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新教師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世紀90年代美國一位教育學家認為,學校教育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3R”(讀寫算)教育———文化知識教育是遠遠不夠的,他又新增了“2R”(尊嚴與負責)教育———善行教育、人格教育。由此可見,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先教會學生做人(如何尊重別人,愛護集體和行為規范),再教會學生做事(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這應是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思路,也是教師應有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目標。只有教師認清了心理教育對學生健康發展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系,把握了正確的教學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心理教育角色的內涵。
2.體育教師心理教育的角色行為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對傳統課程理念和課程體系的徹底變革。而課程改革與教師的關系相當密切,教師是課程改革的主體,教師的道德素養、業務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本次課程改革的成敗。可以說,課程改革將使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發生一次歷史性的變化,每一個教師都將在這場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須在這場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應,在改革中促進自己的發展,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課程改革的根本目標在于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質發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時期不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更要加強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培養和造就優秀的教師隊伍。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能否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從一定意義上說,關心教師的職業道德就是關心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必須是“人師”。道德素養是現代教師重要的專業素質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師個體的道德素養,是教師內在的天平,是教師對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責任和對自己的教育言行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檢查和監督,是教師在精神上抵制錯誤道德動機,選擇正確道德行為的調節器。教師的良心,是一種“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師內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職業良心,就能夠從內心深處自覺抵制違犯職業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內涵與特點
1.教育良心內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現在教育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其主要內涵,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恪盡職守、自覺工作、愛護學生。首先“恪盡職守”實際上就是一種工作責任和紀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盡職守”表現為兩條,第一條要求教師應當遵守工作紀律,按照社會和教育事業對教師的要求盡職盡責。如,認真備課、上課,遵守工作時間及其他工作規范等等。第二條是要求教師不能誤人子弟,要盡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則,就會受到職業良心的譴責。其次“,自覺工作”的要求是教師的勞動特點決定的。一是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個體和自由的特性。“慎獨”的美德十分重要。因為教師的工作多數情況下都是無人監督的。雖然有教育對象的面對,但學生往往沒有全面監督教師工作及其質量的能力。二是教師的工作在一定意義上是沒有邊界和限度。
如教師不僅要完成校內的工作,還應當與家長、社區等方面建立教育聯系。這一聯系需要教師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樣才算踐行了使命,我們無法有明確的界定。再次,愛護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這種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講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而且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師愛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情動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觀念轉化為外在行動的具體而細微的實踐過程,贊揚、褒獎包含著愛;批評、處分也體現著愛。教師對學生的愛,目的專一形式多樣,他滲透于學校工作每一個環節,貫穿于教書育人的全過程。教師良心的上述三個方面,分別反映了教師與社會、教師與自身、教師與學生的道德關系。這三個方面的聯系是,它們共同反映了教師對教育事業的責任和義務意識、情感等等。教師的良心與教育事業有必然的聯系。2.教師良心的特點。首先、層次性高,所謂層次性高指由于教師勞動的崇高性質,以及教師本人往往對這一崇高職業及其要求有較高的自覺,所以教師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職業良心。一是現代教師經過職前教育和繼續教育,都有較高的對于教育道德義務的自覺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調整范圍廣泛,要求較高。如,教師的言談舉止,必須力求反映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養,否則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學生。其次,教育性強。所謂教育性強指教師良心的榜樣作用和判斷教育良心的最終標準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業的要求。檢驗教師良心的最終標準當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斷是否有利于對學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義
1.良心對教育工作質量的促進作用。教師的職業良心對教育行為的調空作用表現在教育過程的全部環節中。在教育工作開始之前,教師的良心會行使對準備采取的教育行為的“預審權”。教師的良心會問教師自己“:這樣的行為合適嗎?”“這樣的行為有益于學生嗎?”“他會受到傷害嗎?”等等。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教師的良心則會努力行使“監察權”,它會提問“:預期的行為有應有的效果嗎?”如果沒有,良心會引導教師采取措施上的調整。教育活動結束,良心會行使“鑒定權”。教育良心對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貶,教師也就或者自豪,或者懺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為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導師或學校。
2.教育良心對于職業生活的精神意義。教師的職業良心實際上意味著一種自我評價機制的存在。在實際生活中教師常常會遇到社會、學校、同事甚至學生的不公正的對待,會面臨許多矛盾。教師的職業良心一方面撫慰自己,對自己職業生活作出公正的評判;另一方面則要求教師即使是遇到較大的委屈時依然能夠按照職業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謂的“事業為重”。所以教師的職業良心是教師精神人格的保護神,是教師鞠躬盡瘁,積極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與修養
1.社會狀況對良心形成的作用。一個正義較多、道德水平較高的社會,會自然對每一位社會成員的職業道德提供涵養上的環境和輿論上的保證,從而有利于職業良心的形成。一個對教師在精神和物質方面都給予恰當的尊重,一個人人恪盡職守的社會氛圍,顯然也是有利于教師形成較高水平的職業良心。
在我國,知識的授受一直被認為是教學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任務,而知識本身也具有情感性。雖然從外在存在形式來看,知識反映的是一種客觀事實,似乎與情感和價值因素無關,但其實知識也是人類情感和價值觀發展的產物,情感性也構成了知識的一個重要屬性和特征。這樣,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和情感性三位一體就要求教師必須用情教學,新入職教師更應如此。事實上,情感因素對教學過程和結果的影響不容忽視,而且也只有那些具有真情實感的教學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在課堂教學中把知識傳授、技能培養、情感陶冶、價值觀與思想品德教育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在達成三維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如此,用情教學對新入職教師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對新入職教師而言,用情教學主要有兩個認識和實施要點:一是新入職教師對教學工作要有熱情,要滿懷激情地進行教學并以此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動力支撐系統;二是新入職教師還要充分體驗和感受用情教學帶給自己的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教師用情教學的結果必然會從學生那里得到一種積極的情感反饋,而這是促進新入職教師進一步投入教學和改進教學的強大動力與內驅力。教學情感的缺失與教學工作中的倦怠從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而用情教學是化解教師厭教心理,進而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催化劑。
二、新入職教師要“熟悉教學”
熟悉教學,對新入職教師來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盡管新入職教師經過了大學幾年的專業理論學習和教育見習、實習等的鍛煉,但還是普遍缺乏對教學工作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所謂熟悉教學,就是指新入職教師要盡快了解和掌握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程式、方法、組織形式、要求以及相關的理論和理念等。具體來講,新入職教師熟悉教學主要有以下要求:一是新入職教師要盡快了解和熟悉教學工作基本環節的內容及要求,包括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和學生學業成績檢查與評定等;二是新入職教師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常用的教學方法,掌握各種教學方法的優缺點、適用范圍并能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三是新入職教師要熟悉和掌握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并能根據教學的任務、內容及學生的特點等采用合理的教學組織形式;四是新入職教師要努力學習、理解、感悟和運用教學的相關理論。因為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對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加以總結和概括的基礎上,人類形成了諸多對教學的規律性認識,并通過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范式、教學技術與藝術,以及學生認知的特點和規律表現出來。新入職教師只有學習、領悟和運用這些相關教學理論,才可能把自己的教學建立在規律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而達到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熟悉教學是促進新入職教師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基礎性要求。
三、新入職教師要“琢磨教學”
琢磨教學與我們經常所講的磨課相似,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磨課。“磨課是教師依靠專業群體的智慧和力量,對課堂品質以及教學水平提出自我規約及更高水平的要求,通過學科組評議、自我反思以及優質課等過程提升教師自我發展的教研形式。具體而言,磨課就是某個教師在一定時期內,在大家協助下,把某課教學當作科研課題,采取多種形式,運用科研方法,反復、深入地學習、研究與實踐,使這個教師某課的教學成為水平較高的精品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提高教學、教研和科研能力,養成良好的研究習慣。”由此可見,磨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其集體性,它主要是以教科研共同體的形式來進行的。相對于磨課,琢磨教學既可以以集體的形式來進行,也可以通過個體獨自的方式來展開。當琢磨教學以集體的方式來進行時,其含義就等同于磨課;而當琢磨教學以個體的方式來進行時,它又與磨課有所區別。作為一名新入職教師,養成琢磨教學的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新入職教師琢磨教學的內涵也是十分豐富的。一是琢磨教學內容。新入職教師琢磨教學內容主要就是要解決自己“搞懂”和把學生“教懂”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通過琢磨教學內容,新入職教師自己首先要搞懂課程計劃、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上的內容,因為教師自己都不懂的東西是無法把學生教懂的;其次,新入職教師琢磨教學內容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研究如何把學生“教懂”這一問題,因為教師懂的并不意味著學生也懂,更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把學生教懂。因此,新入職教師要培養自己換位思考的能力,琢磨如何把教材內容轉化成為自身的知識結構,再把自身的知識結構轉化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二是琢磨教學方法。琢磨教學方法就是指新入職教師還要研究如何通過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其中的關鍵就是研究如何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啟發性的教學原則。三是琢磨學生原有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教師的教應基于學生的學,而脫離學生原有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的教學必然是寡效甚至是無效的,這樣的教學也是毫無意義的。四是琢磨學生的學習方式。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是獨特和個性化的,因此,“因材施教”和“因學而教”永遠是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琢磨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求新入職教師在了解和掌握學生學習方式的基礎上,針對每位學生學習方式的特點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使教師的教學方式適應并匹配于學生的學習方式。五是琢磨教學風格和個性。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個性是教師教學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盡管要求新入職教師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個性的難度頗大,但它始終是新入職教師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難以回避的一個問題。新入職教師琢磨教學風格和個性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思考和研究自身的性格特征,了解自己在教學中的優勢和劣勢,培育自己的教學優勢,并通過優勢的發揮規避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與劣勢,最終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和個性。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好課都是磨出來的”。如果每位新入職教師都能養成琢磨教學的習慣并掌握正確的方法,其教學的專業化發展就有了堅實的支撐。
四、新入職教師要“反思教學”
反思教學是當前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個詞,也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對反思教學的概念與含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如華東師范大學熊川武教授就認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國內外教師教育研究的相關成果和教師成長的現實經驗都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反思教學的意識和能力是促進教師教學專業化發展的一個核心要素。大凡那些對教師崗位適應期短、教學進步快、教學成績顯著的新入職教師都善于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并通過反思來總結自己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此增強教學中的自覺性;相反,一名不善于反思和總結的教師,其教學往往難有提升,甚至一輩子都沒有什么提高和進步。所以,新入職教師要特別注重培育自己反思教學的意識與能力,總結自己教學成功的經驗,尋找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和教訓,并明確今后教學努力的方向;同時,新入職教師對教學的反思可以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來進行。在不同階段進行的教學反思具有不同的功效。“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教學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后進行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反思教學對促進新入職教師的教學專業化發展確實具有重要甚至是神奇的作用。
五、新入職教師要“研究教學”
教學還要與研究相結合。教師要以研究和探索的態度與方式來對待自己習以為常的教學工作,這不僅是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一個新要求,而且是促進教師教學專業化發展和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同時,是否把教學與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還是傳統傳授型教師與現代研究型教師的一個根本分野。對教師研究教學的意義和價值,有人把它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二是培養教育專家型教師的客觀需要;三是激發教師工作熱情和內驅力的重要源泉;四是名師們的共同特征;五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必然要求”。研究教學,決定了新入職教師要轉變“知識傳授者”的傳統職業角色觀,樹立“教師即研究者”的新的職業角色觀。當然,教師從事的研究與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是有區別的,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教師開展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形式是“教學實踐研究”,而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們研究得更多的是“教學理論”問題。另外,新入職教師開展的教學研究還應該體現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要體現“校本教學研究”的特點,即新入職教師應該研究本校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研究自己身邊的問題,研究自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等,并通過研究來解決這些問題,以此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及質量的提高;二是要體現“教學行動研究”的特點,即新入職教師開展的教學研究主要是實踐取向,而不是理論取向的,是為了解決本校和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是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效率和有效性;三是要體現“微觀教育問題研究”的特點,即新入職教師研究的主要是有關教育教學中的微觀問題,而不是有關教育的中觀問題,更不是宏觀教育問題,而對這些“小問題”的研究并不影響研究的意義,因為研究的價值與研究問題范圍的大小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對新入職教師而言,有意識地把教學與研究結合起來具有特殊的意義。教學與研究的結合不僅可以使新入職教師充分體會到教學和研究帶給他們的雙重甚至多重樂趣,而且,研究教學也是提升他們的教學層次和促進其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六、新入職教師要“交流教學”
盡管新入職教師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是多方面的,但開展有關教學的交流與研討始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的教學既具有集體性的特點,又具有個體性的特點,是集體性和個體性的高度融合。從教學成果呈現及學生全面發展與成長的層面上看,教師的教學具有集體性的特點;但從某一具體的教學方式和行為來看,教師的教學又具有個體性的特點,他們主要是以獨自的方式來開展教學的。教學的集體性和個體性共存的性質與特點決定了教師開展教學交流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尤其是對新入職教師來說,由于他們普遍缺乏教學經驗及對教學的直觀感受,加之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榜樣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開展教學交流對促進他們的教學專業化發展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交流教學的關鍵是要在學校里構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的機制和形成相應的環境與氛圍。當然,為了使教學交流更高效、更深入地進行,也有必要對具體的交流活動提出一些要求:一是要構建促進教學交流的教師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大家彼此分享教學成功的喜悅、總結教學失敗的教訓,以及各自對教學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以達到豐富新入職教師教學與課程資源的目的;二是要形成寬松和諧的交流環境與氛圍,在這個共同體中,無論是新入職教師、中年教師還是老教師,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交流的氛圍是民主和諧的,也只有在這種氛圍中,教學交流才可能是坦誠、深入和有效的;三是要充分發揮老教師和名師的引領作用,盡管在交流過程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新入職教師與名師在教學經驗、教學成效及對教學的感悟上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決定了在交流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發揮老教師和名師的指導與引領作用,讓新入職教師在教學交流的過程中真正有一個可資學習、模仿和借鑒的對象與榜樣;四是要設定交流的主題和具體內容,盡管教學交流應該是開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見,但每次交流的內容要盡量明確和具體,即在每次教學交流前最好確定一個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研討,以便使教學交流深入進行。交流教學是為了讓大家在教學過程中取長補短,達到相互借鑒和共同提高的目的。應該講,交流教學對新入職教師熟悉、適應教學并促進其教學專業化發展是有針對性的。
七、新入職教師要“教學相長”
《禮記•學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這段話對教學過程中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促進關系作了十分精辟的闡述。教學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一種雙邊和多邊互動的過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只有教師教而沒有學生學的教學,也不存在只有學生學而沒有教師教的教學。從這個意義上講,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從來就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和條件的。具體來講,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通過教師的教指導和促進學生的學;反過來,學生的學又構成教師教的前提、依據和理由,學生的學又要求改進和提高教師的教。這就是教學相長的基本含義和要求。實現教學相長的要點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師生之間積極的互動關系。一方面,教師的教要基于學生的學,并促進學生的學;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來自學生學的反饋信息,為改進和提升教學提供依據。過去,教學過程長期被看成是師生之間的知識授受過程,即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和接受知識。但從本質上講,教學過程更應該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新入職教師改進和提升教學就離不開學生學習這個參照體系。向學生學習,可謂是新入職教師促進教學專業化發展的一條新思路。
八、新入職教師要“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或提高教師教學中的有效性是當前課程與教學論領域研究的一個重點和熱點問題。有效教學這一命題中蘊含著這樣一個假設:并非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有用和有效的,或者說,在教師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能有不少教學行為、方式和活動是無效的,甚至是發揮副作用的。這就是學術界所研究的“病理教學”、“教學的負功能”和“教學的負作用”等。有效教學總是與課堂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相聯系的,突出表現在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和技能,發展了能力和個性,提高了思想認識和道德品質,以及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總之,在教學的前后學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這就是有效教學的基本性質、特點與要求。有效教學對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性意味著新入職教師還必須增強自身有效教學的意識,并通過不斷完善自身專業知識結構,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反思和研究能力等方式,減少教學過程中的無用功,以師生最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取得最優化的教學成效。新入職教師要樹立有效教學的意識,并把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作為自身教學工作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有效教學對新入職教師來講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綜合系統的要求,也是促進其教學專業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九、新入職教師要“生成教學”
與“生成教學”相對立的是“預設教學”或教學中的“預設性”。“所謂預設性教學,就是指充分發揮了預設作用的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教學是十分重視預設的,但預設常常有強力強制傾向”。傳統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把教學中的預設性推向了一個極端,它通過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嚴格規定了教師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進程和組織等。預設性教學強調的是教學過程中的目標管理與目標達成,其優點是教師的教學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有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并避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但另一方面,過度預設教學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表現為使教師的教學程式化,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師生在教學中的創造性以及教學個性、風格的充分彰顯。針對傳統教學中的這一問題,生成教學的概念和要求應運而生。所謂生成教學,“它所體現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即從‘預設性’到‘生成性’的轉變,強調師生基于課堂情境(景)的多變性,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通過對話與交流實現教學中意義的不斷創生”。生成教學需要教師具備比較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及足夠的教育教學機智等,顯然,它也是對教師教學的一種高層次要求。盡管如此,讓新入職教師了解和掌握生成教學的內容和基本要求,樹立生成教學的目標追求也是促進他們教學專業化發展的一個必然要求。生成教學對新入職教師的教學來講是一種要求、一種目標、一種追求、一種理想和一種境界。
十、新入職教師要“提升教學”
教師的教學具有知識的再生產性和教學階段的周期循環性等特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注意到這一現象:一些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和效果在周期性循環的過程中沒有什么長進,總是停留在一個低水平的循環往復上,他們把教學作為一種機械化和程式化的過程。因此,對教師,特別是對新入職教師而言,就面臨著一個不斷改革和提升教學的問題。提升教學,首先就要求新入職教師不能滿足于自己教學的現狀及其所取得的成績,要把不斷優化教學作為自己的追求和目標;其次,還要求新入職教師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及其對教育實踐的指導,因為缺乏教學理論指導的教學實踐是盲目的,新入職教師對教學理論的學習,以及在此基礎上對教學規律和原則的理性認識與把握為他們提升教學提供了內在的依據;再次,還要求新入職教師要善于積累和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并把這些經驗上升到理論認識的高度,以此來指導和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教師只有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在教學中體現出新課改提出的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在新課程的實施中,教師角色的轉變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只有轉變自己的角色,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落實到課堂教學之中。
二、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搞好“教學反思”
人的發展最根本的方式有兩個:一個是善于探索,一個是善于反思。換句話說,反思可以促進一個人的成長。注意培養學生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這點是教師尤為要注意的,重中之重是在教學過程中更要積極養成“教學反思”的職業習慣。“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新課程特別需要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在教學前進行反思,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進行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在教學后進行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總之,重視并搞好“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自我監控的能力,這也是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
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與其他教師的合作
語言文字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應該回歸于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識字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的識記效果,而且對于生字的實際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教學教科版第二冊《春雨的顏色》一文中,有個要識記的生字“顏”,由于學生還不認識“彥”和“頁”,在識記時,遇到了困難。這時,我適時引導“在生活中你看見過它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舉著一雙雙小手,這個說:“我知道,這個‘顏’是顏老師的‘顏’”。對呀,我們班的數學老師正是姓顏。那個說:“我也知道,這個‘顏’是水彩顏料的‘顏’”。……學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來,生活的資源果然是無窮的,充分利用生活資源對于識字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語文教學中強調理解要聯系語言環境,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我覺得識字教學也可以聯系課文進行識字。在教學《北京》一課中,在識記“寬”這個字,學生運用了拆字法,把“寬”拆分為“宀”“艸”“見”,雖然這也達到了識字的目的,但是我覺得這種識記方法過分生硬牽強,也脫離了漢字的本身含義。因此,在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把“寬”所在的此“寬闊”拿出來,通過讓學生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來理解“寬”這個字,從而記住了“寬”。在識字教學中,把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或者聯系課文來幫助時記,同時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是十分有用的。
二、歸類識字
從我們的漢字的造字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律,教學時,我們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既對學生提高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記的范圍。例如:教科版第二冊《識字一2》,要認識的“樹、松、柏、楊、梨、枝、材”都是形聲字,都帶有“木”。教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從而發現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學生的出結論“這些生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系”。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識哪些字帶有‘木’的字,然后進行了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又如;在《神奇的塔》中要認識的字中,我把“燈、廳、打”這三個生字一起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識記,從過觀察比較,學生的回答還真的很出彩。有的學生說:“這三個生字都帶有‘丁’,帶‘火’的是‘燈’,帶‘廠’的是‘廳’,帶‘扌’的是‘打’”。有的學生說:“因為有‘火’才能點‘燈’,用手才能‘打’”。這樣把一些帶有共同點的字進行人為的歸類,通過比較,提高識記的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區分形近字。歸類識字法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于學生觸類旁通拓寬識字面。
三、游戲識字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的識字,是無法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對于識字的效果也會降低。因此,在識字過程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開火車的游戲法。這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的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聲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側重地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節,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還有環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劑,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歡樂對對碰的游戲法。這個游戲,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靈活識字的能力。例如:在教科版第二冊《識字一1》中,在鞏固階段,我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讓學生同桌進行“歡樂對對碰”的游戲,在這個過程中,把部件和漢字組成新的漢字,同桌互相拍手邊拍邊說“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學生也還可以自己進行拓展,比如“歡樂對對碰,我來碰一碰,‘亻’和‘門’一碰,們們。”借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漢字重組,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識字樂趣,提高識記效果。在識字過程中,引進游戲,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提高識字的效果。
臺灣地區的新聞教育比較先進,在世界范圍內也有一定地位。新聞實踐性教育是新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連接學界與業界,檢驗學校教育是否適應市場需求的重要環節。新聞傳播學與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等其他學科不同,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本文著重考察臺灣實踐性教學的具體做法與特點,以期大陸高校新聞教改可以有所參考與借鑒。
一、臺灣地區新聞傳播教育各階段的實踐性教育
根據鄭貞銘教授的觀點,臺灣新聞傳播教育可分為教育的奠基時期(1949年——1970年);發展時期(1971——1990)與蓬勃時期(1991——至今)。
在臺灣新聞教育的奠基時期,也就是五十年代——七十年代,臺灣地區經濟初步獲得發展,社會對專業新聞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間,臺灣成立了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系、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政治大學新聞系、國立臺灣師范大學社會教育系新聞組、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新聞系等系、所。在課程設置上,重視寫作能力、文、史、哲素養的培訓,強調學界與業界的合作交流。各校都注重實習制度,比如政治大學新聞系將實習分為一般實習和畢業實習。一般實習包括:創辦中英文報刊供學生校內實習使用。中文為《學生新聞》周刊,由三年級學生輪流負責采、寫、編、校、廣告、發行等工作,每人實習兩個月,每周出版一期。英文月刊為《政治前鋒報》,由四年級英文組學生擔任采、編、校、發行等工作,配合新聞英文課程的教學。政大創辦廣播電臺和閉路電視臺供廣電組學生實習使用,學生制作的電臺節目每日中午二時至四時向外播出,閉路電視則僅在攝影棚操作,不對外播放。選修新聞攝影的學生可使用攝影部的設備。政大還與中央日報開展合作,中央日報木柵與景美兩個地區的采訪工作,交給政大四年級學生負責,采訪新聞報送中央日報采訪組使用,每人實習兩個月。政大的畢業實習從1960年起改在寒假期間進行,學生可根據興趣在可供實習的二十五家傳播機構中進行選擇,為期一個月。這些機構包括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聯合報、臺灣廣告公司、中國廣播公司、中國電視公司等等,這些臺灣知名的媒體和公司,均愿免費為政大學生提供實習平臺。新聞事業機構與新聞界人士還為政大捐贈十三種獎學金,顯示出當時學界與業界已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由著名報人成舍我創辦,他以培養“德智兼修,手腦并用”的新聞人才為目標,課程設置除講授理論外,特別重視實習。將實習制度分為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校內實習的具體做法是,各專業的學生逐年有實習課程。三年制學生(從高中畢業生中招收)從二年級開始實習,五年制學生(從初中畢業生中招收)從四年級開始實習。報業行政、編輯采訪、印刷攝影三個專業的學生在學校的印刷實習工廠編印《小世界》周報。《小世界》周報每期出版4開1張,經費由學校負責,參與實際工作的人員大都由該校學生參加,完全是義務性質,包括評論、編輯、采訪、副刊,絕大部分是同學執筆,老師只從旁輔導。其他如發行、廣告、印刷、校對,也都由同學負責。廣播電視、電影制作專業的學生則在世新電臺、閉路電視臺、電影電視攝影棚和小劇場做節且,這在當時的臺灣是一個創舉。圖書資料專業的學生利用學校圖書館實習。而公共關系專業的學生,則經常舉辦民意測驗及市場調查,理論結合實際。校外實習被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根據專業到各機構實習。世新學校的培養方式在當時頗有影響,成舍我先生以私人力量投巨資興辦世新電臺、閉路電視臺、攝影棚等,購買最新設備供學生使用,使該校學生以動手能力強而著稱,在臺灣的廣電專業、電影制作專業中脫穎而出。這也映證了鄭貞銘先生說的“新聞傳播教育一如醫學院的教育,需要第一流的設備,第一流的儀器。學習者必須在學習環境中真刀真槍地干,才能趕上時代潮流,培養出第一流人才。廉價教育不可能培養出高質量的新聞傳播人才,這是我們探信不疑的”。
1971——1990年是臺灣新聞教育的發展時期。這段時期,臺灣經濟發展迅猛,人民的知識水平普遍提高,新聞事業的規模與技術都有較大提高。十一年間成立了輔仁大學日間和夜間部大眾傳播學系、中華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政治大學廣告系和廣播電視系,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系等十七所院系。政治大學先后招收新聞學碩士與博士,標志著臺灣新聞教育已形成了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以及社會力量辦學的一套完整體系。在實踐性教學方面,除重視實習之外,各學校都積極籌資購買最新的廣電節目制作設備和電腦排版系統投入使用。為解決實務性教學人才短缺的問題,各校紛紛聘請在媒介有實踐經驗的本校優秀畢業生擔任兼職教師,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師資不足的壓力。此外,臺灣的新聞界學者也積極擔負起對媒介監督、建言的角色,和業界人士合作,積極推動了臺灣公共電視的建立與有線電視法的制定。
20世紀90年代至今是臺灣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的蓬勃時期。自從在80年代末解除與開放報禁之后,報業、電視、電臺均對社會開放,臺灣新聞媒介數量激增,對新聞人才需求殷切。臺灣同時鼓勵私立大學的建設。到2001底,臺灣共有24校70個傳播相關系所(公立26個,私立44個),其中大學部40個,碩士班28個,博士班2個。臺灣地區的新聞傳播教育顯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隨著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電腦與網絡的普及,臺灣新聞院校及時開設了電腦排版與設計、電子媒介原理與制作、多影像媒體和電腦多媒體制作等課程,并積極改進教學實習設備,如政治大學新聞系建成了編采自動化實驗室、世新大學新聞系開設了制版、電子分色、電腦排版、印刷機械等一系列先進的實驗室,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較好的體會了傳播科技帶來的革命,不至于和現實脫節。
對于當前的實踐性教學,筆者咨詢了歷任臺灣世界新聞大學校長和朝陽科技大學教務長、人文學院院長、傳播藝術系主任的林念聲教授與原銘傳大學教師、現任臺灣《旺報》駐廈門記者張彥清博士,了解到目前大致情況:臺灣新聞院系平時十分注重與媒體保持良好的關系,學校有專人負責聯絡各類傳播機構。在實習之前,教學負責人員必須落實每家單位能接納幾位實習學生,最后作出統計,以便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到廣電媒體、網絡、報社、廣告公關公司等去做各項工作,不會浪費名額。實習過程中,學生每天都要求寫實習日志,記錄當天所做事項。學校負責實習的教師要與每個單位的帶實習的人士取得聯系,并寄出一份實習鑒定表請其填寫打分。當然成績與評語都承諾保密,以保證不以面子、人情打分,具有一定真實性。如果實習單位對某一學生的評語和分數過差,學校老師會與實習單位聯系。并調查實際情況,因為有時不排除會因一些主觀原因導致不公正的評價。實習結束后,學生必須寫作實習報告,歸納經驗與教訓。一些學校會召開實習成果匯報會,對成績優秀者予以獎勵。一些學校會把實習成績計人某一科的成績,比如占總成績的一定比例等。以鼓勵學生抓住實習機會,多出成績。當然,隨著學校的擴招,媒介公司有時也無法容納過多的實習生,一些學生只能到臺北以外、或是一些小型的私營公司去做實習。
臺灣目前也存在新聞實務師資缺乏的問題,尤其是缺乏具有廣播、影視學專業博士級的實務人才。由于新聞傳播實務界中經驗豐富的人士不見得具備臺灣教育部規定的大學師資聘用標準,很多實務性課程都只能聘請媒介人員擔任。但這些人士因為業務繁忙,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擔課程任務,而且課后也沒有時間與學生充分交流并給予輔導。為解決這個矛盾,一些學校采用了自己培養實用人才的方式,選拔碩士階段已經具有良好動手能力(能獨立制作廣電節目、紀錄片等)的優秀青年,送他們到國外攻讀博士,然后回校任教。教育界人士也時常呼吁業界能更多反哺學界,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實習交流機會。
二、臺灣地區新聞傳播教育的特點明亮啟示
綜上所述,臺灣新聞傳播教育的實踐性教學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臺灣新聞傳播教育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從創辦初期,各校就形成了校內實習、畢業實習或校外實習的傳統。各新聞院系均設有自己的報紙、電臺、電視臺、實驗室供學生實習使用。高年級學生協助教師進行管理。政大新聞提出的“在做中學”已成為新聞界教育的共識。各高校在實習管理、評估方面的制度方面已較為成熟。
其次,臺灣各校均重視新聞實習的硬件建設,不論是創辦初期開設報紙、電臺、電視臺,發展時期購買先進的廣播電視、電影制作設備,還是繁榮時期更新數字設備、搭建網絡平臺等等,各校始終想方設法、籌措資金,購買先進的設備充實教學,跟隨時代進步,使學生保持較好的競爭力,不至于落伍。這也充分說明了新聞傳播專業不是普通的文科專業,有心辦新聞傳播教育者,必須在財務上給予保障,因陋就簡式的教育。培育不出高水平的新聞人才,也不符合現代化的新聞傳播事業的要求。
第一、通常情況下,演繹作品和原作并不會形成市場競爭,不會影響原作獲得市場回報的能力,因而也不會損害原作作者的創作動力。甚至有些演繹作品反而能促進原作的銷售。比如美國著名的SAT案中②,被告就證明了其在銷售原告電視劇seinfeld的演繹作品SAT(SeinfeldAptitudeTest,一本刊載有關seinfeld劇情細節的測驗題的小冊子)之后,原告電視劇的收視率反而因此上升了。
第二、至少在原作創作時,作者無意進入的演繹市場相關的演繹權,與激勵原作的創作沒有關系。比如,某些新開發的演繹作品市場是作者在創作時所無法預料到的,因而,作者并不會期待從這些市場中獲得利益,那么這些市場的利益就與激勵創作沒有關系,因而不應當為作者獨享[3]。
第三、通常能進入演繹創作階段的作品均是大獲成功的作品,那么原作獲得的收益應足以激勵創作。比如說,有學者指出動漫電影的著作權不應當擴張至動漫角色的玩具市場,因為一旦某個動漫角色具有了玩具市場開發價值,那就意味著這個動漫角色所屬的動漫作品必定是一部賣座的作品,從而相應的動漫角色才會成為一個廣為大家熟知和喜愛的具有商業價值的角色;而動漫作品的著作權人從動漫作品中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激勵了[4]。
第四、即便演繹權能夠激勵原作創作,但是也可能會抑制演繹作品的創作,兩種效果會相互抵消。如Lemley教授認為,演繹許可市場的實際狀況,如交易費用、不確定性、尋找演繹者的困難等等將導致演繹作品生產不足[5]。尤其是在后現代藝術的創造過程以及計算機輔助創造中,大量借鑒已有作品進行創作的藝術將需要的談判和許可費成本會從根本上阻礙該類藝術的發展。此外,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人人都是創作者,人人都可以在其博客上借用他人圖片、文字,融入自己的表達中,傳達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那么演繹權的執行成本將無比高昂。其對原作的鼓勵的正效應就一定高于其對演繹作品的壓制的負效應么?總之,“演繹權很有可能減少演繹作品的數量,所以這一權利不太可能能夠促進作品數量的最大化”[6]。
各種“新實用主義”理論及其評判
面對激勵理論不能解釋演繹權的正當性的質疑,一些著作權實用主義者開始尋找其他的“實用”解釋途徑,來論證演繹權的正當性。這些“新實用主義”理論為我們審視著作權的正當性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新思路,值得我們關注。但另一方面,目前出現的各種“新實用主義”理論本身都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不足以在根本上替代激勵理論來支持演繹權的正當性。目前出現的演繹權新實用主義的理論主要有如下幾種,以下一一對其進行介紹和評判。
(一)鼓勵“高質量”創作理論
鼓勵“高質量”創作理論的基本觀點是,設置演繹權的目的不是為了單純地鼓勵創作,而是為了鼓勵社會進行“高質量”創作。該理論認為演繹權是通過如下幾種途徑促進“高質量”創作的。其一,演繹權的存在會促使創作資源更多的投入到原作的創作中,而不是投入到“低價值”的演繹作品的創作中[6]。其二,演繹權能夠排除演繹作品領域的競爭,從而給作者足夠的時間創造演繹作品,避免其粗制濫造[6]。筆者認為,演繹權能鼓勵“高質量”創作的兩個理由都是站不住腳的。第一,認為非演繹作品比演繹作品的價值高的觀點本身就存在問題。首先,哪種作品的價值更高,作品中原創成分的多少并不是唯一決定因素。因而,即便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也很難說原創作品的價值比演繹作品的價值高。我們可以以一個模型來論證。作品的價值包括許多方面,比如說創作質量決定的藝術價值、市場需求決定的經濟價值、原創成分的多少決定的創新價值等等。我們可以假定作品的總價值為“V”,經濟價值為“M”,創新價值為“O”,其他價值為“P”,那么“V=M+O+P”③。假設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形下,同一不知名作者以同樣的創造水準,同時創造出了一部全新的原創電影a和一部熱門小說的改編電影b。那么原創電影的創新價值大于改編電影,即O(a)>O(b)。但是在宣傳成本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改編電影的市場價值(M(b))很可能會遠遠高于原創電影的市場價值(M(a)),即M(a)<M(b),因為之前的熱門小說會對改編電影起到有效的推廣作用。那么,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我們無法得出原創電影的總價值V(a)高于改編電影的總價值V(b)的結論。第二,認為給著作權人預留創造時間能提高創造質量的觀點,則完全忽視了演繹市場的競爭對作品質量的促進作用。“雖然到底是壟斷還是競爭更能促進創新還存在很大爭議,但是至少在某些領域,有可靠的證據表明,競爭是促進創新的更強的動力。”[1]而且該觀點似乎假定了原作者的演繹就會比競爭者的演繹來得精彩,所以要為原作者創作演繹作品預留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原作的成功固然代表了原作者一定的創造水平,但這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能超越。而且,允許其他人參與創造,并不會剝奪原作者繼續創造的權利。以保證創造質量為由為作者預留演繹權是站不住腳的。
(二)減少“租耗”理論
減少租耗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在過度投資的著作權市場,“租耗”必然存在,演繹權的存在能夠禁止演繹作品市場的競爭,從而減少“租耗”帶來的社會損失。所謂的“租耗”,又稱“租值耗散”或“租值消散”,是指在社會總收益一定的情形下,參與分配的人越多,增加的機會成本就越多,從而導致整體的不效率。比如說一個金礦能有10萬元的收益,參與開采的成本是1千元,如果由一個人開采的話,社會總盈余是九萬九千元。但是如果人人都可以參與的話,最多就會有100個人參與進來,每個人都花費1千元的成本,受益1000元。那么社會總盈余就變為零。同樣,在演繹作品的總的市場需求一定的情況下,演繹權的設置就能夠防止演繹市場的過度競爭。新的競爭者投入成本創造出的演繹作品替代了其他演繹作品的社會需求,演繹作品的總的社會價值沒有增加,但是創造成本卻因新的競爭者的加入而增加了[6]。而演繹權的存在則能減少演繹創作的成本投入,從而減少“租耗”粗看下來,租耗理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論證了演繹權的正當性,但是卻沒有太大的適用余地。因為該理論有一個難以確認的適用前提,即著作權市場存在過度投資。顯然市場的投資狀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供求和市場環境的變化而隨時調整。著作權市場是否存在過度投資本身是一個需要實踐不斷檢驗的問題。而我們的立法是不可能根據變化無常的市場來隨時刪除或保留演繹權的。這意味著,租耗理論并不足以成為我們論證演繹權正當性的依據。此外,細究起來,租耗理論本身也存在不足。機會成本問題,在原創作品領域也是存在的,比如說同時段播出的同類題材的電視劇就會相互取代。但著作權并不控制原作市場過度競爭產生的機會成本,那它為什么要控制演繹作品市場過度競爭產生的機會成本呢?顯然,這個問題是租耗理論本身無法給出答案的。
(三)其他理論
除了上述兩個理論外,還有一些支持演繹權的其他觀點。比如,有觀點認為演繹權的存在能促使著作權人早日原作,而不是等演繹作品創造出來以后再作品[7]。在不存在演繹權的情況下,很可能作者會延長原作的時間,以為其后的演繹作品搶占時間。這種觀點看似有點道理。但現實的情況是,主流大媒體檔期資源越來越緊張,許多作品為搶占檔期甚至邊拍邊播,因害怕演繹市場莫須有的競爭而壓后原作的情況幾乎不在。因為即便是其他作者搶先出了演繹作品,原作者在作品上設立的權威影響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在先演繹作品的競爭。又如,有觀點認為演繹權的存在,有助于創作人或創作投資人充分了解作品的使用情況,從而根據這些情況定位和調整作品的創作方向或投資方向[8]。然信息的流通并非只能通過控制作品的演繹行為進行。在信息網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即便是沒有演繹權,只要尊重原作的署名權,完善作品的登記制度,關注作品的使用不是難事。還有觀點認為演繹權通過將演繹作品的控制集中在著作權人手中能夠降低作品的交易費用[7]。這種觀點忽視了演繹作品本身也有著作權,實際上是雙重管制,反而增加交易費用。另有觀點認為演繹權的存在能促進表達的多樣性等等[9]。該觀點則忽視了演繹創作者還有選擇不創造演繹作品的自主選擇權,等等。總之,新實用主義的各種理論雖然為我們審視演繹權乃至整個著作權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思維,但是這些理論本身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尚不足以支撐起演繹權的正當性論證。
“舊實用主義”的理性回歸
顯然,“新實用主義”并未擔當起取代“舊實用主義”(即激勵理論)支撐起整個演繹權大廈的重任。那么,演繹權的正當性基礎又在哪里呢?是否演繹權原本就不應存在?抑或我們應當徹底摒棄著作權實用主義,進而轉投著作權自然權利觀的懷抱呢?筆者認為,答案都是否定的。一方面,“舊實用主義”并沒有被擊垮,激勵理論仍然可以作為演繹權的正當性依據,一些認為激勵理論不能適用于演繹權的觀點是對激勵理論的機械性解讀造成的;另一方面,演繹權的立法和司法實踐確實有和激勵理論不相協調的地方,但我們要做的不是擯棄激勵理論另辟蹊徑,而是反思現行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對演繹權的某些制度設計是否超出了正當范圍。我們應該理性認識激勵理論,它不但仍然可以解釋演繹權存在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它也可以成為在某些方面限制演繹權的依據,最終消除演繹權抑制創作的現象。
(一)對激勵理論的正確理解
首先,演繹權對原作創作的激勵主要體現在能使著作權人加大對原作創作的投入上。“如果出版商知道他能夠許可他人翻譯、廣播、摘編他的小說,或者將小說拍成電影,并從中獲得收益,而不僅僅是從小說的英文書的銷售中獲得利潤的話,那么他在購買、創作、或者營銷這部小說時就會加大投入的力度。”[8]顯然,預期利潤的提高,會使著作權人相應地調整投資,如加大時間與金錢的投入,從而提高創作的質量。如果說復制權的存在是為了鼓勵投資的話,演繹權的存在則是促進合理調整投資[10]。有學者認為若演繹作品不損害原作市場,就不損害作者創作激勵的觀點,顯然忽視了演繹權有激勵作者加大投資的作用,有失偏頗。此外,演繹作品是否通常不會損害原作市場也值得懷疑,至少一部分演繹作品是會替代原作市場的。
其次,著作權給予作者的激勵是一種整體性的、宏觀的激勵,是給予作者群體一種整體上的收益預期的保障,不能機械的運用到每一個具體的個案當中。首先,這種機械的個案運用本身就是不可行的。每部作品的投入都不一樣,每個作者的期待也不一樣,到底要獲得多少收入著作權人才會有創作動力是一個不可能解答的問題。同樣,特定作者在創作原作時,是否有開發某些演繹市場的期待也具有極大的主觀性和不確定性。法律不可能根據這種無法求證的主觀狀態,選擇性地賦予部分人演繹權。其次,即便可行,機械運用到每個個案中的結果將會是:僅能維持最有實力且最自信的創作者進行再創作,而使大量的初入創作市場的新手從一開始就放棄創作職業。在文化創作市場,入不敷出的作者大有人在,如果他們不能期待通過今后作品的收益來彌補之前創作的損失,那么他根本就不會投入到創作中來。因此,僅從微觀上保證單個作品的收益能收回本次創作成本及獲得社會平均利潤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有學者認為原作已經獲得足夠收益時,根據激勵理論無需保護演繹權的觀點,以及認為若作者創作原作時無意進入某些演繹作品市場,根據激勵理論,就無需保護相關演繹權的觀點,是對激勵理論的機械個案化,是不正確的。另外,有學者認為,有演繹開發價值的作品往往取得了足夠市場收益的假設前提,本身也是不成立的。許多不知名小說原本無人問津,作者根本賺不到錢,反倒是靠改編電影的成功才獲得真正收益。
二、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以“活動為載體”突出教學重點
職業學校學生管理要突出以活動育人為載體,其實在實訓教學過程中,也要倡導以活動為載體,通過活動突出教學重點,強化學生技能水平。如我校在進行汽車二級維護和四輪定位實訓教學時,讓獲得該項目省級技能大賽學生為“師傅”,免費向社會進行二級維護和四輪定位維護的教學活動,通過此項活動,既展示了我校的學生技能水平,更讓大多數學生參與到實訓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漲,教學效果很好。
三、在實訓教學內容中,以“效果為目標”突出教學能力
二、立足學生,突出發展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那么,學生自然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主體。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無論是學習環境的創設還是學習方式的引導,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發展這一中心展開。在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課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并不局限于分數的提高,相反是要摒棄以分數為唯一衡量標準的狹隘觀念,從而實現終身發展、全面發展。新課改指出,高中信息技術課要“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為此,教師要摒棄以書本和課堂為主的傳統教學,而要以課堂為中軸,整合家庭、社會等多種環境,讓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環境中學習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以網絡技術應用中的“網站設計與評價”教學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深入家庭或社區對各類網站進行調查,通過小組合作設計網站而讓學生掌握網站、網頁、主頁的概念,了解靜態網頁、動態網頁的含義及其區別,在實踐中初步學習網站設計。同時,新課改中還提出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能再以知識傳授為主,而要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而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如在“網絡的連接策略”教學中,教師以電教室為基本環境,組織學生對電教室的傳輸介質進行分析,然后再進行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構建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調全面,關注差異
在傳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全面發展是一個內涵較為狹窄的概念。從全體學生角度而言,更多的是以參考率、及格率等來評定全面發展,由此造成了教師在教學中為保住升學率而對學生實施“魔鬼訓練”。從學生個體角度而言,發展更多指向的是考試成績,分數高就意味著發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難發現,一些學生雖然在理論學習方面稍遜一籌,但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顯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正確理解全面發展的內涵,這樣才能更好地通過教學來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新課標中指出:“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在這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全面發展。一方面,全體學生的發展是建立在個體學生發展基礎之上的。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實施小組教學、分層教學等讓學生個體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另一方面,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學生指的是教育教學所面對的每一個學生,而全面發展則是全體學生的共同的全面性的發展。以“信息交換方式———數據交換技術”的教學為例,首先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了解三種數據交換技術及用途、理解IP電話的工作原理,而這可采用分層教學方式進行。其次,在全體學生掌握了數據交換的基本方式后,教師以電話為例組織學生分析數據交換方式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發展。
創新的動力來源于疑問,傳統的教學習慣于讓學生記憶真理般的歷史內容,無暇顧及“問”和“疑”,歷史對人發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就被簡化為考試和空洞的政治道德說教了。這樣的歷史教學怎么可能讓學生感受到“每一時代的人類在反思自己往昔經歷的過程中,對歷史之本質和意義的一種理性追問和情感體驗”?怎么可能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是人類的精神故鄉,是人類生命力的活水源頭”?怎么可能讓學生“通過這個濃縮著以往時代豐富智慧與思想的巨大寶藏,去認識去感受去體驗遙遠時代遙遠地域里人類歷史的無限恒久性與豐富性”?……其結果只會使人“淪為一個心靈飄泊的精神放逐者,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者”,不可能使學生“得以同過去以往時代、同所有地域的人進行交流對話,汲取全人類的智慧與經驗,把自己短暫局促的個體生命溶入到世界歷史的無限進程中去,獲得對自我的超越和升華。”[3]這樣歷史的魅力蕩然無存,人的個性被壓抑,潛能得不到開發,沒有任何創新,歷史教學就成了枯燥無用之學了。
另外,我們慣于用我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文化科技成就來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本不錯,但卻有不足,這容易使學生陶醉其中,形成妄自尊大的狹隘心理;我們還常把落后歸結為近代西方的入侵,封建專制的腐朽,這容易使學生陷入簡單的政治經濟決定論,而忽視了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意識、思維等方面的缺陷。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古代科技曾取得多方面的高度成就,也曾出現過重視科學技術的黨派,但這些多是中國文化主流之外的產物。……墨學的中絕,以及沈括、李時珍、宋應星等科學著作的被忽視,都是中國‘重正務、輕自然、斥技藝’的文化傳統造成的后果,這實際上已隱藏著中國近代科學落后于西方的命運。”[4]教學時,一方面要了解古代的輝煌,又要找出自己的不足,對后者的探討會使我們更清醒。
2教學模式要創新
新課改強調教育教學要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這要求打破“教師中心”的舊思想,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師角色。
首先,為學生構建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充分施展靈性的空間,培養創新精神。通過質疑、探究、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大膽創新。同時,教師深入到學生中去,注意觀察、傾聽并參與交流,引導學生感受體驗教學內容,使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一起分享人類千百年來創造的精神財富的過程,分享師生各自生活經驗和價值觀的過程。教師在其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并發展元認知能力,激發學習動機,引導他們以科學的態度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肯定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欣賞其獨到見解,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思維。為此,在教學中,大膽使用歷史假設。戰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是李冰在治水過程中一項偉大的創新實踐。為讓學生體驗都江堰修建的艱難,感受李冰為首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我設計了這一問題:假如你是李冰,在沒有任何現代化工具、材料、設施的條件下,如何在洶涌澎湃的岷江中流作堰?你的設計與李冰有何不同?分組討論后講出你的設想。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躍躍欲試,大膽設想……這樣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學習過程的發現、探究、等元認知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學生發展自己、學會學習的過程,同時培養了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其次,放飛思維與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經驗,放飛想象,創造獨特、新穎的形象。問題是放飛想象的鑰匙,通過問題使學生產生一種需要,一種解決問題的渴求,一種學習的動力,一種創新的要素,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如,觀察《北京人生活圖》、《北京人用火追逐野獸圖》,我設計這一問題:請你穿越時空,回到遙遠的原始社會,成為北京人的一員,講講在當時極其險惡的自然條件下,你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通過想象,不僅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而且還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個性得到張揚,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總之,實施創新教育是時代的需要。這要求教師更新觀念,大膽創新,與時俱進。我們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求新思維能力,才能在教改的潮頭立于不敗之地,造就創造性人才。參考文獻
[1]摘自郭思樂.《正確認識學生,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2]摘自鐘志賢.《理論參照:今天怎樣當教師》.《教師博覽》,2000年第7期
[3]摘自劉鴻武.《歷史學——對人之本質的理性反思與精神體驗》.《光明日報》,2000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