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0 15:07:3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題西林壁教學設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所謂“文如其人”,其實,詩也如其人。絕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在借詩抒情或借詩寄意的。中國石油大學附小的陳曉梅老師在全國首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會上的演講中強調:“要有滋有味,傳情達意,感動自己亦感動他們地誦讀一首古詩詞,不可不先理解詩人,了解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才能解讀詩詞的內容。”由于各個歷史時期的環境、政治、氣氛不同,文風自然不同;時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風格的詩人;在了解了詩作的時代背景后,還應了解詩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們理解詩作內容。
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對“南北朝”這段歷史時期不理解的話,那就很難體會這首傳頌千古的描寫草原風光的詩歌的廣闊意境。同樣,也只有知道漢朝的一些風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漢樂府”《江南》在低吟淺唱之中所描繪的婉麗風光。
二、字詞語句教學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詩文教學離不開對字詞語句的理解。有時字詞理解了,就理解詩意,體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詩眼:例如王維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更能理解“異鄉”“異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知道“倍思親”時的孤單了,更能理解詩人見到別人團圓而自已只影形單的寂寞了。
(2)抓詩句:一首詩,每每有兩句是重點句,有些甚至成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靜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題西林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樣,把握了古詩文教學的重點,就能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突出要點,使某一教學環節成為亮點。可見,教學設計是離不開教師對文本的研讀與精心的安排的。
1.創設生活情境
案例1:等比數列前n項和
同學們,我愿意在一個月(按30天算)內每天給你們1000元,但在這個月內,你們必須:第一天給我回扣1分錢,第二天給我回扣2分錢,第三天給我回扣4分錢……即后一天回扣的錢數是前一天的2倍,你們愿不愿意?
問題一出立即有人說“愿意”,每天1000真的很誘人啊!有的同學卻開始沉默了:這真的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嗎?
案例2:分段函數
某人買西瓜,價格表是這樣的: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下9斤以上,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個西瓜,稱重后店家說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給5元整數。可是這位聰明的顧客卻說,你不僅沒有少要,還多收了我的錢……請問,顧客是怎么知道店家坑人的呢?
總結:通過創設生動又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增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和明確的求知目標投入到新課學習中,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2.設置推理懸疑
案例1:二項式定理的引入
今天是星期四,那么從今天開始2015天以后是星期幾呢?
案例2:集合的性質引入
在一個村子里,只有一位理發師,他為自己定下了這樣一條規矩:“我只為那些不給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問題來了:理發師該不該為自己刮胡子呢?
總結:通過在學生的認識沖突中提出問題導入新課,使學生產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激起不斷探求的興趣,既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愉悅,又喚起學生參與的熱情。
3.參與游戲環節
案例1:“二分法”的引入
在央視“非常6+1”中有一個欄目叫“競猜價格”,“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議論,趁機我拿出準備好的手機:大家看過來,這款通訊設備采用最先進的水滴型造型,外觀精美,畫質優良,哪位同學能以最快的速度競猜價格呢?
案例2:“幾何概型”的引入
拿出事先設置好的轉盤游戲:規定當指針指向某區域時,甲獲勝,否則乙獲勝。求甲獲勝的概率是多少?
總結:通過一些生動活潑、有趣簡單并與本節課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游戲,創設教學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使得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增強求知欲。
4.講述有趣故事
案例1:等比數列求和的引入
據說,有位印度教宗師見國王自負虛浮,決定給他一個教訓。他向國王推薦了一種在當時尚無人知曉的游戲。國王當時整天被一群溜須拍馬的大臣包圍,百無聊賴,很需要通過游戲方式排遣郁悶的心情。國王對這種新奇的游戲很快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興之余,他便問那位宗師,作為對他忠心的獎賞,他需要得到什么賞賜?宗師開口說道:請您在棋盤上的第一個格子上放1粒麥子,第二個格子上放2粒,第三個格子上放4粒,第四個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個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麥粒都必須是前一個格子麥粒數目的倍數,直到最后一個格子第64格放滿為止,這樣我就十分滿足了。“好吧!”國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應了宗師的這個謙卑的請求。這位聰明的宰相到底要求的是多少麥粒呢?最后這個國王能不能兌現他的承諾呢?
案例2:“算法”的引入
“曹沖稱象”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當時年僅6歲的曹沖用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解決了許多大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誰能給大家描述一下“曹沖稱象”的故事?請用自然語言描述“曹沖稱象”的步驟。
總結:生動的故事引入,不但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讓學生真切領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這樣有助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為學生主動從數學的角度分析、解決現實問題提出了示范。
5.動手操作實驗
案例1:“橢圓的概念”的引入
課前準備道具:紙板一張,圖釘兩個,繩子一根,鉛筆一支,上課要求兩個同學一組在紙板上畫出橢圓。釘線法實驗畫橢圓,讓學生研究這一曲線的定義和范圍、對稱及離心率對橢圓形狀的影響等。
案例2:“指數”的引入
一張A4紙最多可以對折多少次?
嘗試一下可以發現,無論你怎么努力,也不能令第八次折得上去,為什么呢?
總結:運用實驗進行教學,往往能把學生帶入問題的世界,激發其探索欲望。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善于運用實驗操作,使學生“欲知而不得,欲說而不能”。
6.融入詩詞史話
案例1:三視圖的引入
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哪位同學能說說坡是怎樣觀察廬山的嗎?都有什么感覺?”
“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看,低看都得到不同的效果。”
坡的一首《題西林壁》把同學們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達到了一定的效果跨越學科界限,再從詩歌中提煉出隱含的數學知識(如何觀察物體)。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人文意識,還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中的“美”。
案例2:不等式中的恒成立問題的引入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教學前對現有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教學內容而制定教學目標與要求、教學策略與方式、教學手段與工具等的設計和準備。教學前反思是對教學設計的反思。教學設計就是備課。通常說,備課,就是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情境。反思教學目標要求是否適宜學生現有水平的發展,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學生以及學生所學專業要求或基礎要求,高了學不進去,低了又吃不飽。教學策略、方法是否與當時的教學情境得當,教學效果能否達到預期等等。
為此,我盡量要求自己,在教學設計中,就目標要求、教學內容、策略方式策略能針對學生的學業基礎、教學環境來進行設計,盡量做到目標明、內容宜、方法巧,讓教學效果能達到預期。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我另選朱慶余《近試上張水部》作比較,指出兩首詩均用曲筆表達真情實意。孟詩用起興手法,首聯、頷聯先言他物,寫洞庭湖所見及其浩瀚氣勢,頸聯、尾聯再引起所詠之詞,直抒胸臆,導出真意,即希望張能援引。朱詩則用比喻手法,以新嫁娘畫眉深淺是否入時作喻來問考試情況,薦引之意較淡,比喻形象生動,所問得體明了。又如王之渙《登鸛雀樓》與蘇軾《題西林壁》和另引趙壹《論詩》做比較,指出都以議論入詩,但各有特點。王詩先通過西望東眺,描繪廣袤的空間,再以假設升華,引出作者之見,用的是起興手法。蘇詩則對廬山全貌的題詠,道出既平凡又深刻的哲理,以形象反觀抽象,也有當局者迷之味。趙詩也用起興手法,先言李杜,再指出人才輩出,前赴后繼歷史規律。三首詩都氣度不凡,深入淺出,富于哲理。這些唐詩宋韻如果真如以往那樣,熟讀、背誦、簡單闡述一下,待到學生不滿意,引起抵觸情緒時再處理就不佳了。因而得反思以往教法,再在此基礎上總結提高,才有可能收到最佳的賞析效果!
二、教學中的反思,能否抓重破難,調動激情,誘導到位。
教學過程是教學的實施階段。在實施階段中,學生情緒,學生的參與,師生互動,有沒突發事件等,直接影響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學是否順利進展。對之進行反思,我覺得成功的教學都離不開抓重點,破難點的教學策略;離不開調動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教學后的反思,有否長短結合、顯隱相顧、授受雙贏。
教學效果包括眼前的、顯性的即檢驗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長遠的、隱性的即長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兩方面。對之反思就是教學后反思。就學生而言,通過抓重點,破難點進行啟發誘導方法進行教學,加上課上的練習指導,課后的作業加強,讓學生既‘知’又‘行’。從課堂教學目標看,大體達到預期,但由于對標題的擬定講得不夠深入,有部分學生對標題事由部分理解未透,因而所擬標題不夠簡潔。這也和學生學業基礎參差不齊分不開。
就長期教育目標看,拓展了思維,開闊了視野,為學生更好地了解社會,步入社會做好準備,也基本達到預期。就教師而言,學生對標題的擬定不盡人意,是對學生的估計過高,未能做出深刻到位的指點,其實,在講事項與標題的關系時,采取更深層次的敲打,就有可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有吃塹長智,就能成熟提高,授受雙贏。
所謂“文如其人”,其實,詩也如其人。絕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在借詩抒情或借詩寄意的。中國石油大學附小的陳曉梅老師在全國首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會上的演講中強調:“要有滋有味,傳情達意,感動自己亦感動他們地誦讀一首古詩詞,不可不先理解詩人,了解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這樣才能解讀詩詞的內容。”由于各個歷史時期的環境、政治、氣氛不同,文風自然不同;時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風格的詩人;在了解了詩作的時代背景后,還應了解詩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們理解詩作內容。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如果對“南北朝”這段歷史時期不理解的話,那就很難體會這首傳頌千古的描寫草原風光的詩歌的廣闊意境。同樣,也只有知道漢朝的一些風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漢樂府”《江南》在低吟淺唱之中所描繪的婉麗風光。
二、細讀文本――字詞語句教學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詩文教學離不開對字詞語句的理解。有時字詞理解了,就理解詩意,體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詩眼:例如王維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更能理解“異鄉”“異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知道“倍思親”時的孤單了,更能理解詩人見到別人團圓而自已只影形單的寂寞了。
2、抓詞語:例如,同是寫送別的詩《芙蓉樓送辛漸》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就能體會到詩人送別時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樓送辛漸》寫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別辛漸時心中充滿了傷感與凄涼,到底送別的辛漸是何人呢?為何這樣悲痛呢?一定與詩人的“親友”有關。而《送元二使安西》寫到: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前兩句寫景,寫到“朝”雨與“輕”塵,寫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語輕快,一派為送別故人而洗掃一翻的新氣象。從中可見,作者送別故人并不像《陽關三疊》那樣凄婉哀傷,因為他們雖然有可能生離死別,可畢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幾十年沒見面了碰巧在這兒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勸他“更”盡一杯。所以,作者還能帶著輕松的心情像一個主人送別客人那樣看看周圍明麗潔凈的景色。
3、抓詩句:一首詩,每每有兩句是重點句,有些甚至成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靜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題西林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抓詩題:有些詩,從它的題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詩到底寫的什么內容。例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從題目就可見作者在西湖上飲酒(欣賞風景?賦詩?)碰到了開頭是晴朗的,后來下雨了這樣的景象。又例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如果不看題目,一讀而知是寫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結合詩題細讀全詩,你就會發現作者是借物抒情,寫下了對林子方上京為官的無限祝福。
三、解讀作品――作品內涵教學
有人用做菜來比喻課堂,他說:數學就像骨頭,只有去“啃”,才能嘗出它的味道。語文則不,語文就像一盤素什錦,不僅色彩斑斕,而且香氣誘人。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就選擇了這色、香、味俱佳的語文,而不肯去選擇常常費力不討好的數學。當然,這是數學老師發的牢騷。可是如果真的像做菜的話,我想但凡高明的廚師都知道,“菜”只有經過鹽的腌漬,味道才不會發“飄”。所以,不妨給我們的數學課堂加點“鹽”,在彰顯其數學特性的同時,突出其人文內涵,讓文學韻味溢滿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不應是一門孤立的學科,應融入各學科組成的大知識之中,所以要關注數學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要讓學生善于應用數學、會學數學和喜歡數學。”因此,提倡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資源整合,是為了改善數學學習枯燥、乏味、低效的現狀,使教學內容呈現的形式多樣化,改變學生對數學學習厭煩的心態,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與堅強的勇氣,不斷地去探索,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其實從小學起,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很多內容就一直在向學生們滲透著數學思想,“曹沖稱象”、“烏鴉喝水”“田忌賽馬”等流傳廣泛、妙趣橫生的故事,不僅閃爍著智慧的光彩,更蘊涵著深刻的數學思想。“曹沖稱象”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發:某些數學問題若直接考慮有困難,可以把原有的條件或問題用等價的量去代換,從而找到解題的線索,蘊涵著“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司馬光砸缸”給人們的啟發是:有些數學問題,如果從正面入手按習慣思維找不到解題的突破口時,不妨變換思考角度,從反面入手進行思考,往往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蘊涵著從“反面入手”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烏鴉喝水”蘊涵著“側面進攻”的數學思想;“田忌賽馬”中則蘊涵著對策問題。
把趣味盎然的語文故事與數學思想方法有機地整合,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有許多著名的教學案例都是這樣成功地把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整合。張齊華老師在教《圓的認識》時,有這樣的一個片段:
師: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就有了關于圓的精確記載。墨子在他的著作中這樣描述:圓,一中同長也。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嗎?
生:一中是指一個圓心,同長則是指半徑或直徑同樣長。
師:而中國古代的這一發現,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聽到這里,同學們感覺如何?
生:特別自豪和驕傲。
生:我覺得我國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隨后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
師:其實,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圓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成為美的使者和化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如下的畫面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生活中的圓拱橋、世界著名的圓形建筑、中國著名的圓形景德鎮瓷器、中國民間的圓形中國結、中國傳統的圓形剪紙、世界著名的圓形標志設計等。
在學科之間可以進行系統整合和處理,這一切將為學生提供一種可以與之有效對話的平臺。我們有理由向學生展現數學所凝聚的這一切,從而引領學生感受數學的博大與精深,領略人類的智慧與文明。正是通過學科整合,幫助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中層層鋪染、不斷推進,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于學生的心間,成為學生數學成長不竭的動力源泉,從而讓數學課堂擺脫原有的習慣思維與陰影,真正美麗起來,使數學課充滿濃濃的文化味,強化了數學的文化意蘊。
哲理詩在小學古詩教學中并不鮮見,但讓學生正確解讀哲理詩,需要教師的有效引導。尤其是《觀書有感》、《冬夜讀書示子聿》這類和讀書有關的古詩,學生在把握上存在著理解難度。為此,我先展開對比,讓學生將兩首詩做一個整體比較。
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首先從詩人來說,《冬夜讀書示子聿》的作者是陸游,《觀書有感》的作者是朱熹,同為宋代著名詩人。學生根據課前準備的資料,將兩位詩人的生平資料進行比對。陸游為宋代愛國詩人,其詩作大多書寫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南宋無能者的痛斥。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一生著書立說,創辦書院,講學傳道。
這兩首詩的內容有何異同?《冬夜讀書示子聿》從題眼可知,這是一首寫讀書的古詩,是陸游和兒子談讀書的詩,而《觀書有感》是朱熹對讀書的一些感悟,講的是自己瞬間的體驗。
在說理上,這兩首詩又有何異同?從共同點上來說,這兩首詩都是哲理詩,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冬夜讀書示子聿》從教導兒子的角度,講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觀書有感》則從自己的瞬間領悟入手,體驗到“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哲思。
這兩首詩的哲理含義有何不同?陸游通過實例告訴兒子,讀書是知行合一的,既能讀到真知又要實踐真知,否則便是空紙一文,毫無用途。《觀書有感》中,朱熹感悟到讀書能夠使人明智,可以使內心的湖面清澈如鏡,讓一個人保持聰明和睿智。
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梳理了兩首古詩的異同,從整體上把握了哲理詩的含義,從內容上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拓展,豐富哲理詩韻
古詩教學的目的,并不只是讓學生會默寫,背誦古詩,而是要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受到詩韻的熏陶,思維得到發展,將哲理滲透在自己的語言實踐中。要想做到這點,拓展學生的思維,就要從課堂教學設計入手。
“這兩首古詩中,你理解最深的有哪句話?”學生從《冬夜讀書示子聿》中找到一個成語“紙上談兵”,這是陸游舉出例子以告誡兒子。我從古詩的第一句抓起:“‘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通過這句話,你想到了什么?”有學生想到:“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也有學生想到:“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么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哪個字眼能夠表明讀書的真髓?學生從“紙上”和“躬行”找到這首古詩的關鍵所在,紙上代表的是理論,而不是實踐,只有將理論付諸實踐,才能收獲真知,否則便是膚淺的說辭,對積累知識毫無益處。
在《觀書有感》中,何謂活水?從詩的字面意思來解釋,那是半畝方塘的源頭,是清澈的源流所在。在古詩中,大學問家朱熹難道僅僅只是在談論方塘的清澈,追問方塘的源頭嗎?并非如此,作者如此追問,是以方塘的清澈象征人的睿智,以此闡釋讀書之于活水的關系:正因為不斷地讀書,才能用知識武裝自己,使自己獲得滋養,更明智。
三、存疑,延伸哲理詩韻
古詩是語文閱讀教學園地里的花朵,每一朵都有著異常豐厚的積淀,學生一旦走進詩境,領悟到其中的意蘊,必能拓展思維。為此,我引導學生從唐詩談起,進行研究比對,看看《冬夜讀書示子聿》、《觀書有感》這兩首古詩有何特征,與此種詩歌類似的還有哪些古詩。學生認為,這兩首詩的哲理意蘊非常豐富,之前學過的《游園不值》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也有著豐厚的哲理意蘊,與這兩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還有《題西林壁》中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那么,還有哪些詩能給人這樣的感悟呢?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繼續探索,我讓學生在課外多找相關的古詩,進行自主探究,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己體會。
哲理詩的豐富內涵,對我們來說,有什么用呢?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認為可以將哲理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談到讀書要理論聯系實際,就要用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談到要積累豐富的知識,蕩滌自己的心靈,就要用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教學質量
古詩是前人留下的珍貴的文化遺產,教好這部分內容,對于繼承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培養少年兒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學藝術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這些古詩多是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一、反復誦讀,重視對詩詞的感受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與默讀…有些詩文還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小學生在古詩詞的誦讀中難以準確把握詩人豐富的情感,這就要求教師發揮主體精神,作為詩詞的“第一讀者”。首先有感于自我的生命,訴之于自我的感情,用詩歌強烈深沉的情感打動學生,使之產生共鳴,受到感動,才能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激起他們的生命情趣,由感知情感美、人格美向“善”的方面遷移,從而獲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理性教育,感悟人生真諦。形成自己良好的情感素養。教師在指導誦讀時首先要把握詩詞的節奏。
古詩詞的節奏并不復雜,如五言詩一般可以分為“二,三”或“二/一/二”的形式:七言詩一般可以分為“二/二/三”或“二/二/二/一”的形式。在把握節奏的基礎上注意語調、聲調的把握,讀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情感的投入。每首古詩詞的感情基調都是不一樣的。或昂揚激越或低沉悲涼:或痛心悲憤或恬淡寧靜。一般來說,平聲流暢舒緩,仄聲雄健挺拔,平仄的高低錯落,自然形成情感的波動。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抓住讀的環節,讓那些文字符號轉為可感的聲音形象,讀出感情。最后主客體感情互為交融,完成情感教育。比如教授李白的七絕《望天門山》,我讓學生用緩慢、婉轉、低沉的聲調反復吟詠: 天門一中斷一楚江一開,碧水一東流一至此一回。兩岸一青山一相對一出,孤帆一一片一日邊一來。此詩讀起來氣勢飛揚,蕩氣回腸。流暢的節奏仿佛使人在音樂中進入美的情境,在反復的誦讀中,學生仿佛看到了青山、碧水、紅日、白帆,感受到了大好河山的雄壯美。在這誦讀中,學生的情感仿佛與李白的情感相融合,激起了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細讀文本,加強對詩詞的理解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古詩文教學離不開對字詞語句的理解。有時字詞理解了,就理解詩意,體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詩題
有些詩,從它的題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詩到底寫的什么內容。例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從題目就可見作者在西湖上飲酒碰到了開頭是晴朗的,后來下雨了這樣的景象。又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如果不看題目,一讀而知是寫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結合詩題細讀全詩,你就會發現作者是借物抒情,寫下了對林子方上京為官的無限祝福。
2、詞語
例如,同是寫送別的詩《芙蓉樓送辛漸》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就能體會到詩人送別時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別辛漸時心中充滿了傷感與凄涼,到底送別的辛漸是何人呢?為何這樣悲痛呢?一定與詩人的“親友”有關。而《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前兩句寫景,寫到“朝”雨與“輕”塵,寫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語輕快,一派為送別故人而洗掃一翻的新氣象。從中可見,作者送別故人并不像《陽關三疊》那樣凄婉哀傷,因為他們雖然有可能生離死別,可畢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幾十年沒見面了碰巧在這兒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勸他“更”盡一杯。所以,作者還能帶著輕松的心情像一個主人送別客人那樣看看周圍明麗潔凈的景色。這也正是禪宗對王維的影響而王維的恬淡心理在這首詩中的表現。
3、詩句
一首詩,每每有兩句是重點句,有些甚至成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去理解就即可。例如,《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靜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題西林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樣,把握了古詩文教學的重點,就能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突出要點,使某一教學環節成為亮點。可見,教學設計是離不開教師對文本的研讀與精心的安排的。
三、創設情境,激發對詩詞的興趣
古詩最重要的特點是講究意境,這是詩人的情感理想同客觀現實的高度統一,是一種獨特美妙的藝術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說的“境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古詩大多是抒情詩,有的是寓情于景,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直接抒情。吟詠這些古詩,可以給人以情的感染、情的陶冶。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善于以情激情,引導學生深刻體驗,具體感受作者的感情,引起共鳴。駱賓王的《鵝》這首古詩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如:鵝的色彩、形象、動作等等。由于課堂條件有限,如此豐富的信息是難以給學生一個豐滿的形象認識的。因此,我根據詩意繪制了一幅活動的幻燈投影片。畫面上,那長著一身潔白的羽毛,有著兩只紅紅的腳掌的鵝,在清澈淺綠的湖水中悠閑自在地撥著掌,歡快地引頸高歌。湖面上水波微微蕩漾,荷葉輕輕搖晃,荷花的香味沁人心脾…教學時詩畫對照,相映成趣,為學生的再造想象活動提供了豐富的、鮮明的表象信息,學生很輕松地踏入了詩的意境之中,這樣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結語
總之,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要想方設法,盡一切努力,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古詩的過程是一個愉悅的文化之旅,讓學生在身心愉悅中、在其樂融融中感受詩韻、詩情、詩意,讓他們陶醉其間,讓他們心曠神怡,感受古詩的朦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087-01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精彩的導語設計更是藝術中的藝術。好的導語設計能使學生對一堂課一見鐘情,有先聲奪人之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達成高效率的教學。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幾種導入新課的方法。
1.知識激趣法
所謂知識激趣法,就是教師充分利用自己較豐富的生活閱歷,較廣博的知識,用生動優美的教學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動力的一種方法。例如魯迅先生的《燈下漫筆》可以設計這樣的開場白: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縱橫九萬里;中國歷史有著漫長而復雜的過去,上下五千年,多少帝國王朝盛衰榮敗,多少帝王將相粉墨登場,厚重的史書演繹了他們一個又一個風流倜儻的故事,卻很少為普通和平凡的老百姓灑一把同情之淚。有的只是詩人們滿含辛酸的描述:“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至于他們為什么如此貧困,詩人的解釋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至于他們自己本身原因,詩人們并沒有涉及,也許不愿,也許不能……那么,作為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魯迅先生是怎樣認為的呢·他又是怎樣概括漫長的中國歷史的呢·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道出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思辨色彩很強、難度較大的文章,這樣的開場白以教師的閱歷和認識,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象,自然容易激發學生思考中國百姓命運和中國歷史的密切關系,激發起他們閱讀文章的興趣,消除了畏難心理,從而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中。
2.回顧聯系法
回顧舊知、前后聯系是導入新課的又一常用方法。就是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已學的知識出發,結合所授內容及其特點導入新課的一種方法。
《論語》開篇第一句“學而時習之”指出不斷的溫故重復是學習中重要的一個方面。當然,這種重復不能是機械的簡單重復,要讓每次重復都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點,不同的目的,這樣每次重復才會有不同的感覺和體會,一次比一次獲得更深的認識。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提高就是在這種不斷的重復中得到升華,所謂溫故而知新也。例如導入《赤壁賦》可以這樣開頭:
“蘇軾作為詩、文、書、畫無所不能、異常聰明敏銳的文藝全才,是中國后期封建社會文人們最親切喜愛的對象。”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北宋名家。后讓學生回憶熟知的蘇軾作品:散文:《石鐘山記》、《核舟記》,背誦其中的一些等名句;詩歌:《題西林壁》、《惠崇》、《飲湖上初晴后雨》等;詞:《江城子》、《水調歌頭》、《念奴嬌》等……后讓學生背誦。再簡單介紹其在詩、畫等方面的成就并切入新課。
這樣,由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出話題,讓他們積極參與其中,使之情緒高漲,課堂就會出現活潑熱烈的教學場景。在此基礎上學習新課,學生自然得益匪淺。
3.引征啟志法
引語除了蘊含深刻的思想外,也飽蘸著豐富的感情。引語的語言結構、聲調,是感動人心的重要手段。援引一些凝練精警語句,不但使語言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而且能言簡意賅,深刻透辟,以一當十,富有說服力。
因此巧妙地利用引語順勢引出課文的主旨,既能切合教學內容,又能增強語言的文化底蘊,可謂一箭雙雕。例如講授《勾踐滅吳》可這樣設計導入:
先引清代作家蒲松齡的對聯“有志者,事競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再提問下聯指的是誰,讓學生答(指的是臥薪嘗膽,雪恥復仇的越王勾踐)。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忍辱負重、厲兵秣馬,最終打敗吳王夫差,滅掉吳國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勾踐滅吳》。
這樣,教師引古論今,講得生動活潑,學生聽得神思飛越,如癡如醉。一開講就抓住了學生的心,使他們樂于受教,產生了尋求新知的濃厚欲望。
4.創設情境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不是最終目的,維持和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才是最終目標。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的互動過程。因此,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教學法、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媒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性,化解課上難以理解的知識內容,以維持和培養他們學習動機的關鍵。例如在教學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時,可以設計以下導語:
同學們,我們首先來看一個視頻片段(播放音樂《月滿西樓》,讓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本詞的情感——淡淡的憂傷)。它著力表現的李清照在《一剪梅》詞作中所極力營造的優美、凄婉的意境。后轉入介紹作者文學成就及詞作寫作背景,教學時還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以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受。
總之,課堂的導入,是語文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藝術性于一體。精彩的導入語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去,使學生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如沐春風,如飲甘露,進入一種美妙的境界。當然,課文的導入語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教學時應根據教材內容和重點合理選用恰當的導入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強化學習氣氛,陶冶他們的審美情操。
參考文獻
[1]邢昭《語文課的導語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18期
在新課程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方面的目標就是情感教育的目標,情感教育的實質就是審美教育. 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有審美教育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要有審美意識.
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不斷加強和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既肩負著各種專業知識傳授的責任,又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傳播知識的基礎上,教師更神圣的職責是培育新一代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因此,教師應樹立“教育是一門藝術”的理念,努力把一般教育創造性地提升到美的高度,以美的教育來塑造人,這樣就要求教師具有一定的審美素養. 教師是否具有一定的審美素養便是滲透美育的必要條件. 因此,審美素養便成了教師必備的素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不斷加強和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
教師的審美素養有哪些呢?
1. 內在審美素養
內在審美素養是指內化于教師自身的心理——文化結構中不可見的、有著一定發展水平和穩定程度的審美素質. 其主要包括教師豐富的美學和美育理論知識、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以及健康的人格魅力三個層次.
2. 審美技能素養
審美技能素養是指流露于教師外部生活層面、具有一定技能的審美表現素質. 其主要包括教師形象美的設計技能和教學美的展現.
教師形象美的設計包括儀表美、教態美和生活審美化三個方面.
儀表美方面. 一方面,教師應當重視穿著服飾,本著整潔、穩重、美觀、大方的原則進行修飾,不要穿著邋遢或怪異的服裝走進課堂. 另一方面,教師應當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面貌. 事實證明,健康、幽默、活潑的教師總是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暢通無阻,而那些憂郁的教師則難以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
教態美方面. 教師的教態美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一個成熟教師的教態總是端莊、自然、大方、嚴肅的. 教態美一般通過教師的行為舉止和神情兩方面表現出來. 審美素養水平高的教師只要一走進教室,其舉手投足之間都會使學生產生好感,給學生一種審美的愉悅. 神情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樂觀向上、生機勃勃的教師總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而死氣沉沉、冷漠無情,動輒訓斥、辱罵,甚至體罰學生的教師,不僅會破壞自己在學生心中的美好形象,而且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教師教學美的展現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知識的講授表現出來的審美因素. 其主要包括課程審美化技能、語言審美化技能以及藝術表現與批評技能.
課程審美化技能是教師以符合美的形式、比例來設計課程內容和課程形式的能力.
語言審美化技能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按照美的規律,將日常生活語言轉化為教學語言,并增強其藝術表現力的特殊能力. 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語言要規范,即做到教學語言科學、準確、簡練、易懂,能給學生以明;另一方面,教師的教學語言要有藝術,即融情入理,富有生動的形象性和情緒的感染力,語速快慢有序、輕重得法,有韻律的、運動的美感,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自覺進入自由的審美境界,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
1. 什么是美
辯證法認為:美和真、善是統一的,和假、丑、惡是相對的. 初中數學是科學美的范疇,初中數學中有著豐富的感性內容和審美意蘊.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善于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 例如,直線剛正,曲線柔媚,三角形富于變化之美,四邊形富于對稱之美,方形穩重,圓形流轉;數學布局的合理性,結構的嚴謹性,關系的和諧性和形式的簡潔性. 其中,有數的美、式的美、形的美、解題思路的邏輯美、問題中的思想美,以及學生的團結、互助,吃苦、能干,堅強、勇敢,學習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等都是美.
2. 教師怎樣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鑒賞美
首先,教師要善于挖掘數學教材中的美. 例如,在七年級數學第一冊第一章——“豐富的圖形世界”的引言中,要求學生觀察城市一角的照片,明白照片中的同一建筑物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是不一樣的,從而讓學生感受和體會生活空間的圖形是豐富多彩的,并用蘇軾寫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蘊涵的意境美來升華學生對這章課題的理解,使學生對這章內容的學習充滿美好憧憬,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善于誘導學生創造美
1. 教師應認真設計板書,誘使學生作業時書寫認真、規范,卷面整潔、有序
教師的板書認真、規范,能使學生仿效,潛移默化地讓學生自覺養成良好的規范書寫習慣. 教師設計的板書合理、協調、大方、自然、有創意,能給學生以欣賞、借鑒、美的享受,并誘使學生有創造美的欲望,作業時不用要求就自覺地認真、規范書寫,保持卷面的整潔、有序. 這種作業及習慣不是在創造美,又是什么呢?
2. 教師的教學語言應注意科學而富有幽默、風趣、活潑的藝術特點,在與學生的對話中像磁鐵般地把學生吸引到學習中來
那么,如何走出誤區,找準突破口,讓小學古詩詞教學靈動起來?
一、美讀,增強情韻
“凡物各自有根本,風云萬變不離宗。”(顧況《行路難》)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已為大家所共識,而古詩文的教學中,“讀”應當成為“正宗嫡派”之法。這一點,古人有許多精辟的見解和優秀的經驗,自無須贅言。再者,《課程標準》各學段古詩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中也都強調了“誦讀”――要求在讀中體味作品的內容,讀中體驗情感,讀中感受語言美。故古詩文的教學應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淀。
1.美讀中演
要使古詩詞語言中的人物形象活起來,可在學詩時采用美讀表演的方式。如教學古詩賈島的《題李凝幽居》,在學生想象、畫出畫面之后,教師請一個同學作僧人,演一演當時的情境,在表演中,學生不僅深刻地理解了“僧敲月下門”的“敲”字用得好,而且也激發了學生感情的潮汐,此時,一字、一頓、一揮手、一頓足,都是傳遞感情的符號,達到“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2.美讀補白
“兒童的心靈世界具有豐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象力和誠摯的情感,帶有天然的藝術化傾向”,“兒童新鮮、柔軟的心靈,到處是感知生活的觸角”。正所謂“兒童天生就是詩人”。而許多古詩在字里行間都有留白,引導學生補白無疑是用語文學語文的一個突破口,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可大膽地引導學生仿詩、改詩、寫詩、引詩。如教學張籍的《秋思》,教師引導“詩人會在家書上寫些什么呢?”結果,有的寫出了對家人的深深牽掛,有的問家長里短,更妙的是,有的旁征博引原有的詩句“家鄉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等名句,輕松幽默。在這樣的創作中,既豐富了學生積淀,又享受了學詩的愉悅,發現了自己的靈氣,驚嘆于詩的神奇,加深了學詩的感情。
二、欣賞,授人以漁
我們可以這樣說,古詩教學其實是引導學生完成古詩的一個鑒賞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詩意、詩境、韻律、意象的營造等方面做了一種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學習古詩的一些方法。
1.想象畫面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詩詞往往在色調、動靜、數量的搭配上就是一幅妙不可言的圖畫,通過反復的吟詠,甚至是一唱一和、一唱多和,再組織畫詩,既能再現詩中的意境,反過來又能促進學生對優美語言的領悟和詩意的進一步理解,此何樂而不為?如教學白居易的《暮江吟》時,我配上古箏曲,先聲情并茂地朗讀,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欣賞,誘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維空間,把學生帶進秋天月夜的世界,接著讓學生互相暢談各自所見所感,最后趁熱打鐵,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畫下來,還原作品當時的情景,結果是每個人所畫的畫面、情景各有側重,多么有情趣的學習啊!久而久之,學生通過這樣的一個個“例子”,以后只要遇上山水詩,就能夠“依葫蘆畫瓢”,用這樣的學法自主學習,如此,既突出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又讓學生更好地走進詩詞的境界、詩人的世界,真是一舉多得。
2.品味用詞
詩的語言精美。許多優秀詩篇看起來好像是詩人信手寫成,不費力氣,其實詩人在語言的加工上都是下了大工夫的。如六年級上冊綜合性學習《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用得精妙,“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的“扶、失”兩字用得精妙,如此,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古詩學習中,敢于推敲精言妙語,從而學會鑒賞,內化語言,循序漸進,熟讀精思,則能提高語文素養。
三、開發,滋養性情
古詩如源源流淌的河流,只有盡情地暢游其間,文化底蘊才能厚重起來。因而,教師要勇于把語文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古詩天地,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詩歌家園。
1.鏈接閱讀
在古詩中,同一題材的古詩是很多的,因此,我們可以“以一帶多”進行相關鏈接。如學完蘇軾的《題西林壁》后,可以鏈接: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廬山的古詩,這樣鏈接到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望廬山五老峰》等進行拓展閱讀,打開課外閱讀的新視窗。再如,學習完坡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后,再鏈接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等。如此,久而久之,量變引起質變,到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學習,學生的品味在一步一步地提高,學詩的愿望也就更強烈。
2.巧用妙用
熟讀、理解、積累的詩句,別讓它們總關在學生的腦海里,要引它們出來走一走,讓學生在“溫故而知新”中感覺古詩用時更覺趣。踏青時,吟一句“萬紫千紅總是春”;遇到難題時,吟一句“山重水復疑無路”;難題解決時,來一句“柳暗花明又一村”;沉默時,吟一句“此時無聲勝有聲”。如此,讓詩自然地走進生活,讓學生感覺生活處處皆是詩,在自然地運用中享受到了“詩趣無窮”。