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和我國高校的其他課程一樣,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古代漢語的教學改革也刻不容緩。新時期的古代漢語課程改革,我們認為在發揮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時,更應該提倡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傳承、人文素質教育、審美情操培養等多方面的功能,對此,筆者已撰文討論。本文就古代漢語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相關問題試做討論。
一、從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目的談起
我們到的教學材料表明,古代漢語這門課,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時期,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各有不同。據王力先生說,“有的當作歷代文選來教,有的是當作文言語法來教,有的把它講成文字、音韻、訓話,有的把它講成漢語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學者們重新考慮這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以提高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效果。從.此,古漢語的教學改革開始,并大有一發而不可收之,勢。自從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編寫并出版適用于全國高校文科專業的第一套古漢語教材以來,古代漢語課有了較為確定的內容,即采用文選、常用詞、古漢語通論三結合的原則,并以這三個方面作為古漢語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從此,古代漢語課程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教學目的,即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培養這一能力就是為學生更好地學習中國古代的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以上這些哲學、歷史學、文學、文獻學知識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因此,古代漢語課程教學應該觀照傳統文化的傳承,并將其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古代漢語的教學內容本身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
我國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內涵包括睿智的哲學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倫理體系、輝煌的文學藝術、獨特的語言文字形態、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諸方面。古代漢語課程不同于其他課程,它的內容就是以上傳統的優秀文化內容的復合體。現行古代漢語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作為參照,學者們或采用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編排原則,如郭錫良等主編的《古代漢語》、朱振家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或主要突出文選和通論兩部分,如易國杰主編的《古代漢語戶。但他們的教材都彰顯了我國燦爛多彩的傳統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為例(以下簡稱王本),僅就文選部分和通論所承載的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加以討論。
王本《古代漢語》在文選部分選取了《左傳》、《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經典的史學作品,還有《詩經》、《離騷》、唐宋古文、唐宋詩詞等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及諸子百家的哲學作品(尤其是正統的儒家作品),這些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觀念,在古代漢語教材的課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個人修養的,如《論語·學而》,講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說明古人非常重視個人修養,作為古漢語的教學內容,必然使學生通過學習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與學關系的,如《禮記·教學相長》:“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一觀點到現在也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個人對社會責任的,《論語 ·微子》:“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這是孔子面對隱者的譏諷嘆息時所說的話,意思是個人對社會是有一定責任的,人不能逃避現實。另外教材所選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優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集中體現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憂,后于人樂的傳統道德觀念。以上這些都是古人優秀的品質,也是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可使學生受到熏陶,起到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的作用。
通論是現行古漢語教材都非常重視的不可或缺的內容。王本《古代漢語》“通論”涉及到文字學、訓沽學、音韻學的諸多內容,還涉及到文體、修辭等語言學知識,古代的姓氏名號、車馬宮室、職官、樂律、天文歷法等豐富的文化知識。以文字學知識來說,包括“漢字的構造,古今字、異體字、繁體字”等內容,給我們揭示了漢字和漢文化的密切關系。漢字的書體有甲骨文、金文、篆書(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對學生來說,從漢字人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我國歷史上對漢字較系統的研究,開始于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可以說漢字本身及許慎依據漢字形體結構闡釋字義的過程,都積淀著豐富的古代傳統文化信息。《說文解字》通過說解漢字展示給我們的傳統文化內容,陸宗達先生將其歸納為四個主要方面,即古代社會生產、古代的科學、古代醫療學、社會制度等,包括范圍很廣闊。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已經不單是簡單地將其作為古漢語知識學習,而是觀照到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識空間擴大了很多。
還有一些關于古代的姓氏名號、服飾、車馬、宮室、天文等方面的內容,給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空間就更大了。比如,我們通過學習“古代的姓氏名號”,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稱字”,所以,稱別人的“字”以示尊重。我們知道了古人還可以有“號”,如陶淵明自稱“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還有謐號,而溢號往往根據此人生前品行業績而定,如陶淵明溢號“靖節先生”,顯然是依據其高潔之行得來的。學了天文律歷,我們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將音樂中的十二律對應歲時的十二月,再讀陶淵明的《自祭文》“歲惟丁卯,律中無射”,就知道“律中無射”實際指的是9月份,是用樂律名稱表達時序,因為“無射”剛好和“季秋”時節相對。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過程,就是對傳統文化接納、傳承的過程。
三、當前的文化大背景決定了古代漢語課堂應該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主陣地
隨著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曾一度出現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勢頭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論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于不顧。就拿節日習俗來講,人們迷戀于“圣誕節”、“情人節”,不管是否符合國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樂意“拿來”,使傳統文化備受冷落。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實力的提高,我們高興地看到我國傳統文化有了回歸的趨勢。如,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四大發明、中國畫、武術、中國戲曲、皮影戲、古代音樂等等。開場戲《擊擊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現了我國古老而熱情的迎接貴賓的喜慶儀式,表達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意蘊。2009年,我國頒布了國家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重要傳統節日和春節一同作為法定假日,這將有利于弘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因為中國每個傳統節日背后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還有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漢語熱,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留學,“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的建立等,都為我們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為高校的教育者,我們有責任加人到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列中,更應該走在弘揚祖國傳統文化隊伍的最前列。從這個方面講,高校古代漢語教師應義不容辭地將古狀漢語課堂作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主陣地,這是責任也是義務。
四、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傳承功能的措施
通過古代漢語教學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教師是嚴峻的挑戰,不僅要求古漢語教師要有專業獻文化素養,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所說的“專業的文化素養”主要指古漢語教師不僅要具有深厚的專業功底,還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面,對我國古代的政治、歷史、天文、教育、哲學、風俗習慣等文化知識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進行古代漢語教學。“好的教學方法”貝組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法或者技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生對古代漢語的興趣,導他們去探究優秀的傳統文化,使之加人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創新的隊伍中來。具體來說,通過古代漢語教學來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具體措施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傳統.的古漢語教學中,教師將這門課僅僅視作學習其他‘課程打通語法、掃除文字障礙的工具。新時期的教學改革首先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引導。如講到《論語》時,教師應結合現實,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為人處事的準則、教書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學生多記誦名詩名文,從而加大對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還可以適時地結合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觀念。
眾所周知,農村學校長期以來都推行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但收效甚微,類似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往往淪為“零碎或失效”。首先,進校園的傳統文化內容常常是能夠“技術化、程式化”的農村傳統文化“大拼盤”,最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練、雙語教學或各類民族文化知識文本閱讀”等。雖不能說這些活動無意義或價值,但將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僅定位于此無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學只得傳統文化之“形”而遺其“神”,因為傳統文化之“神”必須得在“活”的文化環境中“浸入”學生的“大腦”,化為其思維或行動的自然、自覺,而非單一的記憶或訓練之“獲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濡化”過程。其次,與“拼盤式”的教育內容對應的是農村學校傳統文化教學的“任務化或應景性”,許多情況下農村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是為了執行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而開設的,并非是農村學校教育的一種自覺意識和實踐選擇,其結果是農村學校、教師或學生都應付式地來完成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將其當成一種“娛樂或消遣”活動,而缺乏精心組織設計或連續性的貫徹實施。總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培養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的教育教學活動是“碎片化”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的優勢。
2.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
毋庸諱言,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經濟增長有了明顯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改善顯著,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村社會發展質量“水漲船高”,相反卻存在著眾多社會矛盾問題。其中之一即為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破壞,如農村傳統人生觀或節日禮俗、語言、建筑、服飾、音樂歌舞及傳統民間組織等不斷受到“主流文化”價值的沖擊而“消逝化”。越來越多的農村傳統文化事項在內容或形式上不斷“縮減、異化”以至消失,而這種趨勢往往一方面使農村社會成員以“文化旅游增收”為“旗幟”而對農村傳統文化“大刀闊斧”地“拆卸包裝”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則存在著一種“敵視”的態度,將傳統文化當做阻礙農村經濟增長的“絆腳石”而“踢開”,視物質現代化的生活為唯一價值圭臬。換言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通過直接參與傳統文化活動,以及耳濡目染傳統文化的“熏陶”過程日益降低,他們或者過著“半吊子”的傳統文化生活而遠離其精神,或者不斷被充滿物欲的現代化價值所裹挾。因此,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意味著一種“活”的潛移默化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認同的教育形式不復存在,代之以深受外來植入式“主流文化”價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犧牲農村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為代價。
3.農村家庭村落生活結構的“割裂化”
如果說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是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的“染缸”,農村家庭村落生活則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設計者,以農村家庭和村落成人為主體成員組織的各種傳統文化生活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觀察、參與、體驗、模仿的對象和時空環境,而傳統文化生活內容、方式對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產生作用離不開成人榜樣的教導和指引。然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家庭村落生活結構處于“割裂化”狀態,一方面為了增進家庭的經濟收入,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掙錢,而使得農村村落的留守學生“隊伍”日益壯大。他們雙方經受著“骨肉親情分離”的“煎熬”,此外還帶來了承擔農村傳統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礎單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斷裂,因為在作為家庭文化生活組織者或核心的青壯年缺位下,許多留守家庭的生產生活被“簡化”。另一方面農村傳統文化公共生活逐漸遠離了村落,被當下一個個家庭為了“蓋房、購車”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員互動、互助、互愛的溫情鄉村“集體生活”不復存在,農村社會生活不斷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內斂保守”而無“開放性或交往性”。換言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家庭村落社會人員、生產結構的變化沖擊了傳統文化生活的延續,且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加以“維護”,農村中小學生不斷疏遠于寧靜、親和的傳統文化生活而被所謂的“攀比、名利”的現代生活所捆綁。
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現為孕育其傳統文化價值或精神生長的教育時空環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困境的產生、存在及延續呢?
1.農村學校價值取向的“物質性”
長期以來人們對農村學校教育持有“復制城市教育”的評價,也即認為農村學校教育走的是一條“應試升學”的道路,而這背后無疑與“學歷化”社會不無關系。因為學生只有考取一個好的大學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農村學校所有的活動都指向于讓學生獲得一個升學的“好分數”,其主旨不是為了培養完整人的生命質量提升,而是一個客觀的目標“分數”。當然,農村學校價值取向的“物質性”還表現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方面,學習內容主要集中于與升學考試相關的部分學科知識上,為了讓學生獲得“最高的分數”學校往往運用“題海戰術”的強化訓練方法和“封閉式”管理,而與考試分數提升無關的學生“身體健康、情感交流、社會體驗”等內容都被學校“拒之門外”。可以說,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教育價值取向的“物質性”日益強化,因為農村社會成員對“優質教育”需求不斷增強,并堅定持有只有進“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價值信念。而在其觀念中所謂“優質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點的“升學率”,于是農村中小學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的“需求”而更加強化學校的“分數門面”。總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教育教學陷入“目中無人”的狀態,學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為“物”,與學生生命相關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剝奪”和“抽離”,學校和學生都被異化為“干癟”的“數字僵尸”。因此,雖然農村學校存在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但往往被置于“墻上”課程表里的“裝飾”,即使間斷性地被學校所開展也是出于一種“任務完成”,而且時常被“升學考試課程”所擠占。
2.農村傳統文化傳承主體的“無力性”
如果說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化意味著外顯農村傳統文化“事項”及活動的縮減,那么農村傳統文化傳承的“后繼無人”將終致農村傳統文化的“覆滅”。因為文化的靈魂深藏于人的價值思維中,人們“無心”再過一種“傳統文化生活”而對現代化生活“情堅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則農村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農村社會成員心理形成“冰火兩重天”之態,農村傳統文化及生活將不斷被擠壓而淡出農村社會時空環境。當然,這不是說當下農村傳統文化已“奄奄一息”,更為嚴峻的問題是由于農村社會成員“權力地位”轉換之后,以往作為農村傳統文化主體的老年人雖然“憂心”于農村傳統文化的命運走向,但其社會角色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而變為留守兒童或中小學生的“保姆”,以及其對農村社會和家庭經濟增長“貢獻率”的降低而導致他們“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們不再是過去村落和家庭事務處理的“權威”,他們“無社會權威和經濟實力”去組織并號召后輩“中青年人”過一種有“傳統文化”的生活,這就意味著農村傳統文化活動勢必被強勢的得到“中青年人”認可的“現代物質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輩人的離世而產生農村社會熟悉或繼承農村傳統文化及精神的社會成員越來越少的狀況,則危及整個農村傳統文化生境的存續問題,包括以人為中心的農村自然社會生態系統的改變,影響重大而深遠。
3.農村社會核心價值的“失序性”
農村社會成員生活中延續的“精神”或“信仰”是農村傳統文化的核心,如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與社會(人)關系中的“親仁善鄰和以和為貴”、人與自我關系中的“平和堅毅”等,而這些恰恰與當下中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如“誠信、友善、和諧”等。換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農村傳統文化發展的方向,農村社會成員只有建立起人人認可的基本價值信仰,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表現出“誠信、敬業、友善”,并自覺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追求,他們的生活才有了意義目標。可是,城鎮化在不斷將農村社會成員推向“現代化浪潮”的同時也“遮蔽”了人們的“心靈”,農村社會成員被“物欲”所役使而成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變成了實現某一“實體目標”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社會核心價值是“失序”的,發展上表現出“人與物”的倒錯現象,造成農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導向“分裂”。許多農村社會成員為了長久以來擺脫貧窮、擁有財富的夢想而爭相離家出走、“骨肉分離”,一旦他們“踏出家門”就會用“三年五載”的時間來“累積或創造”財富,而這種舉動一致被農村村落成員視為有“決心意志”而大加贊揚或模仿。當然不可否認農村社會成員進行如此生活行為選擇是一種現實趨勢使然,但這一現象如果變成一種連鎖反應引致大部分農村社會成員或家庭以長期“隔離親情”的代價來筑就“夢想”,使得農村社會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兒童數量不斷擴張,那么農村社會成員、家庭雖增長了經濟收入卻因失去文化滋養而“迷失方向”或變得“外強中干”。
三、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應對策略
影響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發展的因素是多維的,且不獨以農村學校教育為“主”,還包括了校外社會教育環境的參與作用。所以,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須采用系統性思維視野,而不能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方式來圍堵“漏洞”,理應通過“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設進行標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實施以人為本的農村學校教育實踐觀
農村學校是“村落中的國家”,讓農村中小學生獲得與城市學生相同的知識內容和主流價值乃其理所當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犧牲“農村傳統文化”為代價,否則農村學校教育就成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殺搖籃。而要改變這一狀況,讓農村學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應將培養和諧健全的農村中小學生視為使命,為其后續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質”,而非把農村學校變為個別學生“學而優則仕”的橋梁而“淹沒”了大部分學生。那么,如何避免這一狀況呢?最為根本的是要改革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發展的內在促進作用,從招生、考核、評價等方面凸顯農村學校教育的“人本化”,確保農村中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讓自己的興趣、愛好、激情在學校中得以積極地培養和保護而非扼殺,并使其從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續生長而非被迫異化為割裂的“雙重性格”。因此,以人為本的農村學校教育是一種自由教育,它關注農村中小學生文化認同自覺的培養,讓他們在積極學習主流文化知識和價值的同時,也能堅守自我傳統文化的精神延續。所以,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會就業、評價學生等應從“應試教育”和“學歷社會”中擺脫出來,讓學校教育變為培養人的自主獨立和身心和諧而非改變人命運的場域。而社會教育則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正氣、公正、寬容的環境來施展個性或才能。
2.凸顯農村文化個性,建構農村學校和文化心理場互補機制
農村傳統文化是什么?它是農村社會成員在與周遭環境互動適應、調節基礎上形成的穩定反應系統,包括外顯的服飾、建筑、生產工具、生活組織、歌舞音樂、節日習俗等,以及人們在這些活動中濡化而成的內隱的價值思維和心理活動。可以說,農村傳統文化在歷史形成過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環境的殊異而逐漸建立起了不同的社會生活系統,也即農村文化是“個性化”的,這是其自然和歷史屬性的體現。因此農村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現代化”,需要在城鎮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個性或精神”,這需要依靠兩方面的統一協調。首先,農村學校教育必須要樹立起“弘揚”農村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通過系統化的思想教育引導、校本教材的編寫、文化生活的實踐參與等方式培養農村中小學生的鄉土情懷,讓其成為一個有“文化血脈”的生命個體,而非“無根”的“漂浮者”。其次,學校之外的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資源,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中小學生在開放性、活動性、生活性的傳統文化事項活動中形成價值和心理思維的趨同。因此,為了促進農村中小學生文化個性的生成,農村學校、社會、家庭要在意識上自覺地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積極保護,形成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的農村學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場的互補機制,發揮它們對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精神孕育生長的統一作用。
西學東漸的文化改良,使中國傳統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沖擊的同時,傳統武術文化也同樣受到西方體育思想的強烈沖擊。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發生了劇烈沖突,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武術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奧林匹克運動雖然是近代國際體育運動的最高代表,但并非真正容納了世界各民族的體育文化,它在推動世界各國開展民族的體育運動時,也充當了向全球傳播和普及西方體育文化的角色。
中國傳統文化受中國傳統哲學、政治理論、軍事思想、文化藝術、醫學原理、社會習俗等影響,因而它具有封閉性,而且在長期的封建中央集權限制下,比較重視整體的東西、宏觀的東西、共性的東西,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一的關系〔2〕。西方文化是在希臘城邦制中發展起來的,它看重平等,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分別對立的關系。中國文化側重于內心修為、自然、繼承傳統、安逸。西方文化復興的是個性、自我超越、創新、奮斗、反傳統等。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我國民族傳統武術呈現出:(一)民族傳統武術中的部分民族傳統項目已經開始消亡或逐漸走向消亡;(二)“西學東漸”使我國各民族文化被外來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傳統武術項目已經逐漸消失;(三)因西方競爭體育的傳入,籃球、足球等項目已搶走民族傳統體育的觀眾和參與者,使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的繼承者減少;(四)民族傳統武術從側重于強身健體、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娛性怡情的作用,已成為人們休閑之中的生活點綴。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時間的限制,他們的選擇有了更快的節奏,人們的目光瞄準了NBA的飛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綠茵,他們的興趣逐漸離開了武術。人類社會的社會行為存在著一定的遺傳性,即人們的社會意識和行為在相當程度上保持著與一代人或前輩的相對一致。社會行為遺傳實質上是在一種社會環境的熏陶下,使人們在特定環境中將某種技能有機會表現和發揮。處于不同區域的民族體育是在相對封閉的條件下獨立成長的,在封閉的環境中,社會結構是以血緣為主體,血緣維系的人際關系重點是敬祖,存在著強烈“輩份主義”色彩,人們行事嚴格講究輩份,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權利是嚴格按照輩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術作為傳統文化,涵蓋內容縱橫交錯,在不同的歷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環境,不同的拳種人物等方面千差萬別,研究內容非常寬泛。以血緣為紐帶維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穩定的農民生活適合于血緣家族的世代延續,因而在自然經濟的條件下,這種傾向甚為明顯。師徒之間的關系血緣化傾向導致各門派在技藝上的千差萬別,形成獨特的風格和傳統,并在各門派之間相互保密,成為“祖傳秘方”的封閉狀態〔3〕。傳統武術的區域性也非常明顯,改革開放迅猛發展,與世界的交通與信息傳遞日益發達,武術傳承由秘密狀態轉向公開,由師徒授受制改為學校教育制,武術交流更加普遍、武術門派是一個封閉文化環境的產物,武術傳承由秘密狀態轉向公開,那么這個環境一旦開放,當更有利于傳統武術的繼承。
2 努力構建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的體系
中國人很重視自己的武術文化。民族武術文化的自尊,是對民族武術文化的認可,對民族武術文化有著深厚感情的依戀和從容的把握。要樹立武術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須依靠一定的武術文化張力。武術文化張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產生的觀念形態的張力,這種張力就是靠弘揚武術文化、傳承先進武術文化激發出來的。傳統武術的保護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存在著相似的問題,非物質文化遺產除包括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大量的科學知識外,還有許多富有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文化內涵,是民間知識的重要來源〔4〕。近年社會各界有識之士一再呼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關注。要使傳統武術在民間更好地發展,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間傳承和發展武術文化,如何在民間創造一個習武氛圍。武術文化的傳播是個耳濡目染的過程,需要適宜的條件和環境。筆者認為,長期浸于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氛圍的個人必然會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某種人格結構,并會由于得到社會的鼓勵而不斷得到強化。營造一個好的習練傳統武術的社會氛圍,這需要并非少數的老武術家和更多寂寞的、傳統武術傳承者忍耐住現在生活的清貧,只有這樣,才能守住明天傳統武術文化復蘇的希望。同時更需要我們對傳統武術文化有清醒認識。對于民間武術文化,我們不應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練武人的小圈子里,而應該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圍,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讓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不同人群關愛武術文化傳承,因為武術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人人都擁有認識武術文化、享受武術文化、創造武術文化的權利。盡管他們對武術文化傳統的詮釋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層次水平也會有所差異,但他們在武術文化的認同感和傳承積極性上卻是一致的。
傳統武術現在和將來的發展大有希望,我們要珍視和立足于這一十分有利時機與基礎。一個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與經濟條件下發生的。國家首先應該樹立武術文化自尊,在高層,要形成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戰略思考、系統政策。當今時代的中國,廣大青年學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日趨深入的多元文化環境之下,他們面臨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某些腐朽沒落的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條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條件下培養青年學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因此,我們要引導青少年正確對待武術傳統文化。如今是信息時代、知識時代,武術要想引起國民的文化自尊,政府決策、媒體宣傳是非常重要的。全面系統地宣傳武術文化教育思想,加強人們對武術文化思想的深刻認識也是十分必要的。
國家應該加大對武術的宣傳力度并出資扶持傳統武術的發展,這個問題我們過去巳經呼吁過多年,問題現在依然嚴峻,并未得到明顯改變。對武術歷史的輕薄態度很容易導致喪失民族自尊和自信,喪失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劍道為什么在日本發展得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日本國家高度重視,日本為了向我們國家灌輸劍道,可以做到路費住宿費等由傳教者出,只要給日本人提供場所和學生就可以把劍道技術免費送人。這種“金錢加技術”的特有傳播方式,使劍道得到了快速發展〔6〕。
3吸收外來文化與民族武術文化的自強
傳統武術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驛站,用來承載民族的認同感,更是傳承民族文化生命、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標志。在吸收外來文化的過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術創新”時,卻忘記了武術繼承傳統的重要性,例如將西洋體操嫁接到武術中來,結果造成了“奢華的滑稽”。由于歷史的原因,武術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受民族傳統文化中其他文化的影響與滲透,精華與糟粕并存、先進與落后共進,已是明顯的武術文化現象,它符合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如果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發展傳統武術的過程中,只求與外來文化的接軌,而忽略武術的文化內涵,我們拿什么復興傳統武術呢?武術文化傳承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用全球化的視角審視自身文化,并尋找揚棄的方法和途徑。武術文化自強也是民族文化的自強,是中華民族對自身文化發展的自強。當前,喚起全民族的武術文化意識,使武術文化上升到理性的層面,成為全民族認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這必將大大推動武術的發展。
提高武術文化層次,需要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武術文化的認識,闡析其內涵,把握其精華,發掘其價值;需要把中華武術文化同火熱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使之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成為造福民族和人民的千秋大計;需要將中華武術文化建設變成大家關心的事情,眾志成城,齊心協力,通過共同的艱苦努力,才能實現中華武術的復興。我們的武術文化自覺,明確主張選優汰劣。但要淘汰的,應是各國家和民族的技擊文化中的負面劣質,而絕不是淘汰那些目前暫時落后的國家和民族的技擊文化;要選擇的,應是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技擊文化中的優秀部分,而絕不是對著某一個國家的技擊文化頂禮膜拜。“武術文化自強”也是指一種武術文化心態,這種心態的最高層次要求深刻反省舊武術文化的痼疾,適時展望新武術文化的前景,從而清醒地意識到自身的歷史使命,并付諸實踐。傳統武術文化昭示于世人的是東方特有的文化模式和價值尺度,其中飽含著傳統文化精華。當然,傳統武術文化中也有消極的、糟粕的東西,特別是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內容,如武術文化中傳承的封閉、落后與保守性、故步自封等歷史局限。培養國民的武術文化自強精神,就是要切實做到把中國武術文化里的好東西提煉出來,應用到現實的社會中間去,把我們武術文化中的好東西變成世界性的東西。
2006年6月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批準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518項。但從另一方面講,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保護遺產名錄,也預示著這些寶貴的武術文化拳技的瀕危性。國務院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的精神和有關要求,認真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它提醒世人,武術保護工作已經到了非常緊迫的地步,反觀現在,從武術價值和文化歷史價值來看,還有相當數量的武術拳種需要重點保護,需要進入國家級受保護的非物質遺產文化名錄。對于一些阻礙我們對武術發展正確認識的歷史問題和現象,我們要大膽探索,精心考證,還武術以本來的歷史面目,在這方面,近年來有了明顯的改進,取得了新的有價值的成果,這主要是得益于許多默默奉獻和對我國武術發展前途擔憂的武術學者的長期艱辛研究考證和探求,這為民族傳統武術文化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4結語
在不少地方傳統武術特別是一些稀有拳種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致使這些拳種面臨著滅絕的危險,亟須盡快扭轉和改變傳統武術的這種生存局面。我們特別應該注重民族武術文化自身能量的發揮,努力提高我們的武術文化自尊與自強,使綿延數千年的武術文化不斷發揚光大。我們要警惕傳統武術的舞蹈化和戲劇化傾向,更要精心守護我們最后寶貴的武術家園。因此我們再也不能麻木不仁,任憑傳統武術的自生自滅,留下無法挽回的損失和遺憾?郾找原因不是我們今天的真正目的,保護才是真正的目的。拯救我們瀕危的傳統武術非物質文化遺產,梳理清保護文化遺產的正確思路,保證我們文化的可持續發展,每一個炎黃子孫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蔡仲林.周之華.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268.
〔2〕谷世權,林伯原.中國體育史(上下冊)〔M〕.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1989.
〔3〕顧留馨.太極拳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10-311.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厚重的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資源和財富。我國的動畫藝術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把中國繪畫、民族工藝、傳統戲曲、民間音樂等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充分的運用到動畫創作中去,并不斷地融合與創新,創作出了《山水情》《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大量經典的動畫作品。這些動畫作品不但風格各異,包含了水墨、剪紙、皮影、木偶等多種動畫形式,而且還具有鮮明的中國民族風格,特別是水墨動畫更是我國所獨創的。因此,中國動畫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一、動畫藝術風格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我國動畫藝術風格深受本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是我國動畫藝術家們將民族傳統文化與動畫藝術不斷融合與創新的成果。它的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探索研究過程,充分的反映了我國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豐富多樣,民族風格鮮明。
早在1957年,我國著名動畫導演特偉就提出了動畫必須走民族風格的道路,中國動畫藝術家們積極地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營養,并不斷探索與創新,從而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動畫作品。如《牧笛》《山水情》《鷸蚌相爭》等借鑒了我國傳統中國水墨畫藝術,從而創造出來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墨動畫。《大鬧天宮》《驕傲的將軍》《哪吒鬧海》等借鑒了我國傳統的戲曲、年畫等民族民間藝術元素。《小鯉魚跳龍門》《孔雀公主》《九色鹿》《一幅錦》等借鑒了我國傳統的裝飾畫等藝術元素。《豬八戒吃西瓜》《鹿鈴》《人參娃娃》《金色海螺》等借鑒了我國傳統的皮影、剪紙等民族藝術元素。《神筆》《阿凡提的故事》《曹沖稱象》等借鑒了我國傳統木偶等民族藝術元素。這些動畫片都極具鮮明的民族風格,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世界的認同。
隨著美、日動畫片的大量涌進,對我國動畫藝術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很多的動畫片紛紛模仿美、日動畫片的藝術風格,忽略了對本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使得既沒有學到美日動畫片的精髓,也沒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結果導致了近年來我國幾乎沒有創作出經典的動畫片,阻礙了動畫藝術的發展。因此,當前我們在動畫創作中一方面既要不斷地從本國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另一方面我們在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傳承的同時也必須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創新,在動畫創作中把傳統的藝術形式與現代的表現手法很好地結合起來,在動畫片中不斷加入新元素,創造新風格,使形式風格變得更具有觀賞性,符合時代的審美需要,從而創作出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及精神需要的優秀動畫片來,推動我國動畫藝術的大力發展。
二、動畫題材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動畫題材的選擇是影響一部動畫片成敗的重要因素,我國幾千年來的悠久歷史為我們的動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戲曲名段等都是非常好的動畫題材,這使得我國的動畫藝術家在進行動畫劇本創作時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從而創作出了很多經典的動畫片。
中國的動畫藝術在題材的選擇上,一直注重向中國文化豐富的古典小說、民間傳說、民謠、神話、民俗等進行取材,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如《鐵扇公主》《大鬧天宮》就取材于我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哪吒鬧海》取材于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天書奇譚》取材于明代小說《平妖傳》。《小倩》和《嶗山道士》取材于《聊齋志異》。而《寶蓮燈》《九色鹿》《葫蘆兄弟》《女媧補天》等則是以民間故事為基礎改編而成的。《驕傲的將軍》《三個和尚》《鷸蚌相爭》等取材于寓言成語典故。這些動畫作品的取材都源自于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在動畫劇本創作中的重要性,它們中的一些作品如《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不但贏得了我國觀眾的喜愛,也獲得了世界人民的一致好評。
當前中國動畫的發展落后于美、日等國家,創作出的優秀動畫片也非常少,究其原因,動畫劇本創作質量不高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我們在進行動畫劇本的創作時,對古典小說、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寓言成語典故等優秀傳統文化題材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來。因此,我們在進行動畫題材的選擇和劇本的創作時,必須對傳統文化題材進行深入的再挖掘與整合,并注重與當前的流行小說、社會熱點、流行思潮和色彩、時裝、網絡內容等流行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創新,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動畫劇本,推動我國動畫藝術的快速發展。
三、動畫形象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動畫形象無疑是一部優秀動畫片的關鍵和靈魂所在,只有創作出好的動畫形象,才能把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情節充分地表現出來。許多優秀的動畫片就是因為它塑造出了許多鮮活而極富個性的動畫角色形象而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我所熟知的《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哪吒鬧海》中的小哪吒、《米老鼠和唐老鴨》中的米老鼠和唐老鴨等杰出的動畫角色形象,雖然很多年過去了,我們卻仍然記憶猶新。
我國的動畫藝術家們在進行動畫形象的創作時,非常注重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將動畫形象的創作與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造型語言如戲劇、壁畫、年畫、剪紙、木偶、皮影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出了許多具有鮮明中國民族風格的經典動畫形象。如《驕傲的將軍》中將軍的形象就是借鑒了京戲臉譜的元素,賦予了角色鮮明的個性。《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等動畫角色的形象造型,都取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包含了敦煌壁畫、中國戲劇、廟宇藝術及民間年畫等多種民族傳統藝術元素,從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哪吒鬧海》中的動畫角色造型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它融合了中國門神畫、壁畫及中國戲劇等民族傳統造型元素,運用簡練的線條、傳統中常用的紅、綠、青、白、黑等色彩,把哪吒、龍王、李靖等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生動地展現了出來。木偶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機智詼諧的阿凡提的造型則吸取了新疆的地域性元素。這些動畫作品的角色形象都是從我國民族民間傳統藝術中吸取了大量有益的成分,在對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因而具有極強的形式感和民族特色,對我國乃至世界動畫藝術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對動漫行業的大力扶持,我國的動畫市場日漸繁榮,動畫公司也越來越多,動畫片產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真正讓人印象深刻、家喻戶曉的動畫角色形象卻越來越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我國的動畫作品都開始模仿日本和美國,卻逐漸丟失了我們自己的形象塑造風格,創作的主動性不突出,造型語言單調而重復,嚴重影響了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因此當前我們在動畫形象創作中必須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并結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不斷創新,才能創造出優秀的動畫形象,大力促進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
四、動畫音樂中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動畫作為一種視聽的藝術,必須將畫面與音樂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將影片的主題思想深入表達出來,刻畫出經典的動畫角色形象,烘托感情等。我國大多數經典動畫作品的成功都離不開對音樂的合理運用與深入研究,特別是對民族民間傳統音樂的充分運用,以此來增強影片的感染力和民族風格。如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音樂以中國民族樂器古琴和琵琶為主,畫面主要借鑒了我國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的國畫風格,優美畫面與美妙音樂的完美結合是該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牧笛》則是把笛聲與和諧的自然之音相結合,并大量運用中國南方音樂曲調,再結合中國水墨風格的畫面,使影片達到了獨特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藝術境界,美國評論家將其稱為“在中國聽到的最妙的電影音樂”,并于1979參加丹麥舉行的第三屆歐登賽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獲得金獎,影片能取得重大的成功是與對我國傳統音樂的運用密不可分的。《哪吒鬧海》也大量運用了中國傳統音樂,如兩千多年前的古樂器編鐘、京劇中的打擊樂器等,再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角色形象及場景設計,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完美地融入到動畫片中,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還獲得了多個國家大獎。《阿凡提的故事》充分發掘了新疆地方音樂的特色,音樂的運用使動畫片呈現出獨特的風情。總之,我國動畫能創作出很多成功的作品,是與在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和運用了民族民間音樂、戲曲的精華分不開的。
我們在當前的動畫音樂創作中,一方面,我們既要重視對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與創新,將我國豐富的音樂資源很好的運用到動畫片中去;另一方面,在動畫音樂的創作中也必須跟上時代的發展,注意將傳統音樂與當前流行音樂的有機結合。
五、結 語
綜上所述,中國動畫的成功,是與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與創新密不可分的,正是在堅持民族化的基礎上,我國動畫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我國動畫的發展與美日等國家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中國動畫藝術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因此,一方面,我們既要對本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堅定不移地從本國的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中汲取營養,繼續挖掘和弘揚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以其為基礎并吸取當代文化藝術新理念,構建起獨特的動畫藝術風格;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在堅持傳統化、民族化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其他國家的文化審美趣味,不斷進行動畫藝術語言的探索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動畫藝術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經典的動畫作品,使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動畫強國。
[參考文獻]
[1] 李本建 .論中國實驗動畫中的民族創新精神[D].北京:中國美術學院,2008.
[2] 佟婷,編著.動畫藝術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7.
古代漢語是高校中文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涵蓋的知識相當廣泛,包括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還涉及天文、律歷、姓氏名號、禮儀風俗、車馬宮室、職官地理等相關知識,這些內容本身就是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在。當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典籍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些典籍大多以文言文寫成,古代漢語課程的主要講授對象就是文言文,因而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把中國傳統文化體現出來,以實現古漢語教學的文化傳承功能。現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提出一些看法。
一、從漢字入手,注重解析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文化是世界上沒有斷流的文化,漢語漢字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本身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若能利用漢字表意性強的特點,結合字形分析,不僅能讓識記古詞匯的過程更容易,同時也能讓學生從中了解中國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因為對學生來說,從漢字入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最直接的途徑。以下略舉幾例。
1.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宮室建筑。
《周易系辭下》(包犧氏之王天下)載:“上古穴居而野,後世}人易之以宮室。”《說文》:“穴,土室也。”字形從“宀”,像房頂,下應為“凵”,組合起來,其實“穴”是一個半穴居的土屋,下“凵”是向下挖掘成口袋狀的洞穴,“宀”是在地面上用草扎制的屋頂。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孔竅皆為穴。”《說文》:“宮,室也。”徐復《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據半坡圓形房屋遺址復原,其房屋乃在圓形基礎上建立圍墻,墻之上部覆以圓錐形屋頂,又于墻中部開門,門與屋頂斜面之氣窗孔呈‘呂’形,此種形制房屋,屋頂似穹廬,墻壁又似環形圍繞,故名為宮。”
通過字形分析可見,最初人們是選擇天然的洞穴居住的,后來發展到半穴居的土屋,后來才有地面式建筑。
《晉靈公不君》載:“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這里有兩個動作“登”“下”“趨登”,教材注釋:“快步走上堂去。”那為什么要有“登堂”和“下堂”之說呢?“堂”,《說文》:“堂,殿也。從土,尚聲。”字形從“土”,意思是堂下有用土夯成的地基,所以“堂”是有屋基的正室,因為地勢較庭為高,所以有階,進入堂就有一個登階的過程,堂后有室,故而成語有“登堂入室”,文選中也就有“登堂”和“下堂”之說。
2.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車戰。
《燭之武退秦師》載:“晉軍函陵,秦軍錟稀!苯灘淖⑹停骸熬,用如動詞,屯兵。”《說文》:“軍,圜圍也。四千人為一軍。從車,從包省。”段玉裁注:“包省當作勹,勹,裹也。,勹車,會意也。”“軍”是個會意字,從“勹”從“車”。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從》:“字從車,從勹,會意。古者,車戰,止則以車自圍。”
古代以車戰為主,以戰車為中心,一輛戰車上有甲士三人,有步卒七十二人,合稱一乘。軍隊駐扎時,用兵車作為掩體,圍繞在軍隊駐扎地的周邊。所以,“軍”可作動詞表示“屯兵”,后引申作名詞。
3.從漢字入手,了解古代的禮儀。
《晉靈公不君》有“稽首”這種禮節,如何行禮?《說文》:“稽,留止也。從,從尤,旨聲。”“稽”是“停留”的意思。孔廣居《疑疑》:“,木之曲頭止不能上者也;尤者,色之美者也;旨,食之美者也。美食、美色皆足以留滯人。此三體會意也。”可見,“稽首”這種禮節在行禮時,頭要在地面上停留一段時間以示尊敬,應當是一種比較鄭重的禮節。
二、合理補充教材,注重文史知識的講解,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
古代漢語文字繁難,學生很容易有畏難情緒,常常是學生學得苦,教師教得累。若能將生澀的文言文放在豐富多彩的文化背景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加深理解,讓課程妙趣橫生,更能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以下略舉幾例。
1.適當補充相關歷史背景的介紹。
《宮之奇諫假道》載:“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復”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有學生追問:“第一次借道是什么時候?”教師就需要補充《左傳?僖公二年》所載:“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于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于君,君昵之,雖諫,君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于虞。”從中,學生既了解了第一次借道的經過,也對虞侯的貪婪以及宮之奇勸諫不成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齊桓公伐楚》載:“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齊桓公伐楚,為什么要侵蔡呢?補充《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的有關記述:“蔡女為桓公妻,桓公與之乘舟,夫人蕩舟,桓公大懼,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桓公大怒,將伐蔡。仲父諫曰:‘夫以寢席之戲,不足以伐人之國,功業不可冀也,請無以此為稽也。’桓公不聽。仲父曰:‘必不得已,楚之為菁茅不貢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舉兵為天子伐楚。楚服,因還襲蔡,曰:余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聽從。因遂滅之。此義于名而利于實,故必有為天子誅之名,而有報仇之實。’”通過《韓非子》的記述,我們既了解了文選所記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同時對管仲的深謀遠慮也有了初步的認知。
2.適當補充相關風俗的講解。
《段于鄢》載:“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鄭武公在申地娶女子為妻,為什么要到申地娶妻呢?原因是“同姓不通婚”的風俗。鄭國是西周王朝分封的最后一個諸侯國,鄭國最早的諸侯是鄭桓公,他是周厲王的小兒子,是周宣王的弟弟。所以鄭國以“姬”為姓,這就意味著,鄭國的諸侯不能從周王室以及其它的姬姓諸侯國娶妻。而申國為姜姓國,符合異姓通婚的風俗習慣。
《觸龍說趙太后》載:“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有學生奇怪,為什么要握著腳后跟哭泣呢?據劉向《說苑?修文》的記載,古人親迎時,男方要帶上“屨二兩”即鞋兩雙到女家,出嫁女的母親要在夫家送來的兩雙鞋子中取一雙給女兒穿上,然后整理女兒的發笄和衣裙。在穿鞋、正笄、整衣的同時,母親就要作最后的叮囑,讓女兒善待公婆,對丈夫不要生出二心,千萬“無敢回也”。然后,出嫁女拜辭母親,母親在房門口親自把女兒交給女婿。接著,女兒在堂上拜辭父母,在大門口拜辭諸母,最后隨夫上車。“持其踵為之泣”正是母親“取一兩屨以履女”時一個很自然的動作。因為要親手給女兒穿鞋,自然要“持其踵”,而“為之泣”就是一邊給女兒穿鞋一邊叮囑說:“無敢回也”。
3.適當補充相關禮儀的講解。
古人的見面禮分為揖、拜、稽首等。這些見面禮在文選中經常出現,如不加區別,對理解文選會有較大的影響。揖,又稱揖讓,是最普通的見面禮,行禮的時候,左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并攏,左掌與右掌背交叉或平疊,掌心向內,左右拇指相扣,兩手合抱于胸前,拱手為禮。這種禮節多用于文官。拜,也稱拜禮,古人一般拜兩次,稱為“再拜”,如《齊晉之戰》:“韓厥執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這種禮節較揖禮更為恭敬,行禮時,下跪后兩手拱合,低頭至手與心平。稽首則是最為恭敬的見面禮,多用于下級拜見上級,晚輩拜見長輩,臣子拜見君王。行禮時,先拜,然后雙手合抱按地,頭伏在手前邊的地上,頭要在地上停留一段時間以示尊敬,整個動作比較緩慢。《齊晉之戰》所載“執縶前,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是春秋戰國時期,戰勝國的將領俘虜戰敗國的國君時所施的禮儀,手持絆馬索進前,行再拜稽首之禮,恭敬地進獻美酒。可結合《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所載:“子展執{而見,再拜稽首,承飲而進獻。”子展在俘虜陳侯時以同樣的禮儀對待陳侯。
4.適當補充車馬制度的相關知識。
《齊晉之戰》提及齊軍和晉軍主帥所在的戰車以及車上三人的位置,若不明白他們各自的職責,對下文的理解就會有障礙。所以要補充古代戰車中位置的相關規定:古人坐車,以左為尊,所以戰車也是一樣,一般尊者居左,主射;御者居中,主馭;車右自然在右側,手持長矛或長戟,除了保護尊者,防止敵人靠近戰車以外,還必須在車受到阻礙時,讓車子順利前行,故而車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之人。因為主帥的戰車之上有指揮作戰的戰鼓,所以尊者居中,御者居左,車右仍然在車子的右側。
《齊晉之戰》還有“驂\于木而止”一句,所以要補充說明駢、驂、駟。兩匹馬拉一輛車稱為駢,三匹馬拉一輛車稱為驂,四匹馬拉一輛車為駟。駕車的馬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驂馬和服馬之分,中間負責駕轅的,為服馬,兩邊的馬叫驂馬。
三、轉變觀念,采用多種先進手段和教學方法,完成傳統文化的傳承
教師應當改變教學觀念,古漢語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字、詞、句、語法等知識的講解上,更應當精心選取教學內容,塑造學生的品格,注重弘揚民族精神。如在講授《論語》《孟子》《禮記》等儒家經典時,要能結合當前的大環境,引導學生理解古代為人處世的準則:《論語?學而》中注重自身道德文化的修養;《論語?微子》中“我行我義”的精神風范;《禮記?教學相長》中通過不斷學習來發現不足,發現困惑,然后不斷進步;《孟子》:中“富貴不能,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這些內容都反映著我國人民的優秀品質,通過教學能夠讓學生體悟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教師不能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應運用多樣化的先進教學手段,如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用圖片、視頻再現古代歷史、詩詞畫面,引導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準確、生動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識。利用互聯網,通過QQ群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通過提供自學參考書和網站的方式,讓學生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真正通過古漢語的教學完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王力.古代漢語[M].北京:中華書局,1999.
[3]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M].長沙:岳麓書社,2002.
[4]徐復,宋文民.說文五百四十部首正解[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幾千年以來,優秀傳統文化及其主張的仁愛、誠信、愛國、奉獻和自強等美德,作為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前仆后繼,奮力拼搏,推進著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穩定的共同精神、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的精神成果的總和”,那么“它已經深深地內化為人們的心理素質和民族性格,并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制約人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力量。”[2]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及其美德的教育,是思政理論課教學研究與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及效果的必然要求。
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語境。人總是存在于在一定的文化生態環境之中,當長期的社會發展過程把傳統文化內化為人的精神基因時,便賦予了個人主體以一定的思想、觀念和國民性。因此,人們在行動的時候都不可避免地帶著一定的性格傾向和的隱性文化素質。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隱性地支配著中國公民的行為方式和價值取向,這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前提和現實基礎。對于中國的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優秀傳統文化是用之不盡和取之不竭的源泉。作為一門培育四有新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學科,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發揮功效,必須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實現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張祥浩教授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塑造人和培養人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與馬列主義,與現代化并不沖突,而且可以相互融合。”[3]王東莉也主張,“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必須植根于中國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厚土壤中,對民族文化傳統進行創造性的價值吸收和開發利用,進行重新開掘、認識和評價,……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4]在某種程度上,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已經構成了中國社會的文化背景,成為中國國情的基本組成部分。“以理論為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離開社會整體文化發展環境的制約,不可能游離社會文化發展的格局來進行封閉工的教育,而只能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積累上進行。”[5]
其次,中國傳統文化為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素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優秀的文化內容,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教學素材。比如說,愛國主義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標。而中華民族無疑有著優秀的愛國主義傳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不斷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就能不斷地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再如,孝道教育歷來是對大學生進行中華傳統文化及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古代,有所謂“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它要求我們尊敬師長,孝敬父母,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應有的品德,也是人之為人的本質所在。然而,當下社會出現了一些極為不好的現象和風氣,如不孝順父母,甚至辱罵父母、傷害父母等事情也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同中華民族傳統和美德相悖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傳統的孝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還有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自強教育等,都是培養“四有”新人以及現代化建設的現實需要,也都需要我們認真的進行傳統優秀文化的教育。
當然另外一方面,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自身包涵的不好元素,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去粗取精,去除糟粕。初文杰提出,“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歷史積淀,難免會帶有時代的局限性。”[6]因此,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正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局限性,避免其腐朽文化內容對學生思想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整體主義原則是其最重要的道德準則。它崇尚封建統治集團的利益遠遠高于個人的利益,個人在國家整體利益面前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就是要求人們遵守三綱五常。總而言之,“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對影響人們思想建設的落后的傳統文化進行嚴肅認真的清算,批判和改進其中的不良傳統,開創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7]
二、思政課程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傳播機制
歷史和傳統是文化的源泉,如果脫離了歷史與傳統,文化便失去了自己的根基。因此,繼承與創新是當代中國文化發展面臨的兩大難題,沒有繼承就會迷失方向,而沒有創新只會重蹈舊轍。“儒家文化之所以綿延數千年,是因為它擁有一套獨特的文化傳播機制,主要包括教育考試選拔機制、排斥異端邪說的抑制機制、以注經為主線的損益機制、儒道佛互補機制等等。”[8]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傳播機制建設,就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首先,加強頂層規章制度與原則的建設,規范作為指導思想的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與“思維借鑒”的文化選擇問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必須以為指導,使傳統文化既能保持中華民族特色,又能彰顯時代精神。中央與地方政府,特別是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處理好“一元與多元”的協調關系,盡快頒布關于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政策文件,對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具體落實作出明確的規定,積極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人心。同時堅持“”與“思維借鑒”的原則對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選擇,一方面,要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對于與國家主導價值和核心價值體系完全對立的部分,如封建迷信、等級制度等,應堅決地予以抵制。
眾所周知,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真正的品牌化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品牌競爭力強弱的對比。品牌名稱是品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品牌日益國際化的時代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點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品牌主和消費者的認同。怎樣讓自己的品牌名稱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如何在品牌名稱中很好地融入企業自身的個性和文化精神?這是擺在品牌建設者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品牌名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貌只在于名字,名叫拴鳳和婉婷的女子給人的印象差別懸殊。在市場營銷中最重要的決策是如何給產品起名字。《圣經》中說:“寧擇好名,不選巨財。”選一個好名字,品牌可能會名利雙收。強生公司的一本小冊子上寫道:“我們公司的名稱和商標是我們迄今為止最有價值的資產。”正如《定位》一書中所講到,“在顧客大腦中,名稱是把品牌掛在產品階梯上的一把鉤子。”
走向世界怎能沒有中國自己的特色?管理和技術可以學習模仿國外,但是中國自己的形象只能從自身挖掘。品牌名稱就是形象建立的基礎元素之一。品牌是和品牌名稱和標志聯系在一起的一套資產(或負債),它們可以增加(或減少)一個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中國人講究文化含量,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留下了無數飽含文化的篇章,它們能夠在新的時代展示出其新的價值。在進行品牌命名時充分考慮古代文學作品的民族文化性因素,不僅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到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助于中國企業走向全世界,同時利用傳統文化中那些熟知的詞語,無疑是企業和品牌最恰當的廣告宣傳,使得品牌名稱超越自身,上升到文化心理和市場新定位的層面。以國內外的運動品牌為例,我們可以看出,除卻技術和產品設計方面的問題不談,除了李寧、安踏、3610等品牌之外的大部分國產運動服裝品牌存在的問題可以集中到品牌命名上,比如營銷策略單一,過分依靠廣告營銷,并且廣告主張浮夸,同時缺乏有效的品牌戰略規劃,在體育品牌贊助行為中缺乏與目標群體全面的溝通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品牌命名也是企業品牌戰略的一個縮影。
一、適應品牌的全國推廣和未來國際化的趨勢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隨著品牌資源配置的國際化、貿易國際化、資本國際化、生產國際化以及與此相對應的政策、體制和技術標準的國際化、還有整體推廣包裝和品牌訴求對象的國際化。漢字品牌名稱的國際化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字面翻譯,而我國過去大部分品牌名稱國際化時卻往往犯這一錯誤。漢字名稱的國際化方法應該遵循當代國際品牌的命名原理和方式,結合西方語言特點和國際品牌的特點,創造性的設計出既符合西方語言規則又符合國際品牌發展趨勢的新品牌來。
各個行業中都存在品牌中國化、傳統化和民族化的例子,尤其在餐飲、休閑為代表的服務行業和一些高消費產品的行業中。有的品牌名稱將傳統的文化與企業經營項目結合得很緊密。在水一方集團主要經營洗浴、桑拿、足療、保健等休閑娛樂項目。“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的文化內涵將企業品牌經營項目詮釋得淋漓盡致。湖北酒業的王牌稻花香將“釀成千傾稻花香”樸實的中國傳統古文化演繹為具有深廣的具有時代內涵的現代企業文化和品牌精神。消費者在享受品牌的同時,也品嘗到了延伸產品的文化意義,深層次地體會到“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的韻味。馬蘭拉面來源于一首民謠:“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馬蘭拉面”這朵幸福之花的品牌精神就是勤勞和樸實。就像“馬蘭”花開同樣需要用勤勞的雙手去一點一滴地創造。另外還有很多,如錦江酒店、巴國布衣、陶然居、釣魚臺賓館、海天、白云山等國內著名的品牌就是我們身邊的生動的例子。
中國的品牌在國際化的進程中可以借傳統文化這艘大船出海,國外品牌在“思考全球化,行動本土化”中也大打傳統文化牌。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國外品牌在進入中國的時候的都要考慮到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精神。紐約的著名化妝品品牌revlon考慮其中文譯名的時候下了相當大的工夫,最后的品牌名稱翻譯成露華濃,與李白詩句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面露華濃”的意境相當一致。用“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
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艷冶,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化妝品品質的高貴。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佛萊、寶馬、奔馳等等。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
二、有助于良好的品牌識別和品牌聯想
好的品牌名稱有助于消費者建立或保持的一組獨特的品牌聯想。包括功能上、情感上及自我表現上的利益。聯想到品牌代表什么,它的核心價值是什么,以及品牌對顧客的承諾。名稱本身即是一個有價值的主張正如人的名字普遍帶有某種寓意一樣,品牌名稱也應包含與產品或企業相關的寓意,讓消費者能從中得到有關企業或產品的愉快聯想,進而產生對品牌的認知或偏好。整合廣告、價格、分銷、包裝、產品特性的努力傳播品牌形象。
比如日本著名的化妝品品牌資生堂,最初是設在日本東京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的一家西式藥房,取名源自《易經》中的“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涵義為孕育新生命,創造新價值。1981年進入中國以來,通過運用資生堂的豐富經驗和護膚品生產技術,在中國消費者中樹立了上佳的美譽度,在市場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反觀之中國國內的眾多的化妝品生產商,品牌自身無特色,缺乏個性,低俗化味道從其品牌名稱上表露無遺,另外媚洋和雷同的思想嚴重。“黛麗絲”“蒙娜麗莎”“紅棉”“粵穗”“艷麗”。
這僅僅是國內眾多行業中品牌名字雷同現象的冰山一角。我國語言詞匯浩瀚如大海,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其中更有無數的絕妙好詞,《詩經》300首,《全唐詩》4萬多首,更有《史記》洋洋灑灑的50余萬言,此類著作數不勝數,其間更有相當的富有趣味的坊間俚語,我們國內的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品牌文化,結合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汲取燦爛的中華文化中無盡的精神財富。大家熟知的毛紡品牌“恒源祥”有著自己的故事,1927年,創始人沈萊舟成立了一家人造絲毛商店,取“恒羅百貨,源發千祥”之意,于是有了店名“恒源祥”。經過長達幾十年的發展,恒源祥從最早的毛絨商店起家,演變至今涉及針織、服裝服飾、家紡等領域的全球最大絨線產銷公司。另一家國內大型的制衣集團——江蘇的紅豆集團。品牌取名來自于一首很流行甚廣的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在品牌的傳播過程中,王維的詩歌無疑就是紅豆集團最恰當的廣告宣傳。諸如此類,通過對品牌名稱和傳統文化理念的結合打造的品牌,往往在進入市場之初便占有先機。享譽中外的中國名酒劍南春,原名劍南燒春。“劍南”,地處四川劍門關以南;“燒”是指工藝,以糧食釀制,即蒸餾;“春”是唐人對酒的雅稱。劍南燒春又名“燒香春”或“生春”。唐代已流譽華夏,成為皇家專享的貢品。唐李肇《唐國史補》、宋李昕《太平廣記》、元代宋伯仁《酒小史》中都有關于劍南春的文字記載。醬菜品牌“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最初,這里是一家酒店,為保證酒味醇香甘美,這家作坊曾制訂了六條操作規則:黍稻必齊、曲孽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居由此得名。著名的全聚德烤鴨店始創于1844年,原先是一家鮮果店的招牌字號,叫“德聚全”,其意思是“以人德聚全,以德取財”。1862年老板楊全仁見招牌字號中“全”字與其名暗合,于是把牌號倒過來以“全聚德”為自己的招牌字號,取其“全仁聚德、財源茂盛”之意。
這種借鑒吸收傳統文化的現象不僅僅只存在于中華老字號中,在“走進來”和“走出去”的國際化浪潮中,國內許多企業已經顯示了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南山奶粉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西名酒杏花村品牌名稱最初來源于杜牧的名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近年來興起的網絡新貴百度,其公司理念則是與辛棄疾的代表作“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內涵不謀而合。“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兇猛造就了下載功能強大的迅雷公司的成功。
除了直接從那些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取詞,我們還注意到,在全球所有的國際性品牌中,大部分是來源于新創詞匯,即造詞。采用能說明產品特點的詞或詞根,通過一些方法,如縮略、組合、詞匯、變異等,創造性地設計出新詞,用做品牌名稱。
實際上,品牌的命名是一門高智慧、高價值的藝術。在現代社會同質化和過度信息嚴重的今天,注意力是第一稀缺的資源。與之相應的市場競爭,實際上就是心理競爭。品牌命名要一定要新穎獨特對比強烈。因此,新穎性和獨特性無疑是品牌命名的第一原則。觀眾如何處理所接觸到品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觀者按一般的方法處理信息,他就會產生一般的感覺,而一般的東西是很難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注意的,也自然會被我們這個時代逐漸地被淘汰掉。也就是說,大多數觀眾不會隨便浪費自己的精力,他們都有選擇的去尋找自己最重要的東西,這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的心理特點。品牌命名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有利于消費者的選擇,使它們在同類產品中具有“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同時,貴族消費和時尚消費最大的驅動力也是品牌。古語常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做好品牌命名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融合,不僅僅關系著品牌的生存,更是發展的必要因素。
參考文獻:
[1] kotler,p.(1994).marketing management-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 kapferer,j.n.(1997).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2nd)[m] london: kogan page.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傳統,弘揚中華文化就應象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所指出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歷史證明,“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政無信必頹。”政府信用已經是社會信用的核心,政府誠信引導著人民誠信,直接影響著社會誠信。毫無疑義,將中華傳統誠信道德資源的合理內核與現代思想進行完善融合是我們開展干部誠信教育的理性選擇。
1 誠信在傳統文化中的豐富內涵
“誠信”是由“誠”和“信”兩個規范構成的,“誠”“信”二字在古代典籍中意思相近又有著一定的差異。“誠”多于“真”、“實”等范疇相關聯,涉及人類社會生活諸多領域,像人際交往、個人修養、道德理想等方面。“信”則多與“忠”、“任”等范疇相關聯,其基本內涵是守言行諾,即“言必信,行必果。”
“誠”與“信”在含義上不盡相同但又有著密切的聯系。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是將二者互訓的:“誠,信也”、“信,誠也。”從先秦時期開始,“誠”與“信”開始連用,《荀子》中就有“誠信生神”之說法,此后“誠信”便作為一個完整的范疇使用。作為一個統一的概念,誠信的基本內涵和要求就是真實不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信守承諾。
2 傳統誠信思想的精髓
2.1 誠信為天地間的一種必然法則。“天行不信,不能成歲,地行不行,草木不大。”(《呂氏春秋?貴信》)即是說,天地都必須有信而后才能形成四季銜替、萬物更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信”被理解為一種超越的、統天統地的絕對法則,這種思想或許有些夸張,但它充分表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信”的近乎敬畏的崇尚。
2.2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信被當成立身處世論之根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認為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品格,是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道德起點,如同車子缺少、這樣樞紐就不能行走一樣,人若無誠信寸步難行。
2.3 誠信是基本的交友之道。對誠信是交友的基本原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著意。在傳統文化中誠信交友大致可概括為兩個層面:①誠信是晤友的基本原則。孔子說“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孔子的弟子不但對此有充分的認識,而且常常以此嚴格要求和反省自己,曾參“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②誠信是擇友的基本標準。在社會生活中,結交什么樣的朋友對一個人的行為及品德有著重要影響,與那些正直誠實、寬善謙遜的人交友可以受其感染和熏陶,而與那些花言巧語、口是心非的偽善之人交往,不但不會有所獲益反而會沾染惡習。孔子曾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因此,交友要有所選擇,要選擇仁德之鄉居住,以免受不良影響。
2.4 誠信是經濟活動的基本行為規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固然有著君子重義輕利的思想,但對人們合理的正當的利益追求也決非一味的排斥和拒絕,只是提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主張對利益的追求要持節制態度,反對通過不正當手段謀利,反對為了獲取一定的利益而不擇手段。荀子就說過:“商賈敦愨無詐,則商旅安,貨財通,而國求給矣。”事實上,講究貨真價實,強調童叟無欺也是中華民族經濟及商業活動的傳統美德,歷史上也出現過許多著名的廉賈義商。徽州商人注重“信義服人”,他們“以忠誠立質,長厚攝心,以禮接人,以義應事,故人樂與游,而業日隆隆起。”同仁堂藥店三百多年來始終堅持“炮制雖繁從不敢省工時,雖貴必不敢減物力。”他們皆成為人們傳頌的誠信經營的成功典范。
2.5 誠信是保證社會穩定發展的為政之道。中國傳統文化中歷來主張“為政以德”,而要做到“為政以德”誠信是其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孔子要求為政者做到“敬事而信”并認為“信則民任焉”《論語?堯日》,即是說要贏得民心除了與民生息的“仁政”外,誠實無欺、講究信用,努力取信于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和信賴。荀子說:“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大治,桀紂棄義背信而天下大亂。”《論語?王霸》孔子也堅決反對與國交往中背后耍陰謀。公元前550年,齊、魯和解,兩國之君會于峽谷,齊國卻企圖乘機以東夷人劫持魯侯,時孔子相魯,聞之后深為不滿:“兩君之好,而以裔夷俘兵以亂之。”清代大儒王夫之則精辟地概括為:“夫誠信者,中國邦交之守也。”(《讀通鑒論》)
3 傳統誠信思想在干部誠信教育中的價值
3.1 誠信執政教育是干部教育的核心目標和內容。在中國傳統誠信思想中,誠實不欺不僅是上天固有的規律,亦是人與人之間的自然法則和道德本體。人們的道德規律必須遵循這一“天之道”,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則。“修辭立于誠,所以居業也。”(《周易?乾》)正因為如此,中國歷代十分重視誠信的教育。自西漢儒學成為官學之后,《論語》、《大學》等儒家經典成為了學校的必修課,學子們在熟讀四書五經等儒家著作時自然而然的接受儒家誠信觀的洗禮、教化,以塑造誠實守信的君子人格。而唐代以后出現的書院更是把誠信的道德教育列入教規之中,如岳麓書院的教規中即有“言忠信,行篤敬,懲忿室欲,遷善改過”等條目。當然,把“誠”“信”理解為超越的、統天統地的絕對法則的思想有些夸張,但“人之無信,不知其可”(《論語?為政》)、“唯君子能信,一不信則終身之行廢矣”(《袁子?用賢》)的誠信而厚德方能立人,并進而實現人格自我完善的成人教育思想今天依然閃光。因此,我們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并將之融入到干部教育的辦學理念之中,把誠信執政教育確立為干部教育的核心目標和內容,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利用一切教育陣地和教育場景開展廣泛而深入的誠信教育,喚起干部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意識。同時,還應該施以相應的保障機制,對干部日常行為規范中諸如打牌賭博、貪污受賄、欺上瞞下、學歷灌水等不誠信行為給予約束和嚴厲的懲處,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和輿論環境,形成誠信者受尊重、不誠信者遭鄙視的社會氛圍,讓干部在教化與熏陶中誠信執政。
1.背景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猶如一顆光輝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人類文明史的皇冠之上。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培養和陶冶民族精神、民族素質的巨大精神力量。千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是推動中國社會不斷進步的強大動力。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由于市場經濟觀念的強烈沖擊,因此傳統文化教育變得相對薄弱。一些大學生的思想行為失去正確的指導方向:實用主義傾向開始顯現,集體觀念逐漸淡漠,個人主義慢慢抬頭,拜金之風漸漸刮起。
國內眾多學者分別對大學生成才教育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進行了相關研究。喻芒清[1]對大學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基本內容、現狀及主要途徑與方向進行了深入分析。王廣珍[2]認為必須給予大學生方法上的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形成科學的學習方式。任偉[3]認為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在培養愛國情懷、提升人文素養、提高審美情趣、促使道德意識覺醒等方面都會對學生的涵養養成產生深遠影響。陸建華、楊劍梅[4]結合“五四”文化精英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對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素質進行了研究。王新婷[5]認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接觸、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審美情趣等能產生積極影響。郭學利、高紅梅[6]指出高校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充分挖掘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優化教育手段,拓寬教育路徑。張海波[7]提出應在揚棄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建構大學生的現代文化人格。方凌瑾[8]對當前高校進行的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意義、基本內容及注意事項等進行論述,提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重點及方法。趙衛新[9]認為在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中可以運用課堂教學、傳統文化講座、課外閱讀經典、環境熏陶等方法。蘇寶梅[10]認為對大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需要有正確的方法論作指導。
從上述分析可知,已有的相關研究對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進行深入探討,而大學生成長成才教育的研究比較薄弱。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生(尤其是高職生)成長成才教育結合起來的研究則鳳毛麟角,鑒于此,本文系統論述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對高職學生成長成才的促進作用。
本文擬從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高職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傳統文化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作用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2.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對高職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要普及和傳授傳統文化知識,幫助學生全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而且要幫助學生全面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2.1愛國主義教育
歷史上無數民族英雄,為了保家衛國,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寶貴的生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愛國主義在傳統文化中的反映。高職生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認真學習中國歷史上愛國志士的感人事跡。
2.2艱苦奮斗教育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在艱苦奮斗中總結出來的深刻哲理。中華民族無論在多么艱難的環境中,都能克服艱難險阻,不斷向前發展。認真學習這些至理名言,對于當代高職生發揚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將會起到促進作用。
2.3高尚情操教育
中華民族歷來把完善個人道德品質看成為人處世、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前提。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大都把個人道德品質的完善作為自己的最高精神追求。社會交往上講求“大公無私”、“言必信,行必果”;個人修養上講求修身養性,“獨善其身”、“身正”等。
2.4奮發向上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生動寫照。縱觀中華民族的歷史,在任何一個時期,尤其是在關系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廣大人民充分發揚奮發向上、堅忍不拔、不屈不撓的優良作風,挽救并振興了中華民族。
3.高職生成才教育的重要性
3.1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是衡量一個國家基本國情和基本資源的重要指標,包括一個國家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這一切都表明了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性和長期性。高校是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高職生成才教育是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3.2高職生健康成長的客觀需求
人的社會性是人區分于動物的重要屬性。是僅僅關注自己的個人利益還是為了集體、民族的利益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一心醉心于金錢利益還是畢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學階段是高職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成才教育在高職生健康成長的道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4.傳統文化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作用
4.1增加高職生的百科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宏富,主題廣泛、包羅萬象,包括政治、經濟、文學、藝術、天文、地理、醫學、處世哲學等領域。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擴大高職生的知識面,增加淵博的百科知識。
4.2培養高職生的愛國情懷
如果高職生能夠深刻理解祖國歷史、民族文化,就能對祖國產生深厚感情。系統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脈絡和精髓思想,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樹立科學的辯證思維及理性的愛國態度。
4.3提高高職生的思想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古代哲學。認真學習中國古代哲學對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重要作用。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是天人哲學。重人事、輕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的觀點是中國古典哲學中的重要理論。《老子》、《易經》等著作中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觀點閃爍著古人樸素唯物主義的光輝。閱讀這些著作,有利于提高高職生的思想境界。
4.4提高高職生的審美能力
高職生正處在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美德,培養多方面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棟梁。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大量表現人類頑強不屈、豪邁進取的文化現象,其中蘊涵的精神價值對高職生仍有激勵作用。
5.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
5.1加強課程建設
目前,高職院校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進行課程設置。誠然,隨著我國四個現代化的逐步實現,社會急需越來越多的擁有實用技能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合格的高素質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嫻熟的專業技術,而且要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時候,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設為一門必修課或選修課。為了提高學生興趣,對于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對他們進行雙語教學。
5.2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校園文化氛圍對于他們的成長成才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重視學校環境建設和人文景觀建設。建筑設計、道路取名、宣傳欄布置等都應凸顯傳統文化;第二,定期舉行傳統文化知識的宣傳普及活動,為大學生提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如在課外活動時間內,在校園的大屏幕上播放百家講壇系列節目,或者播放《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電視劇,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5.3加大宣傳力度
加大宣傳力度,發掘師生中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事跡,如: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愛崗敬業、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等。撰寫文章或者報道,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對這些優秀事跡進行大力宣傳。通過樹立身邊的典型,讓學生知道,中國傳統文化并非虛無縹緲之深奧道理,而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行為準則。
參考文獻:
[1]喻芒清.大學生成才教育研究[D].武漢大學,2005.
[2]王廣珍.學習方式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0.
[3]任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涵養養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3(6):61-64.
[4]陸建華,楊劍梅.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人文素質[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2002(2):148-150.
[5]王新婷.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成長[J].高等農業教育,2008(6):25-27.
[6]郭學利,高紅梅.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構建[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7):47-49.
[7]張海波.傳統文化教育與大學生現代人格重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9):51-52.
[8]方凌瑾.傳統文化教育與當代大學生的成長[J].懷化學院學報,2006(3):174-175.
關鍵詞:傳統文化 繼承 發展 服裝設計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我國的文化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他們對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出色運用,向國內專注于服裝設計的人們提出新的挑戰。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如何選擇、如何繼承、如何與服裝設計相結合,要既不失傳統、又能符合現代生活品味,這是個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話題。
一、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所了解
我國的歷史悠久,傳統藝術的遺產極其豐富并且輝煌,每個時代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剪紙、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戲曲、工藝美術等等,都有幾千年的積累,都有偉大的創造,都透著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傳統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全世界的寶貴財富。中國傳統藝術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淳厚的藝術內涵和生動的歷史痕跡,越來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愛和欣賞,成為眾多設計師們創作的靈感源泉。
服裝文化的發展決定著服裝的技術、服飾審美趨向等發展變化。古希臘風格、古埃及風格、巴洛克、洛可可風格,這些在現代服裝大師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我們看到的服裝設計作品中更多的是差異:而這種在服裝作品中的差異,往往成為服裝作品的生命力。服裝藝術設計,歸根結底是通過藝術、思想和科學共同合成的。一個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的服裝設計人員,就不叮能有什么優秀的創意作品:
我是從事教學作的,我認為往教學過程中應該計學生學習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思想,特別是要領會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以及意境美、形式美。這些都可以為我們今天的學生,明天的服裝設計師的未來創作活動,打下堅定的創造基礎。認真研究、挖掘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悠久而又豐厚的文化知識寶庫,把握中華民族文化精髓,吸收其他國家與民族的精華,對學習服裝設計的學生來說大有益處。通過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了解,使學生的視野拓寬了,設計構思更豐富了,審美觀念也提高了,對民族文化有了良好的認知,才能創造出源于傳統歷史和文化的時尚服飾作品,并在作品中,體現出本民族的獨特風格、風土人情及人文情懷,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帶有中國韻味的服裝,也能讓世人更好的去了解圍。
二、如何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藝術的成功在于有根,而我們的創作之根就是中華民族之根!中國五千年的義化沉淀了很多優秀哲人的思想,留下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提供給我們的是一種思考形式:五千年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展現出眾多的表現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現代的思維方式去詮釋,用現代的語言,去解讀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多元傳統文化將是我們進行藝術創作的靈魂。不管承認與否,我國傳統多元文化與歷史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觀和創作觀
當我們追溯傳統文化的淵源,民族服飾的特色,去解釋當前的服飾現象和當代的服飾風格時,可以看到,現代服飾并不是所處時代僅有的和自發的創造,而是歷史進化的產物、傳統文化的延伸一服飾沒計的藝術表現力需要豐富的文化內涵來支撐,沒有文化積淀的作品是蒼白無力的、淺薄的。因此,傳統文化至善、至真、至美的文化內涵,是現代服飾設計中的靈魂文化,傳統文化深厚的藝術美感,是現代服飾設計創作的靈感與激情源泉:
在民族化設計巾所表現的不應只是表面文章,這樣做必然要受到工業化生產和審美觀念的制約。民族化存各時代所共有的超時代性才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繼承傳統不是復古,而是繼承前人的藝術創新精神,繼承傳統的正確態度是不斷地豐富它,不斷地推陳出新,使傳統與現代融合,從而創造出有個性的新風格服裝在學習借鑒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不能簡單地模仿某一個民族傳統的服飾,照搬圖案或修改傳統的款式使之成為具有民族性的服裝,而是應強調本民族的文化內涵,民族性的靈魂和精神。時代改變了,服裝設計的語言也要與時俱時。服裝設計必須立足于當代人的審美要求和穿著習慣,這就要求設計師能夠敏銳地捕捉時尚熱點。并將其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設計風格中,服裝設計不再是簡單的款式照搬,而應體現為人們對時尚生活方式的理解,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設計。
三、在繼承中發展中華文化
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服裝設計中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在服裝設計表現手法上適當運朋當代服飾設計藝術新設汁理念與設計手法,通過現代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將服裝的造型、色彩、面料與現代時尚潮流完美結合,來詮釋民族性的服裝設計,也就是說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繼承、改良、發展并賦予它新的形式、新的變化,從而創造出一種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風格,所以深刻了解巾華民族這個千年古老文明國度的深厚傳統文化藝術底蘊,并將它與現代意識巧妙結合,是我們孜孜不倦所追求的目的,也是每一個設計師都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在傳統文化上進行改良
創立中周風格的服裝,不是一味鉆研民族服飾,而棄世界流行大趨勢于不頤,我們知道,任何民族的文化在歷史的進程中,總是交織著與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在如今全球化風潮撲面而來時,創造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應該是在世界性、時代性這個前提下,立足于中國風格,即“世界之精神,中國之本質”。中西服裝文化觀念雖然存在差異,但二者并不是格格不入,相反進行一定的吸收和借鑒能夠增強服裝的生命力和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