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歷史教學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現代學術界把人文精神定義為依靠社會學科的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內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態度、價值觀、自由、批判及超越精神。和對人生的的意義與價值的批判和思考。它是以對人生的價值的終極關懷和現實關切相結合為原則,以實現完整人性為基礎,以全面而自由發展為目的的一種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它對人的生存發展起著定向或定位的作用。作為人文科學的歷史教育,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人性化的教育,是通過授予受教育者的歷史知識,使其在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能力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得到發展,通過歷史熏陶的與涵化,提高其自身修養與素質。學會做人。
二、中學歷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歷史乃人文之本,作為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歷史教學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從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穩定的心理素質、良好的人文素養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從人的角度重塑歷史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歷史學是對人類既往生活的記載、認識,歷史學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例如從“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病到“精忠報國”的岳飛,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等歷史人物所表現的都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一種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正是人文精神的體現。歷史教學中,我們提倡人文精神,學生通過學習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明確了為祖國勤奮學習的目的。[
2、通過悠久的文化遺產的教育提高人文素養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的國家。千百年來,這些豐富的遺產激勵著每一位華夏兒女自強不息、奮勇前進,是我們中華民族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如中國古代的瓷器,通過對瓷器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精美的瓷器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它能表現出各個歷史時期的進程,反映每一個時期的時代特征。通過啟發、誘導,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精神、審美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如:唐代婦女多彩多變的服飾,處處顯示出靚麗、濃艷的色彩,各種造型都很豐滿,雍容之中顯示著富庶,這些,無一不說明這一時期國家經濟的繁榮,人民生活安康。唐代的服飾所呈現出的包容、開放、大氣、進取的文化精神,是我們培養人文素養的寶貴財富。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之美,文化之美,使學生從內心確立其對真、善、美價值的追求,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學生的人格情操,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3、通過歷史事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部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創新勇于探索的歷史。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無限創造的民族,在科技、文化等眾多領域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歷史上通過改革創新而帶來了社會大治的史實舉不勝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統治者為加強自己的統治,恢復和發展經濟所采取的各種政治經濟改革措施等。這些改革無一不表現出改革所具有的銳意創新、不墨守成規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這些改革為國家政治上的清明、經濟上的繁榮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結束語: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創造和發明的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創新連綿不斷。文學藝術、建筑、醫學、天文歷法、科技創造,尤其是四大發明無一不彰顯著中華民族文化創新的燦爛輝煌。五千年的歷史積淀,培育了中華民族豐厚的人文精神,但由于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這種豐厚的人文精神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揚。作為史學工作者,我們今后應該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升華教材知識,在歷史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張鳳飛論歷史教育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當代教育論壇2006.2.
[2]陳長華歷史教育應弘揚人文精神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04.9.
[3]樓宇烈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4]夏毅輝試論孔子的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1.2
[5]袁英慧歷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科教文匯2008.7
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歷史問題不斷賦予新的闡釋。由于依托于歷史科學,歷史知識教學還要注意隨著史學研究的發展而不斷更新,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科學的、符合時展的歷史知識,才能更好地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
2.過程與方法。歷史課標沒有對歷史教學的過程與方法作出具體要求,師生應根據“課程目標”中有關“過程與方法”的總體目標,參照“教學活動建議”,結合教學實際,靈活地、創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過程與方法。
關于學習方法,中外專家有多種解釋。我國專家通過歸類性的研究指出:學習方法的第一要素是程序,按程序學習,能夠節約時間,容易使學習行為達到熟練化、自動化。所以學習的一般過程離不開學習、運用、鞏固、總結等環節。在歷史教學中,歷史教師必須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真正的主人。要擺脫以往教學中學生只有學習,而沒有運用、鞏固、總結機會的舊模式,要創造條件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示學習的效果。
學習方法的第二個要素是原則,即人們在學習中應該遵循的準則或要求。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點:較之具體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點;是人們主觀提出的要求,具有規范性、主觀性的特點;學習原則既可以涉及整個學習活動,也可以涉及學習活動的某一環節,因而具有層次性的特點。
第三個要素是方式,指的是完成學習任務所采取的具體途徑、形式和方法等。我們建議歷史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應該包括記憶、思維、聽說、閱讀、觀察、練習、寫作、實驗、參觀、表演、欣賞、研究、總結、評論、創作、討論、訪問、調查、游戲、收集資料、制作圖表、社會活動等等。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應多層次、多方位地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提供多種輔教學材料,以利于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特別要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第四個要素是手段,指學習活動中采用的工具或物質手段,具有物質性、多樣性的特點。教學中學習手段應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教學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等,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制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完成歷史學習“過程與方法”目標的教學,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科學知識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學習方法的四個要素的動作執行者都是學生。如“概述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趨向,理解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復雜性”的學習內容,就可以使學生“通過查閱報刊雜志、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進行社會調查等形式,了解當前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并從中學習收集資料、社會調查等方法。“過程與方法”目標實施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學習并學會學習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課標在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上也作了一定的要求。情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是與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系的一種比較復雜而又穩定的態度體驗,包括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感是人們運用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自身或他人行為時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表現形式有愛國主義情感、國際主義情感、友誼感、同情心、責任心、良心、榮譽感、自尊心等;美感是在人對外界事物的美進行評價時產生的一種肯定、滿意、愉悅、愛慕的情感;理智感是在人對認識活動成就進行評價時產生的情感體驗,表現為成功感、懷疑感、對成就的歡喜與自豪、對科學的熱愛、對真理的追求等。正確、積極的情感體驗來自于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對人的思想、態度、行為傾向等具有統領作用和整合作用。
二、開展課堂討論,是開發思維的動力
討論是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是開發思維的動力源泉。高中學生,他們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維能力已有較大提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創設討論課題,開辟群眾討論,鼓勵學生爭論,這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也有利于學生所學的知識在討論中而豐富起來。例如,我在課堂上講到“中國產生”一目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啟發學生把民族資產階級對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并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最后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么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在討論中,同學們收獲了各方更為全面的知識,思維方法有了改變,學會了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問題。又如,我在引導學生分析“影響”時展開了一場討論會。有的同學認為:打斷中國獨立發展的道路,從此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給中國帶來的是“屈辱”。有同學會說,正是由于這場戰爭,才推動中國近代化的歷程。也有同學說,西方列強不斷侵略中國,這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但是,這種奇恥反過來促使了中華民族覺醒,忍辱負重,抗爭探索……通過對“”的討論,加深了同學們對影響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思維鍛煉,我發現學生的思維開闊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許多。
三、豐富史料教學,是發展思維的基礎
前蘇聯學者萊納說過,“任何思維的進行都必須要有思維的材料,否則思維的操作就無從談起,歷史思維的培養尤其如此”。在歷史教學中,如果離開了基本的歷史材料,教學只能是空談。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歷史知識是怎樣而來,死記硬背的歷史知識只用作應付考試,喪失了實際應用價值。這樣的歷史教學,是違背歷史教育本質的,是沒有意義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在“能力目標”中明確提出,“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中明確提出,“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要求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這就對教學中史料的運用提出了明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史料,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在讀懂讀通的基礎上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結合史料思考問題,充分發揮史料應有的作用來體驗論從史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如教學《古羅馬的法律》中“十二銅表法”。因這節是重點內容,又比較抽象,所以我直接選用“資料卡片”和教材中有關的法律條文材料進行設問,讓學生認識法律條文所涉及的內容,通過史料表述的現象提示其實質,并直接對其進行評價。在具體的歷史現象面前學生不難得到認識:法律在一定范圍內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打擊貴族的專橫,又同時表現了法律落后的一面。這樣的論從史中出,增加真實性、可靠性,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分析材料能力的提高。史料拓展了教材深度,并使教學顯得更生動精彩。通過學生閱讀,教師講述,并設計思考題和答案,可以促使學生的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與完善,在潛移默化中使歷史思維能力隨之得以鍛煉與提高。
四、加強能力訓練,是拓展思維的要求
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基本要求。巧設一些思維練習,并使所設計的練習題具有針對性、目標性、典型性和探究性,不論是專題訓練、綜合訓練、還是選擇、材料解析題作答,都始終要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作為命題設計的首要。如在選修專題中的“英法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這一內容時,我要求學生按時間順序把這三國革命的背景(原因)、經過及其歷史意義歸納成要點,列成表格,并把要解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尋求解題的思路、方法,并比較其異同點,從而得出正確結論。又如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一節中,“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我們是支持還是反對?為什么?”這一思考題,書中只是講了些歷史事實。如果沒有較強的語言概括能力和一定的歷史理論基礎,就不能達到論從史出的目的。于是,我便以此為突破口,組織學生查閱資料,并就經濟全球化的利弊進行了辯論。正方同學觀點明確,以科學資料為論據進行陳述;反方同學據理力爭,用大量的實際情況做論據進行反駁。課后,讓學生寫成書面材料,撰寫史學小論文。這種寫作,可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出某種新觀念。通過拓展練習,學生思維能力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教學目標的固定化與封閉性。
近年來,在確定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目標時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即分為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教育三個方面。這一方面反映了歷史教學研究成果,教學目標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發展;另一方面,它內含的固定化因素對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對這三項任務不能完全涵蓋的內容的忽略和排斥。諸如,不同年級學生在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歷史課堂往往不被認識或重視,這些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導致了相對的封閉性,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忽視各項目標之間有機聯系的現象。其表現,一是知識目標定得多且細,課堂教學承載量過大;二是能力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往往流于空泛,存在著老師用教學大綱中“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向學生進行社會發展規律教育、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等歷史教育的宏觀目標作為一節課的具體目標的現象。三是教學目標間不能統籌兼顧,常常厚此薄彼或顧此失彼。其結果,是使中學歷史教學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
二、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確立。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舊的教學觀將教師視為知識的傳遞者、能力的培養者、思想認識的教育者。在這種觀念下,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對學生的自主性活動或是缺乏設計,或是停留在一問一答淺層次的認知活動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單一化,也造成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北京市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歷史室根據近兩年在各類學校所聽的約四百節歷史課的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的認識是:歷史課上教師以自己為中心,講述時間過長,學生主要是聽教師講,處在被動地位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地存在。其結果是,學生對歷史課不感興趣,課堂教學質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學評價的片面性和評價方式的單一化。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評價的片面性,主要表現在對教師教學的評價上。在評價課堂教學時,重視評教忽視評學,將教師“教”得怎樣作為評價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學習的實際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也是從“教”的角度想得較多,從學的角度考慮得較少。
中學歷史教學評價方式的單一化,主要表現在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上。一是在確定學生歷史課總評成績時,一般只重視期末的考試成績,對學生平時的歷史學習情況缺少記錄和考評,或者是有記錄而與總評成績無關;二是在考試方式上,一般只是書面考試,幾種常見的題型,很少有實踐活動的考查;三是在考試內容上,多以記憶性知識為主,歷史思維能力和唯物史觀的考查較少。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學生認為歷史考試必須“死記硬背”,形成懼怕或厭煩心理,或者平時不好好學,考試時臨陣磨槍。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得不到激勵,缺乏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上述三個方面的問題,是當前進行歷史課堂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主要要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經過認真的研究和探討,提出以下四個方面的思考:
(一)、實現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和多元化。
現代教育的不斷進步和歷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歷史課堂教學目標不斷更新和完善。要使歷史教學與時展同步,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實施就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的觀念,突破舊的模式,實現開放性和多元化。
第一,要充分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中的《歷史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對歷史教學目標的表述與過去的大綱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將態度、價值觀目標放在了第一位。這是因為對人的發展而言,態度和價值觀相對于能力和知識應該更受到重視,在選擇教學內容,設計和實施教學目標時,應首先予以考慮。近來用“態度、價值觀”取代“思想教育”目標的作法已被越來越多的老師所接受,有人將其進一步表述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蓋原來思想教育目標不能包括的情緒、興趣、動機和意志等各種情意目標,體現了目標的多元化。此外《標準》中還在“態度、價值觀”具體目標中,提出了“培養人文素養”、“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等內容,這是以往各版本中學歷史教學大綱從未明確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態度、價值觀”的表述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它提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人文素養主要是通過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學習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氣質和修養的內化。從終生教育的大教育觀看歷史教學目標,青少年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最關鍵時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確定當然至關重要。
第二,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實現教學目標的開放性。“學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說是對歷史規律、人類文明發展的科學認識:“智”既包括鑒古知今的認識智慧,也包括開拓未來的創新智慧。“明智”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歸納、比較和概括等思維方式,對重要的歷史問題、歷史現象和歷史進程的認識過程。這個認識既體現了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也說明了各項目標間開放、滲透和融通。北京素質教育經驗交流會展示課《戰國七雄》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目標間的開放與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嘗試。首先,確定了以商鞅變法為重點教學內容,用以培養學生的改革意識和創新精神,引導學生從順應歷史潮流、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去認識人生價值的教學目標;在思維能力培養上,教師與學生一起就“商鞅變法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問題進行了討論、激發了學生思維的創造性;為保證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教師對教材的知識內容大膽地進行了取舍。從教學實況看,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在探討歷史問題的同時掌握和理解了重點知識,訓練了歷史思維能力,從活生生的歷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啟迪。
(二)、確立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體,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學會學習歷史”,就是能力的培養過程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過程。
第一,認識主體,就要轉變舊的教學觀念,改變“以講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學生要成為教學活動的全面參與者;教師要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指導者和組織者。認識主體還要突破以教材為中心的舊觀念,全面了解學生,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學生發展的需要,調整教材內容,刪繁就簡,以保證學生主體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第二,尊重主體,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平等、和諧的民主學習氛圍。教學民主性的激勵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許多思維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綻放。尊重主體就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表現、發展能力的機會。尊重主體就要在課堂上關注到學生基礎、智力和愛好特長的不同,使他們都能參與教學活動。一些歷史教師因材施教,實行了的分層教學。他們不僅在課堂教學中的講述、自學、提問等環節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而且在課前預習、課后輔導、作業和考核中都從層次性出發,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全體學生在不同基礎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這種成功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并遷移到整個歷史學習的過程中。
第三,發展主體,探索適合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作為課堂教學的結構和活動程序是客觀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以講為主”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思想和歷史教學傳承習慣的體現。但是,隨著素質教育研究的深入,改變舊的教學模式和落實素質教育精神已成為廣大歷史教師的自覺行動。經我們最新的調查表明,北京市歷史課堂教學學生主體活動時間有了明顯增加,由原來平均每節7分鐘,增加到了15-20分鐘。《德國法西斯的建立》、《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和內戰的爆發》兩節研究課,采用了人文學科的“問題解決”教學模式,其課堂實錄師生討論的片斷在北京市歷史教學研究會年會播放后,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并得到了蒞會各方面專家的肯定。當前,越來越多的教師正在探索和試驗體現學生主體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質量。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應當經過“意向——感知——理解——運用”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應是師生互動的,在恰當的歷史情境中對有價值的歷史問題提出、探究和解決。停留在一般感知層次的學生活動,不可能產生創新意識和培養創新能力。其次,要保證學生活動的足夠時間和空間。教師要給予學生系統的學法指導,還要調動學生情感、興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教學媒體的變換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還可使更多的學生有獨立觀察、思考和參與解決問題的機會。
(三)、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育技術。
從培養適應21世紀人才的角度思考,顯然僅僅依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已遠遠不能適應需要,合理、創造性地利用現代化教育技術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而從歷史學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現性的特點和較其他學科更為嚴重存在的“師講生聽”的狀況看,如何實現現代化教學媒體為歷史課育人目標服務的功能,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轉變觀念。一是要轉變不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在人文學科中運用的思想或認為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太麻煩、太難的畏難情緒。二是要改變已往把現代教育技術僅僅看作是一種教學手段或教學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是社會變革的動因,而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全面運用,將“導致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深刻變革,并最終導致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與學的理論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何克抗:《論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深化改革——關于ME命題的論》,)。也就是說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是與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目標相聯系的。
第二,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從已經開發的教學軟件看,其設計思想基本上還是以“教”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輔助教師如何在課堂上講授,而較少考慮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種設計實際上同多年來統治我們課堂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關。這也告訴我們,教學模式不改變,僅僅是內容、手段、方法的先進,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質教育進入歷史課堂的。我們主張,在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多媒體交互性強、共享性好等特點和超文本、網絡特性,開發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兩者相結合的教學軟件,促進新型的教學模式的建構。
第三,因地制宜、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全市歷史學科教育技術運用的狀況是不平衡的,大致分為兩種狀況:一是以城八區為主,計算機輔助教學發展得較快,有些區已經把讓青年教師掌握一種工具平臺軟件視為教學基本技能。一是以遠郊區縣為主,由于設備、條件等硬件的限制,計算機輔助教學剛剛起步,教學媒體還以投影、掛圖為主。我們主張應將教育技術發展的現實性與長遠性相結合。具體而言,一方面應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學網絡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利用現已推出或上市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的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掌握一種工具平臺技術制作優秀的教學軟件,而市區教研中心應為實現全市歷史教師軟件資源的共享,變現今全市軟件開發“人自為戰、封閉”式的小生產模式為開放、共享的模式創設條件;另一方面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靈活、創造性地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技術推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四)、明確教學評價的指導思想,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學評價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形成素質教育機制帶有關鍵性的一項任務是解決教育教學評價問題。中學歷史學科要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改進教學評價特別是課堂教學評價。
第一,要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歷史教育價值觀。教學評價是對教學活動及其結果進行價值判斷。進行價值判斷的依據是教育價值觀。素質教育的價值觀核心就是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學歷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評價歷史教學,主要不是看教師是否能講,不是看學生對具體的知識記憶多少和某一次書面考試成績,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養成。
二、以歷史體裁的課外書為依托開展案例教學
歷史是一門人文內涵極高的學科,它的內容之豐富,跨度之長久是其他學科不能比擬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歷史時不能只依賴教科書,要廣泛的閱讀史料,廣泛的積累歷史知識,從而為歷史教學做好積淀,方便學生更好地領悟知識點,更好地將歷史教學內容串聯成體。我們歷史教師要承擔起為學生推薦課外書的任務,讓學生學會學歷史,學會用時代的眼光看待歷史。課外書中有豐厚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史實,這些拓展性的知識是大多數學生所感興趣的,而且這些故事比教科書中的故事更具備完整性和趣味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增加學生以感性的眼光來洞視歷史的滄桑與變化。比如在講解“明代中央集權制”一節時,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風靡一時的歷史書籍《明朝那些事》,讓學生提前通過看這本書來了解明朝的政治機構,政治制度,這樣不僅可以推進教學的進度,還可以在教學中一針見血地抓住重點,讓學生輕松理解明朝集權的來龍去脈。
二、活用現實生活中的歷史教育資料
歷史知識絕不僅限于書本知識,它更多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日,這些紀念日所紀念的事便是一段歷史,關于這些時間的報紙、雜志、圖片就是這段歷史的記錄。教師可以收集這些資料,在根據教材編排的相應順序進行排序,等到授課時再拿出來使用。同時,教師本人也是許多歷史時間的親身經歷者,例如:、、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等,關于這些事件的報紙、雜志、旗幟、紀念品等都是很好的歷史教學資料。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收集當地的相關歷史資料,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引用當地的歷史資料,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筆者所在的江蘇省南京市為例,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當地的著名景點有:總統府、中山陵、雞鳴寺、閱江樓、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等。是我國著名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許多著名的歷史事件都有這座城市的影子,它是一座記錄了中華名族璀璨文化、繁榮歷史;同時也記載著中華名族百年屈辱;更是承載著中華名族不屈精神的城市,教師可收集的歷史資料十分豐富。
三、用現實生活的經驗來理解歷史
歷史已經成為過去,現實表現于現在,對于未來而言,現在便是歷史。這正說明了,時間便是一條貫穿歷史的脈絡,對于歷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立足于現實理解歷史、展望未來。現在,很多學生都有旅游的經歷,有的學生去過西安,到過秦始皇陵,看到過兵馬俑。因此,教師在上《秦王掃六合》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有沒有同學去過秦始皇陵,看到過兵馬俑啊?”這時,哪些去過的學生往往會表現得十分興奮。教師就可以請這些學生給同學們介紹一下秦始皇陵兵馬俑,并談談自己的參觀感想,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實踐證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分析歷史問題,有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和歷史問題的理解。
四、用現實的背景分析歷史
隨著時代的變遷,對某些特定歷史事件的認識、理解也會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我們理解歷史,要有歷史觀,懂得利用現實的觀點,去正確的看待歷史。例如:在學習關于“對少數民族作戰”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現實的觀點來分析,相對當時而言,對少數民族的作戰可以說是反抗外族侵略或是打擊蠻夷,當時的領軍將領和作戰士兵都可以稱作是“民族英雄”,但用現實的觀點來看,當時的“敵人”,現在和我們成為了一家人,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因此,用現代的觀點來看,當時的戰爭不過是兄弟間的戰爭,當然當時的領軍將領和作戰士兵也就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了。這樣用現實的背景分析歷史,有助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歷史觀。
五、利用歷史眼光觀察今天
人類在社會、文明發展中,不斷的對歷史經驗的積累中,人類逐漸發現了歷史的規律。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中,這些歷史經驗和規律成為了人們觀察今天,預測未來的重要參照。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存在其歷史的必然性,事情的發生或是事物所處的某種狀態,必然是由更早歷史時期的一件或一系列事情所引起的。例如:在分析臺灣未來走向時,教師首先要向學生闡述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事實,接著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述一些史證,如《尚書•禹貢篇》中提到的“島夷卉服”就是指臺灣;。《史紀•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徐福上書中所稱的海上有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后人認為“瀛洲”即為臺灣;此外,《開羅宣言》中明確指出: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三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通過對歷史的認識,學生可以了解,臺灣是歷史遺留問題,但是,面對擁有著強大民族凝聚力和巨大發展潛力的中華民族,和平解決,實現祖國統一只是時間問題。這樣利用歷史眼光觀察今天,有助于學生將過去、現在、未來串聯起來,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結合時事熱點深挖歷史
隨著社會發展,文明進步,工業化進程加快,地球的自然環境卻逐漸惡化,環境保護、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各學科都要求在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對于歷史教學來說,教師可以找到的資料室可觀的,我國擁有5000年的燦爛文化,中國人很早就有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向學生提問:中國人的環保意識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請舉例說明。這樣的問題新穎獨特,往往更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好奇心。教師在逐漸引導學生對過往學習知識進行回憶,學生不難想到:早在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莊子就提出來天人合一,萬物共和的理論;明朝的《天工開物》中也有:“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這樣推崇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語言。這樣的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更能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關心時事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七、運用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
(二)與學生的聯系
首先,合理運用歷史影視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時,就會能動地去學習。傳統的歷史學習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師通過輔助影視資源向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此外,通過影視導入歷史教學、突破重難點、銜接相關史實與最新歷史知識熱點等,能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面[3]。其次,學生通過對史實進行一定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以及概括等一系列認知活動,以此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歷史的無法還原性和過去永久性及抽象性的知識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而歷史影視資源的形象化、直觀性等特點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再現歷史,學生因此能快速提高對歷史的感性認識并建立起歷史的思維空間,從而加深對歷史的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歷史知識。再次,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歷史都是在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因果聯系及規律性,倘若能夠全面分析歷史因果聯系以及其規律性,便能全面掌握歷史本質及揭示歷史規律。而歷史影視資源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思維,提高他們對歷史的觀察力、綜合分析能力等,進而促進學生縱向思維及橫向思維的發展等。最后,有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如今,歷史影視資源繁多,部分影視傳播錯誤的歷史事實,并且向觀眾宣揚消極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宣揚皇權崇拜、人治思想、奴才意識等,嚴重毒害社會文化,這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學生在觀看歷史影視作品時,要有選擇性地觀看并逐步養成歷史批判性思維,做到以尊重歷史史實為原則,這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和世界觀。
長期以來,我們的各種新聞媒體都在作大量的正面宣傳,報喜不報憂。如: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等等。對歷史上,特別是現實生活中的落后性、陰暗面、不足之處,不作報道,少作反映。各級中小學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亦采取統一口徑。如此一來,就讓我們的國民特別是青年學生認為,我們的祖國什么都有,我們的祖國樣樣都好。我認為,我們的宣傳媒體特別是教師在講夠我國的長處之后,要講透我國的落后性、陰暗面和不足之處及其成因。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時,亦培養學生的危機感,以培養健全的民族素質。
2、當前學生們對憂患意識的淡薄
在"紀念勝利50周年"和慶祝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學生對我國近代屈辱史知之甚少。絕大多數高中生答不出日本帝國主義大規模和全面的時間和標志;絕大多數學生不知道中國近代史上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制造的兩次血腥大屠殺的名稱;絕大多數學生答不出香港地區是怎樣逐步為英國侵占的過程。這充分說明我們中小學教育中忽視或輕視危機感教育的現實。對此,我們要有清楚的認識和反思。
3、當前的國際形勢需要我們加強對學生的憂患意識教育。
當今的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日本右翼勢力的囂張,日美聯合防御體系的建立,東盟國家的瘋狂擴軍備戰,南亞的軍備競賽,越發要使我們的國民尤其是青年學生認識到危機的嚴重,責任的重大,以便更加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4、憂患意識教育也是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的。
歷史學科中,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的內容既十分豐富又具體生動,具有其他學科無法取代的特征。
鑒于上述四個原因,學校教育別是歷史學科中加強對學生的憂患意識教育,已刻不容緩。
二、憂患意識教育的途徑
1、歷史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的主渠道。
(1)在講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史時,教師首先可以盡量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文化的輝煌成就及其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正如李約瑟博士所說的那樣:"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使學生樹立中華民族的民族自豪感。然后向學生講透文化史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例1:我們祖先發明了指南針,西方國家學會了這一技術后,就將之用作新航路探索,而我們卻把它用來看風水;我們祖先發明了火藥,西方人學會這一技術后,將之用作開發礦山或制作槍炮進行殖民侵略,而我們卻把它做成炮仗用來敬神。這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科學技術能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關鍵取決于社會環境。例2:我國的古代文化是一種無名文化,許多科技文化成果都冠以神農氏、黃帝、孔子的威名,而實際發明人或作者是誰?不得而知。這種無名文化,使當事人既得不到物質上的實惠,又得不到精神上的鼓勵,這就激發不了人們的創造欲和成就感,其消極面一直影響到今天。
(2)在講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時,教師可以肯定中國資本主義萌芽與歐洲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于同一時代,并不晚于西方。然后問學生,為什么西方的資本主義萌芽會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參天大樹呢?而東方的中國卻始終沒有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落伍于世界時代潮流呢?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第一,要使資本主義發展起來,就必須要打倒封建專制政體,使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第二,要使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必須改變人們"以末求富以本守富"的陳腐觀念,要把經營工商業賺來的金錢用于擴大再生產,而不是用來買田置地;第三,要使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必須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只有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才能互通有無,只有對外開放才能擴大海外市場,只有實行對外開放才能保護民族工商業的發展;第四,要使資本主義得到發展,就必須與世界各國尤其是先進國家發展經濟文化交流,引進人家的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
(3)在講到我國的傳統文化儒家思想時,教師先可以肯定自從董忡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成為我國二千多年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這對維護祖國統一大業曾起過非常積極的作用。然后又要指出這種文化專制主義思想又箝制了人們的思想,摧殘了文化。其次是講到近現代我們對儒家思想的批判和沖擊,教材從正統立場出發,集中力量歌頌經過、的沖擊,儒家思想受到了嚴重地動搖,這對解放人們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很少講到這些沖擊對我們教育帶來的消極影響。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向學生說明,這些運動對傳統思想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特別是""對傳統思想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掃蕩。這是極端錯誤的。因為,這樣做把儒家思想中的精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己所不欲不施于人"等也掃蕩殆盡。那么,我們到底要把我們的少年兒童培養成為怎樣的人呢?!因此當前重提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是何等的及時!是多么的重要!!
(4)在講到近現代世界三次科技革命時,教材用較多的事實論述了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說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向學生講清,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中華民族都錯過了,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今天還在,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次機遇又是一次挑戰。如果我們再錯過這次機會,那么,中華民族與西方發達國家的距離將越加拉大,中華民族將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常常教育學生趁青春年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召開專題討論會也是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的重要途徑如:當我講到的教訓時,讓學生專門召開一個討論會,為什么說"落后就要挨打?"先讓學生各抒己見,再由教師歸納,指出:第一,落后要成為挨打對象,第二,落后事實上就抵御不了外來入侵者。通過討論,使學生真正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從而激發為中華民族的自強、繁榮、而努力學習的自覺性。
3、舉辦專題報告會、黑板報、櫥窗展,也是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
4、舉辦相關的知識競賽也不失為是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的一種途徑。
三、對學生進行憂患意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1、憂患意識教育要常抓不懈,不能搞過場,不能搞形式主義。
2、憂患意識教育要適應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采取不同的深度,進行循序漸進的教育。
二、影響初中歷史教學的主要因素
是歷史教師的博大情懷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愛心,有責任心。初中歷史教師更應如此。在因材施教基礎上,初中歷史教師還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平等對待學生。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這在孩子們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初中歷史教師不僅要有自己的歷史眼光,還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在工作中要跟大家團結協作。萬物不是獨立存在的,歷史學科也要與其他學科相整合,用自己遠大的眼光和博大情懷同其他學科相結合,這也是自己博大情懷的體現,這樣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學。有愛心和責任心才有人格魅力,教師是這樣,歷史教師也不例外,我們要愛護學生,與學生關系融洽,愿意與學生經常溝通,更愿意與學生成為朋友,以心交心。初中生不是大人,更需要朋友,教師把他們當朋友看待,這就是一種博大的情懷的體現。這樣的歷史教師學生怎能不喜歡不愛戴?這樣的教師的教學效果怎能不提高?一個博大情懷的歷史教師,會表現在方方面面,把他的愛心和責任心無形融入課堂。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產生了正能量,它會使整個歷史課堂生動起來。小而言之,提高了教學效果;大而言之,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2深入鉆研教材
發掘人文情感歷史本身就富含深厚的人文內涵,而歷史教材則是歷史人文內涵的最有力的指引。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歷史教師依舊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看中整體的歷史知識體系,強調歷史發展的原因、意義等規律的知識,而忽視了散落在歷史各個時代中的人性的光輝和超越時代、國別和階級的精神。在教師準備教學時,應該深入挖掘教材中體現出的人性光芒,對于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具有卓越貢獻的歷史人物,既要介紹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又要重視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求;對于歷史中的優秀文化,要站在客觀的角度,尊重世界其他民族對人類所做出的物質文明貢獻和精神文明貢獻,培養學生形成民主、平等、寬容、責任感等為核心的人文素養,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人文精神的能量。
3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活躍課堂教學歷史是一門更專注于知識素養的學科,因此學習起來學生會感到比較枯燥,因此,需要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外部環境與認知主體內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環境對有效形成意義建構有非常大的作用。就象我們在整潔、美麗的校園中介紹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要愛護環境時,學生應更能接受這一人文主義觀點一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面向全體學生,平等地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給他們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及展現個人能力的機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民主學習氛圍,這樣,學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并接受民主、平等、寬容等人文精神。
4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增強學生主動性根據布魯納認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他強調知識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通過個人的學習增強對外部認知的體驗,能夠對世界有獨特的體驗。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一種努力探索新知識、新情境的學習態度,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思考歷史問題,從中獲取新的認知感受。而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文立場,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地“體驗”中了解歷史,在“體驗”中內化升華自身的人文素養。
5增強教師的歷史責任感
提升教學水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歷史責任就是積極扮演好傳道授業的角色,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學習歷史文化知識,了解傳統的優秀文化,提升人文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首先要具備深厚廣博的學識,在教師從教之余,還應該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精通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拓寬專業知識面,研習專門史,了解史學最新研究動態,以此來不斷豐富學識內涵,提升自我人文情懷的塑造與培養。此外,教師還需要學習專業之外的文化知識,爭取做到口若懸河、旁征博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史學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