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5:3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就業工作方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家、省和**河市有關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相關扶持政策,落實科學發展觀,著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服務,完善措施,建立健全困難群體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切實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推動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到20**年底,城鎮零就業家庭中有就業愿望和勞動能力的成員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消除現有零就業家庭,達到動態為零的目標。今后,對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實行動態管理,出現一戶解決一戶。
三、工作內容
(一)做好調查摸底和認定工作,摸清零就業家庭基本情況。按照《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的通知》(**就發〔20**〕7號)要求,在原有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零就業家庭的調查摸底和認定工作。組織社區勞動保障事務所,對零就業家庭進行逐戶調查、登記造冊、申報認定,實施網絡實名制動態管理,重點了解和掌握新出現的零就業家庭基本情況,認真填報《零就業家庭情況登記表》,對援助對象實現就業的,主要掌握其就業狀況,穩定情況。由勞動保障事務所對零就業家庭開展認定工作,對已認定的零就業家庭要在社區公示。
(二)開展就業援助活動,實施“零距離”服務。繼續組織開展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和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四送一落實”活動,把工作做到零就業家庭中,把援助內容落實到人頭。根據零就業家庭成員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指導幫扶。對有創業要求和有創業能力的,提供免費的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實現創業式就業;對沒有一技之長的,結合自身條件和市場需要,免費提供技能培訓;對有創業要求而缺少資金的,給予小額貸款等政策支持,鼓勵自主創業。充分發揮和利用職業介紹服務大廳的窗口功能,為前來求職的零就業家庭優先提供就業崗位,做到求職人員隨時需要,隨時安置就業崗位。在20**年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中要重點、優先安置零就業家庭人員,起到用政策引導和促進的積極作用。在繼續做好社區保潔、保綠、保安等崗位開發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和開發就業崗位的力度,特別是進一步拓寬公益性崗位范圍,多元化開發就業崗位。
(三)廣泛開展宣傳活動,營造社會輿論氛圍。充分利用**信息、廣播、電視等新聞媒介,大力宣傳黨和政府對促進就業家庭人員就業的扶持力度,對困難群體排憂解難的具體措施;宣傳對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的目標、內容、申報認定程序和工作要求;宣傳各項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四、實施步驟
開展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活動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調查摸底階段(20**年8月1日至9月1日)。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統計調查工作,對所有零就業家庭情況進行系統登記,并建立健全零就業家庭臺賬,實行微機化管理。
第二階段:建立零就業家庭援助試點社區(20**年9月2日至10月1日)。選擇兩個有代表性的零就業家庭社區做試點,集中力量打開突破口,首先在試點社區消滅零就業家庭。
第三階段:全面鋪開(20**年10月2日至12月20日)。在試點工作取得一定經驗后,全面推開,力爭20**年末在全市完全消除零就業家庭。
五、組織領導
為確保工作取得實效,成立**市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電話**
六、幾點要求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實施《就業促進法》,進一步發揮鎮、村(居)級組織在促進就業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拓展就業服務平臺,提升就業服務水平,多渠道擴大就業,加大對就業困難群體的援助力度,完善政府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實現全鎮勞動者的充分就業,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從2010年起,我鎮創建充分就業鎮工作啟動,先選擇條件成熟村(居)創建,以點帶面,逐步推廣,建立健全創建工作長效機制。具體內容有:建立促進就業工作組織體系,確保就業工作正常化;建立健全零就業家庭動態管理、動態援助的長效工作機制,消除現有零就業家庭,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通過開發公益型崗位,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加大“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扶持力度;健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功能,滿足所有求職人員和需要就業援助的人員就業服務要求。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統一部署安排
為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就業的重要性,決定成立箬橫鎮創建充分就業鎮工作領導小組(詳見附件),負責領導、組織、協調相關工作,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實施。各村、居委要高度重視,在村、居委成立相應的以村(居)支部書記或村(居委)主任為組長的“促進充分就業工領導小組”,負責解決群眾的就業問題,建立全覆蓋的基層就業服務機構。
(二)加強宣傳,形成創建氛圍
充分發揮宣傳輿論的導向和監督作用,不斷提高對勞動保障工作的知曉率和認同度,通過新聞媒體、張貼宣傳海報等形式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創建充分就業宣傳工作,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設立政策咨詢服務點,加強法制宣傳,大力推進勞動社會保障法制宣傳進村(居)、進企業,為我鎮勞動社會保障事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三)建全機制,落實工作責任
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明確各部門、各單位工作職責,規范創建方式、方法,統一創建步驟;村(居)社會保障員實行專人負責制,定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責任意識,提高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其工作表現、工作實效實行綜合評分制,直接和工作報酬掛鉤,獎優罰后;落實充分就業創建考核機制,把充分就業村(居)創建工作列入年度對村(居)工作考核指標之一。
(四)整合資源,建立長效機制
充分發揮技能培訓基地作用,加強就業、再就業人員技能培訓,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創業、就業、見習機會;暢通就業信息和援助渠道,掌握各村勞動力資源狀況,對就業困難人群進行有針對性就業安排,并進行跟蹤管理,使所有求職和需要就業援助的人員得到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把創建工作與日常工作有機結合,增強公眾滿意度,逐步形成以人為本、動態援助的長效就業服務機制,確保充分就業鎮的創建成功。
四、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7-8月):準備階段。成立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創建工作方案。各創建村(居)相應成立組織機構,落實人員、場地、經費到位,明確操作規程,并對轄區內就業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建立臺帳。
第二階段(8-9月):實施階段。開展廣泛宣傳,形成創建氛圍。同時對各村(居)上報的調查摸底,進行整理、分析、匯總,展開就業援助大行動。召開2-3次座談會,專題研究創建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尋求突破,形成系統的就業情況分析報告。
第三階段(10-11月):自評階段。創建村(居)上報創建材料,鎮創建領導小組組織對創建村(居)進行檢查,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創建工作落實的成效,對不足之處加以整改。
成立我局實施全民創業工程促進城鄉充分就業工作小組。由李楓同志擔任組長,蒲國強、高衛無、趙崇江同志擔任副組長,成員由:何仕玉、曾周濤、張紹偉、魏傳興、陳興來、蔣靜、胡龍才、羅強、鄧小寧、黃忠等同志組成。工作小組辦公室設在注冊監督管理科,由副科長羅小莉同志負責日常工作。
二、職責分工
繼續堅持將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登記權限、個體工商戶名稱預先核準權限下放到各工商所,繼續堅持委托工商所驗照、年檢的方式,授權工商所開展個體工商戶驗照、企業年檢等工作,方便群眾辦事。其他市場主體登記以及股權質押、動產抵押、商品展銷會、戶外廣告登記均在先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食品流通審批按照市局相關規定劃分。
三、工作方式
(一)、加強登記服務,堅持在登記窗口推行“六項服務”,即:延時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跟蹤服務、急事即辦服務、特事特辦服務;鞏固“三項制度”,即:首問責任制、一次性講清制、一門接待辦理制,為企業登記注冊提供優質、便捷、高效、“一站式”的市場準入服務。
(二)、嚴格執行市工商局《促進震后產業恢復與發展六十條意見》,放寬市場準入,允許個體工商戶保留名稱變更為個人獨資企業,允許個體工商戶名稱相互轉讓;放寬經營范圍限制,對暫不具備行政許可條件的企業,允許核發“籌建”執照。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通過征集就業、見習崗位,掌握企業人才需求狀況,在摸清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基礎上,為企業和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著力搭建供需對接的服務平臺,引導未就業畢業生到縣域企業實現就業,為構建和諧服務,為“工業突破”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
工作步驟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摸底
1、摸底范圍。縣生源2007年以來畢業后一直沒有正式就業的普通類專科以上師范類和非師范類畢業生。
2、求職登記。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通過電話聯系、信函通知、電視臺公告等形式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公告和宣傳相關就業政策,組織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縣人才交流中心進行求職登記。經審核確屬無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填寫《縣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登記卡》,登記截止到12月底。普通師范類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調查登記由縣教文體局負責,非師范類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調查登記由縣人勞社保局負責。
(二)面向企業、有關單位征集就業、見習崗位
從12月初到明年1月中旬,利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在全縣征集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和見習崗位。
一是征集就業崗位。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以縣域企業和崗位需求潛力較大的單位為重點,采取主動上門等方式加強聯系溝通,征集就業崗位。
二是征集見習崗位。按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征集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的通知,進一步加大面向各類用人單位見習崗位的征集力度,在全縣建立1-2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努力使有見習要求的高校畢業生能夠參加見習。
(三)供需對接
從12月份到明年1月底,縣將征集到的就業和見習崗位通過適當形式向社會,通過各種就業服務、幫扶措施和搭建服務平臺,最大限度地實現高校畢業生與崗位對接,解決企業的人才需求。
1、縣人才交流中心、教育文化體育局要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企業、信函通知、網上推介等多種形式向企業推薦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2、縣人才交流中心明確專人負責,隨時為企業、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崗位對接服務。
3、舉辦專場招聘會,邀請縣內企業與會招聘,促進用人單位和高校畢業生有效對接。
4、通過多種途徑見習崗位信息,組織有見習意愿的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參加見習活動,并落實見習期間的基本生活補助。
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周密組織
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業促進局、教育文化體育局要具體負責就業、見習崗位的征集和崗位落實工作。明確專人,責任到人。要加強工作的督導和調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為接收畢業生數量較多的單位實行上門辦理畢業生就業手續,為企業和畢業生提供高效、便捷的就業服務。
(二)搞好宣傳,正確引導
堅持以統籌城鄉就業創業為指導,從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主導產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對勞動者的需求出發,從2011年開始,利用3—5年時間,大力開展就業與創業能力培訓,讓有培訓需求的勞動者都得到一次以上培訓、掌握一門以上技術,讓有技術基礎勞動者的技能得到提升,讓有創業愿望的人才激發創業潛能和提升創業能力,全面提高城鄉勞動者的就業競爭能力、職業轉換能力和創業帶動能力,逐步緩解我縣勞動力就業與企業用工需求的矛盾,使廣大勞動者真正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培訓對象和范圍
全縣城鄉勞動力包括下崗失業人員、企業職工和老板、返鄉創業農民工、未就業大中專畢業生、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人才、事業單位業務人員及有就業愿望的殘疾人等。
三、培訓資金來源、使用和監管
1、資金來源:上級財政下撥到縣勞動就業、縣農業、縣農業開發辦、縣老建辦、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縣殘聯等部門的培訓專項資金,上級財政下撥給縣職業中學的學生補貼資金及縣財政配套資金和事業單位人員培訓經費。
2、資金使用:所有培訓資金實行捆綁使用,由縣職業教育培訓辦公室(以下簡稱縣職教辦公室)統一調配,資金重點用于我縣產業工人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
3、資金監管:資金使用由縣財政局全程監管。
四、組織實施
1、制定培訓規劃。根據職責分工,縣人事勞動部門負責工業園區企業定向培訓(金藍領工程)、創業培訓、服務行業培訓和事業單位專業培訓,縣農業、農業開發辦、老建辦等部門負責農村實用技術、良種良法、農業開發等人才培訓,縣殘聯負責開展殘疾人培訓。各項目實施部門根據上級分配的任務數和全縣勞動力培訓需求制定本部門的培訓年度計劃,報縣職教辦公室審核,并經縣職業教育培訓領導小組審定后,由縣職教辦公室統一協調和安排實施。縣職教辦公室要及時制定我縣五年培訓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報縣政府審批。
2、確定培訓機構。由縣勞動就業局職業技術培訓中心、贛中農村人才市場培訓機構、縣農業局陽光工程培訓機構,縣職業中學、縣創業學校和經批準的其它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縣職教辦公室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培訓機構,培訓機構也要向社會培訓專業、培訓計劃、培訓內容、教學師資、實訓設備等信息,為勞動者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參訓提供便利。
3、組織培訓生源。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大培訓生源組織力度,利用農閑時期,根據勞動力培訓愿望,及時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技能培訓;利用企業職工休假時間,組織員工技能提升培訓;利用初高中畢業等待升學或就業時期,組織學生參加縣職業中學組織的學歷教育或短期培訓;結合我縣六大產業用工需求,培養技能型產業工人;對有創業需求的人員,及時組織參加SYB和SIYB創業培訓;對需要提升素質的企業老板,組織參加能力提升培訓。除事業單位人員專業培訓要交納費用外,其他人員一律免費培訓,并發放一定的誤工補貼。
4、選聘培訓教師。根據培訓專業不同,分別從縣職業中學、企業和有關職能部門、上級有關培訓機構以及各層面領導中選聘教師從事理論和實踐教學。
5、實施分類培訓。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學歷教育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培訓時間、地點固定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探索實施訂單培訓、校企聯合、企業實訓、定向式培訓或儲備式培訓,使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主要包括就業技能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崗前培訓、創業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包括良種良法培訓、農業人才開發)培訓。就業技能培訓主要對準備轉移到非農產業務工、經商勞動者開展專項技能或初級技能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主要對與企業簽訂一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在崗職工進行提高技能水平的培訓;崗前培訓主要是結合我縣六大產業用工需求,對即將在縣內企業上崗的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或培訓儲備一批產業工人,為我縣主導產業發展提供技能型人才保障。創業培訓主要是對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人員開展的提升創業技能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主要是依托我縣職業中學,對未能繼續升學并準備進入非農產業就業或進城務工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籍退役士兵開展6至12個月的儲備性專業技能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主要是面向農村勞動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農業產業、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社會事業管理、農產品加工以及農村婦女能手等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有關法律法規、企業道德和文化、縣情(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安全生產知識、務工常識、社交禮儀、專業理論知識和產業實踐操作技能等。縣職教辦公室要組織人員結合政策法規、縣情及人力資源培訓要求編寫培訓教案講義和教材。
五、監督管理
1、培訓申請。培訓機構根據年度培訓計劃和企業用工需求,提出開班申請,開班申請包括培訓對象、培訓人數、培訓目標、培訓工種、培訓內容、培訓時間、課程安排、授課教師、使用教材等內容,并報縣職教辦公室審批后方可開班培訓。
2、監督檢查。縣職教辦公室收到開班申請后,嚴格按有關要求審核,符合培訓要求的下達培訓開班通知書,造冊登記培訓名單。縣職教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培訓監督檢查職責,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培訓機構培訓情況,全程監督其辦班的真實性、效用性,并形成培訓檢查報告。
3、考核驗收。培訓結束后,縣職教辦公室根據培訓機構辦班情況、參訓合格人員與就業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情況、就業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表等認定辦班培訓效果,并出具培訓驗收報告。同時,對培訓學員頒發崗位技能證書。
4、資金撥付。經考核驗收合格后,培訓機構及時向縣職教辦公室提出培訓資金撥付申請(一并提交培訓項目實施部門所要求上報的各種材料),并經縣職教辦公室審核、縣財政局復核后,撥付培訓補貼資金。經檢查驗收不合格的培訓,對相關培訓機構不予撥付培訓補貼資金。
六、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全縣就業創業能力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分管財政、人事勞動和教育工作的副縣長任副組長、縣人勞社保局、縣農業局、縣農業開發辦、縣老建辦、縣財政局、縣教育局、縣經貿委、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縣殘聯、縣職業中學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職業教育培訓領導小組,負責全縣就業創業培訓工作的組織協調。縣職業教育培訓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職業中學。辦公室主任由縣教育局分管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兼任,副主任由縣勞動就業局局長和縣職業中學校長擔任,辦公室主要負責就業創業能力培訓的組織實施、監督管理、考核驗收等工作。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穩定就業局勢為目標,以促進就業創業為核心,以提高開發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為重點,以優化就業服務政策為動力,通過“政府搭臺,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立平等競爭、充滿活力的創業機制,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和第三產業更快發展,促進規模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特色產業形成集群,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確保社會充分就業,為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一)實施開發就業崗位翻番計劃。在年初確定開發就業崗位2萬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區服務業優勢和重大項目的帶動作用,力爭全年開發就業崗位達到4萬個,為穩定全市就業局勢做出區應有的貢獻。
(二)確保高校畢業生穩定就業。實現具有區戶籍的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困難家庭大學畢業生100%就業。
(三)增加再就業資金投入。去年投入2000萬元再就業資金的基礎上,今年再增加2000萬元,專項用于新增就業崗位的開發等就業創業工作。
三、工作重點
(一)積極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參照公益性崗位開發方式,在區內機關事業單位及公安分局新增就業崗位300個,用于解決勞動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培訓、行政執法等部門人員不足的實際問題。同時,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開發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與遼寧高校畢業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沈陽外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等人才中介機構聯手,開發就業崗位2000個。
(二)通過重大招商項目新增就業崗位。堅持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并重的方針,充分發揮重大項目拉動就業的作用。堅持向在建重大項目要崗位,以恒隆中街廣場等項目即將投入使用為契機,力爭新增就業崗位4000個。堅持向新引進招商項目要崗位,力爭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項目建設單位在申請辦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準時,應將項目建設過程中和項目建成后的用人需求情況報區發改局,區發改局要按月轉送區勞動保障局。
(三)利用五愛商貿物流區新增就業崗位。充分發揮五愛商貿物流區就業潛力大的作用,從市場需求和群眾需要中注意發現和培育就業崗位,努力形成新的就業增長點。通過拓展五愛市場經營面積等方式,力爭新增就業崗位5000個。結合五愛深港客運、五愛國際商貿大廈、五愛希爾頓.逸林酒店即將投入使用,力爭新增就業崗位2000個。
(四)通過培養扶持創業帶頭人新增就業崗位。通過擴大鼓勵扶持初始性自主創業的范圍、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場地、擴大創業融資渠道、落實自主創業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力爭新培養扶持創業帶頭人500個,并以其帶動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同時,積極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此外,區殘聯在年內新開發100個適合聾啞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100個適合輕度智力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區房產局等部門新開發物業保潔員、后勤服務崗位500個。
四、扶持政策
(一)對當年新招用具有區戶籍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經區勞動保障部門認定,按招用人數給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獎勵。
(二)對當年實現創業并帶動就業5人以上的具有區戶籍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經區勞動保障部門認定,按招用人數給予企業每人500元的一次性獎勵。
(三)對當年實現創業的具有區戶籍,并在區注冊企業的應屆高校畢業生,經區勞動保障部門認定,按照創業場地面積給予每平方米50-300元的一次性租房補貼。
(四)對自主創業的應屆殘疾人高校畢業生給予價值1萬元的設備扶持。
(五)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政策咨詢,免費提供企業登記相關信息,在企業名稱、住所、經營范圍等方面放寬登記條件。
(六)對殘疾人就業安置基地,按照安置殘疾人的就業人數給予適當的設備投放。
(七)對已經實現自主創業的殘疾人,若經營有困難的,給予適當的實物扶持。
(八)在整治牌匾工作中,對殘疾人開辦的企業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
(九)凡具有區戶籍的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科技人員、復轉軍人、新生勞動力、困難群體、殘疾人創業人員,在法律法規許可行業內,實現初始型自主創業的,均可申請辦理2-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十)對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人員取消房產抵押擔保環節中的中介評估手續,實現擔保方零收費,借款方零費用。
(十一)完善“小額貸款+信用社區+創業培訓”工作模式以及擴大反擔保的人員范圍,降低小額擔保貸款準入“門檻”。
(十二)對自主創業人員,城管部門免收牌匾項目審批費、牌匾標志設置審批表工本費,適當減免除雪費、垃圾托運費。
(十三)對自主創業的失業人員及特困人員,衛生部門減半收取體檢費,免收檢測費。
(十四)協助下崗失業人員新辦的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入駐科技園、金河都市工業園及在建的沈科大廈等科技企業孵化器。
(十五)對自主創業人員開辦的小美發、小美容、小旅店、小餐飲、小超市實行人性化審批,在保證人民群眾健康的前提下,可邊經營邊達標。
五、服務措施
(一)以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為主要平臺,為企業提供就業扶持政策宣傳、創業帶頭人跟蹤服務、訂單式培訓及定向培訓服務、代辦勞動保障監察書面審查、代辦用工審批手續、代辦社會保險手續等“一站式”就業服務。
(二)堅持主動上門,根據每一家企業用工需求提供專場招聘服務,實現企業崗位需求與人力資源求職信息有效對接。
(三)免費開展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和聯合培訓。增設汽車修理、數控車床、電工操作、計算機操作等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為每家企業用工需求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實現企業用工技能需求與就業培訓有效對接。對高校畢業生采取“一對一”的就業創業指導培訓,增強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實用技能。
(四)為創業者提供免費創業指導、免費創業培訓,按照每個人的特點提供相應的創業分析。
(五)建立完善失業預警監測體系,跟蹤區就業、失業動態,分析掌握就業、失業形勢變化和走勢,為預防和調控失業提供依據。
(六)實行小額貸款“五、五”標準流程,即:接件五日內完成項目初審,初審五日內完成評審結論。同時,開辟快捷申貸綠色通道,增強服務主動性和高效性。
(七)發動全區各類企業向應屆畢業生提供見習崗位,建立30個見習基地,提供見習崗位1000個。聯系區內規模企業建立10個女大學生就業實踐基地,專門為女大學生提供見習崗位300個。
(八)開展“走千家企業,送一片溫暖”活動,提供扶持政策方面的現場指導和咨詢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困難。
(九)實行“大學生跟蹤創業聯系制度”,落實專人擔任“創業聯系人”,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快速辦結各類審批、定期聯系等全程跟蹤服務。
(十)發揮個、私企業協會作用,組織再就業人員及大學生創業者進行應對金融危機的研討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抗風險能力。
(十一)在辦稅服務廳設立專門窗口,指定專人為就業創業人員提供政策咨詢、承辦各項涉稅事宜,開辟“促進就業創業辦稅綠色通道”,提供延時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開展“辦稅大課堂”活動,為新開業納稅戶舉辦稅收相關業務培訓。
(十二)組建“女性手工業者聯合體”,鞏固發展壯大“無圍墻工廠”。
(十三)協助符合條件的新辦科技企業進行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爭取獲得國家、省、市科技專項資金支持。協助符合條件的新辦軟件企業進行雙軟認證、ISO20000(IT服務標準化)認證及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協助符合條件的新辦科技企業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聘請科技專家對有需求的新辦科技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六、相關要求
一、指導思想
按照“政府能承受、群眾能接受”原則,以維護“農轉非”人員的根本利益、切實保障其住房和就業為主要目標。切實改善“農轉非”人員生活條件,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
二、切實改善“農轉非”人員居住條件,加強“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管理。
一)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管理的組織領導
區發改委、建委、規劃、國土、房管、環保、消防、監察、財政、審計、、公安、民政、建橋園區辦、征地辦和各鎮等單位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管理領導小組,成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負責研究決策全區“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管理的重大問題。區“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征地辦,負責全區安置房建設協調和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管理的基本原則
充分征求被安置對象的意見,一是先行建設或同步建設的原則。安置房項目的前期工作應先于或同步于征地項目前期工作。二是建設標準統一的原則。同一時期內安置房建設要做到統一設計規范要求標準、統一室內設施安裝標準、統一配套設施建設標準。三是公示原則。各安置房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的效果圖和戶型結構及戶型面積必須向被安置對象進行公示。并對其合理意見予以采納。四是享受政策優惠的原則。全區“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用地原則上采取政府劃撥方式取得,并納入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項目,享受相關優惠政策。五是項目出資原則。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用地的征地及建設資金,由所安置的用地項目業主承擔,并在各用地項目交地前全額繳入區財政指定賬戶專用。六是多渠道參與建設原則。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安置房建設,拓展安置房建設的渠道。七是物業管理屬地化原則。農轉非”安置房所在轄區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農轉非”安置房物業管理的牽頭責任單位,委托社區居委會組織實施安置房的物業自治管理。
三)農轉非”安置房的規劃布點
區國土分局、區征地辦及各鎮配合,由區規劃分局牽頭。與全市住房規劃一致的基礎上,根據我區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科學合理地做好全區“農轉非”安置房布點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將“農轉非”安置房用地挪作他用。若確因建設需要,必須報經區政府批準,由區規劃分局負責在附近合適區域進行原面積置換。
四)農轉非”安置房的用地保障
相應的管委會應協調項目用地所在鎮政府及時向區征地辦提供用地范圍內住房安置對象摸底等相關資料,四大工程”各項目用地在征地組件之初。并與規劃分局、征地辦等部門商定“農轉非”人員住房安置地點。若安置房建設需要征用土地,則其征地組件工作原則上要與項目用地的征地組件工作同步進行。
五)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的資金管理
區政府才向各建設項目業主交付建設項目用地。農轉非”安置房建設用地的征地及工程建設資金必須歸集到政府指定的賬戶上專款專用。各建設項目必須在其對應的農轉非”安置房征地及建設資金足額到位的情況下。
六)農轉非”人員的住房安置
負責轄區內“農轉非”人員住房安置工作。安置房建成安置前,各鎮街要成立“農轉非”住房安置工作小組。各項目業主和區征地辦要及時準備好安置戶型資料和安置對象房屋安置協議等資料,并將各相關資料交各鎮街“農轉非”住房安置工作小組進行住房安置。安置工作結束后,各鎮街應及時將安置結果(含業主檔案)送區征地辦備案。
三、積極解決“農轉非”人員就業問題,強化“農轉非”人員就業培訓。
一)健全區、街鎮(園區)村(居)委會三級服務體系;充分利用現有就業服務平臺,農轉非”人員的就業機構和服務體系。區政府建立包括“農轉非”人員在內的統一的促進就業管理機構;整合城市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就業服務網絡。推進就業服務體系制度化、專業化和社會化建設。建立未就業人員就業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充分發揮村(居)委會基層組織作用,農轉非”人員集中居住的社區增加一名社會保障員(就業輔導員)以及時準確掌握“農轉非”人員基本情況,指導和幫助“農轉非”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二)出具征地“農轉非”人員證明并加蓋“市大區征地農轉非人員專用章”農轉非”人員憑征地“農轉非”人員證明和所在村(居)委會出具的未就業證明,農轉非”人員的就業服務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尚未就業的征地“農轉非”人員(校生和已辦理儲蓄式養老保險的除外)經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確認后。戶口所在地街(鎮)申辦《市城鎮失業人員失業證》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街(鎮)發給《市城鎮失業人員失業證》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享受政策的時間從發證之日起3年內有效。已辦理《市城鎮失業人員失業證》且尚未就業的征地“農轉非”人員,憑征地“農轉非”人員證明,享受優惠政策的時間從辦理證明當年進行失業證年檢時開始計算,但享受優惠政策時限最長不超過3年。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省、市、區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穩就業保就業工作核心,完善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體系,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推進就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積極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為城鄉勞動者提供就業崗位3000個(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8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確保全區就業形勢穩定,以優異的工作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二、工作措施
(一)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積極落實援企穩崗擴就業系列政策,大力推動失業保險穩定崗位、促進技能提升等工作落地見效,幫助企業減負穩崗。強化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加強企業用工需求對接,積極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對接平臺,持續開展重點企業常態化用工保障服務。
(二)加強就業形勢監測。進一步完善監測指標體系,強化“主要就業指標”“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失業動態監測企業”“就業轉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等指標的監測。適時開展調研,按季形成就業形勢分析報告。
(三)大力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多渠道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扎實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工作,強化實名制管理,針對性提供崗位推介、技能培訓、就業見習、創業幫扶等服務,確保登記到位、聯系到位、幫扶到位。積極落實就業援助政策,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定期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落實靈活就業政策,提供針對性技能培訓,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成功就業提供支持,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多渠道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四)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全面落實省、市促進返鄉下鄉創業“22條”“24條”措施,加大創業政策宣傳力度,推動創業補貼、創業吸納就業獎勵、創業培訓補貼等創業扶持政策落實落地。加強個人和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宣傳,為創業者提供創業資金支持。強化高校畢業生創業服務,做好2022屆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發放工作。優化創業環境,積極打造創業載體,推動全區創業孵化基地(園區)提檔升級。努力挖掘優秀創業者,選拔優秀創業項目,參加市第五屆“千里眼”創業大賽,第十二屆“我能飛”創業提升培訓暨護航行動、“創夢天府”等創業指導活動,濃厚創業氛圍,發揮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
(五)扎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大力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進一步規范就業創業培訓工作,加強制度建設、防范廉政風險,配合開展培訓領域專項治理行動,進一步保障資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益。緊緊圍繞區人力資源需求和鄉村振興戰略,豐富培訓形式,以項目制培訓、以工代訓、“兩后生”崗前培訓為抓手,大力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培訓,全面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為區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六)促進就業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與部門間協調聯動,開展人員摸排,精準掌握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務工、返鄉、外出意愿等信息,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對易返貧致貧人口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堅決守住防止規模性返貧底線。進一步拓寬就業載體吸納、返鄉創業帶動、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等就業幫扶渠道,支持返鄉入鄉創業帶動就業。繼續組織實施勞務品牌、返鄉創業等培訓,提高脫貧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職業轉換和再就業能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
(七)提升穩就業拓崗位服務水平。為群眾、企業提供主動、便捷、精準的全方位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持續優化和推廣網上服務平臺,積極引導群眾、企業通過“e就業”微信服務號等網上服務平臺辦理業務。加強穩就業拓崗位重大政策、重大會議、重大活動的宣傳推介,促進政策有效落實。通過職通、人社、手機報、人社基層服務等信息平臺,實現常態化開展線上求職招聘、線上培訓、線上創業服務、線上業務辦理。組織開展網絡求職、經開區企業入校園等專項招聘活動,提高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效率。
1家庭成員中已辦理了單位內部退養手續的
2家庭成員中1年內從事有報酬的勞動連續時間超過6個月的
3家庭有其他收入且月均收入超過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的
二、工作目標
2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屬地管理原則,建立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制度,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至少有1人實現穩定就業。今年要確保已認定的零就業家庭中至少有1人實現就業,對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3個月內保證至少1人實現就業。
穩定就業的標準:被用人單位招聘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人員正式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月均收入達到全市最低工資標準;靈活就業人員,月均收入達到全市最低工資標準,并繳納社會保險費。
就業的標準:連續三個月工資收入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3零就業家庭成員連續3次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就業安置的可視為無就業愿望,不再列為就業援助對象。
三、援助程序
4對轄區內的零就業家庭進行調查認定,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零就業家庭的認定,實行家庭申報、社區核實公示、街道(鄉鎮)審核,縣(區)勞動保障部門確認,報市勞動保障部門審查備案,沒有《再就業優惠證》零就業家庭,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可為其中1人發放《再就業優惠證》并納入統一管理。對已領取和新發放的再就業優惠證》要加注零就業家庭標記。
5各縣(區)政府要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其工資應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已安排就業的零就業家庭人員,要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其中:個人承擔20%用人單位承擔40%政府補貼40%政府補貼40%養老金和按全省最低工資標準25%確定的崗位補貼就業再就業經費中支付,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
6對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各類企業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也要比照公益性崗位給予相應的崗位補貼,對符合社保補貼條件的要落實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
7對實現就業的零就業家庭成員要做好跟蹤服務,解掌握就業狀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其就業的穩定性。同時,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四、援助措施
8進一步拓寬公益性崗位范圍。各縣(區)要按照社區開發、就近安置的原則,繼續做好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園林綠化、行政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等社會公共管理服務崗位開發的基礎上結合本縣(區)實際,有組織地開發社區老年人護理、托老托幼、社區醫療、福利院、敬老院、家庭小飯桌、家庭護理、小學生接送、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家政服務等各種社區便民利民服務崗位多渠道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
各機關、群眾團體和國有企業至少要開發1個公益性崗位,幫助零就業家庭實現穩定就業。零就業家庭中的大齡就業對象優先安排到公益性崗位就業;女性和單親家庭成員,由各縣區)婦聯、工會組織積極配合勞動保障部門幫助就業;對青壯年成員通過組織勞務輸出,實現轉移就業。
9積極開展零就業家庭創業促就業活動。各縣(區)社會保障部門要對有創業愿望和具備創業條件的零就業家庭,積極開展政策咨詢、開業指導、項目開發和推介、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勞務派遣、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重點做好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增強就業和創業能力。對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而資金不足的個人貸款額度在5萬元左右,小企業貸款額度不超過100萬元且符合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要積極給予貸款支持。對自主創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零就業家庭,幫助提供貸款反擔保,落實啟動資金。
10積極開展獻愛心活動。各縣(區)要建立社區幫扶聯系點,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全社會開展對零就業家庭獻愛心、奉真情、促就業活動。鼓勵和提倡黨員干部和零就業家庭結對子,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五、組織領導
11建立目標考核制度。市政府將就業援助工作列入就業工作目標考核內容。各縣(區)政府要分解目標,層層落實責任,對援助工作負總責,確保零就業家庭援助工作任務全面完成。對各縣(區)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情況,市政府將定期不定期地予以通報,對工作突出的將予以表彰。
12明確工作責任。市縣(區)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援助工作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勞動保障部門要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完善落實扶持政策,認真做好零就業家庭的審核認定等基礎性工作,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活動,及時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負責援助工作的具體實施;
財政部門要為持《再就業優惠證》零就業家庭按規定落實就業補助政策,及時撥付各項補貼資金;
建設部門要統籌解決好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人員的經營場地問題,引導物業管理、環境衛生、園林綠化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優先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
工商部門要積極鼓勵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促進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和再就業。對除國家法律另有規定之外的經營單位一律開放,允許自主經營,不得在法律和行政法規之外設置任何注冊登記的前置條件。要增強服務意識,設立專門窗口,開辟綠色通道,為零就業家庭自謀職業、申辦個體工商戶提供相關法律政策和信息咨詢服務;
稅務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各項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及時發現和解決稅收減免中的有關問題,確保各項稅收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物價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嚴肅查處針對零就業家庭的各類亂收費行為,保證收費減免和價格優惠政策落到實處。對持《再就業優惠證》從事個體經營的零就業家庭成員,參照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扶持政策的有關規定,免收管理費、證照類、登記類的各項事業性收費,減收鑒定、醫療、公路、教育等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中介、交通等經營服務性收費,并對用水、用電、供暖實行優惠;
工會組織要協助政府認真做好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再就業工作,通過多種形式、多渠道提供就業信息,千方百計為零就業家庭中的4050人員、傷殘人員和困難職工遺屬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就業援助;
在*城區禁止三輪摩托車營運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下,由就業安置組負責,按照“依法行政、有情操作,取締無證、回收有證,幫助就業、優惠殘疾”的原則,對符合幫助就業條件愿意自謀職業的車主,按程序給予一次性補助,并落實自謀職業優惠政策;對符合幫助就業條件需要推薦就業的車主,籌集就業崗位幫助擇業安置;對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殘疾人車主給予優惠照顧。確保*城區回收有證三輪摩托車工作有序開展,平穩推進,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二、幫助就業對象
對*中心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具有城鎮常住戶口、并在規定時限內主動交車的有證三輪摩托車車主(以下簡稱有證車主),予以幫助就業。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有固定工資性收入的;已退休(含內退)并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車主未在規定期限內主動上繳車輛的。
20*年8月10日前,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車主必須做出要求推薦就業或自謀職業的選擇,逾期不再受理。兩次無正當理由不接受推薦就業的視作自動放棄推薦就業安置的權利。
三、幫助就業辦法
(一)鼓勵車主自謀職業。
1、符合幫助就業條件、愿意自謀職業的,由本人填寫自謀職業申請表,并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經*城區禁止三輪摩托車載客營運領導小組就業安置組核準后,給予一次性就業補助金2500元。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殘疾人有證車主自謀職業的,由市殘聯另外給予一次性補助1000元。
2、屬于幫助就業對象的有證車主從事個體經營的,可在8月31日前,向戶籍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申請,經勞動保障所審查,漢濱區勞動保障局復核發給《再就業優惠證》,逾期不予辦理。車主憑《再就業優惠證》享受以下有關稅費減免等優惠:
(1)在20*年年底前,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建筑業、娛樂業及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憑《再就業優惠證》,自辦理《稅務登記證》之日起,3年內免征營業稅、城市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并可按有關規定享受最長期限為三年的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
(2)購買小型貨運汽車從事營運的,免收3年的運管費;減半收取新車上牌的相關費用。
(3)殘疾人有證車主個人提供加工和修配勞務,免征增值稅。
(二)鼓勵各類企業安置車主就業。
1、對安置有證車主就業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按照中省有關政策規定給予有關稅費減免等優惠。
20*年年底前新辦的服務性企業(除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當年新招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車主和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含30%)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可在相應期限內(最長不超過3年)免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企業當年新招用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有證車主和下崗失業人員不足職工總數30%,但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可在相應期限內(最長不超過3年)按計算的減征比例減征企業所得稅。
2、對20*年底前新辦的商貿企業(從事批發、批零兼營以及其他非零售業務的商貿企業除外),當年新招用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有證車主和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的30%以上(含30%)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可在相應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內免征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
企業當年新招用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有證車主和下崗失業人員不足職工總數30%,但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可在相應期限內(最長不超過3年)按計算的減征比例減征企業所得稅。
3、對現有的服務性企業(除廣告業、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和商貿企業(從事批發、批零兼營以及其他非零售業務的商貿企業除外)新增加的崗位,當年新招用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有證車主及下崗失業人員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含30%),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可在相應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內對年度交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減征30%。
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凡安置符合幫助就業對象條件的車主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每吸納一名符合幫助就業對象條件的車主,每年可享受企業所得稅2000元定額稅收扣減優惠。當年不足扣減的,可結轉至下一年繼續扣減,但結轉期不能超過兩年。
4、貨運企業新購小型貨運車安置有證車主就業的,減半收取新車上牌的相關費用,免收3年的運管費。
5、接收安置有證殘疾人車主并與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企業殘疾人比例超過生產人員10%,但未達到35%的企業,經民政部門和稅務部門審定,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安置比例達到35%的福利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并享受如下稅收減免優惠:①從事服務性業務(廣告業除外)所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②殘疾人專用車免征車船使用稅;③對適合安置殘疾人的企業轉辦為福利或勞服企業的,經市民政局、市殘聯會同市國稅、市地稅局認定并報經省民政廳、省國稅局、地稅局批準,享受福利企業及勞服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安置比例達到35%以上,未達到50%的福利企業,除享受上述優惠政策外,企業如發生虧損,可給予部分或全部返還已征增值稅照顧,具體比例以不虧損為限。安置比例達到50%以上的福利企業,經稅務機關審核,還可采取先征稅后返還的辦法,給予返還全部已納增值稅的照顧。
5、對安置殘疾人有證車主的福利企業給予崗位獎勵補貼,每崗一次性補貼1000元,由民政、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實施。
(三)免費為有證車主提供再就業相關服務。
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車主,由市區勞動保障部門設定培訓專業,免費提供一次再就業培訓。培訓機構每培訓一人,可享受再就業政策性補貼400元,所學專業培訓費超出政策補貼標準以外的部分,由車主自付。免費為有證車主提供二次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服務。對愿意外出務工的由職業介紹機構負責組織和輸送,減免相關費用。
(四)鼓勵車主自主創業。
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車主,具備一定創業能力且愿意自主創業屬下崗失業人員的,由市勞動保障部門負責組織免費創業培訓,可按照規定程序申請不超過2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五)鼓勵企事業單位安置車主就業。
各級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騰崗、籌崗,主動接納安置符合崗位條件的車主就業。對主動安置車主就業的單位,按照安置人數給予每人500元的獎勵。
四、工作步驟
(一)7月31日前,做好相關工作準備。
1、由市勞動保障局擬定《*城區有證三輪摩托車車主幫助就業工作方案》,經*城區禁止三輪摩托車載客營運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
2、召開有關會議,動員各相關部門和單位按以下任務進行騰崗、籌崗。(1)由市勞動保障局負責籌集就業崗位200個,其中市直黨政事業單位籌集后勤服務崗位40個,勞務輸出及勞務派遣崗位160個;(2)非公經濟局負責推薦崗位160個;(3)漢濱區政府負責籌集440個崗位,其中40個屬于區直黨政事業單位后勤服務崗位。
3、做好技能培訓專業設置及組織培訓工作。
4、就業安置組將已籌集的崗位性質、單位名稱、錄用條件、工資標準、上崗時間、辦理程序、所需手續等詳細情況予以明確,供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有證車主進行選擇。
(二)8月10日前,做好主動交車車主幫助就業工作。符合幫助就業條件的有證三輪摩托車車主主動交車后,持本人戶口薄、身份證、車輛回收憑證原件及復印件,由車主本人申請填寫《三輪摩托車車主推薦就業登記表》、《三輪摩托車車主技能培訓登記表》、《三輪摩托車車主自謀職業申請表》,經就業安置組審核同意并簽署意見,做好崗位對接、減免費培訓和就業補助金發放工作。
1、對申請推薦就業的車主,由就業安置組填寫《有證車主就業安置崗位通知單》,車主憑《有證車主就業安置崗位通知單》到責任單位報到,由責任單位負責做好崗位對接工作,督促接收單位與車主簽訂用工合同。
2、對申請減免費培訓的車主,由就業安置組填寫《有證車主技能培訓通知單》,車主憑《有證車主技能培訓通知單》到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報到,由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組織培訓。
3、對申請就業補助金的車主,車主還應提供居住所在地社區居委會有無固定收入證明,對女年滿45周歲,男年滿55周歲車主,還應由社區居委會出具是否享受退休(內退)待遇證明。對符合申請領取就業補助金條件的車主,由就業安置組填寫《有證車主領取就業補助金通知單》,車主憑《有證車主領取就業補助金通知單》、《三輪摩托車車主自謀職業申請表》及相關證件復印件一同到指定現場領取就業補助金。
4、符合幫助就業對象條件的殘疾人車主自謀職業的,由市殘聯另外給予一次性補助1000元。
五、組織領導
為確保有證三輪摩托車車主幫助就業工作的順利推進,成立幫助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由馮尚勇任組長,葉荷瑞、劉學福、袁子順、蔡小安、楊大懷任副組長,負責*城區有證三輪摩托車車主幫助就業工作。各責任單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詳盡的工作安排,將工作任務細化分解,逐項落實到責任領導和人員,層層抓好落實,確保完成工作任務。
六、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