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7: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主管護師工作經驗總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8(a)-0155-02
消毒供應中心是一個面向全院供應各類無菌敷料、器械以及其他醫用無菌物品的關鍵科室[1]。消毒供應中心擔負著全院各臨床科室的污染物回收、清潔滅菌以及再次發放等工作,是全院無菌物的供應站,同時也是全院污染物的集中站[2]。因此,消除消毒供應中心的安全隱患是提升全院安全質量標準的重要環節。本院針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特點總結以往工作經驗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措施,經實踐驗證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供應室從業人員共計7名,其中,男3名,女4名;年齡21~48歲,平均(46.78±5.62)歲;主管護師1名,護士3名,助理護士1名,技術工人2名;學歷:大學本科2名,大專2名,中專1名,高中2名。實施前1年中清洗器械件數為15 600~23 454件/月。實施后供應室從業人員無變化,器械清洗件數約為35 000件/月。
1.2 方法
1.2.1 管理措施 根據以往工作經驗總結出導致安全的相關因素,主要包括設備儀器管理、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消毒滅菌物品質量以及工作質量等因素。根據相關因素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執行。
1.2.2 評價指標及方法 依據消毒供應中心18項質量評價指標統計兩組質量合格率。臨床科室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率調查,向全院各臨床科室發放問卷調查對消毒供應中心的滿意率。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施前后共向臨床科室發放問卷204份,實施前后各102份;共回收有效問卷204份。實施后消毒供應中心質量合格率明顯高于實施前(P < 0.05);臨床科室滿意率也顯著高于實施前(P < 0.01)。詳見表1。
3 討論
3.1 安全隱患分析
3.1.1 設備儀器的管理 消毒供應中心中最主要的醫療設備是高壓蒸汽滅菌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操作不規范、設備保養不到位、監測未定期執行以及小故障未能及時排除等均可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從而造成安全隱患。
3.1.2 人員職業素質 消毒供應中心從業人員對于消毒供應中心的專業要求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執行相關操作的過程中發生簡化流程等情況,導致安全系數降低。另外,從業人員身體基本素質偏低,學歷水平較低且參差不齊,接受與操作能力相對較低。個別從業者責任心不強,滿足現狀,缺乏進取精神[3],在工作中易發生偏差,導致日常工作中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3.1.3 消毒物品的質量因素 清潔的質量未達標,隨意簡化或更改操作流程致使污漬、銹漬以及微生物清潔不徹底;清潔消毒后的包裝物質量不達標,包裝材料的質量、清潔度等不合格,包裝后未按要求標記等;物品的裝載與存放不達標,未按要求擺放,存放超過有效期,存儲條件不達標等;滅菌物品的監測不嚴格,儀表不精確、橡皮墊密封不嚴、冷空氣排出不凈、滅菌時間設定有誤以及壓力溫度未達標等。
3.1.4 工作質量因素 各項管理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健全、安全教育環節薄弱、業務技術的培訓松懈、預防交叉感染措施不全面等均導致了工作中安全隱患的發生。
3.1.5 職業風險 消毒供應中心是全院污染物的集中處,因此從業人員的職業暴露風險極高,其中,銳器傷風險為74.5%左右,患者藥液、體液感染風險約為6.7%[4]。
3.2 管理措施
3.2.1 建立健全相關操作規程與規章制度 將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科學化、標準化、規范化,制定出各崗位的崗位職責及監管制度,量化各項職責標準,采取集中培訓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使全部從業人員對相關要求與標準達到熟練掌握程度,通過定期檢查與非定期抽查的方式確保制度要求的真正落實[5]。對于高風險儀器與設備采取專人負責制,并建立起保養維修檔案。
3.2.2 加強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培訓 定期進行專業技能與職業道德培訓,使全室人員熟練掌握并從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視;同時開展職業素質評比,將評比結果與績效工資相掛鉤,提高從業人員的積極性與重視度。
3.2.3 加強質量監控 確保滅菌物品的質量,建立起質量控制小組,不定期對各崗位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后及時指出,并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對發現的質量問題與安全隱患進行通報并提出整改方案。
3.2.4 加強從業人員防護 向從業人員詳細說明職業防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避免因怕麻煩、趕時間等原因出現防護不到位從而引發從業人員的職業風險[6]。進行危險操作時必須按照相關規定穿好防護服,避免被灼傷或感染。
[參考文獻]
[1] 易顯林. 淺談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J]. 實用中醫藥雜志,2010,26(4):271.
[2] 閆曉東,張喆,郭鳳玲. 消毒供應中心的職業危害及防護[J]. 中國實用醫藥,2011,6(16):274-275.
[3] 李薇,董春蓮,郭亞波,等. 淺談消毒供應中心安全隱患管理[J]. 中國健康月刊,2011,30(1):230-231.
[4] 廖春華,崔彩萍. 新管理模式下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職業安全的探討[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1,33(3):393-394.
Abstract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took the hospital quit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offices, nurse quick-wittedly smoothly develop to the nurse work essentially. The article explained nurse quick-witted concept, the discussion influence nurses quick-wittedly fosters the factor, the different stage nurses the training plan as well as the effect appraisal which quick-wittedly fosters, expected offers a few ordinary introductory remarks so that others may offer their valuable ideas.
Key WordsEmergency;Nurses quick-wittedly;Fosters
護理機智是指護士在臨床護理中善于處理突發事件的一種綜合能力,是護士護理才能及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是護士長期臨床實踐經驗的不斷積淀和升華,所以,其獲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主要靠臨床工作中的教育培養和個人日積月累的實踐經驗總結。
護理機智直接影響護理質量高低,尤其是在急診科,急診科是急、危、重病人集聚場所,其大部分工作都是非程序性工作、突發性強,患者不但多且流動性高,除了病人及家屬希望得到快捷、高效、優質治療和護理外,還會遇到許多預想不到的突發事件,因此急診護士除了具備一般護士應具有的實際操作能力等護理技能技巧外,還特別要求具備綜合分析能力和較強應變能力,在面對突況時,需具有較強應變能力,通過細致觀察、敏銳思維和正確判斷,善于從現象中發現、分析、找出問題本質。護士的這種綜合分析和應變能力是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及熟練的技能技巧為基礎的,并善于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總結,才能逐漸培養和形成。因此,護理機智尤其是急診科的護理機智養成對急診護士減少糾紛、順利開展工作尤為重要。上海浦東新區公利醫院急診針對護士機智的培養制定并實施了系列培訓計劃,取得了滿意效果,簡單介紹如下。
1影響護理機智養成的因素
總體來說,影響護理機智養成的因素很多,如護理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技巧以及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等,除了這些以外,主體豐富的經驗、閱歷和寬廣的視野以及個性特點,甚至本人的身體素質等都對護理機智養成與發揮有直接影響。當相同或類似刺激再次出現時,主體會有一定適應性和耐受性,急診新手和老手在遇突發事件時緊張程度和處理方式大不一樣就說明了經驗對護理機智養成的意義;一個性格外向、樂觀的人容易被別人理解和獲得別人幫助,人際矛盾很容易獲得解決;另外,疲勞、消耗、困倦、患病的肌體狀態也會使主體處于非最佳心理準備狀態,從而降低處理突發事件能力。下邊簡單說明影響不同年資護士護理機智形成的因素。
1.1從事臨床護理工作二年以內的護士
1.1.1理論知識
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護士存在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的現象,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知識欠缺不僅局限于專業知識,還表現在法律知識及相關邊緣交叉學科知識欠缺,我們知道,理論知識素養是一個人素質和能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條件,理論知識欠缺不但制約護士綜合素質和能力提高,也導致患者對護士的低信任,因此,持續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是護理機智養成的基礎條件。護士只有掌握寬泛的理論知識、熟悉各種疾病發生和發展規律,才能及時準確地觀察病情變化,隨時向醫師提供可靠情況,防患于未然或使疾病控制在萌芽狀態,也才能為不斷提升處理突發事件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1.2.2專業技能技巧
能力形成不是憑空的,在掌握了知識后還必須通過練習和操作形成初步技能和熟練技巧,才能形成自動化的穩定的能力。眾所周知,急診科的許多先進醫療儀器,急診病人有別于專科病人的發病急、病情復雜多變、時間性強、隨機性大、可控性小等特點,這都要求急診護士必須具有精湛嫻熟的專業技術,這樣才能底氣十足、神情氣閑、有條不紊地處置突發事件,而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護士,一般來說,她們科護理技術操作不熟練、護理基本技能差、技術水平也比較低,所以不斷加強臨床專業技能技巧練習和培訓是必須的。
1.1.3溝通能力
良好有效的溝通是減少護患矛盾糾紛的一劑良藥,尤其是在急診工作中,語言和非語言溝通技巧對做好工作,減少投訴非常重要,很多情況下急診出現的問題大多與主體的溝通技能技巧水平相關,尤其是剛步入臨床護理工作的護士更是如此,因此要逐步構建以人為本核心理念,視患如親,對服務對象耐心解釋和溝通,把提高新入職護士的溝通能力作為該階段護士培訓不可缺少的內容。
1.1.4護理經驗欠缺
與高年資護士相比,新護士看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等往往是片面的,尤其是在面臨突發事件時,護理工作經驗不足表現的非常明顯,往往會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決策和應對,缺乏冷靜分析和恰如其分處理。因此,介紹和學習間接經驗、不斷總結直接經驗是至關重要的。
1.2 三至五年以內的護士
該階段護士的一般特點是:有了一定的臨床護理經驗,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但專科理論、技術操作及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不夠嫻熟,有待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及法律意識亦需強化,個別護士對患者服務態度生硬,與患者溝通不良,因此,該階段護士應特別注重其專科技能及服務理念培養。
1.3六年以上的護士
該階段護士具有較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與扎實的護理技能技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能做到處理問題冷靜沉著,搶救病人快而不亂,已經實現了新手到老手的轉變,具備較高的護理機智,若科研能力與管理能力再上臺階的話會百尺竿頭,更上層樓。
2針對各階段護士特點,制定不同培訓計劃
2.1工作兩年以內護士的培訓
2.1.1理論培訓
新護士到崗的第一個月,基本掌握基礎護理學有關內容,熟悉搶救物品的位置、搶救物品及藥物準備及使用,熟悉本護理單元工作環境及各類物品取放,為贏得患者對護士專業素養的高信任和護理機智養成創造基礎條件。聘用期內除護理部、科內組織的業務學習及考核外,每月組織新護士進行理論考核,考核內容為三基內容及護理專業理論知識、專科理論知識以及專業知識以外的法律知識和相關的邊緣交叉學科知識等內容。
2.1.2綜合素質培訓
新護士到崗的第一個月,實行一對一帶教,帶教老師由經過護理部帶教資格考核、經驗豐富、工作責任心強、經過科內培訓的老師帶教。第一個月內,基本掌握醫院有關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崗位職責、護士儀表、行為語言規范、職業道德規范等。聘用一到兩年內,學習并掌握實用期的內容,重點是學習并基本掌握溝通的技能技巧與方法。宏觀層面樹立重視溝通觀念和意識,注重儀表、審美等綜合能力培養,開展護理心理學、護理美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學習,滿足多元化知識結構需要,組織禮儀、美容知識講坐,開展旅游、美在我心中等多項活動。
2.1.3操作培訓
試用期掌握基本護理操作技能,聘用期加強護士業務技能訓練,定期組織操作、理論考核,制定每月明確的考核目標,強化訓練,利用每周一和周五晨交班時進行科內理論知識隨機提問,每月進行兩項操作考核,如:呼吸機、除顫儀的使用等,對重病人和疑難病例進行護理會診等形式,使該階段護士熟練掌握基礎及專科護理操作,在理論與實踐中得到持續提高。
2.2工作三到五年以內護士的培訓
除參加護理部組織的理論與操作考試外,科內每月組織參加一項操作考試,每月進行一次理論知識考核,考核內容為專科知識及技能。使該階段護士具有高尚職業道德、良好溝通能力、熟練基礎護理操作技能及配合專科搶救的知識及技能技巧,并能指導臨床實習生的實習工作。
2.3六年以上的護士培訓
除參加護理部組織的理論與操作考試外,科內每兩個月組織一項操作考試,每三個月組織一次理論考試,無故缺考或考試成績不及格者均與獎金掛鉤,使該階段護士具有綜合護理能力和熟練的專科護理操作技能(如心電監護、心肺復蘇、呼吸機、除顫儀的應用等),具有較扎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和專科護理知識,掌握專業的新知識和新技術,以及急救技能技巧,具有一定的帶教臨床實習生的工作能力。
3靈活機動的排班制度
急診科統管著急診預檢臺、搶救室、留觀室、暫觀室和補液室幾個科室,護士較多,能力參差不齊,管理難度大,如何做到合理排班,優化組合,以最大限度調動大家工作積極性和互相取長補短,使每個護士都能夠在自己最適合的崗位發揮最大作用,一直以來都是困繞護士管理工作的一大難題。我科對工作兩年以內的護士,以急診補液室崗位為主,未取得護士職業證書前,不得單獨上中夜班,這使新護士的基本技能得到迅速提高;對工作三到五年的護士,以留觀室和暫觀室崗位為主,通過臨床護理實踐,使該階段護士綜合護理能力得到較快提高;工作六年以上的護士以搶救室、留觀室和補液室主早班、帶教老師崗位為主。同時每天排一個跳班,以備中夜班急救病人多,有突發事件如有成批傷時協助中夜班護士,該班由留觀室和搶救室護士輪流執行,利于護士全面培養,為人員調配提供基礎。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rate of the indentification in injection room patients.Method: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seted up,and established theme, made activity plan,grasped the current situation,seted the goal,analyzed the reason,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measures,etc.Analysis,interven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ossible error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code for the injection room,the performance rate of the indentification of 1200 cas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Result:Before the activity,th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was 74.20%,the patient ident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was 95.83% after the activity,the performance rate of the indentification of 1200 cases were 95.85%.The performance rate of the indentification after the activity w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activity,the differenc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jection room; Identity Recogni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ijie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29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6.020
患者身份識別一直是保障患者及醫護人員安全和利益的關鍵,是保證各項操作安全有效地執行和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的前提和基礎[1-2]。患者身份識別問題是2011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頒發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標中的首位目標,但在實際操作工作過程中,往往存在護士對患者身份識別的執行不夠規范的情況,缺陷率較高。近年來,隨著管理理念在臨床工作中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品管圈活動逐漸運用到護理管理中[3-4]。本院為提高注射室患者身份識別規范執行率,針對注射室開展了品管圈實踐活動,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科注射室為研究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組,由9名護士組成,年齡21~39歲,平均29歲;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師3名,護士3名;本科1名,大專6名,中專2名。護士長擔任輔導員(指導和監督整個質量控制活動),由大家選出1名高年資護師擔任圈長(統一管理和統籌安排活動進度)。征集、投票確定圈名為:“蜂蜜圈”,圈徽寓意:我們是快樂、勤勞的小蜜蜂,勤勞、團結、奉獻、有序。
1.2 方法
1.2.1 設定主題 圈長負責召集圈員開品管圈會議,各圈員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針對本科室目前存在有待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3個待選項目:提高護士對患者身份識別規范的執行率、降低護理人員針刺傷的發生率、降低患者高危藥物外滲率。從問題的急迫性、上級重視程度、可行性及達成的可行性等方面,圈員進行打分,得分最高的主題為“提高護士對患者識別規范的執行率”。因此,確定活動主題為“提高護士對患者識別規范的執行率”。
1.2.2 制定活動計劃書 制定活動步驟、確定完成時間及每個步驟的負責人,活動周期為2015年11月-2016年4月,繪制成甘特圖:2015年11月份選定圈名、選定主題及擬訂活動計劃;12月份把握現狀、設定目標;2016年1月設定目標、解析、對策擬訂;2月對策實施與檢討;3月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和改進;4月資料整理與發展。
1.2.3 現狀把握 設計護士身份識別調研表,內容包括:身份識別內容(詢問患者姓名、治療單信息)、身份識別方式(輸液前雙人核對)、身份識別工具(靜推、靜滴、肌注、貼瓶單、電腦治療單)。調查了559例輸液患者,24名護士,發現身份識別方式錯誤116例(20.75%),身份識別內容錯誤142例(25.40%),身份識別工具錯誤113例(20.21%)。根據柏拉圖顯示:身份識別方式錯誤和身份識內容錯誤占46.15%。
1.2.4 目標設定 按照品管圈目標值設定公式:目標值=現況值+(100%-現況值)×改善重點×圈員能力。最終確定目標為提高護士對患者身份識別規范目標值由活動前的74.20%上升至74.20%+(100%-74.20%)×76.20%×80.00%=89.90%。
1.2.5 解析 從方法、設備、環境、人員4個方面,運用魚骨圖進行分析。通過要因分析后,最后確定導致身份識別方式錯誤的要因包括缺乏監督和風險意識、人力不足及護士未養成規范身份識別習慣;導致身份識別內容錯誤的要因包括護士缺乏責任心和身份識別內容不夠完全、清晰。
1.2.6 對策擬訂 對導致身份識別方式錯誤和身份識別內容錯誤的要因,品管圈成員積極獻言獻策,提出對策方案,從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3個維度以1、3、5分進行評價,5分最好。根據二八定律,108分以上為采行對策,見表1。
1.2.7 品管圈活動開展情況 (1)完善患者身份確認制度及流程,開展品管圈前無患者身份識別監督表,部分護士責任心缺乏,無完善的身份確認制度及流程進行規范。開展后,針對缺陷部分進行補償和完善,制定了患者身份識別監督本,制定身份識別號碼牌的流程指引,形成規范的患者身份識別制度及流程。(2)加強人員培訓、學習,對新入科護士進行學習、培訓并考核,定期監督其輪科或畢業5年內工作中規范患者身份識別情況,不按流程核對患者身份識別的護士給予指正批評,并按規定說明原因并書面檢討,提高人員素質水平和責任心,提升風險防范意識。(3)納入績效管理,通過定期自查的方式檢查落實情況,并把檢查結果納入科室績效管理,以此激勵護士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
1.3 評價指標 (1)分別抽取品管圈活動前后1200例患者實施身份識別執行情況進行對比,了解品管圈活動前后患者身份識別規范執行率;(2)計算品管圈目標達成及進步率,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改善前)×100%,進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品管圈活動前后患者身份識別執行率比較 品管圈活動前,1200例患者中,890例患者身份識別執行內容和方式均正確,占74.20%;品管圈活動后,1200例患者中,1150例患者身份識別執行內容和方式均正確,占95.83%,品管圈活動后患者身份識別執行率較品管圈活動前明顯提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9.43,P
2.2 品管圈目標達成率及進步率 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95.83%-74.20%)/(89.90%-74.20%)×100%=137.77%,進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95.83%-74.20%)/74.20%×100%=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