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20:27: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服裝實訓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課程特點分析
1.包含的內容
服裝生產管理課程內容包括服裝產品開發管理、服裝工藝技術管理、人員組織、物料管理、服裝生產過程組織與管理、系統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儲運管理等。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制約,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2.是一門“理實”一體化課程
企業服裝生產管理是一個工作過程。從整體上看,服裝生產管理是有計劃、組織、指揮、監督調節的生產活動。以最少的資源損耗,獲得最大的成果。是對企業生產系統的設置和運行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又稱生產控制[1]。服裝企業生產管理課程是對生產實際的總結和再現,既有理論部分,也有生產實際操作部分,本課程的學習也要包含理論學習和職業操作兩個部分,其中職業操作是職業能力學習不可或缺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掌握面向企業的服裝生產管理職業能力。
3.職業能力要求
要做好服裝生產管理工作,從業管理人員必需具備較強的職業能力,歸納包含為:(1)較強的專業綜合能力;(2)豐富的一線生產管理經驗;(3)充裕的管理理論知識;(4)較強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等。
二、傳統教學設計存在的弊端及改進分析
1.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方式也即大多數院校所采用的授課形式。據調查,高職院校服裝專業的服裝生產管理課程傳統教學方式主要為:課堂理論授課為主,課外工廠參觀為輔的方式,大多數課時為理論教學,少數課時為工廠參觀。此種形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理論與實際的矛盾,但大多從視覺上解決了實物的矛盾,而根本的實際操作、知識運用、溝通協作、責任承擔職業能力掌握則無法解決。
2.存在弊端分析
(1)學生生產一線經驗缺乏
服裝專業的生源分普高生源和對口單招生源,普高生源沒有服裝加工制作經驗,也無企業生產一線經驗。對口單招生源在高中時期有一定的服裝專業基礎,但對于企業大規模生產管理經驗來說還遠遠不夠。
(2)實際操作教學過程缺乏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理論學習占絕對多數,生產實際操作體驗無法實現,而生產實際操作是課程學習的必要掌握知識,也是學習的必要方式,傳統教學方式存在嚴重缺陷。
(3)授課中真實的生產環境缺乏
學習中需要有真實的或虛擬的生產環境,而校園缺乏這樣的環境。到企業一線進行教學操作難度巨大,可行性和穩定性無法保障。
(4)教師一線生產管理經驗缺乏
一線經驗符合“理實”一體化課程的需要。雖然很多高校有教師下企業實踐鍛煉的活動,但大多對企業的實際運行掌握程度有限,對一線的操作不熟練。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參與生產鍛煉,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
3.弊端改進分析
(1)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工學結合的課程開發
工學結合的、帶有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情境體系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在體驗的過程中獲得工作知識與經驗。既包括顯性的指導性知識(理論知識),也包括關聯性的訣竅、手藝、技巧、溝通等綜合職業能力[2]。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工學結合的服裝生產管理課程開發有助于直接掌握職業能力。
(2)建立實訓基地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實施需要在模擬或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學校需要建設配套的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需要使用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或相結合使用。
(3)增強師資力量,完善師資結構
一方面,為滿足情境教學要求,專職教師需要通過企業鍛煉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成為“雙師型”專業教師。另一方面需要從企業聘請技師做兼職教師,進行情境教學操作指導,補充生產操作環節師資的缺乏,從而提高和完善基于工作過程教學的師資結構。
(4)學習情境設計與生產性實訓、企業頂崗實訓課程相結合
本課程如果單獨作為一門課程將缺乏生產任務的支撐,而無法得到生產真實的環境和職業體驗學習,只能進行純粹的理論學習。因此本課程需要和服裝生產加工性活動的課程相交叉融合,把服裝生產管理的職業能力培養分散到各個生產加工性課程的生產管理中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結合模式。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的服裝生產性實訓有:生產性基礎實訓、生產性成衣實訓、企業生產性頂崗實訓等。
三、工作過程導向化的學習情境設計
1.服裝生產管理崗位群分析
經過行業專家訪談、企業調研、頂崗實習回校同學調研得出《服裝生產管理》課程主要針對崗位群,見表1。
2.典型工作任務分析
由教師和實踐專家組成工作小組,共同確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務的詳細內容,包括“工作與經營過程”、“工作對象”、“工具”、“工作方法”、“勞動組織”和“對工作的要求”等[3]。通過工作分析方法歸納出服裝生產管理的典型工作任務,見表2。
3.課程行動領域確定
對崗位工作分析和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服裝生產管理的行動領域,見表3。
4.課程學習領域確定
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復雜的學習認知規律和由低級到高級的職業發展規律將知識點、技能點組合歸類形成了本課程的學習領域,包括:①校內實訓基地簡單任務生產管理、②換季產品開發操作管理、③校內實訓基地復雜任務生產管理、④校外實訓基地(企業)生產參與、⑤校內合作企業產品的全面生產管理,共五個領域。
5.課程學習情境設計
情境是學習領域的內容具體化,需要通過載體轉化,載體表現為適合教學的任務、項目、案例。與學習領域相對應,本課程的情境設計以生產性實訓任務為載體。為達到教學的方便性和可行性,經過調整和改造共設計出了5個學習情境,詳見表4。
四、總結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工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服裝生產管理綜合職業能力。服裝生產管理學習情境需要有模擬或真實的生產環境和生產任務。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已成為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示范性院校建設成果。結合本校服裝專業生產性實訓的開展,可將實訓性服裝生產管理任務轉化成《服裝生產管理》課程學習情境,形成課程服務聯合。通過教學實施發現,此學習情境設計可行性強,學生職業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人類生存的大千世界是一個色彩斑斕、千姿百態、變化無窮、萬千造型并存的世界,多維空間造型的物質形態數不勝數。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的《立體裁剪》多維空間造型設計思維與實訓練習,主要探索如何在《立體裁剪》課程教學中運用多維空間設計思維對學生進行實訓練習。
1《立體裁剪》課程與教學現況
“立體裁剪”是服裝設計制作的一種技術手段,是以人體作為獨立“物體”,而服裝則是這個“物體空間”的外包裝,類似于我們生活中物品的包裝(如:糖果、茶葉、玩具等等物品的包裝)。
立體裁剪服裝作品與物品包裝類比示意圖
“立體裁剪”也可以說是人體外包裝的立體構成,采用手法是運用面料覆蓋在人體或人臺上,并通過分割、折疊、加量、減量、褶皺、編織、造型、縫合等多種技術手段制作成的人體多維空間包裝――服裝。
《立體裁剪》課程在我國服裝專業教學中一般分為兩大實訓模塊,即基礎實訓模塊與創意實訓模塊,“多維空間造型法”則是創意實訓模塊中的拓展衍生部分,它不同于以往的禮服設計制作,而是以多個多維立體構成空間為源點設計制作服裝,重點訓練學生運用“多維立體構成空間”設計制作服裝的設計思維方式和能力。
在《立體裁剪》課程創意實訓模塊教學中,運用“多維立體構成空間”法進行實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重點訓練學生采用“多維空間造型法”為服裝設計思維源點進行服裝設計與制作。流程大致為:先以多維立體構成源點進行服裝款式設計或草圖設計(其中包括:主題思路、造型設計、面料再造、面料選擇,色彩確定等等);再采用紙張或胚布在人臺上進行款式造型;款式造型完成后,取下紙張或胚布,進行平面款式衣片的修改完善;接著對正式面料(包括再造后形成的新型面料)進行裁剪;完成后回到人臺進行最后的拼接與調整;最后一步就是進行縫制完成成衣。學生在整個作業過程中重點提升以“多維空間造型法”為基礎的綜合設計制作能力。
2什么是立體裁剪“多維空間造型法”教學
在《立體裁剪》課程創意實訓模塊的教學中,指導學生提高服裝設計的造型創作和制作能力,培養適應現時代實用創新型人才是我們的教學主方針,也是我們教學改革急需要探索的方向所在。
綜合我們四年的教學培養計劃來看,在大力提高學生畢業后就業率與創業率的同時,我們也要結合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培養能與國際接軌的高端人才,運用“多維空間造型法”進行《立體裁剪》課程創意實訓模塊的教學,就是這方面的教學探索與改革。
立體裁剪的“多維空間造型法”也可以稱為 “立體構成”在服裝立體裁剪中的運用,它是服裝裁剪中二維(傳統平面打版裁剪)與多維(立體形態在裁剪的應用)的結合教學方式,其中又以多維立體構成形態為主要實訓目標,比如:以A字型服裝造型為例,我們把A字型服裝想象為一個三椎體,那么我們在這個三椎體上就可以進行任意的切割、展開與錯縫而形成大相徑庭的立裁服裝款式,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在立體裁剪課程學習時設計思維的趣味性、活躍性和動手積極性。
“多維立體空間”是指多個立體造型組合成的空間,具體應用至服裝設計中,采用傳統平面裁剪法是很難達到的效果,而運用到《立體裁剪》課程的創意模塊教學中,學生能很容易利用直接、直觀、簡易的手法達到意想不到的造型效果。
如:當二個大小不等或相等的正方體,其中一個正方體以人臺為中心固定不動,另一個正方體則進行水平推移、上下推移或穿透移動,每移動到不同方位就會形成不同的新空間,或者是變形的空間造型,如果再在位移空間的基礎上加以其他變化,如:曲線、面料再造、三角體、柱體、面料分割、錯縫等技術手段,學生就可以創意出無窮盡的服裝款式,重點是教會學生通過“多維立體空間”技法,掌握《立體裁剪》課程創意模塊中的學習設計思維方和制作方式,是“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的教學理念。
3“多維空間造型法”教學實例
3.1教學實例
(1)新舊上海(暫命名),2012級學生,分組實訓。
(2)主題思路:采用上海上世紀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件(如老留聲機等)、廣告畫、服飾等,與現代上海的標志物圖案對比,主題思路來源于她們的上海專業考察。
(3)款式造型手段:楊桃型結合風琴折疊型為主體,配以球體和柱體表面不規則分割和穿行款式設計,旗袍局部與現代服裝造型相結合。
(4)面料、色彩和圖案:面料―銀色光澤面料、黑色皮革或仿皮,深灰色針織面料;圖案―30年代懷舊色圖案與現代上海標志物彩色圖案相結合,圖案技術采用面料數碼印刷并拼貼制作。
(5)作業過程:設計思路―設計草圖―人臺紙張或胚布造型―球、柱體紙張或胚布分割造型―平面打版―成衣面料裁剪―縫制成衣―圖案拼貼―調整完成。
(6)作業過程圖片:
設計草圖 制作過程花絮
(7)最后的作品
3.2其他教學實例
(1)課堂作業,2012級學生,個人實訓。
(2)款式造型手段:各款采用的造型手法均不同,有采用曲線加不規則立方體;有采用三椎體造型的;有采用不規則曲面錯縫技法的;有采用編織法加圓凹旋轉造型的。
(3)面料、色彩和圖案:根據各款式選擇面料、色彩多樣。
(4)作業過程:設計思路―設計草圖―人臺紙張或胚布造型―球、柱體紙張或胚布分割造型―ELV材料切割造型―平面打版―成衣面料裁剪―縫制成衣―調整完成。
(5)作業圖片:
4教學體會和總結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多達千余所,專業設置緊貼市場,具備天然就業優勢,與此同時,學校在辦學過程中注重工作結合、校企合作,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實踐能力。高職服裝專業未來主要從事于服裝設計專業,并且以服裝設計、服裝結構等課程為基礎,若將其與英語基礎聯系在一起,更有助于學生的服裝外貿領域的發展,并在諸多工作中學以致用。
一、高職服裝專業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1.英語基礎薄弱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盡管具備著就業導向的天然優勢,但是所招學生的英語素質普遍偏低,且對于英語學習方面沒有較高的興趣,從而對高職英語學習產生懈怠和抗拒的心理,使得原本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水平更低。
2.英語教學模式傳統
雖然當前絕大部分職業院校均提倡“校企合作,工作結合”,實際上的課程均是以技術為基礎導向的課程。服裝專業英語與基礎學科一脈相承,從一定程度上遭遇窘迫境況,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服裝專業英語屬于較為特殊而的應用領域,所以并不能脫離基礎英語而單獨存在,但是由于其使用主體、使用范圍以及使用對象的差異,導致與日常生活存有明顯區別,因此服裝專業英語難以摒棄傳統灌輸式教學,但是由不能銜接實踐操作,實際收效甚微。
3.教學環境簡單
當前服裝設計實訓室主要包括服裝CAD實訓室、服裝設計研發室、服裝印花刺繡實訓室、牛仔工藝實訓室、針織服裝實訓室以及服裝工藝實訓室等,此類實訓室僅僅適用于服裝生產以及服裝設計方面的專業課,對于服裝專業的英語教學則難以適用。
二、工學結合模式在服裝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改革應用
1.提高英語學習量
為實現高職服裝專業英語改革則必須要強化對此教學的重視,在高職院校新生入學伊始,便著重安排英語類課程,并且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在一學期安排實用英語課程以及公共英語課程,優化學生英語基礎,然后在第二學期,隨著理論課程的終止英語課程也會隨之終止,但是英語學習應插入專業課程,在專業課程中的專業詞匯以及專業句式等方面加之英語詮釋,例如Export sales contract(出口銷售合同)、Face accessories downgrade the use of a single(面輔料降級使用審批單)、Garment inspection(成衣檢測)等,讓學生接觸高難度專業英語,并且逐步練習,以勤補拙。
2.以人為本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在教學內容中充實大量的真實案例,并且不盲目追求專業技巧以及服裝設計原理的英語表達,嘗試讓學生接觸了解服裝單證、單據英語翻譯以及各個部分的英語表達。其次,要求學生能夠看懂英文文件,并且提高外貿公司中英文基礎交流、英文簡報交流以及英文電子郵件交流的能力,在實際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意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并且通過音譯法、交際法、聯想法、對比法以及直接法等,有意識的將學習方法滲透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習慣以及獨立學習能力,例如信用證的流轉程序英文注釋,不僅讓學生了解專業知識,還能夠接觸重要英文詞匯(如圖1)。
3.以實踐為載體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Market Research Training Designed of Clothing Brand Planning Program
SUN Jing
(Fashion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lothing brands, apparel consumers have more purchase options, for the purchase of branded apparel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ational, facing increasingly intense competition in the branded apparel operations. In this context, how to conduct market research provided that the target consumer goods more in line with the desire to become the origin of branded apparel merchandising.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how the marketing of branded apparel merchandising in the course of training, to train with the product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abil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as teaching objectives, from all aspects of the market screening, market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inking, explore how to guide students in teaching marketing to explore the issue.
Key words clothing; market research; product planning; competition
1 品牌服裝企劃課程的課程目標
如何進行市場研究,以為目標消費者提供更符合愿望的商品,是服裝商品企劃的關鍵問題,消費者需求研究正是品牌服裝商品企劃的原點。本文旨在描述如何在品牌服裝商品企劃的課程中進行市場營銷的實訓,以培養具有商品分析預測能力和創意思維的營銷人才為教學目標,從市場甄別、市場研究分析等各方面進行思考,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市場探索的問題。
2 市場研究在服裝企劃課程中的地位
隨著時代的變化,上海消費者對于服裝選擇習慣也發生了變化,由于服裝產品特有的時尚因素,熱衷流行的消費者需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衣柜,不少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由此下降,他們不再盲目追求某個品牌,而在追尋能夠體現自我風格的時尚服飾產品。因而,市場研究成為商品企劃課程的重要基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市場研究提供了商品企劃的必要市場數據。只有充分而有效的市場研究才能獲得充分的消費者消費信息,使得商品企劃的針對性獲得保證;第二,市場研究可以探索新的商品動向,對當前市場的新鮮獨特的消費異動及時察覺,避免商品企劃錯失良好的商機;第三,市場研究便于掌握消費者對本企業及競爭對手的消費感受,獲得一手資料,以充分的準備保證在競爭中的優勢。
3 設計商品企劃課程的市場研究起點
商品企劃的市場研究重點必須首先理清,根據調研目標的不同,運用科學的方法與手段收集消費者對產品購買及其使用的數據、意見、動機等有關資料,通過分析研究,識別定義市場機會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和優化市場營銷組合策略。
(1)市場研究的目的與方法。根據目的不同,可將市場研究分為探測性調查、描述性調研、因果性調查、預測性調研等,但四種類型的調研設計并不是絕對互相獨立進行的,有時調研項目需要涉及一種以上研究類型的方案設計。
(2)目標市場確認。根據課程設計,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調研方案:一種是新創立品牌的探索性調研,消費者調研必須從市場的基礎細分開始;另一種則是市場運作品牌的描述性研究,市場細分可略,但目標市場的變化仍需進行研究。
(3)市場細分:通過市場調研,依據消費者的需要、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等方面的明顯差異性,可將服裝市場劃分為若干個消費者群。
細分變量設定:包括三方面,一是消費者的生理特征,包括年齡、性別、體貌特征等;二是消費者的社會性特征,包括民族、職業、文化、心理特征、地域特征等;三是行為特征,包括消費習慣、消費支出等。
根據變量進行細分:可選擇多個變量進行層層細分,以獲得同組內消費群體的充分同質性組合,并描述每一組別的規模性、穩定性、行動性和反應性等。
選擇或調整目標市場: 課程設計中的兩種實訓模式,包含從細分開始的新品牌調研,則需選擇目標市場,而已有品牌的市場調研則需從目標市場調整著手。
選擇目標市場:在上述細分基礎上,通過分(下轉第67頁)(上接第38頁)析各個細分市場的價值水平、市場容量、需求潛力、進入成本、成功幾率、收益水平及企業自身的可控資源,選擇進入一個或多個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
目標市場調整:品牌的目標市場定位并非一勞永逸的,市場的變化和流行的推演,會導致目標市場的定位需要適時調整。課程中可設計難度適中的市場背景資料,啟發學生調研目標市場發掘企劃的理想定位與目標消費者心目中的實際定位是否有所偏差,并研討調整策略。
4 品牌服裝企劃的調研方案設計
4.1 標桿品牌選擇
(1)該品牌經營調研:對于標桿品牌的發展模式、經營現狀、商品組合策略、消費者動向等,進行廣泛調研并總結模式。(2)該品牌終端觀察:實地調查標桿品牌的終端運營情況,包含所調研店鋪的樓層設置、樓層平面圖(含人流標注)、店鋪平面圖、店鋪商品結構(品類占比、VP區出樣款式、店鋪視覺、商品視覺)等,從細節到整體歸納出標桿品牌的商品企劃策略。(3)該品牌消費者調研:以問卷形式進行消費者行為調研,設計針對性強的商品消費及使用調查問卷,詢問商品消費情況、商品使用感受、商品搭配感受等,獲得標桿品牌消費者需求滿足和商品評價的一手資料。
4.2 同類型當季商品調研
商品企劃的重要內容是策劃目標季的商品組合、商品特點,因而及時了解對應季節的目標市場商品特征是極為重要的。這一部分的調研必須進行實地考察獲得一手資料,而資料的總結分析也需逐漸習得經驗。
終端的商品特征調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拍攝當季終端商品陳列,總結商品特征,從典型色調、面料印花、織物特點、典型廓形或關鍵款式各方面去總結共同特點,并發現新的商品趨勢。首先總結整體印象,然后把同樣特征的商品單頁呈現,并歸納商品特點。資源獲得方式:以現場街拍為主,可以配合穿針引線論壇中市場偷拍中的高清圖片。二是調研終端賣場的商品組合數據,總結商品組合特征,從產品大類構成、品類細分、搭配陳列格局、色彩構成特征等方面進行數據總結和分析。
4.3 調研安排
根據課程設定的目標市場要求,分析目標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并在此基礎上設計調研的時間、地點、抽樣方式,并根據學生的課外時間利用的可行性,設計合理的調研總時數、調研次數、調研場所選擇等,并進行合理的學生分組和人員分工。
5 小結
經過三屆學生的市場研究實訓,市場研究的課程訓練設計日趨合理,但由于需要大量的課外時間配合,在實施時仍有一定的限制。鑒于服裝行業越來越多的校企結合,未來的調研設計應有更為可行和高效率的模式。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校內;服裝品牌;服裝專業教育;建設
Key words: in college;clothing brand;cloth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building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4)16-0227-02
0 引言
隨著國家教育部2011年16號文件以來,“引企入校”、“辦校進廠”、“企業辦校”、“校辦企業”、“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半工半讀”、“學徒培養”等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就在各大院校尤其是高職院校蓬勃開展起來,但是真正能夠將校辦企業發展起來,并形成品牌的院校是少之又少,原因是什么呢,中國職業服裝教育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呢,服裝教育如何與校辦品牌協調發展呢?本文就以上問題根據某院校成功地校辦服裝品牌加以淺析。
1 校辦服裝品牌的研究意義
1.1 有利于研究校企進一步融合 校辦服裝品牌的建立能夠針對服裝設計專業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實訓,校內校外實訓緊密結合,了解服裝設計的方法、工作流程等。同時在校內和公司間進行不同階段的實訓。能夠抓住企業經營特點有的放矢,從合作伙伴上就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具有實訓的多媒體性、多渠道性、多流動性,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全面地了解服裝設計行業的各種工作方式;也有利于不同企業全面了解本院服裝設計專業學生整體水平,進行一對一的實效實訓,幫助學生今后的專業發展,力求多元化的完成教學與社會能力的綜合培訓,使教學與企業項目相融合,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吻合的專業人才。
1.2 有利于研究產、學、研一體化的方法 校辦品牌在建成之后,保持同社會企業、服裝設計公司的共同合作與科學研究,使之更專業化、市場化、完善化。也為學生提供了實訓場地,讓學生在實習期間能夠總結出大量的實戰經驗,增強學習興趣。為以后的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能為服裝設計市場輸送大批的實戰型人才。這兩方面應是高職高專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也適用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
1.3 有利于研究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方法 校辦品牌的建設要根據現代社會需要,順應國際高職教育潮流發展,利用先進硬件設備設施,經過嚴格綜合技能培訓,可以使學生充分掌握服裝設計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術技能,能勝任本行業需求的各類工作崗位和具有行業要求的思維創新能力、快速適應能力、技術操作能力、管理運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使學生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得以實現。公司將為社會和行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設計專門人才構建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
1.4 有利于研究如何鍛煉教師隊伍 在教學環節中,教師的專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能力,師資隊伍專業水平的提高預示著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公司的建設和運行可以在實踐中鍛煉教師的專業能力,從而在教學中取得更好效果,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
1.5 有利于探索服裝專業教育的新模式 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現狀決定了服裝專業教育必須以品牌為導向,以專業教育為鍥機,培育出適合品牌發展的當代行業主力軍。
2 中國服裝教育的發展趨勢
服裝專業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基于兩方面的,一方面是基于學生的,因為學生是專業教育的主體,一切教育活動都應該是以學生的專業教育為主導。調查表明:服裝專業的學生有80%以上對于畢業以后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懵懂無知,因此服裝專業教育需要創造出類似服裝企業尤其是高端品牌企業般的設計、生產、營銷等一系列模擬環境,藉此解決學生在這方面的需求與好奇心,并使其更加明確學習目標,明確自己在大學三年或四年內應該掌握的知識與技術;因此許多院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企業的認知度,但是服裝專業屬于技術性專業,許多任務都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逐步完成的,校企合作模式只是讓學生看到企業的運作,并沒有實際去體驗,因此還是處于最原始的初級階段,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建立校內服裝企業就成為了最直觀的方法,這也就對服裝專業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是基于服裝行業的發展的。研究表明:中國的服裝行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服裝企業招工難,招設計師更難,找到適合的設計師是難上加難,還由于企業文化、企業理念、企業發展等原因,許多設計師不能夠長期服務于該品牌,導致國內許多有意向發展服裝品牌或正在發展服裝品牌的企業瀕臨品牌消退的境地而難以長足發展;而在這種大前提下,出現了培育國際品牌和養活國外設計師的現狀,令中國的設計師汗顏。出現這種現狀的基本原因在哪里呢?不是國內的設計師缺乏創意,也不是我們的設計師就比國外的設計師差,而是我們的專業教育缺了什么,如果我們在學習專業時就給學生注入品牌理念的實踐,相信這種現狀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
因此,校辦服裝品牌的建立與發展勢在必行,那么,校辦服裝品牌應該怎樣發展,又需要哪些條件呢?
3 校辦服裝品牌與服裝教育的協調結合與發展的條件論
筆者總結了相關院校校辦服裝品牌的成功經驗,總結出以下幾點:
3.1 校辦服裝品牌建立的前提:學院的大力支持 ①資金支持:一個企業要發展,資金是第一位的,注冊品牌、購買材料等,校辦服裝品牌雖然在校內,但其發展仍然要以企業的形式存在,因此強大的資金后盾是必不可少的;②后勤支持:企業要生存,要發展,要考察市場,要款式設計,要購買面輔料,制作N多樣衣,要開訂貨會,大批量的生產校內無法完成,要找生產企業,要跟單,要找分銷商,要追蹤貨款,這一系列的工作沒有強大的后勤力量也是無法完成的。
3.2 校辦服裝品牌建立的制度保證: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每一個專業的靈魂,它是人才培養目標、基本規格以及培養過程和方式的總體設計,是學校保證教學質量的基本教學文件,是師資、校內外實訓基地等教學條件建設的前提,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因此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是非常嚴肅的,一旦制定完成,在相對一段時間以內基本上是在穩定中求改進的,國內的服裝教育可以說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人才培養方案,要大范圍的改變他,以期適應校辦品牌的發展,在許多方面院校是面臨著巨大壓力的,但是只有大膽創新,才有可能在服裝專業教育之路上探索出適合行業發展的之路。
3.3 校辦服裝品牌建立的人才保障
①專業帶頭人方面:專業帶頭人是校辦品牌的執行長官,決定著校辦品牌的發展方向,因此至關重要。
專業帶頭人首先要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嚴謹正派的學風;其次要學術造旨深厚,學術思想活躍,在專業上步入了專業前沿領域,有突出的專業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創造性的、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教學和科研成果,能組織和帶領青年教師進行專業建設的拔尖人才。而校辦服裝品牌更加需要有一個在企業摸爬滾打多年,有著豐富服裝品牌發展經驗,又有普通高校教學、管理經驗的帶頭人,這個人至關重要,更為重要的是求真務實。
②專業教師方面:專業教師既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校辦品牌的執行主力。要想建立成功地校辦品牌,專業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品質和能力:
一是師德要求,要求教師要履行職業道德規范,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強調學生主體地位,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三是實踐能力,要求教師要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不斷研究,改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專業能力。四是體現時代特點,要求教師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文化修養,做終身學習的典范。五是團結協作的能力,校辦品牌只靠專業帶頭人一人之力是萬萬不行的,要求全體專業教師共同努力。六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校辦品牌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包括各方面的任務,這就要求專業教師能夠耐得住辛勞,出色地完成。
③學生方面:服裝專業教育面對的為高中畢業的高職或普通高校的學生,或中職類學生,部分學生較具有發展潛力,發展校辦品牌,需要發掘這部分學生的潛力,幫助校辦品牌實現長足發展。
3.4 校辦品牌建立的基地、設備保證 校辦品牌同其他品牌企業一樣,需要一定的生產能力,這就需要一定的空間和相關設備。
4 校辦服裝品牌與服裝教育的協調結合與發展應注意的因素
4.1 校辦服裝品牌與服裝專業教育的關系方面 認清校辦服裝品牌的地位,是服裝專業教育的補充,而不是主導,切忌為了品牌發展拿學生做試驗,適得其反。
4.2 資金方面 認真細致研究資金運用方案,資金活動管控有度,避免資金調度不合理、營運不暢,可能導致企業陷入財務困境或資金冗余。避免資金活動管控不嚴,可能導致資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詐。給企業帶來大的損失,嚴重的導致破產。
4.3 人才培養方案方面 在保證教學質量與課程的前提下,結合校辦品牌發展計劃,認真有效的制定適合品牌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切忌過分強調品牌發展,忽略教學課程的重要性,切實做到服裝專業教育能夠在校辦品牌的輔佐下達到雙贏。
4.4 人才方面 專業帶頭與專業教師共同制定品牌發展計劃,做到計劃公開,資金公開,人員分配公開等,以保證品牌任務完成的前提下,公正公開透明的品牌運作。
5 結束語
中國的服裝教育已經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穩定景象,尤其是“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等,但大多數是流于形式的合作,中國的服裝教育事業要想徹底解決中國服裝行業現狀并將中國的服裝行業推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必須發展校辦服裝品牌,而校辦服裝品牌的發展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摸索中積累經驗,在實踐中逐步探索,形成有特色的適合服裝行業現狀與發展的服裝品牌專業實踐教育。
參考文獻:
我個人對手縫工藝課程改革的一點探究與嘗試
(一)首先對服裝手縫工藝課程的總體和全面思考我認為,服裝專業的手縫工藝課程應改變原有的思路、改變舊的固有的模式、改變原來的根深蒂固觀念,不應著眼于小打小鬧式換湯不換藥。應結合布藝、拼布進行整體的重構,可以有所側重:譬如各種布偶(泰迪熊)、玩偶(流行時尚類)、人偶(絹人)等的設計與制作、各種材料的纖維藝術設計與制作、各種布貼的設計與制作、各種室內裝飾的設計與制作(比如桌旗、靠墊)等,側重于手縫工藝自身的自成體系。側重于布藝裝飾藝術本身中細節之處的微妙變化,讓縫制工藝的各種技法呈現的畫面外觀的探索更充滿的,以及對未成之形的特別期待,激發學生的熱情。(二)內容與形式的探究深化服裝手縫工藝課程改革服裝專業的手縫工藝課程的設置,應體現時尚、時髦等現代裝飾理念,作為布藝藝術品,不同的裝飾畫給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如何使用一些極普通面料,甚至包括破的舊的服裝面料(如舊的牛仔褲、襯衣、被罩等)進行創作是一種很好的實訓練習,極鍛煉學生的構思能力,在手縫工藝創作中,布藝裝飾畫、各種布偶、玩偶、人偶等的設計制作是很理想的教學手段。綜上所述,手縫工藝在服裝專業的專業基礎實訓中是占舉足輕重的地位的,它不僅僅是一種的專業基礎實訓和專業基礎培訓課程,它同時也是可以開發學生思路、拓展學生觀念的一門實踐課程,能夠更好地完善服裝專業教育。(三)服裝手縫工藝課改的不足與經驗在連續完成四個班級兩個年級的手縫工藝課程之后,我認為課改是基本可行的,可以逐步走向成功。獲得學生的好評和院內專家、系領導的認可,同時我也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和總結。意識到經驗與不足,經驗是在課堂教學中,把原來的只重理論的灌輸式模式改為引導、啟發式模式,重視實踐手工能力,強調實訓模式,老師親自動手示范,每一種針法、每一幅構圖、都細致入微的進行修改。學生實踐能力快速增強,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營造一種良好的互動氛圍。不足之處是學生對藝術內容與形式關系的再認識明顯不夠,因為手縫制作裝飾畫明顯不同于油畫、丙烯、油畫棒等材料繪制的裝飾畫,布藝裝飾畫有它的特點也有它的局限性。
路漫漫兮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手縫工藝基礎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綜合了多種門類的藝術,尤其是裝飾藝術十分強調觀者的介入反應,體察作者的心理感受:或驚世駭俗、或曲高和寡、或離經叛道、或傲睨一切、或不知所云、或別出心裁,這些都與服裝專業的目標追求有異曲同工之妙,服裝專業的手縫拼布裝飾畫應是以表現裝飾藝術整體視覺效果為目的,以完美表達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為己任,帶有高雅的品味、獨特的語言、詮釋自我的個性、更新的舊有觀念、標注清晰的符號的布藝作品。總之,作為高職院的服裝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手縫工藝應具備其他課程所沒有的獨到魅力,吸引學生學習探究,輔助服裝專業服裝設計、服裝工藝、服裝造型等課程教學的作用,拓展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的思維觀念,訓練學生整體裝飾能力,所以我認為高職院的手縫工藝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失為一種發展方向,對于學生來說藝術的思維方式不僅僅局限在服裝的造型能力上,還應當擔負起改變中國服裝制造業大國的形象,成為把中國逐步改變成世界服裝設計大國而努力的先驅,讓我們共同努力將這門課程發展成為一門充滿勃勃生機和活力四射的裝飾造型、藝術形象思維訓練的有著無窮魅力的課程吧!
作者:李艷紅 王艷 單位: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國已經成為最不可忽視的國際化大市場,市場的繁榮造就了對專業人才需求的迫切,陳列設計師對服裝品牌和銷售的促進作用已獲得普遍共識,服裝的陳列文化在國內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陳列設計師不僅僅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更要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將倍受商家青睞;陳列設計師如今已儼然成為各大品牌企業實現終端制勝的法寶。
服裝陳列設計是服裝設計專業的一個分支,所以在服裝設計的教育背景下,部分高校設置了服裝陳列設計專業,而且也跟隨服裝設計專業一起躋身到本科的行列。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選擇一個適應本科方向的教學模式是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筆者從服裝陳列設計專業的特殊性與應用廣泛性等方面出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總結了一套新的教學模式,同時也指出了很多教育模式的不足不到之處,希望對服裝陳列設計專業的教學有創新與進步,教學模式如下: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必須要建立講授模式
教師講授式教學法是課堂教學中普遍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式在陳列設計專業教學上同樣適用,而且是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之一,也是其他教學模式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也觀察到學生的自學能力還是有限的,發給學生一本書,自覺去看的人數開始的時候是很多,隨著知識的深入很多知識看不懂,所以看書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有的學生上課的時候連書都帶,完全是聽老師講。所以講授式教學模式必須要建立。
從字面意義上理解:講授式有兩個對象,一個是講—老師講,一個授—學生聽。老師講的好與不好直接影響學生的聽與不聽,所以對老師的講提出了一個很高的要求,尋找講授的趣味性成了擺在老師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其實所有的講授都溶進了教師自身的學識、修養和情感,處處都流露出教師內心的真、善、美。所以,講授對教師來說,不僅是知識的輸出,也是內心世界觀的展現,并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熏陶著學生的心靈。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個性化模式
筆者認為個性化模式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陳列的個性化,另一方面是學生興趣的個性化。
陳列其實是一種視覺營銷模式,所以個性化的展示效果更能吸引消費者,縱觀各大品牌的櫥窗陳列,無不是有個性點,有創新點,有時尚點,有幽默點,有風趣點。為適應個性化的陳列,終端店銷售員的裝扮也在追求個性化。
學生的學習是有針對性的,不同的學生學習的大方向雖然一致,但是具體的小方向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擅長陳列櫥窗,有的學生擅長平面展示圖案的設計,有的學生擅長店內陳列形態的設計,有的學生擅長燈光的設計,還有的喜歡擅長的搭配,所以在全面講授陳列設計課程的同時,還要針對性的的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設計力度。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多方面合作模式
筆者認為這里的合作既有人員的合作、又有各個專業的合作。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是一個團隊合作的專業,任何一項設計都離不開與他人的配合和合作,閉門造車的設計不可能適應市場需求,陳列設計專業需要強烈的團隊意識,需要終端銷售店所有人員時刻維護、時刻保持整齊、時刻保持新鮮陳列效果。陳列設計專業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專業,涉及到服裝設計、室內裝潢設計、家具設計、管理學、建筑學、影視學等,其中陳列設計還跟庫存有直接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庫存過多意味著陳列的商品要多一些,這樣可以幫助消耗一點庫存壓力,庫存合適,那陳列的商品可以適中。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探索創新模式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專業,所以需要老師和同學們積極探索。發現一些新的內容來擴充專業建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采取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提問,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要學生和老師一起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創造一個民主寬容平等的教學環境,教師要對那些打破常規的學生予以一定的鼓勵,不要輕易地對學生說對或錯,教師要以引導為主切不可輕易告知學生探索的結果,要著眼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不愁創新的陳列知識。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模擬實踐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授課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動腦,還需要讓學多動手操作,由于終端銷售店現場實踐無法真正實現,所以我們可以采用模擬實踐的方法來代替終端店實踐。
以筆者所在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2009年,其校內實訓基地被列入國家級示范實訓基地。2012年實訓基地內設立了兩個終端銷售店,都是學生在店內做陳列、管理、銷售等,這兩個店面為學生提供了能與市場對接的模擬操作場所和實訓機會。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情境性教學模式
情景式教學說白了就是讓學生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而不是僅僅聆聽老師的關于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
以筆者所在江西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其校內實訓基地內設立了婚紗、女裝、男裝、休閑裝、童裝、內衣、羽絨服、舞臺裝、鞋子、箱包、毛絨玩具等工作室,還有服飾文化陳列館等,這些室、館成為陳列專業教師進行情境式教學的最佳課堂。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興趣化教學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同時,可以把相同個性的學生組織起來組成興趣小組,這樣可以充分尊重和鼓勵學生的興趣愛好,而且給興趣小組創造了一個相對寬松學習環境,因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在實踐中也組成了興趣小組,全班合作做一個品牌的陳列方案,效率很高,而且方案做的很到位,已經被校企合作的企業采用。實踐證明:興趣化本科教學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廣泛的推廣意義。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動態化、開放式教學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是一個新發展起來的專業,而且是一個接近時尚前言的專業,時尚是動態變化的,是開放的,所以要用時尚的態度對待服裝陳列設計專業,在教學模式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采用動態化、開放式的模式。讓學生參與終端店模擬實訓的時候,采取自由而不放任的動態、開放模式,讓學生自由活動、自由探索、自由思考。但是這些“自由”不是無止境的放任,而是有某種程度的限制。不能妨礙顧客購買服裝,聽從店長的管理,在顧客少的時候適當的做陳列的調整,調整之后要接受大家的點評等等,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可以由老師指導完成。
服裝陳列設計專業需要校企合作教學
在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專業性、實用性和創新性的今天,我們的人才培養還跟不上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動手能力較差,獨立自主和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實踐經驗等等,這些都是擺在服裝陳列設計專業學生身上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現實辦法就是全程校企合作教學。學生經過教師的講授,校內模擬實訓,企業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培養一大批素質過硬的陳列設計專業的人才。
筆者以江西服裝學院為例:2012年,學校與361°建立校企合作營銷訂單班,學生在暑假的時候走進企業終端店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自己的創新意識得到增強,把老師講授的跟企業運作的融合到一起,一度得到企業的好評。
陳列設計專業作為服裝設計專業的一個延伸專業在教學方面更應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學模式更應是一種應用性人才培養模式,以上都是筆者總結出的比較適合服裝陳列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會繼續總結經驗。
實踐教學方法可分為示范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此外還有情境教學、創意教學、自由學習等基本方法。現代教學一般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協調發展和綜合應用,而不是片面地夸大、無原則地推崇某種方法的優點或長處。
一、三段式實踐教學方法的產生
面向行業需求,將教學與生產、科研相結合。通過讓學生參與生產、科研等活動培養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研究與創新創業能力。這是服裝專業實踐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
為了更好實現這一目標,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創建了新的實踐教學體系。將服裝專業的實踐教學分為專業基礎、專業實訓、綜合與科技創新三個階段。這種教學體系是在實踐中,通過講授與示范、案例分析、社會實踐及讓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等方式,逐步形成并日趨完善的。第一階段為專業基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屬于入門階段,以理論講授、示范教學方法為主。第二階段為專業實訓,通過實踐增加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深化和吸收,提高操作技能,逐步形成技巧,屬于深入階段,以案例教學法為主。第三階段為綜合與科技創新,通過完整的設計,制作實踐活動來檢驗和提高教學成效,同時引導、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創新。
二、三段式實踐教學內容與方法
(一)專業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課程如服裝畫技法、服裝結構基礎、服裝工藝基礎等課程,是專業基礎課,屬于專業入門階段。這些課程的教授以示范教學法為主,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步驟清晰、操作準確。達到鞏固所學基礎理論,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培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
(二)專業實訓階段,這個階段的課程如服裝設計、服裝結構制圖、服裝制作工藝等,是對專業基礎課程的深化和擴展,要求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專業技能與技巧。這個階段課程的教授以案例教學法為主。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大量的練習,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規范性。在學習過程中盡量不要簡化、投機取巧,要實實在在,目標是提高學生知識點的關聯、銜接、組合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綜合應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綜合與科技創新階段,這個階段是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形成創新思維階段,主要是課程設計,同時安排一些包含綜合能力訓練的課程。如品牌服裝設計、服裝人體工效學等。這個階段應采用案例教學與引導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并輔以情境教學、創意教學、自由學習等方法。同時,可以組織學生到企業、服裝市場調查研究、參與市場營銷、生產、服裝設計、產品開發、時裝周服務等實際工作,有條件的要吸收學生參與科研項目。要培養和鼓勵學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本科生參與科學研究是有效提高學生能力、素質和水平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綜合與科技創新可以同畢業設計、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項目等相關賽事相結合。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知識統合和創新思維訓練,增強創新意識,提高綜合能力至關重要。
三、三段式實踐教學方法的應用原則
(一)教學方法的應用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則
注重并分析學生不同特點,針對不同學生運用先進靈活的手段,因材施教。堅持集中講授與示范,同個別輔導、手把手單獨傳授、業余輔導、組建虛擬服裝品牌策劃、組織參加各級大賽等方式有機結合,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按需學習,鼓勵學生標新立異,開發思維和潛能。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與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
針對藝術類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較弱的特點,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配合相應的教學方法,強化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形成多種思維定勢,以利于多學科知識的統和與應用。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擴展、延伸和綜合,給學生的創新思維留出足夠的空間,使其有問題可想、有問題可以研究,以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聯想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能力。
(二)教學方法的應用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理念,應用的教學方法要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習過程、享受學習樂趣。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盡快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后現代教學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從學生興趣出發,提倡完全自主的學習和個性化的研究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目的是學習并以正確的研究方法來獲取和發展知識,逐步形成個性化的風格。即過程與目標并重,在過程中學習方法,積累信息捕捉靈感,通過合理、有效的研究過程得到良好的結果。教師通過這種形式給學生一種推動,并通過主題創作的表達,展現出學生不同的閃光點。
結語
三段式實踐教學法的核心和重點是解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路徑和方法問題,目的是使學生經過嚴格系統的訓練,能把學到的知識自如運用,在繼承中提高、創新,適應行業的需要。這種教學法是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凝結和提升。這三個階段密切相關、相互影響、互為支撐、相輔相成,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生產相結合,重在素質培養的一個系統完整的教學過程和體系。
(注:本文為遼寧省教育廳教改項目《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方法創新研究與應用》,項目編號:2012130)
參考文獻:
隨著設計行業的迅速發展,大大小小的設計比賽應運而生,很多企業、機構,旨在通過舉辦比賽發現一批有創意的設計,并提供大量后續設計實踐環節。無論是設計行業的專業人員,還是學習設計專業的學生,這都是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實訓機會。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傳統設計專業的教學存在諸多問題與矛盾:首先是社會對設計人才的要求,限制了專業學生的就業;其次是學生對專業實踐操作的認識不足。以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設計教學已不能適應職業教育的要求,本文試圖提出一種符合職業院校學生認知規律、可操作的、效率較高的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把設計比賽嵌入設計類課程。
設計比賽是以社會或企業的真實項目為載體,在教師或專家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完成項目的計劃、實施、監控、總結和評價,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業務技能、方法能力、社會能力、職業意識和職業素質,是能夠全面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絕佳機會。因此,筆者認為把設計比賽嵌入設計課程是很有必要的。
傳統設計教學模式目前仍占據大部分高職教育課堂,筆者充分結合實際,認為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把設計比賽嵌入設計課程,能切實可行。
一、調整傳統實訓教學模式,把設計比賽嵌入實訓教學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服裝、廣告、動漫、產品造型、室內等設計專業的實訓課程,常由一些有動手操作的課程承擔。如服裝設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是《服裝縫制工藝》、《服裝立體裁剪》;產品造型設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是《模型的設計與制作》;廣告設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是《廣告設計》等。這些實訓課程通常是要求學生做若干個成品。根據教學經驗,這些實訓課程對學生的實訓練習并沒有取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很多實訓課程重復制作一些東西,學生興趣感降低;另一方面,重復不變的課程特別容易與社會發展脫節。設計是特別強調與時俱進的行業,當下社會各界舉辦的大大小小的設計比賽,一個共同宗旨就是挖掘行業最具創意、最具社會價值的設計方案,參加這類比賽無疑對教學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另外,這類設計比賽大部分是以社會或企業的真實項目為載體,對獲獎作品提供大量后續設計實踐環節,有著任何模擬實訓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
二、將設計比賽納入必修課程,增強學生的重視程度
現在,很多高職設計專業意識到設計比賽對教學的促進作用,都在積極組織、策劃學生參加比賽,但碰到的普遍問題是學生的積極性不高、重視度不夠,很多學生抱著無所謂態度,這樣往往效果甚微。把設計比賽納入必修課程,跟相應考核制度結合,學生必須通過完成該課程來達到教學目標。這樣能從根本上體現設計比賽的作用。
三、根據設計專業情況制定設計比賽實訓課程
制定設計比賽實訓課程,可按照學生年級來進行:將大一的實踐教學與市級、省級比賽項目結合;大二與省級、國家級各個大賽項目結合;大三與國家、國際大賽結合。根據每一階段學生學習情況安排相關比賽實訓課程,由低層次到高層次,層層推進,以幫助學生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設計的濃厚興趣。藝術設計類比賽形式多樣,主要分為繪畫和設計兩大類,低年級的學生可相對應地安排參加一些繪畫形式的比賽,藝術系各專業大部分學生都具有繪畫基礎,即使基礎較弱,在一年級,各專業也都會安排基礎繪畫課;二年級學生基礎課程、軟件課程基本學完,可安排參加各專業舉辦的一些省級、國家級大賽;三年級學生課程基本學完,專業技能也較熟練,可以接受更高級別的全國性、國際性大賽。這樣層層遞進,讓每一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
筆者以上討論的僅是設計比賽嵌入課程的實施框架,當然要完善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以上三點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7-0012-01
服裝業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尚產業,中職服裝教育需要快速反應及調整的機制與之相適應,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就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需要我們創新思路,注重專業建設,讓其成為學校抓內涵、抓質量、上臺階、上水平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1 人才培養的合理定位,適應服裝教育的發展
科學合理地確立人才規格和培養目標,是中職服裝專業明晰教學活動和實施人才培養計劃的行動指南。通過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對服裝職業崗位群需求的分析,為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教材的選用等服裝專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中職服裝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服裝制造業和服裝服務業的產品設計、制作、管理、檢驗、貿易、銷售與服務等生產第一線工作。我們只有瞄準人才市場前沿陣地,化潛在的優勢為現實的優勢,為企業培養出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又獨具發展潛質的專業人才,真正使她們“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提高有基礎,發展有空間”。
2 師資隊伍和實訓基地,支撐服裝教育的發展
2.1 師資隊伍的建設,為服裝專業發展提供人力支撐:沒有合格的師資隊伍,所謂學科建設、專業建設都是一句空話。只有當教師在這一學科領域取得了大量成果后,才能在教學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傳授最先進的知識,推動專業建設。
一是加強“雙師型”教師培訓,定期安排教師參加各種培訓,建立專業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學習新工藝、新設備、新方法、新的管理理念,從而使教學與企業實際接軌;二是引進企業技術人員到校兼職或作為校外輔導員,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含金量。通過建立一支由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教學骨干組成的較完善的學科梯隊,為服裝專業的發展提供人力支撐。
2.2 實訓基地的建設,為服裝專業的發展提供物質支撐:服裝專業實訓實習的實施依托于基地建設。要想在教學上能與企業接軌,必須在實訓設備的配備方面等同乃至領先于企業。通過進一步改善實訓條件與環境,添置與企業生產模式配套的服裝CAD、電腦繡花機、包縫機、粘合機等設備,為專業實踐課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保證。另外,廣泛尋求與地方支柱企業合作,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實現資源共享,使學生能充分體驗現場實際操作,將知識技能融會貫通,實現專業建設與地方經濟建設的深度融合,從而實現專業建設的新發展。
3 課程改革的深化落實,推動服裝教育的發展
3.1 課改理念的學習,是專業建設的先導:在課程改革中,如果教學理念得不到更新,課改將流于形式,新形勢下的中職服裝教育要求畢業生能夠與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無縫銜接、零距離上崗,這就使課程產生了質的變化,必須體現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綜合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
3.2 知識體系的構建,是專業建設的根本:課程改革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強調教學內容與實踐相結合,打破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知識觀念,樹立工作過程為核心的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理念。服裝專業教材中有些內容前后聯系不夠清楚,教師如果不進行合理地剪接,學生容易出現學了這個,棄了那個,缺乏銜接。例如:教材中“西裝結構制圖”這一知識點與“弊病及修正方法”,這兩塊內容中間隔好幾個章節,如果按教材的順序學習,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就比較零散,不利于應用能力的提高。通過對教材進行剪接處理,將兩塊內容聯系起來講,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3.3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專業建設的動力:技能大賽促進了我們對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深刻反思。采用“車間教學”方法,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使學生學習與就業崗位之間“零距離”
接觸,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的教學目標。對于技能學習接受較快的學生,一是及時發現她們;二要采取措施精心培養她們,鼓勵她們追求更高的目標。例如學到男西褲后挖袋工藝時,對全班同學的要求是掌握一種后挖袋的工藝(雙嵌線挖袋),但對于技能學習接受較快的學生就要求掌握兩種以上后挖袋的工藝(雙嵌線、單嵌線挖袋、袋蓋式),以使她們進一步拓展自己,從而徹底打破技能教學受教學設施和時間的限制。
3.4 教學評價的創新,是專業建設的追求:服裝實踐課程的考核應建立符合職業技能培養要求的考核模式和評價標準,根據不同專業方向的特點,在專業能力考核上有所創新。實施中應將一次性“終結式”考核改為“分權式”多次考核,結果與過程相結合,即平時、測試、操作考核三部分。前兩部分可各占總分的 30%,操作考核占總分的 40%。第一部分的成績,可從學生的實際操作“項目作品”評議中總結出成績;第二部分的成績,將實踐教學中的一些基本操作規則、程序、問題分析等內容以閉卷或開卷的形式進行;第三部分的成績來源于實踐操作現場考核,題目必須具有代表性。同時嘗試將考核的主體延伸至包括專任教師、企業專家、項目小組等多元評價主體;重視把職業道德納入學生的評價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