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8: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設計理念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藝術乃與自然平行之和諧”是塞尚的名言,其影響波及至今。然而他的“新”觀點,并不是伴隨他作畫的每一個階段,也不是在其繪畫的最初時光產生的。英國著名藝術史論家和美學家羅杰•弗萊認為,塞尚的繪畫經歷了五個過程:青年時期(1872年前)、印象派時期(1873-1877)、成熟時期(1877-1885)、晚年時期(1885-1890)、最后時期(1890年代末-20世紀初)。這個劃分并不十分清晰明確,但是足以大致對塞尚作畫風格的轉變給出了一個階段性的標識。
(一)敏感內心和涌動激情的困惑
塞尚喜歡人物畫,喜歡劇情沖突情緒激烈并能表達自己內在視覺的主題。這是他早期的審美傾向和角度,與他后期的作品主題有天壤之別。他被同伴們叫作“沒有皮膚的人”。這是他敏感內心的表現,因此他富有激情。內向木訥的他希望找到一個表達的手段,而他面前的畫布,似乎要承載的分量太重了。觀察這一時期的塞尚審美特點,可以看他1866年所畫的《帶胡子的人頭像》以及《穿長袍的律師》,《帶胡子的人頭像》畫面的處理是模仿倫勃朗的構圖,也同樣強調了光影在畫面中的作用。然而,厚厚的筆觸奔跑在畫面中,幾乎個個都站不穩。他想通過畫面中顏料的厚實感來增強視覺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把控畫面的一絲無力。青年時期的塞尚不知道為什么這么渴望表達自己,然而又總是在這條路上跌跌撞撞。1867-1869年的作品《兩個玩紙牌的人》也是他這一階段的代表作,畫面本是描繪兩個相對靜止的人物,他的處理卻讓整個畫面似乎處于一個不安的動態旋轉氛圍中。變形的人物拉長的影子,似乎都在訴說著畫家不能平靜的內心。他看到的,不是外在的景象,而是內心的畫面。羅杰•弗萊把這樣的畫,稱為創意畫(invention)。
(二)從內在視覺到尊重自然
塞尚是個典型的畫家,更是個不折不扣的詩人。詩人總是有發泄不完的激情,塞尚的畫面中總是有表達不盡的沖突。印象派的出現在傳統繪畫領域是一種革新。印象派這個名稱,也是得于批評家的嘲諷。這一點,讓當時許多尋找新式繪畫語言的藝術家團結起來了。塞尚也是其中一個,雖然他總是否認自己屬于印象派畫家,但他的繪畫認知確實受到了印象派的影響。早期,他總是和印象派團體一同作畫,畢沙羅總是給予他指點。塞尚曾表明,“畢沙羅是最接近自然的藝術家之一。”印象派畫家都尊稱他為畢沙羅老爹,正是他指引塞尚走進了親近自然的寫生之路。就此塞尚開始從觀察身邊的靜物和風景出發,用直觀的寫生來表達自己。這與他之前從文學題材出發和幻想出發的創意有所不同。他開始畫靜物,而且是能夠擺放很久的靜物。在他早期的靜物畫作品中,總是有一些黑色的邊線,他靠它們來分割畫面,實現構成上的平衡。這一時期,他一改原先的動感和旋轉語言,轉變為尋找平衡感和穩定厚實的狀態。后來畢沙羅似乎看出他的用意,告訴他盡量不要直接用深色的線來表現,而應當觀察自然真實的色。我們可以觀察塞尚作品中物體的邊緣線、色彩的冷暖關系貼切地表達著型體結構的轉折,而這些轉折絕不突兀。歐洲古典油畫自有這樣的傳統,邊緣線表達型體空間感。例如倫勃朗的光影表達和完美的邊緣線處理(參照作品《浪子的歸來》),新古典主義安格爾的唯美線條和圓弧感,代表作品《泉》。塞尚在這一點上,可謂是傳統的繼承者,并且走得更遠。
(三)追尋結構的永恒
如果說早期塞尚轉變視角僅僅是從體驗內在視覺轉而觀察外在世界的直觀,那么成熟時期的塞尚則開始在外在世界的關系中,尋找永恒的規律和不變的結構支撐。如果邊緣線條色彩純度低,基本以重色調勾勒出外輪廓,是塞尚早期的作品。那時候他已經下意識地進行了畫面穩定構圖的選擇。然而,當接受了印象派畫家的直觀審美理念后,他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面對自然,與自然真實的色彩語言對話。例如《果盤、杯子和蘋果》,這是塞尚成熟時期的靜物畫。蘋果和背景之間的輪廓相當的精彩,色彩豐富并且冷暖關系協調。仔細地觀察這些豐富的色彩變化又統一在一個平和的整體中,無論你怎么觀察,細節都不會乏味。歐洲傳統油畫自文藝復興以來就有尊重自然的傳統,然而發展到古典學院派,則更加強調畫面結構的穩定和一種永恒的構圖氣勢。這一點,普桑做到了,塞尚說,他要在風景和靜物畫領域中再造普桑。這時,歷史性的主體已經不復存在,他開始關注的重點,已經從畫面中的實物轉化為畫面的結構空間關系。
(四)訴說繪畫自己的故事
塞尚的晚年時期作品開始輕松起來了,他不再是一個艱難攀爬在視覺結構支架上的孩子,一步一個腳印的在傾聽自然的聲音,而是成為了一個可以和自然促膝長談的同齡人。自然的架構和規律已經和他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共鳴,他能夠駕輕就熟地把握這些隱形的結構,在他的畫面中出現了輕松、暢快和自然的筆觸,畫面的空間感也更加透氣了。而也正使他這一時期的作品,開始具有了多種層次的美感。首先是畫面結構的細膩和平衡,其次是這一時期色彩的清新寧靜,再就是筆觸和底層畫面的結合造就的層次感的律動。他最后時期的《圣維克多山》,已經在他的筆下變為一層層有節奏和旋律的點線面元素的舞蹈。
二、塞尚的審美觀念
對于現代繪畫的影響現代主義各個流派的畫家都有這么一句話:“塞尚沒有錯,我們就沒有錯。”塞尚并不是生來會作畫,也正是因為他的繪畫創作對自然是那么的亦步亦趨,對自我內心是那么的執著堅持,他的作品才在學術領域具有如此不可或缺的價值。在塞尚之后受到影響的畫家和流派眾多,總體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方向:
(一)偏于理性的發展脈絡
這一支主要發端于立體派,畢加索是代表人物之一。畢加索對于現代主義的貢獻不言而喻,然而殊不知畢加索的立體派思維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受到了整個西方繪畫發展風格的影響,而追根溯源,則是開端于那位笨拙的探索者——塞尚的畫面結構探索。塞尚曾經用黑色或者重色調的線條直接分割畫面,這和立體派的結構到解構的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畢加索的立體派并不是將畫面主體實物畫得立體,而是將客觀的多面體轉化為二維平面的構成,并用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列組合。這種探索,是在塞尚尊重自然、發現自然的基礎上,再一次的創造自然的表征,是一種再造。雖然我們觀察立體派畫家的作品很難看出自然對象的形態,但他們也都秉承著歐洲寫生的傳統和理性主義的思想基礎。這一個派別對于塞尚探索的繼承是基于理性的,最為典型的也是這一個派別的尾聲代表人物就是冷抽象的創立者蒙德里安。在蒙德里安的眼中,結構本身的形態不斷地抽象,最終成為了幾何式的數理模式,成為了冷冰冰但卻變化多端的方格子。觀眾在他的作品面前仿佛看到了大工業生產后的冰冷繁忙的城市生活,是的,他的作品直接影響了荷蘭風格派的設計理念。從而直接引發了現代派設計的開端。
(二)偏于感性的發展線索
偏重于感性表達的這一脈主要是表現主義,馬蒂斯是主要代表人物。當然,在馬蒂斯之前還有一位典型的表現主義大師高更。而再往前說一些,就是我們熟悉的著名畫家梵高,這位同塞尚一樣受到印象派繪畫影響的激情充沛的殉道者。為什么說他們也和塞尚的作畫風格有直接的關聯并受到塞尚繪畫風格的影響呢?在塞尚之前的畫家,如若在平面空間中塑造不出和表現的對象實體相近的立體感,則是無論如何不可能被認可的。當時梵高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無論他向任何老師求助都是受到諷刺和鄙夷的。原因很簡單,當時的藝術等同于模仿的技術。然而塞尚開始了繪畫自己的故事,他的那句“藝術是同自然平行之和諧”告訴世人繪畫不等同于畫得形似對象,而要在平面空間內找到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故事。因此,從他之后的這一批表現主義大師的作品中,我們能夠看出完全不等同于照相機的變形畫面,然而他們在通過特有變形表達自身個性的同時,依然尊崇了自然對比的和諧規律以及畫面構成的穩定要領。這一時期的發展結束于熱抽象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也在他成熟的著作《論點線面》中完美的收官。接著,這一支派的發展對后現代的設計理念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我們知道,不論是冷抽象也好熱抽象也罷,都是西方文藝復興到理性主義發展下的產物,也最終殊途同歸,歸于對于自然規律的發現和表達。塞尚和這些現代派藝術家同處于一個時代下一個文化背景中。
三、現代繪畫革新對于現代設計的影響
具體而言,現代設計究竟如何受到了現代繪畫的影響呢?例證繁復,難以盡數。簡要地介紹兩個方向的主要影響。這里所說的聯系并不是歷史學家在史實上直接撰寫的影響,而是筆者根據繪畫形式感以及設計形式的異同語言進行的猜想和假說,因此算作是一種初步的探索。
(一)由立體派而展開的革新大潮——包豪斯的設計理念、建筑設計大師路易斯•康現代設計的開端——包豪斯學校的建立,不只是一種學院模式的開始,更是設計理念的系統化起步。它的校長格羅皮烏斯當時大膽聘請的設計基礎部教授大多為現代派畫家,例如伊頓、康定斯基等。而影響包豪斯設計風格最為明顯的,是立體派的表達思維。簡而言之,便是從結構到解構與重組的概括思維。而直接受到畢加索繪畫影響的設計師當屬建筑設計大師路易斯•康。他的著作《建筑師富于空間想象的創造》表明了他的設計理念,一種空間結構的解構和重組。因此,他的建筑設計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功能決定論,而是以建筑材料所適合的空間結構出發,尋找多種重組的可能性。他的設計作品充滿了數學的嚴謹和哲學的思辨。我們再回憶一下,這樣靈活自如地運用線條和視覺元素的時代,來源于怎樣的藝術變革?是的,現代繪畫的探索——塞尚。
(二)表現主義浪漫的構成思維及其影響——西班牙設計大師安東尼•高迪以及后現代主義設計理念表現主義畫家相對于立體派畫家而言,更加自由奔放一些。引領他們的不是所謂的結構本身,而是他們自身內在的情感和表達的欲望。然而,他們也十分注重畫面結構的把控,只是把這些結構隱形在他們的色彩和線條的熱情之中。這樣的獨特個性和熱情,在其理性的控制下,給更多的受眾帶來了藝術的共鳴。筆者認為,表現主義繪畫,特別是德國的表現主義運動,對現代藝術和現代設計影響深遠。而有一個十分復雜的建筑設計大師其風格明顯帶有表現主義的痕跡,他就是安東尼•高迪。他的圣家族大教堂充滿了各種離奇的線條和充滿幻想的色彩,乍看下似乎拋棄了所有藝術和設計的規范模式。但無論怎樣的變化都統一在一個堅實的建筑建構和整體的藝術風格中,不得不說高迪具有所有表現主義藝術家的才情。也許他本人并沒有直接承認這一點,然而誰又能說處在同一個文化浪潮中的兩朵浪花沒有任何關聯呢?那么為什么說,表現主義繪畫影響了后現代主義的設計理念?后現代主義是一個后結構主義的時代。這種文化特質不是某一個單方面領域的革新,它代表著人類文明的特質進入了另一個新紀元。在設計領域中,后現代設計沒有特定不變的風格,而是多元化并存。同時,后現代階段的設計特權已經開始模糊,逐漸演變為大眾參與的體驗設計模式。而這樣的理念,則與表現主義藝術在同一條路上面朝同一個方向。只不過表現主義的參與者依然是少部分有才華的設計師,而后現代設計傾向于平民化體驗式設計。
引言
工業設計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它誕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成長于30年代的美國,60年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然而,當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市場瞬息萬變,競爭日益激烈,傳統意義上的設計已經漸漸不能完全滿足企業及社會的發展。由于企業對設計理解的不完整性,就造成了設計上的無序化。在這些企業中,設計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為產品、包裝、展示或宣傳品所進行的零散性工作,相互之間以它們與企業的其它任何事情毫無關系。企業內部不同領域的設計人員也缺乏溝通,各部門設計人員以本部門的設計觀念及方式工作。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如何合理利用全球的設計資源也擺到了人們的面前。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隨著設計深入到企業的各個方面,設計與管理間的結合成為了必然。對企業而言設計管理是價值很高的東西,只有管理得好,才能發揮設計的力量與價值,只有抓好設計管理,企業才能真正在日益劇烈的市場競爭中前進。傳統的設計由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設計管理時代。
1設計管理的定義
目前設計管理是工業設計領域的一支新興學科。該學科在國外雖然受到越來越普遍的重視,但是也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至于國內這一學科的研究也是到近幾年才剛剛開始。
就設計管理的定義,不少人從不同的角度對設計管理有過一些不同的認識。歸納起來,可以對設計管理作這樣的概括認識:設計管理即引導企業整體文化形象的多維的管理程序。設計管理是企業發展策略和經營思想計劃的實現,是視覺形象與技術的高度統一的載體。以開發、設計為龍頭,正確調整企業的活動與組織機構,創造出越來越具體化的屬于其自身的表現形式,從而逐漸形成企業技術與文化的形象。因此,設計管理就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研究與開發管理活動。有效地積極調動設計師的開發創造性思維,把市場與消費者的認識轉換在新產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學的方式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并為企業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而進行的一系列設計策略與設計活動的管理。”
2設計管理的要點
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化、敏捷化的時代,設計管理比任何時候更具挑戰性、更具風險性,它是一種思考的技能。現有的戰略中心已擴展到超出數字和技術界線的商業戰術水平,在當今的產品技術形勢下,企業形象和運行效率關乎企業的生存。依靠設計管理,將能維持連續不斷的發展和有效提高商業活動的效果。一個具有非常使人喜愛的企業形象的公司,將贏得它的支持者與團伙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到設計管理的幾大要點是:①設計管理是針對企業界各級社團的機構體制和業務經營的、正常的、基本的具體化評價和運用;②設計管理的目的是創造一個清晰的,有獨特個性的,有凝聚力社團形象,集中地反映出一個具有持續發展前景的,有巨大創造財富潛力的,在前進發展中的公司面貌;③創立一個社團形象并鞏固這個形象,首先基于它的產品、信息、環境媒介的吸引力,尤其與產品設計有巨大關聯;④合理運用社團的各方面資源,充分調動社團內外一切有利因素去完成公司的任何任務,并將這些直觀的行動方案實施貫徹到底;⑤一個符合邏輯的有創造性的靈活的管理計劃導致了持續不斷的設計發展和創造性的產品開發,以及經濟方面的可行性;⑥創造一個社團形象是以文化為根據的,服從管理的和直觀形象方面,經得起社會輿論的評價;⑦充分協調公司內部以及在公司和社會團體之間的溝通交往,幫助公司去對付商業界千變萬化的市場現實,并激勵公司向未來的成功沖擊;⑧設計管理是一個新事物,它不斷地更新任務及要求去經營。它投資在一個對任何公司來說都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不可估量的無形的資產上;⑨設計管理提倡的是設計及管理的一體化,將設計擴大到社團的整體;⑩在當前高新技術條件下,設計管理的核心是建立虛擬組織。
企業中的設計管理分三個層次:戰略、經營、設計部門的管理。設計管理的核心是開發新產品,而新產品開發的程序把握,管理實施就成為設計管理的具體化表達。
3高新技術條件下設計管理模式
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為適應市場需要,高新技術在各行業大量得以運用,而我們在這里所討論的設計管理也不例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快速成形技術等高新技術在設計管理體系中的應用使得的設計管理這一企業運行模式得到了新的發展。
3.1高新技術條件下設計過程管理體系(CAID)
設計管理在高新技術條件下具體表現為CAID。整個CAID是一個龐大的計算機系統(見圖1)。這一系統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計算機及其相關技術的飛速發展。該系統主要實現的目標是合理利用各方面的設計資源,實現標新立異的設計創新;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改進傳統的產品設計制造過程,充分利用高新技術達到產品設計制造的網絡化、高效化,實現工業設計與工程設計的一致性,最終實現以人為核心,人機一體化的智能化、集成化的設計管理體系。
CAID系統的中心環節是產品設計。產品設計的全過程又包括了設計概念化、設計視覺化和設計商品化,從而使一個產品從最初的概念產生最終實現產品轉化為商品。在這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設計制造的計算機化,通過合理利用計算機技術高效地實現產品設計這一目標。當產品項目提出后,設計人員通過大型工業設計數據庫進行決策和定型,再利用計算機輔助市場分析得到產品的預期市場效應。這樣,設計的概念化得以實現。接下來就是設計的視覺化,這其實和我們所說的傳統上的工業設計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隨著計算機的大量介入,設計過程更加靈活便捷。在這一過程中主要運用了計算機輔助造型技術、計算機智能化技術和其他CAID高新技術。產品設計的目標就是商品。在傳統的產品體系中,設計商品化是屬于制造部門的任務,但是對于CAID系統,為了檢驗產品是否達到預期效應以及便于及時對產品的改型設計,設計的商品化不可或缺的成為了產品設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過程中,許多高新技術紛紛應用,主要有快速成形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以上這些高新技術在產品設計過程的應用,使得產品從概念提出到最終商品定型較傳統設計過程有了質的飛躍。不管從產品推出時間來看還是從產品性能上看,采用了CAID系統使企業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制造出最優秀的產品,進而為企業贏得市場,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長期立于不敗之地。
目前就CAID系統而言,其開發及應用方面遠未達到我們所預期的效果,其中原因就是CAID系統的研發還處于起步階段,當中還存在許多有待研究的方面,主要包括:現代設計方法的研究;創新設計技術的研究;設計管理過程中智能化技術的研究;設計管理過程中并行工程、協調工程、全生命周期設計技術的研究;設計管理過程中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等。
3.2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集成化設計管理系統
在高新技術的推動下,網絡技術在設計管理中的應用越顯突出。在產品設計管理中心的統一調度下,CAID的各方面因素在通過網絡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復雜而又有序的有機整體(見圖2)。這也正是并行設計的一種典型模式。正是在這樣一個集團網絡條件下,傳統設計中的各部門的獨立性才得以完全打破,整個設計制造體系完全處在統一調度、協同工作的有序狀況下。在各個部門的協同工作之下,企業才能順應客戶需求的變化,對市場迅速做出反應,盡快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
在這樣的背景下,“虛擬產品開發”(VPD)應運而生。VPD的基礎是集成化產品與數據管理,這種集成帶來的好處是產品開發過程的所有人員,都能迅速的重復使用、存取所需信息。VPD的目標是利用計算機仿真實驗來盡可能多的取代實物原型試驗,減少使用實物原型浪費的時間,工程師能在計算機上分得越多就越有利,就能更快更多的設計,從而獲得更高質量的產品。虛擬產品開發實施及產品開發過程在計算機上的本質實現,即采用計算機仿真與虛擬現實技術,在計算機上群組協同工作,通過三維模型及動畫,實現產品的設計開發的本質過程,是一種通過計算機虛擬模型來模擬和預測產品功能、性能及可加工性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提高產品的預測和決策水平,使得產品開發走出主要依賴于經驗的狹小天地,發展到了全方位預報的新階段。基于虛擬企業的產品開發,產品設計的網絡化、敏捷化近年來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重視。由于Internet的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敏捷制造技術等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協同環境和技術交流的手段。而通過Internet這個全球網絡環境,使得各個制造企業相互之間能迅速進行技術合作,共享彼此的核心資源,,快速設計和生產出高質量、第成本、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使得敏捷制造真正成為可能。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集成化設計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是從單一產品設計朝總體識別設計方向發展,建立基于網絡及電子技術的綜合電子交換系統,是生產從單一最后階段管治性監控向設計生產全過程監控方向發展,從單純的概念設計到產品銷售進行全程監控,最終達到建立虛擬組織這一設計管理的核心。
4設計管理的優點
(1)有利于促進技術突破和不同領域的合作,企業社團各方面資源得以充分利用,從而實現設計制造的敏捷化,推動技術迅速轉化為商品。
(2)有利于及時獲得市場信息,設計針對性產品,由設計改變生活方式,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市場。
(3)有利于正確引導資源的利用,利用先進技術實現設計制造的虛擬化,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4)有利于正確處理企業各方面關系,創造出健康的工作氛圍。
(5)有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穩定的設計隊伍,解決人員流動過頻的弊端。
(6)有利于創造清晰、新穎和具備凝聚力的企業形象。
5結束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競爭日益劇烈。一個有機的系統化的設計管理無疑將給企業帶來健康發展。“健康”并非僅僅指“沒病”,“健康”的深刻含意在于:一個內在系統的各個方面協調運行而呈現出的勃勃生機。建設在這個意義上的管理體系,正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君順.設計管理模式的探討.2002.
2何人可.工業設計與設計管理.2002.
3羅先國.設計管理.2002.
4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11.
5孟明辰.并行設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12.
二、康復醫療階段的劃分
在上述背景下,為了對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康復醫療服務,從而達到改善康復效果和控制治療成本的目的,當前一些發達國家已普遍將康復醫療劃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及維持期三個階段。急性期康復主要面向急性病患者、手術后患者以及在災害或事故中受傷人員。實踐證明,在臨床治療的初期即適時介入急性期康復,不僅能提高康復效果及安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減少后遺癥及醫療事故,而且能顯著縮短住院期間從而削減醫療費用。對于運動器官、腦血管、心血管等疾病,若在急性期治療過程中或手術后及時開展急性期康復訓練,還可以有效預防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廢用綜合癥。恢復期康復主要面向病情穩定的恢復期患者,旨在通過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促進他們早日回歸家庭與社會。維持期康復也稱生活期康復,主要面向居家或居住在各類養老及療養設施中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通過各類訪問康復設施或通院康復設施(通常在社區內設置)來提供各種形式的在宅或通院康復醫療服務,旨在維持他們的身心機能與生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康復醫療界近幾年也認識到了明確劃分康復治療階段的重要性。例如,在腦卒中的康復醫療中已率先成功實施了“三級康復”的模式,[1]大致分別對應于急性期、恢復期及維持期三個階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預見,該模式今后將會在中國的康復醫療中得到進一步推廣。康復醫療領域不同治療階段的特點無疑對各類康復設施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建筑設計的視點,康復設施不僅具有醫院建筑的基本特征,更因其治療對象、目標、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表1),使得其建筑設計難以套用一般醫院的做法。同時,考慮到不同疾病、不同治療階段的康復治療所需的空間與環境相差極大,建筑師必須對病區與康復治療室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而中國現有的康復設施普遍存在著建設標準過低、專科特色不明顯、平面布局方式單一等問題,難以滿足上述要求。為此,本文通過對國外康復設施的案例分析來探討基于治療階段的康復設施的設計理念與方法。
三、案例分析
現代康復醫學起源于西歐和北美,在20世紀8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相較而言,當前美國在急性期康復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而日本則在恢復期及維持期康復領域頗具特色。因此,本文重點介紹和分析美國的急性期康復設施以及日本的恢復期與維持期康復設施案例。
1.急性期康復設施
通常急性期康復訓練宜在綜合醫院的骨科、神經科、心血管科等病區展開。急性期康復訓練初期要保持患者手足的正確位置并借助于設備或人力使之被動運動;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宜在病室內進行坐姿訓練與吞咽訓練;如果患者已可離床,則可在病室內或病區走廊等適當的場所展開行走及ADL訓練。因此急性期康復要求病室要有足夠的空間。為滿足患者從重癥監護至急性期康復的各層次醫護需求,美國在1998年提出了AcuityAdaptableRoom(即急性期適應病室,簡稱AAR)。如圖2所示,AAR采用單人病室,面積通常在30m2以上,病室內劃分為臨床區、患者區、家屬區、衛生間等區域,設計要點包括:臨床區內設置各種急性期治療設備,患者區內設置病床,家屬區內設置沙發;病床的位置便于醫護人員及家屬觀察,其周邊預留足夠的空間以便使用急性期康復設備,對患者進行搶救時,可將病床推至房間中央,使其四周臨空以獲得足夠的作業空間;衛生間便于患者、家屬及醫護人員抵達,且有足夠的面積展開ADL訓練,為方便使用,洗面池與坐便器分設在衛生間入口兩側;病室外的走廊內設置分散式護理站及物品供應站,以便醫護人員展開醫護作業,走廊應有足夠的寬度來展開行走訓練(圖3)。[2]目前中國醫院的病室以多床室為主,床均建筑面積一般不足10m2,因此難以套用美國AAR的標準。為此,筆者提出了符合當前國情的可展開急性期康復訓練的病室(圖4),該病室的基本要求包括:多床病室的床均使用面積(不含衛生間)不宜小于10.8m2;病床的一側宜留出1.5m以上的距離,以便患者在護理人員協助下換乘輪椅;為方便輪椅患者,病室內還應設置帶扶手的薄型洗面池。除病區外,急性期康復訓練室也必須滿足相應的要求。以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美國國家軍隊康復中心為例,該中心的康復訓練室集成了假肢、機器人以及虛擬現實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可為截肢和燒傷士兵提供各類急性期康復訓練。除作業療法、運動療法、假肢矯形等常規康復訓練設備外,該康復中心還擁有300°進入式虛擬現實與步態分析儀等先進設備,以及室內沖浪、室內高架田徑跑道、攀巖墻與障礙模擬等訓練場地(圖5)。
2.恢復期康復設施
急性期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將進入恢復期康復階段。恢復期康復設施的設計應提供能夠模擬家庭生活的治療環境以促使患者早日回歸社會,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參與康復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同時,由于患者ADL不斷改善且活動范圍不斷擴大,須確保患者安全。位于日本東京都澀谷區的初臺康復醫院,主要為結束了急性期治療的腦梗塞及腦溢血患者提供恢復期康復訓練。該醫院為地上8層、地下2層,總建筑面積為1.3萬m2,病床數為173床。醫技部設在醫院一層,二層為門診部及康復部,三層以上為住院部。2012年,該醫院的住院患者約600人次,平均住院時間為98天(患者入住該醫院前,在急性期醫院的平均住院時間為36天),回歸家庭率達79%;此外,在該醫院接受通院康復訓練的患者超過了1100人次,醫院還為600人次左右的居家患者提供了上門康復訓練服務。[3]通常恢復期康復醫院的門診量較少,醫技部中也僅設用于康復診斷的設備,康復部占據核心地位。以初臺康復醫院為例(圖6),門診部和醫技部的面積分別只占總建筑面積的3.40%與2.69%;而康復部的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12.58%,由物理療法區(圖7)、作業療法區(圖8)、木工間、水療間、ADL訓練室以及言語療法室構成;住院部由若干康復病區組成,占總建筑面積的66.18%,既是康復患者的生活場所,也是展開洗漱、如廁等日常生活訓練的場所,因而床均病區面積大于一般醫院。[3]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臥床不起情況發生,并幫助患者順利回歸家庭,初臺康復醫院的病區設計還具有下列特色:護士站采用了開放式設計(圖9),可方便輪椅患者與護士交流;病室內設置書桌,供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自己的興趣活動;每個病區設3個活動室及2個浴室,確保患者可充分展開各項康復訓練;每個病區均設備餐間,可模擬赴餐廳就餐場景。為幫助患者盡快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醫院一層的休息廳中還設有咖啡屋和小商店等公共空間(圖10)。
3.維持期康復設施
維持期康復設施的設計要點包括:借助通院及訪問康復訓練的方式,維持患者殘存的身體機能;與社區周邊的醫療、保健及福祉設施或組織展開有效的協作,維持并促進患者正常的社會生活。通院康復設施(圖11)主要面向居家患者提供康復訓練及專業的康復指導,主要職能包括進行患者的身體機能評定、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方案、提供以運動療法和日常生活訓練為主的康復訓練。訪問康復訓練主要面向一時難以適應居家生活的退院患者,通過專業人員的上門指導,可以幫助患者進行有效的居家康復訓練從而增進他們的居家生活能力。為充分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日本的維持期康復設施多與康復醫院或老年設施結合設置。以位于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的南小倉社區康復中心為例,該中心與當地的小倉康復醫院和伸壽苑老年護理院共同組成了一個彼此相對獨立又相互協作的社區康復設施群(圖12),通過通院、訪問等康復訓練方式來維持患者的身體機能與社會生活。此外,該設施群還與社區內的診所、介護保險事業所、當地社團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與充分的協作。
最近的十幾年來,由于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理論提出,許多國家都投入了很多物力人力來支持這一方面的研究實踐,已經得到了很大成就。在1995年美國加州的工程師協會在21世紀委員會的報告中明確的提出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理論的框架。美國的聯邦緊急救援署與國家的自然基金會資助展開了長達6年的計劃,對未來抗震的設計提供了許多基礎研究,逐漸性能上的抗震設計理論逐漸發展起來。為了與世界國際接軌,我們國家也展開了性能抗震設計的研究,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發展,在21實際中國建筑科學院的王亞勇提出了抗震設計規范比喻順應國際發展的趨勢,并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性能抗震設計的理論。
二、基于性能抗震設計的理論特點
相比于一般的服裝,生態服裝在生產流程的每一個加工點都不存在有害的污染,服裝中不能含有任何對人類身體造成危害的成分或物質,即便有也不能夠超出這些成分的累積上限。此外,人類在穿著這一類服裝的過程中也不能夠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的中間產物。最后,在服裝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被處理時也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形式的污染。從總體上來看,生態服裝的整個生命周期都沒有對人類或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傷害和污染,這符合生態發展觀的基本觀念。
2.實現了服裝的環保和低碳化
相比于一般的服裝,生態服裝既符合了生態學,又符合了人體工程學的主要原理,實現了服裝的舒適化、環保和低碳化。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服裝進行設計和生產過程中使用的纖維從沒有受到過任何的污染,同時也不會對外界的環境造成任何形式的污染。
(2)生態服裝的用料基本上是可回收利用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碳的排放,這對于緩解生態失調具有一定的作用。
(3)生態服裝的加工生產工作本身進行了對碳排放量的有效控制;
(4)生態服裝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廢棄的生態服裝可以通過自然降解的形式處理掉。
3.體現了節約資源的觀點
一般的服裝往往需要經過非常復雜的加工過程,在加工時還需要運用大量的染料,這些化學用品的使用會在很大程度上產生大量的工業污水,對環境造成污染,同時,這些化學成分本身很難降解,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損傷,使人的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脅。相比之下,生態服裝的生產材料都來自于天然的原料,生產和加工過程幾乎沒有用到任何化學用品,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污染物質的產生,同時也保證了人體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設計理念
(一)可持續發展觀念
傳統的服裝生命周期是從原材料到服裝產品再到廢棄物的過程,這本身是一種單向的線性設計流程,而生態服裝設計的理念更多是強調對資源的節約和原材料的循環利用,是一種反饋式的設計流程,很好地體現了人類、社會、服裝和自然環境之間和諧發展的關系,符合可持續發展這一觀念的要求。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生態服裝的出現就是在保證對當代人實際市場需求的滿足基礎上,還不能對后人的發展和需求構成過多的危害,因此,在進行生態服裝的設計時要堅持考慮生產的低碳效益,實現對環境破壞的最小化。
(二)歷史的發展觀點
1.創意設計
相比于一般的服裝設計理念:需要注意藝術情趣、時尚潮流、創意理念以及美學特征等創意因素之外。生態服裝在進行設計時還需要將創造手段的運用集中在對新資源的利用和開發、針對高性能的纖維產品進行生態化的設計以及研究上。在款式的構成方面,要對服裝進行易于拆卸這一功能性的工藝技術處理和設計;在選擇服裝的制作材料時,要盡可能地減少一些輔料和原材料的數量與種類,多采用那些具有高級功能性的纖維材料。
2.生產流通
生態服裝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是一個清潔的過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方面可以對產品的設計工藝進行完善,對設備進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對服裝的原材料進行新材料的有效代替;另一方面,也可以對工藝進行改良,對技術進行創新,最終達到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將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互統一。
3.銷售
在銷售環節,要盡可能地實現綠色營銷,達到這一目的的主要標準就是實現將對生態服裝的消費維持在環境以及資源的自身承受能力范圍內,保證這種發展的有效持續性,實現這一目的就需要社會、企業和政府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4.使用后的處理
在進行生態服裝的實際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服裝制作材料在使用后的回收和再利用,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在設計時盡可能地選擇那些可降解、便于回收的材料。
1.1傳統與創新的典雅設計
北歐雖以時尚著稱,但卻深深根植于北歐千百年來的設計傳統。現代主義設計思想出現于20世紀20年代,通過展覽與設計藝術的交流,逐漸在北歐成熟并得到廣泛的傳播,但是北歐的設計師們并沒有全盤吸收現代主義思想與傳統決裂,而是進行大膽的嘗試,將現代設計建立在北歐諸國深厚的傳統工藝基礎之上,對外來的現代主義進行革新,將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傳統因素巧妙地融會于現代主義的設計中。北歐的包裝設計始終在探尋傳統與現代的最佳平衡點,它靈活性地變通,將設計建立在尊重民族生活習慣、民族審美特質和民族生存環境之上,采用延續、發展、創新的現代設計手法,將北歐經典的繪畫、裝飾圖案、色彩及工藝技法以創新的理念設計于產品中,不僅僅傳遞出產品的文化內涵,還為包裝注入旺盛的活力,恰到好處地體現了北歐包裝設計遵循傳統、追求創新的設計風格。例如,瑞典生產的頂級伏特加,將瑞典經典的裝飾圖案以現代的插畫手法設計到包裝容器中,不僅將各種口味的伏特加銷往世界各地,也把瑞典文化帶向全球,成為一種引領時尚及高品位的象征。還有丹麥HELT蜂蜜包裝也是一款匠心獨具的設計,蜜罐上蜂巢結構的色塊濃郁復古,搭配傳統獨特的圖案,展現出設計的典雅,并且通過標簽上不同的花朵樣式與色調加以區分和闡釋蜂蜜的不同品種,在清晰傳遞商品信息的同時又貼近了丹麥人的情感需求(如圖1所示)。此外在北歐傳統產品的包裝設計中設計師也不斷融入新元素、新材料、新技術,通過精巧別致的圖案、和諧統一的色彩、新穎獨特的造型,設計出經典、時尚的北歐包裝作品。
1.2簡潔清新的簡約設計
北歐風格以簡潔著稱于世,其推崇的簡約設計就是把設計簡化到它的本質,強調它內在的魅力。北歐人民在自然條件的制約下,對節約能源、環境保護、回歸自然等新興的價值觀非常注重,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簡約設計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因此北歐的包裝設計也以簡潔清新成為當今現代包裝設計的主流風格。北歐包裝設計強調“少即多”的設計思想,包裝作品畫面簡潔、豁達,無需任何多余的裝飾,同時又能確保設計意圖的真實表達,直觀而實在。芬蘭的標志品牌之一伊塔拉(Iittala)以簡潔實用的設計風格、優質的材料和精美的做工而享譽世界。其中Iittala的經典設計作品“阿爾托花瓶”,造型純粹、通圖1丹麥HELT蜂蜜包裝設計圖2Iittala花瓶包裝設計透,瓶口由連續的、不規則的弧線組成,猶如春季到來湖面上漸漸消融的冰雪邊緣。而它的包裝在設計時則運用最簡單的黑白兩種色調搭配玻璃花瓶的高品質實物圖片,簡潔、時尚、一目了然地傳遞出這款玻璃花瓶的經典之處,使我們瞬間被商品純粹形態和純凈的色彩所打動(如圖2所示)。Villbu是挪威一家提供野味的肉類生產商,設計師用白色純凈的設計表現Villbu生產的肉類100%沒有添加香料及其他添加劑,而圖形、文字、色彩設計干凈、利落,傳遞出食品放心、健康的品質。北歐包裝同時推崇最簡單的包裝結構、最儉省的包裝材料、最洗煉的造型,力圖通過包裝的新技法和包裝材料的合理使用,使資源和環境得到極大的節約、保護,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1.3以人為本的情感化設計
北歐地處嚴寒地帶,氣候條件使北歐的設計師更加注重設計對人心靈的撫慰與寄托。北歐包裝設計師秉承這種情感化因素,在設計時注重人的情感需求,追求人性化、人文化的包裝設計,力求實現包裝與人們在《北歐瑞典的幸福設計》中寫道:“我們身邊的超級市場就是最好的設計寶庫”;“設計之樂,就像水和空氣,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讓住在瑞典的日子快意舒適”①。在北歐的超市,身邊的包裝總是以協調的色彩及趣味盎然的圖案讓人愛不釋手,例如挪威ST設計工作室設計的食品包裝,采用誘人的食品圖片、輕松的色調進行設計,散發出美味食品的誘惑,使人在品嘗時體驗一種幸福的享受。還有一款MatsOttdal設計師設計的牛奶包裝,其最聰明的地方就在于把傳統利樂包裝的四角變成了動物的四肢,簡單幽默的創意讓原本呆板的包裝變得靈動,憨態可掬,可愛至極,給人們愉悅的情感體驗。
1.4自然與生態的可持續設計
北歐諸國有著遼闊的森林資源和眾多的畜牧業,人們熱愛自然,喜歡沐浴溫暖的陽光、呼吸清新的空氣,所以北歐包裝設計也具有一種濃郁的自然氣息。設計師在人與物、人與自然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傳達人與自然共生的設計理念。olvi是芬蘭獨立的啤酒廠,他們的蘋果酒包裝設計在全白的底色上烘托新鮮、的水果插圖,自然清新和純粹的設計具有強有力的視覺和情感沖擊,很快從綠色瓶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如圖3所示)。北歐的資源環境致使生態理念根植于北歐包裝設計的靈魂深處,他們注重自然的利用及生態的平衡。北歐設計師在進行商品包裝時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宗旨,注重考慮包裝材料自然化、包裝造型和結構的輕量化、設計的簡潔化及產品回收循環的設計,北歐包裝的可持續設計也得到廣泛傳播與效仿。瑞典的包裝行業非常注重環保,提倡綠色生態設計。尤為著名的是瑞典利樂公司(TetraPak),它是世界上能夠提供綜合加工設備、包裝和分銷生產線,以及為液態食品生產廠提供設計方案的國際性公司。公司創始人魯賓·勞辛博士的格言:利樂公司愿景——“我們致力于確保安全的食品在任何地方皆舉手可得。”此外,利樂包裝還建立了一個觀念:“包裝帶來的節約應超過其自身的成本”。利樂包裝始終追求在食品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為生產廠家節約成本,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安全和便利。利樂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同樣重視節約,在保持包裝性能不變的前提下,經過長期的努力,利樂包中紙板的使用量已經減少了18%;鋁箔的厚度也已經減少了30%;另一方面,所有利樂包裝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做成文具、桌椅、建筑材料等等,使它們在完成包裝的功能后,能夠“廢而不棄”②。瑞典還有全球知名的宜家家居,是世界最大的家居用品商家。宜家家居的包裝造型和結構設計策略中,提倡簡而美、低成本的設計原則,并通過設計技巧將使用的包裝材料控制在最低限度。他們的平板包裝設計和自助式購物創造了一個商業神話。平板包裝意味著增大了圖3olvi蘋果酒包裝設計圖4月餅包裝設計裝貨量,減少了運輸次數,降低了CO2排放量,這個概念成為宜家家居的核心③。
2.北歐包裝設計對廣東包裝設計的啟發
一直以來,廣東是中國綜合實力雄厚的省份之一,飛速發展的廣東經濟和深厚的廣東文化為廣東包裝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廣東與北歐四國在地理位置上相距遙遠,但卻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具有極富地域色彩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的現代設計中都重視處理好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關系;人均資源相對匱乏,都關注綠色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而北歐諸國在這些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成功的經驗,從學術的角度對這些經驗進行認真、系統的研究并得以啟發對我國廣東包裝設計有著積極的作用。
2.1廣東包裝設計應融合傳統文化精神
當今世界各國的交流不斷加強,北歐包裝設計在現代設計的沖擊下,始終將現代設計融合傳統文化精神,使北歐包裝設計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又體現出簡約靈巧的現代精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廣東地理位置優越,很早就接受西方文化的感染,但是在學習西方現代設計的同時也容易盲目追從,丟棄廣東寶貴的地域特色文化,使廣東包裝設計失去了傳統文化內涵。廣東有著悠久而濃郁的嶺南傳統文化,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極富地方色彩的文化能給廣東包裝設計提供豐富的創作素材,包裝設計師應充分理解嶺南傳統文化元素的內涵和特征,在吸收、借鑒的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包裝形式,才能設計出富有地域魅力和文化內涵的包裝作品。例如獲“廣東之星”大獎的一款月餅包裝設計,綜合采用了嶺南傳統文化中的粵繡紋樣、龍紋、書法字體,通過傳統色調巧妙組合,使包裝整體精美雅致,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讓人在品嘗時感受到一種來自家鄉的親情(如圖4所示)。
2.2廣東包裝設計應倡導創新理念
創新就是要突破以往的、一直不變的一些事物,它是設計進步的動力。包裝設計的創新就如同歷史事物發展客觀規律一樣,往往時代的更替造就了其包裝風格的命運。借鑒北歐包裝設計的經驗,廣東包裝設計一方面要樹立創新理念,研究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元素等;另一方面取決于新的設計手法來加強視覺傳達效果。新穎獨特的造型設計、和諧統一的色彩、精巧別致的圖案,都能給包裝設計注入嶄新的活力。例如一款廣東特色的養生湯料理的包裝設計,提取的元素是嶺南滿洲窗,設計師將嶺南的文化精華與現代時尚元素有機結合,創造出富有地域文化和現代審美理念的包裝設計作品。
2.3廣東包裝設計應倡導生態理念
廣東經濟發展迅速,領先的設計為廣東人創造了現代生活的方式。但是設計的過度商業化也會給資源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近年來,過度的包裝設計越來越多,對廣東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造成了負面影響,應該引起包裝設計師的重視和思考。北歐包裝設計簡約實用,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他們對于生態設計的理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廣東現代包裝設計應遵循生態包裝的原則,設計師在進行商品包裝設計時應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宗旨,注重考慮包裝材料自然化、包裝造型和結構的輕量化、設計的簡潔化及產品回收循環設計。例如中秋吃月餅是中國人聯系感情的傳統習俗和文化,但商家為了經濟利益,過度設計月餅包裝,把簡單的月餅裹得“里三層外三層”,打扮得光彩照人,使其價格令人咋舌。這種過度包裝、豪華包裝的現象屢見不鮮,耗用的包裝材料和設計成本大大超過了生態包裝的原則。我們應該借鑒北歐包裝設計的經驗,提倡簡約質樸的包裝設計,達到“以人文本”的設計理念。同時,廣東包裝企業應努力研發生態包裝材料,例如生物降解塑料、化學降解塑料、納米塑料等,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推動廣東包裝產業向生態化、健康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2低碳包裝設計概述
“低碳生活”頻繁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信號表明低碳時代已經到來。
2.1低碳包裝設計的概念
所謂的低碳包裝設計,就是指在包裝設計的初期,考慮好如何降低所設計產品在生產、存儲、運輸等各個環節物質及能源的消耗,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對人體和自然環境的危害[5]。
2.2低碳包裝設計的材料
包裝材料在包裝設計中起著美化產品、保護產品、方便存儲和運輸等作用。常見的包裝材料有紙質、玻璃、塑料、金屬、木質以及陶瓷等。每種材料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因此在低碳包裝設計中的材料選擇上,除了要符合產品特性外,還應選擇最低碳、最適合的材料[6]。1)紙質材料。紙質包裝材料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包裝材料,種類繁多,便于回收再利用。紙質材料的包裝。目前對于回收再利用廢紙的技術相當成熟,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重新將廢紙材料進行分解生成不同的二次紙質產品,實現再次利用。這將有效地控制能源的消耗,減少對環境的污染。2)可食用的材料。這種包裝材料是可食用的,比如糖葫蘆外面包裹的那層糯米紙,盛裝冰淇淋的蛋筒。這種材料正常情況下不會產生垃圾,便不會造成二次污染。3)自然材料。自然的包裝材料是利用原生態的材料,通過擠壓、編制、組合等方式制造產品的外包裝,當取出產品后,包裝還可以存儲其他東西,例如買雞蛋時外包裝是用竹子或草編制的提籃,當把雞蛋取出后,提籃還可以用來盛放其他物品,進行合理利用。4)可降解材料。可降解包裝材料,即某一特定時間段內,通過光降解或生物降解等途徑,將材料進行降解。可降解的塑料包裝材料仍然持有塑料材質的基本特征,使用后,隨著生命周期的結束,將會被光、土壤或水中的生物所分解,最后回歸大自然,不會留下任何有害物質。
2.3低碳包裝設計的目標
低碳的包裝設計除了要滿足包裝的基本功能外,還要符合低碳設計的標準。低碳包裝設計要求在包裝設計的初期就從低碳方面進行考量,降低所設計的產品在生產、存儲、運輸等各個環節的物質及能源的消耗。包裝設計過程中,每個環節都不能忽視,在包裝材料方面要選擇節能、可回收、可再利用生產的材料。整個包裝設計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7]。
2.4低碳包裝設計的方法
2.4.1控制成本低碳包裝設計要求在包裝設計之初,確保體現包裝應有的功能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產品可能在生產制造、運輸流通的過程中產生的能源的消耗。產品在設計初期就已經確定了包裝設計的成本,如不及時考慮這些成本,在產品開始投入制造生產后,就很難再壓縮成本,可能會產生二次浪費[8]。
2.4.2綠色化的包裝材料所謂綠色化的包裝材料,就是指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無毒無害的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對自然生態環境起到了一定保護作用的材料。如瓦楞紙,可食用的糯米紙,可降解的塑料材料以及竹子等自然材料。
2.4.3合理化的包裝結構包裝結構在滿足保護商品的基本屬性的同時,也要便于消費者攜帶和使用。合理化的包裝結構能給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帶來愉悅的心情,有助于二次購買行為的發生[9]。而包裝設計初期就要考慮功能的合理性,包裝功能的使用完成后,還能夠繼續加以利用,這樣才能達到低碳環保和重復利用的目的。
2.4.4簡化的包裝設計簡化的包裝設計包括視覺上的簡化和整體上的簡化。低碳包裝設計需要對包裝視覺上加以簡化,即利用最簡單的元素,傳遞最重要的信息,讓消費者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一目了然地抓住產品的特性。包裝整體上的簡化主要體現為剔除繁瑣的附加包裝,利用最簡化的包裝,體現產品以及包裝的各個基本屬性。
3低碳設計理念的應用
3.1選用低碳環保材料月餅包裝歸根結底也只是用來實現盛裝月餅的作用,無論選材多么昂貴,在完成盛裝功能后,便會被無情的丟棄,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因此在設計月餅包裝時,要選用低碳環保的材料,例如紙質材料、可降解材料、自然材料、可食用材料等,這些材料可回收再利用,降低資源與能源的消耗,有效保護自然的生態平衡。
3.2簡化的月餅包裝設計繁瑣的層次包裝以及不合理的材料選擇,大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簡化月餅的包裝設計,是低碳包裝設計的一個重要標準。繁瑣的月餅包裝設計見圖2,它分為4層,第一層是塑料,對單粒月餅起到保護的作用。第二層是金屬盒,對月餅的美化作用遠遠大于保護作用。第三層是木質盒,仍然考慮的是外觀上的美化。第四層是紙盒包裝袋,便于提拎。第二層和第三層是可有可無的,最終可簡化到只有兩層的包裝設計。簡化繁瑣的月餅層次包裝,便于消費者品嘗產品,且節省了資源,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過度包裝的現象極其嚴重,實行簡化的月餅包裝設計能夠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3.3簡化月餅包裝加工工藝越復雜的東西成本就越高,月餅包裝也不例外,為了視覺上提升月餅的檔次,將簡單的包裝工藝盡可能地復雜化。除了平印、絲網印刷外,又添加了凹凸印、燙印等表現不同紋理的印刷工藝。這些工藝都需要專門的人去開發和執行,不僅消耗了人力,也消耗了大量的物力,對資源造成了浪費[10]。簡化月餅包裝盒的工藝,可減少資源消耗,回收時進行加工再利用的成本也會降低,符合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消費者方面來看,目前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也越來越理性,不會因為加工工藝的繁簡而對產品產生特殊的青睞,簡單的工藝反而會讓消費者理性地認為所買的是產品,而不是包裝。因此,簡化月餅包裝加工工藝具有可行性。
現在有很多的小區還是延用早期的超大規模、封閉式的大盤,這是不適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我國的住宅開發建設模式。往往開發商拿到一塊地,圍合起來加以精心打造、包裝,來以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產品”推向市場,這成了開發者的最高追求,也就成為住區被從城市中劃出并加以封閉的最大動因。其二則來自轉型期所出現的社會現象。從人們的居住心理來分析,人們買房不單買的是住所,還希冀由此買到一個身份,要尊貴、要獨特,當然就要與他人保持距離;此外,轉型期社會的動蕩、貧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區都加以封閉,而且是用物化了的高科技手段實實在在地加以封閉,以此使居住其中的人感到安全。
達到和諧社區,就需要社區形成大開放小封閉的規劃模式,即整體是開放的,小范圍是封閉的。原來部分純屬內部小區的道路,職能提升變成賦予城市功能,增強了街道活力。要達到這一目的,建筑設計保證街道網格的密度,一定的人車混行,此外,增加開放性的公共綠地分布和數量,而不盲目追求集中綠地的規模和氣勢。
具體可以分兩步走,首先保證街區化的規劃形態、通過物業管理手段,實行街區開放、組團封閉的管理方式,盡量縮小封閉范圍。第二步就是到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民眾心理成熟和對安全的固有思維定勢改變以后,實行徹底的開放。這也就意味著小區的消失,社區直接由建筑群組成,成為庭院空間直接與城市公共空間相聯系的結構體系。
二、建筑類型、功能、風格的融合
在社區內部,應該實現不同建筑類型與建筑功能的配合,實現更多不同檔次的建筑產品和諧共處,設計理念上從一種片面強調階層分化的思維模式,轉化為一種不同階層和諧共處的模式,這樣對社會的穩定有益。在歐洲的發達國家,強調“特定階層”的社區狀態已經改變,倒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強調居住人群的細分,這是一種落后的觀念。社區建設應該追求多樣性,實現不同建筑風格、不同建筑類型、不同建筑功能的有機融合,如果一個一百萬平米的大社區采用同一種風格,那樣多少會顯得單調。
三、不同社區之間的融合
改變社區在城市中各自為政的孤立的狀態。舊有的小區建設思想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小區自身出發,但從城市的角度講,一旦小區建成后,屬于整個社會。小區與小區缺乏系統的聯系,一方面,不同的住宅區不能交流;另一方面,不同小區的體育、娛樂設施不能共享,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在總體規劃與建筑設計的時候,針對各小區個性化設計的同時,保證不同小區之間在空間上、功能上的更多聯系。四、地域特征在社區中的重要性
地域特征塑造對于建設人文社區是最有效的,不同地方的文化、歷史都不一樣,小區文化應以本土文化為立足點。依托地域文化產生的社區最有凝聚力和認同感,是有根文化。一些小區作為舶來品,原版照搬,不考慮本地自身情況,也能形成一定的社區文化,但是這種社區文化不植根于本土,也不能取代地域文化,如果任由這種模式無限漫延,甚至會造成地域文化的喪失。
成功地體現地域特征的社區范例,國內著名的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北京的“菊兒胡同”,天津的“意大利城區”,上海的“新天地”等。這些案例從不同的社區類型(商業的、城市的、住宅的)和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從出發,營造自身獨特社區人文氣質的范例。如福州“三坊七巷”是唐宋以來形成的坊巷,在這個歷史悠久的居民區內,仍然保留著豐富的文物古跡,保存一批名人故居和明清時代的建筑,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特色,是閩江文化的薈萃之所,被建筑界喻為一座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亦是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重要標志之一。
五、文化設施社區化
在社區開發設計中,住宅固然是主體,但文化設施在新型社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文化設施的社區化,改變文化設施完全由國家統建統管的模式,讓老百姓日常經常接觸,為文化設施增添了活力,同時也提高了使用率。如前些年的“體育設施社區化”一樣。自“奧園”項目興起體育主題以后,全國很多小區都以體育為小區的主題,甚至在很多普通小區引入“全民健身器材”,這些做法都可以借鑒。如成都“上河村”,就在社區建設了上河村美術館,引入了文化設施,在規劃、建筑上統一考慮執行了這一理念。
六、社區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要可持續發展必須保證生態物種的多樣性一樣,對于社區來講,居住人口、年齡結構的多樣性是社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原因是什么?現在有的小區定位于年輕時尚一族,定位白領一族,定位老年社區,從現實來說,有獨特定位小區的存在是必然的,但這種小區從全社會來看,肯定不能占主流。從全社會的主體來講,更多的社區應該是混和型,以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的需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例如,一個定位于年輕一族的小區,在演變中,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居住人口整體老齡化,社區內涵變化,原來的定位致使居民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大的鴻溝,建筑設施無法滿足變化中的居住人口使用要求。
在經濟日益繁榮的今天,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在都市的人們壓力較大,渴望自己的心靈得到放松,渴望自己緊張、焦躁的情緒能夠在一個合適的場所得到釋放和緩解,同時尋求一種共鳴,達到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于是,酒吧應運而生,它為浮躁、煩悶的現代生活開啟了一扇窗戶,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暫時“放松與自由”的歸屬空間。
在酒吧中休憩,其實是享受一種文化,享受一種親切自然的氣氛。人們來酒吧就是要尋找一種心靈的釋放和情緒的宣泄。情緒對于生活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樂趣和愉快、興奮和激情,那生活將變得枯燥乏味而不完整。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情緒認知理論的代表)強調外部環境的影響是情緒產生的直接原因。環境對于主體心理及行為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環境能給人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感官刺激,如光照、噪音、色彩、溫度等。人對這些刺激能產生相應的心理反應,抓住這種心理反應,從人的心理角度進行環境的規劃與設計,才能真正把握住人的需求。酒吧設計就要迎合人們的情感,通過運用各種色彩和節奏的變化以及各種明暗對比手法,來營造酒吧合適的氛圍。下面結合棉花酒吧的方案設計以及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來談一談酒吧氛圍的設計理念。
一、文化風格的定位
酒吧文化由很多方面組成,如音樂、人、環境、品酒、氛圍等,所以酒吧文化本身就是多種精神和文化的融合。在酒吧里人們不但能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文化,而且他們也是各種文化的參與者。這里酒只是一種背景,文化才是主題,才是同人們心靈產生共鳴的事物。吧文化在現代都市中,已成為人們心理的一種抒寫、一種釋放。
棉花俱樂部誕生于美國紐約,在日本東京、中國上海等也都有棉花俱樂部,它是頂級俱樂部的典范,會員以演藝界名流為主,代表著行業的最高水平,并引領時尚潮流。棉花本身沒有什么含義,只是代表了一種溫暖與吉祥。棉花酒吧所代表的是一種后現代主義的文化。在酒吧的設計中,后現代主義設計往往具有高度隱喻的設計風格,強調以歷史風格為鑒,采用折中手法取得強烈的裝飾效果。
精神、風格是酒吧文化的核心,也是其最本質的東西。棉花酒吧以后工業時代的酒吧裝修和風格突出體現了頹廢與華麗、個性與自由、張揚與藝術的特點。這里表現的頹廢是一種藝術化的精神狀態,是一種精神活動,只是這種活動撇開了一般意義上的價值標準,追尋著不同于流行價值的價值,用非升華的方式來獲取解除來自社會壓抑的可能,用藝術化的創造來實現人生之精神。
二、材質的選擇
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材質是酒吧的表情。在營造酒吧氛圍的眾多因素中,各界面材料的質感對環境的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材料和質感能讓人通過不同肌理的視覺、觸覺進行感知對比,從而延伸出人們微妙的心理感受。
在酒吧設計中,要營造具有特色的、藝術性強的、個性化的空間。往往需要將若干種不同的材料組合起來,把材料本身具有的質地美和肌理美充分地展現出來。各界面的設計在選材時,既要組合好各種材料的肌理,又要協調好各種材料質感的對比關系。酒吧的空間環境比較活潑、刺激,選擇材料、色彩、造型時都要具有一種動感。不論使用哪種材料,表現材料肌理時都應具有醒目、突出的觸覺特征,以烘托酒吧獨特的環境氣氛。
棉花酒吧的材質配置是這樣的,在公共區域大面積使用型鋼、廢舊鋼板、鋼管及金屬網做墻面和地面鋪設,用局部木板和皮革材質中金屬的冰冷來渲染氣氛,其間大膽使用整墻的鏡面,多數頂面面積是的,局部仍使用木質材料吊頂,以產生與墻面的呼應;同時,將中央空調系統管件作保溫處理后噴涂顆粒,以體現后工業時代的嚴謹與理性。包間內使用更具親和力的材料,甚至用皮革將墻面和頂面都包裹起來,營造夢幻般的視覺效果。其中,充滿厚重質感的軟裝飾聯系了各區域視覺的焦點,如紐帶、窗簾、臺布、玻璃隔墻后面的紗縵,處處洋溢著女性化的色彩,這與硬質材料產生較大的反差,突顯了酒吧的主題特質。
三、空間結構的設計
情感是生活中的一個必要部分,影響著人們如何感知、如何行動和如何思維。情感往往通過判斷,向你呈現有關世界的直接信息。棉花酒吧從消費者的情感分析出發,在設計中以情感互動,通過人們的心理空間來劃分酒吧的功能空間,如在平面規劃中以中心吧臺為核心,呈發散狀分布各功能區域。依據功能要求,分別設置通道區、零點消費區、包間消費區、吧臺區、演繹區、衛生間區和后廚區等,并根據人流動線形成環繞中心吧臺的熱點區域。
酒吧作為人際交往的場所,室內設計的焦點之一就是環境與人際交往的層面,酒吧設計表現為設計師應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基于場所的空間、裝飾傳達一種信息。現代社會的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時往往帶有許多感性的成分,容易受到環境氛圍的影響,在酒吧場所這種成分尤為突出,所以,酒吧中環境的“場景化”“情緒化”成為突出的重點。在空間結構設計中,錯落有致的空間與平面的空間給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棉花酒吧力求創造空間的豐富變化,如升高中心吧臺后方的地面;將散座區域也適度抬高,以區分和公共通道的關系;將主入口往外斜向延伸,產生一個漏斗狀的回廊,更增強進入室內時的神秘感;洗手間里整墻的鏡子將相對狹小的空間無限延展。棉花酒吧也十分注重處理細節來營造氛圍,無論是入口大門,還是室內的衛生間門,拉手的處理都很特別。粗壯的大門拉手實際上是水管,而衛生間門要打開,必須旋擰一個金屬的大方向盤。中心吧臺上空懸吊了幾個金屬飛行物,像棉花,又像云朵。總之,所有的這些細節處理都讓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
四、氛圍的詮釋
色彩,燈光是營造氛圍的重要手段。“色彩”具有先聲奪人的視覺藝術效果,能作用于人的感官,激發人的情感,是最直接、最敏銳的感受。色彩本身也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內涵,各種色彩具有獨自鮮明的性格特征,或熱情或沉穩、或華麗或樸素,色彩是創造視覺效果的重要因素。光是色產生的原因,色只是其感覺的結果,色彩的流動在光影中誕生。光反映著一切事物的形態、色彩、質感及環境的整個輪廓。不同的光色所造成的不同氣氛,會使觀眾對舞臺形象的感知在生理與心理過程中發生變化。所以,視覺想象不僅能滿足觀眾的視覺要求,而且能影響到觀眾的審美心理空間的變化。舞臺燈光不同的變化、不同的光束、不同的色彩都能直接觸動觀眾的心。棉花酒吧以沉穩的灰藍色為主,以具備親和力的灰褐色為輔,其中穿插少量亮銀色,體現穩重中的活力。這幾種顏色都有很強的現代感,具有沉穩、靡麗的視覺感,彰顯了整體風格的頹廢與華麗。
酒吧設計中,設計師大多只注重室內的環境設計,而忽視了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音樂,音樂是酒吧的靈魂,是無形的裝飾。它以抽象的方式代表著酒吧的文化和精神,這對營造酒吧氛圍至關重要。不同的音樂會可以營造出不同的氛圍,我們要選擇與酒吧風格相適應的音樂,以適應不同顧客的心理需要。現在的許多酒吧,由于在設計中忽略了音樂,以至于沒有音樂主題,這樣就模糊了定位,影響了酒吧的形象。一般來說,每分鐘60—70次的節奏令人同步感最強,趨近零點最大,共振度最高。這種節奏的音樂旋律具有抒情性,最令人陶醉。棉花酒吧在音樂的選擇上以R&B、HipHop、Jazz、藍調為主,這些音樂自由隨意,切分感強,很著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創性、即興性,給人的感覺憂郁而雅致,從而更進一步詮釋了酒吧樸素與華麗、個性與自由、張揚與藝術的特點。
酒吧是城市亞文化的棲居地。在酒吧中,如同沉醉于一種迥異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氛圍里,使人們心靈得到舒解和釋放。以人為本,迎合現代都市人的心理,創造出酒吧的文化氛圍,這就是酒吧設計理念的出發點與歸屬點。
參考文獻:
[1]唐納德·A·諾曼.設計心理學.中信出版社.
二、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新設計理念
(一)對設計理念和視覺語言進行創新
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和品味也更加不容易得到滿足,因此,商業企業在對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方面的要求也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在設計理念方面不斷的改革創新下設計的藝術作品才能與社會需求接軌,有利于視覺傳達藝術長期有效的發展。在視覺傳達藝術的色彩、文字光、影與文字方面進行創新設計,不僅能體現當前時代的特色,還能提高公眾對美學的感知和認識。同時在視覺語言上的創新也十分重要,視覺傳達藝術主要從圖形語言話和語言圖形化入手,視覺語言主要包括圖形、文字和色彩的美學和視覺元素進行創新。視覺語言的創新更加吸引客戶的實現,更好地進行宣傳。
(二)實現多元化和個性化創新
設計師在設計藝術品時,利用藝術風格的多元化來展現出藝術品本身具有的個性化。在傳統的視覺傳達藝術的設計方式單一、缺乏個性和新穎。因此,設計師應改變傳統的設計方式,把傳統模式進行創新向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設計師應抓住時展的需求,設計出具有現代特色的作品,將設計理念的多元化以及個性化,通過設計品的視覺傳達藝術展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個性化的設計能在和其他作品相比中脫穎而出,設計師應該根據每個產品自身的特點設計出具有個性化特色的作品。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
(三)設計理念的民族特色和綠色創新理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人們精神越來越不容易得到滿足,在這個到處充滿創新和改革的時代,設計理念除了要多元化和個性化以外,還應該加入具有民族特色的創新理念。使設計理念的元素更加豐富,吸引群眾目光的同時也發揚了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在設計理念的不斷創新和變化,企業也不能忽略對社會環保問題,綠色環保問題已成為現代人最為重視的一個問題,如果設計師能把綠色充分融入到視覺傳達藝術的設計理念中,人們在追求美感還能增強綠色環保意識,從而提高了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把視覺傳達藝術更好的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