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班教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民辦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實踐
2.1評價信息的收集
評價信息的收集為了保證客觀公正,全面的特點,需要對手機的信息進行嚴謹的計劃和周密的安排。參測者必須做到公正,不加任何私人感情給出最為客觀的評價。在規定的時間,組織評價信息收集的開展。利用較為有效的手段進行收集,以學生為例,可采學生集中程度比較高的時間段開展或者利用多媒體互聯網平臺進行問卷評價,減少學生的顧慮,以利評價信息的收集工作順利開展。同事同行需要在規定時間內聽取評價對象的課程匯報和綜合教學成績來對教學質量給予評價。各級領導需要按照規定聽取平江對象教師的課程,并給出相應評價。通過三個層級,三個評價主體的不同觀察角度,對評價對象教師形成相應的意見,進行計算和總結。
2.2對評價進行計算和等級區分
通過相應計算,注意要對一些特殊信息進行甄選和鑒別來調整計算和整理數據,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不同工作年齡、教學任務的性質不同等等。形成四個等級的劃分,既優、良、中、差。由于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往往具有傾向性,所以需要進行同類教師在不同院系進行排序去百分之十五為優秀,最后百分之五的為差,中間的良好或者一般。
2.3反饋到評價對象
教學質量的評價的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并找出問題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正。所以評價的結果必須及時反饋給教師,提出糾正和改正的意見,以便以后的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反饋結果可包括評價的成績、評價的級別和評價建議等,其中評價建議可開誠布公的說出問題和不足,并鼓勵和肯定評價中優秀的部分,以便推廣和匯報。
一、前言
通過這幾年的發展,對于小班化的教學方式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見解,但是中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已經在現代的教流著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并且根據相關實踐可以得知,將教學規模中小班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以及教學的效果,針對上述我們可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適當推行中小班化的教學方式,但是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經驗還比較缺失,下面我們針對小學數學中小班化教學方式的解決以及教育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探討。
二、現狀
三、問題
1、老師不能再教學的過程中隨意摧毀每一位學生的自信心
2、老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充當一名組織人員
3、要充分利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活動的意義,
四、對策
1、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2、適當的課堂上開展實驗的環節
3、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并且讓他們互相之間產生一種競爭
4、教學的內容要避免枯燥
一、引言
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學好這門課程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有積極的意義。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方式的改進,在教學中越來越重視運用小班化教學。筆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策略,希望引起教學工作者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關注,為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的意義
小班化教學理論早已提出來,并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越來越受到教學工作者的重視,它的理論依據有教育公平理論、教育價值觀理論、教學論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班化課堂教學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表現為:小班化課堂教學的運用有利于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教學當中,也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的策略
正因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班化課堂教學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采取相應的策略,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小班化教學法得到更好的運用。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建立平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想更好地運用小班化課堂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首先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摒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一方面,教師要尊重學生,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學生應當成為小學語文知識的主動接受者,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指導學生學習,使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與學習習慣,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對小學語文的熱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2.重視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班化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必需的。所以,教師應該合理組織和安排教學,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營造良好的氛圍。可在教學前,可以結合與本章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者情節,利用多媒體創設短小的生活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在教學《美麗的武夷山》時,單純講解難以讓學生對武夷山有詳細的了解,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通過播放武夷山的影像則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播放武夷山的風景圖畫,并配上音樂,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老師對課文內容的講解,使學生對武夷山有更詳細的了解。
3.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小班化教學更需要老師關心每位學生,幫助學生解決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同時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成為學生信得過的朋友,為小班化教學營造更好的氛圍,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可以采用游戲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活躍課堂氛圍,例如猜字謎,可以編一些字謎讓學生猜,也可以鼓勵學生編字謎,如找朋友、將課文內容適當改編、進行課堂表演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好地推動小班化教學。
4.重視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圖畫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直觀顯示相關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猜猜這是哪里,當學生回答這是桂林的時候,向學生顯示一段文字: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圍繞甲天下進行講解,適時播放相關的視頻,將學生帶入桂林山水的美景當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桂林山水的美。
5.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例如,巧妙地設置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音樂、故事、笑話、設置懸念、表演等導入新課,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又如,采用分層次教學法,根據學生語文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合作教學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相互配合,友好競爭;活動教學法,組織搶答、接龍、小組競賽、辯論等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小班化教學效果。
6.改進小學語文的教學評價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評價手段和評價方法,讓評價既改進教學,又成為激勵學生學習的手段。例如,采用及時評價的方法當場評價,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并提出改正意見;采用多元化評價法,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等進行全面評價,改變單一地將卷面測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的做法。同時,將教師評價、同學評價、自我評價結合起來,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增強評價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優化小班化課堂教學流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小班化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后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策略,以進一步增強小學語文小班化課堂教學效果,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海英.語文小班化教學的實踐創新[J].教育科學論壇,2010(11).
對于備課投入的多少是一個教師能否上好一門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是一個自我提升和思考的過程,教師只有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備課,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講授的內容,也才能更好地教授學生。如果教師在課前不進行充分地備課,他對知識的掌控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是不能教好學生的。
(二)教條主義
在教學的過程中,有一些教師總是照本宣科,只是知識的搬運工,將書本上的內容搬到了PPT上,講課的時候,不能脫稿、不能聯系實際,使學生聽起來很是乏味。在大學里,教師本應是傳授思想的角色,可大多數教師還是只能教枯燥的理論,而不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不能體現大學教育的特色,使大學教育喪失了它與基礎教育不同的功能。
(三)不積極進行自我提升
如果要當好一個大學教師,就需要不斷地學習與積累,不斷地對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不脫離時代,才能使教出來的學生符合時代的要求。但是,現實中卻是大多數教師,由于對于前途的不穩定而擔憂等因素而不能安下心來做學問,抱著應付的心態來對待教學,這樣其實是對學生極大的不負責任,也是違背了教師教書育人的根本和教師的職業道德。
(四)重科研輕教學
民辦高校由于其獨特性,大多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下,本應該是重教學、重實踐的,但是,在現實中卻是學校對科研的重視程度遠遠大于對教學的重視程度,因此,造成了一些教師重科研而輕教學的現象。在大多數民辦高校的職稱評定以及教師薪酬的調整制度中,科研所占的比重大多大于教學的比重,而且衡量科研成果的依據就是論文的發表,這樣的體制與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不太符合。因為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將太多的時間放在科研上,必定會減少教師教學的精力,同時,教師不并不代表他沒有思考或者不做研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的充實和提高,對一些問題進行思考,其實也是一個研究的過程,而且,會把課也上得更好,但是,這些卻沒有辦法用一些具體的標準來衡量,無法放到制度中來對教師進行評價。因此,造成了一些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這樣的現象,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民辦院校來說,也是一種違背師德的現象。
二、加強民辦高校教師師德建設的建議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于高校教師尤其如此,因為,它與基礎教育不同,其教育對象是心智已經發育成熟的成年人,在大學期間,他們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們所處的環境,影響著他們對于社會的看法,影響著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以后是否能更好地回饋社會,而是否具有良好的師德是教師能否培育出身心健康并且符合社會要求學生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因此,針對以上在民辦高校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違背師德的現象,本文提出以下建議。第一,端正態度,正確看待學生。雖然民辦高校的學生大多文化基礎不好、自我約束力不強,但是,他們同樣有著對于知識和提升自我的渴望,他們希望能夠在學校里學到使他們以后能夠走向社會的知識與技能。所以,民辦高校的教師首先要改變對這些院校學生的看法,不能認為他們是一群不可教的頑劣之徒,不能認為他們不愛學習就以一種應付的心態來對待他們,不能平時不認真備課,也不積極主動地進行自身的學習與提高。第二,做好備課工作,寫好教案。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嚴廷德教授的手寫教案曾經一度風靡網絡,嚴廷德教授也被學生大力傳頌,學生更為津津樂道的是嚴廷德教授的認真、負責與靜心,而這些正是當下高校教師所缺乏的一些認真的品質。在嚴廷德教授看來:“多媒體始終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如果過于依賴它,反而會讓學生的強制記憶能力、瞬間記憶能力、書寫能力等得不到鍛煉。手寫、板書的方式能夠帶動課堂互動,有利于讓學生回歸傳統、融入課堂。”現在的年輕教師習慣用多媒體做教案,沒有靜心剖析的備課,很少會有人手寫教案,但是,“手寫”其實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能培養人的專心、細心、耐心、毅力等優秀品質,做學問、搞研究都需要沉下心來,耐得住寂寞,慢慢積累文化學養。年輕教師更多地應該學習老教授的毅力、認真、負責與靜心,只有這樣,才能搞好學問,才能教好學生。第三,豐富教學方法。民辦高校的學生,雖然大多文化基礎不好、自我約束能力不強,但是,他們普遍思維活躍、喜歡新奇的事物,他們更喜歡在一些有趣的教學過程中學習知識與技能,所以,針對這些學生的特點,民辦高校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摒棄照本宣科的教學方法,應該多與學生互動,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教學,例如: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方式,以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第四,積極地進行自我提升。在這樣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平均不到三年,而我們使用的教材卻大多是十多年前的知識,因此,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地吸取新知識,不斷地從各種途徑獲取行業發展的新動態,才能使自己不被時代所淘汰,才能使培育出來的學生更符合時代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沒有課的時候多讀一些書籍、論文等來充實自己,同時關心社會動態,使理論能與實際相聯系,使教學與社會需求等緊密結合起來,這樣,也能使學生受到的教育更符合時代的要求,從而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具有應用型的價值。第五,學校績效考評等制度的改革。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院校來說,應該改變它重科研、輕教學的考評制度,讓教師更加專注于教學。學校要在教師薪酬、績效等制度上進行改革,讓教師能夠無后顧之憂,安心于教學,將心思多放在學生身上,體現學校對學生的關懷。只有教師把教學搞好了,學校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
三、結語
一、生命視角對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文化是人類生活、學習的真實反映和歷史和積累沉淀,是人們的一種需要和要求。理想是人們生活的精神生活體現,它是人類精神的承受框架體現。任何的一種文化都要具備一種獨特的思想和理論、獨立的生存方式和方法。
生命視角與教育相關聯,所賦予的便是更重的責任。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他是學生與教育的重要溝通橋梁,學生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學習知識,教師可謂是他們的第二個母親。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依賴感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們對生命的理解還不明確,對生活的認知還很膚淺,對未來的憧憬還剛剛構建起來。透過生命的視角可以讓他們更深刻的去認識自己、看清世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通過生命視角來實現教育進步,對于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十分的重大。
二、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內容
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對教室進行靜態與動態的相通布置,彰顯出小學學生的青春生命活力。通過加強各項特色活動的舉辦,讓學生在參加特色活動過程中釋放出生命的本意,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悟。
1、生命視角是平衡與美麗的環境殿堂
生命視角重視的是平衡、美麗和純凈,它不僅體現了對生命、對生活的重視,同時也體現了對文化的一種延伸。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在對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堅守課堂、堅守講臺、堅持自己的教育風格,為小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屬于他們的美麗的、純凈的學習環境,讓課堂成為他們心靈流動的樂意,更加讓教師的教學方式成為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智慧與知識的成果,讓營造出的教學環境成為供學生學習的殿堂。
2、生命視角是詩性與靈性的相融合
生命視角推崇的是一種詩性與靈性的美麗的相融合。小學教師應當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底蘊作為其教學中詩性的支撐,以其高超的教育智慧為其教學中的靈性支撐,詩性與靈性兩方面往往都來自于對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拼搏與思索所取得的。
3、生命視角是激情與生命力的體現
生命視野洋溢著充沛的激情與生命力,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完整體。激情與生命力才是生命視角下所真正要體現的東西,將它融入到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當中,不但是對學生教育的一種加強,同時也是對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提升。
4、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
小學班級文化具有一種較為隱性的教學力量,訂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向,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此同時,它還體現了一個班級所特有的班級風貌和精神,而且這個班級所具有的獨特風貌和精神,將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某種形式對學生的行為、意識以及思考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并會培養出具有獨特內在素養和外在表現的優秀學生。
5、生命視角所賦予教育的意義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小學班級的全體成員,營造和創新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環境、文化制度和文化關系等,通過文化氣氛的影響力,對班級內部所有學生進行文化方面的熏陶和培育等一系列的影響活動。它是在小學班級成員處于多種文化相互作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中,并營造出一種相對穩定的有利于班級文化發展的一個文化過程。引導學生明確認識到應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以生命的視角為出發點,讓自己的心靈永遠那么純凈而美麗,這些才是一名教師在生命視角下對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詮釋。
三、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是現代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同時,它也是完善我國當代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研究、分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把日常的學校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高度,以生命的視角為出發點,對班級進行特色文化建設,彰顯出學校及班級所具備的特有的教育風氣和生命
張力,發掘當代小學生的個人特性、培養現代小學生的自身能力、拓展學校小學生對生命本然的理解和知識,描繪出小學生對生命感知的色彩,班級文化的建設還為學生營建了一個綠色的、充滿生機的家園環境,讓學生的生活更具生命力和朝氣。
總而言之,在生命的關懷下,在生命的視角中,讓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彰顯年輕生命力,張揚現代學生個性。在學校建設的特色生命活動中,體現出生命的本質;在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中體會生命的色彩,生活的本源,構建綠色家園;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生命力,讓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感謝生命,讓生命的視角充溢到整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之中,體現出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具有的指導和調控的雙層意義,不斷的探索和學習生命視角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鐘家勝.談談班級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2007年.
一、互動加強
“羅森塔爾”實驗表明,教師的視野只能監控到28人左右。筆者發現,任教小班以來,課堂紀律一直很理想,有說話或開小差的現象時,只需瞪一瞪眼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在以前的大班課堂是想也不敢想的,那時候每一節課都像上戰場一樣。遇到幅度不大的開小差,教師只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因為紀律不良中止上課的事還是時有發生。小班模式下,類似的現象從來沒有出現過,即使發生,教師也有足夠的精力去應對。
良好紀律的確立為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小班模式下,每個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是充分的,這樣就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那些性格內向或暫時落后的學生也變得活潑自信起來。作業批閱量減少,課下的溝通就能很好的開展了。學生感到老師關心重視自己,情感上受到鼓舞,極有信心學好。教師也在溝通之后更加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為課堂教學做出新的調整。
二、因材施教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曾說:“教育工作的實踐使我們深信,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不同的,而培養一代新人的任務,首先要開發每個學生的這種差異性、獨立性和創造性。”這句話點出了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點:教育不單是“傳道、授業、解惑”,人才應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歸宿,教育要“以人為本”的呼喚已越來越強烈。
要想以人為本,最好的做法就是因材施教。具體來說,因材施教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針對教材,指教師對教材的靈活處理;一是針對學生,指教師對學生的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并非小班的專利,只是小班模式下的因材施教更好操作。
(一)因“材”施教
大班模式下教師的工作量一直只大在“量”上,學生做得抬不起頭,教師改得喘不過氣,成績卻上不去。小班模式并不是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它更多的體現在對“質”的要求上:從超負荷的作業批閱中解放出來以后,教師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深入地研究教材,更加準確地把握課堂教學目標,更加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更加靈活地運用課堂教學方法,刻苦鉆研教材和教學大綱,積極探索理想的課堂教學方法。有了充裕的時間研讀教材、外出學習等,這對教師眼界的開闊和教學能力的增長是很有幫助的。小班模式下,我逐漸形成了適合自己的工作習慣:晚間查閱資料寫教案編寫同步練習,第二天新授以后,學生完成同步作業,我則回味反思這一節課的得失,到了下午,再批閱學生作業,及時寫下教學反思。一天下來,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可以說,小班模式,使得精心磨課成為了可能。
(二)因“人”施教
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結構與公辦高校不同,民辦高校主要由青年教師和一部分50歲以上的教師組成,而青年教師所占的比例很大。青年教師對于未來民辦高校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辦高校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就必須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相對穩定的高水平、高質量,認真負責、愛崗敬業的優秀青年教師隊伍。
一、民辦高校青年教師隊伍的現狀
首先,民辦高校的教師結構當中,專職教師中的大多數是青年教師,在某些民辦高校中所占比例高達70%以上。這些青年教師年齡多在35歲以下。而35歲至50歲之間的有一定教學經驗和學術專長的中年教師人數很少,在有些學校中甚至沒有。這在許多民辦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師結構不合理的現狀,關系到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乃至今后的發展。
其次,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大多是最近幾年招聘的全國各高校本科畢業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他們從學校進入學校,往往缺乏高校的教學和工作經驗。同時,因為世俗偏見,民辦高校通常被認為不穩定、無保障、待遇低,所以有些青年教師把在民辦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職業生涯中的一個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適的工作或者有機會繼續深造,就一走了之。這種思想上的不穩定往往會影響其他教師,并降低教學質量。
第三,民辦高校屬于自籌經費的社會力量辦學,沒有國家的財政撥款。為了節省開支,民辦高校中的教師往往身兼數職,這無疑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民辦高校的工資待遇遠遠低于公辦高校,現在的青年教師又背負著來自社會和生活的巨大壓力,為了多掙錢養家糊口,只能多上課。有的老師一周課時多達25個學時,下課后身心疲憊,也就沒有時間和精力搞科研和寫論文了。這些致使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科研水平較低。
第四,民辦高校的年輕教師在繼續教育和參加培訓方面也有諸多困難。這些教師大部分本科學歷,往往意識到自己的學歷低,意識到在信息社會知識更新快速和競爭激烈,求職困難的今天,自己處于劣勢,因此,有著強烈的在職讀書,提高學歷學位的愿望。但因學校的資金有限,往往不能負擔在職讀研、讀博的費用,這就限制了青年教師自我提高的空間。
二、加強民辦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意義重大
每年我國有數十萬青年畢業于各個民辦高校,走上工作崗位,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這些畢業生成為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而民辦高校的教學水平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專業技能和個人素質。青年教師是民辦高校教學一線的主力軍,他們的教學水平、教學和科研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反映到學生身上。所以,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有利于教師素質和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搞好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可以極大豐富青年教師的教育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和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強政治思想覺悟,提高投身于教育教學工作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從而促使他們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擴充新的教育領域,借鑒新的教育方法,構建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教師努力把所學到的現代教育理論知識和現代教育手段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提高教學水平。
2.有利于民辦高校的穩定、發展和進步。青年教師精力充沛、思維活躍,更易于和學生溝通交流情感。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青年教師隊伍,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穩定學生思想,也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發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有利于提高民辦高校的教學水平,形成別具特色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民辦高校的跨越式發展。3.加強青年教師培訓是解決當前教師隊伍突出矛盾的重要手段。現在,我國高等民辦教育的發展水平,與國外比較,最大的差距是教師隊伍水平上的差距。據調研,目前高校教師隊伍中真正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大師”級人才比較少,能夠活躍在國際科技前沿的拔尖創新人才不足,這在民辦高校中更顯突出。提高現有教師隊伍的學術水平、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改善教師隊伍的結構,提升學位水平,加速培養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師,直接關系著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三、青年教師培養的途徑
1.常抓不懈,搞好專職教師隊伍的作風建設。首先,每一個教師都要明確,民辦高校是國家整個高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辦高校任教就性質來講與在公辦高校沒有什么差別,都是為社會培養現代化的建設人才,同樣是光榮的,以此來激勵他們的工作熱情,樹立起嚴謹求實、愛崗敬業的良好師德風范。其次,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有其特殊性,作為民辦高校的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血,用特殊的思維、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規律,也要有一手處理特殊問題的能力。再次,專職教師與外聘教師相比,責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應該更主動些,在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中做好示范,為校風、學風建設多承擔責任。最后,民辦高校專職教師要虛心肯學,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外聘教師的優秀教學成果和豐富教學經驗。
2.采取多種途徑,改善青年教師的學歷結構,加快提高青年教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學校可以根據有關規定為青年教師的進修提供條件和幫助,鼓勵他們報考碩士或博士研究生。作為校方還要關心在讀碩、博研究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學成回校,要及時兌現有關待遇和獎勵。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特別是少數新辦專業,急需培養專業教師的單位,在不影響教學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有針對性地分批選送青年教師進行單科進修;也可通過以訪問學者的方式,同有關重點院校的專家、學者合作研究,提高教學科研水平。同時鼓勵青年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參加有關學術會議,開闊眼界,拓寬知識面。總之,要拓寬渠道,加快對青年教師的進修培訓,使他們能盡快成長,爭取能按時或破格晉升高一級教師職務。學校也要注重專職教師的進修提高,逐步營造寬松濃郁的學術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激勵他們脫穎而出,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環境,使之成為學校穩定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凸現辦學特色、樹立學校信譽的中堅力量。
3.建立跟蹤培養機制,充分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派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作為跟蹤培養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指導教師要選派身體健康,為人師表,樂于奉獻,教學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正、副教授擔當。每位指導教師可跟蹤培養1-2名青年教師。期限一年,實行定時定人跟蹤培養。指導教師要幫助青年教師盡快熟悉和把握教學各個環節,指導他們上好每一節課,提高他們的授課藝術和授課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師德師風;討論教材,審查教案;做好聽課記錄,及時指出青年教師備課授課中的不足;指導青年教師從事科學研究。通過努力,使全校教師隊伍有機組合,相輔相成,共同為搞好教學工作做貢獻。
4.建立激勵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引進人才。如果說加強培訓是中心環節,那么建立健全動力機制,把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有機結合起來,則是激發工作熱情的保證,讓青年教師素質在一個良好的激勵環境中得到提升。首先,倡導愛生樂教的風尚,樹師德標兵,以身邊人身邊事鼓舞人激勵人。其次,對教育教學工作突出的青年教師在職稱評聘、評優、年終考核時給予優先考慮。最后,對在國家核心期刊和參與省級科研課題研究的教師發放獎勵津貼,學生參加省市級科技比賽獲獎的,對輔導教師給予物質獎勵,讓優秀的青年教師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不可否認,目前民辦高校引進教師特別是引進高檔次的教師,仍有一定的制約因素,不采取特事特辦很難見效。實際上,有幾所民辦高校已經這樣操作。浙江萬里學院在引進教師中明確教師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獎勵和科研經費配套等等,領導親自主持和參與人才引進工作,一年就引進教師百余人,收到較好的效果。在引進方面,關鍵是要做到心要誠、責要明、惠要實。
5.組織各種教學競賽活動,強化職能技能訓練。學校分學期、分內容、分層次舉行優質課競賽、說課活動、教案設計、普通話競賽、書法競賽、多媒體課件比賽、教學教法考試等活動,提高青年教師的各種職業技能,盡快提升業務水平。古人云“功到自然成”。通過各種競賽,每位青年教師根據自身實際進行自我規劃來確定奮斗目標,并依據職業生涯的發展持之以恒,揚長避短,從而付諸于實際行動,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前所述,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辦好學校、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當前青年教師的培養和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關系到民辦高校發展的長遠,民辦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全新的課題,需要為之付出艱辛的探索和努力。堅持“校長治校,教授治學”的現代大學文化精神,始終保持知識、學術的獨立性,逐步形成積極、寬松、自由的治學風氣,這是民辦高校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呂于剛在教師培訓創新研討會上的講話.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動高校教師培訓工作新發展.
2、職業化培養模式
作為一所民辦高職院校,應該立足于真實的崗位角色,實現職業化培養模式。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時,需緊密圍繞各行業標準、企業單位職業崗位的人才需求。應明確規定培養目標,培訓規格和要求(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素質),職業和崗位,專業核心課程,職業資格證書,實踐教學環節(實驗實訓、實習等)的學分和學時等。尤其實驗實訓課時比例應占總學時的70%以上,貫徹“以實踐教學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理念,以實訓為主體、理論課程依附于實踐課程的培養計劃,實現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
3、課程體系模式
3.1“崗位化”課程設置。“崗位化”課程設置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應用為主要目標,結合企業單位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開設,探索體現職業崗位特色的課程體系。轉變盲目傳授知識、盲目積累知識的傳統做法。還要與職業標準相融合,教學內容盡量覆蓋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將學生職業資格證書與教學考核結合起來,做到教學考核與職業標準保持一致。并且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可根據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主動地、及時地調整培養目標及教學模式。
3.2“項目式”課程建設。推行“項目式”課程建設。要求任課教師整合原教材中符合“項目式”教學內容,結合真實項目,自行編寫教材及講義,制定新大綱、新教學計劃。在課程教學時要求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為主線,將真實應用中典型案例分解成幾個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課程模塊,通過選擇課程模塊的學習,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訓練力度,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通過模擬實訓、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等環節,在進行知識技能培養的同時,加強基本素質和工作責任心等素質的教育,使學生畢業時成為一名合格的專業技術人員。
4、實踐教學體系模式
一、實施抗挫折教育必須遵循科學規律。
要制訂科學的實施計劃,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分步實施。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低,表現千奇百怪,情況千差萬別,對學生實施抗挫折教育,一定要摸準病情把準脈,區別不同情況對癥下藥。必須充分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了解其行為的特征,破譯其內心的密碼,根據不同對象,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比如,有些學生各方面都比較出色,或者在某些方面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長處,經常受到表揚,成長比較順利的青少年,往往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較低。他們自身顯露出的“光芒”使他們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別人也容易只看到“光芒”而忽視他們的不足。一旦有人指出其缺點或不足,他們往往難以接受,更經不起挫折和磨難的打擊。因而,對于顯示出這樣那樣“光芒”的學生,可以故意設置一些挫折,故意不表揚,不肯定某些優點,使其在受挫中得到磨練,以彌補他們心理鍛煉上的缺陷。又如,那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往往比較多地表現出怯懦和自信心不強,在挫折和失敗面前往往表現為無所適>:請記住我站域名/
二、實施抗挫折教育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各教材中有關不怕困難,戰勝挫折的內容,采用講明道理、直觀引導、設置障礙、模擬訓練等方法,啟發學生懂得每個人在成才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 ,必須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挫折面前不氣餒,敢于奪取勝利,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抗挫折意識。在實施抗挫折教育中,心理測試和心理咨詢是必要的,它對矯正學生的不健康心理,正確施教,培養學生的優秀心理品質是不可缺少的。
三、活動課程和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是實施抗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徑。
小學生都喜歡參加課外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確定切實可行的抗挫折教育內容和抗挫折目標。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定輔導內容,讓學生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磨練意志。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的作用,利用板報、墻報、廣播的形式滲透抗挫折教育。重視環境氛圍的教育作用,努力營造抗挫折教育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氛圍。如在櫥窗里設立抗挫折教育專欄,展示學生戰勝困難的事跡圖片;在班級墻壁上掛上名人戰勝挫折的警句等,使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接受教育。
四、要把抗挫折教育納入德育范疇,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的抗挫折教育立體網絡。
首先要發揮教育委員會、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請老、老八路講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請著名勞模、企業家介紹他們的創業之路,使學生從小培養艱苦奮斗,不怕挫折,敢于競爭的精神。其次,要把抗挫折教育的內容納入家長學校 教學和研究范疇,使家長在家庭中有意識地創造抗挫折教育的氛圍及和諧的家庭環境,配合學校實施抗挫折教育。第三,要設立家庭勞動崗,通過家務勞動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7-0060-02
1 引言
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以下簡稱導師)是指:“在畢業論文設計和論文撰寫方面指引、支持、輔導、促進和幫助本科生的大學教師。”(任興武,2004)導師對學生畢業環節實行全面負責制,負責論文選題、論文指導以及提出論文修改意見、答辯指導等。導師在整個論文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導師的指導工作主要包括:與學生一起擬定論文題目;指導學生搜集資料;指導學生擬定論文的提綱和撰寫思路;審閱論文初稿,提出修改意見;對所指導的論文是否達到可以申請答辯的要求作出認定,對可以參加答辯的論文給出成績。導師指導論文的方法主要有:導師啟發學生獨立思考,注意論文的理論依據,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導師一般只對論文中的原則性問題負責審閱,提出意見;有關論文的論點、論據和計算的準確性以及論文的結構系統性、嚴謹性原則上由學生負責,指導教師可以給予一定的指導,但不能包辦論文;導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對所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技能)的運用指導,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創見。為保證論文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多數高等院校都制訂了《畢業論文指導總則》,總則一般對導師的總體要求是:導師要認真研讀和領會校、院關于畢業論文工作的具體要求和進程安排;導師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指導學生的論文,切莫敷衍了事;在論文撰寫期間,導師應定期(平均每周不少于一次)與學生聯系,予以指導和幫助;導師不能為其指導的學生撰寫論文或提供現成的文稿等。可見,多數院校對論文指導教師的工作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但是缺乏對導師本身的各項細化管理,這無疑是論文指導中不容忽視的一個薄弱環節。
2 對導師的管理對策研究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擔負著重要的任務,畢業論文的成功與否與導師關系重大。此外,對畢業論文的指導,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是教師檢驗其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絕好機會。加強對導師的管理,對學校、導師和學生來說都意義極大。那么,如何加強對導師的管理呢?
2.1提升對導師資質的遴選,推行“雙導師制”
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應由本人申請,經學院學術研究委員會研究確定。指導教師必須具備講師(或相當于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業務水平高的專業教師擔任,助教或碩士研究生不能單獨指導。此外,指導教師應有實際的研究和管理工作經驗,工作作風嚴謹、踏實,為人師表。在指導方法上要著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同時必須抓好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寓“教書育人”于整個畢業論文工作進程中。近年來,隨著民辦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遍地開花,各大高校對學生的畢業論文也進行了各層次的改革,其中一項較為先進的改革模式便是推進“企業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民辦院校因其鮮明的注重實踐性的辦學理念,應通過多種渠道聘請企業經理、資深顧問、工程師等企業管理層人員參與到指導畢業論文工作中。并以重點專業為試點,逐步向全校輻射這種畢業論文的“雙導師制”。通過校內外導師共同指導的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緊密度。
2.2加強對導師的管理監督,推進過程管理體制
導師應明確畢業環節工作是大學教育階段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使學生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對此導師要提高和統一認識。正是因為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性,學校對導師的管理應常態化、制度化。同時,學校對導師的管理也應細化,比如:導師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報畢業論文選題,填好畢業論文的各項資料。每位指導教師平均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對學生的論文指導,及時解決畢業論文環節出現的問題,并對學生進行階段考核和考勤。教師因公、事、病請假,事先應向學生布置好任務,或委托他人代為指導。推進對導師的管理監督特別是加強過程管理體制有助于從制度上保證畢業論文工作的有序進行。學校可以按照實際需要,設立專門負責畢業工作的督導組,組員由教學經驗豐富、工作負責的高級職稱老師來擔任。督導組需對各位導師的工作不間斷地進行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填好監督工作手冊,按時向學院、學校負責教學工作的領導匯報監督結果。有力的全過程監督有助于從源頭糾正論文指導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切實提高論文導師的工作成績。
2.3制定合理的導師懲獎考核制度,激發導師的工作積極性
目前,多數高校對導師工作考核是通過課時數來衡量的,比如指導一位畢業生的畢業環節工作,在學年末的教師業績考核中該教師可加業績分12分(即12課時),如該論文被評為院級、校級優秀畢業論文,則再酌情加3-5分的業績分。而事實上由于導師工作的特殊性,12課時并不能完全體現導師的工作價值。首先,近年來高校畢業論文問題頗多。(劉慶元,2011;高鈺,2010;楊志康,2010)責任心強的論文導師在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的工作中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有時遠遠超過自己做科研花的精力。其次,一刀切加業績分的做法不能調動廣大導師的工作積極性,挫傷了部分導師的工作熱忱。學校應按照實際情況,對態度認真、工作負責且指導效果出色的導師加以物質和精神的鼓勵,將其作為典型,激勵廣大教師向其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指導水平。同時對部分工作不負責任的導師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懲罰,如幾年內不得擔任論文指導教師,并限制其職稱晉升。懲獎分明的導師制度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畢業論文導師的工作熱忱,使他們將學生的論文質量看作自己教學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能在整體上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質量,為社會培養合格的畢業生。
3 結語
負責任的導師是高校畢業論文質量的有力保障。導師資質遴選、管理監督、懲獎考核是民辦院校教學工作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也是體現民辦院校以生為本的教學服務型理念的重要途徑。因而,民辦院校要切實加強對論文指導教師的管理,從根本上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
質量。
參考文獻:
[1]任興武. 指導教師在畢業設計中的作用[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2):31-33.
[2]李正栓.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指導[M].第1版.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高鈺.淺談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