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計量經濟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研究方法
利用實地調研和統計資料獲得的數據資料,運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科學選取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建立計量經濟學多元一次模型,進行相關性等分析,并根據回歸分析的結果,科學評估林業產業發展對農民收入的影響。
1選擇樣本根據實地調查以及當地林業局、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選擇泗陽縣農民2000~2012年人均收入及林業產業收入構成為樣本。由于泗陽縣特色經濟林果及綜合利用、生物質能源林培育及野生動植物培育利用產業發展較為緩慢,農民在這3大產業中獲得的收入較少,對農民收入影響很小,故不予考慮。
2選擇變量考慮到調查數據的可獲得性及研究目的,以農戶人均收入為因變量,即被解釋變量,農戶經營從事林業各產業的收入為自變量,即解釋變量,
三、結果與分析
1相關性分析對變量進行相關分析。利用EVIEWS6.0軟件,繪制Y關于X1、X2、X4的散點圖。由圖1可看出,Y與X1、X2、X4均呈線性相關關系。為確定變量的相關程度,現進行變量相關系數的計算。本文采用KarlPearson的簡單相關系數[4],其數學表達式為根據調查整理所得的數據,利用EVIEWS6.0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各變量相關系數矩陣表,數值P值是表示2者相關性是否有意義的指標。一般而言,相關系數在0.8以上稱2者有高度相關關系,0.8到0.5之間為中度相關,小于0.5視為不相關。一般P值的數值小于0.05,表示2者間的相關系數有意義。由表3可知,X1、X2、X4這3個自變量均與因變量農戶家庭人均收入Y顯著相關,且P值都小于0.01。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農戶從事森林與濕地生態旅游產業獲得的收入X4,其次是農戶從事板材加工產業獲得的收入X1,3者中影響相對較小的是農戶從事林木種苗產業獲得的收入X2,符合調查實際,表明對這些變量做回歸分析是合理可行的。
2回歸分析運用EVIEWS6.0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其結果見此回歸方程的擬合優度R2=0.999935,修正的決定系數為0.999914,說明此方程對樣本擬合得很好,自變量對因變量的解釋力度大。F統計量為46267.24,表示此方程通過了方程顯著性檢驗,即F檢驗,在統計上有意義。P值=0,表明方程高度顯著。由于各系數的P值均小于0.05,此方程通過了回歸系數顯著性檢驗,即t檢驗,系數是合理的。由此回歸方程可以看出,泗陽縣農戶從事板材加工產業、林木種苗產業、森林與濕地生態旅游產業所獲得的收入對農戶人均收入的影響都是正向顯著的,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森林與濕地生態旅游產業,其次是板材加工產業,影響相對較小的是林木種苗產業。
2中國發展交通計量的主要途徑
中國交通計量發展的戰略體現在行業管理機構-研究院所-服務與應用領域達成對于交通計量體系未來發展的共同愿景,在交通運輸工程建設的設計-施工-監理過程中,充分考慮符合專用計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采用經濟驅動的方法提高行業計量服務的效率,保證行業質量與標準化體系發展的一致性,從而使交通計量經濟導向更加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發展交通計量的2個支柱和3個基礎。
支柱一:加強交通專用計量標準研究,拓展科技創新能力。大力推進公路、水運和在用汽車等領域專用計量標準研究,優先建設行業重點需求的部門最高計量標準及其配套標準器具的研制;加強計量研究與驗證專用試驗基地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程,獲得公路、水路、在用汽車專業計量技術行業重點實驗室;加強動態量、復雜量、多參數、綜合參數等量傳溯源技術和方法研究,遠程測量、在線測量技術和方法研究,建立計量綜合業務管理信息系統計量基礎數據信息共享與服務模式,工程檢測數據庫,計量研究科研平臺,營造計量信息開放、資源共享的技術服務環境,加快推動計量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支柱二:完善交通計量服務網絡布局,提升其量傳溯源能力。推進計量服務機構在全國的合理布局,形成以國家站為主體,以省級(含區域)專業計量技術機構為支撐的交通計量服務網絡,提升其量傳溯源能力。加強國家級計量站計量標準覆蓋范圍和計量檢定能力,完善實驗室基礎條件,研究專用計量標準的檢定規程、校準規范,標準裝置技術及檢測方法。結合各地區經濟發展情況逐步建立地方計量技術機構,以滿通行業建設需要。
基礎一:完善交通計量法規的建設完成《交通運輸行業專業計量管理辦法》的制訂,作為交通運輸行業管理計量工作的基本法規,是行業實施計量監督管理的依據,以規范專業計量檢定站、專用計量器具、計量檢定人員的管理;組建“交通運輸行業計量技術委員會”,作為計量技術法規制修訂的歸口管理機構,加快實施行業急需的計量檢定規程的制修訂工作。
基礎二:建立交通計量學科體系凝聚行業測量技術精華,建立交通計量學科體系。開展交通運輸專業知識和計量學的聯系,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研究,充分滿通運輸業系統化、集成化、無損化、高效化的市場需求,通過公共專業試驗基礎建設,計量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和管理人員的培養,積極參與國際專業計量技術交流活動,提高交通計量國際化水平。
基礎三:健全計量監管體系明確各級交通計量行政主管部門是計量監管的主體,完善計量監督和管理制度,加強計量器具的控制管理,保證計量量值統一,使計量資源合理有效地獲得最佳配置,加強計量管理的事中和事后監督,建立并實施計量技術機構信用評價體系。
1.人均GDP:它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人均GDP指標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個地區越發發達,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農業:眾所周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一個國家的農業越發達,它的經濟也就越發達,并且安徽是農業大省,農業的發展狀況更加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水平。
3.工業:工業是一個地區興盛的標志,一個地區工業越發達,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提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4.運輸業:運輸業就像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個地區的資源得以融合,促進了資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并且在運輸業發展的今天,它給國民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貢獻更是不可忽視。
5.旅游業: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它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代表,作為經濟發展的新興行業,其發展程度也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所以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視。
二、回歸結果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說明另外三個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農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計量經濟學檢驗
1.多重共線性檢驗。可以看出每兩個簡單相關系數均大于0.8,說明模型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各個因素均大于2,說明每個因素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
2.異方差性檢驗。通過White檢驗檢驗模型,得出nR^2的值為9.9376且P(nR^2)>0.05,說明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性檢驗。通過布羅斯-戈費雷或拉格朗日乘數檢驗,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四、總結
最終模型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議
由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及結果可以看出,農業對于人均GDP的增長可以忽略,工業,運輸業,旅游業對人均GDP的影響比較顯著,我們應當大力發展這三個產業。鑒于安徽省自身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建立以馬鞍山,蕪湖,銅陵等省內工業城市為首的工業特區,發揮其臨近長江,靠近南京等重要二線甚至一線城市的的優勢,緊跟長三角城市經濟帶的政策領導,以及高效地利用地理資源,政府可以投入重資打造長江中下游城市工業區(園),開發高新技術,不斷促進工業高速高效地前進。
1.人均GDP:它是衡量經濟發展水平的指標,人均GDP指標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越高,一個地區越發發達,它的人均GDP就越高。
2.農業:眾所周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一個國家的農業越發達,它的經濟也就越發達,并且安徽是農業大省,農業的發展狀況更加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水平。
3.工業:工業是一個地區興盛的標志,一個地區工業越發達,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工業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提升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4.運輸業:運輸業就像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它使得各個地區的資源得以融合,促進了資源利用的效率,加快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并且在運輸業發展的今天,它給國民經濟增長所帶來的貢獻更是不可忽視。
5.旅游業:旅游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它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代表,作為經濟發展的新興行業,其發展程度也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所以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視。
二、回歸結果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18232.79,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除了X1因素以外,其他因素均大于2,說明另外三個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農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5991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5484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9083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075元。
三、計量經濟學檢驗
1.多重共線性檢驗。可以看出每兩個簡單相關系數均大于0.8,說明模型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由回歸結果可以看出,可決系數為0.9999,修正的可決系數為0.9998,說明模型對樣本擬合得非常好。F統計量為22115.46,或其概率值P=0.0000,說明在顯著性水平0.05下回歸方程在整體上是顯著的,模型對人均GDP的解釋程度幾乎接近99.9%,T統計量各個因素均大于2,說明每個因素因素對模型影響顯著。
2.異方差性檢驗。通過White檢驗檢驗模型,得出nR^2的值為9.9376且P(nR^2)>0.05,說明模型不存在異方差。
3.自相關性檢驗。通過布羅斯-戈費雷或拉格朗日乘數檢驗,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自相關。
四、總結
最終模型為:Y=1012.6200+2.6382X2+3.0338X3+0.4557X4結果顯示: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工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2.6382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運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3.0338元;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旅游業總產值每增加1億元,平均來說人均GDP就增加0.4557元。
五、政策建議
由計量經濟學建模過程及結果可以看出,農業對于人均GDP的增長可以忽略,工業,運輸業,旅游業對人均GDP的影響比較顯著,我們應當大力發展這三個產業。鑒于安徽省自身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在這種經濟背景的刺激下,中美兩國政治關系也開始出現了新態勢。一方面,美國希望中國能不斷買進更多美國國債,并在世界經濟復蘇中扮演更強有力的角色,從而帶動本國經濟的逐步好轉,美國為此向中國展開了多種形式的友好外交行動,以2014年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訪華為例,在奧巴馬“缺陣”的情況下,米歇爾帶著兩個女兒和母親到訪中國,與中國的第一夫人展開了頗具魅力的“夫人外交”活動。這不僅傳達了美國向中國示好的信號,更體現了中國“大國崛起”策略的成功和中國在美國領導層心中的重要地位。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美國對中國崛起有著相當嚴重的恐懼,美國對中國日益成長的軍事力量一直頗具微詞,并以多種形式干擾中國外交和內政,如在和對售等問題上,美國無不表現出一種破壞者的姿態,試圖以其“霸權”對中國的發展和崛起進行阻撓。
二、中美兩國關系發展的趨勢
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以培養高水平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計量經濟學教學亦因此定位于培養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和定量分析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計量經濟學有初級、中級和高級之分,教師所講授內容以初級為主,中級的部分僅涉及到多元線性回歸和聯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以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為主,課堂時間絕大部分用于模型參數估計的推導、假設檢驗的構建和理論結果分析。在每一章的最后部分,通過簡單的經濟學案例,如:收入消費問題、旅游市場預測問題、定性變量引入問題,展示各類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具體應用。教學案例的引入便利了學生將抽象的計量經濟學理論、符號和公式還原到經濟問題中,從具體問題的角度理解計量模型。同時案例分析加深了學生對已有經濟理論的理解,使得學生能夠利用相關軟件,進行適當操作進行經濟學分析,實現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礎目標。案例分析有助于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與學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一致的。
1.2使理論具體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量經濟學理論
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中,文科背景和理科背景的學生大概是1:1,有的專業如金融理財、國際金融等文科生所占比重更大,因此學生數理分析能力和對數理模型的接受程度相對較弱。大部分學生對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先修課程(數理統計學、統計學)的學習中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先修知識的理解遠遠不足以支撐計量經濟學學習的需要。在學生投入學習時間不足的情形下,如果計量經濟學課程內容過多涉及理論推演和公式推導,學生會無法跟上教師授課的節奏,學習興趣會降低、聽不懂內容的越來越多。在每一章節及時輔以案例,學生能夠通過經濟問題中的具體例子感知利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建立模型、進行數據分析和對結果進行計量經濟學檢驗和經濟學檢驗的過程,降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畏難情緒,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1.3有助于教學相長
案例分析課堂上,教師通過具體操作和相關結果分析為學生解讀具體的動手實踐過程,學生因其興趣的提高也主動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而不再僅僅是扮演“觀眾”。操作過程中出現各種“狀況”時,教師會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這稍稍突破了“滿堂灌”的傳統模式,給了學生共同探討問題的空間,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促使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提高表達能力,這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相符。同時,學生活躍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從獨特的角度重新認識和分析經濟問題,學生踴躍的發問有助于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豐富教學內容。為了更好應對學生的“奇思妙想”,對教師的備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橫向提升和縱向拓展。
2現階段計量經濟學案例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案例教學對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已被充分認識,計量理論結合案例分析授課的方式對計量經濟學教學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然而,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從開展到現在也只有十幾年的時間,案例分析進行的時間更短,在對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的理解、開展方式、素材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提升的地方,案例教學法還未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發揮其應有的效果和作用。就教學過程中筆者的一些認知,目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的案例分析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2.1方式單一受限于課時少、實驗室資源有限等客觀原因
目前案例教學僅僅是利用簡單的經濟學例子進行簡單計量經濟學模型展示,目的在于輔助學生理解計量模型的相關指標,還未曾深入涉及到案例教學的實質,或者說是初級的案例教學。課堂上,教師演示軟件的操作過程并輔以相關分析,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過程,而只能稱為“例題分析”。教師通過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給學生操作實踐的機會,學生在課外時間遵循教師的操作步驟和手法做簡單模仿,并形成實驗報告。由于學生人數眾多,教師僅能通過抽檢學生實驗報告而非逐份批閱來掌握學生掌握的情況。總的來看,雖然在教學的過程中輔以教學案例分析,但是所采用的案例和數據類型都較基礎和簡單,案例穿插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仍然以教師講授和操作為主,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被充分調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并未有顯著提高。因此,筆者認為,目前案例教學法的精髓還未被充分應用到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
2.2案例內容簡單抽象,專業區分度低
選用案例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案例教學法開展的效果。一般來看,計量經濟學課程中所采用的案例是教材上所給案例,且通常設置在每章的最后部分,用以輔助學生對于章節教學內容的理解,綜合性不足。然而,實際案例分析特別在運用面板數據進行經濟問題分析時,截面數據和時間序列數據常常導致異方差、序列相關等問題同時出現。另外教材中的案例簡單陳舊、缺乏代表性和時代性、數據都較簡單、描述的經濟問題不具備代表性,甚至同一個案例貫穿了整個學期的內容。另外,教材中案例未能根據不同專業特點進行設置或者給出備選案例,學生對案例的新鮮感逐漸降低,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不高。這些導致學生在學完計量經濟學課程之后,仍然有大部分人不會根據計量經濟學方法設定不同專業領域的計量模型,更無法進行相關的經濟學檢驗和分析。有些教師為豐富案例庫,直接借鑒和引用經典國外教材中的案例。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不同,教師很難結合中國實際對于案例進行修正以適合我們的課堂,導致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案例內容不能充分理解,也削弱了學生利用計量模型解決中國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
2.3資源有限
普通高等學校的擴招使得教師隊伍的擴張遠落后于學生數量的增加,計量經濟學課題教學一般采用大班上課的方式。教師在開展案例分析的過程中既要進行實際操作,又要注重接收學生的反饋并做出及時的講解,所以在人數眾多的課題上很難顧及到每個學生,學生的疑問也不可能都會得到教師的反饋,這嚴重影響了案例教學實施的效果。計量經濟學案例教學的開展離不開相關計量軟件的實現和應用,而擴招導致學生數量與學校實驗室資源的極度不匹配,使得學生僅能利用個人PC機在課外的時間進行計量軟件的操作和實踐,效果得不到保證。在開設專門Eviews軟件課程的專業中,采用小班授課方式,任課教師是本班講授計量經濟學的教師,教師對學生的熟悉程度高,了解學生的先期計量基礎,能夠適度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從學生期末提交的實驗報告和畢業論文的角度看,單獨開設Eviews案例分析實驗課程的班級好過未開設的班級。
2.4案例部分在成績評定中所占比重較低
在資源緊張和有限的情況下,多數高校計量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采取的是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的加權平均,平時成績主要考察平時作業和出勤的情況,期末考試則是以閉卷方式考察學生對計量經濟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掌握情況。這種成績評定方式無法體現對應用計量經濟學方法解決經濟問題能力的考核,有礙于學生對計量經濟學軟件學習的積極性和案例教學實踐的開展。
3必須處理好的幾類問題
要在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案例教學實現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必須探索適合應用型財經類本科院校的獨特的教學思路和方式,要處理好以下問題。
3.1案例分析與計量經濟學理論的關系
在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碰到這樣的學生,由于沒有理解計量經濟學基本模型和理論,即使教師講解了案例并進行了分析,但更換了案例后,他也是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強調案例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并非意味著計量經濟學基礎理論的弱化,而是促進和加強。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下,既要完成計量經濟學的教學任務,又要適當開展案例分析,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和難點,強化“必需、必講”內容,弱化推理、計算內容,體現計量經濟學的經濟學特征,而非數理推導特征,逐步降低學生對課程的畏難情緒,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在條理明晰、重點難點鮮明的基礎理論學習后,輔以適當的案例分析更能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未來更深入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后,課堂教學效果會顯著改善,形成良性循環。
3.2教師素養的提升
案例教學的效果取決于教師對計量經濟學基本原理的熟悉程度,還受限與教師的經濟理論功底和統計數據處理能力。目前奮斗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一線的教師背景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經濟學類專業畢業且在某專業領域應用過計量經濟學方法進行相關研究,一類是統計學或者數學專業畢業精通計量經濟學數理基礎。經濟類背景教師精通計量模型的應用,但是對于計量經濟學數理特征把握有欠缺,數理背景的教師對于經濟學理論的理解卻存在不足;或者即使有的教師兩方面兼備,但對授課對象專業背景的理解較薄弱,這都使得教師無法較好的掌握經濟學各專業領域的現實特征、學科發展動態,也不熟悉各專業相關指標的特征、數據處理技巧、計量經濟學方法選用和計量經濟學指標特征。教師計量經濟學專業素質的高低,決定了案例分析開展的水平和效果。
鼓勵與支持課程組成員進修學習,拓展研究視野、提升教學能力。
(2)學習與借鑒國內外高校優秀教學經驗與成果
課程組一方面注重跟蹤學科的發展,結合《計量經濟學》國際國內的最新科研成果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另一方面跟蹤國外、國家與省級精品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獲取有益的經驗與方法。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增強課程教學效果
課程的考試分為兩部分:實驗和課程論文。實驗的考核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熟練掌握計量軟件EVIEWS的應用,能夠熟練進行建模求解并對模型的參數進行檢驗,進一步為科學研究的實證分析奠定基礎;而課程論文的考核主要是增強學生的科研寫作能力。
二《計量經濟學》具體授課內容的改革方案
在理論教學內容方面,課程組要反復研討并通過與學生的反饋交流,精心設計符合我校研究生實際的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適應和符合培養經濟管理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學實踐方面,課程組要不斷完善和更新教學案例,加強實踐教學改革(特別是課程論文、課程實習等),注重培養學生在科研中應用本課程中相關知識與方法的能力。在教學載體方面,課程組要做到全部教學資源上網共享,實現課程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障礙教學。由于我校管理類專業研究生需要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和解決本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而非側重在研究計量方法本身,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是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課程教學應當理論與應用并重,融基本理論方法與應用為一體。考慮到本學科的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沒有系統學過本課程,所以在教學中要根據大多數研究的實際情況以及本課程的體系,反復精選計量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使之更加符合本專業教學的實際要求。本課程以經典計量經濟學的內容為主,適當概要性地介紹“非經典”計量經濟學的新發展與動態。課程特別注重基本思想、經濟背景、基本方法和實際應用,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研究和分析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并能夠應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現實的經濟和管理問題。在《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定量分析方法解決經濟管理問題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創新型經濟與管理人才的需要。《計量經濟學》實驗在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有顯著成效。《計量經濟學》實踐性教學環節由案例分析、實驗教學與課程論文三部分組成。
(1)案例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體驗計量經濟學理論與方法的實際應用,基本上每節課都結合案例進行講解。通過實際經濟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了解理論方法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并結合案例分析介紹EViews軟件的使用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計量經濟理論方法更加貼近經濟管理實際,而且是從實際需要出發去學習計算機軟件,比單純講授軟件本身更引起學生的興趣。
(2)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以通用的Eviews軟件為載體,為配合《計量經濟學》課堂教學專門設計的輔教學環節。設計思想和目的是完成課堂講授內容的計算機軟件的實現,幫助學生理解、消化、評價課堂所學的內容。具體做法是在工商管理實驗室進行專門的上機實驗教學,并要求學生課外另外安排不低于10小時的上機實踐。上機實驗課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要求每個學生結合自己選定的作業和設計的模型,熟悉EViews軟件的使用方法各個部分的具體操作。實踐證明,經過8學時及以上的訓練,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計量經濟分析的EViews軟件操作,都具有了用計量經濟軟件作實證性經濟分析的初步能力。
(3)課程論文
課程論文是要求研究生結合本專業所學基礎理論和自身的研究興趣,運用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思路、方法和工具,解決一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并形成8000字左右的課程論文。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了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以后,受到計量經濟分析的實際訓練,對運用計量經濟方法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方式有更深刻體會,從而提高學生處理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和素質,提高其科研能力。通過實踐性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對學習計量經濟學的興趣,而且使學生享受到了運用計量經濟學分析實際問題的樂趣,培養了學生應用計量經濟學的建模能力。一方面可以參加相關的建模競賽,更可以運用《計量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撰寫科研論文進行發表,這幾年研究生的科研成果論文能夠充分說明這一點。
三《計量經濟學》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方案
該課程采用課堂講授與上機實驗相結合、模型計算與問題分析相結合的授課模式,使學生探究、協作的學習過程中達到學好《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目的。具體而言,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了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將課程教學延伸到實踐環節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對象采用了相應的教學方法,形式靈活,效果良好。例如,對一些理論性很強的難點內容,如總體回歸函數、總體回歸模型概念的聯系和區別,t檢驗法、P值對回歸方程系數顯著性檢驗的聯系與區別,回歸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時會出現的理論后果和實際后果,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采用精講教學形式。對一些實踐性很強的重點內容,如經濟計量學的研究程序,運用包含虛擬變量的回歸模型分析結構穩定性,多重共線性、異方差、自相關的各種診斷方法和補救措施,間接最小二乘法和兩階段最小二乘法,采用案例教學形式。對一些容易混淆難以理解的內容,如多元線性回歸模型與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不同點,對數線性模型、半對數模型、線性對數模型的設定和參數含義,采用對比、討論教學形式。對有些難點內容,如內生變量和外生變量、模型識別的階條件和秩條件,采用精講、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形式。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講授《計量經濟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手段的時空限制,節省了時間,增加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形象化、生動化。
二、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幾點建議
計量經濟學是現代經濟學的重要分支,為了突出本學科的特點及在經濟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強化學生對計量經濟學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以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創新課程教學內容
計量經濟學作為一門經濟學,其課程建設的目標應該是建設成為一門真正的經濟學課程。因此課程教學內容必須真正實現“經濟理論、數學、統計學的結合”,教學內容應涵蓋“模型設定、數據診斷、模型估計、模型檢驗、模型應用”全過程。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應該包含如何設定計量經濟學模型、如何分析和診斷數據,這應成為課程教學內容創新的主要方向。具體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著手:
①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和層次劃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依據不同教學層次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精選,形成具有不同層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體系。教研室需要對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的層次劃分進行反復討論和界定,比如對于本科層次尤其是獨立學院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要做到“重思想、重方法、重應用”的原則;而對于研究生層次的計量經濟學教學內容要做到“重探索、重科研、重理論”的原則。
②緊跟學科的前沿發展,適時更新教學內容,計量經濟學學科本身在不斷發展,除了一些經典的著作,國外一些新教材不斷涌現。國內高校在計量經濟學課程的教學中也要緊跟國際上的新發展,注重教學內容及教材上的適時更新。
2.實驗教學的進一步重視深化
計量經濟學是一門方法性和工具性很強的學科,即為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方法指引和工具支持。針對目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較弱的情況,在實驗教學中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創新:首先是強化基礎性實驗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保證實驗教學的課時,不能因為理論教學內容的博大精深有失偏頗,然后根據理論教學內容,結合實際精選實驗項目,先是教師的演示講解,而后是學生觀摩學習,最后由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項目的所有操作流程,教師則從旁予以適時糾偏,從而保證實驗教學順利進行;其次是大力開展探索性實驗教學,探索性實驗教學是指教師結合不同專業學生自身專業理論特點,引導學生借助于計量經濟學理論方法,對本專業的某一理論或現實問題,自行設計實驗項目并以課題申報形式組團完成項目研究的全過程。比如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可以結合國際貿易相關數據深入探討某一問題。通過基礎性和探索性實驗教學雙管齊下,加強學生對計量經濟學模型的理解,掌握利用計量經濟學工具解決實際經濟問題,以達到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
2計量在國防現代化中的作用
計量在國防尖端技術系統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從武器的研究、設計、實驗到定型生產都離不開計量。以人造衛星來說,衛星上天需要火箭載送,火箭的結構設計和制造離不開長度計量;原材料質量需要強度和硬度計量;燃料分析必須化學計量;運行方向和速度必須力學和時間頻率計量;特別是重力加速度和振動計量尤為重要。有的關鍵部位的計量測試只要“差之毫厘”就會“謬以千里”。另外,有些參數還要求進行動態測定,如果測試不準,就會導致整個系統失敗。據資料介紹,美國在研制某航天系統時,由于高頻率電壓測試不準,導致連續四次發射失敗,最后找到原因,加以校準,才獲得了成功。尖端武器系統龐大、復雜、分工細、零部件多,因此,現代化的國防不僅要求計量的精確度高,同時更要求量值的完全統一。不如此,就不能保證武器系統銜接一致,協同動作。
3計量在工業生產中的作用
飛機在天空中飛行,靠什么指示降落;軍艦在大海中航行,憑什么確定它的方位;鋼水在高爐中沸騰,用什么測量它的溫度高低;工業產品生產出來,用什么檢驗它的質量優劣……在這些領域內,人們就是使用各種計量儀器儀表進行控制。過去,人們把計量稱為“工業生產的眼睛”,現在,計量已經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中樞”。隨著工業技術的進步,產品向“高、精、尖”方向發展,這對計量的精度要求越來越高。
(1)保證產品質量。
現代化大生產的特點是分工細,協作面廣。例如一輛汽車就有上千個零件,是由許多家企業協作而成。因此,如果沒有準確一致的計量器具來保證,產品就實現不了標準化、通用化的要求,產品組裝時就會出現因尺寸不一而“敲、打、銼、磨”,這既影響了生產效率,又影響了產品質量。在企業生產中,計量工作是質量工作的基礎和保證。
(2)增產節約,降低成本。
產品和原材料在運轉過程中需要計量其重量,檢查其質量。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生產中人們常利用計量器具或計量器具的改進,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例如某鋼廠冶煉合金鋼的電爐車間,過去將一爐鋼水煉好倒入鋼包澆鑄前,由于沒有采用計量器具進行衡量,常出現因鋼水過多而浪費,或因鋼水不足而短錠報廢,一年要浪費余鋼或短錠1000多噸。后來該廠安裝了行車電子秤后,當鋼水倒入鋼包時,行車大梁就顯示出鋼水的質量,這樣每年既可節約電力,又能增產1000多噸合金鋼。
? (3)保障安全生產。
工業生產中使用的計量儀器儀表準確與否,不僅關系到產品質量,而且有的計量儀器失準,會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壓力表被稱為鍋爐的眼睛,在工業生產上廣泛應用,但要保證鍋爐安全生產就必須正確使用壓力表,并按照檢定周期檢查其正確性,否則就會產生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4計量在交通運輸中的作用
在交通運輸事業中,計量測試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基礎工作。它對于提高交通工業產品質量和保證車船修造質量、車船裝卸運輸中的經濟核算和節能的順利開展等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外貿貨運量大幅度增加,這就要求需要在港口配備必要的先進計量測試設備和科技人員,對港口的進出口貨物進行質量把關和計量把關,從而保護我們的國家利益。
5計量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在今天,科學種田的意義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要真正做到科學種田,計量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農業生產要達到“高產、穩產、高效率、低消耗”4個指標,就必須開展計量測試工作。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基本條件,也是科學種田首先要掌握的因素。對土壤的酸堿度、鹽分、水分、有機質和氮磷鉀的含量等要一清二楚,這就要搞好土壤普查,進行有關的計量測試工作,通過對土壤性能的測試,掌握其特性,實施農田改造,做到科學種田。
6計量在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保障勞動者的安全,防止環境污染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工農業生產中,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都離不開計量測試工作。否則就有可能會給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和損害,使正常的生產秩序遭到破壞。
(二)形象與關系成本形象與關系成本是指企業為了提高社會形象并與企業所在社區保持良好關系而發生的成本。它們通常被稱為無形成本,其發生將影響管理者、消費者、雇員、社區和執法者對企業經濟行為的主觀判斷。例如企業自愿年度環境報告的成本,企業為改善所在社區的環境而自愿發生的綠化支出,其他為提高企業環境保護形象和環境保護知名度而發生的成本等。這些成本本身是有形的,但是這些支出所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如企業形象的提升等)通常是無形的。企業內部環境成本的發生,除了表現為企業期間費用、主營業務成本和或有環境負債增加外,還有可能表現為企業相關環境資產的增加,最終會對企業財務產生直接的影響。
二、完全成本會計對外部環境成本的確認和計量
(一)環境資源降級成本計量模型環境資源降級成本指企業因為生產經營活動而導致生態資源質量下降,進而對資源環境造成破壞的貨幣表現。生產和消費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實際就是環境資源等級的下降,因環境降級成本存在多污染源、無明確承擔者等特點,導致我們對其計量非常困難。企業單一污染要素造成的環境降級成本為:Cwi=XwiPwi(1-bi)其中:Xwi為企業各項活動所排放的第i種污染物的數量;Pwi為治理每單位的第i種污染物所花費的費用;bi=Zwi/Xwi為第i種污染物消除的比例;Cwi為第i種污染物所導致的環境資源降級成本。當企業存在多污染要素的情況下,先分別計算不同污染要素導致的環境降級成本,然后相加,取其總和,計算出多污染要素造成的環境降級成本。
(二)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成本這類成本一般是企業因為生產經營活動而導致環境污染,從而使人類的健康、財產和福利受損,但是在目前的法律體系下企業尚未承擔這些損失的貨幣表現。衡量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成本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人力資本法,即人們因為環境污染導致提前死亡或生病所帶來的個人收入的減少和醫療費開支的增加。前者相當于環境質量脫離標準對勞動者預期壽命和工作年限的影響與勞動者預期收入(扣除來自非人力資本的收入)的現值的乘積;后者相當于因環境質量脫離環境標準而增加的病人人數與每個病人的平均治療費(按照不同病癥加權計算)的乘積。該方法界定了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最低成本數額。二是統計上的生命價值法(Val-ueofaStatisticalLife,VSL),即以人們為了避免生病或降低提前死亡的風險所愿意支付的貨幣金額來衡量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成本,該方法界定了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的最高成本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