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9: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交易成本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目前我國的信用評價和監管機制不健全,一些信用評價機構本身服務的誠信可能就有問題,甚至出現3A評級也可以隨意買賣的現象,全社會的誠信意識還沒有建立,一些個人和企業沒有為經常性的違約、失信而付出代價。這種“守信卻得不到更大利益”、“失信也不會得到更大懲罰”的現象,給商業交易帶來了很高的交易成本,也制約了傳統商業走向電子商務的步伐。
一、構建信用體系的意義
傳統商業相比,電子商務通常是買賣雙方不見面的,更加需要參與者誠實守信:買賣雙方信用狀況信息不對稱甚至缺失,往往憑經驗直覺、網上交流、網下調查等進行綜合判斷,而網下調查的成本很高,有些業務很難調查到,這就很容易出現在交易信息、供貨、付款等方面出現誠信問題,影響用戶對網上交易的信心;為了促進電子商務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我們希望傳統商業模式下的信用模式盡快完善,信用數據盡快共享;同時我們認為需要為電子商務的參與者建立必要、實用的、符合電子商務特征的信用模式和信用數據管理機制;健全我國的信用管理體系,涉及的因素較多,但與信用有關的立法、執法是重中之重。我們已經有了一部《電子簽名法》,未來可能還需要有電子商務企業信用的管理辦法、網上拍賣交易管理辦法、電子商務稅收及發票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規。金融領域的信用管理體系也很重要,他直接影響到電子支付和正常服務的履約,影響電子商務的效率和質量。底層的信用體系,會影響到客戶端對電子商務的信任、信心與效率。市場經濟是信用化的商品經濟,信用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和生命線,特別是在經濟進入全球化的過程中,信用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活動,信用同樣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二、我國信用管理的現狀和主要問題
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體系包括國家關于信用方面的立法、執法;政府對征信行業的監督管理;行業自律等方面。而目前我國在這方面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體系,缺乏有效的失信、違規行為監督懲罰機制。我國尚處于信用制度建立的初級階段,各個方面還是不太規范,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市場化運作模式雖已初露端倪但運作存在不規范現象
拿企業誠信來說,我國已初步形成了不同類型的誠信公司按照商業化原則在市場上開展競爭的格局,目前已有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知名征信機構。然而與之相配套的監管體制相對落后,缺乏對誠信機構、誠信活動有效的管理。出現了一些誠信機構采取低價格、高回扣、高評級的手段搶奪市場,使評級結果成為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的不規范的情況;
(二)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機制
多頭管理現象仍然存在,管理要求不一,給企業增加了不必要的管理負擔。同時,各部門未形成合力,又缺少對整個行業行使統一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門。
(三)行業自律尚未形成
從事征信行業的隊伍總體素質和水平偏低,缺乏對從業人員必要的管理,以及行使行業標準制定、行業國際交流的職能機構。
三、構建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思路
(一)政府應實施積極的電子商務政策,設立全國電子商務協調指導小組,統一協調全國電子商務推進工作
建議國家設立全國電子商務協調指導小組作為推進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常設機構,統一協調各部門、各行業和各地區的電子商務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并注意發揮地方政府的作用,以城市和行業電子商務試點為突破點,加強推廣工作。
(二)以大中型企業和傳統產業為先導,加快實施企業內部信息化
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應以大中型企業和傳統產業的內部信息化為依托,通過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供應鏈和產業生態群帶動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活動。要重點抓好示范工程,注重改造企業傳統的生產管理模式,優化企業流程,培育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三)構建網上信用銷售評估模型
在電子商務交易之前,首先通過兩種方式評估客戶信用,一種方式是根據客戶的財務報表進行評估,另一種方式是開發出適合本行業特點和本企業特征的信用評估系統。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只有一部分外貿企業吸收了最近幾年的經驗教訓,已經開始重視收集客戶的信息資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應收賬款逾期率、壞帳率大幅下降,企業效益明顯回升。
(四)加強網上客戶檔案管理
歐美企業對賒銷客戶的檔案一般進行定期(一般是半年)審查,根據客戶信用信息的變化,及時調整信用額度,而我國企業不能及時根據用戶信息的變化及時調整信用額度,使得優良的客戶定單得不到增加;也不利于及時發現信譽較差的客戶,造成壞賬損失,給企業蒙上了一層陰影。歐美國家普遍實行信用卡消費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信用保障體系,這為電子商務的網上支付問題解決了出路.細致說來,歐美國家的信用保證業務已開展有80年的時間.在歐美國家,人們可自由流動,不用像中國一樣受戶口的限制,為方便生活起居,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不能偽造并伴隨終生的信用代碼,持此信用卡進行消費,發卡銀行允許持卡人大額度透支,但持卡人需在規定時間內將所借款項歸還,如果某企業或個人惡意透支后不還款,那也就意識著以后他
無論走到何地,他的信用記錄上都會有此污點,不論他想貸款買房,購車或辦公司,銀行都不會貸款給他,這在貸款成風的西方世界是及其可怕的!因此,西方人普遍將信用看作自己的第二生命,誰也不愿意貪小利失大義,當在網上購物時,他們會在點擊物品直接輸入密碼,將信用卡中的電子貨幣劃撥到網站上,商務網站在確認款到后,立即組織送貨上門。
1.1全學教育課程體系
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優勢,開設以教養教育為根本的普通課程及實習課程。全學教育課程由理科基礎課程(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基礎研討會(小組為單位的文獻資料檢索及討論)、文科教養課程和理科教養課程、語言文化課程構成。與全學教育并進醫學部在每周三下午開設了醫學入門課程。該課程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以英文版《人體醫學生物學》(SylviaSMader,2002)為教材,學習醫學生物學基礎知識(23學時);(2)以臨終醫療及心理關懷、醫學倫理學等為內容,開設特別講座,目的是讓學生為將來作為醫生做思想準備(16學時);(3)為了使學生早接觸醫學、體驗醫療,利用殘障者設施、老人公寓及附屬醫院,開設有臨床看護實習課和體驗醫生一天工作的影子體驗課(shadowing,10學時)。全學教育課程安排于第一學年和第二學年的上半年,醫學入門課程由醫學部施教外,其他課程由大學的教養部施教。
1.2專業教學課程體系
名古屋大學醫學部按學科組織了專業課程,分為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社會醫學等。專業課程主要開始于第二學年,大多課程在第四學年結束。具體課程安排如下,第二學年下半年和第三年上半年開設基礎醫學課程;第三學年下半年開設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也稱基礎醫學研討會);第四學年開設社會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第五學年主要是臨床實習和臨床病理學實習課;第六學年則為選擇性臨床實習和畢業考試。
其中,基礎醫學將課程改革前的解剖學、生理學、微生物學等基礎科目統編成人體器官的構造、生物體功能、人體與藥物、免疫與機體防御等科目,加強了基礎科目之間相關知識點的結合。為培養本科生醫學科研能力,開設了為期半年的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學生離開課堂實踐實驗為主的科研活動。社會醫學課程包括環境勞動衛生學、預防醫學、法醫學、國際保健醫療學、醫療行政學及醫學英語。醫學英語主要目的是為本科生國外臨床研修奠定語言基礎、提供相關信息。臨床醫學課程包括腦外科學、老年科學、小兒科等19門臨床科目。臨床醫學的教學多采用傳授型教學模式結合以問題為主的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除以上的必修課課程以外,學生需要完成2~3單位的選修科目課程。選修課程以特別講座的方式開設,以當下醫學前沿、學生高度關心的問題為主要內容開設34次特別講座,分成A-I為標記的9類話題小組,話題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如2013年開設的特別講座題目有:心血管外科中人工臟器的應用;救命救急醫療的最新前沿;死亡教育;多種職業協同作用的地區醫療等)。學生需要在9個不同的話題分組中任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6次講座,滿出勤獲2單位學分;選9次講座并滿出勤,獲得3單位學分。
2特點與啟示
2.1重視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古屋大學醫學教育注重通識教育,非常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在醫學教育中的滲透,著力培養學生的多種綜合能力。醫學人才培養過程中,加入人文社科教養課程和理工科教養等通識課程,增強了醫學本科生人文社會基本素養,培養溝通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基礎研討會課前指定討論題目,通過訓練學生利用圖書館查找、獲取信息,學習處理和總結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利用能力。特別是醫學入門課程,讓醫學專業的學生感受病人、感受醫生、感受醫院、感受社區醫療現狀,促使學生樹立將來作一個好醫生的追求目標,加強了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的教育。
醫學是以“人”為對象的專業性極強的行業,對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和綜合素質要求高。目前,我國醫學教育體制從應試教育正向素質教育轉變,教育部制定了以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質和職業道德,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較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臨床分析和思維能力,能解決一定臨床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為醫學教育目標[2],力求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而名古屋大學在醫學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過程中,開設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融合的全學教育課程的做法值得借鑒。
2.2實施多樣化教育模式
日本醫學教育方式多樣,努力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無論是基礎課程還是臨床課程,教學授課方式多樣化,內容靈活,并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專題討論會或與講授相結合的PBL教學法注重培養臨床思維,強調實用性知識的傳授,激發學生主動攝取知識,同時鍛煉學生檢索文獻、邏輯推理、總結陳述、分析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開設多角度的特別講座,以獲取學分吸引和鼓勵學生聆聽講座,促使學生了解當今醫療現狀及最新發展,理解社會醫療中醫生的作用和職責,觸及臨床工作中可能涉及的醫學倫理問題。這些專題講座擴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利于開拓視野,激發學生多角度的思考。
而與日本學生相比,國內醫學本科生學習主動性不強,不善于思考和提出問題。課程安排和授課方式的單一,使我們的醫學本科生在考進醫學院校后容易孤立地看待各門課程。往往是備考階段死記硬背,強行記憶理論知識,而考試結束就忘記多半,導致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脫鉤。我們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學習方式,促使其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大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2.3重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提倡學生獨立思考
日本醫學院校十分重視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以必修課形式開設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給本科生提供參與科研活動的機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如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第三學年下半年停止所有其他課程,僅開設基礎醫學科研培養計劃一門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選擇導師及研究室,在導師的指導下,制定實驗計劃、進行實驗、總結實驗結果,并進行發表與答辯。該課程學生為主體,教師看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發現問題及積極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并不注重最終實驗結果。另外,讓筆者深有感觸的是,教師在實驗指導過程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嚴謹并細致的科研習慣,如實驗操作的規范化、嚴格要求實驗記錄等。
近年來,我國也在重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但因多種原因,開展醫學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的學校并不多,提供給學生參與科研的機會很少[3]。多年的“探索性機能實驗教學”中筆者體會到,多數本科生動手能力強,對科研活動表現出很強的主動性。建議我國就教學內容進行適當改革,將本科生的科研訓練和教學緊密結合,給學生提供參與科研活動的條件,利于學生基礎知識的利用和鞏固,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利于培養具有發展潛力的人才。
2.4不斷完善課程建設,建立開放性管理平臺
名古屋大學醫學部獨立設置專門的教育教學委員會,該委員會由普通授課教師和學生組成,是在醫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聽取學生意見的重要場所。委員會鼓勵學生經常思考醫學課程如何能學得更好,根據提出意見,委員會做到不斷發現問題,完善課程體系。另外,名古屋大學醫學部面向學生制定了詳細的課程導讀和課程安排介紹,并公開在學校網頁,六學年中的課程安排及要求一目了然。其中,課程導讀概括介紹了學生六年間每學年的課程、學分及升學年的必備條件。而課程安排介紹則更為詳細,條目清晰地介紹每學年所要學習的課程和安排的特別講座。課程安排介紹明確提出了課程學習內容、學生應達到的目標、成績評定方法、教科書及參考書籍或材料、負責教師、教學日歷等。
醫學教育為什么要體現人文理念,或者進一步說,醫學本身為什么要具有人文屬性,這看似一個非常簡單、直接、無需證明的問題,但卻是一個具有十分重大的悖論性問題。一個最鮮明的論證就是:現實的許多醫療實踐,處處體現著非人文,甚至是人性異化,重物輕人,看不到人,嚴重傷害人,等等,這不得不使我們去深度的反思:醫學以及醫學教育,其最原初的出發點、立足點、淵源、根據、原因、前提、基礎,到底是什么?而對于這些問題的探究與解答,則需要哲學形而上意義的探本,也即需要從哲學本體論的維度上,為醫學奠定一個堅實的本體論依據和承諾。唯有為醫學以及醫學教育奠定一個堅實的本體論承諾,在這個堅實的本體論承諾的基礎之上,醫學以及醫學教育才能夠真正體現人文,才能夠有效貫徹和落實人文,最終實現對人自身價值和意義的肯定。
一、醫學教育得以存在的本體論依據
哲學本體論思維,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探究存在背后的存在、原因背后的原因,即總要為現實具體事物的存在,尋找其最堅實的存在依據,最深厚的歷史淵源,最能夠成立的前提和依據。正如亞里士多德所指出的第一哲學,是研究“是者之所以為是者”,“尋求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1]那樣,本體論哲學總是要不懈探究、形上探本,直至獲得一個最終的有說服力和有信服力的依據。遵循本體論的這一思維理路,那么,醫學教育得以存在的最深厚的原因、最終極依據是什么呢?首先來說,醫學教育之所以存在,是源于這項獨特的教育實踐活動要素的存在:有著專業的醫學教師,有著渴望學習醫學專業的醫學生,有著必要的醫學教育實踐活動場所,以及借以展開醫學教育的圖書、資料、工具、途徑、方法等中介性因素。這是就一個完整的醫學教育實踐活動的存在要件而言的。目前來看,各個醫科院校實際的醫學教育實踐活動,可謂如火如荼,有著強勁的活力和鮮明的特征,這是醫學教育實踐活動具體的存在樣式、活動狀態。但是,這僅僅是醫學教育實踐活動獲得獨立化,形成自身獨特特征和存在方式的一個重要體現。而所謂的獨立化、專業化、分工化,還意味著醫學教育實踐活動有著獨立的發展趨勢和可能,甚至脫離既有的軌道而偏離發展,這也就意味著醫學教育實踐活動越是獨立化、專業化、分工化,可能越是離醫學教育最初發生、最早起源、最原初的淵源,有著和最原初的始因越拉越火大的趨勢。甚至在醫學教育發展到一定時間和一定歷史階段之后,和最原初的發生始因、建立的初衷,相背離、相異化。試看現在的醫學教育模式,特別注重醫學知識、技能、重大發現、醫學前沿熱點、焦點的教育和教學,這不僅會造成人們的關注,社會影響也巨大,而且也是醫科院校著重培育的亮點,甚至是著重打造以獲得出彩的著重點。但是在這些所謂非常熱點、焦點、出彩的背后,試問,能有多少人認識到其對社會、對人類自身、對廣大的人民群眾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和意義呢?難道醫學領域的高科技就能對人自身有著最大的價值和意義么?難道就不想想這些熱點、焦點、前沿的背后,到底對普通的廣大民眾有著多少切實的功用和效果呢?能夠在社會廣大普通人群中實際推廣嗎?是現代醫學教育所陷入的最大困惑與實在窘境。所以,重新思考和回溯醫學教育得以存在的最原初的依據、最初始的動因,應該把醫學教育放在整個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求上,是人類社會本身為了更好的生存和延續下去,需要維系作為人類社會的主體——人自身的健康,需要對人自身所產生的各種疾病、病痛有所緩解、有所治愈,這才是醫學教育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依據。如果一味地追求高科技、一味地追求前沿熱點,僅僅是滿足富裕人群的健康需要,不能滿足廣大普通民眾對生命健康的需求,那么,醫學教育就失去了其最深厚的社會根基、群眾基礎,就會帶來國家、社會對醫學教育投入的巨大浪費。一切的醫學知識、醫學技術的教育教學,其初始點和落腳點都應該回歸到社會廣大民眾的健康需求上,都要真正地為廣大民眾的生命健康所著想,并以此為最根本的存在依據。醫學教育不僅是真理性、知識性教育,而且更是價值性、人文性教育,要時時刻刻圍繞人自身的生命健康而展開,任何與人生命健康相脫離的醫學知識、醫學技能的教育和教學,最終都將是無法存在和延續下去的,都會失去其存在的依據。所以,醫學教育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最深厚的原因、依據,是廣大社會民眾對生命健康的需求,是對人的生命價值的尊重與維護,這是醫學教育得以存在,并且長期存在的始終不竭的淵源。任何醫學專業出身的教師,任何專業的醫學生,以及醫學教育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途徑、方式和方法等,都要始終以人的生命健康為最堅實的本體論依據。
二、醫學教育得以有效展開的本體論根基
哲學本體論,不僅要回溯存在背后的原因、依據,而且還要探究存在自身的本質、屬性和規律,即存在最本原的實質、最內在的根本屬性、最客觀實在的規律。任何具體的存在,都要以一定的存在方式來表征自身的存在,但具體的存在方式是始終處于運動和變化之中的,但無論其怎樣運動和變化,都需要圍繞自身的內在本質、根本屬性和客觀規律而運動和變化,任何脫離內在本質、根本性質和客觀規律的運動變化,都將會趨于滅亡,或者演變為其他形式的運動和變化。而一旦演變成其他形式的運動和變化,那么也就意味著該事物就不是該事物自身而變成其他事物了,因為事物的根本屬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以,本體論之所以能夠給人做出一個堅實的承諾,最內在原因就在于:本體論總要把握有形背后的無形,具體運動變化背后的穩定,以及千變萬化背后的永恒。這樣就能為人類在變動不居的現象世界中找到穩定、根本和長遠,實質就是抓住了事物內在的本質、根本屬性和客觀規律。那么,醫學教育得以展開的內在本質、根本屬性和客觀規律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說,醫學教育能夠實質地帶來最終的效果,能夠為廣大醫學生所接受,能夠體現出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價值和作用,以及能夠彰顯醫學教育自身的功用和效果來,這一系列的要求和指向,一定是要最終落實到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是凸顯了人,而不是淹沒了人,要充分體現人的地位和作用。醫學教育切忌忽略了人自身的能動性因素,要深深的明白,醫學教育雖然圍繞著醫學專業知識、醫療技能等方面而展開,但內在的基礎、核心、動力、活力則是醫學教師和醫學生,是二者作為人的因素而展開的,人的因素是醫學教育實踐活動中永恒的活的因素。醫學生是醫學教育的對象,沒有醫學生主體性、積極性、能動性的發揮,整個的醫學教育實踐活動都將陷于空談,最終的效果也將是難以為繼。任何的醫學教育,其形式、方式、途徑、手段、方法,都要從醫學生中來,到醫學生中去,唯有醫學生真正內化了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能,并外化為具體的醫療實踐活動的能力,這樣的醫學教育和教學才能夠真正取得實際的效果。而現實的醫學教育實踐活動,則是特別凸顯醫學教師主體性的發揮,甚至來說,是醫學教師權威性、霸道性、強制性的絕對發揮。往往是醫學教師一言堂,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說,學生記;教師考,學生背,整個的醫學教育教學活動,看似絕對發揮了教師的主體性,但卻非常嚴重地埋沒了醫學生的主體性,使得整個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陷入了單向式、直接性、機械式的模式,進入到了一種十分僵化、老套、凝固、停滯、沉悶的狀態。醫學生本身作為人,作為人自身所擁有的積極能動性,被嚴重扼殺了。所以,這就造成了目前醫學教學課堂上的分散、凌亂、凝固,教師與學生嚴重脫節,教師與學生“兩張皮”的現象十分嚴重。因此,醫學教育得以有效展開的本體論根基,或者說其核心精髓、根本性質、客觀規律,一定不是就醫學而醫學,就技術而技術,而是就教學而教育,從教學上升到教育,是真正在培育人、教育人、塑造人、提升人,是對人性深處求知、發展、提升的引領與塑造。正所謂“優良的教育并不是為了人生在世各種現實成功的資本,而是為了人自身的完滿,為了人格的健全。我們需要越過種種阻礙,回到人自身,澄清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2]這意味著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展開,要想取得實際的效果,一定要以人為本,真正地貼近醫學生,遵循醫學生身心成長的客觀規律,這樣才能夠真正帶來醫學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展開,進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醫學教育得以未來發展的本體論訴求
哲學本體論不僅要回溯過去、把握現實,而且更要注重未來,是對未來發展的一種終極信仰和價值追求。哲學本體論總要激發人們對未來的渴望、求索,使人們不懈探究、矢志不渝,為人們提供一個面向未來的精神指向和心靈歸宿。“哲學的‘本體論’,是一種溯本求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是一種理論思維的無窮無盡的指向性,是一種指向未來的終極關懷。”[3]因為,“人是一種從不滿足于既有存在,總在追求未來理想存在的一種存在。這通常被稱作人的‘形而上學’本性。本體論就是以探尋對象之外和之上的本真存在這種方式,來表達人的形而上學追求的。”[4]142所以,哲學本體論總要為人們提供一個未來追求的指向,形成精神訴求、價值理念,使人的思想、精神、理想、信念達到一個高級的境界,成為人自身生存發展的精神源泉和信仰動力,更是人自身的精神追求與最終歸宿。醫學教育要想能夠持續不斷地延展下去,要想真正成為社會的一種需要,廣大民眾的一種期盼,作為醫學教育的主導者———醫學教師,肯定是要在具體的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有所追求,有所理念,有所超拔的。或者說,要從具體的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實現自身的終極價值與意義,并從中獲得存在感、幸福感、滿足感,使得自己的醫學從教生涯,醫學教育工作,獲得某種超越的境地,得到某種幸福的體驗,獲得某種心靈的慰藉。那么,醫學教育對未來的本體論訴求、追求,終極的價值理念到底應該是什么呢?難道是醫學知識的具體傳授,還是醫學教學的有效展開,以及具體醫學教學任務的完成,其實這些都是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所要達到的具體的直接性目標。但在這些具體的直接性目標的基礎上,醫學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一定是有著一個更高級的、更終極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的,那就是對醫學自身的終極價值與意義的求索,即對人的生命健康的終極關懷,更進一步說,要最終體現在對人的生命的尊重和維護,對人的生命的崇高理解與深刻認識上。世界上沒有什么其他方面能夠比得上人的生命的重要,人的生命具有最崇高的價值與地位。身為一名醫學教育職業工作者,運用自己的所學,傳授給醫學生醫學知識和醫療技能,無論是自己的職業目標,還是培育優秀的醫學生,以及塑造未來合格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展開,這一切的一切,都要以人的生命健康為最核心的價值理念,都要尊敬和維護人的生命本身,要形成對人這一獨特物種的生命價值的終極關懷。所以,醫學教育工作者是偉大的、是崇高的,是直指人的生命的這一核心價值理念和精神訴求的,是真正在做著最能夠讓人感動、最能夠讓人尊敬的醫學教育工作者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現實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許多醫學教育工作者并未把其主要的精力、價值訴求放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僅僅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學任務而已,沒有真正起到一名醫學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轉而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價值訴求,理想目標放在了科研、學術論文、課題、職稱、職位等上面,在這些事務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就不免帶來許多醫學教育工作者壓力巨大、精神心理緊張、焦慮等怪現象。這造成的結果是:沒有精神活動的家園,沒有崇高精神理念的價值追求,更沒有獲得精神的愉悅和心靈的慰藉,幸福感嚴重缺失。其實,作為一名醫學教育工作者,其最本真的存在樣態,或者說其最真實、最現實、最實質的價值與意義,就存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真實的生命存在、生活寫照、本真面貌。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夠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獲得存在感,獲得學生的認可,特別是獲得學生內心世界的肯定、尊敬,那么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什么內在的價值與意義呢?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這句話可以做進一步的延伸性理解,即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夠在廣大學生思想心理的深處,能夠做到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能夠達成思想認識上的共識、同一,能夠真正震撼、啟迪、提升廣大學生的思想、靈魂,能夠得到他們從心往外的相信、認可,直至信仰,這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最高級的教學境界、最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幸福感、最終極的精神歸宿。在這個世界上,有什么幸福感、價值感、歸宿感,能夠比得上人的心靈溝通、靈魂提升更高級的呢?醫學教育的未來發展,醫學教師的終極追求,一定是教育境界的提升,一定是從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證明了自己,實現了自己。借用馬克思本人的職業觀點來總結和概括:“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做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5]醫學教育工作者不正是在培育著為廣大民眾健康福祉而操勞的醫務人員嗎,醫學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不也是最能夠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嗎。所以,醫學教育事業不僅能夠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而且能夠更加偉大而崇高的存在下去。在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醫學教育工作者最可以實現自己的終極價值與人生意義,最能夠獲得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歸宿,能夠在醫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獲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參考文獻】
[1]俞宣孟.本體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8.
[2]劉鐵芳.什么是好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哲學闡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1.
[3]孫正聿.哲學通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228.
由于傳統金字塔式的渠道模式存在系列不可克服的先天弊端,使得生產商運作、管理渠道的交易成本在不斷增加,所以,生產商開始縮短渠道長度、減少渠道層級,使營銷渠道扁平化。
一、概念界定和理論介紹
1.渠道扁平化
渠道扁平化,也被稱作通路下沉,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興起的一種渠道操作模式。這種模式簡化了銷售過程,保障產品從生產商(廠家)到消費者之間的供應系統高效無損耗運作,優化了資源配置,提高了營運效率,保障了信息溝通,縮減了銷售成本,使企業有較大的利潤空間。但扁平化并非是簡單地減少哪一具體銷售環節,而是要對原有的供應鏈進行優化,剔除供應鏈中沒有增值的環節,使供應鏈向價值鏈轉變,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交易成本理論
羅納德·科斯(RonaldCoase)認為,營銷渠道的目的是和其他企業或個人進行交易時,將成本最小化,營銷渠道通過分擔談判功能、促進交易與信息共享,實現了廠商與外部組織實體間的相互依賴,有利于廠商從外部獲取資源,與渠道成員建立起“團隊合作”,極大地降低了廠商與終端消費者間彼此搜尋信息、時空距離及討價還價達成交易的成本。生產者通過將某些職能外包或由自己從事特定職能,簡化了企業間流程,加快了供應鏈響應市場的速度,從而避免一些或全部與必不可少的渠道職能相關的成本,有力降低了廠商在市場上的交易成本。這是建立營銷渠道的主要推動力。
其后,威廉姆斯等許多經濟學家對交易費用理論作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威廉姆斯把交易費用細分為事前的交易費用和事后的交易費用兩類,前者包括起草、談判、落實某種協議的成本,后者包括交易對方偏離契約規定發生的費用、當事人發現事先確定的價格有誤而需要作出調整所付出的費用、當事人為通過法律或政府解決他們之間的沖突所付出的費用、當事人為確保交易關系的長期、穩定、連續所付出的費用。
二、用交易成本理論分析渠道扁平化原因
1.企業市場交易費用增加
(1)渠道過長影響信息傳播速度
由于渠道過長,廠商對渠道的控制就會減弱,對終端信息的搜集就會處于被動地位。廠商沒有市場的第一手資料和信息,沒有包括最終產品的用戶、終端零售商和區域批發商等的檔案,而這些都是公司最重要的市場資源,也是降低市場網絡風險的重要保證,只有當企業建立起了足夠大的用戶數據庫,并且通過用戶數據庫來進行市場開發、廣告實驗時,企業的市場營銷才是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市場工作之細關系到市場開發的深度。企業只有在完善的客戶檔案基礎上,才可以更好地開展渠道管理工作。信息傳遞的延時和信息的扭曲這種潛在的風險則使得生產商通過分銷商來分銷產品的成本增加,是一種隱性的市場交易費用的增加。
(2)多層次結構影響效率提高
渠道的每次變革,都是為了節約交易成本,向顧客讓渡更多的剩余價值。長期以來,制造商一直沿用多層次架構的垂直調控銷售模式,一個產品要到達消費者手中往往要經過廠商——總經銷商——二級批發商——三級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等多個層次,中間流通環節的增加無疑在降低渠道的效率,延誤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的時間,物流費用在增加,資金周轉周期加長,利潤隨之攤薄。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則很難得到價格帶來的福利。多層次結構使得制造商需要花費大量的交易成本用于協調渠道間的關系,平衡渠道權利,減少渠道沖突,這必然會引起交易費用的增加。
(3)渠道成員的有限理性與機會主義
交易成本分析的框架是基于社會行為實現的。渠道成員被假設為有限理性人,如果有機會,至少一部分的參與者有機會主義傾向(即有可能欺詐別的參與者)。不完全信息(或稱不對稱信息)會給有機會主義傾向的渠道成員提供進行欺詐的可乘之機。由于信息不完全,渠道成員對未來情況及其變化就無法事先預期,使不確定性增加,為了應付偶發事件和可能遭受對方欺騙的不確定性,渠道成員就會出現機會主義行為,制造商為了防止這種機會主義行為給自己帶來損失,就必須對渠道成員的行為進行績效考核、對交易雙方履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如果渠道過長,制造商很難對渠道成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對方行為表現很難輕易得知,即使通過監控程序可以實施,則信息收集和處理費用也不可低估。必然使事后監督費用增加,繼而會增加交易成本。
2.其他技術的發展有利于降低交易費用
過去的渠道商,完全代表廠家在做市場,在分銷中“物流、服務、信息”三位一體,集渠道的各種職能于一身,企業必須依靠多級渠道來實現信息的收集,產品的運輸,價值的傳遞的職能,以實現交易費用的節約,但隨著網絡、信息、物流等的發展,制造企業把渠道的原有職能外包出去,轉移給專業的物流公司、信息咨詢公司等企業,可以減少渠道層級,有效地節約了交易費用。(1)網絡的發展降低了交易費用
新經濟時代很大程度上是指由信息技術革命特別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帶來的社會經濟變化,對營銷渠道變革來說,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是不應被忽視的外部力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網絡技術和功能強大的營銷管理軟件能夠對眾多經銷商反饋的大量信息進行快速處理,并能在同一時點將所有信息傳遞給經銷商。這就極大地減少了交易費用,推動了銷售渠道扁平化趨勢的發展。
因特網的出現使得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與廠家直接聯系,獲得感興趣的信息,而企業也可以更快、更準確、更全面地獲取消費者的相關信息,因此,企業在對客戶需求研究方面優勢顯現出來。企業可以將分銷商的部分研究職能承擔過來,電子商務的出現使得企業在促銷、接洽和談判方面的職能不斷增強,同時也加快了對消費者的反應速度。這樣,傳統渠道成員的信息功能就被極大地削弱甚至完全摒棄,這同樣會導致渠道成員的數目和層級減少。
(2)物流的發展降低了交易成本
中間商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物流職能,中間商幫助將產品從企業到消費者進行實體轉移。物流成本在多數產品的成本結構中具有很大的比重,在物流業還沒有發展成熟之前,生產商獨自承擔物流職能的成本很大,不利于企業的發展,而且很少公司能夠有實力構建起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統。隨著具備高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直接向最終消費者傳遞商品的費用大大低于通過傳統的渠道層層傳遞的方式,同時,由于零售終端巨型化的趨勢,使得廠商不必向數量巨大的小規模終端供貨,使其運輸成本大幅度下降,節約了企業的交易成本。
(3)支付工具的創新降低了交易成本
科技的進步使商品交易超越時間的限制,但無論商品交易如何發展、交易方式如何復雜,交易過程中始終伴隨著債權債務和實際資金的支付與清算,渠道扁平化也面臨著企業如何與眾多的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進行結算,而網上銀行和網上支付業務的發展則給企業的結算業務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郵局、銀行的匯兌雖然也能解決結算的問題,但是,遠沒有網上支付快捷方便,遠程支付工具的創新大大降低了企業市場交易的費用,也為渠道扁平化創造了條件。
分期付款方式的創新,削弱了分銷商融資的職能。生產商、銀行、消費者的合作,可以使得生產大件產品的生產商能夠及時獲得所售產品的資金,降低了生產商的外部交易成本。
三、實施渠道扁平化的一些建議
長遠來看,企業間的競爭已經不是某個企業單打獨斗了,而是這個系統的競爭和整個系統的進步,所以,對于制造企業而言,應該與渠道上的各個環節的經銷商建立雙贏或多贏的關系,才能取得競爭優勢。但同時,企業也應該注意渠道的經濟性,把握好渠道的長短,減少渠道上不增值的鏈條,變供應鏈為價值鏈。
第一,企業和下級分銷商間建立響應系統。在渠道優化、減少供應層級的基礎上,企業和分銷商建立共同的信息網絡來即時監控各分銷商手中的庫存信息,以避免大量庫存積壓在分銷商手中而沒有遞送到顧客。這樣,企業可以即時地監控各分銷商手中的庫存情況來采取適當的措施,盡量避免分銷商在存貨積壓的情況下還訂貨,并對分銷商手中的庫存銷售情況進行懲罰和獎勵,同時,重視商品的終端銷售,和顧客保持經常的溝通。
第二,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建立企業與最終顧客之間的網上交易平臺,企業可以更快、更準確、更全面地獲取消費者的相關信息,加快對消費者的反應速度。這樣可以減少對多級渠道收集信息功能的依靠,使核心企業(制造商)掌握主動權。
第三,制造商企業可與渠道中的各級分銷商之間建立網絡組織。網絡組織的特點是交易時間一般較長,核心企業(制造商)確定了渠道最優層級、選定了分銷商之后便很少變動,這就大大節約了重復簽約所引起的交易成本,因為交易是重復進行的,而且每次交易的數額都非常大,所以,違背契約或者機會主義行為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從而可以抑制機會主義行為。重復交易使得雙方在未來有更多的機會來矯正交易中的不平等現象,從而降低了討價還價的成本。在網絡組織中,廣泛使用的非正式契約能長時間發揮自我保護作用,網絡組織成員從共同利益出發,通過長期互動將會建立起信任機制。信任機制的出現,減少了契約實施和行為監督,從而降低了合作的履約成本及考核成本。
參考文獻:
[1]Wiliamson,O.E.,TheEcomonicInstitutionsofCapitalism.NewYork:TheFreePress,1985.
[2]陸芝青,王方華.基于交易成本的渠道決策模型[J].商業時代,2005,(8).
2廠辦收益權的差異要求戰略目標協調
2.1廠辦戰略目標的相互銜接
廠辦之間在收益權方面存在差異,生產組織以工業增加值實現其收益,管理組織以自身掌握資源的多少獲得收益。公司當中的非生產性部門應當和工廠之間共同建立起相互協調的經營戰略目標。企業的經營戰略是企業對自身的經營和發展方向的一種總體性安排。這種總體性安排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主要依靠企業自身根據市場結構、供求關系和成本結構等因素制定。工廠的經營戰略應當從屬于公司的經營戰略當中,并且服務于公司的整體性經營戰略部署。但是工廠和公司之間在運作模式、流程和目標等方面天然存在著種種差別,兩者的經營戰略必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同時又在最終結果上具有一致性。在公司與工廠之間的管理整合的建構過程當中應當首先實現經營戰略方面的相互協調。公司管理機構應當首先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分析信息作出產品生產的數量、質量和種類等方面的決策,而企業的生產組織———工廠,應當根據公司內的市場部門的規劃選擇節約成本的要素投入方式,從而共同服務于企業的利潤最大化目標。
2.2整體戰略目標在廠辦之間的分解和落實
企業整體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的,企業應當通過調整自身的產量、價格和產品的品質以不斷降低成本并擴大自身的收益。在企業經營過程當中,產品的價格、產量等決策往往由公司管理部門做出,而企業的產品成本和品質的改變主要由企業生產組織完成,兩者存在著一定的分離性。為了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企業應當首先針對不同的部門的實際情況,分別作出經營戰略。企業管理部門應當立足于市場變動情況做出自身的經營規劃。具體而言公司管理部門應當著重收集市場變動方面的信息,對消費者的價格變動反應程度、價格自身的變動走向和外部可進入資本的活動狀況進行分析和研判。對市場變動趨勢做出正確的分析是企業管理部門應當完成的核心戰略任務。對于肩負生產任務的工廠而言,應當在上級市場部門對市場變動趨勢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安排生產對象和生產數量。產品的類型、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都是生產對象選取過程當中所應當包含的內容。工廠的戰略目標應當主要集中在產品的生產成本的控制方面。在企業管理的實踐當中,市場容量和產品投放量等指標往往會得到市場部門的分析和研究,這決定了工廠應當根據上級部門的規劃和安排,以既定產量目標的基礎之上實現企業的生產成本最小化為自己的戰略任務。不同于在既定的生產投入資金限制之下實現產量最大化的生產目標,既定生產數量要求之下的企業成本最優控制方法要求企業著重調整要素的使用數量,實現勞動力、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其他生產資料的有效配置,降低單位產品所消耗的生產成本是工廠經營戰略的核心。
3清晰的工作流程有助于降低交易費用
工作流程的本質是信息和資源的流向和流量,并且以企業的工作步驟和環節作為表現形式。交易費用就產生于這一過程當中,并且以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機會主義行為、有限理性缺陷和風險、不確定性因素作為其表現形式。只有通過工作流程的明晰化才能使管理活動實現權責明確,降低敗德行為發生的可能性,從而實現交易費用的降低。在公司和工廠的二級管理系統的構建過程當中,應當明確針對市場的公司管理部門的決策地位,同時明確工廠節約成本為目標的經營目的。企業應當規劃好自身的工作流程,并根據工作流程選定合理的工作崗位和人員配置結構。公司和工廠之間的管理整合建設,在工作流程方面,所需要集中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公司管理部門和作為生產組織的工廠之間的信息和資源傳遞流向、任務交接準則和協調機制如何構建。
3.1管理部門應當著重降低風險和不確定性
在一個經營管理周期,公司管理部門應當首先接受并分析市場需求信息,并且在市場部門內部制定公司經營戰略目標,決定產品投放計劃,并且將產品的性能、數量等要求準確無誤的傳遞給工廠。工廠作為企業的生產主體,在此時應當根據公司管理部門傳遞的信息制定自己的生產計劃并且安排生產。在生產過程完成之后,產品應當作為物質資源向公司管理部門進行移交。工廠由于在生產過程當中需要遵循特定的技術規范,各種要素的最優組合在短時間內不容易被改變,因此應當將生產過程當中所依賴的技術信息及時的向管理部門加以傳遞,保證管理部門能夠及時有效的對生產經營目標和產品價格進行調整,在必要時進行生產技術革新換代的決定。在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普及的情況下,生產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大大加快,這就更要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自身的生產技術構成。對生產部門和管理部門應當進行有效的協調。公司管理部門作為一個整體存在內在的工作聯系,應當形成一種相互制約監督的機制。對于管理部門和工廠之間的存在的矛盾沖突,企業管理人員應當主要將精力集中在協調方面。
3.2根據組織行為規律降低機會主義現象發生的概率
應當根據企業的工作流程設立與之相配合的工作崗位。工廠的崗位設置相對簡單,主要根據生產要素投入的技術關系設置職位并選用人員,但是管理部門卻具有自身獨特的運行規律。工作成果不能由價格機制進行評判的管理部門,并不會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不會追求最大的收益,并通過自身工作效率的提升降低自己的成本。脫離于市場機制的管理部門往往以獲得更多的資源作為自己經營和發展的核心目標。獲得資源的方式主要是擴大所在部門的編制,在各個部門之間互相制造工作以體現所在部門工作的重要性,所有的官僚機構事實上都存在著這種過度擴張的內在沖動。為了通過工作流程設計控制企業內部的管理機構的擴張,企業管理者應當著重關注公司管理部門內部的工作流程,尤其是在公司管理部門內部形成封閉式回路的工作內容,減少管理部門內部出現相互推諉或相互制造工作的問題。管理部門過度膨脹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管理職能的重疊。當多個部門共同完成同一項任務時,很可能存在權責不分的問題,最終帶來管理的混亂和低效。這事實上需要管理人員著重規范任務的交接標準,模糊的交接標準是工作責任相互推諉的溫床。
一、保險市場交易成本的界定
(一)交易成本與經濟績效
社會產品由生產過程進入消費過程一般有兩種形式的成本消耗,一種是生產成本;一種是交易成本,企業均衡就是這兩種成本共同作用的結果。生產成本是直接用于產品(和服務)生產過程的各種人、財、物等資源的消耗,生產成本可以轉移到新產品中,形成新產品的價值。交易成本則是各種交易活動中時間、人力和金錢的消耗,與生產成本不同的是,交易成本盡管也是各種資源的消耗,但這種消耗不會增加新產品的價值。
為了達成交易,人們必須出入各種市場,收集各種信息,了解產品的質量和相對價格,對交易的各個細節進行談判、協商和檢驗,簽訂協議并監督對方的履行,有時甚至還要承擔相應的損失,所有這些活動都要耗費相當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些消耗都是交易成本的范疇。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指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談判成本、擬定和實施契約的成本、界定和控制產權的成本、監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結構變化的成本。簡而言之,包括一切不直接發生在物質生產過程中而純屬交易者之間為達成(或放棄)交易而耗費的成本。
由于消費者對各種產品的購買看重的是產品自身的價值,但交易成本不增加產品的價值,也不增加消費者的效用,因此從資源配置的最佳效率出發,理想的狀態就是交易成本為零。但在實際交易活動中,交易成本不可能為零,因為交易成本發生在人與人交往的層面,在交往過程中,威廉姆森認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經濟環境也是不確定的,加上資產的專用性以及交易人的投機動機的存在,交易成本總是大于零的正數。因此,威廉姆森形象地將交易成本比喻為經濟世界的摩擦力。
在交易成本為正的條件下,各種經濟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是不存在的,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比其他資源配置方式有效也并不是因為其消除了交易成本而是因為其交易成本更低,也因此,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就成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確保經濟績效的題中之義。
(二)保險市場交易成本
康芒斯將交易分為市場的交易、組織的交易和管理的交易,市場的交易發生在市場交易人之間,組織的交易發生在組織內部,管理的交易發生在政府與管理對象之間。康芒斯對交易的劃分也適用于對保險市場交易的劃分,并確定相應交易成本類型。
首先,圍繞保險合同的簽訂與執行,投保人和保險人要進行多次交易以溝通信息、解決分歧、達成共識。為此,雙方都要耗費相應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這就是保險人和投保人之間的交易成本。
其次,由于保險公司的活動具有較強的外部性,為了確保投保人的利益,政府就要對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監管。在保險公司和監管機構之間圍繞監管也存在著“交易”及相應的交易成本。
再次,保險公司在具體的經營過程中,為了適應保險市場分工不斷發展的趨勢,借助于各種中介機構推銷自己的產品、提供各種服務等,使各種中介機構加入保險服務的行列之中,保險公司與中介機構之間的交易也會產生交易成本。
最后,保險公司之間、保險公司與其他行業的企業之間也會因為各種業務合作、資產組合或競爭而發生各種交易,也會產生相應的交易成本。
因此,保險市場交易成本產生于保險交易的各個層面,按照主要交易層面劃分,保險市場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簽訂和執行合同的交易成本、監管的交易成本、中介服務的交易成本和同業與非同業之間的交易成本。
二、保險市場交易成本變動的影響因素
保險市場交易成本產生的原因總體上可以歸結為威廉姆森總結的四類要素,在保險市場交易成本始終為正的條件下,研究影響交易成本變動的因素對于控制交易成本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在現行市場條件下,影響保險市場交易成本變動的因素主要有:
(一)信息不對稱的程度
由于保險業對風險信息具有高度的依賴性,信息的完全溝通對于達成交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保險是一種知識和技術含量都很高的特殊商品,相對于消費者而言,具有從業經驗的保險人具有保險信息方面的優勢,特別是在保險創新速度不斷加快的條件下,保險人對保險信息的掌握程度遠非一般消費者可比。同時,消費者對于屬于私人信息的保險標的的了解也是保險人所不能及的,這樣就產生了保險信息不對稱問題。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從事保險交易雙方如要使交易順利達成,就必須向對方公開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在保險合同簽訂過程中,即使交易雙方都有主動將信息完全透露給對方以順利達成交易的心理,在溝通過程中也存在交易成本,比如不能準確完整地向對方披露信息,或者對對方披露的信息不能正確理解而使信息交換不完全等情況都會產生交易成本。如果交易雙方都有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謀取“交易剩余”的投機心理,不向對方披露全部信息甚至提供虛假信息,交易成本問題就會比較突出。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保險人由于對投保人的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得不投人更多費用與精力收集有關信息,防范投保人的道德風險和逆選擇,從而使交易成本上升,保險費率也不得不因補償交易成本而上升,從而增加了投保人的成本。另一方面投保人也容易在對保險人或保險險種的信息掌握不充分的情況下作出錯誤的投保選擇,使自己得不到合法的保險保障甚至毫無保障。
信息不對稱問題存在于保險交易的各個層面,是導致保險交易成本產生、決定交易成本大小的主要因素。從相關性來看,保險信息不對稱越突出,保險市場交易成本就越高,各方為實現交易就要支付更多的交易成本,有些交易甚至因為交易成本太高而被放棄。
(二)保險業務的性質
對于常規性、技術含量一般、保險責任較小的業務和風險發生的概率比較穩定的業務,由于對其的處理已經有程序化的制度和規范,因而交易成本較低。對于新業務、技術含量較高、保險責任巨大以及風險控制比較特殊的業務,保險公司就要花費大量的成本去收集有關資料、分析承保風險、制定分保方案等,其交易成本就比較高。同樣,獨家承保比多家共保的交易成本相對要低、直接承保比投標承保的交易成本低。
(三)保險市場體系的完善程度
保險市場體系主要包括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和投保人,其中保險中介機構在節約交易成本方面具有特殊作用,這也是保險中介存在的基本原因。這種作用主要表現為:第一,通過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高效率地代替了交易雙方的某些活動,減少了雙方的交易成本;第二,中介機構的中立性使其服務具有公信力,有利于消除分歧和疑慮;第三,中介機構可以提供信息溝通與業務咨詢等方面的服務,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和保險知識與業務處理專業化對交易完成的障礙。因此,完善的市場體系、尤其是發達的保險中介體系對于降低保險市場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四)市場競爭狀況
根據產業組織理論的SCP范式理論,市場結構(Structure)決定企業行為(Conduction),企業行為又決定經濟績效(Performance)。根據該理論,競爭性的市場比壟斷性的市場更有利于提高經濟績效。因此,提高保險市場的競爭性有利于降低保險市場交易成本。其機理在于,由于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保險公司必須通過提高服務的效率、簡化服務的程序以及開發功能多樣化而又容易識別的產品以降低投保人的交易成本,增強自己對客戶的吸引力,從而改善公司的經營績效。
此外,競爭的加劇還會使信息傳遞加快、信息流量加大,著名經濟學家諾思為此指出:“信息費用由于買者和賣者的大量存在而降低”。保險公司也會努力加大其產品和服務宣傳以及保險知識宣傳的力度,在客觀上降低了信息搜尋的成本。
(五)保險監管
諾思認為,國家(政府)的存在是經濟增長的關鍵,同時又是經濟衰退的根源。其原因是政府在維持制度的效率方面具有雙重效應,即既具有維持高效率、低交易成本的產權制度的功能,同時又具有維持低效率、高交易成本的產權制度的功能,這就是“諾思悖論”。在保險監管方面,“諾思悖論”問題同樣存在,即保險監管在降低了交易成本的同時又增加了交易成本。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政府從事保險監管的目的在于通過實施監管,規范保險市場和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使保險公司在經營風險的過程中避免風險,確保其有足夠的償付能力。從這層意義上講,保險監管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這也是保險監管效應的主要方面。但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問題、法制環境的不健全以及監管模式轉換等,在一定條件下也有可能影響市場交易成本,這種效應主要基于在保險產品與服務創新不斷加快、新型交易不斷涌現以及保險業重組與兼并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保險法律的相對穩定性與保險業發展的不斷創新產生了矛盾,表現為保險法律及其規章制度滯后于保險實踐,導致部分保險交易行為的發展因缺乏相應的規范而不能健康發展。同時,在正式的交易制度不能及時制定并實施的條件下,非正式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行為就會產生,保險市場部分交易出現失控。
(六)保險從業人員的努力程度
保險從業人員是保險交易的直接參與者,在各種交易過程中,保險從業人員降低交易成本的動機和努力程度對保險交易成本水平有著重要影響。影響保險從業人員努力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市場競爭程度、企業文化的作用,現有崗位的競爭程度以及企業剩余收益分配制度等。由于這些影響因素非常復雜,而且保險從業人員是其人力資本的直接所有者,其自主性和積極性的發揮與努力程度難以觀察。如果保險從業人員在交易過程中自覺地發揮并挖掘自身人力資本的潛力,努力為交易提供最大的便利,保險市場交易成本就會降低,反之交易成本就高。
三、保險市場交易成本的控制
控制和降低交易成本不僅具有改善保險公司經營績效的一般意義,而且具有適應保險業發展規律以促使自己成長壯大的特殊意義。因為根據大數定律法則,保險公司只有大量接觸風險事件、進行廣泛承保才能提高對風險的預測和駕馭能力,實現其不斷成長壯大的目標,而這些都需要保險公司努力降低交易成本,需要為保險公司提供寬松的環境。
當前,控制我國保險市場交易成本的思路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優化制度設計
1.完善保險法規體系。結合保險市場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圍繞新頒布的《保險法》,制定、修改與之配套的保險法規和制度,對保險市場行為規范、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和信息披露、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管理等進行明確規定。
2.進一步完善保險合同的制定與爭議處理制度。從易于保險合同的簽訂與執行的角度出發,對保險合同的樣式、結構與內容不斷完善,使保險合同既容易理解,又易于執行。同時建立保險合同爭議處理機制,大力發展保險仲裁。
3.建立保險市場信息與溝通制度。以保險公司改制和爭取進入資本市場以及實施償付能力監管為契機,建立保險公司市場信息與溝通制度,擴大信息與溝通渠道,要求保險公司接受社會咨詢與投訴。
(二)強化保險監管
1.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力度。通過優化監管指標設計,對保險公司實施分級、動態監管,將各保險公司機構增設、業務開拓、資金運用的調整等與償付能力掛鉤。同時規范保險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和行為,確保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真實性。
2.完善審批制度。控制審批范圍,能通過市場調節的盡量不審批;能通過較低層級和效力審批解決問題的盡量采用較低層級和效力的審批形式。同時,不斷優化審批的程序,簡化審批手續,使審批效率不斷提高。
3.進一步提高監管透明度。貫徹保險監管公開原則,不斷擴大保險監管信息公布的范圍,增加信息公布的渠道,將重要保險信息和重大保險事件的處理及時向社會公布,保證保險公司和社會公眾能更快地獲得保險監管信息。
4.對保險市場的交易行為實施重點監管。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和技術手段,對保險市場進行動態監控,對容易產生重大問題的交易行為實施重點監管,以規范保險市場的交易行為,凈化市場環境。
(三)大力發展保險中介
1.拓寬保險中介的發展空間。加大保險公司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的力度,從有利于發揮保險公司自身的專業化經營的優勢出發,將適宜保險中介承辦的業務剝離出來委托給保險中介,為保險中介提供相應的發展空間。
2.提高保險中介機構人員的素質。人員整體素質低下是制約保險中介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保險中介機構要以提高人員素質作為實現進一步發展的契機。
3.規范保險中介機構的經營行為。通過加強監管、實施信用評級、建立黑名單制度等對保險中介的經營行為進行監控,確保保險中介誠實守信、依法合規經營,防止保險中介偏袒保險交易的任何一方,防止保險中介借助于壟斷性的優勢要挾保險公司和消費者。
(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哈耶克認為市場經濟制度使人類合作秩序得以自由擴展和自發演變,因此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有利于促進交易雙方的合作,增強交易雙方的誠信約束,減少交易摩擦。降低保險市場交易成本無疑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TC)最早起源于制度經濟學, 科斯(Coase?R?H )認為交易成本(費用)就是市場上發生的每筆交易的談判和簽約費用[1]。1937年科斯第一次開辟了交易費用分析的新思路[2]。科斯通過研究企業性質,認為市場運行過程中,各組織的交易存在著交易費用,它是“運行價格機制的成本”,包括2 項:(1)獲取市場信息的費用;(2)談判和履約的費用。科斯首先打破了交易零成本的觀念[3],認為任何交易都會產生正成本;然后在其著名論文《企業的性質》中對企業之間的交易展開了分析,指出從現實環境的觀察中,經濟學家同意價格機能是一種較佳的協調機制,但也承認企業家的協調功能。
后來,阿羅認為[4] “交易活動是構成經濟制度的基本單位”,把交易費用定義為“經濟系統的運行費用”,“交易費用是經濟制度運行的成本。”
達爾曼(D ahlm an?C?J)認為[5],交易成本包括獲取信息的成本、討價還價和決策成本以及執行和控制成本。這些都屬于傳統的交易成本理論。
威廉姆森在正式提出交易成本的內容前,曾分析不同資產專用性下的治理成本,并總結了不同的治理結構[6]。后來在1996 年出版的《治理機制》中提出交易成本包括:(1)達成雙方滿意的協議成本;(2)使協議適應預期不到的突發事件成本;(3)實施協議的成本;(4)終止協議的成本;(5)獲取市場信息的費用;(6)為避免沖突而進行的談判并付諸法律而支付的費用。
1986年,馬修斯[7]提供了這樣一個定義:交易成本包括事前準備合同和事后監督及強制合同執行的費用,與生產費用不同,它是履行一個合同的費用。
1999年,Aidanving和 steven Globeman把交易費用分為談判費用和機會主義費用[8]。談判費用包括:談判本身產生的費用;修改合同的談判費用;對外部的監控費用;產生沖突或解除合同所引起的制裁費用。機會主義費用是任何一方為了自身的利益行使機會主義而產生的費用。
張五常將交易成本定義為制度成本[9],張五常在其《企業的契約性質》一文中以記件工資契約為例[10],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發生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所有不是由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指導的生產和交換活動,都是有組織的活動。
有學者在交易成本的范疇研究中提出交易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11]。狹義交易成本僅指雙方或多方在交易過程中發生的費用,而廣義交易成本則包括為了進行交易而發生的所有耗費,其中包括維護關系的成本。雷星暉等(2008)在解釋廣義交易成本中提到:作為供應鏈間接活動的交易成本屬于狹義交易成本的范疇,而作為供應鏈質量保證活動的交易成本則是區別于純交易過程發生的費用,這部分成本通常是為了獲得、維持和發展供應鏈上企業關系而耗費的成本,是能夠創造關系價值,并反過來影響狹義交易成本的成本,稱之為關系成本。而Heide,Jan B(1994)也認為,交易成本與關系的建立、發展與維持的全過程是相關的[12]。
桂良軍(2006)認為[13]關系成本包括改善溝通技術與方式的成本、技術支持成本、資金融通成本等側重于影響發展雙方關系的成本,關系成本包括了交易成本,或認為關系成本即為交易成本。
現階段對于交易成本在實際經濟活動中的內涵,應建立在廣義交易成本的解釋之上,既包含了狹義交易成本(以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的經濟學解釋為基礎),又包含了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之間為發展和維護關系而發生的所有耗費(以桂良軍等歸納的關系成本為基礎)。
參考文獻:
[1] Coase?R?H ,Nobel Lecture: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Pro- duction,in The Nature of the Firm :Origins,Evolution,and De- velopment[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230
[2] 張五常,交易費用的范式[J],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1期:1-9
[3] R.E.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4] Arrow.K.J,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issues perti- nent to the choice of market versus nonmarket allocation[A], In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C], The PPB System,1969,1:59-73
[5] Dahlman?C?J,The Problem of Externality[J],Journal of Legal- Studies,22:141-162.
[6] Williamson.O.E.Strategizing,economizing,and economic orga- niz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1991,12:75-94
[7] Matthews,R.C.0,The Eeonomies of Institutions and the Sour-
ces of Growth,Eeonmi[J],Journal,1986,96:903一910.
[8] Aidan Vining Steven Globerman,A Cone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out souring Decision[J], European nage- ment Journal,1999,6:645一650
[9] 夏林,基于交易成本的企業縱向關系治理機制選擇分析[D], 碩士學位論文,鄭州,鄭州大學,2007年
[10] 尚琳琳,企業性質分析的雙重標準:交易成本與效益[D], 碩士學位論文,廈門,廈門大學,2001年
百年興國大計,基礎教育為本;基礎教育大計,教師素質為本;教師素質大計,專業成長為本。在幼兒園,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協調者和改革者,“是幼兒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他們的素質直接制約著幼兒教育的發展水平。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園本文化的滋養,就像一棵小樹苗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足夠的沃土一樣。教師只有在與園本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不斷進步,我們應該創建適宜教師專業成長的園本文化,促使教師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促使幼兒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園本文化的解讀
所謂“園本文化”是指幼兒園在長期的教育實踐和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一種綜合體,是一種富有個性的學園文化。
幼兒園園本文化分為外部與內部兩種表現形式,其外部表現形式是直觀的外顯環境,通過幼兒園的大環境,宣傳欄、理念牌、標語口號等環境裝飾和教職工的服飾、設施等表現出來的風格和感覺。其內部表現形式是內隱的,是摸不著但可以感受到的,是從園長到每一個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整體精神面貌、理想追求、教育理念,包括對待工作的態度、行為規范、團隊精神等。在這里,我們主要談到的是園本文化的內部表現形式,即內隱部分。
二、園本文化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意義
園本文化建設得好,就會像一根紐帶,把教師和幼兒園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給教師輸送營養和氧氣,促使教師更好地專業成長。
1.園本文化能對教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園本文化能對全體教師產生巨大的吸引力,引導教師自覺地走入這個群體;引導教師慢慢地向核心靠攏,努力提升自己來適應幼兒園的園本文化。可以說它在教師專業成長中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引領和陶冶作用。
2.園本文化能帶動教師不斷進步
園本文化就像是一種巨大的磁場,將幼兒園的發展目標與教師個人目標進行同化,產生向心力,使教師持有高漲的職業興趣,固守堅貞的職業道德,掌握從容的職業能力,從而推動教師不斷地向自己的專業頂峰邁進。
3.園本文化能激勵教師的思想和行為
一位心理學家是這樣描述的:“人在無激勵狀態下,只能發揮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質激勵狀態下,能發揮自身能力的50%—80%;物質激勵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邊際遞減現象;而來自于精神的激勵,則更持久、更強大。”園本文化便是一種良好的精神激勵,它能發出無聲的命令,使教師明確應該做什么和怎樣做。
4.園本文化可以促進教師更快更專業的成長
高品位的園本文化可以有效促進“平等、民主”的教師互動氛圍的創設,促使形成及時“反思、評價”的教育行為習慣,并積極深入地“探索、創新”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它有助于幫助教師個人成為專業成長的主人;有助于教師將自己的專業發展過程作為反思的對象;有助于幫助教師塑造現代教師新形象,從而促使教師更快更專業的成長。
三、創建適宜教師專業成長的園本文化
費斯勒(Fessler)在論述學校和學校系統構成的組織環境對教師專業成長的影響時認為起影響作用的變量包括:學校規章制度、管理風格、公眾信任、社會期望、專業組織等,來自這些組織環境的組成要素的支持性傾向會強化、贊賞和鼓勵教師向前邁進。
就個人的專業成長而言,園本文化對教師的發展影響有正向的,也有負向的。當表現為正向時,個體的成長是如魚得水,愈發快捷和有效。而當表現為負向時,個體的成長非但不順利,反而會受牽制,極有可能會就此打住而駐足不前。所以,良好的適宜的園本文化會促進教師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不良的園本文化只會阻礙教師的發展。
針對實際,我們應該創建怎樣的園本文化使教師得到適宜的發展,促使他們更快地專業成長呢?
1.長期積淀的園所文化底蘊是教師專業成長的財富
在悠久的辦園歷史過程中,在一代代教師的傳承中,往往會形成一些優良的傳統,主要體現在價值觀的認同、工作作風的形成等方面。應該繼承和發揚積極向上的園所文化,擯棄不合時宜、消極的園所文化。以長期積淀的優良傳統文化為核心,根據園所現在的發展,建立起符合新時期的具有自身特點的園所文化,引領教師的發展。
2.積極落實教育政策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物質基礎
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教育政策,如果幼兒園不加以落實,那只能是一紙空文,甚至會嚴重地影響到教師的生存,還談何專業成長?
①為教師提供社會保障和福利待遇。幼兒園必須按政策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待遇,切實保證教師待遇的鞏固和提高,為教師解除后顧之憂,使他們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②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教學設備。教師為開展教學活動需要一定的教學條件,如:辦公用品、教學設備、儀器、活動場所、圖書資料、各種教具或材料等,幼兒園要按要求配置,優先安排,改善辦園條件。逐步使幼兒園成為全面提高教師素質的“教師之家”。
“基本原理概論”課(以下簡稱“原理”課),是大學階段4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學術性和邏輯性最強的一門課程,它是從基本理論的角度幫助大學生弄清楚什么是,為什么要始終堅持,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央五號文件及其實施方案規定,“原理”課要著重講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的科學內容和精神實質,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這里明確規定了“原理”課教學要把握“一個主題”,貫穿“一條主線”,突出“一個重點”。也就是說,“原理”課要以什么是、為什么要始終堅持、怎樣堅持和發展為主題,以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為主線,以闡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重點,掌握了這“三個一”,就掌握了“原理”課的定位和基本任務。
概觀“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教材,基本是按照“原理”課的這一定位和基本任務編寫的。但如何把這一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卻需要每一位任課教師發揮自己創造性的潛能,認真思考和精心設計來完成。筆者認為以問題意識為切入點設計整個教學活動和各個教學環節,是一條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教學上的問題意識
教學上的問題意識,是指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始終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以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和理論上感到困惑的問題為主線,通過運用的方法論對社會熱點或理論困惑進行系統分析,達到闡釋基本原理的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里強調的問題意識,是強調教學是一項目的性很強的工作理念,必須有對一門課的整體設計和每節課的專門設計。同時強調教學本身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是這里發現和解決的是學生的問題。
從問題意識入手進行教學設計,主要出于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大學生群體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他們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抱有興趣,加之互聯網技術的發達,使他們關注世界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喜歡思考任何突發事件和突出事件背后的深層次原因;二是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雖然學生喜歡思考和尋找問題背后的深層原因,但由于他們沒有掌握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事物的看法有時過于膚淺和零散,加之受到網絡上各種不同觀點的影響,有時甚至會顯得偏激。通過問題意識進行教學設計,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對問題的系統分析,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會運用的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通過問題意識設計教學環節
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問題意識設計教學環節,主要需做到3個方面:
一是選準切入點。切入點是指學生感興趣,但還沒意識或反思到的問題。切入點找到了,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以找到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始終的主線。例如,基本原理的開篇就講到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已經知道了不管是物質第一性,還是精神第一性都是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在講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們找到的切入點是:“物質‘第一性’與精神‘第一性’”這兩個“第一性”是不是一回事,應該怎樣理解哲學上的“第一性”。
二是教學活動環節設計本身要有邏輯性和系統性。教學活動環節的設計在找準切入點的基礎上,對教材的內容要進行有邏輯性的系統設計,力求把原理講透,講出理論所應有的吸引力和懾服力。
三是要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有針對現實案例的實際訓練。重點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何從實際案例中找到切入點,發現問題;如何運用的基本原理對問題進行系統分析。
以問題意識進行教學設計
以問題意識進行教學設計,需要處理好3對基本矛盾:
一是處理好案例選擇與闡述原理之間的矛盾。“原理”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闡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我們往往是通過一個個特殊的案例來闡述一個普遍的原理和方法,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首先處理好案例選擇和闡述原理之間的矛盾。我們認為案例教學和原理闡述之間是手段和目的的關系。案例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因此在案例的選擇和應用上應該清楚案例實際是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和困惑,是一個切入原理闡述的話題,通過對話題進行的分析,達到闡述原理的目的。也就是說案例是感覺經驗意義上的問題,而原理的闡述則是借助于概念對原理進行的系統闡釋。
二是處理好體系精神與邏輯表達之間的矛盾。基本原理是一個內容系統完整且包羅萬象的整體。馬克思說:“不論我的著作有什么缺點,它們都有一個長處,即它們是一個藝術的整體。” 由于教學時數的限制,不可能對基本原理的所有方面都進行面面俱到的講授,只能有所選擇,而這種選擇應體現出基本精神內涵的概念范疇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建構而成的邏輯框架和體系,這一框架和體系就其內在精神來講,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用哲學方法和認識方法;從外在表現來看,則是由“外在”具體的概念、范疇組成的邏輯表達框架。體系精神與邏輯表達框架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的基本原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分析的基本原理的邏輯表達方式入手,引導學生掌握基本原理的內在體系精神。
三是處理好學術研究與問題教學之間的關系。學術研究和教學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只有有了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學。但是學術研究與教學活動是兩類不同的活動,相關學術研究成果只有通過教師的創造性轉化,才能用在教學過程中。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指出:“整體,當它在頭腦中作為思想整體而出現時,是思維著的頭腦產物,這個頭腦用它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這種方式是不同于對世界的藝術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實踐精神的掌握的”。 馬克思在此提出了人類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問題,并且認為每一種方式都以其“所專有的方式掌握世界”。教學也是這樣,需要教師遵從大學生身心成長的規律,用教學所需要的專有方式去設計教學過程。
注: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2011年重點課題“拓展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實現途徑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張汝倫:《黑格爾在中國―一個批判性的檢討》,《復旦學報》,2007年第3期。
2.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頁。
中圖分類號:F06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848―(2006)01―0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