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8 11:41:5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化學專業學年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積極投身課程改革,遵紀守法,恪守師德,依法執教,愛崗敬業,勇于探索、創新,積極改革。
在教學中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積極引導學生探究各類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重視學生思想工作教育,從生活上給予學生關心,從學習上積極鼓勵,并用學生身邊的事例加以引導和教育。經常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增強了克服困難的自信心,鼓足了學習干勁。并引導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制訂了一個恰當的學習目標,并鼓勵他們努力完成目標。
教學過程中,嚴格做到教學“六認真”,抓好了單元復習小結工作,勤于輔導,設立了幫扶對象,使每一個后進生學有所得,轉化后進生工作得到了落實。并有針對性的進行了各種嘗試,采取了分層教學,使優生的培養和差生的轉化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重視講練結合,并根據新大綱和教材要求開展各種活動,盡自已的最大努力激勵學生的興趣,最大程度加強學生的自覺性的教育,同時加強了課前預習指導,希望學生做到一看二練三歸納。即讓學生先看教材,對教材中的概念和例題先看,用一些符號標明自己的問題,然后對每節后面的練習做嘗試性的練習,最后歸納自己學習的收獲。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經佛山市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具備“中學化學一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至今已任職七年。根據職務晉升條例,符合申報中學化學高級教師條件。
二、本人述職
任現職八年來,能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正確的政治立場。遵守法規法紀,關心集體,團結同事,作風正派,從嚴治教,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能全心全意從事本學科的教學,力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去完成教育和教學工作,絕對服從上級和學校領導的工作安排,任勞任怨,誠誠懇懇,從工作中去體味教育工作的崇高,從工作中去獲取人生的奮斗意義,在工作中享受為人師表的樂趣,在工作中逐漸充實了自己。
(一)、探索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自我形象,展現教師風采
任職以來,能認真鉆研教學理論,努力探索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課堂上盡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討論、消化、吸收;課堂上多與其它學科如數學、物理、生物等緊密聯系,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更寬,做到每一節課都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嚴肅中不乏幽默,幽默中透著嚴肅,而且教學質量要達標,要把每一節課都當成是優質示范課來上,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上化學課,渴望上化學課;課堂的形式多種多樣,讓學生上臺自己動手做實驗,體現實驗的樂趣,培養動手的能力,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講課、評習題、評試卷等,開展辯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開展課外家庭小實驗設計比賽等。教學中還注意樹立教師的個人形象,展現教師風采,多與學生接觸和溝通,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到既受學生敬重,又能與之和諧共處,既是師長又是朋友,能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自身的教師魅力來做學生的表率,吸引學生。
(二)、精心準備,講究方法,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在教學方面,我有多年的指導高考復習的教學經驗,所以,在對教材的處理上,能充分做到以綱為本,以人為本,精心準備,講究方法,針對所教班級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在95-96學年度,我擔任高二(5)-(8)班四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其中兩個理科班、兩個為文科班。在文科班的教學中,針對其只需通過“會考關”且對化學學習易“降溫”的特點,立足于基礎知識的傳授,立足于會考考綱;對每一堂課,都力爭做到:備課深入,講課淺出,使大部分學生都能聽懂;做到既能穩定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能完成化學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特點,采取趣味教學,使學生在輕松自如的學習環境中掌握了化學基礎知識。在該學年度的化學會考中,兩個理科班的同學全部通過會考,其中有76位學生優秀,優秀率達到68%;兩個文科班只有4人不合格,會考合格率為97.3%,優秀率為45.2%。
在96-97學年度,我擔任高三理科重點班307、308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在理科重點班中,我采取立足課本,緊靠高考考點的教學手段,有目的地提高知識的綜合程度,加深練習題的訓練強度,使學生樹立化學科的高考意識。在授課過程中,我經常采用:“提出問題-自學-討論-精練-評講”的教學方法,根據本節課的教學要求,聯系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知識,提出一些有針對性,難度適中,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定向思維,帶著問題邊看書邊獨立思考,使他們自覺進入認識過程,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還激發學生發散思維,廣泛進行討論,再針對學生自學和討論中提出的問題,突出重點進行講評。講課時主要是講知識結構系統,講精華,講關鍵,講規律,講思路,講方法,最后適當補充深淺適宜,形式多樣的典型習題,并控制課堂練習的時間和數量,講究練的方法,不搞題海戰術。評講習題主要是講解題方法、思路、規律和查漏補缺,強化記憶,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在該年度的高考中,307、308班上省三線42人,其中307班的嚴華堅同學以683的成績位居該年度南海一中的理科冠軍,被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系錄取,這是南海一中全面恢復普高后的零的突破。
99-20**學年度,我擔任高三化學班的化學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全班77位同學,獲學校“十優”稱號的有二人,南海市優秀學生干部一人,南海市“三好學生”一人,當年的高考中,共有54位同學上省線,其中化學單科平均成績排名第二,本人也獲得了教學成績優異獎的獎勵,其中,何志球同學、李碧環同學分別以730、721分的優異成績奪得南海一中的冠軍和亞軍殊榮,分別被華南理工大學和汕頭醫學院臨床專業錄取;關倫超同學以化學成績730分一舉奪得該年度南海一中的x科第一名;我班的劉永錦同學更以綜合科882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下廣東省第4名、佛山市第二名、南海市第一名的好成績,為南海一中的輝煌添上更精彩的一筆。
(三)、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能力
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為此,我除了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外,還善于進行實驗改革,把演示實驗改為隨堂學生實驗,采用邊講、邊議、邊實驗的方法,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指導學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腦想,邊做實驗,邊學習新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加深印象,記得牢,學得活,興趣盎然。同時,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課外活動,撰寫實驗報告或小論文,提高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每年化學會考的實驗操作考查中,學生通過率100%。
針對每年高考中實驗題得分率最低的特點,我通過多年指導高考復習的體會,發現采取分三步的方法,收效顯著。首先是安排閱讀課,以近5年的廣東省高考化學試題為藍本,閱讀分析試題,找關鍵詞、關鍵句,找使用的儀器,找實驗的操作的先后順序,找問題與題干的聯系等,目的是讀通讀懂題目;第二是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就有關的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動手做實驗,體會實驗的意圖和思路方法,鞏固所學的知識,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實驗題的意識。第三是實戰階段,動手做高考題或模擬題或專項訓練題,并注意規范的操作順序和清晰流暢的文字表達。通過三個階段的強化訓練,學生的實驗能力都能得到相當大的提高。
(四)、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在教育方面,能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表率。任教12年來,共擔任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每月均被評為“文明班”、“標兵班”,受到學校的多次表揚和獎勵。1999-20**學年度,我擔任的306班,不管在班風上和學風上,均為年級第一,每個月都被評為文明班、標兵班,何志球、李翠霞兩位同學被評為學校“十佳”學生,陳德昌同學被評為南海市優秀團干,李碧環同學被評為南海市“三好學生”。92-93學年度,我擔任環保班的班主任,針對本班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我首先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同時狠抓班風和學風,以學風促班風,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本班的紀律表現和學習成績均獲表揚,吳月華、羅艷明兩位同學獲得了特等獎學金的獎勵。
如果覺得申報中學化學高級教師述職報告 , 述職報告開頭范文,述職報告模板這篇文章不錯,可以推薦給朋友分享哦。
tags: 述職報告教師中學化學報告總結計劃 - 述職報告,述職報告開頭范文,述職報告模板申報中學化學高級教師述職報告 在學科教學上,也能注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熱愛大自然教育,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在教學中,還注重培優補差工作,對差生的輔導采取四優先,即課堂提問優先、作業批改優先、課外輔導優先、實驗動手優先,使差生逐步掌握知識技能、技巧,在心理上,使差生感覺處處受到重視,事事得到關心,借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原306班的麥偉漢同學,由于家庭變故等原因,致使成績退步明顯,而且一退而不可收拾,他本人也采取放棄。面對嚴峻的事實及該生的性格特點,我經常有意識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明確指出他的缺點和學習上的潛質,使他既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產生趕上去的信心,最后,在化學會考中,獲良好成績,而在當年的高考中以658分的優異成績被仲愷農業學院錄取。
(五)、以老帶新,共同提高
從93年開始至今,連續多年擔任備課組長的工作。積極帶領本備課組成員開展備課組活動,效果顯著,得到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備課組”。94-95學年度,學校安排新教師呂翠芬老師為我的幫教對象;97-98學年度,學校安排新教師胡燕華老師為我的幫教對象;98-99年,新老師陳靜華老師為我的幫教對象。在指導新教師的活動中,我真正做到言傳身教,幫助新教師解決教學上的疑難問題,使新教師能早日成為教學骨干,同時也促進了自己的業務提高。新教師的缺點是理論知識豐富而實戰經驗不足,授課過程重點難點把握不準,容易超出教學大綱或考試大綱的要求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他們的優點是專業知識新穎、系統、全面,實驗能力強,精力充沛。因此,在備課組活動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于與新教師進行教材的分析上,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分析學生的情況,決定各章節的授課時數,各章節的練習題等,對于課本中出現的一些演示實驗,課前進行多次的演練,并能與新教師不斷探討,不斷尋求改進,務必使實驗效果更好,教學效果更佳。如關于氯化氫或氨氣的噴泉實驗,按照課本的演示,雖然實驗現象明顯,但能清楚觀察到現象的學生只有前排的幾位同學,而后排的同學只能看到最后的結果,噴泉卻無法看到。為解決這個問題,我與胡燕華老師等進行了幾個對比實驗,發現用礦泉水瓶來代替課本的燒瓶,不但容易操作,現象明顯,而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用手拿著在課室里任何一個地方操作,全班學生都能清楚地觀察到噴泉的現象。在以幫帶教的總結上,胡燕華老師說:“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在工作中,我有一個非常深的感受,那就是,身邊有一位老教師指導自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進步。”
(六)堅持學習,教研結合,提高理論水平
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行,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因此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使自己永遠立于教育教學的最前沿,是對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所以教學之余,我堅持學習各種專業技術知識,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如學習教學多媒體的應用技術等,現在已能自如地運用powerpoint、authorware、excel等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充分利用internet網上資源輔助教學,使教學效果更顯著,并已順利通過南海市舉辦的中小學教師電腦初級班和中級班的考試;勇于承擔公開課和示范課,與同行互相切搓學習,互相提高;也能堅持學習與本專業有關的知識,參加由南海市舉辦的中學化學青年教師解題競賽,獲一等獎;能積極參加由廣東教育學院主辦的教學進修班的學習;還能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提高理論水平,其中教學論文《把好“三關”、精練精評、形成能力》獲南海市20**年教學論文評比中學組三等獎;《化學知識的記憶方法淺談》一文,被錄入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培養興趣,訓練方法,提高質量》一文被錄入《中國改革與發展叢書》;《守恒法解題探析》一文被編入《南海一中教育教學論文集》中;《化解知識層次,突破教學難點》在校內交流;教育論文《一身四心,分心有術――成功班主任必備》在校內交流。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經佛山市中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具備“中學化學一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至今已任職七年。根據職務晉升條例,符合申報中學化學高級教師條件。
二、本人述職
任現職八年來,能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正確的政治立場。遵守法規法紀,關心集體,團結同事,作風正派,從嚴治教,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能全心全意從事本學科的教學,力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去完成教育和教學工作,絕對服從上級和學校領導的工作安排,任勞任怨,誠誠懇懇,從工作中去體味教育工作的崇高,從工作中去獲取人生的奮斗意義,在工作中享受為人師表的樂趣,在工作中逐漸充實了自己。
(一)、探索課堂教學藝術,提高自我形象,展現教師風采
任職以來,能認真鉆研教學理論,努力探索課堂教學的藝術性,開展主體式教學模式,課堂上盡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討論、消化、吸收;課堂上多與其它學科如數學、物理、生物等緊密聯系,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更寬,做到每一節課都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嚴肅中不乏幽默,幽默中透著嚴肅,而且教學質量要達標,要把每一節課都當成是優質示范課來上,讓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上化學課,渴望上化學課;課堂的形式多種多樣,讓學生上臺自己動手做實驗,體現實驗的樂趣,培養動手的能力,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講課、評習題、評試卷等,開展辯論活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開展課外家庭小實驗設計比賽等。教學中還注意樹立教師的個人形象,展現教師風采,多與學生接觸和溝通,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到既受學生敬重,又能與之和諧共處,既是師長又是朋友,能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自身的教師魅力來做學生的表率,吸引學生。
(二)、精心準備,講究方法,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在教學方面,我有多年的指導高考復習的教學經驗,所以,在對教材的處理上,能充分做到以綱為本,以人為本,精心準備,講究方法,針對所教班級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在95-96學年度,我擔任高二(5)-(8)班四個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其中兩個理科班、兩個為文科班。在文科班的教學中,針對其只需通過“會考關”且對化學學習易“降溫”的特點,立足于基礎知識的傳授,立足于會考考綱;對每一堂課,都力爭做到:備課深入,講課淺出,使大部分學生都能聽懂;做到既能穩定學生的學習化學的興趣,又能完成化學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化學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特點,采取趣味教學,使學生在輕松自如的學習環境中掌握了化學基礎知識。在該學年度的化學會考中,兩個理科班的同學全部通過會考,其中有76位學生優秀,優秀率達到68%;兩個文科班只有4人不合格,會考合格率為97.3%,優秀率為45.2%。
在96-97學年度,我擔任高三理科重點班307、308班的化學教學工作。在理科重點班中,我采取立足課本,緊靠高考考點的教學手段,有目的地提高知識的綜合程度,加深練習題的訓練強度,使學生樹立化學科的高考意識。在授課過程中,我經常采用:“提出問題-自學-討論-精練-評講”的教學方法,根據本節課的教學要求,聯系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知識,提出一些有針對性,難度適中,富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定向思維,帶著問題邊看書邊獨立思考,使他們自覺進入認識過程,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還激發學生發散思維,廣泛進行討論,再針對學生自學和討論中提出的問題,突出重點進行講評。講課時主要是講知識結構系統,講精華,講關鍵,講規律,講思路,講方法,最后適當補充深淺適宜,形式多樣的典型習題,并控制課堂練習的時間和數量,講究練的方法,不搞題海戰術。評講習題主要是講解題方法、思路、規律和查漏補缺,強化記憶,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在該年度的高考中,307、308班上省三線42人,其中307班的嚴華堅同學以683的成績位居該年度南海一中的理科冠軍,被華南師范大學數學系錄取,這是南海一中全面恢復普高后的零的突破。
99-2000學年度,我擔任高三化學班的化學教學兼班主任工作,全班77位同學,獲學校“十優”稱號的有二人,南海市優秀學生干部一人,南海市“三好學生”一人,當年的高考中,共有54位同學上省線,其中化學單科平均成績排名第二,本人也獲得了教學成績優異獎的獎勵,其中,何志球同學、李碧環同學分別以730、721分的優異成績奪得南海一中的冠軍和亞軍殊榮,分別被華南理工大學和汕頭醫學院臨床專業錄取;關倫超同學以化學成績730分一舉奪得該年度南海一中的X科第一名;我班的劉永錦同學更以綜合科882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下廣東省第4名、佛山市第二名、南海市第一名的好成績,為南海一中的輝煌添上更精彩的一筆。
(三)、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能力
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為此,我除了認真做好每一個演示實驗外,還善于進行實驗改革,把演示實驗改為隨堂學生實驗,采用邊講、邊議、邊實驗的方法,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指導學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腦想,邊做實驗,邊學習新課,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加深印象,記得牢,學得活,興趣盎然。同時,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課外活動,撰寫實驗報告或小論文,提高學習興趣,開闊視野,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每年化學會考的實驗操作考查中,學生通過率100%。
針對每年高考中實驗題得分率最低的特點,我通過多年指導高考復習的體會,發現采取分三步的方法,收效顯著。首先是安排閱讀課,以近5年的廣東省高考化學試題為藍本,閱讀分析試題,找關鍵詞、關鍵句,找使用的儀器,找實驗的操作的先后順序,找問題與題干的聯系等,目的是讀通讀懂題目;第二是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就有關的高考試題或模擬試題動手做實驗,體會實驗的意圖和思路方法,鞏固所學的知識,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實驗題的意識。第三是實戰階段,動手做高考題或模擬題或專項訓練題,并注意規范的操作順序和清晰流暢的文字表達。通過三個階段的強化訓練,學生的實驗能力都能得到相當大的提高。
(四)、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在教育方面,能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關心學生,做學生的表率。任教12年來,共擔任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每月均被評為“文明班”、“標兵班”,受到學校的多次表揚和獎勵。1999-2000學年度,我擔任的306班,不管在班風上和學風上,均為年級第一,每個月都被評為文明班、標兵班,何志球、李翠霞兩位同學被評為學校“十佳”學生,陳德昌同學被評為南海市優秀團干,李碧環同學被評為南海市“三好學生”。92-93學年度,我擔任環保班的班主任,針對本班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我首先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同時狠抓班風和學風,以學風促班風,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本班的紀律表現和學習成績均獲表揚,吳月華、羅艷明兩位同學獲得了特等獎學金的獎勵。
在學科教學上,也能注意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熱愛大自然教育,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在教學中,還注重培優補差工作,對差生的輔導采取四優先,即課堂提問優先、作業批改優先、課外輔導優先、實驗動手優先,使差生逐步掌握知識技能、技巧,在心理上,使差生感覺處處受到重視,事事得到關心,借以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原306班的麥偉漢同學,由于家庭變故等原因,致使成績退步明顯,而且一退而不可收拾,他本人也采取放棄。面對嚴峻的事實及該生的性格特點,我經常有意識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明確指出他的缺點和學習上的潛質,使他既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產生趕上去的信心,最后,在化學會考中,獲良好成績,而在當年的高考中以658分的優異成績被仲愷農業學院錄取。
(五)、以老帶新,共同提高
從93年開始至今,連續多年擔任備課組長的工作。積極帶領本備課組成員開展備課組活動,效果顯著,得到學校領導的一致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備課組”。94-95學年度,學校安排新教師呂翠芬老師為我的幫教對象;97-98學年度,學校安排新教師胡燕華老師為我的幫教對象;98-99年,新老師陳靜華老師為我的幫教對象。在指導新教師的活動中,我真正做到言傳身教,幫助新教師解決教學上的疑難問題,使新教師能早日成為教學骨干,同時也促進了自己的業務提高。新教師的缺點是理論知識豐富而實戰經驗不足,授課過程重點難點把握不準,容易超出教學大綱或考試大綱的要求而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他們的優點是專業知識新穎、系統、全面,實驗能力強,精力充沛。因此,在備課組活動中,我把大部分的時間用于與新教師進行教材的分析上,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分析學生的情況,決定各章節的授課時數,各章節的練習題等,對于課本中出現的一些演示實驗,課前進行多次的演練,并能與新教師不斷探討,不斷尋求改進,務必使實驗效果更好,教學效果更佳。如關于氯化氫或氨氣的噴泉實驗,按照課本的演示,雖然實驗現象明顯,但能清楚觀察到現象的學生只有前排的幾位同學,而后排的同學只能看到最后的結果,噴泉卻無法看到。為解決這個問題,我與胡燕華老師等進行了幾個對比實驗,發現用礦泉水瓶來代替課本的燒瓶,不但容易操作,現象明顯,而更重要的是教師可以用手拿著在課室里任何一個地方操作,全班學生都能清楚地觀察到噴泉的現象。在以幫帶教的總結上,胡燕華老師說:“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在工作中,我有一個非常深的感受,那就是,身邊有一位老教師指導自己,可以少走許多彎路,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進步。”
(六)堅持學習,教研結合,提高理論水平
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行,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因此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使自己永遠立于教育教學的最前沿,是對每個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所以教學之余,我堅持學習各種專業技術知識,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如學習教學多媒體的應用技術等,現在已能自如地運用PowerPoint、Authorware、Excel等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充分利用Internet網上資源輔助教學,使教學效果更顯著,并已順利通過南海市舉辦的中小學教師電腦初級班和中級班的考試;勇于承擔公開課和示范課,與同行互相切搓學習,互相提高;也能堅持學習與本專業有關的知識,參加由南海市舉辦的中學化學青年教師解題競賽,獲一等獎;能積極參加由廣東教育學院主辦的教學進修班的學習;還能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提高理論水平,其中教學論文《把好“三關”、精練精評、形成能力》獲南海市2000年教學論文評比中學組三等獎;《化學知識的記憶方法淺談》一文,被錄入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培養興趣,訓練方法,提高質量》一文被錄入《中國改革與發展叢書》;《守恒法解題探析》一文被編入《南海一中教育教學論文集》中;《化解知識層次,突破教學難點》在校內交流;教育論文《一身四心,分心有術――成功班主任必備》在校內交流。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堅持政治學習和業務進修,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業務能力。多參加科組活動和備課組活動,積極參加跨校的高三備課組活動;堅持參加學校安排的各種教學活動,積極參加由廣東省教育學院組織的教師進修班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的業務能力。
1.2008年至2012年
2008年,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立“文物保護與修復”實驗室,實驗室管理還處于摸索階段,采取的管理方式是舊的模式,即實驗室按學科屬于博物館教研室,在教研室的領導下為教學服務。此階段實驗室基本上采用學院、教研室的二級管理模式,由博物館專業教研室主任負責管理,教研室老師依據專業和課程需要負責相應的實驗室日常管理和教學,此時實驗室的開放是針對課程設置的實驗課。這種管理模式在實驗室初建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沒有專業的實驗員及管理人員的情況下,保證了實驗課程的完成和實驗室的運行。但隨著實驗室的發展,這種模式顯示出了實驗室設備的利用率低、實驗室課程之間存在壁壘、管理責任不明確等弊端。對于教學而言,這一實驗室管理模式嚴格按照實驗教學計劃,限定組數、時間、內容,通常集中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這種模式是保護性、封閉性的,對學生采取保姆式的實踐教育,造成資源浪費,學生缺乏自主性和創新性。
2.2012年至2014年
2012年該校增設了文物保護學專業,“文物保護與修復”實驗室服務的學生群體進一步擴大到兩個專業。隨著服務學生人數的增加,學院越發需要專職的實驗室管理人員。2013年,針對實驗室建設缺乏專業人員的狀況,學校配置了專門的實驗室主任和專職實驗員。此階段的管理模式是學院、實驗室主任二級管理模式,實驗室的設備、耗材、實驗課程的時間安排、實驗器材及材料的準備都有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和準備,專職管理人員的出現為實驗室的開放提供了條件。此時除了增加課內的實驗課,還在學期中設置了自選實驗項目,由教研室老師指導,學生自由報名參加,這種實驗項目的開放是實驗室開放的一種嘗試。
3.2014年至2016年
2014年,學校加大對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在建設硬件的同時,也注重軟件建設,如專業人才的引進和聘任、導師制的實施等,這些人才的引進進一步推動了實驗室的開放,彌補了人才短缺的現狀,吸引了專業技術人員為學校學生開設實驗課程。這期間增加了外聘專家指導的實驗課,由各博物館、考古所文保實驗室的專家進行短期專題實驗課,不僅讓學生了解到文保技術應用的現狀,也讓這些文保單位的專家了解了專業的學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學院針對新的專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在畢業論文設計、學年論文設計、大學生創新項目上,也提供條件讓學生進入實驗室,針對課題做一些創新性實驗,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開放實驗室的功能
1.提供課前預習時間
大多數實驗課時間安排緊湊,同一組學生又多,在有限的課內時間里,只能夠完成實驗內容,學生對儀器熟悉的時間少,對實驗內容理解得也不夠深刻,往往實驗做完了,并不理解通過了哪些實驗方法解決了哪些問題,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為什么選擇這樣的儀器,而且一旦在實驗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在短時間內也很難找到原因和解決方法。
2.提供課內沒完成實驗的課余補充時間
由于近幾年學生的擴招,實驗室儀器的數量不能保證讓所有學生都能操作,特別是一些精密儀器,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余時間將實驗內容完成;還有一些學生由于實驗設備故障或動手能力太差等原因沒有完成實驗內容,這些問題也需要通過開放實驗室來解決。
3.為外聘老師指導學生實驗提供條件
文物保護分析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對于各種材質文物的分析、修復、保護,需要有長期從事這方面工作的研究人員進行演示及講解,而這些人員往往在博物館、考古所等單位工作,這就需要合理安排時間,集中時間對學生進行短期的培訓和指導。
4.為學生自選實驗項目提供條件
實驗項目分為必做實驗和選做實驗,必做實驗由教師統一安排時間,而選做實驗可由學生自主選擇項目和時間,可根據實驗內容安排固定的指導教師,對于實驗操作進行指導。
5.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設計提供條件
以往的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設計都是綜述性質,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開放實驗室可以為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設計提供時間、設備和場地,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
6.為大學生創新項目提供條件
為鼓勵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學校積極鼓勵學生申報科技創新項目,由學校提供1000~10000元的資助。學院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室開放能為這些課題的完成提供良好的條件。
7.為實行導師制提供條件
該學院實行導師制已經有近4年時間,導師制是指一組學生在一個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的制度,由導師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專業學習、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進行個別指導。開放實驗室這一制度為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導師的研究項目中,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學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三、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模式構想
開放實驗室的管理要適應實驗室的功能,其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效果。管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有效解決開放實驗室存在問題的根本途徑,包括管理理念、管理系統、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
1.管理理念
通^開放實驗室使所有的儀器設備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和創新能力。
2.管理系統
“文物保護與修復”實驗室管理系統為學院、實驗室的二級模式,設實驗室主任1名、專職實驗員1名、文物與博物館學及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教師10名。“文物保護與修復”實驗室主任負責實驗室管理工作,實驗員負責儀器設備的采購、管理、調配、維修、維護及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指導實驗課的能力。要實現開放實驗室的功能定位,目前的人員配置還是不夠的,特別是專職實驗員的配置,也可招聘本專業的高年級優秀學生,通過考試培訓合格后擔任實驗員,負責一部分工作。
3.管理方法
按照開放實驗室功能定位,分成四類開放模式,配合相應的管理方法。
(1)實驗課提高型。
①_放對象:側重低年級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針對課前預習和課內時間沒完成的課程內實驗,由學生申請,自行提出實驗方案,經批準后完成實驗和實驗報告。由高年級學生實驗員進行指導,監督儀器、藥品的使用。
(2)科技活動型。
①開放對象:全體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由學生申請、有指導教師指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大學生創新項目等實驗活動,經批準后有序安排實驗時間,有教師指導,并完成實驗報告。
(3)研究型。
①開放對象:側重高年級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研究型實驗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的創新性實驗,依托于學院的導師制,讓一些優秀的學生參與到導師的課題項目中,教師提出要求,學生做出計劃,獨立完成。經批準后有序安排實驗時間,有教師指導,并完成實驗報告。
(4)能力與人文素質提高型。
①開放對象:全體本科生。
②管理方法:由實驗室定期邀請文保、文博專業的專家做專題實驗,學生自主申請,經批準后在校外專家的指導下有序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
4.管理制度
按照已經確定的規則來推動實驗室管理,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包括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學生實驗守則、實驗技術人員職責、實驗指導教師職責、教師科研實驗室管理制度、學生創新開放實驗室管理制度等。
5.管理的工具
(1)實行開放實驗室準入制度,引進門禁系統。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準入考試通過,考試內容包括實驗室安全、實驗技術、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等基礎知識;二是通過考試后,學生與實驗室管理人員簽訂實驗室門禁系統協議,申請使用實驗室的時間,便于管理。在學院網站上有實驗室的板塊,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申請。
(2)登記制度。一是實驗室的使用登記,包括實驗時間、實驗內容等;二是物品使用登記,包括使用儀器、借用儀器、耗材、保存實驗樣品等。
6.管理的程序
(1)領取實驗申請表,填表,審批;網上申報開放實驗項目,填表,審批。
(2)預約。實驗室根據預約人數、實驗條件,安排學生實驗時間。
(3)實驗。學生按照預約時間進行實驗。進入實驗室應遵守實驗室規章制度,愛護儀器,不浪費藥品,如有損壞按章處理。
(4)成果。學生做完實驗必須交實驗報告或實物,指導教師應對其成果做出評價。
(5)總結。每一學期,實驗室應對開放實驗室的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
在當前高校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實踐教學在本科教學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強。作為綜合性實踐教學中最重要一環的畢業論文,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進行科學研究及訓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然而,現階段高校的畢業論文都安排在學生畢業前的最后―個學期,時間短、任務重,并且與考研及就業沖突,嚴重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為此,我們對2011級和2012級本科生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些卓有成效的效果。
一、目前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一般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有些指導教師自身科研實力突出,學生選題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可擴展性,有些教師有較深的工科背景及橫向研究經歷,學生選題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和深入研究的潛力。畢業論文(設計)所在的第八學期恰恰是學生聯系就業的關鍵時間,學生往往忙于就業,無心論文,時間短、任務重,并且與考研復試、資格證考試、公務員考試沖突[2]。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往往依托實驗,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支撐,實驗實踐時間需求較大,導致很多課題剛剛獲得突破就急于結題,有些課題還未優化結果就要撰寫最終結論,一些很有潛力的課題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就隨著畢業而被束之高閣。學生為了突擊應付畢業論文工作,只好假題假做,甚至有些學生進行網上抄襲或者使用百度百科等網絡文章拼湊成論文,有的學生找人論文,還有的學生直接改用本專業往屆學長的合格畢業論文上交等[2]。這些做法不但使得學校安排學生寫作畢業論文(設計)的培養計劃失去應該的作用和意義,還浪費稀缺的教育資源,敗壞學術風氣。
二、針對畢業論文(設計)存在問題所做的探索
針對目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所面臨的困境,我院經過大量研討和調查后,對畢業論文工作進行了探究。
1.畢業論文(設計)提前進行的探索
因為畢業論文環節放在第八學期,就業等原因影響了畢業論文的進度、質量,所以我院嘗試對畢業論文(設計)靈活化處理,允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第六學期結束的暑期至第七學期開學前三周的時間段內申請提前選題,部分學生暑假即可開始進行畢業論文相關工作。考研深造的學生可以利用長達一年的畢業論文系統的進行系統的學術訓練,化工設計類的學生可以將畢業論文工作和化工設計競賽的準備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而對于就業的學生則避開聯系就業的關鍵時間。
在第六學期結束時,化學專業的學生已經修讀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及相應的化學實驗,已經基本具備處理化學問題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3];文獻檢索、專業英語、畢業論文寫作及學年論文更是為畢業論文工作的提前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第六學期結束時,學生提前進行畢業論文完全具備實現的基礎。
2.畢業論文(設計)與實習相結合的探究
高校本科實習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七學期進行,將畢業論文(設計)時間提前至第六學期結束的暑期的話與實習工作并無太大沖突,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學生提前進行畢業論文設計時間是第七學期開始,同時是本科實習開始的時間。這得益于我院的另一項探索即畢業論文(設計)與實習相結合的探究。我院與實習單位達成校外畢業論文(設計)合作教育協議,針對確定從事該行業的同學提供頂崗實習崗位。合作培養,共同指導學生的實習、畢業設計等環節,學生可以在實習單位參與一線生產的同時,完成第七、第八學期的相關學業。
三、畢業論文(設計)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問題
針對畢業論文(設計)施行的一系列的舉措,我院很好地緩解了畢業季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畢業論文期間本科生參與發表學術論文六十余篇,2011級和2012級畢業生共有241名成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李全良老師等指導的畢業生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中榮獲二等獎,兩屆所有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均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績。
總之,根據化學化工學院的實際情況,畢業論文(設計)提前進行的探索和畢業論文(設計)與實習相結合的探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緩解了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一些迫在眉睫的問題,較明顯地提升了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
參考文獻:
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參加“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時交納黨費,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嚴格按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維護黨的榮譽。
二、教學工作
主要承擔了本科班的《分析化學》、《分析化學實驗》、《儀器分析實驗》和《應用化學專業英語》的教學工作并對考研學生進行了面試輔導,指導了12名學生的畢業論文,其中5名優秀。在教學工作中,能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模式,認真備課,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圓滿完成了各項教學任務。
三、科研工作
獲得菏澤學院教改課題重點項目 項,獲得 自然科學優秀學術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各 項,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 篇,中文核心期刊 篇。作為負責人對生命分析化學菏澤學院重點實驗室、天然資源化學應用研究所及分子識別與傳感校級科研創新團隊進行了建設,申報了山東省重點實驗室。完成了天然資源化學應用研究所的期滿考核。
0、引言
為滿足21世紀國家工業化發展需求,教育部啟動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旨在鼓勵各大高校推進教育體制改革。針對國家新的發展戰略,結合“國際化,工業化,高質量,高速度”辦學理念,哈爾濱工業大學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HIT-NPSS)提出了一套軟件工程專業逐步工業化的教學改革模式。
在過去的10年中,HIT-NPSS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深入分析,結合IT企業實際需求和反饋,借鑒歐美國家的教育制度,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套面向工業化的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培養模式。這種新的培養模式成功縮小了畢業生能力與企業期望之間的差距,成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教育體制改革的成功案例之一。
1、工業化課程體系模型
HIT-NPSS本科生課程體系的設置不僅注重學生課堂知識的獲取,還以培養學生工業化技能(包括動手能力、交流和表達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等)為基本目標。對于軟件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在當今的工業化環境下,能否在實踐中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才是衡量學生素質的首要標準。為此,HIT-NPSS本著為學生成長服務的宗旨,基于IT企業人才需求,充分吸納優秀的IT企業文化,立足學院的國際化辦學環境,提出了一套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與工業實踐緊密結合的面向工業化的本科生課程體系模型,如圖1所示。
該課程體系模型的核心包括3大知識領域: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以及IT策略與管理;4大應用領域: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服務科學與企業信息化、多媒體與信息處理以及嵌入式系統與軟件。
2、逐步工業化的教學方法
HIT-NPSS的本科課程共分為4個學年、8個學期。學生前3個學年在校內學習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第4學年到IT公司進行工業實習,不同學年的課程具有不同的針對性。
2.1 理論課程設置
第1學年以基礎課程為主,包括基礎理論類課程、專業基礎知識類課程以及基本編程技術類課程。為了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還增設了C++程序設計以及程序設計實踐2門課程。特別是,HIT-NPSS本科生第1學年還開設了IT職業道德、交流技巧以及IT企業管理3門管理類課程,重點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等職業素養。基于以上課程設置,學生在完成第1學年的學習任務后,能夠扎實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養成良好的編程習慣,提高交流和表達能力。
第2學年以計算機軟件系統類課程為重點。通過數據結構與算法、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以及計算機網絡等課程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計算機軟件系統理論基礎;通過軟件工程課程幫助學生加深對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理解;通過面向對象技術與UML、Java編程技術以及軟件開發實踐等課程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和實踐技能。此外,為了增強學生對現實IT工業領域的了解,該學年還開設市場營銷學、合同法以及財務管理3門管理類課程,這也是HIT-NPSS課程體系的特別之處。
第3學年是學生在校內學習的最后一年,完成第3學年的課程學習后,所有學生將到IT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工業實習。第3學年的課程主要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開設的課程包括編譯原理、多核程序設計、面向服務的計算技術、用戶界面設計、算法設計與分析以及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等。由于軟件工程領域覆蓋面較廣,按照個性化的教育理念,HIT-NPSS軟件工程本科專業下設網絡通信與信息安全、服務科學與企業信息化、多媒體與信息處理以及嵌入式系統與軟件4個專業方向,各方向按照培養學生相關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的目標分別設置不同的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本學年還開設了軟件開發過程管理、項目管理、商務談判及知識產權法4門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為第4年的工業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2 逐步工業化實踐環節
為逐步實現工業化教育目標,HIT-NPSS在每學年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分別設置了以下實踐內容:
(1)大學生創新項目。大學生創新項目以“興趣驅動、自主實驗、重在過程”為原則,在第l學期課程結束后,要求學生以項目組形式自主完成軟件研發課題。對于課題的選擇,學院并沒有統一規定,學生可以按照各自興趣選題并分組。為了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創新研究,學院將為各組安排一名指導教師,對軟件開發的全過程進行監督和指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創新項目,在第1學年結束前學院將對各組的創新項目進行評審,對前10名予以獎勵。經過幾年的實踐,大學生創新項目已經成為HIT-NPSS一大文化特色。
(2)短期企業實訓。企業實訓是HIT-NPSS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第2學年的第2學期,學生將被分配到指定的企業基地進行為期4周的學習和訓練。整個實訓過程以實際項目開發為主導,中間穿插工具類、職業規劃類等培訓課程,學生在IT企業環境中參與企業項目開發,體驗從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編碼實現、測試及交付使用的軟件開發全過程。短期企業實訓為學生提供了接觸企業實際項目、發現自身興趣和不足的良好機會。
(3)軟件工程實踐。軟件工程實踐在第3學年的第2學期進行,是逐步工業化教育的第3步,要求學生以分組的形式在2周時間內完成一個軟件系統的開發。與短期企業實訓相比,軟件工程實踐過程中學生要獨立完成軟件開發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通過軟件工程實踐,學生的編程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一般平臺應用能力、流行工具軟件的使用能力以及項目管理能力將得到全面提升,這也為第4學年的工業實踐打下良好基礎。
2.3 企業實習
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第4學年將在IT企業實習中,完成具有一定技術難度和較大工作量的技術方案設計和軟件開發等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撰寫)本科畢業論文。通過工業實習,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工程實踐能力以及自學能力都將得到大幅度提高,完成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軟件產業人才的逐步轉變。
(1)雙導師機制。HIT-NPSS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在IT企業進行至少一年的工業實習。為了保證課堂學習向工業實踐的平穩過渡,學院不僅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實習基地,還要幫助學生確定指導教師。為此,HIT-NPSS提出了雙導師機制,即學生在校內和校外(實習基地)各選擇一名指導教師,校外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軟件項目開發,校內導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畢業論文撰寫。HIT-NPSS要求軟件工程專業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要基于其工業實習期間直接參與的軟件工程項目,雙導師機制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填補不同領域的知識空白,還能夠有效建立起大學和IT企業的溝通橋梁,保證學生工業實踐和畢業論文的順利進行。
(2)實習監管方法。在雙導師機制的基礎上,HIT-NPSS通過開題檢查、中期檢查以及結題驗收對學生的整個實習過程進行監管。在工業實習的前3個月內,學生必須在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完成論文開題報告,即確定論文題目、主要內容以及關鍵技術等。在工業實習3個月后,學院將到實習基地對學生的選題情況進行檢查,爭取盡早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中期檢查將在選題后的3個月內進行,檢查過程與開題檢查相似,目的是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展是否符合開題報告中的日程安排,幫助學生解決實習中的問題與困難。此外,中期檢查也是學院與實習企業交流學生實習表現、調整未來實習派遣計劃的重要手段。結題驗收是學生工業實習結束前的最后一次檢查,一般在實習基地進行,在學生展示自己的工作內容后,由企業顧問和校方專家共同評估其實習情況。
截至2013年,HIT-NPSS已有2937名學生在200家IT企業完成了工業實習。
2.4 校企合作模式
為充分發揮企業在工業化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HIT-NPSS采用多種模式加強校企合作。主要合作模式包括以下幾種:
(1)校企合作高峰會。校企合作高峰會以不同的主題每年舉辦一次,是高校和企業高層以及產業高級人員共商共計的重要平臺,有效促進了校企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對全面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截至2013年,HIT-NPSS已成功舉辦了多屆校企合作高峰會,累計邀請過220余家企業參會,并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軟件有限公司、浪潮集團等50多家知名企業保持著長期合作關系。
(2)校內工業實踐基地。在廣泛開展校外工業實習的同時,HIT-NPSS也與哈爾濱本地軟件公司合作,在校內建立工業實習環境,提高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學生可在校內工業實習基地進入企業的項目組,參與具體項目的開發。目前,哈工大首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慧通新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計算機網絡與軟件評測中心等公司已進駐校內實習基地。
(3)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種模式,主要用于教學和軟件開發實踐,由軟件學院負責提供場地和設備,由企業提供開發平臺和各種工具軟件,并由企業定期為軟件學院的師生開設專題講座,進行相關指導。目前,HIT-NPSS已與浪潮通用軟件公司、金山軟件股份公司和英特爾亞太研發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的建立,為軟件學院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和工業化實踐教學管理方法,實現工業化軟件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條件。
(4)學生俱樂部。學生俱樂部是由軟件學院和軟件公司共同支持的實踐類學生社團組織。學生俱樂部依托實際項目、模擬企業真實經營環境,有效培養學生的IT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同時加強校企技術交流。目前HIT-NPSS已組建起亦飛、零度、騰訊等7個學生俱樂部。其中,亦飛俱樂部由阿里巴巴集團支持在2003年創建;零度俱樂部由金山軟件股份公司支持在2004年創建;騰訊俱樂部由騰訊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于2005年創建。
(5)企業家論壇。HIT-NPSS于2003年發起了企業家論壇活動,主要形式是邀請國內外著名企業家到校進行講座或演講。論壇的宗旨是讓學生了解行業動態、把握領先技術、了解企業發展歷程,以實現活躍校園氣氛、開拓學生視野、樹立企業形象的最終目標,同時促進企業與哈工大軟件學院的相互了解與廣泛合作。到目前為止,HIT-NPSS已經邀請了30余名知名企業家作為演講嘉賓。
(6)青年校友論壇。青年校友論壇是HIT-NPSS品牌活動企業家論壇的進一步延伸。青年校友論壇的演講嘉賓主要是軟件學院的畢業生,在企業工作2年以上。青年校友論壇是在校學生與學長們交流的平臺,大家一同分享上學的心得、實習的體會、工作后的經歷。青年校友論壇的創辦宗旨是進一步落實學院的工業化教育模式,深化學院工業化辦學理念。到目前為止,已邀請過10余名畢業生重返母校作為論壇嘉賓,青年校友論壇成為HIT-NPSS工業化教育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學生就業情況
在工業實習期間,很多學生便已決定畢業后加盟實習公司或合作企業。工業實習機制不僅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環境,同時實現了高校和企業的雙贏。一方面,高校能夠與一流工業實踐基地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習機會;另一方面實習生可以成為實習公司的潛在員工,這不僅解決了企業的招聘難題,也大大縮短了企業新員工培訓時間。經過9年的實踐,哈工大軟件學院已與一批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成為我國高校工業化實踐的成功案例之一。
1995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我院歷史學科被確定為國家人文基礎學科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同年,我院開設首屆歷史學基地班(本碩連讀試驗班),從新生中選拔一批思想和專業素質較好的學生,進入該班學習。到目前為止,我院歷史基地班已經走過了11個春秋,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
歷史學基地班開設以來,辦學目標非常明確:以國家人文基礎學科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為依托,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有較強的學習和研究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歷史學研究型人才,為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的生源。根據這樣一個培養目標,我們從每屆新生中選拔出具有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好思想素質的同學組成基地班,注重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識的培養,最后免試推薦其中的品學兼優、研究能力較強的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已經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養模式。
一、課程體系改革為研究型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
為了實現歷史學基地班的辦學目標,我們對原有歷史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了重大改革,并且根據實際需要,在探索中不斷調整和完善課程設置。
首先,針對培養歷史學研究型人才的目標,專門設置了區別于普通班的基地班培養方案。根據該方案,我們適當地壓縮了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兩大通史課程的分量,有意識地增加專業選修課程。
原先需要三年學完的通史課程縮短到一年半完成。兩門通史課程的教學重心也有所變化:世界古代史突出世界文明的演進,世界近現代史突出現代化歷程;中國古代史突出中華文明發展及其特點,中國近現代史突出社會轉型問題。這種變化使原先突出知識傳授的基礎通史課程成為打開學生宏觀歷史視野的平臺,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路。
由于通史類課程的壓縮,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學習其他課程。對此,基地班課程體系為學生開設了更多的斷代史和專門史選修課。例如,僅中國古代史部分,就開設有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史、宋遼金元史、明清史等斷代史課程以及中國古代文化史、中國古代軍事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專題、中國古代經濟史、楚文化史、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國老學史、出土文獻概況等一系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一方面彌補了學生可能因通史類課程壓縮而形成的基礎知識的不足,另一方面則加大了授課的深度,形成一種研究性氛圍,有利于拓展學生的專業研究視野和培養研究意識。
2003年,在上述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歷史學基地班的課程體系改革繼續深化,進一步突顯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色彩。具體做法是:第一,強化專業研究的理論和技能培養。除了通史類課程,還將歷史科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史學論文寫作與文獻檢索等課程列入必修范圍。第二,根據二級學科設置,實現選修課的模塊化運行。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分別納入歷史文獻、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等模塊。每個模塊至少集中15門以上的選修課程,相關選修課程帶有較濃的“研究”色彩。例如,中國近代史課程模塊就集中了史、中國近代史研究專題(博導講座)、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研究、中國史研究、思想研究、中國近代社會思潮、史等20多門課程。這種做法的好處在于,可以進一步凝練和突出專業方向,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集中選修相關課程。學生可選擇其中一個課程模塊為主選方向,其他為輔選方向。以上課程體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強學生對歷史學研究基礎和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將專業學習和研究興趣結合起來,向某個二級學科傾斜,從而為其日后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深造學習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有利于其盡快進入研究角色。
二、導師制成為培養研究型人才的重要制度
自從第一屆歷史學基地班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實行導師制,即從一年級開始,每一名基地班學生都有指定教師在學業方面給予指導。
我院對基地班導師制采取兩步走的做法。第一學年,基地班新生入學后面對的是截然不同于中學學習階段的陌生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學習興趣所在還有待確定。鑒于這一實際情況,為了盡快使學生熟悉大學學習生活,掌握本專業的研究動態和研究方法,我們一般安排承擔第一學年基地班教學任務的相關老師,分別擔任各位同學的導師。采取這種做法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學生尚不熟悉本院老師的相關情況,學習興趣所在還不明朗,不宜由學生本人選擇導師;二是考慮到,由任課老師擔任導師便于增加師生接觸,增進相互溝通和了解。
基地班學生經過一年的專業學習,對本專業的情況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學習興趣所在初步得到認定,對本院教師的教學和研究狀況也有了一定的掌握。有鑒于此,在進入第二學年后,我們尊重學生的愿望,通常由學生自己在全院范圍內選擇導師。當然,為了保證指導質量,每一位老師指導的基地班學生不得超過5名。倘若出現學生選擇導師過于集中于某一老師的情況,院里會在與學生溝通的基礎上,將部分學生分流給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教師指導。當然,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考慮到某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出現一些變化,學生進入第三學年后,仍可根據自己的愿望再次選擇指導老師。
事實證明,導師制對于提升學生的研究能力,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興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指導教師每一至兩周要與所指導學生見面,解答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指導學生讀書和學習,向學生介紹專業研究動態和傳授研究方法。在這種緊密的師生互動關系下,學生的科研能力顯著提高。不少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寫出了較高質量的專業論文。
三、滾動淘汰制的引入是培養研究型人才的質量保證
四年本科學習結束后,歷史學基地班上的品學兼優學生將免試推薦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基于這樣一個培養目標,為了保證質量,我們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滾動淘汰機制,在公平競爭的原則下實行優勝劣汰。
通常情況下,每屆基地班招收30名學生,到第四學年時只有半數的學生能夠免試進入碩士研究生階段學習,因此,實行淘汰制是不可避免的。根據滾動淘汰制,基地班實行開放式辦班模式,在本科學習期間和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時,進行兩輪競爭淘汰。
本科學習期間,在第二學年和第三學年開學時,基地班學生中將有三至五名學生被淘汰,同時在自愿
報名原則下,從普通班學生中選拔二至三名特別優秀的學生進入基地班學習。滾動淘汰制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可以促進基地班學生的努力學習。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笑到最后。另一方面,滾動淘汰制也給普通班學生提供了進入基地班學習的機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普通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然,被淘汰的基地班學生如果各方面表現突出,仍有機會在下一學年被重新選拔進入基地班學習。
到第四學年畢業推薦免試研究生時,基地班仍有20名學生左右,但在差額推薦免試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的情況下,仍有部分學生無法直接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競爭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
滾動淘汰制堅持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原則。在操作過程中,主要參考因素包括:(1)學生的學績分排名;(2)反映學生專業研究能力的科研和獲獎情況,尤其是與本專業有關的研究論文的發表、科研立項情況等;(3)基地班主任和導師對學生科研潛力等的評價;(4)推薦免試研究生時還須經過專家組的嚴格考核打分。
滾動淘汰制的引入,增強了基地班學生的競爭意識,為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質量保證。學生之中因此形成了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許多學生除了課堂學習外,還廣泛閱讀相關專業書籍,關注專業研究動態,從而為日后從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較扎實的基礎。
四、教學方法改革與學生“研究”意識的培養
為適應培養研究型人才的目標,我們除了加大課程體系改革的力度外,還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
首先,初步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一言堂”教學模式,積極引入講、讀、議相結合的啟發式、研討式教學模式,以此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史學概論、明清史等課程在教學形式上呈現豐富多樣性,既有即興討論,又有專題討論、論辯式討論,從而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和學生思維。宋遼金元史課程則采取研討式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包括了前沿學術動態介紹、選讀研究論文、專題討論、課程論文寫作等多個環節。這種教學模式對于訓練學生的學術“嗅覺”,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顯然大有裨益。
其次,發揮學科優勢,積極將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資源,不拘一格地推出名家系列講座課程模式。中國近代史和歷史文獻學是我院特色優勢學科,有一批知名教授、學者。利用好這一資源,對于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極為有利的。為此,我們根據具體情況,推出了中國近代史專題講座、國學專題講座等課程。以中國近代史專題講座為例,該課程由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全體博士生導師承擔。每位任課老師向基地班學生介紹相關學術動態,講授自己的專業研究心得。此外,我們還邀請一些國內外知名學者,如法國科學院院士巴士蒂、香港著名學者梁元生、中國人民大學李文海教授等來我院設立的“歷史文化論壇”講學。這種授課形式不僅使學生們能領略名家的講課風采,而且使他們能親身感受學術熏陶,領略最前沿研究動態,因而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術敏銳度和“研究”意識,對他們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五、科研立項制等措施與研究能力的培養
研究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基于這一考慮,我們加強了歷史學基地班學生在專業研究能力方面的實踐活動,相關措施包括兩個方面。
2人才培養方案創新點
2.1建立了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
根據培養應用型環境專業本科人才目標的要求,精細設計、整合課程,構建了“過程分段、方向分流的平臺+模塊”的“3+1”型人才培養模式,整體設計了融理論課程、實踐課程和素質拓展為一體的課程體系,確保實現培養應用型環境保護專門人才的目標。培養方案中,第一、二學年進行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教育,但在第一學期就引入課程《環境學導論》,旨在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特點、目的,激發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第三學年進行方向分流,設置了“監測與評價”方向和“環境治理工程”方向。前兩年主要是夯實學生的基礎,主要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第三學年按專業和專業方向分流,注重因材施教和差異化培養,主要學習專業主干課程、專業方向課程和專業(方向)選修課程。第四學年則進行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設計。本方案中精簡整合理論課程,增加了實踐課程課時學分“,環境監測與評價”方向實踐環節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達35.5%、“環境治理工程”方向達34.4%;增大了選修課比例;設置了自主學習課程;建立了主輔修制,學生在完成本專業必修和選修學分的同時,可以選修其他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考試,獲得規定學分,可以頒發相應的輔修專業證書。首次將“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該科目《: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引入人才培養方案中。
2.2進一步完善了實踐教學體系,有效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制定實施專業分流的培養方案,從實踐教學環節入手,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專題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進行深層次的、系統的、交叉的和獨立的改革和重組,將實踐教學與生產第一線結合,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形成了由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形式、實踐教學研究、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考核構成的實踐教學體系。整體安排實驗課程、認識實習、課程設計、專業實踐活動、畢業見習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環節,廣泛開展課外科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鼓勵學生參各種層次的科技競賽活動,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學生應用的培養。
2.3強化通識性,突出專業性、注重實踐性
2.3.1強化通識性
在一級學科和跨一級學科范圍內設計基礎課程,加大自然科學通識性課程的比例,使學生獲得厚實的知識基礎和自我擴展知識的能力,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科學處理傳統與現代,經典與前沿的關系,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環境科學專業設置了17門專業基礎課。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專業課講求高效高質量,通過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改革,增加信息量和課外閱讀量,使學生在具備廣博知識面的同時,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與方法,具有較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2突出專業性、實用性
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15門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和24門專業選修課。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要充分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定位,反映以“應用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綜合教學改革要求,著眼于環境科學專業發展,強化特色專業建設,除繼續加強環境學導論、環境監測、環境化學、環境評價等課程外,增開《室內環境質量監測與控制》、《室內環境監測實驗》、《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環境影響評價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材料學》、《環境科學綜合實驗》、《環境工程綜合實驗》等課程,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與綜合應用能力。
2.3.3注重實踐性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0-0066-02
我國高校化學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當時借鑒前蘇聯模式,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標,構建了四大化學課程體系,實驗依附于理論課程,實施專業教育。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大學化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1)社會需要創新型的人才,需要在快速變革下的社會里具有應變能力和高度競爭力的人才,國內大學的教育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2)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使得教育培養的目標開始多元化,從培養專門化學人才向培養具有化學背景的高素質人才過渡;(3)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選擇。學生已經擁有更多選擇課程、選擇專業甚至選擇院系的自由。
此外,課程結構不盡合理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學科專業課程中,四大化學基礎課比重大、學時多,內容重復嚴重,造成學時浪費,導致講的內容用不上,要用的內容沒有講。同時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有交錯重疊或銜接不緊密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課程結構整體功能的發揮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在此情況下,國內一些實力較強的學校,紛紛開展教學改革,改變原有的本科教學思想和培養目標,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培養方法方面開展探索,建設適合大理科模式人才培養的基礎化學課程新體系。改革的出發點都是以“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為辦學方針,充分利用本校學科齊全的優勢和良好的教學資源,實踐本科階段低年級通識和基礎教育、高年級寬口徑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突出基礎、能力、素質三要素的全面發展,為研究生教育輸送高素質、創新型生源;同時也為社會提供適應能力強的本科畢業生。這其中做得比較好的有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而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的理科平臺課設置方案又最具有代表性。
一 課程體系概況
北京大學首先在元培計劃實驗班中開設了理科平臺課,而南京大學與此相對應的是理科強化班。這兩個實驗班均是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大學基礎教育,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一般是在第一學年設置大平臺課程,學生在第一學年學習完畢后,在對自身特點、學校的學科狀況、專業設置、培養目標以及其他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后,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專業領域。第二學年按模塊設置核心課程,學生可以選修數理類、化學生物類核心課程。從這一學年開始,無論是元培計劃實驗班還是理科強化班的學生,均開始按照各院系的教學計劃進行選修課程的學習,但還歸元培班或強化班管理。從第三學年開始,學生分流到各個院系,這一學年開設課程為各個專業的核心課程,第四學年為選修課程、科研訓練課程和畢業論文階段。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后課程體系建設的重心是第一學年的大平臺課程。
二 課程體系的設計與安排
北京大學理科平臺課中的化學課程為普通化學原理,課程開設對象為化學、生物、環境、地礦類專業方向的學生(數學、物理、信息、力學與工程專業方向的學生學學化學)。對于修化學專業方向的學生,隨后開設的主干課程有定量分析、儀器分析、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及相關實驗等。從課程內容上來講,他們所開設的平臺課普通化學原理類似于傳統授課方式中的無機化學(上),但在內容處理上又與傳統的無機化學(上)有較大的區別。普通化學原理教材為一冊,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六部分:(1)物態(氣體、液體、溶液);(2)化學熱力學初步;(3)化學動力學初步;(4)溶液化學(四大平衡);(5)物質結構(原子結構、分子結構、晶體結構和配合物);
(6)元素化學導論。
他們在課堂教學中減少了新概念比較少的四大平衡、溶液等部分內容,而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對理解化學原理更為重要且學生感到比較困難的原理部分,如熱力學、動力學和結構化學等。雖然這其中也列出了元素化學部分,但其課時數較少,僅僅是對元素化學進行簡單的概況介紹,更為詳細的內容放在了化學學院開設的后學的課程無機化學中。這樣的課程設計真正體現了普通化學原理作為理科平臺課的作用,因為對于非化學專業學生來說,過多地學習元素化學的知識沒有多大必要。
南京大學理科平臺課中的化學課程為“化學原理”,從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它們與北京大學一樣,都是著重化學原理的講授,但課程開設對象更廣,包括數學、物理、天文、化學、生物、地質、地理、大氣等專業方向的學生。后續的模塊課程包括有機化學、有機化學實驗(上)、譜學原理、物理化學實驗(上)、儀器分析實驗、生物化學為化生大類學生的必修課程。有機化學實驗(下)和物理化學實驗(下)為化學生物大類學生的選修課程。在通過大理科平臺課程和化生模塊課程后,專修化學方向的學生可以進一步修讀材料與結構、結晶化學、高分子化學、高等無機化學和高等有機化學等化學專業核心課程以及其他化學類選修課程。交叉方向如生物物理方向等在通過平臺課程后,根據需要可選修譜學原理、有機化學、生物化學、有機化學實驗中的部分課程。
從南京大學的課程設計來看,他們對原有的化學課程進行了充分的整合和充實。新設計的化學原理內容豐富,包括原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化學分析部分)和物理化學三門課程的主要內容,分上、下兩冊出版,具體內容包括:(1)物態(氣體、液體、固體);(2)溶液化學(四大平衡)及定量分析化學;(3)熱力學基礎(包含統計熱力學簡介);(4)化學動力學;(5)物質結構(原子、分子、晶體和配合物結構);(6)元素化學。
由于化學原理涵蓋的內容很多,因此不再開設后續課程無機化學。這樣設計的主要優點有:(1)從基礎化學教學的總體要求出發,刪減了原三門課程中的重復部分和陳舊內容,融入了近現代化學的思想、內容和發展成就,增加了新的涉及學科前沿的內容。(2)該課程及教材的特色是注重全面系統地介紹化學學科的基本理論,使一年級學生對整個化學領域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從而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化學及其相關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3)大大縮減學時(從原先的240學時減至140學時),為學生的主動性學習提供了時間保證。(4)配置有系列后續理論課程,如譜學原理、有機化學、生物化學、材料與結構等,構成了完整、全新的基礎化學課程體系。
從兩者的課程設計來看,南京大學的改革更徹底、更完善,課程體系中已經完全不見了無機化學和定量分析化學的蹤影。這樣的設計既有利也有弊,好處是大大縮減了學時,利于教授授課和學生自學,不利之處是這樣的課程設計極大地增加了一年級學生的學習負擔,對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要求較高。
三 實施效果
由上不難看出,通過理科平臺課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將具有知識面寬、創新意識強、對交叉、邊緣學科的適應性好的特征。學生有深厚的數理和化生基礎、獨特的知識結構,能夠在不同學科方向之間作選擇。如物理方向的學生可以在化學領域,特別具有向理論化學、量子化學等方向發展的潛力,在物理領域內也特別適合在凝聚態物理的某些方向發展;化學方向的學生也可以在物理、材料、生物、環境等學科發展,成為能適應邊緣學科和很快進入學科前沿的人才。這樣的學生將來走上科研道路后,與其他學生相比也將有更為出色的成就。據統計,南京大學強化班的學生在研究生階段普遍都有高水平高質量的于國內外科技期刊。
總之,南京大學強化班的課程設計同北京大學元培班的課程設計相比,向前邁的步子更大,培養出來的學生知識面更寬。但這種模式的推行至少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學校的整體實力,二是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及智力水平,正因如此,這種理科平臺課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短期內還不能在更多的學校內實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