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23:3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3.掌握有余數的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4.培養學生分析、判斷及邏輯推理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整除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有余數的除法及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余數為什么比除數小.
教具學具準備
卡片、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復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2.出示卡片:(能口算的要口算)
24÷3=25÷3=38÷2=
180÷12=39÷2=184÷12=
3.導入:通過剛才復習可以看出同學們已掌握了除法的意義及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那么今天我們接著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演示課件“有余數的除法”出示課題下載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整除概念:
(1)教師出示出剛才口算卡片中的除法算式
24÷3=825÷3=8……138÷2=19
180÷12=1539÷2=19……1184÷12=15……4
教師提問:你能按照每題的得數,將以上六道除法算式分類嗎?
指名到前面重新將六道算式按照要求重新排列,進行整理.
①24÷3=8②25÷3=8……1
38÷2=1939÷2=19……1
180÷12=15184÷12=15……4
演示課件“有余數的除法”出示兩組算式下載
學生討論:根據什么這樣分類?
使學生明確:根據得數有沒有余數來排列的.
(2)教師引導學生先觀察第一組題
教師提問:這一組題的被除數、除數、商各是什么數?你還能舉出幾個例子嗎?
教師總結:剛才同學們又列舉了很多被除數是整數,除數是一個不為0的整數,商也是整數,并且沒有余數的除法,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整除.(繼續演示課件“有余數的除法”)這種條件下,我們就說第一個整數能被第二個整數整除.如24÷3=8,我們就說24能被3整除,也可以說成3能整除24.下載
引導學生同桌試說:算式38÷2=19和180÷12=15,誰能被誰整除.
(3)反饋練習:第72頁“做一做”,投影出示.(學生判斷時說明理由)
下面哪個除法中的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16÷348÷680÷1691÷17
2.教學有余數的除法: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第二組算式:
教師提問:觀察第二組題,在這些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各有什么特點?
學生答后,教師加以總結引出概念:像這組除法題目,都是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不為0的整數,得到的商是整數,并且還有余數,這樣的除法叫有余數的除法.
(示課件“有余數的除法”出示有余數除法的定義)下載
反饋練習:出示以下各題目:(投影)
13÷2=6……138÷19=2
49÷5=9……426÷3=8……2
教師提問:以上4道除法算式中哪些是有余數的除法呢?38÷19=2叫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都有什么特點.
教師舉例,學生判斷正誤:
19÷6=2……719÷6=3……1
使學生明確:余數都比除數小.(教師可用彩色粉筆描一描黑板上第二組各算式的余數.)
(2)教學有余數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師出示:
25÷3=8……1184÷12=15……4
引導學生說: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商、余數各是哪些數.
讓學生先觀察再思考:上面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怎樣求.
啟發學生回答:
3×8+1=2512×15+4=184(教師對應著每個算式板書)
教師總結:被除數=商×除數+余數(板書)繼續演示課件“有余數的除法”下載
(3)反饋練習:第72頁“做一做”,投影出示:
下面的除法計算,請你驗算一下是不是正確.(投影出示)
367÷23=15……22
訂正時,讓學生講一講根據是什么.
(三)鞏固發展(投影)
A組:
1.填空:
(1)一個()除以另一個(),商是(),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第一個數能被第二個數().
(2)28÷14=2()能被()整除.
(3)一個()除以另一個(),得到的()的商以后還有(),這樣的除法叫做(),()都有比除數小.
(4)被除數()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數.
2.選擇:在整除的算式下面畫上橫線.
(1)124÷3=(2)45÷9=
(3)72÷9=(4)52÷4=
3.計算下面試題并驗算.
9350÷46
4.練習十六第3題.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數.
5.練習十六第5題.
20以內能被3整除的數有幾個?把這些數加起來,還能被3整除嗎?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數涂上色.)
B組:
1.境空:
(1)在126÷3=42中,()能被()整除.
(2)如果a÷8=4,那么()能被()整除.
(3)a、b都是整數且b≠0,如果a÷b=5,那么()能被()整除.
2.第一行的各數能被第二行的哪些數整除,請用直線連接起來.
487091100
2357
3.計算下面試題并驗算.
1320÷35
4.練習十六第3題.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數.
5.練習十六第5題.
20以內能被3整除的數有幾個?把這些數加起來,還能被3整除嗎?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數涂上色.)
C組:
1.判斷:對的畫“√”,錯的畫“×”.
(1)在23÷6中,第一個數不能被第二個數整除.()
(2)480÷25=19……15.()
(3)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4)只能被7整除.()
(5)360能被2、3、5這幾個數整除.()
2.計算下面試題并驗等.
36900÷210
3.體育用品廠有4000個羽毛球要包裝,每筒羽毛球12個,這些羽毛球最多能裝多少筒?還剩幾個?
4.練習十六第3題.
填出下表中所缺的數.
5.練習十六第5題.
20以內能被3整除的數有幾個?把這些數加起來,還能被3整除嗎?得多少?(把不能被3整除的數涂上色.)
(四)課堂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什么是整除,什么是有余數除法及各部分名稱,怎樣驗算有余數除法.
(五)布置作業
1.按要求把算式填寫在指定的橫線上.
324÷4=52÷8=40÷3=72÷9=120÷10=
能整除的等式有___________;不能整除的算式有___________.
2.練習十六第4題.
體育用品廠有4000個羽毛球要包裝,每筒羽毛球12個,這些羽毛球最多能裝多少筒?還剩幾個?
一、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一班學生共38人,每位學生都很天真活潑,他們在學習上是充滿無限樂趣的,在學習的探究上也是無止境的,因此基于他們無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學時應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好數學。對數學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礎和生活經驗的,因此在教學時注重培養他們對生活的密切接觸,培養其聯系生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對課堂教學常規還有待于盡早進行規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一、乘法的初步認識;二、表內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認識;四、表內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認識;六、方向與位置;七、表內除法;八、統計與可能性;九、混合運算;十、總復習。
(二)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 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三)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
2、能應用表內乘、除法和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認識角、辨別方向、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方位感。
4、能運用有關方位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5、能運用四則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6、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學會與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體驗策略的多樣性。
7、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作用。
四、教學措施
1、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2、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3、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新課程賦予教師很大的自主性,變課程被動的執行者為主動的創造者。但新課改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從傳統教學方式中走過來的教師要適應這一系列的變化,還需要一個過程。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地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當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學生在理解數學的同時也要在數學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獲得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采取新的教學策略實施教學。現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略談三點體會。
一、數學課程的拓展延伸
可以說,課堂數學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是一節課的升華。數學課程的拓展延伸,就是指教師在原有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適當拓展延伸一些新教學內容,不僅留給學生一個思考的園地,還能針對學生的個別性進行補差或拔優,從而使所有學生的數學能力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準備教學《認識圖形》一課時,筆者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將教學內容向課前預習拓展延伸,首先發給學生七巧板,讓他們在課前一起拼一拼、擺一擺,這樣學生很快就熟悉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上課時,筆者再提問學生:你們在玩七巧板的過程中有沒有什么發現?這時,有個程度較差的學生舉手,說她在擺房子時發現用兩個小三角形可以拼出一個大三角形。筆者便讓她動手看看,她很快用兩個同樣大的三角形,把兩個短邊對在一起,拼出了一個大三角形。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筆者及時對她進行了表揚。這時,學生們都非常興奮,他們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了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用兩個正方形拼出了長方形,有的用兩個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還有的用正方形和兩個三角形拼出了長方形……這樣,學生們不僅很快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礎圖形知識,而且他們在動手中自己發現了圖形之間是可以轉化的,從而獲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因此,通過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可以給學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他們的合作交流和在生活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二、數學課堂的走向開放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習和教學方式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要使數學課堂走向開放,教師應當跳出教材、教案的框架約束,不僅要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知能力,使他們的思維和心態處于開放狀態,還應創設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開放式學習情境,通過拓展延伸教學時空、多元化的教學評價方法,以及師生和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等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開放的學習空間,以促進學生積極和諧地發展。
例如:在“商不變的性質”課上,筆者一開始就給大家講述了“美猴王分桃”的故事:有一天,美猴王給小猴子們分桃子。猴王說:“給你們8個桃子,平均分給4只小猴吃。”小猴們連連搖頭說:“太少啦!太少啦!”美猴王又說:“那就給你們80個桃子,平均分給40只小猴,如何?”小猴們還是不滿足,繼續要求:“大王,再多給點行嗎?”美猴王想了一想,顯得很慷慨的樣子說:“那好吧!給你們800個桃子,平均分給400只小猴,這下你們總該滿意了吧!”小猴子們覺得占了大便宜,便高興地笑了,美猴王也笑了。學生們聽完故事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時筆者提問:“你們說,小猴子笑什么呢?美猴王為什么也笑了呢?你們又笑什么呢?”學生就將幾個式子列了出來:8÷4=2,80÷40=2,800÷400=2,接著,筆者讓學生自己進行觀察和分析,從而發現了“商不變性質”的奧妙。這樣,就讓學生在趣味十足的故事情境中獲得新知,得到美好的學習體驗。
三、數學目標的動態發展
傳統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教學要求是整齊統一的,而新的課程數學教學目標則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性。因此, 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表現出的數學學習傾向,對他們不同的學習水平、學習速度、學習能力給予不同的幫助,在數學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出適合他們自身發展的“基本目標、降調目標、發展目標、超綱目標”的動態調節,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除法”一課時,筆者是這樣設計教學目標的:本課的基本目標是,學生認識余數,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會計算48÷9、64÷7等這類題目。本課的發展目標是:學生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例如學生會解決以下幾種題型:(1)老師將1-50卡片依次發給小明、小東、小紅、小美、小豪,老師發到26號時,應該發到誰?(2)有45個人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8個人,最后一條船坐幾個人?最少要租多少條船?本課超綱目標是:學生能綜合運用有余數除法的規律,確定周期,利用除法與余數的關系解決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例如:會解決下題:有一列數:2、1、4、3、2、1、4、3、2、1……第174個數字是多少?這174個數相加,和是多少?這樣,就在教學過程中,使不同的學生都有不同的發展。
總之,新課程改革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是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要求。教師們應當在教學改革實踐的基礎上不懈探索,不斷加強數學課程理論的學習與領會,在繼承中變革傳統,在發展中更新自我,努力將自己生成的經驗與智慧融入數學課程中,從而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更加完善,更富有實效。
【參考文獻】
教師要上好一堂課,要把握課設計準備過程、表達傳授過程、觀察指導過程。
1.“善”于設計
設計準備過程是一堂優質課生成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一堂課的教案設計必須建立在對教科書全部內容的把握上,在掌握了知識結構體系的基礎上,來思考和設計知識點的教學。這就需要教師鉆研教材、知識,而且要鉆研教學方法、鉆研學情、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興趣需要、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等。在對課堂教學進行設計準備的過程中,還要思索當你即將授課時,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已經或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可能遇到什么問題,會產生什么樣的態度和情緒體驗,你將如何應對、啟發和引導他們。
如:在學校小組備一年級下冊《統計》時,學生已經掌握了分一分,排一排,數一數的統計方法,所以課開始,沒有用太多的時間復習,直接用情景導入新課。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會用不同的方法記錄,如按圖形出來的順序依次畫出;按不同的圖形分類排;分類寫數字;分類打勾等等。所以老師們根據學生的不同表現設計了不同的教學過程。
2.“善”于表達
課堂上教師在表達傳授過程中要借助語言、身體動作、表情、圖像等方式,生動直觀、繪聲繪色、聲圖并茂地傳授知識,將復雜的簡單化,將抽象的具體化,將比較枯燥的變成有吸引力的。另外老師不能完全被教案所束縛,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靈活的運用和選擇教學方法與技巧,使表達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新穎性,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情理交融,聲情并茂。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在教學中,教師要把課堂當作一個師生合作表演的舞臺,教師是導演,有時還兼主演,以他的全身心的角色扮演來帶動學生分別進入各自的角色。”
如:同年級組的老師在教學《10的書寫和組成》時,首先生動地講了一個故事:0~9這些數字在做排隊游戲,9知道它最大,可驕傲了,它對1~8各數字說:“你們都沒我大,特別是你――0,你不就什么都沒有嘛!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聽了可傷心啦,圓圓的眼睛流出了眼淚。這時,1走到0的身邊,和0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對付9。這時,9沒話可說了。一下子學生就被她繪聲繪色的表演給吸引住了。這時,她又說: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順勢引出了新的數學思考,學生反應強烈,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根據這個問題自然而然地引出10的教學內容,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這樣,不但學生學得容易,而且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
3.“善”于指導
一堂優質課的生成需要教師的“精心導演”和“精彩演出”,更需要教師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演出”和對學生的“演出”進行認真的觀察,并給予及時的指導。“演出”時千萬不能只顧自己,而忘了學生的感受。所以課堂上教師一方面要憑借以往積累的教學經驗,和設計準備過程中的預設來應對學生生成的問題;另一方面,教師要調動自己的教學機智,因人、因時、因情境地給學生以恰到好處的指導。
二、學生要“樂”于學
1.“樂”于聽
一堂課不管老師如何精心設計,如何賣力表演,都是為了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就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的一句名言:“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情緒激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服務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所以教師應該把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從“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上來。也就是說,使學生真正愛學,使他們樂于學習,以學為樂,樂中學,學中樂。學生在課堂上聽課的積極性達到“失控”的狀態,那這節課就是真正贏得了學生的喜愛,獲得了課堂的成功。
2.“樂”于做
“做”包括自己動手實踐操作和小組交流合作。如果讓每位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話,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又可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這樣一節人人參與,人人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并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課,肯定是一節好課。
如:一次觀摩課上,老師在教“有余數除法”時,為了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概念,她讓每桌學生拿出學具:盤子和桃。任意拿出幾個桃都可以,每盤放幾個自己決定,但每盤放的桃要同樣多,看可以分幾盤?在操作交流過程中,學生產生了許多新問題:當出現剩余桃時,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邊;有人不知怎么辦時,索性用手拿著,向老師投來疑惑的目光;有人把剩的桃放在一個盤子里。這時老師抓住機會組織學生討論: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演示:8個桃,2個盤,每盤放3個,可以放2盤,剩下2個。她問學生:“為什么剩下2個呢?”學生答:“每盤放3個,剩下2個不夠放一盤了,所以應該剩下。”每個學生興趣盎然的動手實踐和交流,活躍了課堂氣氛,獲得了直接的體會,知道了余數是怎樣來的,建立了有余數除法的概念。
老子曾說:“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是的,細節決定成敗!如果我們教師能在課前有意識、創造性地預設好每一個教學細節,并在課堂中運用自身積累的教學經驗機智地處理好每一個預設之外的教學細節,那么我們的教學必將煥發出新的活力,并收獲課堂中那份意外的精彩。
一、預設細節,預約精彩
俗語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錯了,戰略制訂錯了,細節做得再好、再努力都是徒勞的!”看來,我們教師要想在教學細節上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進行充分的預設,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催生、預約豐富的“精彩生成”。
(一)預設細節,點燃思維的火花
【案例1】本人執教的二年級《按規律填數》
課件出示一張桌子的圖示(圖1),問“一張桌子可以坐幾人?”
學生很快得出是6人。
“猜一猜,兩張桌子可以坐幾個人?”接著我拋給大家一個猜測。
“12人!”教室里迅速回響起響亮而輕松的回答聲。
“是嗎?”我環顧整個教室,“有不同的意見嗎?”
但我看到的是一雙雙堅定不移的眼神,絲毫不為我所誘惑。
“到底可以坐幾人呢?”我伸出手做了一個“請看”的示意,把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大屏幕上。
這時大屏幕上打出了兩張桌子拼接后的形狀(圖2)。
“12人!”
還有一些學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而另有一些同學則舉起手來指指點點了。
“不對啊?好像是10人?”不一會兒,教室里冒出了一小股不和諧的聲音,接著議論聲更響了。
大家都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轉而把更多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
“到底是幾人呢?”我趁機用課件動態展示了座位的安排情況(圖3)。
“真的是10人也!”猜對的同學歡呼雀躍。
猜錯的則是皺著眉頭苦苦思索……
如上環節,教師于導課時在問題呈現上從細處入手,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懸念”,從對桌子拼擺后座位的變化入手,故意讓學生順著思維慣勢“猜錯”,從而引發認知沖突,使學生在一驚一乍中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最后隱去三四張桌子圖片,只剩下“6、10、14、18”這一列數,從而順利得出數之間也和圖形一樣存在著變化的規律,引出課題《按規律填數》。反之,很多教師往往會把此環節安排成直接呈現所有桌子與座位情況的圖形,然后讓學生數一數人數的變化,變成枯燥的看圖數數,學習自然少了許多熱情與精彩。
(二)預設細節,讓新知與舊識對比碰撞
課堂的新授環節蘊含著豐富的可供挖掘的“小細節”,此時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習過程都與原有的舊知發生碰撞。這時如能預設好某些“小細節”,往往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新知的消化和吸收。
【案例2】本人執教的《有余數的除法》
本人是通過用三角形拼小船這個操作情境來對“有余數的除法”進行研究的,試教時課堂新授情況如下(圖4)。
但在幾次試教后發現學生存在兩大認知障礙:
(1)學生對老師教的“除法的豎式寫法”認可度不高,不明白他們自己創造的寫法為什么不對(圖5)。
(2)在圖式對照中,不能很好地將“豎式中各數”與“操作圖”及“橫式寫法”建立聯系,特別是對豎式中“8”和“0”及余數“1”的意義的理解存在障礙(圖6)。
怎么辦呢?我苦苦地思索著。
“媽媽,蠶寶寶變成飛蛾飛走了!”女兒拿著一個空蠶繭來到我面前。對呀,我的腦袋突然開了竅,用三角形去拼小船的過程能不能像“飛蛾”那樣破繭之后留下一個空巢,用以表示原來的小船的位置呢?受此啟發,我設計了如上(圖7)的課件。
在教完有余數除法的豎式寫法后,我進行了一個“一圖兩式(橫式和豎式)”的圖式對照比賽。課堂片段如下:
“下面請一位同學上臺當小老師指豎式寫法中的各數,另兩位同學指圖形及橫式中相對應的位置,看誰找得快,其他同學當裁判。”
比賽在激烈地進行著……
當“小老師”指著豎式寫法中表示拼小船用去的“8”時,那位指橫式寫法的同學傻了,其他同學也在議論紛紛,大家發現這個“8”在橫式中根本找不到。
“這個8表示什么意思呢?”我趁機問。
“表示拼兩只小船用去的三角形個數。”
“橫式中有嗎?”
“沒有。”學生搖搖頭說。
“余數1是怎么來的?”我指著豎式中的余數發問。
“從上面減下來的。”
“那么橫式中的余數1呢?它能直接減出來嗎?”
“不能!必須先在心里算好2×4=8,然后用9-8=1。”
……
改進這個小細節后的教學效果讓我喜出望外,學生很真切地感受到了“除法豎式寫法”的優點,強化了除法豎式寫法中各數的實際意義與寫法上優于橫式寫法的獨特之處,對學生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豎式寫法有很大的幫助,在本單元后測中,學生對筆算除法的認可與掌握程度都超過了我以往所任教的班級。
二、捕捉細節,生成精彩
“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誠然,教學需要預設,但因我們的日常教學有著獨特的開放性、靈活性和不確定性,往往使我們根據預設教案進行課堂教學時會發生“意外”,這時,優秀的教師會時刻留心捕捉這些意外的“細節”,輔之以藝術化的處理,化干戈為玉帛,催生學生精彩觀念的誕生。
(一)捕捉細節,讓“錯誤”華麗轉身
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精彩的,然而這種精彩不僅是因為有感情交流、思維碰撞以及創造力的迸發,有時更會因“錯誤”而精彩。
【案例3】本文執教二年級《解決問題》片段
原題:“一輛公共汽車上有乘客30人,中途下車16人,又上車20人,這時車上還有幾名乘客?”但在制作課件時,因版面原因,我隨意把原來的問題縮寫成了“這時車上還有幾人?”
生1:30-16+20=34人。
生2:太復雜了。就是30+4=34人。
師:不會吧?有這么簡單嗎?(面露懷疑之色,其實心里是在竊喜。)
生2:上車20人,下車16人,實際多了4人,就是30+4=34人啦!
老師面露夸張的贊許之色,說:“說得多好啊!掌聲表揚!”
“老師,我有不同意見。”鼓掌的手還沒舉起,就被一聲嘹亮的喊聲打斷了,我一看,是班里的數學大王何煜杰(生3),此人腦子頂呱呱,缺點是上課愛插嘴。
生3:條件中說的是乘客有30人,而問題中說的是車上有多少人,那就應該再加上司機和售票員,這樣車上應該有30+6=36人。
說完面露得意之色,望了我和其他同學一眼,一屁股坐下了。
這時我才發現自己犯大錯了,剛想去改正,又有學生舉起手來要補充。
生4:我覺得何煜杰說得也不一定對,現在許多車子是無人售票的,這樣車上應該有30+5=35人。
生5:老師,這道題到底該怎么做呢?
我靈機一動,將錯就錯,先大聲地表揚了他們一番,然后告訴同學們:“因這道題在意思上沒有表達清楚,這些算法都可以算對。”
接著我問:“如果現在我把問題改成‘車上有幾個乘客’,那應該用哪種算法呢?”
學生紛紛舉手……
在這里,我因自己疏忽大意而造成了題意不明,幸好,我巧妙地抓住了這個錯誤的小細節,大作起“將錯就錯”的文章,不僅沒有誤人子弟,反而發人深省,開放了學生的思維,結出累累“果實”。
(二)捕捉細節,化“尷尬”為動人故事
【案例4】一位老師在執教一年級《得數是6的加法和6減幾的減法》中的小片段
師:我說1。
生:我說5。
合:1和5組成6。
……
對口令很順利,老師順勢引入新課,正舉起手板書課題:“啪”的一聲,打破了教室的寧靜。
“老師,你裙子的紐扣掉了!”學生騷動起來。
臺下聽課的我暗暗替這位老師著急,不知她會如何收場。
這位已漲紅臉的老師順著孩子們的指點,在撿起扣子抬起頭的一瞬間,神色已恢復了平靜。難道她已想到什么妙招了嗎?我心里暗想。
師:“同學們看,小紐扣見大家學習這么認真,它迫不及待地跳下來,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呢!歡不歡迎?”
“歡迎!”
師:“善于觀察的小朋友告訴大家,老師裙子上原來有幾顆紐扣啊?”
孩子們伸出小手仔細數起來,大聲說:“老師,是6粒。”
師:“你能根據剛才發生的事情,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句話嗎?”
生1:“老師裙子上原來有6粒紐扣,掉了1粒,還剩5粒。”
生2:“老師裙子上現在有5粒紐扣,加上掉下來的1粒,正好是6粒。”
生3:“6-5=1。”
……
這里,課堂的意外的“尷尬”沒有讓老師亂了方寸,機智的老師順勢發現了“出彩”的轉機——裙子上的6粒紐扣與所學知識正好巧合,稍作轉化,因勢利導,使惱人的“事故”變成了動人的“故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我們的數學課堂就是由很多“毫末”“壘土”般的小細節組成的。一點一滴的改變、一絲一毫的關愛,到了一定的程度,教學質量就會發生變化,就會與他人拉開差距,這種差距,才能彰顯你教學上與眾不同的優勢,鑄就我們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同時,也唯有如此,我們的教學才會真正走向有效和高效,我們的課堂才會因之而充滿生命的律動,精彩紛呈。
參考文獻:
[1]嚴育洪.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1.
[2]蔣濤.課堂因“意外”而美麗:借助動態生成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學數學雜志,2010(01).
[3]林高明.關注細節 有效生成[J].中國民族教育,2006(09).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在小學數學教改中,廣大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開放活動。全程參與了聽課、評課研討。課堂開放課型豐富,既有新授課,也有練習課;內容多彩,既有概念形成課,也有解決問題,還有幾何圖形。從整體上看,很多教師都能在新課標的理念下對課堂進行整體設計,注重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與構建過程,注重情境的創設,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但細細咀嚼品味過后,還是有許多遺憾和不足。結合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筆者認為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更應在“實、活、新、細、曲”上下功夫,著力構建有效課堂。
1“實”,就是要有實效
首先,目標的確認要實。教師要教什么,學生要學什么,學生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哪些問題對學生來說易如反掌,都要考慮的清清楚楚,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揮灑自如,恰如其分地處理突況。其次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教師喜歡借鑒優質教案,這也無可非議,但借鑒別人教案一定要批判地用,要符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拔得太高容易使學生望塵莫及,喪失信心;設的太低則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因此,設計教學一定要符合學生的真實水平,只有這樣的教學才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簡便運算”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多減要加,在練習時筆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楊楊帶了265元錢去超市,準備買一盒西洋參給爺爺補身體。到了超市,楊楊看中了一盒標價97元的西洋參膠囊,就從口袋中拿出( )張一百元付給收銀員,收銀員找給楊楊( )元,這時楊楊口袋里還剩( )元。要求學生除了填出上面三個空,還要用算式表示出求還剩多少元的算式來。結果學生列出了這樣的算式:①265-97;②265+3;③100-3+165;④265-100+3,從而明白了為什么多減要加的道理。
上一練習教學設計得比較開放,又與學生生活相聯系,有效地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了突破。使學生對于抽象的運算獲得了經驗上的支持,具體的經驗也經過了數學化梳理和提煉,上升為理論上的簡便運算。教學真有實效。
2“活”,就是教師要有一定的教育機智,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組織教學
當學生的思維出現障礙時,教師要沉著冷靜,善于疏導和化解認知矛盾,并做到了無痕跡。做到這一點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凡老師遇到學生卡殼時,異常著急,總是用重復的方式去化解問題,到頭來問題沒得到解決,學生反而更糊涂了。這就需要老師進行課堂調控,設計適當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牽引學生的思維,使其處于活躍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成功的課。
例如,筆者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時,對于45-9這道題,有一位同學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45-9=44。很顯然,這個答案是錯誤的。為了進一步弄清錯誤的根源,教師接著問:“你是怎樣想的?”“因為個位5-9不夠減,所以用9-5=4,再與個位上的4合起來就是44。”其他同學立刻笑了:“不對,9是減數,怎么能用95-呢?”這位同學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小臉兒通紅。筆者接著說:“你觀察很仔細,發現了個位5-9不夠減了,那么不夠減,差幾?怎么辦呢?”其他同學開始動腦筋,各種各樣的辦法出來了:①40-9=31, 31+5=36; ②15-9=6, 30+6=36; ③10-9=1,1+35=36……這時,一個同學迫不及待地說;“我想用9-5=4可以,因為5比9少4,所以再從40里去掉4就可以了。”
如果沒有引導和寬容,就不會有后面的精彩與創新。
3“新”,就是課堂教學的設計一定要落實新課標的理念
現在的課堂的確都充滿了新課改的氣息,但總是有一種不到位的感覺。形式上新了,實質沒有新,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反思原因,筆者想主要是對新理念的內涵沒有真正的理解,流于表面層次。因此,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要對新課標、新理念的內涵重新理解與把握,邊實踐邊反思,邊實踐邊領悟,并且多想想存在的問題原因會是什么。眼下,有一種現象值得注意,為了“新”,硬生生地套上一些新理念,扭曲了對新理念的認識。比如聯系實際,以為用生活中的事編練習題就是了,往往忽視了學生熟不熟悉、用在這里恰不恰當,也忽視了學生感不感興趣,缺少從學生的生活閱歷聯系實際。因此,對教師進行新課改理論培訓還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吃透新課改的精神,恰如其分地落實到自己的課堂中,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余數比除數小》時,筆者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從學生的生活閱歷聯系實際,進行“有余數除法”教學。
師: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全班同學42人參加聯歡會,如果每組5人,可以分成幾組?每組6人,可以分成幾組?
師:聯歡會上,需要買一些飲料,如果一瓶飲料5元錢,老師手里只有26元錢,最多可以買幾瓶?
電腦顯示:26÷5=5(瓶)……1(元) ’
師:如果老師手里的錢能買5瓶飲料,你猜猜老師手里有多少錢? (有30元;也許32元;應該是在30 ―35元之間。)
師:國慶聯歡會上,教室也要布置布置,首先要掛一些氣球。按照綠、紅、黃、紫4個為一組的順序依次掛成一排氣球。這樣掛氣球有規律嗎?第21個是什么顏色的氣球?你能用今天學習的知識找到答案嗎?
在“有余數除法”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國慶節聯歡會的情境,讓學生在“分組”、“買飲料”、“掛氣球”等具體的事件中實現對有余數除法數學知識的實踐運用,特別是通過“如果老師手里的錢能買5瓶飲料,你猜猜老師手里有多少錢”的開放性推理,讓學生在由果及因的逆向運用中強化了余數與除數的關系,進而在直觀經驗的輔助下,深刻理解余數與除法的關系.促進數感的形成。
4“細”,就是要在細節的思考上下功夫
“細”,就是要在細節的思考上下功夫,這是筆者近段時間以來思考最多的一個問題。清晰地記得,有一次聽一位老師執教“角的度量”一課,筆者從內心為這節課叫好。但在檢測學生時,筆者發現效果不像筆者想象的那祥,有的學生將量角器最下邊與角的一邊重合,而沒有將0刻度重合,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老師已經用了大量的筆墨去渲染,為什么還出現這種情況呢?原來,這位老師的多媒體課件中,他所展示給學生的量角器0刻度就在量角器的一條直邊上,筆者恍然大悟。
5“曲”,就是挑起認知沖突,創設探究情境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兒童的認知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環中不斷完善、豐富、發展的。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找準新舊知識的臨界點,巧妙設問,造成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和思維上的斷層。這樣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被打破了,他們急于想知道是什么、為什么,學習熱情不言而喻。
新知的學習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深化的過程。小學生年齡小,經驗少,認知能力正在形成中,學習中往往會出認知上的一些盲點。這時,教師可適當設置陷阱,引領學生深度思考,完善對新知的正確建構。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時,筆者通過設置前后幾次認知沖突,幾經反復,最終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概念。
(1)猜想。幾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學生不假總索地回答需要3根。是不是任意的3根小棒都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引發第一次認知沖突。
(2)操作驗證。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幾組小棒,通過操作發現:有的能圍成三角形,有的卻不能圍成三角形。符合什么條件的三根小棒才能圍成三角形?引發第二次認知沖突。
(3)觀察發現。先觀察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得到“兩邊之和大于第三條邊”時能圍成三角形。
“我們組反對,我們組用的是3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3+8>4,4+8>3,但不管怎么擺也擺不成三角形。”一學生一邊演示一邊爭辯。
“我們組也不同意,我們組用的三根小棒分別是4厘米、5厘米、9厘米,4+9>5,5+9>4,擺出的圖形,一種是4厘米與5厘米的小棒接起來和9厘米的小棒重合在一起,成一條線。另一種雖然接出三角形,但9厘米的小棒篷出一截。”另一小組的學生也不甘示弱。上面的結論該怎樣訂正呢?第三次認知沖突已然形成。
(4)再度觀察。學生再次對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進行觀察,終于發現:只有在“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條邊時,才能圍成三角形。最終得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結論。至此,學生對三角形三邊條之間的關系清楚明了了。
三次認知沖突,層層遞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一次比一次加深,從而培養了其思維的深度。
記得有人說過,“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是的,任何一堂課,當你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你的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說的好,“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樂的,生命因此不斷走向圓滿。
參考文獻:
[1]周小山,嚴先元. 新課程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11.
合作學習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學習。它被看做是當代最受歡迎的教學理論之一。它改變了單一化、模式化、教條化、靜止化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的思考、探索、發現和創新提供最大的空間。然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內涵和本質存在理解和實施的偏差。
一、目前小學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已經開展了合作學習,但是還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合作操之過急。教師一提出問題,立即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學習場面看似“熱熱鬧鬧”,但結果卻是“蜻蜓點水”。
2.合作次數過多。課堂上合作次數過多,反而會削弱師生間信息的交流與反饋,使教學目標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實現。
3.合作時間不充裕。合作學習開始,學生進入角色后,教師為急于完成預設教案的進程,在學生意猶未盡時就終止合作。合作時間不夠,制約了合作學習的深入展開,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4.問題不具備合作性。
5.合作技能弱。小組合作后,組內缺乏必要的合作能力,學習上的強者你一句我一句,各自搶著說,而弱勢者卻成了旁觀者,更有甚者是“適逢良機做小動作”。這樣的合作可謂浮光掠影,反而降低學習效率。
二、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
在教學中只要教師設計好合作討論的內容和思考的問題,掌握好合作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就一定能發揮它的效能,使各種層次的學生在愉快的合作學習中只是和能力都能得到培養,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我認為要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合作對象
合作學習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互動實現目標。教師應根據他們不同的氣質和智能上的差異合理安排合作伙伴,不能局限于學習成績,一般應是智能互補型,或同伴配對或小組合作。組建好的合作小組應力求均衡,無明顯差異,便于公平競爭。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
(1)認真思考,大膽發言的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每個成員都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發言,把自己的探索、發現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在組內交流。這樣既能發現不同的思考方法、解題思路,又能對學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發揮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說。
(2)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著力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意見的習慣,使學生意識到傾聽別人發言,既是一種文明禮貌的行為,又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從別人的發言中會得到很多啟發,從小組其他成員身上收獲更多的知識、方法,養成一人發言、組內其他成員認真傾聽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生往往不習慣聽別人的發言,急于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應參與小組學習中,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3.把握恰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1)發現規律性知識時,開展合作。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材只能作為教學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要靠老師善于應用。”教師應細致推敲研究教材,領會編寫意圖,剖析知識內在聯系,充分發揮例題的功能。
分數化成小數,書上只介紹用分子除以分母的一般方法。對于分母是20、25、50、125的特殊分數,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新的化法。出示1/125=(小數),讓學生討論:“你能想出簡便的化法嗎?”學生帶著懸念紛紛找伙伴進行合作探究。當老師聽到學生“真難想啊”的話語時,輕聲提醒:“能否將分母變成是1000的分數?”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思路茅塞頓開,在思索討論的基礎上很快解答問題。
(2)實驗探究問題時,開展合作。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動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教師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實驗,理解掌握新知。
為了幫助學生悟出除法中的“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的道理,教師先讓他們動手操作:“分別拿出9根、10根、11根、12根的小棒,要求每4根分別擺成一個正方形,各能擺幾個正方形?分別剩下幾根?”再列式計算:9÷4=2……1;10÷4=2……2;11÷4=2……23。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小組討論:“除數是4的除法算式中,余數有幾種可能?除數與余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關系?從中你猜想出什么結論?”學生有了思維空間,經過交流啟發就能回答出:除數是4,余數可能是1、2、3;除數大,余數小;在有余數的除法里,余數一定比除數小。由于學生有了操作感知經驗,牢固地形成了“余數一定比除數小”這一概念。教師進一步引導各小組開展猜想活動,內化概念。除數是5,余數最大是( );余數是7,除數最小是( );如果余數是10,除數應在什么數與什么數之間?學生爭論得面紅耳赤,問題都迎刃而解。
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中指出:“課堂中不能機械地按原設定的一種思路教學,而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由教師隨時靈活地調整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后續的教學活動,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使課堂處在動態與不斷生成的過程之中,從而使師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使師生真實而自然的生活情景得以再現,成為師生互動發展的天地。”課堂教學不是預設教案的機械執行,而是在課堂上重新生成、不斷組織的過程,教師要根據課堂學情靈活多樣、變化莫測的現實,憑借自己的教學智慧善于把學生的質疑、反常思考、錯誤想法等變成豐富的課堂新資源,充分利用,從而使課堂成為充滿智慧與靈動、不斷生成的生命體。
一、善于捕捉順學而導展露智慧創造生成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一種共同參與、共時交往、共享經驗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因此,在這過程中隨時回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教師要善于捕捉預料之外的生成性教學資源,而不能視教案為禁錮,完全按著教案走,要善于捕捉學生問答中的思維火花,充分展露自己的教學智慧,根據學生的思維狀況,順學而導,使教學過程動態創生。
案例:《有余數的除法》練習課
在練習中教師出示這樣的一道題目:48÷=5……3
經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反饋如下:學生1說:“先把被除數減去余數再把所得的差,也就是除數與商的積,除以商,就是除數。”
學生1的回答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其他同學也都贊成,教師正想進入另一個教學環節,忽然……
學生2舉手說:“用不著那么麻煩,只要把被除數直接除以商,取整數部分就可以了,答案同樣是9。”
不少學生對學生2的這種簡單解法十分贊賞,但又說不清為什么可以這樣做。這時,學生3舉手提出質疑:
“用學生2的方法,余數根本沒用,這好像……,好像有些不對勁……。”話還未說完,學生2忙說:“怎么不對?算出的商是9,不正好是原來的除數嗎?”
學生3無言以對,臉漲得通紅,默默地坐了下去。其他同學則用一種旁觀的、甚至帶有某種不以為然的眼神看著學生3。
教師沒有表態,只見他啟發學生道:“讓我們舉一些例子來說明自己的想法,好嗎?為了方便思考,舉例的數盡量小一些。”學生紛紛埋頭計算了起來。教師請幾個學生上黑板抄出自己的例子:
17÷9=1……8 26÷6=4……2
23÷2=11……129÷3=9……2
…………
已經有學生發現有些算式按照學生2的算法就不對了,他們在思索著其中的規律。這時學生2和他的一部分贊同者早已緊閉其口,甚至有人嘀咕著“我早就覺得這樣算不對了。”教師鼓勵啟發:仔細觀察黑板上的算式,為什么有些算式能成立,有些則不能,這里面有什么規律?
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很快發現了只有余數比商小時學生1、2的方法都能用,而當余數大于或等于商時,只能用常規方法。
這是一個由學生出其不意的問答,教師捕捉到這個預料之外的生成性的教學資源,沒有按既定的教案路徑走,而是讓學生大膽的質疑,教師充分展露自己的教學智慧,順學而導,生成了“不可預約的精彩”,從而使學生有了舉例驗證的體驗,全面考慮問題的感悟,以及發現規律之后的興奮,體現出了智慧在動態創生教學中的價值。
二、善于發現隨學而導展現智慧機智生成
課堂教學不是一個機械執行教案的過程,而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不斷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沒有想到的“可能”,因為“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這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問題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問題,并用動態生成的觀念調控課堂教學,展現自己的教學智慧,及時處理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狀況,隨學而導,靈活調整教學的實際方案,使教學過程動態創生。
案例:《圓的認識》中畫圓片段
師:請你們嘗試用圓規在自己的練習紙上畫圓(學生操作,教學巡視)
教師在巡視中發現很多學生都畫的不規范,是讓一些畫得規范的學生說說是怎樣畫的讓課堂就這樣順利地進行下去嗎?可我一想,還有很多孩子的操作處在誤區里啊,于是我想到:面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錯誤,我們教師不能回避、遮蓋,而是要因學而導,調整教學設計的方案,緊緊“盯住”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這個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并出示學生的錯誤,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尋求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課堂就有其生成的價值。于是我調整我的教學路徑,就有了下面的精彩:
教師選擇幾幅典型的作品放在屏幕上讓學生觀察。(選擇的作品有:起點和終點不在聽一個位置上;把圓畫成雞蛋形狀;將弧線畫得時隱時現,時粗時細等)
看到這些不知名的作品,學生們哄堂大笑。
師:你們笑什么啊?
生(齊):這些都不是圓形,畫錯了!
師:孩子們,不要笑,課堂是你們可以出錯的地方。老師希望大家能一起來討論,分析錯誤的原因。如果大家什么都懂,還要我這個老師干什么?
(教室里稍稍安靜,不一會兒就像炸開了鍋,你一言我一語,爭先發言)
生1:圓心沒有固定好,所以畫出來不象圓。
生2:畫圓時半徑發生了變化,也畫不出規范的圓。
生3:用力不均勻。
生4:圓規使用的方法不正確。
…………
師:那畫圓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怎樣才能畫一個規范的圓呢?你們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學生的情緒高漲,思維活躍,不一會兒就總結概括出畫圓的方法)
教師隨即用學生總結的方法在黑板少年宮畫了一個標準的圓
(學生興高采烈,躍躍欲試)
師:請同學們再畫一個圓吧!
(學生第二次畫圓就沒有一個錯誤了)
師:感謝剛才這幾位同學的錯誤,幫我們帶來了這么熱烈的交流。
(孩子們都開心的笑了)
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始終把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善于發現學生的錯誤,并抓住這個意料之外的生成性教學資料,根據課堂的真實狀況,靈活地調整教學設計,讓學生大膽的討論,教師充分展耀自己的教學智慧,因學而導,從而使學生有了發現、探討、操作的體驗。其實“錯”了,課堂才能生成。“出錯”才會有教學的敏感、機智和智慧,因為在“出錯”和“改錯”的探究過程中,課堂才是最活的,教學才是最美的,學生的生命才是最有價值的。
生成,追求的是教學的真實自然;課堂,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這樣的課堂無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雕琢,美在它的清新單純,美在它的活力無限,美在它的返樸歸真。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一節課都是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所以,教學的真實展開與推進是很難被規定與計劃的,我們要以居高臨下的駕馭能力、充滿智慧的教學機智、民主開放的教學理念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從而形成師生之間興趣、情感、個性思維、人格等方面互動生成的“學習共同體”,這樣才能實現知識與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賁友林.數學教學:師生智慧地對話.小學數學教師,2004(10)
[2]葉瀾.“新基礎教學探索性研究”報告集.2002(10)
那么如何發揮“學為主體”呢?《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以上所闡述的學習理念,其核心就是在教學中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有效的學習活動中來。
由此可見,教學中教師的主動引導與學生的主動學習,應該形成“兩個為主”的關系。現在的問題是有些教師把主動引導理解為主動提問,沒有創設更好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甚至把主動幫助變成了包辦代替,剝奪了學生的思維空間。由于出現了這種情況,所以我們要倡導“以生為本”的課堂,并提出了“以學定教”的教學思想。但在推行這一教學思想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又片面地認為學生的“學”要比教師的“教”更重要。對于這一問題,我們只要認真地去解讀新課標就會知道兩者不能隨意偏頗。《數學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這段話也正好說明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說明了“教”與“學”都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浙江大學盛群力教授在《論有效教學的十大要義》一文中提到的其中一個要義就是“學教統一”。盛教授認為:“學習與教學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是學重要還是教重要,是學在先還是教在先呢?這確實難以簡單、籠統地下結論。一般地說,學與教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絕不能說倡導‘生本教學’就是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學習與教學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事情,雖然我們都同意現代教學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是一種‘生本教學’,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可以輕視教學的作用,無視教師的存在,學習與教學、學生與教師,只有這兩個方面協調平衡了,才是我們向往的境界,有兩個積極性比只有一個積極性好。只講一個主體,不管是以學生為主體還是以教師為主體,都是單方面甚至是片面的。”盛教授在文章中還提出了另一個要義是教學要做到“扶放有度”:“不要簡單地說先學后教還是先教后學,學需要教的促進,沒有教,也是可以學的,但是為了更高效地學,這就需要教了,問題是教什么、教多少、何時何地教,這就需要有一個‘扶放有度’的問題。”
現在大部分教師對以上教學理念都是非常贊同的,還努力朝著這一方向去實施。問題在于教師的解讀程度存在著差異,所以部分教師在具體設計時就沒有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在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參與度,甚至對怎樣的教學才算是學生真正的自主學習,怎樣的教學才算是教師做到了有效引導不是很清晰,因而造成教學效率的低下。這也說明教師要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需要一定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不斷學習與反思的過程,是長期實踐與磨煉的過程。基于以上認識,本文想通過對幾個教學案例的分析,揭示教師在設計教學素材和處理教與學的過程中出現的幾個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我們應如何去改進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教學時參考。
一、擔心學生無法自主,導致教與學的失衡
教學方式的確定首先要分析學生是否能自主獨立地進入學習活動,這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必須思考的因素。但部分教師在分析“引導”與“自主”的權衡上有時把握不定,甚至對有些教學內容教師認為學生獨立探究有困難,就沒有更多地考慮引導對策,而出現了教師的“教”重于學生的“學”。
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因為學生在這之前的轉化都是直邊形,所以學生要在沒有預習的前提下能自己想到把圓等分成小扇形,并把它拼成近似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一般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且更不會想到等分的份數越多拼出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教師在教學這一內容時作這樣的分析是對的。可是有些老師認為學生完全自主有困難,所以干脆就不讓學生去動手探究,只讓學生觀察媒體的動態演示,或觀察教師的教具演示來說明剪拼的推導過程。這樣的教學雖然學生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但我們總覺得學生是完全處在被動的聽講上,沒有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對此課作了如下改進。
教學片段一:
師:要想知道圓的面積的準確計算方法,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探究呢?(這時學生遲疑了片刻)
師:我們在探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時都用了怎樣的方法?
教師呈現預先設計好的投影,幫助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使學生說出:都是把它剪拼成已學過的圖形,或用兩個完全一樣的圖形拼成已學過的圖形。
師:用兩個完全一樣的圓拼成已學過的圖形,有可能嗎?
學生同桌用兩個圓片拼拼后回答:不可能。
師:那你們能把一個圓剪拼成已學過的圖形嗎?
通過投影的觀察、想象,感知無限等分后化曲為直的思想。
以上教學片段給我們帶來這樣的思考:如果碰到學生完全自主有困難時,應該去研究如何調整活動方案,怎樣放慢活動的速度,而不是簡單地取消學生的活動機會。教師應該是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在學生有一定感悟后再去呈現投影,引發進一步的想象。這樣的教學才能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
二、固守某種教學方法,缺乏教與學的創新
所謂固守某種教法,就是大家在教同一內容時基本選定的一種方法。其原因有兩個,一是這種教法確實有一定的優點,教師也認為這種教法沒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二是執教者的設計思維惰性,滿足現狀,沒有與時俱進的追求,不愿意對現成的方法作進一步思考。因此,在教與學的處理上比較平庸,缺乏教與學的創意。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見得最多的方法是讓學生觀察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長方形,當學生一時難以區別它們的面積大小時,教師給學生提供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格子紙,并把這個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畫在格子紙上,引導學生數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的長度,數出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長度,再數出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從中發現長方形的面積剛好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與長方形的寬也剛好相等,以此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底×高”,接著再引導學生操作驗證。現行的一些教材也是按以上方式編寫的,先讓學生數格子也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也確信這種教法比較成熟,似乎沒有什么好改進的地方。但我們如果進一步深入思考學生數格子的過程,雖然在數面積時有許多方法可以啟發學生下一步如何去探究,可是在數出數量后,只要對照數量就會得出“底×高”的結果。現在的問題是,當學生沒有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之前,面對一個平行四邊形要計算它的面積,學生會怎樣思考呢?它的面積與什么有關呢?它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我們的學生也許會誤認為是鄰邊相乘,不能感受到它的面積與它的底和高有關。今天提供給學生的是數格子的素材,學生只要按要求數就可以了,這樣教學,學生的好奇心、自主性會油然而生嗎?出于這樣的思考,我們對本課的開始環節作了以下改進。
教學片段二:
讓學生拿出四根塑料棒搭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6),并向學生提出:你們可以輕輕地拉一拉、玩一玩這個平行四邊形。
接著提出:你們在玩這個平行四邊形時感受到什么數學問題了嗎?(學生先分組交流后,再反饋)
生1: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
生2:平行四邊形的形狀變了,面積也變了,但周長沒有變。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變成怎樣的圖形時,它的面積最大?
生:變成長方形時它的面積最大。
師:是嗎?大家再慢慢地拉一拉,看一看是這樣的嗎?
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平行四邊形變到長方形時它的面積最大。
師:假如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兩條鄰邊分別是7厘米、5厘米,那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師隨手在黑板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借此復習“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師又提出:這些圖形的面積的大小變化與什么有關呢?
教師繼續讓學生拉一拉平行四邊形的框架,先分小組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再集體交流。
生1:與角度有關。(指的是兩條鄰邊的夾角,教師肯定他的想法有道理)
生2:平行四邊形越扁,它的面積越小。
師:平行四邊形越來越扁,你能想到與平行四邊形的什么有關呢?
生: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關。
師:通過這個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觀察和計算,我們可以猜想到一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
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接著引導操作探究,讓學生任意拿出一張平行四邊形紙片剪拼,探究如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已學過的長方形,并注意不同方法的剪拼與說理。(過程略)
以上教學過程是學生在玩平行四邊形塑料框架的過程中,圍繞著教師引領的幾個問題自主領悟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小與底和對應的高有關。這樣的教學是順著學生原生態的感知過程組織學習的,打破了以往的一般教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自主方式不夠匹配影響教與學的本真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一些教師雖然具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可是沒有較好地分析教學內容的特點與學生的認知規律,組織的自主學習活動與教學內容不夠匹配,因此影響了教與學的本真。
比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一課中要求學生學法的筆算。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沒有余數的除法開始,并設計活動素材提出活動要求:用12根一樣長的小棒,每4根搭一個正方形,可以搭幾個正方形?讓學生動手搭一搭后,寫出算式“12÷4=3”。接著往往教師就會提出:今天還要學法豎式,你們覺得除法豎式應該怎么寫?請同學們試一試好嗎?由于有加法、減法、乘法豎式的基礎,所以學生都會想到把被除數寫在上面,除數寫在下面,再在最下面寫出商。當學生都寫成這種形式后,教師無奈地提出:你們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實除法豎式不能這樣寫,接著教師介紹除法的豎式書寫方式。由此可見,在這里要學生自主嘗試寫除法豎式,學生只能遷移之前的豎式形式。教師也知道學生遷移以前的豎式形式對除法豎式沒有什么好處,所以馬上給予否定。我覺得既然這樣就不要讓學生去嘗試寫豎式了,把學生自主學習的時機放在自己讀懂除法豎式上,這樣效果就會更好一些。具體教學可作如下改進。
教學片段三:
呈現問題:用12根一樣長的小棒,每4根搭一個正方形,可以搭幾個正方形?
生:可以搭3個正方形。
師:你能寫出除法算式嗎?
生:12÷4=3。
再呈現問題:用13根一樣長的小棒,每4根搭一個正方形,結果會怎樣?
生:可以搭3個正方形,還剩下1根小棒。
師:請同學們拿出13根小棒在桌上搭一搭。
學生操作后教師把它用草圖畫在黑板上: 。
師:把它寫成除法算式怎樣寫呢?
這時學生獨立嘗試寫算式:
13÷4=3(個)還剩1根
13÷4=3(個)……1(根)
師:這里的除法與以前學習的除法有點不一樣,它是有余數的除法。以上兩種算式寫法都對,但覺得第二種更簡潔一些。我們以后寫有余數的除法算式時就要按照第二種方法寫,請大家選擇第二種再寫一寫。
繼續呈現問題:用14根一樣長的小棒,每4根搭一個正方形,結果會怎樣?
師:請你繼續拿出小棒擺一擺,再用除法算式表示結果。
等學生操作和表示之后,教師繼續畫出草圖寫出學生的算式:
師:有余數的除法也可以用豎式計算。請大家觀察下面的豎式,并對照以上的除法算式和圖,你能看懂什么?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對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進行思考,是教師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條重要途徑。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對教學實踐進行思考、反饋、評價、探索,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針對教學中“教”與“學”兩方面活動的過程及效果,對它們的合理性做出準確的判斷,查擺自己的缺陷,揚長避短,不斷改進教學,從而提升我們的專業素養,提升我們的教學水平。
教學反思的內容有很多,我們可以從課前反思、課中反思和課后反思三個層面去思考:
一、課前反思
1.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課前反思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風格,往往都在沿襲著習以為常的教學方法。當然,這些方法有它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面對新的課程改革,它卻有著某些不足,需要我們改進。所以我們在課前進行反思,首先應該思考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學理念、是否以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這樣才能做到揚長避短。
2.是否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新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有創新的思維方式,特別是要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所以我們應該通過課前反思使自己成為教材的創造者,才能全面盤活教育資源,全方位優化教學資訊,在開放的、多樣化的教育情境中促進學生發展。
3.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在設計新的教案時,要根據自己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習這一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新問題、針對出現的這些新問題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一課時,根據以往經驗,學生對“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律不夠理解,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在教學設計時,為加深學生的理解,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進行分鉛筆試驗,并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最后讓學生在操作實驗中自己得到了“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律。
二、課中反思
再好的教學總有它不足的地方,總有須待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的地方。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效果反饋信息不斷地反思,反思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思維障礙時,教師應及時反思如何啟發引領學生克服思維障礙;當學生發生意外事情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反思如何機智地處理發生的意外,使學生及時恢復到正常的思維狀態。教師只有敏銳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及時主動地調整教學方案與策略,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主要是教師在課后對整個教學行為過程進行反思性回憶,包括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表現、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教學程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研究產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進優化的方向。
1.反思教學成功之處。每一堂課都是師生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按照預先設想的教學方案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各種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巧妙的新課引入,留有懸念的結束語,教學中的亮點,精彩片斷,以及教師在課堂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示、情境的創設而產生的靈感,與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處等,課后應進行認真反思,記錄下來,為今后教學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