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7:4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際交往心理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近因效應 這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見面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利用近因效應,在與朋友分別時,給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會在他的心中美化起來。這種美化有可能將會影響你的生活,因為你有可能成為一種“光環”人物,這就是“光環效應”。
3、近因效應:指最近的信息對人的認知具有較大的影響。
4、刻板印象:指對某一類人或事物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有些人一見面就馬上把人歸類,并把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給他。
5、互酬效應:生活中那些相互幫忙的人,其關系總是比較密切,這是互酬效應的體現。
(一)《醫學心理學》的課程特點
《醫學心理學》的課程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關,已經成為醫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運用醫學心理學作為一門應用心理學課程具有實踐性的特點,依據醫學心理學提出的心身統一、社會影響、認知評價、主動調節、情緒作用、個性特征等基本觀點,在幫助醫學生掌握醫學心理學知識的基礎上,培養醫學生應用心理知識改善自身心理健康狀況,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為他人提供心理衛生服務能力,促進學生和諧全面發展。在《醫學心理學》的教學中結合醫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做好醫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工作,操作性強,受益面廣。
(二)《醫學心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研究范圍廣
《醫學心理學》是心理學與醫學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它研究心理變量與健康或疾病變量之間的關系,研究解決醫學領域中的有關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為問題。醫學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相當廣泛,它涉及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探索與豐富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護理、預防與保健、咨詢等更全面、更有效的方式、途徑與機制,提高醫療水平,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因此,經過學習,醫學生可以將學習到的各種方法應用到自我心理調節與實踐中,提升人際交往能力。
二、醫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醫學生適應能力不強
醫學生從學校畢業邁入社會,學習、工作、社會、生活的環境都發生巨大變化,他們從心理上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適應、調整。但是工作和社會環境的快節奏步伐,要求醫學生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部分學生在學校、家庭中養成的依賴性,致使他們產生適應不良的現象,尤其是在醫患關系上,一些學生與病人交往溝通能力不足,處于被動地位,治療效果不佳,遭到病人投訴。
(二)社會認知能力不完善
社會認知的過程,是依據認知者過去的經驗及對有關線索的分析而進行的,必須依賴認知者的思維活動,包括某種程度上的信息加工、推理、分類與歸納。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醫學生對他人的行為進行評價時,往往根據自身的認知來認識他人的心理狀態,即所謂的以己度人,對社會的認知往往會出現一些偏差,用自己的意志去想、去做事情時,在人際適應之中就會出現一些偏見,影響了他們對社會認知的準確性,阻滯他們與同事、病人的溝通。
(三)情緒情感負面影響
在人際交往中,情緒與情感起著十分的作用,他們是人際交往的手段,通過言語、表情動作的渠道互相傳遞交際的信息,達到互相了解、彼此共鳴的目的。積極的情緒情感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系,消極的情緒情感則會阻礙人與人之間的良好交往關系。在現實生活中,若醫學生不能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情感,消極的情緒情感能導致人際交往障礙,如自卑、嫉妒、冷漠、憤怒、恐懼等,進一步加深負性情緒情感,便會產生惡性循環,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
(四)社會、教育體制造成能力培養的欠缺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大部分時間用于學習專業課程,忙于各種考試和職業技能培訓,對于集體意識的培養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缺乏積極主動性。許多醫學生學習成績雖然很優秀,但與人交往相處能力不足,遇到挫折和壓力時心理承受力十分脆弱,不能自我調節,同時在遇到學習或生活困難時無法得到來自朋友的支持,這樣使得他們陷入自我保護、自我封閉的狀態,對人際交往喪失信心,形成高分低能的現象。
三、在《醫學心理學》的教學中融入醫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
(一)結合調查結果設計針對性授課方案
要在課程中融入醫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首先必須了解醫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狀況和存在的心理問題,因此,在課程教學前可以先對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結果設計有針對性的授課方案,即在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重點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著重講授與這些問題相關的內容。
(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醫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培養
1.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培養醫學生社會認知能力。社會認知是個人對他人的心理狀態、行為動機和意志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它是個體行為的基礎,個體的社會行為是社會認知過程中作出各種裁決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對于醫學生社會認知的準確性引導,減少產生寂寞、壓抑、焦慮、生理疾病等消極面體驗,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關系。
2.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培養醫學生情緒情感調控能力。情緒情感是人心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認識活動受情緒情感的影響,積極的情緒情感推動人們去克服困難、達到目的;消極的情緒情感阻礙人們的活動,消蝕人們的活力,甚至引起錯誤的行為。因此,善于調控情緒情感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在教學中要引導醫學生認識情緒情感的本質、表現和對人的活動的影響,學會分析自己的情緒狀況,學會調控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實際生活中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3.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培養醫學生的意志能力。意志是人們自覺地確定目標,有意識地支配、調節行為,通過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極其復雜的心理過程。醫學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總有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對他們進行耐挫折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意志的特征,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質,如自覺性、果斷性、堅韌性和自制性的表現,樹立戰勝挫折的信心和勇氣;同時要學會承受壓力,運用心理防御機制培養自己的耐挫力。
4.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培養醫學生的健康人格。人格是指一個整體的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之一。因為,人格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身健康和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明確人格是個體本質屬性的體現,是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的重要心理條件。它包含人的氣質、性格、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己,找到自己人格特征中的優點與不足之處,依據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因素,在現實生活中培養良好的人格。
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人社會適應能力的體現,是一個人事業成功、人生幸福的保證。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個性保持正常、生活具有幸福感、充分發揮個人才能、順利渡過大學生活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大學生實現其社會化的重要途徑。
一、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性
1.人際交往是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一種需要,它是維護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對于青年期的大學生而言,他們思想活躍、感情豐富,尤其是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大家都努力通過人際交往來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此時,積極的人際交往,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使人精神愉快,充滿信心,而且會使人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形成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迅速適應大學生活。
2.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保證。隨著現代社會信息量的不斷地增長,人們對擁有各種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是交流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孔子曾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大學生通過人際交往,可以相互傳遞、交流信息和成果,不斷完善自己的經驗,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因此人際交往不僅是一種獲得和交流知識信息的社會活動,也是個體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人際交往不但能夠使人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而且信息的溝通又必然成為大學生成功道路上的劑。
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及心理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一)對交往認識不夠,缺乏正確指導。在思想上,對交往的認識不夠。在調查中發現,在對問題“你有幾位知心朋友”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選擇知心朋友在“5位以上”的只有26%。在回答“如果求幫助嗎”的問題時,有高達75%的學生選擇“不會”或“不清楚,只有25%的學生選擇“會”。在回答“學校有關提高社會適應與社會交往能力的講座多不多”的問題時,有高達57%的學生表示“幾乎沒有”,36%的學生表示“偶然舉辦”。在回答“周圍的老師是否向你強調過提高人際溝通,加強社交能力的重要性”的問題時,高達64%的學生選擇“從不強調”,24%的學生選擇“偶爾強調”,選擇“經常強調”的只占12%。可見,當前大學生人際交往缺乏正確的理論和方法指導。
(二)交往中不夠自信,缺乏積極主動性。
斯賓諾莎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命題:“我們的心靈有時主動,但有時也被動;只要具有正確的觀念,它必然主動,只要具有不正確的觀念,它必然被動。”調查中,有34%的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較被動,6%的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行為困擾較大;22%的學生在社交場合感到緊張,有4%的學生極易受窘。同時,在回答“對于團體(學生會、社團)或非正式的組織,你是否參加”的問題時,有高達62%的學生選擇“不參加(32%)”或“偶爾參加(30%)”。
(三)交往能力不強,缺乏交往技巧。
孔子日:“不學禮,無以立。”禮儀雖然有時會表現為細枝末節,但卻體現著交往主體的精神和品性。在答“能否在他人面前自由無障礙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問題時,有高達64%的學生選擇“不能準確表達自己”,還有18%的學生選擇“因為害羞不敢表達”,僅有18%的學生表示自己“很善于表達自己”。缺乏交往技巧,是大學生交往能力不強的主要原因。在回答“你認為自己或身邊同學人際關系不好的原因可能是?”的問題時,我們發現,有超過一半的學生感覺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技巧。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際的技巧(24%)”,而且“時常避免表達自己的看法(18%)”、“不能聽取意見(16%)”。為此大學生應認真學習交往的禮儀,應多參加一些校園內外的活動,從而提高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
(四)缺乏正確的戀愛觀,與異往困擾。
作為處于青春期轉型成熟的大學生,與異性之間的交往非常重要,然而我們的調查結果卻不容樂觀。在“你認為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多項選擇)”的分析中,排序依次為:“隨大流”、“尋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滿足生理需求”、“尋找學習動力”、“追求美好愛情”。可見,相當部分學生缺乏正確的戀愛觀以及不能正確處理和異往的問題。
(五)過分強調自我價值。“90后”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集全家之力培養一個孩子。他們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缺乏兄弟姐妹的競爭,缺乏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意識.很容易形成惟我獨尊的心理優勢,同時,自我意識的發展要求對自己的各種需要和行為進行獨立的選擇和思考,希望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但經驗不足、好沖動,善幻想等心理特征。過高的心理需求和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之間時時產生沖突,往往會導致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虛榮心強,過分炫耀自己,對人缺乏真誠,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從而影響了人際關系的發展。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一)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恐懼與逃避心理。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形象極為敏感,他們希望自己以滿意的形象投入交往。特別是希望在異性的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形象。因此,這種對交往的過高的期望值,使他們在交往中時常顯得手足無措,前言不搭后語,患有社交恐懼癥的大學生常常陷入焦慮、痛苦、自卑
之中.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交往。
(二)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嫉妒與猜疑心理。嫉妒有很多方面,有些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發現自己的境遇不如別人,就會產生抱怨、憎恨,甚至憤怒等復雜的心態。猜疑是一種沒有出路的心理選擇.是一種由主觀臆斷所產生的不信任的情緒情感。
(三)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孤獨與自卑心理。孤獨是心理上的障礙,是一種心靈上的孤寂,找不到或者根本就不想找到知音,缺少心靈的默契。自卑,即因自我認識發生偏差,過低地估計自己,輕視或看不起自己。這類學生往往在學習生活中獨來獨往,缺乏交往的愿望和興趣,有意遠離集體,自我封閉。
(四)人際交往過程中的敵視與沖突心理。人際敵視是指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由于沒有及時解決相應的問題,使人際關系進一步惡化而產生的。處于人際僵局的個體之間幾乎不再有人際交往。人際沖突是人際相處障礙的最高表現形式。雖然大學生的人際沖突具有突發性,出現的頻率也不高,但是發生沖突時,個體的理智感下降,非常容易做出極具傷害性的事情,從而長久地留下心理創傷或生理損害。
(五)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追求功利心理。人際交往中的功利主義通常是指把交往作為手段,把利益作為追逐目的的一種交往方式。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功利主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交往以自我為中心,以自我利益為前提:二是交往重物質利益,輕精神情感;三是交往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見影;四是交往手段粗鄙化。
(六)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自我欣賞與高傲心理。具有自我欣賞心理的學生很不宜與他人相處。自我感覺奇好,喜歡出頭露面,招搖過市,在各種場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對別人的反應極其敏感。
三、高校心理輔導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人際交往應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1.人際交往應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學生人際交往對今后適應社會有著重要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存在的問題較多。為了更好滿足大學生心理健康和成長的需要,心理健康課的形式應打破傳統講授為主的形式,廣泛采取活動課的形式,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解決學生中切實存在的交往問題。因此課程設置應根據大學生需要,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開設,各高校都應開設心理健康課。
2.加強對高校班團活動指導,滿足大學生團體交往需要。
建議高校加強對班團組織的指導,班團組織管理應吸收團體心理輔導的技術,關注學生的心理需要,開展有益的團體活動。觸動學生的內心世界、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團組織進行團體心理輔導的有效性,高校的學生管理應吸收心理學專業教師參加,或在學生處專門設立心理輔導科,專門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輔導工作。
3.加強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主動性。
為了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高校心理咨詢工作者應主動開展工作,采取講授大學生心理衛生課程、實施小組心理咨詢和個別咨詢相結合形式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問題。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針對大學生交往問題主動開展咨詢與輔導工作應成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任務。
4.對于學生認可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面談咨詢,進一步將該項工作常規化、規范化開展。心理輔導團體活動是學生接受度高,喜愛度高的活動,學生在團體中既能有效地解決個人成長中的問題,更促進了人際交往。圍繞學生心理素質內涵需要,開發相應主題的團體輔導課程,將團體輔導課程化,定期開展。在調查中顯現出來,學生對心理團體輔導的需求是希望主題化,有針對性,并且可以定期開展,課程化規范化。
(二)運用心理輔導方法,開展有效的心理輔導。
心理輔導主要解決學生心理健康與成熟的問題,致力于幫助學生克服成長中的障礙,提高心理成熟度,增強認知能力、選擇能力、適應能力,確立并實現有益于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生活目標。大學生生心理輔導的一般方法有疏導滲透方法、表揚鼓勵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這些方法在大學生心理輔導過程中運用較多、效果較為明顯。
心理疏導滲透方法是指在高職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過程中,通過采取潛移默化、迂回灌輸的辦法。寓教于樂,而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方法,是一種間接教育方法,要正確分析形勢,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方式、方法開展心理輔導。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辦法使高職生明辨是非、堅信真理、抵制錯誤,激勵高職生與正確的心理學理論進行比較對照,自覺學習和仿效,發展自己的健康心理。
表揚鼓勵方法是指對高職生的長處和優點進行贊美和肯定的一種心理學教育方法。運用表揚鼓勵方法,要針對高職生的心理特點加以誘導,對高職生積極的心理行為適當地加以肯定,激發高職生的積極性,使其向健康方向發展。在心理輔導過程中,對高職生要運用表揚鼓勵方法,可以借助社會心理環境和高職生的群體壓力,造成先進與非先進在精神榮譽和物質利益上的差別。從而起到鼓勵先進、鞭策后進的作用,被表揚者則可以從這種差別上得到愉快的情緒體驗,使積極良好的心理態勢得到進一步強化。
典型教育法點擊是對高職生進行心理輔導的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過典型的人或事進行示范,教育幫助高職生提高心理認識的一種方法典型教育法將抽象的說理變成通過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來進行教育。從而激發高職生的思想情感共鳴,引導他們學習、對照及仿效。高職生的心理輔導是一項艱巨而又不容忽視的工作,在對高職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還必須堅持心理溝通、情感投資、心理相容、曉之以理、平等信任、實事求是等原則,充分注重心理輔導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這樣,學校心理輔導才能真正為高職院校培養合格高技能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三)對于大學生來說,適應人際交往不僅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要求,也是學生個體逐漸走向成熟和向成人轉化的必要條件。健康的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的形成,需要加強自我調適。
1.正確認識交往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大學生在進行人際交往時,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人際交往的特殊性、重要性,并在人際交往中,自覺地調整自己的心理,樹立正確的交往觀念,正確地對待自己和他人,擴大自己的心理相容度,擺正自己在人際交往中的位置,摒棄那種對人際交往的無所謂的態度。
2.樹立交往自信心,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在交往中,大學生應樹立交往的自信心,根據新群體的實際情況,重新客觀地審視自己,對個人和他人的關系做出正確的評估,了解自己在他人和群體中的位置及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差異,并在找出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一旦遇到心理障礙時,要積極與輔導員、教師及學院開設的心理咨詢機構聯系,解決心理障礙,保持良好的人際交往心理。
3.自覺優化自身心理,完善人格和能力。大學生要優化自身心理,及時疏導交往中的消極情緒和不良心理,充分健全自己的人格,施展才華,表現自己特長,使自己的人格、能力得到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心理溝通,良好的心理與人格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克服自我中心過強、自卑心理過重、狂妄自傲、怪癖孤獨等不良的人際交往心理。
4.掌握提高人際交往的技能。大學生要養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應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要從自我做起,有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用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坦然誠實地走進學生群體。在人際交往中,掌握禮貌,主動與同學進行溝通,平等待人,注重言談舉止,重視人際交往的語言把握。同時,要學會傾聽,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對對方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尊重。
5.掌握正確的交往原則。誠實守信原則是大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的一條重要的道德原則,也是處理同學關系的一條基本公德規范。大學生都有獨立的人格和做人的尊嚴,渴望并追求平等的交往關系。因而在交往中要特別遵循平等交往原則。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首先必須自尊,只有懂得自尊自重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要有謙虛寬容的態度,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四、結語
高校心理輔導教育是新形式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心理輔導的對象是全體大學生,教育的目標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強健體魄和意志堅強,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和創新應用型人才。高校還必須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靈活的輔導技能的心理輔導教師。高校心理輔導是全社會、全體教職工及全體學生的共同命題,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借助各方面的資源優勢,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滲透到教學、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方方面面,只有高校心理輔導真正的落到實處,實現“以人為本”的戰略主題,大學生才能實現真正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訓美,高校心理輔導定位探析,福州大學學報,2003年。
中圖分類號:C9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23X(2012)12-0088-03
人際交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等過程中通過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與行為的互動。隨著現代科技及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交往形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的人際交往,當代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交往的范圍也隨著手機網絡等介入而跨越時空的限制,交往的內容除了以交流感情、切磋知識為主外,還通過多種社會實踐方式吸收社會信息。[1]
一、當代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
主觀原因分析及調適當代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各種心理問題的產生,除了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因素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主觀原因。作為心理咨詢的一些專家或是老師、同學主要還是要從個人的心理因素方面進行分析和幫助。
1.認知方面
人際交往的認知成分反映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對人際關系狀況的了解,是人際知覺的結果,是理性條件。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常出現對自我評價的認知失調,如過高地評價自我或是過低地評價自我。前者產生自傲心理,居高臨下[2]:后者是自卑心理,自我封閉,害怕與人交往,恐懼交往失敗。過度的自我中心化,覺得任何事情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與人相處時,不分時間、場合,不顧及別人的情緒,任意表達自己的意見,隨意表露個人的不良情緒,影響到他人的情緒和利益而惡化人際關系。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實際上是為了更多受到別人的關注,但要獲得這種尊重和關注必須先尊重別人,關注和幫助別人,才能有好的效果。對人際關系的過度理想化,有些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因為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對人際關系的判斷過于簡單化,理想化,因而在最初與人交往中受到挫折和傷害,從而產生不信任感或是與人溝通困難的心理。或是認為人際交往相當于市場的交換,而傷害別人的感情。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人際關系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并以友誼情感至上的原則與人交往,一方面要認識別人的各個方面,同時也要認識到人際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以增進友誼,改善人際關系。
2.情感方面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個人需要的一種態度體驗,情感成分是關系雙方在人際交往中人際關系的滿意程度和親疏關系,是人際關系的基礎。情感在人際交往中對個人的行為起著動力作用,人際交往中若有積極的情感產生則推動人際交往的行為,個人人際交往更積極主動:消極的情感則阻礙正常的人際交往,個人表現出孤僻、自卑或是自我中心化,從而導致人際關系惡化[3]。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確全面地評價自我,超越自卑、恐懼心理,調整自負懷疑心理,并且在人際交往中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3.社交知覺及歸因方面
社交知覺中包括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光環效應、投射效應及社會刻板影響影響到我們對別人客觀全面的評價和認識,應該盡量避免。這些社交知覺同時也會影響到個人的歸因,歸因是指個體習慣上傾向于做出怎樣的解釋,它也影響著個人的人際交往,如在人際交往中遇到挫折時就會把失敗歸因于環境不好、運氣差、人際交往太復雜等復雜的外界因素,卻很少考慮內在的因素,從而導致人際歸因失誤而形成人際交往障礙或人際交往的一些心理問題,產生消極的人際知覺和情感而自我封閉退卻,或是沉迷于網絡游戲。常見的歸因偏差有認知性偏差、動機性偏差以及性別性偏差。當代學生的歸因風格和歸因偏差會影響到學生人際交往,所以對學生應該進行歸因的訓練。
4.行為、能力方面
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缺乏足夠的閱人經驗及交往經驗,所以在交往過程中容易出現行為不當而影響人際關系,或是語言表達能力欠佳,表達不妥或是詞不達意而讓別人誤解,給人際交往造成不好的影響。在這些方面,當代學生應該多看或是學習一些交往的技巧,要善于表達自我,真誠地去贊美別人,同時也要提升個人各個方面的能力,以自己的獨特魅力吸引別人。
5.自我意識及價值觀
自我意識是個人對自我以及自己與周圍關系的認識,并依靠這種認識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活動,使個體與環境保持動態平衡。在對學生自我意識與人際關系的調查中發現內在自我對人際關系有很大預測作用,內在自我與人際關系困擾成負相關,即內在自我意識水平越低的人人際關系困擾越大。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首先應該積極全面地評價自我,充分地認識自我,相信自己有不同于別人的特長,克服自卑自負心理,敢于超越自我和挑戰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充分地感受人際交往中的溫暖,從而健康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價值觀的一致性是人際吸引的一個要素,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是調動個人交往積極的動力,如在人際交往中不能簡單認為人心叵測,人心自私,或是受相互利用等不良的價值觀的影響,而應該積極正確地看待人際交往。
二、當代學生人際交往中心理
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法當代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的解決辦法除了從主觀上分析解決外,還應該從客觀上采取具體措施,如:
(一)重視學校校園文化的建設,創造寬松的校園環境,優化人際交往氛圍
利用課堂教學、團隊活動、文體活動、宣傳活動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奮發進取、團結友善的校風、班風、學風,提高學生人際信任度,創造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通過團隊的一些活動擴大學生的交往范圍,在交往實踐中得到鍛煉,并體會到良好的人際交往帶來的收獲和樂趣。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榮譽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不去斤斤計較人際交往中的個人得失。
(二) 心理咨詢工作的老師或是學習心理學的專業人士應該做的
1.對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跟蹤及指導
很多新生因為適應不良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而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有可能是人際適應不良所造成,心理的不健康從而也會加劇人際關系的惡化。所以對于新入校學生要格外重視,無論是心理學的專家和老師,還是搞學生工作的一些人員都要重視這一點。
2.重視對學生人際交往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指導
可開設一些有關人際交往的課程,讓他們更有效地掌握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巧,并懂得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些心理學知識。在其他任何課堂上都可以對學生進行人際交往知識的傳授和分析。一些研究確實表明那些學過心理學的人或是懂得心理學知識的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或是人際交往適應不良情況更少[4]。對一些做學生工作的老師或行政人員進行心理學方面或人際交往知識的定期培訓,如拓展訓練,對于任何類型的成人或是學生都是適合的,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力量,以及深刻體驗人和人相互信任支持和幫助的偉大作用,以達到對當代學生人際交往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積極全面的指導。
3.重視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及心理咨詢方法的適當運用
學校可開展組織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咨詢活動,對學生人際交往的一些知識進行宣傳、教育和指導。當代學生的主要心理問題大多是來自于人際關系適應不良,在咨詢過程中重視從學生人際交往這條主線入手,找到學生心理問題的關鍵癥結所在,有效地幫助其解決問題。在咨詢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人際關系的特點是咨詢與輔導的前提與基礎;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是學生心理咨詢的核心;訓練學生交往技能是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手段,如可以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主動熱情地待人,以及把每個人的感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重視別人的感受,尊重別人贊美別人,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接納和認可,從而改善人際關系。
除了對個別學生進行單獨的咨詢和指導之外,還應該利用團體咨詢的方法,以及朋輩的輔導是學生正確地認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重要方式。團體心理咨詢是專門為幫助那些有共同發展課題和相似心理困擾的人維護心理健康,克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障礙,邁向自我實現的一種經濟而有效的方法[5]。團體心理咨詢在團體情境中進行,強調人際交互影響,注重團體內的交流,并利用團體精神影響個人的行為。人際交往本來就是在人與人的互動中進行相互影響,團體心理咨詢是輔導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更全面地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更全面客觀地認識別人,調整和改善人際關系的有效途徑。團體咨詢與輔導具有高效率、高感染力的特點,利用團隊精神去影響每一個人,提高人際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改善人際關系。
朋輩輔導是學校心理咨詢模式之一,是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境、獲得外部支持的一種重要方式。朋輩輔導是指由一些受過半專業訓練的學生或是學習心理學專業的在校學生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互動交流,對同輩提供傾訴、支持或咨詢的服務。因為朋輩有更接近相似的價值觀、生活理念等,所以在學生人際交往的咨詢中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及正確的人際交往理念。
4.加強家庭功能,親情的付出和感化
很多學生在戀愛上容易出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如早戀或是戀愛中出現的種種不良問題,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以及交流和溝通不良造成的。學生失去了家庭中親情的支持和理解,就容易尋求同伴的交流,誤以為這是一種良好的戀愛,甚至是一種可以走入家庭的戀愛。而實際上學生對戀愛的責任心及后果認識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在這種特殊的人際交往中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盲目交往。作為學生的家長應該對孩子進行早期的預防和疏導,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責任和溫暖,培養孩子積極的責任心,是預防學生戀愛中出現問題的關鍵。
總之,當代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是學生心理問題中比較嚴重的一方面,僅次于強迫癥,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問題直接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甚至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社會化的發展與成熟,應該值得重視。清楚當代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心理問題,明確原因,并從主客觀方面努力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改善人際關系,以利于當代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更順利地被社會所接納。
[參考文獻][1]劉博雅.學生與學生的人際交往[J].中國市場,2011,(31).
[2]張小玲.重視學生人際交往,提高學生認知水平[J].龍源學院學報,1999,(S1).
[3]竇勝功.智商與情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4]馮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n Analysis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ZHANG Hong-ning
A Study on Group Counseling for Personal-commun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Yang Shuang, Wang Y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the personal-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15 students who were selected by measurement, opening questionnaire and diagnostic interviewing were recruited for group counseling in 8 weeks. They were tested with the 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 and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before and after group counseling.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ember's personal-communication quality (9.40±2.44/14.87±3.04, P
【Key words】 Personal-communication; Group counseling; Undergraduate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大學生心理健康是目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而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在以往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的相關調查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王瑤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存在交往能力欠缺和強烈的交往需求之間的矛盾[1]。張改葉的研究中涉及大學生進入高校后感覺最煩惱的問題時,結果有79%的學生選擇的是“人際交往能力差”,在人際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知道該怎樣表現和表達自己”,“不知道怎樣才能處理好與同宿舍同學的關系”、“不知道怎樣處理好與異性同學的關系以及與老師的關系”等,并常常會因這些事情而煩惱[2]。故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解決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成為大學生心理輔導研究和探索的熱點。
團體心理輔導也叫團體咨詢,是在團體情景下進行的一種心理咨詢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3]。與個體咨詢相比,團體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機會,發現問題的共性,產生共情,減輕焦慮,同時有機會學習和演練他人成功的交往策略;另一方面團體咨詢的條件下,參與者不僅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納和支持,而且能夠學習接納和幫助他人。這種合作、參與的關系有助于體驗和增進交往中的親近感。
人際交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人際交往問題也是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運用團體心理輔導作為干預方法在提高心理輔導的實效性方面也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本研究將如何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狀況作為研究的方向和目標,旨在從團體輔導的角度,探討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水平的策略,改善大學生不當的交往方式以及由于人際關系不良所導致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加強人際的溝通與交流,增強適應能力,以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海報招募的形式從河南大學自愿報名的72名學生中篩選出15名符合條件的同學參加團體輔導,分成新生組與混合年級組,基本情況見表1。篩選工具包括:①量表。運用本研究選取的作為評價工具的3個量表,對報名者進行測試,并以此作為本研究的前測。②開放式問卷[4]。③診斷性面談。
1.2 評價工具
1.2.1 由華東師范大學祝蓓里修訂的卡特爾16PF中的交際性因子 共13道題,采用3級分制。在本研究中用以檢驗參加者人格交際性特質的變化。
1.2.2 交流恐懼自陳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5] 包含4個分量表,每個分量表各有6個題目,分別用于測量在小組討論時、2人交談時、參加會議時和當眾演講時,個體的交流恐懼程度。量表采取5級分制。分量表分數之間的內部相關系數為0.40~0.69。總分的α系數超過0.90。分量表的α系數超過0.75。PRCA在測量人際交往方面顯示出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用以檢驗參加者人際交流中的感受變化。
1.2.3 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回避分量表[6] 共14道題,采用“是-否”記分。在本研究中用以檢驗參加者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變化。
1.2.4 團體滿意度評定調查表[7] 調查成員對團體活動的滿意程度,用以檢驗成員對活動的接納和認同,顯示團體輔導的效果。
1.2.5 成員自評量表[3] 通過成員報告參加活動的主觀感受,結合前后測的數據結果,對團體輔導的實際效果起到豐富和補充的作用。
1.2.6 統計方法 調查基本采用集體施測,當場收回的辦法收集結果,采用描述性統計與t檢驗的方法,用SPSS 11.5對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3 實施方法 將15人分成兩個小組,其中一組全部為大一新生,另一組包括各年級學生,兩組干預過程相同。采取團體輔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活動。團體輔導由一名指導者帶領,每周1次,每次2小時,共8次,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設置相應的活動[3,8],具體活動內容見表2。
1.3.1 建立關系階段 運用一次活動時間,將團體輔導相關情況向小組成員作一簡介,簽署團體協約;通過各種活動促進成員間互相認識,消除陌生感與戒備心,建立信任關系,創設良好氛圍,在互動中學習與體驗與人交往的樂趣。
1.3.2 探索問題根源階段 通過兩次活動,促進團體成員的自我探索,深化自我認識,增強自覺的能力;同時找出人際交往方面存在問題的個人原因,為接下來的領悟與改變進行鋪墊。
1.3.3 領悟與行為改變階段 通過4次活動,聚焦于人際交往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布置相應的家庭作業,在日常生活中鞏固學到的人際交往技能。
1.3.4 結束階段 在最后一次活動中,總結各自的收獲與成長。完成相關量表,作為活動效果的檢驗標準。
2 結 果
2.1 各量表前后測差異比較 由表3可知,實施團體輔導前后,團體在交際性因子、小組分、會議分、公眾分和總恐懼分的差異上具有極大的統計學顯著性(P
2.2 主觀評價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成員對團體咨詢活動滿意并認為有所收獲。成員選擇“不滿意”的題項集中于將團體經驗運用到現實中、如何自我表達以及自我認識等方面。成員自評量表的主觀報告表明,團體的經驗對成員生活產生重要影響,在開放性、自信心、接納自我和他人方面有顯著提高,團體設置的具體活動能促成個體認識上的積極轉變和領悟。
在活動中期和末期分別進行的小結與收獲中,成員也對這次團體輔導活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如有的同學在談自己的感受時認為,“每個人都很坦誠,在小組中找到了家的感覺”,“與別人的交往不再緊張,變得輕松、自如了”,“希望能多組織類似的活動”等。在團體進行過程中指導者也感受到了成員精神面貌上的明顯改善,同時感受到團體的力量,并為這種團體力量所感染。
3 討 論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背景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又以心理因素為主。心理因素又包括認知因素、技能因素、行為方式及個性特征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中有些易改變,有些則不易改變[9]。本研究證明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可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個性特征、人際交往中的消極情緒、回避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和改善作用。同時在本研究中通過分組實驗的方式發現大一新生與其他年級學生在團體中的表現與體驗有所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3.1 團體心理輔導可改善人際交往個性特征 大學生處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過渡時期,個性特征仍有較強的可塑性,如能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個性上的弱點,以及某些個性特征對人際交往的影響,就能更全面的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在團體輔導中開展探索自我的活動,對深化自我認識和自我覺察,挖掘個性中的積極成分的潛力,促進自我的成長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20個我是誰”、“自畫像”分析以及動物想象投射測驗等活動,小組成員在相互交流和討論中逐步認識自己,發現自我評價當中的不合理認知,樹立自信。通過對潛意識自我意象的發掘與討論,小組成員能夠從積極的角度去認識自我,找出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內在優勢,從而增強自信。通過活動小組成員人際交往中的畏縮性降低,開放性提高,不利于人際交往的個性因素也得到了相應的改善。研究結果也使筆者認識到,有些成員對自我的認識和探索尚不夠深入,可能與團體咨詢的特定形式有關,團體活動往往難以觸及到每位成員的深層次問題,如能在團體輔導的同時,適應成員的心理需要,有針對性地輔助以個別輔導,則更能體現心理輔導的效果。
3.2 團體心理輔導可改善交往中的情感體驗 團體心理輔導重視創設安全、和諧、輕松的氛圍。在這樣的氣氛中展開與他人的互動可使成員體會到交往的樂趣。在團體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成員彼此間的信任逐步加深,個體開始放松自己,減少心理防衛。整個團體輔導側重于激發成員間的相互幫助、支持與鼓勵,使成員感到踏實、溫暖、有歸屬感,從而在團體中獲得情感支持力量。具體的積極情感體驗包括:在團體心理輔導的初期感受輕松、和諧的交往氛圍,降低人際交往中的顧慮和敏感性;通過前期的自我探索過程體驗被關注,以及其他成員提供的積極幫助和肯定;在中后期的具體問題解決和專題輔導的過程中,成員們發現自己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也是他人存在的問題,減輕了焦慮體驗,并且通過具體問題的解決和交往技巧的掌握增強了自信心,在向他人提供幫助和經驗參考中感受到個人價值感的提升。團體輔導使參與者體驗到了交往帶來的積極情感,對交往行為的主動發生起到了促進作用。
3.3 團體心理輔導可改善交往中的行為表現 通過認知上的調整改變成員在人際交往中的不合理思維,配合具體的人際交流技巧的探討和演練,如角色扮演、心理劇、關于如何拒絕別人和如何接受贊美的專題輔導等,并在此基礎上布置家庭作業,改善成員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回避傾向,成員交往的主動性和開放性都得到顯著提高。在這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是部分成員反映難以將在團體中獲得的經驗及時有效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分析原因一方面將團體經驗內化到自身日常行為規范當中需要一個逐步轉變的過程,每個人都需要建立適合自己的人際交往模式,包括如何自我表達,這往往需要在團體活動以外持續摸索和嘗試;另一方面在輔導過程中應強調家庭作業的重要性,要求成員盡可能完成作業。例如在模擬應聘的環節中,是否完成家庭作業的成員之間,其活動效果差異是十分顯著的。
3.4 新生組顯示出較多共性的問題 成員均為大一新生的一組,表現出諸多共性的問題,主要是新環境中的適應不良。如迫切希望融入新的集體和環境中卻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希望獲得所有人的肯定;還沒有完全從家庭和以往朋友圈中脫離出來;處理不好參加團體活動與學習之間的關系等。同時在組織活動中感受到大一新生的活動積極性非常高,氣氛非常熱烈。自我開放性和對他人的關注程度都非常高。他們渴望與人交流,只是找不到合適的途徑,缺乏一定的溝通技巧,不少同學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由此考慮到大學一年級是改善學生交往方式、促進其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團體輔導也可針對如何促進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開展工作。
3.5 由各年級學生混合組成的小組在開放程度上低于新生組,團體輔導應考慮到年級的差異 大一新生在生活經驗、面臨問題等方面有較多的相似性,故較容易產生共鳴。而高年級學生在各方面相對更成熟,自我認識、自省能力更強,也更內斂,其心理需求趨向于多元化,故在小組內開放程度較低。加之在團體情境中,個人深層次的問題本來就不易暴露,各年級學生混合組成的小組對團體活動的感受顯得略低于新生組。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活動采用團體咨詢與個別咨詢相結合的形式,將在團體中發現的問題在個別咨詢中進行深入討論,達到了良好的干預效果。由此感到大學生心理輔導應考慮到年阿立哌唑治療老年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病藥物,為喹啉類衍生物,它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與D2受體及5-HT1A受體的部分拮抗作
級差異,各年級學生混合組成的小組與大一新生組成的小組,在團體輔導的方式方法上應當有所不同,這將是筆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繼續探索的問題。
4 結 論
4.1 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交往個性特征、交流恐懼以及人際交往中的回避行為的干預效果極其顯著。
4.2 團體咨詢中的經驗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可能會發生困難,應引起注意。
4.3 大一新生與其他年級學生在團體心理輔導中的表現不同。有待于今后進一步研究。
4.4 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輔以個別咨詢對全面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有積極的作用。
5 參考文獻
[1]王瑤.小組輔導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水平的實驗研究.心理科學,2004,27(5):1254-1256
[2]張改葉.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訓練的團體輔導活動設計與實施.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4):288-290
[3]樊富珉著.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12(1):179,198-212
[4]Ed E. Jacobs, Robert L. Masson, Riley L. Harvill. Group Counseling Strategies and Skills. 洪煒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10:82-84
[5]馬弘.交流恐懼自陳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232-235
[6]馬弘.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見: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編著.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241-244
[7]周永紅,李輝,張智,等.團體咨詢消解大學生交流恐懼的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4):156-157
一、引言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報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國上網用戶總人數達到1.03億,僅次于美國,如果保持預期的30%的增長速度,5年內中國將成為世界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互聯網不僅是一種通信工具和信息獲取方式,更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大學生是最早進入網絡世界的群體之一,網絡已溶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
大學生在進入網絡的初期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現象:
(1)上網的盲目性。上網后目標偏離,原定任務無法完成。
(2)網絡心理障礙。少數大學生由于無節制地上網,出現了心理問題,如網絡恐懼、網絡迷戀、網絡孤獨、網絡自我迷失和自我認同混亂等。
(3)網絡倫理危機凸現。
(4)“網癮”癥狀。一些意志較薄弱的學生對于上網帶來的,形成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無法擺脫,引起健康狀況欠佳、留級退學、離校出走、甚至自殺等。
但在中國網絡發展的第二個“十年”開始之際,大學生的網絡使用狀況又有什么變化?網絡到底是惡化還是改善了人際交往心理,學者們對其作用爭論不休,逐步形成兩派對立的陣營。
二、網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的影響
一派學者認為:網絡使人們變得越來越孤寂,割斷了人們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交往,因為那些上網者總是孤身一人坐在終端機前耐心守候,或者通過一種程序媒介與形形的匿名者進行交流,而這種媒介從促進社會交往的角度來講,顯得十分貧乏無力,而且極具破壞性。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負面影響:
1.在人際交往的時空知覺方面,網絡的無限延伸容易使大學生產生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感,甚至產生網絡孤獨癥。有的大學生在網上扮演“虛擬角色”,把自己分成若干角色,帶來角色沖突的迷惑,與現實角色之間產生二重或多重人格的沖突,甚至有可能導致“人格分裂”,還有的大學生由于對網絡的依賴產生猜疑、孤僻等交際心理障礙。
2.在人際交往的動機方面,網絡使一部分大學生交往動機變形。許多大學生一上網就鉆進自己的興趣區域,這種“人以群分”的極端風格是狹隘的,不利于大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
3.在人際交往的態度方面,網絡的虛擬性、隨意性、隱匿性容易使大學生交際責任感減弱,由于網絡很難形成像現實世界那樣強烈的社會規范,有很多行為難以受到法律的明確約束。
4.在人際交往的情感方面,網絡的無序性和誘惑性容易使大學生產生交際情感障礙。網絡還會引發大學生交際安全焦慮,誘發“情感冷漠癥”。
另一派則認為網絡會導致越來越完善、越來越成熟的社會關系,因為網絡使人們跨越了地域的局限,掩埋了以前的恥辱或身患疾病所帶來的孤寂,甚至逾越了嚴格意義上的時間概念。于是,它不僅僅為人們提供了各種便利條件,而且可讓人們參加有共同興趣的群體,在其中可以暢所欲言,緩解心中的壓力。它打破了傳統的時空觀,擴大了交際空間、縮短了交際時間,有利于大學生主體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的提高,大學生在網上盡情地揮灑自己的個性,使他們真正成為獨立的社會人,網絡可以釋放大學生由于學習和生
活帶來的壓力,為適度、適時地轉移、傾訴和宣泄不良情緒提供了一個較為便利的場所。
總之,一方面,網絡的一些功能具有一點個人中心主義色彩,使人們更容易變得孤立無助,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網絡促進社會交往,造成了社會解脫現象。
三、網絡影響人際交往的因果機制
1.上網替代了強聯結
人際關系有兩種類型――強聯結和弱聯結,它們需達到一種平衡。強聯結是指有頻繁的接觸,深厚的感情,強烈的責任感以及包括寬廣領域的應用程序等,而弱聯結則與此相反,它包括罕見的接觸、膚淺易碎的聯結以及窄小的焦點內容。
強聯結一般來說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壓力,提高了人們的社會生活質量,促進了良好的心理健康的發展。而且人們總是從那些經常頻繁接觸的人中獲取社會支持,彼此更大的程度的好感也來源于較強的聯系之中。
弱聯結包括微弱的在線聯結。在線聯結為人們提供了他們社交圈中無法提供的信息和社會資源,然而這些關系大多數是不堪一擊的。由于網上除了文字之外,掩蓋了交往雙方的一切,使結交推心置腹的摯友變成微乎其微。即使存在上線友誼,這種友誼也很難和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相提并論,上線朋友很少可能像在學校工作中發展而成的朋友那樣提供有形的幫助。
總之,盡管網絡給人們提供較好的便利條件,但這種便利卻使人們涉入較多的電子交往中,從而減少了真實世界的交往,逐步取代了由身體接近所形成的強聯結。
2.上網替代了社會活動
網絡心理學的橫向研究向人們證明了網絡使用與較強的社會參與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但它并不能建立這種關系的因果趨勢。網絡心理學的縱向研究表明:大量使用網絡造成社會參與活動的下降,與家人交流的減少以及當地社交圈的縮小,也增加了個體的孤獨感,這將導致社會退縮現象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3.積極的心理需求是上網的心理動因
(1)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求新心理。互聯網以其信息快、內容新、手段先進等優勢極大地吸引了大學生的好奇心,促進掌握網絡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欲望。
(2)自由平等的參與意識與自我實現欲望。網絡平等自由的氛圍適應了當代社會中對自由、平等呼聲最高的大學生。
(3)追求開放性和多元性。網絡是一個開放的信息源,各種文化、思想、觀念都可以在這里爭鳴。這就為大學生追求開放性和多元性創造了條件。
四、引導大學生健康使用互聯網,培養其健康人格
1.規范大學生對各類互聯網服務的使用,盡量引導大學生使用互聯網信息服務,將互聯網作為服務工作的工具。因為已有調查表明,大學生最喜歡訪問的網站(類型)的前三位是:“娛樂/休閑”“社區”“綜合”。他們最經常點看的內容的前三位為:音樂/歌曲(66.8%),電影/電視劇(54.9%),社會/娛樂新聞(42.7%),其后依次為:外語(23.8%),計算機軟件(22.5%),財經新聞(20.7%)、游戲攻略(20.7%)、專業及學術信息(20.5%),即大學生似乎更偏重網絡的娛樂和交際功能。
2.關注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養。在信息時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已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它能有效地抵制青少年卷入病理性使用互聯網。
3.積極探討學校、家庭、社會的互動模式,創設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良好氛圍。
4.在大學院校中全面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加強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的心理特征、網絡性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的研究,培養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我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會正確地處理網絡世界和現實社會的各種關系。
5.提高大學生網絡技能是提升大學生網絡水平、網絡素養的有效途徑。對網絡技能的理解不宜太狹窄,而應適當擴展其含義,這里借鑒美國對青少年網絡技術教育的標準:
(1)基礎操作和概念:學生應對技術體系的性質和技術操作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練地使用技術。
(2)社會、倫理和人類關懷:學生應理解有關技術的社會、倫理和文化問題,以一種負責的態度使用技術、信息和軟件,在利用技術系統時,學生應形成一種建設性的態度,以支持自己的終身學習、合作、個人追求及生產能力。
(3)技術作為一種創作工具:使用技術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并促進其創造力,在創造性活動中學習如何合作。
(4)技術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學生應能使用電子傳播工具進行交流,能使用各種媒介形式與不同群體和個人交流信息和思想。
(5)技術作為一種研究工具:學生應能利用技術收集、評價、整理各種來源的信息,加工處理數據和報告結果,能為完成特定的任務評估和選擇新的信息資源和技術成果。
(6)技術作為解決問題和建立決策的工具:學生應能利用技術資源解決問題和進行決策,并將其發展為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策略。
中圖分類號:B8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8-0107-02
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便利,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而且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出現了新的特點,將人際關系引入一種新的結構中。
一、網絡中人際交往概況
(一)網絡中人際交往的特點
不同于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網絡人際交往是基于虛擬空間發展起來的。與傳統“面對面”模式的人際關系不同,網絡人際交往具有一些獨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網絡中,交往主體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現,每個人都不需要告知別人自己的真實姓名、性別、形象等。(2)低限制性。網絡交往的約束極低,個體能根據自己的意愿來選擇交往對象,突破了現實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實現了精神上的平等和無利益沖突。(3)互動中的人格多重化。隨著交往過程中真實情境與虛擬情境的切換,個體的人格也會表現出多重化的特征。個體在虛擬情境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征往往與現實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4)弱聯系性。網絡中交流雙方的溝通聯系較弱。網絡在打破時空限制的同時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體可以隨時更換交往對象,可以進行非即時往,個人之間隱蔽性強,這些都體現了網絡人際關系的弱聯系性,是與傳統人際關系明顯不同之處。(5)平等性。社會心理學家認為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只不過這種交換不是簡單的物物交換,而是一種情感的交換。情感交換永遠是一種“增值交換”,它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更加緊密。現實的人際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級、長晚輩關系,可分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兩大類型。不論是水平交往還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體之間的相互知曉性,這使現實世界中的人際交往受道德約束比較大。但在虛擬的網絡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體在心態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間無須承擔任何道德責任。
(二)網絡中人際交往的信任機制
在現實社會中,人際關系是以血緣、地緣等為依托建立起來的,關系的緊密性是產生信任的基礎。但是,網絡匿名性的特征,使網上人際信任的建立機制區別于現實生活。社會學家祖克爾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產生的三種機制:首先,是由聲譽產生信任。即根據對他人過去的行為和聲譽的了解而決定是否給予信任。聲譽好的人能夠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會相似性產生信任。即根據他人與自己在種族、家庭背景、價值觀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來決定是否給予信任。一般情況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會背景往往意味著有相近的行為規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經濟交換中容易達成共識。最后,是由法制產生信任。即基于非個人性的社會規章制度,如專業資格、科層組織、中介機構及各種法規等的保證而給予信任。
根據這兩種信任機制理論結合網絡的特征,有人提出網上信任的產生機制:第一,預設性信任。網上互動的雙方彼此相信網絡中的秩序規則能夠被履行,且對方能承擔他所托付的責任及義務,即雙方先驗地認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這是在網上能夠進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網上聲譽產生信任。理性選擇理論認為,決定信任的關鍵變量是能否獲得有關對方動機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這個變量十分重要,它解釋了為什么我們信任家人勝過朋友,信任朋友勝過熟人,信任陌生人勝過熟人。第三,在給予信任過程中進行主觀判斷。這是信任機制建立的決策性環節。網絡交往者根據自己的交往經驗和主觀判斷,對他人的網上交往行為進行主觀認定,最終決定是否給予對方信任,并決定是否繼續保持同其的交往關系。
(三)網絡人際交往動機
網絡人際交往過程中“動機”的研究一般從人本主義馬斯洛的“需要理論”出發,主要體現在“擺脫孤獨”和“得到社會支持”兩方面。首先,“擺脫孤獨”是指個體由于在現實生活中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需要不能夠滿足,為擺脫孤獨感從而在網絡上進行虛擬交往的動機。其次,“得到社會支持”是指通過虛擬交往獲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別是精神上需要的滿足。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關于這兩個動機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視了跟孩子的交流,而這些人本身在學校的人際關系也不好,因此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網絡結交一些網友,解除自己的孤獨感。
二、網絡對人際關系的雙重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很多研究者展開了網絡對使用者人際關系影響的調查。1998年國外學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網絡的使用與抑郁、孤獨和壓力成正相關,即網絡的使用會導致人們的人際關系產生隔閡。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卻表明,網絡的使用可以明顯地降低孤獨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會支持感和自尊水平,從而使這種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遷移到現實生活中。
(一)網絡使人際關系更加親密
1.網絡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來的。通俗地講,自我表露就是對別人敞開心扉。在與他人交往時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實地展示自己的行為、傾訴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在交往雙方的自我表露逐漸增加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個體與他人的親密性。自我表露這一行為具備強烈的象征意義,它會給交往的他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你對他(她)相當信任,愿意有進一步的交往。同時,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發他人進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進雙方的理解與信任,使得人際關系更加親密。網絡的出現擴大了人們之間的交往范圍,由于網絡中人際交往特點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態的平等性,在網絡中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的姓名、年齡、形象,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與特定的人交往,網絡中不會出現實際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會更深,人們相互之間的交流也會變得更加親密和順暢。
2.網絡交往中不存在“門檻特征”。現實交往障礙中的“門檻特征”,即外貌沒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慮等生理個性特點在網絡交往中不會出現,交流也因此會變得順暢。網絡有利于消除人際交往隔閡,這里的“隔閡”可能是由現實社會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環境的影響、文化水平的差異、風俗習慣的不同以及價值觀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適等等。網絡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們兼容并蓄,對一些不同于自己的價值觀有所了解,人際關系也能夠得到促進。
3.網絡交往的預設性信任。網絡中的人際信任機制較現實中有所不同,網絡中的“預設性信任”先驗地認為對方是可信任的,先進行交往。這就使得人們交往的范圍擴大,也使得人際交往更加容易。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對某一個人并不是很了解,卻因為少數人對他不好的評價而對其望而卻步,不與其交往,其實如果通過親自的接觸會發現那個人不是傳聞中的樣子。但是在網絡中卻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因為人們一開始對對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們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對對方進一步的了解而漸漸親密。這種人際交往的信任機制也會影響到現實生活,使得人際關系親密。信任對象具有廣泛性,與傳統意義上面對面人際交往的模式進行比較,網絡人際交往是通過以虛擬網絡為媒介的人際交往模式。這種模式突破了傳統的點對點的局限性,實現了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多對多的多樣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會組成一個群體,群體間的交流促進了人際關系。
(二)網絡造成人際關系的隔閡
1.網絡導致溝通能力受阻。網絡會導致溝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虛擬網絡中使用者不受現實社會中法律以及道德規范的約束,根據自我意愿使用現代技術實現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目標,這種自由隨意性契合人們的心理特點,但過于頻繁的網絡交往易引起內心的孤獨和壓抑,會表現為興趣減退、情緒低落、精力不足、思維遲鈍,有的甚至會造成心理障礙,從而降低人際溝通能力。另外,人際互動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網絡中的人際關系特點之一,在網上與他人進行互動的時候,個體的真實身體待在一個私密的空間中,根據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變伴隨著人格的調整。在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之間,個體兩種或多種角色的交替出現,可能會形成雙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多重角色之間的差異和沖突達到一定程度或轉換過頻時,容易出現心理危機,導致雙重或多重人格障礙。
2.網絡中存在欺騙。虛擬世界一些新的欺詐與其他犯罪行為,抹殺了人的正常感情,讓人們的心理出現新的負擔,對個體交往過程中相互之間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遲疑態度,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帶著戒備心理。在網絡人際交往的信任機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網絡上被騙,就會導致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不敢輕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阻隔。
3.網絡會導致心理問題。現代人對網絡的沉迷,過分地依賴網絡,選擇網上與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網絡孤獨癥和網絡抑郁癥。“人-機”關系對人們現實的人際關系會造成一定的沖擊。這種“人-機”交往模式淡化了現實中個人與社會及他人的交往,遠離周圍伙伴,變得越來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現障礙、異常動作以及復雜多樣化的行為。網絡抑郁癥狀態下的人們常常情緒低落、無愉或興趣喪失,出現睡眠障礙、生物鐘紊亂、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的癥狀,精力不足、精神運動性遲緩和激動、自我評價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維遲緩、出現自殺意念和行為、社會活動減少,從而對現實人際交往產生負面影響,使人際關系隔閡。
三、總結
日益頻繁的網絡連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經驗、話題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際關系也隨之趨于親密。同時,這種由網絡引起的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的不斷強化也促使人們逐步由虛擬世界中的交流向現實生活中面對面的交流轉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為這些特有的特點而沉迷網絡,或在網絡中被人欺騙,導致對現實生活中人際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對于網絡對人際關系產生的負面影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網絡人際關系的健康性。如倡導正確地運用網絡,積極地引導幫助網民,讓其正確地使用網絡。另外,可以通過技術、法律等途徑保證網絡空間的健康與安全,使網絡給人帶來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05-0282-01
人際關系處理的好壞是建立健康的心理的關鍵。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能夠給人帶來歡快和幸福的心情。然而,緊張和不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給人帶來痛苦和煩惱。社會是人與人交織的形態,一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前提是實現社會價值,社會價值的實現,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個人能力發展的基礎。大學生在大學這個小型的社會團體里,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影響其在大學發展的關鍵因素。美國著名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指出: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依靠自己儲備的知識量僅使用15%,而剩余的85%則取決于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由此,本文筆者通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關系的討論,作出如下論述:
一、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心理健康程度關系的概述
首先要明確何為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即指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中文常指人與人交往關系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交往”,包括親屬關系、朋友關系、學友(同學)關系、師生關系、雇傭關系、戰友關系、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系等。本文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的討論是指大學生在其大學環境中的各個領域與人建立各種關系的紐帶。大學生在大學環境聚集的首要特點是來自于五湖四海,每個人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交往能力不同。其次,大學校園近幾年社會化程度加深,學生的競爭壓力增大。各區域的文化生活水平差異也很大,這就造成部分城鄉學生對待事物發展的看法不一。在70后、80后的大學生校園,其學習氛圍濃厚,生活色彩并不豐富,每個人的追求的目標大體一致。而近幾年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促使大學校園的整體環境的影響,學生怠學的情緒嚴重,互相攀比心增強。最后,由于生活的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學生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其心理健康的關鍵在于童年和青少年。近幾年,離婚率的增高,學生大多單親較多,促使學生有嚴重的極端自私心理①。
二、完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心理健康建設
(一)學校組織定期學生心理咨詢活動
近幾年,多所高校發生學生自殺和謀殺現象,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針對學生心理變化設立心理咨詢室,可是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學校并未重視心理咨詢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學生本人羞于找心理咨詢師進行咨詢,甚至部分心理健康情況不理想的同學,是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問題的。學校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活動,讓心理咨詢師根據聊天內容來判定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如發現部分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堪憂,學校應及時采取措施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健康的疏導。學校定期組織心理咨詢活動,使心理咨詢不再神秘,也使學生了解部分心理建設知識,有助于學生健康心理的樹立。心理咨詢活動不可單一,要進行多形式學生交流活動,從而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②。
(二)學校組織辦理各種競技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大學校園的學生年齡大多在20歲左右,是精力旺盛的年齡。人在飽滿的情緒的時候,需要有方式進行宣泄,有助于健康心理的發展和融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學生的情緒得不到合理科學的疏導,很容易將情緒宣泄于他人身上,造成人際關系受損,從而影響健康心理的發展。由此,學校應組織各種競技活動,例如籃球專業、非專業比賽,足球專業、非專業比賽等。進行專業和非專業比賽,是擴大學生的參賽范圍,最好能做到全員參加。這樣大學校園的活動增多,能使學生的情緒得到很好的舒展。競技活動也是人際交往的過程之一,能夠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和健康心理的發展③。
三、結語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心理健康是不可割舍的關系,良好的心理環境能夠促進大學生和諧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反之,較差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影響健康心理的發展。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與心理健康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注釋:
人際交往也稱人際關系,是指人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過程,是通過交往而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據統計,大學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時間中有70%左右用于人際交往。處于青年期的大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
一、大學生交往中存在的心理問題
大學生渴望能夠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不僅是一種求得他人認可的心理需求,而且也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其大學生活的質量。大學生的交往總體處于良性發展之中,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現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屬“自我中心型”,凡事都想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不顧及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另一方面是,學生們往往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總覺得自己一舉一動都會引起旁人的注意,對別人的反應過于敏感。還有就是他們不懂得交友的原則,找不準自己的位置,缺少真誠的溝通與交流,因而覺得別人虛偽等。這些原因使得大學生的交往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1、面子心理。大學生的許多人際沖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么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后則懊悔不迭。從心理學角度講,這是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
2、沖動心理。大學生處于特定的生理發展期,自制能力較弱,遇事容易沖動。有些同學認為自己做事爽快,但實則是沖動表現。象騎車相撞以及類似的許多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發生的,有時也很難斷定誰是誰非,雙方謙讓一下就相安無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讓一點,好言相對,然而大學生往往一時沖動,把事情搞糟。
3、自卑心理。據某校調查,該校大學生中具有明顯自卑感者占總人數的28%―30%。有自卑感的大學生常常缺乏自信心,處事過分小心謹慎,在交往中畏首畏尾。一般說來,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常常自慚形穢,感到這不如人,那也不如人,總感到別人瞧不起自己。這種人在公共場合一般不是積極主動參與,而是消極被動、過于警覺,極易受挫。
4、自傲心理。自傲就是過高地評價自我,在交往中總是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比。在交往中表現盛氣凌人、自命不凡、自視清高,常使交往對象產生難堪、緊張、窘迫與心理壓力,不能平等交往。自傲心里嚴重的人,必然使人人際關系緊張。
5、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際交往中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不悅、自慚、怨恨、惱怒,甚至帶有破壞性的復雜情感。就大學生而言,嫉妒心里主要表現是:對他人的成績和長處不服氣,甚至抱以嫉恨,看到別人冒尖不甘心,總希望別人比自己落后。看到別人處于劣勢則感到莫大安慰。有嫉妒心理的人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沒有競爭的勇氣,往往是諷刺、挖苦、挑撥,甚至采取不合法、不正當的行為,對他人和集體造成種種傷害。
6、封閉心理。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于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系的形成。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情感沖動的強度較弱,外露表現不明顯,被人誤認為封閉,實際上他們是情感深沉,能幫人一幫到底;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務所累,始終處于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松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為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大學生交往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1、社會因素。社會上生活態度的主流、價值觀對大學生的交往也潛移默化地起著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加劇了競爭。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人際關系的疏遠,人情的冷漠,產生了人際交往壁壘,現在生活的富裕減少了對他人的需求和援助,人際往來不再成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東西,這種生活態度主流的轉變也影響了大學生人際交往觀念的形成。從人的價值觀角度看,過去那種重義輕利的傳統觀依然是中國社會所弘揚和提倡的,但市場經濟中的規律是追逐利潤。財富這種價值觀對人際交往起了一定的影響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交往觀。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誤區也是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出現心理問題的因素之一。家長們把獨生子女奉為掌上明珠,有的家長為孩子創造了一切。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養成了一種唯我獨尊的性格,常常只要求他人關心自己、遷就自己,而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更難以設身處地去理解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從而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要求他人的標準高于自己的人際交往屏障。獨生子女被包圍在長輩的呵護下,他們沒有交往的欲求、動機和機緣,推遲了他們社會化的進程,以至于到了大學仍然缺乏獨立處理人際關系和生活難題、人生挫折的能力,由此會造成某些大學生面對交往不知所措、失意、灰心、沖動,甚至走向極端。
3、學生自身原因。有的學生受關注過多導致自我中心。這類學生往往是比較優秀的學生,在家里和學校里都倍受關注,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養成了自我中心的習慣,在人際交往中往往不能為別人著想,而人際交往一重要的原則是價值的互相支撐,每個人在交往中必須給對方以支持和“面子”的維護,只顧自我感受或老想成為人際中心,這是不可能的。有的學生則缺乏應有的知識,大學生想在人際交往中取得成功,必須要擁有一定的知識,如社會任職(包括自我認知、對他人的認知、角色認知和人際認知)、交往原則、交往技巧等知識。
三、解決大學生交往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把握交往原則
1、平等交往。平等,主要指交往雙方態度上的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做人的尊嚴和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關系。大學生往往個性很強,互不服輸,這種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絕不能高人一頭,因同學之間在出身、家庭、經歷、長相等方面的客觀差異而對人“另眼相看”。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要正確估價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優點而盛氣凌人,也不要只見自身弱點而盲目自卑,要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感情,更不能“看人下菜碟”。
2、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并期望在各種場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夠引發人的信任、坦誠等情感,縮短交往的心理距離。一般來說,大學生的自尊心都較強,因此,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尊重的原則,不損傷他人的名譽和人格,承認或肯定他人的能力與成績,否則易導致人際關系的緊張和沖突。堅持尊重的原則,必須注意在態度上和人格上尊重同學,平等待人,講究語言文明、禮貌待人,不開惡作劇式的玩笑,不亂給同學取綽號,尊重同學的生活習慣。
3、真誠待人。真誠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只有以誠相待,才能使交往雙方建立信任感,并結成深厚的友誼。堅持真誠的原則,必須做到熱情關心、真心幫助他人而不求回報,對朋友的不足和缺陷能誠懇批評。對人、對事實事求是,對不同的觀點能直陳己見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誹謗人,做到肝膽相照、赤誠待人、襟懷坦白。
4、互助互利。人際關系是以能否滿往雙方需要為基礎的,因此,交往雙方要本著互助互利原則。互助,就是當一方需要幫助時,另一方要力所能及地給對方提供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物質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腦力的,也可以是體力的。堅持互助互利原則,就要破除極端個人主義,與人為善,樂于幫助別人。同時又要善于求助別人,這可以進一步促進雙方的情感交流。
(二)培養良好的交往品質
1、要有真誠待人之心。對他人誠實無欺、胸懷坦蕩、心口如一。真誠待人是人類良好道德的具體體現,也是人際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個性品質。大學生培養成功交往的心理品質,就必須具有真誠待人之心,摒棄一切以利用為目的虛偽的人際關系。
2、要有謙虛、謹慎、自信的風格。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活動中,都要做到謙虛、謹慎、自信。謙虛能使人自己認識不足,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能縮小交往雙方的心理距離;謹慎能使自己有選擇的交往,能使自己清醒而不致盲目交往而失誤;自信能使自己在交往中積極主動,從容不迫,落落大方。
3、要有樂于助人的品質。樂于助人是人際交往中一貫倡導的美德。樂于助人要求在人際交往中熱情地關心他人、為他人著想,并盡力幫助他人。熱情能給人溫暖,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增加人際吸引;助人能給人幫助和支持,主動地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特別是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能伸出溫暖之手,這樣的友誼和交往是經得起考驗的。
4、要有寬闊大度的胸懷。胸懷寬闊是一種對人豁達,不計小隙的品格,是對人們締結友誼的必備條件。大學生要培養自己成功的心理品質,就必須具有寬闊大度的胸懷,學會尊重人、容忍人、理解人,特別是學會尊重他人的人格、意見、隱私和勞動等,同時要嚴于律己,遇事不斤斤計較,學會體諒悅納他人,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這是贏得他人信任的有效途徑。
(三)大學生必須學會交際的技巧
成功的人際交往不僅要遵循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還要講究人際交往的技巧。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掌握以下技巧:
1、掌握分寸,積極有度。每個人都有不可隨意步入的心理敏感區,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如此。所以,正確的人際交往必須把握好度。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應明確交往的向度、廣度、深度和適度。懂得與哪些人交往,交往的目的是什么,交往的范圍,程度及分寸,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煩惱。
2、善解人意,角色換位。不管交往的目的是什么,在交往過程中,每個人都希望交往的對象能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要建立和睦的人際關系,需要大學生相互理解,換位思考,多為對方著想,要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和理解人。人與人相處,應當減少“火藥味”,多一份“人情味”,這樣才能營造和諧的交往環境。
3、整飾自己,展示魅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似乎具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周圍總有那么多的朋友,那么多樂意和他交往的人,而有的人則恰恰相反。每個人都要學會整飾自己,展示魅力。所謂整飾自己是指交往的個體以適當而得體的語言或行為來表現自己,以獲得他人對自己好印象的過程,這是一種社交技巧。通過整飾自己,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社交魅力,獲得別人的贊美,滿足自尊的需要,保持人際關系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