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3 11:24: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化學方程式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CaO
②熟石灰——Ca(OH)2
③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④食鹽——NaCl
⑤火堿、燒堿、苛性鈉——
NaOH
⑥純堿、蘇打——Na2CO3
⑦小蘇打——
NaHCO3
⑧鐵銹、赤鐵礦——Fe2O3
⑨赤鐵礦——
Fe3O4
⑩金剛石、石墨——
C
⑾干冰——CO2
⑿冰——
H2O
⒀天然氣(甲烷)——CH4
⒁酒精(乙醇)——
C2H5OH
⒂醋酸(乙酸)——CH3COOH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
紅色的固體——Cu、Fe2O3
、P(紅磷)
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
、鐵粉
白色的固體——MgO、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
黃色的固體——
S
藍色的固體——CuSO45H2O
藍色絮狀沉淀——Cu(OH)2
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
常見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氣體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堿的沉淀
藍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
溶液
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Fe(NO3)2等含Fe2+溶液
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三、常見氣體
(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干燥劑的選擇:
1、濃硫酸可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堿石灰可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3、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氣。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
、紅色固體:銅,
氧化鐵
2、綠色固體:
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
氫氧化銅,
膽礬(藍礬、五水硫酸銅CuSO4.5H2O)
5
、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
干冰,金剛石
7
、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
、黑色固體:鐵粉,木炭,
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
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
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
氯化銅溶液,
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
硫酸亞鐵溶液,
氯化亞鐵溶液,
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
硫酸鐵溶液,
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
、紫紅色溶液:
高錳酸鉀溶液
(三)
、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
二氧化氮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常見沉淀及顏色
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
3
淺綠色沉淀-----Fe(OH)
2
藍色絮狀沉淀----Cu(OH)
2
白色沉淀---
CaCO
3,BaCO
3,AgCl,BaSO
4,(
其中BaSO
4、AgCl
是不溶HNO
3
的白色沉淀,CaCO
3
、BaCO3
是溶于HNO
3
的白色沉淀)
白色微溶于水------Ca(OH)
2,CaSO
4
初中化學推斷題常用“題眼”歸納
溶液顏色
藍色:CuSO4
、Cu(NO3)2
等含Cu2+的溶液
淺綠色:FeCl2
、Fe(NO3)2
、FeSO4
等含Fe2+
的溶液
黃色:FeCl3
、Fe(NO3)3
、Fe2(SO4)3
等含Fe3+
溶液
紫紅色:KMnO4
溶液
火焰顏色
淡藍色:
H2、S(空氣中)
藍色:CO、CH4
藍紫色:S(氧氣中)
常見氣體
無色無味:O2、N2、H2、CO、CO2、CH4
有刺激性氣味:SO2、NH3、HCl
常見固體
黃色:硫磺(
S)
暗紫色:高錳酸鉀(
KMnO4)、碘(
I2)
綠色:Cu2(OH)2CO3
(銅綠)
藍色沉淀:Cu(OH)2
紅褐色沉淀:Fe(OH)3
紅色:Cu、赤鐵礦、鐵銹主要成分(Fe2O3)
、紅磷(P)
黑色:Fe3O4
、CuO、MnO2
、C
粉、Fe
粉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
:CaCO3
、BaCO3
、Mg(OH)2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
:BaSO4
、AgCl
3
元素之最
1.地殼(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
O)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Al)
3.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鈣(
Ca
)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C)
其它
1.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是O2
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CO2,
但通入CO2
后變渾濁的溶液不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也可以是Ba(OH)2
溶液。
3.最簡單的有機物是甲烷CH4
4.天然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
C)
5.吸水后由白變藍的是無水CuSO4
6.最常見的液態物質是H2O、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7.常用的食品干燥劑是生石灰CaO
8.常用的食品脫氧劑是Fe
粉
9.與酸反應有CO2
產生的物質是碳酸鹽(或NaHCO3
)
10.與堿反應(研磨)有NH3
產生的物質是銨鹽(銨態氮肥)
11.常溫下唯一有氨味的銨態氮肥是NH4HCO3
(碳銨)
一些常用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H2O-18
;CO2-44
;CaCO3-100
;HCl-36.5
;H2SO4-98
;NaOH-40
;Ca(OH)2-74
;
一些物質的俗稱
NaOH-
燒堿、火堿、苛性鈉;
Na2CO3-
純堿、蘇打;
NaHCO3-
小蘇打;
Hg-水銀;
CO2-
干冰;
CaO-
生石灰;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CH4-沼氣、瓦斯、天然氣;
C2H5OH-
酒精
(一)、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
固體、堿石灰、無水CuSO4(并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
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
溶液、KOH
溶液、堿石灰等
③
除HCl
氣體可用:
AgNO3
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二)、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
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
還原CuO、Fe2O3
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③防中毒:進行有關有毒氣體(如:
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通風廚中進行;并要注意尾氣的處理:
CO
點燃燒掉;
SO2、NO2
用堿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熱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注意熄燈順序。
(三)、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
沖洗;堿流到桌上,用稀醋酸沖洗。
②
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沖洗,再用3
-
5%
NaHCO3
沖洗;
Ⅱ、堿用水沖洗,再涂上硼酸;
Ⅲ、濃硫酸應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實驗室制取三大氣體中常見的要除的雜質:
1、制O2
要除的雜質:水蒸氣(
H2O)
2、用鹽酸和鋅粒制H2
要除的雜質:水蒸氣(
H2O)、氯化氫氣體(
HCl,鹽酸酸霧)
(用稀硫酸沒此雜質)
3、制CO2
要除的雜質:水蒸氣(
H2O)、氯化氫氣體(
HCl)
除水蒸氣的試劑:
濃流酸、CaCl2
固體、堿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生石灰、
無水CuSO4(并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等
除HCl
氣體的試劑:
AgNO3
溶液(并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體)、KOH
溶液(或固體)[生石灰、堿石灰也可以跟HCl
氣體反應]
(五)、常用實驗方法來驗證混合氣體里含有某種氣體
1、有CO
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
的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
象:黑色CuO
變成紅色,且澄清石灰水要變渾濁。
2、有H2
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水份,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
的混合氣體通入盛有無水CuSO4
中。現象:黑色CuO
變成紅色,且無水CuSO4變藍色。
3、有CO2
的驗證方法:將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點燃
與氧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Mg+O2
=
2MgO
現象: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放出耀眼的白光
點燃
S+O2
=
SO2
現象:空氣中是淡藍色的火焰;純氧中是藍紫色的火焰;同時生成有
點燃
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點燃
C+O2
=
CO2
現象:生成能夠讓純凈的石灰水渾濁的氣體
點燃
2C+O2=
2CO
現象:燃燒現象外,其他現象不明顯
點燃
4P+5O2=
2P2O5
現象::生成白煙
點燃
3Fe+2O2
=
Fe3O4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體
MnO2
2H2+O2
=
2H2O
現象:淡藍色的火焰
2H2O2
=
2H2O+O2
現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氣泡
MnO2
2HgO=2Hg+O2
現象:生成銀白色的液體金屬
2KClO3
=
2KCl+3O2
現象:生成能讓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
2KMnO4
=
K2MnO4+MnO2+O2
現象:生成能讓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
點燃
跟氫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H2+O2
=
2H2O
現象:淡藍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現象:有可燃燒的氣體生成
Mg+H2SO4==MgSO4+H2
現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
現象:變成淺綠色的溶液,同時放出氣體
2Al+3H2SO4
==Al2(SO4)3+3H2
現象:有氣體生成
Zn+2HCl==ZnCl2+H2
現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現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現象:溶液變成淺綠色,同時放出氣體
2Al+6HCl==2AlCl3+3H2
現象:有氣體生成
H2+CuO
=
Cu+H2O
現象:由黑色的固體變成紅色的,同時有水珠生成
高溫
2Fe2O3+3H2
=
2Fe+3H2O
現象:有水珠生成,固體顏色由紅色變成銀白色
點燃
跟碳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點燃
C+O2
=
CO2(
氧氣充足的情況下)
現象:生成能讓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高溫
2C+O2
=
2CO(
氧氣不充足的情況下)
現象:不明顯高溫
高溫
C+2CuO
=
2Cu+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并減少,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高溫
3C+2Fe2O3
=
4Fe+3CO2
現象:固體由紅色逐漸變成銀白色,同時黑色的固體減少,有能使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高溫
CO2+C
=
2CO
現象:黑色固體逐漸減少
點燃
3C+2H2O
=
CH4+2CO
現象:生成的混和氣體叫水煤氣,都是可以燃燒的氣體
點燃
跟二氧化碳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C+O2
=
CO2
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Ca(OH)2+CO2
=
CaCO3
+H2O
現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CaCO3+CO2+H2O
=
Ca(HCO3)2
現象:白色固體逐漸溶解
Ca(HCO3)
=
CaCO3
+CO2+H2O
現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時有能使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Cu2(OH)2CO3
=
2CuO+H2O+CO2
現象:固體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高溫
2NaOH+CO2=Na2CO3+H2O
(也可為KOH
)
現象:不明顯
CaCO3
=
CaO+CO2
現象: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高溫
跟一氧化碳有關的,但同時也跟二氧化碳有關:
高溫
Fe3O4+4CO
=
3Fe+4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銀白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高溫
FeO+CO
=
Fe+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銀白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Fe2O3+3CO
=
2Fe+3CO2
現象:固體由紅色逐漸變成銀白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
高溫
渾濁的氣體生成
CuO+CO
=
Cu+CO2
現象: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跟鹽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NaOH(
也可為KOH)+HCl==NaCl+H2O
現象:不明顯
HCl+AgNO3==AgCl
+HNO3
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這個反應用于檢驗氯離子
CaCO3+2HCl==CaCl2+H2O+CO2
現象:
百色固體溶解,
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Na2CO3+2HCl=2NaCl+H2O+CO2
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NaHCO3+HCl=NaCl+H2O+CO2
現象:生成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Fe2O3+6HCl=2FeCl3+3H2O
現象:紅色固體逐漸溶解,形成黃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
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淀溶解,形成了黃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形成黃綠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黃綠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
現象:同上
Mg+2HCl=MgCl2+H2
現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現象:溶液變成淺綠色,同時放出氣體
2Al+6HCl=2AlCl3+3H2
現象:有氣體生成
硝酸一般具有氧化性,所以產物一般不為H2
跟硫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NaOH(
或KOH)+H2SO4=Na2SO4+2H2O
現象:不明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
CuO+H2SO4=CuSO4+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OH)2+H2SO4=CuSO4+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H2SO4+BaCl2=BaSO4
+2HCl
現象:生成不溶于強酸的白色沉淀,用于檢驗硫酸根離子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現象:這三個反應現象同與鹽酸反應現象一致
Zn+H2SO4=Zn
SO4+H2
現象:同上
Mg+
H2SO4=Mg
SO4+H2
現象:同上
Fe+
H2SO4=Fe
SO4+H2
現象:溶液變成淺綠色,同時放出氣體
2Al+3
H2SO4=Al2
(SO4)3+3H2
現象:有氣體生成
跟硝酸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Fe2O3+6HNO3=2Fe(NO3)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溶液
CuO+2HNO3=Cu(NO3)2
+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OH)2+2HNO3=Cu(NO3)2+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NaOH(
或KOH)+HNO3=NaNO3+H2O
現象:不明顯
Mg(OH)2+2HNO3=Mg(NO3)2+2H2O
現象:白色沉淀溶解
CaCO3+2HNO3=Ca(NO3)2+H2O+CO2
Na
CO3+2HNO3=2NaNO3+H2O+CO2
NaHCO3+HNO3=NaNO3+H2O+CO2
現象:以上三個反應現象同與鹽酸反應現象一致
跟堿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NaOH+HCl(
或HNO3
、H2SO4)=NaCl+H2O
現象:酸堿中和反應,現象不明顯
CaO+H2O=Ca(OH)2
現象:放出大量的熱
NaOH(KOH)
+FeCl3(Fe(NO3)3
、Fe2(SO4)3)=Fe(OH)3
+NaCl
現象:生成紅棕色絮狀沉淀,括號里面的反應過程相似,產物相對應就行了
2NaOH(KOH)+FeCl2(Fe(NO3)2
、FeSO4)=Fe(OH)2
+2NaCl
現象:生成白色絮狀沉淀,括號里面的反映過程相似,產物相對應就行了
2NaOH(KOH)+CuCl2(Cu(NO3)2
、CuSO4)=Cu(OH)2
+2NaCl
現象:生成藍色絮狀沉淀,括號里面的反應過程相似,產物相對應就行了
NH4Cl(NH4NO3
、(NH4)2SO4)+NaOH(KOH)=NH3
+H2O+NaCl
現象:有可以使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
MgCl2(Mg(NO3)2
、MgSO4)+NaOH(KOH)=Mg(OH)2
+NaCl
現象:生成白色沉淀,括號里面的反應過程相似,產物相對應就行了
NaHCO3+NaOH=Na2CO3+H2O
現象:不明顯此反應的
Na
換成K
是一樣的
Ca(HCO3)2+2NaOH=CaCO3
+Na2CO3+2H2O
現象:生成白色沉淀,此反應把Na
換成K是一樣的
2NaOH+CO2=Na2CO3+H2O
現象:無明顯現象此反應的
Na
換成K
是一樣的
Ca(OH)2+CO2=CaCO3
+H2O
現象:產生白色沉淀,此反應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NaHSO4+NaOH=Na2SO4+H2O
現象:無明顯現象
2NaOH+SO2=Na2SO3+H2O
現象:無明顯現象
跟鋇鹽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BaCl2+Na2SO4=BaSO4
+2NaCl
現象:有白色的不溶于強酸的沉淀生成
BaCl2+Na2CO3=BaCO3
+2NaCl
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但可溶于鹽酸和硝酸,其實也溶于硫酸,但生成硫酸鋇沉淀,不容易看出來
跟鈣鹽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
+2NaCl
現象:生成白色沉淀
CaCO3+CO2+H2O=Ca(HCO3)2
現象:固體逐漸溶解
Ca(HCO3)2+Ca(OH)2=2CaCO3
+2H2O
現象:生成白色沉淀
跟幾種金屬及其鹽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高溫
銅:
高溫
CuSO4(5H2O)
=
CuSO4+5H2O
現象:固體由藍色變為白色
高溫
CuO+CO
=
Cu+CO2
現象:
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
同時有能使純凈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H2+CuO
=
Cu+H2O
現象:固體由黑色逐漸變成紅色,同時有水珠生成
Cu+2AgNO3=Cu
(NO3)2+2Ag
現象:銅表面慢慢生成了銀白色金屬
CuCl2+2NaOH=Cu
(OH)
2
+2NaCl
現象:生成了藍色絮狀沉淀
CuO+H2SO4=CuSO4+H2O
現象:黑色固體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Cu
(OH)
2+H2SO4=CuSO4+2H2O
現象:藍色沉淀溶解,生成藍色溶液
Fe(Zn)+CuSO4=FeSO4+Cu
現象:有紅色金屬生成
Cu2(OH)2CO3
=
2CuO+H2O+CO2
現象:固體由綠色逐漸變成黑色,同時有能使純凈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生成
鐵:
Fe+2HCl=FeCl2+H2
現象:鐵粉慢慢減少,同時有氣體生成,溶液呈淺綠色
FeCl2+2NaOH=Fe(OH)2
+NaCl
現象: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
4Fe(OH)2+O2+2H2O=4Fe(OH)3
現象:氫氧化鐵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變成紅棕色
Fe
(OH)
3+3HCl=FeCl3+3H2O
現象:紅棕色絮狀沉淀溶解,溶液呈黃色
Fe
(OH)
2+2HCl=FeCl2+2H2O
現象:白色絮狀沉淀溶解,溶液呈淺綠色
Fe+CuSO4=FeSO4+Cu
現象:鐵溶解生成紅色金屬
Fe+AgNO3=Fe(NO3)2+Ag
現象:鐵溶解生成銀白色的金屬
Fe2O3+6HCl=2FeCl3+3H2O
現象:紅色固體溶解,生成黃色的溶液
Zn+FeCl2=ZnCl2+Fe
現象:鋅粉慢慢溶解,生成鐵
銀:
AgNO3+HCl=AgCl
+HNO3
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強酸
AgNO3+NaCl=AgCl
+NaNO3
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強酸
Cu+2AgNO3=Cu(NO3)2+2Ag
現象:紅色的銅逐漸溶解,同時有銀白色的金屬生成
2AgNO3+Na2SO4=Ag2SO4
+2NaNO3
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補充化學方程式:
3Ag+4HNO3(
稀)=3AgNO3+NO
+2H2O
現象:銀逐漸溶解,生成氣體遇空氣變棕色
Ag+2HNO3(
濃)=AgNO3+NO2
+H2O
現象:銀逐漸溶解,生成棕色氣體
Cu+2H2SO4(
濃)=CuSO4+SO2
+2H2O
現象:銅逐漸溶解,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2FeCl3+Fe=3FeCl2
現象:鐵粉逐漸溶解,溶液由黃色變成淺綠色
2Na2O2(
過氧化鈉)+2H2O=4NaOH+O2
現象:有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生成
化學方程式匯總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點燃
=
(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點燃
=
1.
鎂在空氣中燃燒:
2Mg
+
O2
2MgO
點燃
=
2.
鐵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Fe3O4
點燃
=
3.
銅在空氣中受熱:
2Cu
+
O2
2CuO
點燃
=
4.
鋁在空氣中燃燒:
4Al
+
3O2
2Al2O3
點燃
=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
2H2
+
O2
2H2O
點燃
=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4P
+
5O2
2P2O5
點燃
=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SO2
點燃
=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
C
+
O2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
2C
+
O2
2CO
點燃
=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點燃
=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
2CO
+
O2
2CO2
點燃
=
11.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氣中燃燒:
C2H5OH
+
3O2
2CO2
+
3H2O
通電
=
二.幾個分解反應:
=
13.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
2H2O
2H2+
O2
MnO2
=
14.加熱堿式碳酸銅:
Cu2(OH)2CO3
2CuO
+
H2O
+
CO2
=
15.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
2KClO3
2KCl
+
3O2
16.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高溫
=
17.碳酸不穩定而分解:
H2CO3
=
H2O
+
CO2
18.高溫煅燒石灰石:
CaCO3
CaO
+
CO2
加熱
=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高溫
=
19.氫氣還原氧化銅:
H2
+
CuO
Cu
+
H2O
高溫
=
20.木炭還原氧化銅:
C+
2CuO
2Cu
+
CO2
高溫
=
21.焦炭還原氧化鐵:
3C+
2Fe2O3
4Fe
+
3CO2
加熱
=
22.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
2C+
Fe3O4
3Fe
+
2CO2
高溫
=
2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CuO
Cu
+
CO2
高溫
=
2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3CO+
Fe2O3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
4CO+
Fe3O4
3Fe
+
4CO2
四.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氫氣(置換反應)
26.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鋁和稀鹽酸2Al
+
6HCl=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
Fe
+
CuSO4
=
FeSO4
+
Cu
35.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
Zn
+
CuSO4
=
ZnSO4
+
Cu
36.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
Cu
+
Hg(NO3)2
=
Cu(NO3)2
+
Hg
(
3)堿性氧化物
+酸
--------
鹽
+水
37.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
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
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
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
CaO
+
2HCl
=
CaCl2
+
H2O
(
4)酸性氧化物
+堿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
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
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Ca(OH)2
+
SO2
=
CaSO3
+
H2O
(
5)酸
+
堿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堿起反應:
HCl
+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
HCl
+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
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氫氧化鋁藥物治療胃酸過多: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燒堿反應: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
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
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燒堿反應:
HNO3+
NaOH
=
NaNO3
+H2O
(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MgCl2
+
H2O
+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
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
7)堿
+
鹽
--------
另一種堿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
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
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
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
(
8)鹽
+
鹽
-----
兩種新鹽
70.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鈉和氯化鋇:
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應: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
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鈉溶于水:
Na2O
+
H2O
=
2NaOH
加熱
=
75.三氧化硫溶于水:
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
CuSO4·5H2O
CuSO4
+
5H2O
77.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
CuSO4
+
5H2O
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能用文字、圖表和化學語言表述有關的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這就需要化學教師引導學生在化學反應的前和后的過程中,能夠正確去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夠分析得出化學所反應的規律,讓學生對化學方程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比如化學教師在組織學生探究鋁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教學要達到學生掌握金屬鋁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三氧化二鋁,化學方程式為4Al+3O2==2Al2O3(條件為點燃),欲讓學生掌握這一化學方程式,就有采取一定的方式讓學生對該化學方程式的認知過程。學生在進行鋁燃燒的實驗,會根據平時在生活中的經驗,鋁不會燃燒的,這種持有懷疑的姿態去猜想,激發學生急于去探究鋁的燃燒實驗;學生親自對手實驗后,對實驗前的疑問得到釋疑,從這就內心深處接受了這個現實,達到心理認識;其次,接受引導學生分析參加反應的金屬鋁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發生燃燒現象,燃燒的狀態非常劇烈,產生更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灰色固體,即三氧化二鋁。教師引導學生對反應前后的參加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物質變化,引導學生能夠用文字來表述反應的情況;學生明確了反應物與生成物,教師就要引導學生用化學方程式來反映這一變化的情況,向學生講清楚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規則;化學教師再引導讓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出金屬在氧氣中,在點燃的條件下能夠生成金屬氧化物這個規律,通過這樣一步一步地逐步引導學生能夠對化學方程式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推進過程。
二、初中化學教師在對待實驗應該建立在客觀事實為基礎之上,引導學生認識到化學實驗的重要性。
《化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提出問題和作出猜想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須用事實來驗證;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進行推理和判斷”,這足以看出化學實驗并非是憑空捏造物質反映的用字母來表示的化學方程式,而是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物質參加的反應,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反應的一般過程,實實在在的,這樣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學實驗建立在客觀事實上,通過教師的實驗探究活動,能夠達到《化學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便于學生學習化學,通過觀察、想像、類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學生初步理解化學現象的本質;從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步入充滿神奇色彩的微觀世界,激發中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利用有關原子結構的科學史實,使學生了解科學家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想像能力、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辯證唯物主義的一些觀點。
三、初中化學教師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學生初學化學這門課,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化學實驗中,通過實驗去達到這一目的,而這一目的的實現,又是需要學生通過化學方程式來設計整個學習化學的過程。其次,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讓學生的眼、耳、鼻、口等行動起來,去捕捉實驗現象中的有用的信息,反過來,加深對化學方程式的理解。因此,學生實驗探究過程中,最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首要的任務,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第一步,教學引導學生正確的觀察首要的方法,養成記錄實驗的良好習慣,能夠讓學生把實驗現象與化學方程式巧妙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形成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的認真觀察實驗現象,通過學生的分析總結得出實驗結論,這樣的學習化學知識的模式,既能達到對化學方程式的全方位的理解,又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四、初中化學教師要適宜督促學生鞏固訓練,達到化學知識的靈活運用的目的。
過程開放或結論開放的習題能形成學生積極探究的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思考問題,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潛在能力。實踐題的解答需要學生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提出假設、動手實驗或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獲得結論或提出有關建議”,根據這一要求,化學教師要抓住化學方程式的“三個要點”:基礎是文字式、關鍵是化學式、難點是化學方程式。在識記方法上強調學一個方程式,記住一個方程式,采用逐步積累的辦法去學習化學方程式,達到會寫,會讀,會用的學習目標。
學生在初中對化學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十分重要,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有很大影響。但由于化學方程式學習難度較高,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幫助學生在化學方程式的學習上有所突破,重新拾起對化學的興趣,已經成為教師重點關注的課題。
1.化學方程式的重要意義
化學方程式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基礎,也是化學用語的核心體現。從結構上看簡單直觀,但涵義卻極為豐富。通過對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物質以及物質間相互反應變化規律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對化學方程式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化學知識的學習和教學效果。化學科目的學習離不開化學方程式,只有牢固掌握了方程式的內在涵義,能夠通過化學符號進行邏輯思維,才能真正的學好化學這門學科。所以,化學方程式教學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媒介向學生傳播知識,而學生則需要通過化學方程式這個有利的工具進行學習。
2.初中化學方程式教學的有效策略
2.1加強對教材中化學方程式教學總框架的把握,可以有效降低化學方程式的學習難度
幫助學生加強對方程式總體框架的掌握,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理解,進而降低學習的難度。化學方程式看似簡明直觀,但其在細節上含有很多知識都需要重點掌握,例如,物質的整體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書寫、分類以及方程式配平等,這些也是學生在學習方程式中經常遇到的幾種問題,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困擾。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先對這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了解,例如涉及到的物質化學式、元素符號等,都可以提前展示給學生理解,初中化學教材緒言中元素、物質化學式、分子、原子、元素周期表等出現就是很好的體現。另外,學生在實驗時,可以通過觀察、親身體驗一些物質在某些條件下發生的反應變化,使其對物質和化學式的事物有效聯系起來,更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學習“水的構成、原子、分子以及離子構成”時,化學式和化合價也是化學式書寫的提前呈現,為接下來化學式的書寫和理解打下一定的理論基礎。此外,在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時,教材同樣為學生設計了很多實驗,其中隱含著化學式和物質的直接關系,而且提前滲透了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相關知識。相似的課程設計還有很多,例如酸和堿等,這些都加強了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總框架的掌握,提高化學方程式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增加對化學反應實質的理解和應用。
2.2善于根據初中生心理成長規律,運用恰當的方法教學
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大腦機能是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階段,抽象邏輯思維還比較薄弱,一般來講還是需要一些比較具體形象的感性經驗。
在學習方面,需要在理解上過關才能談對知識的掌握,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對知識的應用和鞏固,而初中生在知識的理解上需要將抽象的知識和事物具體化,這對學習和記憶化學方程式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學習水的化學式-H2O時,就可充分利用理解記憶,先讓學生對水有一定的概念理解:它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液體,存在于空氣中、地下、江、河、湖、海等物體中,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在學生對水有以上的了解之后,就會對水的化學式-H20產生一定的記憶,這種方法就是理解記憶法。根據實際教學經驗體會,建議在對化學式的理解方面應著重從以下兩方面加強。首先,應充分發揮教師演示實驗的積極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實驗,并在實驗過程給予正確的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化學反應前后物質所發生的化學變化,例如顏色、狀態、氣味等方面的改變。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物質和化學式二者之間的關聯;其次,善于發現適合學生當前心理成長規律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驗器材和多媒體等工具,使學生逐漸完成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度。
2.3注意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配平,是提高化學方程式教學的有效途徑
首先,對于化學式的書寫形式應盡量簡明,其主要步驟包括寫、配、標三個環節。而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常見的主要有兩種。即最小公倍數法和定“1”法。這里最常用的是最小公倍數法,但該方法也有一定的使用條件,當一種元素在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多種物質中出現,這種情況就不可以使用最小公倍數法。其次,定“1”法相比于最小公倍數法,其適合初中任何情況下配平。下面介紹下幾種常見物質的配平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
(1)水電解化學方程式:1H2O2H2O+O2
首先進行化學計量數定“1”,將H2O2計量數定為1.然后對H和O進行配平,一切應遵循質量守恒原理。前邊反應物的H原子數量是2,所以生成物H2O前面應該配1,接下來再進行O原子配平,O原子在反應物H2O2中的原子數量是2,左右兩邊應滿足質量守恒,O原子數量應滿足:2=1+x,可知x=1,那么O2前面的化學計量數應該是1/2,即1H2O21H2O+1/2O2 , 2H2O2=2H2O+O2 .
(2)鋁與氧氣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L+O2=AL2O3
應從簡單的元素開始,這里,AL2O3元素較為復雜,將其計量數定為1,即AL+O2=1AL2O3, AL和O元素配平比較簡單,所以先配AL,2AL+O2=1AL2O3,O前面的計量數未定,設為x則有2x=3,x=3/2,所以有2AL+3/2O2=1AL2O3,即4AL+3O2=2AL2O3.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初中化學學習的重點、難點,只要掌握好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就一定會有所突破。
總結:
實驗是化學課程的重要環節,化學方程式也是化學課學習必備的條件,能否在初中階段把握好化學方程式的學習,對以后的化學學習中有很大的影響。只要把握化學方程式的有效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相信一定可以跨過化學方程式這道難關。
參考文獻:
[1]陳貴富.初中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例談[J]. 新課程(初中版). 2007(09)
[2]譚德志.淺談高中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記憶[J]. 考試周刊. 2013(79)
[3]武利華.初中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幾種常見的方法[J]. 新課程(中學版). 2009(10)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36-086-01
化學用語是用來表示物質組成。結構,變化規律的工具,掌握它是初中化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學好化學的關鍵之一。在經過多年的初中化學教學中,筆者發現,初中化學雖只經過了短短一年的教學,在中考中,卻出現了大面積的兩極分化,細分析近幾年的中考試卷的失分情況,我發現失分最多的便是有關化學用語的內容,所以如何教好化學用語,降低化學用語失分率,成為防止學生兩極分化的重要課題。
一、化學用語引起分化的原因
1、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內容比較枯燥,需要一定時間去識記和練習,教材安排的又較集中,元素符號還未成熟,接著又開始學習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加之一些外語學習不過關的學生,更易產生反感心理,極易形成包袱,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形成大腦的抑制作用,從而使興趣降低。
2、由于遺忘規律的作用,即使是已經記得很熟的學生,過一段時間后又易造成遺忘,這也是造成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3、從教師這方面來看,對大綱中“熟練地掌握重要的常用的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用語”這句話理解上有兩種傾向:一是以青年教師為主,覺得化學用語好教好學,習慣于按部就班,教的枯燥乏味,學生自然沒有興趣,不專心,埋下了分化的種子,二是有的教師“熟練”二字理解的過了頭,他們注意的過去的教訓、但違背教學要求的階段性,操之過急,學生尚未掌握書寫規律的情況下,一堂課便塞給大量無法理解的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從而造成學生負擔,違背教學規律,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記住元素符號,才能學會化學式,學好化學式才能學好化學方程式,而化學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關鍵。化學式學習的不過關也是造成化學用語教學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加強課堂改革,搞好化學用語教學
1、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便成功了一半。
①采用分散記憶法,培養興趣。在初學元素符號前,我便從序言部分開始在黑板上的最右邊出現“Mg鎂”“氧O等”字樣,每節課教3-4個,學生既有興趣,又沒有負擔,很易記熟。
②以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中,我采取編順口溜、曲子,開展游戲,比賽等多種形式,加強記憶效果。實踐證明比教師照本宣科效果要好的多。
2、強化化學式教學。
化學式是化學用語的重要內容,也是學好化學方程式的關鍵。在化學式的教學中,我用了多種方法來鞏固教學,強化教學效果。如根據化合價學化學式,根據化學式求化合價,判斷化學式的正誤等等。而在以后的全書教學中我都不斷的強化教學,特別是在第四單元后,更是不放過每個可以鞏固化學式的機會,從而也為化學方程式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3、總結規律,培養能力。
初中化學中化學方程式的教學是個重點,也是個難點,下面就這一問題做一探討。
要想學好化學方程式,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一、概念
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二、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
2、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
3、表示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粒子關系。
如4P+5O2
2P2O5表示的意義為:
1、 表示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 表示每124份質量的磷和160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會生成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
3、 表示磷原子、氧分子、五氧化二磷分子之間的粒子個數比為4∶5∶2。
學生對意義1掌握得比較好,但對后兩個意義就有點吃力,這就需要教師具體舉例講解、練習,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進一步吃透。
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
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臆想、臆造客觀上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
2、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學方程式(使左右兩邊的各原子個數相等)。
要讓學生知道任何化學反應都是通過實驗驗證出來的,決不能隨意去寫。如:石頭永遠不會變成金子、水是不會變成油的道理,碳在充分燃燒的時候會生成二氧化碳而在不充分燃燒的時候卻生成了一氧化碳等,讓學生從有趣的科學中得到啟發,尊重事實、尊重科學,從而在科學的道路上去探究、總結,進一步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科學發展觀。
四、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即在化學式前填上適當的系數,使式子左、右兩邊每種元素的原子個數都相等,從而體現出質量守恒。
好多學生在配平時會丟三落四,總是出錯,就此教師要引導他們首先掌握方法,然后多加訓練,相信他們會慢慢掌握的。方法具體如下:
1、觀察法:查左、右兩邊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然后在化學式前填上適當的系數,這是最簡單的方法。如:配平C+O2
CO,先觀察碳原子,左邊1個碳原子,右邊也是1個碳原子,左右相等,然后觀察氧原子,左邊2個氧原子,右邊卻是1個氧原子,因此就在CO的前面配上系數“2”,即C+O2
2CO,這時氧原子配平了,碳原子又不平了,最后在左邊C的前面配上系數“2”,即2C+O2
2CO。
2、最小公倍數法:找左、右兩邊出現機會較多、原子個數變化較大的原子的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用這個公倍數除該化學式中原子的個數為化學式前的系數,然后依次調整其它原子的個數,這個方法用得比較多。如:配平P+O2
P2O5,先觀察左右兩邊各原子的個數是否相等,結果都不相等,氧原子的較復雜點,所以就從氧原子著手。先算出“2”和“5”的最小公倍數為“10”,左邊10/2=5,右邊10/5=2,分別在化學式的前面注上相應的系數,即P+5O2
2P2O5。氧原子配平了,下面就看磷原子了,很好辦,在P的前面配上系數“4”,即:4P+5O2
2P2O5。
3、待定系數法:這種方法用于配平較難的化學方程式,可給基礎較好的學生講。如:配平C2H6+O2
CO2+H2O,有的同學對這個化學方程式用前兩種方法配不出來,較發愁,沒關系,我教你用待定系數法去配平。首先在反應物中找較難的化學式下手,設它的系數為“1”,其它依次設為“x、y、z”,即1C2H6+xO2
yCO2+zH2O,然后依據各原子的個數在反應前后相等,列出簡單的方程組,接著將化學方程式中的未知數換掉,即:C2H6+ O2
2CO2+3H2O。最后將化學式前面的系數“ ”去分母,即在每個化學式的前面乘以系數“2”,最終為:2C2H6+7O2
4CO2+6H2O。
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以鐵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為例)
1、“寫”:左為反應物化學式,右為生成物化學式,中間用“—”連接。如:Fe+O2——Fe3O4。
2、“配”:即配平化學方程式。如:3Fe+2O2——Fe3O4。
3、“注”: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并把短線改成等號。如:3Fe+2O2
Fe3O4。
4、“標”:標明生成物的狀態(“”:表示生成物為氣體;“”:表示生成物為沉淀)。由于化學方程式3Fe+2O2
化學語言是解釋自然界化學現象,揭示化學變化的本質,概括化學變化規律的,其它語言所不能替代的特有的語言,掌握了化學語言也就掌握了學習化學的金鑰匙。那么初中生該掌握的化學語言有幾何?教材《初中化學(人教版)》中的化學語言,總共有五類246種(個),具體是:元素符號(33種)與離子符號(5種),原子結構示意圖(22種)離子結構示意圖(5種),化學式(108種),化學方程式(62個),電離方程式(11個)。
與原教材相比,新教材不僅刪去了電子式,減少了元素符號,降低了對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的要求,對單質、氧化物、酸、堿、鹽之間相互聯系與相互轉變反應規律的要求也有所降低,而且對章節編排做了改進,分散了難點,選擇了合理的知識梯度。
一、利用化學語言的特點 激發學習興趣
作為化學領域的語言,它具有其它語言不能代替的獨特性和簡潔性。充分利用化學語言的特點,結合教材的內容,有計劃地分散難點,讓學生輕松地學習,特別是復習階段,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在總復習階段可以相互比較、相互滲透、融匯貫通,加上適量的集中練習使學生由生變熟,熟能生巧。要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化學其實并不難,只要掌握了化學語言,其它的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在學懂學會中不斷強化興趣,在復習練習中鞏固元素符號,進而熟練化學式,化學方程式,逐漸達到熟練地做題、熟練地分析解決實際能力題的程度。
二、結合教材知識結構 化學語言教學三步曲
教師在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分解化學語言在全冊書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編排的層次和順序,把握教材的深廣度,將化學語言的教學大致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特別是復習階段由于學生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效果更佳。
1、化學語言的識記階段
從“緒言”到第二章第三節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屬于化學語言的識記階段。讓學生回憶總結已經學過的元素符號。到元素、元素符號這一節,學生都能夠熟練地讀、寫24種元素符號。對于化學式,從“緒言”課接觸物質開始總結,把常見物質的化學式,一一總結在黑板上,讓學生一目了然,同時教給了學生一種學習與總結的方法。在學生第一遍學習的基礎上再一次實現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
2、化學語言的理解階段
化學語言的精妙之處,簡潔之處,無可替代的特點就從這一階段開始體現。從第二章第三節到第四章第二節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理解階段。讓學生理解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的意義。掌握用元素符號寫化學式,用化學式寫化學方程式的初步規律。化學方程式是化學語言教學的重點,掌握好化學式與化學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可使學生形成化學方程式的雛形。書寫化學方程式,配平是難點,除了講清最小公倍數法,可通過實例簡單介紹“奇數配偶法”。對于這些化學語言,要求學生達到熟練默寫的程度,因為這是學習化學的基礎與重點。
3、化學語言的應用階段
從第四章第三節到第八章,著重鞏固、擴大和應用化學語言。這是解決分析應用案例題目的基礎。 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酸堿鹽的性質與單質、氧化物的簡單關系,對初中生來說是化學語言的高級階段。要應用必須強調理解、熟練,舉一反三。
三、多練多用 提高化學語言的書寫能力
化學語言和化學教材的各部分知識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化學語言的特點是學生容易遺忘,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規律,對于初中階段的化學語言,學生應多練多用多默寫,最長間隔不超過三天重溫一次。貫穿于整個學習與復習階段,并讓學生養成使用化學語言解答化學問題的良好習慣。能用化學語言解答的問題,如物質及其性質、用途、制取現象的解釋、實驗結論等,必須用化學語言來解答,經常練習,達到會讀、會寫、會用,逐步熟練。這樣堅持一個學期,化學語言及其本質就會爛熟于心。
初三化學在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接觸和學習化學方程式,是正式進入化學殿堂的敲門磚,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靈活運用化學方程式,合理、有效地推動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從而提高初三化學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化學方程式應用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初三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方程式的應用時間和深入程度都較淺,所以,在化學方程式的應用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重視程度不足。由于學生剛剛接觸到化學方程式,老師對于化學方程式的解釋過多,可能會導致學生理解不掉,所以,在教學中對于化學方程式的解釋就會故意減少,從而導致其重視程度不足;其次,教學方法不合理。在教學活動中,由于初三化學教學活動中,有大量的化學實驗,而化學實驗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對于化學用語的解釋就相對較少,而這導致學生在真正面對這些復雜的化學元素符號和化學方程式時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后,急于求成的心理嚴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化學用語不能準確分清主次順序,在教學過程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導致學習、記憶、理解的難度較大,并且機械的記憶方法增加了學生的厭學情緒。
二、初三化學教學中化學方程式的靈活運用方法
1.夯實學習基礎――利用口訣法學習化學方程式
在初三化學學習時,由于在初二學習時積累了一定的基礎,開始接觸更為專業的化學知識,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工具,并且其學習的過程是個學習方法的過程。在方程式的靈活運用上,要著重加強抓要領,夯實學習基礎。學習化學方程式時,最基礎的運用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其要領主要是:左寫反應物,右寫生成物;寫對化學式,系數來配平;中間等號連,條件要注;清生成沉淀,氣箭頭來標明。這是學習化學方程式基礎的基礎,所以,在學習運用時,要熟練地掌握口訣,從而為進一步的應用奠定基礎。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學生還是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2.善總結,鞏固學習成果
化學方程式是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的科學方程式,所以,想靈活運用就應該善總結,通過學習、觀察和思考,鞏固學習成果,從而實現化學方程式的靈活運用。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于同類型的問題和化學反應舉一反三,提高學生對于化學方程式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下面在教學的過程中,簡單的舉出幾個化學方程式的例子,幫助大家積累總結經驗。一氧化碳+金屬氧化物金屬+二氧化碳(2NaOH+CO(少量)=Na2CO3+H2O)像此類反應的生成物是鹽和水,在寫出鹽的化學方程式的時候,就需要注意到鹽的配平,但是由于學生在記憶時對于生成物的記憶停留在死記硬背上,所以,對于如何寫出同類的生成物就顯得非常困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在配平時,要注意到鹽里面堿金屬離子和非金屬氧化物等,再加上一個氧化原子形成了負二價的原子團,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更加靈活地運用化學方程式提供的引導去作出準確的配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為了教會學生化學知識,更應該去指導學生和教育學生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探索知識,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這對于初三化學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對于化學方程式的應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3.善應用,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化學知識,教育學生如何去配平其實主要目的是為了運用,所以說教師的重要作用是引導學生如何應用化學方程式,從而解決實際問題。這雖然對于剛剛學習化學不久的初三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但是在學習和掌握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是現代素質教育的目標。例如,在汽車上,都安裝有汽車安全氣囊,安全氣囊內部裝硝酸銨,當汽車受到嚴重的撞擊時,硝酸銨就會分解產生大量的N2O,H2O,從而防止汽車內人員受傷,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對這個事件進行簡單的描述,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H4NO3=N2O+2H2O。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克服學習困難,防止機械記憶,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探索的能力。
關鍵詞:化學語言;教學
化學語言是表達化學思想的專門語言,是儲存、傳承和加工化學信息的工具。化學語言可分為符號語言、文字語言和圖表語言三類。它既是化學思維的載體,又是化學思維活動的體現;既是表達的手段,又是交流的工具。它是化學學習中記憶、理解、思維和應用等各項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中介,學生離開了它就不可能進行化學學習。
初中階段所學的化學用語主要是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這些不但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工具,也是眾多化學用語的基礎,所以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十分重要。但是由于這部分知識記憶量大,抽象性強,比較枯燥,往往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從而形成初中化學的第一個分化點。那么,如何做好初中化學用語的教學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為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注意:
一、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
不論學習哪一類化學用語,都應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和意義,通過具體物質及物質間相互變化的化學反應實例,激發學生的興趣,認識學習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如講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制氧氣時,就可以向學生介紹過氧化氫、二氧化錳、水和氧氣的化學式。當他們看到這個化學表達式時,便可以清楚得認識到這個反應的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是什么,還能知道生成物的狀態,從而認識到正確地運用化學用語是多么清楚簡便。學生明確了學習化學用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會激發起極大的興趣。因此,明確學習化學用語的目的,激發學習興趣,是學好化學的先決條件。
二、提早滲透,分散難點
在前三單元的教學中,化學實驗多,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但到了第四、五單元,面對集中出現的大量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學生感到手足無措,甚至感到像背單詞一樣,枯燥無味,從而使學習興趣大減。針對這種情況,我總是在教學中提前滲透一些元素符號、化學式,使難點分散,學生則可順利掌握相關知識,渡過難關。在序言課上,我就以五字一句的韻語教了學生前二十號元素符號,如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
同時及時向學生指出,掌握好元素符號是進一步研究化學的工具和必備手段。這樣以來,學生就積極誦讀、書寫。到二、三單元教學時,可以陸續的告訴學生一部分化學式和化學表達式;在以后的單元中,再進行化學方程式的教學,就容易多了。
三、嚴格要求,規范讀寫
化學用語的教學要求學生會讀、會寫,并達到規范化程度。學生在寫化學用語時,常犯這樣一些錯誤,大小寫混淆,如Mg寫成mg,KMnO 4寫成KMNO4,CO寫成Co;上下標書寫不規范,如H2SO4寫成H2SO4;寫化學方程式時不配平,不寫必要條件和亂寫氣體箭頭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布置足夠的練習,讓學生暴露錯誤,分析學生練習中出現缺陷及錯誤的原因,跟學生一起研討彌補和訂正的辦法。
其次是學生在讀化學用語時,常不夠嚴謹準確,如把FeCl2、FeCl3全都讀成“氯化亞鐵”或全都讀成“氯化鐵”,而不能根據其化合價差異分別把它們讀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鐵”;
又如,把化學方程式“C+O2=CO2”讀成“碳加氧氣等于二氧化碳”。
針對前種情況,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找出這些化合物的區別,并把化合物的一些命名規則講清楚,而后者是由于學生不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把化學方程式當成了數學方程式了。
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講清化學用語的含義,嚴格把握讀寫關,要求學生規范應用化學用語。在講到某物質時,可讓學生聯系它的化學式。當然,講到化學式時,讓學生讀出它的名稱。化學方程式也一樣,名稱和化學含義要相互聯系,從而加深記憶。學生在會寫、會讀化學用語的基礎上反復練習、鞏固,就能達到正確使用的目的。
四、注重歸納,對比記憶
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習材料的相互滲透作用,尋找相關化學用語之間的共同特性,注意比較類似用語的微小差別,強烈刺激記憶的興奮點。學習化學以來,我要求學生每學一個新化學方程式,就總結到書本第一頁的空白處。上冊學完,總共歸納了28個化學方程式。平時,讓學生多復習化學方程式,以強化鞏固。相似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對比記憶,如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與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的化學方程式;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反應等。同一類的化學方程式對比記憶,往往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關鍵詞:分數法;歸一法;代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4?0060?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配平化學方程式是以化學反應客觀事實為基礎,再根據質量守恒、電荷守恒和電子守恒三大原則,調整化學式前的化學計量數,使化學方程式左右兩邊原子的種類相同、數目相等(離子方程式還要求方程式左右兩邊所帶電荷的種類和數量都相等)。配平化學方程式是中學化學的一項考查熱點,無論是在中考還是高考中都必有所體現。在初中化學教材和教參中,介紹了依據質量守恒定律用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和觀察法來配平化學方程式。高中化學課堂上講到了離子反應方程式和氧化還原反應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增加了電荷守恒與電子守恒兩大原則,但是,所用數學工具仍然止步于最小公倍數法和奇數配偶法。中學生已具備的數學知識沒能得以充分的運用。
“分數”、“歸一”、“代數”是大多數中學生耳熟能詳的數學方法。然而,這些數學方法卻很少被教給學生運用到配平化學方程式上來。在當前的化學教研中,化學教師對充分運用數學知識來配平化學方程式的研究也較為零散,并且往往只有單一方法的介紹。例如,徐宏簡要介紹過“分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1];李成軍介紹過用定“1”法配平化學方程式[2];蔡海成介紹用傳統的“代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3]。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文獻表明,有人將這三種數學方法整理成為一套系統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通用法則。本文正是借鑒了以上三位教師的研究成果,闡述了三種數學方法在配平化學方程式中的運用,總結歸納出一套通用法則,并將此用于一些難確定化合價的化合物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帶字母化合物參與的和有機物參與的等不同類別復雜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實踐證明,運用此三種數學方法及其聯用不但能簡單、高效地幫助解決化學方程式配平的問題,還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 分數法
參考文獻:
根據化學式的計算包括計算相對分子質量、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計算物質中一元素的質量分數三個基本計算。利用化學式的計算是初中化學教學中第一次涉及符號與數字的計算,也是初中化學中最基本的計算,為以后的化學計算打下基礎。如果學生這一關過不了的話,會影響以后的化學計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這一類計算的教學,不要產生輕視的心理。在教學中教師要理清三個基本計算的思路,引導學生掌握這一類的計算。
如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的教學,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加”“乘”“括號”、“系數”的含義,并讓學生結合實際題目進行練習。比如H2O表示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一個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6,那么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應為多少,如何列算式?可以放手先讓學生自己練習,然后自己評議,不斷地糾正錯誤,最后教師再強調和總結。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如學生計算完H2O、O2的相對分子質量,可以讓學生接著計算2H2O、Ca(OH)2的相對分子質量。經過這么練習,學生大多都能掌握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而學生在明白怎么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后再進行元素質量比的學習就輕松多了。教學中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得出:相對分子質量中的“+”改成“:”就是元素的質量比。如H2O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1×2+161×2:16。至于物質中某一元素的質量分數的教學,可以結合數學打比方,教師不妨讓學生把化合物當成整體,元素當成部分進行思考理解,這對已知物質質量計算元素的質量或已知元素的質量求物質的質量這類習題的解答有一定的幫助,課后或單元復習時要補充這類習題。建議在講這一內容前先摸學生的數學底子,利用課余時間加強補差,這對我們的教學會比較有利,從而不讓學生因數學的緣故降低對化學的興趣。
二、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初中化學中,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用一定量的反應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孤立地只談計算,應和化學方程式的涵義聯系起來,要讓學生明確地認識到,化學方程式不僅表示什么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什么物質,而且還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依據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因此,學生首先也要掌握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各物質間的質量比。學生在進行計算各物質間的質量比時常犯這種錯誤:把其中幾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和相加再跟另外一種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和進行相比,我們要跟學生強調“各物質指每一種物質”。另外根據需要,有時可能是兩種物質之間相比,學生要明確這一點,這對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比較關鍵。
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比較關鍵的還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化學方程式是化學計算的依據,如果化學方程式寫錯了或沒有配平,化學計算必然會得出錯誤結果。因此,一定要使學生對化學計算題里的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對有關的化學方程式要熟悉。為此,一開始教學我們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選擇例題和習題進行講解和練習。例如課本上的例題:加熱分解6.3g高錳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是多少?此題化學式多、復雜、易混淆,化學方程式需配平,相對分子質量計算也復雜等,學生很容易產生懼怕的心理,進而會影響到其對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學習。因此,我改成這樣的例題:6g木炭完全燃燒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這樣的反應學生熟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也容易,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被激發,從而有利于學生對計算步驟和方法的掌握。接下來讓學生進行練習:2g氫氣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的質量是多少?此題增加一點難度即化學反應方程式需配平,但沒關系,學生對這個反應比較熟悉,可以練一練。我讓一個成績中等的同學和一個成績較弱的同學上臺演練,如果他們都做好,那么全班同學基本掌握;如出了問題,那是最好的課堂生成性資源,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有意識地圍繞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包括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錯誤,未配平化學方程式,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列比例式是否正確等,請成績好的同學來修改。這樣的訓練不僅對成績中等和成績較弱的同學有幫助,對成績好的同學也是一種提升。
三、溶質質量分數的有關計算
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初中化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這部分計算題也是計算題的難點之一,此概念是解決計算題基礎,如果對概念理解不清楚,將會嚴重影響到計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講清溶質的質量分數這個概念,要讓學生明確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的質量和溶液的質量之比,而不是溶質的質量和溶劑的質量之比;所涉及的量是質量,不是體積;三個量只要知道任意兩個就可以求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