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歷史文化遺產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論文摘要:歷史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其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和方法不斷完善和發展,保護要以正確的價值取向為原則,堅持全面的、科學的、動態的保護方法;同時,歷史文化遺產的再利用要和保護協調統一,正確處理好遺產保護與現代化建設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文化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學、科學、藝術或文化價值的人類杰作,如文物、建筑群、遺址等;“自然遺產”則指具有地質學、地貌學、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美學價值的自然地域空間,如九寨溝等;“自然文化遺產”是以具有科學、美學價值的自然景觀為基礎,自然與文化融為一體的綜合體,如黃山、泰山等。本文所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即等同于上面的“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日益受到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和方法在逐步發展和完善;并且,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在現代化建設中得到了合理利用,達到了保護與再利用的協調統一。
一、遺產保護的歷史發展及現狀
從當今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斷地擴展和深化,內容也在不斷地增添和豐富。
首先,從保護對象上看,過去只有杰出的、在歷史上或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偉大的建筑作品和藝術品才得到考慮。而現在,許多由于時光的流逝而獲得文化意義的建筑物、各歷史時期的構造物及能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見證物的對象也被列人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范圍。
其次,從保護范圍上看,作為保護的對象已不再限于建筑本身。從大的方面來說,開始擴大到它周圍的建筑環境、自然環境…;從單純的建筑藝術作品擴大到與歷史文化和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街區和城市。也就是說,從點的保護擴大到地段乃至城市的“全面保護”。從小的方面說,延伸到環境中的各個組成元素,包括公園和街道的裝飾小品和標志物等。
再次,從保護深度上看,文物建筑、歷史地段和城市的保護規劃,其內容原來都局限于物質方面,保護歷史遺存及其環境。但正如《馬丘比丘》所指出的,一個城市的個性和特征是其形體結構和社會發展的結果”,因而,除了物質環境以外,現在人們也開始認識到還需要保護具有濃郁地方民俗特色的典型社會環境和歷史文化傳統,保護和發掘城市精神文明方面更廣泛的內容。也就是說,從單純建筑實體的保護演進到對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文化特色都加以保護的綜合概念。
此外,在保護方法及手段上,亦由過去單純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復,演進為多學科共同參與的綜合行為,采用各種技術手段,更具有多學科、綜合性和多樣化的特點。城市傳統文化的保護也從建筑師、規劃師、文物保護者單方面的參與行為轉化為更廣泛的社會調查和群眾參與(見圖1)
二、遺產保護的價值取向原則
我國的文物保護法規規定,文物具有歷史、科學和藝術三大價值,但這些價值指的都是文物自身固有的特征,基本上都屬于歷史的價值。而當文物特別是不可移動的文物日漸融人到現代生活之中,它們的社會價值便不可避免地顯現出來。世界潮流也是如此,早在1964年,國際文物保護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簡稱ICOMOS,我國為成員國)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簡稱《威尼斯》)規定的保護宗旨是“把它們既作為歷史見證,又作為藝術品予以保護”,因此特別強調保護與修繕的目的是保存文物的歷史真實性,即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但30年來的實踐,對何謂“真實性”,何謂“原狀”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理解,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例如,《威尼斯》規定:“對任何重建都應事先予以制止”,“任何添加均不允許”。我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不可移動文物已經全部毀壞的,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在原址重建。”但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非洲許多國家就把殘毀的原始草棚泥屋重建起來作為文物保存。我國在江西、福建也重建了不少被毀的革命紀念建筑,并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俄羅斯把古跡的重建視為保護的最高標準,莫斯科、圣彼得堡重建了大量的宮殿、教堂。日本甚至把掩埋地下一千多年的奈良時期宮殿寺廟遺址發掘出來加以重建。這就說明,各個國家、民族對文物保護都存在各自的價值取向。因此,1994年11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在日本奈良舉行的國際會議上制定了一份具有重大意義的文件——《關于真實性的奈良文件》。這份文件的主要理念是:首先要承認并尊重文化遺產的多樣性;其次要尊重所有國家、民族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并用以檢驗各種文化遺產的真實性;第三,確定文化遺產價值的信息必須是真實的。總之,“不可能按固定的標準來判斷價值和真實性”;“真實性判斷取決于文化遺產的性質、文化遺產的背景及它的時代演變,可以同多種多樣信息來源的價值聯系起來”。我國新修訂的《文物保護法》及相關法規也規定,“因特殊情況”,經過必要的審批,文物建筑也可以重建、遷建。
根據上述的實踐和認識,當前應當明確一些新的保護理念:第一,保護文物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其文化價值,這種價值既有自身存在的歷史價值,也有可能發揮的社會價值;第二,保護措施取決于價值取向,只要有助于最大程度地發揮其社會價值,只要歷史價值與社會價值可以相容,無論加固、防護、修復、遷建、重建,都是合理的選擇;第三,價值的取向來源于價值判斷的信息。文物的真實性或文物的原狀主要體現在其信息的真實性,并由此決定了價值取向的合理性。
三、從大樹到森林——全面保護觀
文化遺產保護專家謝辰生先生曾提出:“以往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關注點總放在一座廟、塔等文物保護單位上,但文化遺產并不僅僅是這些,需要保護得更多的是歷史文化環境風貌,這些往往是歷史文化遺產完整性和真實性的集中體現。”文化遺產的保護如果只停留在一個個具體的物質形態上,那么,在改造后的新城市中,文化遺產的整體性就被割斷,淪為“文化孤島”。散布在新城市中的這些“孤島”,在常人看來就只能是一個被“嶄新的”混凝土、森林包圍著的古建筑或舊房子,那么渺小,那么不協調。在新一輪的城市建設中,這些渺小又不協調的“孤島”,又將成為絆腳石、攔路虎。因此,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必須遵循保護歷史真實載體、保護歷史環境,合理利用、永續利用的原則,確保文物古跡、歷史文化街區的真實性、完整性和相關歷史環境風貌,保存歷史原址、原物、原狀。
此前不久在紹興舉行的“全國名人故居保護和利用論壇”上,紹興在古城保護中將名人故居保護發展為名人故里保護,從保護“文物大樹”發展到營造“文物的森林”,恢復文物的原生態,專家稱此為“紹興模式”,此模式值得全國各地學習。
1.“文物孤島”現象
紹興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歷史上曾是越國和南宋小朝廷的國都。在歷史的演化中,紹興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城市個性、清晰的歷史文脈。但是,自半個多世紀以來,紹興古城已受到嚴重破壞,僅1952年至1978年間就填掉河道17條,拆除橋梁百余座,許多文保單位也曾成為文物孤島。即便是魯迅故居,周邊的環境也慘遭破壞。1972年將周家新臺門拆除,建魯迅紀念館,一座現代建筑極不協調地矗立在魯迅故居旁。20世紀80年代的魯迅路拓寬工程,寬僅6米、兩邊屋檐隔窗相望的魯迅路被拓展成25米寬的大馬路;咸亨酒店南新建了百草園公園,公園旁挺拔的小區樓群俯瞰著魯迅故居。
建設性破壞現象在古城中普遍存在,一個個文物孤島在現代化建設中岌岌可危。“紹興模式”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2.從“故居”到“故里”
本世紀初,紹興開始做魯迅故居保護規劃。此后有專家建議,擴大保護范圍,將魯迅少年時代生活的環境也保護起來,恢復魯迅當年生活的原貌,建議將魯迅故居保護擴大成為魯迅故里保護,并進而保護整個歷史街區。2002年8月,由清華大學和紹興市設計院共同完成的規劃方案終于通過了評審。在這個方案中,保護范圍已從故居擴展到故里,保護面積從14公頃擴增到51.57公頃。
魯迅故里2003年9月25日對外開放后,馬上引來好評如潮。保護名人故里并不僅僅是保護一兩幢建筑,還需要保護建筑周圍的環境,營造出歷史人物的成長生活環境。
3.從大樹到森林
紹興模式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從保護“文物大樹”到營造“文物森林”,以恢復文物的原生態。“森林說”源于著名學者吳良鏞教授提出的保護歷史街區的概念。
紹興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露天博物館,市區有74處國家和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79處文物保護點。紹興古城是個整體,是一片森林,魯迅、秋瑾、等名人故居都是一棵棵大樹。但是這些大樹如果孤立地存在,那就成不了森林,要營造大樹周邊的環境,恢復其歷史風貌,把文物的大樹連成森林,產生森林的生態效應,恢復文物的原生態。紹興歷史街區的修復把一棵棵文物大樹連成文物的森林。魯迅故里、倉橋直街等歷史街區,以粉墻黛瓦、竹絲臺門、烏黑柱廊、棕色油漆為基調的紹興傳統民居和諧淡雅,江南歷史文化古城的原生態氣息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四、科學、動態的保護觀
1.現代科學的保護觀
科學地保護文化遺產是通過對具體保護對象的分析研究,探索符合客觀規律的保護方法的過程。古建筑、石窟寺、近現代建筑等借助于物質的實體傳達了不同歷史時期人類生存的信息,保護即是現代人對這些物質實體實施的干預,其目的是延緩物質實體的蛻變從而使歷史文化信息更真實完整、更長久地傳遞下去。
各學科的綜合、分化、再綜合體現了科學技術進步的軌跡。新的科學突破和學科生長點往往發生在學科交叉點上。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樣需要科學技術的手段和多學科的合作。
但是,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界仍然存在著學科割裂現象,參與遺產保護的學科門類較少,且多是單兵作戰,這種現象制約了保護技術的提高和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在許多人眼里,歷史學、考古學是文物保護行業的正宗,其他學科即便參與,往往只在局部的項目上。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復雜性和其生存環境的多樣性使得保護工作的任何一個環節都需要多學科的參與合作(見圖1)。因此將現代科學“聚散共生”的概念引入文物保護領域,孕育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學是十分必要的。
2.動態保護觀與“可逆性”原則
人類對客觀世界和科學的認識始終在進步和發展中。即將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后繼續公布的第七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逐年擴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斷公布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日漸豐富的考古發掘成果……都說明文化遺產判定標準是一個動態的認識過程。同樣,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和保護技術的提高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認為今天所實施的保護措施可以使文化遺產一勞永逸的留存下去,就可能產生過度的行為。動態保護觀即是肯定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為發展留下余地。
“可逆性”原則是動態保護觀的最好體現。即在還不能夠肯定現今所實施的保護方法和所采取的保護措施是最科學最有效的時侯,應當采用最少干預與最簡單的加固措施,以為今后的發展留有余地。例如,對考古發掘后的遺址,如果沒有恰當的保護措施,就應當盡少地發掘和展示。
五、歷史文化遺產的合理再利用
1.遺產保護與現代化建設的關系
如何處理好城市現代化建設和文物遺產保護之間的關系,也是遺產地面臨的普遍問題。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還有一些地方把世界遺產當作發展經濟的“金礦”,進行掠奪性開采和利用,結果使“遺產”受到傷害,甚至導致不可修復的破壞。不少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等以“現代化”建設等名義,大興土木,大毀古建,甚至置國家文物保護法律于不顧,將已明確劃定的文物保護單位夷為平地。還有的只是象征性地保護一部分,拆毀或改建大部分。有的則將文物古跡拆毀后在異地重建,實行所謂的“異地保護”。
文物保護與城市現代化建設之間,并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關鍵在于如何科學合理地布局。據英國文物建筑學會的統計,20世紀70年代舊區改造所破壞的具有文物性質的建筑竟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炮火摧毀的還要多。中國文物保護界也有類似說法,即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以建設的名義對舊城的破壞超過了以往100年。
意大利、西班牙、法國是文化遺產大國,其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歐洲城市大多規劃設計科學,布局合理,古代建筑、文物古跡與現代化建筑渾然天成,整個城市既是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個別致的“大博物館”。這自然與其現代化進程和社會大環境密不可分,也與文物保護的理念息息相關。法國普羅萬小城位于巴黎以東80公里處,11—13世紀曾是歐洲商旅往來于北海與地中海城市間的必經之地。如今,這座小城從整體布局到每個建筑的風格,都保持著中世紀歐洲古城的濃厚韻味。所以說,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并不矛盾。
2.正確發揮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1)歷史例證。這是作為文化遺產首先要發揮的作用。文化遺產不僅可以證明歷史,而且可以補充歷史、修正歷史,甚至可以成為一部實物的歷史,包括各種歷史的例證,如社會發展史、科學技術史、文化藝術史和各門專史。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文物保存門類豐富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文化遺產在這方面能起很大的作用。
(2)科學研究參考。我國許多文化遺產蘊藏著許多科學技術的成果,有些東西今天還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如天文、冶煉、化學、水利等,都是值得研究并加以應用的。
(3)實物教材。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而又富有革命傳統的民族,在許多文化遺產中凝聚著先輩們艱苦奮斗、克服困難的精神和聰明智慧。這些文化遺產正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歷史唯物主義教育、科普教育等的生動教材]。由于文化遺產是實物例證,借此進行形象化教學,收效更大。
(4)創新借鑒。改革創新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從歷代留存的文化遺產上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憑空的創新也是沒有的,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展的。文化遺產在這方面可以為改革創新提供實物的、形象的借鑒。
(5)文娛欣賞。有許多文化遺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能給人們以美的享受,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文化素質。
(6)旅游參觀。文物古跡是旅游參觀的重要對象,是發展中國式旅游的優勢。萬里長城、故宮、十三陵、云岡、龍門、敦煌、秦始皇兵馬俑等都是旅游的熱點。
一、前言
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定歷史時期各種文化的載體和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體現,是非常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是人類文明的集中體現和凝練。然而,在中國快速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在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那些表面陳舊、破爛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橋梁、古水道正面臨著很大的危機。在許多農村規劃中把成片的古建筑群定義為“空心村”,把舊村落整片街區劃為拆遷改造區,即使有幾幢祠堂被保留下來,其周圍的歷史空間環境已被所謂的“現代建筑”空間所取代,以往古老的空間格局和傳統風貌蕩然無存。
因此,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古老的歷史文化傳承,新農村建設中如何處理建設和保護的矛盾,已是擺在世人面前刻不容緩的必須加以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歷史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特征、屬性特征、系統構成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就歷史文化名鎮(村)的保護提出了若干措施和方法。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規劃和建設。
二、農村歷史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特征
所謂農村歷史文化遺產泛指村落地域之內地上地下所有有形遺存和無形文化積累。本文狹義只指有形的不可動的歷史文化遺存。①地球上任何一個地物的地理信息,都有它的空間位置信息和屬性信息。空間位置信息在地理信息中是用圖形、圖像表示,稱為空間數據,也稱為地圖數據、圖形數據、圖像數據;而屬性信息則是用數值、文字表示,稱為屬性數據,也稱為文字數據,非空間數據。空間數據對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點、線、面和三維表面。
用這個理論來描述、分析農村歷史文化遺產的空間分布信息和特征,符合地理信息系統的數據結構模式和管理要求,有利于將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對農村歷史文化遺產進行分類登記、跟蹤管理和保護。
所謂“點”是指該事物有確切的位置,但大小、長度可忽略不計。④這里特指以單體建筑形式存在的建筑物、構筑物、古墓葬、古樹名木等。單體建筑雖然有長度、寬度和一定的占地面積,但是和整個建筑所處的空間環境面積相比,其大小、長寬可忽略不計,只表示該事物所處的確切位置。這個點暫且用這個單體建筑的中心點來描述。所謂“線”是指該事物的面積可以忽略不計,但長度和走向很重要。此處我想把“線”擴展到線所包含的要素及離開這些要素一定距離的鄰近區,又稱緩沖區。如古商業街及兩側古建筑,古河道及兩側生態保護區。有二個緩沖區共同形成的區域稱為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街區。
所謂“面”是指該事物具有封閉的邊界、確定的面積,一般為不規則的多邊形。這里特指古村落的整個建成區,即建筑遺產、文物古跡和文化傳統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情,整體具有較高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基本風貌保持完好的古村落建成區。
目前,全國分二批已有36個類似的古村落被評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村)”。各省、市(縣)級的歷史文化各鎮(村)則更多。歷史文化名鎮(村)是中國傳統農業大國的歷史文化產物,古村落之多,地域分布之廣世界罕見,是農村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精華所在,是農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
“三維表面”是指該事物在一定地理范圍內邊界比較模糊,在空間上可能是逐漸或連續變化的,突變只是個別的,如不規則的地形表面。這里特指村落建成區之外的與這個村落生產生活有緊密聯系的耕作區和外部地理空間環境。這個空問環境不但與村落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其中也散落著許多古建筑、構筑物、古樹名木等歷史文物,是歷史文化遺產依存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1964年5月25日一31日在威尼斯召開的第二屆歷史古跡建筑師及技師國際會議上,通過了著名的《國際古跡保護與修復》(即威尼斯)。該指出“歷史古跡”的概念不僅包括單個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從中找出一種獨特文明、一種有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或鄉村環境。“古跡的保護包含著對一定規模環境的保護。”“古跡不能與其所見證的歷史和其產生的環境分離。”
因此,農村歷史文化遺產在空間上呈點、線、面和三維表面的形態分布,點、線、面、三維表面構成了農村歷史文化遺產的整個空間信息。有的村落只有點狀農村歷史文化遺產,如只留下一兩幢祠堂,其四周的歷史空間已蕩然無存。有的村落只有線狀農村歷史文化遺產,如只留下一兩條商業街。有的古村落則整體保存的比較完好。因此,對農村歷史文化遺產應園地制宜地進行分類、評估和保護,對不同形態的歷史文化遺產應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正確地處理保護和改造的關系,使農村規劃、建設既有自己歷史風貌特色,又有新農村的朝氣和活力。
三、歷史文化遺產的屬性特征
歷史文化遺產作為歷史文化的客觀遺存,具有歷史性、物質性、社會性、經濟性和文化性的本質特征,它是一定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共同發展的產物。歷史性首先表現的是時問性,特指過去時間里發生的事件或做的東西。現在發生的事件或完成的工程,不管有多偉大,都不能稱其為文物。這是文物區別于其它物質的本質區別。
物質性首先表現在它的客觀存在性。任何一個歷史文化遺產,都是以一種有形的遺存表現出來的,是客觀存在的,一且失去了客觀存在性,也就不能叫做文物了。因此,對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跡一般不提倡重建。其次,物質性表現為文物的人為性。城市、鄉村的生態環境是人工化的物質環境,現存的絕大部分歷史文化遺產都是古人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出的人工物質的遺存。因此它具有物質的人為性特點。另外物質性還表現為它的自然性,除了人工環境之外,城市、鄉村依托自然環境而存在。因此,歷史文化遺產也不可能脫離自然生態環境而獨立存在,而自然環境中的自然景觀、古樹名木等本身就是自然性的表現。
社會性主要表現為它的承載性。任何文物都承載著生產這一文物之初的人類需求,社會互動、社會管理和控制的信息,承載著人類社會活動的特定歷史過程,反映著一定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是人類活動的物化和見證。
文化性首先表現為它的創造性。歷史文化遺產的誕生本身就是一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文化的誕生和創造,是新的科學技術的偉大實踐,許多歷史性的建筑物、構筑物、工藝品,它們的制造方法和水平,至今看來仍具有很高的科技水準,因此它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先進文化的創造和發明。其次文化性表現為它的傳承性。歷史文化遺產一般都是先進文化、先進生產力的杰出代表,它記載著當時先進科技文化的信息,它的遺存使得古代的科學技術和方法得以傳承和發揚光大,是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
經濟性則首先表現在它自身的經濟價值。在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中,可以說每一件歷史文化遺產都有一個衡量價值的尺度標準。雖然不能像一般商品一樣進行流通和買賣,有些歷史文化遺產更不可能以一個確切的價格來衡量,但客觀上它具有一定的價值。其次經濟性表現在它作為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能為人類經濟建設服務,并通過第三產業為社會創造價值,推動經濟、社會和文化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四、歷史文化遺產系統的構成
(一)歷史文化遺產物質系統的構成
歷史文化遺產的物質系統按區域的分布可分為兩個子系統,即以歷史文化名城為核心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物質系統和以歷史文化名鎮(村)為核心的農村歷史文化遺產物質系統。這兩個子系統中按其物質所占空問的大小都可以分成點狀歷史文化遺產、線狀歷史文化遺產、面狀歷史文化遺產和三維表面狀歷史文化遺產,現把系統歸納如下:
(二)兩大子系統的區別
1.規模上的區別。二大子系統相同類型的歷史文物,首先在建筑體量上有較大的區別,其次是不同保護等級文物數量規模上的區別。大部分受保護的高等級歷史文化遺產都處在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系統中,僅從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名鎮(村)數量看,歷史文化名城目前總共有101座,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村)只有36個。
2.質量上的區別。兩大子系統相同類型的歷史文化遺產表現出明顯的質量上的區別。城市系統的質量一般都高于農村系統的質量。這不僅體現在建筑材料質量的好壞,建造工藝水平的高低,還體現在文物主人生活質量上的質的區別。
3.所處的生態環境區別。城市各類歷史文化遺產都處在一個大型的人工物質環境之中,相比之下其外圍的自然生態環境則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工業化、城市化的特征,更多地體現為社會生態環境和經濟生態環境。而農村歷史文化遺產則更多地處于一種自然的生態環境之中。自然生態環境和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聯系得更加緊密。表現出一種休戚相關的共存關系。
4.文化內涵的區別。農村系統的歷史文化遺產表現出文化內涵的單一性。主要體現以農村生活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內涵,而城市系統的歷史文化遺產表現出文化的復雜性。它包含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社會要素信息。見證著一個國家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歷史變遷。
五、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應采取整體保護的原則,堅持“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注重保護性開發。通過開發利用,達到進一步保護的目的。
(一)點狀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點狀歷史文化遺產按保護的重要性分為歷史文物保護單位、保護類和改善類三大類。保護類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文物保護單位的區別在于后者已通過一定的法律程序被各級政府確定為文保單位,而前者是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但尚未被定為文物保護單位。改善類是屬于應保留的一般性歷史文化遺存。文物保護單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類文化遺產參照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辦法;改善類歷史文化遺產以保存、修繕或復原外形、內部更新改造為主要手段。
(二)線狀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線狀歷史文化遺產按保護的重要性分為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區和改善區。保護區和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區別在于后者已通過法律程序得到了法律的保護,而前者是有一定比例的歷史文化遺產,歷史空間保留得比較完整,但尚未被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改善區是里面零星的分布著一些較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其空間環境關系也具有整體保留的價值,是整個村落歷史空間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歷史文化保護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區參照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方法;改善區重點對空間、環境的保護和改善及零星分布的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改善。
(三)面狀歷史文化遺產——古村落建成區的保護
對建成區的保護應采取嚴格控制措施,嚴格保護現存的空間格局。嚴格保護古村落的整體風貌。嚴格保護文物古跡。保護民族風情、地方文化和特有的風俗習慣。
1.修舊如舊。對古建筑的修繕要實行保護性修繕,做到修舊如舊,即是瀕臨倒塌的房屋也盡量保護好內部主體構架,外部圍護墻體修復應盡量恢復原來的古舊風貌。
2.修新如舊。對在原址重新修建的房子,在高度上盡量與周圍建筑空間尺度相適宜;建筑風格應和古建筑相協調,包括色彩、門窗、立面風格等做到修新如1日。
3.不要隨意改變街巷的空間格局。街巷的空間格局是古村落空間格局的最典型的反映,是古村落最主要的公共空間之一。在街巷里的一些構筑物如過街樓、牌樓、轎廳等都是空間分隔的生動手筆,也是古村落空間最美的表現,要切實加以保護。
4.加強生活設施和居住環境的改善。“人依宅生,宅依人存”,“人宅相扶”。一旦古建筑投有人的居住,就失去了靈氣,就會慢慢敗落。因此。再舊的房子,也希望有人住、有人管、有人修,關鍵是加強舊住宅生活設施的改造。舊房子只要加以改造,仍然能滿足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要求,滿足現代人物質文明的需要。
5.開辟新區,保護古村。隨著古村落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的增加,古村落空間肯定不能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發展的需要,同時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許多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也必須跟進。因此,在保護古村落的原則下。開辟新區,將新居住區和旅游服務設施等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功能上相銜接,空間上有過渡,使古村落新區和老區相互協調,共同發展。
(四)三維表面狀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
1.建成區外圍耕植區的改造與保護
這個區域是古村落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自然空間環境,是生活在這個空間里的人創造生活、改造生活,寄托著無限美好希望的地理空間場所。同時也是整個村落人刨造文明,進行文化交流的最主要的空問環境。因此,在這個空間中,除了耕地之外,還會有很多廟宇、祭壇、涼亭、寶塔及彌補風水不足的建筑、構筑物(如上水口、下水口等處的構筑物和建筑物)。這是古村落和周圍自然山體之間的一個過渡空間,是構成整個村落文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中間地帶。
①加強這個區域的建筑物、構筑物的修繕和保護。許多廟宇、祭壇、涼亭、寶塔等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已瀕臨倒塌,但不要隨意拆遷,那些還留存的建筑物、構筑物要用一定的人力、物力進行修繕。
②加強這個區域的環境整治。在耕作區往往會有許多茅廁、糞坑等與農作有關的構筑物。有機肥盡管是農作的主要肥料,但對于歷史保護區和以旅游開發為主體經濟的古村落。拆除這些設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現代的復合肥完全可以代替有機肥,或者把糞坑進行地埋處理,采用化糞池的技術方法進行改造。
③保護耕作區原生態的地形地貌。耕作區原生態地形地貌的保護,關鍵是農田不要園田化,水渠、水溝只作疏通,不要硬化處理。已主要從事旅游業為主的古村落更不能把這些耕地進行拋荒。因為農耕文化是古村落世代最具生命力的活文化。應世代相傳,形成古村落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自然生態區的保護
自然生態區的保護,以不改變自然山水、空聞格局為原則。
①山體實行封山育林,加強自然植物多樣性和動物多樣性保護,防止泥土流失;尤其對古樹名木要進行登記造冊、動態跟蹤。對因遭礦石挖掘或因自然崩塌而造成破壞的山體要實行人工保護和培育措施,使之恢復自然生態的生命力。
②加強自然地質災害的監測,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對自然地質災害要進行全面調查,一旦發現,必須采取地質保護措施、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
③加強水體的疏浚、加固、拓寬、改造。對于流經保護區的溪流,原則上不改變其河床的位置。但對易造成山洪隱患的地段,要實行拓寬改造,采取加高、加固措施。在改造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古橋的保護,加強古石坎的保護,加強具有造景功能的堤壩保護,加強兩岸古樹名木的保護。
(五)繼承和發揚優秀文化傳統
1.風俗習慣的繼承和發揚
風俗習慣主要包括“吃、穿、住、行”等習慣,它是儒家文化在禮俗層次的主要表現形式,主要以“禮、樂”為核心內容。叭‘吃”主要反映地方的飲食習慣和文化;“穿”主要反映地方的服飾特色和衣料的特殊制作工藝;“住”主要反映地方的房屋建筑風格。包括建筑形制、建筑裝飾、建筑結構、建筑色彩、建筑立面、建筑材料等,是地方特色最具形象化的表現;“行”則主要表現在村落的各種節日活動,中國民間有“七時八節”的節日活動之說,其中尤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為重。現在又增加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各種節日里的不同紀念活動構成了禮俗文化的核心內容。這些活動雅俗共賞,內容健康,營造出“詩、樂、禮、孝、義、忠、信”的環境氛圍和文化精神,是構成現代農村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
2.傳統手工藝的繼承和發揚,開發旅游產品
中國自有文明史,便有手工藝的痕跡。據《禮記-曲禮下》所載,在商朝,王室中已有“六工”,即“天子之六工,日: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至周代已由原先之“六工”發展到“八材“、“八藝”,實現了從“工”到“藝”的升華。隨著時展技術進步,工種越分越細,藝術水平越做越高,到宋代,官府手工場文思院所轄工種已有四十二作之多。
一、歷史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的含義和意義
歷史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人類活動的痕跡,蘊含著政治、經濟、藝術、建筑、技術、社會活動和環境演變等大量的豐富的歷史信息,然而在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中,文化遺跡歷經破壞、重建、修復和改造,很多歷史信息不斷變化甚至丟失,成為當代人無法解讀的“密碼”,留下諸多無法彌補的遺憾。有鑒于此,中華民族素來即有記錄歷史的優良傳統,從實物載體的木簡、紙質文本的典藏到數字媒介的立體化記錄,從傳統的舞臺展示、書本傳播向3D動畫、全景全息呈現方式發展,體現了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進步。所謂歷史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就是利用以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和虛擬現實技術為核心的綜合信息技術,對歷史文化遺產加以數字化建模、虛擬修復、輔助管理、數字展示,以互聯網為平臺,拓展文化遺產在虛擬空間中的時空延展性。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一方面為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手段,另一方面也前所未有地改變了文化遺產的保護方式。目前,世界各國為了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的技術革命正方興未艾,文化遺產數字化也成為將民族文化遺產和資源轉化為新興文化產業的一個關鍵環節。與其他保護方式相比較,歷史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優勢:首先,數字化方式可以使文化傳統得以有效保護和展現。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使現代文化和人類學家能夠描繪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圖譜”,甚至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再現和復原久已失傳的文化遺產。例如百多年前毀于英法聯軍之手的圓明園,這一久負盛名、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和國際影響力的遺址群,要想全方位實物復原,必將耗費巨額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需要克服眾多的科學技術難題,但是如果采用數字化方式去呈現,就可以在不改變既定現狀的前提下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得以網絡化的復原。又如像敦煌莫高窟這樣的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長期以來飽受“假日經濟”游人過多、溫濕度難以控制而導致壁畫毀壞嚴重等困擾,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當地文物管理部門與美國梅隆基金會簽訂了協議,擬建立“數字化虛擬洞窟”,這一技術突破實現之后,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會足不出戶在網路虛擬的現實中游覽敦煌莫高窟而不必造成對實體文物的損壞。其次,數字化方式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數字多媒體技術具有即時性、海量性、全球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利用網路的即時有效傳播,可以在將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遺產和資源永久保存的基礎上,使得世界各國的人們都能平等共享。例如,中國多個省市博物館、文化館先后建立了以“360°環視掃描、虛實結合場景、三維空間虛擬”為特征的數字化全景式藝術體驗平臺,人們只要登陸相關網站,足不出戶,就可以逛數字博物館,看數字藝術展,傾聽各種講座,免費在線學習各類優秀教師講授的精品課程,讓普通市民隨時都能在線欣賞精彩紛呈的文化盛宴。再次,數字化方式符合文物保護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傳統方式的文化遺產保護中,實物修復與重建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磚瓦、陶瓷、金屬等結構材料、裝飾材料和某些專用材料,造成對自然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浪費,甚至會使地方財政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而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通過數字技術修復和還原文化遺產,雖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但它不用消耗林木石材等自然環保資源,只需投入由電子計算機所承載的新興網絡信息技術,這種可持續的資源使用方式更符合中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社會發展原則,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社會未來資源利用發展的走向。復次,文化遺產數字化可以使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文化與經濟高度融合所催生的“文化經濟”,不僅會加速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提升,而且還能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國民經濟更加協調、健康和可持續快速發展。經過文化遺產與資源的數字化開發,即使民間文學、舞蹈、美術等“許多以往不被認為具有經濟意義的文化形態,經由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所負載,進入經濟學家和投資人的視野”,從而被賦予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價值;以往被認為處于經濟生活“邊緣”的文化事業機構,特別是一向依賴于公共資助的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等,將可能被接入經濟開發的中心地帶。
二、對黑龍江省歷史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的若干思考
黑龍江省作為具有悠久歷史的邊疆省份,歷史文化資源極為豐富。諸多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為保護挖掘與利用創造了先決條件。2004年黑龍江省全面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在全省重點少數民族及漢族文化遺產資源區域普查基礎上,初步梳理出57項重點保護、挖掘與利用的資源,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已進入旅游文化產業行列,創造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整體來看,黑龍江省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能力和水平尚處在初級階段,保護形式單一。一是缺乏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責任意識。有些城市和地區,片面注重經濟增長而忽視文化建設,文化遺產的隱性價值和房地產開發的眼前利益相比,后者更符合相關部門的政績需求,因此,只顧單純的經濟開發和規模的擴張,城市在舊城改造和房地產開發中,不切實際地進行大拆大建,忽視了對歷史文化遺產和城市特色的保護,其結果是導致有些歷史文化名城面目全非,失去原有的文化韻味。二是開發形式較為單一。目前黑龍江省的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的主要途徑是政府主導之下的旅游開發,不可否認的是歷史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的確可以為旅游部門增加直接的收入,但是在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中除了旅游之外還應開辟多種途徑,應該在保護的基礎上,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增加,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必須結合起來,極端的采用政府主導開發或市場主導開發都是不可取的。為解決上述問題,可以以歷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保護和開發作為契機,帶動黑龍江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資源的保護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首先,文化遺產數字化將激發黑龍江省旅游業發展的新機遇。開發模式的選擇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要綜合考量旅游開發的歷史、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地理位置、資源狀況等主客觀情況而靈活選擇。目前來看,旅游業與信息產業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趨勢,與旅游相關的各種網站也成為網絡經濟中“異軍突起”的一支重要力量。黑龍江省也應抓住基于數字技術的“文化之旅”的網絡商機:一方面,深入挖掘省內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并賦予其旅游開發的價值,繼續推動傳統意義上的旅游業的信息化發展,使出游感覺更加方便、舒適,費用也更加低廉;另一方面,在數字化信息網絡技術的基礎上,將歷史文化資源數字化開發,建立虛擬旅游世界,徹底改變旅游服務模式,從根本上提高旅游活動質量。現實旅游業和新型旅游業的關系是:現實旅游依賴于虛擬旅游,虛擬旅游依賴于文化意義鏈接,文化是旅游業貫穿始終的關鍵環節,技術附著于文化,文化通過技術來體現。在虛擬旅游空間中,游客將旅游的對象物以及旅游活動本身與歷史事件、文化觀念聯系起來,形成對于旅游吸引物的意義理解。這樣的“旅游活動”與當代“素質教育”的基本主題有內在的聯系,它能提高現代人的文化素養、還有助于人們形成現代文化眼光,從而對現代人的精神世界產生影響。其次,文化遺產數字化將激發現代教育發展的新機遇。目前,“數字化形象被認為是傳播文化資源的第一步”,滲入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術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信息內容以及對信息內容的需求成為推動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研究結論,“教育產品是目前需求最大的網絡信息內容服務產品”,關于新型共享知識手段的大量創造都應圍繞文化內容而展開,文化內容應該在信息構成中占有重要席位,因此“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實現上述教育發展新機遇的關鍵”。由于數字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在虛擬現實空間中再現真實的歷史地理信息,并且能夠與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的文字資料、文物圖像實現“鏈接”,甚至輔以不同領域中專家學者的咨詢與解說,傳統的課堂教育與廣義的文化信息資源實現普遍鏈接的條件已經具備,傳統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界限將徹底打破。在數字技術教育產品市場需求大量增加的情況下,大量可接觸和不可接觸的文化遺產正在轉化為最有價值的教育產業資源。因此黑龍江省也要加快教育產品信息化的發展步伐,通過多媒體、圖像處理、虛擬現實等多種技術實現文化遺產和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使之成為“教育強省”戰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再次,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必須體現深刻的文化內涵。任何一項文化遺產數字化活動,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進行,但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簡單復制,而是依靠人的靈感、創意和想象力,借助數字技術的手段對傳統文化資源的再提升。黑龍江省已有部分數字化藝術館、博物館資源,內容單薄,有些僅能提供一些沒有解說詞的糟糕圖片,或者只有一條解說詞的一系列照片,因此淡化或模糊了文化內涵。因此,應用數字技術保護好中國的民族文化遺產,應在深入挖掘的基礎上,全方位地展現文化本質和內涵,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們為古老博大的中華文化所折服,才能激發和培育民族認同感,從而增強中華文化的社會凝聚力和創造力。
作者:朱子娟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但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而發展。在社會的發展歷程中,人們在各個時代的不同的生產活動都形成了與該時代相適應的獨特的生產方式。上世紀中葉發生的信息技術革命使人類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技術和設備開始廣泛應用,促使人類社會向信息社會邁進。與此相適應,信息社會的生產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更加深刻的影響。
一、生產方式的演進過程
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體。但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在生產方式內的統一不是平靜的,而是處于不斷的矛盾運動之中,二者的矛盾運動使生產方式不斷的新陳代謝,在每一個時代都表現出不同的歷史特點。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三種形態生產方式的依次更替,正向信息社會邁進。
漁獵社會的生產方式。漁獵社會是人類剛剛從動物界分化出來的時期,大約一萬年以前的所有歷史都屬于這個時期。當時,科學技術尚處于萌芽狀態,人們制造和使用工具受到極大的限制,使用的大多是打磨粗糙的石器工具,以利用自然為主,通過采集果實、捕魚、打獵等生產活動獲取維持生存的食物。在這種生產力水平相當落后的情況下,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在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很難存活下去,人們不得不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并以群體活動的方式進行生產實踐。
農業社會的生產方式。農業文明的興起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次轉折。科學技術開始產生并逐漸形成,定居的村莊漸漸星羅棋布蔓延開來,人們使用畜拉的耕犁、鐵鍬、金屬鐮刀、木耙等工具在土地上勞作,開始了新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其特有的標志就是動物的馴養,繁殖和植物的種植。在農業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從事這種田間勞作的農民,“他們的生活僅是以糊口、茍延生命和供他們的主人尋歡作樂而已。沒有長期儲備糧食的設備,沒有把產品運往遠處市場必不可少的道路。”因此,農業社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產和消費融為一體的社會。
工業社會的生產方式。18世紀60年代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建立起了機器生產的工廠制度,形成了以機器為主的大工業生產體系,煤、石油、天然氣等不能再生的化石燃料成為社會的主要能源,動力逐步代替人力和畜力,人類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時代。在這個時期,人們的生產不再僅僅是為了自己享用,更多的是為了出售,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了大規模的銷售系統和大規模的商業體系,從而打破了農業社會生產與消費的統一,實現了生產和消費的分裂。
工業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為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的轉換奠定了基礎。20多年以前,未來學家們曾猜測工業社會將向信息社會轉換,現在,這一猜測正在成為現實,社會信息化正在以人們預料不到的范圍、規模和速度向前推進,引起了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其中包括生產方式的變革。
二、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
不同時代生產方式的變化和特點主要表現在它的各構成要素上。要了解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我們就應從現代生產力的構成要素和和生產關系的各環節入手。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
1、信息化進程中生產力的變革
以腦力勞動為主、從事信息活動的人是社會的主要勞動者。在生產活動中勞動者既要支出體力,也要支出智力。在不同時代,因為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人們體力和智力支出的比例是不同的。在農業社會乃至以前的時間段里,科技發展水平決定了生產力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主要是體力型的,人們的勞動支出以體力為主;工業社會科學技術水平明顯提高,人們先后發明了蒸汽機、內燃機、電動機等動力機械,進入機械化大生產階段,在這一階段,生產力所要求的勞動者素質是腦體并用型的;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大大加強,信息產業成為信息社會發展的主導產業,需要有大量的勞動者從事與信息有關的工作,這就使工業社會延續下來的就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的勞動支出逐漸轉向以腦力支出為主。
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智能化、網絡化的智能機器體系成為人們的主要生產工具。人類使用的勞動資料,已經經歷了簡單工具和機器體系為標志的兩個階段,其中,簡單工具在工業革命以后被機器所代替。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以后,人們將會逐步用智能機代替工業時代的機器體系。智能機是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工具系統,它的使用不僅擴展了人們的體力,而且也擴展了人們的部分腦力,使勞動者更輕松、更準確地完成工作。
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的信息成為人們的主要勞動對象之一。資源是人類生產的勞動對象,人們對其進行開發和利用的范圍是伴隨著生產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在漁獵社會中,可再生的野生動植物是最重要的資源;到了農業社會,土地成為為人類提供生存資料的第一資源;發展到工業社會,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可利用的資源的范圍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煤、石油、天然氣得到了廣泛開發,但這些資源都是非再生性資源,過度開采會造成生態失衡等惡劣后果;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推進,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從空中到地下,從宇宙到海洋,從無機到有機,無所不及,這些資源中就包括信息資源。在信息時代,它雖然不是唯一的資源,但卻是最重要的資源,將會引起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信息事業。
作為現代科技革命的標志和核心的信息科學技術成為核心技術。在人類歷史上,20世紀以來的科學技術是空前發達和最為輝煌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高科技群體不斷涌現。在這些高科技群體中,任何高科技的發展不能不依靠于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非凡是以網絡為標志的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因此,信息科學技術已經成為信息時代的核心技術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主導因素,它廣泛滲透到生產力的其他諸要素中,促進經濟增長。
2、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
生產上。使用機械化設備在流水線上進行的大規模集中化生產將逐步轉變為使用智能化工具的適度規模的個性化生產。工業社會生產中利用的機器體系是依照決定性原理進行機械動作的裝置,它們不會自動控制和調節,缺乏靈活性,這樣的特點需要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監控和操作,以彌補機器體系的不足,這就決定了工業社會的生產必須把成千上萬的工人集中到工廠里,在生產流水線上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子大規模生產出單一品種的產品。這種生產雖然成本低,但卻滿足不了人們的日益多樣化的需求。信息時代人們在生產中廣泛利用計算機這種智能工具,它“可以通過自動控制和調節隨時改變機器的行為模式,從而改變產品的款式”,同樣一套制造系統可以靈活的生產各種產品。這種生產所生產的產品批量小,品種多,更適合多樣化的需求。
分配上。信息將越來越多的介入到未來的產品分配之中,并將逐步成為占主導地位的財富分配的依據。進入信息時代,信息的價值驟然上升,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出其決定性的先導作用。因此,未來財富的分配方式將趨向于注重信息要素,信息和信息技術的所有者將取代資本家成為社會階層的最富有者。
交換上。計算機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產生之后在商業領域很快得到了應用和推廣,并開始逐漸進入家庭,為改變傳統的交換方式奠定了技術基礎,使新型的市場交換的方式和手段呈現出信息化的特征。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商店銷售系統、銀行電子轉帳系統和家庭中的計算機終端、電視、電話就可以連成一個互動的網絡,人們坐在家里就可以自由選購商品。
消費上。信息時代將開始彌補有史以來生產者和消費者相分裂的狀況,出現生產者和消費者合二為一的趨勢。農業社會里絕大多數人消費的只是他們自己所生產的東西,他們既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生產者,也不是一般所認為的消費者。他們可以稱之為“產消者”。工業革命把社會一分為二,導致了我們現在所謂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出現。到了信息時代,信息網絡技術的推廣使消費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消費者與企業、與商場發生了一種互動關系,在這種關系中,消費者通過網絡把自己喜歡的商品信息輸送給廠商。結果就是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消費者實際上是參與了商品的設計和制作。
三、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社會帶來的影響
生產方式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是相互的,生產方式的變化反過來也會給信息化進程中社會的發展帶來的一定的影響。
1、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人類社會帶來積極的影響
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人力物力。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到生產方式的各實體要素中,使現代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通信、控制、顯示系統等信息技術把自己的要求自動、準確、快速地作用于勞動對象,不僅解放了勞動者的體力,加快了生產產品的速度,而且提高了加工的精確度和準確度,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產品質量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
人類勞動的徹底解放提供了手段,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指出:“只有在現實世界中并使用現實的手段才能實現真正的解放。”信息技術和信息設備廣泛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正是給人類實現勞動解放提供了“現實的手段”,機器人已經不再僅僅做險活、臟活,而且開始進入技術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的勞動市場,擴大了人的體力,使人類擺脫了又臟又累的體力勞動;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人類又把一些繁重的腦力工作交給智能機去處理,擴大了人的腦力,使人們從那些繁重又繁瑣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邁出了勞動解放道路上的第一步。
有利于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新的生產方式使生產從注重物質投入轉向注重知識、信息投入,這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工業社會對物質和能量的大量消耗,緩解了社會的資源和環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環境保護。
2、信息化進程中生產方式的變革給社會帶來的消極影響
⑴失業問題較難解決。信息化進程中崛起的信息產業,給勞動者造就了很多就業機會。但是信息化設備的自動處理功能取代了部分人力,這也導致從傳統產業部門釋放出來的低文化素質的人力資源在一定時期內會相對過剩。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擁有18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文化之城, 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鄉。現存城墻為明代所建,保存有城門、城垣和鐘樓。清代重建的孔氏家廟為全國兩個孔氏家廟之一,史稱“東南闕里、南孔圣地”,是儒文化在江南的傳播中心。早在東晉時期就有文獻記載衢州樵夫王質在爛柯山遇神仙下圍棋的故事,這是關于我國圍棋起源最早的文字記載。衢州爛柯山作為中國圍棋的發祥地,已被收入《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辭海》、《中國地名大辭典》等名典。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衢州城市建設中的歷史文化遺產價值越來越凸顯,現已成為衢州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競爭優勢之一。近年來,衢州積極實施區域轉型,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工作擺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地位來抓,取得了突出成績,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多項殊榮。
一、在城市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價值
城市化是中國當前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也是促進中國經濟提升的一個主要因素。鑒于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土地資源所具有的稀缺性問題變得愈來愈突出,舊城改造中的規劃設計已經成為各城市政府管理部門所關注的焦點問題,隨之而產生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也就成為了舊城改造當中爭議最大的問題。建設現代化的城市是全球各大城市努力追求的目標。城市文化可以說是現代化的基礎,也是城市十分重要的內在氣質。各時代均在城市建設進程中創造并且留下了滋生的痕跡。保護歷史文化的連續性,保留城市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現代文明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我國歷史文化遺產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智慧,帶給現代人的不僅有視覺上美的享受,而且還是今人研究古代社會生產發展和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對于現代城市的硬、軟件建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二、衢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做法及其經驗
(一)制定出臺《衢州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
2012年2月,衢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出臺了《衢州市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對本市北門街、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作出了具體規定。
一是明確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本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應當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維護歷史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關系。
二是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職責:市住建部門是歷史街區保護管理的主管部門,市規劃、文廣(文物)、財政、綜合執法、工商、食品藥品監管、衛生、環保、公安、消防、旅游等部門和柯城區政府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做好歷史街區保護管理工作。住建部門負責歷史街區的綜合管理和協調工作。
三是明確了市區歷史街區保護管理機構的設置及其職責。該保護機構具體負責歷史街區的保護建設和日常管理。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歷史街區相關審批手續的,應征求保護機構的意見,并將相關的行政許可決定抄告保護機構。保護機構按照市政府確定的歷史街區保護修繕工作建設任務組織項目實施,做好項目的規劃編制、項目報批、項目建設等具體實施工作。
四是明確了保護建筑的產權人或使用人的職責。保護建筑的產權人或使用人應當按照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的要求,負責保護建筑日常維護和修繕,保持原有的高度、體量、外觀形象及色彩等歷史風貌。由政府補助資金統一實施房屋修繕整治的,修繕整治時其產權人或使用人應當做好相關配合工作。
(二)推進北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項目的措施
衢州市在北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項目實施中,力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現代商業發展相融合,努力做到文化保護傳承和旅游經濟發展雙贏。將北門街區打造成為文化底蘊深厚、建筑風格鮮明、基礎設施完備、商業氛圍濃厚的歷史街區,同時改善原街區居民生活環境。保護利用的主要內容是:拆除違法建筑和部分風貌不協調的建(構)筑物;收回單位房的使用權,劃撥市城司管理;最大限度收購房屋產權,經綜合設計后,部分修繕予以保留,部分拆除以疏散建筑密度。鼓勵保留的私有產權民居內部實施廚衛改造;有保護價值的建筑(如四角門廳、和平巷9號等)收購以后,進行保護性修繕,收購并拆除其周邊不協調建筑;對街區內道路統一改造,實施管線遷改;在街區入口、主要節點(如雙眼井等)建設仿古建筑及景觀小品、雕塑、綠化、景觀墻(學校圍墻)等,提升街區品位;統一設置具有歷史街區特色的夜景亮化設施;按規劃要求統一規范設置店招、店牌;對街區內保留的現代建筑,采用增設古建風格門廳或長廊、改變建筑色彩、設置遮擋等各類改造提升手段,使其與街區風格協調一致;控制街區周邊新建建筑風格。由于涉及舊建筑修復和仿古建筑建設,技術要求復雜,工程設計采取邀請招標方式結合方案競賽的形式確定設計單位,中標單位繼續承擔施工圖設計編制工作。
(三)推進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項目的措施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0(c)-0223-01
關于民俗文化產品翻譯,應該適用什么樣的翻譯理論,怎樣翻譯才能使目的語讀者花費最小的努力而達到最佳的認知效果,一直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同的翻譯選擇不同的翻譯理論進行指導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翻譯理論選擇上,主要有語言學派、闡釋學派、功能學派、文化學派、建構學派和學派。無論哪種學派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總的來看,語言學派中的“關聯理論”對民俗文化產品的翻譯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1 “關聯理論”在翻譯操作層面的主要觀點
“關聯理論”主要從宏觀和微觀操作兩個方面對如何進行翻譯做了解答。關聯理論的創始人Gutt(認知語言學大家Sperber和Wilson的學)認為:語言交際活動中,包含明說(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兩種意義,明說表達一種信息意圖(informative intention),即只限于提供交際內容的意圖,話語接受者可從中獲得語境假(context assumptions),而暗含則傳達一種交際意圖(communicative intention),即讓話語接受者明白說話人有一個傳遞信息意圖的意圖。但由于不同語言間的文化差異,原文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所暗含的交際意圖,往往因不同語言讀者認知上的差異而難以被譯文讀者識別,Gutt主張應將那些“譯文讀者因語境差異不能從語義內容中推導出的暗含意義轉化為明示意義”。通常有兩種具體操作方法:一種是間接翻譯。譯文只保留原文的認知效果和基本意義,表現形式可做較大改動。Gutt建議,譯者應從原文中提取“與該語篇產生最佳關聯的信息”,可以對原文形式和內容進行增、刪、改。一種是直接翻譯的闡釋法。在具體應用此法時,Gutt指出“譯者可使直接翻譯的闡釋法變得較為容易一些,那就是通過諸如解釋、夾注、集注之類的附加的交際渠道為譯文語境提供部分所需信息”,以努力保留原文所有的“交際線索”,旨在“按原語設置的語境做完全等同于原語的闡釋”。
2 關聯理論指導下的部分東北二人轉翻譯實例
東北二人轉是東北地區典型的民俗文化產品,在東北民間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群眾的喜愛。再把這樣一個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產品向世界進行介紹之時,必須借助英文進行翻譯。網上對東北二人轉的介紹有這樣一段:二人轉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二人化妝成一丑一旦的對唱形式,邊說邊唱,邊唱邊舞,這是名副其實的“二人轉”;第二種是一人且唱且舞,稱為單出頭;第三種是演員以各種角色出現在舞臺上唱戲,這種形式稱“拉場戲”。二人轉的典型曲目是《西廂》和《蘭橋》,單出頭的典型曲目是《紅月娥做夢》,拉場戲的典型曲目是《包公賠情》。網絡上有人給出了這樣的翻譯: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errenzhuan.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duet sung by a clown and a player who acts the role of a woman.It is part song, part dance,and part storytelling.The most prominent items include The Western Bower and The Blue Bridge.The second type is a solo,in which the player sings and dances, such as Hong Yue'e Had a Dream.In the third type the actor sings the part of a woman or an old man,as in an opera. This is called lachangxi.An example is Lord Bao Gong Makes an Apology.
筆者認為這樣的翻譯雖然基本表達出了原文的意思,但是會使西方人的理解十分困難。因為原文中所給出的明示意義,無法讓西方人產生最佳的語境關聯。根據Gutt的觀點,此時我們需要為目的語讀者創設這樣的語境,可以用兩種方法:一是省略原文中的枝節部分,只求源語與目的語的主要精神相同;二是采用注解的方法。根據Gutt的觀點,可以把原文加上如下注解,以創設關聯語境:errenzhuan.:a kind of art,popular in northeast China,in which one\two or many persons perform singing while dancing;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show love to each other at the beginning, therefore,the performance of a male and a female is typical.這樣的修改雖然多費了筆墨,但是可以讓西方人非常容易理解。
中圖分類號: G2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29-100-2
0 引言
視覺傳播指通過影像符號、形態和行為達到一定目的信息傳播,包括廣告、海報、現場環境、印刷物插圖、電影、電視、網絡視頻、攝影、形象設計、體育運動的視覺表演等。
大理州特有的文化生態滋養著極其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傳統口頭文學、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技藝、醫藥、歷法、禮儀、節慶、體育、游藝等。傳播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生俱來的內在屬性,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下去的必然要求。
1 大理白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影視傳播
在影視傳播方面,中央電視臺多次專題報道云龍吹吹腔活動情況,并拍攝了南澗跳菜宣傳片,大理電視臺《大理講壇》《大本曲》《身邊》等欄目也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重要內容來策劃。這是值得提倡的,因為以電視為代表的視覺媒介的優勢是視聽兼備,圖聲并茂,生動、形象、逼真、感染力強;視覺欣賞符合不同社會群體的信息接收習慣,超越空間距離,傳播的即時效果明顯。
在音像出版方面,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之際,出版了《影像大理――大理優秀電視節目薈萃》,其中收錄了《藝苑風景線?走進大理三月街》《開心辭典》節目――來自全國東南西北中不同城市的五朵金花,在蒼山洱海間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競賽。這些節目都為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發揮了作用。
近年來頗有影響力的傳播方式還有2009年9月“中國白族百村百人”大型影像工程,其目的是了解白族群眾的生活現狀,也為了弘揚大理的歷史、民族文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共拍攝了15011 個白族村落的照片3萬多張,收集整理有關文字資料30萬字,出版了文配圖作品《中國白族村落》《中國白族群像》,生動地展示了各地白族村落的人物群像、他們的生產生活的真實瞬間、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迷人的民族風情。
不過,這些內容被整合進了對大理文化的統一介紹的結構中,沒有單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專門宣傳,就不能突出其地位和價值,就容易淹沒在大理文化的宏觀背景中。
2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演藝傳播
經過幾年的發展,文化產業培植初見成效,培育了一批骨干文化企業,大理古玩城建成投入使用,大型實景演出《希夷之大理》登臺亮相,2010年在天津召開的文化部第四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命名授牌大會上,大理州以大型歌舞《蝴蝶之夢》為主營業務的大理風花雪月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被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這是全省唯一一家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示范基地。[1]
多年來,白劇藝術精品創作在全國戲劇舞臺出彩奪目,從《紅色三弦》到《望夫云》《阿蓋公主》到近年創作的《情暖蒼山》《白潔圣妃》《洱海花》《鄉村醫生》等一系列精品劇目獲梅花獎、群星獎、山花獎等國家級獎項50個,省級獎200余個。文藝團體堅持送戲下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廣場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農村文藝隊伍廣泛開展活動,極大地活躍和繁榮了城鄉群眾文化。[1]
3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會展傳播
會展是組織通過運用各種傳播媒介,以直觀物品陳列來展現組織成果、風貌、專利、產品的一種有組織的集中展示活動。視覺信息、聽覺信息、觸覺信息、嗅覺信息、味覺
信息等,可以使參展者深受感染,發揮整合傳播的力量。其特點是傳播方與接收方直接接觸,使其更具有直觀真實性。[2]
大理國際會展中心、大理國際會議中心、大理州體育館、大理州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等會展場館具備一定規模。政府高度重視節慶文化展覽,專門設立節慶文化活動領導管理機構。目前大理州會展業在三月街節慶、茶花蘭花博覽會、開海節等地方民族文化展覽方面取得了學界、社會的認知和認可。
歷年提出的“生態?人文,盛世?和諧”“以生態文明為本,以歷史文化為魂”“大理――攝影天堂、創意之都、精神家園、旅游勝地”“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等主題和理念,吸引了國內外很多頂級一線攝影畫廊前來參展,并進行典藏交易和攝影作品集交換活動。活動豐富,除了攝影講座、媒體培訓、手機攝影大賽等活動外,最值得一提的是《繞三靈?本主祭》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地道云南杯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賽”,一些以大理白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內容及主題的作品參展并獲獎,配合大理洱海開海節開幕系列活動,展示了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震撼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了大理豐富的人文攝影素材,激發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在活動過程中更好地感受大理、聚焦大理、宣傳大理,其影響范圍之廣和影響力量之大不言而喻,無疑會為傳播大理白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揮巨大作用。
4 文化空間的傳播作用
大理州堅持打造“南詔古都、文獻名邦、妙香佛國、風花雪月、洱海漁歌、創意之都、精神家園”等系列文化旅游品牌,推動文化與旅游產業協調發展。確立了“生態為本、文化為魂”的旅游二次創業總體思路,為文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同時,加強節慶文化建設,辦好三月街民族節、洱海開海節、中國漾滇核桃節、大理國際影會、南詔文化節等特色文化旅游活動,促進了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的有機融合。
演藝活動、會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的作用,不只是因為它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重要平臺,還因為這些展示活動創造的空間帶給觀眾的獨特體驗。展區特點鮮明突出,既符合國際化影展的布展要求,同時也突出了大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也是文化空間的一種。其傳播功能顯而易見。2012年12月30日,位于大理市古城玉洱路“蔣公祠”內的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正式開館,標志著云南省有了第一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并成為新的旅游景區,給本地人和游客增加了一個了解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窗口。
“蔣公祠”是大理古城內保存最完好、最具白族建筑藝術代表性的清代祠堂建筑群。博物館以大理州境內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省、州、縣(市)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及傳承人展示為主題,以生態博物館建設理念為指導,集展覽、收藏、研究、文化體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工藝品展銷為一體,共收集了535件非遺展品。博物館設有5個固定陳列廳,展示了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作品,同時還設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演臺、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和大理土特產展銷區,以挖掘、保護、傳承、弘揚為宗旨,通過展板介紹、圖片介紹、實物、雕塑、影像、活態展演及互動等多種方式,生動、逼真地展示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研究傳承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基地,為海內外游客了解大理開啟了窗口。
一、引言
闡釋學(Hermeneutics)的基本定義是進行解釋的科學或理論,是一種關于理解和理解文本意義的理論和哲學。然而翻譯與闡釋學有著天然的密切關系,語言是理解本身得以進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進行方式就是解釋。闡釋學派翻譯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提出“理解即翻譯”這個觀點,最大化地肯定了譯者的主體性,并提出闡釋翻譯“四步驟”,強調翻譯過程中“不平衡”不可避免,但要力求恢復譯文的平衡才能再現原意和風貌。然而,余秋雨筆下的《文化苦旅》,主觀色彩較為明顯,思維深邃超脫。如此,在此類文本的轉換中,譯者對原文本的主觀解讀就顯得尤為重要。故而,筆者創造性地融入闡釋翻譯理論,以其最大程度再現原文本意義。
二、斯坦納的闡釋翻譯理論
喬治?斯坦納作為西方翻譯理論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1975年,他在其巨著《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中闡述了語言研究與翻譯的本質,以及翻譯任務與目標等重要問題。基于海德格爾的闡釋思想,斯坦納提出了最引人注目的“理解及翻譯”和闡釋翻譯“四步驟”,即信賴(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補償(compensation)。信賴,就是指譯者在翻譯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義的。侵入,就是在翻譯過程中,譯者直覺中的兩種語言之間、兩種思想形式之間的沖突,譯者的主觀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時候難免“侵入”到原文中。吸收,就是譯者對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譯文中來。補償,就是由于在吸收過程中,譯文語言可能會喪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經過這一步驟的潤色,譯文就會更加完整地表現出原文的內涵,能達到翻譯的目的,達到交流的作用。
三、闡釋過程中的“不平衡”現象
斯坦納認為在闡釋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對原文意義的合并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損失,如在翻譯的闡釋活動的第二步“侵入”與第三步“吸收”中,語言、文化差異、翻譯策略等都可能直接或間接造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信息缺失,會出現一種不平衡的現象――譯者刪除過多或添加過多。而成功的翻譯必須尋求原文與譯文的意義對等,故而第四步“補償”(compensation)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就顯得必不可少。換言之,完整的翻譯必須以“補償”作為終結。因此,從斯坦納的闡釋“四步驟”看來,文化散文的英譯中的“不平衡性”不可避免。在翻譯行為中,為了恢復原有的平衡,必須在最后一步加以“補償”。
四、闡釋過程中“不平衡”現象的“補償”
既要能忠實于原文形式,又要能表現出原文的美學效果,這是所有翻譯工作者所期望達到的效果。由于斯坦納的闡釋翻譯“四步驟”中的前三步中,譯者的侵略性挪用和對原文意義的合并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原文各方面的損失,打破了意義傳達的平衡,因而有必要對其英譯中的“不平衡”作一補償性闡釋和分析。
(一)修辭手段
《文化苦旅》中綜合運用了大量的重復、排比和對偶等修辭手法,語言鏗鏘有力,結構平整對應。原文的修辭特色是評價譯文優劣的關鍵所在。然而由于英漢語法結構差異,修辭的保留與否,則要看具體文本轉換的需要。示例如下:
(1)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現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瀚。
Modern time is not just a period of time but a quality of tolerance, bearing, vastness and magnanimity.
鑒于重復現象在漢語中較常見,而英語則簡潔有力,因此筆者用了“not...but...”結構,其中添加了“quality”一詞,既與前面“a period of time”保持平衡,又與后面并列詞連用,意境深遠。
(二)語氣語調
語氣表示說話人對某一行為或事情的看法和態度。在轉換時,有時候這種語氣較難轉換為對應的句式,達到相應的效果,這時就需采取一定的詞匯手段來加以彌補。示例如下:
(2)成都的千古難題至今猶在:如何從深厚走向寬廣?
As to Chengdu, how can it march towards broadness from profoundness? This historic problem still exists so far.
原句是一個疑問句,轉換時同樣保留疑問語氣,并采取分句譯,先擺明事實,再后續句子的細枝末節。這樣一來,句子詳略得當,傳達出作者原意。
(三)文化語境
對于《文化苦旅》中的文化信息,需要傳達到譯文中去,這有利于促進原語文化信息的傳播。因此,針對其中的一些中國特色典故和歷史人物,在表達時有必要加以補償。示例如下:
(3)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
As the capital city of six dynasties, Nanjing leaves its immortal name in history. What’s more, it is a witness to the political tid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brutal warfare from 1840 until now.
原文中的“近代和現代”,表示是指中國自1840年以來直至現在的170多年的歷史,此處沒有直接翻譯為“近代和現代”,而是按其定義加以了解釋為“from 1840 until now”,這樣清晰明了,簡潔易懂。
(四)情感色彩
余先生努力尋求中國文化的定位,探索著中國文明未來的走向,《文化苦旅》中無不飽含著他深沉的民族情,感情真實,厚重深沉。因而,社會整體的認知和作者的主觀思維在其中顯露無遺,始終貫穿于文本之中。示例如下:
(4)或者是冬烘氣十足地懷古,或者是實用主義地趨時。懷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趨時者只想以今滅古。
Cherish the past with full emotion, or follow the trend in the progressive world. Someone who cling to the past only wishes to take ancient time to replace today; while others who follow the fashion simply desire to take today to destroy ancient time.
此句作者連用兩個對仗句,結構對稱,語言簡潔。在轉換此類語句時,譯者必須傳達出原作者的意圖。在表達“懷古”和“趨時”兩個詞時,譯者用了“cherish the past”和“follow the trend”,準確地呈現原作者的思維情感,以達到情感上的再現。
總之,在文化類散文翻譯時,譯者應該對其色的修辭、語調、文化語境和情感特色要加以補償性闡釋,充分發揮譯者的主體性,以較為貼近原文風貌的結構加以轉換,創造性地對原文加以闡釋,恢復原文的平衡。
五、結語
對于《文化苦旅》這樣主觀性較強、文字深沉的散文而言,在其英譯研究中創造性地融入斯坦納的闡釋翻譯理論,強調“理解即翻譯”,并且肯定譯者的主體性,指出“不平衡”現象不可避免,而翻譯必須恢復譯文的平衡,再現原文的意義。筆者希望通過對《文化苦旅》中散文的初步英譯研究,可以為此類文化類散文的英譯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理論指導。
參考文獻
[1]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 謝天振.論文學翻譯的創造性叛逆[J].外國語,1992(1).
我國文藝理論界探討得比較熱的是伯明翰學派的“文化研究”。這個被稱為“cultural study”的文化研究流派,其實與文化學者們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是有區別的。“特指產生于本世紀五十年代英國的研究領域,其先趨人物是英國的威廉姆斯(r·williams)與霍加特(r·hoggart)”[2]所進行的文化研究,是一種政治性很強的文化批評。它的研究范圍比較廣泛,具體來說有大眾文化研究、后殖民文化研究、知識分子研究等。在一些國家基金的資助下,童慶炳等先生先后推出了很多文化詩學著作。王岳川、羅岡等學者有很多譯著和專著。可以說,“文化研究”差點成了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是具體到每個學者,其對“文化”的理解又有些不同。
但文化研究各國有自己的特殊情況,美國歷史比較短,它的文化生產的起點從一開始就建立在工業社會的基礎上,所以它的文化從一開始大眾性就占據了主流地位。而文化研究和中國自身的問題結合,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問題——審美文化研究,它是審美社會學的核心范疇,“是指人類審美活動的物化產品、觀念體系和行為方式的總和。”[3]如今,有些學者已經開始思考審美文化學的建立。
當然,文化研究也帶來了文藝理論研究的變化,似乎有把陣地轉移的跡象。“有學者要求我們改變‘文學’觀念,大膽地把流行歌曲、廣告、時裝等吸納到文學研究之中。”[4](p95)因此遭到一些學者的反對。董學文先生認為文化研究是對文學研究的顛覆,讓文學匍匐于文學之外的目的,把非文學現象和文學現象混淆。他在專著《文學理論學導論》中提出了三點看法:“首先,眼下的‘文化研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利用文化學的眼光來研究文學問題……其次,文化研究置換了文學理論的問題與話題,成為對歷史、語境、媒體、權力、種族、性別、階級、民族、道德、自我身份、全球化、后殖民、后現代等大文化現象的探討和關注。再次,……‘文化化’所導致的文學理論的霸權主義,一方面,可能使文學理論承受太多的壓力而變得沉重,從而使自身走向解體;另一方面,則在反效果上成為一種‘非我’的東西,使得越努力離目標越遠”。[4](p96-99)
那么該如何看待目前文學理論界的“文化研究”熱?從什么角度來把握這個文化研究比較合適?其實文化研究雖然沒有自己的學科邊界。但是卻有自己的思想定位,那就是思想批判。對精神產品進行思想審查,揭示里面的權利關系,為被壓迫者辯護。進而對精神產品給讀者帶來的麻痹進行消毒。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文化研究”其實還是一個精神再生產的問題。它的任務還是對資本主義社會精神再生產的一種批判。對精神再神產比較好的視角就是從人類自身的再生產的角度進行研究。根據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選》我們大致可以把人類自身再生產分為經濟基礎的再生產,經濟制度的再生產,以及個人對此的“一定關系中把個人再生產出來”[5]。而個體再生產就涉及到精神再生產。我們可以把它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相印證。通過《德意志意識形態》我們知道“創造歷史”(即人類自身再生產)需要以下幾個基礎:物質生產、工具生產、家庭生產、社會關系的生產[6]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意識生產。西方研究學者比較重視對馬克思的這個生產方式的研究,而反對馬克思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這個社會結構。其實,離開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這個結構是無法把文化生產的根源說清楚的。所以有的學者把人類自身再生產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維系人的生命的社會情況;二是生產資料及生產產品的占有機制;三是精神方式的變遷角度。這三者中,維系人的生命的社會狀況是基礎,它決定了后兩者。但精神方式一旦形成,就會習慣性地傳承,形成文化傳統。而這種傳統在各種不同的社會形態中既有變化,也有傳承。其較難改變的有思維習慣,倫理模式,而容易發生變化的則有財產分配、價值觀念等。因此從人類自身再生產看文化研究,我們會發現“文化研究”可以對文藝理論研究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深化。
一、能對紛繁復雜的“文化研究”進行較科學的認識
我國精神生產的情況很特殊。從文學管理的體制來看,我國文學創作在上世紀50年代到上世紀80年代早期,主要是政府管理,文學寫什么,怎么寫,寫成什么樣都有明確的規定。文學是天下的公器。相應的文學理論也主要是政府的文學理論。上世紀80年代后期,政府對文學的管理開始放開了,文學創作有了一定的主體性。相應的文學理論的立足點也站在文學創作的獨特性這個方面。也就有了“主體性”文學理論。到了90年代后期,文化的市場化越來越深入,人們發現諸如美女寫作,欲望寫作成為了文學界關注的焦點,文學似乎已經不再是天下之公器了,那么新時期的文學理論何為?而且文學在市場化的過程中,人們發現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叫好的作品未必叫座,叫座的作品未必叫好;西方的文學產品大量出口到我國,對我們文化貿易造成了大量的順差,而我們卻不能有所作為等。面對這些變化了的文學現狀,固守原來的文學理論領域顯然要脫離了文學實踐,而“文化研究”則是應對這種現狀的文學理論新嘗試。
但西方的文化研究往往陷入了一個相對主義的邏輯怪圈,有些為批判而批判的情況。的確如董學文先生所說,帶有霸權主義的特征。因此,很多學者呼喚從文化批判回到學術批判。[7]從人類自身再生產的角度來進行文化研究,能很清晰判斷各種文化模式的價值:那種有利于人類自身發展的文化是好的文化,是人類真正需要的。而那些不利于人類自身再生產的文化思想則是有害的。
轉貼于
盡管文化研究對歷史、語境、媒體、權力、種族、性別、階級、民族、道德、自我身份、全球化、后殖民、后現代等大文化現象的探討有置換文學理論論題的可能,但是這些研究卻從另一個角度對文學得以流傳,得以發展的生存空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使文學何以成為經典的權利關系得到澄清,這也使得文學本體研究有了深入的可能。而的人自身再生產的理論正好可以對這些散亂的問題給予系統性、科學化的認識,從而使文化研究能更好為文學理論學科建設服務。
二、能夠對各種文化精神的起源、演變及其影響下的藝術精神做結構性的解釋
西方文論從形式本體論轉向文化研究其實也是學科本身發展的原因。以語言研究為中心的文學理論其最大的缺陷就在于無法解釋文學精神的生成與流變。而文化研究恰恰填補了這個空白,因此文化研究的興起也有其學科自身的邏輯。
從唯物史觀來看,物質決定意識,人類的生存決定人類的精神狀況。
從人類自身再生產的角度來看文化研究,可以整合維柯的詩性智慧,軸心時代等理論,那么對于各種文化的精神風貌,會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我們可以以人類幾個最古老的文明為例:古希臘的文化精神是個體化的日神精神,其精神方式是一種徹底的理性思維方式;印度則傾向梵我合一,認為時間是無始無終的循環過程,其精神方式是一種直覺體悟方式;中國古代文明則是以一種直覺的思維方式,務實,講究人倫義務,以群體的延續為第一義,追求精神上的不朽,因此可以稱為生命倫理學。那么為什么會有這種差異呢?考察各個文明的產生,我們會發現一個近乎結構的模式在起作用。這就需要對人類自身再生產的方式進行考察。根據意大利學者維柯的研究,人類最初的精神方式是詩性智慧。它是原始文化的精神核心,由于食物匱乏等原因,到軸心時代,這種精神方式受到了巨大的挑戰,并被新興的代表私有化的思維方式——理性所擊潰。由于原始文化中各民族在生存條件,兩性關系及精神方式上的不同,使這些民族回應挑戰也不同。根據劉士林先生的研究這里的核心問題是如何完成精神生命的私有化的問題,他認為“具體而言,精神生命私有化包含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死亡意識的產生;其次,個體化的實現;再次,以功利為中心取向的對象化思維方式。原始時代以永生信仰為核心的詩性智慧在軸心時代破裂,使死亡與存在問題第一次內化為人的個體意識、生命的時間意識;原始公有制的衰亡,則直接引發了個體與群體的對立與分裂,從而使自我意識對自我的占有變得十分重要和突出;而人與自然功利性關系的產生,則是對象化思維關本文由收集整理系的前提。所有這三方面都與原始人的永生觀念、集體觀念、主客不分觀念相悖,一場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變革在所難免。”[8]而自我意識的產生也使死亡問題深深地刺激了人類。應對死亡,古希臘文明成功地通過對象化思維把握了死亡,把它對象化和理性化,從而更加肯定了個體的存在,成為文明時代的驕子。印度文明以宗教方式,以有限的個體證悟無限的實在,解決了死亡問題。而中國則由于它獨特的生產條件,保持著“人心”、“情感”,以一種詩性智慧的直覺方式把死亡融為生命的一部分;以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以人倫義務貶低個體生死的重要性,在群體的延續把個體的生死消解在族類的生生不息的歷史綿延中,從而使生命獲得精神上的不朽。
這些不同的文化模式產生后,其藝術精神也不相同。西方傾向于對象化的方式把握世界,因而其文學也多自我意識的表現。我國文學則較注重比、興,寫景狀物之中傳達出人情人味。印度文學則多證悟人與自然、有限個體中的無限實在。
三、從人的自身的再生產的角度來看,能比較清晰地看清楚文學的流變
從新批評派到文化研究,其實是有文學批評自身原因的,這是內在的文學層面所需要的。“因為,沒有那深刻的相對論,沒有對形成歷史思維特征的每一具體境況特點的重視,‘新批評’的范疇便趨于凝固”。[9]實際上,新批評將但丁、莎士比亞等永恒化了,因此忽略了文學的流變。這是文化研究興起的另一個原因。
文學的流變有宏觀的文藝思潮流變,也有微觀的更為細膩的文學類型方面的流變。從人的自身再生產的角度來看文學,對這兩者都可以進行考察。
先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文學流變來考察。根據威廉斯的研究,文學的審美價值其實在于“情境”中,這些情境“擁有種種精確細致而又極其多變的構形[formation],這些構形造就著、或維持著、或封閉著、或摧毀著這些情境。這些構形的歷史就是藝術的那種特殊而極其多變的歷史。”[10](p165)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威廉斯引入了兩個概念:“慣例”“標寫”。所謂“慣例”,在藝術和文學的社會理論中,“是指某種確立的關系和這種關系的背景”[10](p180);所謂“標寫”其實就是書面語的書寫,它的一個特點是可以復制。這兩個概念使得文學生產的物質性得以凸顯,而我們也從中看到文學變化的一些軌跡。文學的創新意味著對慣例的突破,而慣例也往往是讀者接受文學的一個重要條件。“對于實際寫作中顯現出來的多樣性的標寫[notations]和慣例[conventions]進行歸類,并加以組織,使之成為文學實踐的特殊方式,這種持續的嘗試大都形成了關于體裁或類型的理論。”[10](p188)
對于文學的流變,詹姆遜則抓住“文本”的形成來進行闡釋。從微觀層面的角度來看,詹姆遜認為文本建構受到政治、歷史的影響,文學作品和文化作品是偶合,在這里“歷史被還原到一系列定期發生的事件和時代危機、年復一年的歷史動蕩、按編年史順序發生的政權和社會時尚的興衰,以及歷史人物之間的激烈而直接的斗爭”。[11]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詹姆遜認為文本建構受到社會階級之間構成性張力的影響。主要是意識形態因素的影響。意識形態在這里表現為一種元敘事。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詹姆遜認為文本的建構受到一系列的生產方式的影響。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他所說的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是市場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以及跨國資本主義的文化階段。其實,他對整個人類的生產方式與文化生產之間的關系都進行了考察。他認為每一種生產方式的產生都會有相應的文化產生。
轉貼于
四、從人類自身再生產的視角來進行文化研究可以看清楚很多文化傳播問題
文化傳播的問題涉及到多個層次的問題:一是傳播手段和傳播內容之間的關系。涉及到生產力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問題。另一個問題是不同文化體之間的文化傳播之間的問題:一是國際之間的傳播問題;一是國家內部文化傳播問題。
關于生產力對文化生產影響的問題,威廉斯告訴我們:“20世紀下半葉,‘文學’上的許多明顯的危機都是由基本物質生產中那些變化了的過程和關系所引發的。”[10](p170)這里涉及到出版業的物質手段的進步,也涉及到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文學載體的出現所帶來的文學外部環境和寫作本身所產生的巨大的變化。
國際間的文化傳播問題很復雜。目前存在較大的問題,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文化輸出巨大順差問題。從人類自身再生產的角度來看,發達國家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帶來公民生活的富裕。發展中國家人民對發達國家物質文明的向往是造成文化逆差的根本原因。問題的關鍵是西方對發展中國家強制性的文化輸出。事實上,西方經常以貸款、援助等為條件,強制性把自己的價值觀,國家發展模式強加給發展中國家,這才是應該反對的。
由于各國的發展和政治體制不盡相同,其中民間組織發展更是不同,現在關于民間組織的定義在國際上尚未達到明確的界定,對此各國學者提出不同的觀點和定義,但普遍達成共識,即民間組織具有“組織性”、“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或其附屬機構)”、“非營利性”和“志愿性”。
(一)民間組織的定義
筆者將其歸納為:民間組織即由公民志愿參與,不以營利為目開展一系列活動的非政府組織或機構。
(二)我國民間組織的現有發展狀況
中國民間組織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可以說,中國民間組織的蓬勃發展,是全球社團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反映了全球范圍內民間組織興起的深層欲求,也反映了中國民主法治進程中的變革要求。民政部于2012年四季度全國社會服務業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民間組織(包括社會組織和自治組織)約為117.2萬個。還有一些未注冊的已具有一定規模的組織,筆者將其歸為潛在民間組織。在中國,民間組織主要涵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兩種類型,其中,前者是指由公民或單位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組織;后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創辦的,從事非營利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總體來說,我國民間組織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發展勢頭良好,但仍受到管理體制不健全和政府強硬管理,受一些法律法規和地方政策的限制,后續資金不足等的問題,都仍待解決。
二、國外民間組織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和發展
通過研究發現,國外民間組織在國家管理和發展中一些重大決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發揮了特別大作用,像歐洲一些以旅游收入為國家經濟支柱之一的國家,相關的民間組織發展更具規模,體制和運營模式更為成熟,有很多借鑒之處。
(一)公眾參與程度高,保護意識強,范圍廣
眾所周知,美國的歷史保護信托組織是針對美國工業遺產保護再開發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民間組織。而它脫胎于英國信托組織,在英國,民間組織眾多,發展完善,日益成熟。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如英國五大民間組織,還有很多全國性、地方性和針對某種類型的民間組織形成了一個保護網,它們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其中,出版各種形式豐富,充滿趣味的手冊和書籍;設立專門的紀念日,和活動日,如英國的“歷史遺產開放日”;建立各種專業咨詢培訓和獎學金,如英國古建筑保護協會的“威廉? 莫里斯手工藝基金”等。這些措施吸引了民眾的同時,又加強了知識傳播,激發了民眾的熱情。
(二)協助政府管理,民意溝通,提供專業咨詢
在眾多的民間組織的協助下,更多來自民眾,社會的建議被有效,快速地反映到政府,更在政府有所決策起到一些建設性意見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英國由環境部所規定的五大民間組織;古跡協會、不列顛考古委員會、古建筑保護協會、喬治小組和維多利亞協會,它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法律保護程序,而且凡涉及登錄建筑的拆除、重修或改建,地方規劃當局都必須征得他們的意見作為處理這些問題的依據。這5個團體按期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各地登錄建筑“許可證”的申請問題,寫出評審意見送交中請者所在地規劃局,并同時呈送給環境部。由于介人法定程序,每年英國政府給5個團體相當的資助。[]在一定程度上,英國的民間組織以其專業性和群眾性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達到了決策者的位置。
(三)推動相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建立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其根源是需要明確細化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持。明確,細化的法律法規可以讓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有法可依,有例可循。決策和執行更為快速和暢達。在這一方面,國外民間組織的組織活動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其國家立法的速度,如老牌的英國“古建筑保護協會”其明確的宗旨使國家將古建筑納入立法范圍,并在1882年頒布了《古跡保護法》,還有意大利的民間組織“我們的意大利”,美國1935年《歷史遺址與古跡法》,之后的《美國古跡保護之準則與綱要》、《國家古跡保護法》等,都是在相關民間組織的協助推動下頒布了。
(四)組織運作具有市場性,資金充足
任何組織運行都需要資金,民間組織的資金來源主要為:政府撥款、民間捐贈和經營收入這三個部分。而國外的民間組織除了有強大的國家支持外和外界踴躍的社會捐贈外,使得國外民間組織更為成熟和有序,發展的特色也不是不單純性依賴前兩種資金來源,將市場機制引入經營中,雖然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在保護的過程中可以創收人,仍不失為一個雙贏的方法。國外民間組織通過專業人員的設計的宣傳手冊和書籍,紀念品,各地景點門票的收入和會員的年費等多種途徑組合營銷,將市場化與保護相輔相成,這樣的成功在英美,希臘,法國等國家已達到顯著成效。
三、對我國現有及潛在民間組織和政府的啟示
(一)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
我國《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從根本上保證了民間組織的合法地位;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規定了四類性質的法人,其中之一就是社會團體法人,該法為民間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登記等提供了法律依據;[]在之后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針對民間組織存在的多頭管理的現狀,國務院委托民政部起草了《社團登記管理條例》,并于1989年10月正式頒布實施;為了管理其他特定的組織,國務院又頒布了其他一些社團管理法規,計有《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條例》(1998年)、《基金會管理辦法》(1988年)、《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1989年)、《社會團體設立專項基金管理機構暫行規定》(1999年)、《取締非法民間組織暫行辦法》(2000年)、《社會團體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登記辦法》(2001年)等。[]法律應該在保持基本的準石下有時宜的改變,目前對我國有關的民間組織的不足之處,我國急需出臺《中國民間組織法》,在經濟和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法律的完善是不可缺少的,而相關本文針對的有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民間組織更需要有其明確的劃分和保障,使其更好的運營和發展。
(二)政府打破“自上向下”的管理方式,積極推動與現有和潛在民間組織發展合作
由于發展歷史和制度的原因,我國現在的民間組織團體的組織形態單一,政府對其管理也是自上而下,單一粗暴的直達命令式,雙方缺乏合作,也沒有相應的溝通平臺。應對這樣的局面,首先,政府應該放下姿態到群眾中去,發展與民間組織的合作和支持,使溝通順暢,及時接受其反饋意見。扶持其發展成更多更強更具專業性的民間組織,最終實現強強聯合的狀態,充分發揮其作用,給民間組織參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開辟更為廣闊的舞臺。
(三)加強相關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知識普及,提高公眾參與熱情和投入
作為民間組織自身而言,如何吸引更多民眾投身其中,發展更多民眾參與到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去,面對國人對保護“事不關己”的態度,如何轉變成“國事即家事”,這是一個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民間組織中大量的科技技術和其他專業領域的人才,在活動中,如何發揚其創新精神,打造人人積極參與保護和知識傳播的良好環境和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