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9: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出納半期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縱觀近代中國的金融變遷,在西方新式銀行未傳入中國之前,發揮融資功能的傳統機構有票號、錢莊、當鋪、銀號、錢店等,但是其中的上海錢莊與山西票號發揮的作用最為顯著。票號與錢莊同屬于傳統的金融機構,其組織類似,但是其經營范圍有很大的不同,票號專營匯兌,錢莊則以存放款項為主。從會記史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匯兌還是存放款都屬于近代銀錢業會計。
銀錢業會計作為會計學科的一門分支,負責核算銀錢業的現金出納、轉賬、匯款等事項,起源于清代前期的舊式錢業會計。它“用于記載各種業務上發生之事項,并計算銀行經營結果”[1]的一種會計制度。它以貨幣為經營對象,其賬簿管理重在現金及票據核算,還要進行轉賬和匯劃業務核算。近代的銀錢業會計包含了舊式的錢莊業會計和新式銀行業會計兩個方面,舊式錢莊業會計又以上海錢莊和山西票號的會計模式為代表。
一、轉賬結算制度
錢莊與票號根據各自經營內容和內部管理的需要,二者都在長期的生存中摸索創造了適合自身需要的轉賬結算制度,并形成了獨有的賬務處理藝術。
1.錢莊的過賬制度
中國的轉賬結算與銀行劃撥清算最早應該起源于上海錢莊。在晚清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商品交換也日益頻繁,客戶與錢莊,錢莊與錢莊之間的互相轉賬關系也日益復雜,錢莊的轉賬制度也因此建立起來,并迅速發展。據史料考察,比較完善的轉賬制度,產生于清朝咸豐年間,創造者為寧波錢莊,及著名的過賬制度。
過賬制度的具體操過稱為:每年正月二十八日,各個錢莊的客戶按照規定到開戶錢莊取得“過賬簿”,作為新的一年中記錄樁長交易業務發生的依據。以后,每一交易完畢,付款戶應將付出銀錢數目記入“過賬簿”的上方,并書明收款戶的開戶莊號,加蓋印鑒,收款戶則按照規定將收款數目記入“過賬簿”的下方,并寫明付款戶的開戶錢莊。每日下午四時,雙方將“過賬簿”分別送到各自的開戶錢莊,各錢莊則根據“過賬簿”將客戶應收、應付銀錢數目,登記在特定的“摘草簿”之上,作為日后清查賬目的依據。“摘草簿”上收下付,代客戶收款的錢莊,將應收銀錢數目記入“摘草簿”的上方,而代客戶付款的錢莊,則將應付銀錢數目記人“摘草簿”的下方。當天,各錢莊事先將本莊應付、應收賬款的明細內容一一抄錄,制成清單,第二日清晨,在同業值日錢莊處會齊,逐項進行清算核實(俗稱對家頭),以防范前日過賬可能發生的錯誤。各方清算無誤后,過出錢莊便開出“劃單”作為過賬的依據,將款項劃入過入錢莊。在劃單上須寫明劃出銀錢若干,并加蓋圖章,作為過賬的依據。
上海錢莊的匯劃制度是在寧波過賬制度上發展而來的,但是上海的匯劃制度比寧波的過賬制度多了票據交換這一環節。十九世紀下半期,上海出現了公單清斷制,由各莊開出應收,應付之公單,由棧司送往各有關錢莊核對沖銷,若有差額,再一一繳送現金”[2]后在光緒十六年(1890)左右,上海錢業同業會組織設立“匯劃總會”作為各錢莊之間的公單交換清理的場所“日間各匯劃莊自行收解票據、開發公單,至晚收齊所有公單,送至匯劃總會,由匯劃總會集中清理,俟各莊應收應付之數結算后,再由匯劃總會通知各莊收付”[2]“由于當日票據清算結果為欠為余,各莊于開發公單時即已約略知悉,故各莊均早在錢業市場中借入款項或放出余款,在匯劃總會中大體為軋平之局;若未軋平,則次日由應付之錢莊將現銀送交應收之錢莊”。[3]
2.晉商總分號之間的轉賬結賬
匯差的結算,是山西票號的一項繁雜而重要的工作。實行的是一月一小結,一年一總結的制度,所以分號運用“月清”、“年總結”兩種賬冊,在向總號報賬時進行結算。“月清”每月報送,“年總結”每年十月底結算時報送。“月清”是折紙抄報,故也叫“月清折”;“年總結的賬冊卻是長方形的麻紙裝訂的,用四柱清冊的方法,把一年內收交匯款數、利息、匯費收支數,及分號各項支出綜合登入賬內,最后得出與總號的存欠數。[4]
總號依據分號報送的“月清”或“年總結”,等到與各分號“月清”復核沒有差錯后,按收交差額(即分號與總號往來差額)分別登入總分號往來賬,即完成匯差的清算。就總分號匯差來說,分號收入大于付出的差額,即收存總號銀兩數;分號付出大于收人的差額,即總號短欠分號銀兩數。總分號間這種匯差均不計算利息。[5]
錢莊過賬制度和票號的總分號之間結算制度同樣都有減少現金使用量的作用,都孕育當今銀行金融業的票據轉賬的精髓所在,但是畢竟這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票號的過賬僅是內部清算的一種結果,所以不論總號欠分號或者分號欠總號,總號統負盈虧責任,所以總分號間這種匯差均不計算利息。而錢莊的過賬制度其與客戶之間的一種結算方式,它區分現洋和“過賬洋”,過賬洋是虛位的銀洋,客戶要把過賬洋換成現洋,須給錢莊一定的差價補貼,即“現金升水”。從這個方面看,錢莊的轉賬制度更具有前瞻性。
二、記賬貨幣單位
創立記賬貨幣單位是會計核算的第一前提,只有單位統一,會計信息才有可比性。在近代由于銀兩與之前并行的貨幣制度,記賬貨幣單位的統一直困擾著會計核算,同時銀錢比價也不穩定,這加劇了會計核算的復雜性。因此,不管是錢莊還是票號創設記賬貨幣單位的問題就營運而生。
1.錢莊的“虛銀”與實銀的置換制度
錢莊的主要業務是存放款,而且應用過賬的轉賬方式,對錢莊而言“虛銀”與實銀置換更要緊些。實銀是實有其物,無論其名稱、形式、大小、重量、成分如何,而“虛銀”只規定其名稱、重量和成色,“虛銀”是實銀的價值符號,實銀與虛銀的折算比例是錢莊記賬貨幣的一項重要內容。
上海地區通行的主要虛銀兩是“九八規元”,一般華洋交易、銀兩匯兌、行市、轉賬、匯劃都以規元為計算單位,在歷史上,中國標準銀兩為紋銀,含純銀93.5374%,規元含純銀91.6666%,為標準銀成色的98%,故又稱九八規元”。[6]但在實際運用中,虛銀兩必須規定銀的一定成色和重量,但是由于技術無法達到的原因,實際上虛銀標準無法統一,這也為錢莊的會計核算帶來了相當的困難。
2.票號的本平制度
山西票號的主要業務是存放匯兌,收受銀兩。由于“中國銀錠是在一種稱量貨幣”,它沒有形成一種抽象的貨幣單位,“銀兩單位就是重量單位也就是貨幣單位”。[7],所以每次都要鑒定銀兩成色,稱量銀兩重量成為票號一項日常工作。而且各地的天平砝碼不同意,公私銀爐并存,熔煉白銀的技術差異較大。各地所鑄造銀錠的成色不易。在度量衡沒有國家統一標注情況下,每個票號都不得不建立自己的平碼制度,與各地平碼權衡,較出每百兩比自置的平碼大多少或小多少,作為銀兩收交的標準,并憑以記賬,維護交易雙方的利益,這種制度就是票號的本平制度。
三、結論
第一,上海錢莊和山西票號的會計制度都是以民間會計為主導,隨著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民間工商業的活躍,他們都成為當時先進會計方式的代表,造作了多種會計制度與會計思想,使傳統的中式會計趨于完善。如錢莊所創造的過賬制度,開啟近代信用制度之先河,如票號的龍門賬促進中國復式簿記的產生。
第二,近代銀錢業會計在行業間并沒有統一的會計規范或制度,錢莊與票號雖然在會計機構、賬簿組織上、會計方法上有相通之處,但也存在諸多差異,主要原因應為各有專長營業的種類,同時資本的大小,甚至地方的習慣以及各店習慣等都是其成因。形成錢莊與票號隔閡的因素有兩方面:其一近代社會總體上屬于封建經濟,經濟體之間聯系不像現在緊密;其二會計學在中國近代不是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從業人員由學徒摧升,會計技術依賴口頭相授同時還沒有專門的會計研究人員。
第三,錢莊與票號畢竟都是從中國封建經濟中破土而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創造出中式會計的輝煌,但其身上帶有封建性是必然的。其一,他們地方幫會性質濃厚,各自有其勢力范圍,這種分散的狀態不利于會計制度的統一,而且很多會計方法在自己勢力范圍內運用而不外傳。其二,近代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隨商品經濟發展而產生的錢莊和票號卻因“資本額小、組織簡陋、墨守成規、人才缺乏”[8]而不得不要么依靠以封建政府,要么依靠外商銀行,這導致了他們衰落的必然。
參考文獻
[1]顧準,陳福安.銀行會計.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M].民國37年修訂本,p10.
[2]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編.上海錢莊史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494.
[3].中國銀行論[M].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八年,p332-333.
[4]張正明.晉商與經營文化[M].上海: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1998.
[5]黃鑒輝.晉商經營之道[M].山西: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
[6]寧波金融志編纂委員會編.寧波金融志6第1卷[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