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大專畢業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眾化階段的穩步發展,人才培養的多元化格局日益明顯,將應用型本科人才作為學校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成為越來越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共性選擇。近年來,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我國的旅游高等教育已成為我國旅游專業人才,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才的主要培養者。旅游管理本科院校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出現了相較于高職高專和研究生人才培養的諸多短板。因此,旅游管理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本科教育轉型已成為我國旅游高等教育發展和質量提升必須面對的重大時代課題。
一、我國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現狀
經過 30 年的發展,旅游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壯大,結構日趨完善,現已形成了大專(高職)、本科和研究生(碩士、博士)多層次的教育體系。至2012年底,全國旅游院校共計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職業技術學校1139所。2012年全國旅游院校旅游相關專業在校生共計107.34萬人,其中旅游高等在校生數為57.62萬人;旅游職業學校在校生數為49.72萬人[1]。雖然旅游教育以本科生人數居多,但是在現實中本科以上人才培養及就業都處于尷尬的局面。
業界普遍認為旅游專業本科人才不好用,實際操作能力不如高職高專,理論程度不如碩士。這種旅游專業本科生“專而不專,能而不能”的尷尬局面使得就業比例越來越低,歷年來旅游專業本科畢業生在行業內就業人數比例一般僅在10%-20%之間,從而也導致近幾年旅游本科專業院校和專業辦學萎縮的局面[2]。
二、旅游管理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一)多元的知識結構
旅游人才多元的知識結構包括:1.深厚的基礎知識,掌握深厚的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是日后得以進一步發展與創造的基礎;2.扎實的專業知識,要想在旅游行業中有所作為,成為有用的旅游人才,就必須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應有的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要的旅游服務的程序、操作規范和技能;3.廣博的相關性知識,在旅游一線,各種突發性、應急性問題會經常出現,這就要求旅游人才不僅具備精深的本專業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人文知識、自然科學知識、管理學、心理學、人際交流和溝通等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所遇到的問題處變不驚,迎刃而解。
(二)完善的能力結構
現代社會經濟和旅游業發展瞬息萬變,知識更新頻率加快,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所學旅游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能較快地適應崗位的需求,解決工作實際問題,能應用已有知識和能力在旅游職業領域成功立足。能夠把豐富的旅游理論知識、綜合運用多學科、跨學科的知識,轉化應用于實際問題,具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具有勝任旅游職業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旅游技術創新和二次開發的創新能力。此外,還要有溝通交流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應變能力,這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基本能力。
(三)全面的綜合素質
旅游應用型人才的素質不僅包括德智體美的基本素質,還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旅游應用型創新人才能夠在旅游職業領域成功立足,能進行旅游新技術、新服務、新產品的創新。必須要有創新的個性特質,在組織創新氛圍的影響下通過相互作用實現創意的產生和創新的推進。
三、旅游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構建四階段課程體系
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應以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逐步構建“知識、能力、素質、學術”四階段式課程體系。第一學年開設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第二學年開設的課程目的在于打造學生的專業能力;第三學年開設的課程重在強化學生的職業素質,第四學年通過畢業實習、畢業論文及畢業答辯等培養學生的學術水平。通過四年的培養,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從業綜合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得以提升。
(二)優化實踐教學,著重培養應用性人才
注重課程設置的實用性,強調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是實踐性強,因此教學環節中應加強實踐教學。課程在設置上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學習及自我學習能力。主要由課堂參與、獨立作業、小組作業、外出考察、畢業論文組成。開設帶有研究性質的實驗課,將課程設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納入某項課程的研究之中,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對旅游活動深層次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歸納、綜合的研究能力。
多引入探討式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教學方法從單一的課堂講授向多樣化的互動式、參與式教學發展。使用案例討論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互動意識和參與精神;運用電子教學、多媒體教學和實地教學,可使學生身臨其境,增強實務感;引入角色模擬教學法,可引導學生在特定環境下進行角色體驗,增強對知識的領悟和運用;采用專題研討教學法,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學術探索精神。
重視校內外實踐基地。校內外實踐基地是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主要途徑。職業能力培養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動手能力的培養,還包括知識的應用、技能的掌握、經驗的積累、職業意識、習慣態度的養成與職業創新等。同時,旅游教育培養的人才,其就業上崗后的服務和管理行為大多是相互聯系的群體活動,因此必須十分注意對學生合作能力、公關能力、協調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對未來從事的行業有真實的認知。
(三)重視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的建設
目前很多院校現有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大多是從相關學科通過一定的短期培訓或自學方式轉入本專業的,所學知識不系統,再加上沒有從事過實際旅游工作,很難勝任他們所承擔的課程教學任務,更談不上承擔大型的科研任務,必將影響到畢業論文質量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要求旅游院校推行“雙師制”,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其次,旅游院校也可以從旅游企業中選聘兼職教師,增加專業課“現場教學”的學時比例,從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緊密銜接;鼓勵專業教師進行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聽說能力和應用能力,突出外向性特色。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局.2012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Z].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3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172-03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前身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是一門主要學習資源環境以及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環境檢測以及地理地質等相關知識的綜合性邊緣學科,國內有116所高等院校開設有此專業。根據教育部于2012年9月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被拆分為兩個專業,分別是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專業皆可授理學或管理學學士學位。
在這樣的專業調整背景下,新疆農業大學立足于社會需求,結合自身學科背景和學科優勢,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學科專業發展方向,如何重新構建學科專業體系,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成為學校今后一段時間內本科專業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原專業及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
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最初設立的目的與初衷是為了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于城鄉規劃與管理過程中,但從新疆農業大學開設多年的實際效果來看,該專業在專業定位、課程設置和學生就業諸多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現實問題。
(一)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乍一聽“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這個專業,會感覺該專業定位寬泛、培養目標囊括多個專業領域、學生就業去向定位多方向,優勢體現非常明顯。但正是這些“優勢”導致該專業發展至今弊端和問題越來越突出,究其原因所在,就是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培養目標難以明確、專業缺乏準確定位。
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為:培養具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科學、管理學、經濟學基本理論,具備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知識,設計、規劃、評價、決策、策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相關領域從事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可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定位過于寬泛,要求學生兼具地理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致使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也使學校面臨著專業難以準確定位、難以突出品牌特色,而學生面臨著什么都需要學、卻什么都學不精的尷尬困境。
(二)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合理
如上所述,正因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口徑太寬、學生業務培養目標過于多元化,導致該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課程體系結構不盡合理。該專業學生要求畢業后能夠勝任規劃、環保、國土、測繪、城建等行政管理部門、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的管理、科研、教學、技術等工作,這就要求專業課程設置需要面面俱到,包括國土資源、生態環境、城鄉規劃、城市管理等諸多方面,而目前慣行的本科專業(學分制)四年制難以保證如此龐大的課程體系設置,其結果只能是學生學而不精,形成專業不“專”的窘境。
新疆農業大學依托自己的學科背景,在2012級的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中設定的專業主干學科為地理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主要課程有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自然資源概論、環境科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資源環境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地理信息系統、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影響評價、土地利用與規劃、村鎮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測量學、地理數學方法、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等。從設置的這些課程可以看出,教學內容囊括資源、環境、生態、城市、規劃、管理等多方面,專業課程設置過于寬泛,雜亂無特色,重點不突出,在社會上找不到完全與之匹配的部門、行業。可見,按照“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業務培養目標來全方位設置課程并不符合科學發展原理與規律,也違背市場規律,課程設置應當針對市場需求與相應的行業部門,有的放矢。
(三)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樂觀,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
由于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知識繁多而駁雜,就業前景并不理想,畢業生多從事與其專業不符的職業,據麥克斯-中國2010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顯示,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主要本科專業中專業對口率最低的十大專業之一,排名第八,對口率為44%。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該專業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偏差較大。專業口徑太寬,學生學的雜而不精,似乎什么都會又都不會,社會上也沒有完全匹配的部門、行業,導致就業市場和各用人單位難以認可并接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而用人單位更愿意吸納與其完全對口的專業的學生,例如,規劃部門愿意吸收城市規劃、建筑學等專業的學生,環保部門愿意吸收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環保類專業的學生,國土部門愿意吸收土地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測繪等專業的學生等。泛而不精使得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的學生與前述諸多專業的學生相比幾乎毫無專業競爭優勢,導致該專業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專業對口率很低。新疆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2012年以前就多年未招生。
二、學科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帶來的機遇
如前所述,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在我國開辦多年以來,各地各高校都面臨著許多教學管理、學科建設、學生就業方面的困境。鑒于此,教育部于2012年頒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將原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拆分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代碼:070502)和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代碼:070503)兩個專業。此次學科與專業調整為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首先,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幫助該新專業明晰了專業內涵、理順了學科關系、明確了發展方向。具體來說,就是明晰了未來城鄉規劃教育和實踐的發展方向,使地理學科參與城鄉規劃實踐,用地理學理論統籌指導城鄉規劃、建設和發展,成為了新專業的具體內涵。這正好適應了城鄉規劃學科的綜合性和人文地理學的專業性發展趨勢,也使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在定位上更加細化、明確,承擔起了培養城鄉規劃專業人才的使命。
其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明確了該新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教育目標,使得其人才培養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都較強。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科背景與優勢,優選特色方向,顯得更具靈活性和自主性,新疆農業大學就優選和確定了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作為今后的專業發展方向,以期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掌握基礎人文地理知識和理論的,精通基礎城鄉規劃知識和技能的,面向城市規劃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部門以及相應企事業單位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在新專業方向確立的基礎上,接下來的工作重中之重就是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置體系,優化專業課程設置與課時結構,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節。
再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調整和設置,對學生來說,改善了原專業學生學而不精以及專業競爭優勢不明顯的境況,使得學生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更加明確,也有了更加對口和明確的用人單位,更好地適應了社會的需求。
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
面臨機遇的同時,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存在著諸多挑戰,如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體系與結構的優化、在學時有限前提下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加強等。各高校應充分發揮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優勢,并以此組織教育實踐,實現規劃人才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高。基于以上問題兼顧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新疆農業大學對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改革,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構建了完整的課程體系。
(一)人才培養目標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接受嚴格科學思維的訓練和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立足于宏觀、中觀區域、微觀居住區的管理規劃,從事城鄉建設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研究、教學、開發或應用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業務能力要求
在上述培養目標指導下,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和前沿發展、應用前景,了解相近專業如城市規劃、環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了解城市規劃、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了解城鄉規劃管理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掌握人文地理、城鄉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技術、具有較熟練的遙感、GIS、計算機和繪圖等技術的操作能力,掌握資料調查與收集、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得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歸納、整理相關數據和撰寫論文的能力;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需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接受良好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的基本訓練,具備較強的調查研究與決策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較好的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較強的創新意識、溝通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協同攻關能力;外語要達到能較順利地查閱外文期刊以及運用外語交流的水平。
(三)課程體系構建
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課程體系、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以及綜合教育課程體系。
課堂教學課程體系是主要的理論教學環節,構成人才培養知識結構的基礎。除了提升基礎素質能力的課程如思政、大學英語、高數、體育、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和普通基礎課以及公共選修課之外,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課堂教學課程體系主要還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限定選修課以及任意選修課,具體課程主要是結合學校的學科背景與社會需求設定。其中,專業基礎課主要有管理學原理、經濟學、自然資源學概論、生態學原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學、地統計學、遙感概論、地圖學、城市地理學、地理數學方法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課及專業限定選修課主要有城市規劃、土地利用與規劃、區域分析與規劃、環境規劃與管理、村鎮規劃、旅游規劃與設計、城鄉規劃管理與法規、資源調查與評價、居住區規劃與設計和資源環境經濟學;任意選修課主要包括維吾爾口語、專業英語、建筑美學、新疆地理與旅游資源概論、礦產資源管理概論、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城市規劃制圖技術、公文寫作、專業文獻檢索以及文獻綜述與科技論文撰寫方法。
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為課堂理論教學課程體系與用人單位及社會搭建起一個橋梁與平臺,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以致用,理論結合實踐。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主要包括課堂實驗、課程實習、專業實習及畢業實習和設計4個環節。其中,課堂實驗根據各門課程教學計劃進行;課程實習主要有自然地理學實習、遙感實習、地圖學實習、土地利用與規劃實習、村鎮規劃與設計實習,前三者各一周、后兩者各兩周;專業實習為校外城鄉規劃綜合實習,為期12周,集中安排在大三暑期及大四學年初始;此外,還有8周的畢業實習和累計10周的專業文獻綜述及畢業論文(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同時進行),安排在大四第二學期,畢業實習的具體內容以有利于學生就業為宗旨。
綜合教育課程體系則旨在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包括軍事技能訓練、勞動技能訓練(包括公益勞動與支農勞動)、社會實踐(含社會志愿者工作),以及形勢與政策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和創業就業指導等環節。另外,學校還出臺了《新疆農業大學綜合素質學分管理辦法》,規定學生參加校級以上(含校級)各類科技活動、學科競賽、文體競賽,參加學校和有關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公益活動、支農勞動獲獎,參加自治區和國家組織的各類公共考試,職業資格與技能認證考核,閱讀學校推薦的課外書目、學術論文,以及聽取學術報告與專題講座等,取得成績者,由學校認可并以學分形式記載在學生學習檔案中,要求至少應取得8個學分(其中非專業職業資格認證至少2學分),促使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綜上,新疆農業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在重視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又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除了專業課程的學習外,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新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重在明確專業內涵與方向,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當然,新專業的建設是一個積累經驗逐步完善的過程,目前新疆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也一定存在著很多不足,在今后還將歷經一個不斷反饋與修正完善的過程。
結語
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并進行的學科和專業調整,順應了社會發展需要,給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機遇與挑戰并存,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承辦高校及教學工作者應該在明確專業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汲取以往教訓,結合社會需求,重構專業體系,優化課程體系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以提高專業競爭力,促進新專業更快更好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適應城鄉規劃的合格人材。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頒布新版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新規.中國教育,2012-12-04.
[2] 2011年工作與專業對口率最低的本科專業排行榜[N].網易教育,2011-06-08.
[3] 彭位華,張勇,劉雪艷.專業調整背景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發展現狀與展望[J].皖西學院學報,2013,(1):134-137,156.
[4] 趙映慧,袁兆華,王杜春,等.東北農業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1973年,國務院了《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明確指出,“有關大專院校要設置環境保護的專業和課程,培養技術人才”,我國高校從1977年開始設立環境類本科專業,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化,在高校擴招大背景下,結合目前國內外廣泛存在的環境問題,社會對環境類本科專業的需求增加,造成許多高校紛紛開設環境類專業(其中環境工程專業尤其典型)。隨著競爭加劇、就業困難等問題的出現,一些學校開設緊縮相關專業的招生規模,甚至出現了部分高校環境類專業一度停止招生的現象。因此,結合傳統優勢和行業特色對進行專業定位是關系到專業發展水平和前途的關鍵。而特色專業課作為環境工程專業教學和學生培養的重要內涵,充分發揮其在構建專業特色、明確主攻和服務方向上的作用,必將對專業的發展將直至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環境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教學普遍致力于培養可從事企事業、城鄉、區域及全球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規劃、設計、運行管理和研究開發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及應用復合型人才,可在各級政府機關環境保護部門、規劃部門、科研院所、工礦企業、事業單位等從事環境管理、教育、環境監測與評價、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以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環境工程本科生專業課設置一般分三部分,即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綜合不同高校的課程開設情況,總體有代表性課程設置見下表(化學類、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等公共性專業基礎課除外)。
我國高校環境工程專業課程設置的三大部分中,專業基礎課重點介紹主要的環境學原理、環境與生態問題及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學知識,為環境工程專業的基礎和重要保障;專業必修課則基本上各高校均為圍繞水、氣、固等環境工程重點方向設置專業主干課程,并結合環境監測和微生物學等基礎測試評價體系和微生物學知識,對本科生在重點方向上的基本專業技能、解決問題能力等進行培養與訓練;專業選修課則囊括了環境評價、質量分析、環境信息系統等現行的環境工程主要內容、方法和一些新興的邊緣學科、研究領域以及手段。以上三個部分由基礎帶動專業,基于原理和方法論來解決環境工程的主要分支方向具體問題,從問題的產生到新技術、新思維支持下的環境與生態相關問題的解決與處置。再輔以相關教學實踐環節如社會實踐、課程設計、本科生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等全面培養本科生的素質和技能,以達到培養計劃的要求。
分析我國高校現行的環境工程本科生教學體系,大體能滿足本科生教學的基本要求。但縱觀各高校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課程設置,基本上以共性為主,雖有部分高校開設了與學校傳統優勢或研究方向相關的課程(如中國農業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開設的農業生態工程課程),但總體說來,全國高校依舊普遍缺乏在主干課程體系支撐下的特色課程體系。通過對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調查與溝通發現礦業類高校大部分學生對礦山、煤礦利用加工企業等存在的環境與生態問題、解決問題的原理與方法等普遍缺乏基本知識和認識,不清楚本校環境工程專業與其他學校相比優勢與特色所在,定位不明,這對于行業特色明顯的高校而言,無法突出其為行業服務,有目的、有方向培養高素質、強技能人才的特點和優勢。
2 特色專業課開設的必要性
專業培養臺灣的高等教育是在1945年后,基于日本人建立的4所大專學校基礎上逐步發展起來的。截止2004年,公立和私立大學已增加到168所。與內地的1396所高等學校相比,臺灣高等院校的數目和在校人數量都比較少,但是由于臺灣的高等教育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教育理念的共同影響,存在著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和體制。關于兩岸高等教育宏觀體制、教育改革、教學評鑒等方面的比較,已有學者進行一定的研究。筆者在此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從高等教育的重心――學生的管理和培養方式著手談談臺灣的高等教育。
對于高等學校的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培養和教育主要包括個人生活,思想道德及專業知識的發展三個領域。在內地的高校中,主要由學生工作的專職工作人員,輔助工作人員和專業教師共同完成。而在臺灣的高等學校中,這些工作主要由教官,輔導人員和專職教師完成。之間既存在相似之處,也存在不同點。在兩岸“三通”開始實施的初期,了解臺灣高等教育中學生的管理和培養,從中得出借鑒和互補,有助于對內地高等教育的現狀進行思考和改革。
一、臺灣與大陸高等學校學生管理模式上的比較
臺灣高等學校中學生的管理主要由學生事務處負責,由學務長統管。相對內地的學生管理比較自主、自由、靈活。學生事務處下面分設生活輔導組,咨詢輔導組,畢業輔導組等。其基本功能與內地的學生工作處及下設的學生管理科,學生思想教育科,招生就業科等相似,但功能和職責上還是有比較明確的區別。
(一)生活輔導
臺灣高等學校中學生的生活輔導包含學生的住宿管理,助學貸款申請和兵役申請等事宜。
臺灣高校學生的個人生活相對自由。住宿可以選擇在學校住宿和租住民房,除軍校外學生的出入和作息沒有專人管理。相對而言,住宿在學校的宿舍價格比較便宜,尤其是公立大學,每學期的住宿費用為新臺幣6000~7000元(約合人民幣1500元),而住宿在外的費用至少是1倍以上。但由于臺灣的大學近來也存在擴大招生的問題,所以學校的宿舍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需要通過抽簽方式來決定是否可以住宿學校宿舍。
助學貸款是臺灣學生解決學費的一個主要途徑。生活輔導組主要負責幫助學生向銀行申請助學貸款。由于臺灣銀行的聯網系統和信用記錄非常健全,所以學生在畢業后基本都能及時還清貸款,已確保自己的信用記錄。使得助學貸款的運作比較順暢。
生活輔導組的事物主要由教官負責。教官是臺灣教學體系中保留的傳統部分,早期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與早期內地大學中的舍監和現代大學中輔導員的職責有相似之處。但目前教官的職責已逐步由管制學生的角色轉變為協助學生順利進行大學生活的角色。除負責學生的軍訓外,主要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事物進行指導。
(二)心理輔導
與內地的高校相同,學生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健康在臺灣高等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這些任務由咨詢輔導組完成。咨詢輔導組的成員包括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兼職的各院系心理輔導老師和專門的精神科醫生。咨詢輔導內容包括:家庭關系,人際關系,感情關系,情緒管理,學習生涯發展,自我探索等方面。
相對國內大學的心理輔導專線和日常輔導員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臺灣大學的咨詢輔導團體更大,咨詢輔導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其從學校到院系,以及宿舍區,都能找到心理咨詢輔導人員的身影。所以,雖然臺灣高等學校中的學生宿舍和生活管理相對松散,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較少。這一點是內地高校值得借鑒的地方。
(三)畢業輔導
臺灣高等學校的畢業輔導涵蓋較廣,除各類畢業生需求信息外,還包括暑假的培訓,公讀機會,以及為求職所辦的各種講座和準備。其功能和內地高校的就業科有些類似。畢業輔導組的固定教職員很少,多由校友組成。職業生涯的講座也是邀請在相關行業從業的校友回校進行,并提供面試和求職簡歷準備等的指導。內地高校的就業指導多在為學生提供招聘的信息,而關于簡歷和面試都是學生自己摸索。現在有些高校將這些內容作為一門選修課進行,是一個良好的發展趨勢。
相對于內地高校畢業生找工作難的問題,臺灣高校的畢業生所面臨的壓力要小一些。應屆畢業生中約有20~30%會繼續升學,20%左右會進行相關的商業活動。所以相對于就業機會而言,一般的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起薪較低,一般為2~2.5萬新臺幣/月。
二、臺灣與大陸高等學校學生培養模式上的比較
臺灣高等教育的課程結構受美國影響較大,課程大致分為兩類: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其中又分別涵蓋選修和必修。臺灣高校的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的比例為4:6,學生除可以學習本專業的必修課程外,還可以學習其他相關學科的專業課程。
(一)通識教育
臺灣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內地高校培養方案中的通識平臺相近,課程包含共同課程和通識課程兩種,在各校所占比重不同,大約占全部學分的25%。共同課程多包括:國文、英文、歷史和憲法四科。而通識課程主要有以下領域選擇幾門課:自然科學,文學藝術與人文,社會與行為科學。作為專業教育之外的補充性教育,臺灣的通識課程近年來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課程門類、內容和學時的設置上與專業課程還存在矛盾,目前各校都在與專業課程的資源進一步協調,以取得更好的發展。
內地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近年來在通識平臺中也加入語文和人文修養課程,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但是還處于試點階段,效果的優劣還需要進一步通過教學效果評價。
(二)專業教育
臺灣高校專業教育課程中設置的必修課程門數相對較少,學生有較多的選擇權利。中山大學化學系學生專業必修課程只有57學分,必選課程6學分,選修課程大于12學分。
中山大學化學系學生化學基礎的四大課程所占比例較重,而與專業方向相關的課程都放在選修課程中,更體現出“厚基礎,寬專業”的特色;同時四年級沒有必修課程,便于學生自由安排考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時間。
臺灣高等教育中專業課程教學的另一個典型特色是全部使用原版教材,所以學生從一年級起就開始訓練專業英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不需要單設專業英文課程和雙語教學。
(三)專題研究
臺灣高等教育中與內地高校有較大差別的方面是專題研究。臺灣的專題研究與內地大學中的綜合訓練和畢業論文有相近的功能,目的是針對本學科領域中某一研究課題,運用在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培養學生獨立解決科研問題的能力。與內地高校的綜合訓練和畢業論文相比,專題研究具有以下的特點:
1.入門早
專題研究在臺灣的高校中是一門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選課的情況選擇專題研究的時間,大部分學生在大學二年級暑假就進入專題研究。目的是在大學三年級結束時已給導師有較強的印象,便于推薦成為本校或其他學校的研究生。
2.時間靈活
臺灣高校的專題研究與內地本科教育中的綜合訓練或畢業論文最大區別在于沒有將固定整塊的時間用于單一課程的學習,而是每周學生利用課堂學習以外的時間到實驗室安排實驗和研究工作。這樣可以促進實驗室資源的最大利用,也能讓學生將課堂學習的知識及時進行鞏固和消化。
3.考核方式多樣
臺灣的專題研究考核方式由教師決定。通常是通過對問題調研,解決和實驗全過程的綜合評價,并無像內地高校那樣要求采用論文和答辯結合的形式完成。學生在專題研究中主要鍛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了解學科前沿的發展情況,對學生撰寫論文的能力沒有統一的要求。帶來的問題是部分高校培養的本科畢業生文字綜合能力較差的問題。
三、啟示與展望
(一)啟示
臺灣高等教育對學生的管理存在“制定制度規則,學生主動執行,學校輔助指導”的情況。與內地的專職輔導員管理相比,節省人力資源,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對于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培養,臺灣教育與美國教育相似,注重通才教育。但是對于內地需求技能和專業知識較細的大學畢業生的情況,臺灣的高等教育并不是非常適合,可能需要從專業選修課程的角度給予加強和指導;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加強,及臺灣、內地高等教育的改革,兩岸高等教育會朝著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方向更好地前進。
(二)展望
臺灣與祖國內地同一文化根基,同一教育傳統,雙方的高等教育(包括面臨的問題)具有更多的相似性甚至相同性,“內地是臺灣教育的文化母體,也是臺灣教育發展最大的腹地”。兩岸的一些知名公立大學有共同的歷史淵源,如兩岸都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這些大學秉承共同的校訓,甚至在系所設置上也大同小異而互相借鑒,這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體現出國家尚未統一時的特征。內地與臺灣的某些過去的差異正在縮小,這與兩岸相同的傳統文化與近20年來的社會和經濟互動有關。展望未來,兩岸的合作交流必然越來越密切,這是因為臺灣的教育市場必然向世界放開,而最便捷的開放是對內地的開放;高等教育國際化,加速了高等教育國際間的合作交流,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合作交流順乎人情民意;漢語世界要爭得發言權,特別是臺灣要避免成為“文化殖民地”,必須與內地合作交流,使兩岸共興共榮;內地改革開放成就令世人矚目,對臺灣有巨大的吸引力;內地已經開放了對臺灣高等教育的綠燈,臺灣赴內地讀書的學生日漸增多。我們既要和國際接軌,就必然有其超越民族、國界的通用性;同時,我們需要的是中國特色與國際慣例的統一、民族性與國際性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吳言蓀.臺灣高等教育評鑒淺析[J].高教探索,2007,(2):77-79.
[2]王濤.略論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J].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2003,(8):68-71.
[3]林慧.兩岸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比較與啟示[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8(2):125-127.
[4]王孫禺,藍勁松,江丕權.祖國大陸與臺灣高等教育體制的宏觀比較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5(2):27-33.45.
[5]趙慧珠,劉文達.內地、香港和臺灣高等教育若干問題的比較與借鑒[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154-160.
中圖分類號:G2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01-0067-03
技術決定論者堅信傳播技術的變化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文化和社會秩序的深刻改變[1]。互聯網的日益普及正沖擊著傳統媒體的許多方面。作為傳統媒體的一種,印刷版中國科技期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中國科技期刊發展在許多環節進行了各種積極嘗試及措施以應對網絡的深刻影響,并正在發生著各種發展轉變。
一、對科技期刊傳統稿件處理的沖擊與發展轉變
中國科技期刊在網絡應用及普及前,對稿件的投稿、審稿、退修、編校等環節均在紙質稿件上進行,并通過郵局郵寄方式聯系,費時費力。
而在20世紀90年代末之后,網絡的運用逐漸推廣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發展和普及,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學術期刊稿件的處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斷發生改變。
在21世紀初,有期刊就開始嘗試通過網絡,利用發送電子郵件的方式,與作者、專家進行稿件的傳送,一定程度上縮短了稿件的處理時程;之后,逐漸出現專業的開發軟件公司,制作并推廣使用期刊網絡采編系統。
該系統借助互聯網技術構建期刊門戶網站和期刊采編業務集成化信息平臺,將在線投稿、查詢和在線審稿、流程監控等采編業務整合在一個系統平臺上,以實現傳統平面期刊的數字化存儲、網絡化傳播和個性化利用的目標[2]。
目前采用稿件采編系統的期刊已較為普遍,這種方式易于實時查閱稿件處理進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編流程的效率,有效縮短論文編審及發表時滯[3]。
二、對科技期刊編輯策略及傳統印刷出版方式的沖擊與發展轉變
互聯網不受地域、時間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動選擇等優點,正在深刻影響著科研工作者查閱文獻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傳統印刷版科技期刊獲取科研學術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網絡搜索引擎或各種專業數據庫,主動檢索并查閱所需內容。科技期刊編輯必須積極改進并提升編輯策略,以應對這種轉變。如對網絡檢索頻率較高的關鍵詞、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編修中不斷提升其關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關單篇文獻,提升論文的傳播效果[4]。
同時,網絡普及也促使中國科技期刊出版方式發生著深刻轉變。由于網絡的即時快捷,可避免傳統印刷版科技期刊發排、印刷裝訂等過程延擱。為了使科研論文及時與傳播,現今中國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處于印刷版期刊與數字出版并存的階段,并逐漸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數字出版的未來。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傳統印刷版期刊的同時,自建期刊網站,應用網絡即時論文,隨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國上網期刊已有6000余種[5,6]。也有利用網絡平臺,建立網絡數字化期刊或論文平臺。自20世紀末以來,開放存取(Open Access,簡稱OA)這種全新的學術論文傳播模式大規模興起,促進了學術期刊的網絡化發展,我國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也取得長足發展[7-8]。如中國科研界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http:),即通過網絡即時來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領域的電子版論文,并逐漸開始嘗試同時也出版紙質期刊。
此外,優先數字出版也是一種迅速發展并得到認可的科技期刊網絡化數字出版模式。這是以印刷版期刊錄用稿件為出版內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數字期刊。目前大多數期刊選用的優先出版模式是錄用并完成編修的經編輯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單篇論文為單位出版。目前,國際上許多著名學術期刊都有優先數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創辦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國內期刊大多采用中國知網平臺進行優先出版。這種即時發行且靈活的出版方式,節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時間、排版印刷時間、郵發郵寄時間、圖書館編目上架時間,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與讀者見面[9-12]。這些不同的網絡數字化出版方式,順應了科研工作者在網絡上查閱信息并閱讀的現狀,也便于利用互聯網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向讀者主動推薦、推送,有力促進了期刊論文影響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對數字出版版權爭議及網絡監督的發展轉變
隨著網絡應用及對期刊出版方式的影響,逐漸出現了對數字出版版權爭議及網絡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關法規制度等方面的新問題,并進一步產生了大討論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聯網普及之前的碩博士學位論文,僅在答辯后收藏于學位授予單位和相關圖書館,學術期刊和司法界都將之視為未公開發表。因此,國內外學術期刊傳統上并未將學位論文內容再次發表認定為重復發表。但近年來,隨著網絡出版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知網等數據庫建立了碩博士學位論文庫,讀者可以檢索并閱讀全文,這一傳統認識已受到挑戰。張小強等[18]認為學位論文被收錄進網絡數據庫屬于正式出版——網絡出版。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統一法規或規范,但中國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編輯工作者,已對其學位論文內容的研究論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絕。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碩博士研究生對此不能理解,或產生不滿而抱怨甚至責問期刊編輯部,或者對畢業時學校要求上傳電子版學位論文并網絡產生抵觸情緒,但為了順利畢業而委曲求全并被動放棄投稿期刊。這些均對科研工作者的情緒、工作熱情等產生了負面影響。
因此,中國科技期刊及相關各方均急需重視并積極應對這一系列的新變化。如完善規范制度和機制,形成共識,達到有據可行,避免混亂;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畢業論文電子版全文,故是否應全面考慮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畢業論文摘要或應有自主決定權提供全文,或數據庫按研究生論文下載支付給研究生費用等措施,以期達到互利共贏。這些均需進一步深思并轉變。網絡普及在提升中國科技期刊所刊發論文質量方面也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19]。網絡數據庫檢索的廣泛性及文獻不端檢索軟件的應用,均有效避免了刊發抄襲、文字復制等不端行為,保證期刊的原創性和首發性,提升了期刊論文質量和傳播效果。
四、中國科技期刊利用網絡不斷提升國際傳播和影響力并有望促進學術交流
利用網絡的無地域、時間限制的優勢,中國科技期刊特別是占主要份額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國際化之路并減少知識產權外流,是一個有利時機,必須積極利用互聯網,尋求走出國門的方法和途徑。
目前僑居海外的華裔科學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近三十年來遷往美國、加拿大、歐洲等發達國家的新時期移民逐步增長,這一時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學歷或為技術移民。因此,積極利用互聯網,推進中國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國際化進程,可為遍布全球的華僑華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閱和了解中國科研成果的機會,也利于增進國際化傳播。
中國知網數據庫正在積極探索將中國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此外,科技期刊也應進一步開拓各種方式,在國際范圍內拓展更廣泛的讀者、作者和審稿專家。如高校科技期刊應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國際間校際交流和科研合作優勢,將其科技期刊網站在對方院校或研究單位的互聯網站上建立廣泛鏈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編委等,在其名片、電子郵件末尾簽名處或博客主頁等,標注上相應中文科技期刊的網址等,通過其與其他科學家交流或參會等機會,便可以使中國科技期刊得到積極推介,并逐步擴大國際傳播及影響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過500家的大型海外機構用戶通過互聯網使用中文期刊,中國的傳統期刊在通過互聯網發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國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圖書館、多倫多公共圖書館等海外大型圖書館的借閱者們,可通過互聯網閱讀到了中國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國科技期刊也已擁有國際編委或審稿專家,正是利用了網絡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也促進了期刊的國際化進程。
隨著中國科技期刊通過互聯網的這種廣泛傳播,也將對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產生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國內科技期刊以這種方式走出國門,特別對不容易收錄入以英文為主的SCI等國際知名數據庫的中文版期刊,通過利用網絡的各種方式推介,將極大促進中國科研成果的傳播,并為世界各地掌握漢語或以漢語為母語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了解中國科研發展的窗口。在增進國際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國科研成果及期刊發展的同時,也必將吸引更多海外華裔科學家將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寫,并投往中國科技期刊,從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與期刊發展共贏的良性循環。隨著其在國外推廣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對國內科技期刊發展將會有巨大的推動;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華裔或他國的科研工作者通過閱讀相關文獻,開辟并尋找更多與國內同行的相互合作與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還應進一步重視并提升論文的英文摘要的編輯加工和規范,為不掌握漢語的國際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國科研進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傳播科研成果的同時,也將進一步發揮其促進交流的作用,這也順應中國制造業“走出去”到中國聲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領域購買國外試劑、儀器而將科研論文成果發表在國外英文期刊的“兩頭在外”的弊端。中國科學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學者建議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重視中國科技期刊發展,改革舊有的片面追求SCI評價體系的獎勵和職稱評定體系,對國內外期刊一視同仁,承認中國期刊和國際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雙重標準。在中國科技期刊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的深刻影響及積極應對轉變的進程中,這些無疑又將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要堅持世界一流和國家需求方向,要關注科學前沿和熱點問題,妥善處理好國內期刊和國際期刊的關系,充分認識到中國科技期刊是國際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積極利用互聯網這個平臺,并采取各種應對方式,不斷轉變思路和運營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獻品牌體系及學術期刊評價的國際話語權。目前,利用網絡平臺,將以往小而散的期刊進行整合并實現集約化發展,也是目前中國科技期刊發展的又一個趨勢,并正在不斷發展。這必將使中國科技期刊經歷深遠而有歷史意義的發展階段,更高效地發揮科研成果的傳播作用。
參考文獻:
[1] (美)斯坦利?巴蘭,(美)丹尼斯?戴維斯著.曹書樂譯.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張科,王景發.期刊網絡采編系統研發及系統功能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8(4).
[3] ,韓錕,游蘇寧.采用稿件網絡采編系統對期刊時滯的影響——以《中華神經科雜志》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國榮,邱芬,胡愛玲.重視呈現度和發展機遇:提升高校科技學術期刊的影響力[J].編輯學報,2011(6).
[5] 劉虓,馮金東,劉飚.我國科技期刊的網站建設調查[J].編輯學報,2006(S1).
[6] 張宜軍,楊中啟.我國科技期刊數字化現狀及發展[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2(3).
[7] 李若溪,黃穎,歐紅葉等.國際學術出版開放式訪問(OA):實踐與前沿問題研究進展[J].編輯學報,2006(3).
[8] 曾湘瓊.學術信息開放存取模式運行機制與前景探析[J].情報科學,2006(2).
[9] 陳海燕,盧有泉.優先數字出版:學術期刊面臨的新浪潮[J].編輯之友,2011(3).
[10] 鄭丹.學術期刊數字化出版探究[J].今傳媒,2011(7).
[11] 鄭愛蓮,任玉欣,張曉曄.抓住機遇走網絡化出版之路[J].中國科技信息,2009(23).
[12] 謝明俊.學術期刊數字化的版權保護問題再認識[J].出版廣角,2011(6).
[13] 張小強,張蘋.學術期刊開放式訪問中的著作權問題及其對策[J].編輯學報,2009(1).
[14] 張今.期刊業數字化發展過程中的版權困境與治理[J].出版發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張鳳杰.數字版權概念探析[J].中國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張鳳杰,馬暢.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的概念、類型及其在出版領域的應用[J].科技與出版,2012(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4-0132-02
一、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高校實踐教學,是指為了實現高校教育培養目標,在高校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加強各門學科教學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注重培養其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的一類課程[1]。實踐教學是指大學生在校期間要進行的各種實踐環節,具有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包括課程設計、實驗、畢業論文設計、認知實習、金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頂崗實習等[2]。
《農業生產實習》是沈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實踐必修課之一。作為重要實踐課,通過課程的學習及實踐可使學生掌握農業中玉米栽培的整個環節,重點了解種植前土地的整理、翻地、起壟、播種方法、種肥的選擇和施用、間苗、除草、中耕、追肥、收獲記產、考種等農業生產環節,使學生將課本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并親自動手操作,掌握最基本的農作物種植、管理等方法,為今后的實際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針對此實習課程的開設,各大院校差異較大。例如中國農業大學實踐環節中僅僅設置了兩門專業實習:資源環境野外大實習和專業認識實習。兩門課雖然包含了所有農資專業所涉及的專業課實習,但實習周數為4周,時間略短,難以覆蓋所有專業課所學知識。縱觀其他高校,如西北農林、華中農業大學等,他們多數將專業課程實習整合在一起,卻沒有專門的《農業生產實習》實踐課程。
《農業生產實習》實踐課為沈陽農業大學農資專業自主設置的實習課程,此課程主要針對玉米種植整個環節進行系統講解和動手操作。可以說本校開設的實踐課針對性較強,通過實習可以使學生系統了解玉米栽培過程,掌握農事操作的基本方法,明確農業生產中計產的方法。目前國內各農業高校盡管實習課程開設的門類各不相同,但大多數實習多為“坐車前往―下車參觀―坐車回校”模式,總體上學生實習熱情不高,體會不到實習的意義。作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習教學的改革,一直是高校教育者探索的課題。在眾多建議和措施中,實習教學中增加學生親自參與機會、提高學生主動性已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多所大專院校的實踐教學改革已經對如何調動學生主動性,增強創新能力,增強實際操作能力,加深對理論課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開展了一些工作,但總體上變化不大,效果甚微。因此,如何更合理的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成為目前至關重要的課題。
本文針對目前農業生產實習的現狀,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教學工作情況,從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如何建立科學的、體現專業特色的教學體系,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學以致用,成為農業生產過程中解決問題的實踐者。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踐指導教師隊伍的“混亂化”。農業生產實習以往沒有固定的課程組和任課教師,主要是由教研室主任隨機安排,導致課程缺乏連續性和持久性,沒有建立一支良好的教師團隊。我校2008年后才逐步組建了完整的課程組和教師梯隊。其次授課教師到國內其他高水平院校進修的機會幾乎沒有,多年的教學僅局限于本學校,發展較慢。
2.實踐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套路化”。以往實踐教學一直延續教師講解,學生照搬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很難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基本為被動教學方式。通過近幾年與學生交流,學生戲稱實踐課程為“種地”,只能片面理解實踐課程設置的意義,導致學生能力提高幅度不大,教學效果甚微。
3.授課對象實習成果的“大鍋飯化”。由于一直以來采用“大鍋飯”的方式,所有學生統一進行農業生產實踐,導致“干多干少一樣,干好干壞一樣”現象嚴重。學生實踐熱情較低,成果較差。另外,由于沒有進行實踐任務的細化,導致無法合理評價學生實踐成果。
4.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的“單調化”。一直以來農業生產實踐考核主要是以最終實習報告為主,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致了“重結果,輕實踐”。在多年的實習報告評閱中,發現部分同學存在抄襲現象。目前的實踐考核方式已經不能正確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改革措施
1.加強實踐教學隊伍的整體實力,建立良好的課程組。選拔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優秀教師擔任實踐課的技術指導,以保證實踐課程的主導方向不偏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總體規劃。重點培養中青年教師,起到承上啟下作用;充實實踐課程組師資力量。注重教師隊伍業務能力培養,建立定期進修制度,加強實踐教師與其他院校的學術交流與協作。結合教師科研課題,鼓勵教師將自身科研經歷和經驗傳授給本科生。
2.改傳統“填鴨式”教學方式為“啟發式”。具體為:(1)生產資料的購置(種子、化肥等)由教師購買,然后教師將玉米品種、肥料品種等提供給學生,由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及結合以往學過的“作物栽培學”、“植物營養學”和“施肥原理與技術”等理論知識,自己設計播種量、施肥量等技術指標,寫出計算依據。(2)田間操作的實施――對比操作。每個小組實習操作分為個人實踐區和教師指導區。個人實踐區針對玉米生產的每個環節(播種除外),各實踐(施肥、間苗、除草、追肥、記產、收獲等)全部由學生自主安排。每個環節學生都要自行決定操作方法、所需工具、注意事項等,并寫出操作方案。教師指導區為每組對照操作區,由教師講授,學生進行第二次操作,與個人實踐區進行對比,查找錯誤的地方,撰寫對比報告。
3.提高學生的實踐主動性――責任制度。改變傳統的大鍋飯做法,在開學初對不同人員進行分組。每4~5人一組,自由選擇。整個專業分成15~20組,每個小組劃分不同地塊,整個生產實踐過程中各小組只負責自己地塊的各項工作,做到“分田到戶,責任到人”。開展生產評比活動,每個小組間所采用的材料完全一樣,只是管理和操作方法各異。最后針對產量進行評比,分別設置狀元、榜眼、探花,對產量最高的前三名進行獎勵(獎金和證書)。
4.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現場評分與實踐效果相結合。改變單一的實習報告評分機制,建立一套圍繞預案的撰寫―實踐環節執行―各環節實踐效果―田間管理―產量等環節評分機制。(1)預案撰寫。每個實踐環節操作前都要進行預案的撰寫,寫出實踐所需用具(根據農業生產實際需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任課教師根據方案的內容進行評分,占總成績的10%。(2)實踐環節的執行及對比報告撰寫。針對玉米種植中不同的生產環節,考察每個小組時間安排的是否合理。此部分占總成績的10%。(3)實踐效果。此部分為重點,主要對每個小組具體的操作方法和實踐效果進行考核。例如播種環節,考察播種方法的正確與否、施肥的方式、用量等;間苗環節考察是否有遺漏的苗(即每穴多于1棵)、除草方法、追肥方法和計產方法等。每個環節都要在現場進行評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扣分。無差錯不扣分,出現1處錯誤扣除1~2分。此部分占總成績40%。(4)計產方法和產量高低評比。在實踐最后環節考察每個小組采取的產量計算方法是否正確與產量的高低。而不同小組間產量的高低也決定整個實踐環節的。此部分占總成績的30%。(5)田間管理及實習報告的撰寫。此部分考察學生整個田間管理情況,如雜草等。最后撰寫實習報告,此部分占總成績10%。
四、預期效果
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衡量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2]。通過實踐教學課程的改革,建立了一套合理、完整、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考核手段,提高了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學生操作能力。重點變“填鴨式”為“啟發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動手操作和創新能力。通過整個實踐環節的改革,從而引發學生對實踐課程的興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總之,實踐教學的改革必將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起到關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6-0082-03
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是在知識經濟蓬勃發展、市場經濟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不斷深化的形勢下,給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嶄新課題。“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多樣化,人的發展對教育需求多樣化”,因此,高等教育應該走多樣化人才培養的道路。環境類專業是一門多學科交叉、涉及面廣泛的新興學科,由于不同高等院校的發展理念與原始基礎的差異,使得環境類專業在各個高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培養模式及培養目標的側重點上有較大差別。很長時間以來,各高校環境類專業的人才培養大多強調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具有特色的環境專項技術人才。但是,目前國家教育部對環境類專業培養方案中強調培養多層次、多規格、多方向的環境類復合型人才,并將人才知識結構定位為厚基礎、寬口徑、全目標培養、有限目標發展;使學生理論基礎扎實、知識面廣泛、高素質、有創新意識;學生畢業后具有從事環境治理、環境監測、環境評價、環境設備研發和環境工程管理以及環境工程教學與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然而就目前環境類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現狀和教育背景而言,遠遠不能滿足國家和社會對環境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的需求。本文就環境類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實施環境類本科專業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及措施。
一、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需求分析
從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規格上打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多樣化人才培養已成為了國內許多高校的共同面臨的問題和改革目標;盡管各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差異,但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總體趨勢是向著多樣化方向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需要多樣化人才。在多元化發展的時代,社會對人才的評價標準是多目標、多樣化、多標準、多規格的。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高等教育國際化、人才競爭全球化,以及我國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等現狀,要求高等教育培養出適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多樣化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社會需求、辦學理念、教育對象、辦學機構等多樣化格局正在形成,高等教育必須盡可能多地來滿足人們對接受不同教育的需求,滿足社會各行業對人才多方向、多層次、多類型的需求。因此,必須加速推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滿足社會對高等教育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2.科學技術的騰飛需要多樣化人才。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社會分工更加明確和具體,許多嶄新的職業大量涌現出來,因此,需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時改進和變化:一是適應學科交叉、滲透、綜合化、多樣化的發展;二是高新技術對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影響。在持續創新的高動態知識經濟背景下,根據人才發展的需要,應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全面綜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應體現多元化的發展1]。
3.多樣化人才適應就業制度改革。目前高校畢業生普遍就業困難,但是許多企事業單位又急需大量應用技術型人才,兩者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大學生就業和擇業制度、理念以及范圍發生了較大變化;企業規模大小不同、科技水平和不同崗位的差異,對高等教育提出了如何適應和滿足社會各方面的人才需求等問題。在人才交流市場上,用人單位的人才選擇原則、性質和構成的多樣化,不少新興產業需求的人才是跨行業、跨學科的,如外資企業、三資企業、國營企業、民營企業等;形成了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目前即使是同一學科專業的畢業生,既要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共性需求,也要能滿足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個性需求。另外,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和認可也在發生著變化,文憑價值的唯一性在逐漸下降,用人單位的科學性逐漸提高,全面考察能力及素質、根據崗位的需要尋找合適人才的意識逐漸加強,這既是對多樣化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也適應了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改革[2]。
4.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促進了人才多樣化培養。高校管理體制和體系的改革,社會力量興辦高等院校,高教改革不斷深化,高等教育大眾化等,都使得高等院校面臨著新的挑戰和競爭壓力。各種新興學科建設、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等的巨大變化,主要就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多樣化人才需求。另外,高校既要努力做到教學計劃、學科建設、專業設置、專業方向等的多樣化,還要努力在人才培養方案、目標、層次、規格上實現多樣化立體辦學。因此,解決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規格單一、僵化和缺乏實用的模式,構建科學的、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培養多樣化模式迫在眉睫。
5.學生的成長需要多樣化人才培養。大眾化高等教育形勢下,高校生源質量和來源發生了較大變化,如新生教育基礎差距較大、新生來源區域范圍擴充等;學生知識基礎與文化素質發生了變化,如外語、計算機水平普遍提高,但實踐動手能力下降;學生在校學習方式、態度的變化,如參加課外活動、勤工儉學、上網交流等。根據高校生源復雜多樣、畢業生去向范圍的多樣化,人才培養的模式和層次也需要多樣化,在教學改革中按照不同需求和層次改革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的個性和特色發展,提高學生自主性、能動性。
二、環境類專業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環境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專業教育應該以培養“綜合型和復合型”人才為主,注重基礎教育、適當拓寬學生知識面,讓學生在獲得扎實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盡可能全方位、多方面發展。這樣才能與市場經濟的需求適應,既有利于學生擇業,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深造。環境類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環境管理、環境污染防治、環境規劃和評價、建筑給排水、排污管道設計、流體力學、環境工程施工、環境儀器設備的使用和研發等多方面的專業基本知識。因此各高校環境類專業教學應該注重能力培養,加強素質教育,不斷完善教學管理機制,滿足環境類專業多樣化人才培養的需求。
1.培養寬厚型環境類專業技術人才。環境類專業可以實行“以大類招生,按專業分流”的原則,實施“1+2+1”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即一年級學習全校性公共課,二、三年級設置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實踐教學、綜合性課程和科技創新活動,四年級全面參與生產實踐,特別是可以結合導師課題,選擇畢業論文和設計的內容;另外,可以靈活安排實行主輔修制,鼓勵學生在學好主導專業的同時,拓展輔修第二專業知識;按環境類專業大類設置基本統一的專業基礎教育和學科基礎教育,專業教育階段設置若干專業方向課程。通過優化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參與教師科研和生產實踐,運用大量的創業實證啟發學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適應性強、創新性強的寬厚型環境類專業人才。
2.全方位培養,提高環境類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要使環境類學科的畢業生有更強的適應性和高素質,首先必須加強和充實厚重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拓寬專業知識面,尤其在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設置上,力爭做到使學生具有扎實和豐富的專業基礎知識。努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面向和解決生產實際中出現的環境問題的能力。打破傳統的專業教學的時間、體制和規范,組織多種教學活動和教學改革。加強課程設置與教學理論研究,強化學生對本專業全范圍多渠道的基礎培養。其次是實行靈活的開放式教學計劃和管理,實行有目的有彈性的學分制改革,營造良好和豐富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興趣,實現學生自主能動的學習理念和態度,使學生高效地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學生可以根據專業培養計劃自主選課,允許跨學科、跨專業選課,對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經一定考核后可免聽或免試。
3.建立多樣化課程體系。目前,我國高校環境類專業普遍存在選修課程所占比例較小或開設時間不合理等缺點,導致環境類專業的學生所學課程單一僵化,極大地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與能力和素質培養。優化課程體系,能夠培養適應多行業、多方向工作需求的“一專多能型”高素質人才,努力建設靈活多樣的課程體系。靈活進行專業課程設置,以使本校的學生具有鮮明特色。多樣性課程設置即體現了多樣的培養目標,豐富的課程體系,塑造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人才,以適應學生個性差異和潛能差異的需要,也反映了不同的專業教學方向和重點。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自身特色、結合經濟發展的需求,靈活地設置專業教學重點和方向,制訂柔性結構的多樣化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計劃。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并不是單一方向,其他相關的專業知識都會涉及。課程設置過于僵化和單一,知識面過窄,即不利于學生的就業和個性發展,也不利于學生拓寬思路和創新精神培養。很多環境類專業畢業生發現,很多課時量很大的理論知識在工作后用處并不大,而在實際工作中常用的一些知識課程和課時都很少。因此需要加強環境類專業課程整合與重組,突出環境專業重點課程。多設選修課,擴大選課的自由度。課程設置既要保持學科體系,又要讓學生自由的靈活選擇,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激勵其潛能發揮到最大3]。
4.積極開展產學研辦學,構建多樣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堅持理論教育與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把實踐教學作為人才培養規劃的重點,與用人單位和各類環境機構建立長期廣泛的聯系;畢業設計和論文從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出發,建立產學研教學實驗基地。促進產學研良性互動循環,專業教師參加科學研究、產業和產品開發以及環境管理,并將最新研究成果與科技動態反饋到課堂教學上,使課堂教學內容延伸到科研和實際工作中,及時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學生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參與科研與生產單位的實際工作,優化學生的實踐教學內容,增強其社會實踐能力。同時,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畢業設計和論文的方向與內容,并且圍繞這些研究方向與內容選修相應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1世紀環境類專業高等教育的改革應朝著寬基礎、大專業以及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培養的方向努力。環境類專業屬于綜合性新興學科,對多樣化專業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各高校應積極探索環境類專業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以期為我國環保事業輸送高質量的綜合型和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志宏.科技創新人才多元化培養路徑的戰略研究[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6):66-69.
[2]白波,張應強.高等教育大眾化與高校多樣化人才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152-154.
[3]杜秋虹,陳舒懷.成人高等教育多樣化、個性化人才培養的調查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8,(10):86-87.
根據Eviews5中分別對工業增加值個體gyit面板數據做LLC檢驗,先從水平(level)序列開始檢驗,檢驗結果LLC=19.24對應的p值近似于1,所以接受原假設,面板數據中的36個個體存在單位根,繼續對該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后繼續檢驗,檢驗結果LLC=-17.28對應的p值近似于0,表明序列平穩,記為I(1)。同理,對能源消費量xfit面板數據做LLC檢驗,得知結果LLC=-22.6對應的p值近似于0,表明序列平穩,記為I(1),繼續對兩個面板做Fisher-ADF檢驗,得知結果的p值都近似于0,表明序列都平穩,記為I(1)。具體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知,我國工業增加值與能源消費量的水平值經過以上兩種方法檢驗后,均存在單位根,而二者經過上述一階差分后,其結果在5%的顯著水平下均表現為無單位根,從而說明這兩個變量都是一階單整的。
由以上基于單位根的檢驗結果發現能源消費量與工業增加值之間是同階單整的,存在著協整關系的可能,可以繼續做協整檢驗,協整檢驗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種:Pedroni檢驗、Kao檢驗、Fisher檢驗。分別得到工業增加值與能源消費三種檢驗的結果如表3所示。通過了協整檢驗,說明能源消費量與工業增加值與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均衡關系,其方程回歸殘差是平穩的。因此,可以在此基礎上直接對原方程進行回歸,此時的回歸結果是比較精確的。
面板數據模型通常有三種形式:一種是混合估計模型,一種是固定效應模型,一種是隨機效應模型,在面板數據模型形式選擇方法上,經常用F檢驗決定是混合模型還是固定效應模型,具體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看出,無論是擬合優度,還是AIC值和SC值,個體固定效應模型都優于混合模型。在此基礎上做F檢驗,確定是選擇混合模型還是固定效應模型,如表5所示。根據檢驗結果,因為F檢驗相應的p值小于0.05,結論是推翻原假設。應該建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然后繼續用H統計量檢驗應該建個體固定效應還是個體隨機效應模式。然后用Hausman檢驗確定應該建立隨機效應模型還是固定效應模型,如表6所示。同理,因為H檢驗相應的P值小于0.05,結果是推翻原假設。仍然還是應該建立個體固定效應。由此得到1998年~2010年間36個工業行業的影響貢獻值,如表7所示。
我國工業36個主要行業的能源消費與行業增長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大多數行業對能源具有高消費與強依賴的特點,從靜態依賴性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gy25)、石油加工業及煉焦業(gy18)、煤炭采選業(gy1)、化學纖維制造業(gy19)等行業都具有能源高消費的特點;從動態發展的角度而言,專用設備制造業(gy29)、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gy25)以及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gy31)、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gy32)等行業的發展都對能源具有強依賴的特點。
對于上述能源密集型部門應該優先引進先進技術,更新與改造生產工藝,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率,推動這些部門的能源強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產品的浪費,減緩社會增長對其產品需求的增長速度,保持或降低其增加值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例不變或有所下降。
要降低工業能源消耗可以采取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結構升級兩種方法。這也與我國十二五大力倡導低碳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導向一致。對于能源靜態依賴性較強和收入彈性較高的行業進行適度調整,如煤炭采選業、造紙及紙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以抑制由于這些行業不合理發展所帶來的能源消費的增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而對于能源效率系數較高的行業進行技術改造,特別應重點支持和鼓勵有助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術創新和更新改造投資,尤其是對那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顯著降低能源消耗的行業,如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等,以弱化我國工業各主要行業對能源的高消費,推動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工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二:論工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明確指導思想、確立工業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在指導思想上:加快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著力推進工業經濟總量增長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發展支柱產業為重點,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調整,深入改革,擴大開放,著力提升園區發展水平和帶動能力,培育壯大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思路,著力構建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發展模式,全面開創該縣工業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在發展的基本原則上:堅持可持續發展。突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大力推進工業發展的同時,統籌兼顧能源消耗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保持工業快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明晰發展定位
發展定位是否明晰、準確,關系到空間布局、產業分布、關系到發展功能能否發揮、集群優勢能否互補、牽涉到對基礎設施配套的應求,對工業發展十分重要。因而本文結合實際提出:壯大十大經濟板塊,實施四大戰略,培育四大支柱產業體系,提升六大發展水平的發展定位。
1壯大十大經濟板塊:發展縣產業集聚區、三環工業園區、許河、南彰、孟寨板材基地、固陽民族樂器工業基地、固陽、閆樓、紅廟板材工業基地、黃河創業園。
2實施四大戰略:(1)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加快提升工業整體水平,著力推進優勢資源和產業的深度開發,將資源和產業優勢轉換為競爭優勢。(2)實施開放引資戰略,以面向市場為重點,加快對內對外開放步伐。(3)實施科教、人才興縣戰略,推進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提高經濟科技含量。(4)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加快人與自然和諧。
3培育四大支柱產業體系:圍繞工業強縣的總體構想,重點培育木制品、吊裝機械、民族樂器、紡織服裝四大支柱產業。2.4提升六大發展水平:(1)全面提升新型工業化發展水平;(2)科技創新水平;(3)對外開放水平;(4)信息化水平;(5)產業整體效益水平;(6)可持續發展水平。
謀劃重點產業規劃
1壯大優勢產業:(1)木制品加工業。利用該縣泡桐,以該縣三環華蘭實業集團為龍頭,以高檔家具、棺木為產品主線,以該縣三環工業園區、固陽民族樂器工業園區、閆樓工業園區、南彰工業園區為產品加工基地,在該縣遍地開花,迅速帶動該縣桐木加工企業發展壯大,加速該縣桐木加工傳統化生產加工向高、精、尖產品方向發展。(2)吊裝機械。該縣縣吊裝機械生產,應充分利用專利技術,在該縣建立吊裝機械生產基地,通過與國內大企業聯合提升該縣吊裝機械生產技術水平,建成河南省重點產業集群,把吊裝機械加工業發展為該縣工業的主導產業。(3)紡織服裝業。應充分利用該縣棉花優勢,大力發展紡織業,把該縣的棉花資源優勢變為產品優勢,成為該縣主導產業之一。(4)民族樂器業。民族樂器應加大工業園區建設,建立標準化工廠及車間,積極提升外部形象,進一步開發新產品,爭創國家馳名商標和名優產品。
2發展其它產業。(1)化工業。應利用肥源化工創業的有利時機,在合成氨上,錳鹽的產品優勢,在產業技術優勢,設備優勢上做文章。(2)農副產品加工業。由于該縣是農業大縣,搞好小麥、花生深加工,形成名牌產品具有一定優勢,把農產品加工鏈條延長,真正把農產品的原料優勢變為產品優勢,變為產業優勢。(3)內蛋奶業。該縣也是養殖大縣,生豬、牛、羊加工,該縣有一定優勢,利用企業優勢,利用養殖加工基地連農戶,產銷一條龍,公司加農戶的多種形式,大力發展豬肉、牛肉、羊肉、加工項目、創出名牌、打出品牌。
梳清具體的工作措施
1應在拓寬發展領域上實現新突破。應進一步拓寬工業經濟的發展領域,凡法律未明確禁入的一切行業和領域,工業經濟均可進入,應在鞏固發展四大支柱產業、高新技術項目、企業技術改造方面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全面參與工業經濟建設。一是鼓勵各種形式的創業。應進一步放寬政策,改善措施,最大限度地釋放全民創業激情,支持各種形式創業。堅持走規模擴張的路子。應依托四大支柱產業,在大力發展木制品加工業,同時,積極發展吊裝機械、民族樂器、建筑材料、棉花加工產業集群。集中精力培育發展棉紡、面粉產品加工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業,為各類工業項目落戶該縣提供良好的承接平臺。
2應在塊狀經濟發展上實現新突破。依托該縣區位和資源優勢,以培育木材產業化加工專業村為重點,積極創辦其它類型的加工專業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數村一業的塊狀經濟格局。
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信息資源積累總量少、利用率偏低、科技文獻老化等。加強信息資源建設的主要思路與策略是加大投入,加強采訪力度,合理收集電子文獻,專家學者參與圖書館信息資源采訪決策。
1.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職院校成規模發展的歷史較短,現在的高職院校一部分由原來的職業大學轉型而來,一部分由大專與中專合并發展而成,一部分是本科院校新建的二級學院(以下簡稱新高職),除依托本科院校的新高職外,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建設方面存在信息資源累積總量少、利用率低、購置經費不足和科技文獻老化等問題。
1.1 信息資源累積總量少
許多新建高職院校由于資金底子薄,圖書館信息資源基礎也相對薄弱,信息資源的原始積累有限,藏書量一般在十幾萬到幾十萬冊之間,少的僅幾萬冊。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監測指標》的規定,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生均圖書”應為55―75冊,教育部關于高職高專圖書館指標要求中更明確提出工科、農林院校圖書館至少應達到生均圖書60冊、生均年進書量2冊的指標。
1.2 信息資源利用率偏低
高職院校圖書館由于管理經驗不足,缺乏科學的信息資源建設規劃,未能充分依據高職院校的性質、任務并結合專業設置、教學計劃等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沒有掌握好信息資源建設實用性、職業性、應用性原則,導致出現信息資源建設質量不高,信息資源利用率低的現象。有些圖書館雖然號稱館藏圖書多少萬冊,但相當一部分與教學、科研需要不對口,入庫圖書上架后多年無人問津,形成讀者想要的,圖書館沒有或者很少,圖書館所擁有的和能夠提供的,讀者又不需要或者不十分需要的尷尬局面。
1.3 科技文獻老化
合并后的高職院校由于原來的中專教育、大專教育與現在的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不同,原有的部分專業文獻,在高職教育階段已經不能適應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需要。高職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地方工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的調整,也使調整前的圖書館信息資源體系,面對新的形勢、新的專業和課程設置、教學體系與教學要求變得難以適應。另外,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催生了新的科技文獻爆炸性增長,從而加速了圖書館原有科技文獻的老化,以計算機類和經濟類文獻為例,20世紀80~90年代上半葉的文獻在圖書館已幾乎無人借閱。
2.高職院校圖書館館藏信息資源建設的思路
高職教育除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共同的特征外,還具有區別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職業性、技能性、應用性、地方性、行業性和靈活性特色。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面向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圖書館要牢牢把握高職教育特色,結合高職院校的實際,著重信息資源在教學、實習實訓等方面的針對性,圍繞院校專業與課程建設,從全院一盤棋的思路出發,加強信息資源建設。
2.1 加大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購置費的投入
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是需要建立以院校的性質、任務以及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為前提的長效機制的,不能為了達到數量指標而盲目采購。評估指標只是達到辦學條件的起碼要求,達到條件后還要繼續發展。對一般高職院校來說,長期大量投資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在經費上又將是難以承受的,關鍵是要建立穩定的信息資源經費保障機制。
2.2 加強印刷型文獻資源的采訪力度
考慮到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原有基礎,應大力加強圖書和期刊等印刷型文獻的采訪力度,在經費使用方面向文獻信息資源傾斜。在經費分配上,文獻信息資源應達到總經費70%以上;適當增加期刊在印刷型文獻中的經費比例,其經費不應少于圖書的40%。
2.3 合理收集電子文獻
電子文獻資源建設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在現有資金規模條件下,增加對數字信息資源的采集,注重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與重組,建立圖書館虛擬知識倉庫,在本館無力引進數據庫和電子文獻時,可利用館際互借和文獻傳遞服務共享電子資源。要合理配置,有步驟、有計劃地擴大高質量的電子文獻采集,避免盲目性。
2.4 專家學者參與圖書館信息資源采訪決策
為了合理地搞好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經濟有效地使用信息資源購置經費,更好地控制信息資源的學科結構,提高信息資源采訪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學、科研的信息需求,必須充分重視、切實發揮圖書情報委員會和專家組成員的作用。同時圖書館采訪人員要經常深入各系、部、教研室和學生班級,了解教學、科研的信息需求動態,及時提出采購計劃并作采購決策。
3.信息資源的選擇與采集策略
3.1 信息資源采訪的重點
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采訪應以教學需要為重點,課程建設為導向。保證信息資源的專業覆蓋面,突出各專業課程核心信息資源的保障率,使教師的課程教學、學生的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以及課外學習等有充足的相關信息資源可資檢索和利用,同時要盡量保證科研用信息資源的深度和廣度。
3.2 信息資源類型選擇
(1)檢索性文獻。工具書、學術性較強的大部頭文獻的采訪宜以電子版為主,因為這類文獻從利用目的上來說,主要是為了查找某一特定信息單元,注重的是檢索性。重要的工具書可保持電子和印本兩種文本。
(2)核心學術文獻是學術研究和教學的重要參考信息資源,是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核心,應實行電子和印本雙重保障模式。
(3)大型數據庫價格昂貴,高職院校財力有限,確屬需要可采用只購買使用權的方法解決,如能通過資源共享解決更好。以減輕經濟壓力。
(4)各類教學、科研參考文獻以印刷型為主,同時努力提供網絡信息資源供讀者利用。
3.3 印刷型文獻的復本量與價格控制
圖書館采集印刷型文獻需有一定的復本量。現在高職院校讀者數量逐年增加,為了節約經費并保證文獻品種夠用,復本應控制在2-4冊以內。
3.4 實行采購招標
圖書館信息資源采購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應當采取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招標是為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在招評標時必須聘請省內外圖書館專家評標。
參考文獻:
2、教學評估亟需加強。教學評估是校內一項最重要的評估,它可檢查監督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評估是學校一項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管理舉措,在不同程度上激勵和督促了教師教學的改進。不過有些評估制度沒有實施不到位,能真正起到改進教學作用的評估相當缺乏。學校教師成立專門小組對教我國金融學科師資力量有了很大提高,新增師資的學歷層次也在不斷提升。但各農林院校金融專業因發展較緩慢在結構上不甚合理,教師年輕化趨勢不明顯,還是以老一輩的教師為主,學歷也參差不齊,他們的有些教學方式跟不上學生需求。實驗室的指導老師實踐經驗并不豐富,很多年輕教師均是直接畢業就進入教學階段,理論知識強,而真正從事金融行業的教師很少,他們自身實踐操作能力很有限,因而在實踐課上并不能以其親身實踐經歷與學生交流,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實際問題很多時候是不了了之。
二、發達國家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經驗借鑒
發達國家強調的是開放式學習,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同國家有不同國情,不同院校有不同校情。發展應用性的教育已成為眾多院校的選擇,農林院校金融學專業在中國眾多院校中不占優勢,可借鑒發達國家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經驗再結合當前學校金融專業的發展情況,著眼于農村金融市場和學生自身的需求,構建具有農林特色的應用型金融學人才培養模式。
1、英國
英國高校采取面向經濟、工商業的自主性、能力型人才培養方式,強調自由式學習以培養融會貫通、一專多能的人才。學習組織不同于國內,比較松散。高校可依市場需求靈活設置專業和方向,學生可自主選擇自己的專業和課程并轉換專業,且各種專業的學生都可以一起學習。英國高校的課程可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來調整和設計,有時更是與商業人士探討市場人才需求以便隨便變更專業課程。思想教育類的通識課程在大學中要么不設置,要么就是另類的教堂思想教育;三明治特色課程更是讓學生既可以學到自己缺乏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技能,也可擁有一定收入獨立完成學業。教師在英國只是一個助學者,教師的教學就是一種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活動。課程上教學方式靈活多變,注重學生參與性,要求學生多參與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提出疑問,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他們的出勤率不是靠點名而是教師采用各種創新的方法吸引學生主動上課。并且他們的獨特之處在于采用師生完全平等的教學方法,國內很多院校在于教師告訴學生問題的唯一答案,而他們在于不斷探索尋求多種答案。英國畢業論文完全由學生自身完成,教師不參與,以此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和獨立工作能力,學校與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關系很緊密,尋求與各種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以實際的工作效果考核成績。同時高校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學校也愿提供部分創業基金。學生評估有監考評估和課業評估,含任務、證據、成果評定和反饋四步驟的課業評估是英國最具有特色的考核方式,這值得農林院校借鑒。
2、德國
德國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對大學進行改革,應用科技大學和職業學院的教育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他們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都以應用型為主,既包括理論知識學習也高度重視實踐。雙元制是他們典型的教育模式,按照金融機構對人才的要求組織教學和崗位培訓,學生既在校學習理論知識也在企業學到專業操作知識,課程模式以職業活動為導向。德國高校的教學采用雙元制、師生平等、項目教學,在期末教師給予不同專業方向學生一個大題目,下細分10-20個小題目,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小題目,利用假期搜索資料和寫報告,在開學上課討論。這種方法給予學生足夠自主學習時間搜索資料尋求解決問題路徑,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筆頭和口頭能力都會有不同程度提高。實踐模式更是與企業緊密結合,以便學生畢業能順利適應工作,實踐教學的教師有很深的實踐經驗,而且他們要求學生進行技術實習,并結合自己的畢業論文進行。此外,德國高校奇特之處在于他們的合理校企合作用人激勵機制,企業面向社會招錄合適學生,學生既要進入專門學校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也要接受企業的考核,他們畢業時必須接受專門部門的考核和企業考核技能。另外,“企業主導型”實踐教學模式需要企業、學校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3、美國
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對本科層次應用性人才的培養,有以宏觀金融為主的經濟學院和以微觀金融為主的商學院兩種人才培養模式。“商學院模式”培養的學生要掌握一定的技術,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農林院校金融學旨在培養基礎扎實、適應面寬、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金融人才,主張學習商學院模式成功經驗。美國高校允許跨專業,跨學科聯合培養。美國商學院培養金融分析師最多,他們的畢業生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就業競爭力強。大學前兩年內都進行集中的、疲勞式的必修課學習,掌握必須的金融基本知識,要求學生參加各種從業資格考試以便更快適應工作。且他們的課程設置很靈活,緊跟時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一大特點就是偏微觀,整個金融體系課程設置與注冊分析師考試科目基本一致,注重金融工具類、金融數學類課程。美國高校運用團隊、項目、現場和案例等教學方式教學,用實驗、案例、討論、互動交流等豐富生動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哈佛大學商學院首創并推行的案例教學在MBA教學中很成功,金融學的實踐性比較強,適合采用案例教學。項目和課堂相輔相成,促進課程教學的改革。且他們的CBE實踐教學以綜合職業能力為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和評價標準,重在突出能力。學校可作為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的主導模式,學校邀請企業代表組成委員會分析確定金融行業所具備的綜合能力從而根據培養目標確定需要掌握的專項能力,接著制定實踐教學大綱和實施教學內容。農林院校可借鑒案例教學提高學生決策和解決問題能力,并且大大縮短了教學情景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學習實踐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4、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實行一種國家框架體系下以金融產業為拖動力量的、政府、金融機構和學校相結合,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靈活辦學的相對獨立的、多層次的綜合性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基于行業的學習是澳大利亞在1963年提出的一種教學形式,是他們教學的一大特色,至今被廣泛流傳。澳大利亞高校特別重視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強調面向行業、結合企業開展應用型的教育和培訓,行業和企業也參與到課程設計以及教學過程中。學校的課程有理論課和基于行業的學習兩部分組成,開發非常靈活。學校在設計課程前會先咨詢有關行業人士確保教學真正符合金融行業的需求,企業和個人甚至可以定制專業課程。實踐課更是由企業和行業聯合設置并與大學積極配合以便他們更能適應工作和市場需求,并且政府和行業出資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他們強調學生、大學和行業的緊密合作,學生修完大學前兩年學位課程后到企業帶薪工作,學習幾個月后再回校繼續修課程且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學生更是由行業和企業學術導師共同管理。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為企業培養潛在未來員工,節約人力成本,更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提高工作能力和適應工作,在學習中工作和在工作中學習。金融行業變化很快,高校通過和企業的合作能很快了解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和企業的真實動態,促使他們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和提高教學水平。農林院校可以借鑒此種模式,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亦可解決部分學生的就業。
三、農林院校金融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議
新形勢下社會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適應社會需求能綜合運用各種知識開拓事業的人才。農林院校與綜合財經類院校相比在金融行業中不具備優勢,要想更好發展需要突顯“農”特色,需要在培養目標、教學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條件等方面做改變。
(一)教學管理改革
1.明確定位金融特色。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第一要素,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直接影響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只有明確培養目標,才能制定出具有自己特點的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培養模式,才能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才有競爭力。農林院校基本屬于教學型大學,它的社會價值應體現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以解決農村金融市場人才需求問題,應將金融特色定位于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懂金融實務能操作,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
2.學分彈性化和課時靈活。教學機制的改革要以學分制改革為核心,全面實行彈性學制。現在高校可允許學生修滿學分提前畢業,或是保留學籍,在一段時間內創業、社會實踐和出國留學。設立創新學分以培養符合時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讓學生學習內容更具有選擇性、學習時間更靈活,這也打破了學年制對學生的束縛。此外,每所農林院校金融學專業的優勢不盡相同,院校間可以相互合作,允許跨校選課并相認學分以彌補自身資源不足和使各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因很多課程具有交叉性,可壓縮部分課時,設置一種課程多個學時,學生可依不同學習方向需求選擇課程學時。
3.推行全面考核。院校逐步構建以平時考核成績為主、期終考試成績為輔的課程學習效果考核新體系,提高平時考核成績占課程考核總成績的比重,核心骨干課程的比重可占到60%以上,理論課考核為平時考核+期終考試。期末閉卷考理論知識,平時開卷考上課出勤、案例參與、討論、問答、作業。實踐課考核為平時出勤、模擬實驗課綜合表現、新題目的實踐操作處理程度和實踐報告,全面注重考察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這避免學生平時不參與實踐和考試抄襲別人實踐報告現象,且豐富了綜合素質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同時學校實行教考分離制度,且采用統一流水閱卷讓評分更規范,此后就考試成績和試卷難易程度作全面分析評估和總結,提出整改措施。
(二)優化課程體系
學科定位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最終要落實在課程體系設置調整上,現代金融服務業的發展要求高校金融學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整合優化,突出自己的特色注重宏觀與微觀的有效結合。
1、靈活變動公共課。金融國際化趨勢則需要學校開設金融英語和商務英語課程,并就不同外語能力學生設置多種外語選修課。同時,學校可適當加強數學的學習時間或是開設金融數學這門課程,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以適應金融學眾多偏理性課程。并且可開設大學語文、人力資源管理、商務禮儀、會計電算化等個性發展課,根據本專業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和需要,在全校公共選修課范圍內挑選適合本專業學生發展需要、學有基礎的課程組成課程群,學生選讀部分課程。
2、擴大專業選修課比例和細化方向。整個專業課程設置在注重金融理論基礎的同時要兼顧提供實踐應用性課程,使學生不僅具有扎實、寬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而且具有較強的個人競爭能力。我國高校走的基本是先學分后選修的道路,在學分制下制定選修課,現有的選修課只是一個點綴,一個學分的產物。農林院校有為新農村提供更合適人才的優勢,可調整設置如小額信貸和農村金融學等農學金融特色類課程以滿足農村金融市場人才需求,擴大專業選修課比例。再而,學校可在原有金融專業課基礎上優化選修課結構,細分專業小方向。金融學有貨幣銀行學,金融經濟(含國際金融、金融理論),投資學,保險學,公司理財(公司金融)等小方向,學生可據學校在這幾個方向設置的課程群選擇自己的興趣課程群。
3、加強實踐課程教學。實踐是應用型人才培養重視的環節,不要讓實踐流于形式。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可開設包含證券投資、金融企業會計等課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等課的金融綜合實驗,或是含管理學、企業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財務管理等五門課程的經營管理綜合實驗,融合實踐內容進行實踐教學的創新。農林院校組織學生實踐調查和調研培養學生自學鉆研、團結合作和工作適應能力,再開設專業文獻綜合訓練和專業綜合能力測試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并且每周進行課程實習和專業綜合實習,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獲得社會實踐學分。
(三)創新教學方法和改進教學手段
金融專業體系很龐大,采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注重思維啟迪、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有助于那些缺乏實踐學習的學生增強對金融專業知識的認識和深化。
1、推行小組單元互動式教學。教師在一些專業課程教學中以問題為中心采用案例分析對學生進行小組單元互動式學習,教學向“以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學習為主”轉移,讓學習成為沒有終點的循環過程。教師作為“導演”選擇好劇本,引導學生進入不斷探索和反思學習的過程,學生作為主角,就金融知識問題中各種小問題進行小組互動討論,讓學習和實際充分結合。教師在課程上審時度勢,讓學生得到最大收獲,并且在案例討論結束后,要求學生針對個人參與度、課前準備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調動教師教學方式改革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2、充分開展網絡教學。充分利用網絡,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和多媒體教學課件,采用虛擬、仿真實驗技術手段,注意虛擬實驗、仿真實驗與實際操作的結合,讓學生將知識融匯于實際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采用發放問卷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讓學生參與發言和討論,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將課堂理論教學與知識實踐結合起來。此外,學校多利用網絡資源設立公共郵箱提供各經濟資源網站、教學材料、教學筆記和個人資源等,讓大家了解金融業最新發展動態。開設BBS討論,供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疑難問題等,開放式的討論建立多層次的師生交流平臺,給學生提供方向性指導。
(四)改善教學條件
1、加強實踐環境建設。高校按照金融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大綱的要求,配備必需的軟、硬件設施和有實踐經驗的實踐教學教師。金融實踐軟件中注重引進和采用當前實際工作單位(機關和公司)正在或即將使用的管理工作類軟件和手段,如電子商務,電子貨幣與網銀行系統軟件,證券、期貨及外匯實時交易系統,用友會計電算化,ERP等,為學生實習提供有力保障。可以在金融(證券、期貨)實驗室安裝一套證券、期貨實時系統,學生不僅可以利用這套系統瀏覽實時信息,通過管理員設置帳戶和啟動資金,可模擬證券、期貨交易,開展模擬股市大賽,加深理論知識,鍛煉實戰能力。并且,整個經管系可讓學生24小時遠程訪問,共享實踐軟件資源和綜合利用,以避免設備分散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