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20: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中思想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指出“本課程要引領學生在認識社會、適應社會、融人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感受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應用知識的價值和理性思考的意義: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研究性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的選題策略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思想政治課的選題工作,是中學思想政治學科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選題的恰當與否是研究性學習開展成敗的關鍵。因此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在引導學生選題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觀念,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是研究性學習的第一個基本目標。高中思想政治課要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就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即培養他們發現問題、明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1.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
中學生的思維發展還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發展階段,他們對課題研究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礎上的。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創設研究性學習,如果一開始便從概念、原理、法則等人手,往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使學生感到高、難、空,影響其研究情緒。因此,可把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起來,激發他們的研究欲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從中發現問題.形成研究課題。這樣的研究課題。是變“要我研究”為“我要研究”,變“任務”為“興趣”,從而提高研究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
2.從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
學生在社會生活中也會對某些現象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發現問題。主要可從時政的熱門話題中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學生感興趣的,而且具有新穎性和實用性。時政熱點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與學生距離比較近、可信度高、感染力強、影響深遠。學生喜歡在課外談論,但由于原有的知識的限制和認識的局限,常常過于片面。可見,學生對時政熱點有豐富感性認識,能激活學生思維。時政熱點中的材料分析的觀點叉往往涉及到中學政治課中的知識,這就為時政引進政治課創造了必要條件。由此可見,時政熱點是學生自己要選擇的內容.把時政熱點引入思想政治課,更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
3.從學科學習或閱讀中發現問題。
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和閱讀中,有許多現象只要善于與學科間知識內容加強聯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就可以從中發現問題。如“WT0與高中教育”問題,教師就可以從經濟學、政治學、哲學等的知識,多角度去引導學生.對中國加入WT0的相關問題進行剖析,讓學生提出問題,從而達到中學思想政治課發現問題階段的選題策略要求。
(二)明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
教師在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后,學生的研究積極性已被激發。但要正確、適當地選好題目,就必須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引導,使學生明確問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問題意識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意識到的問題,也就是把問題上升到主體的自覺意識水平上來;另一方面是明確問題。即從自己的困惑中努力找到問題的關鍵點,使問題逐漸清晰、明朗起來,從而使接下去的研究活動目標更明確。中學生由于其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明確問題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思想政治學科的研究性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明確問題時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問題明確在一個可操作的范圍.而不是“泛”而“空”的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所要研究的問題的方向或目標得以明確.學生則按照既定的這一目標去進行有效的研究性學習。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準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須要改變問題等。
(三)分析指導,確立選題。
學生明確問題、確定研究目標后,學生提出的問題并不是都可以形成研究課題.對于中學生來講,他們受到研究能力和一些客觀因素的制約,教師必須對其問題進行分析指導。才能確立可操作性的課題。教師在分析指導、確立課題時,應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分析、區別問題的真假。
問題有真假之分。真問題是可以從各個方面進行細化、分解并加以研究的.而假問題則無法展開深入研究。假問題有時也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的,但它沒有可行性,即不能深入地探討和研究。如思想政治課中對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原理的常識性問題的研究,是沒有必要的。一方面,這些常識性的問題可以通過查閱資料所得,是現成的;另一方面,有的太深太廣.學生的研究能力和知識水平都還不能達到相應的要求,故不能研究。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確立課題時,一定要幫助他們判定課題研究的可行性,不光要從學生本身的研究能力和智力水平去分析,還要從社會環境和滿足的條件等多方面去分析。
2.分析問題的研究價值。
問題有真假之分.同時也存在有無研究價值之分。研究性學習從本質上講,仍屬于教學范疇.不屬于科學研究范疇,它是通過探究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發展的。因此,在確定研究課題時的一個首要的判定標準就是該課題是否對學生的發展有價值。學生的課題不一定要有多大的創新性或學術性,只要它能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索能力,就可以說是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學生課題的選擇,教師充當的是“把關人”的角色。在對學生課題的審核中,切忌選擇那些大而空,或者是多而繁的題目。同時,也要注重課題的研究價值與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相符合。這樣才能選出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現實價值性的課題。
二、研究性學習在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實施與交流策略
(一)課題的實施策略。
由于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具有開放性、時間周期較長等特征.思想政治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就更需要教師或學校創設有利的條件,充分利用起校內外的各種資源,合理地引導和挖掘學生的潛能
1.營造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
第一,改變教學空間的組織形式。通常把學生分成小組,實行小組合作研究;或者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共同完成研究任務。這種空間布置,有利于學生敢說敢想.無拘無束,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同學們交流自己對議題的所感、所疑,并聽取大家的意見,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創設良好的研究情景。作為情景的創設者,思想政治課教師應向學生展示充分的信息渠道平臺,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內容或信息來源,從而實現學生的“同化”過程。主要包括科普講座、參觀訪問、調查問卷、上網搜索等形式進行.這其中既可以是直接的信息提供,也可以是信息渠道獲得的講授,亦可以是二者的同時進行,關鍵在于信息獲得的客觀性、全面性與針對性。問題的選擇上,既可以是教師自身專業問題的延伸,又可是多學科的綜合;既可是人文歷史藝術.也可是時事熱點。但應注意問題的實用性。
第三,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如果教師缺乏平等意識和民主作風,也就難以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現能力真正落到實處。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已的不同見解.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只有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才談得上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在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應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關系:要學會合作,善于協調;要能自主開發利用社會教育資源,構建符合本校本班特色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體系。
2.注重研究過程的設計.挖掘學生的研究潛能。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引導學生對教材的研究。在中學思想政治課中,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研讀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的目錄、序言和課堂小結,對教材有一個系統的認識。然后,在逐課、節、框、段進行分析,理順其中的結構、脈絡,把內在的聯系,學會圍繞“黑體字”,鉆研“宋體字”,了解“楷體字”。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及實際經驗.去進一步思考和學習,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自己的新見解。讓學生通過自己讀研教材,掌握課本知識。
第二,加強學科之間的“內聯”,拓寬學生的眼界。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時.不光要注意本學科內容之間的聯系.還要注意本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結合和滲透,實行“跨學科”研究。在思想政治課中進行研究性學習,教師應鼓勵學生把思想政治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指導其他學科的學習實踐中,以此增強學生濃厚的研究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把知識能力“整合”起來。
第三,開展專題講座、進行實地調查,增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邀請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員來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并與學生展開交流,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增強。教師還可以選擇合適的場所或機會讓學生深入實地調查研究,把學生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做到學有所用,這是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關鍵,也是思想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所采用的重要研究過程。
(二)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班級共享”與“年級共享”相結合的策略。
二、重視研究方法教學,切準物理定律定理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著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一些學生在學習定律和定理過程中,把興趣和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它的最后結果上,而對定律和定理的研究對象、對定律和定理所適用的范圍以及使用的條件都忽視了,并且把定律的實驗過程和定理的推導過程以及實驗及推導過程的物理思想方法也忽視了.結果導致亂套公式,出現錯誤.眾所周知,定律和定理是一種在“理想狀態”下形成和產生的結論,因此其既是有一定的條件,也是有一定的適應范圍;其在物理過程中把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規律都反映了出來,因此它既有一定的對象,也是有動態的.在定律和定理的教學中要凸顯其本質,教師就必須認真確定好研究的對象、詳細分析好物理過程、深入討論好適用的條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中物理教學應切實重視滲透物理定律和定理,這是一個學好物理的重要環節,教師應有效扭轉學生把“求什么”作為解決物理問題時首要思維的現象,對于遇到的問題要引導學生首先對物理過程、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和確定,在此基礎上再判斷和確定適用何種原理.這是一種相對規范的物理思想方法,對一般的物理問題和困難的物理問題的解決都有很好的作用.學生只有掌握和學會運用了物理思想方法,面對難題就會胸有成竹.
三、注重科學方法滲透,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要提高物理教學效率,教師應將科學方法滲透和運用于教學之中.以物理知識為主要內容是物理課程的標志性特點,而科學方法的滲透與運用則是促進物理教學向更高效率發展的助推器.物理教學中運用科學方法不但需要潛移默化地滲透,而且更需要有意識地強化訓練和培養.滲透、訓練、培養科學方法要將其與物理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并有機地融為一體.如果將兩者割裂開來,或者在闡述科學方法時拋開物理知識,那這就如同空中閣樓,導致理論與實際的嚴重脫節;而如果一味地講授物理知識,不注重科學方法的教育,那就如同給學生一堆建筑材料,而不教會他們建造樓房的方法,也只能是沒有基礎支撐的樓房.只有兩者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事半功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好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從一定的意義上說,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知識的體現,學生要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必須親自參加解決問題的實踐.因此,教師應創設好物理問題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有效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適應性教學是對中國傳統的因材施教教學原則以及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具體地說,適應性教學理念要求根據學生的個別能力以及需求特點,動態地組織和呈現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內容信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采用變化的教學策略等。將適應性教學滲透到每一個學科,可以從教學設計這個環節人手,反復實踐、反思與改進,探索適應性教學在教學設計中的滲透與應用。
應用適應性教學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必須首先充分掌握學生已有的基本知識結構、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和能力等差異。然后通過對教材和資源安排的靈活性來滿足每位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個性差異。眾所周知,教學設計最基本的四個環節是分析教學對象、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策略、開展教學評價。
一、通過“教學前診斷”,全面分析教學對象,初步滲透適應性教學
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不同的學習者在認知、能力和情感上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出適合于不同學習者的個別化的學習目標和教學目標。新學期伊始,可進行“教學前診斷”,精心設計診斷項目。
例如:(1)你對“政治課”的印象是怎樣的。(2)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幾項政治課的教學活動。(3)請選擇你最期望的政治課評價方式。(4)趣味大考場等等。通過學生廣泛的參與,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信息。可以了解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態度,了解他們對課程的期望。在掌握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的同時,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這些信息歸類、分析后,總結出學生普遍的認知水平及對課程的價值取向。對那些在“診斷”中反應比較“特殊”的學生,仔細做好記錄。
當然,要更充分研究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差異和學習需求,還必須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反復“診斷”,進而不斷調整教學設計,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通過“問題導學”,實時調整教學目標設定,逐步落實適應性教學
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對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能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研究教材與學生情況基礎上的“三維目標”的整合與落實是適應性教學設計的真正體現。具體教學目標的確定,應以前期“診斷結果”為基礎,同時借助“問題導學”這一環節,以求真正制定出“適應性”的教學目標。
例如:高一經濟常識《投資理財》這一節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要深則深,要淺則淺,教材本身沒有過多具體展開。通過前期的“診斷結果”發現,學生對于經濟常識課外知識的掌握度差異較大,不適合“統一”目標。所以,就知識、能力目標而言,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層次:(1)掌握投資理財的基本知識。(2)能夠解答生活中普通的“理財”問題。(3)對比分析多種投資理財品種。(4)能制定較為完善的理財計劃。(5)具備較強的理財能力和理財意識。
但是,具體教學目標設定的比例與坡度究竟是多少?還必須了解學生在這方面知識與能力的差異。因此,可以利用“問題導學”這個比較有效的環節,通過這一環節進行“再診斷”。
這里所指的適應性教學之“問題導學”,是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解答,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確定教學目標,指導教師以最適應學生的方式設計教學。當然,這一環節的設置是需要精心準備的,因為它是適應性教學的深刻體現。首先,必須注意問題設置的適應性。要按照學生總體的差異,或淺、或深,或廣、或窄地設計問題,爭取最大的覆蓋面。其次,必須注意提問方式的適應性。由于學生已有知識、能力等差異,學生都會有善于回答的問題和不善于回答的問題。所以,可以選擇由學生“自主選擇”答題的方式,即在所給的題目范圍內自主地選擇任意題目回答。
經過這樣的“革新”,學生答題的積極性得以顯著提升,由答題而產生的成就感顯著增強。課堂上有時會出現一個問題有幾個學生互相補充著回答,也會出現一個問題無人問津。這就讓教師捕捉到了學生的認知基礎、情感取向等許多有價值的信息,及時發現學生們的“熱情所在”、“盲區所在”。
“教學前診斷”加上“問題導學”的復診,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近乎“精確”。因此,可以迅速地對已經擬定的多層次教學目標進行再次調整和確認,以選擇最適合當前學生的教學目標,開展課堂教學。
三、通過本校、本學科“適應性教學策略”的構建,全面貫徹適應性教學
教學策略是關于實現教學目標的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的總和。“教無定法”,適應性教學也同樣倡導實施適合每位學生學習的需要和個性差異的教學策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百變無常”。恰恰與此相反,貫徹適應性教學非常有必要根據本校、本學科學生的需求和差異,設計多種相對固定的、適合其發展的教學策略。然后,通過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實踐不斷磨合,形成真正適合當前學生發展的適應性教學策略。
例如,某校政治學科針對多次“診斷”中發現的郊區學生掌握信息量較少、“質疑”能力較弱的普遍特點,確立了一種教學策略—“自學設問式”。具體流程是:展示或提供課內、課外大量信息,要求學生自行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獨立思考,尋找并發現問題。學生互相提出問題,互相解答,教師歸納、點評。通過多次的試驗與改進,學生們從一開始的詫異、不解,發展到“習慣成自然”。他們“消化”信息的能力越來越強,“提問”的質量也越來越高。這種教學策略逐漸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適應并接受的有效策略。
在不斷的教學探索過程中,各校可以形成諸如“自學設問式”、“合作探究式”、“審美體驗式”等既適應高中政治學科、又適應本校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教學實踐中要堅持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對教學策略作調整,使得學生對這些教學策略耳熟能詳,樂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顯著提高。
顯然,這些在實踐中發現差異與需求,繼而確立推廣的教學策略,能夠使教學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與教師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互相融合、互相促進,在課堂教學策略的制定中真正貫徹了適應性教育。
四、通過“多元化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體現適應性教學
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評價的作用呢?以適應性教學為指導的課堂教學必須改變以往的課堂評價方式,評價必須打破單一的學科體系而指向學生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注重通過評價產生激勵效應,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本課程的學習活動,提升其綜合素質。所以,教師在設計評價方式時,必須始終牢記:要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一個學生、評價每一個學生,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反復的實踐調整后,某校政治學科根據該校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采用的課程評價內容包括:1.學識水平:以傳統的“考試”方式呈現。2.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以“時政演講”的方式呈現。3.實踐與探究能力:以“考察或調查報告”的方式呈現。4.協作交流能力: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呈現。5.分析論述能力:以“政治小論文或小課題”的方式呈現。
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反思,借鑒早期新課改實驗學校成功的教學經驗,對“提問藝術”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淺見。
一、“提問藝術”的重要性
問題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是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紐帶,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究、發展的平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基于問題情境發現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可見,這種“問題教學法”具有三大鮮明而獨特的基本教學特征: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問題為主線組織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WWW.133229.cOM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必須重視“問題的設置”,通過運用“問題教學法”和“提問藝術”指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從而實現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新課改理念,推進新課改的實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問藝術”的運用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有效性原則
教師的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有計劃地、針對性地、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有效提問應該有明確的目的和針對性,問題應該有一定的難度和開放性。有效性提問方式多種多樣,如檢查式、固設懸念式、拋磚引玉式、引導式、創設情境式、反問式、擴展式、層遞式、聯想啟智式。有效性提問能使學生產生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他們積極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從而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適度性原則
提問的適度性大致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問題難度要適度,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應把握分寸,應注意在不同的環節上設置問題的難度要有所差別,盡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而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提問應注意設置問題的梯度,由易到難,由淺人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其次,提問時機要適度。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和知識點的適當視角作為提問的切入點,多用疏導性、鋪墊性提問,注意知識的梳理性,因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每一框都有它的邏輯思路。再次,問題數量要適度,提問要適量,要有典型性和針對性,因此,教師要抓住知識關鍵點、學生的興趣點,注重突破重點難點,擊破考點疑點,能用一個問題解決的就不提兩個問題,能道插主旨的就不繞彎子,堅決克服“問題戰”“滿堂問”的形式。
(三)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就是說提問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即要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多向后進生提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多向尖子生提一些發展思維的問題,調動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體驗參與和成功帶來的愉悅。
(四)鼓勵性評價原則
鼓勵,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對一個學生的積極成長,有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師鼓勵要以愛護學生為出發點、實事求是,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心靈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對那種“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之類的廉價而空泛的表揚并不領情,他們更想要的是充滿真誠的、藝術化的鼓勵。
(五)生活性原則
教學提問要貼近生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的邏輯起點是生活,新課程教學要求教育要貼近現實,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把“小課堂”與“大社會”結合起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例,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或以耳聞目睹身邊發生的事件導人,或以社會熱點話題鋪墊,或以具有轟動效應的國際爆炸新聞烘托,領悟生活,進人社會,感受現實,引發思考,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身受感染,激發心靈震撼。
三、“提問藝術”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創建活躍的答問氛圍
良好的課堂答問氛圍會形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學生受到感化和熏陶,產生共鳴。良好的課堂答問氛圍意味著教師創設特定的生活情境并提出相關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感悟。課堂提問貼近生活,有利于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積極回答教師們的提問。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體驗性學習。“一次體驗勝過十次說教”,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征,體驗性學習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正如西方古代哲人所說的:我聽,我忘記;我看,我記得;我做,我學到;我教,我掌握。又如中國古代哲人所說:實踐出真知。體驗性學習使學生重新體會到學習是一種莫大的樂趣,體驗性學習使教學效果因體驗而更有成效。陶行知先生說:“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師應該在課堂中盡量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自我體驗自我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原理。
(二)把握提問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必須關注教學中學生不斷生成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創新,及時關注反饋信息,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借題發揮做“文章”,調整自己原定的教學設計,要把握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當前在判斷是否是有效教學時,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僅僅考慮教學是否完成預定的目標,而應在此基礎上更重視教學的“生成性”,把教學看成是一個一個活的、流動的進程,一個充滿著人的情感、有著審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預料之中”的探險過程。
(三)用啟發提問實現“撐桿跳”
孔子的“不憤發不啟,不徘不發”告訴教師提問要具有啟發性,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實踐瓤一在上個學期必修4第七課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教學中,先是提出問題:“田忌是怎樣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贏得比賽的最終勝利?”然后層層誘導啟發學生思考“田忌不在意一匹馬的比賽結果,而是統籌全局”、“注重整體目標根據對方的部署,調整馬匹的出場次序”、“通過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統結構出現優化調整”,最后使學生認識到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必須做到三點: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問:“三個和尚沒水喝”與“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不同結果,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有所強化。
(四)“金口”少開,把課堂提問權力還給學生教師要學會反主為客,答疑解惑,調節學生“待問”的被動學習狀態,注重提問的開放性,將教師提問為主轉變為學生發問為主,使學生敢問、善問,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提問藝術”應注意的問題
(一)強化問題意識
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越來越深化的問題,越來越能啟發新問題的問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也指出:“教育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創新始于問題,提出新問題,或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往往導致新的問題發現與突破。所以強化教師新的問題意識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成功問題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教師要保護、引導并激發學生對新情況、新變化的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容忍學生對既有的、權威的觀點持批判和懷疑的態度,由質疑進而求異,由繼承然后創新。
首先,教師必須科學地設計問題,使學生發揮智力因素,以帶動他們的創新性思維。如果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問題性水平低,即指問題所包含的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比較輕,甚至極少包含學生智力的任務,具有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備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問題性水平高,即指問題所包含的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比較重,具有較高的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當然,問題性水平高也必須有一個限度,否則,學生的思維難以啟動跳躍,到頭來徒勞無益。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堅決避免“果子”掛得太高或太低,或學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或不用思考就可以脫口而出,減少“無用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適時轉到以學生發現問題為主的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自覺提出問題,主動解決問題。李政道博士曾經說過:“最重要的是會提出問題,否則將來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就是他提出問題的水平,問題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因此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從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必然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景,鼓勵提問,促使學生產生疑惑,提出問題。這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和認知內驅力,調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而且有助于學生擺脫接受知識時思維的羞澀與定勢,在探究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激活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有效提問,鼓勵學生“問得深”“問得妙”,不斷地否定和超越自己,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加工、組合,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而且讓學生真正懂得學習的真諦不在于獲得已有的結論而在于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學生從“敢問”到“會問”,是一個需要經過反復訓練的過程,不可能一毗而就。為提高學生的提問質量,教師應該事先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如不要為了“提問”而提問,不要一疑就問、每疑必問,問題的表述要盡可能清楚明白。
再次,認真對待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尋求最佳解決途徑。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的問題,教師要用婉轉的語言告知學生,因為與上課內容聯系不緊密,建議在課外幫助他解決;第二類,與教學內容有關,但沒有切中要害的問題,教師可以自己解答,也可請同學幫助解答;第三類,與教學內容關系密切,能打開學生思路的問題,教師要著重對提問的學生加以鼓勵,甚至可以把問題公布出來,讓全班同學共享,作為學習的重點。
(二)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現代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習心理存在兩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是感覺一思維一知識、智慧(包括知識技能的運用)過程;二是感受、情緒一意志、性格(包括行為)過程。前者是一種認知過程,是智力活動;后者是感情過程,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缺一項都不稱其為真正合理的學習過程。而教學實踐也證明: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揚和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上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也是和他們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價值以及體現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尊重和關愛每個學生的發言權,遇事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將自己融人到學生中去,為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創造一個氛圍,使他們敢于質疑、勇于爭論,從而激發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和表達欲望。這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所說:“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同時,課堂上要留給學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獨到之處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新知識的傳授依賴于舊知識的掌握。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遷移現象產生的過程,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遷移現象產生的過程。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建立起遷移教育的觀點,對于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的認知結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速技能的形成,提高和發展數學概括能力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基于此,筆者梳理了自己教學中的一些經驗,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合理組織教學活動,加強新舊知識的遷移
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是遷移現象產生的過程,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遷移現象產生的過程。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智力活動方式是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比較、形式化和具體化。如在“函數”概念的學習中,是從初中變量間的關系到數集間的對應關系理解的學習。由“相同要素說”,兩種類似的學習內容容易產生影響,而其中學習內容間的類似性是學習活動類似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如果學生能對新舊知識做出概括,找出他們之間的聯系,那么就能實現學習之間的遷移。因此,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共同要素)是實現遷移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當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使教學的每一環節都應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教師每時每刻都應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充分利用己有知識的特點來學習新知識,促使正遷移實現。因為產生遷移的關鍵是學習者在兩種活動中概括出它們之間的共同原理,為了提高學習質量,達到順向正遷移,教師應注意選擇那些刺激強度大,具有典型性、新穎性的實例,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進行科學的抽象和概括,避免非本質的屬性得到強化,防止產生順向負遷移;教師還應及時引導學生對新舊概念進行精確區分、分化,以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比如,在進行立體幾何中“空間角”概念教學時,就可以根據需要有目的地復習舊知識,這樣學生會“觸景生情”,誘發聯想,產生遷移。講解如下:
1.溫故:我們以前是否學過有關“角”的概念?請回憶角的定義。
2.聯想:我們將要學習的“空間角”與已學過的角之間有沒有聯系呢?我們知道立體幾何的一個重要思想是將空間問題化歸為平面問題來解決,那么能否利用我們已學過的角的概念來研究“空間角”呢?通過上述聯想,解決問題的方向、思路已比較清楚了。
3.小結:對于異面直線所成角,通過平移化歸為相交直線所成角,由等角定理保證定義的合理性和空間一點選擇的任意性,進而比較擇優,空間一點通常可選在兩條異面直線之中一條的特殊位置上。至此,不僅揭示了新舊知識之間內在的緊密聯系,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這樣,對于線面所成角與二面角問題,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遷移”了。
二、利用生活中的知識,遷移為數學知識
數學也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很多數學概念和定理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它的來源,如果我們當教師的能看到這一點并且重視到這一點,運用遷移的理論,把反映數學的生活遷移到數學教學中來,我們的數學課堂一定會豐富多彩。那么教學中如何具體實施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生活語言遷移形成數學概念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概念不少就來源于我們生活中的語言,只要我們稍加提煉,就能用生活中活生生的語言來詮釋同學們以為抽象的數學概念,從而使數學不再令學生感到陌生,實現有利于培養學生情感的遷移。例如,在講函數時,筆者在教學中是這樣引入的,從生活中的信函、公函、涵洞出發,我們會讓學生很形象地理解:中學數學最重要,也被人為地認為最抽象,讓最多的學生望而生畏的函數概念,其實學生大都能理解,信函和公函是作為勾通人和人、單位和單位之間的關系的,涵洞是溝通路兩邊的關系的,那么我們的函數也是溝通數與數關系的意思。簡單地說,函數就是數與數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教學雖然曲解了概念最初的意思,但卻拉近了學生和數學的距離。
2.生活中的道理遷移成數學道理
由金章茂編譯的前蘇聯一位數學家的一本書《沒有公式的數學》,在書中他把很多數學道理用生活中淺顯易懂的道理給出了說明,使人們不用公式,不用嚴謹的證明一樣能理解數學,而且還能直接感知數學,雖然嚴謹是數學的本質特征,但我們不能僅僅為了這種特征,就把學生拒之數學的大門之外。其實,學生在對數學有了熱情之后,他自己也會嚴謹起來的。基于上述經驗,我們也可以把生活中的道理遷移成數學道理。比如,筆者用多米諾骨牌很輕松地給學生講明了數學歸納法的原理,特別是在數學歸納法中很多學生都不理解:我們要證的關于n的命題成立,我們為什么可以假設n=k時命題成立呢?筆者給學生講,在多米諾骨牌游戲中,我們把相鄰兩塊擺好,前一塊如果倒下能把下一塊砸倒,只是為了保證傳遞下去,我們并不是說前一塊就倒了(相當于我們并不是說n=k時命題就成立了),前一塊倒不倒是由你推不推倒更前面的骨牌決定的。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數學歸納法中的道理。
3.生活中的現象遷移成數學知識
生活中的現象之所以能遷移成數學知識,是因為生活中的許多現象就是數學要研究的對象,生活現象就是數學知識活的源泉。只要我們能加以提煉和引導,學生們都能完成這個遷移過程。例如集合論中,我們可以這樣講集合中元素的性質:我們班中的人是確定的,對任何一個人,要么屬于我們班,要么不屬于我們班,這就是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我們定期互換位置,我們班這個集體還是不變的,即為集合中元素的無序性,我們班中任何兩個人都是不同的,即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
三、精心組織練習,促使學生觸類旁通
遷移現象在知識學習和掌握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而知識學習的目的主要是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那么,在教學時,教師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學生知識的遷移量。一般說來,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己掌握的知識經驗出發,啟發學生聯想,鼓勵學生尋找待解決的問題與已有經驗的相似性,盡可能找到一類題在解法上的共通性,用于解決問題。
所以,教師要在知識傳授之后精心組織練習,促使學生觸類旁通,幫助學生概括、總結經驗,增強遷移的效果。例如,在講授完重要不等式“a+b≥2(a>0,b>0)”,新課內容之后要讓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此不等式的實質:“一正二定三相等”,可設計如下題組進行練習:
1.x<0時,證明:x+1/x≤-2;
2.x≠0時,證明:|x+1/x|≥2;
3.a>0,b>0,c>0時,求證:(b+c)/a+(a+c)/b+(a+b)/c≥6
這一組題在解法上的同一性體現在都要運用基本不等式“a+b≥2(a>0,b>0)”上,那么就要啟發學生,概括出上述題目的共同點,靈活地把基本不等式“a+b≥2(a>0,b>0)”的知識遷移到問題中,用于解決問題,培養解題能力。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是教學活動的導演,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要讓自己導演的教學活動背離了“為遷移而教”的主題,不但自己要切實做到為遷移而教,同時還要盡量使學生做到為遷移而學,讓課堂少一些無意義的機械學習,多一些豐富多彩、能激發學生積極情感的有意義學習。既要注重課本上理論問題的訓練,更要注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讓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情感、知識、技能的遷移,不但能使學生牢固樹立遷移意識,而且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反思,借鑒早期新課改實驗學校成功的教學經驗,對“提問藝術”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淺見。
一、“提問藝術”的重要性
問題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是師生之間進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紐帶,是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尋求和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探究、發展的平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感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價值和魅力。在教學活動中以“問題”為線索,基于問題情境發現探索知識,掌握技能,學會思考、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可見,這種“問題教學法”具有三大鮮明而獨特的基本教學特征: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問題為主線組織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必須重視“問題的設置”,通過運用“問題教學法”和“提問藝術”指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從而實現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新課改理念,推進新課改的實施,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二、“提問藝術”的運用中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有效性原則
教師的有效性提問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有計劃地、針對性地、創造性地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提問方式。有效提問應該有明確的目的和針對性,問題應該有一定的難度和開放性。有效性提問方式多種多樣,如檢查式、固設懸念式、拋磚引玉式、引導式、創設情境式、反問式、擴展式、層遞式、聯想啟智式。有效性提問能使學生產生懷疑、困惑、焦慮、探索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又驅使他們積極思考,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從而大大地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適度性原則
提問的適度性大致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問題難度要適度,教師在設計課堂提問時應把握分寸,應注意在不同的環節上設置問題的難度要有所差別,盡量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而對同一個知識點的提問應注意設置問題的梯度,由易到難,由淺人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其次,提問時機要適度。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和知識點的適當視角作為提問的切入點,多用疏導性、鋪墊性提問,注意知識的梳理性,因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每一框都有它的邏輯思路。再次,問題數量要適度,提問要適量,要有典型性和針對性,因此,教師要抓住知識關鍵點、學生的興趣點,注重突破重點難點,擊破考點疑點,能用一個問題解決的就不提兩個問題,能道插主旨的就不繞彎子,堅決克服“問題戰”“滿堂問”的形式。
(三)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就是說提問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即要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多向后進生提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多向尖子生提一些發展思維的問題,調動每個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體驗參與和成功帶來的愉悅。
(四)鼓勵性評價原則
鼓勵,在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對一個學生的積極成長,有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教師鼓勵要以愛護學生為出發點、實事求是,一定要做到公正、合理,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心靈最敏感的地方,即自尊心。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對那種“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之類的廉價而空泛的表揚并不領情,他們更想要的是充滿真誠的、藝術化的鼓勵。
(五)生活性原則
教學提問要貼近生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育的邏輯起點是生活,新課程教學要求教育要貼近現實,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把“小課堂”與“大社會”結合起來。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例,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或以耳聞目睹身邊發生的事件導人,或以社會熱點話題鋪墊,或以具有轟動效應的國際爆炸新聞烘托,領悟生活,進人社會,感受現實,引發思考,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身受感染,激發心靈震撼。
三、“提問藝術”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創建活躍的答問氛圍
良好的課堂答問氛圍會形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學生受到感化和熏陶,產生共鳴。良好的課堂答問氛圍意味著教師創設特定的生活情境并提出相關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感悟。課堂提問貼近生活,有利于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積極回答教師們的提問。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體驗性學習。“一次體驗勝過十次說教”,體驗性是現代學習方式的突出特征,體驗性學習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正如西方古代哲人所說的:我聽,我忘記;我看,我記得;我做,我學到;我教,我掌握。又如中國古代哲人所說:實踐出真知。體驗性學習使學生重新體會到學習是一種莫大的樂趣,體驗性學習使教學效果因體驗而更有成效。陶行知先生說:“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產生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師應該在課堂中盡量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自我體驗自我感悟從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原理。
(二)把握提問中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必須關注教學中學生不斷生成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體驗、創新,及時關注反饋信息,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借題發揮做“文章”,調整自己原定的教學設計,要把握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當前在判斷是否是有效教學時,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僅僅考慮教學是否完成預定的目標,而應在此基礎上更重視教學的“生成性”,把教學看成是一個一個活的、流動的進程,一個充滿著人的情感、有著審美的要求以及不完全在“預料之中”的探險過程。
(三)用啟發提問實現“撐桿跳”
孔子的“不憤發不啟,不徘不發”告訴教師提問要具有啟發性,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實踐瓤一在上個學期必修4第七課第二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的教學中,先是提出問題:“田忌是怎樣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贏得比賽的最終勝利?”然后層層誘導啟發學生思考“田忌不在意一匹馬的比賽結果,而是統籌全局”、“注重整體目標根據對方的部署,調整馬匹的出場次序”、“通過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統結構出現優化調整”,最后使學生認識到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必須做到三點: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在學生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問:“三個和尚沒水喝”與“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不同結果,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上有所強化。
(四)“金口”少開,把課堂提問權力還給學生教師要學會反主為客,答疑解惑,調節學生“待問”的被動學習狀態,注重提問的開放性,將教師提問為主轉變為學生發問為主,使學生敢問、善問,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
四、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運用“提問藝術”應注意的問題
(一)強化問題意識
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越來越深化的問題,越來越能啟發新問題的問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納也指出:“教育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不斷的活動。”創新始于問題,提出新問題,或從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往往導致新的問題發現與突破。所以強化教師新的問題意識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成功問題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教師要保護、引導并激發學生對新情況、新變化的強烈的好奇心,同時也要容忍學生對既有的、權威的觀點持批判和懷疑的態度,由質疑進而求異,由繼承然后創新。
首先,教師必須科學地設計問題,使學生發揮智力因素,以帶動他們的創新性思維。如果教學中所設計的問題問題性水平低,即指問題所包含的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比較輕,甚至極少包含學生智力的任務,具有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備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問題性水平高,即指問題所包含的學生智力操作的任務比較重,具有較高的訓練學生思維的價值。當然,問題性水平高也必須有一個限度,否則,學生的思維難以啟動跳躍,到頭來徒勞無益。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堅決避免“果子”掛得太高或太低,或學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或不用思考就可以脫口而出,減少“無用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適時轉到以學生發現問題為主的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究,自覺提出問題,主動解決問題。李政道博士曾經說過:“最重要的是會提出問題,否則將來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就是他提出問題的水平,問題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因此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是從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必然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情景,鼓勵提問,促使學生產生疑惑,提出問題。這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和認知內驅力,調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而且有助于學生擺脫接受知識時思維的羞澀與定勢,在探究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激活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有效提問,鼓勵學生“問得深”“問得妙”,不斷地否定和超越自己,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加工、組合,達到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目的,而且讓學生真正懂得學習的真諦不在于獲得已有的結論而在于發現尚未解決的問題。學生從“敢問”到“會問”,是一個需要經過反復訓練的過程,不可能一毗而就。為提高學生的提問質量,教師應該事先對學生提出一些要求,如不要為了“提問”而提問,不要一疑就問、每疑必問,問題的表述要盡可能清楚明白。
再次,認真對待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尋求最佳解決途徑。學生提出的問題一般可分為三類:第一類,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的問題,教師要用婉轉的語言告知學生,因為與上課內容聯系不緊密,建議在課外幫助他解決;第二類,與教學內容有關,但沒有切中要害的問題,教師可以自己解答,也可請同學幫助解答;第三類,與教學內容關系密切,能打開學生思路的問題,教師要著重對提問的學生加以鼓勵,甚至可以把問題公布出來,讓全班同學共享,作為學習的重點。
(二)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現代教學論研究表明:學習心理存在兩個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是感覺一思維一知識、智慧(包括知識技能的運用)過程;二是感受、情緒一意志、性格(包括行為)過程。前者是一種認知過程,是智力活動;后者是感情過程,是非智力活動。兩者密不可分,缺一項都不稱其為真正合理的學習過程。而教學實踐也證明:教師與學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師生關系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對學生而言,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的凸現、個性的張揚和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上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給學生,也是和他們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價值以及體現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尊重和關愛每個學生的發言權,遇事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將自己融人到學生中去,為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創造一個氛圍,使他們敢于質疑、勇于爭論,從而激發起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和表達欲望。這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所說:“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同時,課堂上要留給學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獨到之處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1.1思想政治課程本身地位不高
由于文理分科的局限,以及高校文理科招生人數的懸殊,使得在大部分的高中學校內,學習理科的人數遠大于學習文科的人數。而對于文科的學生來說,數學和英語又是他們的兩大攔路虎,地理的偏理傾向又讓他們難以把握,這就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重視程度遠低于其他科目。
1.2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脫離實際
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也是好奇心旺盛的時期。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信息流傳速度快,網絡上充斥著各種難以區分真假的所謂“新聞”。十幾歲的學生,還是缺乏成熟的判斷力的時候,容易受到各種不良社會信息的影響,從而認為德育脫離社會實際,是沒有用的。而這也正是在提醒我們,一定要提高對德育的關注,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1.3思想政治課教學方式落后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推行多年,但仍有相當多的學校教學方式較為落后。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傳統的教學方式磨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打擊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熱情,對其中的德育就更是不感興趣了。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思考,主動改變,提高思想政治課中德育的有效性。
2如何依托思想政治課強化高中德育
高中的思想政治課主要是在的指導下,讓學生在了解和把握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的基本知識的同時,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師依托思想政治課堂強化高中德育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1轉變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應該轉變單純注重學生升學率的觀念,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學校教育要培養的,絕不是善惡不分的書呆子,而是愛憎分明、是非分明,有強烈的道德感和責任感的新時代人才。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真正發揮對社會的推動作用,致力于祖國建設。教師應謹記,教育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成績,更重要的是成長。因此,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德育目標,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2.2關注時事,理論結合實踐
思想政治課教學絕不能僅僅滿足于書本內容的教學和知識的傳遞,而應理論聯系實際,緊跟時事,與時俱進。教師應該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關注時事,了解時事的基礎上,將具有明確導向性的時事與教學內容自然地有機結合,讓學生通過鮮活的事例學習知識,接受心靈的洗禮。例如可以在講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相關知識時,列舉知名企業各種慈善捐款和“產品質量門”,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材料,讓學生理解承擔社會責任和誠實守信的重要性;在講到“人生價值”時,可以播放《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節目的片段,使學生在感動中體會人生的真諦,認識到人生的意義絕不在于索取,而是奉獻,奉獻讓生命更加美好,使人生日益豐盈。
2.3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新課程改革并非完全否認講授這一教學方式,而是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的教學方式,在不同的環節,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最為合適的教學方式,通過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的輔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動口和動手的時間,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在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中,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音頻或視頻,使學生能夠形成更直觀和深刻的感受,使抽象的理論和寬泛的說教變得生動而具體。例如在講到“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時,播放相關的視頻,可以使學生迅速了解各個階段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這就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從而強化德育功能。
2.4深入挖掘教材,把握德育切入點
高中思想政治課本里的德育內容,滲透在很多章節里,這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教材,尋找和把握德育切入點。這其中除了比較明顯的價值觀,還有愛國主義教育、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公民意識教育等大量的德育切入點。想要利用好這些切入點進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師認真備課,有目的的設計教學環節,尋找和使用和教學內容相互呼應、相得益彰的事例。經濟生活中用社會中拜金主義的反面事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將國家財政的作用和權利與義務相結合,通過名人偷稅漏稅的事例,讓學生設想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規定交稅會出現什么情況,從而提高學生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公民意識;文化生活中,通過對優秀傳統文化中“仁”、“孝”等思想的分析,結合現實中“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現狀,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從而“樂于助人”。教師通過對教材的挖掘和對時事的掌握,可以隨時開展諸如此類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探索,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思想政治課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受其自身內容的限制,過多的理論知識和繁雜的抽象概念使得學生很難在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所以現實中普遍遭遇學生的漠視。對此,教師應先行提高自身對課程的熱情與投入度,用自身行動、語言的融入來活躍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高中生正處于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各方面都趨于成熟,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較強,對新穎話題興趣濃厚,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設備來豐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可以案例模擬、事件重演等形式,讓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在音樂、視頻等多元化素材的調劑下,直觀生動地呈現于眼前,滿足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感官追求,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
2.營造良好的輿論文化環境
思潮作為社會群體的意識載體,有著“潛移默化”和“潤物細無聲”的獨特性質。因此,教師應準確把握輿論與文化的媒介作用,通過廣泛的宣傳和引導,教導學生學會抵制多元思潮中的消極和腐朽,擴大主流輿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教師要借助良好的輿論氛圍與文化環境引領學生端正思想認知,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取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行。
3.科學認識社會多元思潮
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師要提高認識,不能因為某一觀念或思想對主流意識形態存在顯性或潛在威脅,便排斥、抗拒其在某方面的局部合理。同時,也不能因為某一觀念或思想對社會發展某一個階段存在合理性而忽視其危害。教師應在客觀認識和了解各種社會思潮的本質及危害性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客觀分析和評價,客觀認識各種社會思潮的來源和實質,用科學的發展觀指導學生學會辨識,理性對待,幫助學生在與多元思潮博弈之中健康成長與發展。
4.實踐教學引導思想內化
教師應改變傳統“照本宣科”的僵化教學法,讓教學更貼近實際,調整思想政治課內容,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如可根據班級班風的特點分別展開實踐教學:針對班風沉悶的班級,可以開展關于“人生理想”“競爭意識”等互動活動;對于班風活躍的,則可開展“互助合作”“創業理想”等教育活動;又或是按照學生個性特點、年齡層次和知識水平,精心設計學生樂于接受的實踐內容來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二、在實驗教學中踐行綠色理念
1.大力推行微型實驗
微型實驗是在滿足獲取化學信息的前提下,對實驗進行重新設計,旨在利用較少的化學藥品和較小的裝置就能得到相同的實驗效果.微型實驗中的化學藥品用量為常規用量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這樣可大幅減少實驗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改善實驗室環境,而且操作比較簡便、節約實驗成本、保護學生身體健康和實驗環節,同時可以達到教學目標,代表綠色化學思想的發展方向.例如,微型實驗中的儀器可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自制而成,可用塑料吸管替代移液管、用小玻璃瓶制作酒精燈、用片劑鋁塑包裝板制作點滴板,用一次性針管針頭聯合內加小玻璃珠的乳膠管制成酸堿滴定管.還可將啟普發生器、容量瓶等微型化.在設計實驗內容時,可將實驗過程經過重新設計,將實驗技術、儀器和方法相似或相近的實驗改進同時進行,將某些實驗的廢棄物可作為另一個實驗原料的兩個實驗串聯進行,從而節約藥品和時間.
2.規范實驗操作步驟
在進行實驗教學過程中,對于裝置的連接、試劑的選擇、藥品的稱量、實驗生成物的傾倒等都要嚴格規范操作規則,從而達到減少實驗事故和環境污染、節約能源和藥品的目的.例如,在進行實驗前要認真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防止有毒氣體泄漏;在處理“三廢”時,要嚴格按照無害化處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環境;在聞氣體時不要敞開容器口,防止氣體浪費;為避免人體受傷害,一定要在通風櫥中進行揮發性較強物質的實驗;在點燃易燃氣體前一定要驗純;在制乙烯時一定要將碎瓷片放入反應混合液中,稀釋濃硫酸時要防止暴沸;配制銀氨溶液時,要隨配隨用等;而且對于氫氣和氧氣的爆鳴實驗要加以改進,防止對學生造成傷害;通過規范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和安全意識.
3.正確處理剩余藥品和廢液
實驗結束后要正確處理剩余的藥品和廢棄液體.根據國家排放標準可采取的處理廢棄物方法有燃燒、分解、回收循環利用、吸收和中和等.做完實驗后,教師應引導學生把酸堿鹽等給累廢渣廢液分別倒入相應回收容器,將銅、鋅、鐵、鋁等金屬片放到指定的地點進行回收利用,除此之外,減少環境污染也可通過增加尾氣吸收裝置實現.例如,在做濃硫酸脫水實驗中,可用水槽液封濃硫酸和蔗糖產生的刺激性氣體,減少其排向空氣中的量,減少污染;在制取氯氣時,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向上排氣法剩下的多余氯氣.而對重金屬廢液進行處理,一般通過回收的方法實現實驗末端處理的綠色化.在處理生成的廢棄物時統一處理,減少對環境的二次危害.
三、在課外活動中延伸綠色理念
1.開展綠色化學專題活動
除了課堂進行教材知識講解和做化學實驗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還應該開展各種綠色化學專題活動,激發學生探索綠色化學的興趣.例如,可通過邀請化學方面的專家來學校舉辦綠色化學知識講座、向學生宣傳綠色化學的科普知識.同時,在平常的板報活動中,鼓勵學生將化學中與環保有關的知識設計在板報中進行宣傳教育.化學組教師可合作舉辦化學文化節,設置關于綠色化學方面的問題舉辦競賽活動、讓學生設計與化學有關的綠色環保產品等,在全校形成宣傳效果.也可組織學生對周邊生活的區域進行參觀調查,對周圍的鋼鐵廠、造紙廠、污水河進行參觀,使學生了解其生活環境的實際情況并了解化工生產過程,鼓勵其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升其綠色化學意識.也可鼓勵其參與環境問題,揀拾白色垃圾、拒絕一次性東西的使用、告別塑料袋、回收廢舊電池等.
2.設計實踐性調研課題
教師利用假期等時間安排具有實踐性的調研課題,讓學生走向生活,發現生活中運用綠色化學的方法.通過對本地區生活垃圾的處理、分類及回收等問題進行調研,提出解決的方法.首先要設計調查問卷,然后對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安排組長帶領本組人員進行調查.包括家用洗衣粉品牌及主要化學成分、廢舊電池的處理方法、買菜時采用的包裝物材質、生活污水的排放和處理等,根據對所調查與化學有關的生活數據進行分析,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分析其采用的物質及對其的處理方法對環境的作用,調動其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樹立綠色化學理念.
關鍵詞:體育人文精神 學校體育教育 人文體育
體育是人類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促進人的身體發展、滿足人的精神追求、促進社會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健康認識的不斷深入,知識經濟、信息時代的來臨給我國學校體育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體育人文精神是高校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高校體育教學要融入“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科學地進行體育教學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使學生掌握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真正做到體育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健康和體育鍛煉興趣服務。原有的學校體育教育中對體育人文價值認識的不足以及實踐中對學生的體育人文價值培養的缺乏,都最終導致了學校體育健康教育的偏失,忽視了學生對體育人文精神的領會,這無益于運動健身習慣的養成和保持。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培育體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的大學生普遍存在終身體育意識淡薄,對參加體育活動的社會意義認識不夠等體育人文精神缺失問題。高校體育教學多年來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以教師為中心,片面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體育教學模式以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主,在這種模式中,授課是運動技術技能的灌輸,考試是測量學生掌握運動技術技能程度的手段,對體育的理解限制在狹隘空間中,將受教育者塑造成熟練掌握技能的機器。由于舊的體育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體育意識的開發,許多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常常是零散和混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很少有大學生考慮如何通過廣泛地學習體育方面的知識和各種運動能力,來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體育教學失去了人文精神,淡化了體育對人本身精神世界的關注,忽視了在人的本質層面上的精神養成和人格修養。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推動體育教學健康和諧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勢在必行。體育教學必須以人為本,只有深刻領會參與體育運動的最高價值和理念,才能夠科學、有效、真正地投入到體育運動當中,并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終身受益。
二、對加強學校體育教育中的人文體育思想培養
1.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對人文體育思想的灌輸
有的體育教師人文素養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們的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主要課程多為技術性、技藝性課程,教學目標多確定在技術層次,偏重運動成績和結果,在課程的設置上較少考慮人文知識的含量。所以,提高健康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需要,提高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是貫徹這一任務的前提,是極為重要和迫切的。同時,在學校體育教育課程設置和評價方面多為技術、技能類的內容,偏重運動成績與結果,較少考慮人文知識的含量。而課程是關乎教育目的與教育內容的根本,是聯系教師與學生完成教學的橋梁。所以,要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者對人文體育思想的認識,必須對我們的學校體育教育課程做出必要的調整。
2.課程設置個性化與多樣化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高校教育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設置是高校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健康素質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課程。2002年我國頒布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課程的理念和課程的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對具體的運動項目分類及課程模式的構建方面,沒做任何的規定,各高校可以根據學校情況自主構建大學體育課程,發揮本校風格和特色,來構建大學體育課程模式。
在人文體育觀的理念下,大學體育課程設置,首先,要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學生的不同需求,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各項素質得到充分、自由、和諧的發展,個性化地設置課程。隨著高校體育硬件設施的不斷完善,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成為大多數高校首選的教學模式之一。開放式模式,不僅能給學生創造了開放的環境,讓學生擁有較大的自由空間,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權和自覺性,而且還能使學生因為可以根據設置內容、專業特點、個人愛好、個人需要
選擇自身喜愛的運動項目,更容易地投入到具體的學習中。其次,要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多樣化地設置課程。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不同項目的初級班、提高班,使體育課程體系有一定的彈性和靈活性,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向學生傳授體育、健康、安全的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和發展。多樣化的體育課程呈現方式和教學方式可以調動、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運動的主觀能動性,使之從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信心,在潛移默化中不斷規范著自身價值觀的形成。
3.加強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體育思想的實施
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體育思想的培養不僅僅是一個教與學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氛圍、環境的塑造。一般情況下,學生對人文體育思想的習得并非全是在課堂或者考試中的識記過程,而是在繽紛多彩的體育課余活動中對人文體育思想的領悟。這需要學校體育教育具備基本的基礎設施,可以從多角度出發,開展眾多運動項目,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針對貫徹人文體育思想的實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證。所以,學校應該建立科學的適宜于發展學生人文體育思想的領導體制、管理體制和評價體制。
三、結束語
高校的體育課程改革發生的最大轉變是從生物體育觀逐漸轉向人文體育觀的軌道上來,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健身性、休閑娛樂性,尊重學生的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使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休閑的現代健身方法和健身理念。培養學生主體的創新精神,完善學生的人格,使學生的身體、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能夠適應日益多樣化、全球化的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 蔡珺,王東.論人文體育觀的確立與高校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成人教育學2006(4):20-21.
[2] 胡小明.西方人文體育管窺[j].體育與科學,2001,(1).
[3] 趙克.現代體育思想奧林匹克主義與中國人文精神之契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0,(2).
[4] 朱鵬屏.高校體育教師人文素養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4).
[5] 曾曉瓊.論普通高校體育教育中蘊含的體育人文精神[j].文化·視野,2008(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