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8:2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信息經濟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根據公司治理結構理論,公司的組織結構主要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經理人員三者組成。所有者將自己的資產交由公司的董事會托管,公司董事會再聘請高級經理,高級經理在授權的范圍內經營企業,并聘請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根據會計準則對企業的會計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加工,然后形成會計信息,并以報表的形式作為“產品”傳遞給企業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經理分享。
2.為企業外部消費者群服務
由于市場主體利益多元性的存在,對企業會計信用的分享除了企業內部的消費者群外,企業外部與企業具有利益關系的經濟主體也要分享企業會計信息,主要包括:政府、稅務、債權人以及其他與企業有經濟關系的經濟主體。
二、會計信息的功能分析
產品的功能是指產品滿足消費者的某種需求,如鐘表能顯示時間,汽車能運貨物等。會計信息的功能是為使用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并為其進行經營決策和預測服務。會計信息是一種多功能產品,它可以同時滿足多個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1.企業會計信息能滿足國家經濟管理部門的需要
企業是國民經濟細胞,其經濟狀況代表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國民經濟管理部門國民經濟實行調控。因此,國家經濟管理部門必須通過企業會計信息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然后才能做出有效的宏觀經濟管理決策。
2.企業會計信息能滿足稅務部門的需要
稅務部門是國家的財政收入征收機關,代表國家監督企業的納稅行為。稅務部門主要是通過企業的會計報表或其他會計資料確定并檢查企業的經營情況,以此作為納稅或罰款的依據。
3.企業會計信息能滿足企業債權人的需要
企業債權人是將資產借給企業經營的經濟主體,他最關心的是到期是否能收回本金并獲得事前約它的利息。企業會計信息揭示了企業債權人所需要的有關企業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一旦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危險信號,企業債權人就會及時采取措施調整經營決策。
4.企業會計信息能滿足企業所有者的需要
企業所有者對會計信息的需求有兩個方面:一是通過會計報表了解其投入的資產是否保值和資產的增值情況,因此,他要求會計人員把會計信息分成資產和收益兩個方面,然而就有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分。在資產增值的情況下,企業所有者還要決定采取何種形式對收益進行分配,這樣利潤分配表就存在了。企業所有者最怕在收益分配時,把老本也吃掉了,所以他非常關心企業的資產、利潤和利潤分配等信息。二是需要會計信息為其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目前很多企業的所有者就是經營者,他們要通過會計信息及時了解企業經營情況,一旦發現有好的或不良的會計信息,他們就會采取行動從而獲得更多的收益或減少損失,如一旦發現某種產品庫存積壓,它們將會采取賒銷或其他措施減少庫存。
5.企業會計信息能滿足企業管理者的需要
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企業管理者受托經營企業,其社會地位、報酬以及提升完全取決于經營成果。因此,企業管理者主要是通過會計信息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為其獲獎或提升尋求依據。
另外,還有一些潛在投資者也要通過企業會計信息了解企業經營情況以便做出投資決策,如證券市場里的散戶在買股票前總要看一看企業會計報表,然后才決定是否購買。
三、會計信息的成本分析
會計信息的成本是指為完成其功能而發生的費用,主要有以下幾項:
1.會計信息的制造成本
會計信息的制造成本是指從財務信息系統的建立到會計信息的披露完成整個過程所花費的一切支出。制造成本按其習性可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是嚴格隨著制造會計信息數量多少成正比例變化的成本,包括會計人員用的辦公室,軟件,電腦等。變動成本是指基本上隨著制造會計信息數量多少而變化的成本,包括會計人員工資,賬本,憑證,辦公用品,差旅費等。
2.保管成本(也叫維護成本)
保管成本是指會計信息披露后,還要對有關會計資料妥善保管所產生的成本。如憑證,賬本,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的裝訂,并為其存放需要的柜子以及“售后服務費用”等。“售后服務費用”是會計信息披露后有關咨詢或查賬等發生的費用。
3.競爭劣勢成本
競爭劣勢成本是指企業以外的競爭對手或合作單位利用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及時調整其談判策略和決策,從而使企業處于被動地位所引起的成本。當然企業本身也可以利用競爭對手或合作單位的會計信息,及時調整策略使企業處于優勢地位,這時可以獲得收益。只有當劣勢成本大于優勢收益時,凈劣勢成本才發生。
4.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由于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而失信于利益相關者造成的成本。如企業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其數量一旦超過企業的正常現金流量,就會出現現金短缺,或者不能按時發工資,失信于員工,或者不能按時支付貸款失信于合作伙伴等。
5.風險成本
風險成本是由于會計信息的披露而產生的風險費用。如大量的應收賬款存在,會夸大企業的經營成果,影響對企業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的評價。一旦應收賬款變現能力差,就會使報表使用者高估企業的償債能力和支付能力,這就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應收賬款一旦變現能力差,還會影響的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帶來生產計劃,銷售計劃無法完成等風險。
6.訴訟成本
訴訟成本是指由于會計信息的披露引起法律上的爭端而產生的成本。如有時會計信息會夸大經營成果,一旦出現某種不利因素就會出現財務危機,從而造成訴訟成本的增加。
7.社會成本
社會成本是指由于會計信息的披露而引起的罰款等費用。如果企業的會計信息顯示企業利潤水平過高或者費用水平不合理以及其他的不合理的現象等,企業就有可能因為政府部門或稅務部門查賬等而承擔“超額”的社會負擔,如查賬費用,罰款等。
四、會計信息的收益與成本的不配比性分析
一般的產品遵循配比原則即誰付費用誰收益并且收益與費用在同一時期配比。但會計信息卻不遵守會計配比原則。
1.會計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則
會計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是誰付費用誰收益。我們知道,會計信用的制造成本是由企業所有者承擔,但企業所有者不是唯一的會計信息使用者,此外還有政府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企業債權人和其他與企業有經濟關系的經濟主體等,他們都免費使用企業會計信息的,亦稱搭便車者。二是會計信用的使用(產生的效益)與成本發生不在同一時期。會計信息是通過會計報表傳給使用者的,而企業報表是第二個時期才呈報,但制造信息的成本卻由本時期承擔,如年度會計報表在第二年的一季度末才呈報,但會計人員的工資等費用卻由本年承擔。
2.會計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則的原因以及引起的后果
會計信息不遵守配比原則的原因是會計信息不計算效益。為什么人們不計算會計信息效益呢?其原因在于:一是人們對信息的價值認識不足。信息的發展也是近些年的事情,人們開始感到信息對經濟發展和生活的重要,但還沒有認真去研究它,所以作為信息之一的會計信息也不知道其價值在哪里。二是沒有計算信息的價值尺度。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計量信息價值的尺度。
會計信息不遵循配比原則是引發虛假信息的原因之一。由于會計信息是免費給別人使用的,那么會計信息制造者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是可以不負責任的。另外,由于是免費使用別人的信息,會計信息使用者也沒有理由要求別人提供的信息一定是真實的。因此,虛假的會計信息就越來越多,不管會計準則制定得如何具體,如何嚴格,都不能阻止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如果會計信息是有償使用的就會阻止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其理由是:一方面,會計信息使用者是有償使用企業會計信息,那么就有權對會計信息的質量提出要求,如果由于虛假信息造成損失,就有權提訟。另一方面,由于有信息使用者的監督,會計信息制造者就會保證會計質量,一旦其提供虛假信息就會招致:輕者失信會計信息使用者,給企業增加信用成本;重者被訴訟,增加訴訟成本,大大降低企業信用,甚至導致企業倒閉。由此可得出這樣的結論:有償使用會計信息可以防止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因為它形成一個強大市場壓力,督促企業只能提供真實的信息,一旦提供虛假信息就要增加成本甚至承擔倒閉的風險。
虛假會計信息也叫會計信息失真。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兩個類型:一是會計本身的局限性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如會計制度滯后以及會計人員在處理不確定會計事項時摻有估計因素等。二是人為的因素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它又有兩種情況:一是由于會計人員的工作失誤或水平低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如確認,計量出錯等。二是由于會計人員故意制造假賬,如會計人員受到某種外在的壓力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有意地制造虛假會計數據等。會計信息有償使用只能阻止人為的因素造成會計信息失真而不能防止會計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因為虛假會計信息訴訟案還要用會計準則來檢驗。
參考文獻:
[1]徐媚琳:論會計信息質量的理論特征與現實選擇.企業家天地,2008(3)
2.信息與激勵。信息經濟學是近年來最重要和充滿活力的經濟研究領域,它研究決策者擁有不同信息的狀況。信息的非對稱性在很多領域存在,所謂非對稱信息是指某些參與人擁有而另一些參與人不擁有的信息。例如:銀行不可能了解借貸者未來收入的全部信息,拍賣人并不知道潛在客戶所愿支付的全部信息,政府在不太了解個人和企業納稅能力時必須制定稅收政策等,這類現象稱為外生信息不對稱。公司的所有者并不全部了解經營者資產營運信息,行政管理者也不了解下屬是否在認真扎實地履行職責等,這類現象稱為內生信息不對稱。不完全、非對稱分布的信息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尤其當信息優勢經常被有策略的利用起來,因此,信息經濟學研究集中在如何才能制定出能處理非對稱信息下不同激勵和控制問題的契約和制度。在外生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決策者通過設計一個激勵合同或契約,以獲得真實、有用的信息,誘導他人“講真話”;在內生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決策者通過設計一個激勵機制,以誘使另一方當事人采取正確的行為,形成“不偷懶”。這使我們能更好的理解保險市場、信用市場、拍賣、公司內部組織、工資結構、稅收系統、社會保障、競爭條件、政治制度等等問題。信息經濟學研究信息與激勵的一個基本結論是,任何一種制度安排或政策,只有滿足個人的“激勵相容約束”才是可行的。威廉·維克里(WillianVickrey)的研究關注不同類型的拍賣者的特性以及他們如何被最優設計以創造經濟效率。他的努力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并且這一領域已經擴展到實用范疇,如:財政部發售公債等。20世紀40年代后期,維克里設計了一個模型表明能通過設計所得稅獲取效率與公平的平衡。25年后,詹姆斯·米爾利斯(JamesMirrlees)找到了能更徹底地解決最優所得稅問題的辦法。米爾利斯很快認識到他的方法能被應用到很多其它的類似問題。這已經成為現代關于復雜信息和激勵問題分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米爾利斯的方法在不能觀測到其他人行為的情況下尤為有價值,即所謂的道德風險。要回避由于非對稱信息所產生的道德風險,關鍵是要設計一些最優的契約或機制。
3.道德風險。在經濟活動中,往往存在著這樣的現象,即某些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利益時,往往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動。這就是所謂的道德風險。如保險業存在顯著的問題是被保物品的損壞不僅僅依賴于天氣、偷盜這些外部因素,而且依賴于投保人對被保物品的管理,這一點使保險公司付出了昂貴代價。健康和殘疾保險等社會保障體系中也出現類似問題。保險項目會加大風險承擔并影響到個人管理被保物品的辦法。在分析這些所謂的道德風險問題時面臨的主要困難與維克里強調,米爾利斯解決的所得稅問題很類似。20世紀70年代中期,通過簡化問題定義,米爾利斯為日益有力的分析鋪平了道路。他注意到人的行為間接暗示了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可能性的選擇。因此,最佳補償協議的條件提供了人選擇可能性信息及保險保護必須被限制在一定范圍以提供商合適的激勵因素。在設計激勵方案時,委托人必須考慮激勵人的成本與委托人利益的一致性。人對處罰的敏感度越高,人對結果選擇的信息量越大,成本越低。合約中規定,人承擔不受歡迎結果的部分成本或者獲取令人滿意結果中的部分利潤。投保人像保管未保險物品一樣保管被保險物品,執行者像管理自己的公司一樣管理公司。
4.拍賣。拍賣的基本功能有兩個:一是提示信息,一是減少成本。非對稱性也是拍賣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拍賣時,潛在的購買者對出售的財產或權力了解不多。1961年、1962年維克里在兩篇論文中分析了不同類型拍賣的特點。維克里根據治理交易的制度規則,把拍賣分成四種類型:英式拍賣、荷蘭式拍賣、第一價格拍賣和第二價格拍賣(即次高價拍賣)。他著重研究了現在被稱為維克里拍賣的次高價拍賣。在這種拍賣中,物品根據封閉價被拍賣。出價最高者以次高價購買拍賣品。這是一種能引出個人真實意愿的機制實例。如果出價比自己所愿支付的更高價格,一個人需冒其他人也同樣行為的風險,則不得不虧本購買拍賣品。相反,如果一個人出比自己愿意支付的低的價格,他冒著也許其他人能比他自己所愿意支付的更低價格購得拍賣品。因此,在此類型拍賣中,真實報價對個人最為有利。這種拍賣具有更高的社會效率。維克里的分析不僅僅對拍賣理論有著重要意義,并且為設計能提供社會激勵的資源分配機制帶來了深入的洞察力。詹姆斯·米爾利斯和威廉·維克里共同榮獲了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獎勵他們在非對稱信息條件下的激勵理論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下面分別介紹他們的主要理論貢獻。
二.經濟中的非對稱信息以及相關問題
在勞動力市場中,雇主和雇員的信息是非對稱的。雇主無法了解雇員能力的信息,只能根據雇員的社會平均能力制訂工資標準,導致雇員的“逆向選擇”,直接造成高能力的雇員離職,公司多為低素質雇員,給公司造成一定損失,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甚至會造成“低素質員工驅逐高素質員工”的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公司必須選擇某些易于辨別的信息。目前,教育水平作為顯示能力的主要信息之一,即不同能力的個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同,高素質人才通過選擇接受教育把自己與低素質人才區分開,但教育成本與能力具有非相關性,低素質的人才可以模仿高素質人才選擇相同的教育水平,從而使教育水平信息失真,導致“逆向選擇”。信息甄別成為解決“逆向選擇”的關鍵。這方面的研究和理論在模型上雖有重大進展,但它的實證性有待繼續測定。非對稱信息在產品市場中的表現與勞動力市場有相似之處,只不過是賣方更清楚成本、質量、價格等內在屬性,但不清楚買方愿意支付的價格、需求、市場的定位等;而買主正好與之相反。存在的隱患也主要是“逆向選擇”,問題的關鍵是信息傳遞。改善這種狀況的途徑,彭斯認為,如果較高質量的賣主能夠尋找到某種途徑向買主傳遞自身產品質量的信息,而為此付出的成本要比低質量產品的賣主低,使劣質產品賣主的模仿成本太大而不具有模仿的動機。總之,無論信息質量的優劣,只要高質量產品賣主的信息邊際成本小于低質量產品賣主的信息邊際成本,就可實現資源配置的[
帕累托改進。目前產品的廣告宣傳、商品的退賠、維修等保證,都是信息傳遞的簡單運用。
80年代西方學者把信息非對稱理論運用到金融市場,極大地豐富了金融中介理論和貨幣政策的傳遞機制,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由于信息的非對稱狀態,就鼓勵了信貸資金向低信用企業流動,抑制信貸資金向高信用企業的流動,即信用質量越差的企業,越可能取得信貸資金。這種不合理的資金分配機制對金融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具有極不利的影響。在完成交易之后,又引來了嚴重的“道德風險”,即放款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損失,具體表現形式為:違背借款協議,改變資金用途,私自用于投機易或高風險項目;隱瞞投資收益,逃避償付義務;對資金的使用效益漠不關心,不負責任,致使借入資金發生損失。為什么金融市場中信息非對稱的表現與普通商品、勞動力市場有重大差別呢?因為金融市場具有不同于其他市場的重要特征。一般市場的交易是錢物交易,錢物兩清后,交易雙方基本上沒有后續權利和義務;而金融市場的交易大都是放款人放出資金后并不能馬上從借款人手中得到任何等價物質,他所得到的只是在未來某個日期償還本息的承諾。由于信息的非對稱,不同的借款人,甚至同一借款人在不同條件下作出承諾的可靠性,都不可能一樣,致使出現了嚴重的“道德風險”。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西方著名學者羅斯進行了大量開創性研究,他直切問題的核心,即企業的金融結構與市場價值的關系,這就是響譽世界的MM定理。他主張只根據企業負債比來測定企業的市場價值,他的分析方法雖沒有全新的結論,但他的方法是嶄新的,給人一種全新的境界。為了進一步規范金融市場,筆者主張在羅斯分析的基礎上,應完善以下機制:加強對證券持有人的約束;健全防止管理人員向外輸出錯誤信息的內在機制;嚴懲證券持有人賄賂管理人員,輸出錯誤信息,使自己謀利的非法行為;加快防止故意制造“道德風險”的立法工作。上述機制的完善和規范,都需要不斷地探索和實踐。
信息非對稱理論在證券市場運用中所引發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表現則更為嚴重。從某種意義上講,在證券市場上沒有辦法解決“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因為要減少“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基本條件是改善信息的非對稱狀態,要改善信息的非對稱狀態,必須花費一定的信息成本進行調查、分析和監督,然而證券市場的高度分散性,“搭便車”行為普遍存在,抑制了信息投資。目前,我國證券市場機構大戶操縱市場,銀行違規資金入市,證券機構違規透支,新聞媒介推波助瀾,誤導誤信股民跟風等,都是信息傳遞機制不暢,功能存在障礙的具體表現。西方學者普遍認為,在證券市場的信息傳遞模型中,除非有嚴格的約束條件,否則不存在唯一均衡。只有提高企業自己的信息成本,才能實現有效的分離均衡,才能使信用差的企業放棄模仿信譽好的企業的動機,但均衡的唯一性仍是一個有待繼續解決的問題。結合我國的證券市場,其核心是保證信息傳遞暢通、充分、準確,從而逐步趨于完全對稱。具體措施是:實現國有股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以利健全信息傳遞機制,改善市場結構,減少信息扭曲,提高信息質量,發揮信息顯示器的正常功能。信息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需求者實際上無權選擇,一旦信息質量存在問題,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將無法挽回。因此規范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傳遞機制,降低信息成本,規范會計職業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加強對注冊會計師的管理,提高其風險度;另一方面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其約束自己的行為的能力。信息成本的存在使非對稱信息的產生成溪必然。
另外一個熱點問題是:中國國有企業由于經營不善,面臨倒閉,在新的政策下,國企拍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使國有企業的拍賣更為有效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拍賣前必須先清楚兩點:一是被拍賣企業的經營現狀;二是評估該企業的資產。拍賣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弄清投標者對被拍賣企業的真實評價。這就需要投標者花一定的時間與精力去調查該企業的資產狀況,同時,拍賣者也要盡力弄清投標者對企業的真實評價。在歐洲,許多拍賣者得到的價格都低于投標者對企業的真實評價,因為,常常有這樣的集團,由于他們比別人更了解該企業,掌握了有關該企業的更充分的信息,從而壓低了該企業的價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進行二級密封價格拍賣法,即通過投標者之間的競爭,由出價最高者以次高價格購買,從而激勵投標者說真話。不過,拍賣者有時也會與投標者合謀,從而使拍賣失效,尤其是在拍賣公益企業時。故而,應采取一種更為公開的拍賣方式,讓更多的投標者競爭。比如,英國就把一些公共事業企業賣給法國(如水利系統)和美國(如電信系統)。中國不一定要采取這樣的方式,但一定要使信息更為公開,拍賣更為公正,這樣,才能使拍賣成功。在經濟轉軌時期,國有企業的所有者是由政府代表的全體人民,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同的企業隸屬于不同的政府部門。因此在企業兼并時會常伴隨有“一定的道德風險”問題。這一問題很有意義,其核心是產權問題。兩個歸屬不同政府部門的企業兼并時,兼并合同會偏向哪一方或保持中立是很難給出清楚明確的解釋的,因為兩個政府部門有不同的利益目標。這與委托—理論略不同。委托—理論告訴我們,對于一個委托人、一個人的情形,委托人應該為人設計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比如高工資,與工作績效掛鉤的獎金等使人更有效地工作。一般來說,為了控制風險,一個人不允許同時有兩個委托人。在這種情況下,“兼并”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由于受到“兼并”的威脅,人即經理會更努力地經營企業,使企業的資產不斷增殖。通常情況下,經理并不希望“兼并”發生,除非其經營狀況相當糟。事實上,通過對兼并制度的分析及對兼并實例的考察,我們認為,“兼并”的作用與效果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好。如前所言,分屬兩個政府部門的企業之間的“兼并”則有所不同。在這種情況下,至少存在兩個委托人,其中一個委托人會控制兼并合同的簽訂,從而弱化另一個委托人的權力。
三.國有企業的激勵問題分析
國有資產是通過層層的關系才到達企業的,而中國國企的委托關系具有無限循環的特性。在委托—鏈條上的當事人既是委托人又是人。從理論上講,國有資產屬于全民,工人階級是全民的優秀代表,是初始委托人,委托政府作為國有資產的人,而政府又作為委托人委托經理來管理國有企業;經理是國企的人同時他又作為委托人,委托車間主任管理生產經營;車間主任是人同時又是委托人,委托工人進行生產。工人這時成為最低層次的人與最高層次委托人扣成一個環。因此,解決這種委托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規避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即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趨于一致。也就是委托人要在全社會設計一套對人的激勵相容約束機制的方案,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必須維護委托人的長遠利益。變“損人利己”為“雙贏”是這套機制的核心所在。當對人付出的努力不能進行完全的檢驗,從而人有可能試圖只付出少于他能夠付出的努力時;當一個只根據行動而不兼顧結果支付報償的契約建立時,潛在的道德風險立即產生。對委托人來說,人行動是不可預測的,委托人的問題是如何根據可觀測到的信息(資產增值率、利潤率、市場占有率、同行業企業家正常利潤等)來獎懲人,以激勵其選擇對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動。我們用A表示人所有可能選擇的行動的集合,a∈A表示人的一個行動,可以是任何維度的決策變量如a=(a1、a2……),a1、a2表示人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工作時間或代表固定資產投資和開發研究等。θ是外生變量稱“自然狀態”,a、θ決定一個可觀測的結果π(a、θ),如產出。委托人的問題是設計一個激勵合同S(π),根據觀測的產出π對人進行獎懲。設人努力的負效用為C(a),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數為V=π(aθ)-S(π),人的期望效用函數為U=S(π)-C(a)。前面已經提到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是沖突的,因此除非委托人能對人提供足夠的激勵,否則,人不會如委托人希望的那樣努力工作。委托人的問題就是選擇a和S(π)最大化,即上述自己期望效用函數。但這樣做的時候面臨著來自人的兩個約束。第一個約束是參與約束即人接受合同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U(由其他市場機會決定),可以表示為S(π)-C(a)≥U。第二個約束是激勵相容約束,在任何激勵合同S(π)下,人總是選擇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a,因此任何委托人期望的a都只能通過人的效用最大化行為實現。如果a是委托人希望的行動,a′∈A是人可以選擇的任何行動,那么只有當人從選擇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從選擇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人才會選擇a,激勵相容約束的數學表述如下:s〔π(aθ)-C(a)〕≥S〔π(a′θ)-C(a′)〕a′∈A,這就是解決道德風險的基本簡化模型。當然要得出最優解需經過一系列的數學變換,還要考慮a、θ的分布密度,這里從略。
下面討論逆向選擇模型。根據顯示原理,我們只需要考慮能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真實顯示他所屬類型的契約,并根據聲稱自己具有的屬性來決定按契約支付報償。a為人的內在屬性(不是道德風險模型中委托人希望選擇的行動),a′是人聲稱的屬性,W為委托人為人設計的契約,U為人的效用,則防范逆向選擇的模型為:U〔W(a),a〕≥〔W(a′)a〕aa′∈A上述激勵相容約束機制模型從表面看,在企業利潤的蛋糕上政府似乎分得了較少的份額,其實在這種機制的運作下的委托關系會創造循環的創新支力,會使企業利潤的蛋糕越做越大,國家、政府會得到長期的不斷增長的利潤“蛋糕”。在以上的模型下需要對企業的分配制度進行改革。人的收入一定與企業的業績掛鉤與職工分配基金脫鉤,體現出按勞分配與按要素分配的結合。尤其是智力要素價值要得到實現,得到蛋糕的份額與其努力程度成正比。同時,企業的激勵相容約束機制也需要一個規范化的市場環境。環境對人的約束是剛性的、使他別無選擇。市場的評價約束著人,公司的經營狀況基本取決于經理的能力,公司一旦破產,經理的人力資本價值在市場上就一貶到零,甚至可能從此斷送經理生涯。這種來自人力資本市場的約束是最硬的行為約束。而資本市場對人的約束是來自股東(委托人)的間接控制,使人不得不考慮委托人的利益和要求。企業激勵相容約束機制的運作需要法律的保障,企業經理的任用要通過法律程序,另外上級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督查要法制化。還要建立企業內部職工舉報獎勵制度,這樣才能使國企委托——關系處于良性的循環之中,使這個環緊緊地圍住國有資產,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結語
客觀上講,非對稱信息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設計一種有效的經濟機制,選擇滿足委托人、人參與約束和激勵相容的約束激勵合同以期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數,促使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這方面研究理論和現實還有差距,但就約束、激勵的某一方面研究和實踐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二者的相容僅表現為模型。特別是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激勵理論和實踐呈現出日新月異,而約束的理論和實踐則相對滯后,使激勵機制發生扭曲,甚至有人認為監控就是懲罰。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思維定式,實現激勵約束相容,二者不可偏頗。這方面我們有豐富的經驗,又有深刻的教訓。今天,我們正在構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許多問題有待信息經濟學去參與研究,如保險業、拍賣業、舊貨市場、棘輪效應、國企改革、稅收、財政、制度變遷以至產權等等。信息經濟學是一門新型的經濟學科,它適應信息社會的需要,體現知識經濟的發展,最能實現帕累托最優。
參考文獻:
1、烏家培.信息經濟學.經濟學動態,1997(8)
2、張維迎.博奕論與信息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1996.1.
3、黃奕林.信息經濟理論的發展.經濟學動態,1998.1
5、烏家培:《論信息革命對經濟學的影響》,《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997.10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4-0130-02
一、案例教學的主要特征
案例教學方法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哈佛商學院,是其在MBA教學活動中運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思想。案例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針對現實問題,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及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能夠對所學課程的理論知識獲得直觀的印象,并幫助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案例分析過程中學生通過討論和分析,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論證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有許多優點,案例教學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幾方面。
1.目的性突出。案例教學主要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方法和思考問題的方式,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和討論案例,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選擇與我們生活和社會實際聯系緊密的現實問題,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進行深入的分析,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從案例的分析中掌握所學課程的知識點。
2.案例的復雜性。案例教學使用的綜合案例比一般的課堂舉例復雜并且與課程各部分內容聯系縱多,所以案例的分析、解決過程也較為復雜。因此學生在進行案例分析時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而且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這樣案例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可以鍛煉提高學生的思考、反應和語言表達能力。
3.思維的啟發性。案例教學法分析問題時重點過程是學生得出結論的思考和討論過程。因此案例教學法的目的在于注重培養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能夠形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4.案例的真實性。教師在選擇案例時應選擇現實的問題,這樣綜合案例的真實性就決定了案例教學的真實性,學生就可以通過案例的討論和思考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解決現實問題。
5.案例教學的實踐性。學生通過課堂上參與綜合案例的閱讀、分析和討論,可以接觸到許多社會實際問題,而這正是在校學生所缺乏的,這樣,通過綜合案例的分析,使學生可以多了解一些社會經濟問題,獲得更多實踐經驗。
二、《信息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經濟全球化、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以及人類對物質資源有限性的認識,信息作為經濟活動中的基本要素,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信息經濟學是信息不對稱研究在經濟學上的應用,是研究決策各方的行為發生相互影響時存在著的非對稱信息問題,將信息看作普遍存在的社會經濟現象,從而將信息的不完全、信息分布的不均衡納入經濟理論的框架,重新審視經濟學的一系列有關問題,從而為經濟生活提供更切合實際的理論觀點、方法和政策建議。因此,該課程為一門理論性非常強的經濟學課程,教學內容中的理論大多是較為抽象的理論,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如果教學中教師僅講授理論知識,這樣的教學活動就會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很難調動。因此,教師在《信息經濟學》課程中應運用案例教學的方法,通過綜合案例分析,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案例的閱讀、思考,并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實現共同學習。同時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運用綜合案例這一媒介,可以讓學生接觸一些社會的實際問題,這樣學生就更愿意參與到課程的學習中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在《信息經濟學》教學中的組織步驟
在《信息經濟學》教學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案例教學活動,具體步驟如下。
1.選擇合適的綜合案例。《信息經濟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時間,選擇適宜的相關案例。案例可通過課件或文字資料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案例可以選擇國外經典的綜合案例,也可以是國內的典型綜合案例。
2.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根據綜合案例的性質,課堂中可以選擇分組的方式組織討論,如可以按就近原則將學生分成幾組,在進行分組時應根據以往學生的學習表現,將每組至少分到一位課堂表現比較活躍的學生,這樣才可以使討論環節能夠順利進行。這一環節是案例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討論能夠了解現實的問題,并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獲得新的啟發,既增加了學生關注社會經濟問題的熱情,又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在討論過程中,教師也應適當地引導學生,使討論按照預計的方向進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討論時間,按照教學大綱合理安排理論講解和綜合案例時間。
3.各組學生總結。各組學生經過討論后,教師應安排每小組一位學生進行總結發言,另外的學生補充討論得出觀點或回答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問題。
4.教師總結。最后,教師對各組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總結時根據各組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音表達能力以及觀點創新等各方面表現進行評價,并對表現較好的學生提出表揚,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熱情;同時,教師還要針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沒有分析或分析不夠的經濟學理論進行重點講解。當然,案例教學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案例研究的結果是歸納式,其分析結論不能任意推廣;討論式案例教學一般會占用很多的課時,這會對信息經濟學的理論教學時間產生了擠壓,影響到正常教學進度的完成。因此,在信息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正確處理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
四、《信息經濟學》案例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信息經濟學》是一門難度比較大的經濟學理論課程,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案例的選取是關鍵。教師課前對綜合案例的選擇尤為重要,綜合案例應該是既能融合課程中一些相關的經濟學理論知識,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好的案例。在授課過程中,綜合案例的選擇應圍繞課程的教學目的,盡可能地選擇能夠滿足教學要求的案例,這樣才能通過案例激發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評價,使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課程的重點、難點問題,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案例選擇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注意收集盡可能多的符合要求的案例。并且案例應根據教學中的不同部分,選擇難易適中的案例,這樣教師才能把握好教學進度,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二,由于課時有限,案例教學比重不能太大,課堂教學中理論教學還是主要方面,理論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用信息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去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只是輔助學生加強對理論的理解。因此,對于穿插式案例教學,可以貫穿于整個理論教學中,而討論式案例教學則不宜過多。第三,案例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方式,因此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角色轉換。案例教學主要的目的是啟發學生思維,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案例本身進行講解和總結,還應該引導學生向正確的學習方向進行討論,及時指出學生在綜合案例討論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總之,在《信息經濟學》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和現實生活聯系緊密,新鮮有趣的綜合案例進行理論教學的輔助教學,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課堂與學生的互動,使學生提高學習《信息經濟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對《信息經濟學》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張麗華.管理案例教學法[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馮玉厚.案例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農業,2011,(10).
[3]章輝,趙靜,沈賞.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1,(10).
[4]馬蕾.市場營銷學課程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
宏觀信息經濟理論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闡述:
首先,從相對靜態觀點來看,經濟過程由兩大領域組成,一是包含物質和能源的轉換領域,一是包含從一種模式向另一種模式的信息轉換領域。這兩個領域相互交錯,密不可分。物質和能源生產必須有相應的知識、計劃、調節與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產、處理與傳播又離不開物質和能源。在形成社會財富的過程中,這兩個領域的一方如何為對方做出貢獻及做出多少貢獻,正是信息經濟研究的課題。
信息經濟,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務為基礎或基本形式的經濟,這是一個與物質經濟相區別的概念。馬克盧普最早提出這一概念,并將信息經濟研究的基本單位規定為生產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務的個人或組織,如廠商或研究機構、個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將這些個人或組織重新劃分為教育、研究發展、通訊、信息服務和信息設備五個部分,從而限制信息經濟的范圍。然而,在波拉特看來,信息活動或信息市場才是信息經濟的基本單位,其目的是將信息活動創造的價值納入國民經濟統計范疇來測度信息經濟規模。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信息經濟看做是一種以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技能貫穿于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經濟形式,其目的是降低產品能源消耗,這種由以物質和能源為基礎的經濟向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經濟轉變過程,也就是國民經濟的信息化過程。在這里,信息經濟已不再是一種預測理論,而是在向人們說明如何適應已經被信息技術改變了的現實經濟活動。
其次,從生產力發展角度分析,迄今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經歷了兩次重大轉變。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石油、內燃機、發電機以及電力的配置使社會變成一個復雜的工業化社會;再就是開始于本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變。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都屬于物質(大眾)經濟,因而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仍然屬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經濟轉變。與第一次轉變相區別,工業經濟轉變為信息經濟卻是由舊的經濟形式向新的經濟形式的轉變,因此,這種轉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要比第一次轉變深遠得多。自本世紀60年代以來,大眾經濟或物質經濟與信息經濟在全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發生變化,而且還將繼續變化。世界經濟的繁榮與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信息經濟能否取代大眾經濟,而取決于大眾經濟在向信息經濟轉變過程中二者能否有機地溶為一體。
隨著物質經濟逐漸過渡到信息經濟,信息部門的發展將受到怎樣的制約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國經濟學家瓊•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熱力學中引出的定律提出兩個重要結論:第一,信息部門增長比整個經濟快一倍;第二,當信息部門在國內總產值中的比重超過50%,這種增長就趨向于達到“經濟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質生產將會出現倒退。然而,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信息經濟在90年代得到行政機關發展的事實,使人們對沃格觀點的正確性產生懷疑。
宏觀信息經濟測度理論和方法最早由馬克盧普確立,后經波拉特和魯賓等人充分發展。馬克盧普認為,國家生產部門中知識及其分配活動的測度,可以分為教育、研究與開發、通訊媒介、信息設備和信息服務五個類別來進行。波拉特則認為,應該依據信息產品或服務是否進入市場交易為標準,將國家信息部門劃分為一級信息部門(如信息設備生產部門和專業性信息服務)和二級信息部門(如政府機構或企業內為政府或企業內部服務的信息部門),以此分別測度這兩個信息部門產值,從而計算出國家信息部門總產值。在測度方法上,馬克盧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馬克盧普采用最終需求法測度信息部門產值,波拉特則采用增值法測度信息部門規模。從總體上看,這兩 種方法各有長處,但目前許多測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計算信息經濟規模。
將信息部門劃分為一級信息部門和二級信息部門測算國家信息經濟規模,是波拉特對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理論發展的一個貢獻,他創立的信息經濟測度模式被稱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主要根據兩項指標測度信息經濟規模:一是信息部門或信息產業產值在國民(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勞動者在總勞動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對統計數據有嚴格要求,而當前許多國家實行的社會經濟統計體系一般難以滿足這種要求。這樣,數據來源不同,應用波拉特范式測度的結果也就有所差異。盡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較為準確地考察國家信息經濟規模的理論模式。
二、第四產業與信息市場
第四產業及市場的形成,信息市場功能與特征,信息產業及市場的競爭與合作等問題,構成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第二部分內容。80年代后,以電子通信產業及服務為核心的狹義信息產業(市場)概念,滲透到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理論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場概念,已不再是馬克盧普和波拉特等人創立的廣泛意義的信息市場概念。這樣,研究文獻中的信息產業(市場)概念出現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信息畜牧業(市場)主要指以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為核心的信息處理產業(市場),廣義信息產業(市場)不僅包括狹義范疇,而且兇手教育、科學研究、文化藝術等產業(市場)。
費希樂—克拉克產業分類法將國民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這是目前國際上最為通用的產業分類體系。然而,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卻認為,作為信息經濟發展的理論結果,信息產業應當作為社會經濟過程的一種獨立產業存在,也即所有國民經濟活動都可以歸納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四大產業概念之下。這種觀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隨后得到宏觀信息經濟學者的普遍贊成。但是,作為第四產業的信息業主要包括哪些產業部門或經濟活動,西方學者之間卻存在較大分歧。
一種常見觀點認為:第四產業是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中與信息設施及服務相關的活動識別出來而形成的產業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門組成。(1)信息生產產業,即主要直接生產可消費信息。(2)信息處理產業,該產業主要對所獲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使其成為經濟與管理決策依據,不涉及信息生產。(3)信息分配產業,即從事信息傳播與分配活動的社會部門。(4)信息基礎設施產業,信息基礎設施的生產、安裝、操作及維修等社會部門。在此信息產業結構基礎上,形成四種信息職業:(1)信息生產者,包括科學技術人員,市場研究與協調人員,信息收集者,咨詢服務人員,藝術家和程序設計員等。(2)信息處理者,包括政府職員,行政管理人員,業務管理人員,商人,辦事員及領導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等。(4)信息基礎設施職業,包括信息機器操作人員如郵電通訊人員、打字員、信息交流員和數據加工人員以及專職為信息基礎設施服務,保證信息暢通的安裝、維修人員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產業及信息職業人員的社會活動,構成宏觀信息市場。與一級和二級信息部門相對應,宏觀信息市場也由一級和二級信息市場構成。在一級信息市場中,信息技術及信息的傳遞技術都由企業來組織,其交換價格按照確立的時間地點而形成。二級信息市場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信息市場,因為其信息產品不在公共市場上交換,也不形成市場價格。但是,二級信息市場既發揮社會集團內部信息交流市場的功能,形成信息貿易內部化,同時,也起到支持一級信息市場發展的作用。
無論是一級信息市場還是二級信息市場,其最終產品是知識。它們都具備符號性經驗交流,學習乃至再學習,改變認識乃至確認某項知識,降低不確定性,擴大選擇范圍,實施合理選擇,評價各種決策,控制經濟過程,傳遞經濟知識等14項功能。根據這些功能,宏觀信息市場具備以下特征:所有權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費過程無損耗性,收入與財富再分配效應,生產與交換不確定性,技術外在特征,政府創造市場的能力和試題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術)與經濟增長
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主要從信息生產率和發展經濟學角度,研究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經濟學
1996年和20__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都因信息經濟學而頒。1996年授于英國學者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國學者威廉姆·維克瑞,20__年授予3位美國學者,分別是喬治·阿克洛夫、邁克爾·斯賓塞、約瑟夫·斯蒂格利茨。
信息經濟學的核心是信息不對稱。就是在交易的雙方中,常會有“一方所掌握的相關信息不如另一方多”的情形。
“信息不對稱”是對以往經濟學的重大進步。以往的經濟學都是假定交易雙方的信息是對稱的,這顯然和許多現實生活不相符。
由于信息不對稱,所以信息較多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優勢,獲取信息較少一方的額外收益。而當前信息經濟學更強調的,是違反道德的額外收益,就是“道德風險”,例如假冒偽劣商品、夸大其詞、合同欺詐。反過來說,信息較少的一方由于懷疑對方的道德風險,從而選擇謹慎,寧可選“品低價廉”者以降風險,于是反而使優品落選,就是“趨劣選擇”(學者稱為“逆向選擇”)。
信息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以及引發的道德風險和趨劣選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很有指導意義。例如建立商業誠信、打擊假冒偽劣商品,都是。
但是我認為,當前的信息經濟學,確有一些應予改進。
首先,當前信息經濟學的一般性不夠好:1、既然有信息不對稱,就應該有信息對稱;2、信息也是資源;3、“信息不對稱”不僅限于經濟領域。因此更一般地說,應該依次是這樣的過程:資源對稱與不對稱信息對稱與不對稱經濟資源對稱和不對稱經濟信息對稱和不對稱。但是當前信息經濟學既未講一般資源,也未講非經濟領域,就直接跳到經濟信息。
而且應該指出,研究信息的對稱和不對稱,首先必須說清“什么是信息”?然而這個最“前提”的問題,當前的信息經濟學并未解決。其次,“道德風險”其實不屬經濟。當前信息經濟學研究道德風險,就是將信息經濟學非經濟化。此外,“信息的對稱性(信息的對稱和不對稱)”既不通俗、也不準確,如果改成“信息的充足性”也許更好。
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前信息經濟學,對社會許多經濟現象尚無法解釋,更談不上怎樣改進。例如我國西部農民的農產品怎樣進入國際市場,這就是農民的信息不對稱。但至少從兩個方面,當前的信息經濟學無法解釋這個問題。首先,我國農民與國際市場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既不是道德風險,也不是趨劣選擇,和當前信息經濟學的信息不對稱都不相干。其次,研究中國農民和國際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目的是使農民的信息由不對稱變為對稱。但是當前的信息經濟學,卻沒有研究信息的對稱性轉化,所以無法研究農民對國際市場的信息怎樣轉化為對稱。
信息經濟學的改進,我認為,首先要進一步提高信息經濟學的一般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信息經濟學的解釋力和應用力。
對提高信息經濟學的解釋力和應用力,我認為可以這樣:
依“能否轉化、怎樣轉化、轉化條件”3個問題,研究信息的對稱性。
交易雙方中,任何一方已有的信息和所需求的信息,兩者之間的差距,稱為“信息差距”。不妨將信息不足看作“正差距”。以下所說的信息差距,也都是指正差距。那么所謂“信息轉化”,實際就是縮短乃至消除信息差距。
宏觀信息經濟理論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到闡述:
首先,從相對靜態觀點來看,經濟過程由兩大領域組成,一是包含物質和能源的轉換領域,一是包含從一種模式向另一種模式的信息轉換領域。這兩個領域相互交錯,密不可分。物質和能源生產必須有相應的知識、計劃、調節與控制的信息,而信息的生產、處理與傳播又離不開物質和能源。在形成社會財富的過程中,這兩個領域的一方如何為對方做出貢獻及做出多少貢獻,正是信息經濟研究的課題。
信息經濟,就是以信息商品及其服務為基礎或基本形式的經濟,這是一個與物質經濟相區別的概念。馬克盧普最早提出這一概念,并將信息經濟研究的基本單位規定為生產信息商品和提供信息服務的個人或組織,如廠商或研究機構、個人或家庭等,其目的是將這些個人或組織重新劃分為教育、研究發展、通訊、信息服務和信息設備五個部分,從而限制信息經濟的范圍。然而,在波拉特看來,信息活動或信息市場才是信息經濟的基本單位,其目的是將信息活動創造的價值納入國民經濟統計范疇來測度信息經濟規模。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信息經濟看做是一種以新技術、新知識和新技能貫穿于經濟活動全過程的經濟形式,其目的是降低產品能源消耗,這種由以物質和能源為基礎的經濟向以知識和信息為基礎的經濟轉變過程,也就是國民經濟的信息化過程。在這里,信息經濟已不再是一種預測理論,而是在向人們說明如何適應已經被信息技術改變了的現實經濟活動。
其次,從生產力發展角度分析,迄今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經歷了兩次重大轉變。一是在1880年前后由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石油、內燃機、發電機以及電力的配置使社會變成一個復雜的工業化社會;再就是開始于本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變。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都屬于物質(大眾)經濟,因而農業經濟轉變為工業經濟仍然屬于在同一形式下的經濟轉變。與第一次轉變相區別,工業經濟轉變為信息經濟卻是由舊的經濟形式向新的經濟形式的轉變,因此,這種轉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要比第一次轉變深遠得多。自本世紀60年代以來,大眾經濟或物質經濟與信息經濟在全部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發生變化,而且還將繼續變化。世界經濟的繁榮與衰退在圈套程度上并不取決于信息經濟能否取代大眾經濟,而取決于大眾經濟在向信息經濟轉變過程中二者能否有機地溶為一體。
隨著物質經濟逐漸過渡到信息經濟,信息部門的發展將受到怎樣的制約并有什么后果呢?法國經濟學家瓊•沃格在其一系列著作中,基于N•帕金森定律和熱力學中引出的定律提出兩個重要結論:第一,信息部門增長比整個經濟快一倍;第二,當信息部門在國內總產值中的比重超過50%,這種增長就趨向于達到“經濟成熟”的最高界限,物質生產將會出現倒退。然而,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信息經濟在90年代得到行政機關發展的事實,使人們對沃格觀點的正確性產生懷疑。
宏觀信息經濟測度理論和方法最早由馬克盧普確立,后經波拉特和魯賓等人充分發展。馬克盧普認為,國家生產部門中知識及其分配活動的測度,可以分為教育、研究與開發、通訊媒介、信息設備和信息服務五個類別來進行。波拉特則認為,應該依據信息產品或服務是否進入市場交易為標準,將國家信息部門劃分為一級信息部門(如信息設備生產部門和專業性信息服務)和二級信息部門(如政府機構或企業內為政府或企業內部服務的信息部門),以此分別測度這兩個信息部門產值,從而計算出國家信息部門總產值。在測度方法上,馬克盧普和波拉特也不相同,馬克盧普采用最終需求法測度信息部門產值,波拉特則采用增值法測度信息部門規模。從總體上看,這兩種方法各有長處,但目前許多測度模式都采用增值法計算信息經濟規模。
將信息部門劃分為一級信息部門和二級信息部門測算國家信息經濟規模,是波拉特對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理論發展的一個貢獻,他創立的信息經濟測度模式被稱為波拉特范式。按照波拉特范式,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主要根據兩項指標測度信息經濟規模:一是信息部門或信息產業產值在國民(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二是信息勞動者在總勞動人口中所占比例。波拉特范式的最大缺陷是對統計數據有嚴格要求,而當前許多國家實行的社會經濟統計體系一般難以滿足這種要求。這樣,數據來源不同,應用波拉特范式測度的結果也就有所差異。盡管如此,波拉特范式仍然是目前較為準確地考察國家信息經濟規模的理論模式。
二、第四產業與信息市場
第四產業及市場的形成,信息市場功能與特征,信息產業及市場的競爭與合作等問題,構成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第二部分內容。80年代后,以電子通信產業及服務為核心的狹義信息產業(市場)概念,滲透到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理論形式中。目前某些研究者使用的信息市場概念,已不再是馬克盧普和波拉特等人創立的廣泛意義的信息市場概念。這樣,研究文獻中的信息產業(市場)概念出現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信息畜牧業(市場)主要指以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為核心的信息處理產業(市場),廣義信息產業(市場)不僅包括狹義范疇,而且兇手教育、科學研究、文化藝術等產業(市場)。
費希樂—克拉克產業分類法將國民經濟活動劃分為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這是目前國際上最為通用的產業分類體系。然而,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卻認為,作為信息經濟發展的理論結果,信息產業應當作為社會經濟過程的一種獨立產業存在,也即所有國民經濟活動都可以歸納在農業、工業、服務業和信息業四大產業概念之下。這種觀念最早出自波拉特,隨后得到宏觀信息經濟學者的普遍贊成。但是,作為第四產業的信息業主要包括哪些產業部門或經濟活動,西方學者之間卻存在較大分歧。
一種常見觀點認為:第四產業是將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中與信息設施及服務相關的活動識別出來而形成的產業群,它主要由四大部門組成。(1)信息生產產業,即主要直接生產可消費信息。(2)信息處理產業,該產業主要對所獲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使其成為經濟與管理決策依據,不涉及信息生產。(3)信息分配產業,即從事信息傳播與分配活動的社會部門。(4)信息基礎設施產業,信息基礎設施的生產、安裝、操作及維修等社會部門。在此信息產業結構基礎上,形成四種信息職業:(1)信息生產者,包括科學技術人員,市場研究與協調人員,信息收集者,咨詢服務人員,藝術家和程序設計員等。(2)信息處理者,包括政府職員,行政管理人員,業務管理人員,商人,辦事員及領導者等。(3)信息分配者,包括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等。(4)信息基礎設施職業,包括信息機器操作人員如郵電通訊人員、打字員、信息交流員和數據加工人員以及專職為信息基礎設施服務,保證信息暢通的安裝、維修人員等。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產業及信息職業人員的社會活動,構成宏觀信息市場。與一級和二級信息部門相對應,宏觀信息市場也由一級和二級信息市場構成。在一級信息市場中,信息技術及信息的傳遞技術都由企業來組織,其交換價格按照確立的時間地點而形成。二級信息市場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信息市場,因為其信息產品不在公共市場上交換,也不形成市場價格。但是,二級信息市場既發揮社會集團內部信息交流市場的功能,形成信息貿易內部化,同時,也起到支持一級信息市場發展的作用。
無論是一級信息市場還是二級信息市場,其最終產品是知識。它們都具備符號性經驗交流,學習乃至再學習,改變認識乃至確認某項知識,降低不確定性,擴大選擇范圍,實施合理選擇,評價各種決策,控制經濟過程,傳遞經濟知識等14項功能。根據這些功能,宏觀信息市場具備以下特征:所有權外在性,公共商品外在性,消費過程無損耗性,收入與財富再分配效應,生產與交換不確定性,技術外在特征,政府創造市場的能力和試題的局限等。
三、信息(技術)與經濟增長
西方宏觀信息經濟學主要從信息生產率和發展經濟學角度,研究信息(技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學院重視教職工隊伍建設,師資力量雄厚。學院以優厚待遇從全國知名高校招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碩士研究生,形成了一支具有較強教學、科研實力和高尚職業道德的師資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比例為43.8%,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占65.6%。學院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吉林省教學名師、吉林省優秀教師以及取得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資格的教師30余人。
建院十幾年來,學院秉承“博學厚德,自強不息”的校訓,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形成了注重實踐育人,注重學生外語、計算機和寫作能力培養,加強從業資格培訓,支持和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創業和社團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的辦學特色。學院堅持依法治院和以德治院相結合,注重強化教學管理,規范教學秩序,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積極培育為人師表、嚴謹治學的教風和樂學、勤學、會學的學風,形成了優良質樸的校風。
會計信息披露是聯系投資者和企業及其管理層的重要紐帶。投資者根據企業披露的會計信息進行投資決策,企業管理層則通過披露會計信息傳遞企業的經營業績、資源配置和財務風險等信息。可見會計信息披露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目前關于會計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還是強制性信息披露一直爭論不休,但可以明確的是無論哪種披露方式,都有其深厚的理論根源。
1會計信息自愿性披露的理論基礎
理論、信號傳送理論以及市場基礎動力是會計信息自愿性披露的基石,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公司為什么有自愿披露會計信息的動機。
1.1理論
理論(AgencyTheory)把公司視為是一系列契約的集合體,該理論具有兩個基本假設:①不管是人(在契約中發揮管理職能的集團)抑或是委托人(資本或其他資源的提供者)都試圖盡可能擴大自身的財富,但他們之間又需要相互合作。因此委托人和人如何從根據公司財務報告所作的決策中獲益是理論所引發的最主要信息披露問題;②委托人和人都希望盡可能擴大自身財富從而導致委托人和人的利益存在沖突,而契約是減少這種沖突的一種途徑。契約的有效執行將引發監督成本、擔保成本和剩余損失等成本,而成本一般是由人承擔的,人為了減少成本,便有了自愿披露會計信息的動機。
1.2信號傳送理論
信號傳送理論(Signaling)解釋了為什么在沒有強制性披露要求的情況下,公司會有在資本市場上自愿披露會計信息的動機。公司為了爭奪市場上稀缺的風險資本,為了在資本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自愿披露是必要的。會計信息向所有市場參與者傳送有關公司資源配置、經營績效和財務風險等信息,當公司高度依賴會計信息來表達自己的活動及活動成果時,會計信息便無可厚非地成了再現公司具體存在的最佳信號。
對于業績優良、資本結構良好的公司,在尋求資本的時候,有動機自愿披露會計信息。通過信息披露,可以獲得一個良好的市場信譽,增強公司籌資能力。而且業績優良的報告表明公司有很大的抗風險能力,從而維護投資人的利益,更容易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降低公司的資本成本。而對于一些業績平平的公司,迫于資本市場的競爭壓力和籌集資本的需要,也不得不對外披露信息,因為“沉默”往往被理解為公司不愿意披露“壞”信息,因此業績平平的公司為了避免被懷疑為不良業績,就不得不報告它們的經營成果。只有那些業績差的公司可能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是為了公司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吸引投資者對其未來經營前景的期望,也將會迫使業績差的公司對外披露信息,以增強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成長的信心。
1.3市場基礎動力
市場基礎動力(Market—BasedIn?鄄centivesforInformationProduction)源自經理人才市場的動力,正如Fama所探討的,經理人員是隸屬于經理人才市場的,其管理服務具有市場價值。理性的經理人員將更希望獲得在同等情況下的高市場價值。由于他們在創造企業價值上所取得的成功很可能決定了其自身的市場價值,因而他們必然會努力實現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大化。經理人才市場的存在主要從兩個方面有助于對逆向選擇等問題的克服,推動經理人員對信息的提供。第一,將降低經理人員逃避責任的可能,使其更愿意提供影響企業價值的信息。第二,經理人員將設法最小化企業的資本成本,最大化企業的價值。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構成了經理人員向市場提供會計信息的一種動力,因為會計信息的披露將增強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提高企業的市場價格,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并促進企業間的交易,從而提升其市場價值。另一個規范經理的基本市場是收購市場,如果經理人員不最大化企業的價值,企業就有可能被收購,而企業一旦被收購,通常將導致經理人員的下臺,因此收購市場的存在也激勵著經理人員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推動他們對信息的提供。
2會計信息強制性披露的理論基礎
會計信息的外部性、公共物品性質以及會計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這一切構成了會計信息強制性披露的理論基礎。
2.1會計信息的外部性
會計信息的外部性是指一家企業披露會計信息能夠傳導影響其他企業的現象。比如一家企業披露其銷售額和利潤大幅度增長的信息,能夠影響同行業其他企業的市場預期。
會計信息的外部性會引起市場缺陷從而導致會計信息披露需要管制,這是因為會計信息的私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發生背離,即積極的外部性會引起會計信息需求過度或供給不足,私人活動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最優水平。比如一家壟斷企業為了阻止另一家企業進入同一行業,可能有意不披露有關信息,使新的競爭者存在進入障礙,從而增加了社會成本;而消極的外部性會引起會計信息供給過度或需求不足,私人活動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會需要的最優水平,由此必然會使市場供求失衡,使會計信息資源配置偏離完全競爭條件下的帕累托最優狀態,為了彌補這種缺陷,政府就有必要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管制2.2會計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
會計信息作為一種公共物品會出現生產不足,或者說供給不能滿足需求。會計信息的生產者通過別人對其產品的使用不能內在化其生產成本,即消費者不用為使用公開披露信息而付費,生產者的生產動機受到限制,企業會從利己主義出發有意披露對其有利的信息,而對于使用者有需求但對于企業獲得資本不利的信息卻可以含而不露,甚至極力隱瞞和歪曲事實。如果要讓公共物品的生產滿足需求的話,那么那些不用付費就可以消費會計信息產品的“免費搭乘者”的信息成本就必須由整個社會承擔。政府顯然就必須在這方面承擔責任,即負責監督公共物品的生產。
2.3會計信息不對稱
信息經濟學里把參加交易的各方由于掌握的信息不一致,即一方掌握其他方所沒有掌握的信息優勢稱為信息不對稱。在會計學中信息不對稱具體表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比投資者更了解公司的真實情況,他們有能力決定會計信息的質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公司真實———以維護自身的利益。由于經營管理人員的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傾向,可能會粉飾會計信息,甚至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因此對會計信息的披露應該進行管制。實際上,Spence最近也指出:“公司自身都有一種內在的動機和傾向,即操縱或偽造財務報表以誤導投資人,這是委托人和人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必然現象。因此要以外部手段來規范和約束公司經營者,使其能在行為上有利于投資者獲取充足的信息。”
3自愿性披露與強制性披露的對比分析
以上對自愿性披露與強制性披露的理論基礎進行了詮釋,這些理論分析各執一詞。下面將從信息披露產生根源對這兩種披露方式進行分析和闡述。
3.1自愿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導致資本市場全球化擴張,企業融資模式由內部轉向外部,企業為了吸引更多的資本,需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二是投資者數量的增加及投資者素質的提高使得投資者更為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增加了對會計信息的需求。三是企業的信譽是其在競爭中獲勝的一個關鍵因素,而經理人在經理人才市場的競爭壓力下,有提高企業經營業績和競爭力的動機,所以會將相關信息如實可靠地提供給投資者。
3.2強制性披露的根源
一是雖然迫于資本市場的競爭壓力,企業有自愿披露信息的動機,但這種自愿披露是建立在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基礎之上的,可以說這種自愿披露信息是不充分和不完善的,甚至可能是誤導和欺詐的,因此就有必要對其進行干預。二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存在防礙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由于現存的資本市場為非有效市場,就造成了在某些情況下,信息披露成本超過信息所帶來的經濟價值,致使管理當局放棄披露部分信息。只有當披露成本較低且信息的社會價值大于市場價值時,公司才會愿意披露信息,產生了信息披露的經濟約束。三是會計信息的披露是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相互博弈的結果。自愿性披露和強制性披露看上去是一對矛盾的概念,但實質上這兩種披露方式是有內在聯系的,無論是自愿性披露會計信息還是強制性披露會計信息,都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為目標,兩者是內在統一的。
4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方式的建議和設想
近年來,關于我國會計信息披露是采取自愿性披露還是強制性披露,一直眾說紛紜。一方面反映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百花齊放局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我國會計界關于會計信息披露采用何種方式的結論不夠完善。筆者認為,自愿性披露與強制性披露這兩種觀點代表了兩種極端情況,它們都很具有說服力,但都不能產生定論,過分地強調單純地選擇哪一種方式,未免有失偏頗。我國的會計信息披露方式應朝著自愿性披露與強制性披露相銜接的方向發展,而如何尋求兩者的銜接,如何適度地披露會計信息,則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4.1兩種方式披露內容的有機銜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16―0125―02
1引言
信息經濟學是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適應社會經濟信息化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我國對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中期,信息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單獨列于中國應用經濟學專業目錄下。自此,國內許多高校的經濟類、信息管理類專業本科和研究生開設信息經濟學課程。隨著教學實踐的開展,信息經濟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困境逐漸凸顯出來,已引起一線專業教師和理論界的關注。本文在教學實踐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信息經濟學教學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對策,以期對信息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改善有所裨益。
2信息經濟學教學面臨的困境
2.1信息經濟學學科體系松散、理論抽象
信息經濟學自產生至今,經歷了五十多年的發展,在西方一開始就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研究領域:一是以馬爾薩克、施蒂格勒和阿羅為最早研究者的微觀信息經濟學。微觀信息經濟學又稱理論信息經濟學,是從微觀和理論的角度,研究市場信息及其特性對經濟行為的影響及其后果,從信息分布的不完全、不對稱出發,對經濟學的基本問題的重新思考,其要旨在于考察運用信息提高市場運行效率的種種機制,包括不確定性與風險、委托關系、逆向選擇、信號傳遞、道德風險模型以及激勵機制設計等。二是以馬克盧普和波拉特為創始人的宏觀信息經濟學。宏觀信息經濟學又稱應用信息經濟學,是從宏觀和應用的角度,研究國家和世界信息產業和信息經濟的發展規律和作用等。這兩個研究領域,雖然都與“信息”一詞相關,但“內容上又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邏輯體系上的相對松散。
在我國,信息經濟學研究起步較晚,雖然經過學者們的努力產生了頗為豐富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國內學者來自經濟學界和信息科學界,其研究角度不同,對信息經濟學學科理解不同,使得其研究范圍和領域很難統一,導致信息經濟學學科體系差異較大、內容龐雜。
信息經濟學學科體系的松散,給信息經濟學教學內容組織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在有限的課時內,將信息經濟學的內容一一講述,面面俱到,是不現實的。如果每個部分只介紹最主要的理論,課堂教學缺乏連貫性;如果只側重于某些理論的詳細講授,又使得學科體系缺乏完整性。
信息經濟學內容較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使得教學方法難以把握。在信息經濟學中,不確定性分析、博弈論和委托人理論方面的內容,“運用的數學知識較多”,“側重于把經濟現象用抽象的數學模型來刻畫”,如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的以傳統的單向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講授吃力,而且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甚至造成一些學生的畏學情緒;而關于信息資源、信息商品、信息系統、信息產業和信息經濟及其測度理論等內容,相對枯燥,“可講性較差”,如果照本宣科,會使課堂變得無趣,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較差。
2.2教學參與主體專業背景的局限
信息經濟學既是一門經濟學,“同時又是信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高校開設該課程的主要是經濟類和信息管理類專業,許多授課教師在講授該課程之前,并沒有對相關理論進行過系統的學習,而且不同專業的授課教師,只擁有本專業的理論知識,而缺乏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樣,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擁有的相關背景知識是不同的。如信息管理類專業的學生,缺乏經濟學方面的知識,而經濟學專業的學生,缺乏信息科學方面的專業知識,這使得信息經濟學課程無論是“教”還是“學”都存在著困難,尤其是“如何實現對學生的區別教學”。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到信息經濟學的教學效果。
3信息經濟學教學困境的解決對策
3.1科學設置課程體系
從學校和院系層面上,要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課程的設置要符合教學規律,依據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和教學參與主體知識掌握的漸進性,來安排有關選修課和后繼課,確定各門專業課的授課順序。具體來說,就是將先修基礎課放在低年級階段,后繼專業課放在高年級階段,這樣先修課的學習就為后繼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如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了《信息管理學基礎》、《信息資源管理導論》課程后,對信息不對稱、市場失靈、信息資源配置和博弈論等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學習信息經濟學課程時,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該課程的相關知識。
3.2精選教材
信息經濟學涉及的研究領域非常寬泛,學者們關注的領域不盡相同,這直接導致以“信息經濟學”命名的著作內容差異較大。綜觀國內信息經濟學的主要著作,在非對稱信息經濟學方面,張維迎的《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最具權威,在宏觀信息經濟學方面,馬費成的《信息經濟學》較具代表性,二者適合研究生層次的教學;陳禹的《信息經濟學教程》是橫貫微觀與宏觀整個信息經濟學研究的國內成果,理論體系較完善、內容全面,比較適合本科層次的教學。所以,任課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首先要看面對的是什么類型的學生(本科或研究生,經濟類或信息管理類),需要向他們講授信息經濟學哪方面的知識;其次,選用的教材內容既要反映這門學科的前沿性,又要符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符合培養目標。綜合考慮選擇相適應的教材,才能實現不同專業背景學生效用的最大化,也會使信息經濟學教學更為有效。
3.3重組教學內容
在精選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重組。具體為:第一,教師應根據學生專業培養目標,設置主干教學內容。如根據信息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信息經濟學的主干教學內容應確定為不對稱信息理論、信息商品、信息系統、信息產業和信息經濟等。第二,分析章節教學任務,確定重點和難點。第三,優化課程內容。隨著社會經濟信息化的飛速發展,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出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補充一些與課程密切相關的新知識,少講那些陳舊過時的內容。
3.4多元化教學方法
根據信息經濟學課程的特點,結合章節內容的難易程度以及課時安排、學生接受能力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1)優化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由于教學課時少、課堂人數較多等原因,目前信息經濟學課程教學主要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灌輸法,但應對這種方法進行優化,即課堂教學應貫徹少而精的原則,重視知識的簡約化、結構化,讓學生著重掌握課程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內容;對于難以理解的概念、術語和理論,最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盡可能的多舉些案例;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教學內容的適中性,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
(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經濟學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許多學科教學中常采用的方法。案例教學通過對一些典型案例的判定、分析和研究,多方位啟發學生思索。在信息經濟學教學中引入案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信息經濟學概念和理論,同時通過案例分析,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經典案例,也可以是經濟活動中的現實案例,選擇的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適用性和啟發性。
(3)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或稱現場教學法),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情境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各種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與現實經驗關系密切的條件下進行學習,以便學生將抽象的概念及其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有意識地聯系起來,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信息經濟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根據授課內容的需要,應設置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如講授阿克洛夫舊汽車市場模型時,可以帶學生到二手車市場,讓學生親臨其境感受我國二手車市場的現狀,在實踐中直觀生動的理解抽象的“檸檬理論”,關鍵是要通過實踐教學“把隱性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能力”。
(4)研討教學法。一種教與學互動的研究性教學實踐方法,是指在每一章內容講授結束后,讓學生對本章的某一內容進行深入探討的教學方法。研討教學方法的優點在于:一是讓學生認識到信息經濟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尚有許多問題需要思考和研究,其學科內容和理論體系有待充實和完善;二是培養學生主動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使學生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三是引發學生之間乃至師生之間的討論,形成師生互動和形式多樣的共同參與的研究型學習,促進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總之,恰當的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更好的吸收消化教師所講的課程知識,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3.5提高教師素質
高素質的師資是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信息經濟學雖然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但其理論知識和研究內容十分豐富,教師只有具備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功底、扎實的信息科學相關知識,同時運用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在既定的教學時間內做到深入淺出的講授,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掌握該課程的基本知識,完成教學任務。所以,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專業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培訓,給教師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同時任課教師要積極主動學習,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把教學和教研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來提高信息經濟學的教學水平。
總之,信息經濟學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其內容和理論體系尚在不斷充實和完善中。在尊重學科理論客觀性和科學性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內容,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教學能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可達到信息經濟學課程教學的預期目的。
參考文獻
[1]陳禹.信息經濟學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15.
[2]王高山,李國鋒.信息管理類專業《信息經濟學》本科教學思考[J].科技信息,2006,(3):2131.
[3]曹文文,路劍,王印華,劉妍.信息經濟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探討[J].科技信息,2008,(35):794793.
[4]尤江東,叢敬軍.信息經濟學的理論體系與學科建設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網刊,2012,(5):4955.
[5]馬本江.信息經濟學教學改進的新思路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23):117119.
信息經濟學是針對“信息”這一對象分析如何優化資源配置的交叉科學,融管理學、經濟學、系統科學、運籌學和信息科學于一體。當前信息經濟學的體系構建主要依照兩種研究思路來進行。
思路一:信息經濟學的“二分法”。它將信息經濟學分為微觀信息經濟學和宏觀信息經濟學兩個部分。微觀信息經濟學按照市場不確定性原理,將產生行為的不確定性和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等問題放到一起來分析;宏觀信息經濟學則由信息產業經濟學和信息社會的各種經濟理論組成,以信息技術的不確定性為基礎,分析信息技術的各種經濟影響和福利效果。按照這一思路構建信息經濟學的理論框架,可以清晰地看出信息經濟學的學科交叉性。在微觀部分強調經濟活動中的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性,使得價格的搜尋需要付出成本,買賣雙方的私人信息會影響決策,個體有限理性。價格不再是唯一的市場調節手段,運用契約理論或機制設計理論的激勵約束手段與機制不可或缺。而宏觀部分能夠較好地體現信息產業對信息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與地位。
思路二:信息經濟學的“三分法”。從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傳統框架出發,將信息經濟學劃分為3個部分:微觀信息經濟學、中觀信息經濟學和宏觀信息經濟學。微觀信息經濟學主要以個別市場主體為基本分析單位,考證信息市場均衡、勞動市場供給、消費者行為以及市場機制等一系列微觀經濟問題的影響,重點分析信息資源配置和微觀信息市場的效率問題。中觀信息經濟學,即產業信息經濟學,著眼于對信息產業的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產業化、信息產業基礎與結構、信息產業國際化、信息資源與經濟增長等方面的內容。宏觀信息經濟學則從國家和世界經濟的層面出發,論證信息對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影響,研究信息與財政政策、金融制度之間的關系,探討信息在宏觀經濟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國際信息經濟與本國信息經濟的關系等。按照3個層面的劃分,使得信息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的研究體系保持一致和良好銜接,因此信息經濟學又稱為西方信息經濟學、理論信息經濟學、信息產業經濟學和信息工業經濟學。
2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盡管不同學者對信息經濟學的理論體系有著不同的見解,但是整體上信息經濟學的研究內容可以分為以下6個方面:
(1)經濟信息。研究不對稱性和不完全性信息對于行為人的影響,探討某種信息條件下行為人相互作用的經濟問題,如非對稱信息下分析模型、委托一理論、不利選擇與道德風險、廣告模型、市場信號模型、不完全信息分析模型、完全信息下的靜態博弈、不完全信息下的動態博弈等。
(2)信息商品。信息商品的特質屬性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共享性。信息商品即使在消費后,也不會消失,而且通過加工提煉,會形成新的信息。二是時效性。時間會使得信息價值消失。三是不對稱性。所謂的委托一和逆向選擇。四是知識性。同樣的信息,使用者不同,信息商品的價值不同。五是獨創性。如知識產權保護、著作權保護等都是信息獨創性的表現。六是效用動態性。信息商品通過傳播被更多人認可,可能效用會增大;如果被惡意擴散則效用可能降低。七是相對性。不同的信息需求者對信息商品的價值認識不同。
(3)信息社會。人類文明進入到信息社會,也稱為后工業社會,社會經濟的主體由制造業轉向以高新科技為核心的第三產業,即信息和知識產業占據主導地位;勞動力主體不再是機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交易結算不再主要依靠現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貿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國內,跨國貿易和貿易全球化成為主流;由傳統的金字塔形組織管理結構向網絡形的組織管理結構轉變;信息和知識生產成為社會生產的重要方式;數字化的生活方式和交易方式正在形成;信息化對抗衍生出了信息化的新戰爭形態。
(4)信息經濟。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信息經濟是通過產業信息化和信息產業化兩個相互聯系和彼此促進的途徑不斷發展起來的,出現了新形式的勞動對象、勞動關系和經濟結構。有人稱搜索引擎為互聯網經濟的車輪,預測搜索引擎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基于Web2.0這種創新的信息技術和創新的理念,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實現了網絡經濟環境下新的商業活動交易和辦公模式,將會成為未來人類經濟活動的中心。
(5)信息產業。工業信息化、農業信息化以及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將建立在基于信息技術的智能化設備的基礎之上。“世界是平的”信息產業發展與全球化和一體化,加強了全球分工。信息產業催生新興行業,引發了全球“物聯網”和“數字地球”的研發,成為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全球經濟增長。
3信息經濟學的新發展
(1)新組織信息經濟學。IT技術的發展,使得組織的體系結構和運作方式發生了較大改變,需要研究新的信息資源配置方式,新組織的信息機制設計和信息效率分析,IT作用下新組織的委托理論和激勵約束機制,虛擬企業和戰略聯盟中的信息不對稱等。
(2)網絡信息經濟學。網絡信息的外部性更大,網絡經濟的開放性和競爭性更加強烈,由此,網絡信息經濟學已經成為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如網絡信息傳送與交流、網絡信息價值評價、網絡經濟政策和網絡經濟法規的制定等,其中一個重要研究內容為建立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的網絡平臺,實現各種有價值的交流互換、共享而改變行為方式促進“協同交易”。
(3)國際信息經濟學。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形成,各國之間的聯系日趨緊密,信息經濟學的研究范圍要擴展到國際領域,討論世界信息經濟的生產效率、信息資源配置效率,國際信息政策對比、評判與預測研究,各國信息經濟依賴程度與跨國信息經濟比較等內容。
(4)交叉地帶信息經濟學。信息經濟涉及通信、經濟、管理、計算機等多種學科,各學科都有自身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特點,分析信息經濟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區別,探討各學科之間的異同點,從而揭示科學發展的內在規律。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