注臨床癥狀、體征、方藥、預后等相關因素的學問。現象學本身并不在意建立概念的體系結構,它強調的是在具體的語境之中,個別和一般是如何貫通的,從而顯示出現象中的本質。要實現中醫自身的明見性,需要進行中醫現象學的還原,第一步就是對一切與中醫理論相關的概念和思想以及科學理念進行懸置,第二步是進行本質還原,就是通過對現象進行“想象力的自由變更”,而直觀到變中的不變,穩定有序的結構。
1.2研究方法:3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5例,兩組經診斷采取非手術治療。采用同一治療方案。進行止血,輸血,抗休克,補液,抗炎等治療方法。
1.2.1實驗組:實行心理護理與臨床護理相結合的護理方法。以人文關懷為切入點,以微笑的服務,主動溝通,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了解各位患者的是否有其他的老年病史,個人愛好,性格特點,家庭經濟情況,子女贍養,親屬及朋友關系等,綜合分析研究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在護理實施中進行有針對性的做好患者心理溝通及家屬及親屬的引導融合工作。
1.2.2對照組:采用胃潰瘍并發胃出血的常規的護理方法。
1.2.3實驗評價指標:①并發癥(主要以呼吸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褥瘡為主);②住院時間;③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
2結果
2.1實驗組:引起并發癥1例,住院時間為(13.84±4.45)d,護理滿意度14例。對照組:引起并發癥2例,住院時間為(16.27±5.12)d,護理滿意度10例。
2.2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現代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為疾病是綜合多因素致病,要對上述三軸系統進行全方位診斷治療,注意情緒、個性、不良行為、心理應激這四大因素。重視醫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關系諸多因素,這就要求現代護理工作要注重心理護理與軀體護理的整體性,患者個體差異的針對性。護理方案形成的科學性。研究資料表明: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病程的轉歸中均起到重要作用。胃潰瘍引起的胃出血患者,由于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思想憂慮,對大腦皮層產生不良的刺激,使丘腦下中樞神經調節減弱,導致植物神經紊亂;大腦皮層功能減退,皮下植物神經中樞緊張性增加,副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從而引起胃平滑肌收縮痙攣,組織缺血,胃面膜營養障礙,導致胃黏膜抵抗力低下;也是引起的迷走神經功能亢進,胃酸分泌過多,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多,抑制胃黏膜上潰瘍的愈合因素之一。影響住院治療老年心理變化有諸多因素,個人身體健康狀況是導致老年人心里變化的重要因素,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多數伴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病,如高血壓,冠心病,風濕關節等疾病,老年病多數久治不愈,經常用藥,加之隨年齡的增長,機體逐漸衰退勢必給思想帶來壓力,思想勢必發生變化。
突然發生胃出血老年患者,由于醫學科普常識的貧乏,對突然的嘔血,便血,產生各種的思想負擔。住院期間配偶及子女是老年人精神支柱,子女的探視問候,照顧態度都顯示在同時病友醫護人員的面前,是老年患者十分重視的問題,是影響老年患者心態變化的主要因素。他們對老人的態度直接影響老人的精神狀態。親友關系是老年人業余活動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的親友關系是老年人訴說溝通的主要途徑,住院期間親友的探視問候是必會給老年人帶來重歸活動群體的渴望,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諸多不利因素會導致老年人出現不同的心理狀態,出現恐懼心理,懷疑心理,焦慮情緒,導致性格急躁、厭煩、自卑等多種表現,都會不同程度影響治療效果。為此,研究老年人心理學是做好心理護理工作的基礎,人文關懷是鏈接溝通的紐帶,有針對性的溝通是緩解、解除老年心理壓力的最佳途徑。綜合考慮老年人產生心理變化的原因,全方位做好心理教育及引導工作,是我們做好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先沿的護理學理論,掌握嫻熟的護理技能、樹立嚴肅的科學作風,熱情的服務態度,無私的奉獻精神護理工作的首要條件。如靜脈點滴,外科處置,灌腸導尿等護理技能,都是患者對護理技能評價的常見指標,無菌觀念,病房管理,查房投藥等常規工作都能顯示護理的工作作風。
熱情的服務態度是患者接納護理服務的第一印象,如在查房、投藥、處置等履行護士職責系列過程中,腳步輕盈,語言溫和,態度和藹,使患者感到親切感,對家屬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做到虛心接受耐心解釋,構建良好的與患者親友溝通對話的紐帶,切實把心理護理要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之中,形成醫院、家庭、社會的合力,為患者打造和諧的治療氛圍和治療環境,使患者心情舒暢,正確的對待疾病,積極配合治療。自覺執行醫囑,嚴格按護理要求的臥床,禁食、進食、檢查、用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正常的生理代謝,發揮自身的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有利于促進潰瘍的愈合。本次實驗研究結果證明:實驗組引起并發癥1例,住院時間為(13.84±4.45)d,護理滿意度14例:對照組引起并發癥2例,住院時間為(16.27±5.12)d,護理滿意度10例。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凸顯心理治療與臨床護理相結合治療效果。
2、專科情況的對癥護理
老人受傷后應及時盡可能的減輕老年患者的疼痛,因為劇烈的疼痛會使其難以入睡,休息不好而誘發心臟絞痛等病癥。在受傷的24h內局部要給予冷敷以降低痛覺神經的敏感程度而減輕腫痛;24h后局部熱敷減輕肌肉痙攣和關節骨骼的疼痛。受傷的肢體應固定,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根據病情使用抬高墊,以促進靜脈回流,減輕水腫。如有移動,動作要輕柔,對損傷部位重點托扶保護。維持循環功能,以減輕肢體水腫,并嚴密觀察肢端有無劇烈疼痛、麻木、皮膚溫度下降,蒼白或青紫等現象,有無肢端血液充盈時間延長,脈搏減弱或消失等動脈血液受阻現象。若有皮牽引,要每天檢查牽引裝置是否有效,包扎的松緊度是否適宜,每日測量兩側肢體的長度,避免過度牽引。對于石膏外固定要密切觀察有無血管神經的損傷。
3、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老年人骨折臥床后,活動量減少,機體抵抗力下降,極易發生并發癥,主要并發癥的護理措施如下:墜積性肺炎:由于老年人抵抗力差,胸廓肌力降低,痰液排出不暢,極易發生墜積性肺炎。在護理上要囑老年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雙上肢經常做擴胸運動定時翻身,叩背,保持病室空氣清新,定時通風,溫濕度適宜;同時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富含礦物質的飲食,以供給足夠的營養,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尿路感染:老年人尿道松弛,尤其女性老年患者,尿路短、尿道括約肌松弛尤為明顯,所以要保持會清潔,每天用溫水清洗會陰;囑患者多飲溫開水,老年人會因為突然臥床而不會在床上大小便,又或怕因排尿頻繁會勞煩到兒女或他人而不肯多飲水,這就更要護理人員不厭其煩的宣教,指導其飲水,增加排尿次數,對尿道起到沖洗的作用。預防褥瘡:a.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無渣屑。b.每隔1~2h翻身按摩骨隆突處,特別是肩胛、肘、髖、骶尾、足跟等;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尤其是夏天,用溫水擦浴1~2次/d,特別是骶尾部、會,排尿排便后應及時清洗,以避免汗液或尿導致皮膚抵抗力降低、循環差,以至于發生褥瘡。c.可以幫助患者使用小形氣圈墊在骨隆突處,使骨隆突處懸空;使用小棉墊,便于更換和清洗、晾曬;還可以使用滾動式氣墊床,機械循環按摩,促進受壓部位血液循環,預防褥瘡。預防深靜脈血栓:手術、制動、血液高凝狀態是發病的高危因素。因此給予抗凝、祛聚藥物,鼓勵患者經常做四肢的主動運動和早期的離床活動是主要的預防措施。深靜脈血栓如果脫落進入肺動脈可引起肺栓塞,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在深靜脈血栓的形成中,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所以預防尤為重要。主要的預防措施就是鼓勵患者做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在骨折固定允許的情況下及早主動進行踝關節的屈伸和足趾關節的活動;被動按摩,特別是小腿肌肉可稍用力,促進肌泵作用。也可被動遠端關節屈伸練習。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整個下肢小腿抬高,以促進下肢靜脈回流;為防止血液呈高凝狀態,遵醫囑給予低分子肝素鈣5000U1次/d,皮下注射,以加強抗凝治療。
本次醫學觀察選擇100例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間收治的老年喉癌患者為觀察對象,男性63例,女性37例,患者年齡在60歲至82歲之間,平均(73.5±13.2)歲。
1.2方法
1.2.1術前護理
第一,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術前心理狀態進行密切監測,一旦患者出現絕望、悲觀、恐懼等心理問題,則應采取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利用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化解患者對于喉癌所產生的誤解,從而強化治療的信心。第二,術前常規檢查。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遵醫囑接受肺功能、血糖、血壓、心電圖、胸片和血常規等常規檢查,若檢查結果存在異常,則應采取干預措施,待各項檢查結果恢復正常后,可擇期安排手術治療。
1.2.2術中護理
手術過程中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監測,及時發現體征異常現象,并告知醫生進行對癥處理,及時將咽喉部血性液體吸出,負壓吸引設備應保持通暢,避免發生窒息現象。
1.2.3術后護理
第一,健康指導。由于本次醫學研究所選老年喉癌患者文化程度較低,因而術后系統有效的健康指導對于其疾病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應囑患者適當加強體育鍛煉,少食多餐,注意飲食搭配,適當休息。術后開展頸肩部康復訓練,一旦發生異常需立即就診,且出院后定期接受復查,掌握簡單的自檢技術[1]。
第二,飲食護理。老年喉癌患者應早期開展術后胃腸道營養支持治療,使用鼻飼少量多餐食用流質食物,每次400ml左右,每次間隔約3h。術后食物應以蔬菜汁、水果汁、魚肉泥、雞湯等高纖維素、高熱量和高蛋白的食物為主[2]。第三,呼吸道護理。術后濕度和溫度的控制對于患者身體康復具有重要意義,通常情況下,老年喉癌患者術后病房濕度應在60%-70%之間,溫度應為20-22℃。對患者術后24h血氧飽和度、血壓、呼吸和心率等情況進行密切監測,以2L/min速度進行面罩吸氧,保證患者氧氣供給充足。強化氣道管理,及時吸痰,定時拍背翻身,保證呼吸系統通暢,降低并發癥發生率[3]。第四,早期活動。患者麻醉效果消失后,應保持平臥位,頭部抬高30°至45°。手術1d后適當進行床上運動,手術2d后在護士或家屬輔助下下床活動,囑患者在氣道濕化和液體充足的基礎上,自行咳痰、咳嗽,自然排出痰液,降低多次吸痰造成損傷或感染的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4]本次醫學研究使用SF-36生活質量測評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評估,主要項目為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活力、軀體疼痛、生理職能、生理功能和總體健康水平等八個項目,總分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則其生活質量越好。同時,統計分析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2結果
老年喉癌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為:精神健康(72.18±2.31)分、情感職能(71.20±2.34)分、社會功能(75.54±2.35)分、活力(76.71±2.51)分、軀體疼痛(72.86±2.12)分、生理職能(76.48±2.33)分、生理功能(69.42±3.22)分、總體健康(77.13±2.32)分。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0%,不同類型并發癥發生情況,如表1所示。
目前,中國哲學史課程在非哲學專業的本科教學形勢不容樂觀,雖然很多高等院校都開設有中國哲學史這門課程,但其教學成果遠遠沒有達到老師的期望值和學科建設本身應該達到的高度。中國哲學史課程教學所遇到的這種困窘與處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受到足夠重視。作為非哲學專業的本科院校,中國哲學史課程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且基本上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一些辦學資歷不是很深,同時又相對缺乏哲學社會科學傳統的高等院校,往往出現按照自己的師資力量及現有教師專業特點隨意調整教學計劃,任意安排哲學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哲學課程的開設而言也往往存在因人設課的情況。其他專業要么只開設西方哲學史,要么就直接把哲學等同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不包括儒道禪等中國的智慧[1]。這導致了人們將哲學看做為政治,有時甚至是時事政治。所以哲學在很多大學只是作為一個學科存在著,教師的教學是為了維持這個學科延續而不至于衰亡、絕種而為之,或者是為了保持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而存之罷了。
2.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中國大學的哲學專業設置過少,并非每個大學都設有哲學系,就是在僅有的幾個哲學系里,幾乎沒有多少學生將哲學作為自己的第一志愿,另外非哲學專業的學生也沒有人將哲學作為第二專業選修[1]。大多數學生基本上都認為,哲學史的學習不但抽象乏味,晦澀難懂,而且都是幾千年前古人的思想,難免與現實社會脫節。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的選課現實中不難發現,選修中國哲學史的學生大多集中于大一、大二學生,但總體上課的積極性不高,在課堂上看其他書籍,背外語的較多,很難展開教學互動,收效較微。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對中國哲學史學習興趣不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了無用,二是上課聽不懂,主要是為了修夠學校指定學分才不得已選之。
3.課程自身建設不足。由于課程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中國哲學史課程建設相應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哲學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師資隊伍是學科建設的基礎,師資是立教之基、興教之本、強教之源。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是推動課程教育改革發展、提高課程教育質量水平的關鍵。目前大部分高校的中國哲學課程的師資嚴重不足,在開設中國哲學課程的專業中,也是一個人同時上西方哲學、中國哲學等多門課程,或者直接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同時教授中國哲學史,這樣往往造成課程教學與課程建設之間的惡性循環。其次,相關配套課程開設不足。如果單是開設一門中國哲學史或單是一門西方哲學史課程,很難形成學生學習的哲學氛圍,也容易造成同學對哲學理解的片面性、局限性。在選修課時限制下,大多數專業開設的中國哲學史很難系統地讓同學窺其全貌,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只能有選擇性地講解,容易造成知識鏈條的脫節。
二、中國哲學教學現狀的原因剖析
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在非哲學專業高等院校,中國哲學史本科教學存在諸多不理想情況,其建設與發展受到多方掣肘。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國哲學史目前的困境呢?筆者認為至少存在以下幾個因素。
1.教學理念的世俗化。在傳統的眼里,哲學給人們的一般印象是時代的精華和民族的靈魂,從而受到“禮遇”。然而在這種崇尚的“禮遇”之后卻迎來了人們對哲學的“敬而遠之”,因為在市場經濟的價值原則沖擊下,哲學已經被人們在心靈上束之高閣了,此緣于這個大而無用的東西確實不能解決我們現實的冷暖與饑餓。這在近年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學校專業設置上看,絕大部分高校的新增專業及舊有專業的改革都朝著實用性、功利性、快速性方向發展,在此理念下催生出來的是專業越分越細、領域越分越小,越來越接近與與現代市場經濟對接的專業培訓,造成傳統的哲學無人問津,而有了諸如法哲學、經濟哲學、管理哲學等邊緣學科的熱門。從學生對專業的選擇上和用人單位看,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自己能學習目前的“熱門”專業,他們給自己預設的目標就是通過大學四年的集中培訓與學習,畢業就能“學以致用”,派上大用場,而用人單位也傾向于專業人才,看重專業對口,學法學的就到公、檢、法等部門就業,學管理的就到企業單位、管理部門就業,這使得哲學專業就無對口的就業單位,面臨著嚴峻的就業挑戰。
2.課程設置的程式化。教學理念可以通過課程設置來體現。當前中國高校哲學課程設置基本上是按照哲學一級學科下屬的八個二級學科及其三級學科開設的。在哲學專業,設有哲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邏輯學、倫理學、美學、科技哲學等。但這些課程,不論是概論、原理,還是通史、選讀,大多只能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大概的知識,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哲學自身。換句話說,哲學課程的設置最多就讓同學們記住了一些觀點、原理、流派,而沒有達到哲學成智成人之終極關懷功能。在非哲學專業開設的哲學課程,這種“形而上學式”的課程設置更為突出,往往把哲學課程簡單地等同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或西方哲學,且大多缺乏如原著選讀相關課程設置和哲學素質訓練。
3.教學內容的古老化。現在很多高校使用的中國哲學教材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編寫的,這些教材的編寫大多明顯地帶有時代的痕跡,難免和現在的時代內容和新的考古發現不符。中山大學哲學系馮達文老師在談到中國哲學史課程內容改革目標時就指出,近幾十年,特別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期間,中國哲學史研究受前蘇聯教條主義的研究方法影響甚深,許多研究著作與教材搬用近代西方哲學四大塊(自然觀、發展觀、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的模式解析中國哲學,以為這樣可以使中國哲學科學化,其結果是不僅沒有能夠把中國哲學發展的內在理路還原出來,而且使中國哲學更支離破碎,更不成體系了[2]。這種古老化的教材編寫模式,雖然在近年來有所改觀,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如一些教材只是過去教材內容改良,以為刪減了馬克思的觀點就還中國哲學本原。再如一些教材的編寫是“集體智慧”,即把整個中國哲學體系劃分為若干部分,然后分工撰寫,結果大多知識材料的集合和觀點的匯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體感和個性化。
4.教學形式的單一化。課堂講授是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重要環節。哲學課程的教學過程有其自身特點,它不可能像上計算機或法律課程那樣具體,也不可能像上外語課那樣淺顯,哲學的形而上性質決定了教學課程的抽象性、思辨性及對深度的要求。所以如何在自己的口頭講解和書面教材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給學生留出恰當的獨立思考空間,帶學生走進智慧殿堂本身就是一項非常具有挑戰性和藝術性的工作。當前的哲學教學由于制度、教材等的限制,教師很難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表達自己的思想,其授課方式也大多還是填鴨式教學,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不能有效地形成教學相長,這恰恰磨滅了哲學教學師生間討論、思辨的本質。
5.教學考核的死板化。教學考核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的考核,二是對學生的考核。對教師的考核而言,評價一個哲學教師教學的優秀與否主要就看學校發放的調查問卷和督學的一次聽課打分,姑且不去評論這種評估是否全面,就其合理性與規范性也存在很大問題。因為其調查問卷過于表面和簡單,所有學科的問卷內容整齊劃一,不能反映學科之間的不同性質和特點,更不能體現教師之間的不同風格。進而言之,學生在評價的時候,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往往注重感性的教學過程,特別是本科學生,很難以理性的思維去評價一門課程教學的好壞。至于督學的一次甚至兩次評課打分帶有的偶然性和形而上學性就毋庸置疑了。對學生的考核而言,大部分學校的對學生的中國哲學課程考核方式都是以閉卷或開卷形式進行,或以論文形式通過,相比較而言,閉卷考試是其間最無價值的一種形式,它不能有效評估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思考和研究問題的能力。這導致學生間高分低能現象的普遍存在,與哲學學習的本性完全相悖。
三、中國哲學教學改革的對策
基于目前在非哲學專業中的中國哲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現狀,筆者認為其教學改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扭轉教學理念。從思想上加強對中國哲學課程教學改革的認識是有效進行課程改革及建設的前提與保證,在這個意義上,扭轉世俗的哲學教學理念,是解決好哲學教學問題及尋找其出路的關鍵。我們只有突破庸俗的實用觀點和狹隘的市場經濟價值原則,才能自覺把中國哲學教學真正納入素質教育體系,才能真正發揮哲學在增強民族和文化的認同感、鍛造強烈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感、培養良好的個人品格和道德意識等方面的功能,這種成智成人的哲學素養應該成為現代大學基礎教育的一個基本內容,學校應該在其大學專業中學習的范圍,提高其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要在教育中讓不論是學生、學校還是社會都感到,在哲學學習中學到的為人之道,所訓練出來的研讀原著的能力、批判分析的能力、揭示觀點中公認的預設能力、建構關于自己觀點的具有說服力的論證能力以及論證中的文字表達能力,是普遍實用于其他學科和其他職業領域的[3]。
2.合理課程設置。作為非哲學專業開設的哲學課程,不宜設置太多必修課,但作為對哲學的一般理解的哲學概論或導論,應該規定學生必須修夠足夠學分,讓學生能夠了解哲學領域的重大問題,主要針對哲學史上產生的不同觀點、重要問題的歷史發展線索等,從而使學生對哲學所思考的問題及哲學的致思方式有基本的理解和掌握。哲學概論或導論是哲學思維的入門課程,之后學校應該以二級學科為范圍,開設一系列選修課菜單。作為選修的哲學課,可以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質,可以根據教師的專業優勢設不同的專題,可以定時聘請知名專家以講座形式進行教學和交流。這樣既把基礎的哲學素養訓練和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有利于入門后的學生及對哲學感興趣的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哲學問題。
3.更新教學內容。目前慣用的中國哲學史教材主要有丁禎彥的《中國哲學史教程》、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任繼愈的《中國哲學史》、蕭萐父的《中國哲學史》等,雖然這些教材的編寫水平均較高,但都是以時間為順序,以人物為主線,闡述每一個哲學家的思想,這種體例的優點是內容詳盡,便于講授,其缺點是詳略不分,支離破碎[4]。在內容的設置上,作為非哲學專業的學生,不宜對每個思想家具體觀點的學習和研究,要拋開以往的以時間為順序,以人物為基本線索的板式化、程式化的內容設置,而應該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如以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哲學思維(認知)方式,分析哲學家們對某一重要問題的討論與思考,以此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這樣學生就不是僵硬地去接受某種哲學體系框架,而是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創新。
“兩課。教學如何走出困境,真正發揮“兩課”的作用,使它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為,無疑是每個從事“兩課,教學的教師乃至高校黨委領導必須高度重視且認真對待的間題。本文試對哲學課教學改革進行一些思考。
作為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哲學是整個課程體系的理論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增強哲學教學的實效性對于整個理論教學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學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說是個認識和實踐的問題。就認識而言。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哲學教學的定位問題。哲學學科的性質是教學定位的內在根據。從哲學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以人類思維的最高形式來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古希臘一些哲人就把哲學定義為“智慧之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中國的先哲說,作為“愛智,的哲學就是“究天下之際,通古今之變”。因此哲學不同于一般的知識陳述,而是要啟發人的思維。對于一個民族而言,哲學思維代表民族發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沒有辯證思維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對于個人而言,哲學水平體現著人的素質,境界和思維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科學家,無不具有很高的哲學思維水平。愛因斯坦曾對人說:“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側不如說我是哲學家’。既然哲學是一種智慧,能夠塑造人的整體思維素質。因此哲學教育應當成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起著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從哲學的功能看。主要表現為教育和應用。以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是哲學教育功能最本質的特征。只有在正確的哲學理念指導下,人們才有可能從本質而不是現象上形成對自然、社會、人生等諸多復雜問題的正確認識,進而樹立起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理想,并內化為信念。當它最終凝聚成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時,哲學教育也就達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學的方法論指導實踐是哲學應用功能的顯著特征。真正的哲學既不是教條式的理論說教,也不提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而是一種教給人們如何面對現實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創新的方法。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結論,而只要栓臉疑團。如果我們的哲學教學能在這樣的層面上展開與學生的對話、交流,讓他們經受哲學思維的訓練,無疑既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又能增長其悟性和創新意識。
在哲學教學定位的問題上還有一個必須解決的重要的認識問題就是哲學與政治的關系。二者作為不同的學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質和功能。哲學在人的整體思維素質的訓練中,注重人的創新精神的培養,而創新正是拼證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體現。新世紀社會需要的首先是一種具有很強創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擁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大t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國家才有強大的競爭力,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有26次提到創新,教育部在《21世紀教育行動目標》中明確地把提高人的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作為教育行動目標。就此而言,哲學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哲學的目標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維護階級利益、階級關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顯然二者分屬于不同的層次。因此簡單地把哲學與政治、哲學課與政怡課等同起來,必然會影響哲學教學的效果,甚至在某種特殊的社會背景下會嚴重破壞哲學的聲譽。當然消除把哲學課與政課簡單等同起來的認識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認二者的有機聯系。事實上在哲學為政治理論思想形成和實施政治行為提供指導作用的同時,政治也會以自身的方式影響著哲學。
哲學的本質和功能表明,在哲學教學中我們需要讓學生掌握的,應該是作為智憊的哲學,而不是一些抽象的關于哲學的名詞和術語的堆砌;需要培養學生的,應該是哲學的思維能力,一種批判的、富有創造力的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作為政治的淦釋或教條化的說教。這就是對哲學教學的定位,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探索哲學教學的手段、方法和途徑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其次是哲學課教師對自身的地位與作為的正確認識。哲學課教師擔負著與其他教師同等重要甚至更艱巨的教育任務,理應得到社會的承認和重視。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事實上存在著對‘兩課’的不重視和‘兩課’教師地位不高的狀況。究其原因既有客觀的又有主觀的。從客觀上說,一是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使得人們更加關注直接的經濟效益,偏重實務應用而輕視作為“形而上。的哲學。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社會科學的經濟學,其地位與哲學形成的鮮明反差;二是傳統的哲學理論本身的問題,由于它與現實社會發展的某些不相適應,因而有時還不能為實踐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導:三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使它在一定程度、范圍上成為政治讓釋的工具。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哲學的聲譽,也必然影響到哲學教學的地位。從主觀上說,一是教學本身缺乏針對性,由于理論失去現實的支撐變成空洞乏力的說教。事實上只有不斷的追蹤社會發展的軌跡,才能使教學內容具有時代的氣息,具有生命力;二是教育者本身缺乏信心。外部環境的影響使越來越多的教師“轉軌。,選擇更有“前途。的職業以改變自己的地位。師資隊伍的不穩定對哲學教學無疑是雪上加霜。
筆者認為“地位’與“作為。是不可分割的聯系在一起的。提高“地位”關鍵在內因,在于教師主體性的覺醒,在于對自己所選擇事業的追求與執著。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哲學教師就無法擺脫‘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有所作為才能東得自己的地位。因而我們需要在兩塊陣地上充分發揮作用:一是教學陣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努力體現哲學的本質特征和功能,使它具有特色,特點,從而增強哲學課的吸引力;二是學術陣地,通過學術研究將成果引人教學之中,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最需要重視和最需要化功夫的。只要我們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充滿自信心,堅持改革與探索,堅持對現實社會諸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思考,通過自己的作為改變哲學教學的現狀,我們的努力首先會得到學生的承認,進而得到社會的承認,這時也就獲得了自己應有的地位。由此可見,對于哲學教師本身而言,·作為’是“地位’的前提條件,“地位’是“作為’的必然結果。當然,從外部環境看,‘兩課’教師同樣需要得到學術乃至全社會、學術界的支持和關心,這種關心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形式上,而應名實相符。
提高哲學課的有效性更是一個實踐問題。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如何使哲學教學植根于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與建設的現實之中,如何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反思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和人生,如何訓練學生的哲學思辨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一個重大實踐性課題,需要在哲學教學改革中深人探索。
首先是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和探索。一是注重哲學教材的改革和教師知識結構的更新。從現狀看,哲學教材相對滯后。改革開放2f?多年來,哲學界的研究成果是豐碩的,但這些成果主要是以專著和論文的形式存在,而將它們引人哲學教科書和哲學教學的程度和層次則非常有限,再加上教師個體之間的學術水準和教學能力差異,又有所不同。這些情況必然制約哲學教學。重視哲學教科書及教學內容的更新,重視教師知識結構調整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摘好哲學教學的重要基礎。二是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系。理論的魅力就在于它植根于實踐,來源于實踐。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縱觀哲學發展史,任何哲學理論的發展都得益于社會實踐的變革,哲學也同樣如此。因此我們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一些原理,而應該是方法;還要回到現實社會,用唯物辯證方法對現實社會問翅進行分析,用理性來思考和探究事件的本質,在批判中建立新的認識。這樣。理論就不會是抽象的教條,而具有實際的內容;對實際間翅的認識也不是就攀論事,而可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學中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可以采取專尼化亦即‘問理化翔的形式教學,這些間翅包括學生的思想實際和杜會主義建設中的現實間翅。這種教學可以改變傳統的按章。節、目服本宜科式的教學方法。克服教學中普遭存在的“脫節’現象。增強現實感和針對性。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內容是很多的:,如聯系經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城市職工分流下崗的間瓜以及社會貧富差距問胭等;聯系精神文明建設,妙及經濟倫理道裕、精神生產力可持續發展間翅等;聯系政治體韶改革,涉及一些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臉教訓,還有中國當前。突出的社會矛盾—法制不健全帶來的各種“設租’。‘尋租”現象,不受制約的權力導致腐敗,特權導致的兩極分化等:聯系哲學的發展,涉及如何對待中國傳統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思潮,如何進一步實現哲學本土化、中國化等。對上述學生感興趣的熱點間翅分析得透徹,且有理有據,必然會產生很大的教育作用。
三是合理安排教學的總學時。對哲學授課學時的安排。既要突出哲學理論的科學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又要體現其與現實結合的時代性。我們嘗試著用總學時的70%作為哲學墓本原理的理論教學,30%的學時用于專皿化教學。在進行理論教學時。既要避免與中學政治課教學的重復性,又要適應大學生以后多加研究生人學考試的搖要,對現行的教材進行恰當處理。在進行專瓜化教學時,注憊從歷史和現實的視角。讓學生認識在中國發展的歷史軌跡;讓學生將哲學智慧運用于生活的各個領域,以理性認識人生的目的和憊義,以理性確定自己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讓學生認識全球化的世界。中國改革與發雇的本質以及自身的地位與貴任等。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1)35-0282-02
哲學是智慧之學,探索的是人生在世的大問題。哲學作為對自然界,對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領域里面最普遍和最一般規律的最高概括,是以前哲學的超越,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是把科學與個人價值結合在一起,它既強調世界觀的科學性,重視客觀規律,又考慮到人的自身要求和發展,強調人的價值,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目的。所以學習哲學對現時代大學生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樹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哲學教育的現狀
現今我國高校的哲學教學是包含在基本原理課的教學內容中的。基本原理課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課程,從國家到高校都一直非常重視這門學科的發展和建設。從事哲學教學和研究的專家、學者、教師和致力于哲學研究和學習的學生,都從各個不同的視角和著重點探索著哲學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可行途徑。應該說,以往這些關于哲學教學改革和創新的研究對于我們認清哲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有幫助的,他們在哲學教學實踐中所作的種種嘗試也是有意義的,并且在某些方面和環節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哲學教學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
二、“教學理念”存在的問題及新教學理念的探索
國內關于哲學教學改革和創新研究的文獻、論文和專著很多。專家學者和教師學生都從自己的關注方向和考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原因分析和對策研究。
(一)目前教學理念方面存在的問題
1.把哲學等同于政治教育。現在大學普遍進行的哲學教育往往只等同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學,并沒有把中國傳統的哲學智慧和西方優秀的哲學思想包含進去,而是把哲學等同于政治,等同于意識形態的核心部分。這樣哲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培養學生來實現意識形態的再生產。由此導致的后果就是教師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循規蹈矩,被一些僵化的教條所束縛,不能激發活躍的思考和創新的活力。
2.把哲學教學當作一種知識的傳授。哲學是思想的力量,是一種理論的邏輯力量,是說服力量和批判力量,所以哲學教學決不應該只是一種知識傳授,僅僅為了讓學生掌握哲學的知識體系。知識化的傾向就違背了哲學的本性,容易形成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哲學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是使學生深刻地理解和自覺地認同哲學所表達的崇高價值理想,并將這種價值理想作為自己思想和行為的最高價值取向。
3.哲學教育理念的功利化。當自然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突破,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人們帶著急切的功利期望來衡量哲學教育可兌現的現實價值和實用性時,功利化的思想必然要導致哲學課的冷門和人們對哲學學習的疏遠,以及對哲學作為一種特殊人文學科的特性、功能和價值的錯誤認識。若使學生對哲學形成一種與哲學本性不相適應的期望,就會把他們引向一條逐漸遠離哲學精神的道路。更突出的問題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的目標被嚴重地市場化。“做人”的教育往往被忽視了,人們強調是知識的教育和專業化的教育,培養人的技能和謀生手段成為教育的主導思想,人的個體性和獨特性根本沒有弘揚和顯現的機會。
(二)對新的教學理念的探索
1.以真正哲學的方式從事哲學教育和教學。哲學與政治有關系,但是其本性卻是思想,所以決不能從庸俗的實用觀點和狹隘的政治觀點來對待哲學教學。哲學教學應當注重激發學生的理論興趣,拓寬學生的理論視野,撞擊學生的理論思維和提升學生的理論境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批判力,推進學生的主體意識、反思態度和創造精神。
2.復歸學生在哲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哲學課的主要功能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哲學。哲學教育實質是一種宏觀的思維方法教育,是一種啟迪智慧的自我教育,最終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樹立起自覺的哲學意識和哲學思維方式。正如哲學大師康德告訴我們“我并不教你們哲學,只是教你們哲學地思考”,這才是哲學教育的真諦。學生的個體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得到充分張揚,要復歸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育觀念的真正轉變必須來自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所產生的主動的思考和需求,來自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進行的積極思維和尋求解決同題的辦法時所采取的行動。所以,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個體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恢復其自身的超越本性,培養其問題意識[1]。
3.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教育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其核心必然是以哲學教育為主導的人文教育,因為人文教育能培養人格修養,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格調品味,明了人生的意義和目的。哲學始終貫穿和體現著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要使哲學教育最終成為每個人的自我教育,就要強調個體自立,個人自由和創造力,在根本上達到人的自我實現。
三、“教學內容”上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方法的新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1.教材方面的不足。在教材的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是只述不論,史論脫節,缺乏思想的交鋒和對時代的反思。既不能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訓練學生的抽象思維,更不能激發學生探求真理的熱情和對的熱愛與信仰[2]。
2.教學內容和授課方式的單一。哲學教學把教材當成“現成結論”和“標準答案”,把講課當成“講解條文”,不能突出哲學應有的深厚的歷史感、強烈的現實性和巨大的邏輯感,使哲學教學失去了它的豐富性、生動性和深刻性。授課方式無非是老師講、學生記。受考試和教材內容的限制,老師很少有獨特的思想表達,學生也沒有探索知識的主動性。內容基本上是對馬克思的基本觀點和理論的機械闡釋,對于西方的理論成果,涉及很少。其實,要想真正地理解馬克思,就應該回到馬克思,因為脫離了西方的歷史文化語境根本無法對馬克思進行客觀解讀,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馬克思。
3.考評方式。現在的理論課的考評主要是閉卷的書面考試,考試的范圍都在書本上。學生們可以平時不看書不思考,到考試前突擊背書,只要記性好就可以得到高分。考試僅僅是成為了判斷學生的記憶水平和復述能力的形式。而這樣的考評方式只能進一步使哲學成為教條。
(二)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探索
1.教學內容的重構。教材要以哲學為主線,同時包含中國和西方哲學史的內容,也要關注現代西方哲學。同時哲學教材要走向“世界化”,與時代問題緊密聯系,探索和回答科學技術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新挑戰和新問題。當今世界是一體化的世界,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如全球問題、發展問題等,都應該在教材中涉及到。因為前沿理論始終都是與人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都是學生關心和關注的話題。
2.建立起教師與學生的新型關系。教師與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討論式或啟發式教學,以哲學原著文本為基礎,結合現實問題,進行直接的思想對話。教師也可以適當地以專題講解的方式來豐富課堂內容,讓學生有機會了解當前哲學發展的前沿理論問題,包括對某些問題的論爭。當然,這要以教師淵博的知識背景為前提。其次,在教學手段上,教師可以應用適合的多媒體技術,不搞單純的教案式課件、板書式課件,使現代化教學手段成為幫助教師充分發揮教學能力的有力工具。哲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訓練人們對人生終極關切的思考,體驗人類智慧的深度,喚起學生對日常生活的反思和省察,最后恢復和建立健全的更加智慧的生活[3]。
3.靈活實效的教學考評方式。學習哲學主要學習的是思想,教學考評方式要注重激發學生的理論興趣,拓寬學生的理論視野,撞擊學生的理論思維和激發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為目的。所以我們要逐漸改變目前較為單一、刻板的考評方式,走向多樣化。考評的方式可以是學生的一次專題演講,問題辯論,或是調查報告和實證論文,把全面考察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反思批判精神和綜合素質,作為考核的中心目標[4]。
學者們對目前大學生哲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表述比較全面透徹,切中要害。在對策研究方面,大家從各自的關注點著眼,探索不同的改革創新路徑。但是問題就在于:怎樣才能把這些創新理念和改革方法具體地、切實可行地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去呢?武才娃在《探索哲學教育的新方法》一文中記述了教學新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具體運用的一個詳細案例,從文中不難看出這個教改的實現需要老師和學生付出更大的努力。這也是為什么進行理論探索的文章遠比有關具體改革實踐的論述多的原因。畢竟哲學教學改革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是個自上而下的體制問題。創新實踐本身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在短時期里徹底轉變,那么哲學教學理念的創新如何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環節中成功運用就成了今后哲學教育研究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姜立紅,李慶霞.哲學:人性化教育的生長點[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2).
2.語言變革對中國現代文學形式發展的深度影響
3.語言景觀研究的視角、理論與方法
4.認識語言的經濟學屬性 李宇明
5.《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的交際語言能力框架和外語教學理念
6.大數據時代語言生態研究
7.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新探
8.中國語言哲學的發展之路——語言哲學理論建構之一
9.語言的經濟學分析:一個綜述
10.GIS作為新一代地理學語言的特征
11.“一帶一路”建設的語言需求及服務對策
12.作為人力資本、公共產品和制度的語言:語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分析框架
13.關于我國語言戰略問題的幾點思考
14.語言符號觀的認知視角研究
15.服務于“一帶一路”的語言規劃構想
16.中國語言生活的時代特征
17.近10年來國外多語言信息組織與檢索研究進展與啟示
18.從認知心理學角度看語言輸出過程
19.語言競爭試說
20.語言服務的概念界定
21.語言類型學視野與語言對比研究
22.語言模因觀初探
23.語言模因的主體性與語境化
24.第二語言教育的教師自主性研究
25.中國語境下英語教師語言意識實證研究
26.社會文化理論與生態語言教學觀
27.領域語言規劃試論
28.大學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的語言學習策略問題
29.教師語言的語用分析
30.“語言特區”的性質與類型
31.語言也是“硬實力”
32.語言接觸對語言演變的影響
33.語言的維度與翻譯的限度及標準
34.語言接觸中語言演變的連續體模式
35.西方語言哲學批判——語言哲學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語言意識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及其與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國與周邊國家跨境語言的語言規劃研究
38.論元語言與外語教師的話語行為
39.第二語言習得中的語言遷移研究
40.語言規范試說
41.哈薩克斯坦的語言政策
42.內容要創造 語言要模仿——有效外語教學和學習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語言景觀研究進展及展望
44.中國“主體多樣”語言政策的發展
45.語言與思維關系再認識——沃爾夫《論語言、思維和現實》解讀
46.人·語言·存在——五問海德格爾語言觀
47.二語課程中的語言輸出與二語發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課程英語寫作的個案研究
48.中-英雙語者語言理解中非加工語言的自動激活
49.國外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研究的進展
50.外語教學中語言意識形成路徑研究
51.海德格爾此在時間性思想與語言研究
52.國際學術交流領域的語言規劃研究:問題與方法
53.口語教學與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語言觀及其對國家語言教育政策的影響
55.語言模因及其修辭效應
56.音樂和語言神經基礎的重合與分離——基于腦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較
57.關于外語教師語言屬性的思考
58.語言產業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語專業碩士畢業論文的語言錯誤分析研究
60.語言理解中的動作知覺:基于具身認知的視角
61.語言態度和語言使用的相關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語言調查為例
62.語言問題安全化與國家安全對策研究
63.文學研究中的語言問題及其思考
64.語言網絡:隱喻,還是利器?
65.商務語言研究的社會語言學視角與方法
66.體驗哲學和認知語言學為語言哲學之延續——二十九論語言的體認性
67.中國英語學習者公式化語言加工心理機制研究
68.漢語網絡語言研究的回顧、問題與展望
69.語言景觀的分析維度與理論構建
70.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思考與實踐
71.語言經濟學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72.語言語境與新聞理解——英語硬新聞語篇評價策略解讀
73.“一帶一路”與語言互通
74.有關語言經濟的七個問題
75.語言能力的多樣性和語言教育的多樣化
76.語勢、家庭學習模式與語言傳承——從語言自然接觸說起
77.語言資源和語言問題視角下的語言服務研究
78.國際化和英語化——語言政策是一種選擇
79.法律語言學、法律語言——兼談法律英語的特點
80.現代語言教學的十大原則
81.指向語言教師專業發展的課堂觀察——美國“語言教師效能反饋工具”述評
82.語言規劃的國際化趨勢:一個語言傳播與競爭的新領域
83.索緒爾語言學的語言本體論預設——語言主觀意義論題的提出
84.第二語言習得中的程式語研究
85.二語習得研究與語言類型學
86.漢外語言接觸研究近百年:回顧與展望
87.從文化生態視角解讀語言衰亡
88.學前語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視兒童學業語言的發展
89.“語言體驗”的教育學理論研究
90.語言經濟學視角下商務英語的生態位思考
91.《馬氏文通》前西人的漢語量詞研究——以《語言自邇集》為核心
92.從語言處理的復雜性與高效性看聯結主義
93.認知能力和語言水平在隱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與語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隱喻句為例
94.語言學習中的元認知研究述評
95.情緒與語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語言資源與語言經濟研究
97.網絡用語與語言規范
98.口譯過程的兩階段解讀——以一般語言理解和產出為參照
99.學術會議英語演講語篇多模式語言符號意義構建
100.情感因素與第二語言習得
101.中國法律語言規范化研究
102.論國家語言認同與民族語言認同
103.語言競爭與語言和諧
104.語言和音樂:語言認知研究的新視角
105.論語言態度的三種表現
106.語言的定義
107.網絡語言是一種社會方言
108.基于動態系統理論的二語習得模式研究——環境、學習者與語言的互動
109.雙語者語言轉換中非目標語言的加工機制
110.關于《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語言服務問題的觀察與思考
111.從語言與思維的關系看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幾個問題
112.英語口語能力描述語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級劃分——制定語言能力等級量表實證研究
113.遮蔽與澄明:語言經濟學的幾個基本問題
114.網絡語言的語言價值和語言學價值
115.論“任意性原則”對語言系統的多維度詮釋——索緒爾語言本體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如何對待藝術學理論研究?
2011年6月中旬,由南京藝術學院主辦的“第一屆全國藝術學青年學者論壇”在藝術學界引起關注,同時國內重要文藝報刊均作了專題報道和評論。其中,特別引起議論的焦點話題是,關于藝術學升格為門類學科之后,如何看待藝術學理論作為一級學科的定位,以及學科所涉及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的問題。為此,我在論壇閉幕式上有過發言,主要是從藝術學理論學科發展方向的宏觀角度來談。現整理成文談幾點認識,以求教于藝術學界的同仁。
眾所周知,藝術學理論學科的定位,首要問題是涉及對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探討。對此問題的確認,最為直接的觸動莫過于是針對培養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生的論文選題,以及培養方向的爭論。這一話題我在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成立伊始,招收研究生工作以來就一直提起。我想,這也是我們與其他高校或研究院所共處于承擔教學工作和研究工作所無法回避而必須正視的問題。換言之,作為一個學科,藝術學理論研究不能沒有自己明確的研究對象與相應的研究方法,也不能沒有自己的教學內容,更不能沒有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產出。一句話,不能沒有自身的教學常態和教學成果。否則,這個學科便難以持久維系,更無法前進。而藝術學理論學科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又最終都體現在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論文選題上,即研究什么和怎樣研究。所以,我所思考、所談論的,可以說是從一個教學的具體環節,即從高校或研究院所研究生培養的終端,來反思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的諸多問題。
現在的藝術學理論學科,前身是作為文學門類學科中一級學科,即藝術學下面的二級學科的藝術學。升格為門類學科之后,藝術學理論成為一級學科,其下的二級學科分類,目前藝術學界比較認可的是:1.藝術理論,2.藝術史,3.藝術批評,4.藝術管理。當然,還可以細分下去,但大致可以涵蓋在這四個大類學科之中。這四個大類二級學科雖然都很重要,但從學科建設來看,它們之間還是應當有主次之分。比如說,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理論研究之分。像藝術理論、藝術史,就是比較典型的基礎理論研究,而藝術批評與藝術管理就屬于應用理論研究。這在其他學科序列中也同樣存在,如經濟學中就有理論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等。話說回來,一門學科的基礎理論總是該學科賴以成立的根本所在,也是其應用理論研究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大多是以藝術理論、藝術史這樣的基礎理論作為專業方向或者說是培養方向,這是很好理解的。而無論是藝術理論、藝術史、藝術批評抑或藝術管理,都離不開“藝術”二字,也就是說,無論是哪一個二級學科、哪一個專業方向,藝術學理論都必須冠以藝術作為研究對象,都必須立足于藝術,以藝術為研究領域的問題作為出發點與歸宿點,這是沒有疑問的。
然而,現在的問題在于,就研究對象而言,藝術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有藝術一般與門類之分;就研究路徑而言,有從一般原理出發研究具體現象與從具體現象研究中抽繹出一般原理之分,用通俗的話說,即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之分;就研究角度而言,有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之分;就研究指向而言,又有舉一反三與舉三證一之分。那么,藝術學理論學科應該研究什么樣的“藝術”問題呢?又應該以怎樣的路徑、角度和指向研究藝術學理論問題呢?說的具體些,就是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可以有哪些論文的選題?又應當如何去做論文?這是我著重討論的內容。
一、藝術與藝術門類的關系
在談論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對象的問題時,有必要先明確藝術與藝術門類的關系。一般說來,“藝術”是廣義的稱謂,即對各藝術門類給予的抽象總稱。目前,我國關于藝術學的學科設置,就是以這個總稱來命名的。而在各種藝術中,通常習慣將綜合兩種或是兩種以上的藝術說成是綜合藝術,這種方式占有很大的比例。借助綜合藝術的概念來說,藝術與藝術門類的關系,其實是有區別,又有聯系的。
關于藝術的概念,通常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概念,我想對這個概念不需要費太多的口舌。但從歷史上看,我們中國人的藝術概念大多是廣義的,不必說中古以前“藝”與“術”的所指①,就從晚清劉熙載的《藝概》與近代黃賓虹、鄧實主編的《美術叢書》②來看,我們的“藝術”概念也還是所有的藝術門類的總和。而西方人則把造型藝術視為狹義藝術,把包括音樂、戲劇和舞蹈之類的表演藝術,還有詩歌乃至文學視為廣義藝術。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問題,相對于作為門類藝術總和的廣義藝術概念而言,既然造型藝術是狹義藝術,那么,表演藝術又何嘗不是另一類“狹義藝術”呢?在這個意義上,甚至詩歌、文學也可以說是一種“狹義藝術”。所以,我們在談論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時,區分藝術的廣義與狹義并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它們指向的都可以說是各種不同的藝術門類。
這樣解說“藝術”與“藝術門類”這兩個范疇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對于藝術學理論研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有必要再多說幾句。關于“藝術”的范疇概念,其實是針對所有藝術門類的抽象。用哲學的術語來講,“藝術”實際上是指“藝術一般”,是對不同藝術門類所具有的共同性質的指認。這里又有一個概念的細分,是說作為“藝術一般”的“藝術”,是有別于作為所有藝術門類總和的“廣義藝術”。這話怎么說呢?我們認為“藝術一般”是從哲學高度對藝術門類的整體觀照,而“廣義藝術”則是對各種藝術門類的歷史羅列。相對的說,藝術門類是“藝術特殊”,是藝術一般現實存在的具體形式。藝術學理論研究中的“藝術”與“藝術門類”(包括美術、音樂、戲劇、戲曲、舞蹈、設計、影視等)之間的關系,如同文學學(又有稱“文藝學”)研究中的“文學”與“詩、詞、歌、賦、散文、小說”等一樣,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
為什么要談論這個問題?因為不管如何爭論,有一點是藝術學界的共識,即藝術學理論研究主要偏重思辨③,是對藝術活動一般規律的研究。所以,人們自然會認為,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最好是“藝術”(即藝術一般),至少是廣義藝術(即對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考察)。這種看法并沒有錯,但不能絕對化、單一化,甚至唯一化。我們的研究生在做開題報告時,常常因為選擇了美術、書法或音樂作為研究對象而受到質疑,說這不是藝術學理論研究,更像是藝術門類的選題。這樣的質疑實際上就是將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絕對化、單一化了,是對藝術與藝術門類之間的一般與特殊的辯證關系缺少認識的結果。哲學的基本常識告訴我們,一般存在于特殊之中,而特殊是一般的具體反映。沒有特殊便沒有一般,反之亦然。一般與特殊是相對而言的,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相對于文學,詩成了特殊;相對于風雅頌、離騷、漢樂府、建安古風、唐宋格律詩、近現代白話新詩,詩又成了一般。同樣,在人文學科――藝術學――造型藝術學,再細化到繪畫,乃至國畫……,但凡在縱向范疇鏈中,每一個層級對上都是特殊,對下都是一般。因此,藝術學理論研究不應該僅僅是以藝術或廣義藝術作為對象,而是應該把所有的藝術門類都當作是藝術學理論研究的基礎對象。我在這里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藝術學理論研究并不是越抽象、越寬泛就越好,也不是一定要跨越多少藝術門類,這是因為,如果選取具有典型闡釋意義的某一個藝術門類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也同樣可以討論具有一般意義的藝術規律問題,那么這并不妨礙它成為藝術學理論研究的好選題。
如上所述,一般總是存在于特殊之中。誠如,藝術學之父、19世紀末德國學者康拉德?費德勒的研究是從繪畫入手的,20世紀中期最重要的藝術學學者、法國人保羅?梵樂希則側重于詩學研究。舉證費德勒、梵樂希的研究,絕不意味著我們要照搬照抄西方人的那一套來建立中國藝術學;我們當然要結合中國藝術的特征、考慮中國具體的國情來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學理論研究。我想說的是,借鑒西方藝術學研究,我們會很清楚地看到,一個美術學或者音樂學的研究論文選題,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個案研究,只要它能夠指向一般,并對藝術門類有上升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的,甚至對其他藝術門類活動也有啟示或參證的功能,它便具有了一般的意義,便可以視作為藝術學理論研究的具體形態,視之為藝術學理論研究的課題。因此,有一些藝術學理論研究選題與藝術門類研究選題相吻合是很自然的事情,關鍵是看其著眼點與結論是否指向一般。既然藝術學理論研究可以用藝術門類的素材為研究對象,那么,這樣的研究論文與藝術門類研究論文又區別何在呢?
我們認為,藝術門類研究與藝術學理論研究之間雖然存在著復雜的交叉關系,但其中的區別是可以界定的。總體而言,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對象可以是藝術一般,也可以是藝術特殊,但其研究指向必須是對一般規律的揭示。正像文學學(文藝學)領域可以有抽象的、跨門類文學的文學一般規律的研究論文,也可以有借助于文學門類研究而抽繹出文學一般規律的論文一樣,藝術學理論論文無論是以藝術一般還是以藝術門類為對象,其最終都應當指向藝術一般規律的研究,否則,它便不具有理論的普遍意義及其應有的指導價值,便不能被視為藝術學理論論文。而藝術門類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特殊,其研究指向可以是特殊,也可以是一般。一般規律可以包含特殊規律,但特殊規律的揭示卻并不一定都上升到了一般,也就是說,藝術門類的研究論文中有許多命題并不需要上升到一般,或者研究者僅僅停留于具體論事的層面而沒有上升到一般,這樣的研究論文當然只能被列入藝術門類研究的范圍之中。如果藝術門類的研究命題能夠通過具體的藝術現象考察抽繹出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規律,即從特殊上升到一般,那么,這樣的研究論文既可以看做是藝術門類研究,也可以視為是藝術學理論研究,學科的發展允許一定的交叉。
二、藝術學理論研究的路徑與指向
在學界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對任何一種理論研究、一種學問乃至一門學科,都認為應該是有特定的指向、依據特定的視角研究現象世界的特定方面,從中發現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抽象提升而形成概念、范疇及其邏輯體系。當我們運用這些已知的規律或范疇去探究未知世界時,它們便成了方法。由此可知,理論研究乃至一門學科的研究方向的確立,其規律、范疇與方法是對同一“智識”的不同認知或不同表述;另一方面所謂研究、學問、學科可以由兩種不同的路徑來完成,一是自上而下,一是自下而上。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也是如此。很顯然,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以及學位論文的選題也不例外。
如上所述,藝術學理論研究應該從高度抽象的藝術理論(即藝術學原理)出發,運用藝術學所特有的范疇與方法研究具體的藝術現象,解決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具體問題,這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徑。我相信,藝術學理論也應該像文學學或文藝學那樣,有跨越各種藝術門類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藝術學理論的研究論文,也熱切希望我們的研究生能夠做出這樣的理論文章。然而,常識告訴我們,藝術的一般規律正是從藝術門類的特殊規律中抽繹出來的。沒有一種藝術的一般規律,可以脫離各種藝術門類而存在,因此從藝術門類研究中抽繹出的藝術學理論一般規律,這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徑。從學理上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這兩種研究路徑是相輔相成的,相互間也是不可偏廢的。但是,鑒于藝術學理論學科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們的研究生實際的知識積累與研究能力,我們又不能不對這兩種路徑作務實的考量。
首先,我們應當認清藝術學理論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它與文學學或文藝學的研究對象有顯著的不同。
文學學或文藝學屬下的各文學門類(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雖然同樣存在著形式的差異性和規律的特殊性,但它們都是以語言文字作為自己的物質載體和表現手段,應當說,文學學或文藝學研究者作跨門類的、抽象的研究相對方便一些。而藝術學理論研究對象則大不同,不僅美術、設計等造型藝術門類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音樂、舞蹈、影視等表演藝術門類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直至造型藝術門類與表演藝術門類之間更是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對于研究者幾乎可以說是隔行如隔山。這給藝術學理論研究進行跨門類的、抽象的研究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我想,西方的一些藝術學理論學者常常將自己的研究設定在某一領域也是依據其差異而定的,比如有選擇造型藝術門類范圍,或者說設定在相鄰近的幾種藝術門類的范圍。也許就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專家們跨門類跨得太大,難免要說外行話,鬧出大笑話。換言之,藝術學理論自上而下的研究選題,不僅需要有抽象思辨能力和對藝術學原理的把握,還需要具備既廣闊又深厚的藝術門類研究的積累,二者缺一不可。依此推論,沒有對各種藝術門類既深且博的研究,絕無可能做好高度抽象的藝術學理論研究。從現實狀況看,我們的大部分研究生,不僅碩士生很難有這樣的知識積累,博士生也很少有能這樣精通兩門或者更多藝術門類專業知識的儲備。即便是我們的教師,在這方面的積累又能做到什么樣程度呢?
再者來看看藝術學理論這一學科的研究現狀,尤其是它在我國的發展,也同樣制約著我們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徑。
在西方,現代意義的藝術學理論研究雖說是建立于19世紀末,但始終是被當作處于變幻流動的學術研究,沒有真正進入到高等教育的常態化教學體系。所以,它可以不斷出現新視角、新指向,產生新觀點、新方法,卻難以像文學學或文藝學等其他學科那樣形成精密完備的、具有經典意義與權威性的理論體系。西方藝術學早在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傳入我國,但真正全面產生影響,以至在我國學界獲得認同卻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的事。而且,在我國又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藝術學學科設立在前,理論研究反而滯后。就是說,我們已經培養出一批又一批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也有一些學者在努力撰寫這方面的理論著作,但由于學界至今對藝術學理論的基本理念、基本構架、基本范疇還沒有形成較為明確的共識,甚至還在為“什么是藝術學”爭論不休,還在為藝術學學科究竟是不是一個“偽命題”存有疑慮,因而學界始終沒有能拿出一部普遍認可的藝術學理論教材。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求研究生作自上而下的研究呢?因此,我認為,現階段的自下而上的藝術學理論研究,絕不僅僅是由于個人能力或整體研究的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權宜之計,可以說,這主要是一種務實的、有利于學科建設的長久之計。
當然,我們不能要求藝術學理論研究者精通每一門藝術,但同時我們也無法相信,一個甚至連某一個藝術門類都不精通的人會成為真正的藝術學理論家。這種說法可能會引起爭議,但在這里,我只是就共性而言,就事論事。事實上,倘若研究者不能根植于藝術門類的研究,甚至連研究對象的學術發展狀況、學術前沿都不了解,又如何去深入研究,揭示出規律性的問題呢?同樣,對各藝術門類都只知道一點皮毛,不深入了解研究對象,就急于提升上去,描述一般性規律,猶如沙灘上造房,沒有不失敗的。我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包括我們教師在內,如果能夠扎扎實實地以各種門類藝術的理論研究為基礎,從中抽繹出跨越各種藝術門類之上的藝術學理論,逐步形成高度抽象、較為完備的藝術學理論體系,這無疑是對藝術學學科建設極有價值的貢獻;也只有學科建設發展到這一階段,才能有真正屬于這個學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徑。
三、藝術學理論與美學的區分
說到這里,有必要談一談藝術學與美學的關系。因為,藝術學理論偏重思辨、指向一般的特征,從表面上看與同樣以藝術為研究對象的美學(這里主要是指18世紀末以來又被稱為“藝術哲學”的美學概念)很近似,所以人們常常將二者混淆起來。現在有不少采取自上而下研究路徑的藝術學研究論文,實際上是不自覺地從美學立場出發的。我在這里不能不加以辨析。
大家知道,藝術學創立之初,是因為其時對藝術做理論研究的任務主要由美學(藝術哲學)承擔。然而,美學作為哲學的一個分支,它來自于對人的感性認識的研究。藝術之美包括形的美、音的美、色彩之美,乃至風格之美,固然也是美學的研究對象,與藝術學理論在研究對象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但由學科性質所決定,美學對藝術現象的哲學思考是指向人類的一般認識規律的,與藝術學理論對藝術現象的研究指向藝術創造的一般規律大相徑庭。由此,也決定了二者的著眼點、思維方法的不同。換句話說,美學(藝術哲學)是從美學本身的觀念原則出發評判藝術,它對藝術品的研究方法、所獲結論,與其把包括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在內的一切美作為對象,并沒有根本的不同;美學的任務,是要揭示人類感性認識的基本規律,揭示作為人類認識“初級階段”或“低級形式”的審美活動,有怎樣的獨立價值、特殊意義,以及如何發展與完善人類的感性認識。這種以藝術作為典型性對象自上而下的美學研究,對于以往偏重理性認識進行研究的哲學,當然是極為重要的補充,但對于藝術領域涉及的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活動來說,卻顯得有點不著邊際,難免有隔靴搔癢之弊。美學家可以不精通藝術門類,藝術家也可以不懂美學(藝術哲學)。正因為如此,藝術學應運而生便有了自己的存在空間。
進言之,與美學(藝術哲學)不同,藝術學理論的研究不論是自下而上,還是自上而下,其指向必須是包括藝術起源、藝術本質、藝術創造、藝術作品、藝術發展規律等等在內的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活動。換言之,藝術學理論不僅以藝術作為研究對象與出發點,更把藝術作為自己研究的終極指向。費德勒曾經嚴辭批評美學對藝術的研究只是抓住了藝術表層的、部分的附加屬性,而無法深入研究藝術活動內層的本質,這樣的研究對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活動是有害的。因此,他在創建現代形式的藝術學的同時,努力與美學劃清界限、分道揚鑣。用日本學者黑田鵬信的話說:“美學,把美做對象,是最穩妥的事。倘使把藝術當作對象,還是藝術學來得妥當。”④由此可見,美學(藝術哲學)理論體系再高深、再抽象、再完備,也不是今天的藝術學理論應該直接拿來作為自上而下研究的邏輯起點的。如果我們仍以美學(藝術哲學)的立場來討論藝術學,那只能是走回老路,扼殺藝術學。
了解這段歷史,認清藝術學與美學(藝術哲學)關系的目的性,是要提醒我們的研究生不要把藝術學理論的研究論文寫成純粹的美學文章。藝術學理論研究偏重思辨、指向一般,唯有深刻的理論抽象與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揭示,藝術學理論才有可能對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活動產生啟發、引領的作用;但它的抽象上升是有特定的范圍的,也就是說,藝術學理論研究只能抽象上升到藝術一般,而不需要像美學(藝術哲學)那樣指向認識一般。由此,我想概括出以下幾點藝術學理論研究應有的特征:
1.藝術學理論論文應立足于藝術本身并且以藝術活動為終極指向,而不是泛泛地立足于哲學,并且以哲學認識為終極指向;研究對象不是以藝術為典型的感性認識,而是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活動本身。
2.藝術學理論論文選題應側重研究藝術創造者與藝術活動之間的關系,研究藝術創造者如何從事藝術創造,其基本問題是藝術創造者與藝術對象之間、與藝術創造之間的關系。
3.藝術學理論論文主要是考察具體的藝術活動,從各種門類藝術的理論研究中總結抽繹而來,所要揭示的應是藝術活動內在規律,或者藝術創造者觀照現實、從事藝術創造的一般規律,而不是從一般美學原則演繹而來,以主觀性原則對藝術現象作一般的價值判斷。
4.藝術學理論研究中的藝術主體可以是藝術接受者,但更主要指向藝術家,藝術創造可以涉及藝術審美,但主要指向藝術品的創造、傳播過程。
5.藝術學理論論文的研究結論,不應是給藝術家一些何為美與不美或者如何判別美與不美的抽象原則,而是必須對藝術家及其創作行為具有直接的引領作用。可以說,是藝術家迫切需要的,對藝術活動有指導、引領意義的研究命題,就是藝術學理論論文的好選題。
如此說來,對于藝術學理論研究并不意味著我們絕對排斥借鑒美學的一些理論來研究藝術學。為什么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各種學科的觀點或方法來研究藝術現象,卻獨獨不能借鑒美學的觀點或方法呢?當然不是。藝術學研究可以從政治學、歷史學、文化學、社會學等各種學科獲取營養和方法,當然也可以從美學中獲取營養和方法。我們反對的是,不知道藝術學與美學的分工,直接以美學原理來研究藝術,甚至以美學取代藝術學,以為這就是藝術學理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徑,結果一腳踩空,得出一些大而無當的結論。
四、藝術學理論研究視角的廣度與深度
以上是從藝術學理論學科中的一般藝術理論研究與藝術門類研究的關系,從藝術學理論研究與美學(藝術哲學)研究的關系,談論了我對藝術學理論研究論文選題的總體看法。接下來,我想談一談藝術學理論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及其相互關系的問題,這也是與我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密切相關的問題。
與其他學科一樣,藝術學理論研究大致有兩種視角,一是廣度;一是深度。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廣度與深度各自都可以有多方面、多層次的理解。所謂廣度,是衡量涉獵藝術門類或多或寡、運用方法或綜合或單一、研究結論或普適或專門的維度。所謂深度,則是衡量我們的研究無論抽象提升,還是深入挖掘,所能達到的透徹程度的一個維度。相對而言,廣度是一種橫向的研究視角,而深度則是一種縱向的研究視角。這兩種視角既有區別,也有聯系。例如,我們可以借鑒、運用多種其他學科的范疇或方法來考察某一藝術現象。從跨學科的開闊視野或方法的綜合運用來看,這樣的研究是有廣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們全面認識、深入理解這一藝術現象,那么,這種研究的廣度也同時具有深度的體現。但如果對所運用的各種范疇或方法缺少深刻的理解,對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缺少深層次把握,這樣的研究必然是雜蕪零碎的,既沒有深度,也不見廣度。同樣,我們可以用一種范疇或方法來考察多種藝術門類,從涉獵的范圍來看,這樣的研究是有廣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們從多種藝術現象中認識藝術一般規律,它又體現出另一種深度。但如果不精通所涉獵的多種藝術門類,對它們的共同藝術規律缺少把握與抽繹能力,這樣的研究又只能是生搬硬套的,同樣是既沒有深度、也沒有廣度。此外,從揭示某一藝術現象所隱含的藝術規律中作舉一反三的研究,也可視為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同樣,從綜合考察多種藝術現象所共有的藝術規律中作舉三證一的研究,也是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但如果舉一而不能反三,其深度必然大打折扣;舉三而無法證一,其廣度也會受到質疑。由此可見,藝術學理論的研究廣度與深度,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
在這里,我想側重談談藝術的內部研究與外部研究的關系。從目前本學科研究狀況看,藝術學理論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基于“藝術自律”的認識,將藝術視為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藝術家特有的精神活動,側重于藝術形式、藝術活動自身規律的內部研究;這樣的研究被稱為藝術形式分析。一是基于藝術是人類精神活動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的認識,認為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始終處于人類社會政治、經濟、學術、宗教、風俗乃至技術的全面包圍與直接影響之中,努力揭示社會文化與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的必然聯系;這樣的外部研究被稱為藝術文化學。據此來說,無論藝術形式分析(內部研究)還是藝術文化學(外部研究),這兩類論文選題也都屬于藝術學理論研究的范疇,都是我們需要和歡迎的。至于藝術形式分析大多表現為對深度的追求,藝術文化學大多體現出研究的廣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絕不能因此而錯誤認為,藝術形式分析方面的論文只應追求深度而無須考慮廣度,或者藝術文化學方面的論文只需追求廣度而可以不考慮深度,那樣做,我們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或廣度。
如前所述,在藝術學理論研究中,深度與廣度是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作為關于藝術的內部研究,藝術形式分析既可以側重研究藝術一般,也可以重點考察藝術特殊;既可以從藝術一般出發而指向藝術特殊,也可以從藝術特殊出發而指向藝術一般。可見,它的廣度,可以表現為對多種門類藝術中存在的共性形式因素的綜合考察與比較研究,也可以是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對某一藝術門類的某種形式的考察,甚至還可以表現為某一藝術門類某種形式的研究結論具有較為廣闊的藝術學意義。假設這樣的研究只限定在某一門類藝術的某種形式,只會運用某一種方法作就事論事的研究,獲得的結論也僅僅局限于此而不具有藝術一般的意義,那么,它既沒有廣度,也不可能有藝術學理論意義上的深度。如果說它有價值,充其量也只是藝術門類研究的價值。反過來看,假設藝術形式分析雖然橫跨幾種藝術門類,但考察的形式因素并不真正具有跨藝術門類的共性;運用的研究方法雖然種類繁多,但研究者并沒有理解這些方法各自的功能、適用范圍以及它們之間的互補性;獲得的結論雖然抽象、具有一般意義,但超出藝術之外而指向其他學科,那么,雖然表面上看它有廣度,但不可能有藝術學理論意義上的深度,因而這種廣度也是虛假的。
作為關于藝術的外部研究,藝術文化學同樣必須是廣度與深度的統一。其深度的體現,主要是研究者能夠深刻把握與透徹闡發社會文化(包括政治、經濟、學術、宗教、習俗乃至技術)對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的影響作用。實際上,在社會文化諸因素和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之間,存在著各種層面的聯系與種種發生作用的中介環節。假設這類研究不能揭示出其間真正的聯系,做實中介環節,也就是說,如果藝術文化學研究缺少深度,便會造成兩張皮的現象,其廣度只能是虛假的。假設這類研究雖然揭示出社會文化諸因素和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的聯系與種種中介環節,但只停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到藝術形式內部考察社會文化因素如何影響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或者所得的結論不是指向藝術,而是指向社會文化,那么,它既不見深度,也不具有藝術學理論意義的廣度。
進言之,藝術形式分析如果真正做到了研究深度與廣度的統一,常常會類似于藝術文化學研究。同樣,如果藝術文化學研究真正能夠深入,又常常與藝術形式分析有相似之處。換言之,藝術形式分析與藝術文化學這兩種研究僅僅是各有側重,而不應該絕對的對立起來。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認為,藝術形式分析如果能夠有效地引入藝術文化學的一些觀點與方法,便獲得了研究的廣度;藝術文化學如果能夠有效地進入藝術形式分析的層面,便獲得了研究的深度――這兩種情況都是我們樂于見到的。
五、關于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生論文選題的基本意見
綜上所述,在對藝術學理論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的思考基礎上,我想再來談談對本學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基本意見,這是本文探討問題的具體落實,也是我們藝術學理論學科建設的根本所在。
首先,我認為,藝術學理論學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既可以選擇藝術一般為對象,也可以從藝術門類中找選題,關鍵是看如何去研究;只要研究生所作的研究不是陷入藝術門類無法上升,而是從藝術問題、藝術史料、藝術現象中揭示出隱含的帶有普遍意義的規律,用以指導藝術活動、促進藝術發展,無論所選擇的研究命題和對象在哪一層級上的,都應視為藝術學理論研究范疇,我們教師都應予以鼓勵。
其次,在現階段,應當肯定碩士生和博士生沿循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徑。也正因為如此,南京藝術學院藝術學研究所在總結以往研究生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提出,每一位碩士生、博士生應該努力熟知兩個以上的藝術門類研究,同時努力至少具有一種藝術門類的實踐經驗。如果該研究生缺少這些必備的研究條件,必須補修相應的課程。只有精通某種藝術門類,以此為根基,才能通過相鄰藝術門類的比較研究逐步做到觸類旁通,跳出門類的的局限,揭示出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發展中的規律性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打通”。當然,這絕不是僅僅讀“藝術概論”所能獲得的浮于表面的“打通”,而是深入研究之后的真正的打通。
鑒于藝術與藝術門類的辯證關系,我們可以要求基礎好、已具備兩門以上藝術知識的研究生做跨藝術門類的藝術學學位論文,但必須防止淪為大而空。同時,對于愿意立足于自己熟悉的藝術門類之中,自下而上、以點帶面,抽繹出有價值的一般規律,實事求是,將藝術學學位論深做實,也應該給予支持。這就是說,在研究對象問題上,我希望我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打消顧慮,消除誤解,所有廣義藝術與狹義藝術、藝術一般與藝術特殊,都可以進入我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的視野。而判斷其是不是藝術學理論論文選題的關鍵,是看它們的思維指向與方法運用的是不是在力圖揭示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活動規律。當然,我的這一說法和提倡也多為個人意見,是根據現實狀況而提出的,期待大家的討論。
最后,我想補充談一下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之下的各類二級學科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我們碩士生和博士生所選擇的不同研究方向之間的關系。它對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也有直接的影響。
我們知道,在藝術學理論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中,藝術理論側重研究藝術本質、藝術起源、藝術分類、藝術活動(包括藝術創作和藝術形式)的基本范疇或基本規律等等。藝術史側重研究作為歷史現象的藝術家及其藝術活動發生、發展、演變的規律,可以包括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現代的,又可切塊為藝術通史、藝術斷代史、藝術思想史、藝術風格史、藝術類型史、藝術接受史、藝術傳播史、地域藝術史、民間藝術史、藝術考古等等。這是兩門最主要的藝術學基礎理論學科,也是目前藝術學理論學科研究生主要選擇的研究方向。作為應用理論研究,藝術批評、藝術管理也可以涉及多方面領域,包括古代的、現代的,研究領域所涉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在史與論、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之間,我們不能只注意專業方向之間的差異性,而忽略它們的相互關系。否則,將它們孤立對待,只能作繭自縛,致使研究思路受到很多限制。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僅著眼于二級學科之間的差別性,這些專業方向看起來很細碎、很繁雜,但實際上,它們是密切聯系的,是我們研究同一藝術問題的不同觀照側面。同樣以藝術家及其藝術創作活動為對象,藝術理論側重于觀念體系、范疇體系、方法論體系的研究,雖然比較抽象,但卻是靠藝術史研究支撐的,是從藝術史研究中抽繹出來的。藝術史側重于對已經發生的歷史現象的研究,從中揭示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發展規律,這樣的研究顯然也離不開藝術學理論研究的支持。而藝術批評、藝術管理作為直接干預藝術創作和藝術活動的研究,更是以藝術理論與藝術史的把握為根據的。因此,一方面,我們應該依據對藝術學理論研究與藝術門類研究的關系的認識,從總體上把握我們研究生學位論文命題的性質,確保其屬于藝術學研究界域;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認清藝術學理論各專業方向的各自側重及其相互關系,使我們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既有明晰的專業方向的指向性,又不至于割裂地看問題,而能綜合運用藝術學理論各二級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展開史論結合、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結合的研究。
關于藝術史研究,有必要多說兩句。現今西方的藝術史研究,大多放在歷史學的門下。研究的對象主要是造型藝術史,除繪畫外,建筑、雕塑和陶瓷等工藝美術及其他造型藝術都包括了。這相當于我國在美術與建筑、設計分家之前的美術史范疇。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狹義的藝術史。前面我已經提到,造型藝術史之外,包括音樂史、舞蹈史、影視藝術史在內的表演藝術史研究,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狹義的藝術史呢?西方的藝術史似乎不包括它們;我國現在設置在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中的二級學科藝術史,與西方現存的藝術史最大的不同,是不僅將造型藝術作為研究的對象,也把音樂、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等作為研究對象。概括來說,視覺藝術史、聽覺藝術史、表演藝術史都涵蓋了,我們可以稱之為廣義的藝術史。
我們如果注意到藝術史研究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就應該根據研究者的學術背景的不同,對其研究范圍的廣、狹采取包容的態度。要一位藝術學理論學者什么門類藝術都懂才能做研究,無異于天方夜譚。但是,我們可以要求研究者能夠將一般落實到特殊、在特殊中抽取出一般,能夠將研究的廣度與深度統一起來,將外部研究與內部研究融匯起來,將史、論研究結合起來。那么,什么樣的命題才是藝術史的研究對象而有別于常見的門類藝術史的研究對象呢?我提出如下幾點僅供參考:
1.以藝術門類的歷史素材為研究對象,但研究宗旨是討論藝術本質、藝術分類、藝術起源、藝術形式的發生與演變等問題。
2.以兩個和數個藝術門類的歷史素材為研究對象,研究宗旨是討論它們之間共同的規律性問題。
3.以歷史上重大藝術現象為研究對象,而這些藝術現象并非局限于某一藝術門類,而是多種藝術門類共有的表現,研究宗旨是討論它們之間共同的規律性問題。
4.以歷史上某門類藝術的藝術現象、藝術作品、藝術家為研究對象,運用社會學、歷史學、倫理學、人類學、文化學、語言學、圖像學、經濟學、政治學、考古學、民俗學、宗教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抽繹出其中與其他藝術門類具有共性的規律。
5.以歷史上某一藝術流派、團體或藝術家為研究對象,討論其與社會之間產生的多種相互影響,揭示其藝術思想、風格、傳播等在社會歷史中的發展規律。
6.以上諸種研究的交叉研究。
總之,不論是從兩種或數種門類藝術素材出發,還是從一種門類藝術的素材出發,藝術史的研究,在總體上表現為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徑,它可以做微觀的研究,但必須回到宏觀的宗旨上來;它可以深入地剖析研究對象,但必須揭示某個具有共性的藝術規律問題。從一般到特殊,再從特殊回到一般。在這里,我要再次強調的是,藝術學理論研究必須從特殊上升到一般,上升到“藝術一般”。如果我們的研究僅僅滿足于從特殊到特殊,僅僅在某個自己熟悉的藝術門類中兜圈子,不去思考或者沒有能力從自己的特殊研究中抽繹出藝術一般規律,我們就無法真正建構起藝術學理論研究的框架,而只能永遠停留在藝術門類研究的層面上,這同樣是對藝術學理論學科的扼殺。
六、結語
該文認為,中國的文學理論教學內容明顯受到前蘇聯的教學模式影響,同時也受“僵化理論”干擾,致使多年來文學理論的改革走進了死胡同。如何面對21世紀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注重學生對現實突出問題的實際解決能力和對理論的實踐應用能力,這是一個重大課題。為此他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體表現為“雙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從宏觀上向文化詩學和文化人類學方向拓展,強化文學理論與東西方的詩學、文化人類學以及當代社會生活的關系;二是從微觀上向文本閱讀和文學批評方向拓展,加強文學理論與文藝欣賞、文學批評的密切關系,提高學生學習分析和鑒賞、批評文學作品的能力。此項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來文學理論課的尷尬境地,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學概論》課程建設被打造成為國家級精品示范課程。
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學者著文呼吁《文學理論》必須改革,并指出這門課程面臨的危機問題。筆者認為,危機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內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和考試制度的制約下,人文性最為豐富的文學在理論板塊中被切割成標準化測試下的一個個知識點,需要學生死記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導致人們對自身人文關懷責任的迷失,學者普遍缺失獨立的反思精神和審美精神。指出這方面問題的論文有:李世濤的《問題意識與文學理論的危機———危機中的文學理論之重建》(深圳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趙勇的《新世紀文學理論的生長點在哪里?》(文藝爭鳴2004年第3期);王金龍的《危機與突圍:從文學理論教學改革入手》(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審美之思。其實,文學理論長久以來一直被當作工具理性來講授,從最初的“為政治服務”,到后來的“為現代化服務”,一直到現在的“為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服務”,都帶有明顯的功利性質。這些偏頗的觀點,影響了人們對文學性質的理解。文學首先是人學,它要表現的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優美的形式,傳達人類的真情實感,從而展現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藝術之美。因而文學成為一種本真的言說,詩意的言說,審美化的符號。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學模式卻忽視這一點,致使文學理論教學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為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缺乏一種開放和務實的、人性化的內涵。唯有代之以審美之思,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文學所關注的人類生存、環境生態、精神生態等現實問題,體現人的主置,張揚人的價值和尊嚴,為未來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這方面問題的論文有:馮黎明的《論文學理論的知識學屬性》(《文藝研究》2008年第9期);黃發有的《文學教育的工具情結》(《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張曉舸的《文學教學:從“制器”到“育心”》(《現代大學教育》2007年第3期);陳嘉映的《何為理論》(見張汀陽主編《年度學術2003》,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態批評在文學理論體系中的嚴重缺失。將生態觀引入文學理論學習內容,目的是引起學生對人類生存境況的關注,體現文學理論的綠色之思和審美之維。可惜的是,我們當今的文學理論體系還沒有真正接納這個內容,因此顯得滯后于現實。有學者對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這方面的論文有:陳定家的《當代文論研究空間的新拓展》(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周婭的《生態文化視野下的文學理論教學創新》(中國大學教學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學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揭示這方面問題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論文有:孫仁歌的《走出文學理論教學誤區》(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第4期);張德禮的《架起從理論通向實踐的橋梁———加強文學理論實踐環節教學探索的回顧》(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8期)。因此,筆者認為,將生態觀與實踐性教學環節引入“文學理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中,是為了先完成“理論重建”,激活文學理論體系的生機與活力,恢復文學的應有之義,體現應有的人文關懷思想,然后從實踐中引導學生進入理論,有效地提高他們的理論修養、創作水平、鑒賞水平和文學批評能力。這是一條迅速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
“文論”課程改革設想
為改變目前文學理論課程的尷尬境地,必須把這門課程的理論體系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對待,進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適應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為此,應該將文論課程的改革設想最終落實到兩個主要方面:一是將生態觀和人文關懷精神有機地融入當今的文學理論體系中,改革文學理論的教學內容,努力建構“生態文藝學”這一新的文學理論形態;二是加強文學理論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環節。
(一)將生態批評觀引入文學理論的教學內容,建構生態文藝理論形態
第一,教學理念上確立“天人合一”的深層生態文藝觀。生態文藝學是文學理論的基本形態。這些年來,隨著生態危機的加深,理論界中的生態批評十分普及。作為一種理論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評界,發端于20世紀70年代,90年代開始興盛,迅速成為遍及世界的文藝思潮,并于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被引進中國。威廉?呂克特在1978年發表的論文《文學與生態學》中指出,生態批評是“將生態及生態學的理念用于文學的研究”。生態批評的目的旨在對自然文學、環境文學等與探索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學作品進行述評與研究,同時又倡導從生態的角度來閱讀古往今來的作品,從而使人類建立強烈的生態觀念及憂患意識。深層生態學是挪威哲學家阿倫?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關于生態平等與生態共生等重要生態哲學理念,后來運用于文藝觀中,要求人們承認物種的多樣性和萬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權利,做到關愛萬物,尊重生命,從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諧境界。它構成了深層生態文藝觀的價值核心,也成為了教學理念中的重要資源。
第二,教學范式上提出以生態文藝觀開展探討型教學。如何通過轉識成智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是當今文學理論創新教育必須考慮的問題。生態文藝學是一門具有豐富人文精神、充分關注人類生存境況的人文科學,在教學范式上以生態文藝觀開展探討型教學,可以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探討生態文藝觀,激發大家創造的積極性,讓學生關注當下人類的生存境況和生態問題,給文藝理論灌注生態的綠色,從而將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態整體文論觀和當前的環境危機和精神生態問題有機地聯系起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將文藝理論的課堂教學、課堂討論和科學研究活動統一起來,既可以形成整體的生態文藝觀,又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從而充實文學理論的學理內涵。
第三,教學延伸環節上,倡導課前閱讀生態文學作品,啟發學生進行自主式的生態文藝批評。
課前安排學生閱讀美國作家卡遜的《寂靜的春天》、梭羅的《瓦爾登湖》和利奧波德的《沙鄉年鑒》,進而解讀中國生態文學作家徐剛、哲夫等人的作品,并進行生態文藝理論方面的學習指導。
將生態觀引入文學理論學習內容,目的是引起學生對人類生存境況的關注,同時賦予文學理論以濃厚的人文關懷色彩。文學本來是綠色的,文學理論也應該是綠色的,只要融進了人文關懷思想,它們便能恢復自我本色,共同彰顯文學天空的藍天白云。我們知道,生態理念、人文關懷是一種至真至善的文學追求,因為這是一種崇高的文學精神,它是一種崇尚天地萬物、尊重人的生命、尊嚴、價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終關注人與自然的全面發展、人的生存狀態和人類的未來命運,有了生態理念和人文關懷精神,文學和文學理論便會從冷漠的天空回歸溫暖的大地,成為人類精神尋求慰藉的棲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