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9:2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服務體系,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0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策劃專家,榮獲中國企業策劃案例金獎,2003年榮獲中國十大企劃人物獎。中國生產力學會策劃專家委員會理事專家委員,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企業形象策劃設計委員會理事專家委員,著有《遭遇藍之象》,出版專著《智贏》——藍之象的品牌營銷方式,主編葉茂中《新策劃理念》叢書(六冊)。
中國科技園區發展新概念
中
國科技園區發展到今天,把科技園區當成一個純粹的平臺來經營管理的理念顯然已經過時,打造服務型園區的時代已經來臨!就如同經營一家五星級酒店一樣,除了完善的硬件設施外,最重要的還是要靠五星級服務。
一
個成功的科技園區應該具備“4S”服務體系:辦公環境服務體(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system)、公共技術服務體系(Public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輔助業務服務體系(Ancillary business service system)、社區服務體系(Community service system)藍之象第一次在業界提出4S服務體系建設,并在阜南工業園進行了適當嘗試。入住企業的反響不錯,有愿意進行深度溝通的,可與藍之象聯系。
辦公環境服務體系
(Office environment service system)
辦公環境服務體系應該是一個科技園區具備的最基礎的服務功能,不過不同于傳統的僅限于建筑、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現代科技園區追求的是一種生態化、人文化、科技化的辦公環境,這與科技企業工作要求高強度腦力、創意性等條件需求密切相關。
目前,我國一些科技園區已經注意到了生態化園區建設的需求,提出了“花園式園區”、“綠色生態園區”建設的理念,把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相融合。
相對于生態園區的打造,我國園區的人文化還存在明顯不足。如何在園區建設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提升整個園區的文化品味和生機活力將是科技園區未來建設的一個趨勢,這也將是吸納文化創意型企業入駐的重要吸引力所在。
科技化的辦公環境是我國科技園區現存的另一個短板。目前我國一些科技園區由于在信息化建設上的滯后,導致園區內企業獲取信息渠道單一、信息量小、即時性差,進而嚴重影響了園區內企業獲取外界信息和市場時機。未來來看,實現科技園區的網絡化發展,建設“數字園區”將日益成為園區必備的基礎條件。
公共技術服務體系
(Public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
公共技術服務體系應該說是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情況下對科技園區服務體系的一項新的要求。
目前,我國形成了許多以生物醫藥、軟件工程、電子商務、數字動漫等高新技術企業聚集的科技園區,這些企業的生產、研發過程對巨型計算、軟件測試、數據庫系統、技術培訓等大型、先進的高科技平臺系統都存在著緊密的依賴性。現實是一些中小型科技企業根本無法承擔建設這種技術平臺的費用,限制了企業的技術研發。
對此,科技園區建設共用的公共技術服務體系將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不僅可以為園區內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研發平臺支撐,還有利于資源的優化利用,避免重復性建設。我國蘇州國際科技園率先在園區內建成的集數據服務平臺、集成電路設計平臺、動漫游戲服務平臺等多種高科技技術服務系統平臺的公共技術服務體系已經為園區企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輔助業務服務體系
(Ancillary business service system)
每個企業除了核心業務外,為了企業正常的運營發展,也將產生其他多種輔助業務,需要多種服務需求,比如法律財務、商標專利、人力資源招聘培訓、物流以及風險投資、咨詢、市場營銷策劃等等。這對企業來說通常是一些不專業、繁瑣但又十分必要的輔助業務。如果園區能夠建立統一的輔助業務服務體系,將對園區內企業來說是一件即便利又經濟的服務舉措。
建立輔助業務服務體系,園區可以利用自身現有的一些資源為企業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項目,同時園區也可以與的專業的物流、法律咨詢、人才服務公司達成合作,進行服務外包。這不僅有利于整個園區企業的日常運營,還推動了地方相關產業鏈的發展。
社區服務體系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是黨的一項重大理論創新成果,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從理論到實踐,它都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設完備的社會主義公共服務體系,以消除社會公共需求日益增長與當前社會公共服務提供不足的矛盾,緩解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緊張關系。
一、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與先決條件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已經在各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與此同時,社會市場化進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體,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帶來了新的不同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矛盾,國內各種利益矛盾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伴生出了諸多的社會問題。比如,社會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處于嚴重的失衡狀態,社會貧困問題雖有所緩解但仍然嚴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明顯滯后,大量的社會穩定與公共安全問題、失業問題、教育問題、環保問題等日趨突出。諸如此類的社會不和諧問題猶如病灶一般侵入并損害了我國社會機體,給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深入分析上述這些侵害我國社會機體的因素,筆者認為,這些不和諧因素歸根結底都是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備所致。總理曾經指出:“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包括加強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社會就業、社會保障服務和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事業,公共信息等,為社會公眾生活和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活動提供保障和創造條件。”這不僅給“公共服務”下了一個權威性定義,而且深刻地闡述了公共服務體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確,在新形勢下,我國公共需求呈現出增長迅速、主體多元化、結構復雜化、需求多樣化的特點,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結構正逐步由消費型向發展型升級。具體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長。近幾年我國城鎮居民的總需求中,個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當于過去5年的總體增幅,并且近兩年的增幅更大。二是公共需求主體快速擴大,廣大農民和城鎮中低收入者逐步成為公共需求的主體。三是公共需求的結構變化迅速,除了義務教育和公共醫療,對公共安全、環境保護以及利益表達的需求越來越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由于一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長,另一方面則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公共服務需求旺盛與供給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國公共服務體系面臨著巨大的社會壓力,甚至已經成為我國突出的社會矛盾。這個社會矛盾不解決,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和諧社會的建構就無從談起。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建設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就是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的基礎與先決條件。換言之,只有建立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才能實現社會公平、穩定、快速、健康、持續性的發展。
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必須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國情出發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相當長時期內所要面臨的一大基本國情。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都要受基本國情的制約,和諧社會的發展程度同樣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說,當前我國所要建構的和諧社會,是一種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的和諧社會,否則,這種和諧社會就只能是空中樓閣。我們黨也正是基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其發展狀況,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九大目標和主要任務。這九大目標包含了我國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務、道德文化、社會創新、環境保護、社會管理等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全方位的內容,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的一定時期內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同樣不能脫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現實。也就是說,一方面,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適應和諧社會需要的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但在體系建立過程中我們還要充分考慮我國的基本國情。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要有條件的、分步驟的。那種脫離現實國情、好高騖遠式的盲目建設難免要遭致失敗。我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在當前條件下,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目標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國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表明,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就會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的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完備,就能安全地度過經濟社會發展的危險期。唐鐵漢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據國外經驗,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可分為三個基本階段:一是人均GDP處于1000美元左右的階段。在該階段,必須全面完善公共服務制度,否則,將導致經濟發展的中斷與停滯。二是人均GDP處于1000~8000美元的社會經濟增長階段。這是以公共服務為基礎和平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階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統地完善公共服務職能,堅持教育、科技優先增長,強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適度控制社會福利的增長水平。三是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左右、開始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的階段。這是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主的發展階段,要注意穩定社會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會福利的過快增長。在該階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務的數量、提高公共服務的質量。當前我國正處在人均GDP從1000美元向3000美元邁進的關鍵發展階段,比較國外經驗而言,當前我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應該說僅僅處在第一階段(即“必須全面完善公共服務制度”的階段)向第二階段(即“以公共服務為基礎和平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階段)過渡時期。
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路徑
一般說來,公共服務體系主要是指以政府為主導、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為主要任務、以全體社會成員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為基本目標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現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與體制創新。
1政府主導。有學者指出,公共服務主要是指由法律授權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組織和有關工商企業,在純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產和供給中所承擔的職責和履行的職能,其中,政府是責無旁貸的主導者。這種政府主導的特質,首先表現為政府是公共服務的最主要的提供者。由于政府的公共性質,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公共服務。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公共需求,政府必須加強公用基礎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衛生設施、公共教育設施等方面的建設,積極發展義務教育和公共醫療衛生保健事業,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維護社會治安和國防安全,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政府主導的特征還表現為政府責無旁貸地成了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政府根據國情和本區域內的人口資源和財政能力來確定公共服務的總體目標、水平、策略、原則等方向性的框架,并經同級權力部門機構批準實施。從公共服務過程來看,無論從目標設定到組織設計再到公共服務的機理運作,還是最終輸出公共產品到收集社會反饋再到修正輸入,政府始終是其中的主導者。換言之,政府是公共服務制度的設計者、實施者與維護者。公共服務體系全面不全面、完整不完整,歸根結底取決于政府意愿與政府能力。
2社會參與。和諧社會中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社會公眾、政府以及其他各種公共服務供給者之間互動的過程。首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有公共服務需求信息與持續不斷的支持。這不僅需要政府設置暢通的公共需求的表達渠道,而且更需要社會公眾需求表達的積極參與。社會公眾是公共服務的直接消費者,因而在公共服務的需求等方面最有發言權。如平新喬、趙俊超在浙江省慈溪市對外來務工人員和當地居民作了一項公共服務需求調查,并對公共服務需求事項作了一個排序。結果表明,解決戶口需求排在第一位,其他依次是子女教育、各種社會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難補助、治安、衛生及其他。該項調研客觀真實地反映了我國某部分人群的社會需求。我國不同地區、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對于公共服務需求是不一樣的,因此有必要建立暢通的公共需求表達機制,以真實客觀地反映來自各個地區各個階層的心聲。當前全國各地的獻計獻策行動即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因此,不了解民意、不集中民智,政府就會在公共服務供給上失去方向。不僅如此,社會公眾的合法性支持與資源性支持無疑是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所不可或缺的,比如在慈善捐助等慈善事業的發展方面,美國的慈善捐助每年達6000多億美元,相當于GDP的9%;我國香港地區的慈善捐助每年也達60億港元。我國內地目前每年僅有10多億元,只相當于GDP的0.01%。因此有必要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增加慈善捐助,擴大第三次分配的規模,這樣既可彌補國家用于社會事業發展的財政資金的不足,又有利于縮小貧富差距。
應該說,政府不是唯一的公共服務供給者,私人部門和第三部門也要加入到公共服務供給的主體當中來。美國學者奧斯特羅姆等人認為,在治理公共事務方面,政府和市場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藥,所以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的制度安排。多中心理論突破了傳統意義上政府與市場兩種秩序的二元思維,公民通過參與自主治理公共事務,改進公共服務。在傳統意義上,私人部門主要提供私人產品和服務,私人部門不得進入公共物品的生產和提供領域;而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則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公私界限,私人部門的力量逐漸滲透到公共領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著私人部門的角色和性質。它不僅使自己獲得了相應的利潤回報,而且優化了社會資源的配置,提供了大量的公共產品與服務,從而分擔了政府的責任,改進了公共服務的供給質量和供給能力。第三部門以自身的非功利性目的或客觀的公益性后果,以社會的自組織、自規則和自治理方式,或者以政府授權的行動方式,或者以跨國行動的方式,或者同政府或私人部門共同采取行動的方式,為社會提供局部性或專項性公共服務。
3體制創新。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能缺少體制創新。這種體制創新首先表現在如前所述的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多元化上。主體多元化良性造成了公共產品的生產市場化、效益化與社會化,并繼而間接帶來了這樣一種前景可觀的后果: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公共產品的直接供給,且依據公共產品的不同種類,政府退出的程度也有所區別。
二、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主體失衡
政府、文化事業單位、企業、非政府組織、公民個人都應當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供給主體。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應當充分調動各種社會資源的參與。但是,在實際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中,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的供給還主要是由政府和文化事業單位主導的,他們往往以培訓、舉辦講座、論壇、咨詢等方式在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近些年來黑龍江省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非政府組織有所發展,但是也主要是以秧歌隊、廣場舞蹈隊等公民個人自發形成的文化供給方式存在,有規模的,經過登記注冊的公共文化服務非政府組織尚未發育起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鼓勵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文化非營利組織。”[3]顯然,黑龍江省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距此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另外,在黑龍江省公共文化供給中,部分城市已經開始注重引入市場機制,通過企業冠名等形式豐富地方公共文化產品提供的方式,如,“齊齊哈爾啤酒文化節”就曾經以“金馬·香江花園杯”和“中匯城杯”進行冠名,通過企業提供經費來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但是,黑龍江省絕大多數城市和文化品牌市場意識還非常淡薄,不能夠充分重視各類企業在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中的作用,例如在國內外都非常有影響力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龍江講壇”等,都沒有與企業聯合共同進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經驗。這種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過程中單純依靠政府和文化事業單位的力量勢必會造成供給主體的失衡,無法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進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后勁不足。
中圖分類號:G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6-0334-01
眾所周知,檔案是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是領導決策的依據,是對工作查考的憑據,是科學研究和基礎設施、設備建設的可靠資料。因此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特別是做好檔案的服務對于開發利用資源起著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看到,不少單位對檔案只重視收集、保存,而不注重開發、利用,忽略了檔案的服務,致使檔案待在深閨人不知,影響了檔案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發揮。因此,在檔案的日常管理中要正視檔案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改正,采取針對性措施,建構起科學高效的檔案服務體系。
一、檔案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服務意識不濃 服務意識不厚是當前檔案服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不少單位檔案服務仍處于被動服務狀態,浪費服務對象時間、精力.沒有做到“以服務對象為主”的原則,無法體現自己的工作職責和價值.成因在于工作人員缺乏服務工作意識,工作態度馬虎,無法遵守服務原則行為懶散;缺乏主動服務意識,不遵守服務原則;責任意識不足,對工作不負責任,沒有體現自身的工作價值;領導層對檔案服務要求不清晰,造成工作人員無法順利開展服務工作,服務對象及時反饋不夠,間接助長工作人員懶散。
2、服務規定不健全 服務包括對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由于檔案服務不被重視,造成檔案服務管理不到位、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服務管理體系,服務缺乏針對性;服務管理缺乏具體化,檔案服務管理形式化,缺乏具體的管理模式,簡單化,管理員草草了事,工作只是為了應付領導監督檢查;服務思路不清晰,影響工作正常落實,缺乏主動意識,無法給予服務對象工作有效性建議.
3、服務單一 數字信息時代,計算機大量運用,檔案服務應大面積實施智能化服務,但就目前現狀而言,檔案服務以人工服務為主,以信息搜索、查詢為輔;而相當一部分紙質檔案種類數量繁多且信息量過大,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人數和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無法給予服務對象優質的服務,無法確保服務質量,達不到服務對象的目的,無法滿足其需求,造成服務管理工作的失職.
二、創新檔案服務體系
基于以上所述,檔案服務管理要正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緊跟時代步伐,緊盯服務對象需求,積極創新檔案服務體系:
1、創新服務意識 社會與科技的發展要求檔案管理服務工作不斷完善和發展,檔案服務工作要與時俱進,迎合時代潮流,不斷創新。意識創新作為服務創新的基礎,這就需要把創新精神貫穿在檔案管理工作的每個環節,加強工作的創新性和主動性,從行為認知上改變對檔案服務工作的了解,將被動服務意識變成主動,對檔案信息資料進行不斷完善和更新,不斷強化創新,促進檔案管理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創新檔案服務內容 檔案服務工作必須跟時代腳步,不斷進行檔案資料和信息更新,加入全新的檔案內容和信息,保證檔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計劃地對檔案資源進行實時收集和更新,使其更實時、高效地為服務對象提供需求和服務.
3、創新檔案服務方式 檔案部門要創新傳統的服務形式,發掘自身潛能,結合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理論,不斷進行完善、創新,采用多種多樣的服務方式去滿足用戶的需求,將服務內容提升等級。
4、創新檔案服務手段 檔案部門要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最全面、完整的檔案資料信息提供給服務對象,通過設置網絡查詢系統,方便用戶快速及時地進行信息查詢,讓網絡變成檔案管理服務的重要方式,提高檔案服務工作質量和效率;加強網絡安全建設,確保資源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利用數字化信息技術,建立科學的檔案系統,不斷更新打印機、掃描儀、投影儀等基礎設備,為良好的服務奠定基礎。
三、多措并舉,建構檔案服務體系
檔案部門不僅要有現代化的服務創新意識,更重要的還要采取多種有效性措施,建構檔案服務體系
1、提高服務意識 為了讓檔案服務工作更好地進行,需要強化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包括責任認知意識和工作意識。工作人員要明白職責所在,明白檔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變懶散的工作態度,提高主動積極的服務意識,用最大的工作熱忱去創造自我價值,為服務對象提供最全面的服務。
2、建立健全服務制度 實施高效的檔案服務必須建立完整的服務管理制度,監督和督促管理人員進一步強化自己的服務意識;通過服務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實施獎懲,獎勤罰懶,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方便服務管理的有效進行.
深圳市殘疾人服務體系建設在吸引、借鑒港澳和先進地區殘疾人服務工作經驗和做法基礎上,大膽探索和嘗試,以權益保障為核心,堅持“政府主導、社會支持、殘疾人參與”和“政府扶持、市場推動、社會化運作”兩項基本原則,結合開展培育全國、全省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活動,全面推進殘疾人服務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促進殘疾人服務業在新起點上加快發展,取得6個方面的創新。
一、 把殘疾人服務網絡放在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大背景下規劃發展
近年來,我們著力將殘疾人事業納入政府公共事業的總體規劃,克服殘聯“單打獨斗”的做法,充分整合民政、衛生、教育、勞動社保、婦聯、公安和殘聯等政府資源,充分吸收民間團體、殘疾人自治組織和境外民間服務組織等社會力量,融合技術指導、咨詢評估、醫療康復、康復訓練、中途宿舍、家屬資源、輔助器具、教育康復、職業康復、心理輔導等795家殘疾人服務資源,建立健全了以市級為龍頭、區級為骨干、街道級為基地、社區為依托、殘疾人家庭為陣地的服務網絡,全面促進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和殘疾人專業服務機構有機結合,使殘疾人在不同層面和不同網點得到適合其需要的服務。全市學前殘疾兒童服務機構33家(其中殘聯系統6家、民政系統3家、教育系統1家、醫療系統10家、民非企5家和家庭式機構8家),為殘疾兒童提供了870個學前學位。
二、正確處理公共服務機構和專業服務機構的關系
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的優勢、資源共享,同時著力做好專業服務機構建設,將其納入城市公益性建設項目規劃,建立健全了市、區、街道、社區專業機構,改善條件、完善功能、規范管理,提高專業服務水平。
近年來,我們精心打造了社區康復站600多家、社區服務站(日間訓練機構)300多家,街道康復室55家、街道職業康復中心55家,為社區殘疾人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結合中國殘聯“將殘疾人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地方投資的緊急通知”精神,籌劃將現有區級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全面完善升級,著力建設各區輔助器具資源中心,羅湖區和南山區計劃籌建家屬資源中心和殘疾兒童康復中心。市級1.6萬平方米綜合康復服務中心大樓已經開工,殘疾人庇護性集中培訓就業基地、盲人按摩院和輔助器具資源中心計劃立項,東部、西部兩家精神病康復者中途宿舍和康復農場正在籌劃中。這些專業服務機構項目完工后,將形成全市專業服務網絡,與公共服務機構相益得彰。
三、4個方面實現殘疾人服務的全覆蓋
殘疾人服務體系是系統工程,市政府成立了由康復醫學、社會醫學、公共衛生管理、統計學、社區康復學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專家組成的課題組,專題研究,提出了“深圳市殘疾人服務指標體系”,包括4項主指標、28項分指標和77項子指標,在服務對象、服務年齡、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等4個方面實現殘疾人服務的全覆蓋。
服務對象全員覆蓋。從原有國家任務重點康復項目,拓寬到為無喉者、唇腭裂者、自閉癥者、老年癡呆者、工傷致殘者、慢性非傳染病殘疾者和孤殘兒童等殘疾類別及為其親友提供康復服務。 從原來局限于輕中度殘疾人,拓寬到重度極重度殘疾人。
服務年齡全生涯覆蓋。從以學齡期、青少年為主,轉到囊括殘疾發生、學齡前階段,直到中年和老年等所有年齡階段。
服務內容全面覆蓋。從以醫療衛生、醫療康復為主,擴大到康復咨詢、康復護理、生活照料、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心理康復、康復工程、無障礙環境改造、權益維護和轉介跟蹤等全面康復內容。
服務流程全程覆蓋。從殘疾發生的恢復期康復向兩頭延伸到早期介入和后續康復,從單純功能訓練延伸到殘疾等級鑒定、康復評估、康復治療、康復評介、個案跟蹤回訪等過程,貫穿所有服務流程。
四、殘聯受政府委托履行管理職能,并提供直接服務
近年來,我們在政策法規制定、項目管理、技術指導、經費資助和殘疾人服務評估、監督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2003年開始實施的“真摯關愛項目”、羅湖區殘聯輔助器具服務將項目管理、直接服務和評估督導3項職能分開,由殘聯制定政策、實施項目管理和經費資助,由康復中心或康復指導中心實施評估、轉介、技術指導、隨訪和督導,由社會服務機構或民間機構提供直接服務。三者密切配合、互相監督,形成良性循環。
目前,正籌備成立“深圳市殘疾人服務行業協會”,將殘疾人服務業的評估、轉介、技術指導和督導職能從殘聯中剝離開來,交由第三方機構來承擔,從體制和機制上理順關系,研究制定殘疾人服務領域的行業標準,完善行業管理政策,加強支持引導和監督管理。
五、人力資源配置突破“增機構、增編制、增設施”或政府直接包攬服務的傳統方式,創新專業人才培育機制
從2007年開始,借鑒香港成熟經驗開展專業化隊伍建設,通過“民間運作政府購買服務”模式,向社會組織舉辦的人才服務機構購買社會工作師、康復治療師、特教教師和居家服務護理人員,為康復機構、基層社區和殘疾人家庭配置社會工作師、康復治療師、特教教師149名和居家服務人員 200名。這些專業人員在康復服務第一線,以專業服務方式針對個案和群體開展權益維護、心理輔導、知識普及、外展服務、社會救助和家庭服務等社會工作,實施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特殊教育、康復護理等服務,受到殘疾人及其家屬和康復機構的好評,迅速成為目前深圳殘疾人服務工作的生力軍,為加快面向殘疾人服務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和創新專業人才培育機制做出有益探索。
自國家稅務總局提出“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的征管模式后,全國稅務系統本著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努力為納稅人、為社會、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原則,逐步由“監督打擊”型向“管理服務”型轉變,不斷努力優化納稅服務,提高服務質量,為納稅人全力營造公平公開、方便高效的納稅環境,充分發揮稅收的服務職能,在一定程度上積極引導了納稅遵從,優化了稅收秩序。但是由于我國納稅服務的理論研究仍然比較落后,納稅服務實踐還處在不斷摸索的階段,缺乏規范性和有效的組織保證,納稅服務總體水平較低。理論界對納稅服務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一些基本理論、概念的定性仍然模糊。
納稅服務的內涵和主要內容
納稅服務是指稅務機關根據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以貫徹落實國家稅法、更好地為廣大納稅人服務為目的,通過多種方式,幫助納稅人掌握稅法、正確及時地履行納稅義務,滿足納稅人的合理期望,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一項綜合性稅收工作,它是稅務機關的法定義務和職責,是貫穿整個稅收工作的重要內容。廣義的納稅服務體系包括兩大系列:其一是稅務機關提供的納稅服務;其二是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所提供的服務。
納稅服務工作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稅收信息服務,即稅務機關及其人員向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提供稅務相關信息,使之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有能力自覺、及時、完整地繳納稅款。稅收信息包括稅收法律信息、稅收決策信息、稅收業務信息和稅務行政信息等;納稅程序服務,即稅務機關及其人員在稅收征管流程的各個環節上提供的服務。納稅程序包括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納稅信譽等級鑒定、稅務檢查等;納稅環境服務,即為納稅人提供便利的辦稅條件和場所;納稅救濟服務,即在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發生稅務爭議時,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提供行政救濟服務,主要指稅務行政復議工作;納稅權益服務,即稅務機關為保護納稅人權益提供的服務。納稅人享有稅法的知悉權、納稅情況保密權、申請減稅免稅權、陳述申辯權、復議訟訴權、請求賠償權、控告檢舉權、申請延期納稅權、索取完稅憑證權等權利。
新公共管理理論概述
20世紀70年代后,西方社會科學的發展經過了長期分化過程后,開始走向各學科的融合,跨學科的綜合研究成為學科發展的新趨勢,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的思潮。新公共管理以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管理理論和方法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提出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企業家政府”,內容包括十項原則:掌舵而不是劃槳;重妥善授權而非事必躬親;注重引入競爭機制;注重目標使命而非繁文緝節;重產出而非投入;具備“顧客意識”;有收益而不浪費;重預防而不是治療;重參與協作的分權模式而非層級節制的集權模式;重市場機制調節而非僅靠行政指令控制。
可見新公共管理是個非常松散的概念,它既指一種試圖取代傳統公共行政學的管理理論,又指一種新的公共行政模式,還指在當代西方公共行政領域持續進行的改革運動。但它們都具有大體相同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改變了傳統公共模式下的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重新對政府職能及其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定位:即政府不再是“自我服務”的官僚機構,政府公務人員應該是負責任的“企業經理和管理人員”,社會公眾則是提供政府稅收的“納稅人”和享受政府服務作為回報的“顧客”或“客戶”,政府服務應以顧客為導向,應增強對社會公眾需要的響應力。近年來,英、德、荷蘭等國政府采取的簡化服務手續、制訂并公布服務標準、在某一級行政區域和某些部門或行業開辦“一站商店”服務等,就是在這種新的政府-社會關系模式下所施行的一些具體措施。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只計投入、不計產出不同,更加重視政府活動的產出和結果,即重視提供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由此而重視賦予“一線經理和管理人員”(即中低級文官)以職、權、責,如在計劃和預算上,重視組織的戰略目標和長期計劃,強調對預算的“總量”控制,給一線經理在資源配置、人員安排等方面的充分的自,以適應變化不定的外部環境和公眾不斷變化的需求。
新公共管理反對傳統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規,輕績效測定和評估的做法,主張放松嚴格的行政規制(即主要通過法規、制度控制),而實現嚴明的績效目標控制,即確定組織、個人的具體目標,并根據績效示標(performanceindicator)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由此而產生了所謂的三E,即經濟(economy)、效率(efficency)和效果(effect)等三大變量。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排斥私營部門管理方式不同,強調政府廣泛采用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成本-效益分析、全面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等)和競爭機制,取消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如“政府業務合同出租”、“競爭性招標”等,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的主要職能固然是向社會提供服務,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公共服務都應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應根據服務內容和性質的不同,采取相應的供給方式。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熱衷于擴展政府干預、擴大公共部門規模不同,主張對某些公營部門實行私有化,讓更多的私營部門參與公共服務的供給,即通過擴大對私人市場的利用以替代政府公共部門。需要說明的是,許多新公共管理的擁護、支持者也認為,公營部門的私有化并非新公共管理的必不可少的特征。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公共行政模式下的僵硬的人事管理體制不同,重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在人員錄用、任期、工資及其他人事管理環節上的靈活性,如以短期合同制取代常任制,實行不以固定職位而以工作實績為依據的績效工資制等等。
新公共管理理論為現代納稅服務提供了理論依據,不但確立了納稅人與政府平等的經濟主體關系,而且還在公共產品“供需”關系中確立了納稅人的主導地位。因此,為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成為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政府的一項根本職能。對于作為政府公共部門重要組成部分的稅務機關來說,不但稅收征收的過程是服務,而且征收的最終目的也是為納稅人服務。新公共管理理論主張在公共部門廣泛引入私營部門成功的管理方法,也為稅務機關借鑒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革新工作機制,提高納稅服務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了參考。
新公共管理理論對納稅服務工作的啟示
(一)增強納稅服務意識并提高納稅服務的法律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觀念的徹底更新和轉變,是優化納稅服務的關鍵,納稅服務觀念要努力實現以下四個方面的轉變。
1.由監督打擊向管理服務轉變。改變以往注重對納稅人防范、檢查和懲罰的觀念,相信大多數納稅人都能夠依法申報納稅,履行稅收義務。以服務促管理,寓管理于服務之中,使管理執法和優質服務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不斷提高征管效率和質量。
2.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淡化權力意識,樹立納稅服務是稅務機關必須履行的義務的觀念,充分認識到搞好服務是提高征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終把尊重納稅人、理解納稅人、關心納稅人貫穿在稅收征管中,積極、主動、及時地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經濟的服務。
3.由職業道德要求向具體行政行為轉變。將過去作為高標準的職業道德要求,轉變為對稅務人員的基本行政行為規范,使納稅服務的內容制度化、規范化,并將其作為稅務機關行政執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落實和考核。
4.由注重形式向內容、形式、效果相統一轉變。要從片面追求納稅服務形式的認識誤區中解脫出來,不能只注重口頭上、材料中、墻壁上的服務,而不管實際工作中服務措施的落實與否,服務效果的好與壞。必須通過持久和務實的工作,形成納稅服務長效發展機制。
只有觀念的轉變,沒有法律的保障,納稅服務仍然難以規范地開展。因此,提高納稅服務的法律地位是一項十分迫切的工作。新《征管法》第七條為納稅服務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法律基礎,對納稅服務的逐步完善具有深刻影響和重大意義。下一步可以考慮在制訂《稅收基本法》時,將納稅服務作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可以參照國際慣例,建立納稅人,把納稅人的權利和稅務機關應當為納稅人提供的服務以法規形式明確下來;根據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制定納稅服務的基本內容和操作總原則,并根據納稅服務的總原則,制定納稅服務的具體內容、服務標準、工作方式和崗位責任體系等。這樣納稅服務就有了根本的法律制度保障。
(二)建立有利于提高納稅服務效率與效能的服務體系
新公共管理認為,政府施政的基本價值在于:經濟、效率、效能。聯系到稅收工作,我們也應該把“經濟、效率、效能”作為納稅服務追求的目標。具體的:應用網絡和信息技術,加快建立規范的納稅信息服務體系,整合稅務信息資源,為納稅人提供涉稅公共信息和個性化信息服務、稅收征收管理服務和實時在線服務,實現全天候的“無站式”服務,減少納稅服務的中間層次和環節,降低服務費用,提高服務效率;針對辦稅程序繁瑣、效率不高的現象,運用流程再造理論,開展結果導向的管理,深化稅務行政審批改革,減少稅務登記、核定申報方式、政策性減免稅等審批手續,使程序運作現代化;針對納稅服務績效難以衡量的問題,繼續加強過程控制,堅持“有效執行沒借口、決定成敗靠細節”的思想,把優化服務滲透到稅收管理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崗位和每一道環節;要建立以納稅人滿意度為重要衡量標準的納稅服務質量評價體系;要針對納稅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趨勢,構建以稅務機關為主導、多種服務組織共同參與的納稅服務體系,將具體的納稅服務事項交由社會中介機構或民間非贏利組織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運作。
(三)建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納稅服務決策機制
新公共管理的“顧客導向”主張采取自下而上的開放式的決策模式,而不是封閉式的,認為由越多人參與的共同決策,就會掌握到越多顧客的感受,由越少人做決策就越不能真正掌握顧客的心聲。嚴格來說,顧客導向的層次就是由外而內、由下而上,顧客導向的運作前提就是要集體決策,共同參與。在實施納稅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透過調查與統計分析去掌握納稅人的需求,但不能掌握納稅人的心聲和感受,這往往只能通過基層的稅務工作者去探求。作為基層的稅務工作者,他們能夠直接接觸納稅人,最能了解納稅人的實際情況及切身感受。所以稅務機關在作出有關納稅服務決策時,必須讓廣大基層稅務工作者參與到決策過程中,成為決策的主體。建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納稅服務決策機制不僅訓練基層工作人員自我管理,更能促使他們自己考核自己的決策執行成效,從而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
(四)建立科學的納稅服務考核機制
應圍繞優化服務制定科學可行的考核指標和方法,加強和量化對服務的管理考核,充分發揮和調動稅務人員優化服務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在考核過程中應區分業務體系和非業務體系分別考核。業務體系是指直接為納稅人提供服務的崗位及人員,主要包括管理、征收、稽查、稅源監控等一線崗位。非業務體系是指不直接為納稅人提供服務的崗位及人員,這部分人員雖然不直接與納稅人接觸,但同樣擔負著提供服務的職責。對業務體系除參照工作質量標準進行考核外,一并對服務時限、服務質量、納稅人滿意度等關鍵指標進行綜合考核;對非業務體系的考核應將稅前服務、信息反饋與處理、納稅人滿意度等指標作為重點,進行綜合考核。
(五)構建完善的納稅服務監督評估機制
要進一步暢通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的溝通渠道,就要建立公開的、由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監督評估機制,使稅務機關能夠正確地認識自身的服務現狀,及時加以改進。通過召開納稅人座談會、上門走訪、問卷調查、發放“個人聯系卡”、“征求意見卡”等形式,讓納稅人了解稅務機關及稅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并陳述自己對納稅服務的意見,讓稅務機關了解納稅人合法合理的期望,進而修訂和完善有關納稅服務的制度和規定;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受理納稅人對稅務人員執法不規范、服務不周到的投訴;在稅務政務公開和外部參與的基礎上,充分尊重社會各界和納稅人的意見,廣泛聘請社會各界代表、納稅人代表對納稅服務進行監督評估,以便及時查找問題和不足,隨時改進工作。
參考文獻:
1.孫利軍.關于納稅服務理論與實踐諸問題的探討[J].稅務研究,2003
2.戴子鈞.構建現代化稅收服務新體系[J].稅務研究,2003
3.吳旭東.稅收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4.喬家華.在制度創新中推進納稅服務:對當前納稅服務的實證分析和政策選擇[J].涉外稅務,2003
5.陳捷.納稅服務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涉外稅務,2003
一、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內涵及意義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指為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向公眾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行為及其相關制度與系統的總稱。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種類齊全、服務質量穩定、能滿足農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二是合理的文化政策法規,科學的公共文化服務管制體系;三是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四是合理的公共資源配置,包括公共財政、土地、城市空間、人力資源等諸多方面的合理配置;五是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它是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質量最直接、最明顯的表現。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手段,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大力發展農村公共文化事業,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它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二、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問題
下面以江西省永新縣為例,通過采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實地重點調查等多種形式,對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際狀況進行了調研,其現狀問題如下:
(一)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從政策法規、公共文化設施、文化人才隊伍、藝術創作和文化活動、文化遺產保護五方面建設進行開展。其中,在政策法規建設方面,針對永新縣爭創“全國文化大縣”為目標要求,先后制訂了《關于加強文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文化體制改革方案(試行)》,《公共文化場所管理暫行辦法》(15條)等政策法規,走出了一條“窮縣辦富文化、小縣辦大文化”的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之路;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采取“財政出一些、向上爭一些、社會捐一些”的方式,加大對城鄉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既加強了各級文化站的建設,又舉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演出活動;在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建立完善了人才引進、激勵的機制和措施,加強對文化藝術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改善和優化了文化隊伍年齡、知識、專業結構;在藝術創作和文化活動建設方面,注重建立和完善文藝創作組織機構和激勵機制,注重挖掘整理縣域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涌現;在文化遺產保護建設方面,經多方籌資建成三灣改編紀念館、龍源口大捷紀念館、賀子珍紀念館等,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制和《永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和保護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永新縣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受各方面因素影響,仍存在著諸多問題,具體包括:首先,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設資金投入不到位,無法滿足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和維護的需要,使得現有圖書館、文化館存在面積不足、購置經費不足、設施設備陳舊等問題嚴重突出;其次,永新縣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隊伍結構不合理,公共文化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偏少整體素質不高,干部隊伍老化且存在斷層現象,特別是高級、拔尖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第三,永新縣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不平衡,以永新縣圖書館與鄉鎮文化站以及農家書屋聯姻,采取托管型建設模式為例。永新縣建有24個文化站和241個農家書屋,通過實地調查發現,一方面,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在后續管理經費方面基本為零,缺乏有力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在圖書更新、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相對落后,無法滿足農村讀者新需求;此外,幾乎所有農家書屋管理人員都是中小文化程度,在圖書管理的專業化、技術化程度偏低,且服務形式單一,以致后期讀者活動參加人數日益降低。
三、完善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建議
針對當前永新縣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問題,為加強和完善其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采取以下幾方面建議,具體有:
1.進一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上級文化部門、發改、財政等部門要在財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傾斜。以永新縣為例,一是要借助城市規劃和河東新區建設的契機,進一步加大投入;二是升級改造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三是啟動鄉鎮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基地建設工程,鞏固綜合文化站建設成果,拓展鄉村文化活動中心等基層陣地服務功能,建立全面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2.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永新縣為例,一是緊緊抓住列入中央蘇區振興、羅霄山脈片區開發范圍這一戰略契機,對接好中央、省市的文化扶貧政策,爭取中央、省市財政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投入力;二是各級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相關的經濟政策;三是在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要優先安排用地指標,享受融資、稅收、規費等優惠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或融資本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3.進一步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管理機制,一是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要把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擺在全局重要位置;二是要引入競爭機制,改革政府資金投入方式;三是要結合縣域經濟考核,建立嚴格的文化發展考核體系,制定全縣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辦法。
4.進一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產業發展,一是要以文養文,要引導各文藝團體采取單位冠名、個人贊助等市場運作的方式;二是要以文聯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一旦打上文化烙印,市場銷售和商品價值就會好于一般商品,文化也借產品銷售得以傳播和弘揚;三是要以文招商,發掘城市文化資源,推進文化招商引資,發展特色文化產業。
5.進一步落實公共文化惠民措施,將實現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作為民生凈福利的重要指標,落實各項文化惠民措施,尤其是要關注社會弱勢群體文化權利問題。要制定專門計劃、采取傾斜措施,實現他們的文化權利,促進文化的和諧發展。
普遍來看,山東省農村信息化面臨著四大難題:信息在農村的普及嚴重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農村信息化大部分項目依靠政府撥款,自身運行機制比較弱;缺乏真正有效、實用和農民急需的信息。
“山東農村信息服務體系項目”為廣大農村、涉農企業提供相關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交易,使農民足不出戶就可收到農產品供求信息、價格行情、科技動態等信息。該項目包括以下三大主要內容。
一是整合涉農信息資源,構建山東省農村信息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是農村信息化開展的基礎性工作,主要服務于政府管理部門、服務部門、涉農企業、農業大戶以及農民。服務項目涉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服務三大功能,實現服務、管理、交易一體化;全面提升農村科技信息社會化服務能力,使農民掌握科技信息資源,并將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實現科學發展、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的重要推力。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物質是基礎,精神是導向,文化是靈魂。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有利于建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一步鞏固全省人民為“兩個率先”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有利于更好滿足人民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推動江蘇科學發展,向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改善文化民生的重要舉措。文化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合理配置城鄉文化資源,讓更多的文化資源和文化服務向基層農村傾斜,向弱勢群體、特殊人群傾斜,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有利于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使廣大城鄉基層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文化成果。
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有效途徑。當前,由于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我省城鄉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處理不好,將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這就迫切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通過提供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群眾精神境界,培育良好社會風尚,發揮文化“以文化人、潤物無聲”的作用,疏導情緒、化解矛盾、關愛人心、撫慰心靈,促進人際之間的和睦和社會關系的和諧。
江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亮點
“十一五”以來,江蘇始終把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和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目標,取得了很大成績,呈現出諸多亮點。
一是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設施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十一五”以來,在各級財政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公共文化設施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省有四館、市有三館、縣有兩館、鄉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五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南京圖書館新館、省美術館新館等一批標志性文化設施建成并正式開放,各地投資億元以上的大型文化設施項目16個。全省基本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市縣支中心、鄉村基層服務點的全覆蓋。建成農家書屋17158個,率先在全國實現農家書屋在行政村的全覆蓋。
二是公益性文化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2008年,江蘇省三大公益文化場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江蘇美術館在全國率先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在省“三大館”的帶動下,全省各級各類公益性文化機構均著力彰顯公益性質,根據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精心設置免費開放服務項目,積極開展免費開放服務。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的入館人數大幅增加。我省現有國家一級圖書館63個,數量居全國各省市之首。在文化部2011年開展的全國第三次縣級以上文化館評估定級工作中,江蘇共有81個文化館被評為國家“一級文化館”,比上屆增加26個,亦居全國各省市第一。
三是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不斷加大。全省堅持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不斷加大對農村基層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省政府連續數年實施了向經濟薄弱地區“送書、送戲、送電影下鄉”工程。省文化廳組織開展了“美好江蘇――文化民生基層文藝巡演”活動,將精美的文藝演出送到全省農村基層。全省各地普遍采用政府購買和集中配送的形式,把演出、圖書、電影、展覽等優質公共文化資源送到農村、送進社區。
四是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各地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吳江市“區域文化聯動”、“激情鼓樓”南京鼓樓社區文化藝術節、“和諧江寧大舞臺”群眾文化活動、太倉市業余文藝團隊“百團大展演”活動、“淮風楚韻”民間藝術節、“時代潮”廣場文化系列活動、“百姓大舞臺”廣場文藝演出、靖江文藝節等一大批特色群眾文化活動成為品牌。在活動中,人民群眾成為文化創造的主體和舞臺的主角。
加快完善江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思路和舉措
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江蘇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方面將采取一系列新的舉措。
一是繼續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公共財政為支撐、現代科技為依托,加快建設江蘇大劇院等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推進江蘇省文化館新館建設。對現有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提高其現代化裝備水平,增加和豐厚其文化內涵。進一步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的網絡布局,按照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農村“十里文化圈”的要求,重點加強城市社區文化中心(文化室)建設,消除設施布局空白,形成公共文化設施對服務人群的全面有效覆蓋。
二是加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適應群眾文化生活的新趨勢、新要求與新特點,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形式從“傳統型”向“數字型、科技型”轉變。配合國家實施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加快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大力推動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建設,“十二五”期間,縣級以上圖書館全部實現數字化。
人口老齡化是當前困擾世界各國的一大難題,按照1956年聯合國發表的《人口老齡化及其經濟社會后果》 中對人口年齡類型的劃分標準,中國在1999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在人口老齡化這一不可逆轉的背景下,如何從國家政策、社會保障、養老方式等方面全方位的“照顧”老年群體,是我國在社會化轉型和城市化進程中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當前我國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現狀及評價
(一)傳統的家庭養老
家庭養老是指老人因勞動能力喪失而致收入中斷后,由家庭承擔經濟支持的功能。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都有一種“養兒防老”的觀念,在宗族社會村落,社會關系與資源狹窄、穩定,養老成本相對不高,在有多個子孫輩存在的條件下養老成本被分攤,單個子代負擔不大,并且老人余命不長,整體成本不高。家庭養老才一直得以延續。但是由于工業文明的直接沖擊和我國計劃生育、結構和功能變化,中國的家庭養老越來越面臨考驗。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四代同堂是中國人特有的溫馨畫面,但是隨著80后們逐漸成家立業,更多的現實問題擺在他們面前。世界財經報道調查顯示,中國目前有35%的家庭要供養4位老人,如果獨生子女下一代還是獨生子女,那么第三代就要面對一對年輕夫婦最多供養12位老人的局面。“421”結構的倒金字塔型家庭日益增多,使家庭養老模式不堪重負逐步向社會養老轉變。
(二)陷入瓶頸的機構養老
近年來,由于獨生子女家庭對老年人照料能力減弱,高齡化、空巢化和病殘化的老人增多等原因,人們對養老院、福利院之類的機構養老方式需求激增,特別是一些公辦的養老機構更是供不應求。養老機構有較好的硬件設施、環境氛圍,專業的老年護工和管理人才不僅為老年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也解除了在外工作的子代的后顧之憂,越來越受人們青睞。但是機構養老也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但同時,我們也發現,現有的養老院入住率不高,養老院的很多床位處于閑置狀態。京、滬等大城市的養老床位,40%分布在城區,60%在郊區,城區硬件設備不及郊區,但城區供不應求,郊區四成空置。城區公立的社會福利院、敬老院與私立的養老院,規模從幾十張到幾百張床位不等,居住條件生活質量大多較差,公立養老院因有政府補貼,價格不高,人滿為患,高檔的養老院通常選址在風景優美、空氣好的郊區,但入住率低。除了供不應求和資源利用不足的矛盾外,機構養老還存在著缺乏親情滋養、機構自我發展能力不強,專業人才短缺等一系列問題,使之陷入發展瓶頸。
(三)整合資源的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在目前家庭養老越來越無法實現,機構養老陷入尷尬境地之時,居家養老逐漸顯現出其優越性。它充分整合政府、社區、家庭等多方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讓老年人享受到家人的溫暖。社區托老所以及老年幼兒園成為最受人們歡迎的養老模式。各地區根據自身不同情況,也分別采取了不同的居家養老手段。
二、全面建設社會化養老體系的建議
(一)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加大財政投入
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長足發展,政府逐年加大對老年人的補貼,老年人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農村五保以及對城市“三無”人員的補貼在不斷完善,資金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這些都基于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若要使老年人享受到服務保障,還需要盡快建立起養老服務補貼制度。養老服務補貼是指基于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需要他人提供照護服務而又無力支付資金時,由政府給予的購買服務的補助。它通過直接補給需方的方式,使政府資金更有效的為最需要的困難人群或設定的目標人群服務,讓政府保障的對象具有一定的購買力。同時建立“費隨人走”的機制,所有政府補貼直接發放到人而不是有機構或者第三方轉接,這樣老年人就可以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不僅滿足了他們的養老需求,同時有利于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的貫通整合,以及推動養老服務機構的機制改革。當前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在政策上是分割的,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建設養老院、福利院等,機構在完善自身條件的同時,提高或者限制了老年人入住的門檻,諸如高額的入住費用、只接收自理老人等條件,讓老年人望而卻步。但是居家養老的不完善和家庭養老的困境,使得老年人在養老問題上結構性的喪失了選擇權和自。建立養老服務補貼制度,加大財政投入,“費隨人走”的機制,有效地制約了各方權利,也為我們完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開辟了新的路徑。
(二)發揮居家養老模式的優勢,構建“三結合”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