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4 15:19: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西醫理論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結果
從該次研究的數據統計中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4%,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7.7%,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詳細的數據統計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的糖脂代謝異常導致的,不具有傳染性,在臨床的治療中,重點就是控制患者的血糖,穩定代謝,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在西醫內科治療中,二甲雙弧和胰島素發揮了很好的降糖效果。二甲雙弧是臨床上常見的降糖藥物,其能夠抑制肝糖原的異常分解,減少腸道對于葡萄糖的攝入,提升細胞利用葡萄糖的效果[4]。二甲雙胍是雙胍類降糖藥物,可以減少肝糖原的輸出,降低患者在空腹狀態下的血糖,并且降低患者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
比較成本理論與要素稟賦理論。此后,雷布津斯基、薩繆爾森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補充,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流行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內容。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最大特點是邏輯嚴密,形式完美。但這也是它的弱點所在。因為現實的世界畢竟不如它想象的完美。事實上,傳統國際貿易理論自它誕生之日起,就不斷遭到嚴峻的挑戰。里昂惕夫之迷,首先通過實證研究對它關于國際貿易商品和要素模式的預測提出了疑問。戰后,尤其是60年代以后,國際貿易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現象。發達國家間(即要素稟賦相似國家間)的貿易以及相似產品之間(即生產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產品之間)的貿易等。對此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一籌莫展。80年代以來,許多西方經濟學家致力于利用產業組織理論和市場結構理論來解釋國際貿易現象,用不完全競爭、規模報酬遞增和相異產品等概念及思想來構造新的貿易理論模型。以斯蒂格利、克魯格曼、格羅斯曼以及赫爾普曼為主要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創建了一個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諸多貿易理論的合理因素,發展出自己的理論。這一理論因其理論的新穎、分析方法的獨到和解釋現實的能力逐步為大家所贊同,其地位已遠遠超過了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格羅斯曼、克魯格曼為此先后獲得了克拉克獎。該理論也被稱為“新貿易理論Neo—tradetheory”。
二、新貿易理論的特點
(一)全新的理論假設前提
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的產物,其理論的假設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幾點:(1)規模收益不變;(2)各國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變;(3)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4)兩個國家、兩種要素、兩種商品,即通常所稱的2×2×2模型。這些假設前提與自由市場經濟學的前提是一致的,在當時也是符合社會經濟生活主流的。然而,時過境遷,面對客觀現實,新貿易理論者意識到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假設前提已與當今社會經濟生活相去甚遠。他們認為:
1.規模收益不再是不變的。現實世界中的許多商品是以遞增規模報酬生產的,并且這些行業(如汽車業、半導體業、計算機業等)構成了國民經濟的支柱。商品生產的規模經濟可分為外部規模經濟效應和內部規模經濟效應兩個部分。外部規模經濟效應指公司水平上的規模報酬不變,而社會的遞增性報酬以外部經濟的形式出現的情況。這種外部效應原則上可以來自任何經濟活動。比如說,日本電腦公司的生產率多半依賴于美國電腦業的大小——國際間的外部效應、日本半導體業的大小——產業間的效應以及日本本國電腦業的規模——國內產業的產出效應。但這些對公司間的經濟行為影響并不大,因為各公司都同時和同等程度地享受這種外部經濟效應帶來的益處,公司間的競爭行為并不因此而受到影響。重要的是公司的內部效應,即公司水平上的規模經濟。例如,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個較大的公司能夠更好地克服生產的不可分割性使生產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或者說,它能使用更專業化而更有效率的設備;同時,由于某些一般管理費用并不隨著生產規模而變化,因此其每單位成本會隨著生產增加而下降;甚至一些物理現象就為大的規模提供優勢。例如,體積和表面積不成比例增長的關系刺激著加工工業中的管道、儲藏柜以及其他器具做得更可能大。內部規模經濟之所以重要,關鍵問題是,如果規模經濟持續存在,則平均成本總大于邊際成本,如果以邊際成本定價就意味著損失。因此,內部規模經濟不可避免地與競爭均衡發生了矛盾。也就是說,它必然與一個允許價格超過邊際成本的市場結構相聯系。這就引出了新貿易理論與傳統理論的第二個不同假設前提。
2.市場不可能是完全競爭的。公司水平上的規模經濟的存在意味著價格受行為(即邊際成本定價行為)與非負的利潤不一致。因而市場不可能是完全競爭的。然而,對于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西方經濟學迄今沒有一個一般性的理論。這涉及到兩個難點:一是具有市場力量的公司以合作的方式還是以不合作的方式行事。現實的回答是兩者都有。二是即使假定參與者之間是不合作的,一產業競爭的結果仍依賴于兩種因素進行不合作游戲的戰略變量及進入和退出該產業的條件。理論上游戲的戰略變量有兩個;一是產出——古諾假定,二是價格——伯蘭特假定。所有這些都造成了理論一致的困難。新貿易理論分析了以下可能的三種市場結構:(1)可競爭市場(伯蘭特假定與無代價的無限制地進入和退出相結合);(2)古諾寡占(分進入限制使賺得利潤以及自由進入使利潤為零兩種情況);(3)壟斷競爭(伯特蘭假定與相異產品相結合,并分進入限制利潤存在以及自由進入利潤為零兩種情況),并指出,在各種不同的市場結構下,在實證和規范兩個方面有關貿易的一些重要結論都有效,這也表明,即使沒有一個關于不完全競爭市場的一般理論,形成一種存在規范經濟的貿易理論也是可行的。
3.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的2×2×2的模型雖然形式簡潔明了,但卻把事實過分簡單化了,以至忽視了一些重要而可能的情況。新貿易理論則如實地把經濟世界劃分為J個國家、N個商品、M種要素(以后我們稱J×N×M模型),并指出在J×N×M模型下,可能出現商品的生產模式和貿易模式不確定的情況。
至此,我們知道,新貿易理論建立在一系列幾乎全新的假設前提之上。更重要的是這些理論前提更貼切于當今的現實。
(二)全新的結論
1.國際貿易形成的根本原因。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需求偏好和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分配決定了對最終產品的需求,由此導出了對要素的派生需求。對要素的派生需求和要素的供給決定了要素價格。要素價格和生產技術決定了商品價格。商品價格差異則是貿易產生的最直接的原因。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假定了兩國需求偏好與生產技術是相同的,得出兩國間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決定了兩國相對要素報酬的差異,又直接導出了兩國相對商品價格的差異、相對要素報酬差異和相對商品價格三者在解釋貿易原因的功能上是等效的。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是根本的原因。反過來,如果兩國間不存在相對要素稟賦差異,則兩國間的貿易不存在。新貿易理論則認為由于規模經濟的存在,兩國相對商品價格的差異就不能由要素價格差異直接得出,必須加入生產技術的因素。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兩國經濟規模的不同就會導致生產成本的不同,也就影響到商品的價格。商品相對價格差異決定的軌跡為,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決定了相對要素價格差異,相對要素價格的差異和國家間的經濟規模差異(具體地說是產出水平的差異)共同決定商品相對價格的差異。因此,相對要素稟賦差異與相對要素價格差異是等價的,但兩者與相對商品價格差異不再等價。相對要素稟賦差異與國家大小決定的經濟規模的差異共同作用的結果是貿易的根本原因。反過來說,即使兩國間沒有要素稟賦的差異,由于經濟規模的不同也會出現貿易。這就解釋了傳統貿易理論面臨的發達國家間存在大量貿易這一難題。
2.貿易的商品模式。傳統的貿易理論根據2×2×2模型得出:一個國家將出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該國相對豐饒和便宜要素的產品,而進口的商品是那些需要密集地使用相對稀缺和昂貴要素的產品。簡言之,這里存在著一種必然性,勞動相對豐裕的國家出口勞動相對密集型商品而進口資本相對密集型商品,另一國則相反。新貿易理論突破了2×2×2模型的限制,指出,當貿易商品數量大于要素數目時,兩國商品生產和商品貿易中存在著不確定性。一國在一個生產模式下可以出口一種商品,在另一個生產模式下則可能進口該商品。而生產模式卻可能是由一些偶然的歷史原因決定的,如政府計劃等。下面我們假定存在兩個國家(甲、乙),兩種要素(K和L),3種商品(X、Y、Z),解釋這種可能情況。
設全世界總資源為K=7,L=9。X、Y、Z的生產函數分別為:X=1K+3L;Y=2K+2L;Z=3K+1L。考慮:(1)資源集中于一國,則可生產X=2,Y=1,Z=1,經濟達到充分就業均衡;(2)資源分布于兩國甲國為K=3,L=5,乙國為K=4,L=4,則以下兩種生產模式:①甲國(X,Y,Z)=(1,0,1),乙國(X,Y,Z)=(1,0,1);②甲國(X,Y,Z)=(1.5,0,0.5),乙國(X,Y,Z)=(0.5,1,0.5)都能使兩國達到充分就業均衡,即生產模式是不確定的。并且在第一種情況下,甲國出口Y商品到乙國,第二種生產模式下,甲國從乙國進口Y商品。對一國而言,Y商品既可能是出口商品也可能是進口商品。即貿易的商品模式也是不確定的。
3.貿易的要素模式。傳統貿易理論的貿易要素模式很簡單,貿易中要素的凈流動方向為:一國出口本國相對豐富的要素,進口本國相對稀缺的要素。新貿易理論則指出,即使兩國的貿易是平衡的,一國也可能是所有要素的凈流入國。原因是:由于規模經濟的存在,公司不可能遵循邊際成本定價原則。同時,如果由于規模、政府管制或是其他原因使進入受到限制,則規模報酬遞增的行為中存在著壟斷利潤(經濟租),當這些產業的商品出口到國外時,壟斷利潤將從國外獲得。而兩國獲得的壟斷利潤的幅度(即壟斷利潤率)由于管理程度不同而不等時,一國就可以利用獲得的壟斷利潤購買另一國商品,甚至可能達到進口所有要素的狀況。這部分解釋了當前世界貿易中初級產品生產國貿易條件不斷惡化的現象。發達國家的產業一般具有強大的規模經濟和壟斷程度,以美國為例,在原鋁、電話電報器材、機動車、合成纖維等行業中,前四大公司的工業產量均占全行業的90%以上。而1987年,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莫比爾石油公司銷售額竟超過了挪威、希臘、芬蘭等中等發達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憑借這些強大的壟斷的優勢,發達國家的工業制成品在世界市場上以高價出售,獲得了巨額的壟斷利潤,而從初級產品生產國獲得廉價的原料、燃料、間接地占有了這些國家的資源。隨著這種壟斷趨勢的加強,初級產品生產國的貿易條件不斷惡化。
4.貿易構成和貿易量。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一國必然出口相對豐富要素密集型產品而進口本國相對稀缺要素密集型產品。兩國間只存在產業間貿易,產業內貿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產品的貿易)不可能存在。并且在一定范圍內,兩國要素稟賦相對差異越大,貿易量越大。當兩國要素稟賦無相對差異時,不存在相互貿易。現實情況卻不然,不僅許多產業內(如小汽車、機械、電子)等存在著大量貿易;而且戰后世界貿易量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更有甚者,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更快,這些都是傳統貿易理論無法作出解釋的。
新貿易理論則引入了相異產品的概念來建立貿易模型。所謂相異產品是:我們確定了商品部門結構后,屬于這一商品部門的不同種類的產品。譬如說,我們確定“石英表”為一商品部門,則精工牌、北極星牌、海達牌等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各種品牌的石英表均為“石英表”這一商品的相異產品(也稱“變體”),不僅如此,有更多的變體可以潛在地生產出來,例如,一年后可能會出現“夢想牌”、“虛構牌”石英表,這些都屬于新貿易理論相異產品的范疇。尤其重要的是,各種相異產品都能因其自身有價值(市場上總有一些人喜好這種變體)而存在,并且,相異產品各類越多,消費者可選擇余地越大,社會福利越高。然而在一國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由于規模的限制。變體的種類不可能很多,因為變體的數目越多,則生產規模越小,規模越小,規模經濟效益受到限制。變體種類將保持在與規模經濟權衡的水平上。開展貿易后,兩國市場合一,兩國分別生產幾種變體,互不重合,但總數目大于貿易前任一國的數目。在需求方面,由于可消費變體數目的增加將提高福利,兩國互相進口對方的變體。于是,產業內貿易產生。并且,就貿易量而言,存在相異產品的世界經濟與傳統的貿易理論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區別,此時,國家相對規模對貿易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國家大小越相似,產業內貿易量越大。就總的貿易量而言,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決定產業間貿易量)和國家相對規模(決定產業內貿易量)共同決定了貿易量。
5.貿易利益。傳統的貿易理論認為:不考慮貿易產生的動態利益,當存在著要素稟賦相對差異的兩國分別進行不完全專業化生產,各自發揮比較優勢,然后進行貿易,則雙方都能獲利。這種靜態的貿易利益來自專業化生產的生產效率的提高。新貿易理論則指出,在規模經濟和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下,經濟不可能達到完全競爭市場下的資源最佳配置狀態,只能在一種次優狀態下運行。但相比于各國自給自足的情況,開展貿易后,全世界的總體福利水平提高。這不僅得自于傳統的比較優勢利益,而且由于存在以下的潛在得益:(1)生產效率效益。貿易使報酬遞增的產業由于市場的擴大而擴大,規模經濟增加,提高了生產率。(2)生產集中。貿易使報酬遞增的產業,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國家生產,使商品價格下降。(3)生產的合理化。貿易的開展的增加了不完全的競爭產業的競爭,減少了壟斷利潤,緩和了價格扭曲,資源配置優化。(4)產品多樣性。貿易使世界市場遠大于國內市場,可選擇的變體增多,福利增加。但新貿易理論也指出,對一國而言,也存在著貿易受損的可能性。當貿易使得本國以遞增規模生產的行業和高度壟斷的行業收縮,(這是因為本國生產效率低于國外,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失敗),而貿易帶來的其他利益不足以補償這種收縮帶來的規模經濟損失和壟斷利潤損失(此時壟斷利潤由外國獲得)時,貿易使本國受損,當然這種可能性不大。所要重視的是貿易利益分配不公的問題。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新貿易理論幾乎在國際貿易的所有理論問題上修正了傳統貿易理論得出的結論,較好地解釋了現實世界中出現的各種新的貿易現象,稱其為“新”并不為過。
三、新貿易理論的理論和政策意義評價
新貿易理論的核心部分是壟斷競爭與產品種類內生化的模型。這種研究方法的創始人是迪克西特·克魯格曼則把它應用到國際貿易理論中。但這一模型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此,它甚至影響到了發展理論和宏觀經濟學。
在這一模型中,有一對規模經濟和產品多樣化之間的沖突,如生產很多種產品,則生產規模小,生產率低,反之亦然。市場競爭會調和這對沖突,找到一個均衡的產品種類數和每種產品的生產規模。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很大,則人們有更大的余地來平衡這對沖突。這一理論的直觀意義是:美國經濟規模比澳洲大,所以增長的潛力更大,以高速公路和電視臺兩個規模報酬遞增行業為例,美國2億多人共用三四個全國電視網,而澳大利亞2000萬人共用4個電視網,結果澳洲平均每人負擔的電視臺固定費用要高得多。將此引申,由于國際貿易會使世界市場的總規模擴大,所以國際貿易會使生產率和產品種類數同時增加。而且會減少規模經濟帶來的壟斷性,因而減少不可避免的壟斷造成的信息歪曲。澳洲平均每人負擔的高速公路費用也比美國高得多。而且根據這一理論,在保持國家的情況下,建立歐共體那樣的生產要素較自由流動的經濟共同體,就能一定程度上減緩規模經濟和品種多樣化這一對矛盾,促進各國共同的經濟發展。這似乎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找到了一個不損人利已的正當理由。
在貿易政策方面,新貿易理論提出了所謂的對策貿易政策理論,即以著名的“波音一空中客車”的例子為模型所引出的貿易政策。這種理論把政府的政策加進了傳統的納什對策問題,其政策意義是反當前自由化潮流的,也與臺灣、香港的成功的非對策自由化貿易政策的經驗相沖突。連這種理論的創立者克魯格曼也承認,對策貿易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硬要推行,一定弊大于利。
相反,新貿易理論中關于商品生產模式和貿易模式的不確定性問題以及國際商品中存在“經濟租”(即壟斷利潤)的問題的提出能給我們一些借鑒意義,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政策具有指導價值。
由于商品生產模式和貿易模式是不確定的,一國政府就能夠根據自己的經濟目標,通過適當的干預,較靈活地調整生產要素的組合,使生產模式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調整產業結構,保護幼稚產業的目的。以我國的汽車工業為例。汽車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而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資本要素相對匱乏。根據傳統的貿易理論,我國不應該大規模進行汽車工業的生產,而應根據比較優勢的原則,專業化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輕工業品等。但現實的情況是,我國的汽車市場潛力很大,在今后不長的時間內汽車工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如果大部分依賴進口,則會喪失國民經濟的自。因而,保護是不容置疑的。傳統的理論上的依賴的幼稚產業保護論。但它有兩個致命的弱點:一是幼稚產業如何選擇;二是采取何種保護措施。因此,這一理論的可操作性不強。根據新貿易理論,我們則可以很好地克服這兩個弱點。首先,幼稚產業的選擇不再成為問題,因為我們可以靈活地調整生產模式,使我們期望的保護對象得到充分發展。其次,要對這一對象進行保護,就不能單純地采取傳統高額關稅的辦法(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更多地是造成價格信息扭曲和低效率),而必須采取政府管制的措施,使這一產業相對對集中,形成規模經濟。我國12億人口,汽車工業市場潛力很大,發揮規模經濟的潛力也很大。因此,政府管制引導產業向規模經濟方向發展應是我國保護和發展汽車工業的主導措施。
“經濟租”存在的問題以上已有過一些理論上討論,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其政策意義。當沒有對外貿易時,一國的“經濟租”是生產者向消費者獲得的超額利潤,只是財富在一國不同的集團間的重新分配。而一旦加入了國際貿易行列,則牽涉到財富在不同國家間的分配問題。由于各國都是國家,有權利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然而一味地保護和封閉又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根據新貿易理論,發達國家通過規模經濟優勢和壟斷優勢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超額壟斷利潤,而這種規模經濟和壟斷優勢主要源自國家的大小和經濟規模。根據平等的國際政治關系的原則,國家大小不應成為一國侵占別國利益的依據。因此,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發展中國有理由要求適當程度的關稅保護,使發達國家的超額利益部分回流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也不得以自由貿易為借口,限制發展中國的權利。
四、新貿易理論的地位和一點缺憾
首先,我們認為,新貿易理論是對傳統貿易理論的發展而不是全盤否定,傳統貿易理論的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下的2×2×2模型不過是新貿易理論J×N×M模型的一個特例,事實上,傳統的貿易理論仍能夠解釋一部分貿易現象。即使在規模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新貿易理論指出,只要作出一些必要的假定,如將規模經濟和壟斷產生的壟斷利潤,看成是“企業家才能”這種虛擬要素的報酬(這種假設不盡合理),那么貿易商品所體現的要素凈含正確量仍反映了國家間的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也就是說,新貿易理論兼容了傳統貿易的正確結論,并有新的發展,從本質上說,是將傳統貿易理論的相對要素稟賦原理修正為相對要素稟賦和規模經濟優勢原理。
其次,我們說,新貿易理論沒有否定比較利益原則。事實上,它也無法否定比較優勢原則,因為“取長補短,發揮優勢”是世之公理。問題是比較優勢從何而來。新貿易理論指出,要素稟賦的相對差異是比較優勢的來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規模經濟優勢帶來的比較優勢。而規模經濟優勢不僅取決于國家大小和國家經濟規模大小,而且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政府對產業的干預情況。因此,在這一點上,新貿易理論又擺脫了完全自由主義經濟學的陰影,強調了人的行為的重要性,這和當前的主流經濟學是相通的。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新貿易理論在比較優勢原則無可辯駁的正確性的旗幟下,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成功地描述了當今國際貿易領域的各種現象,理所當然是當今的標準國際貿易理論。
概述
翻譯學辯論在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二十年。通過辯論,的確解決了一些問題,如對“翻譯”,“翻譯研究”,“翻譯科學”等概念、范疇的理解已趨于一致,對“翻譯是科學”等一類命題的本質認識已有深化(楊自儉:2000)。但是,在一些較大的問題上,如翻譯的藝術論和科學論,翻譯理論是否可以成為科學等問題上,誰也沒說服誰。這些是雙方交鋒的焦點,要解決是一些核心問題。不過,這些不是本文要探討的對象。筆者要探討的是辯論中暴露出來的一些新問題,筆者稱之為邊緣問題。之所以將這些問題稱為邊緣問題,是因為這些問題還沒有成為辯論的焦點,不太為眾人關注。但是,這不等于說這些問題不重要。筆者擬就了四個這樣的問題,(一)對客觀規律的認識;(二)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三)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四)“翻譯學”一詞的使用。雖然這些問題不是翻譯學辯論的核心,但筆者認為如果讓這些問題存在并任其發展,將會影響翻譯學辯論的效果,進而影響辯論中核心問題的解決,因而不可忽視。
對客觀規律的認識
在翻譯學辯論中,客觀規律這一概念常常被雙方提到。爭論的雙方,使用同樣的概念,理解卻不同,由此得出的結論具有天壤之別。主張建立翻譯學的一方聲稱,翻譯“有其特有的客觀規律,一旦發現這些規律,并把這些規律以理論的形態加以系統化,就可以成為科學”(王東風,楚至大:1996)。反對派則認為“翻譯活動不受客觀規律支配。所以,翻譯不可能成為科學”(勞隴:1996a)。這不太可能是一種偶然現象,因為翻譯是主觀創造性思維起決定作用,而不受客觀規律的約束的觀點被多次強調過(勞隴:1994,1996a,1996b,2000a,2000b)。
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客觀規律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一個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領域都有其內在的,固有的規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消滅它。但是,人可以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并利用規律(華崗:1982)。既然如此,反對派說翻譯活動不受客觀規律的支配,過于主觀,有悖于辯證唯物主義哲學觀。
坦率地說,對以上提到的反對派的這些認識筆者有不同的看法。在《試論現代翻譯研究的探索途徑》一文中,作者將英漢某些詞句進行簡單對比之后,以兩種語言之間不存在一一對應關系為前提,斷言語言符號之間“找不到共同規律”(勞隴:1994)。筆者認為該結論有悖于語言學常識,有重新修正的余地。他的對比只能能說明,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時,企圖尋求詞層或者句層的絕對一一對應是行不通的,而要上升到推斷語言系統之間不存在共同規律,則缺乏足夠的論證。根據現在已達成共識,語言之間存在著共性,這是不同語言之間能夠進行翻譯的基礎。關于這一點,早有人論述過,此處不準備展開。
在翻譯學辯論中有不少受人尊重,影響廣泛的譯界前輩,筆者無意指責誰。但是,筆者在這里不得不指出,他們的某些認識上的失誤,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些結論造成的影響不可忽視。2000年第5期《中國翻譯》發表《不存在所謂的翻譯(科)學》(李田心)一文。其某些觀點,參考了某些名家的文章,常識性的錯誤非常嚴重,比如將客觀規律說成是時而存在,時而消失的怪物一樣的東西。這樣的說法,在沒有足夠的解釋和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實在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
實際上,以上對客觀規律的理解失誤涉及到理論探討中的哲學認識論問題。筆者并不是教條主義者。對同一問題,不同的人應該允許有不同的認識論。但是,一旦我們選擇了某一認識論為基礎,就不能隨意曲解與其密切相關的概念,否則,爭論就會成為一種毫無意義的爭吵。
翻譯學辯論中的話語風格
辯論本應該體現平等磋商、相互交流、互相尊重、以理服人的原則。這一點絕大多數人做得相當不錯。但是,也有部分人,由于話語風格方面的選擇不當,影響到辯論的氣氛,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辯論的效果。
《丟掉幻想聯系實踐――揭破翻譯(科)學的迷夢》(勞隴:1996a)一文的副標題甚為刺眼。也許作者完全是出于一番善意,卻無意之中用了一過于武斷的話語。這里有極大的商榷余地。對于同一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正常的現象。不管如何,在沒有進行充分論證的情況下,就將別人的研究探索說成是走上了絕路,判斷過于肯定、絕對。也許這種話語會造成某種轟動效應,但是,這種話語不利于學術探討。會給人某中錯覺,好像是某位權威在宣布已成定論的判決,或者是某位得道禪師在“棒喝”執迷不悟的弟子。所幸的是,《中國翻譯》的編輯先生當年沒有將該標題照直譯成英語,而是比較籠統地譯為“MyViewonTranslatology”。
香港城市大學的朱純深認為,在學術研究中,最好先消除中國傳統話語習慣對研究的影響,否則,容易造成聳人聽聞的效果(朱純深:2000)。據筆者觀察,朱純深先生所指的那種中國話語的特點,在學術研究領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不過在某些學者的學術論文中,這種風格的話語仍不時出現。《翻譯學:一個未圓且難圓的夢》(張經浩:1999)一文回顧了翻譯研究的歷史,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表達了作者對翻譯研究的憂慮。有些提法雖有不妥之處,純屬一家之言,倒也無大妨。令人感到不安的是,那些充滿個人感彩,缺乏理性的話語。如“出言大膽的要數楊自儉先生”(張經浩:1999)。也許楊自儉先生對翻譯學已創立的判斷缺乏足夠的依據而值得商榷,但也不至于不允許別人發表自己的看法吧。又如“有人提出‘信、達、貼’,還有人提出‘信、達、切’,但‘貼’什么?‘切’什么?”(張經浩:1999)。筆者覺得,這不像是一種學術研究話語。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不足為奇。不想看他人寫的書或文章也是個人的自由,即便是老師也不能強迫學生讀自己的書。但是,如果要評論別人的觀點,最好先全面了解別人的闡述之后再發表看法。如果連別人提法的含義都沒弄懂,就大聲叱責“‘切’什么?”,是很難讓人信服的。我們當然不能因此就認為這是一種“學霸”的表現,但是毫無疑問,這種話語風格在學術領域是一種不健康的現象。
話語風格某種程度上反映個人的心態。在心里對他人的研究成果如何評價,誰也管不著。而要作學術探討,最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緒,注意自己的話語,以免渲染一種過于主觀的氣氛。爭論者如果能以一種客觀、冷靜、理性的心態對待翻譯研究,就能正確對待不同的觀點,而不至于一見到不同的觀點就動肝火,以至于在辯論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用情緒發泄代替嚴密的論證。
翻譯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
前些年,不少人認為翻譯無理論,全憑譯者的天賦與靈感。近年來,情況有了較大的變化,不少人接受了翻譯需要理論這種觀點。但是,不容樂觀的是,談理論必須是能夠指導實踐的理論。那些純理論的研究仍然遭到普遍的拒絕。也許是由于這種具體條件的牽制,各家在構建翻譯理論框架時,總要給翻譯實踐劃出一塊地盤來,不然的話,很可能會被指責為脫離實際,而遭拒絕。因此,不少理論研究者不得不追求大而全的研究思路,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理論自身的發展。
劉宓慶在其專著《現代翻譯理論》(1990,18~22)中,將翻譯學的學科框架劃為“內部系統”和“外部系統”。林璋認為“這個開放的翻譯理論作為理論的觀念若不指向翻譯實踐,那么翻譯的內部系統即翻譯理論便成了與翻譯實踐無關的純粹的概念游戲”(林璋:1999)。針對劉宓慶的翻譯理論模式,林璋強調,翻譯理論體系必須指向翻譯操作,理論本身有必要避免走向“玄”,“澀”(林璋:1999)。這種觀點很有代表性,它反映了不少譯家和部分翻譯理論研究工作者在翻譯理論研究上重實用的價值取向。這也體現了我國科學研究傳統重實用的特點。
《中西科學技術思想比較》(曾近義等:1993)一書將中西科學傳統進行了全面對比,對今天的翻譯研究頗有啟發。現摘兩點:1.在科學思維方式方面,中國古代重直觀、經驗,輕邏輯,從而形成了科學技術上的工匠傳統。西方人重理智,邏輯理性方法,重視知識的完善,因而西方人善于構造科學理體系,其科技傳統為典型的學者型(曾近義等:1993,58~59)。2.研究動機方面,中國古代科學傳統注重實用目的。孔子就不主張研完捉摸不定遠離人世的天道。荀子也說:“唯圣人不求知天。”這種重實用的科學傳統體現在王文學研究方面就是為訂歷法、看風水等而研究。數學也主要是發展了計算等較實用方面技巧。西方科學傳統主要不是為了實用研究,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的奧秘,為求知而從事研究。如牛頓理論在當時與生產生活沒有任何關系(曾近義等:1993,212)。近代中國沒有形成真正現代意義的科學,而落后于西方,其中有外部的原因,也有科學傳統本身內部的原因(曾近義等:1993,136)。我們的傳統中當然有許多優秀的成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對于今天強調翻譯理論研究的呼聲,也許會有人認為我們拋棄了傳統。我們的翻譯傳統沒有純理論的成分,同樣成果輝煌。也許從翻譯領域內部很難看出問題來,如果從科學傳統的比較中反觀翻譯研究的現狀,問題會更清楚。回顧我國近代引進西方科學技術的艱難歷程,我們感觸很深。真希望我們的后代能會有自己的翻譯理論而不要再去西方“取經”(當然對話和交流是必要的)。
幸運的是,我們已經有了不少有遠見的翻譯理論工作者。他們已經意識到翻譯理論的獨立性和重要性。張南峰先生指出,現階段中國翻譯理論體系大體上是應用理論體系,或起碼有很多種應用成分(張南峰:2000)。他認為翻譯研究的任務不單單是指導實踐(張南峰:1998)。“如果沒有純理論的歷史眼光,只看到眼前的應用問題,有可能把一時的表現看作內在的特質,把自認為切合某種文化,某個時代的需要的翻譯標準視為永恒的真理”(張南峰:2000)。
王東風博士呼吁在新世紀的翻譯研究中,要重視理論研究(王東風:1999)。這應該不是一時的突發奇想,或者偶然的隨感而發,而應該是反思翻譯學傳統,比較中西差異之后的理智選擇。
有必要加以說明的是,本文雖然強調純理論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要否認翻譯實踐和實用翻譯理論的含義。如何處理好它們之間的關系需要探討,不是一句話可以說清楚的。這已超出了本文的目的。
“翻譯學”一詞的使用
霍姆斯曾經提出過翻譯學的規劃,他將翻譯學分為描寫翻譯理論,理論翻譯學,應用翻譯學(吳義誠:1997)。劉宓慶先生也對翻譯學的理論進行了宏觀設想(1999,11~21)。楊自儉先生最近又闡述了他對翻譯學的新認識,翻譯學是翻譯科學的理論核心或叫基礎理論,包括翻譯性質,原理,標準,方法,翻譯家論,翻譯史等(楊自儉:2000)。可見“翻譯學”是一概括性很強的學科概念,指系統的翻譯理論。
許均教授指出,現在中國有不少學者寫了大部頭的著作,冠之以《翻譯學》或《翻譯學概論》(許均:1996)。R·阿埃瑟朗認為,就目前而言,“翻譯學”只能看作是不同途徑、角度和方法的翻譯理論研究的一種總稱(許均:1996)。劉重德教授認為翻譯學是比較系統比較成熟的翻譯理論代稱,并提醒要謹慎使用“翻譯學”一詞(劉重德:2000)。
可見,目前“翻譯學”一詞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濫用。筆者認為,目前的大多數以《翻譯學》,《×××翻譯學》命名的的譯學著作,缺乏系統的理論闡述,大篇幅的是翻譯實踐實例,稱為《×××教程》比較合適。并不是筆者求全責備,準確描述自己的研究成果,應該是一個理論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對這點,筆者不產生太大的懷疑。《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10期的編者按語頗為意味深長,“學科建設需要扎實細致的基礎工作,克服搶占山頭占地盤的浮躁心理”(編輯按語,《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0,p44)。翻譯學若能創立與完善,必定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事業。踏踏實實,淡薄名利,或許是創立翻譯學所需要具備的一種境界。
順便說一句,使用過于寬泛,不嚴謹的概念也容易招致反感。
結束語
新的一輪翻譯學大辯論已經開始。通過辯論,翻譯理論研究是否可以成為科學,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辯論來澄清事實,解決問題,推動翻譯事業向前發展。因此,筆者希望各方能從翻譯事業的大局出發,服從理性,遵循一定的規則,真正做到辨明是非,解決問題的目的。筆者不希望拙文所提到的類似問題再次干擾辯論,希望新的一輪翻譯學辯論發揮出更高的效率。
參考書目:
華崗.《規律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勞隴.試論現代翻譯理論研究的探索途徑[J].《外國語》,1994,(4).
勞隴.丟掉幻想聯系實踐----揭破翻譯(科)學的迷夢[J].《中國翻譯》,1996a,(2).
勞隴.譯意論[J].《外國語》,1996b,(4).
勞隴.翻譯活動是藝術還是科學?[J].《中國翻譯》,2000a,(4).
勞隴.翻譯活動是藝術還是科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b,(9).
李田心.不存在所謂的翻譯(科)學[J].《中國翻譯》,2000,(5).
林璋.論翻譯學的基礎研究[J].《外國語》,1999,(6).
劉宓慶.現代翻譯理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
劉宓慶.現代翻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
劉重德.事實勝于雄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7).
王東風.中國翻譯學研究:世紀末的思考[J].《中國翻譯》,1999,(1),(2).
王東風,楚至大.翻譯學之我見----與勞隴商榷[J].《外國語》,1996,(5).
吳義誠.關于翻譯學論爭的思考[J].《外國語》,1997,(5).
許均.一門正在探索中的科學[J].《中國翻譯》,1996,(1).
楊自儉.對譯學建設中幾個問題的新認識[J].《中國翻譯》,2000,(5).
曾近義等.中西科學技術思想比較[J].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張經浩.翻譯學:一個未圓且難圓的夢[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10).
2中醫理論與系統科學理論的契合點
系統是指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一些部分組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總體,其共性特點可以概括為整體性、關聯性、動態性、有序性和預決性。而中醫學理論具有強調整體觀念、遵循陰陽五行規律、重視臟腑經絡聯系等特點;因此,體現我國古代醫療實踐經驗和規律的中醫學完全具備系統的特點,可以成為系統科學的研究對象,就理論實質而言,兩者亦十分相似。
首先,就系統的整體性而言,是指系統具有其組成部分所沒有的功能,即“整體大于各孤立部分之和”。中醫強調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所構成,各部分有機配合,共同實現人的形體完整和功能正常。并且,人體還與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構成一個系統,從而影響人體的健康。
其次,系統的關聯性,是指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以及系統和其環境之間具有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并且這種系統的關聯性決定了系統整體性的存在。不難理解,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都不是獨立的,比如脾與肝雖功能各異,但相互影響,情志不遂,肝氣郁滯乘脾,形成肝郁脾虛證,就是很好的例證。人體中的氣、血、津液等物質可以將各組織器官有機地聯系起來,相互聯系、促進和滋生,共同決定人體的整體功能水平。
再次,系統具有動態性和有序性的特征。動態性是從時間的維度來觀察系統,其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變化,不存在絕對的靜態;而有序性則是系統關聯性在空間上所表現出來的結構層次,以及動態性在時間上所表現出來的演化方向,使得系統具有在空間、時間和功能上的有序性質。總結起來,即是系統的整體和各個部分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且這種運動越是有序,其組織化程度也就越高。人體的生理功能變化和病理演變過程都充分體現了這種動態性和有序性的特征。比如,中醫理論中有“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的描述,充分體現了人體的動態特性。而根據中醫的陰陽五行學說,人體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都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則是人體有序性的真實反映。
最后,系統的預決性表現為系統的有序性能夠使其自動導向它的終極狀態,這一特性在生命和生物系統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生理學中的正反饋概念,就是對人體系統這一特點的真實反映。不僅如此,人體的預決性在中醫學理論中也有充分的體現,比如"久病入絡"的理論,就描述了人體久病必然導致病邪逐步由外向里,由淺入深,最終導致絡脈損壞、臟腑衰竭的病理變化規律。從以上闡述,可以看到中醫理論中的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藏象學說和經絡學說,六、七情致病理論,以及中醫的辨證論治思維過程,這些都無不強調了人體的整體觀和人體與環境、社會的整體觀,也就是系統的觀點。因此,運用系統科學的理論開展中醫學的結構化和規律性研究是可能的。前面提到,醫案是中醫名家臨床經驗的結晶,是傳承中醫學術思想和經驗理論的重要載體;因此,醫案的系統研究就是應用系統科學開展中醫研究的重要內容。系統科學理論的引入,使我們能夠從宏觀的角度,透過極其復雜的醫案信息表達,把握中醫辨證論治的總體發展變化趨勢,以及醫案中各要素間的內在有機聯系;從而能夠確定宏觀的醫案結構,并且細致地描述醫案中各信息的發生規律;因此,系統科學思想為中醫醫案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和理論基礎。
一、科技論文中結論存在的問題
1、摘要中的"結論”代替了正文中的“結論”。
由于部分作者不了解摘要的作用及如何撰寫,為與正文區別,避免內容重復,則在摘要中提到的“結論”,在正文中一律刪去,導致論文缺少重要“結論”。
摘要的作用主要是為讀者提供論文的主要信息,使讀者在最短時間內對論文整個內容的價值有初步了解,為其決定是否詳細閱讀全文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利用摘要檢索比利用關鍵詞檢索具有更多的相關信息,可獲得更多、范圍更大的檢索結果,尤其是各類數據庫的出現,在大量的信息中為計算機檢索提供方便。
摘要是對科技論文的高度概括,其本身具有的獨立性使其與正文各自獨立成文,但其內容則是以正文中重要的研究背景、條件、結果及結論等主要信息為基礎,“摘”其“要”處獨立成文,其撰寫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對于沒有結論的科技論文,其摘要中的結論就無從談起,因此說不能用摘要中的“結論”替代正文中的“結論
2、“結果與分析”代替了“結論”中的內容
此類情況常出現在實驗研究類論文中,由于其分標題--“結果與分析”中的內容包括得出的實驗結果以及對這些結果所作出理論分析,正是因為這些內容,使得許多作者誤認為已將結論內容詳細列出并已說明,因此在接下來的分標題--“結論”中僅將分標題--“結果與分析”中的內容簡單列項,未將“結論”應需體現的內容表述清楚,包括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進一步提升,使其具有普遍性,揭示其原理,使得論文形式上有“結論”,實質上卻缺乏有重要意義的“結論
3、結論與結語兩個概念不清
據朱大明隨機對16種不同專業學科的科技期刊采用“結論”或“結語”的統計結果與對比分析可知,“結論”與“結語”屬于兩個獨立概念,前者是“從前提推論出來的判斷”、“對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判斷”,而后者則是指“文章或正式講話末了帶有總結性的一句話結論需要在經過嚴謹的論證、推導、調查或實驗之后才能夠得出的具有創新性、客觀性的論斷,是對研究成果的進一步認識、升華.這個論斷既有可能是對他人研究成果的迸一步推進,也有可能是與他人的研究成果相反,但無論是怎樣的結果,卻都要求是明確的、準確的,并具有普遍性,其篇幅根據論文具體情況可長可短.結語相對結論而言,在內容的表述上寬泛許多,可表達簡單的推導結果,也可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深人研究、對未來應用前景的展望等等,語言表述上要求盡量簡短。
4、結論內容與引言內容相互重復
結論內容與引言內容相互重復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引言中出現結論內容,在文末又再次重復結論內容.有的作者采用“倒推”方式,在引言部分開篇就將科研的研究背景、提出的問題、研究方法,包括得出的結論先給出,然后再展開詳細論證,而在正文論證之后文末又再次給出結論,使前后內容重復.另一種情況是結論中出現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如研究背景、理論依據、實驗基礎等,把結論寫得像引言。無論哪種情況,都是不應該出現的。
引言作為科技論文的開始,其目的更多是向讀者交待本研究的歷史背景,說明研究的起點、重點和價值,提出正文待解決的問題,引導讀者閱讀和理解全文.而結論除包括對結果作出的邏輯延伸外,還包括對引言中提出的問題作出相應回應,即綜述所得結果.二者無論從作用,還是從撰寫內容上都有嚴格區分。
二、結論的撰寫內容及其在不同類型論文中的表現形式
1、結論的撰寫內容
結論的撰寫內容主要包括:(1)對研究對象進行實驗或考察得到結果所揭示出的原理或普遍性;(2)闡述研究中與前人研究結果的不同情況;(3)本文未解決的問題;(4)闡述本文在理論或生產生活中的實用價值等等。
2、結論的多種形式
有很多作者、甚至部分編輯人員都認為結論應當在文末出現,這是一個認識誤區.科技論文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眾多,因此科技論文的寫作體例也各不相同,論文中的結論所體現的形式也多種多樣:(1)研究報告類、試驗研究類等論文的結論通常在論文的文末位置;(2)數學推導類論文的結論往往是在正文開篇部分先給出,再進行詳細推導證明;(3)綜述類論文其結論則一般在每個層標題所列研究進展情況之后給出,即結論出現在行文中等各種情況.
正是由于不同類型科技論文的表述需要,決定了結論在論文整個文體結構中不必拘泥于“只在文末”的位置,對于在引言中已先給出結論或在綜述類論文中論證部分已分層給出明確結論的論文,可不必另單列標題來表述,以提髙期刊的有效信息量。
三、科技工作者撰寫結論時應把握的原則
科技論文不同于文學作品,通過各種修辭、夸張手法來吸引讀者,它主要是通過科學研究手段真實反映客觀世界的變化.結論作為整個科技論文的核心部分,更是有著嚴格的要求,它是作者在對觀點經過反復論證、對公式進行嚴密推導、對數據反復實驗的基礎上獲得的,應與引言所提出的問題遙相呼應,科技工作者撰寫結論時應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強調客觀性
科技論文的結論所體現的客觀性是以足夠可靠的理論推導、實驗數據作為立論基礎的,應真實反映論文的研究成果,實事求是,以尊重科學為前提,所得結果要具有充分的說服力,實驗結果可以重復.
2、內容準確
對結論的撰寫應注意內容的準確性,其內容既不要夸大,也要避免遺漏科研創新點,切忌含糊不清、歧義和隨意輕率.含糊不清會使結論語意不清、結論不明,結論中應避免出現“可能”、“也許”等含糊字樣,以免降低論文的真實價值;歧義會誤導讀者理解錯誤,甚至影響實際生產生活,需根據論文的理論基礎或實驗條件加上適當的定語進行限定;隨意輕率會降低論文學術質量及其有效傳播率,應注意使用標準科學術語、計量符號,對于從某一側面論證得出的結論,需注明其前提條件.
3、語言簡練
結論應基本采用文字敘述,除個別論述實際需要,一般不再出現圖、表,做到言簡意賅,主要表達定量信息,必要時可將重要數據或結果引用到結論中.另外,結論體現的應是作者在本文中的重要研究成果,對于研究中所借鑒的他人文獻資料應安排在正文部分,避免出現在結論中.再有,還應避免出現自我評價、自我批評的語句,減少無關語句.
4、層次分明
較長的結論可依據正文的研究所得結果的順序依次列條排出,使讀者閱讀時條理淸晰,一目了然.如試驗研究類論文的結論撰寫可按:(1)簡述試驗所得的最終結果;(2)根據結果推出的規律、普適性;(3)研究成果的實用價值及其意義;(4)對未來前景的展望;(5)對本研究的進一步深人提出的建議等幾方面來闡述.篇幅較短的結論可自成一段,不必列條,其包括的內容與較長結論的內容順序相同,只是文字量要少一些,作者在撰寫時同樣要注意其層次表達要清晰。
四、結語
比如缺乏公德、論文造假、不尊師重教或者考試作弊等,這些問題和現象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醫學生良好職業行為習慣以及倫理規范意識的形成、培養,繼而進一步影響其今后上崗操作。
2.教學和課程設置中過于重視技術忽略了倫理教育
很多醫學生在學習期間簡單地認為只要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術即可,對于醫學倫理學方面的知識不夠重視,認為其可有可無,其實不然當醫學生進入到實踐工作崗位以后,若缺失良好職業人文素養,很容易迷失在價值困惑或者道德困惑中,影響和干擾其人生道路。
3.缺失無私奉獻的意識和競爭,同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以及單純經濟主義等現象嚴重。
因受利己主義的干擾以及影響,部分醫學生以及醫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多做一點就會抱怨,遇到困難或者加班等退縮,再加上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使得部分醫學生和醫生過于追求個人經濟利益,而使得醫療服務逐漸商品化,自愿奉獻的人逐漸減少,一味追求個人利益以及經濟指標,而缺失作為一名醫生應有的素養以及道德。
二、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分析
1.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
醫學倫理學所研究的內容主要為醫學道德,經醫德現象研究,將其所表現于醫德關系中各種問題矛盾和其發展規律揭示出來,醫學倫理學著重從三個方面對醫務人員提出了要求,即醫德倫理、醫德實踐以及醫德規范。目前就國內醫患關系來看,普遍都比較緊張,醫患糾紛事故頻發,所以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使其成為一個技術精湛以及具有良好醫德的醫生應變得尤為重要。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的必然性與重要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和其他行業工作者相比,醫療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從事該項工作的人要更為嚴格地按照職業倫理要求和規范操作
在工作中不僅要及時緩解患者疼痛,同時還應保護好患者隱,尊重其人身權利,若忽略了這些很容易發生醫療糾紛。對此,只有醫務工作者具備良好職業倫理素養和規范意識,自覺約束自身行為,才可更好地擔負起自身工作使命,減少和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因醫療工作自身比較繁雜
一旦出錯很容易引起醫療糾紛,嚴重時還會引起醫療事故,在這種形勢下對醫務工作者的倫理規范意識和技術水平所提要求也就更高。只有具有良好倫理規范意識以及道德操守,同時具備高水準職業道德的醫務工作者才可更好擔任起作為醫師的責任,本著對患者負責這一態度,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操作,且甘于奉獻,能夠和他人進行密切配合,以此最大程度避免和降低錯誤、醫療事故的發生。
2.對策
基于上述醫學生倫理教育所存問題和加強倫理教育必然性的分析,下面就如何加強醫學生醫學倫理教育提出相關對策:
(1)改變以往陳舊教育觀念,加大倫理教育重要性的宣傳,正確引導。
不管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均應改變其以往的陳舊教育觀念,將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技能以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培養有機結合,強化醫學生人文意識。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媒體技術宣傳醫學倫理教育重要性,比如網絡、報紙以及電視等。同時樹立先進榜樣和典型,正確引導學生,從而幫助其提升自我修養,使其倫理規范意識得到增強。
(2)合理且有效地應用各種教育方式和培養方法。
在教學中應避免照本宣教和教條主義,綜合考慮學生自身情況和當前醫學行業的需求,和臨床實例有機結合,經具體實例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倫理教育重要性。或者設定相應的醫療工作場景,要求學生來扮演病人,以此實現換位思考。構建合理且有效的課程體系,大力實施課外教育,比如講座、心理咨詢、衛生服務、知識競賽以及社會時間等,充分利用網絡實施現代化教育,加強學生人際協調交往能力、心理素質、溝通能力、應對突發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相關法律法規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等的培養。此外,還應健全醫學倫理教育方面的評價體系,綜合考核與評價學生各項素養和能力。
"以人為本"四個字本身是缺乏主語的,它并沒有明確說明,是誰以人為本,因為既可以說企業以人為本,也可以說老板以人為本,管理者以人為本,還可以說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以人為本。
在通常情況下,大多數企業恐怕都認為只有企業可以充當"以人為本"的主語,即企業是以人為本的。然而,諾基亞的"科技,以人為本"卻讓我們開了眼界,原來不光是企業可以以人為本,科技也可以以人為本。諾基亞的提法之所以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明確地闡釋了本企業是以科技立足的,即科技是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核心,是本企業的特色,從而不僅鮮明地亮出了高科技企業的形象,同時還界定了高科技服務于人的需要的內涵。顯然,這一點比籠統地說企業以人為本要顯得更為引人注目,也更有個性。
以誰為本?
"以人為本"中的"人"字也可以做不同的理解。一般的理解是,這里的"人"也就是企業的員工,即企業對員工是尊重的,在企業內部的管理中,企業是把員工作為人來看待,而不是將他們等同于機器設備來對待,因為管理中人性化的東西很多,很富有人情味。
然而,從諾基亞的提法中,我們卻發現了另外一種"人",這就是顧客。企業的高科技、企業的管理、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顧客或消費者的需要。當然,以人為本的科技并非只是以顧客為本,它同樣要以企業中的人即企業員工為本,因為這些人是創造科技、運用科技的人,而顧客正是享用這些科技的人。
事實上,以人為本中的"人"還不僅僅限于企業的員工和顧客,還包括企業的其他所有利益相關群體,比如說企業的供應商、企業的求職者、企業所處的社區、企業的股東、以及企業的合作伙伴等各個方面的人。因為對人的尊重如果是發自內心的,如果已經深入企業的骨髓,成為企業的靈魂,那么,它就必然會滲透融合于企業的各種關系之中。
何為本?
巴西人對自己特有的多國遺產和葡萄牙語極為自豪。外國游客最好能承認并表現出對巴西人強烈的民族特性的欣賞。一種表示欣賞的方式就是學幾句葡萄牙語,并為預定的見面安排好翻譯。雖然很多巴西居民,特別是公司管理人員和政府職員,都會說西班牙語和英語,但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的母語來談生意。而葡萄牙語是西方第三大語言,有兩億多使用者。事實上,非葡萄牙語使用者有一半多的生意上的電話都需要翻譯。所有的有關書信和產品文字都應該翻譯成葡萄牙語(產品說明及其他技術數據應換算成公制單位)。在這種通信交往中,英語通常被作為第二語言,而不是西班牙語。
如果預定好的約會(至少應該提前兩個星期預約)稍有推遲,請不必感到奇怪。根據約會的重要程度和約見的人的身份地位,來訪者可能得等上一刻多鐘。應該做好相應的日程計劃,安排的要比較松。個人介紹通常以“早上好”或者“下午好”開頭,然后是握手(特別是兩個男人見面時)。與其他很多國家不同的是,在初次介紹時,專業頭銜有時冠在名前,例如伯納多博士。對于沒有專業頭銜的商界人士來說,“先生”加上姓也許更合適,如希爾維亞先生。這時應該遞給對方名片。名片上至少應該有一面是用葡萄牙語印制的。到了這一步,拘謹的禮節通常很快就結束了,各方馬上就開始彼此直呼其名。在談論嚴肅的話題之前,通常進行一些閑聊。
作為慣例,巴西人沒有“私人空間”的同感,他們能在非常近的距離下進行交談。巴西人的手語非常豐富而復雜。可以說,巴西人的個人交流主要是通過手勢來完成的。“OK”手勢(用大拇指和食指來表示)應避免使用,因為它會被當成下流的手勢。
對巴西人來說,在商業交往中個人品行非常重要,往往比某一樁生意的細節更為重要。因此,在最后決定合同或其他安排前,都要同預期的合作伙伴或者客戶見幾次面。很少有通過電話或信函來完成重要交易的。而且對于外國銷售代表的短暫而稀少的來訪,巴西的管理人員的反應肯定不會很熱情。商業來賓應該遵循巴西的幾點特殊情況。
傳統的企業理論認為,企業目標是追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企業治理結構是“資本雇傭勞動”型的單邊治理結構,企業的剩余索取權和控制權全部歸股東所有。這就是所謂的“股東至上”理論。然而,在現代社會,特別是在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的時代里,隨著物質資本社會化及證券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力資本的專用性和團隊性的不斷增強以及企業之間戰略伙伴關系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日益關注,致使“股東至上”理論受到了越來越強烈的挑戰。利益相關者理論便應運而生,受到了人們越來越普遍的關注。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基本內容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形成過程。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思想由來已久。20世紀中葉以來,知識經濟引領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對公司治理理論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直接促成了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產生。1929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一位經理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不僅股東,而且雇員、顧客和廣大公眾都在公司中有一種利益,因此公司的經理人員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利益。1932年,伯利和米因斯等也發表了相關論述,表明在“股東至上”理論盛行的同時,少數學者“已有了不同的聲音”。
20世紀70年代以來,特別是美國經濟學家Freeman的《戰略性管理:一種利益相關者方法》這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問世后,學術界出現了討論利益相關者概念的熱潮。但是,真正使利益相關者理論成為當今企業和社會至少某一個重要方面主旋律的事實,則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國和國際組織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的普遍重視。1990年,美國商業圈桌會議的《公司治理聲明》指出,對公司而言,善待員工、優質服務于消費者、鼓勵供應商長期合作、償還債務并擁有良好的社會責任聲譽都是股東長期利益所在……事實上,美國一些州已經頒布法令以特別授權董事會要考慮股東及其他相關者的利益,還有少數州通過立法來要求企業要考慮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此后,英國、韓國、日本、德國、英聯邦等國家的公司治理原則也對各利益相關者利益有著不同程度的關注,“股東至上”理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利益相關者理論對“股東至上”理論的批判開始正式化了。
(二)利益相關者的涵義。自196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研究小組首次定義利益相關者以來,迄今經濟學家已提出了近30種定義。米切爾(Mitchell,1997)歸納了其中的27種,可以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是最寬泛的定義,即凡是能影響企業活動或被企業活動所影響的人或團體都是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雇員、供應商、消費者、政府部門、相關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團體、周邊的社會成員等。第二類是稍窄的定義,即凡是與企業有直接關系的人或團體才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團體、社會成員等。第三類的定義最窄,認為只有在企業中下了“賭注”的人或團體才是利益相關者。這個定義直接與主流經濟學中的“資產專用性”概念相通,即凡是在企業中投入了專用性資產(如專用設備等,一旦挪為他用,便可能一文不值)的人或團體才是利益相關者。[1]
可以用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和真實的利益相關者兩分法把三種定義協調起來,凡是符合第一類定義的都是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只有當潛在的利益相關者向企業投入專用性資產時,才轉化為真實的利益相關者。我們認為,作為企業的利益相關者一般應符合如下四個標準:第一,向企業投入了專用性資產,如資本、勞動或服務等;第二,必須分享企業的收益,即從企業獲得工資、獎金、股利等各種報酬;第三,必須承擔企業的風險,當企業經營不善失敗時會蒙受一定的損失。第四,分享企業的控制權。符合這四條標準的利益相關者就是目前主要經濟學所關注的“真實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職工等。這些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生存和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如果沒有他們投入的專用性資產,構成企業經營的物質基礎,企業就不可能作為一個經營主體而存在。[2]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進步性
一些學者認為:如果僅僅強調經理人對股東負責,那么勢必導致經理人為了股東的利益而侵害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由于公司的經營決策影響到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經理人就應該對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公司決策應該是平衡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而不是僅僅最大化股東的利益。
近幾年來,國內的一些學者也提出了與利益相關者理論類似的觀點。他們認為,隨著企業關系復雜程度的加深,利益關系的多元化,一個企業的經理人也應該對其他利益相關者負責。現代社會幾乎成了“公司社會”,大量處于統治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偏離“股權至上”邏輯的,是新經濟環境下公司治理理論的必然選擇,他們的具體理由如下:
(一)從理論上說,出資者購買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其資本所有權就轉變為股權。股權是公司賦予股東的權利,無論適用范圍還是自由度都大大弱于原先的資本所有權。這意味著所謂股東對公司的絕對權威是不存在的,因為股權的運用受到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制約。再者,出資者投資形成的資產與債權人的債權,以及公司運營過程中的財產增值和無形資產共同組成公司的法人財產,公司憑借法人財產獲得相對獨立的法人財產權,由此得以成為人格化的永續的獨立法人實體。顯然,公司行為的物質基礎是法人財產,而不是股東的資產,其權利基礎是法人財產權,而不是股權。公司的目標是確保法人財產的保值與增值,那么不僅僅是股東,債權人、經營者、工人等等都為法人財產的保值和增值做出了貢獻。因此,公司應歸利益相關者共同所有,他們通過剩余索取權的合理分配來實現自身的權益,通過控制權的分配來相互牽制、約束,從而達到長期穩定合作的目的,而這種雙邊或多邊的合作模式稱為“共同治理”。
(二)從現實中來看,20世紀70年代左右,出現了企業倫理問題、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和環境管理問題等一系列現實問題,這些問題都與企業經營時是否要考慮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密切相關。再次,其他利益相關者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使他們承擔了比以往更大的風險和責任。股東作為物質資本的所有者擁有企業的控制權,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實際上,股東只承擔了有限責任,隨著現代資本市場的發展,股東所承擔的風險可以通過投資的多樣化來分解,同時股票的自由轉讓也降低了股東的風險,一旦企業發生危機狀況,出資人往往可能一逃了之,而不是考慮怎樣挽救企業于危難之中。相比之下,其他利益相關者承擔的責任風險越來越大,成為真正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操心者。[3]所以應該設計一定的契約安排和治理制度來分配給所有的利益相關者一定的企業控制權,即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都應參與公司治理。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強調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保護。我們把企業看作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約,僅僅對股東的利益進行保護是遠遠不夠的,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保護也是不容忽視的,而利益相關者理論所倡導的就是這種理念。
1.對雇員利益的保護。人力資本的興起,使以人力資本所有者為代表的利益相關者(如企業的雇員)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漸超越股東。企業的所有參與者中,股東投入的是物質資本,企業雇員投入的是人力資本。人力資本的專用性表明其需要其承擔公司的剩余風險。[4]在過去的工業經濟時代,物質資本相對短缺,企業對物質資本高度依賴,在企業資源中物質資本最具有重要性,企業屬于物質資本所有者天經地義。然而隨著只是經濟時代的來臨,占有知識的人力資本在企業活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正在成為財富創造的核心動力。按照“擁有企業最有價值資源的所有者是企業真正的控制者、所有者”這個原則,人力資本的擁有者當然有權利參與公司的治理。
2.對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從企業籌資的角度來看,企業的資金一般都是由權益性資金和債權性資金構成,只是構成比例不一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擴大再生產的內在要求與競爭規律的客觀作用,必然導致企業內部的積累額不能滿足內外投資的需要,從而外部籌資成為一種客觀的必然要求。債權人作為企業資金的主要提供者,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5]因此,與貸款人建立穩定的信譽關系,讓債權人參與公司的治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對經營者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有利于降低“成本”。其次,有利于保護其合法權益,激勵他們為公司長遠績效的提高而努力。對公司而言,在治理中鼓勵債權人進行專用性資產的投資是極為必要的。
三、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局限性
盡管持有以上觀點的學者的論述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實踐表明,與利益相關者理論相適應的公司管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確能給公司帶來更理想的傳統意義上的業績指標,但利益相關者模式所面臨的問題決定了其最終無法成為公司治理的效率標準。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無法解決各個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加總問題,也就是說企業在決策時,無法明確知道以什么樣的目標為決策目標。作為多個人的集合,企業的決策必須以一定的目標為前提,目標越單一可量化,決策就越有效。按照利益相關者理論,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是企業的委托人,經理人必須在不同委托人的利益之間進行平衡,但是我們不禁要問:管理層真的能做到嗎?這顯然有相當大的難度,不僅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偏好和目標差異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例如股東偏好投資的收益;債權人偏好債權的安全和可回收性;員工偏好高工資和就業穩定;客戶偏好物美價廉;當地居民偏好優美的環境和就業機會;政府偏好穩定增加的稅收。因此,管理層在偏好差異很大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之間進行加總是十分困難的。但是盡管不同的股東之間的偏好不完全一樣,但股東相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而言,他們的利益更加容易加總。股票的價值是企業未來利潤的貼現值,不論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多少,股票的價值與企業的總價值是成比例變化的,股東們都樂于看到未來企業步入良性循環和股票價格持續上漲。但是,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來說,內部的偏好不一致程度要大得多,比如,同為企業的員工,新員工渴望企業能夠擴大規模,以提供更多的個人發展空間,老員工則希望把擴大規模的資金用來提高退休工人的福利等。[6]因此,股東利益的相對容易加總使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這個缺陷表現得更為明顯。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另外一個局限性就是相關者利益本身具有相互競爭性。一方利益的實現必然是以犧牲另一方的利益為代價。比如員工希望獲得更高的工資,而在企業利潤率一定的前提下,高工資必然會影響到所有者的利益,而如果要同時保障所有者的利益和員工的高工資,企業必然要提高價格,這時,消費者的利益又會受損,但如果考慮消費者的利益,則企業的利潤必然會有相應的下降,此時,國家的稅收就會隨之減少。[7]由此可見,在相關者的利益存在競爭性的情況下,要同時兼顧他們的利益是不現實的。
(三)相關利益人的價值具有不可計量性,雖然目前有學者用“顧客滿意度”、“平衡積分卡”等理論來測量利益相關人的價值,但這只是局限于定性分析,很難量化。至于建立決策理論模型也是十分困難的。
(四)利益相關者理論所主張的對所有的利益相關者負責,使經理人的責任歸屬問題難以衡量。利益相關者利益目標的各異性導致企業管理的不確定性。一方面,如果公司采用利益相關者理論提供的多重目標,那么,決策者也就是經理人不可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和科學的理財行為。可以說,讓經理人對所有人負責就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之間存在著沖突,在這些沖突當中,一部分需要并且可能由經理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協調,而另外一部分沖突,則非單憑經理人的努力所能企及。要求企業同時實現短期利潤、市場份額、利潤增長率最大化,這只會讓經理人不知所措,無從下手。同樣,如果讓他們同時對工人、客戶、消費者、地方政府等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而每一方的利益又不一樣,這樣,經理人就很容易逃避責任。
(五)利益相關者理論對傳統的企業理論不是替代,而只是一種補充,最大貢獻就在于提醒公司應該更多地關注股東以外地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以確保實現公司價值長期的最大化。但是,在董事或董事會代表誰的利益這個問題上仍然有著較大的爭議。在傳統的理論中,董事的角色被定義為所有者的“自己人”,與股東之間在利益關系上高度一致。董事及董事會至高無上的權力源自股東的絕對信任,因此他們首先必須忠于所有者,而不是雇員、經理、消費者或政府部門等其他主體。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董事以及董事會應該代表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因而應該由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團體任命和選舉自己的代言人進入董事會。也就是說只要屬于利益相關者,就可以有自己的代言人進入董事會,參與決策過程。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董事會必須以某種方式平衡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這誤解了董事會的職責,也是不合理不實際的。如果潛在的投資者知道自己用來增加利潤、承擔市場風險的資本將會被董事會用來協調其他主體的利益,那么作為一個理性人,他是不會向這樣的公司投資的。
(六)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的,對于任何一個機構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弄清楚它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同樣要解決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企業經營存在的目標是什么。按照傳統的企業理論,追求利潤是企業得以與其他非盈利組織相區別的一個最大特征,企業是因為投資者的投資而存在,實現價值增值是企業的動力源泉。利益相關者理論主張公司的目標是協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即使不能做到多贏,也應采取中立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運作的目的將有可能會把保證就業、保護環境甚至保護人權等政治性的責任放在股東價值最大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從而迷失方向。
(七)在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方面,體現在利益相關者治理與企業績效的關系上,還沒有確定的實證依據。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利益相關者治理有助于企業績效的提高,與客戶和供應商之間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促進企業發展。而這些是所有企業為了在商業競爭中生存所必須考慮的,不能作為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與企業業績之間呈正相關的依據。事實上,由于利益相關者的制約,企業會缺乏高效決策和適應性,有可能喪失必須的效率和競爭力。
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局限性表明,一旦企業失去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商業性目標,就會變成企業不像企業的奇怪結局,在實施的實際效果上,可能對每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都無法做到有效保護,從而導致所有利益相關者被“鎖死”。
以上的原因表明,與利益相關者模式相比,選擇股東主導模式對所有利益相關者而言是一種帕累托改進。如果一個利益相關者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在股東主導模式下,他完全可以通過成為股東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護。股東價值最大化對于不同的利益相關者而言,不僅滿足了他們的個人參與理性,而且是激勵相容的。
四、結束語
本文并沒有對利益相關者理論或“股東至上”理論孰好孰壞做出定論,但是通過以上的分析看出,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主要思想實際上是經濟理論中早已論述的東西。因為對公司而言,善待員工、向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鼓勵供應商長期合作、償還債務并培育良好的社會剩余都是股東長期利益之所在。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是以公司為載體的,只有確保公司持續、健康運營,這些利益才能兌現,而股東以及潛在投資者對公司的投資是這一邏輯過程的必備前提。從長期來看,股東利益最大化與協調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不一定存在沖突。為了股東的長期利益運營公司,管理層和董事必須考慮公司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但日常指導經理人決策的最高準則必須是股東價值的最大化。所以,筆者認為只要企業在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的同時,更多地考慮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就能使企業進入以下的良性循環:設定股東價值最大化,企業進行健康的經營,從而實現企業股東價值最大化,利益相關者合理的價值分配,然后企業聲譽不斷提高,創造更高的企業價值。
參考文獻:
[1]楊瑞龍,周業安.企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2]張兆國.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治理效應研究[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3]姜濤.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的必然性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11).
[4]黃少安,宮明波.共同治理理論評析[J].經濟學動態,2002,(4).
2不同實習期的心理問題
2.1中醫中專護士在臨床實習初期(1~3個月)的心理問題
2.1.1心理壓力過大
不同學歷年齡的實習生心理壓力不同,普遍都有焦慮、恐懼。從校園學習到醫院工作,對于醫院及不同科室的陌生環境。接觸不同的患者及帶教老師。帶教老師年齡性格各不相同帶教方法也不同,實習生在臨床護理實習工作中害怕擔心中藥記不住,擔心穴位找不準,護理操作怕出錯。擔心老師會訓斥自己,害怕與帶教老師交流。擔心與病人交流怕病人說自己是實習學生不讓自己護理學習,有很大的心理壓力。
2.1.2對中醫護理中藥好奇心心理
從理論學習中到臨床護理工作實踐,護理實習生感到中醫醫院的各項操作和綜合醫院不一樣,對中醫穴位注射操作就比較陌生,穴位注射操作難度大,因中醫穴位注射承擔的風險較大,一般老師也不會讓實習生動手。對實習生來說很好奇
2.1.3急于求成心理
中醫中藥藥名較多針灸掌握比較難,實習護士急于求成想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想讓老師多講解,多示范。實習護士有較高的求知欲,迫不及待地希望能理論聯系實際。得到老師的認可。有時科室較忙老師講解的不是很仔細或講的太快實習生還沒有理解,實習生感到很困惑。
2.2中醫中專護士在臨床實習初期(4~7個月)的心理問題
2.2.1動手欲望心理
通過前幾個月的學習,基本學會了一些簡單的中醫操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到了輪到新的科室,就會問老師哪項護理操作自己能動手,護理實習生會自信的告訴老師自己掌握那些中醫知識以及技能,實習生對自己能勝任護理工作的自信心大大增加。
2.2.2滿足心理
護理實習生有滿足心理,對于中醫護士來說,她們認為,臨床中醫護理工作每天基本都是一樣的,沒有她們想象的難,只看事物的表面,在實習中她們已經基本能夠掌握一些中醫護理技術操作,有自滿的心理不需要再學習中醫新的知識想法,中醫中藥精髓博大不是在很短時間能夠掌握的,實習學生要虛心學習中醫的精神及精華。
2.3中醫中專護士在臨床實習初期(8~10個月)的心理問題
2.3.1厭煩心理
當中醫專科護士實習到此階段時,覺得護理工作繁重、乏味,疲憊,每天重復一樣的護理工作:打針、發藥、貼敷+TDP、拔罐、護理健康宣教。再沒有剛實習的新鮮感。
2.3.2不穩定及矛盾心理
此階段中醫醫院實習生面臨找工作的問題,感覺中醫護理工作與學校想象的有實際上的差距,加上社會傳統對護士的偏見,時常會有不想做護士想法,影響到最后階段的實習。對于醫院來說,中專護士的文憑太低,中醫學院相對較少,所以聘用的機會較少。在投完簡歷屢屢被淘汰時,她會著急,無法正常的實習。本科實習生通過一年的實習又感到自己選錯了專業有不想干護士的想法出現了不穩定及矛盾心理。
3實習生在不同實習期的心理對策
3.1護士在臨床實習初期(1~3個月)的對策
對于剛剛進入臨床護理工作的實習生,首先帶教老師應該態度和藹了解實習生的需求了解實習生心理需求,帶領她們熟悉病區工作環境,尊重學生,這樣實習生才不會對帶教老師產生害怕的心理。帶教老師也要認真、自信、不厭其煩的耐心講解基本中醫中藥知識。滿足她們的求知欲望。做到放手不放眼,讓實習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2中醫中專護士在臨床實習初期(4~7個月)的對策
此階段的實習護士她們對臨床護理工作一知半解,自信心高,甚至達到自滿心理。帶教老師應該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實習生,將中醫中藥以及中醫穴位系統給她們進行講解,并要求實習生掌握的內容。對于她們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講解,以便改掉實習生的不良習慣,養成良好護理操作的習慣,讓同學了解中醫護理工作不是簡單的工作,它需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同時帶教老師也要積極鼓勵護生參加各類護理學習班,鼓勵實習生去提高學歷層次的學習,以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帶教老師要培養實習學生對護理工作的責任心和興趣,培養新型高素質護理人才。并且注重實習生愛崗敬業精神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