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22: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科技人才年度工作計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第二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建設的宗旨是:堅持面向農業、農村和農民,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整合農村科技資源,優化農業與農村科技產業化環境,壯大發展龍頭企業,培養大批新型農民,加速農業和農村科技成果轉化,增加農民收入。
第三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的主要任務是:針對全市農業區域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發展狀況,協助配合縣(區)制定相關產業的發展規劃、實施方案,制定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的科研及成果轉化計劃。針對龍頭企業發展、產業化基地建設、農民發展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開展科研、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科技培訓、科技咨詢等,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促進富民強縣。
第四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的發展思路是: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堅持政府引導、專家指導、企業主導、供需互動、局院共管的基本原則,以科技為先導,以項目為載體,以企業為依托,以產業為基礎,以致富為目的。
底五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建院的總體要求是:要按照“聘請一位專家,建立一個大院(農業技術培訓學校),成立(引進)一家公司,培育一個基地,帶動一項產業,致富一方農民”的思路,將專家大院建成以市場化、社會化、信息化為主要特征,以農業科技推廣、農村科技成果轉化、農村信息服務、農民技術培訓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農業科技服務平臺。
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能
第六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由**市與**農業大學市校雙方共同建設。專家大院在**市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第七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日常管理由市科技局、**農大科技處共同牽頭負責,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做好有關業務業務指導和工作配合。
第八條農業科技專家大院建設由市上統籌規劃布局。以各縣(區)為主,按照“誰主辦、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進行管理。
第九條各縣(區)政府按照屬地原則負責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的建設和管理,為專家大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每年為專家大院提供不低于2萬元的交通費,縣(區)科技管理機構負責組織編制本縣(區)專家大院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落實本縣(區)專家大院項目的組織和實施。
第十條每年1月份校市共同召開一次專家大院工作會議,研究專家大院的有關突出問題。每年*月召開一次專家大院聯席會議,通報項目進展和資金使用情況。
第三章專家大院的設立
第十一條專家大院的申報掛牌。在專家和企業共同制定專家大院建設實施方案的基礎上,由企業自愿提出申請(附上專家大院建設實施方案)并報經縣(區)人民政府同意后,報市政府批準并授牌。
第四章專家大院的經費和項目
第十二條市政府每年從市校合作50萬元經費中,安排相應比例用于專家大院內市校科技項目實施和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縣(區)政府應保證專家組必要的工作經費。
第十三條對專家大院申報的科技項目納入市校合作科技項目,經領導小組審核同意,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優先向上級有關部門推薦申報專家大院的科技項目。并將首席專家和專家組成員納入**市科技人才專家庫。
第五章專家大院的考核
第十四條專家和專家大院的考核。對各類專家大院的建設目標、任務和開展工作實績進行考核。考核由屬地縣(區)會同**農大科技處、市級科技、農業、畜牧等部門聯合進行考核,具體的考核辦法由市科技局會同**農大科技處另行制定。
第十五條專家的考核。**農大對在專家大院工作的專家,將其工作計入年度工作量,一并納入學校年終考核。
第六章專家大院的激勵
第十六條屬地縣(區)對專家大院實行一年一小結,一年一考核,對創新性明顯、效益好、輻射帶動性強的項目,根據項目效益情況,當年年末給予適當獎勵;市科技成果轉化領導小組對專家大院實行量化考核,采取三年評獎制,獎勵分三等,
一、
石油和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國際上爭奪石油資源的競爭,實質上已表現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掌握這些技術的科技人才的競爭。但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石油教育未能發揮出石油石化行業的特色與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社會知識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石油高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逐漸暴露出諸多不足之處。如:培養目標模糊,重“專業教育”,輕素質教育;在教學模式上,偏重理論課教學,忽視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對有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教育教學方法,缺乏嘗試與創新,教學手段單一;在教學條件建設上,實驗室建設投入不足,長期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少,實踐教學基地利用率低。顯然,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忽視了對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影響了石油石化人才培養的質量。因此,必須對傳統的石油石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強化實踐育人。開展有效的實踐育人活動是石油高校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走出傳統精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誤區,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知行統一,注重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走出石油高校特色辦學之路的必然選擇。
一、充分認識加強實踐育人的重要現實意義
實踐是大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途徑。一方面,開展有效的實踐育人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另一方面,開展有效的實踐育人活動,是高校主動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走出傳統精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誤區,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知行統一,注重因材施教。
二、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整體規劃
把實踐育人工作擺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納入學校的本科生培養方案。緊密結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項目建設,突出石油石化教育的優勢與特色,加強實踐育人工作的整體規劃。系統設計實踐育人教育教學體系,規定相應學時學分,提高實踐教學環節占教學計劃總學分(學時)的比例。
(一)深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開展實踐教學方法研究與改革專題項目立項,推行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加強綜合性實踐科目設計和應用。推進成績考核方式的改革,強化過程管理。加強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深入開展教育部“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把創新創業訓練,以及創業實踐項目作為選修課程全校開放。
(二)推進實驗室建設與實驗教學改革,加強開放性創新實驗室建設
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和開放范圍。建設多功能信息管理平臺,提高實驗教學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實驗項目管理,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建設創新實驗室,使之成為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陣地。
(三)提高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加強過程管理與質量監控
加強與石油石化企業的深度合作,推行以就業為導向校企聯合指導的畢業設計指導模式,由校內指導和企業指導教師組成“理論”加“實踐”的雙導師制,共同指導學生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實現畢業設計與企業實訓的結合。嚴把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教師資格審查和選題關。落實對學生進入畢業設計(論文)教學環節前的安全和紀律教育工作,做好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組織督導組對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分階段、全過程的檢查和監督。規范教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對學生的指導工作。
(四)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提高育人實效
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
1、按照區委、區政府對人才工作的要求,協同有關部門開展綜合性的調查研究,組織專家咨詢小組為區委、區政府的重大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參與全區人才工作有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訂。
2、安排需要提請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的人才工作重大事項。
3、對人才工作中出現的傾向性問題及時提出解決的意見和建議。
區委組織部
1、負責全區人才工作的牽頭抓總,承擔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2、做好全區人才工作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完善人才政策和措施。
3、了解、掌握全區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情況,重點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定期向區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匯報人才隊伍建設中帶傾向性、政策性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4、負責區“515工程”培養對象的選拔、培養和管理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做好選拔和推薦國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常州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區中青年拔尖人才、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優秀專業技術工作者的選拔、管理、獎勵工作。
5、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加強高層次人才創業載體建設,為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環境和發展平臺;做好省“333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的牽頭協調工作。
6、組織高層次人才的學歷教育、進修、送培工作,管理全區各類人才培訓工作。
7、建立人才工作聯系點,做好領導聯系優秀人才的協調、服務工作;加強與優秀人才的聯系,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作。
8、掌握、了解各部門人才工作情況,總結交流人才工作經驗;做好全區人才工作的年度檢查、考核及總結工作。
區委宣傳部
1、負責會同有關單位做好全區人才工作的宣傳工作,制定全區人才工作的年度宣傳計劃并組織新聞媒體實施。
2、掌握宣傳、新聞出版、文化藝術、社會科學領域人才隊伍的情況,研究提出調動他們積極性的政策措施,為“三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3、會同有關部門做好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勵各類人才自覺投身于經濟建設主戰場。
區委統戰部
1、討論有關黨外人才工作參與制訂有關黨外人才政策。
2、注意物色、培養、選拔黨外知識分子中的優秀人才,向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推薦。協同組織人事部門做好管理工作。
3、與黨外人才加強聯系,了解和研究黨外人才的思想動態,反映他們的意見和要求。
4、宣傳、貫徹黨的人才政策,總結交流經驗,調動黨外人才的積極性。
區發展計劃局
1、將人才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參與制訂人才規劃和人才工作目標。
2、協同做好人才工作目標的落實、檢查工作。
區經濟貿易局
1、了解、掌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的基本情況,提出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2、探索企業家成長規律,研究建立各類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評價機制。
3、組織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參加進修培訓,組織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技術開發、推廣、服務、引進及技術交流與合作等活動,提高企業技術與管理人才的技術水平與管理能力。
4、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為企業引進人才和智力的牽線搭橋工作。
區科技局
1、負責全區科學技術的綜合管理工作。研究提出有利于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政策措施。
2、加強以企業為主體、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的產學研聯合,創新科技經濟對接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大力促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
3、組織全區科技人員參加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服務、引進、合作,協助組織科技人員參與全區科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決策的研究、論證、咨詢等活動。
4、協同區委人才領導小組辦公室做好有突出貢獻科技人員、優秀專業技術工作者等優秀人才的推薦、評選、獎勵工作。
5、利用科技三項經費,鼓勵、引導科技人才開展重點科研、技改活動,做好有關科技業務培訓等工作。
區教育局
1、負責做好教育系統人才工作,制定加強教育系統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
2、著眼**經濟建設需要,深化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改革,建立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機制。
3、加強繼續教育和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積極培養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干教師。
4、實行高水平的九年義務教育,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區財政局
1、負責安排、核撥人才工作經費。
2、參與制定、完善有關人才待遇的規定、辦法。
區人事局
1、做好全區人才資源開發的調查研究工作,了解掌握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情況。
2、研究制定有利于培養、吸引、激勵人才的有關政策,做好政策的落實工作,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科學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4、加強高層次人才載體建設,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報和運行工作,積極籌建海外留學人員創業園。
5、暢通人才引進渠道,大力引進本區發展急需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各類緊缺人才;大力引進為我區提供智力技術服務的各類柔性流動人才。
6、完善人才市場體系,加快人才市場建設,拓寬人才服務領域,完善人才服務功能,為用人單位擇人和各類人才擇業、交流、創業提供優質服務,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7、做好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工作和繼續教育工作。
8、做好國家、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市、區兩級拔尖人才選拔、管理工作。
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1、做好中級、高級技能人才的培養工作。研究制定加快中、高級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辦法、措施。
2、推行技能人才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推進技師考評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統一標準、自主申報、社會考核、企業聘用的技能人才成長機制。
3、配合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人才工資待遇、保險等方面的辦法和措施。
4、完善勞動力市場,做好就業指導教育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
區文化局
1、負責做好文化系統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加強文化系統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
2、加大文藝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建設一支以中青年為主、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的文藝隊伍。
3、貫徹“雙百”方針,圍繞“五個一”工程,突出時代主旋律,鼓勵文藝專業人才積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統一的精品佳作。
區衛生局
1、負責做好衛生系統人才工作,研究制定加強衛生系統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
2、做好衛生系統人才的培養、吸引、使用工作,調動衛生系統人才積極性,促進全區衛生事業發展。
3、參與做好人才的醫療待遇、衛生服務等工作。
區科協
1、會同有關部門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決策咨詢、科技咨詢活動和開展科學技術知識普及、推廣工作,組織科技群眾團體、科技學術團體為“三個文明”建設服務。
2、負責會同有關部門評選、表彰、宣傳優秀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宣傳科技人員先進事跡,舉薦優秀科技人才。
3、組織科技人員開展學術交流、繼續教育等活動,舉辦多形式的講座、報告會、培訓班等,提高全區科技人員的學術水平。
4、多形式、多渠道傾聽科技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有關領導和部門反映并協同解決科技人員的實際困難。
區僑聯
1、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措施。
2、加強與**籍海外優秀人才的聯系,向他們宣傳**的人才政策,鼓勵他們以多種形式到**創業、獻智。
前言:目前,水利施工企業在面臨強大的市場壓力及嚴峻的社會競爭形勢下,只有不斷提高工程質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以質勝、走質量效益型道路才是我國施工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1.我國水利施工技術的現狀及建議
1.1 現狀
第一,設備老化并且引進更新先進設備升級緩慢。現今,機械化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個企業或者一項技術發展水平的標準,設備的更新及引進力度決定著此項技術的發展途徑。現在水利施工已經由事業單位轉型為企業,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也不再進行資金補貼或者投入。
第二,水利施工企業自身機制不健全。水利施工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利施工企業的良莠,水利施工企業本身機制不健全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必將阻礙水利施工技術的發展。最后,核心技術運營不力、專業含量低。
第三,由于歷史原因,水利施工隊伍結構不合理,隊伍“老化”現象嚴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缺乏。
1.2 建議
(一) 加強科技投入的力度。從企業積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并從中設立創新獎勵基金;結合施工項目具體特點,安排必要經費,進行技術攻關和專題科研,力求與項目技術措施計劃同步實施;加強與學校、科研院所合作,組織新技術培訓,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開展施工工藝開發和新材料、新機具應用研究。
(二)加強科技創新組織落實措施。水利施工企業首先要建立長遠發展目標,研究企業自身的科技發展戰略,并制訂企業科技發展規劃和分年度工作計劃;其次應建立以總工程師領導、技術開發或質量管理部門具體負責的科技創新工作機構,使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工作正常化、制度化;再次是積極創造條件,進行1509002系列質量體系貫標認證,提高技術質量管理水平,夯實科技創新工作基礎。
(三) 加強創新型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競爭。水利施工企業技術創新的關鍵是人才,要把市場實現程度作為人才激勵的重要依據,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吸引、培養和使用人才的新機制。
2.水利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1 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
出現問題:
(1)鋼筋的銹蝕與混凝土裂縫
由于鋼筋的氧化銹蝕伴隨體積膨脹,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產生裂縫。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強度低,失水太快也會引起開裂。混凝土內部水分由邊緣向中心移動,形成壓力也將引起軸向裂縫。
(2)結構疏散與水分轉移
水分轉移及結構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黃色,砂漿骨料結合脆弱,聲音空啞等為特征。同時由于混凝土、內部壓力、溫差濕度差,使水分自邊緣向中心移動造成空隙。
解決措施:
(1)選用抗凍性高的水泥,我國各種水泥抗凍性高低次序為: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應首選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而且水泥標號不應低于32.5號,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不應300kg/m,水灰比不應大于0.6。
(2)因地制宜,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方法施工。比如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采用配合比方法進行施工,氣溫零下10℃左右結構比較厚大的工程采用蓄熱法進行施工,零下10℃以上,且構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采用外部加熱法進行施工等。
2.2 水利工程中的運輸安全問題及建議
水利工程中的運輸安全是影響工程進度、質量和成本費用的一個重要因素,工程運輸不能按計劃實施,直接延誤工程進度。因此保證施工運輸中的行車安全,就成為水利工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水利工程施工運輸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行車障礙多,水利工程大多遠離城市和交通要道,路面崎嶇不平;二是對時間要求緊迫,物料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運到現場,運輸失調就會延誤工期,錯過最佳時期,給工程造成重大損失;三是要求對不良氣候條件適應性強,無論冰天雪地的嚴冬,還是暴雨頻發的汛期,都需要運輸保障。
針對上述特點,我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1)作好運輸前期的各項準備和應急方案
(2)行車前要全面檢查和保養維護
(3)雨、雪、霧天的行駛技巧
控制車速。盡可能用中擋或低擋行駛;要遠近兼顧,注意觀察前方和路面的情況,應與前車保持較大的距離。
行駛中動作要輕。輕踩油門、緩慢提速,輕打方向、隨時糾正,輕換擋位、低擋起步,輕踏制動、慢拉手剎。提倡預見性制動,前方如有情況,要用連續點踏制動的方法,切不可緊急制動或一腳踩死,防止剎車抱死,產生側滑。
3.水利施工技術的發展建議
為了促進我國水利施工企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大科技創新,優化現代管理模式。總結過去有效的管理經驗并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智力信息,發揮管理專家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引進新型人才培育本土骨干。更新節奏在本地區域內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的同時還要向其他地區、省市甚至國外拓展自己的市場。積極開發橫向關系,憑借自己的品牌和技術技術優勢在最大范圍內建立自己的信譽,為企業增加無形資產。水利工程技術日趨成熟,水利施工技術的好壞關系到我國水利工程的前程,只有在認清現狀的前提下才能解決問題,改進水利施工技術建設。
結束語:
伴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水利施工技術越來越成熟。加強施工質量的管理,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不僅可以提高企業技術水平,還可以為國家和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使中國企業早日走出國門,跨入世界之林。
參考文獻
[1]何明.李冠華.淺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J].水利天地,2008(9)
[2]索旭紅.小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探討[J].山西水利,2007(3)
[3]肖青春.對現代水利施工技術的思考[J].河南科技,2010(9)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成績突出
2004年2月,教育部啟動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旨在通過現代遠程開放教育方式,將高等教育延伸到農村,為農村第一線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他們成為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的帶頭人、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和發展農村先進文化的帶頭人,推動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該計劃目前由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以下簡稱中央電大)牽頭組織實施。
中央電大于2004年7月正式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試點工作,截至2006年10月,31所省級電大、357個縣級電大教學點參與試點項目,已注冊學習的5.54萬名學生中,80%以上是現職的鄉村干部,另外近20%是科技致富能手和鄉鎮企業職工。針對農村經濟與文化發展需求及生產與管理工作現實需要,現已開設了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11個專科專業,包括種植類的設施農業技術、種子生產與經營、園藝技術、林業技術、園林技術,養殖類的特種動物養殖、畜牧獸醫、畜牧,管理類的農村行政管理、農業經濟管理、鄉鎮企業管理等 ;突出教學內容與農業生產和鄉村管理的適用性,課程結業證書、崗位資格證書與文憑證書相結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溝通銜接,農村學習者不出家門就能上大學。
通過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電大教育的辦學特色和實力得到增強,品牌得到進一步認可,進一步強化了面向地方、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邊遠民族地區培養人才的辦學方針,將教育資源送到教育欠發達地區和教育弱勢人群,強化了電大作為“平民進步的階梯、教育機會公平的砝碼、學習者增進動力的補給站”的社會價值。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主要思路與措施
中央電大認識到,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是電大在新形勢下堅持“四個面向”辦學方向,實施進一步擴大開放、向下延伸戰略;為“三農”服務的“抓手”,是電大探索并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及教學模式;進一步增強遠程教育開放性、適應性、多樣性的教改“特區”,是電大著眼于今后的持續穩定發展,提升系統辦學綜合實力,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是電大尤其是基層電大在教育體制改革進程中爭取更多支持,在為“三農”服務的同時擴大自身發展空間的一個契機。
為此,中央電大加強質量保證五要素建設,從教學資源、學習過程、學習支持服務、教學管理和系統運作等方面,探索建立農村遠程教育質量保證體系。
把“計劃”作為強化電大辦學優勢的項目精心組織
首先,中央電大將“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拓展項目列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十一五”發展規劃》,并在年度工作計劃中作出了具體部署。學校還成立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工作小組,主管校長擔任組長,專門成立了“計劃”辦公室,協調各有關部門工作。
其次,“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地方電大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試點縣政府的主管縣長擔任“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試點項目的主任,縣里各有關局、委、辦的領導共同參與,動員農村干部、農村企業負責人、種植、養殖能手帶頭參加學習,帶動試點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2004年秋)的24所省級電大、66個縣級電大教學點,到2006年春季已在32個省的483個縣累計招生39187人(2006年秋又招生16151人)。
突出教育重點,構建資源體系
圍繞“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建設,電大采取的第二項措施是,以突出農村和職業人教育為重點,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資源體系。
1.搭建“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課程平臺
在教育部有關司局的指導下,在學校多年開辦農科教育的基礎上,學校組織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建設了近百門適用于農村高等職業教育的遠程教育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并利用學校面向農村的非學歷教育電視節目資源,推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課程平臺。
課程平臺包括了種植類、養殖類、管理類三大類11個專業,每門課程都有學習包,包括文字教材、導學VCD、學習指南、考核說明和形成性考核冊,教學點配有講授重點難點的錄像帶,網上有學習輔導。根據各地需求,課程平臺將不斷完善,陸續推出更多課程和專業。
2.在資源建設上,適應農村特點
農村地域廣闊、教育資源匱乏,學習對象基礎較差,理論知識欠缺,但實踐經驗豐富。根據這些特點,要求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改變過去比較強調學科體系,強調內容的系統性、理論性的狀況,課程降低了理論難度,體系結合生產過程,特別是專業課程,針對我國目前生產上的常見問題,提出解決的思路和措施。在媒體類型上,較多地使用電視課,有些還配合專題教學片。教學點還提供大量專題講座、農業技術的VCD,以擴大學生視野。
3.效果顯著
各地普遍反映,“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的課程,突出職業和崗位要求,按職業要求介紹基本理論,加強了應用性、操作性,學生學了就能用,很受歡迎。
例如河南中牟縣電大學員鄭公明學習了《農村環境保護》后,帶領支部一班人幫助村民建成沼氣池102座,實現了沼氣專業村。
加強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建設
“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采取的第三個措施是,以服務和諧農村建設為出發點,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建設。
針對農民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方法欠缺、學習毅力差、工學矛盾大的特點,加強了對學生的學習支持服務,具體到每一個教學環節。學校加強了入學教育、專業思想教育,指導學生制定自學計劃,輔導老師加強課程集中輔導和實驗實習指導,組織了學習小組,定期活動。隨著傳輸技術的發展,現在廣播電視大學已形成衛星電視傳輸網(天網)、計算機互聯網(地網)和教學、管理、技術服務人員(人網)三網合一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
加強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
學校20多年來一直堅持課程“五統一”,即學計劃、教學大綱、材、統一考試、統一評分標準。每學期進行教學檢查、每學期期末考試巡考、蹲考,較好地保證了教學質量。
堅持系統運作,保障“計劃”順利實施
也許這又是老話重談了,但它的確在我們地勘單位是普遍現象。地勘單位是一個以知識分子為核心的特殊群體,由于歷史的原因,“論資排輩”總是在一些關鍵的時候默默地起著作用,特別是在個別照顧和關系的掩蓋下,這種不正常的事情反而變得正常了,這就使得人才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特別有些年青的、高學歷的人才有點等不及、耐不住了。因而,思維決定了行為,耐心不足的人便打起背包大步地往前走了。如何不拘一格用人才,讓那些想在地礦單位有所立業的人能安心工作,使得地礦單位能留住人才呢?這就要學會用與時俱進的標準去鑒賞和識別人才,用與時俱進的理念去培養和開發人才,用與時俱進的方法措施去管理和使用人才,做到有識才的慧眼、用才的氣魄、愛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為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為人才搭建一個施展才能的舞臺
地礦單位通過改革的不斷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的目光并沒放得很遠,在力度上更顯得微弱。要真正在思想觀念上從計劃經濟的模式中解放出來,站在地礦事業的未來和發展的視角看人才,敢于大膽而不是形式的打破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當然這個目標還是很遙遠的,因此,要從分配制度改革入手,徹底走出改革中的那種“怕”的思想,應當從真正意義上向高科技人才和一些重點崗位傾斜,舍得在資金上“放水”,拉開分配差距,讓技術人才有較高的收入,能與其他單位進行橫向比較,并甘心情愿地為地礦做貢獻。這樣,人才在重用中才會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企業才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在發展中實現“雙”。
當然,要搭建一個能給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需要一種勇氣。有時需要拆除舊臺子,但這絕不是憑著一個“敢”字了得,應在人才管理上也有所創新。日本當代著名的經營管理學家土光敏夫,對人才使用有這樣一段精辟的論述: “人往往不是有這個能力才擔負這個職務,而是擔任了這個職務才能發揮能力。”我們當中還有許多人才就很難得到這種重任的機會。要建立“人人都是人才”的人才觀,你有多少能力,我就給你多大的舞臺,只有在尊重人才的用人機制中,才能使人才脫穎而出。
三、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創造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用人環境
“任人唯賢而不任人唯親”這句經典句子,相信幾乎每位領導都曾聽過并講過,但真正要做到真難!一個和諧的人才競爭環境,關鍵在于擁有有遠見、持公心、愛人才的領導。他的一言一行可以直接對企業環境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對人才心情的好壞和未來的去留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筆者接觸了很多離開地礦單位的同事,他們離開的一個很簡單的原因就是想要改變環境,其實言語之中隱約流露著就是地礦單位不適合我發展,必須走人。人才走了,損失的便是企業。要遏制這種令人心痛的人才流失現象,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必須重視如下三個方面工作:
1 完善干部考核制度。人才流失很大程度是企業自身因素引起,領導責任不可推卸。要將人才管理納入單位干部工作業績考核之中,視之與經營目標、經濟效益同等重要。這樣,對人才流失就有了一種責任。企業法人是否創造了一個留住人才的環境?有沒有這方面的制度?在平常工作中重知識、重人才有無具體體現?在以身作則方面是不是任人唯賢?地礦單位要將人才工作納入各單位的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制定出人才工作的考核辦法和評價體系,把人才建設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個人工作業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相反,如果沒有一個對干部的考核制度,那么人才管理將會處于一種怪圈:選才部門只管選才,不管用;用才部門只管用,不重用。人才處于一種管與不管的夾縫中,更何談留住人才?
2 抓好人才梯隊的建設,是夯實企業持續發展的強力后勁。在地礦單位中干部隊伍建設與技術隊伍建設同等重要。技術骨干隊伍是地礦事業的生力軍,現在我們擔憂的是許多年輕技術人員不大愿意學技術,甚至有的年輕人寧愿花時間在網聊、游戲里,而對學習避重就輕,認為我應付工作總行吧,混一天算一天。試想:這樣的年輕一代能否擔起重任呢?筆者認為,地礦單位應把技術和崗位練兵,技能大賽等作為一種發展的長效機制將其制度化、規范化。
3 重視職工學習、培訓,提高地礦單位職工素質。從地礦單位長遠發展的戰略考慮,應有一個長遠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培訓機制,真正把地礦單位建設成一個不是口頭上而是行動上的學習型企業。可采用“走出去”、“請進來”、“分層次”、“多渠道”等學習方式對干部和職工進行各種培訓;鼓勵職工參加與本專業相關的高層次的學歷教育;有條件的單位可送一部分干部或職工到正規的高等院校進行“充電”,使他們緊跟形勢和科技發展的步伐。鼓勵支持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能力和工作業績申報評審各種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企業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審計學會雖是社會性團體組織,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審計作用的日益增強,審計學會作為審計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應在“創新”和“服務”上積極尋求學會工作的新出路,發揮其應有的特殊作用:第一是發揮組織協調的作用。審計學會聯系全區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的廣大審計工作者,擁有一支學識淵博、造詣深厚的專家、學者隊伍,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大的社會影響,在審計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科研成果推廣等方面應發揮重要的作用,使之成為我區審計改革和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是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審計學會是政府審計系統聯系各級審計部門和廣大審計工作者的重要渠道之一,會員大多為從事審計實踐、教學、理論研究工作的同志,通過各方面的交流,不僅可以增強學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進會員之間的了解和協作,還有利于及時溝通信息,相互促進,提高審計人員的整體素質。通過學會,加強政府審計與部門審計、企業審計的聯系以及審計理論界和實際工作部門的聯系,凝聚社會各方面的審計力量。進而推動全區審計工作的進步。第三是發揮審計科研的先導作用。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審計事業面臨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審計工作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審計環境,承擔著更為繁重的新任務,面對著更多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新課題。審計學會具有專業人才多、學術氣氛濃厚的優勢,只有利用和發揮這一優勢,才能推出一批新成果,指導審計工作實踐,促進審計改革與發展。第四是發揮審計學會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作用。審計學會聯系著各行各業,是宣傳審計工作、擴大審計影響的一個重要陣地和窗口。依靠審計學會普及審計知識,宣傳審計法規,開展審計質量控制研究,讓全社會更多地認識審計,理解審計。支持審計。
二、積極開展審計學會活動,不斷增強工作活力
審計學會應確立“開展學會活動,不斷“創新”工作活力,發揮學會橋梁紐帶作用的工作思路”實現“自養、自立、自強”的工作目標。一是要組織會員單位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組織會員赴審計現場。組織會員單位進行審計方法,調研分析、網絡建設等方面的交流。組織會員到有代表性的審計現場學習,深入現場進行實地察看,發現問題。既了解第一線的審計環境,又了解一線的審計程序進展情況。二是組織會員單位到外地學習考察。要經常組織會員單位或參加市審計學會組織的培訓及外出學習考察活動,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三是請有關專家為審計學會會員講座,提高審計研究水平。作為審計工作者不僅要掌握現代審計與審計準則的知識,還有必要了解審計的發展方向,研究探討效益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還要關注社會保障審計、符合國情的環境審計、國家金融審計、內部審計和計算機聯網審計等研究課題。四是開展審計法制宣傳教育。學會在宣傳審計法方面應采取三種形式:第一是動員團體會員單位積極參加審計法規學習;第二是在學會的季度例會上宣傳學習審計法律法規知識;第三是在審計培訓、審計咨詢的過程把宣傳審計法規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協助政府審計部門宣傳審計法。五是建立審計學會工作現代化、網絡化。加強會員服務離不開服務載體建設,目前的服務載體遠遠不能滿足服務的需要。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做好網上服務載體建設。利用網絡技術服務會員;要逐步建立面向廣大會員和單位的教育、培訓、學術交流、咨詢的機構,使這些服務工作長期化、固定化,形成制度。
三、以學術研究和交流作為審計學會工作的主線狠抓落實
審計學會應是具有審計研究、交流職能的學術性團體,只有服從、服務于經濟建設和審計事業的大局,圍繞經濟和審計工作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面向實際工作部門,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體現其價值,煥發其生命力。
一是緊緊圍繞審計改革與發展開展審計科研。審計學會要注重發揮科技人才眾多,聯系廣泛的優勢,注意引進先進的、通用的調查方法和IT技術,改進傳統的審計工作方式,以審計在實踐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為重點,聯系各方力量,立項開展學術研究,充分發揮審計科研立項在審計科研中的指導作用,保證審計改革得以積極穩妥地進行。要求全體會員密切關注全局性工作布置及審計調查、審計普查,及時研究、分析和總結,使審計理論研究和審計實踐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對事關審計改革全局性、基礎性問題加強研究,如管理體制、法制建設、審計方法、人才培養、審計技術等,探索審計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動審計改革邁上新臺階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緊緊圍繞地區經濟發展,開展審計實踐研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領導決策和企業經營越來越依賴審計信息,特別是數據準確、論據充分的審計分析。因此要求審計學會注意組織力量,對經濟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建議,為領導決策服務。學會在學術研究方面每年都應堅持做到:1、制發審計科研論文的參考提綱。提綱的確定非常重要,重點是把上級審計學會下發的和本局制定的參考題目與當前企事業單位及區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相結合、充分體現審計分析內容的及時性和前瞻性。2、征集文章,組織審計學術評定小組或有關專家進行評審,評出各個等次,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3、進行學術交流,學會定期召開學術交流會議,請獲獎作者在會上交流分析和論文。4、每年開展審計征文活動并編印《優秀審計分析論文集》,把年內優秀的分析和論文編印成冊,在會員間互相交流學習。
四、大力加強審計調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審計科研成果是廣大審計科研工作者的心血結晶,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推進審計改革與發展的動力。因此審計學會在重視調研工作的同時,必須重視調研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第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調研的目的在于應用。只有通過應用,調研成果才能達到學術交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因此學會必須注意將調研工作全過程從選題、立項延伸到推廣應用,將調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工作任務,納入工作計劃?并要求學會各會員單位深刻認識調研成果推廣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工作需要,確定推廣應用項目。使調研成果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1世紀的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革,科技資源的占有、配置、開發和利用方式的優劣,日益成為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科技競爭力強弱的關鍵因素。支撐科技進步與創新的基礎條件,已經成為國家或地區的重要戰略資源。與國外科技創新享受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國內的科技人員卻面臨科技基礎條件落后的窘境:大型科研設施設備、儀器有些嚴重短缺,無法參與有關領域國際競爭,有些又重復購置,但利用率極其低下;科技文獻不全,數據標準各異;科學數據得不到共享、數據壟斷、信息失真等情況嚴重。因此,整合現有的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構建一個開放共享、優化高效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對推動我國科技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現狀
1.1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簡介
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是指支持科技創新活動的物質和信息保障,它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活動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大型科技設施及裝備、實驗室、科技文獻資料及科技基礎數據、科技規范和標準、生物種質資源及標本等。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就是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對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進行戰略重組和系統優化,建立以共享機制為核心、以資源整合為主線,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的有效方式。《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中指出,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是充分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對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進行的戰略重組和系統優化,以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1.2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發展與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基礎條件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九五”期間建立了部分重點領域科技數據與文獻資料庫;在7個城市建立了區域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使部分科學儀器使用率提高了40%;建立了一批種質資源、標本庫;增加了許多科技儀器設備;為科技基礎性工作在國家計劃中建立了專項資金等。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科技基礎條件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整合現有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構建一個開放共享的高水平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已成為我國科技工作的當務之急。
2002年7月,科技部做出啟動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重大決定,并成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領導小組。2003年6月,平臺領導小組決定將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納入“十五”各科技計劃的年度工作計劃和“十一無”計劃,并把平臺建設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2003年12月,平臺建設2003年項目經費到達建設主體單位,涉及16個部委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在整合前期工作基礎上正式開始。2004年6月,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制定并《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指導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2005年7月,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聯合制定并《“十一五”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實施意見》(國科發財字[2005]295號),明確提出要建設研究實驗基地和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等6大基礎平臺,共涉及24個方面的重點建設任務。2006年2月,國務院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特別強調了科技基礎條件在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
1.3 部分省市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建設動向
在國家大力推進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大背景下,全國許多省市在推進資源共享、加強科技平臺建設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北京科技條件信息服務平臺(hffp:/省略)是由北京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發展而來。1997年5月由科技部、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中科院和北京科委出資建立的北京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發展到現在,無論是在基礎研究方面,還是在國家重點工程、人才培養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科技條件信息服務平臺不僅為一些科學儀器設備品種不足的單位和部門拓寬了研發工作實驗手段的選擇范圍,而且使儀器擁有單位的儀器使用率得到提高,促進了跨部門、跨行業的交流與合作,緩解了儀器嚴重不足與儀器閑置的矛盾。避免了國家資源的浪費。
2004年7月啟動建設的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省略),向全社會開放大型科技儀器、設備和公共實驗室,為各種產業研發提供設計、檢測、測試、標準化等專業技術服務。到201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技術、信息、環境等公共服務平臺,成為研發設施完善、成果轉化孵化便捷、創新創業環境適宜的國際大都市。
深圳提出加快建設“5大平臺”:以建設“和諧深圳”和“效益深圳”為中心,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聚集發展,加快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所需的資本平臺、智力平臺、知識平臺、中介平臺、空間條件平臺。
浙江啟動兩個科技創新專業服務平臺,旨在全力推進產業發展。這兩個平臺是“浙江省新藥創制科技服務平臺”和“浙江省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技術平臺”。2006年4月3日,浙江省科技文獻共建共享、浙江省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和浙江省實驗動物公共服務等首批3個公共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投入運行。
根據《江蘇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2003-2005年實施方案》和《2004-2010年江蘇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總體方案》,江蘇省將建設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數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紡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電線電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農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江蘇省軟件測試中心、江蘇省集成電路測試中心、江蘇省藥效研究與評價服務中心:并建設江蘇省農業種質資源信息服務與共享系統。
2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是提高我國科技國際競爭力的必要前提,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科技能力持續積累和科技資源高效利用的客觀要求,也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完善科技宏觀管理的有效舉措。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建設為改善我國科技工作條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科技基礎條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
存在較大差距,遠遠不能滿足科技創新的需求,特別是管理體制和平臺建設方面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2.1 缺乏頂層的整體規劃和統一布局
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建設和發展缺乏頂層整體規劃和統一部署。實際情況往往是建設時行共享之名,運行時又各自為政,造成新的力量分散。部門、系統、各級和各單位各自為主,造成條塊分割、部門封閉、單位所有、低水平重復。政府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國有企業形成的科技資源基本上成為部門、單位甚至少數課題組個人所有,不能為全社會共享,無法形成集成優勢;存在近期、中期、遠期重點支持對象、建設目標不明確的現象。
2.2 財政投入總量不足,配置不當
在科技基礎條件建設投入上,一方面存在投入總量不足,另一方面重復立項、分散投資,不能很好地發揮整體優勢。目前,我國的科技研發經費只有美國的4.7%、日本的8.9%。經費不足造成科研工作捉襟見肘。我國在科技資金投入上采取的是財政投一點,部門拿一點,單位籌一點的“抬轎子”辦法,由于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影響了科技資源的有效發揮。資金投入結構不合理,“重建設,輕運行”、“重有形,輕無形”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因運行費、維修費用不足,導致儀器設備閑置、故障率高,設備狀態不好等問題。
2.3 人才結構失衡,專業人才缺乏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管理有其自身特點,需要一支穩定、高水平、多崗位、多類型的專業人才管理隊伍。專業化管理和技術支撐人才從事科技平臺運轉的養護和基礎性工作,是科技平臺有效運行的人力保障。如實驗室的技師、操作師等人員都是一些復雜大型儀器設備的實際操作者,其從事的是一種附屬性工作。但現行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并不利于這部分人員,造成一些人員寧可做其他工作,不愿意做科研條件方面的輔工作。同時在培訓和教育方面,對這部分人員的培養沒有專門的學科,使從事于科技基礎條件的人才隊伍不穩,專業素質不高。
2.4 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社會環境不夠好
科技資源配置和利用方而長期存在著國家投入形成的科技資源屬單位或個人所有的問題,甚至與單位及個人的利益連在一起;一些部門存在“貪大求全”、“自己有,便于工作”等“小農”意識。國家在制定鼓勵科技基礎條件以共享為核心的平臺建設政策和法規方面滯后,沒有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社會環境。
2.5 區域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特色不足
區域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基礎和組成部分,是促進區域創新體系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基礎。目前全國許多省市都在建設本地區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但在建設時未能充分考慮本地經濟發展和科技人才資源的特點,未能充分考慮服務于本區域科技創新的需要,呈現出區域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趨同的現象,缺乏特色。
3 進一步發展與完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對策與建議
3.1 加強組織領導,統一規劃,合理布局
科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是一項涉及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安排,切實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要在學科、空間、時序上統籌規劃,建立高效合理的資源配置體制,逐步形成科技資源的合理布局。通過依托各類國家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學的學科實驗平臺和以國家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綜合性國家研究實驗基地,推動創新資源的聚集和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同時要注意避免重復、封閉,要注意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當前宜優先扶持兩類科技條件平臺的建設,一是新興學科相對薄弱的科技條件平臺建設,二是具備相當優勢的科技條件平臺再發展,并根據需要和可能實現資源整合。
3.2 創新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管理體制
新型管理體制要按照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基本精神,努力打破部門之間、區域之間彼此分割、重復分散的格局,對現有科技資源進行規劃與統籌,實現科技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建設涉及多種類型、多個領域、多個部門、多個地區的資源和服務,需要建立相對獨立、又具有權威的公共機構,對平臺的運行和服務進行統一的領導和管理。同時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良性運行機制,建立有效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運行管理制度。建立科技資源的投入、匯交管理、共享服務和調整配置等制度;制定諸如數據采集保存、文獻編輯、網絡接口、各類自然科技資源的收藏、儲存等技術標準和規范,保障科技基礎條件資源持續增加、不斷匯集和對社會開放服務。建立績效考評制度,獎優罰劣。
3.3 建立有效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組織協作機制和標準規范
各級政府應根據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的精神,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下設專門的協調小組,并設立相應的專項資金,負責落實聯席會議確定的具體任務,負責重大問題的組織協調,研究決定有關重大事項。總之,要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會議與協商制度解決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促進科技資源的共享。同時,通過推行各類標準規范,統一、規范、協調平臺建設工作,保證平臺所建設的資源與服務的可廣泛利用、可互操作和可持續發展,為實現科技平臺資源與服務的共建共享創造條件。
3.4 實現資源整合,形成創新優勢
各級政府要引導并組織實施重大科研條件整合,按照“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鼓勵和引導現有的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以及社會各類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科研、教育與企業的科技條件緊密結合的機制;鼓勵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與企業建立雙邊、多邊科技條件使用的協作機制;鼓勵科技人員在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流動,形成一支穩定的科技人才隊伍。通過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建設,真正實現科技資源的整合,從整體上解決科技資源條塊分割、力量分散的問題,逐步形成按市場需求與科技發展的需要來配置科技資源的新型科技體制,使產學研相結合,形成各種創新要素的互動,使各方面科技力量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條件,不斷提高科技水平,形成創新優勢。
3.5 創新投融資機制。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
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如何促進統戰工作與科技工作的有機結合,是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課題。近年來,華南農業大學就此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業績,獲得了一些經驗和新的認識。其主要做法和經驗,概括地說,就是積極推進統戰工作與科技工作優勢互補和雙向服務,從而實現兩者的相互促進與共同提高。
一、突出科技優勢,不斷提高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質量和水平。
發揮派和無黨派組織及其成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作用是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華南農業大學各派、無黨派組織及其成員在參政議政、建言獻策過程中,非常重視突出專業優勢,堅持圍繞農業科技進步、農業可持續發展、城鎮建設和規劃、環境保護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開展調研,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這些建議以學校的專業特色和優勢為基礎,既涉及一些技術性很強的工作領域,又涉及一些全局性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系統性和現實性、針對性,理據充足、內容詳實、可行性強,體現了大學高層次人才所具有的較高的科技素養和政治素養,確保了統一戰線組織及其成員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質量和水平的不斷提高。
2004年初,針對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華南農業大學從事食品科學研究的省政協委員陳永泉教授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向省政府提出了“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建議,被省政府采納。當年8月,由省食品藥品監管局、衛生廳、工商局、質監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15個部門組成的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成立,作為省政府的常設議事機構,負責領導、協調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對增強廣東省食品安全綜合管理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提案者陳永泉教授本人被省政府任命為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2007年,一位擔任省政協委員的園藝學院教授向省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對我省大中城市郊區蔬菜基地污染調查與治理的建議》的提案,被省政協列為當年5個重點提案之一。在2008年召開的省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學校兩位委員分別提交的《加快廣東高校基本建設項目審批速度,促進高等教育發展步伐》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的建議》提案同時被省政協評選為政協廣東省第九屆委員會“十大優秀提案”。在2009年全省“三促進一保持”系列行動中,華南農業大學4名黨外人士受省委統戰部邀請參與了對廣東省“擴大內需”工作的聯合調研和建言獻策活動,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對“三促進一保持”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由于在參政議政方面的突出表現,華南農業大學近年來在統一戰線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人才。目前,學校黨外代表人士中有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1人,廣東省政協副主席1人,全國政協委員2人,廣東省政協委員7人,省參事室參事2人,在各個層次、各個領域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華南農業大學統一戰線成員中的杰出代表,對學校各項事業尤其是科技事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二、著力搭建平臺,促進黨外知識分子在科技領域建功立業。
近十多年來,隨著高校連續擴招,高校教師隊伍迅速擴大,黨外知識分子數量增長很快;對外開放不斷深化,高校教師中留學歸國人員增多并陸續成為統一戰線的新成員,這些人士大都學有所成,在所從事的學科領域發揮著骨干作用,普遍具有很強的事業心,因此促進黨外知識分子在科技領域建功立業,日益成為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成為檢驗高校統戰工作成敗的重要指標。同時,在高校推進內涵式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借助包括統一戰線組織在內的各種力量,推進內部學科資源的有效整合。華南農業大學為促進黨外知識分子在科技工作領域建功立業,著力在搭建平臺上下功夫,取得了明顯成效。
1?郾加強統戰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派、無黨派人士聯誼會、知識分子聯誼會、政協聯絡組、僑聯等統戰組織在搭建溝通聯絡平臺和學術平臺方面的作用,使統戰組織在聯系廣大黨外知識分子、加強學習教育、促進共同進步等方面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近年來,學校統戰工作緊緊圍繞“創新、發展”的主題和“發展學術、提高質量、加強管理、增強效益”的工作方針,以支持各黨派和團體加強自身組織建設為抓手,密切統一戰線成員之間的聯系。目前,全校共有7個派基層組織,其中3個總支,4各支部(社),黨派成員共326人;留學歸國人員295人;具有高職稱的黨外知識分子、歸僑僑眷、港澳臺胞臺屬和少數民族知識分子等統一戰線成員共800多名,包括2名“長江學者”、2名“珠江學者”。在學校黨委的支持下,各統一戰線組織大力加強自身的組織建設,在吸收新成員、開展活動和骨干力量培養等方面進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來,多個派組織由于在組織建設方面成績突出,被所在黨派的中央和省級組織授予“先進基層組織”、“先進集體”等榮譽。而統一戰線組織建設的加強,對密切學校內部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聯系、突破學科資源整合的瓶頸、打破學科之間的條塊分割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還根據高層次人才中無黨派人士占有較大比例的實際,在廣東高校率先成立無黨派人士聯誼會,把一批學科帶頭人和科研骨干聯系在一起,對加強內部的橫向聯系,對推進學科交叉和跨學科合作開展科技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2?郾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及其成員在科技創新與校務管理中的作用。科技創新與科研管理是高校校務管理的重點,統一戰線組織及其成員在這個方面具有比較突出的優勢。為更好地調動統一戰線組織及其成員在科技創新及學校科研管理中的作用,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在2007年制定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統一戰線工作的意見》中,建立和規范了征求黨外代表人士意見、重大情況通報及邀請參加相關會議、舉薦優秀黨外人士、發揮黨外人士作用等一系列制度等。在這些制度中,科技創新與科研管理被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在學校年度工作計劃、學校發展總體規劃,“211”工程建設,本科教學評價、重點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重要文件的起草過程中,都非常注重征求派組織的意見。學校多個學院的院長或分管教學、科研的副院長中,不少都是由中青年黨外知識分子擔任。
3?郾以產學研相結合和社會服務為平臺,促進黨外知識分子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貢獻。華南農業大學重視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及其成員對外聯系廣、專業能力強的優勢,積極為各黨派組織及其成員搭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平臺。近年來,我校大力開展服務“三農”工作,建立了以“一個教授領一個團隊,聯一個企業,興一個產業,富一方農民”為主要內容的“四個一工程”,創造了與地方政府聯手搭臺、專家和學生參與服務經濟發展的“科技綠舟”模式,“十五”以來學校先后與3省14個市(縣)建立了合作關系,建立了6個省級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高新技術成果直接催生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堅持為政府、企業、農民提供各類培訓服務,直接、間接創造經濟效益600多億元,為新農村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服務社會過程中,各黨派基層組織及其成員積極行動,除接受學校的委派參與大量工作外,還以黨派組織為單位,深入省內外各地開展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踐基地”、對農民和農業企業進行技術指導、開展農業科技下鄉咨詢活動,既發揮了黨外知識分子在服務社會方面的優勢,又有助于他們實現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有機結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民盟成員、廣東省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畢英佐,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在解決大量家禽養殖方面的科學難題的同時,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為創新完善“公司+高校+農戶”的“溫氏模式”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主持的《農業龍頭企業產學研科技創新模式與示范》項目獲得2005年廣東省科技進步特等獎;其主持的“優質肉雞產業化研究”項目,以品種培育、飲料營養和生物安全為技術創新的核心,建立了大規模優質肉雞產業化生產技術體系,為廣東優質肉雞研發技術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他個人也獲得了“全國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所主持的科研成果獲得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獎勵。
三、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努力建設適應科技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黨外人才隊伍。
培養、選拔、使用、舉薦高素質黨外科技人才隊伍,既是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又是推進高校科技工作的內在要求。華南農業大學多年來大力加強建設適應科技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黨外人才隊伍,促進了統戰工作與科技工作的優勢互補、雙向服務。
1?郾創新用人理念,堅持德才兼備、五湖四海、注重實績的用人原則,充分調動黨外人才的積極性,重點做好代表性人物的培養、選拔、舉薦工作。如目前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學界唯一的教育部“長江學者”羅必良教授,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研究生畢業后到華南農業大學工作,他作為一名無黨派人士,崇尚學術、關注現實、潛心科研、獻身教育,表現出優秀的專業素養、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質,治學、行事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在華南農業大學,他的發展一直受到學校各個方面的支持,先后被學校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教授,并被任命為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在華南農業大學這個平臺上,羅必良教授很快成長為享譽我國農業經濟學界的經濟學家,同時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多次參加省政府組織的調研工作同,受邀請參加每年兩次的“省長專家座談會”,積極參與從中央部委到省、市地方政府的經濟發展決策咨詢,作為省政協委員他所提出的多個議案獲得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羅必良教授作為國家重點學科“農業經濟管理”的主要學科帶頭人,在凝煉學科方向、整合學術力量、加強團隊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華南農業大學在農業經濟管理學科上居于全國領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創新現狀
l、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0.9億元,較“”末增長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2億元,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2億元,分別較“”末增長145%和229%;全部財政收入完成2.04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3億元,分別較“”末增長78%和8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4億元,實現利稅6.5億元,分別較“”末增長56%和27.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啟動,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4.9%以上,大額醫療保險全面啟動。住房保障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進展。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24元,分別較“”末增長5816元和2548元。城鎮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2、產業聚集及創新效應突出。聚集區建設全面推進,鳳凰山開發區列入市南部工業區規劃,城東工業區納入全市第二批省級工業聚集區申報計劃,著力做大做強建陶業、紡織業和化工業等主導產業,加快構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傳統優勢產業為依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3、政產學研聯動創新體制與機制基本形成。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凸顯。企業科技活動人員、R&D人員、R&D經費分別占全縣科技活動人員、R&D人員和R&D經費的比例逐年提高,建有省級創新型企業1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創新聯動體制與機制基本形成。縣政府與景德鎮陶瓷學院、全國建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天津大學、科技大學、鐵道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八所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定的科技合作關系。匯集科技成果及專利技術457項,各行業專家165名。深入開展創建國家“科技進步示范縣”活動,進一步調動了政府部門、企業等各方面力量,在構建齊抓共管、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合力推進“大科技”的格局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4、創新基礎設施建設與創新環境不斷完善。到年底擁有1家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3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4家縣級企業技術中心。政府確保財政科技投入的法定增長,年達到300萬元,比2009年增長7%。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近年來共引進高級人才165名,各類技術人才1000多名。
5、創新能力增強與創新效果顯著。年以來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000多人,高層次人才165人,科技中介組織4家;獲市首屆科技創新團隊1家,獲科技部“星火科技二傳手”1人。2009年以來取得省、市科技成果4項(其中省級1項、市級3項)。獲得年度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得年度市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
(二)特色優勢
1、較大潛力的縣域科技資源優勢和鮮明的產業特色優勢。擁有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以人才、機構、經費等領先優勢推動縣域創新快速發展。相繼組織實施了一批建陶產業發展重大項目、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和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完善了基礎配套設施,使基地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得到提升,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擁有力馬、福隆、圣澤、恒力等一批大型建陶企業集團,陶瓷產業實力位居全省前列,打造了一批建陶產品知名品牌。
2、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縣城距省會50公里、首都北京330公里、國際機場60公里、天津港300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京廣鐵路、武高速鐵路客運專線、京珠高速及107國道縱貫南北,連接晉冀魯的省級鄭昔標準化公路橫貫東西,境內公路縱橫交織,是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三)薄弱環節
1、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有待進一步強化。從整體上看,企業創新動力不足、能力不強,科學研究和產業化主要依靠財政投入,企業科研成果所占比重偏少。
2、政產學研金結合有待進一步加強。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鏈,持續、穩定的合作不夠,創新資源分散重復、布局失衡,特別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缺乏全面有效的支撐服務,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
3、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引領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區域科技創新的標志性地位不強,缺少高端產業集聚,產業層次低,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不高,對主導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支撐作用不足。
4、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主要是對農業科技資源整合不到位,對高層科研單位和專家利用不足,上下技術對接效果不明顯。
二、試點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工作方針,以實現創新驅動為導向,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產業技術創新為重點,著力培育企業成為創新主體,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加快創新資源整合與優化,加大創新能力培育力度,推進制度、管理和文化創新,構筑和完善創新體系,努力建成創新特色鮮明、創新體系完善、創新氛圍濃厚的國家創新型縣城。
(二)發展目標
1、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較高的創新投入水平。到年,縣財政科技撥款占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達2%以上,全社會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2.3%,規模以上企業中擁有研發機構的企業所占比重達10%,高新技術企業占企業總數的比例達5%。培育5-8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增加值占地區增加值的比重達20%以上。形成由主導產業、傳統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縣域特色產業構成的產業體系,各類產業重點開發、引進附加值高、市場競爭能力強的新產品(新技術)分別達到50項、20項、20項和30項。
2、形成較為完善的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服務體系。營造更為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使縣成為富有創業活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中心。到年聚集轉化服務機構、科技服務企業100家,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授權數達50件,擁有自主創新產品和國家級新產品數量達50個。省級、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達到50家,研發能力大幅提升。
3、完善科技人才儲備能力。優化人才創業環境,聚集各類高端人才。到年,吸引聚集國內外高層次創業人才、R&D人員超過0.5萬人,科技人才總數超過2萬人。
4、建成戰略性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建陶業、化工業、紡織業、蔬菜業、苗木業等戰略性產業。到年戰略性產業實現總產值400億元,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5%以上。
5、創新成果惠及民生。實用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80%以上;優化縣城交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城市生態系統。到年,全縣城鄉交通通暢無阻,環境質量穩定達標,公眾基本科學素養明顯提高。
6、農業結構調整向現代化農業轉變步伐加快。引進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新品種100項,良種推廣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農業科技普及率達85%,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率達88%。
三、試點工作思路
按照“集聚創新資源、營造創新環境、重點跨越突破、示范引領帶動、全面系統推進”的工作思路,走出一條創新理念先進、創新環境友好、體系機制科學、政策措施完善、優勢特色鮮明、創新成效顯著的路子。
(一)集聚創新資源。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按照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金相結合的創新體系要求,引導和支持人才、技術、資金、管理、公共服務等資源要素集聚,促進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二)營造創新環境。出臺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創新的規范性文件以及配套政策和服務措施。積極探索建立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并在投融資、技術標準、對外貿易、政府采購、財政資助和消費政策等方面出臺具有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進技術、制度、管理和文化創新。
(三)重點跨越突破。探索具有特色的縣域創新發展模式,推動具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重點發展建陶業、化工業、紡織業、蔬菜業、苗木業等戰略性產業,在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技術、重點企業以及重點產品等方面實現科技創新能力跨越和突破。
(四)示范引領帶動。重點扶持優勢特色產業和技術,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努力探索有利于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投資環境、創業環境、創新試驗環境和科技產業發展環境的營造模式,積極開展科技金融創新、股權激勵和科技成果轉化獎勵等創新試點。
(五)全面系統推進。以點帶面,逐步推廣,通過重點扶持優勢特色產業和技術,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持續創新能力的企業,逐步向其它傳統優勢產業和技術領域、企業推進,形成全面系統的創新局面。
四、重點內容和重點任務
(一)建立健全縣域科技創新體系
1、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加強科技服務中心等各級各類孵化器建設,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的孵化和培育。加快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發揮建陶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典型帶動作用,推進縣域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5年內全縣建成5家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8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快技術市場建設,5年內,建成2家在市內外有影響的常設技術市場。組建農村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龍頭企業創新中心,組織建設縣域公共科技信息網絡和信息服務平臺,加快科技咨詢等方面科技中介機構建設。
2、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力度。以科技型企業和企業技術中心為重點,積極采取措施引導、扶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培育和發展具有自主專利權的企業和企業集團,加大對發明專利申請和實施的資助力度,努力提升我縣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擁有量。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究機構,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技術創新聯合體;鼓勵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品牌產品。
3、強化企業技術主體地位,提高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品牌為目標、產學研相結合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提高產學研結合的組織化程度,形成穩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積極培育高新技術產業的骨干企業,促進企業技術開發機構建設,鼓勵企業創辦技術研究中心,加大技術開發經費的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民營科技企業創新企業的支持,以創名牌產品、建知名企業為目標,重點培育和扶持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民營科技企業。一是完善建陶生產力促進中心建設,努力打造華北建陶生產基地的目標,整體推進建陶產業技術升級。二是以工大干燥設備公司為龍頭,加大制造業信息化實施力度,推動制造產業信息化向更廣泛的領域延伸,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三是繼續優化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環境,加強民營科技企業協作合作,使民營科技企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四是重點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研發項目,在建陶、紡織、化工、機械制造等產業,培養一批技術高、規模大、實力強、效益好的骨干企業,開發一批高新技術項目,以此帶動全縣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4、加強政、產、學、研、金合作。充分發揮科研院所、高校人才的創新作用,推動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多種形式的合作,形成政、產、學、研良性互動的運行機制。建立與國內名校、名所長期的合作關系,為我縣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搭建技術對接平臺,積極謀劃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會活動,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究機構,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技術創新聯合體;鼓勵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鼓勵企業參與國際科技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拓寬科技合作與交流渠道。建立和完善產學研、科技與金融互動合作機制。利用銀行貸款,設立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應用技術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加快風險投資體系建設,把成果轉化與金融支持有機結合,把產學研合作鏈進一步向金融領域延伸。
(二)加強工業技術創新。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壯大工業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新興產業,促進縣域經濟持續穩步發展。
建陶產業。以鳳凰山開發區為主要抓手,做強做大陶瓷產業,重點建設陶瓷產業基地研發中心、產業核心區和原料生產區等產業聚集區,密切和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的技術合作與交流,實現科技資源共享,形成高水平的產學研合作機制;積極謀劃和實施一批產業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推動產業集聚化整體發展,形成大產業。以現有建陶企業布局為基礎,打造鳳凰山循環經濟園,完成燃氣置換,建設具有示范意義的陶瓷生態產業園區。支持力馬、圣澤、福隆、恒盛、萊特、恒泰等優勢企業,向高檔、品牌、規模化發展,力爭5年內陶瓷年產量達到5億平米,銷售收入200億元,建成具有國內較大影響力的陶瓷技術及新產品產業基地。
紡織產業。遵循“名牌帶動、產業聚集,加快改制、做強做大”的原則,按照“抓龍頭、促聯合、提高工藝水平、延伸產業鏈條、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發展思路,以東城紡織、富鑫紡織、永利紡織為龍頭,加快現有織機改造,優化產業布局。發展精梳精紡,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全縣紡織行業升級換代,完善產業鏈條,使紡紗—漿紗—織布—印染產業在規模上、質量上形成良性循環。加快紡織工業園區發展,建設紡織基地。通過聯合、兼并、重組,強化知名品牌建設,加快培育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集團、大公司。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建立產學研聯盟,積極創造條件,建設紡織工藝研發中心,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廣大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促進企業污染排放從原料投放、生產過程到末端控制的全過程治理。到年,紡紗規模達到50萬錠,紡織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5.5億元。
(三)加強農業科技創新
1、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向現代化轉變步伐。實施農作物良種產業化工程,大力推廣農作物優良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新技術,建設持續高效農業技術示范區。重點抓好優質小麥、優質玉米示范基地。到年,小麥、玉米、棉花、蔬菜等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1—3次,優良品種推廣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80%以上,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主要農作物常見病蟲害造成的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生物防治等技術應用率達70%以上。全力抓好蔬菜建設,以“園區發展、基地育苗、科技增收、精品蔬菜”為發展思路,擴大種植規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龍頭企業,創建知名品牌,努力形成“大產業、大龍頭、大基地”的蔬菜產業化新格局。大力宣傳“槐河、哨營九州”等蔬菜品牌,到年全縣蔬菜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化生產。加快研制開發設施農業技術、新型農機具。重點引進設施農業新材料、新裝備和新的栽培模式,采用高新和先進適用的工業化技術、裝備武裝農業。到年主要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
2、抓好優勢畜產品技術攻關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抓好優質畜禽品種的選育,抓好畜禽產品優質加工技術和畜禽主要疫病的診斷和控制技術,構筑與優勢區域布局配套的畜牧科技支撐體系,將優勢產品、優勢區域做大做強。到年,全縣豬、雞、奶牛和羊的良種覆蓋率分別達到96%、96%、80%和77%。建立縣、鄉、村三級動物防疫網絡,重大動物疾病防控應急預案,大牲畜病死率控制在1%以下,豬、羊等家畜病死率控制在5%以下。到年,建成2家畜牧龍頭企業進入國家和省級養殖規模化、標準化示范企業行列,提高畜牧業標準化水平。
3、加快農業節水工程計劃實施。圍繞糧食安全生產和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節水工程實施。到年建設高效節水種植面積達15萬畝以上。
4、抓好林果花卉優種引進、示范和推廣,建立現代化綠色林果產業。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以種植大戶、營銷大戶、農產品龍頭企業為龍頭,以科技能人、科技示范戶、鄉村拔尖人才等為骨干組建行業協會。到年建成蔬菜、瓜果、糧食、棉花、雜糧、經銷等專業協會240家,入社農戶達到10000家。
5、推進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村工作。以東富村、西富村為試點,圍繞梨棗、黃金梨種植和標準化養殖,通過信息服務、項目支持等多種方式,狠抓新農村科技示范村建設,促進特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為全縣的新農村科技示范村建設提供示范。東富村、西富村分別建成黃金梨、梨棗科技示范方,改良品種400畝,技術覆蓋率達95%以上,實現早中晚不同品種錯季上市。東富村運生標準化養殖場生豬年出欄3000頭,產蛋雞日產蛋2000斤,年創經濟效益300萬元,帶動全縣及周邊地區養殖經濟效益達1000萬元。
6、實施農民科技素質培訓工程。加大對農民的科技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大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年內,采取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受訓達50萬人次以上。
(四)加強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
1、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速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年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一步提高辦學規模與質量。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力爭在全縣再建一所高等職業學校,開設建陶和紡織兩個特色專業。實施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為主的“陽光工程”和“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到年培訓農村勞動力2.0萬人次。加快信息網絡建設,到年全縣小學100%學校擁有微機室、語音室,人均一臺微機。100%的中小學實現“班班通”工程。
2、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農村衛生工作。加大公共衛生建設力度,建立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縣鄉兩級衛生行政部門設立統一的疫情及突發公共事件報告專線。建立并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立和完善全縣醫療救治網絡。抓好各類傳染病、地方病的預防控制。穩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使農民真正受益。
3、依靠科技進步,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充分發揮科技的先導和支撐保障作用,大力推廣應用節水、節能、節電等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社會效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促進建設事業快速可持續發展。
4、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研究和開發,進一步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繼續強化建陶行業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做好天然氣在建陶企業的推廣應用工作,徹底解決建陶、紡織等行業的煙塵污染問題。
(五)加強新文化工程創新
1、推動創新文化建設,構建活力。積極培育創新文化,大力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促進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互滲透。努力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競爭、倡導合作的良好氛圍。大力普及科技知識,全面提高社會公眾科學素養。加強科技人員、企業家、中介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提倡協同攻關,鼓勵合作創業,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公共秩序。
2、借力三年上水平,打造魅力。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是“三年上水平”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三年上水平”的有利時機,把建成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城市承載力顯著提高、居住條件明顯改觀、城市魅力快速彰顯,繁華舒適、現代一流的縣級城市。
3、增強創新文化行動力,建設速度。在完善創新制度基礎上,加強行動力建設。倡導“嚴謹的科學觀,果敢的判斷力,堅韌的執行力”這一創新行動精神。一是倡導行政管理行動力建設,用服務人代替行政人,改善政策執行中關系人的地位與態度,創造一流的執行力,形成良好的政策和管理環境;二是倡導創新主體行動力建設,樹立科學發展觀,以求新、務實的態度進行各項創新活動,建設良好的學術和經營環境;三是倡導社會行動力建設,讓社會力量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既寬松又積極,既鼓勵競爭又寬容失敗的人文和社會環境,在科技探索的實踐中實現創新文化的全部價值,建設速度。
4、推進信息化應用,形成數字。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弘揚創新精神,監督創新環境,考核創新成果。一是制定信息陽光化規劃,確定創新信息陽光化的內容和程度;二是信息平臺投資建設,根據現有傳播媒體、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資源的技術水平,合理投資,確定信息化硬件配置,保證信息硬件平臺的先進性;三是制定信息化制度,包括信息共享、信息公開、信息交流、信息運用等制度,用制度保證信息化運行結果的高質量。提高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創建數字。
5、挖掘與弘揚燕趙文化傳承,再造誠信。挖掘燕趙文化精華,注重燕趙文化與城市創新的融合,以劉秀主題公園為龍頭打造漢文化名城。大力弘揚誠信價值觀,開展廣泛深入的誠信文化宣講與建設活動,結合實踐討論與樹立社會各界誠信行為標準和準則,形成言必信、行必果、堅定勇為、兼收并蓄、創新發展的新精神。
五、保障措施
為確保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取得實效,著重采取如下保障措施。
(一)建立組織領導制度。成立以縣長為組長,主管縣長為副組長,由縣科技局、財政局、教育局、發改局、人社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建設創新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統籌試點建設工作,研究制定全縣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提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技術創新事項,組織、督導、協調、考評全縣各相關單位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科技局,負責做好全縣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調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及時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協調創新型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組織、督查、落實創新型城市試點建設的具體工作。
(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承接產業轉移是推動開放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主線。一是抓好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二是抓好產業承接載體建設。明確各產業集聚區發展重點、方向、功能及承接的具體產業。三是抓好重大項目招商。統籌管理全縣重大招商項目,以主導產業為重點大力招商,抓好招商項目跟蹤服務。
(三)突出企業主體地位。以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為抓手,激發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
(四)構建考核評價機制。根據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建立創新型城市實現程度的測評機制,研究制定《全縣各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創新型城市建設考核辦法》,強化各鄉(鎮)黨委、政府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目標責任制,把創新型城市建設任務和目標進行責任分解,列為各鄉(鎮)黨委、政府和縣政府各部門的任期目標,并將其工作績效作為重要考核內容納入對各鄉(鎮)黨委政府,尤其是主要負責人的考核體系。
六、進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