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9: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小學大隊輔導員,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美麗的烏蘇市哈圖布呼鎮中心小學有一個特殊的小隊組織,——“紅領巾義務護路小分隊”,小分隊自成立以來,一直活躍在烏蘇市四棵樹車站鐵路沿線,小分隊的帶領人是一位年僅23歲的年輕活潑的姑娘-婁蕾,在她的帶領下,路校聯手在鐵路沿線構筑起一條群防群治,小手拉大手的愛路護路的網絡。婁蕾愛路護路的故事,還要從小分隊的成立說起。
烏蘇市哈圖布呼中心小學坐落在歐亞鐵路的北面,距鐵路僅有一百米遠,中心小學有一千多名學生,其中有近五百名學生居住在鐵路沿線,上學,放學必然要過鐵路,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面對孩子行路中的安全隱患,同時也為了更好地發揚愛路護路的光榮傳統,中心小學和派出所于2002年4月23日聯合成立了“哈圖布呼中心小學紅領巾義務護路小分隊”是由少先大隊輔導員婁蕾老師和10名小隊員組成,聘請烏蘇市四棵樹鐵路派出所葛少波指導員,李文生干警為校外輔導員,紅領巾義務護路小分隊成立以來,在輔導員婁蕾的帶領下一直活躍在學校及鐵路沿線,他們就像一個小小的宣傳隊,一臺小小的播種機,把維護鐵路法律、法規播撒在校園內和鐵路沿線的千家萬戶。
輔導員婁蕾老師在每周一次的隊日中,和紅領巾護路隊的隊員一起活動,進行鐵路沿線巡邏宣傳,遇到在鐵路上玩耍的小朋友進行勸說教育,給他們看隨身攜帶的安全手冊圖片,告訴他們在鐵路上玩耍的危險性,看到鐵軌上有雜物,就一起把它清除干凈,發現違反鐵路法在鐵軌上行走、坐、臥或者在路基上放牧的現象,她就和隊員們耐心的給他們講鐵路法,講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在進行宣傳的同時,提高了隊員們的團結協作能力,使她和隊員的關系更融洽,更好的開展了愛路護路工作。
長眠的英雄化作不朽,英雄的壯舉載入史冊。彈指一揮間,側身回首已是百年。虎門硝煙激蕩民族之魂,烽火盧溝橋喚醒東方睡獅。狼煙滾滾,炮火橫飛,槍林彈雨,先烈們馳騁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這是何等英勇。吶喊聲、廝殺聲、槍炮聲,先烈們拯救四萬萬炎黃子孫——這是何等偉大。
歷史定格,英雄長眠。遠逝的畫面,依舊清晰可辨。時至今日,我們仍然能觸摸到先烈們跳動的脈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們呼吸的頻率。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紫荊花才能夠飄揚,水蓮花才得以綻放。正是因為他們的偉大,中國巨龍飛騰于九霄之外,華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為他們的犧牲,一個古老民族書寫下新的樂章,一個泱泱大國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戰爭的硝煙雖然散去,在先烈們用生命為我們開拓的廣闊天地里,我們卻不能無憂無慮,應當居安思危。死者長已矣,落日萬人思。走在先烈們流盡最后一滴血,披荊斬棘為我們開辟的一條民族振興的光明大道上,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們,有什么權力不為祖國的前途奮斗終生,有什么資格不為民族的振興竭盡所能?繼承先烈的遺志,是一股激情澎湃的動力;發揚先烈的傳統,是一條堅定不移的信念;完成先烈的遺愿,是一句鐵骨錚錚的誓言。
人們常說,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無數的烈士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我們安定的生活,換來了我們每個人來之不易的機遇。烈士之恩之于我們豈能用滴水來形容,他們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就像是那永遠也報答不了太陽的光輝一樣!可是,他們從來沒有要求我們的回報。我們所做的也并不是在回報他們,我們是在完成他們未完成的事業,我們和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讓我們社會更和諧,讓我們生活更美好,讓我們的天空更明亮。
春風已解千層雪,后輩難忘先烈恩。就讓我們在這樣的抉擇中,踏著先烈們的足跡,為民族昌盛,國家富強,個人幸福奮然前行。青山作證,綠水作證,偉大的時代為我們作證。
作為一名小學大隊輔導員,它的工作繁瑣且復雜,是與小學生少先隊親密接觸的引導者,是對小學生身上發展的德體美,進行全方位的培養,也是與家長同時對小學生進行心靈交流的合作伙伴,還是教師的勞動模范。如何做好小學大隊輔導員的工作,我提供以下措施,以作參考。
一、吸收前輩經驗
1.對學校老師教學的了解 大隊輔導員既是學生密友,也是在校老師。輔導員要與相應的老師進行教學交流,了解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得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并制定實踐方案。對老師教學流程的了解,能夠使自身的工作得到完善,結合老師教學制定活動時間與內容,才能加強學生在生活實踐活動方面,踐行教學上的內容,達到真正的教與學。
2.吸收老師們的經驗 從古到今,教學經驗是匯集先驅者教育理念的一種學問,是經過時間與實踐證明的。吸收優秀的教學經驗,能為我們在教育上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步驟。經驗的來源,主要是中國提出的因材施教方案,是現在獲得學者們一致同意、受大家喜愛且適合的方案,輔導員可以從這個方面,對小學生實行因材施教。
二、與家長進行溝通
1.進行家庭調查 每一個小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結構,及時了解每一個小學生的家庭情況,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待事物都非常敏感,不會刻意去隱瞞他們的情緒,當受到傷害時,就會大起大落,很難控制住他們的情感,這樣對教學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關注他們的家庭,就是從點滴做起,是極其必要的。
2.與家長進行溝通 家長喜歡把孩子丟給學校,認為教育小孩是學校的事,從而忽視在家里的教育。為把家長們的思想調整過來,輔導員有必要與家長們進行溝通,糾正家長這一觀點,帶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到教導自己小孩子的責任中來。與家長的溝通不僅是讓家長在家里教育小孩,也是輔導員對學生近一步的了解。
三、因人而異
1.因材施教 根據每一個學生不同的性情、家庭情況和愛好,對學生采取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首先,輔導員要對每一個學生有具體的了解,并制定妥善的教學方案,然后實踐在老師們課堂上,同樣在家長方面,輔導員也要進行勸服,希望家長們能積極配合,最后在各項活動上,實行自我選擇機制,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2.教育學生壞與好 有些學生處于迷糊階段,他們的自控能力差,喜歡虛擬世界的東西,比如打游戲等。我們都知道電子產品有好也有壞,但是它對學生的傷害遠大于有利的部分,特別是對越小的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3.依情況而定 即使是對喜歡的東西,我們也要分清楚善與惡、壞與好和利與弊,小學生不能辨別事物本質,思考問題不全面,如果一味地隨著他們的性子,對以后的發展沒有好處,壞的甚至影響家庭生活,因此,我們需要依情況而制定對學生有利的教學活動。
4.心理輔導 心理問題是每一個人在任何時段都會有的問題,這種問題只需要在乎它的程度,看是否嚴重。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交流,從他們口中我們會得到他們內心到底是怎樣想的,及時修正他們看待事物的想法,是任何一位輔導員所必備的。面對學生消極的思想,應多加進行積極向上的安慰與勸導,積極采取辦法,改善他們的消極情況。因此,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就需要嚴格要求輔導員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
四、組織活動
1.采取教學與活動結合的方式 把學生從課堂中解脫出來,多做一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做到體與智的同時發展。其實,現在我國教學普遍反映學生在戶外活動中缺乏教育,表現在不能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和身體亞健康等情況。所以,我們不僅要教育他們知識的學習,還要保證他們能多接觸生活,做一定量的運動。
2.針對性的活動 對于大多數學生喜歡的活動,依據學校條件,采取全面發展。不同學校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特點,他們的愛好就有不同,就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活動,依照他們的興趣來實行,這樣才能達到活動的目的。
五、與上級或同級進行交流
與像校長和副校長或更高級別的領導,進行教學研究。當對學生采取某些行為,就要多與同級別或級別高的領導交流,認真聽取他們對你的意見,才能完善對學生教育,聽取這些建議也是在吸取經驗。還有與外校的輔導員需要進行多項探討,互相發現對方的優缺點,也會對工作有一定的啟發,也能發現對學生教育的更好方案。
結語:做好小學大隊輔導員的工作,不是一日之事,需要從小事到大事的了解,從想象到具體的實行,從下級到上級的配合,由此可見,做好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一件事,輔導員應具備的條件也是非常嚴格的。但是,他們為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非同凡響的影響,是我們不可忽視的。
【參考文獻】
[1]王安鳳.《如何做好農村小學大隊輔導員工作》[J].學周刊?上旬刊.2015,(9).
引言
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發展,高校的大學生市場就業體系也在逐漸的完善和健全,并在不斷的被社會所接受。高校輔導員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指導者和領路人,應該做好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指導大學生正確的擇業和就業,充分體現高校輔導員的職能。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存在相對強大的優勢,但是在發展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輔導員是以朋友角色才能深入了解學生、正確引導學生,才能做好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學生信任輔導員的話,使輔導員的角色容易走進大學生的內心深處,從而也可以使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工作順利程度大大的提高。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和輔導員的作用
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存在很嚴峻的問題,大學生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基礎問題。很多大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的關系,對于家庭來說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在面對和解決問題時缺少一個成年人該有的分級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有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擇業和就業問題沒有明確的規劃和目標,沒有實際能力,不能客觀的評價自己和認識自己,導致在就業上存在一定的誤區和困難,也可以說,當代大學生能力不足,對自己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目標是現在大學生就業難題中最大的問題。
大學生規劃意識的提升有助于改善當代大學生就業觀的提升,而在這一過程中,高校輔導員的作用也就顯現其中。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上針對不同的學生狀況,詳細的分析現在就業環境中社會就業發展的前景,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分析指導。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入學的最初階段盡早的挖掘學生潛質,指導學生有目標性的學習專業知識,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面對最嚴峻的就業趨勢,做出最好的應對準備。
職業規劃指導不結合大學生的個性,為求簡便而使用統一模式指導,必然使職業規劃流于形式,也必然沒有實效。由于在高校中,輔導員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是與學生生活和學習接觸最為頻繁的一個群體,因此,對于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了解也最深入,我們也就可以說在就業指導方面輔導員是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最佳參謀者,能為大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指導,引導學生明確職業生涯每一個階段的奮斗目標和實現所有目標的具體措施。一個優越有成效地開展職業規劃教育的方式,有助于大學生在職業規劃中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使大學生更容易面對現階段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
當然,高校輔導員在指導學生的工作過程中應該準確的面對職業規劃的不確定因素,在職業規劃指導中指引學生適應瞬息萬變的就業動態,不斷的更改腳步,以跟上社會進步與需求的步伐。即大學生職業規劃是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的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很多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工作崗位后,面對社會環境與高校環境差異,一時之間很難適應,因此,輔導員應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職業規劃必須根據各種環境的變化隨之調整,使大學生職業規劃不可能把終生職業規劃的每一個具體細節都確定下來,找出相應的對策,對規劃進行調整和完善,增強大學生就業規劃的主動性。大學生合理、有效的職業規劃可以相應地加快個人的職業發展歷程,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職業生涯。在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中,輔導員全面直接的指導作用,是高校教學中所無法代替的。
三、輔導員如何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工作
首先,高校輔導員在輔導學生之前要逐步提高自己本身的素質,并在此基礎之上提高自己的知識結構,切實的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做好學生的思想引領學習指導、心理疏導、生活輔導以及就業的指導工作。這一點在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擁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其次,高校輔導員應該具備較強的責任心,本著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態度,積極的投入不同時期就業信息的整合搜集工作中去,并及時準確的傳達給學生,教授學生一些面試注意事項和技巧,盡一切可能為學生在就業工作中指明方向,提供幫助,幫助他們提高就業競爭力,從而實現順利就業。
另外,目前我國高校的在校學生,面對就業市場,輔導員應該根據所帶班級學生情況給予分類指導。本科畢業生,輔導員應該根據學生具體的基本情況,建議可以通過考研、就業、創業、選調生、特崗教師等方式實現就業,而專科生則根據情況可以鼓勵學生專升本、招教考試、大學生村官、靈活就業等方式實現初次就業。在思想上要不斷引導和教育學生,最終實現就業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高校更應該加強這一部分的解決能力,而高校輔導員這一重要的組成部分,必定會起到的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因此,作為高校的輔導員就要積極的肩負起自己在就業指導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為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構建和諧校園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高等教育的迅速推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持續增長。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而高校輔導員處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線,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充分發揮輔導員的自身優勢,可以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優勢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承擔了大量的學生教育、服務、管理工作,在具體的學生事務工作中,也扮演著多重角色,他們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專業課教師、職業規劃咨詢師、心理咨詢師、日常事務工作人員和知心朋友等等。正是有了多樣化的角色,才使輔導員具備了學生工作的獨特優勢。同樣,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也有其自身明顯的優勢。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優勢。首先,高校輔導員熟悉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為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高校輔導員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須準確、及時掌握每一名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思想特點,需要經常與學生談話、溝通,平時還需要通過在班級建立的信息反饋網絡及時掌握每一名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及學生的心理變化等信息。通過這些工作,有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心理基礎,在具體的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可以選擇使用學生更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開展就業指導,增強了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
其次,高校輔導員熟悉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素質,為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奠定了能力基礎。學生的職業傾向和就業心理是多樣化的,并呈個性化特點,不同性格特點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是不同的,就業指導工作也隨即呈現個性化特點。從學生大一入校到臨近畢業,從低年級的職業生涯規劃到高年級的就業指導,輔導員都貫穿其中,每一項工作的圓滿完成,都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職業興趣、職業能力傾向去設計,進而引導學生,達到較好的效果。熟悉、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能力素質水平,將更利于針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工作。
最后,高校輔導員將就業指導工作與日常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相結合,可以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而就業指導工作也同樣貫穿學生的整個大學生活。輔導員可以在學生入校時即結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教育,在了解學生性格特征、興趣愛好的同時,引導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對自己的未來作思考和打算,做好職業規劃,在大二大三年級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督促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自查、修改、分析,根據不同時期的任務要求來設計自己的大學學習計劃,完成一個個目標,幫助學生在就業擇業時做出明確判斷和選擇。這些工作與輔導員的日常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是相一致的,也是其他教師所不具備的有利條件。
二、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具體措施
在掌握學生思想狀況、性格特征、心理特點、職業興趣和職業傾向等信息的基礎上,扮演不同的角色,高校輔導員可以結合現有的就業知識和就業市場信息,有針對性地分別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有效幫助學生實現順利就業。
(一)開展專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目前,大部分學生考入大學后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并不了解,甚至有些學生在高考中因種種原因沒有選到心中理想的專業,這部分學生入校后在專業學習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都不高,難以對其實施有效的教育引導和管理。而學生能順利就業的前提是必須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的認同度不高,將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就業。針對這種情況,輔導員需要在學生入學時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教育,提高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同度。可以邀請校內外專業學科帶頭人等知名教師對學生進行入學專業教育,讓學生明確相關專業的學習內容、學習范圍和社會應用領域、市場前景等,加強學生對專業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通過主題班會和有益活動競賽教育引導學生了解、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職業興趣以及所學專業對未來作一個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未來的職業方向。
(二) 開展實踐教育和綜合素質教育
只有掌握了堅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并能在實踐中靈活應用,學生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駕輕就熟,不斷開拓創新。因此,擁有扎實專業知識和良好綜合素質的學生歷來為用人單位所重視,也是用人單位遴選學生首要考慮的因素。做好就業指導工作,輔導員需要教育引導學生掌握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學生的專業知識主要來自于第一課堂,而實踐動手能力的鍛煉則主要來自于第二課堂。輔導員在強化學生學習意識的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增強動手能力,以縮短就業后的工作適應期。廣義的社會實踐包括校內和校外的一切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不僅要引導學生在校內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競賽和社團活動、到專業實踐基地實踐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適時走出校園,了解、認識社會,通過實踐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基本的管理才能等綜合素質,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應用對人才的需求,加強素質拓展,提高專業知識和能力素質水平。
(三) 開展就業指導專題輔導教育
如今,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增長,與就業有關的思想波動問題和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變化特點,與學生多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問題和困難,以及需要得到的指導和幫助,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各類專題講座,給學生提供有利的學習平臺,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市場和就業前景,滿足學生學習的熱切愿望,讓學生認識自我、學會抉擇,懂得求職的技巧和基本技能。也可以邀請知名校友回校舉辦就業專題講座,拓寬知識面,讓學生學到在校內讀書期間不能接觸和了解到的就業知識信息。同時,重視學生就業心理問題,適時調整思路,針對全體學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班級信息反饋機制,發現問題及時與學生談心,解決問題。通過就業指導專題教育,幫助學生排解所有客觀難題,讓學生有足夠的信心面對就業。
(四)做好弱勢學生群體的就業指導
貧困學生是輔導員重點關注的對象,貧困學生的就業問題也不容忽視。在平時,輔導員應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給予貧困學生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解決他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困難,為正常的大學生活掃除障礙。同時,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應引導貧困學生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鍛煉,通過思想輔導、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等方式,有側重地加強對他們的專業指導和各項能力的鍛煉。另外,輔導員也要高度關注班級的一少部分“差生”,即在學習水平、各項能力測試等方面顯得比較弱的學生,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競爭,他們最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輔導員也要重視對這部分學生的重點關注和重點引導,幫助他們發現、挖掘自身的優勢,順利就業,各盡其才。同時,輔導員要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踏實務實,不好高騖遠,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鼓勵學生采取多種形式的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五) 指導學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
在當今法制社會的大環境中,如果法律知識不夠、法制意識不強,將有可能增添犯錯的風險、丟失自己應有的權利。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針對畢業生,輔導員應適時組織學生學習新《勞動合同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知識,并在以后的就業工作中能自覺遵守各項工作規章制度,順利在工作崗位上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能及時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
三、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需注意的問題
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給予學生有效的教育和指導。
(一) 加強自身相關的理論學習
高校輔導員要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首先自身需要有扎實的就業知識基礎和指導技能,同時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并及時了解國家各行業的就業環境和就業政策以及市場發展前景。而目前高校輔導員大多都不是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就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夠,在做就業指導工作時有時會顯得力不從心,不能滿足學生的問題需要。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首先加強自身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
(二) 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個性化就業指導
目前,在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總是習慣性地普遍主張加強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擇業觀”的教育,這種觀念把所有學生的情況概括在一起,不適合現今社會市場經濟“自我擇業”的導向觀念。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基本情況都是不相同的,需要不同的就業指導側重方式,輔導員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表現和個體特征對學生做個性化的就業指導,避免模式化教育,這樣學生更易于接受。
(三)做好學生畢業后的跟蹤服務工作
學生順利就業不是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結束,為做好下一步的就業指導工作,積累實踐經驗,輔導員還需對畢業生做好有效的跟蹤調查和反饋工作,及時了解畢業生離校后的就業工作情況,利用假期走訪各用人單位,聽取單位對畢業生的意見和畢業生對工作的感觸。輔導員要對畢業生做好跟蹤服務和信息反饋工作,將相關重要信息及時存檔,以做好下一步的就業指導工作。
目前,做好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是關乎社會穩定、關乎學校生存與發展、關乎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高校輔導員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角色優勢,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抓住有利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方式,有力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創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新局面。
隨著高校學生工作內容的不斷豐富,范圍的擴大,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已經從分散化向規范化、細致化轉變,是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是衡量高校學生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高校輔導員不僅擔負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還是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要力量。目前,高校對就業指導工作都十分重視,從成立就業指導教研室到就業指導教師競爭上崗,都反映出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正慢慢走向正軌。然而,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問題仍需要積極探討、不斷實踐總結,才能切實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成效性。
一、高校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中的存在問題
1、輔導員對就業指導工作重視不足
高校輔導員是學生教育管理的主力軍之一,在學生工作中,輔導員事務性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近年來隨著學生工作的細化,對大學生的教育管理、資助、心理健康、黨團建設、就業等方面要求也越來越高,輔導員整日忙于工作量大、瑣碎的事務性工作,對學生工作的思考、研討較少,尤其在學生就業指導方面,輔導員都是倉促上陣,憑借書本和多年來對學生管理的經驗對學生進行指導,對就業指導工作沒有深入細致地去鉆研深究,未能將大學生教育培養與就業指導全程化聯系在一起,只是狹隘地認為就業指導就是協助學生找工作、落實單位,沒有把學生的發展融入其中。
2、就業指導工作未實現全程化
就業指導工作應該是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一部分,實際過程中,往往未能將學生的學業發展、思想發展、學生個體發展等內容納入到整體中去,片面地強調階段性指導,使得工作銜接不夠。部分學校雖然強調全程化建設,但實際的做法也未能將全程化落實到位,就業指導工作也停留于表面。
3、就業指導教師能力不足、方式過于陳舊
輔導員擔任就業指導教師,往往都是工作一、兩年或者長期從事學生管理的輔導員,在了解社會形勢、行業發展等方面,存在了解不透徹、分析不詳盡、指導不突出等問題,方式多以宣講為主,指導過于僵化,學生積極性不高。
4、就業指導課程內容與社會實際有差距
目前,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內容“重理論,輕實踐”,內容過多強調學業、職業的規劃、國家和學校政策的熟知、簡歷的制作和求職的技巧等方面,相對于學生而言,學生的訴求更多集中在“我的專業能干什么”、“我學了有什么用”、“這行前途會怎樣”等等。經過調查,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的反應大部分是:“課程太泛泛,不管哪些專業都適用……”。針對這樣的情況,就業指導課程與社會銜接的還不夠緊密,沒有完全解決學生的需求問題。
5、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成效不明顯,欠缺調查評估
輔導員對于已就業學生單位的回訪,做的還不夠細致,缺少回訪調查,對用人單位的招聘標準隨市場的變化趨勢不能及時作出反應,信息來源得不到及時更新,為學生提供的實用性價值不高。
二、提高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1、深化理解就業指導工作意義,轉變理念和方法
輔導員要將學生教育培養與發展和學生就業指導緊密聯系起來,要把就業指導作為提升學生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來看待,變學生的“管理者”為“服務者”。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增強課堂、課下就業指導的生動性,要樹立“服務育人,促進全面發展”的理念,真誠對待每位學生,根據學生需求為學生提供高效服務。
2、豐富就業指導手段,利用各種載體建立就業指導平臺
輔導員要充分發揮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將就業指導內容循序漸進地滲透到學生日常教育工作中去,結合學生各種類型活動,拓展學生視野,將就業指導的全程與細致化貫穿到活動之中,使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端正思想、理清思路、找準各自發展目標。要深入學生當中,充分挖掘學生喜聞樂見的載體,比如利用網絡載體、社會實踐載體,要以學生視點為出發點,關注學生熱點問題,借助熱點問題的散播效應,增強學生的發展意識。通過由學校、學院組織的社會實踐、就業招聘、校友報告會、科技和行業報告會等活動,讓低年級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增加學生了解社會的途徑,用學生的切身體驗來啟發、感染學生自身,從而延伸就業指導的作用。
3、輔導員要將學業發展與學生個體發展緊密相連
輔導員要根據大學學習規律,大學生養成教育特點為基礎,一方面要熟悉學生所學的專業,對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程度有深刻了解,對專業的發展有深刻體驗;另一方面,要熟悉學生特點,了解學生學習習慣,糾正學生不良學習習慣,通過學習習慣養成、良好心態培養、學生理想的樹立等方面內容,將專業學習與發展和學生個體發展相連,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4、輔導員要積極向選聘的社會兼職指導師學習
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全部依賴于輔導員,還要吸收社會優秀人才作為兼職指導師,這是就業指導工作取得成效的有力補充。目前,許多高校都已經聘請了社會上優秀人才作為兼職指導師,但輔導員與這些兼職指導師的溝通交流甚少。輔導員需要主動與兼職指導師溝通,學習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狀況、企業員工的發展路線以及行業的走向等內容。學校、學院也應該努力為輔導員與企業之間搭建良好的長效學習交流平臺,豐富輔導員的社會經驗。
5、輔導員要努力踐行就業指導工作的全程化目標
輔導員要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特點開展階段性就業指導,大一、大二應該做好學生的入學思想教育、專業教育,教會學生學業規劃的一般方法,大三重點在就業技能培養,對學生的考研、就業、創業進行指導,教會學生規劃人生目標,大四要重視學生就業觀的樹立、就業心理的調適,以及為學生及時提供就業信息,最終為學生的順利就業服務。
6、輔導員要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
個性化就業指導是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全程化的基礎上,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特性的前提下,開展的個性化指導工作,旨在促進學生就業的個性化發展,發揮學生的個性潛能。共性就業指導的背后存在著學生個體差異性。輔導員要從學生個性特點出發,尊重、引導、激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內涵一是對學生要進行一對一的個體化就業指導,二是要對學生按照不同屬性類別進行分類指導。個性化就業指導過程中,輔導員要開展個體化的就業評價、豐富個體化就業指導課程形式和內容,將專業課程學習滲透到就業指導之中,要舉辦個性專題講座,通過電視、網上視頻等形式進行宣講。同時,還要開展個性化就業咨詢,要處理好一般性就業咨詢與就業心理咨詢,讓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增強學生心理調適能力。
綜上所述,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對大學生的教育培養、成長成才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輔導員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實踐總結,才能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成為學生認可的就業指導師。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8-0017-02
一、“大學生校園突發安全事件”概念的界定
大學生校園突發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人為或社會政治等內外部因素引發,以大學生個人或群體為主體,不以高校管理者意志為轉移,在校內無可預見可能而突然發生,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較大影響、沖擊或危害的事件。諸如,近幾年來接連發生的河北大學“李剛門”事件、云南大學馬加爵事件、中南大學“實驗室發生火災”事件和江夏學院“學生跳樓”事件等。因此,如何理性引導和處理突發事件,切實提高輔導員應對大學生突發事件的能力,已經成為預防隱患、排解矛盾,甚至左右事件走向,關乎校園、社會穩定的重大現實課題。
二、大學生校園突發安全事件的一般特點和發展態勢
(一)大學生校園突發安全事件的一般特點
1.事件發生呈現突發性的特點。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的最大特點在于它發生的突然性。事件苗頭往往具有隱蔽性,它的爆發有些是由于自然災害或事故發生而引起的,事件來得突然,無法預料時間,沒有癥狀或規律可循,令人措手不及。有些是因長期無法得到解決的問題積聚在一起,因某一事件的爆發而引起的突發事件。還有一些則因為人為因素造成,比如學生集體食物中毒、停水停電等現象。因此,大多數突發事件所表現出的瞬間爆發性,它的發生原因、影響因素和發展態勢等都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往往讓高校輔導員很難提前預知,極難排除。
2.主體訴求呈現普遍性的特點。高校校園安全事件的主體是廣大青年學生,他們思想活躍、消息源靈通、通訊手段快捷,事件一旦發生,可能立即引起學生集中關注,相同的利益訴求,必然導致學生普遍關注,引發。需要管理人員快速做出反應,快速分析判斷,快速有效處置,否則可能造成較嚴重的社會影響。
3.組織行為呈現專業化的特點。大規模群體化的突發安全事件發生之前,組織者在整個事件的時間安排、地點選擇、程序步驟、分工安排和行動方式等方面越來越呈現出“專業化”傾向。比如學生為滿足利益訴求,采取的罷課、罷餐、游行、靜坐等方式,如處理不當,極易引發更大規模的沖突,嚴重的將導致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4.處置過程呈現復雜化的特點。一般校園安全事件發生之后,校方會按照相應的應急處置流程進行處理。在處置過程中,將面對來自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和訴求。特別是近年來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對事件的傳播更加難以管控,導致輿情壓力增大,社會認知渠道繁雜,進一步增加了安全事件的處置難度。
(二)大學生校園突發安全事件的一般特點和發展態勢
1.事件發生呈現“合法化”的趨勢。在大學生突發安全事件的處置過程中,常常有部分利益訴求者在網絡上進行策劃、煽動和操縱,這些人通常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明晰政府及相關部門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態度,他們懂得運用這些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使自己的行動更加“合法化”。
2.社會影響呈現擴大化的趨勢。高校始終備受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傳統媒體和互聯網的介入使得高校突發安全事件更容易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由于網絡傳播具有互動性和即時性,一旦高校發生突發安全事件,相關圖片或視頻短時間內就會上傳到網絡,引起社會的關注,給處置事件的校方,特別是輔導員帶來極大的壓力。
三、輔導員應對大學生校園安全事件主要策略
1.學習政策法規,明確職責擔當,依法依規處置學生安全事件。作為高校大學生政治輔導員,牢牢把握黨和國家教育政策、方針、路線,熟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暫行規定》、《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相關教育法規、條例,以及學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的系列安全管理規定,是輔導處置校園安全事件的根本依據和行動指南。高校主管部門應該建立明確的輔導員安全防控與處置制度,進一步理清和明確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形成各行其職、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面。輔導員自身要明確學生教育管理的重點難點,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危機事件的防范與應對上。
2.樹立危機意識,做好矛盾排查,建立暢通的檢查與通報機制。輔導員要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對學生、學校和社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始終樹立危機意識,做好危機預防與矛盾排查調解工作,特別是對嚴重心理危機、嚴重行為過錯兩類學生要重點關注,將安全管理貫穿工作始終,實現高校大學生安全危機管理從事后救火式變為事前主動防御管理。輔導員可以根據自己工作情況,并結合學校危機應急預案制定班級應急預案,制定適合本專業學生的“宿舍安全管理員”、“義務消防員”、“班級安全委員”、“學生自律小組”等學生自管組織,通過他們實現上與二級學院負責人、下與學生骨干團隊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一旦發現安全事件產生,第一時間進行上報,爭取各方支援。
3.舉行實戰演練,培養學生骨干,掌握基本的救援與處置能力。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教育中可增加與校園安全事件防范與應對相關的內容,通過主題班會、安全征文、心理箱庭游戲、朋輩輔導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安全守紀意識。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參與防范安全危機事件的實戰演練,指導學生掌握應對各類危機事件的基本常識,以使學生在危機事件中能夠做出及時、有效的科學自救和互救。危機發生后,輔導員能第一時間發動學生骨干穩定現場、控制局面,并能根據危機種類分類處理,做好學生情緒疏導、思想穩定工作。輔導員本身還應不斷自我加強思想政治、心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掌握應對各類危機事件的相關知識與技能,熟掌握防范與應對方法,不斷提升他們應對危機事件的綜合素養與能力。
4.把控輿情發展,參與事件始終,建立完善的三防和聯動機制。輔導員要高度重視事件輿情發展方向,積極主動參與學校宣傳應對機構的工作,第一時間向媒體提供真實、準確的事件要素,確保輿論起到積極正確的社會引導作用。在高校大學生安全事件的預防與應對工作中,高校應積極爭取一切可用資源,進一步建O和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與物資配備。地方政府、高校、社會和學生家庭均要承擔部分責任,即“風險分擔”責任,建立健全聯合防范機制。輔導員要加強與家長、學生的溝通交流,以減少危機事件的發生。在安全事件的處置過程中,加強與家長、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做好事件中途和后期的處置工作。
5.完善長效機制,加強制度建設,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制度保障。不斷完善大學生校園安全事件防范應對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危機事件的處理程序,使高校各職能部門統一思想,明確職責,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合作,提高高校應對安全危機事件的效率。各高校可以參考制作《高校危機事件防范與處理指導手冊》,以書面的形式將長效機制固定下來,使輔導員的工作有根有據,為輔導員防范與應對高校危機事件提供制度保障。建立輔導員年度安全工作考核機制,如果因為輔導員管理失誤,或者處置不當,出現學生傷亡責任事故的,其工作一票否決,并做出相應紀律處理。對輔導員參與解決學生安全事件起到重要作用、做出突出成績的,要給予獎勵和表彰,并舉行工作報告會,將先進經驗進行推廣,提升輔導員的能力素養。“居安思危”是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安全事件的永恒話題。事實證明,不斷提高高校師生的危機憂患意識,增強輔導員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與素養,提升在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紀觀念,不斷完善和創新高校教育服務的管理體制,是大學生成人成才、構建和諧穩定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高等院校的重要保證。
參考文獻:
[1]王榮,趙鋼.輔導員應對校園危機的能力研究[J].當代青年月刊,2015,(9):209-209.
[2]于正偉.輔導員在校園危機處理中的角色定位[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4):98-100.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6-00-01
前言
輔導員是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的性質決定了輔導員在高校突發事件的處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突發事件,主要指在高校范圍內突然發生的具有強烈沖擊力和影響力的重大事件。如學生自殺、群架斗毆、食物中毒、宿舍重大失竊等事件。高校應如何預防突發事件,突發事件發生后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都是當前高校重要的研究課題,特別是處于高校學生工作輔導員,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更應講究策略和方法。
一、輔導員的性質決定了輔導員處理高校突發事件的必然性
一方面,從國家教育部對輔導員的定性來看,根據《教育部24號令》的相關規定:“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第五條第三項規定了輔導員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是“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另一方面,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化觀念、價值認同更趨開放和多元化,加之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困難學生比例進一步增大,學生的心理抗挫能力、適應能力、辨別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都有弱化的趨勢,學生群體中各種不安定、不穩定誘發因素增多,在這些突發事件的處理中,輔導員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處置中輔導員面臨的困境
(一)受制于大學生突發事件管理制度和管理機構的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國對于大學生突發事件的專門法規制度還夠完善,缺乏專門針對大學生突發事件的具體法規條例。只能依靠《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來粗糙界定。顯然,當前對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的解決僅靠慣有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已無法滿足輔導員處置事件的現實需要,更起不到對突發事件的前期預警預防的作用,造成了實踐中的許多無奈,給高校輔導員在處置大學生突發事件中帶來了極大挑戰。
(二)受困于不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的束縛
大學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是突發事件處置應對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盡可能預防突發事件的產生,控制緊急情況的發展并盡可能將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有了應急預案,并不等于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就有了保障。即使一個非常完善的應急預案,倘若制定之后就束之高閣,沒有進行有效的落實和貫徹,也僅僅是個“文本文件"而已。
(三)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置情況復雜化趨勢明顯
高校擴招后,學生人數猛增,這也無形中使突發事件呈不斷增長,伴隨而來的便是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置情況復雜化趨勢明顯,輔導員的應對困境更加凸顯。首先,大學生心理疾病造成的突發事件呈上升趨勢。其次,學校安全事故類事件發生頻繁,偷盜詐騙、故意傷害、意外死亡、群體性斗毆等案件增多。最后,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建筑物安全事故、食物中毒,就業壓力大而發泄等突發事件也日趨頻繁。這些問題的處置情況往往容易復雜化,導致輔導員在大學生學生突事件處置中經常措手不及。
(四)信息溝通渠道的非正常性短路
大學生突發事件的管理是政府突發事件管理體制的一部分,也是其功能和內容上的延續。因此,在大學生突發事件管理的整個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有效預警和應對離不開包括輔導員與學校各部門、學生家長、學生及上級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由于大學生突發事件的難以預料和不確定性,在突發事件爆發前后,如果輔導員沒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缺乏與學校、家長、媒體、上級部門等利益相關方的信息聯動機制,往往會導致信息溝通渠道的非正常性短路,使自身陷入被動狀態。
三、危機管理下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置中輔導員的應對策略
在危機管理視域下,輔導員處置突發事件時,要做好事前預警預防、事中應急處置、事后善后恢復工作,須耐心說服引導,穩定學生情緒,防止事態擴大,積極為和諧校園建設和廣大學生利益的維護做出應有貢獻。
(一)強化管理,積極預防
強化管理,是指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過程中應利用周全的制度進行有效管理,充當突發事件的發現者角色。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管理、貧困生等工作,在黨、團支部、宿舍等方面培養預防與處理突發事件的助手;通過學生的自律自管,依靠學生骨干,及時掌握學生信息,落實信息全面覆蓋、快速反應的信息反饋機制,以使突發事件發生時輔導員可以及時處置,應對自如。
(二)立足服務,強化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是,是在原有的基礎教育的根基上,以“終極關懷”為視角,幫助學生確立確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合理的價值觀,為高校大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方面的全面發展,為培養社會意識搭建發展平臺。高校輔導員在高校教師隊伍中屬于中堅力量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只有構建并完善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才能夠推動高校德育工作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進,才能幫助學生的全面發展,確保大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得以健康成長。高校德育建設工作在內容上不斷地創新,才能把高校德育工作的各項任務切切實實地落到實處,真正推動高校德育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
1高校德育工作中輔導員的重要作用
1.1幫助學生養成將道德知識內化為道德品質
高校德育工作教育,通過道德知識的內化,最終讓使學生樹立有型的正確認識,通過構建理論體系,為學生樹立道德信念,使道德從認識層面上升為情感層面,最后轉化為道德動機,并通過學生的道德行為來體現。學生能夠將道德要求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準則和衡量他人行為是否正確的標尺的時候,蘊含著道德在內心的正確性,對方的行為會引起自己的情緒體驗,道德認識由簡單的認識轉化為自己心中應有的道德信念。在這一過程中,輔導員的工作顯得突出地重要,需要輔導員根據發生的不同情況,以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為根據,遵循大學生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對德育工作,進行定性分析,對實際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的整體上的評價。以學生為本位,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大學生將道德從認識轉化為情感,內化為信念,變成動機,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學生的言行趨于規范,最終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1.2 幫助學生道德行為更加規范
大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同時他們又作為高校教育活動的對象。高校德育工作,不同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德育工作的內容,基礎教育階段,通過學校的德育工作,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大學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通過理性的思考后,對發生的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斷,根據道德知識和理論做出正確的決策,完善自己的道德行為。主要告訴學生如何去做。輔導員由于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多次與大學生接觸,由于平時在校期間聯系緊密,自然就可以及時發現大學生身上存在的閃光之處,在行動上做出客觀的評價,根據學生的行動發現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
輔導員在發現閃光點時,就要適時適度地進行肯定和表揚,促進大學生在品德上有更大的進步。對于存在的不足,輔導員要能夠及時予以指出糾正,對于嚴重不足的要進行更嚴厲地批評,對于那些嚴重觸犯學校紀律的,要給予必要的處分,同時,幫助這些學生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讓他們真正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錯誤,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學生改正提高。
1.3輔導員的素質是學生良好品德的有效資源
輔導員的素質就是指輔導員的個人才智、能力和內在涵養,也就是輔導員所具有的才干和凝聚的道德力量。高校輔導員本身所具備的素質是高校德育工作順利而見成效開展的前提。必備的素質包括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這就決定了高校在輔導員的選定上,要將他們的基本素質的高低作為一個重要的選定條件。高校輔導員的素質,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資源。素質是人的一種內在品質和質量,具有靜態隱蔽性還具有相對穩定性,素質是轉化為能力的前提條件。
在政治熱情上,青年大學生一般都具有追求進步的滿腔熱情,輔導員本身首先需要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才能對學生做出方向性的正確引導,將大學生的政治熱情能到很好地發揮,來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在思想道德上,輔導員在日常班級管理的工作中所表現出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的強度,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的高低。輔導員日常的言行舉止對于大學生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
在雙向互動方面,師生在共同活動過程中,輔導員貼近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必然帶給學生品德進步諸多契機,同時學生的不斷進步,也能感動輔導員,激發自己更大的付出。
在心理素質方面,輔導員與大學生朝夕相處,他們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到日常的教育管理,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與個性張揚有很大的影響。輔導員服務學生,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深入學生中間,深切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一切教育活動都做到以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為宗旨,培養學生品德的優化。輔導員在工作體現的個人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發展。所以說,輔導員的素質是學生良好品德成型的有效資源。
2傳統德育工作的弊端
僵化的德育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傳統德育中,輔導員的工作方式為“說教式”、“管教式”,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生視為被動接受的教育客體,學生在整個的德育工作中是道德知識的接受器。 在德育的教育中輔導員視自己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高高在上的“先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明顯天生處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地位。但是,在高校的德育教育這一過程中,輔導員與大學生,雙方都是具有較高的文化性與價值傾向性的個體,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和個性較強化的人,在過程中能夠充分地顯示出其主體性的獨立的個人。在德育的教育過程中需要注重人的自主性特點和個性化特征,輔導員的工作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然而,傳統的僵化的德育的模式,學生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充當被動的接受客體。時代在不斷地發展,新時期高校德育教育新體系中,大學生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輔導員在德育教育中需要持有以人為本的理念,采用對話的方式,在理論和實踐中,重新審視學生的地位。
3高校輔導員在德育工作的創新策略
3.1挖掘“校本”資源,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高校經過多年的辦學經驗,無論從辦學理念還是校風、校訓,都沉積了自己的辦學特色,作為大學生的輔導員,需要將這些作為一種德育教育的校本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傳統的僵化的德育說教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新時期高校學生的個體發展,現在的大學生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如今的大學生排斥空洞的說教,他們重視實踐中自己相對獨立的自。基于此,輔導員應該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現狀和學校的發展現狀,多開展社區活動和有意義的學生實踐活動,在真正的實踐中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調動大學生積極地自我教育,幫助學生健全人格,努力使高校德育工作的見實效。
3.2尊重學生,在新時期,重新審視、定位客體
僵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忽視了受教育者的能力和要求,對大學生的內在需要幾乎沒有關注,這就造成了德育效果并不顯著的客觀現實。新時期德育工作中,輔導員需要重新審視教育客體,將原來純粹的客體,轉化為參與體系的主體,在關注大學生的內在需求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挖掘。關注他們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大學生在與自然、社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的自覺能動性,輔導員的道德教育,需要關注大學生的主體精神,通過參與到實踐中來,讓學生自由活動,在活動中自覺地進行自我。哲學觀點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主體認知是不能脫離開學生個體的,大學生世界觀的形成是在他們的經驗基礎上建構起來的。道德觀的構建也是如此,道德的養成不是靠輔導員“教”會的,而是大學生在與作為個體在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通過自己的道德生活實踐中自我構建自然生成的。
3.3以學生為圓點,師生同筆,共畫高校德育之圓
高校輔導員以對話為基礎在新時期德育體系中,以學生為圓點,以實踐活動為起點,并最終將德育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與學生同筆,描畫高校德育之圓,在整個德育教育中,始終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把大學生與高校德育工作者――輔導員作為高校德育新體系的共同主體,在實踐活動中遵循對話理念,強調師生共同體的共同目標,在無限擴充的時空中展開自由對話。
由于傳統的高校德育教育方式存在諸多弊端,如內容上,多數脫離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方法上,傳統高校輔導員德育強調灌輸說教的硬性方法,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主體上,傳統高校德育的輔導員與大學生是的隔離。輔導員要用科學的發展觀來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在鼓勵和引導學生組織開展校園文體活動中,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將學生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提高能力并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師生同筆,共畫高校德育之圓。
3.4改傳統僵化德育模式為師生“對話”模式
一改傳統的德育模式為對話性德育模式,突出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內容,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師生對話中,輔導員需要強調對大學生理解的重要性;由于高校的德育對話,主體為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這就需要在德育對話中,輔導員與學生之間,要多進行心理交流,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輔導員與學生的對話中,需要輔導員平等地對待學生,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德育才能有效地進行下去,在平等的氛圍中,師生雙方才能存在共同的話語,在對話中要遵守一定的溝通原則,對話需要真誠的態度;營造自由的交往情景;鼓勵學生的自我表達;培養學生質詢意識;建構開放的話語模式。輔導員需要根據學生的道德發展水平,循序漸進,在學生已有的道德基礎上,提出適當的要求,幫助學生晚上自我,塑造完整的人格。
3.5輔導員不斷提高駕馭能力,助力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高校中輔導員的業務素質,對大學生的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輔導員業務素質的高低和對大學生的駕馭能力的強弱將決定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的高低,而輔導員在高校的德育工作的開展,首先要學習高校德育工作必需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依托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學生對自己敬佩、信賴,就會產生親切感,只有親其師才只能做到下一步的信其道。輔導員的行為舉止在學生中就會產生巨大的感召力。德育工作才能有效地開展下去。輔導員要注重自身業務素質和道德修養的提高,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助力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這就需要輔導員首先要用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武裝自己,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規范嫻熟的掌握并運用。言行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助力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在。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理論,努力使自己成為研究型的德育工作者。
4結論
準確定位教師與學生角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發展大學生主體性為目標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和增強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可操作性的實踐資源中,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德育教學活動中的主角,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到對話交流,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教育,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激發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自我管理,切實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實際影響力,為高等教育的和諧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朱延華.論高校德育領域的范式轉型[J].思想政治教育,2006(5).
[2] 賀彥鳳.現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探討及其借鑒[J].思想政治教育,2005(2).
[3] 萬美容.論主體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黨建,2001(10).
[4] 宋艷.德育生活化模式之建構[J].思想政治教育,2005(7).
中圖分類號:G4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4-0289-01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高校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相較于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交往最為密集,因而,也對大學生的影響最為深刻。
一、PAC心態結構理論簡述
“PAC心態結構”最早是在1964年由加拿大精神分析學者貝爾尼在《人們玩的游戲》一書中提出的。P即PARENT(父母),A即ADULT(成人),C即CHILD(兒童)。柏恩指出,人的個性是由P、A、C三種狀態組成的。因為成長經歷的不同,每個人身上三種狀態各占不同比例。有的人父母自我狀態居多,較為專制。
二、輔導員的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
(一)高低低PAC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高低低的PAC心態結構就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一個人處于高父母低成人低兒童自我狀態。輔導員具有這樣的心態結構,會在日常的學生管理過程中表現出:教訓學生,控制學生,限制學生,要求學生絕對服從自己、老實聽話,只抓紀律和學習,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漠不關心。
(二)高低高PAC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高低高的PAC心態結構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一個人處于高父母低成人高兒童自我狀態。輔導員具有這樣的心態結構,會喜怒無常,對學生要求嚴,對自己要求松,支配欲和虛榮心都很強。
(三)低低高PAC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低低高的PAC心態結構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一個人處于低父母低成人高兒童自我狀態。這樣心態結構的輔導員,在學生面前和藹、隨和,有吸引力,很討學生的喜歡,但不能堅持原則,幼稚、沖動、隨心所欲,情緒化行為多。
(四)低高低PAC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低高低的PAC心態結構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一個人處于低父母高成人低兒童自我狀態。這樣的心態結構具有成熟理性的一面,如對待學生能夠客觀、理智,但也會出現諸如工作刻板、缺乏靈活性,對待學生嚴格、冷漠的一面。
(五)高高低PAC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高高低的PAC心態結構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一個人處于高父母高成人低兒童自我狀態。這種高高低的心態結構在交往過程中,使得輔導員在對待學生時既嚴厲又關心,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相結合,嚴中有愛,嚴中有理。
(六)低高高PAC心態結構及其行為表現。低高高的PAC心態結構是指在交往過程中,一個人處于低父母高成人高兒童自我狀態。低高高心態結構能夠將成人心態和兒童心態很好地結合起來,既理智、客觀、堅持原則,又活潑、隨和、具有靈活性,在學生面前和藹可親。
三、輔導員的PAC心態轉換及其角色扮演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的場景是多樣化的,如何在多樣化的場景中高效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輔導員做好工作的重要環節。
在教育環境和教育過程中,輔導員應當以成人自我狀態為主,即用成人的心態支配自己的行為,嚴格按照學校的規章制度辦事,以身作則,并嚴格要求學生;同時,要以成人的理性眼光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思想波動,并給予其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在生活環境和生活過程中,輔導員應當以父母自我狀態為主,即用父母的心態支配自己的行為,扮演父母角色,主動關心、愛護學生,對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困難給予及時的幫助和解決,讓其獲得“在困難時可以獲得社會支持”的認知,進而獲得建立的心理安全感,促進人格健康發展。
在娛樂環境和娛樂過程中,輔導員應當以兒童自我狀態為主,用兒童的心態指揮自己的行動,可以暫時放棄成人角色和父母角色的理智和控制欲,扮演朋友角色,與學生交心,把自己融入到廣大學生之中,使自己成為學生可以信賴的大朋友。
總之,輔導員應當善于自我調節,因人、因事、因時、因地,隨機制宜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表現能適應當前的環境和氛圍,能適應對方的心態和需求。這是輔導員提高工作績效、提高威信、增強影響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輔導員應當掌握的交往藝術和工作藝術。
參考文獻:
[1]顧靜漣.班主任工作手冊[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
[2]雷厲,張雷.青少年心理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