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歸納教學法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非謂語動詞”可分為動詞不定式、動名詞和分詞。它在句子中的作用很多:除了不作謂語外,它可以充當主語、賓語、表語、定語、狀語與復合賓語(主語補語或賓語補語)。有些及物動詞后面接不帶to的不定式作復合賓語。這些動詞歸納如下:一感(feel).二聽(hear,listen to),三讓(have,1et, make),四看(see,watCh,notice,observe)。再加上help somebody(to)do something和美國英語look at somebody do somthing。還有“二讓”屬特殊:ge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與keep somebody doing。而有些及物動詞后面接動名詞(the -ing form)作賓語。這些動詞歸納為一句話:Papa C makes friends。這是由如下動詞的開頭字母組成:permit,advise, practise,avoid,consider,mind, allow,keep,enjoy,suggest, finish,risk,imagine,escape,need,delay,stand(忍受)。 為了容易記住,也可以編成順口溜:“允許完成練習,建議避免冒險,考慮延期逃跑,喜歡保持想象,需要反對忍受”。其相對應的動詞依次是:permit/allow,finish,practise;
advise/suggest, avoid,risk: consider, delay, escape/miss; enjoy/appreciate, keep, imagine; need/want/require,mind. can’t help/can’t stand。
二、復合句
1、學生最容易混淆的是定語從句與同位語從句的區別。
例如:A、The news that our team has won the match is true. (同位語從句)
B、The news that he told us surprised everybody here. (定語從句)
關鍵的區別在于連接或關系代詞that:有意義的是定語, 無意義的是同位。因為引導定語從句的that在從句中作主語或 賓語,而引導同位語從句的that只起到連接詞的作用。
2、接著容易混淆的是引導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that與 which:that之前是不定(代詞)、序數(詞)、(形容詞)最高級:which之前是介詞短語與逗號(非限制性)。
例如:A、All that we have to do is to practise every day.
B、The first lesson that I learned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C、I have lost my pen,which I like very much.
D、The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there is a garden is my home.
三、It的用法
1、It除了代替人和物以外,還可以作形式主語。而真正的主語(不定式、動名詞或從句)則放于謂語或表語之后。
例如:It is nor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two days.
然而有少數表語之后接動名詞作真正的主語。這些表語是:無助(no help)、無用(no use)、沒好處(no good);工作(hard work)、費時(a waste of time)、又危險(a danger)。
例如:A、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
B、It is a waste of time waiting for him.
1、引言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是非計算機專業的選修課程,課程內容多、課時少,實踐性和應用性強。傳統的“教師講解”一一“教師演示”一一“學生上機練習”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任務驅動”(TBL,TaskBased Learning)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任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以任務驅動學生學習,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適合于實踐性和應用性強的課程,正好與《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特點相吻合。本文旨在介紹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有機切入《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
2、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任務、教師、學生三者的互動,即“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教育論文,學生為主體”, “任務”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課堂教學以“任務”為主線,師生間圍繞“任務”互動,整個學習以“任務”完成為標志。“任務驅動”的教學流程包括五個環節:教學準備、設計任務→創設情境、提出任務→接受任務、分析問題→自主學習、完成任務→評價任務、歸納總結,其教學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 任務驅動教學流程圖
3、《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多媒體軟件的操作技能,還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多媒體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課程內容涉及:文本、音頻、圖形、圖像、動畫、視頻、應用系統等內容的理論教學與軟件操作。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目前面臨著:內容多、學時少、考查課程、實踐性和應用性強、技術更新、軟件升級等情況,在作為考查課學生重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教師要在有限的學時內結合新技術和軟件的發展講授大量的理論知識和軟件操作,同時學生要在有限學時內實踐完成多種多媒體作品制作。如果繼續延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將嚴重影響教學效果,降低教學質量,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對《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將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引入《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改變以往“以教定學”的被動式教學模式,創造“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學習的新型學習模式,目前該教學改革已獲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立項。
4、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實踐
本文擬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多媒體技術的“音頻”內容進行案例教學,按任務驅動的五個教學步驟有序開展。
4.1 教學準備、設計任務
任務設計階段屬于課前的教學準備,“任務”是任務驅動教學的關鍵。設計的任務分為封閉型和開放型,前者任務簡單,后者綜合性強小論文。“任務”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世界,有利于激發學生對任務的興趣,使之產生探索的欲望,因此“音頻”章節的任務是:錄制個人音樂,內容積極向上,歌曲不限。
教學目標:
1)掌握Audition軟件的操作,掌握音頻的第三方特效控件操作
2)了解歌曲錄制的一般過程,學會錄制個人音樂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加學生的音樂素養
任務設置:
1)下載各自喜歡的歌曲伴奏
2)利用Audition軟件跟隨伴奏錄制歌曲
3)對錄制的歌曲進行后期加工和處理教育論文,如:降噪、混響、均衡、修飾、振幅等
4)利用第三方特效控件加強歌曲的特效處理
5)加入歌詞,合成個人音樂
該任務目標明確,操作性強,且切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4.2 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自然真實地引出任務,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任務的理解,明確學習目標。音頻章節擬向學生展示優秀的音樂合成作品,如:音樂專輯、詩歌朗誦,然后提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
4.3 接受任務、分析問題
學生授受任務后幫助分析任務,針對任務中涉及的音頻原理、音頻數字化處理、音頻常見格式、音頻壓縮、Audition軟件操作等理論知識做詳細講解。
4.4 自主學習、完成任務
具備相關理論知識后,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學習,完成任務,這是任務驅動教學過程的核心階段。在錄制個人音樂的過程中,對于下載伴奏、錄制歌曲等封閉型任務,教師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對于歌曲后期加工、特效處理等開放型任務,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并引導學生協作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積極思考。該階段學生不斷地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突出了學生的主動性。
4.5 評價任務、歸納總結
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以及科技創新納入到成績評定,由單純結果性評價轉向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習方法、學習過程的評價。教師采用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錄制個人音樂的任務進行評價。
最終成績 = 課堂考核*? +封閉型任務考核*? +開放型任務考核*? +測驗*?
--其中?是各考核情況所占的比例因子,開放型任務考核包括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
教師組織學生對最終作品和制作過程中的學習認識、學習感受進行自我評價,在自我評價過程中歸納總結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能力。學生的自我評價以評價問卷的形式開展,自我評價結果也可促進教師對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不斷調整和完善。
4.6 教學成果
2005年,學校開設《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之初教育論文,僅3個班選修。近幾年筆者與課題組成員不斷對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010年選修班級數達85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也獲得學校重點課程建設立項、學校重點教改立項、省教育廳教學改革立項,課程的理論教學課件、實驗教學課件分別作為學校多媒體課件重點項目結題。
5、結束語
對《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進行任務驅動教學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還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性、思考性和創新性。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以待改進,首先,隨著選修班級和人數的快速增長,機房現有設備數量嚴重不足,急需補充設備保障實驗的正常開展;其次,缺乏符合教學實際的“任務驅動型”教材,筆者與課題組成員正著手編寫教材,以解決“任務驅動型”教材缺乏的困境。
參考文獻:
[1]薛為民.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9
[2]唐新國.《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討[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4(1):79-82
[3]胡曉紅.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研究[D].碩士,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5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可針對某一觀點或某一理論,設計或選擇一些典型的、疑難的、有爭議的案例,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這種討論有時會是熱烈的、尖銳的,信息資料會是多重的,答案也會出現多元的。教師在其中進行啟發誘導,學生積極參與探討,可以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消極地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取知識,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選擇和設計典型案例
案例是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案例的選擇和設計必須從教學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
1、案例的設計和選擇,要具有針對性、知識性和可操作性。那種與教學內容挨不著邊,或是反復討論無法下定論的案例應該絕對避免。論文參考。我們在《企業管理概論》課的案例教學中,針對每一章的具體內容及教學要求,選擇并設計了針對性、知識性和可操作性強的案例, 既有企業管理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案例;既有大型企業的案例,也有中小企業的案例。例如通過“海爾”海外發展戰略的成功案例,讓學生總結成功的經驗。
2.案例的設計和選擇要貼近學生實際,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選取學生身邊企業發展的案例,如莊園乳業、CDMA之路等。另外還有一種選擇案例的方法是由教師提出一些課題,讓學生自己用課余時間會調查,上網或到圖書館去收集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寫出文檔來相互討論交流,這樣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案例的設計和選擇應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提高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按理教學主要是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具體包括口頭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思辨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核心是后面三種。
二.案例教學的過程
案例教學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方式,根據這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要達到案例教學的目標,整個教學過程應分為三個階段。
(一)開口說話階段
開口說話是案例教學的起點,也是難點。在教學實踐中,本人發現大多數學生寧可動手寫,也不愿動口說,在這種情況下案例無法討論,案例教學也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實施。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學生缺乏自信,不敢站到大眾面前講述自己的觀點,二是有我國的教育體制造成的,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唯一目標是考學,因此學生和老師的一切行為都是圍繞中考和高考進行,填鴨式教學、題海戰術在學習中廣泛應用,把學生訓練成只能寫,不能說思維僵化的人。
因此,要實施案例教學,首要的工作和任務是讓學生開口。具體的辦法有:
1、開方式談話,樹立學生的自信。在案例教學之前,安排一次以上無主題的談話和討論,鼓勵學生走上講臺,面向大眾隨意的開口說話,只要上來,無論講什么,講的好壞,都給予稱贊和表揚,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論文參考。
2、采用強迫性的手段,消除學生的緊張心里。有些同學不愿意開口,是因從來沒有在公眾面前講話的經歷,心里緊張所致。采用點名的辦法,強迫他上講臺去講,剛開始可能表達不清楚,有了經驗心理因素客服以后,情況就會好轉。
(二)講述案例階段
學生開口說話以后,就可以進行第二個階段即講述案例階段。講述案例是為了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歸納總結事務的能力。同時在這個階段,可安排一到兩次有主題的課堂討論,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解放禁錮的思維。
(三)分析案例階段
尋找問題,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這是案例教學的重點和核心。這個階段可以細分為四個步驟:第一步撰寫案例報告,由學生應用自己所學知識獨立撰寫案例報告,沒有形勢要求,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即可。第二步小組討論,由學生自愿組成幾個小組,就案例中的某些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的創新性思維。第三步課堂討論,由學生選派代表或自愿上講臺,發表對案例中所存問題的看法和建議,并鼓勵就不同見解展開爭論,從而深化對某些事物和理論的理解。第四步后續作業,結合案例給學生布置一些作業,強化對案例的認識。例如在討論莊園乳業這個案例后,就給學生布置了“大學生乳品飲用狀況調查”和參觀莊園公司的作業,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案例教學通過這三個階段的訓練,就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和教師互動良好,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促進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三、案例教學給我們的啟示
1、案例教學生動形象,有利于深化和理解理論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在具體實施中,往往是從具體上升到抽象,即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研究來探尋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內在規律,一個典型的案例有時也能反映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真理,有利于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
2、案例教學中的民主、科學氣氛,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好奇心。尤其是案例教學法中對問題的分析、解決往往不設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分析得有道理,即使與原方案相違背,也應該予以肯定。因此,可以說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民主、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
3、注重教學過程中的交流,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
在案例教學創建的情境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師生能夠相互交流,并且注重學生對問題的探索、歸納、推理,特別是在此情境中學生能夠通過“實踐反思”進行反復的練習,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社會能力和職業能力。論文參考。而案例教學的目的,最終是要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原理規則舉一反三,這樣有利于他們獲得解決其相關問題的策略知識和能力。
案例教學是對學生和教師能力的雙重考驗和鍛煉,需認真學習和總結經驗,使其更加科學和有效,以便在教學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參 考 文 獻:
【1】劉雙 “案例教學”若干問題的辨析[J]《教學與管理》2003年6期
【2】 孫海法、劉運國、方琳.案例研究的方法論 [J] 科學管理 2004年2期
一案例教學概述
1對于案例教學的具體定義
這種教學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國的哈佛大學,并且被應用到法學教育方面,目前也因為案例教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特性,被歐美一些院校所廣泛使用,同時也逐漸將這種教學方法引入到別的學科當中。案例教學法具體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按照教學目的要求,促進學生對案例進行閱讀、思考、調查、探討溝通的一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對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這是一種帶有實踐性的教學方法。
2案例教學具有的理論性
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本質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并且能夠將其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解決生活或者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讓學生獲得計算機基礎應用的能力,給以后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案例教學是從實踐的角度出發,把理論知識給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去,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其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我們不難看出建構主義就是計算機基礎教學案例教學應用的理論基礎。
二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教學中應用要注意的事項
由于案例教學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轉變為理性,在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時候也是將實際例子作為切入點,然后再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對此,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應用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選擇好的案例
第一,在進行教學案例選擇的時候,首先要明確教學的主題,保證案例和教學主題相符合,并且能夠充分的將學習章節的所有知識點都融入其中,提高學生對于案例的興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案例和學生的生活相結合;第二,因為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且每個學生的基礎都有所不同,所以在進行案例設計的時候,將其分層次設計,將分為基礎任務以及提高任務,在基本任務中需要所有知識點,而提高任務則給一些基礎相對較好的同學做適當的課外延伸,這樣讓學生學習到基礎知識的同時,又能夠讓一部分同學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時效性
在21世紀,我們已經步入了信息化時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費,并且計算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對此,教師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案例,就必須時刻關注信息的變化,并且從中發現有用的信息,進行案例設計,要保證案例必須和時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3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案例教學法其本質是圍繞著“學”服務的,較為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體現,強調讓學生自己感受知識認知的過程,從而培養其創造性思維,調動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對問題自行進行積極的探索。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落實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的激發學生對于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探索與分析,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4給予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
在進行案列教學時候,給予學生一定心理準備、情感準備以及知識準備的時間,在實際的計算機基礎教學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充分的了解閱讀案例,并且給予其一定時間思考案例閱讀提示的問題,在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應該給予其一定的鼓勵,讓其克服自卑、積極的對問題進行探索,勇于發言,培養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中的設計
電子表格、文字處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軟件,在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課中都是屬于具有較強實踐性的教學章節,把案例教學法運用在以上章節當中,能夠充分的發揮出案例教學法獨有的優勢以及特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們就將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當做例子,進行實際的案例設計。
1Microsoft Word―――畢業論文
Microsoft Word是一款由微軟公司研發的文字處理軟件,能夠適用于各個文檔的制作,比如:信件、報刊、論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夠讓用戶流程的處理文字信息以及數據,并且能夠創建出各種各樣的圖文。目前就我國高校的情況而言,每個學生必須要進行畢業論文設計,所以掌握Microsoft Word這款軟件對于大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將畢業論文當成案例來進行設計,因為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關,所以必然會引起學生的興趣,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不僅僅對于對于學生自身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并且對于學校畢業論文管理也有著一定影響。不同的學校對于學生畢業論文的規定也有所不一樣。在落實案例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能夠拿出已經完成的紙質版畢業論文,交給學生,讓其進行傳閱,這樣能夠讓學生對于畢業論文有一個更加直觀認識,然后結合學生傳閱的論文,提出學校對于論文的相應規定,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滿足規定要求、怎樣達到理想效果、具體的操作步驟、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并且在課堂上作出較為規范的演示,然后指導學生上機操作,因為課時的關系,需要明確操作任務,給學生規劃出必須做的部分,然后讓學生對于各自的作品進行點評以及交流,然后將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經由這樣案例教學讓學生融入教學情景當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其積極主動性。
2Microsoft Excel―――學生成績統計
Microsoft Excel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一款組件,由微軟公司研發,能夠進行數據處理、輔助決策操作以及統計分析,適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財稅等各個方面,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當中,學生較為關注考試成績,并且也和考試成績有較多的接觸,教師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 Excel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統計以及錄入,成績的排名以及分數也常常以Mi- crosoft Excel電子版的形式出來。所以教師能夠將學生成績統計當做基礎進行案例設計,把原始的成績與做出來的成績同時提供給學生作為參考,讓學生明確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要達到的效果,然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去思考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操作步驟,在對Microsoft Word學習的前提下,把學生經由查閱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給學生,在進行計算機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較為難的操作步驟,最后學生進行上機實踐操作,對其進行評價,進行交流和討論。
3PowerPoint―――畢業答辯
PowerPoint是由微軟公司研發的文稿演示軟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傳輸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軟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圖片、組織結構圖以及音頻為一體的文稿。因為演示文稿和大學生畢業答辯是密切相關的。就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說來,學生畢業都會要求其做一個大約十分鐘左右的PPT,將畢業答辯作為案例教學,教師可以拿出以前學生制作的優秀PPT,對學生講解模板的選擇、幻燈片包含對象的設置以及設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讓學生對于PPT有一個較為直觀的認識。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當中的應用具有積極的意義,作為教學方法的補充,能夠在教學中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相集合的教學方法,在對大學生進行計算機教學的時候,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對于基礎知識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還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效率以及質量。
參考文獻
[1]宋春麗.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大學計算機基礎”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學法”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7):194,197.
[3]秦建,鄒顯春.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5(6): 224-226.
[4]張麗.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穎.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基礎”課的應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8):11-12.
一、引言
畢業論文寫作是大學英語專業教學計劃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實踐性環節。撰寫畢業論文不僅具有一般寫作的意義,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養科研創新意識,鍛煉思維組織能力,訓練語言運用能力,激活知識的輸出與輸入等。而選題是畢業論文寫作至關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論文選題多年來一直是學生和指導老師最為頭痛的問題。使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少走彎路,提高論文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是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即價值。
二、論文寫作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生受其自身知識的局限,選題存在多種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其一,題目范圍過大。比如,有的同學選這樣的論題:“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其二:題目不夠新穎,缺乏創造性。筆者發現,如果選題是文學方面的,題目大都集中在《紅字》、《苔絲》、《簡愛》、《了不起的蓋茨比》、《傲慢與偏見》、《飄》等少數幾部文學作品上。其三,學生思路太窄,部分題目存在某種雷同現象。以此為根據,筆者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
三、論文寫作中選題的方向
論文選題應該符合英語專業的培養方向,具有一定的現實價值與理論意義。要有新穎性,有一定的學術性,選題原則上要反映社會、經濟、文化中的實際問題、熱點問題。一般來說,英語專業的論文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選題:
1.文學、文化方向
對文學的研究指的是對不同時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國文學、美國文學及其他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學作品進行評論以及對作品中的人物、主題、產生的背景、作家的風格、派別等進行分析和評論。學生可以閱讀一本或幾本英語文學作品,對其進行個案或對比研究,或對一個或兩個英美作家進行個案研究或對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經歷,愛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學流派的影響等。也可以以文體分類的形式對文學作品進行研究,包括小說詩歌戲劇傳記散文等。
2.翻譯方向
口、筆譯在外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畢業論文的選題中也占有相當的比例。口、筆譯方面畢業論文的選題大致有以下范疇:中外翻譯史;翻譯理論;翻譯理論評介;譯文評價;翻譯與文化特殊用途語言翻譯(如外貿、體育、旅游等專門行業漢英翻譯);翻譯與文體、修辭;翻譯實踐等。
3.英語語言學方向
語言學與語法有相關、相連和包容的關系。語言學和語法選題大致包括:語音學,音位學,理論與實踐,教學與方言;語法學,詞法,句法,功能,轉換,對比等;詞匯學;構詞法;社會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語言對比;外來詞語等。
4.英語教學法研究
目前,國內外流行的外語教學法;傳統教學法與新式教學法比較;各種教學法比較:優勢和不足,相輔與互補;分層次教學,優勢與弊端,可改進之處;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利用先進教學輔助設備和手段進行外語教學等。
四、論文寫作中選題方向的可行性
關于選題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 建議可以先提出以下問題:首先,就時間、資源、語料收集而言,該題目研究是否可行? 其次,研究者個人是否對該題目感興趣,以保證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給與足夠的重視? 另外,該研究是否在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建立新的觀點?換句話說,應遵守論文選題的三原則:價值原則,能力原則,興趣原則。畢業論文要有新穎性,有一定的學術性,選題原則上要反映社會、經濟、文化中的實際問題、熱點問題。其次,應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選題,選擇自己能夠找到充足材料的題目。論文要表現出一定的深度和遠見,應該發人深思,使人受益且獲得新東西。
根據論文選題的可行性原則,結合學生選題的方向及常見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1)文學文化方向選題。這方面的選題資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學生很難跳出一個思維定式,經典名著流傳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該說的已經都說了,怎么創新呢?能夠有所突破很難。不過,為了避免學生選一些老掉牙的題目,可以選擇新的突破口。比如,選題“像魯濱遜一樣在逆境中創造精彩”;“《魯濱遜漂流記》看人的性格對命運的決定作用”;“從《哈利波特》看兒童的成長”等,筆者認為,這是比較好的題目,寫起來可以結合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還有,學生可以從所學課本取材,《高級英語》的課文大都來自原著,從這方面著手,既挖掘了課本,又開拓了知識,還完成了論文,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學就有這樣的選題:“On the Culture Conflict of”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再者,也可以從影視文學選題。(2)翻譯方向的選題。學生在這一方向選題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選題部分或全部重復。諸如選題“Culture Difference in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Proverb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 Word and Its Translation”這些題目看似不同,其實寫起來可以換湯不換藥,可套用相同的寫作風格,相同的提綱。避免這方面的問題,學生可以擴大視角,比如,“關于對外交流翻譯中不足的反思”是一個較好的題目。可以從電影名的誤譯,旅游翻譯的誤譯等多方面入手。(3)英語語言學方向的選題。這方面的選題令一般作者望而卻步,因為涉及到抽象的理論知識,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興趣的。但不容易與別的同學重復,也容易創新。比如,“網絡發展中的英語進化”就是個不錯的話題。(4)英語教學法方向的選題。此選題能查閱的文獻很多,也能激發作者的興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實驗操作,數據的處理等。比如,選題“英語課堂的合作學習策略研究”,需要做相應的實驗。
綜上所述,學生要盡可能多地查閱書刊文獻資料,通過文獻閱讀,了解某一課題的研究歷史與現狀。每個方向的選題都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有能力的學生也可有選擇地把文學、語言學、翻譯學、文化學等結合起來,進行交叉研究,或對上述學科進行某種類型的比較,尋找一個突破口,建立自己獨特的課題,以便能夠產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談我不談”的突破性效果,能夠形成“棄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別開生面的選題風格。
五、結語
撰寫畢業論文前應當重視選題,深思論文的選題是否有新意、有創見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與本專業有關系、選題范圍是否過大。而且應當特別考慮論文題目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題目是否簡潔、大小寫是否符合規范等幾個環節,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題目都不可晦澀難懂。
參考文獻:
[1]田貴森,段曉英.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14.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迅速,高等院校的英語教育之一就是大學英語教學。但是,現在大量的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仍然建立在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行為主義心理學者熱衷于讓學生重復短語,不斷做一些只需要更換句子中的某個單詞,把學生的英語學習看成是鸚鵡或大猩猩的說話訓練。導致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比較死板、狹隘,尤其是再做一些寫作和翻譯任務時露出極大的缺陷和不足。
二、“最近發展區”理論概述
20世紀30年代,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S. Vygotsky, 1896-1934)在論述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時,提出了重要的概念——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Development),它定義認為“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前者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是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時,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的幫助可以達到的水平,或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啟發、幫助可以達到的較高水平。這兩個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因此教育教學論文,他主張教學應當先了解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和可能達到的水平;教學應當走在兒童現有發展水平的前面,從而帶動兒童的發展。最佳的教學效果產生于最近發展區,教學活動應當是不斷的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變成現有的實際水平。
三、“最近發展區”理論對民族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 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其最近發展區
在21世紀隨著全球一體化和我國加入 WTO,作為國際交流所必需的英語知識及其應用能力,已成為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大學生自身的重視,而且外語水平在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個體發展中作用的愈加突出。對名族地區的大學生而言,僅通漢語和民族語言還不夠,還需學習一至兩門外語,而英語成為他們的首選。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自1985年建校以來,一直面向省內民族地區招生,學生主要來源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7縣1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的7縣1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以及肅南、肅北等少數民族地區。來自這些地區的大多數學生從初一起開始學習英語,而有的藏族地區的中小學實施雙語教育,即同時使用漢語和藏語授課。課程體系中不包括英語,因而高考時免試英語。而目前大學英語教學大綱適用的對象為在中、小學學過6至10年的英語,已經掌握基本的語音、語法知識和相當的詞匯等英語基礎知識,并在聽、說、讀、寫、譯方面受過初步訓練的學生期刊網。顯而易見,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對英語的學習,不能完全歸屬于實施現行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對象。因此,大學英語的教學也遇到了實際性的問題,我們只有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其最近發展區,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利用大學兩年時間的學習和訓練,使其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知識與能力可以達到中級水平教育教學論文,為其將來進一步的發展打下基礎。
(二)課堂教學重視互動式教學
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是當代教育提出的重要理念。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互動是不可缺少的。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注重學習的互動,道理很簡單,最近發展區的形成需要至少兩個人的積極參與。
1、教師的角色轉變
長期以來,民族地區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一直沿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不厭其煩的地講解課文中的英語知識、語法結構或是應試技巧等,而學生則坐在那里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這對于身處知識時代、信息時代,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來說,早就失去了吸引力。實踐證明,這種英語教學阻礙了學生的語言創造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更嚴重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受到打擊。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充分體現出時代性和實際性,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因此交際教學法和任務型教學法成為現在用的最多的英語教學方法。教師的角色也從以前的活動主導者和掌控者轉變為活動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者,教師在學習中起中介作用,幫助學生跨越教學活動中的障礙,擴張學生的知識能力。語言學習是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完成的。
(1)學習活動的指導者
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居支配地位的,各項學習活動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師要發揮主導地位,得先制定明確、全面的教學目標,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具體教學中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始終圍繞確定的目標來學習,通過具體內容的教學來完成教學目標。①確定重點喝難點,解答疑難問題。在教學中指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并給學生以準確的解答。②設計教學步驟,調控教學節奏。教學目標的完成,必須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設計好課堂教學步驟,調控好教學節奏教育教學論文,是優化綜合性學習重要的一環。教學結構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生才能主動參與。③確定教學方法。英語教學法多種多樣,“教無定法”,教師發揮主動性,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情況來確定最佳的教學方法。 (2)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課堂教學,就要靠教師營造一種民主和諧、 生動活潑、愉快寬松的教學氛圍。英語語言教學是一門藝術,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就應該注重教學材料本身的情、趣、義、理,充分運用教師教學的基本功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教師應該努力做到:①把真愛帶進課堂。教師站在講臺上,應該把愛的目光平等的投給每一位學生;把和藹的微笑灑向每一位學生;把尊重的話語送給每一位學生;讓自己的真愛充滿整個教學課堂。②把情境教學引進課堂。語言教師的感情應是最豐富的,一走進教室就應是激情洋溢,做到全心身的投入期刊網。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既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體驗到其中美好的思想感情,精神得到陶冶,又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③把激勵帶進課堂。要想方設法點燃學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④把真實的生活引進課堂。把教材中描寫的生活、表現的思想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思想聯系起來。使學生感到教材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思想靠得很近,從而更感興趣,更積極地參與教學。⑤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
2、在課堂中采用任務型教學法
(1)任務型教學法的概念
與交際教學法一脈相承的任務性教學法是將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中教育教學論文,通過任務的決定使教學雙方都明確自己要解決的目標,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時,通過一系列的結對練習和小組活動,實現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并在互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最終提高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
(2)任務型教學法的主要模式
①強式:將每一個任務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單位來對待(如Task one Task twoTask three……)。
弱式:知識點學習——用語言完成任務——用語言歸納完成任務的情況——用語言歸納、總結知識。
(3)任務型教學法的優點
任務性教學模式是語言教學的有效途徑,從根本上使傳統的教學法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和傳統的教學法相比較,任務性教學法有著很多的優點。(見下表)
項目
傳統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
課堂活動形式
以教師為主體的大班講解
以學生為主體的小組學習
教學方法
滿堂灌、填壓式
互動式、啟發式
教學目標
重知識傳授,輕語言運用能力培養
強調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
學生學習方法
被動的、機械化的
積極的、有目的的
學生角色
受控制者
參與者
教師角色
課堂控制者、知識傳授者、知識壟斷者
活動參與者、知識引導者、學習幫助者、資源開發者
檢測方式
以最終考試成績為主
平時成績和最終考試成績按比例計算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創設教學模式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運用生動的語言,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智慧、思維、猜測、想象、情感都充分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的情感活動和認知活動有效結合,從而逐步達到知、情、行相統一的教學目標。下面將探討如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 昭平紅茶加工技術》課程中。
一、學習情境教學設計
學習情境是教學的突破口,它可以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通過外顯的教學活動形式,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認知,學生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的有機“滲透”與“融合”,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與預見性。
1.情境教學設計思路
1.1重視與企業合作。對茶廠、茶莊等企業相關用人單位進行調查與分析,了解相應崗位所需人才的職業能力和素養,以此為基礎開發課程標準,選擇課程內容,以企業典型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核心,在企業里選擇教學內容載體,校企合作實施教學,共同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教學過程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
1.2強調以能力培養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體現。要想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依據學生認知規律,以學生為本,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就是學生的工作過程,通過工作過程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職業素養。
2.創設學習情境
學習情境肩負著實現課程目標的使命。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務(紅茶加工)的分析,按照紅茶生產管理流程,遵循職業能力成長規律和教學規律創設的教學情境是一個具體任務化的學習和訓練,學習情境要根據要實現的教育目標,把理論知識學習、實踐性技能訓練、實際應用環境保障與職業素養養成組合在一起,構成教學內容,每個學習情境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力描述)、學時分配、教學方法建議、媒體選擇、考核與評價、學生基礎和教師能力要求等內容,以真實的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教學過程,通過信息咨詢、計劃、決策、實施執行、控制檢測、評估評價的"六步"訓練,將抽象的"生產過程"實現為完整的思維訓練過程并逐步增強。其中"信息咨詢"為針對工作任務"信息收集、分析",明確任務應達到的目標和應考慮的因素;"計劃"是指解決工作任務進行的程序和要求;"決策"指解決工作任務的方法和路徑,確定應使用的工具、材料等;"實施執行"是指按(計劃、決策)既定方案實施完成工作任務;"控制檢測"是指檢查工作任務是否得到完整、專業的實施,工作目標達到與否;"評估評價"是針對任務的完成過程與成效進行評估,明確今后要改進的方面。學習情境以實現該課程的教育目標為目的,每一個學習情境都是相對獨立的單元,并且也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下圖為依據課程教育目標創設"紅茶加工技術"課程學習情境而構建的課程內容結構圖。
小種紅茶
圖1 創設學習情境,構建課程內容結構圖
課程教學結構通過學習情境中"典型工作任務"完成的過程而建構,知識在工作過程中有序化,學生知識技能的建構順序也是基于工作過程,應用性知識通過工作過程而系統化。學生通過"學中做"和"做中學"形成了自己的應用知識體系,由實操歸納經驗,由過程歸納程序,由問題歸納策略,由實踐歸納技術,甚至由技術歸納知識,逐步從掌握經驗技術升華為掌握理論知識。
3.單元學習情境設計
學習情境可以有若干個單元情境構成,每一個單元可以分配不同的學時。同樣,每一個單元的學習情境也都有明確的單元學習目標和單元工作任務(例如專題討論、小論文、小項目等),并按照六個普適性的工作步驟思路實施教學。
3.1發現課題,設計課題。將學習情境中的工作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小任務或小項目,任務或項目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并確定做什么,為什么要做,目的是什么,怎樣做,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把教師和學生的想法結合起來。
3.2確定目標和計劃。在教師的指導或引導下,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
3.3準備階段。可采取集中學習或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考慮怎么做,需要哪些信息和資料信息,如何分配時間等。
3.4實施階段。學生確定小組內的分工與合作形式,并按照各自計劃來實施。
3.5成果展示與成文階段。學生認識工作成果,成果的展現形式和怎樣將成果展示給全體隊員,讓學生知道成果的重要性和別人對成果的興趣。
3.6評價階段。可采用學生自評,教師檢查的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并分析評估結果及未來努力方向。
如課程開始的第一單元為"紅碎茶加工技術",該單元的學習目標為:①了解紅茶產銷概況,②熟悉我國紅茶種類,③掌握我國大葉種紅碎茶的品質要求,④掌握大葉種紅碎茶加工工藝及影響紅茶萎凋、揉捻(揉切)、發酵、干燥各工序的技術要點。根據單元的學習目標給學生設定的任務是撰寫科技小論文,要求學生以小組工作的方式完成任務,包括搜集資料、分析提煉、撰寫提綱、寫作論文、制作答辯PPT文案等。最終學生的答辯效果證明,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完成任務較認真,制作的PPT及答辯效果也很好,為下一個學習情境--紅碎茶加工實操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二、教學方法設計
創設了學習情境,就要精心設計適應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得教與學相得益彰。
1.針對學生情境的宏觀教學方法的選擇
學習情境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教學過程按照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驗-評價六個行動步驟開展,因此,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內容,應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驅動(引導文)教學法",基于任務分析進行教學設計,使得教學單元成為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任務"而進行的教學行動,就是完成以"某種類紅茶"為目的的工作任務,這就很好地體現了行動導向教學的特點,在"項目"教學中,采取教學過程與工作過程融為一體的模式。為了便于學生理清思路,針對不同學習情境采用案例教學法,每個情境采用不同的案例,同時分給學生相應的任務,學生邊學邊完成自己的任務。根據具體情況,授課地點也從教室轉移到了實訓室。
2.針對單元教學微觀教學法的選擇
微觀教學法要充分體現行動導向的教學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將教師從傳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化為現代教學活動的"導演","講授"這種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比例大幅"弱化",代之以引導、練習、討論,用引導文工作、演講、指導性自學、現場演示等多種以行動為導向的微觀教學方法,這樣既可以獲得隱性知識的自主構建,又可以兼顧學習能力的培養。
3.教學組織方式的確定
常規的教學組織方式包括全班集中、小組工作、伙伴工作、單獨工作等多種形式。教學組織方式要盡可能與工作(或生產)組織方式相一致,這樣可以從教學組織的角度再現工作情境。"全班集中"可以是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到一個問題的多角度理解,便于開闊思路 ;"單獨工作"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伙伴工作"可以在課內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判斷能力;"小組工作"主要用于共同完成一項行動任務,或者討論某個行動任務的完成所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非常具有社會性特征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和團隊意識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言
近年來,日語聽力教學方面的研究不斷增加和豐富。為了清楚了解日語聽力教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聽力教學研究的發展方向,本文以2005年到2015年近十年的日語聽力教學相關論文為研究對象,分析日語聽力教學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1.基本趨勢和研究方法
筆者利用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以日語聽力教學為主題進行搜索統計,共收集到233篇日語聽力教學相關的論文。經過分析發現,日語聽力教學的論文在2008年之前每年都只有幾篇,最多的是2007年的7篇,但在2008年突然增加到17篇,2009年達到了20篇。此后,日語聽力教學的論文都在24篇以上,在2012年達到了最高峰,有37篇之多。而且研究對象有一定的廣度,具體涉及本科、高職、醫學類院校等。這說明近幾年日語聽力教學受到了廣大學者的關注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在研究方法上,一般趨向于經驗總結、內省和思辨研究等非實證研究,很少有人利用調查、訪談、實驗等方法做實證研究。另外,在這200多篇論文中,核心期刊較少,近十年只有7篇文章。由此可知,我國對日語聽力教學的研究理論不夠扎實,分析不夠深入,研究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筆者對近十年我國日語聽力教學的研究主題大致分為:日語聽力教學現狀研究、日語教學理論相關研究、教學策略與方法研究、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四個方面。
2.研究主題
2.1日語聽力教學現狀的研究概況
近十年反映日語聽力教學現狀的文章非常多。從相關研究內容來看,日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且近十年并未得到根本解決。無論是高職還是普通本科教學,都反映出以下幾個共同的問題。第一,日語聽力學習時間占整個日語專業學習比重低,日語聽力課程并沒有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第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陳舊。第三,教學內容單一,學生涉獵的聽力材料較少。第四,學校沒有優化師資投入,沒有分析聽力課程的特殊性,師資投入具有隨意性。
2.2日語聽力教學理論的研究概況
近十年對日語聽力教學理論的研究占聽力教學研究總數的比例不多,傾向于相關理論的應用實踐研究,涉及的理論較多。其中,圖式理論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占這一主題的比例較大,強調該理論在聽力理解中的作用及具體的應用分析。馮千另辟蹊徑,將二語習得中的標記性理論應用于日語聽力學習中,考察了聽解過程中普遍存在的辨音、詞、句子障礙,提出了教學對策。
2.3教學方法研究概況
近十年關于日語聽力教學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很多,側重點大致有以下方面。第一,強調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周曉冰探討了任務型教學法在高校日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秦國和、高亮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任務型教學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胡泊為聽力教學創設了各種情境,將情景教學法運用到聽力教學中,提出情景教學法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第二,強調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樸實提出,在日語聽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調整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課堂角色,通過提高學生對日語聽力課程的興趣,改變學生在聽力教學中的被動狀態,從而在自主學習的形成階段,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第三,在聽力訓練方法上強調聽說結合,注重聽力理解過程的分析。肖開益結合相關理論背景,提出影子練習法是“輸入”與“輸出”二者并存的練習方式,并通過實驗、問卷等方式,以學生的評價為中心,提出影子練習能夠提高學習這語音識別能力、注意力、反應能力等。第四,強調日本文化背景知識的引入,使學生克服聽力過程中的文化障礙。楊芳、王棲琳通過中日語言文化差異分析,提出了聽力課程中文化導入應遵循的原則與方法。
2.4多媒體輔助教學研究概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校教學環境有了較大改善,聽力教學一般使用了多媒體,出現了一些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相關研究。蔡忠良對高校多媒體日語聽力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多媒體聽力教學資源不均衡,學生利用多媒體進行自主學習的效果不顯著、缺乏引導等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盛春分析了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和弊端,提出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有效策略。
結語
從近十年的研究情況來看,我國對日語聽力教學研究呈現多角度、多視角的趨勢。但是,泛談日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日語聽力教學改革策略的文章占多數,具體到某一方面的研究,比如教學法、教學理論等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研究不成體系,各個方面都處于嘗試階段。在研究方法上,有待從非實證性研究向實證性研究方法發展,提高研究方法的科學性。總的來說,日語聽力教學研究還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在以后的教學研究中,我們應該加強理論知識,使研究方法多元化,擴大研究范圍,力求創新。
參考文獻:
[1]馮千.標記性理論于日語初級聽力教學的研究[J].外國語文,2013.
[2]周曉冰.“任務型教學法”在高校日語聽力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3]秦國和,高亮.任務型教學法在日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實證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
[4]胡泊.淺談情景教學法在日語專業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研究,2013.
[5]樸實.如何在日語聽力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語文學刊,2015.
[6]肖開益,張利平,王在琦.論影子練習對提高日語聽解能力的作用――以學習者對影子練習效果的評價為中心[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
[7]楊芳,王棲琳.運用文化背景知識提高日語聽力能力[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一、引言
為了適應國際化交流的需要,提高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勢在必行。目前,醫學檢驗專業英語大多采用傳統翻譯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無法滿足現實需求。近年來,任務型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做中學。本文將任務型教學法和醫學檢驗專業英語相結合,設計了鼓勵學生用目的語交流的課堂任務教學計劃,提高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水平。
二、文獻回顧
1.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是由交際教學法發展而來的。在班加羅爾實驗的基礎上,由珀拉胡于1983年在印度首次提出。像其他語言教學法一樣,任務型教學法也有其理論基礎,比如發現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系統功能語言學等。
Willis(1996)提出一個創造真實環境的模式。該模式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準確地、流利地使用語言的機會。該模式包括三個階段:任務前、任務環、語言聚焦。第一階段是介紹任務和話題。第二階段是任務環,其包括三個子步驟,任務、計劃、匯報。最后一階段是語言聚焦,在這一階段可以進行許多活動。分析和練習是語言聚焦的兩個子步驟。Finch(2001)在韓國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呈現出一個為大學生設計的三年的任務型語言項目的形式評價。研究結果表明,對于“錯誤生手”學生任務型教學法在提高他們的交流能力方面是有效的,并且在項目發展中形式評價是有效的。研究結果還表明學習者的信念很重要,并且通過對師生的培訓可以被提高。通過提高學習者的自主性、注意力、極為微妙的課堂環境,建立參與者之間相互信任和尊敬的關系來影響語言學習。徐琴芳(2005)錄制并轉換了學習者在三種不同任務(圖畫描述、話題討論、個案研究)中的口語輸出。研究表明,圖畫描述的準確性最低。任務越難,準確性和輸出的復雜度越低。
2.醫學檢驗專業英語
李登清(2002)強調了醫學檢驗專業學生完成畢業論文寫作的必要性,從該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的實施方法入手,闡述了對九屆畢業生論文的體會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影響任務難度的準確性和復雜度之間沒有直接關系。王蓉、李雪、洪偉等(2009)從改革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入手,以學生為中心,豐富的教學內容,運用相關的教學策略,提高了學生學習醫學檢驗專業英語的興趣,達到了教學目標,提升了教學質量。熊陳嶺、鄭芳、涂建成(2012)針對好多教師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英語語言水平欠缺,國內沒有權威的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大綱,主要采用傳統翻譯法進行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從教學團隊、教材的更新、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嚴格的考核評價方面探析了醫學檢驗專業英語互動教學模式。李科、張杰、宮玉典(2014)針對目前醫學檢驗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和問題,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從課程定位和目標、師資團隊建設、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革入手探討了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古莉(2015)針對醫學生的職業特點,從語言人文屬性出發,結合人文回歸啟發,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醫學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相結合,探討了醫學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法。
三、課堂任務設計
雖然不同專家對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模式持不同觀點,但總體歸納為三階段,即任務前、任務環和語言聚焦。本研究將采用任務型教學法的三階段模式,進行醫學檢驗專業英語課堂任務設計。
以Chapter I Lesson 3 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為例。
1.任務前
上課開始,老師檢查課前任務。課前任務是要求學生搜查關于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單詞、短語、圖片、視頻等)的相關知識。檢查完課前任務后,老師通過PPT簡要介紹了話題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
老師鼓勵學生集思廣益并回憶之前所經歷過的和電影中看到過的關于醫學檢驗的場景。這一階段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回憶先前知識和經驗完成任務,老師將每組學生講出的與話題相關的詞和短語寫在黑板上,比如laboratory, microbiology, blood, patient, diagnose, morphology, detect, sodium, infection, body, bacteria, and so forth,師生共同將這些詞分類。
2.任務環
(1)任務
老師告訴學生這節課的任務是閱讀討論Lesson 3 Clinical Discipline in the Hospital Laboratory并回答以下問題:What is tested for the patients’ blood in homentology section?What hazards are the laboratory personnel facing?
學生按小組完成學習任務,給學生提供一個讓他們使用已掌握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快速閱讀完后,學生完成回答問題的任務。學生在小組內用英語討論。老師在教師走動、鼓勵學生之間盡量用英語交流,忍受他們的錯誤。
(2)計劃
計劃是為小組報告做準備。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如何報告那幾個問題的答案并考慮由誰代表小組報告。因此,學生更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學生精心組織問題的答案,老師在教師走動,并且必要時給一些建議。
(3)報告
要求學生在全班報告他們的任務結果。學生更注重語言的形式和準確性。一名學生代表小組在全班報告任務結果。小組內其他成員可以補充。班里其他學生認真聽,記憶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就任務結果進行討論。學生在報告的過程中可能有一些發音問題、內容欠完整等問題,老師給予積極的評價并糾正錯誤。
3.語言聚焦
分析階段,在學習完Lesson 3 后,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相關的語言點和任務結果中關鍵詞的短語,要求學生找出與每個問題相關的詞和短語。問題答案歸納為: The patients’ blood in homentology section is tested for the amount of hemoglobin and the number of leukocytes, erythrocytes and platelets. The hazards mainly include acid, noxious odors and blood-borne pathorgens.
練習階段,老師鼓勵學生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詞和短語以及自己腦海中的相關詞和短語,每個小組準備一個關于在醫院檢驗實驗室的檢驗者和患者之間的英文回話。
最后,布置下節課的任務,要求學生搜查關于Lesson 4 Places of Employment 的相關知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務型教學法在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中切實可行。既體現了任務型教學法的優點,又滿足了醫學檢驗專業英語的教學要求。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之處,在課堂任務設計方面無法照顧到每位學生。建議未來的研究開發科學、合理、實用的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材,在課堂的任務設計方面更能提高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1996.
[2]Finch,A. A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Task-Based Conversation English Program[J]. The PAC Journal,2001,1(1):125-147.
[3]李登清.加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寫作的體會[J]. 西北醫學教育,2002,10(4):249-250.
[4]劉芳.醫學檢驗專業英語[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13-15.
[5]徐琴芳.不同任務下的口語準確性研究[J].山東外語教學,2005,109(6):65-68.
[6]Dusan Mesko. 檢驗醫學鑒別診斷[M].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6.
[7]王蓉,李雪,洪偉,等.新型醫學檢驗專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建立[J].檢驗醫學教育,2009,16(2):12-14.
[8]熊陳嶺,鄭芳,涂建成.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和互動模式的探究[J].醫學檢驗教育,2012,33(21):2677-2678.
1 討論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是指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師通過預先設計問題,在課堂上引導和啟發學生就這一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課堂討論的方法。這一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探尋知識。
學生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過去那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討論可以調動學習的主動性,鍛煉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探索精神、質疑精神。學生要敢于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與他人爭辯,要學會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轉變觀念,以便更好地開展討論式教學。其次,要有民主思想和民主作風,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平等對話,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營造融洽的討論氛圍。此外,教師還必須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更多地了解學生,向學生學習,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靈活性。
在討論中,始終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發言,避免話語權被少數人壟斷。要能抓住問題的焦點,引導學生就此展開討論或辯論。注意問題要經過真正的討論才能得出結論,而不要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能根據反饋信息掌控討論進程。遇到學生“卡殼”處,可啟發學生思維,提供思路,教給方法。最后總結時,做到語言準確、簡潔,觀點明確,思路清晰。
下面舉一例說明討論教學法在應用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對不同而又相近的事物進行比較可以讓我們把事物看得更清楚,同時,學生也可以在比較中思考、領悟、提高。因此,涉及比較的問題,可采用討論式教學法完成。如我在講緒論一章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應用文,便讓他們討論應用文與文學作品的區別。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兩者的區別,所談零碎,具體,在此基礎上,我從兩者反映現實、社會功用、表現形式、語言運用方面總結了學生的討論,使答案系統、概括、條理。但這樣的結論還不夠全面,忽略了兩者的思維形式,于是我又以具體的小說和實用性文章啟發學生分析兩者的思維形式有什么不同,從而讓學生明白了文學作品的思維形式屬于形象思維,而實用性文章的思維形式屬于邏輯思維。通過討論學生真正地領悟了應用文的寫作規律。
2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鍛煉他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在大學課堂的運用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哈佛商學院。如何把它引入應用文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值得研究的。
在應用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會通過大量生動、具體的例子,也包括自己的寫作體會來闡釋寫作理論,這種方法屬于例子教學法。因為它重點突出,可以講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但是,遇到實際寫作問題比如:請示、函、調查報告的寫作,學生仍然感到無從下手。實踐千變萬化,課堂上的例子難以一通百通。案例教學法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方法的大門。
例子教學法是演繹推理,先有權威結論,后用例子證明;案例教學法是歸納推理,先通過具體情況具體事件的分析、思考,然后再尋找最佳答案。從理論和實踐的順序來看,例子教學法是先觀點即理論,后材料即實踐;而案例教學法是先實踐,后理論,針對具體實踐內容,選擇所學理論來解決問題。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法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符合布魯納認知教學理論即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實踐能力,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多角度思考問題,不輕信權威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