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9 09:24: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跨國公司經營管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什么是企業文化的問題上,有一個“CI論”,CI論是說企業文化就是CI,CI就是企業文化,這種認識、理論和實踐給中國企業文化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它是中國企業文化建設上形式主義和兩張皮問題的重要理論根源之一。雖然一些有識之士也曾指出過CI不是企業文化,但我們終沒有從理論上和實踐上對其進行徹底批判和清算,它的遺風和錯誤的影響仍在。
CI是什么?它的全稱是CIS,就是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包括視覺識別(VI)、行為識別(BI)和理念識別(MI),企業形象識別或企業形象策劃是指為了達到樹立良好企業形象之目的,對企業總體形象戰略和具體塑造企業形象的活動進行謀劃、計劃和設計的運作。而企業文化則是由傳統文化、時代意識和管理經驗融合而成,為特定企業全體成員所共享的意識形式和生活方式,是企業員工在長期經營管理活動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是企業員工自覺遵從的做人做事的信條、原則、理念、方式、傳統與習慣,包括很難用語言準確表述的心理默契、心理認可、心理共鳴、管理技巧、風氣與氛圍等。它們在概念與范疇、內涵與外延、內容的廣與狹、層次的深與淺等等方面,皆有著巨大差別。
CI設計和企業文化都是運用文化手段經營管理企業的一種方法,但CI不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重在內在的精神塑造,是企業管理的貫穿線,CI則重在外部的形象識別,僅僅是企業形象策劃的一種技術方法,就兩者的內涵來說,不可同日而語。由于企業文化有塑造企業形象的職責和功能,有時會借用CI來傳達自己的理念和文化精神,而CI又有理念識別和行為識別的技術方法,所以兩者在這些方面有交叉。于是,一些對企業文化沒有深入理解的人就認為CI就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CI,許多策劃公司出于種種原因,也直接以CI設計代替企業文化,這些都加劇了人們對企業文化狹隘的、錯誤的理解,加劇了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和相脫離。
我們來看看CI和企業文化各自的歷史,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和把握這兩者的區別。
CI(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由歐美國家發展起來的一種經營管理策略,它是將企業的經營理念和精神文化,通過整體傳達系統(VI、BI、MI,特別是VI), 傳給企業內部和社會大眾,而達成促銷目的的形象設計系統。它以刻劃企業個性,突出企業形象為主要訴求,是研究塑造企業形象的具體方法。
企業形象策劃最早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AEG電器公司,其系列性的電器產品首先采用彼德•貝漢斯所設計的商標,成為統一視覺形象的企業形象策劃的雛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經濟開始復蘇,工商企業蓬勃發展,企業經營者深感建立統一的形象識別系統,以塑造獨特的企業經營理念的重要性。自1950年起,歐美各大企業紛紛加入企業形象策劃的行列。
企業形象策劃正式發軔,當屬1956年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進行企業形象策劃之時。當時IBM總裁小湯姆斯•華生認為,IBM有必要在世界電子計算機行業中樹立起與眾不同的形象,且這一形象要蘊含公司的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從而有利于市場競爭以躋身于世界性大企業之列。他于是求教于建筑師兼工業設計權威的艾略特•諾伊斯。諾伊斯經過仔細考慮,認為IBM公司應該在世界市場的競爭中,有意識地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一個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形象標記,這一標記要能體現公司的開拓精神、創造精神和獨特個性的公司文化。于是,他把長達29個字母的公司全稱簡縮為“IBM”,并設計出富有美感的造型(八線條紋構成IBM標準字),同時選用藍色為公司的標準色,以此象征高科技的精密和實力。IBM通過這一形象策劃和設計,成為美國公眾乃至世界公眾信任的“藍巨人”,并在美國計算機行業占據首屈一指的霸主地位。隨著IBM公司形象策劃的成功,美國的許多公司紛紛效仿,企業形象策劃的熱潮在美國勃然興起,繼而推及全球。
企業文化的起源,應該很早,因為企業文化是伴隨著企業的成立而生成的,有企業才有企業文化。然而企業文化的提出卻較晚,一說,企業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愛略特•雅克(Elloit Jaques)在1915年首次將組織文化定義為:“被全體成員不同程度認同的、習摜性和傳統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法。”《追求卓越》的作者則提到上世紀四十年代,塞爾茲尼克和巴納德就談到創造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問題,也有一些作者撰寫了一些相關文章,但這一切終于都沒有形成主流學說,對企業管理沒能產生影響。
企業文化的真正興起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日本,并在美國人深入、系統的挖掘、總結、闡釋和推廣之下,風摩全球。提出這一理論的第一個方面的原因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的因素上升,人在管理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是上世紀跨國公司的發展和跨國并購的產生,文化沖突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得人們開始重視企業文化的作用,在這個國際背景下,一場日美管理比較研究熱潮催生了企業文化理論。
日本在二戰后短短三十年的時間里,由一個戰敗國一舉發展成為居世界第二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直逼美國的“巨無霸”地位,而二戰后一直居于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美國則停滯不前,經濟衰退,失業加劇。殘酷的現實迫使美國開始反思,在對美日企業進行對比研究分析之后,他們發現美國企業管理中發揮作用的主要是硬性管理因素,如戰略、技術、結構、制度、規章、財務分析等;而在日本的企業管理中,諸如企業目標、價值觀念、作風、宗旨、信念、勞資關系、人員的親密性、暗示和含糊等這些以人為本的軟性因素更為突出,而這些因素正是美國企業缺少的。通過對比使他們認識到,真正對美國構成威脅的不是日本企業發達的科學技術、先進的機器設施等物質因素,而是由它的社會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融合而成的日本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維系企業,員工便會忠誠,默契也就增加,企業競爭力自然會提升,于是造就了人們“企業文化”的管理思維。它有效解決了管理領域一直存在的“理性”與“人性”的矛盾,解決了西方企業一直在探求的如何團結員工、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問題。這是對西方一直以來理性主義占統治地位的管理準則的挑戰,給正在致力于對人的主體性的研究,以探求人們變幻莫測的精神世界和行為追求的西方管理學界和企業界以莫大的啟示。隨著企業文化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理論體系的逐步形成,助推了美國強化和鞏固了經濟強國的霸主地位,于是,企業文化風靡全球。
有教授說,日本的企業文化學習發展了CI。對于日本企業文化與CI的關系,我沒有作過研究考證,我相信,對于日本這樣一個善于模仿和汲取他人優點的民族來說,學習并發展了CI是可能的,但我同時堅信,即使如此,對于日本的企業文化來說,那只能是“流”,而不是“源”,只能是“用”,而不是“體”。日本學習發展了CI,不等于日本的企業文化就是從CI來的,作為企業文化理論形成標志的“四重奏”,有哪一本提到過CI?有哪一本說日本的企業文化來自CI?有哪一本說企業文化就是CI?
中國企業文化的CI論,是由兩個錯誤的理論宣傳和一種錯誤的運作方式造成的。一個錯誤宣傳是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理念,第二個錯誤宣傳是“四層次”說,其中有關于行為文化的劃分。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理念的錯誤宣傳和認知,使人們把CI的理念識別與企業文化的價值理念等同起來,行為文化的劃分又使人們把行為識別與行為文化混為一談,而絕大多數咨詢機構“起飛落地”式的運作方式又直接把CI當作企業文化搬到企業,于是造成CI就是企業文化的錯誤認知。這種錯誤認知是中國企業文化的災難,它造成了人們對于企業文化的簡單化、形式化、表面化、形象化、項目工程化的錯誤認知,把人們引向一個形式主義的、一次性項目式和兩張皮式的運作方向,這是中國企業文化進程中不應有的一個彎路。
1.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后,不少通過多元化經營形成的大產業開始出現問題,多元化的熱潮也開始消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大,產業邊界日益模糊,產業結構的穩定性日益下降,企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難以持續。在急劇變化的環境中,企業如何贏得長久的競爭優勢,引起了許多戰略管理學家的思考,從而促進了戰略管理理論的新發展。在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的部分企業向外資開放,面對技術含量高、組織規模大、經營理念新的外資企業,中國需要有能與外資企業競爭的一批大型民族企業,而這些企業又必須有企業發展的戰略理論作為指導。
2.企業戰略管理的前沿理論
2.1 組織理論中的新制度主義的觀點
組織理論中的新制度主義的觀點認為,決策的制度背景在個人、企業以及企業外部的層次上,深刻地影響了資源的選擇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新制度主義強調制度環境的作用,重點在于解釋組織的形態趨同性,把環境看作是由觀念、文化、信仰、制度構成的綜合體。在新制度主義理論中,組織仍是較為被動的,更多受到環境的影響,側重于組織的制度和結構形式,以及作為組織域而非單個的組織形態特點。這里的制度背景指規則、準則和甩繞著經濟活動的信念。圍繞著資源決策的制度因素影響著企業獲得經濟租金的潛能。
2.2 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
美國學者哈默爾與普哈拉在1990年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這一理論解釋了成功企業長期競爭優勢(企業核心競爭力)存在的原因,也指明一條企業發展的成功之路,在20世紀90年代以來風靡全球。企業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是企業通過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獨有的、支撐企業保持持續核心競爭力的能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得到長足的發展,該理論實際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聯系的理論的集合體。主要包括“企業資源基礎論”(沃納?菲爾特,1984)和“企業能力基礎論”(提斯?匹斯安歐和舒恩,1990;蘭格路易斯,1992)這兩大分支。這些理論的共同之處是:更加強調企業內部條件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決定性作用,認為企業內部資源、能力和知識的積累,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和保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其中,資源基礎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企業建立強有力的資源優勢遠勝于擁有突出的市場位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于它所具備的資源的數量、質量及其使用效率,企業自身的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企業能力基礎論強調企業的管理實踐重點應該由企業的外部條件轉向企業的內部條件,認為“核心競爭力”才是企業競爭的基礎與源泉,而核心競爭力的實質在于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獨特性的智力資本。核心能力應當具有:價值性、異質性、不可仿制性、難以替代性等特性。
2.3 動態競爭戰略理論
隨著競爭環境的快速變化、產業全球化競爭的加劇、競爭者富于侵略性的競爭行為以及競爭者對一系列競爭行為進行反應所帶來的挑戰。傳統戰略管理的理論方法無法滿足現實商業生活中企業戰略管理決策的需要。于是,近年來一些管理學者提出了新的戰略理論。即“動態能力論”和“競爭動力學方法”。
2.4 企業再造理論
這一理論是在1993年由美國企業管理家邁克爾一哈默和詹姆斯?錢皮提出的。其核心領域是業務流程再造,企業再造(Reengining the Corporation),即對企業原有的工作流程進行全面的改造以適應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應顧客的變化;適應企業制度、技術、分工以及管理者的變化,謀求企業生產運作、經營管理有更高的效率、節約更多的成本,使產品和服務更能取得顧客的認可,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著名的跨國公司美國通用電氣、通用汽車、IBM等都實施了流程再造。通過對企業文化再造、企業組織再造、企業業務流程再造、企業資源配置再造、企業能力再造、企業經營戰略再造的合理規劃與再造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更長久的發展下去。
2.5 顧客價值理論
早在1954年,杜拉克就指出,顧客購買和消費的決不是產品而是價值。但學者們對什么是顧客價值卻沒有統一的看法。載瑟摩爾1988年首先從顧客角度提出了顧客感知價值理論。他指出,感知價值是主觀的,隨顧客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同一顧客在不同時間的期望價值也會不同。這表明顧客價值的性質及影響因素在顧客與公司交往的不同階段可能會發生變化。伍德魯夫通過對顧客如何看待價值的實證研究,提出顧客價值是顧客對特定使用情景下有助于(或有礙于)實現自己目標的產品屬性、屬性的實效以及使用的結果所感知的偏好與評價。科特勒則把顧客價值定義為總顧客價值與總顧客成本之差。雖然學者們對顧客價值的定義不同,但定義有以下幾個共同的特點:首先顧客價值緊密聯系于產品或服務的使用,不僅僅在于產品和服務本身;其次,顧客價值是顧客感知的價值,它由顧客決定,而非企業決定;再次,這些感知價值是顧客權衡的結果,即顧客所得與所失的一種比較。
3.戰略管理理論研究發展趨勢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對戰略管理理論研究趨勢作一總結。第一,戰略管理學說將從對一個個要素研究而形成復雜的學說叢林局面逐步走向融合。表現為企業內部――企業社會關系――企業外部環境――戰略范式。第二,在戰略管理的理論中,歷史分析將進一步加強。戰略管理理論作為一個學科或一門科學,必須有歷史的分析。包括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中企業內外部各要素地位和作用分析。這種分析將更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立足于本國、本企業的現實制定戰略,而不會依照國外戰略理論、盲日模仿國外企業發展戰略。第三,戰略管理研究方法將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伴隨著戰略管理理論走向完善,必然要求戰略管理研究方法的規范化。戰略管理作為一門經驗性科學。其理論的形成主要是通過觀察、調查研究得到經驗資科,然后對經驗資料進行比較、歸納、提煉形成通則。
4.結論
國外戰略管理學發展迅速,我國的戰略管理研究卻停滯不前。的確,我國很多戰略管理論文的學術、理論水平不算高,未能達到國際主流管理學期刊的要求。故此,我國戰略管理學者必須反思和正視這一問題。在國外戰略管理研究中,戰略管理者經過對內外部環境的分析,可以制訂多層次戰略,包括至高層次的總戰略,乃至第二高層次的發展方向戰略、穩定戰略、緊縮戰略。而貫通這些戰略的還包括多樣化戰略及引導、協調戰略等。而第三個層次的則是功能戰略,包括核心能力戰略,市場發展戰略,財務戰略,研究戰略,研究發展戰略,運籌戰略,物流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及資訊科技戰略等等。此類戰略各自包含不同的策略及行動方案,我國學者在這戰略分類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夠,需要急起直追。
參考文獻:
[1]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2]劉海潮,李垣.戰略風險管理戰略管理研究的新前沿[J].管理工程學報,2003,3.
[3]李玉剛.戰略管理研究[M].上海:華東理T大學出版社,2005.
[4]周敬偉.戰略管理學前沿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5,6.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思考
一、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銀行業務發展和人們對金融風險認識不斷加深的產物。最初,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偏重于資產業務的風險管理,強調保持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這主要是與當時商業銀行業務以資產業務,如貸款等為主有關。20世紀60年代以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重點轉向負債風險管理方面,強調通過使用借入資金來保持或增加資產規模和收益,既為銀行擴大業務創造了條件,但也加大了銀行經營的不確定性。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市場利率劇烈波動,單一的資產風險管理或負債風險管理已不再適用,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應運而生,突出強調對資產業務、負債業務的協調管理,通過償還期對稱、經營目標互相替代和資產分散實現總量平衡和風險控制。80年代之后,銀行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有了新的提升,人們對風險的認識更加深入。特別是銀行業競爭的加劇、存貸利差變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廣泛使用,市場環境的這些變化都顯現出原有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理論存在的局限性。在這種情況下,表外風險管理理論、金融工程學等一系列思想、技術逐漸應用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進一步擴大了商業銀行業務的范圍,在風險管理方法上更多地應用數學、信息學、工程學等方法,深化了風險管理作為一門管理科學的內涵。1988年,《巴塞爾資本協議》正式出臺并不斷完善,標志著西方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和統一,也意味著國際銀行界相對完整的風險管理原則體系基本形成。
80年代至今的20多年,是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模式和內容獲得巨大發展的時期,回顧20多年來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歷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幾乎都凝結在《巴塞爾資本協議》當中。因此,對于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來講,《巴塞爾協議》的誕生和完善,是國際銀行界風險管理革命性的成果。尤其是巴塞爾委員會先后于1999年6月和2001年公布了《新巴塞爾資本協議》征求意見稿(第一稿)和(第二稿)。新巴塞爾協議全面繼承以1988年巴塞爾協議為代表的一系列監管原則,繼續延續以資本充足率為核心、以信用風險控制為重點,著手從單一的資本充足約束,轉向突出強調銀行風險監管從最低資本金的要求、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約束等三個方面的共同約束。
可以說,新巴塞爾協議充分體現了國際銀行業風險管理理念的發展方向,如果說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誕生前的銀行競爭還屬于無序競爭的話,那么在巴塞爾資本協議規范下的銀行競爭將是以風險識別、度量、評價、控制和風險文化為內容的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國際競爭的基礎和標準。
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存在的不足
與國外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從外部來看,銀行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環境還不成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體系尚未健全是重要的原因。此外,外部監管和市場約束的作用還遠遠沒能充分發揮,在我國,銀行業信息披露還很不規范和不完備,外部監管部門的監管措施還相對簡單,市場對銀行的外部約束作用還有待加強。
從銀行內部來看,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在觀念、技術、方法等方面也與國外先進銀行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第一,在風險管理認識上存在差距。在國外銀行,十分重視風險——收益匹配的原則,把控制風險和創造利潤看做同等重要的事情。但在我國商業銀行中,對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的關系認識還有差距。第二,風險管理理念上的差距。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還不到位,仍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對市場風險、操作性風險等重視不夠。二是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差別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業務、不同風險、不同地區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僅不能管理好業務風險,反而容易產生新的風險。第三,風險管理方法上的差距。與國外風險管理方法相比,風險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風險識別、度量等方面還很不精確。第四,風險管理體系上的差距。體系的健全和獨立是確保風險管理具有超前和客觀的分析能力的關鍵。但在我國,一些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往往還不健全,風險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多,獨立性原則體現不夠。第五,信息技術上的差距。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改善風險管理方法最大的障礙是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后,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無法準確掌握風險敞口,直接影響到風險管理的決策科學性。
三、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任務及要求
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可以分為兩部分,從商業銀行內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是通過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最大限度的防范風險和確保銀行業務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銀行股東價值的最大化。從商業銀行外部看,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就是通過加強商業銀行監管,進行金融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從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為了實現風險管理的基本任務,盡快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必須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要適應業務發展要求。商業銀行是以盈利和股東價值最大化為核心的企業,業務發展是商業銀行的根本任務,沒有發展本身就是風險。不顧風險的發展和不顧發展的“零風險”都是不對的,風險管理并不是杜絕風險,而是在資本配比的范圍內實現風險和收益的合理匹配。
第二,要適應外部監管要求。隨著銀行業的不斷發展,外部監管越來越嚴,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為三大支柱之一。外部監管對商業銀行來說,是合規經營的外在力量,也是加強風險控制的內在需求。監管法規是金融競爭中的“游戲規則”,銀行風險管理只有與外部監管相適應,才有機會在平等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第三,要適應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發展趨向的要求。隨著國際銀行業的不斷變化,風險管理的方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仍將繼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產生時間還很短,與國際先進銀行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緊跟國際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及時掌握銀行風險管理的先進技術和理念,以適應日益激烈的競爭需要。
四、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
按照國際先進銀行風險管理的理念和經驗,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特點和要求,筆者認為,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發展方向應努力做好五個方面的轉變,以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第一,風險管理內容由信用風險向信用、市場、操作性風險轉變。隨著銀行業務的不斷復雜化,銀行的風險由原來的信用風險為主發展到多種類型風險共同作用。與此同時,國際銀行業對各種類型風險的認識程度和管理能力也在逐漸提高,風險的管理由管理單一風險到管理多種風險,體現了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的發展方向。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不僅要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而且應更加重視市場、操作性、法律等各類風險的管理。
第二,風險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間接管理相結合轉變。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方法和手段還比較簡單,一些銀行風險管理還主要以直接管理為主,如審批授信項目、清收不良資產等。但從未來風險管理的發展趨勢看,要進一步發揮間接風險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