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22: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橋梁施工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前言
預應力混凝土自1928年法國學者弗萊西奈(R.E.Dill)研究成功后,1945年開始大量推廣,是土建工程的一種高新結構技術。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公路建設事業迅猛發展,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的大量使用,作為公路建設重要組成部分的橋梁建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這些已建成的各類大型橋梁中,幾乎無一例外地采用了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已成為現代橋梁建設的關鍵技術之一。
然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復雜,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及操作能力要求極高,對施工質量要求嚴格,但我國預應力混凝土橋梁質量不容樂觀,許多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如預應力筋工作不足,管道灌漿不飽滿等等,而其中許多質量問題都是由于施工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為了提高橋梁建設水平,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對橋梁建設施工一線的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已成當務之急。應南京市交通質量監督站的委托,組建預應力實訓室,對橋梁預應力施工人員進行培訓。
本文從實訓室建設、教學方法、教師培養和安全管理等幾個方面講述預應力實踐教學。
1.預應力教學
預應力混凝土原理是:預先在結構上施加一壓應力,其大小和分布能將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抵消(或部份抵消),從而減少混凝土受拉。預應力混凝土原理看似簡單,但設計與施工卻十分復雜,導致學習時“一看就會、一學就懂、一做就錯”,因此,預應力的實踐教學十分重要。
1.1培訓教材
目前國內對預應力技術的參考書是施工手冊、規范和一些技術方面的專著,基本上是從技術人員的角度進行編制的,預應力施工操作方面尚無相關書籍,因此預應力實訓還應編制與技術工人相對應的培訓教材和實訓指導書。我院從培訓工人的角度出發,編制了預應力混凝土工培訓教材,主要內容有預應力材料、錨固體系的類型和相關參數,設備的操作方法,常用施工方法、常見質量事故及處理方法、安全管理等;根據實訓目標編制了預應力混凝土實訓指導書,明確每個項目實訓的目標、具體的操作步驟和安全技術要求,計算表格等。
1.2預應力實訓教學
預應力教學方法為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的模式,先采用多媒體、實物、模型的形式介紹預應力的原理、材料、錨固體系、設備、施工方法、相關施工計算,然后進行實踐操作。
實訓教學采用小班教學的方法,每個小班分為3個小組,每組6―8人,
實訓項目為后張有粘結施工,將其分解為4個操作項目。
(1)波紋管安裝
實訓室中有預應力空心板梁鋼筋骨架2只,長度從梁頭開始8米,其余部份省略。學員可分為4組,要求學員正確地按圖紙線形要求安裝波紋管、螺旋筋、錨墊板、錨具夾具等,并相互檢查對方的安裝的質量。
(2)油泵操作和P錨制作
由于油泵操作對熟練程度要求較高,因此單獨列為1個項目。主要設備有5臺油泵,1臺P錨擠壓器和4臺千斤頂模型。學員分為4個小組熟練操作油泵的4個閥門進行進油和回油,千斤頂為透明模型,操作時可看到液壓油流動的路線,此時如有操作失誤,比如回油到底而忘了關閉閥門導致油壓異常升高,液壓油將從千斤頂模型的溢流閥中流走,從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于已能熟練操作油泵的學員,可制作1只擠壓錨(P錨),提高對高壓油泵的認識。
(3)預應力張拉
張拉是預應力培訓操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實訓室中有3套張拉設備,由3米張拉臺座、油泵、千斤頂、錨具夾具、鋼鉸線組成,可供3個小組進行張拉操作。要求學員能正確掌握鋼鉸線、錨夾具、限位板、千斤頂的安裝方法,能進行張拉力和伸長量的計算,并進行張拉,要求掌握張拉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4)壓漿操作
壓漿是后張有粘結施工中最后一個環節,培訓方式為示范操作,主要培訓學員對壓漿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主要的設備有高速攪拌機,壓漿機和30m透明壓力波紋管組成,由教師進行攪拌水泥漿、壓漿操作,講解關鍵步驟和施工中的注意事項。
1.3職業技能鑒定
預應力施工技術復雜,其技術要求比同類型的鋼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要高得多,技術鑒定時以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并重的方法進行。理論考試采用案例分析考試,將預應力材料、錨固體系、張拉設備、施工方法、質量安全事故分析、施工計算等相關知識采用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制作成多媒體,要求學員按要求進行答題;操作考試為后張法張拉,公路工程系制作了2片20m預應力預制箱梁,要求學員計算張拉力和伸長量,然后進行張拉,測量伸長量,最終以評分標準的操作過程和張拉結果(雙控、理論伸長量和實測伸長量)進行打分。理論考試和操作考試均大于60分者為合格。
2.實訓基地建設
由于培訓的對象為技術工人和職業院校的學生,因此實訓室的建設以實用為目的,應施工現場進行建設,除了練習油泵操作的千斤頂模型外,其它材料、工具、設備均為實物,還制作了大量的預應力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的展板。
預應力實訓基地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部份。室外部份主要有2片預應力箱梁,可作預應力技術工種技能鑒定時的張拉考試;1套透明塑料波紋管裝置,可模擬壓漿和真空壓漿操作。室內部份為1間210m2的實訓室,分為陳列區和張拉區。陳列區放置各種預應力材料、錨固體系、板梁鋼筋骨架和設備供學生學習;張拉區為預應力張拉臺座,供學生張法操作用。
2.1預應力材料
預應力是一種較新的施工技術,材料設備發展很快,實訓室中應收集了常用的預應力鋼筋、精軋螺紋鋼、預應力鋼絲、低松馳預應力鋼鉸線、無粘結鋼鉸線、環氧樹脂鋼鉸線等7種不同類型的預應力筋,并用標簽注明其類型。要求學生能正確識別預應力筋的名稱,并掌握常用的預應力筋力學性能、直徑和面積等參數。收集各種預應力成孔材料,要求學生能識別金屬波紋管和塑料波紋管的類型和作用。
2.2預應力錨固體系
根據預應力施工的習慣,將預應力錨固體系分為鋼筋錨固體系、預應力鋼絲錨固體系和鋼鉸線錨固體系三大類,將最常用錨固體系,如精軋螺紋鋼錨固體系、鐓頭錨鋼絲錨固體系、夾片錨(Q錨)中的圓錨和扁錨錨固體系制作為實物模型和圖片。要求學生識別各種錨固體系,掌握夾片錨錨固體系張拉端和固定端的組成,識別夾片、錨具、連接器、錨墊板、螺旋筋、P錨等夾片錨組成部件,掌握其功能作用。
2.3預應力設備
預應力實訓室的設備按3組配備,主要的設備見表1
3.指導教師培養
預應力施工技術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教師必須對預應力施工技術很熟悉,掌握各種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還要有熟練的預應力施工操作技術和安全知識,因此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我院與公路建設相關的校內企業有高速公路檢測中心、監理單位、公路施工三家,這三家企業同時是公路系學生和教師的實訓基地,有多位教師曾長期在橋梁施工現場從事檢測、監理和施工工作,對預應力施工技術理論知識掌握較好。但由于預應力張拉、壓漿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現場衛生條件較差,一般技術人員對預應力施工操作并不熟悉,因此急需對教師進行操作訓練。
在暑假期間,學院派出多位教師前往蘇通大橋、寧淮高速公路、寧杭高速公路進行實習,向施工現場的技術員、技術工人學習預應力施工技術,并練習預應力張拉技術,積累施工經驗。開始培訓時,學院聘請一些橋梁預應力專家和技術工人進行授課,先進行學習,然后逐漸參與教學,最終提高自身技術水平,達到培訓教師的目的。
4 安全管理
預應力施工工藝復雜,設備種類多,用電多,張拉設備液壓高達50MPa,張拉力超過100t,而作業時安全防護措施較差,施工過程中鋼絞線、夾片飛出傷人,油泵液壓油、高壓水泥漿噴射傷人,設備操作時沖壓傷手指等事故時有發生,因此必須嚴格遵守《公路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J 076-95和《建筑工程預應力施工規程》CECS180:2005的規定及設備操作等相關規定。因此施工安全極為重要。針對學員施工安全意識薄弱的特點,實訓前應灌輸安全知識,實訓時應準備有相關的安全設施,以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預應力橋梁中應用廣泛,施工技術十分復雜,我院進行近一年的準備工作,編制了培訓教材和實習指導書,籌建了預應力實訓室,進行了5期的預應力技術培訓,培訓了300多名預應力中、高級工,取得較好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專業培養目標是通過課程的設置和實施來實現的。課程的目標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滿足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的整體要求。因此,要認真分析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專業培養目標中人才培養規格的職業崗位(群)要求,來確定課程總體目標及能力、知識、素質等具體目標。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本專業主要面向湖北地區,服務道路橋梁行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備道路和中、小型橋梁的施工及管理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操作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主要從事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及管理崗位工作,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開展社會調研,了解工作過程
制定課程標準應該開展充分的社會調研,了解職業崗位(群)的崗位職責、職業素質要求和技能素質要求、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等情況,這是制定基于工作過程課程標準的前提和基礎性工作。依據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調查,本專業服務領域為道路、橋梁交通建設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試驗檢測、勘測設計、養護管理及相關領域;主要就業去向是交通建設工程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勘察設計單位、監理及管理等單位;主要就業崗位:工程建設施工、試驗檢測、工程養護施工、工程管理等技術崗位。企業對學生專業技能要求:公路勘測與設計能力;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與控制能力;工程造價文件與標書編制能力;施工資料編制與歸檔能力;公路病害處治、橋梁維護加固能力等。
3.劃分工作任務,構建課程體系
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在分析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的基礎上,結合職業教育課程觀、能力觀,將工作任務以工作過程為參照,劃分為互相聯系的學習任務(學習情景),構建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要以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為主線,一門課程可以劃分為一個或多個項目,又可將一個項目劃分為若干個典型任務,以項目、典型任務為導向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知識與工作任務的聯系中培養能力。
4.描述學習任務,構建教學標準
對每個學習任務,要描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目標、教學環境、過程與方法、師生要求、考察與評價和建議學時,構建教學標準。學習任務的教學標準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具有適用性和針對性。
5.結合高職特點,建立考核標準
考核評價標準是對本課程在知識、能力、技能、素質等方面提出的質和量的綜合標準,是課程標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考核標準應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習任務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課堂提問、現場操作與課后作業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注重考核學生實際操作技能水平,檢驗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與運用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能力及水平,將考核標準與職業資格鑒定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以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橋梁工程》為例建立課程標準
1.開發思路
課程標準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按“橋梁工程的施工工序”確定工作任務,以“施工流程”為主線,緊緊圍繞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并以典型橋梁工程施工項目為載體,模擬施工場景,設計教學活動,強化實訓實操,結合職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使學生能夠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
2.課程目標(能力目標描述)
知識目標:通過以橋梁施工中的橋梁基礎施工、下部結構施工、上部結構施工、橋面系與附屬工程施工典型的施工任務為載體,進行學習項目設計。在施工中結合橋梁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管理與質量控制要求,以及橋梁施工新技術、新規范和驗收資料歸檔要求,培養學生對橋梁工程進行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職業能力目標:
(1)能進行橋梁工程施工;
(2)能進行合理選用施工機械、施工設備;
(3)能進行橋梁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4)具有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進行再學習的能力;
(5)能按照新規范、規程和新標準進行工程驗收;
(6)具有收集整理工程資料、進行工程質量安全監控的能力;
(7)能完成竣工驗收檢驗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以及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合作的優良品質,達到勝任道橋施工員工作要求。
三、實施建議
課程標準的實施還應包括教材選用與編寫、教學組織與設計、課程考核與評價、教學資源建設等內容。
1.教材選用與編寫
課程教材應優先選用校企合作編寫教材,教材編寫要充分體現任務引領、項目導向課程、工學結合的設計思想,教材應按學習情境進行組織。為提高學習興趣,教材編寫應圖文并茂,表達精煉、準確。
2.教學組織與設計
教學過程應注重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的統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與評價一體化。通過創設工作情境,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學習,針對不同工作任務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行動導向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
3.課程考核與評價
(1)評價理念。以“知識、能力、過程、結果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過程評價占50%以上。
(2)評價內容。①掌握基礎知識:認識、能進行知識點組建的能力;②組織和實施的能力:學生溝通交流能力、角色扮演能力、案例分析答辯能力。
(3)評價形式。采用“項目組織+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答辯”等形式進行評價。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學生自評20%,小組互評20%,教師評定60%。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10)12-0013-02
【Abstract】The current road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capital investment increased, more and more strict quality control, to be accurate and reliable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 an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described “road and Bridge Inspec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to develop the professional testing industry needs to adapt to technical personnel.
【Key words】Highways and bridges Detection Teaching Production and research
一、前 言
隨著交通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交通基礎設施投入的增加,公路與橋梁工程質量要求越來越高,質量檢測越來越被重視。近年來,檢測咨詢機構的增多,增加了對公路與橋梁工程檢測技術人員的需求。同時,對公路與橋梁工程檢測技術人員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檢測技術人員的培養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正面臨人才培養與人才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為了有效的解決這一矛盾,我們作為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并以公路與橋梁工程專業群為主流的高職教育,在實施《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教學時,必須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科學研究,創造條件讓教師和學生參與到公路與橋梁工程的實踐中去,形成“學中做、做中學”的課程特色,寓教學于產學研合作之中,更好地掌握和運用公路與橋梁工程試驗檢測的新方法和新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職業崗位能力,以提高《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這門專業技術課程的“教與學”的效果。
二、課程建設與課程特色
1.課程建設
《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作為道路橋梁技術專業、公路監理專業、高等級公路維護與管理專業和市政工程專業的主干課程,課程教學標準能順應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形勢,保持服務公路交通的特色,適應寬口徑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融入了全國交通類高職高專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改革成果,密切關注我國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的發展動態,注重學生基本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充分考慮人才培養規格和行業需求多樣性的要求,以能力為核心,以實用和實效為原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教學、科研和生產實踐經驗,注意體現原創性內容,把握好技術發展和教學需要的關系,努力體現教育面向社會、面向未來的要求,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課程教學達到先進性、合理性和實用性兼備;采用最新的國家和部頒技術規范和標準,融入了現代公路和橋梁建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和新設備等;并不斷實施、總結、吸收和改進。
2.課程特色
在《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建設和實施中,將“學習情境”即工作過程任務導向的課程模式與課程教學相結合,使《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教學將“學中做,做中學”從感性模仿能力延伸到創新技能和持續發展技能的培養。一方面,創新教學模式,突出高職特色。開展全面教學改革,科學構建教學內容,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充分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強化職業能力,實現工學對接。在“教與學”中,突出知識運用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及后續拓展能力的培養;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構建依托行業的“教、學、做”一體化合作平臺,使學生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對接,為廣泛開展工學結合創造條件,同時為師生提供學術交流和科學研究的契機。
三、課程教學與團隊建設
1.課程教學
(1)課程設計。《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設計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滿足崗位需要為導向,按照綜合職業素質要求和技術應用需求,經過調查研究,在廣泛收集同行、業內和學生等建議的基礎上,開發課程教學體系,設計課程目標、標準和內容。做到課程體系突出以能力為核心;課程設置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教學內容具有實用性和前沿性(校合作開發與設計);教學目標充分體現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突破口的全面素質教育,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分解落實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并能適應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第一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2)課程教學定位。課程教學突出以技術為核心的課程知識觀,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踐觀,以產學研合作為載體的課程教學觀。
以技術為核心的課程知識觀。體現課程以知識為載體,是知識以一定的形式呈現出來的,為學生的發展設定的前進軌道;當前,檢測技術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都明顯超過科學的成就,而且科學與技術已形成一個雙向作用的格局,這種狀況推動了課程的調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正是應現代技術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需要而產生的現代新型高等教育;作為以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主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應以技術知識為核心。這種以技術知識體系和技術能力獲得為核心構建出來的課程和教學模式,才是現代技術型的課程觀。這種服務于技術開發和職業訓練的目的,才是現代社會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
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實踐觀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已成為學界共識,然而在如何落實則見仁見智;《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教學在落實這一教育理念的關鍵是參與,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和創新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課程內容的設置應本著有利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技術運用到實際中去,通過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在更多更好的實踐環境中完成課程學習。這對于高職學生至關重要。
(3)課程教學設計。《公路與橋梁檢測技術》課程教學依托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國家示范性實訓基地、道路建筑材料試驗室(交通部乙級,廣西一級)及校內生產企業“廣西正高檢測咨詢有限公司”(交通部乙級檢測資質)的實訓條件及所承擔的各種工程檢測項目。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以“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為支撐,堅持專業技能、職業素養與生產實際的“雙結合”,即一方面要求嚴格按照真實的職業情境來培養學生常用的、重點的專業技能,另一方面在實施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上都突出職業素養與職業道德的培養。
為了有效解決校內實訓基地設備的局限性與學生就業去向多元化之間的矛盾,必須充分發揮校外實訓基地的作用。為此,我們經常邀請校外實訓基地的技術人員與專家來校進行技術講座或直接擔任課程教學,或安排學生利用假期到校外實訓基地進行課程訓練,或利用學生畢業實習時深入企業進一步強化來彌補校內實訓基地的不足。突出實訓能力培養,加強動手能力考核。制定課程教學考核方案。
2.課程教學團隊
穩定的高素質教學團隊是課程教學的基本保障。加強校企合作,從產學研合作教育單位聘請專家學者做兼職教師,建立專兼結合的課程教學團隊,開展產、學、研三方聯合授課,有利于開展校企之間的合作教育,共同探討校企聯合培養的實踐方案,明確校企之間共同培養人才的各自職責和互惠互利的關系;有利于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現場試驗檢測能力。
四、課程教學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 U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111-0091-01
1 概述
《市政橋梁施工》是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一直采用傳統學科體系的教學模式。根據施工企業和畢業生的反饋信息來看,按照這種教學模式學習的學生實踐能力明顯不足。主要問題可以歸納為幾個個方面的主要問題:識讀圖紙能力不足、工程測量能力不能滿足工程實際要求、工程試驗和檢測能力不能滿足工程實際要求、工程技術能力缺乏整體性和全面性、工程管理實踐經驗嚴重匱乏。
2 原因分析
橋梁結構體系更加復雜多變,學生想象其結構困難。測量、試驗課程理論知識部分所占課時多,實際動手操作部分內容少。教材部分內容陳舊落后。教學模式采用傳統學科體系的模式,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沒有實際工作經歷,缺乏實際工作經驗。
3 措施方法
1)鼓勵學生自己動用各種資源、方法和手段收集工程圖紙、工程圖片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培養注意積累學習資料的習慣。經常保持與工程施工單位和工程設計單位進行良好的溝通,共享資源。提供給學生大量的實際工程圖紙供學生練習識讀圖紙,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橋梁施工圖片,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橋梁各部分結構。提供給學生一些參考教材、文獻資料、橋梁施工規范、橋梁設計規范和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熟悉橋梁施工技術和橋梁施工工藝。
2)在學生頂崗實習之前增設一門《市政工程施工放樣》課程,教學的重點是市政工程施工測量放樣的實際動手操作。通過典型的施工放樣任務,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測量放樣實際操作機會,重點培養學生對市政工程的測量放樣能力。
3)校內實訓期間,在橋梁實訓室對學生進行橋梁工程材料檢試驗的培訓,重點培養學生對橋梁用鋼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的檢驗、檢測能力;為學生提供鋼筋加工的機會,培養學生調直、切斷、彎制鋼筋、綁扎鋼筋骨架以及質量檢查等能力。
4)注重收集橋梁工程用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適當將教材中一些陳舊的知識內容淘汰,隨時將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介紹給學生,保證知識的不斷更新。
5)注重現場教學,經常帶領學生深入施工現場,并邀請施工單位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工程管理人員為學生進行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施工現場的氛圍,到施工現場多看多學,將理論和實際更好更緊密結合在一起。
6)根據工程實際施工任務,設計若干典型學習任務,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①明挖基坑任務。一地勢平坦地區開挖基坑,自然地面挖深2.8 m以內為亞粘土,2.8 m~6.1 m以內為中細砂,地下靜止水位在3.5 m~4.2 m之間,對施工有影響。基坑底面尺寸長10 m、寬8 m,挖基深度為5 m,基坑坑壁坡度為1:1.5。要求編制基坑開挖方案并進行基坑測量放樣。②鉆孔樁任務。某橋采用樁柱式墩臺,鉆孔灌注樁基礎。鉆孔灌注樁共10根,其中2橋臺處共4根樁,每根樁長17 m,樁徑120 cm,3處橋墩位置共6根樁,每根樁長18 m,樁徑120 cm,鉆孔灌注樁所處地質是圓礫土。
鉆孔樁施工方案:
要求學生按照下列內容編制鉆孔樁施工方案。
1)施工準備;2)主要施工方法;3)施工進度計劃;4)勞動組織;5)質量要求和質量保證措施;6)安全目標和應急措施;7)環境保護措施。
鉆孔樁質量管理要點:
1)基本要求。①樁身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外摻劑及混合材料的質量和規格,配合比執行情況。②成孔后的清孔,孔的尺寸和沉淀層厚度的測量。③水下混凝土灌注情況。④錨固鋼筋嵌入長度要求。⑤無破損檢測要求。⑥鑿除樁頭情況。
2)實測項目。要檢查混凝土強度(MPa)、樁位(mm)、孔深(m)、孔徑(mm)、鉆孔傾斜度(mm)、沉淀厚度(mm)、鋼筋骨架底面高程(mm)等項目,并滿足規定值的要求。
3)編制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安全簡易手冊任務。橋梁施工安全關系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安全,現在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和企業的重視,為此要求學生編制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安全簡易手冊。通過此手冊的編制,能夠提高學生對施工安全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施工安全意識。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編制。①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安全事故的特點分析。根據對以往橋梁工程施工的分析和總結,橋梁施工安全事故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嚴重性、多發性、復雜性、可變性。②施工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法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施工項目負責人對建設工程項目的安全施工負責;施工單位應當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③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培訓制度。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施工單位應當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定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教育培訓情況記入個人工作檔案。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④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安全技術措施是為了實現安全生產,在防護上、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的措施。
4 結束語
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及學習任務的實施,學生對橋梁基坑開挖方案的編制、橋梁基坑放樣、鉆孔樁施工方案的編制、鉆孔樁質量管理要點以及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安全等方面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學習和實踐。初步達到了培養學生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實踐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蔣俊山,袁忠文,李寶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課程實踐能力培養途徑研究[J].華章,2010,25.
[2]李仕東.工程測量[J].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3)38-0057-02
1職業教育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的界定
高職課程標準作為課程實施的參照,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課程改革的方向,高職課程標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直接關系高職人才的培養質量。
1.1職業課程標準
《教育大辭典》中對課程標準作了如下解釋:“確定一定學段的課程水平及課程結構的綱領性文件。高職課程標準是對高職學生“學習結果”和“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等的描述,它有別于教學大綱,是在一定層面上制訂的對課程具有規范、指導、評價和組織的一種指導性文件。然而,職業教育具有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特征,其教育課程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為學生獲得更有效的工作崗位的職業資格創造條件。
因此,高職課程標準必須能反映其服務對象如行業、企業、施工崗位、社會等多方面的要求,是職業崗位技能標準與教育標準的融合。
1.2職業崗位技能標準
職業崗位技能標準是某個職業崗位針對勞動者的素質水平提出的具體要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因此,我們在制訂高職課程標準過程中,適當引入職業崗位技能標準,一方面符合“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辦學理念,將高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制度相結合,實行“雙證書”教育;另一方面有利于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職業崗位能力為主線的課程體系,形成新的課程內容,搭建新的建設基礎與運行平臺。
1.3職業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技能標準對接
課程標準制定中課程內容的選取依賴于典型工作任務,來自于職業工作邏輯。因此,課程標準必須與職業技能要求相適應,課程標準的制訂可以充分借鑒各行業各職業的技能標準,并據此標準開展教學,通過學習,學生畢業時經考核合格后可直接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實現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零距離”。
高職院校課程建設、專業建設也只有面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跟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的需要、職業崗位的變化,兼顧職業崗位技能鑒定內涵,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職業課程標準制定的實施步驟
2.1分析專業目標,明確課程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是通過課程的設置和實施來實現的。課程的目標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滿足人才培養方案對課程的整體要求。因此,要認真分析人才培養方案,按照專業培養目標中人才培養規格的職業崗位(群)要求,來確定課程總體目標及能力、知識、素質等具體目標。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本專業主要面向湖北地區,服務道路橋梁行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備道路和中、小型橋梁的施工及管理的理論知識和相應的操作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主要從事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及管理崗位工作,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2.2開展社會調研,了解工作過程
制定課程標準應該開展充分的社會調研,了解職業崗位(群)的崗位職責、職業素質要求和技能素質要求、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環境等情況,這是制定基于工作過程課程標準的前提和基礎性工作。
依據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調查,本專業服務領域為道路、橋梁交通建設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試驗檢測、勘測設計、養護管理及相關領域;主要就業去向是交通建設工程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勘察設計單位、監理及管理等單位;主要就業崗位:工程建設施工、試驗檢測、工程養護施工、工程管理等技術崗位。
企業對學生專業技能要求:公路勘測與設計能力;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與控制能力;工程造價文件與標書編制能力;施工資料編制與歸檔能力;公路病害處治、橋梁維護加固能力等。
2.3劃分工作任務,構建課程體系
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在分析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的基礎上,結合職業教育課程觀、能力觀,將工作任務以工作過程為參照,劃分為互相聯系的學習任務(學習情景),構建課程體系。課程體系要以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為主線,一門課程可以劃分為一個或多個項目,又可將一個項目劃分為若干個典型任務,以項目、典型任務為導向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知識與工作任務的聯系中培養能力。
2.4描述學習任務,構建教學標準
對每個學習任務,要描述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目標、教學環境、過程與方法、師生要求、考察與評價和建議學時,構建教學標準。學習任務的教學標準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具有適用性和針對性。
2.5結合高職特點,建立考核標準
考核評價標準是對本課程在知識、能力、技能、素質等方面提出的質和量的綜合標準,是課程標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考核標準應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習任務考核與綜合考核相結合;課堂提問、現場操作與課后作業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注重考核學生實際操作技能水平,檢驗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與運用知識綜合解決實際問題的職業能力及水平,將考核標準與職業資格鑒定有機地結合起來。
3以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橋梁工程》為例建立課程標準
3.1開發思路
課程標準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按“橋梁工程的施工工序”確定工作任務,以“施工流程”為主線,緊緊圍繞完成工作任務的需要,并以典型橋梁工程施工項目為載體,模擬施工場景,設計教學活動,強化實訓實操,結合職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使學生能夠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
3.2課程目標(能力目標描述)
知識目標:通過以橋梁施工中的橋梁基礎施工、下部結構施工、上部結構施工、橋面系與附屬工程施工典型的施工任務為載體,進行學習項目設計。
在施工中結合橋梁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現場管理與質量控制要求,以及橋梁施工新技術、新規范和驗收資料歸檔要求,培養學生對橋梁工程進行施工及管理的能力。
職業能力目標:
(1)能進行橋梁工程施工;
(2)能進行合理選用施工機械、施工設備;
(3)能進行橋梁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4)具有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進行再學習的能力;
(5)能按照新規范、規程和新標準進行工程驗收;
(6)具有收集整理工程資料、進行工程質量安全監控的能力;
(7)能完成竣工驗收檢驗工作。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以及誠實、守信、善于溝通合作的優良品質,達到勝任道橋施工員工作要求。
3.3學習領域
4實施建議
課程標準的實施還應包括教材選用與編寫、教學組織與設計、課程考核與評價、教學資源建設等內容。
4.1教材選用與編寫
課程教材應優先選用校企合作編寫教材,教材編寫要充分體現任務引領、項目導向課程、工學結合的設計思想,教材應按學習情境進行組織。為提高學習興趣,教材編寫應圖文并茂,表達精煉、準確。
4.2教學組織與設計
教學過程應注重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的統一,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與評價一體化。通過創設工作情境,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學習,針對不同工作任務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行動導向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
4.3課程考核與評價
(1)評價理念。以“知識、能力、過程、結果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過程評價占50%以上。
(2)評價內容。①掌握基礎知識:認識、能進行知識點組建的能力;②組織和實施的能力:學生溝通交流能力、角色扮演能力、案例分析答辯能力。
(3)評價形式。采用“項目組織+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答辯”等形式進行評價。采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學生自評20%,小組互評20%,教師評定60%。
4.4教學資源建設
教學資源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課程標準對教學環境,現代化、信息化教學資源,校內外實訓基地,實驗實訓條件等方面應有明確的要求;提供學生可選用的教材、參考資料,包括國家及行業標準和規范、職業技能鑒定手冊、工種培訓手冊和崗位工作手冊等,以及可供學生使用的精品課程網站及網絡資源等。
參考文獻:
[1]楊立峰,吳延昌.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在行動:高職院校課程標準制訂的研究與實施——以嵌入式應用與開發課程標準為例[J].計算機教育,2008(19):122-126.
[2]徐國慶.課程標準與職業能力標準[J].職教論壇,2006(9X):1.
2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仿真教學課件的必要性
在現代的教育環境下,高校教師在理論教學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現論教學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近年來高等院校結合現代教育技術來輔助教學。例如應用PPT制作教學課件;應用Authorware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學習系統;應用計算機高級語言(如VB)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學習系統、考試系統等等。在校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高校教師應用以上方法進行了教學改革嘗試,教學效果得到了學生肯定,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在《橋梁工程》課程授課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不直觀、橋梁模型試驗成本高等特點,因此我們采用虛擬現實技術來制作仿真交互的教學課件,使學生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來加強《橋梁工程》課程的實操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可以像玩游戲一樣來體驗橋梁結構設計、施工技術,這將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虛擬現實技術是根據人類的視覺、聽覺和生理、心理特點,由計算機產生逼真三維立體圖像,學習者成為虛擬場景中的一份子,其與虛擬環境中各種對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現實世界中的一樣。同時虛擬現實系統中是集視聽觸動覺為一體的傳感及反應裝置,學習者在虛擬環境中可獲得視覺、聽覺、觸覺、動覺等多種感知信息,因而可以充分調動各種感官的積極性,進行實時的全方位的學習。例如針對橋梁工程中的樁基施工,通過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藝的介紹,有針對性的通過3D技術,將針對不同鉆具類型——旋轉鉆、沖擊鉆、沖抓鉆分別介紹施工順序,通過視聽等多面的立體感受,學生能夠更深入的體會和掌握其施工工藝,記憶深刻,和傳統的老師講授理解要更透徹,接受領悟的要領更多。同時對于土木工程中,應用型人才是市場的需求主力,如果使用虛擬現實技術改進教學方法,從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形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個別化教學、合作化教學。由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構建某個土木工程構建,那么學生的被動學習就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習的效果可想而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建立的橋梁虛擬實驗室(Virtuallab)在教育上應用前景廣闊。創建橋梁結構虛擬環境的演示體可以擺脫真正實驗室所需要的昂貴的設備,教學的效果基本接近真正的實驗教學效果。
3虛擬現實技術在工程專業中應用的設計思路
在工程專業教學中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目標之一是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強調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虛擬現實技術在橋梁工程教學中,需要以典型的工程項目為載體,確定類型、結構、構造、尺寸及工程施工布置方式等基礎資料,收集橋梁的墩臺、墩臺基礎、橋梁承載結構等資料,為軟件開發奠定數據基礎。其實施過程擬采用的思路及方法如下。
1)調查法:深入工程單位調研,以工程專業學生的工作崗位所必需的知識和能力為目標,確定虛擬仿真工程項目和具體內容;調研虛擬現實技術在國內高校教學中的應用;了解軟件開發平臺的種類和功能。
2)功能分析法:根據當前工程類專業教學改革現狀和需求,進行三維虛擬現實技術和專業教學結合的需求分析,研究一種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以典型的工程項目為載體,確定類型、結構、構造、尺寸及工程施工布置方式等基礎資料,為軟件開發奠定數據基礎;教學模塊開發;比選并確定開發軟件。
3)經驗總結法:本校試點,將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并總結提高,然后向其他學校推廣新的教學方法。
4)教學效果評價。按照橋梁工程教學設計內容,實施教學工作并對其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習過程和仿真操作教學效果評價,才能如實的反應教學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發現教學組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只有通過不斷的完善虛擬現實技術在橋梁工程教學中的應用,才能實現辯證唯物法的發展規律。教學評價也是學生和教師共享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通過學生接受知識、提出疑問、發現問題以及參與評價等過程中,進行了知識體系的建構,使知識得到鞏固、完善和升華。
4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
學生在計算機創造的虛擬世界中可以欣賞橋梁藝術,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這使得將傳統的、小范圍的專業技術教育轉化為更現代的、更大范圍內的專業教育和針對更多受眾的文化素質教育成為可能。虛擬現實技術在橋梁工程教學中應用將是今后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從近年來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來看,其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1)研究的廣度及深度在不斷增加,這為橋梁工程教學中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墊定了良好的基礎。
2)虛擬現實技術越來越強調教學系統設計理論的應用,在教學及技術方面,都越來越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場景建模過程中要求操作便捷、清晰明了,學科特點突出。
5結論
針對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指出了運用虛擬現實技術于橋梁工程仿真教學的必要性,并提出虛擬現實技術在工程專業中應用的以下設計思路。
關鍵詞 :高職;“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項目教學;雙線并行
基金項目:2013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課題“高職土建類專業群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教學內容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3JSJG408);泰州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院級職業教育研究課題“基于項目化教學的‘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與實踐”(項目編號:ZY201416);泰州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院級立項精品課程“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項目編號:TZYKC201403)
作者簡介:韓振國,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講師、工程師,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公路),工程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工程計量與計價;本文其他作者單位均為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15)21-0012-03
“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是高職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應用性很強,傳統的課程教學由于存在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手段和方法落后等問題,導致學生就業后難以適應路橋工程現場計量與計價技術發展的需要。課程改革中,打破傳統教學學科型的教學內容設置,引入項目化教學法,并考慮在實踐中設置課上課下雙線并行案例項目,在課程授課單元設計運用課上項目(A線),課下項目(B線)進行相同數量的項目任務設計,進行就業崗位典型任務的實施過程劃分,每一個項目都是9個步驟的重復,但重復的僅是步驟,而不是內容。從而真正將學生作為設計行為的主體,教師以不同于以往的角色出現在新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由被動聽講轉變為主動參與操作,教學的目標是以崗位能力培養為出發點,力求實現與實際工作崗位能力的零距離對接。[1]
一、適宜的教學目標
結合本課程的特點,圍繞學生就業需要的核心能力,課程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的綜合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結合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概預算編制辦法、補充規定及有關定額,對具體的公路工程項目(設計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公路工程量清單)進行工程量清單報價;在施工過程中按照合同管理的要求進行工程款的支付和結算,具備進行工程竣工結算的能力。通過課程的學習,應達到以下目標要求。
(一)能力目標
1.能通過識讀路橋工程圖紙等工程資料,準確列出計量和計價的對象(項目名稱),并能檢查缺項與錯項。
2.能依據工程圖紙、預算定額、工程量清單規則及相關文件資料,正確地計算與統計工程量。
3.能依據工程預算的編制步驟、相關施工組織與規范、預算定額、工程量清單規則及相關文件資料,準確應用市場詢價途徑,正確合理地確定材料運距及人、料、機單價。
4.能應用造價軟件正確編制工程量清單并撰寫相應的工程量清單編制說明。
5.能按照合同管理及工程量清單等資料要求,進行工程款的支付和竣工結算。
(二)知識目標
1.掌握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相關知識。
2.熟悉定額計價和清單計價規范。
3.掌握工程預算的編制原理和步驟。
4.能夠結合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概算預算編制辦法、補充規定及有關定額,對具體的公路和橋梁工程項目進行工程量清單報價。
(三)素質目標
1.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
2.具有嚴格遵守規范標準的意識。
3.具備求實、誠信的工作態度。
4.培養認真嚴謹、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
二、便于實施的教學設計
根據行業專家對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所涵蓋的崗位群所進行的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同時,遵循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緊密結合職業資格證書中相關考核要求,確定本課程的工作模塊和課程內容。為了充分體現任務引領、實踐導向的課程思想,按照路橋工程預算書編制的基本順序進行課程內容安排,教學實踐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金湖縣荷花蕩景區旅游公路工程施工圖預算”真實工程項目,按照初次就業造價員、提升崗位造價工程師的典型工作要求,設置了教學內容兩大模塊(道路工程計量與計價、橋梁工程計量與計價),如表1所示。
結合教學目標,設計課上課下學習實訓兩條主線,課上以教師講解金湖縣荷花蕩景區旅游公路工程1標施工圖預算項目(A線)為例,設置道路工程計量與計價、橋梁工程計量與計價兩個教學項目,由教師指導完成訓練任務,培養專業基礎能力;課下以金湖縣荷花蕩景區旅游公路工程2標施工圖預算項目為例,設置道路工程計量與計價、橋梁工程計量與計價兩個課堂同步實訓項目,由學生分組配合完成實訓任務,教師對于工作成果進行點評,通過課下訓練項目(B線)鞏固拓展;兩條主線雙線并行同時推進,訓練目標逐次遞進,逐級提升,使學生能力不斷鞏固提高。[2]到課程后期,在學生適應教學模式并熟悉課程內容后,以金湖縣荷花蕩景區旅游公路工程3標施工圖預算項目作為綜合實訓項目,由學生自主完成。在整個項目的執行過程中,應特別注重過程的理念,以過程為實施任務環節的核心,制定以過程考核為主的最終考核模式[3],如表2所示。
三、可行的教學方法
(一)第一次課設計
在整個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第一次課的設計尤其重要,其主要任務是開門見山,讓學生對于課程學習產生興趣和期待。第一次課上,引導學生的學習任務依次為:通過價格組成案例及2014年就業實習崗位需求招聘案例進行課程引入;課程簡介(包括課程教學目標、教學設計、課程考核方法)、獲取預算項目背景與工作任務信息;回顧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教師講授、學生獲取項目分解知識;師生共同查看任務單,分析獲取課上項目(A線)工作任務;項目組組員分工識讀路橋工程施工圖紙(主要由課前完成);組長整理分解項目內容;項目組確定成員展示項目匯報成果,師生互動點評;教師完成對本任務的總結、歸納;教師給出各項目學習成果評價與指導;課下項目(B線)任務布置與下個任務預習。
(二)輔助的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法。[4]“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每個工作任務選取實際工程施工圖紙為載體,根據路橋工程計量與計價的程序,在授課時結合案例教學,以增強授課內容的直觀性、實用性和適用性,從而使課程內容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
2.模擬教學法。教學中應結合施工現場視頻和豐富的專業網站資源,將學生所學知識與工地現場的實際緊密聯系,使學生能根據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工藝和常規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要求,確定施工組織與工程量。
3.引導文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是借助專門的教學文件,引導學生獨立學習新知識和動手應用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從教師演示完成課上項目到學生分組討論完成課下項目,再到學生個人獨立完成綜合實訓項目,旨在推動雙線并行,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在教學方法上,不宜采用簡單的“告知”形式,而應采用啟發式和引導式教學,使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達到“認知”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婷婷.與實際工作零距離對接的高職高技能人才培養[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1(12):102-107.
[2]孟霞.“雙線并行”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1(18):263.
0.引言
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專業(以下簡稱道橋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去交通土建行業施工生產一線,從事道路、橋梁等工程施工生產領域中的關鍵崗位(公路工程八種主要關鍵崗位:施工員、技術員、測量員、質檢員、內業員、材料員、試驗員、計劃員)工作。這就要求學生在專科學習過程中注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為以后就業打下基礎。
1.第三學期工程教育改革
道橋專業取消暑假,實行三學期制,一、二學期以理論教學為主,第三學期以實踐教學為主。因為公路工程建設具有無重復一次性的特點,使得道橋專業在實踐教學中生產性實訓無法走進課堂,我們緊緊依托第三學期,不斷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突出第三學期作為道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加大第三學期實踐教學的考核力度,確保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專業課課程體系的建設上,我們從培養目標和就業崗位入手,系統分析了公路工程一線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總結歸納出崗位所需的知識和能力,同時,根據不同知識、能力的權重,進一步歸納總結,形成道橋專業學生重點培養的核心能力——制(識)圖能力、測量放樣能力、施工技術和常用工程軟件的應用。道橋專業圍繞四種核心能力,同時兼顧公路工程施工領域八種關鍵崗位的能力需要構建專業課課程體系。
通過第三學期的校企合作,達到如下效果首先,企業直接參與工程教育[1]。學校邀請企業中的知名工程師來承擔技術類課程的教學[3],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理論和方法,而且可以到項目現場實地觀摩,10級《公路管理與實務》課程就采取了這種方式,丁振娜老師在現場具有豐富的經驗,考取了一級建造師、注冊監理工程師。她在講本門課程的時候,把現場的經驗傳授給了學生,為學生考取二建提供了準備。其次,企業接納學生實習。在第三學期實習過程中,道橋專業形成了全員頂崗、帶薪實習、實踐全國、服務地方的特色。通過這種實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鍛煉了試驗員、測量員、材料員、內業員等崗位能力,也得到了一些工資報酬,基本上可以滿足半個學期的學費需要。通過三學期的實踐能力培養,工程人才培養形成良性循環[2]。
2.在課堂教學上,以工程任務和職業能力為載體進行工程任務課程化教學
員崗位與職業能力、工程任務對應關系:
施工員工作任務:閱讀與校核施工圖紙;施工方案設計;施工組織與協調。職業能力:熟練閱讀道路工程施工圖紙的能力;具備基本的施工圖校核能力;掌握基本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與工作流程,具備編寫施工組織設計的能力;具備多種施工方案優化選擇的能力;熟悉具體工程的施工工序,具備施工現場的指揮能力和決策能力;具備協調施工各工種協同作業能力。
技術員工作任務:閱讀與校核施工圖紙;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施工過程中的一般設計。職業能力:熟練閱讀道路工程施工圖紙的能力;具備施工圖校核能力;掌握基本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與工作流程,具備編寫施工技術方案的能力;具備施工前針對不同工種的技術交底能力;掌握具體工程的施工工序,能夠在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中提供技術支持,保證施工質量的能力;在工程師的領導下,參與施工技術創新,熟練運用力學基礎知識,具備一般構件的設計能力。
測量員工作任務:閱讀與校核施工圖紙;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放樣;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職業能力:熟練閱讀道路工程施工圖紙的能力;具備基本的施工圖校核能力;具備常用測量儀器的操作和日常維護能力;熟悉公路工程中各種構造物的施工過程,具備施工放樣能力;能夠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具備利用測量數據控制施工的能力;配合內業人員整理測量資料的能力。
質檢員工作任務:閱讀與校核施工圖紙;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職業能力:熟練閱讀道路工程施工圖紙的能力;具備基本的施工圖校核能力;熟練掌握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與國家標準,具備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控制能力。
內業員工作任務:閱讀與校核施工圖紙;施工過程中內業資料整理與送檢。職業能力:熟練閱讀道路工程施工圖紙的能力;具備基本的施工圖校核能力;熟悉公路工程中各種構造物的施工過程,具備施工過程中各種內業表格的填寫能力。
材料員工作任務:工程材料的采購與驗收;工程材料的運輸與存儲。職業能力: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技術性質和標準,具備工程材料的采購與驗收能力;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具備有關工程材料的運輸和存儲知識,保證工程材料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的質量。
試驗員工作任務:工程材料的試驗、化驗。職業能力: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試驗、化驗方法和程序,具備工程材料的試化驗操作能力。
計劃員工作任務:施工計劃的編制;施工過程的進度控制及工程量的核算。職業能力:熟練閱讀道路工程施工圖紙的能力;熟悉公路工程各種構造物的施工過程和施工方法,具備編制施工進度計劃的能力;掌握工程量的計算方法,具備工程量的核算能力;熟悉公路工程施工生產的過程和特點,能夠根據施工生產的實際情況提出變更,具備與工程建設的相關部門協調和溝通能力。
道橋專業核心課程及相關任務如下:
(1)道路勘測設計:其任務是通過道路幾何參數和道路構成的了解,具備道路工程圖的制(識)圖能力,同時進一步強化施工測量放樣能力,為公路工程的施工服務。
(2)道路工程測量:其任務是在具備測量儀器的操作能力基礎上,熟練閱讀公路工程施工圖,掌握基本的施工程序,具備公路工程施工放樣能力和測量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能夠獨立完成公路工程的施工測量任務。
(3)路基路面工程:其任務是掌握路基的結構組成及類型,路面的結構組成及類型,路基路面工程所用材料的技術性質和標準,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過程和具體的施工技術,完成路基路面的施工任務。
(4)橋梁工程:其任務是掌握橋梁的分類,橋梁的組成和各部分構造特點,橋梁工程圖的閱讀,橋梁工程中所用材料的技術性質和標準,橋梁工程的施工過程和施工方法,完成橋梁工程的施工任務。
教師在講述以上課程過程中,根據這些任務進行教學,嚴格按照上述內容進行大綱、課程標準的編寫。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采取項目法(工程任務課程化)、講授法、現場教學法等方法教學,道橋專業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高。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的改革,學生掌握了道橋專業員的基本理論以及基本技能,工程實踐能力間接提高。
3.結語
道橋專業工程教育改革不斷的總結經驗,教學上不斷的完善工程任務課程化教學改革,一批批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較強,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道橋專業會繼續總結和提煉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更多企業需要的高層次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設計思路
高職院校的學生很多在第四學期就簽訂了就業協議,鑒于提前明確就業崗位使畢業生未來的工作內容具體化,特別是提前上崗,已經使學習和工作結合起來,進入“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的狀態。基于現狀,在充分聽取行業協會和企業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研究、反復論證,大量刪減了理論性過強且艱澀難懂的課程。同時,為強化畢業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加大了實訓課程和頂崗實習的比重,重構了“學作結合”課程體系。
2 課程開發與設計
2.1 設計依據
依托鐵道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委員會,針對專業培養目標,開展社會調研,總結歸納出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畢業生核心工作崗位(群),通過職業崗位分析,學生的崗位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線路工,主要工作內容有:作業防護;線路基本作業;鋼軌作業;軌枕作業;道床及路基作業;簡易測量和識讀工程圖;檢查作業及故障處理。
(2)橋隧工,主要工作內容有:橋面作業;橋跨作業;橋臺作業;涵渠、隧道作業;施工作業;橋隧檢測;橋隧巡守。
(3)施工員,主要工作內容有:鐵路路基工程施工、鐵路橋梁工程施工、鐵路隧道工程施工、鐵路軌道工程施工、施工現場管理。
(4)測量員,主要工作內容有:交接樁和施工復測;施工過程控制測量、構筑物施工放線、監控測量及數據分析;工程測量方案、監控量測方案編寫;建立測量儀器臺賬,按時對測量儀器進行維修保養。
(5)試驗員,主要工作內容有:各種原材料試驗;施工配合比設計;各種材料的取樣、送檢、試驗、化驗、檢驗、復驗工作及報告;路基、橋梁、隧道、軌道結構物自檢、抽檢等試驗工作。
2.2 構建基于“學作結合”的課程體系
面向鐵路工程施工與鐵路線路養護維修企業,按照鐵路工程施工與養護維修崗位技能要求,參照國內鐵路工程施工與養護維修規范、標準,與合作企業技術專家共同分析鐵路線橋隧工程施工、養護維修、施工組織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務,按照鐵路工程施工與線路養護維修過程確定行動領域、學習領域,依次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若干教學模塊,將相關的知識、模塊,通過對各教學模塊的學習,實現知識、技能、素質的同步提高,具備鐵路工程施工與養護維修工作的職業能力。構建“學作結合”的課程體系。其典型工作任務及對應的行動領域及學習領域如下。
(1)典型工作任務,主要包括:鐵路線橋隧施工、施工組織管理、鐵路線橋隧養護與維修三個方面。
(2)行動領域,主要包括:鐵路工程圖識圖、工程材料試驗與檢測、鐵路工程測量、鐵路路基施工、鐵路軌道施工、鐵路橋隧施工、鐵路橋隧養護、鐵路工程施工組織、鐵路工程概預算等。
(3)學習領域,主要包括:工程制圖、土木工程CAD、工程繪圖實訓、工程測量、工程測量實訓、鐵路軌道、鐵路工程施工、鐵路橋隧施工與維護、鐵路線路修理、鐵路線路修理實訓、養路機械實訓、高速鐵路軌道施工與維修、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與概預算、鐵路工程預算實訓等主要課程。
以上學習內容的基礎部分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學期,專業課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學期,第四學期結束后學生應具備解決典型工作任務對應的行動領域相關問題的能力。
2.3 課程設計與教學準備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地下及隧道工程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截至2013年底,我國建成的公路隧道有10022處,總里程為805.27萬米;沈陽、成都、西安等城市正在建設地鐵工程,工程建設規模如此巨大,遇到的巖土及地下工程災害問題也越來越多,對各種復雜工程災害問題的處置,需要工程技術人員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和從事科研的能力,在地下及隧道工程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道橋系在道橋(安全)專業中開設了“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課程,并將其作為專業骨干課程之一[1]。
圍繞面向公路與城市道路和橋梁與隧道建設第一線,培養學生“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一高職教育目標,有鑒于此,部分學者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對隧道工程施工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力圖在提高隧道工程的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以及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2]。這些研究大大促進隧道工程施工教學的改革,但是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本文結合我國對地下及隧道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道橋(安全)教研室對“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改革。以此來促進課程教學的規范化、系統化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1 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1.1 教學學時偏少,往往難于滿足教學需求。教學學時少與教學內容多是當前高職課程教學環節當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這就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課程內容講透、講通、講精,也使得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和熟練應用的難度加大,導致學生理解不透徹,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定崗實訓。
1.2 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傳播。現有的教學方式,大多采取“板書+多媒體”的形式,再配以必要的圖片和說明,通過教師的灌輸和學生的被動接收,實現知識的傳播,這就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差,缺乏獨立思考,無法掌握課堂教學的精髓,從而影響了知識的實際應用。
1.3 課程教學與實踐脫節嚴重,影響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隧道工程施工實踐性、應用性強,很多施工技術和施工工藝只有在現場親眼所見,才能知其所以然。現實情況是很多學校由于資金限制或缺少能夠實習的場地,學生只能靠課堂上的想象,難以深入理解隧道工程的設計方法與施工工藝[3]。
2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n程設計
所謂工作過程是指為完成既定工作任務、達到預期目標而進行的完整的工作程序。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打破了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課堂壟斷的教學模式,將實踐引入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圍繞工作任務,將實踐工作過程和職業課堂教育相結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推動職業教育的實用性發展。
2.1 基于工作過程,開展情景式教學
根據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課程的教學大綱,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的過程學習包括完成實訓場地的認識學習、典型施工設備認知、熟悉施工工藝流程、學習施工方法及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預防措施與事故處理、維護作業等主要內容。學習情景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課程教學實踐,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按章逐節開展教學的生硬程序,從全局把握工作流程,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教學設計上以工作過程為認知核心,按照現場認知、知識教學、仿真實訓、頂崗實習等四個過程環節來組織,運用計算機信息技術,運用模擬場景和課件展示,讓學生在情景化的教學環境中,采用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估等六步工作法培養學生對工作過程的整體把握和技能掌握。
2.1.1 現場認知
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的現場認知,就是在認識實習時,參觀隧道施工現場,在項目部相關技術人員帶領下,進入隧道施工現場,對隧道的各個施工環節及結構進行講解,學生在技術人員的講解下熟悉隧道各部分結構,使學生對隧道結構有一定的感官認識,為今后學習隧道施工方面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1.2 知識教學
根據《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教學大綱,將隧道工程施工分為兩大模塊,模塊一為入門知識教學模塊,主要講解隧道的嘗試、構造、圍巖的穩定性、隧道設計及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等內容;通過模塊一的學習使學生對隧道施工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模塊二為實例實訓教學,主要講解隧道施工監測、開挖與出渣技術、初期支護、注漿加固、防排水、二襯及附屬設施等內容,通過實例實訓內容鞏固知識點、更好地應用于實踐。
2.1.3 仿真實訓
利用實訓場地,在教學過程中,將仿真實訓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利用現有的實訓場地內容,將仿真實訓分為初期支護、二次襯砌、洞口施工、施工量測、盾構施工及蓋挖逆作法等內容。通過模擬施工現場,將理論教學內容應用到現場實際當中,逐步講解,加強學生對隧道的結構及每個施工環節的認識,為以后從事隧道工程施工奠定一定的基礎[4]。
2.1.4 頂崗實習
學生通過對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這門課程學習,已經對隧道施工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再利用定崗實訓去施工單位進行實習,在施工現場,圍繞隧道項目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和施工企業的相關人員一起,結合課堂上的授課內容,對學生進行實地的教學,真正地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加強學生的直觀性,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更有目的性,為能更快的適應未來工作奠定基礎,同時增強了學生的事業心、責任心。通過現場教學,強化了學生多方面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
2.2 根據典型化的工作任務確定課程學習性工作任務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隧道施工能力形成的規律,通過隧道工程施工的學習,讓學生在技能操作中,將知識與技能進行整合,在實踐中積累工作一線經驗,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最大限度地將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進行有機整合。在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系和最終要實現的目標之間搭建橋梁,使學生結合隧道施工實際,掌握隧道施工及維護過程的基本知識和主要技術技能,實現具有高尚職業道德、技術熟練的工程技能型人才的完美轉身。
隧道施工基層技術工作崗位群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交底、技術檢查、技術指導、質量評定、安全檢查、工程試驗、進度控制、數量核實[5]。
將這些工作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也就是“崗位上做什么,老師要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學了什么,到工作崗位上就上手就快,動手能力就強。企業也歡迎,學生也順利。
3 課程考核
為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課程結束后需以一定方式對每位學生考核。考慮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課程隸屬工程科學且極富應用實踐性的特點,考核不應簡單以期末試卷為單一評判形式。結合實際教學體會與經驗,筆者認為考核宜由3部分組成:(1)課堂表現和平時作業(15%)。考查學生出勤率、聽課表現(提問與回答問題),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2)理論考試(占60%)。改革傳統的筆試形式,在試題的設計上和分數上盡量做到既考查學生基本知識的掌握,又通^案例分析考查其對工程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3)實踐技能(占25%)。主要目的是對學生學習技能和動手能力的考查,通過設置某一隧道工程施工事故案例,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查閱文獻資料,參考相關行業規范及技術標準,對某一工程問題作資料整理、事故分析、解決措施、事故總結等綜合訓練,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工程方面的問題。
結束語
隨著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地下及隧道工程建設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加,急需大量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隧道工程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人才。“隧道工程施工與安全”作為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安全方向)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品質及促進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有重要意義。在借鑒相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該課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對于該課程的安排、講授具有一定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雷.論高等職業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0,(16):16-21.
[2]孫明磊,朱正國.“隧道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師,2009,(2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