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7:31: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統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279-03
1引言
SCI、ISTP和EI是國際公認的3大著名檢索工具,不僅具有文獻檢索功能,還具有對期刊和論文影響力的評估、科研成就的評價等功能,通過評價收錄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地區或機構科學研究水平和實力。內蒙古農業大學圖書館2011年購買引進了web of science(SCI)數據庫,SCI作為世界知名的3大檢索工具之一,能夠及時準確地反映學術研究的重大突破、學科前沿的最新研究動態和熱點難點問題,是衡量一個機構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所高校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情況反映了該校的學術地位和綜合研究能力。定量分析了2003~2012年10年來的科技實力和發展趨勢,以為內蒙古農業大學學科建設、科研決策及人才培養提供客觀公正、科學準確的評價數據和理論依據。
數據來源為登錄SCI數據庫,檢索策略為地址= (inn* mong* agr* univ*);出版年= (2003-2012);引文數據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XPANDED);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 (CPCI-S);CCR-EXPANDED; IC。
2結果統計與分析
共檢索到署單位名稱為內蒙古農業大學的作者發表的論文716篇,本次統計不包括本校人員以其他形式署單位名稱發表的學術論文。
2.1論文數量分析
2003~2012內蒙古農業大學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情況見表1、圖1。從圖表中可以看出10年間,內蒙古農業大學每年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的數量呈快速遞增的趨勢,2007年發表的文章被SCI收錄60篇,以后逐年增加,到2012年發表的文章被SCI收錄達164篇,這說明本校的科學技術研究水平和能力在逐年提高。近年來,學校每年對發表被SCI等3大引文系統收錄文章的教師給予獎勵,既提高了內蒙古農業大學的學術地位,又激發和提高了老師的科研能力,從而形成了良性循環,這將會對該校科學研究的發展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2.8論文主要國際國內合作情況
通過合作,可以更快地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傳播到世界。研究表明,合作研究成果的論文一般比獨立完成的論文要獲得更多的引用,具有更高的參考價值。我校科研人員參與發表的716篇SCI收錄論文中有228篇通過機構間合作完成,占31.8%,合作機構達105個,合作國別有17個國家和地區。可見,我校科研人員國際國內合作是比較廣泛。
3總結與建議
經過以上統計分析,近幾年被SCI收錄的論文數量雖然逐年在增加,但還存在一些問題。
(1)從引文量來看,除去自引文獻,實際被引的數量并不高,說明我們整體論文的科技水平還偏低,論文質量有待提高。
(2)從發表文章的期刊影響因子來分析,只有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超過了5,大部分都在1以下。分析其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每一學科 SCI收錄的期刊種數較多,其影響因子各不相同,影響因子高的期刊,所要求的論文科技水平質量就高,如果我們科研人員的論文質量達不到此類刊的質量要求,拒收比例就高,論文投不到此類刊上,投到影響因子較低的刊上相應影響因子就不會高。其二,我們的科研人員的論文質量較高,但是沒有認真地去選刊,產生了高水平的文章投到了影響因子較低的刊物上,因而表現出了大部分作者的論文所發表的期刊影響因子整體偏低。建議作者今后在努力提高論文質量的基礎上,在文章發表時,作者一定要認真比較分析同一學科不同種刊物影響因子,正確評價文章的質量,做到適得其所。
(3)繼續加強國內外機構間的科研合作,提高科研水平。我校科研人員總體發文量與全國其他高校想比,數量和質量還相差甚遠,我校現有的科研水平和科技投入與經濟發展需要還不是很相稱;其次,由于許多國外刊物不符合中國國情,不少優秀學術論文沒有被該系統收錄。主觀原因是我們的教師和科研人員國際合作的意識是有,但強強聯合是不夠的,沒有通過國際合作這個大舞臺大幅度提升自己科研水平的想法。因此,我們應正確看待和認真分析我校的科研現狀,進一步加強和鼓勵教師們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加強學術國際間的合作,產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論文,努力提升我校整體科研實力。
農業隱性失業指工業化過程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而沒有影響到農業產出的那部分邊際生產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勞動力。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長期存在農村與城市發展嚴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國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導致我國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這些剩余勞動力就構成了中國農業的隱性失業。大量的隱性失業人口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了解這一形勢及其形成原因并據此提出對策建議,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口的轉移問題。
1 當前農業隱性失業的形勢分析
自上世紀末以來,我國農業隱性失業率呈上升趨勢,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80年代中期的農村過剩勞動力為2.5億,隱性失業率高達60%。近年來由于鄉鎮企業的發展以及城市二、三產業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到90年代中期,已減少到1.0~1.3億人,隱性失業率仍高達30%。農業隱性失業現象的存在,以及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巨大隱患,對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構成嚴重威脅:
首先,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大量存在,標志著相當部分農業勞動力資源沒有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處于閑置和半閑置狀態,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其次,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存在,制約了農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1979~1984年期間,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37∶1縮小到1.56∶1(以農民收入為1)。但自1985年以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續擴大趨勢,1997年差距為2.47∶1,到了2005年,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達3.22∶1。
再次,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存在,嚴重制約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影響農民對土地投入的積極性,農業機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當部分農村的貧困落后面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改變。
第四,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持續進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許多城市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
2 農業隱性失業產生的原因
我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起來可以歸納為這樣幾個方面:
2.1 農村勞動力基數大,勞動力的自然增長規模龐大。1979-1993年,農村勞動力增長近1.4億人,90年代中后期,農村勞動力每年還將增加600萬人左右。在農村勞動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卻出現了縮減的趨勢,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農業用地大面積減少,并最終導致農業內部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減弱。
2.2 在農村勞動力日趨增多和農業用地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我國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沒有能夠相應進行調整,相當一部分農村單一結構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二、三產業發展滯后,從而使農業部門對勞動力的吸納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3 在我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動后,對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國目前農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進入勞動力年齡的農村勞動力中,有將近10%屬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勞動力自身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經濟結構變動的要求,因而只能滯留在當地農村,處于隱性失業狀態。
2.4 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還存在制度性障礙。全國各大中城市對農民工進城就業都有不少的限制,將不斷增加的農村勞動力都限制在農村,出現了大量的農村隱性失業。
3 解決我國農業隱性失業問題的對策
3.1 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就是通過市場來配置社會資源,使其達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也是市場的主體,他們完全有理由選擇自己所適合的職業。雖然政府在中介組織間加強了組織協調,但從總體上評價,農業勞動力流動中的市場障礙仍然嚴重。因此建立統一、規范的城鄉統一勞動力市場是解決農業隱性失業問題的根本性措施。也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勞動力市場中獲得平等主體地位的一項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農業內部結構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調整,主要是指農業內部各產業部門間的配置調整和種植業內部種植結構的調整,其目的是為了合理地利用資源,挖掘資源利用潛力,提高資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調整農業內部各產業間即農林牧漁業間的配置結構,提高果樹、葡萄、花卉和畜牧、養殖等勞動力高度密集型產業的配置比重。通過調整種植業內部的種植結構,減少耕地密集型產品的種植面積,相應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棉花、煙葉、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種植比重,發揮我國農業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強農業深層開發,發展開發性農業、特色農業,要以農業產業化來推進農、林、牧、副、漁深度發展,開發和發展農產品加工增值,使農民獲得比過去單純靠原料和初級產品搞得多的經濟效益。一旦農業獲益較大,高素質的農民就愿意留守土地,棄耕撂荒等現象將受到遏制。
3.3 發展鄉鎮企業走農村工業化之路。中小企業在解決就業尤其是農業隱性失業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以中小企業主體的鄉鎮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目前,為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的需要和應對農業剩余勞動力日益增多的現實,我們必須確立新的鄉鎮企業發展模式,進行鄉鎮企業制度創新,具體來說,應堅持與城鎮化相結合,以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為導向,以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來推進鄉鎮企業的第二次創業。
3.4 普及職業培訓。提高農村務農勞動力的素質必須首先提高基層技術推廠人員的素質。基層技術人員知識的陳舊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農民技術水平的提高,在農技服務體系改革到位后,要通過開展不同層次的新技術培訓、資格培訓提高農技人員的基本素質,可以通過加強與職業培訓院校、農科院所的合作,聘請專家講學等途徑,更高層次地提升農技推廣人員水平。其次要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培訓內容和方式要與需求相銜接。建議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高等職業教育學校、農廣校、地方農技校等教育培訓陣地,采取聯合辦學或請人授課等方式,加大培訓力度。
農業隱性失業指工業化過程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而沒有影響到農業產出的那部分邊際生產力等于或小于零的勞動力。由于種種原因,我國長期存在農村與城市發展嚴重的不平衡,加之中國人多地少的特殊國情,導致我國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這些剩余勞動力就構成了中國農業的隱性失業。大量的隱性失業人口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了解這一形勢及其形成原因并據此提出對策建議,可以更好地解決我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口的轉移問題。
1 當前農業隱性失業的形勢分析
自上世紀末以來,我國農業隱性失業率呈上升趨勢,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80年代中期的農村過剩勞動力為2.5億,隱性失業率高達60%。近年來由于鄉鎮企業的發展以及城市二、三產業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到90年代中期,已減少到1.0~1.3億人,隱性失業率仍高達30%。農業隱性失業現象的存在,以及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巨大隱患,對社會經濟的穩定運行構成嚴重威脅:
首先,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大量存在,標志著相當部分農業勞動力資源沒有能夠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而是處于閑置和半閑置狀態,造成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其次,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存在,制約了農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1979~1984年期間,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2.37∶1縮小到1.56∶1(以農民收入為1)。但自1985年以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持續擴大趨勢,1997年差距為2.47∶1,到了2005年,這一收入差距比率高達3.22∶1。
再次,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存在,嚴重制約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影響農民對土地投入的積極性,農業機械化的步伐不得不放慢,相當部分農村的貧困落后面貌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改變。
第四,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持續進入大中城市,造成了許多城市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
2 農業隱性失業產生的原因
我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員的大量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起來可以歸納為這樣幾個方面:
2.1 農村勞動力基數大,勞動力的自然增長規模龐大。1979-1993年,農村勞動力增長近1.4億人,90年代中后期,農村勞動力每年還將增加600萬人左右。在農村勞動力不斷增加的同時,土地等農業生產資料卻出現了縮減的趨勢,土地沙漠化等原因造成農業用地大面積減少,并最終導致農業內部對農村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減弱。
2.2 在農村勞動力日趨增多和農業用地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我國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沒有能夠相應進行調整,相當一部分農村單一結構的局面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二、三產業發展滯后,從而使農業部門對勞動力的吸納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3 在我國經濟結構發生變動后,對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國目前農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占的比例仍然不小,每年進入勞動力年齡的農村勞動力中,有將近10%屬于文盲、半文盲,由于勞動力自身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經濟結構變動的要求,因而只能滯留在當地農村,處于隱性失業狀態。
2.4 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還存在制度性障礙。全國各大中城市對農民工進城就業都有不少的限制,將不斷增加的農村勞動力都限制在農村,出現了大量的農村隱性失業。
3 解決我國農業隱性失業問題的對策
3.1 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就是通過市場來配置社會資源,使其達到利用的最佳化和收益的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也是市場的主體,他們完全有理由選擇自己所適合的職業。雖然政府在中介組織間加強了組織協調,但從總體上評價,農業勞動力流動中的市場障礙仍然嚴重。因此建立統一、規范的城鄉統一勞動力市場是解決農業隱性失業問題的根本性措施。也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勞動力市場中獲得平等主體地位的一項基本的制度保障。
3.2 農業內部結構調整。農業內部結構調整,主要是指農業內部各產業部門間的配置調整和種植業內部種植結構的調整,其目的是為了合理地利用資源,挖掘資源利用潛力,提高資源的配置利用效益。調整農業內部各產業間即農林牧漁業間的配置結構,提高果樹、葡萄、花卉和畜牧、養殖等勞動力高度密集型產業的配置比重。通過調整種植業內部的種植結構,減少耕地密集型產品的種植面積,相應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棉花、煙葉、小辣椒和大棚蔬菜等)的種植比重,發揮我國農業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強農業深層開發,發展開發性農業、特色農業,要以農業產業化來推進農、林、牧、副、漁深度發展,開發和發展農產品加工增值,使農民獲得比過去單純靠原料和初級產品搞得多的經濟效益。一旦農業獲益較大,高素質的農民就愿意留守土地,棄耕撂荒等現象將受到遏制。
3.3 發展鄉鎮企業走農村工業化之路。中小企業在解決就業尤其是農業隱性失業問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以中小企業主體的鄉鎮企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長期以來一直是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目前,為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結構變化的需要和應對農業剩余勞動力日益增多的現實,我們必須確立新的鄉鎮企業發展模式,進行鄉鎮企業制度創新,具體來說,應堅持與城鎮化相結合,以第二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為導向,以產權制度和管理體制改革為動力來推進鄉鎮企業的第二次創業。
3.4 普及職業培訓。提高農村務農勞動力的素質必須首先提高基層技術推廠人員的素質。基層技術人員知識的陳舊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農民技術水平的提高,在農技服務體系改革到位后,要通過開展不同層次的新技術培訓、資格培訓提高農技人員的基本素質,可以通過加強與職業培訓院校、農科院所的合作,聘請專家講學等途徑,更高層次地提升農技推廣人員水平。其次要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培訓內容和方式要與需求相銜接。建議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高等職業教育學校、農廣校、地方農技校等教育培訓陣地,采取聯合辦學或請人授課等方式,加大培訓力度。
3.5 擴大勞務輸出。這也是我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口的重要轉移途徑。我國是人口密度較高且分布不均衡的發展中國家,具有勞動力資源成本較低的優勢。但我國多年來勞務出口一直徘徊在30萬人左右,僅占同期國際勞務市場吸納勞工的1%,與我國勞動力資源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在當前亞太經濟復蘇和西方國家經濟繁榮的新機遇面前,我們要放開勞務輸出的經營權,盡快搞活國內勞動力市場,鼓勵更多的外貿行業重視勞務輸出,積極向世界各層次勞動力市場進軍,為我國農村勞動力尋找更廣闊的就業途徑。
4 改進我國農業隱性失業人口統計的思路
4.1 界定農村隱性失業的統計口徑。
隱性失業,是指勞動者未能有效地發揮個人的勞動能力,本質上是介于失業與就業之間的勞動力經濟參與情況。界定農村隱性失業,通常需要引入克里希納對隱性失業提出的四種測量標準,即時間標準、收入標準、意愿標準和生產力標準。所謂時間標準,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間里的勞動時數低于被定義為充分就業的時數(我國為40小時/周);所謂收入標準,是指勞動者在一定時期里獲得的收入低于被定義為充分就業的收入標準最低額(我國可確定為最低工資額);所謂意愿標準,是指勞動者愿意工作的時間和強度高于目前工作的時間和強度;所謂生產力標準,是指勞動者從目前就業隊伍中撤出而不會減少產出。從我國國情看,對隱性失業的統計標準的選擇,以第一、二項較為可行。
4.2 完善農村隱性失業統計調查方法:
農村隱性失業調查可借助于國家已經建立的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建立農村勞動力抽樣調查制度。農村隱性失業勞動力抽樣調查的范圍是全國的農村地區,調查以戶為登記單位,調查人口具體涵蓋范圍與城鎮勞動力抽樣調查相同。調查采用以全國為總體,省為次總體的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樣。一般也分為三個階段,即由“省抽縣、縣抽鄉、鄉抽村”,并對抽中的樣本村進行逐戶調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對第一級抽樣框的縣級單位進行分層,分層標志采用人口標準(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經濟標志(近三年人均分配收入)或地形標志(平原、山區、丘陵)等,具體由各省市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調查時點也可定為每個季度最后一個月包含15日那個星期的星期天,調查期間為調查時點前四周。調查對象為年滿16歲及以上的農村地區常住人口。調查內容包含個人的基本情況和勞動狀況的調查,其中勞動狀況的調查項目有①調查期內是否為取得收入而勞動;②調查期內累計工作時間;③所從事的行業、有無兼業行為及兼業的行業;④該家庭戶是否有外出務工的人員及務工人數(外出務工人員是指戶籍仍在農村地區,人已離開農村在外工作的人員);⑤調查期間內未參加有報酬勞動或勞動時間過少(小于充分就業時間)的原因。
4.3 建立農村隱性失業統計指標體系。
(1)反映農村隱性失業總量的指標:①農村隱性失業總數:指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下,從事農業的勞動力超過農業生產要素協調配置所需要的那部分勞動力的剩余量。采用勞動力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農村隱性失業調查時,可將農村隱性失業規定為那些在一定年齡(16歲)以上的農村常住人口中,有勞動能力并愿意參加農業勞動或其它非農業有報酬的勞動,在調查時點前四周內,周平均勞動時間不足40小時的人員。②各年齡段的農村隱性失業數:按照16-24歲、25-44歲、45歲以上三個年齡段(即青年、壯年和中老年)分組統計。③各文化層次的農村隱性失業人數:按小學以下、小學、初中、高中、大專以上幾個層次分別統計,反映農村不同文化水平的勞動力供需不平衡的狀況。④不同性別的農村隱性失業數量:按男、女分別統計的農村隱性失業數量,反映調查范圍內男女勞動力隱性失業的規模,說明農村生產勞動對男女勞動力的偏好或排斥的程度。
(2)反映農村隱性失業廣度的指標:農村隱性失業率。它是反映農村隱性失業相對數的指標,隱性失業率越高,說明剩余勞動力面廣,失業的情況嚴重。
(3)反映農村隱性失業就業結構的指標:各層次農村隱性失業的比重:為各層次農村隱性失業占農村總的剩余勞動力數量之比,該指標按照年齡、文化層次、性別等分別統計。反映了各層次農村隱性失業在總的農村隱性失業中分布的比率,是農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以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依據。
參考文獻
2物聯網技術的實施方案
2.1傳感器單元物聯網技術農業專家系統想要獲得更好的應用效果,在傳感器方面,需要做到對癥有效。
2.1.1氣體溫度傳感器在國外的先進國家這種傳感器技術已相對純熟。我國主要采用瑞士公司推出的單片數字溫濕度傳感器,來對空氣溫度進行傳感探究。這種高端傳感產品具有可靠性和穩定性等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降低了獲取數據的難度,并有效增強了其抗干擾能力,做到低能耗、高靈敏、高性價比等特點。在實際的農業栽培培養技術中,可以利用這種氣體溫濕度傳感器來更加準確的獲取環境信息,并為以后的農作物生長提供相應的材料資源。
2.1.2土壤水分溫度傳感器該傳感器主要利用時域反射原理進行設計,并通過將其埋藏在土壤的方法,更好地檢測土壤中水分的分布情況。土壤水分溫度傳感器可以與采集器結合使用,利用這2種現代科技可以對土壤中各種理化性狀、氣溫變化及人為水分管理進行合理化監測。除此之外,這種傳感器可適用于各種土壤環境,并對其土壤水分情況進行精確的判斷,并將數據及時上傳到數據庫中,以便人們對其合理控制。
2.1.3光照傳感器這種傳感器的主要特點在于,其體型較小、使用時間長、密封性好、精準性高、可控效果好,可以更好地抵御因自然環境造成的干擾,從而對現代溫室環境進行合理監測。
2.2數據采集單元
2.2.1無線傳感器采集器通過傳輸數據的方式將采集器所采集到的信息及時傳送到管理系統當中,使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對農作物生長情況做出準確的監測及處理。采集器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和傳輸2方面,其特點則表現在安裝簡便、使用成本低等。對采集器的電路本身而言,其主要包括信息處理電路、復位電路、A/D/D/A轉換器、晶振電路、顯示電路等等。
2.2.2多通道無線數據采集器這種多通道數據采集器可以采集多種信號,而信號則主要表現在物理模擬信號和數字信號2種。通過這種采集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傳統的人力、物力和資源等問題,除此之外,還具有防水、防曬、安全采集、防雷擊等優點。物聯網農業專家系統可以實現在數據上的多種顯示技術,在數據采集、打印、存儲等方面更是具有突出的特點。
二、指標選擇和數據來源
1.農村流通業指標本文所用的流通業包括批發、零售及餐飲業以及專門為商業服務的倉儲、交通運輸和郵政業。采用流通業從業人員總數(LT)作為農村流通業發展水平的變量;采用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LTi)作為農村流通環境改善的變量。2.農村經濟發展的指標農村經濟總產值(GDP)用農業總產值和鄉鎮企業增加值之和表示,前者反映農林牧漁業的生產價值,后者包含了農村經濟中的手工業、制造業和建筑業等第二、第三產業的產值;為了分析流通業發展對農村其他產業就業的關聯影響,本文用農村從業人員總數減去農村流通業就業人數表示農村其他產業就業(Emp);農戶收入(Inc)用農村人均純收入表示,按農村常住人口平均計算的人均收入;用鄉鎮企業增加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表示農村產業結構(Ind);城鎮化(Urb)用城鎮人口與總人口的比例表示;用農村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表示農村固定資產投資(Inv),包括農村集體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村居民個人固定資產投資兩部分,這主要是為了探討我國農村流通業的發展是否促進農村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3.數據來源大部分數據來自我國各年的《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農村統計年鑒》,個別變量的數據來自《中國鄉鎮企業年鑒》和《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年鑒》。為了消除價格因素對數據的影響,以1978年為基期,用GDP平減指數對有關數據進行調整。
三、流通業與農村經濟變量的典型相關分析
典型相關分析是多元統計分析中計算兩組變量之間相關系數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有助于綜合地描述兩組變量之間的典型相關關系。為了挖掘農村流通業和農村經濟之間的關系信息,作為對兩者關系的理論研究和實證檢驗支撐,本文采用典型相關分析刻畫這兩組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首先將兩組變量的原始數據標準化,然后利用SPSS11.5統計軟件得出相應的分析結果,結果見表1和表2。表1是從上述兩組變量中得到的典型變量的表達式和典型相關系數,其中U1和U2為流通業的第一、第二典型變量,它們對流通業變量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0.967和0.033;對農村經濟變量的方差貢獻率為0.785和0.154。V1和V2為農村經濟變量的第一、第二典型變量,它們對農村經濟變量的方差貢獻率分別為0.787和0.178;對流通業變量的方差貢獻率為0.965和0.029。即兩組變量中得出的典型變量對每組變量的方差累計貢獻率幾乎接近1,幾乎包含了兩組變量所有的信息,并反映兩組變量間的所有相關成分。表2為典型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典型相關系數為0的假設。從表1可知,第一典型相關系數為0.999,第二典型相關系數為0.931,幾乎接近于1,這表明兩對典型變量的關系非常密切,充分揭示了農村流通業與農村經濟之間有高度相關性。
四、流通業對農村經濟影響的實證檢驗
(一)SVAR模型構建
為了動態考察流通業發展對農村經濟影響的即期效應和滯后效應,根據式(1),本文分別構建六個二元SVAR模型,每個模型含有的兩個變量為流通業發展水平和一個農村經濟變量(農村經濟總產值、農戶收入等),其中采用流通業從業人員總數(LT)作為流通業發展水平的變量,基于SVAR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流通業對農村經濟的影響關系,而不是決定變量的系數,所以本文認為采用流通業從業人數作為流通業發展水平的變量是合適的。
(二)實證結果
1.數據平穩性檢驗和模型的協整檢驗。在對VAR模型進行估計前,先對各個變量序列取自然對數,然后采用ADF和PP法對各變量序列及其一階差分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檢驗結果表明,在1%顯著性水平上,所有變量序列均是一階差分平穩,即都是一階單整I(1)(限于篇幅,檢驗結果略)。為了檢驗農村流通業和各個經濟變量之間是否存在長期均衡關系,采用JJ的跡檢驗和最大特征值檢驗法對流通業變量LT和其余各個經濟變量進行基于向量自回歸的協整檢驗(見表3)。檢驗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協整關系,這表明農村流通業和各個經濟變量之間都具有長期均衡關系和動態調整機制。
2.結構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在得到最佳滯后期數的穩定VAR模型后,通過對每個模型增加一個短期約束條件,使得每個SVAR模型滿足可識別條件,應用信息極大似然方法(FIML)估計得到每個SVAR模型的所有結構參數,結果表明,每個結構參數在顯著性水平1%下都是顯著的(限于篇幅,結果略),從而得到流通業對每個經濟變量的結構脈沖圖(見圖2—圖7)。因本文重點分析流通業對農村經濟的影響,所以本文沒有給出相應的農村經濟變量對流通業影響的結構脈沖圖。在下面各個脈沖圖中,實線表示脈沖響應函數,虛線表示正負兩倍標準差偏離帶;縱軸表示各個經濟變量對流通業沖擊后的反應,橫軸表示沖擊作用的滯后期間數,單位為年份。從圖2可以看出,農村流通業沖擊在當期(第一年)就對農村經濟總產值產生顯著的正效應,這種正效應在第四年達到最大,從第五年開始逐步下降,一直到趨向于0,中間雖有小幅波動,但在大部分年份,影響效應都大于0。這表明流通業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明顯的,與理論上分析是一致的。
農村其他產業就業人數對流通業沖擊的響應是逆向的,這表明我國農村流通業發展并沒有促進農村其他產業的就業增長。事實上,這與許多文獻通過采用流通業的某一個指標(例如商品批發、零售總產值或流通業從業人數等)和就業總量(包含流通業就業人數)進行實證分析得到的“流通業發展促進就業增長”的結論并不矛盾。理論上,流通業促進就業增長的兩條途徑為自身吸納和前后向效應的關聯吸納,前者是目前大部分文獻采用的論證方法,本文實證針對的是第二種途徑,從圖3的農村其他產業就業響應曲線與0刻度線下面的距離越來越大來看,圖3揭示了我國農村流通業只能通過自身的發展吸納農村就業,通過關聯效應促進其他產業的就業效果微乎其微,從另一角度也說明我國農村就業結構非常單一。我國流通業發展對農村其他產業產生的影響效應,還可從圖5得到印證,圖5表明,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對流通業沖擊的響應幾乎為0,即產業結構的響應曲線在前9期幾乎和0標準線重合。許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表明,流通業的發展會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但對我國農村而言,流通業的發展對我國農村產業結構沒有起到優化和調整的作用。結合圖3,也正因為流通業對農村產業結構沒有起到關聯性的影響作用,所以對其他產業的就業增長沒有促進作用。對圖3和圖5的結論而言,筆者認為,與我國的城市相比,我國農村流通產業基礎較為薄弱,流通業增加值小、流通組織結構層次低、流通經營方式單一、流通體系滯后、流通網店分布不合理以及流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使得具有“先導性”和“高關聯性”的流通產業沒有對農村其他產業發揮出“導向性”和“關聯性”功能。此外,農村經濟落后也是導致流通業“關聯性”在農村失效的另一個原因,事實上,流通業對地區的產業結構產生“關聯性”作用,還得依靠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支持。正如許多文獻中所得結論一樣,流通業對地區產業結構的影響效果與該地區的經濟水平有正相關。
流通業的變動迅速引起農戶收入的提高。并在第四年達到最大,然后迅速下降,并從第六年恢復平穩,并在0標準線上下波動,變化幅度并不大。這與理論上的分析是一致的。這也表明,農村流通業可以通過促進農村就業率的快速增長和農村商品、農副產品的高效流通,從而提高農戶的收入水平。圖6顯示,流通業沖擊在第一年就開始影響城鎮化,在第四年影響程度最大,且保持較大正效應的時間很長。這表明流通業發展對促進城鎮化進程有著深遠的影響。與許多文獻的結論是一致的,即農村流通業發展與城鎮化進程存在不可分割的長期正向關系,是發展農村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對我國十后提出的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民收入和消費的增加等戰略具有重大的意義。從圖7可以看出,流通業的沖擊從第二年開始就引起農村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有正向的反應,在第四、第五年達到最大,并且保持較長的正響應。由此可見,進入農村的流通業能引起農村全社會固定資產的增加,拓寬了農村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渠道,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至此,農村流通業可通過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對農村經濟增長產生影響。在直接效應上,通過提升農村經濟總產值以及自身發展吸納更多農村勞動力就業等方面影響農村經濟增長;在間接效應上,通過提高農戶收入水平、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以及拉動農村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方式推動農村經濟增長。對圖2和圖4、圖6、圖7進行比較,圖2可以看作是農村經濟對流通業綜合影響的反應過程,這其中既有流通業的直接影響過程,也有流通業通過作用于農戶收入、城鎮化和固定資產投資等途徑而影響農村經濟的間接過程。值得一提的是,農戶收入、城鎮化和固定資產投資對流通業沖擊響應最大時滯期平均長度約為第四年,這個時滯長度與圖2中農村經濟總產值對流通業沖擊響應的最大時滯期大約相同,這揭示了流通業作為高關聯性的基礎行業對我國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有明顯的時滯性,在中長期顯著而持久。
2系統功能模塊開發及實現
該農機加工生產制造企業的車間主要是以任務分配流轉為核心,它關乎到整個系統的執行。而且企業的生產制造、加工裝配任務進行時,需要大量的圖紙文件提供支持,這就要求任務在流轉的過程中需要將相應的任務圖紙與分配的任務進行匹配。因此解決任務的分配流轉同時保證圖紙的成功匹配是該企業的重要目標。下面主要以任務分配管理同時配以圖文檔電子化管理為重點,對MES的功能開發與實現進行詳細介紹。技術人員可以領取從ERP系統下達至服務器端數據庫的主批次任務,同時也可以根據需求制定新的批次計劃,制定的計劃包括計劃批次號、批次的名稱。批次描述。時間和任務截止時間、批量、所在產品的節點、并會顯示是否已經提交批次計劃。接著將這些批次任務細化到各個車間主任處。車間主任登錄系統后,接受本車間的車間級生產任務,并經過確認以后,在頁面上將任務圖紙資源匹配到對應的任務當中,最后將本車間的生產任務分解為工位級任務下發至車間的各個工位,工位人員的一般用戶登錄系統后,就可以接受當日的生產任務,并可以通過查看任務細則,查看任務時間、期限、批量等一系列生產信息。同時可以隨時查看任務內的工藝圖紙,進行生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1)35-0055-02
農業院校的發展趨勢是培養多學科復合人才,人文素質教育在農業院校越來越受到重視,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重要的內容。目前農業院校以農科、工科為重心,學生大多在高中時以理科為基礎,因此有必要增設人文社科類的課程,讓學生跨學科選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同時通過開展系列人文素質活動提升學習氛圍。例如,開展經典書籍的閱讀是一個較好的途徑,以華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為例,人文與法學學院教師組織學生成立“鄱陽湖晨讀小組”,以誦讀法學經典著作和儒家經典為主,引領了一股學習傳統文化的風潮;學院組織形式各異的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如“狀元紅”等,形成了一種良好的人文學風。但是目前我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的范圍和深度還有待擴大,人文學院教師順應這種發展需求,開設了多種公選課程。本文以歷史系開設的中國史學名著的賞析課程為例,探討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滲入教課過程,如何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熱忱,并就此探討一些教學心得。
我國史書汗牛充棟,內容涵蓋廣泛,交叉性很強,涉及古漢語、文獻學、文字、音韻、訓詁、天文、地理、宗教、民族、官制、典禮、民情風俗等方面的廣博知識。教師要完成一個學期的講授,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必須有所側重,不宜龐雜。中國史學名著的教學以《中國歷史文選》課程為原型,考慮到我校人文與法學學院學生的基礎與授課教師的專業特長,選擇西周至秦朝這一段時間講授,為增加趣味性,以人物為中心為線索,展開對歷史事件的講述,重點是帶領學生進入紛亂復雜、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風云時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主要的參考書目有:《尚書》、《詩經》、《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日知錄》、《讀通鑒論》、《廿二史札記》等,其中以《左傳》、《史記》、《資治通鑒》為重要書目。在教學技巧上循循善誘,通過激發使學生有興趣的知識點來帶動主動學習。
一、以常識切入,解析姓氏,培養學生興趣
本課程以全校公選課的方式開設,第一次課是學生能否堅持該課程的關鍵,為培養學生興趣。筆者從學生名字入手,先熟悉每個學生的名字,跟他們解析姓氏的起源,并通過選講某些姓氏里有代表性人物的家族發展史或者特別事跡,使學生對姓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如百字姓之首:“趙”,講解從與秦始皇同祖的造父開始,簡述春秋戰國時趙衰、趙盾、趙括等人相關事跡。說明姓之別婚姻,氏之別貴賤的根源,以及同姓不同源等問題。通過豐富的人物故事,引發學生好奇心。課后,要求他們翻查自己家譜、族譜,了解自己姓氏的由來,配合課堂所學。并介紹一些古代取名與字的禮儀與規范,說明古人名與字之間的關系,講解古人對名字的期望與理解,其中滲露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如陰陽五行等,因之在現代社會興盛取名字的新興行業。學生普遍反映在第一次課后會詢問和關注自己的家譜、族史,對姓氏的由源及本家族的發展史有探尋的興趣。
二、精讀選文,擴展閱讀,鼓勵學生熟讀成誦
中國史學名著的賞析,雖然以人物傳記為經,但是不能局限于故事的講解,而是突出對原文的閱讀和對字詞文化內涵的理解。不追求數量,以少篇精讀為主,選擇《國語》、《戰國策》、《左傳》、《史記》等書的美文數篇,如《越王勾踐滅吳》、《晉楚城濮之戰》、《項羽本紀》等。為讓學生熟悉著作的寫作風格與特點,可精選多篇相關篇章予以補充。在閱讀史籍的過程中,對同一事件的描述,要多書對照。如談到“越王勾踐滅吳”一段,除重點講解《國語?越語》的“勾踐滅吳”外,還將相關片斷“申胥自殺”、“范蠡乘輕舟以浮于五湖”、“勾踐滅吳夫差自殺”等一并作為閱讀材料,并結合《史記?伍子胥列傳》相關內容,講述伍員與范蠡兩位人物的傳奇故事,增加趣味性,使學生更全面地體會當時的歷史人物。
紀述人物須與正史結合起來研讀。離開史實而單純地“綜輯辭采,錯比文華”是沒有價值的,人物的生平以《史記》中的記載為綱,放入歷史背景中講解。如《秦始皇本紀》中論及“逐客”一事,在講述中加入原因分析,并將李斯《諫逐客令》一文并讀,更能讓學生理解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也能讓學生熟悉先秦文風,從李斯辭章考究、“麗而動”的奏折中管窺到在秦崛起過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輔臣群體。又如李斯《上秦始皇書》、賈誼的《過秦論》等文章是對以往歷史經驗的總結,警戒當世,垂教后代,文章典雅藻麗,讀之能產生心游目想的美感,可建議學生課后多閱讀,對于一些短小的文章、奏議,則建議學生背誦,如《出師表》等的內容。
講解以精講為主,務求學習對一些基本書籍,更深入地了解,而不是走馬觀花,泛泛而談。課時短少,所以對于課本所列諸多選文,選擇有代表性講解,其余可由學生自學,并寫成讀書筆記,與同學分享討論。
三、以史為幕,比較閱讀,串講中國傳統文化常識
選擇美文欣賞之前,應鋪墊歷史背景知識,與中國古代史互為補充,使學生讀文之前懂史,于史實無隔閡,理解當時的土風殊異,人事興衰。在課程教學中串講中國傳統文化知識也是本課程的一個要點,如歷史背景、典故、作者生平與特點,使學生更直觀地、鮮活地進入古代世界,理解古人行為意識,思考特定背景下的歷史事件。
比較閱讀是強調學生不能盡信書。因先秦時間久遠,材料匱乏,對很多事件的描寫學界都存有疑問,各書之間互相融合,以同一件事在不同書上的記載進行對比,如談到《趙氏孤兒》背景中,春秋時趙氏“下宮之難”的起因時,筆者將左傳所記載的“(魯成公四年)晉趙嬰通于趙莊姬”之故,以及《史記》所記“屠岸賈作難,治靈公之賊以致趙盾”之故,兩個不同的記載形于學生目前,讓學生積極討論,并鼓勵學生在課后閱讀典籍,展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
除重點史著外,建議學生對各種史評史考書也可作為參考讀本,形成對中國歷史事件有個整體特征的把握,如《廿二史札記》、《讀通鑒論》、《日知錄》、《容齋隨筆》等,增加對中國傳統史學基礎的積累。
講解中適當補充文化常識,如避諱、喪葬婚慶習俗、結盟會見禮儀等多種古代禮儀制度,如講到“經”,對十三經的發展做總述;論及史,介紹正史的形成過程。啟發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并建議對《論語》、《道德經》等書進行適當的背誦。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影視作品,通過討論加深感悟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用動畫、影片來表現戰爭的場面,特別是對于戰爭路線的移動等,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如談到秦末農民戰爭,講解《項羽本紀》時,項羽的進攻與敗退過程,充分運用視頻,如百家講壇中戰爭路線移動的視頻,運用動畫效果,使學生對戰爭地理位置的移動記憶深刻,帶來強烈的沖擊力。尤其對于戰爭場面,可通過影視作品的宏大規模,展現戰事的安排與進程,并予以點評其夸大、失真及貼切描述之處。又如對“下宮之難”背景的講解,讓學生了解當時的大環境是公室與私室的權力之爭,介紹學界對“下宮之難”幾種不同的理解,請學生展開討論。將《史記》所記《趙世家》、《韓世家》、《晉世家》的內容和《左傳》中成公四年至八年間的相關記載跟學生進行介紹,再放映電影《趙氏孤兒》,觀后討論。由于學生是在了解歷史背景的基礎上觀看影視作品,因而能將史料記載與電影編劇的改編進行對比,從史學的角度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對影片《趙氏孤兒》展開糾錯、發問、疑慮,如有學生提出影片未體現當時最重要的時代背景,即春秋戰國“士”的背景,未體現出“士”之義,筆者據此補充“士”的由來與演變,并通過《史記》的記載豐富故事人物趙衰、趙盾、韓嬰等人的形象,使學生更接近史實。課堂討論是必備的一種方式,在設定的討論范圍內,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說出自己對事件、人物的理解,如學習《項羽本紀》時,提示學生可閱讀《資治通鑒》中卷8至卷11的記載,參看王夫之《讀通鑒論》中對項羽的評價篇章,以及觀看《百家講壇》中的一些視頻,如王立群解讀《史記》等內容,再來分析項羽的性格特點及其敗亡的原因,能使學生對該問題有多層次的理解。
人文素質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過程,并非能一蹴而就,中國傳統文化積淀之深,非一兩門課程可以展現的。本文所提出的教學技巧和教學內容設置的設想是基于實踐的總結,目的在于通過合理的引導讓越來越遠離學生的經典能重回學生視野。讀史使人明智,在今天網絡世界造就的繁盛文化產業中,能讓學生更理智、更成熟地看待目前歷史的娛樂功能,形成自己對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理解,而真正達到明智的目標。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王麗麗(1978-),女,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E-mail:;
郭鳳丹(1987-),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E-mail:。*王麗麗、郭鳳丹同為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趙文祥(1966-),男,研究員,主要從事科技期刊編輯工作。E-mail:
摘要:依據《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的統計數據,對《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影響因子、年載文量、基金論文比、總被引頻次及其它引用指標的變化動態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2008~2012年,《山東農業科學》的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上升明顯,分別由2008年的0.480和938上升至2012年的0.796和2231;引用刊數、學科擴散指標、機構分布數、地區分布數和H指數總體也呈增長趨勢,即年指標、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變化幅度較小,年載文量保持在452~487篇;學科影響指標和基金論文比分別為0.42~0.52和0.504~0.711,平均引文數8.26~10.79,均相對偏低。
關鍵詞:《山東農業科學》;期刊評價指標;動態分析
中圖分類號:Q250.25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3)12-0095-04
《山東農業科學》創刊于1963年,由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農學會、山東農業大學共同主辦,創刊初期為季刊,16開本,56頁,國內外公開發行。1966年由于歷史原因改為內部發行,1979年正式復刊并公開發行。隨著形勢和科技發展的需要,信息量不斷擴大,1986年改為雙月刊,2000年改為大16開本,2008年改為月刊,至2013年,已發展成為辦刊質量較高、社會影響力較大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期刊。
創刊50年來,《山東農業科學》始終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提高為主”的辦刊方針,及時報道農業科研的新成果、新進展、新方法、新技術,期刊質量及影響因子逐年提高,2013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最新數據顯示,其影響因子達到0.796,被收錄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并在國家和省期刊主管部門組織的期刊質量評比中多次獲獎,為第二屆和第三屆中國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全國農業優秀期刊、華東地區優秀期刊、山東省優秀期刊。
為了揭示《山東農業科學》各種期刊評價指標的變化動態,選用《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1~5]2008~2012年的統計數據,對《山東農業科學》的主要被引指標和來源指標進行動態分析。
1數據來源及評價指標
以2009~2013年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1~5]統計數據為依據,對《山東農業科學》主要被引指標和來源指標2008~2012年的變化動態進行分析。
選用的指標包括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年載文量、基金論文比、引用刊數、學科影響指標、學科擴散指標、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即年指標、H指數、地區分布數、機構分布數、平均引文數。
2結果與分析
2.1影響因子的年際變化動態
某種期刊的影響因子為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之比。通常,期刊的影響因子越大,它的學術影響力和作用也越大[5]。 《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影響因子逐年增加,由0.480增加到0.796(見圖1),說明《山東農業科學》的學術影響力正逐年提升。
2.2年載文量與基金論文比的年際變化動態
年載文量是指來源期刊統計當年發表的全部論文數,常被用作學術期刊吸收和傳遞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標[5]。2008年下半年,《山東農業科學》由雙月刊改為月刊,全年僅出版9期,雖頁碼有所增加,但年載文量仍明顯少于其余4年; 2009~2011年,年載文量逐年減少,2012年又明顯上升,明顯多于前3年(見圖2)。在全年期數相同、頁碼相同的情況下,年載文量的多少受作者來稿篇幅的影響較大,篇幅長的來稿較多,則載文量相對較少。
基金論文比是指來源期刊中,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占全部論文的比例[5]。基金資助課題立足科學發展的前沿,瞄準科學發展過程中有待解決的重大理論難題,具有理論創新性和深度推進的特點,這類論文的學術水平多比較高[6]。由圖3可見,《山東農業科學》2008年的基金論文比最低,僅0.504;2011年的最高,達0.711;其余3年變化較小,圍繞0.650上下浮動,相對偏低。
2.3總被引頻次、引用刊數的年際變化動態
總被引頻次是指某種期刊自創刊以來所刊登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可以顯示所評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5]。由圖4可以看出,《山東農業科學》的總被引頻次逐年大幅上升,由2008年的938躍升至2012年的2231。
引用刊數是指引用被評價期刊的期刊數,反映被評期刊被使用的范圍[5]。2008~2012年,《山東農業科學》的引用刊數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295上升至2012年的439(見圖4)。
上述結果表明,近年來《山東農業科學》越來越受到作者的重視,被使用范圍越來越廣。
2.4學科影響指標和學科擴散指標的年際變化動態
學科影響指標是指期刊所在學科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占全部期刊數量的比例;學科擴散指標是指在統計源期刊范圍內,引用該刊的期刊數量與其所在學科全部期刊數量之比[5]。由圖5可以看出,《山東農業科學》近5年的學科影響指標呈波動變化,2009和2012年較高,為0.52,其余年份均低于0.50;學科擴散指標則持續增長。表明,《山東農業科學》在本學科內的影響基本處于中等水平,而在學科間的影響范圍正逐漸擴大。
2.5地區分布數、機構分布數的年際變化動態
地區分布數是指來源期刊發表的論文所涉及的地區數,按全國31個省市計數(不包括港、澳、臺),是衡量期刊論文覆蓋面和全國影響力大小的指標。機構分布數是指來源期刊論文的作者所涉及的機構數[5]。由圖6可以看出,《山東農業科學》的地區分布數呈增加趨勢,2008年僅為16,2011、2012年則達到23;機構分布數呈先增后減的趨勢,以2010年最高,達186,2011、2012年分別為162和159,2008和2009年較低。表明,《山東農業科學》在地區間及從事不同工作人員間的影響正逐漸擴大。
2.6其他被引和引用指標的年際變化動態
即年指標為某期刊當年在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與該期刊當年總數之比,表征的是期刊的即時反應速率,主要描述期刊當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情況[5]。《山東農業科學》的即年指標除2008年明顯較低外,2009~2012年的即年指標基本都在0.100左右波動(見表1),說明《山東農業科學》能夠較快地被作者利用。
H指數是指被評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的論文中,至少有h篇論文的被引頻次不低于h次。《山東農業科學》的H指數呈緩慢增長趨勢,由6逐漸增加至8,表明其高頻被引論文數正在增多(見表1)。
被引半衰期是指被評期刊在統計當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反映的是期刊的老化速度。由表1可見,《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被引半衰期變化范圍為3.78~4.70,說明《山東農業科學》被引的文獻較新一半多是在3~5年內發表的,時效性比較高。
引用半衰期是指被評期刊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一半是在多長一段時間內發表的,反映的是作者利用文獻的新穎度[5]。《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引用半衰期集中在7~8之間,說明來稿中引用的參考文獻較新部分均在最近七八年內發表。
平均引文數是指被評期刊每篇論文平均引用的參考文獻數,可用來衡量該期刊的科學交流和吸收外部信息的能力[5]。《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平均引文數在8.26~10.79之間(見表1),與同類其他期刊相比偏少。
3討論與結論
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是兩個最常用的國際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是由E·加菲爾德于1972年提出的[5],是期刊評估、核心期刊評定及SCI、EI等檢索工具選刊的重要參數[7]。《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影響因子逐年提升,2012年達到0.796,與其他省的同級別農業科學期刊相比,僅低于《河南農業科學》(0.947)和《山西農業科學》(0.845),位居第三。
總被引頻次是一個非常客觀實際的評價指標,期刊被引用的頻次高,說明該刊的利用價值高,同時體現出該刊的學術水平也較高[7]。2008年以來,《山東農業科學》的總被引頻次大幅增長,另外,引用刊數和地區分布數也逐年增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山東農業科學》越來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視,影響范圍越來越廣。
年載文量也是鑒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標之一,能夠顯示專題文獻的發文密集程度,載文量大,說明期刊的信息量大[8]。因2008年涉及到《山東農業科學》改為月刊,年載文量無法與其他年份進行比較,所以僅對2009~2012年的年載文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山東農業科學》的年載文量有一定的波動,2011年最少,為452,2012年最多,為487。說明2011年發表的大篇幅論文較多,而2012年相對較少。
基金論文比是衡量期刊學術質量的重要指標。基金論文是受國家政府部門或各級基金組織提供科研經費開展科學研究的項目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科研論文形式表達出來的論文,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所代表領域的科研進展情況[9]。《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基金論文比為0.504~0.711,相對偏低。
另外,《山東農業科學》2008~2012年的學科擴散指標、H指數、平均引文數也基本呈增長趨勢,而學科影響指標、即年指標、被引半衰期、引用半衰期則變幅較小。
綜合分析表明,《山東農業科學》通過改月刊、適度增加頁數、去除廣告、選用學術水平較高的論文等措施使得自身的學術水平逐步提升,在科研人員中的影響力越來越高,影響范圍越來越廣。但同時也看出,《山東農業科學》的基金論文比仍不高,還需加大改進力度,通過與課題組經常聯系并定期約稿,加快期刊的數字化建設等措施,更好地打造刊物的學術氛圍,進一步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才能受到更多科研人員的青睞,吸引更多的優秀基金論文。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09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09.
[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0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09.
[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1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09.
[4]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2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2-12.
[5]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2013年版)[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09.
[6]陳新平,王志強,王珂,等. 《果樹學報》2001-2006年主要文獻評價指標分析[J]. 果樹學報,2008,25(1):89-92.
中圖分類號:G3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238-02
科技論文是科研成果和學術研究的載體,是反映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它的發表情況是評估、衡量學術機構及個人學術水平、科研實力的重要尺度。該文對“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本部各單位在各類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進行定量研究、統計分析,提供各項指標的統計學數據和測評結果,為系統地了解我院科研論文產出狀況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數據來源
該文數據來源于院年終考核(2006-2010年)統計中的期刊論文數據,論文僅統計以本院為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單位的論文,內容相近的論文僅取其高影響因子統計一次;簡報和通訊類文章不做統計,綜述類文章刊物影響因子大于或等于當年度公布的《江蘇農業學報》影響因子的,則列入統計。
根據統計需求,所有期刊論文劃分為。普通期刊論文、學報級期刊論文、科學引文或工程索引論文(簡稱SCI、EI收錄論文)3個類別。
2 論文統計分析
“十一五”期間,我院在國內外期刊共發表研究論文2658篇(以我院為第一作者單位或第一通訊作者單位),下文將分別從年度論文總數、論文分布、學報級論文、SCI和EI論文等方面進行統計,并逐一進行分析評價。
2.1 論文總數
科技論文作為科研活動的一項產品,也是科研成果的表現形式之一。量的多少反映了科研成果的最基本情況,反應了科技活動的活躍度情況。表1為我院“十一五”期間逐年分布情況。可以看到,從2006年的547篇,到2010年的538篇,我院“十一五”期間每年總數基本保持穩定,年均發表530篇以上。
2.2 論文分布
將國藥中心發表的文章統計在獸醫所文章內,那么院部各單位“十一五”期間發文量統計見表2。可以看到,院部13個研究所中,經信所與原子能所發文較少,只占到院部總發文量的3%和2.7%。由于經信所多是軟科學類研究,提供科技查新及圖書館服務,課題較少;而原子能所與企業結合,由于改革等各種原因,課題組變化多,故而影響了科技論文的發表。如果將院部總發文量絕對平均,每個研究所發文應占總發文量的7.7%,那么,畜牧、經作、生技、園藝所發表文章分別占院部總發文量的6.6%、7.1%、7.2%和7.5%,與平均數還略有差距。
2.3 學報級論文
近幾十年來,我國一直把代表該學科現有水平和發展方向的“核心期刊”作為學術評價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我院科技人員發表的論文,大都發表在核心期刊上,科技人員對論文是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看得很輕,取而代之的是是否發表在學報級期刊上。因為核心期刊中的學報級期刊,代表了該領域期刊的更高水平、更高層次,具有更高的學術影響力。表3列出了我院“十一五”期間發表的學報級論文數量及占當年論文總數的比例。
可以看到,在每年總數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我院學報級數量逐年上升,在當年總數中的比例更是節節攀高,由2006年的31.3%上升到2010年的51.7%,占到發文總量的一半以上,說明我院科技論文在保證一定數量的前提下,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院的科技實力不斷提升、科研成績質量更優。
2.4 SCI、EI論文
SCI是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縮寫,EI是美國《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的縮寫,它們既是文獻檢索工具,又是科研評價的依據。在SCI、EI期刊上,是展示研究成果與研究能力,與國際同行進行交流的重要途徑。近年來,SCI、EI在中國科研狀況評價中的地位變得愈來愈重要,在當前中國科研環境下,利用SCI、EI進行科研工作的成果評價,對于促進本單位的國際影響力具有很大的現實必要性。
如表4所示,列出了我院近五年來在SCI、EI收錄期刊發表文章的情況。從“十一五”初期的不足10篇到“十一五”末的30篇以上,占當年文章總數的比例也從1.5%上升到近6%,取得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那么,我院SCI、EI論文的年發表量是否還有提升空間呢?
表5列出了這五年SCI、EI論文的單位分布情況,可以看到,食檢所五年發表38篇,承擔了全院SCI、EI論文的32.5%;其次,作為一個新成立的研究所,加工所也產出15篇,承擔了全院的12.8%;另外,生技所盡管總數不多,但SCI、EI論文卻有13篇,占全院總數的11.1%,說明該所重視論文質量的管理理念。僅是這三個研究所合計,就占了全院SCI、EI論文總數的一半還多(56.4%),未來其余各所加強這方面產出,相信我院SCI、EI論文的數量定會連創新高。
3 結論與啟示
綜合統計結果表明,“十一五”期間我院科技論文在保持發表總數較高的同時,論文質量層次有很大提高,學報級論文、SCI、EI論文的數量增長速度呈現快速上升趨勢。這與我院近年來科研隊伍及科研水平不斷發展,科技競爭力及學術影響力在逐漸擴大,與我院科研政策導向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時也應看到,論文總數增長持續緩慢,各研究所之間發展不平衡,高質量論文數量還可進一步提高。因此,為了提高科研水平,擴大論文影響力,需要增加論文數量,提高論文質量,尤其要在科研課題的原創性、前沿性上下功夫,使研究成果引起國際學界同行的關注。
(1)論文數量穩定中上升。學科的發展、課題的不斷增加,勢必會帶來論文數量的不斷上升。但同時應看到,我院的科研定位是為本地農業服務、為江蘇省地方經濟服務,我們的主要目的在應用,不會投入過大精力在論文產出中,這使得我院的論文數量不會盲目增加,必然在穩定中上升。
(2)努力提高論文質量。在我國現行科研機制下,爭取重大基礎性課題的申報,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高水平論文,同時,高水平論文在重大成果的培育中也起著基礎性作用,這些都促使我們必須要努力提高論文質量。
(3)各單位論文分類考核管理。我院各研究所規模、定位、學科類型、承擔基礎性課題情況等都存在較大差異,“一刀切”的論文考核管理模式與之不相適應,為了公平公正、更大程度的調動各單位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有必要對論文指標進行分類考核,進一步挖掘我院論文產出潛力。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華中師范大學師生2012年發表的論文在JCR學科分布情況、JCR學科期刊分區分布情況、學校二級單
>> 2003~2012年SCI收錄內蒙古農業大學學術論文的統計分析 廈門地區被SCI收錄醫藥論文統計分析 2004年至2012年北京交通大學SCI收錄論文統計與分析 北京交通大學2007―2009年被SCIE收錄論文的統計分析 無錫市婦幼保健院近五年發表SCI收錄論文統計分析 2006~2012年SCIE數據庫收錄揚州地區二、三級醫院科技論文的統計分析 SCI收錄科技期刊文獻的統計分析與研究 本科生發表SCI論文現象統計分析及啟示 2001-2010年山東輕工業學院SCI論文統計分析 2013年新疆SCIE論文統計分析 2012年杭州師范大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分析 湖北9所高職院校2003—2012年學術論文統計分析 2010―2012年學術情況統計分析 2004—2012年“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研究論文統計分析 華中師范大學:夢想起航的地方 湖州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教師論文統計分析 近十五年英語專業四級考試聽寫項目統計分析及建議 1998年-2008年我國網球碩博論文統計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2011年刊發論文統計分析 某院10年護理論文文獻統計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郭玉,翟麗華,王曉春.基于SCI數據庫的新興國家食品科學技術學科的比較研究[J].中國基礎科學,2013.
[3]梅伏生,段治國,顏寧江.華中師范大學“十一五”期間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情況分析[J].中國科學基金,2011.
[4]陳越,方玉東,常宏建.談科技論文署名的新趨勢[J].中國科學基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